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三戒要解第17课
编辑:七色彩虹 识别码:21-440825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4-30 21:53:29 来源:网络

第一篇:三戒要解第17课

第十七课

思考题

1.无著菩萨所承许的愿菩提心戒和行菩提心戒分别是什么? 2.何为四黑法与四白法?

3.参阅《华严经》有关菩提心的比喻,以喻意对应的方式说明菩提心的功德。4.自赞与毁他二者中,哪一个更容易犯?为什么? 5.有乞丐来求施时,若未布施是否违犯菩萨戒?请详细分析说明。6.为什么说金刚道友之间争吵、打架的过患非常严重?请从三乘戒律分别进行说明。

庚二(圣者无著之观点)分二:

一、宣说根本罪;

二、恶作参阅他论。

辛一(宣说根本罪)分二:

一、愿菩提心学处;

二、行菩提心学处。

一、愿菩提心学处:

无著观点愿学处,不舍众生念功德,勤积资修菩提心,取舍黑白愿心戒。

无著菩萨的观点,有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的学处两种。其中愿菩提心的戒律:第一,不舍弃众生;第二,忆念菩提心的功德;第三,精勤积累二种资粮;第四,精勤修习菩提心;第五,取舍四白法和四黑法,共有五条。接下来阐述无著菩萨宗派的愿心学处。根本学处不改愿心的方法:任何众生扰乱自心时,心里不禁暗想:我现在就算有能力也不饶益这个众生,也不制止其损害,断除此种舍弃众生的心态,即便他众恩将仇报,也以大悲心摄受不舍愿心。

什么是舍弃愿菩提心呢?大家一定要明白,钝根者最根本的就是不能舍弃愿菩提心,而愿菩提心就是从现在开始利益无边众生。这时,若有人扰乱你的心,你在心中生起一种想法:这个人真坏,从现在开始,即使有机会,我也再不会饶益他;即使有能力,也不制止他的痛苦。心里真正产生这种念头时,即已舍弃愿菩提心。

有些人想:我只是舍弃了这一个众生,对其他众生,我还是会尽力饶益。这样的话,应该不会犯真正的堕罪吧?

同样会犯堕罪。《学集论》中专门有这类疑问和答难,这里面说:我们所发的菩提心,并非针对大多数众生而排除个别众生,所谓的发心应该是针对所有众生的。因此,哪怕仅仅舍弃一个众生,你的愿菩提心也已经受到染污、有所缺失了。

这一点,有时候真正做起来的确非常难。假设两个人发生冲突,这时,已经发菩提心的人如果想:从此以后,不管佛法方面还是世间方面,我再也不帮助他、不利益他。这时,他相续中的菩提心已经完全毁坏了。

一般从世间传统来说,一位比丘违犯了淫戒、盗戒、杀生等根本堕罪时,人们都认为:这个人是犯戒者,非常可怕!而对舍弃愿菩提心的人,在社会传统中是理所当然的。比如两个人打架,虽然已经发了菩提心,仍然说:从此以后我再不会饶益他。虽然明明知道他已经发了这种心,人们还是认为这个人很清净。实际真正来讲,菩萨戒的堕罪完全超越别解脱戒堕罪的过失。有关这方面,《学集论》中引用很多教证作了说明:于别解脱乘中犯恒河沙数罪业,也不如菩萨堕罪。

有时候看来,社会上和有些寺院经常说:这是破戒者。他自己也认为:我从现在真的已经破戒了。但是很多金刚道友,明明已经发了心,那天念发心仪轨的时候,他确确实实是在的。后来与某金刚道友发生冲突,不仅想舍弃他,甚至杀了他好像都不在乎。这时候真的舍弃了菩提心。

此处所说的道理非常重要,大家一定要明白。在座的很多人,可能算不上利根者,口头上说“我要学五部大论”,但学五部大论的时候,一个个就开始倒下去了。如果《俱舍论》和戒律都学不明白,中观和因明就更不用说了,因为中观和因明表面上看比较好懂,也很有意思,但真正从因明的推理方式和中观的胜义谛、世俗谛以及对各宗派观点进行分析解释时,真的可能只是说一说而已。因此我想:这些人如果受了菩萨戒,哪怕只是舍弃一个众生,所谓的菩提心也会完全失坏,这一点非常可怕!大家一定要注意!

不失愿心的方法:恒时忆念《华严经》中以二百三十个比喻而说明的菩提心功德,从而珍重受持。

这是第二条。愿菩提心如何能够不失毁呢?《华严经》中以二百三十个比喻讲得非常清楚,这在《走向解脱》里面也应该引用过。菩提心犹如妙树,菩提心犹如妙瓶等,以二百三十个比喻来宣说菩提心的功德,经常通过这种方式忆念菩提心的功德。

提高心力的方法:以善心为前提,尽心尽力积累二资等。这是第三条。

令菩提心得以增上的方法:通过修四无量、昼夜六时中发心、修苦乐施受法三种方式,恒常行持菩提心。

不忘失的方法:取舍四白法与四黑法,此八法即是愿心学处。

以上是无著菩萨承许的观点。

这里所讲的根本戒,对于已经发了菩提心的人,一定要重视。有些人虽然聪明,但对这些戒条根本不重视,既不背也不记。

那天考试的时候看得很清楚,平时喜欢看书的人,一直写下来,很快乐的;平时不喜欢看书的人,考试的时候,有些吃笔尖,有些冥思苦想,有些想尽各种办法……特别苦恼。我心里深深感到:问题不在于有没有智慧。有些人没有智慧,但喜欢看书,平时学习也很认真,这种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会对学问有所了悟。不喜欢看书的人,虽然在世间有一点文凭和知识,自认为很不错,但一提到考试就非常害怕,心里有很多顾虑。

所以平时在讲的时候,就把这些道理背下来,否则,智慧没有用在这方面的话,非常可惜!

那什么是四种黑法和四种白法呢?

欺骗应供令生悔,诽谤圣者谄诳行,即四黑法当断除,相反四白法皆行。

首先讲四种黑法,第一、欺骗应供,欺骗任何一位上师、堪布、阿阇黎等;第二、令生悔,一般众生在做恶法时,让他生后悔心是有功德的,这里主要指对所作的善法生起悔心;第三、诽谤圣者;第四、谄诳行,在众生面前以谄诳心态所作的言行。这四种黑法,不论何种身份的人都很容易违犯,因此应当励力断除,而行持相反的四种白法。

虚妄欺惑成为应供处的上师堪布阿阇黎等。此处的对境,即堪布、阿阇黎、上师等应供处;意乐,想欺骗之心。宗喀巴大师说:上师问你犯戒没有?你若已犯戒却在上师前说:没有犯戒。这就是欺骗上师。《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对这方面的道理讲得比较细致。益西彭措堪布在《走向解脱》里面可能也有广说。希望大家对有广说的地方仔细看,对于基、意乐、加行、究竟的安立一定要清楚。这是第一条。

别人成办本不该后悔的善事等,虽然对方最初无有后悔之心,但令其心生后悔。他人原本行持的是善法,比如持诵、放生等,有人却说:“你不该如此行持。”令他人对所做善行心生后悔。此处的基,需要是知言解意者,以令其生悔心的意乐驱使,通过语言、身体的动作等表达自己的想法,当对方了知这一点时,即究竟圆满。

这条戒也是很容易犯的。比如见到有人诵经时:“诵经没有功德,将诵经舍弃吧。”或者,放生本来有很大功德,你却说:“放生只是将钱全部扔在海里面,没什么利益,不如交给屠夫。”听到这类话语,令别人对以前所做的善法生起后悔心,这时说者已经犯了菩萨根本堕罪。

以嗔心言说圣者的过患,妄加诽谤。这是第三条,用嗔恨心或者嫉妒心等恶心,言说圣者的过失。不管表面上能否看出是圣者,只要你说他戒律不清净、见解不清净等,故意诽谤他,实际上也犯了菩萨堕罪。

在众生面前谄诳行事。此处所谓的众生,不一定是菩萨,在任何众生面前,以假装的行为欺骗对方,就已经犯了这一条根本戒。这还是非常难守的,宗喀巴大师说:甚至买卖物品时有狡诈行为,也会犯这种菩萨堕罪。

现在世间人对这一点可能很难做到,尤其在城市里面,很多人的所作所为都是谄诳行。如果没有这样,任何事情也办不到。当然,如果是令对方行持善法的发心,以这种特殊目的应该不包括在内。但一般的谄诳之行,全部摄于忘失菩提心当中。

以上就是四种黑法,这个非常难做到,的确有很大困难。对于愿菩提心,大家一般都能做到,一旦舍弃马上忏悔。而这四种黑法千万不要做。

与之相反,《迦叶请问经》中云:“迦叶,若具四法,则不忘菩提心。”此处所说的四法,即四种白法,如果具足这四种法,则不会忘失菩提心。又云:“云何四法?不明知故妄;于菩萨作本师想;于众生无谄诳而以净心安住;将一切众生安臵于大乘。”“不明知故妄”,实际是不欺惑应供的意思;将所有菩萨作本师释迦牟尼佛想,与“毁谤圣者”相对应;第三个即不行谄诳行;第四个是令众生生悔心的一种违品。

《迦叶品》中所说的即是四白法,大家应随时随地奉行。从颂词字面意思来讲,与四黑法相反的即四白法,但实际并不是完全反过来的,这里引用的教证有一点点不同。

以上讲了愿菩提心的学处。下面讲行菩提心的戒律,总共有四条。

二、行菩提心学处:

赞自毁他贪名利,吝啬不施财与法,以嗔恨心损他众,他人忏悔不接受,愚信伪法而宣说,四根本罪行学处。

贪执名利自赞毁他,这是第一条;以吝啬心不作财布施和法布施,这是第二条;“以嗔恨心损他众,他人忏悔不接受”,两句合在一起是第三条;“愚信伪法而宣说”,这是第四条。每一条都可以分几种,但大体来讲,行菩提心有四种学处。

成为行菩提心违品的根本罪,在很多佛经中零散存在,无著菩萨将这些内容归纳于《菩萨地论》中。无著菩萨的《菩萨地论》和寂天菩萨的《学集论》,有机会的时候,一定要学习。对于菩萨行的学处、功德等,在《菩萨地论》里面讲得非常广。龙猛菩萨也有《学集论》,但寂天菩萨的最广,龙猛菩萨的《学集论》比较略。总之,《菩萨地论》和《学集论》这两部论典非常重要。

为了获得所希求的名闻利养,赞扬自己而诋毁其他受恭敬者。其中,意乐是贪图名闻利养,对境是他人。在这里面,赞叹自己和毁谤他人二者中,不一定都具足,为了名闻利养毁谤他人,实际也犯根本戒;为了名闻利养赞叹自己、宣扬自己,将自己的照片到处发……这样也犯根本戒。所以,二者全部具足或者仅具足其中一者,都会犯菩萨堕罪。

发心菩萨自己本来有能力,但因吝啬而对痛苦饥饿、无依无靠的乞丐不施予少许财物,或者对于想听闻佛法并堪为法器的补特伽罗不赐正法。这是第二条,菩萨自己如果有能力,在可怜的病者或者无依无靠的乞丐,跟你索要食物或者少许财产时,因强烈的吝啬心未作布施,则犯根本堕罪。

因此,平时在街上,自己本来身上有钱,但是看到一些可怜的乞丐来要饭,你却以强烈吝啬心舍不得布施,《菩萨地论》中说:会犯根本戒。如果不是以强烈的吝啬心,不一定犯真正的根本堕罪,只是恶作罪。

但一般来说,对外道给饮食也会犯别解脱戒。有些众生真是非常可怜的话,哪怕自己身上有一分钱,给他一点也有很大功德。另外,对于真正堪为法器者,他自己很想闻法并在你面前请求,若以吝啬心未传法,会犯菩萨堕罪;若是特别忙等其他原因,不传法也不会有大的罪过。

昨天有两个喇嘛到我家里来,让我一定要念《文殊大圆满》的传承。我说:这么大的法,我从来不敢传。他们又说:那就传个《现观庄严论》。我看他们的行为也不像听法的一样,也没有传。后来给他们念了一个《文殊赞》。我想我不是以吝啬心不传,应该不会犯菩萨根本戒的。

在显宗,有关发菩提心方面的法,无论任何身份的人,即使不是法师,只要别人一心一意希求,你就应该传,否则会犯堕罪。现在很多人对一些人的传法,好像他犯戒了一样,实际真正有本事的话,可以灌顶、传法,这也没什么的,应该传,不传法会犯根本戒。

在猛烈嗔心的驱使下,仅是口出不逊、恶语中伤还不满足,竟然对他人大打出手等进行加害,并且别人忏悔也不接受,而是一直耿耿于怀。这两个合在一起讲,实际意思上分开也可以。比如你谩骂他人、恶语中伤,却不满足,还用棍棒、石头等殴打,这时会犯根本戒。

有些人说:学院中的金刚道友与金刚道友打架,会不会犯了菩萨根本戒呢?

一定会犯,这是毫无疑问的。这种罪过已经远远超过犯别解脱根本戒的过患。

就像前面讲的一样,现在人们的传统中,一个人犯了比丘戒,觉得“这个人是破戒者”;两个金刚道友打架的时候,“那个人还可以,你看他胜利了”,根本不想他是否已经破了菩萨戒。汉地、藏地都是这样的,这是历史的一种弊病,也是人们传统中的一种弊病。实际上,金刚道友之间打架,不仅毁犯菩萨戒,从金刚密乘的角度,也已经犯了密乘根本戒,在别解脱戒中会犯一个单堕罪,大家应该清楚。

佛经中讲了,进入菩萨乘后,一个嗔恨的罪业超过恒河沙数贪心的罪业。所以,在菩萨乘中,贪心的罪业并未放在第一位,而是将嗔恨的罪业放在第一位。任何一位发了心的补特伽罗,以嗔恨心的驱使殴打其他众生,他相续中的菩提心已经完全毁坏。但菩萨乘的优势是,失毁的菩提心可以重新受持,不像别解脱戒。前面也讲了,重新受别解脱戒还是比较麻烦的,需要积聚僧团等各种因缘,但菩萨戒的话,自己重新受就可以。

宗喀巴大师也说:金刚道友之间摧毁和打架的罪过相当大。这一点,宗喀巴大师在很多教言里面讲得非常细致。因此,你们金刚道友之间,互相吵架、打架,不管到什么程度,相续中的愿菩提心的菩萨戒肯定会失坏,这一点大家应该注意。

还有一点,两个人之间发生冲突后,对方来忏悔,自己不接受也犯菩萨戒。这方面在讲义当中好像没有分开讲,其他有些讲义中是将这两个分开的,一个是打牦牛、人等任何众生都会犯菩萨戒;另一个是你自己以某种原因心中始终不满,不接受他人忏悔,这时也犯菩萨根本堕罪。

所以,有些金刚道友去忏悔的时候,不管你有道理没有道理,作为发菩提心的人,即使对方割下你的头也应该心甘情愿忍受,那对方的忏悔一定要接受,不然就犯菩萨堕罪。

以愚痴心引发,毁谤大乘三藏不是佛语而舍弃,自他由于愚昧而信解假法,并说为正法。

本来是假法,但以愚昧心而生信心,到处宣扬为正法。现在很多人真的愚痴,有些道友问我:学习《俱舍论》能不能对治烦恼?这部论好像不能对治烦恼,我没兴趣学。我非常不高兴,我们相续中最明显的贪嗔痴三种烦恼,痴心就是以《俱舍论》来对治的。你认为相续中比较明显的是贪心、嗔心、嫉妒心,实际根本烦恼中有一个叫做痴心,只要痴心存在,你的取舍就会有问题。通过学习《俱舍论》,你相续中的痴心得以对治,这时你对心和外境的很多分析方法都会通达。

我们经常讲,对治痴心时,修缘起法、观察界的数目和次第;对治嗔恨心需要观慈心;对治贪心需要修不净观等等。有些人可能在这方面接触得不多,经常会有一些愚痴的行为。因为自己的愚痴,对佛法根本不懂,对大乘、小乘佛法都有毁谤的可能性。

所以我想:上师如意宝的恩德真的很大,很多人如果未遇到法王如意宝,表面上是佛教徒,实际行为上可能很多都是不如法的。希望大家对自相续的愚痴一定要断除,否则,任何法门对你都不一定相应。的确人的性格千差万别,像我真是无论《俱舍论》、《三戒论》,对任何法门都觉得:这个法特别殊胜。这不是假装的,心里自然而然会生起一种珍惜感,认为:这部法没有懂得的话,活着也没什么意义。以前求学的时候是这样,现在给别人讲的时候也是这样。可是这里的有些金刚道友,不管遇到什么法,听到大圆满:“这里面全部是讲无取舍,与我不相应。”学习《入菩萨行论》:“这个太简单了,天天修自他交换。”中观天天讲空性,也不相应;戒律每天都是讲学处,什么都不能做;讲《俱舍论》的时候,这个数目、那个次第的……对所有的佛法可能都不相应。也许跟前世的业力有关系,好好地修正自己的愚痴心,这是非常重要的。

这四种根本罪从发心方面分为四种,就加行而言则有八种,断除这一切罪行,即是行菩提心学处。

第二篇:实事求是三戒

实事求是三戒(思想纵横)

崔红星

《 人民日报 》(2015年05月12日 07 版)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灵魂,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法宝。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尤其是践行“三实”要求,须臾离不开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和态度谋事、创业、做人,需要力戒三种错误倾向。

戒“唯上”。有的党员干部认为,凡是职务比自己高、权力比自己大的人说的都是对的,眼睛只往上看,一味顺着上级意志行事,“领导怎么说,我就怎么干”。诚然,我们党有统一的纪律和规矩,“下级服从上级”就是其中重要一条。但这种“只往上看、不朝下瞧”的“唯上”论,与实事求是精神相背离,是不可取的。这是因为,上级的指令与基层的具体实际相比,是相对宏观、原则的,不可能考虑到基层的所有情况。如果对上级指令和决定唯命是从,不顾本地、本部门、本职岗位的实际情况,很多好政策在基层就会出现“水土不服”,不但不能让群众得到实惠,甚至会给群众带来祸害。例如,前些年一些地方为了完成上级制定的经济发展指标,竟然不顾当地条件和实际,把指标进行层层分解,要求各部门必须按照指标“抓落实”,甚至在统计相关数据时必须依据指标填报。这种不切实际、盲目“唯上”的做法,导致工作变味、统计数据失真,不仅给领导决策造成误导,而且给当地群众增加了负担,教训十分深刻。

戒“唯书”。古语说,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的确,好的书籍蕴含着前人创造的有益成果和成功经验,是后人学习借鉴的宝贵财富。我们党历来提倡学习借鉴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其中就包括加强对经典的学习。但有的党员干部陷入教条主义误区,把“本本”奉为圭臬,言必称某某说、某某指出、某某书上有,不顾现实情况,照本宣科地空谈理论和思路;只要是书本上有的、前人说过的,就视为永恒真理,不敢有丝毫质疑。这也是违背实事求是精神的。正所谓,昨日是而今日非矣,今日非而后日又是矣。书本上有的、前人说过的,依据的是彼时彼地的具体条件,时过境迁,斗转星移,过去合理的现在不一定合理,过去有效的现在不一定有效,该修改的一定要修改,该废除的一定要废除。我们共产党人要科学借鉴书本知识和前人经验,敢于打破陈规旧习,敢于冲破思想观念障碍,敢于突破利益固化藩篱;不能墨守成规,不能做“死读书的秀才”。

戒“唯己”。有的党员干部认为,做到实事求是,不能“唯上”,不能“唯书”,那么只相信我自己的判断行不行?恐怕也不行。人非圣贤,孰能无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视觉盲区”,如果一味以自己为“圆心”来看问题,得出的结论就可能不够全面,甚至是错误的。天下事未尝不败于专而成于共,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唯己”的典型反面教材。诸葛亮派马谡镇守街亭,马谡自恃才高,骄傲轻敌,把诸葛亮的指令抛诸脑后,自作主张地部署大军。即使手下几次三番善意劝解,仍然发出“马谡通晓兵法,世人皆知,连丞相有时得请教于我”的傲言。马谡这样自以为是、擅作主张,最后致使街亭失守,自己也丢掉了性命。在实际工作中,党员干部一定要戒“唯己”,先搞好调研再发言,坚持集思广益,决不能凭自己的主观想象作决策、出主意,靠经验拍脑袋、定项目,那样往往难以做好工作、取得成绩。

总之,不“唯上”、不“唯书”、不“唯己”,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才能做到务实谋事、踏实创业、老实做人。

第三篇:为政者三戒

为政者“三戒”

邹太平

为政之道,贵在廉洁;反腐倡廉,教育为先。湖南省纪委最近编辑了《心语违法违纪人员忏悔录》,这是对党政领导干部进行警示教育的一本活教材。看到曾经优秀过的这些干部在金钱美色面前倒下,让人感到十分的痛惜。作为为政者,当从他们惨痛的教训中警醒,做到戒浮戒贪戒俗。戒浮。浮就是浮躁,即轻浮急躁,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助长剂。因为浮躁,在学习上难以孜孜以求,在工作上难以埋头苦干,在作风上难以求真务实。领导干部只有不断加强学习,不断加强党性和道德修养,保持平静、多思、理智,才能防止轻浮、轻率、轻飘,才能控制躁动情绪。戒浮,第一要力戒思想浮躁。古人说过,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思想浮躁则会整天琢磨着“窃名”,心底宁静则能坦然“忘名”。第二要力戒作风漂浮。作风漂浮根源于一些领导干部的内心浮躁,缺乏自我反思,导致责任意识淡化,背离了党的宗旨。第三要力戒形象轻浮,不为外界的各种诱惑所引,不至于沉迷于物欲而难以自拔。

戒贪。贪杯误大事,贪色销精髓,贪功遭名裂,贪财落陷阱。现实中,因一个贪字,断送了美好的事业前程、失去

了安宁惬意的生活、毁灭了家庭团圆的幸福、被剥夺了人身的自由与尊严的干部何其多哉?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切莫眼迷心动,为欲望所害。一不能贪权。要知道,我们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给的,权力与责任是对应的。职位越高,权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二不能贪财。要知道,金钱是把双刃剑。不义之财聚得越多,脖子上的枷锁套得越紧,手中的镣铐箍得越牢。三不能贪色。须知“贪权、贪钱”往往与“贪色”是“一胞三胎”。要耐得住寂寞,经得住灯红酒绿的考验,受得住甜言美色的迷惑。

戒俗。俗,是指领导干部在生活情趣上表现出来的庸俗。生活情趣雅与俗,往往影响领导干部的事业发展和人生轨迹。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领导干部的生活情趣不是小事、小节。领导干部戒俗,必须始终做到远俗近雅,提高生活品位和自身修养,纯洁社交圈,净化

生活圈,规范工作圈,管住活动圈,特别要慎重对待社会交往,做到交友有数。要择善而交。墨子《所染篇》曰:“染於苍则苍,染於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领导干部交友必须有一定的政治标准和道德标准,有所选择,特别要警惕那些动不动就给你送钱送物给好处的人。交友要有度。这里所说的“度”,就是原则,就是“红线”,就是“警戒线”,就

是“高压线”。“有度”,就是要依纪依法办事,公私分明,不该越的“坎”坚决不能越。杂 说 幸 福

运城日报新闻 时间: 2012年03月20日 来源: 运城日报

□灯下漫笔□●吕企才

时下,幸福成了热门话题,幸福指数、幸福城市、幸福感„„“幸福”一词更成了使用频率较高的词汇。

说起幸福观,有理想主义的幸福观,有现实主义的幸福观,又有歪门邪道的幸福观。一位资深作家对幸福的定位,就是理想主义幸福观最具代表性的表述。他认为,幸福就是一个字——无。无忧无虑,无病无痛,无冤无仇,无债无欠。他所说的这些被框定在世外桃源里的幸福,今天做不到,明天做不到,永远也实现不了。岂不闻“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物质财富达不到极大丰富的程度,何谈无忧无虑?吃五谷杂粮,谁敢保证不生个大病小灾?有犯罪就有冤和仇,商品经济就离不了欠和债。现实主义的幸福观,就是立足现实,不高不低,求,可以达到,需,可以得到,最难也就是个“跳起来摘桃子”。比如,孩子有学上,生病有所医,居家有房住,老来有所靠等等,它是与社会经济发展和进步相适应的所求所需。这几年,实现了“种地不缴税”、“种粮有补助”,人们希望体面地劳动,追求更加有尊严的生活,就属于现实主义的幸福观。而那些把幸福视为金钱、权力、名誉、声望、美女、豪宅,误读为角逐财富、权力比赛的幸福观,就属于歪门邪道了。

幸福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究竟什么是幸福?怎样才幸福?都是相对而言的。街头乞丐,有碗热乎饭,有件御寒衣,就感到幸福;农民工能同工同酬,薪水按时领,不受城里人歧视,就感到幸福;没病的就比有病的幸福,得小病的就比得大病的幸福,得了大病,及早发现治住了,就比到了晚期才发现的幸福„„想想看,世上万事万物,莫不如此。所以,幸福是比较出来的,比较就是相对。幸福其实就是一种心理氛围,一种在法律、道德范畴内,人们对生存环境的认可度,对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满意度。

人们对幸福的感受,是与时俱进的。新中国成立初期,人们把“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看做天大的幸福;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们视“三分自留

地,五只老母鸡,一对好夫妻,两个‘小把戏’”最为幸福;今天,“种地不缴税”了,“种粮有补贴”了,人们对幸福的追求就发展了,提高了,就提出了就医、升学、住房、就业等等更高方面的标准,甚至更加理想主义的幸福观。幸福总是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相适应的,不可能超越。

利用厚重文化资源建设历史文化名市

运城日报新闻 时间: 2012年03月22日 来源: 运城日报

运城,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且底蕴厚重。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精神,笔者认为,我市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进一步挖掘和利用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努力建设历史文化名市。运城的知名度提高了,在国内外的影响扩大了,就会吸引更多的人来运城投资兴业、观光旅游。毫无疑问,这对运城的经济社会发展必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那么,我们应当挖掘利用运城的哪些历史文化资源?怎样去挖掘和利用呢?

一、鹳雀楼。因为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的一首诗,鹳雀楼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这是我市首先应当利用的一大文化资源。第一,由运城牵头发起,成立“中国古代名楼研究会”。大家知道,除了鹳雀楼之外,中国还有许多知名的楼台亭阁。比如,武汉的黄鹤楼、岳阳的岳阳楼、南昌的滕王阁、山东的蓬莱阁等。因此,由运城发起,邀请全国名楼所在地的代表和知名古建专家会聚运城,成立“中国古代名楼研究会”,这样做可以充分体现运城对历史文化的高度重视。研究会成立后,可做以下工作:1.对国内至今保存完好并有一定影响的亭台楼阁进行一次普查,对其历史文化价值、建筑艺术、保护和修缮工作等进行系统研究。2.在鹳雀楼举办“中国名楼摄影展”、“中国名楼楹联图片展”(几乎所有古代名楼,都留有历代名人所撰所书的名联,其思想性艺术性极高),还可在其他名楼巡回展出。3.和电视台、旅游部门合作,拍摄《中国古代名楼行》系列专题宣传片,并争取在影响力较大的电视台播放。第二,邀请国内一些著名学者、作家、诗人,到鹳雀楼采风,并举办“笔会”,将他们所思、所想、所观、所感写成一批高质量的、有影响的散文、游记和诗歌,也可邀请国内一些知名的古诗词专家学者到鹳雀楼举办“唐诗研讨会”,以扩大鹳雀楼的影响。

二、普救寺。普救寺是戏剧《西厢记》中爱情故事的发生地。《西厢记》几百年来久演不衰,深受百姓喜爱。借助《西厢记》充分挖掘和利用普救寺这一重要文化资源非常必要。第一,由运城出面,邀请国内知名导演和剧作家,将《西厢记》改编成电影或电视连续剧,以普救寺作为拍摄外景地进行拍摄。第二,可以邀请国内著名导演、作曲家,联合编导出一个以《西厢记》中张生和崔莺莺爱情故事为主题的大型歌舞,每天定时在普救寺演出,以吸引更多的游人。第三,以普救寺为基地,以爱情为主题,组织开展有影响力的活动。如,可由各级共青团和妇联组织,在普救寺举办大型集体婚礼活动;可由各级老龄委组织,在那里举办金婚、银婚纪念活动等。

三、舜帝陵。舜帝是中国古代“三皇五帝”之一,是中华民族的先祖。舜以孝闻名天下,被列为华夏二十四孝之首。舜文化的核心和精髓是德孝文化,在加强文化建设以德治国的今天,这是一个非常有现实意义的文化资源。第一,坚持每年秋季在舜帝陵举办祭祀活动,并提高现有规格。同时,每次祭祀都应邀请海内外舜帝后裔宗亲参加,以扩大舜帝陵在国内外的影响。第二,在舜帝陵建立一个以德孝为主要内容的专题展览馆,并作为青少年德育基地。第三,要争取省文明办支持,将每年的全省道德模范颁奖典礼放在舜帝陵举行,进而争取国家文明委支持,将每年的全国道德模范表彰大会也放在舜帝陵举行。第四,邀请全国先秦文化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成立“中国虞舜文化研究会”,对虞舜文化进行系统研讨。

四、解州关帝庙。关公忠义仁勇,是海内外华人家喻户晓的英雄。解州关公庙是建在关公家乡、全国规模最大、文物保存最全的武庙,是运城特有的文化资源。第一,由解州关帝庙发起,成立中国关帝庙联谊会。中国各地现存的有一定规模的关帝庙至少有几百座之多,把管理这几百个关帝庙的单位组织起来,研究如何利用和保护这些文化遗产非常必要。联谊会成立后,可做如下工作:1.在解州关帝庙举办全国关帝庙图片展、楹联展、匾额展、关帝塑像展,并汇集成画册,广为宣传。2.共同研讨各个关帝庙的建筑艺术、关帝雕塑艺术特色及价值。第二,在每年的关公文化旅游节上,有关部门可和国家武术协会合作,组织全国的刀术运动员在关帝庙举办刀术比赛和表演。还可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和关帝庙联谊会成员,对以“诚信”为核心的关公精神进行研讨,倡导全民“诚信为本”。

五、绛州鼓乐。绛州鼓乐是极具民族特色的传统民间艺术,不仅在国内久负盛名,还多次走出国门,在海外也有一定影响。第一,争取国家有关文化部门的大力支持,在运城举办“中国鼓乐艺术节”,展示全国各地各具特色的鼓乐艺术。第二,绛州鼓乐应该走产业化、市场化的路子,实行企业化管理,进行市场运作。通过走向国内外市场演出而创收,通过创收而发展壮大,逐步成长为知名的专业艺术团体。

六、运城盐湖。运城就因盐运而得名,而发展。第一,由运城发起邀请全国井盐、海盐、湖盐、岩盐生产地的代表和有关专家学者,成立“中国盐文化研究会”,开展对中国产盐历史、产盐技术、盐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等系统研究。第二,设在池神庙的“河东盐业博物馆”要继续征集文物,举办展览,使人们深刻了解运城盐湖为华夏民族的生存繁衍曾经发挥过的重大作用。第三,组织“环盐湖”自行车赛和马拉松赛,开始可在省内组织,继而扩大到晋陕豫三省,乃至全国。

除了以上六处,运城还有芮城永乐宫、万荣后土祠等多处文化品位和价值极高的历史文化资源,我们都应当认真研究并很好地挖掘和利用。

□文化论坛□

■张文成

第四篇:《三戒》译文及赏析

柳宗元寓言《三戒》

【原文】吾恒恶世之人,不知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或依势以干非其类,出技以怒强,窃时以肆暴,然卒迨于祸。有客谈麋、驴、鼠三物,似其事,作《三戒》。【译文】我常常厌恶世上的有些人,不知道考虑自己的实际能力,而只是凭借外力来逞强;或者依仗势力和自己不同的人打交道,使出伎俩来激怒比他强的对象,趁机胡作非为,但最后却招致了灾祸。有位客人同我谈起麋、驴、鼠三个动物的故事,我觉得与那些人的情形差不多,于是就写了这篇《三戒》。

永某氏之鼠

【原文】永有某氏者,畏日,拘忌异甚。以为己生岁直子,鼠,子神也,因爱鼠,不畜猫犬,禁僮勿击鼠。仓廪庖厨,悉以恣鼠不问。

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某氏室无完器,椸无完衣,饮食大率鼠之余也。昼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

数岁,某氏徙居他州。后人来居,鼠为态如故。其人曰:“是阴类恶物也,盗暴尤甚,且何以至是乎哉?”假五六猫,阖门,撤瓦灌穴,购僮罗捕之。杀鼠如丘,弃之隐处,臭(字为上自下死)数月乃已。

呜呼!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

【译文】永州有某人,怕犯日忌,拘执禁忌特别过分。认为自己出生的年分正值子年,而老鼠又是子年的生肖,因此爱护老鼠,家中不养猫狗,也不准仆人伤害它们。他家的粮仓和厨房,都任凭老鼠横行,从来不管。

因此老鼠就相互转告,都跑到某人家里,既能吃饱肚子,又很安全。某人家中没有一件完好无损的器物,笼筐箱架中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吃的大都是老鼠吃剩下的东西。白天老鼠成群结队地与人同行,夜里则偷咬东西,争斗打闹,各种各样的叫声,吵得人无法睡觉。但某人始终不觉得老鼠讨厌。

过了几年,某人迁居去了别的州郡。后面的人住进来后,老鼠的猖獗仍和过去一样。那人就说:“老鼠是在阴暗角落活动的可恶动物,但这里的老鼠偷咬吵闹特别厉害,怎么会到这种地步呢?”于是借来了五六只猫,关上屋门,翻开瓦片,用水灌洞,买来仆人四面围捕。捕杀到的老鼠,堆得象座小山。都丢弃在隐蔽无人的地方,臭气散发了数月才停止。

唉!那些老鼠还以为吃得饱饱的而又没有灾祸是可以长久的事情呢!

临江之麋

【原文】临江之人,畋得麋麑,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怛之。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稍使与之戏。积久,犬皆如人意。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抵触偃仆益狎。犬畏主人,与之俯仰甚善。然时啖其舌。

三年,麋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麋致死不悟。

【译文】临江有个人出去打猎,得到一只幼麋,就抱回家把它饲养起来。刚踏进家门,群狗一见,嘴边都流出了口水,摇着尾巴,纷纷聚拢过来。猎人大怒,把群狗吓退。从此猎人每天抱了幼麋与狗接近,让狗看了习惯,不去伤害幼麋,并逐渐使狗和幼麋一起游戏。经过了好长一段时间,狗都能顺从主人的意思了。幼麋稍为长大后,却忘记了自己是麋类,以为狗是它真正的伙伴,开始和狗嬉戏,显得十分亲昵。狗因为害怕主人,也就很好地和幼麋玩耍,可是又不时舔着自己的舌头,露出馋相。

这样过了三年,一次麋独自出门,见路上有许多外面的狗,就跑过去想和它们一起嬉戏。这些狗一见麋,又高兴又恼怒,共同把它咬死吃了,骨头撒了一路。麋到死都没有明白这是怎么回事。

黔之驴

【原文】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加口字旁),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

【译文】黔中没有驴子,喜欢多事的人用船把它运了进去。运到以后,发现驴子没有什么用处,就把它放到山下。老虎看到驴子那巨大的身躯,以为是神怪出现。就躲到树林间暗中偷看,一会儿又稍稍走近观察,战战兢兢,但最终还是识不透驴子是什么东西。

一天,驴子大叫一声,老虎听了大惊,逃得远远的,以为驴子要来咬自己,极为恐惧。然而来回观察驴子的样子,觉得它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本领;再者老虎听惯了驴子的叫声,又走近驴子,在它周围徘徊,但最终还是不敢上前搏斗。又稍稍走近驴子,越发轻侮地开始冲撞冒犯,驴子忍不住大怒,就用蹄来踢。老虎因此大喜,心中盘算道:“本领不过如此罢了。”于是老虎腾跃怒吼起来,咬断了驴子的咽喉,吃尽了驴子的肉,然后离去。

唉!驴子形体庞大,好像很有法道,声音宏亮,好像很有本领,假如不使出自己的本领(从而暴露出自己的弱点),那么老虎虽然凶猛,也会因为疑虑畏惧而终究不敢进攻;而现在却落得这个样子,真是可悲啊!

参考资料:

佛教里的三戒:戒色、戒斗、戒得 儒家的三戒:见《论语·季氏》,“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所得。” 道教之说,如《孙真人卫生歌》:“卫生切要知三戒,大怒大欲并大醉,三者若还有一焉,须防损失真元气。” 赏析:

在先秦诸子散文中有很多寓言,如“刻舟求剑”、“揠苗助长”、“邯郸学步”、“削足适履”等等。这些寓言往往是做为议论的手段运用的。柳宗元的寓言,虽然只有寥寥数篇,却对先秦寓言有新的发展:一是他的寓言有了全新的情节,二是有了典型化的形象,三是十分讲究语言表现形式。有此三点,说明柳宗元的寓言成了有意识的创作,使寓言成了文学创作的一种独立的样式,这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是有很大的贡献的。

柳宗元寓言的内容是“高度的哲理性与强烈的政治性相结合的”,“现实针对性很强,往往是对当时重大政治问题之讽喻”(孙昌武著《柳宗元传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三戒》,写了一组三篇寓言:《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作者把他们放在一起,冠名曰《三戒》,是有深刻含义的。

前人议论《三戒》的文字不少,有人说柳宗元的寓言后面,“必有一句最有力量,最透辟者镇之”(林纾《韩柳文研究法》,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言下之意是每个寓言后面作者自己的“评论”就是对寓言内容最透辟的解释和评论。而这个解释和评论究竟是什么,林先生语焉不详。另外,有人以为《黔之驴》是讥讽那些腐败无能的世家旧族的,也有人以为他是在比附、抨击自己的政敌,孙昌武先生说:“这个 无德无能却又无自知之名的驴子被老虎吃掉的故事”(《指黔之驴》)“含着一定的讽世意义,如果我们从庞然大物的弱者终究要失败的情节来分析,就该领悟到事物的大与小,强与弱互相转化的道理。如果再从驴子因一踢而丧生的结局分析,又会得出无技不可逞能的教训。而从这个故事中概括出来的“黔驴技穷”一语,又是对敌人力尽而技穷,不堪一击的状态的生动形容”。

《〈中华活页文选〉合订本

(一)》顾易生在《三戒》注的说明里说:“作者通过小麋、驴子、老鼠三种动物的先后悲剧,对旧社会中些依仗人势、侍宠骄横、得意忘形、外强中干、作威作福、贪婪暴虐的人物加以强烈的讽刺,表示人民对他们的蔑视、鄙视和憎恨,包含着对反动统治者所豢养的奴才进行斗争的意义。”

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出版的《中国文学史》认为:“著名的《三戒》就是借麋、驴、鼠三种动物的故事,来讽刺那些或侍宠骄横、或盲目自大的得意忘形之徒,并指出他们自取灭亡的下场。”“这些寓言往往概括了一些普遍的真理,其讽刺对象是较广泛的;但这些徒有其表,虚张声势的社会现象,在统治集团中间却是更为大量而集中的存在,因此,它无疑是刺向整个官僚社会的一把锋利的匕首”。

以上这些议论的一个共同点,基本上都是认为柳宗元的《三戒》是讽刺他的政敌或统治阶级的。毛主席在《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里又说了下面一段话:

柳宗元曾经描写过的‘黔驴之技’,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训。一个庞然大物的驴子跑进贵州去了,贵州的小老虎见了很有一些害怕。但到后来,大驴子还是被小老虎吃掉了。我们八路军和新四军是孙行者和小老虎,是很有办法对付这个日本妖精和驴子的。”由于毛泽东及《毛泽东选集》的影响,黔之驴便真成了敌人的形象了。有的虽然接触到了问题的实质,但立刻又转到别处去了。那么,《三戒》的内容和它嘲讽的对象究竟是什么呢?

我认为:要弄清《三戒》内容所嘲讽的事物的真相,先要从观念上解决三个问题:第一,先要承认本人开头说的,柳宗元的寓言是艺术创作,艺术创作的形象(不管是人是物),都有典型性,是对一种社会现象,一种类型人物的艺术概括和典型化;艺术创作的原型(或模特)不等于艺术形象本身。第二,我们要摆脱柳宗元创作的寓言特别是《三戒》一定是针对政敌或坏人、恶人的,因为他有很多直接抨击政敌的论文、散文、诗歌,他不一定非要再用“寓言”来比较曲折隐晦地表达他的这种思想和感情。这种思想感情有时是不便明说或不想直说甚至连作者当时都处在矛盾中说不清楚的。于是他便“托物言志”,让读者驰骋自己的想象,想类似的事物,类似的现象,类似的感情。这种不能一下指实的艺术形象,却能通过读者的想象发展为很多类似的形象,从而使人们受到警策和借鉴,这便是柳宗元寓言不同于先秦诸子散文中的寓言而成为独立的文学创作的奥秘所在。第三,我们研究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象,究竟是紧紧抓住这个内容和形象本身进行研究,还是主观地按自己先已确定的结论(如《三戒》是讽刺敌人或坏人的)去进行研究呢?我认为应取前一种。

在这样的前提之下,我们来研究柳宗元的《三戒》。我们反复阅读《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发现小鹿、驴、鼠都不象是敌人、恶人或罪恶事物、人物形象的代表,而且也不是作者嘲讽的对象。

“临江之麋”是被人“畋得"(打猎得到)而蓄养的,本身也是受害者,身不由己,只不过它“乘物以逞”,在主人的关心、保护下失去了警惕性,以为一群“外犬”(野狗)也可以象主人家的犬一样“狎戏”,结果被野狗“杀食之”而“至死不悟”!“至死不悟”,是它不知道同是狗,为什么家里的狗能“狎之”而野狗却要吃它!黔之驴虽然“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但它也是无辜的。它被“好事者”用船装到黔,当地人由于从未有过驴而使它“无可用,放之山下”。驴从无害虎心,虎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向他挑衅。当驴“不胜怒”(也是忍无可忍),踢了虎一脚(“蹄之”),从而暴露了自己的无能,被虎“跳踉大阚,断其喉,食其肉”。作者深表同情地说:驴“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柳宗元分明是同情驴的,因为他是受害者,而且是被“好事者”用船把它装到它不熟悉的地方后发生的悲剧!言下之意,如果驴不被好事者弄到黔,它可能就不会遇到虎,也就不会被吃掉!“永某氏之鼠”的矛头所向也不是“鼠”。永州某氏属鼠,便以为鼠是神,因而“爱鼠,不畜猫”致使鼠忘乎所以。当然永某氏之鼠也有不是,无远见,以为“饱食无祸”的日子可以永远过下去。结果当然不是这样,换了一个主人(这个主人不是死掉了,而是徙居他州),新主人对他们下毒手,一网打尽!回过头来再看作者的小序:

“吾恒恶世之人,不知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或依势以干非其类,出技以怒强,窃时以肆暴,然卒迨于祸。有客谈麋、驴、鼠三物,似其事,作《三戒》。”

小序是柳宗元对自己创作动机的说明。他说他“恒恶世之人,不知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世之人”不能直接解释成政敌或敌人是显而易见的,只能说世上有这么一些人,柳宗元常常对这么一些人感到厌恶。厌恶他们什么呢?他们“不知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即是不从自己的实际(实力)出发,依仗外力(别人的力量)来达到目的。“逞”,不少书中都注成“逞强”,但从三篇寓言看,麋、驴、鼠都没有逞强,只是不谙世事,不知对手的厉害不切实际地想达到目的。柳宗元对麋、驴、鼠“卒迨于祸”的原因认为是“依势干非其类(依靠某种势力与自己不同类型的人打交道,一起干事)。上文说过他在三篇寓言的评论文字中也表现了对麋、驴、鼠的同情。他本身的看法就是前后矛盾的,至少在感情上是如此!“有客谈麋、驴、鼠三物,似其事,作《三戒》”。柳宗元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有人跟他谈了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的情况,他觉得“似其事”,所以才写了《三戒》。

“似其事”三个字是关键!向来无人注意此三字!因为容易懂不必解释。从字面上看,“其”,代词,这里毫无疑问应解释为“那,那些”,“似其事”就是象那件事情,或象那些事。这“那件事”,或“那些事”,究竟是什么事件呢?弄明白了“那件事”、“那些事”,麋、驴、鼠的所指大概也就基本清楚了。要回答这个问题,我认为我们就必须研究、分析柳宗元创作《三戒》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感情。

柳宗元创作《三戒》的时代背景是什么呢?

《三戒》是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司马,到永州后创作的。柳宗元33岁时擢升为礼部员外郎,成为王叔文集团的主要成员,他们依靠重病在身的唐顺宗李诵的支持,打击宦官、藩镇和大地主大官僚的势力,推行政治改革(史称“永贞革新”),兴利除弊取得一定成功,仅几个月,由于李诵病重被逼让位于宪宗李纯,李纯在宦官、藩镇、大官僚地主的支持下取消改革,贬谪、诛杀改革集团的主要领导人物,年轻有为的政治家、文学家柳宗元和刘禹锡、韦执谊、韩秦、陈谏、韩晔、凌准、程异八人都被贬为偏远州的“司马”,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八司马事件”。柳宗元从“超取显美”的高官一下子被贬为“自度罪大”的流囚。这种不平常的遭遇和社会地位的巨大变化给予他极大的精神上的打击。

柳宗元在柳州的职务全衔是“永州司马员外置同正员”,是编外闲员,到永州后,他既无官舍,又无具体职务,他自己说是“俟罪非真吏”(《陪韦使君祈雨口号》),即不是真正的官吏,而是被流放的囚徒。柳宗元初到永州,寄居在一座古寺——龙兴寺里,这里环境荒凉,所居西厢房仅有北窗,光线昏暗,潮湿闷热。整天接触到的是僧侣和佛经。半年后,随他来永州的70岁老母就病故了,柳宗元身心再次受到重大打击。当时他只30多岁,就已经“百病所集,痞结伏积,不食自饱。或时寒热,水火互致,内消肌骨”(《寄许京兆孟容书》)。

在这种情况之下,柳宗元的政治思想表现出两个显著特点:一是为自己和改革 辩护,希望当政者和朋友们谅解,这还算积极的一面;二是自怨自艾,自我忏悔,自我责备。在他的《与裴埙书》中,他说自己参加革新活动是“年少好事,进而不能止”“性有倨野,不能摧折,以名盖恶,势益险”。在《寄许京兆孟容书》中说自己“于众党人中,罪状最甚”“很忤贵近,狂竦缪戾”,以致反对派对他“di诃万端,旁午搆扇,尽为敌雠,协力同攻”。柳宗元得意时确实年少气盛,骄矜之态溢于言表,他自己在《答问》中以为“凡事皆易、不折之以当事急务”。加上当时改革派得势,鱼龙混杂,其中不少人结党营私、贪污受贿,以为有顺宗李诵支持,可以永远掌权,反对派主要人物之

一、大官僚韦皋在给当时监国的李纯的奏章中写道:“今群小得志,毁紊纪纲,官以事迁,政由情改,朋党交构,荧惑宸聪。树置心腹,遍干贵位,潜结左右,唯在萧墙”。也大体上说明了当时改革派缺点错误的一面。到了永州,由于他身心交瘁,精神十分苦闷,所以自幼就受到佛教熏染的柳宗元这时进一步到佛教教义中寻求解脱,甚至一度发展到想出家当和尚的程度。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三戒》是柳宗元由社会上一般情况联想到“永贞革新”“其事”从而发出的种种怨愤和自我嘲讽,或者也可以说是对“永贞革新”的影射和总结。他不愿直接也不能全面准确地说清当时的那些事,那些人,只觉得改革集团成员“不知推己之本”,不考虑自己的力量,以为依靠顺宗李纯的力量(“外力”)就可以“干非其类”“以技以怒强”,部分改革派中的腐败分子又“窃时以肆暴”,这一切都导致了“卒迨于祸”!柳宗元的佛家思想又使他有点悔不当初,受人愚弄的感觉„„可是这些他又怎能公开说出来或写出来呢,何况直接涉及到封建社会里神圣而又不可侵犯的顺宗李诵和宪宗李纯!于是他只好用三个寓言来表达了(其他寓言中也有类似的意思)。

最新出版的复旦大学章培恒/骆玉明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3月第1版)在评论柳宗元的寓言创作时说:“柳宗元寓言如著名的《蝜蝂传》借小虫讽刺那些‘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不知死之将至的贪心者;《三戒·黔之驴》则借驴比喻那些外强中干、实无所能的庞然大物;《罴说》则借鹿、貙虎、罴一物制一物来比喻那些‘不知善内而恃外者’只知假借外力而不思自强的愚蠢行为。”这两种看法,应该说是比较客观,他们认为柳宗元的寓言讽刺的“贪心者”、外强中干、实无所能的庞然大物“和‘不知善内而恃外者’只知假借外力而不思自强的愚蠢行为”,也包含着柳宗元参加的“永贞革新”集团的各色人等,这是毫无疑问的。

以上是我研读《三戒》和柳宗元其他作品后形成的一得之见,我认为这样解释才比较实事求是。这样说是否会降低柳宗元《三戒》这组寓言名篇的社会性和思想性呢?我以为不会。因为类似的政治事件、经济事件和生活事件是很多的。古代有、现代有,中国有,外国也有,而且不一定仅仅发生在“统治阶级”中间。柳宗元《三戒》的社会性、思想性、艺术性是永存的。

第五篇:三讲四戒四要自我剖析)

“三讲四戒四要”自我剖析

今年以来,烟草行业干部职工认真学习贯彻“三讲四戒四要”活动要求,通过参加 “三讲四戒四要”学习教育活动,我对“三讲四戒四要”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现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开展深入剖析:

一、查摆存在的问题

1、政治思想意识不强。对“三讲四戒四要”活动贯彻和执行,缺乏应有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不善于运用“三讲四戒四要”理论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没有培养自己从政治的角度来观察、分析问题,认识事物只停留在表面,对其理解不深刻、不全面。对该活动学习停于形式,平时虽然经常学习“三讲四戒四要”理论,但思想上未引起高度的重视,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时缺乏思考,只从字面上理解,使自己对其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实际脱钩。

2、工作中缺乏热情与进取精神。虽然该活动要求要求每位干部职工要“讲责任、讲纪律、讲奉献”,但自己有时对待工作不能始终保持热情的态度,若要落实戒骄、戒燥、戒庸、戒厌就要戒张扬,正确对待成绩,多看自己的不足和差距,要戒浮躁,静得下心,沉得住气,要戒漂浮,把工作精力放在深入实际上,放在抓各项工作推动落实上,要戒庸俗,形成讲实话、办实事,但自己不能将此真正落实到工作中,而在深刻领悟“节奏要快、标准要高、工作要实、状态要好”时亦存在缺乏主动性的情况。

3、业务知识不够钻研。对待工作不够积极,只满足于完成领导

交给的任务,在工作中遇到难题,不善于思考,动脑筋,对业务知识的掌握不够重视,在工作中遇到繁琐、复杂的事情,会抱有推诿心态,缺乏向上攀登的勇气和刻苦钻研、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和态度。没有深刻意识到业务水平的高低对工作效率和质量起决定性作用,在工作、学习中比较盲目,另外,缺乏创新精神,没有注意到工作方法的完善会给自己的工作带来动力。

4、统筹兼顾不到位。在工作中有时间不能处理局部与全局的关系,缺乏整体意识,存在顾此失彼现象,工作中协调配合不够,对全局奋斗目标和任务理解不够深入全面。

二、存在上述问题的根源

经过分析以上缺点在深入解剖自我之后,我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按照具体情况进行剖析,发现了自身存在的很多问题和不足,这其实是对自己要求不严格的结果。主要表现在:一是工作生活中对自己要求不够严格,不能尽善尽美、时时处处按照高标准要求自己。对待困难有畏难情绪。二是在讲奉献上思想观念较为狭隘,有时还在思想深处掺杂着私心杂念,即在服务意识上有时掺杂个人情绪。三是自我批评时没有深刻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没有很好的做到自我批评,对自己的缺点掌握不全面,由于对自己压力不够,从而产生动力不足,进取心不强,改造自己的力度不够。

三、整改措施和今后努力方向

1、进一步加强政治思想观念,增强奉献意识。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要在实践上认清职责,立足本职,真正把本职工作当作公司赋予

每位员工的任务和使命。在工作中制订可行计划,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2、加强自我修养,提高综合素质。今后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使自己个人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目前对我而言,最大的问题是要加强业务学习,只有狠下决心,提高对学习业务知识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自觉、刻苦地钻研业务,务实基础,灵活运用合理的方法和措施,虚心好学,遇到问题多看多问多想,多向周围的同事请教。

3、进一步解放思想,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增强服务意识和发展的危机感、紧迫感。树立强烈的时间观念、效率观念、质量观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加强学习新业务知识,要善于发现新问题,积极探索新情况,不断总结新经验,解决在工作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创新思维,努力工作,使自己在工作上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并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4、严以律己、甘于奉献。以“三讲四戒四要”理论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约束自己,团结员工奋力拼搏,开拓进取,正确对待个人得失,兢兢业业,真正为我烟草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瓜州营销部哈彩霞2011年9月18日

三戒要解第17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