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论危机公关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编辑:风起云涌 识别码:21-784451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1-05 18:38:01 来源:网络

第一篇:论危机公关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

2012-2013学年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

2012-2013学年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

2012-2013学年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

2012-2013学年

第二篇:公关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的的重要作用

公关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摘要] 公共关系就文化条件而言,经历了由“理性”向“人性”的转变。尊重人性的、尊重个人感情和尊严的,人文的,开放的文化,正是公共关系得以滋生及成长的土壤。就政治条件而言,民主政治取代了专制政治。虽然资本主义政治民主存在着很大的历史局限性,但它促使政治生活的民主化,为公共关系产生和发展又创造了一个重要条件。就经济条件而言,市场经济取代了自然经济,经济活动方式的变化必然带来公共关系观念和实务的发展。这是公共关系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就技术条件而言,大众传播超越了个体传播。随着科学的发展,各种大众传媒的迅速而广泛的发展,“地球村”的出现,为人们进行大规模的交往提供了可能性,并为公共关系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与方法。正是由于本世纪初人性文化的勃兴,民主政治的深入发展市场经济的发达和大众传播技术的日趋普及与提高等诸方面因素的滋生与促成,才使公共关系学这门崭新的科学脱颖而出。

[关键词] 公共关系 企业管理

(一)公共关系的概念及其定义

公共关系是指一个社会组织用传播手段使自己与相关公众之间形成双向交流,使双方达到相互了解和相互适应的管理活动。这个定义反映了公共关系是一种传播活动,也是一种管理职能。

企业公共关系作为一种手段,可以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调动内部成员的积极性,使企业得到顺利发展。公共关系活动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已越来越为有识之士所重视。社会实践表明,企业公共关系搞得好,有利于树立企业良好形象、促进企业产品销售,有利于广结人缘、强化企业与公众的联系,有利于企业信息收集与反馈,有利于化解矛盾、消除公众误解,有利于团结职工、激励士气。

(二)公共关系的现状

第一,公共关系意识在企业内尚未形成,忽视公共关系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由于公共关系知识在我国尚未普及,许多企业中尚存在不知公关为何物的状况。当前,我国大多数企业仍停留在以传统的观念以及传统的企业组织模式下开展经营管理工作,对企业公共关系这一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不了解、不接受。企业公共关系工作实际处于没机构、没人员、没经费的“三无”状况,完全将公共关系排除在企业管理之外,以致公共关系这一企业管理的重要资源在企业中没有得到应有的利用。

第二,片面理解公共关系内涵,未能正确发挥公共关系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如前所述,公共关系是一个企业或组织运用各种沟通和传播手段,加强企业或组织与公众之间的相互联系、了解和支持,维护和提高企业或组织形象和声誉,实现企业或组织目标的一项科学的管理工作。然而,由于我国现阶段市场发育还不够完善,有些企业靠请客送礼、给回扣等手段,也使企业变得一时火红起来,致使一些企业把公共关系误解为拉关系、走后门,把公关引入“攻关”,大刮不正之风,完全背离了公共关系学的宗旨,将公共关系庸俗化。由此,出现了一些企业虽配备了公共关系机构及人员,而其职责却只限于接待、“攻关”,在经营管理和决策活动中,并不将公关工作考虑在内,使机构、人员形同虚设,实际起不了应有的作用。企业公共关系的实际工作仍分布在企业各专项业务部门。导致公关工作缺乏统一的协调和管理,大大地制约了公共关系在企业管理中作用的充分发挥。

第三,公共关系机构设置不到位,直接制约了公共关系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在当前我国现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公共关系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逐步被国人所认识,企业公关意识逐步形成,许多企业也已将公共关系理论应用到企业管理之中,有的企业还专门设置了公共关系职能部门。公共关系理论认为,要使公关工作在企业管理中充分发挥作用,在机构设置上应满足以下三点:一是职能部门要便于与企业内部其他部门及外界公众发生联系;二是能对上级部门(决策机构)起参谋作用;三是能在平级部门中起协调作用。然而,基于我国企业公关起步晚、水平不高及传统组织结构等原因,企业公关机构设置在大多数企业中基本处于“部门所属型”状况,这一状况本身就表明公关工作在企业中的重视程度。地位决定作用,机构设置不到位,必然导致企业公共关系在企业管理中发挥作用的局限性。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过程中,政府转变职能、企业转换机制、经济关系市场化,企业内外部的关系(尤其是与其密切相联的各种经济关系、利益关系)将发生全面的、崭新的、根本性的转变,企业的公共关系也将向多角化、复杂化、不稳定化转变。原有的关系需要调整,新的关系也会增多,相互关系的经济性质将更为明显和突出。企业处于一个庞大的现代经济网络之中,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已不适应时代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加强公共关系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是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我国企业市场经济条件下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三)如何让公共关系在企业发展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第一,培养全员公共关系意识,为企业目标的实现奠定思想基础。企业的公共关系工作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几个公关人员的工作,而应看作是企业全体人员都有责任去做的工作,因此,在企业内应实行全员公共关系管理。在克服对公共关系片面认识的基础上,必须牢固树立起企业的内外兼顾、上下兼顾的全员全方位的公关意识,并使之成为一种渗透企业每个员工言行举止中的无时不在的意识。只有这样,企业公共关系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实处,使之服务于企业目标的实现。

实现全员公共关系管理的关键在于领导者要有公关意识,并让公关意识体现在企业管理活动中。此外还得注重全体员工的配合,因为实现全员公共关系有赖于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浓厚的公关氛围。适时普及公关教育,使全体员工树立公关意识,关心企业形象,并掌握必备的公关知识,通过个人的努力工作为实现公共关系目标服务。全员公关意识的形成是公共关系在企业管理中得到有效应用的前提。

第二,合理设置企业公共关系机构,为做好企业公共关系工作提供组织保证。由于公共关系部门的工作关系到企业的形象和信誉,关系到企业上下、内外的信息交流,关系到企业战略目标和社会整体效益,因此企业的公共关系部门是现代企业中一个重要的管理部门。它不仅需要企业领导层的高度重视和全体职工的广泛参与,而且在机构设置上和人员配备上更要遵循“设置要到位、专兼职并举”的基本原则,合理配置机构和人员。在机构设置上,基于公共关系部门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及其职能上考虑,公共关系部门在机构设置上应与企业其它部门平行,而其负责人应该同时是企业的负责人之一,以充分体现企业对公共关系的重视程度。只有这样,公共关系部门才能真正发挥其决策参谋部、情报信息部、宣传外交部的作用。只有这样,公共关系部门才能及时地向企业决策者反映外界的信息,及时地提供咨询、建议,才能准确地向外界、向职工传递企业决策者的信息和意图,才能全面地、有效地贯彻落实企业公共关系思想和决策。在公关人员配备上,除选配一定数量并具有良好素质的专职人才外,还应重视在各职能部门选拔、培养一批兼职公关人员,以备企业在开展大型公关活动时抽调出来配合公共关系部门开展工作。

第三,重视做好企业内部公共关系,为企业开展外部公共关系打好基础。企业内部公共关系是企业与其内部相关公众之间通过双向信息交流,达到相互理解与支持的活动。企业内部公共关系包括员工关系、部门关系和股东关系。其工作目的在于加强企业内部团结、提高企业素质,为企业开展对外公共关系提供良好的基础。企业内部公共关系是企业公共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状态如何,直接关系到企业公共关系目标的实现和企业良好形象的塑造,是企业公共关系的基础,也是实现企业良好外部公共关系的前提和保证。正如美国著名公共

关系专家亨得利·拉尔特所说:“公共关系90%靠自己做,10%靠宣传。”开展内部公共关系依赖于有效的内部信息交流,即通过民主管理、文体活动、思想政治工作等形式,努力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使企业内部精诚团结、协调一致,这既要发挥正规渠道作用,也要发挥非正常渠道作用;既要利用正式团体开展工作,也要利用“非正式团体”开展工作。企业良好的内部公共关系是企业在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的基础。我国企业公共关系工作较重视对外公共关系,往往忽略内部公共关系。为了树立企业良好形象,应注重处理好与企业内部公众关系,要重视企业价值观念的培养,创造最佳的人事环境,培养内部公众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形成融洽的“家庭气氛”,为外部公共关系工作提供保证。

第四,努力搞好企业外部公共关系,为企业发展营造最佳的社会经营环境。企业在其经营管理过程中,不仅面临着复杂的内部公共关系,还面临着各种复杂的外部公共关系。企业外部公共关系是企业与其外部公众之间通过有效信息沟通,达到相互理解与支持的一种活动,是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的重要活动。主要包括消费者关系、新闻媒介关系、供销商关系、社区关系、政府关系、竞争者关系、国际公共关系等。通过有效的沟通,可以促进企业与社会各界的相互了解,协调彼此之间的利益关系;可以消除可能出现的矛盾冲突,实现企业行

为与社会行为、政府行为的同步协调,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经营环境。企业外部公共关系的重要工作内容在于同企业外部公众建立经常性联系,并加强双向信息交流。一方面,企业应尽量快速、准确地收集来自外部公众的信息;另一方面,应及时、准确、有效地将企业有关信息传达至相关公众,使外部公众的决策与活动为本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方便,并使企业的生产经营符合相关公众利益和要求。为此,通常要做好新闻宣传、公共关系广告、社会公益赞助等工作,并且要注意把握住开展外部公共关系的各个时机,包括企业开张或更名、企业转产或开拓新业务、企业生产发展较快,特别是知名度信誉度不高、出现差错或被公众误解等时机,广泛开展公共关系活动,这是实现企业公共关系目标的一项重要方面。企业外部公共关系工作要正确处理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它比内部公共关系工作更复杂,有着更高的要求。

随着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步伐的加快和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入,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将更加复杂和艰巨。要使企业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吸收一切人类文明成果,运用现代先进企业管理手段,努力提高企业自身素质。而作为一门新兴的管理学科———公共关系学,其“内求团结、外求发展”的方针恰恰顺应了市场经济这个时代要求,它的应用,必将给我国企业管理工作注入新的生机。因此,正确有效地运用公共关系理论和手段,提高我国企业管理水平,势在必行。

(四)公共关系的涵义和在我国的发展

许多学者给公共关系下过定义,简而言之,公共关系是一个社会组织在运行中,为了使自己与公众相互了解相互合作而进行的传播活动及采取的行为规范。

公共关系对于中国而言是“舶来品 ”,它是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而开始进入中华大地,随市场经济建设的步伐而发展。在21世纪的企业里,公关的重要性是不可否认的,当公共关系作为一个话题被提起时,人们的反应不再是冷漠的“那又能怎么样?”更多的是渴望参与的“现在该怎么做?”

在中外合资企业、独资企业纷纷挂牌公关部,演绎一幕幕神话之时,我们一些具有超前意识的国有企业的企业家也不甘落后,急起直追。公共关系近年来在北京申奥、上海申博、SARS危机等重大国家事件中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作为重要传播沟通工具的公共关系,正逐渐被中国企业、非营利组织乃至各级政府所接受,在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五)公共关系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1.公共关系有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公共关系在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发挥

着很重要的作用,真正以塑造企业形象为目的的公关活动从促销公关中开始初露端倪。康佳电子有限公司曾为北京的小学生们送去一顶顶新式的安全小黄帽。康佳北京经营部范经理表示“消费者买不买‘康佳’的产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人们都知道‘康佳’是个什么样的企业”。

对社会公益活动的参与和对社会福利事业的自觉奉献成为了组织向公众传递爱心与善意的重要途径。当今的市场氛围毕竟让一大批的企业家明白了“声誉”的价值,以公关为核心的企业形象的树立才能使公众从买商品的讨价还价中真正发展为爱你(企业到商品)没商量。回馈社会、致力慈善几乎成为企业发展到一定水准后的普遍心态。然而形象塑造不可能一蹴而就,企业只有本着一是颗回报社会的真诚爱心,不断投入到实际行动中去,才能真正从整体上改善企业形象,让这种形象成为企业最大的财富。

2.公共关系在危机管理中的作用。企业在市场环境中生存竞争,难免会遇到一些难以预料的突发事件,给企业造成危机。面对一次不大的危机,有的企业丧失了竞争力,破产了,而有些企业的竞争力不但没有削弱,反而增强了,这其中,能否以公共关系的原则来妥善地处理危机是关键。

上海媒体曾报道国内某品牌的榨汁机,消费者反映该产品的过滤网在使用过程中有裂缝,该产品的生产厂家当即决定回收所有同类生产批号的产品,这是国内首例“召回制度”,虽然厂家蒙受了很大损失,但从长远来看,他们赢得的是更多的消费者。

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前年,有两个企业遇到了危机,一个是天津的中美史克,一个是南京的冠生园。国家药监局关于停止使用含PPA的康泰克感冒药和媒体曝光陈馅月饼,对于两个企业都是一个危机,但从发生到处理及以后产生的结果截然不同。中美史克真诚的表态,收回旧康泰克,新药迅速上市,结果是政府主管部门满意,老百姓放心,市场份额大增。新药上市仅一个月在广东就销售40万盒,竞争力能不增强?而冠生园却倒闭了,追究深层次的原因,笔者认为还是这家公司的管理者、决策层不懂公关,至少是公关意识淡薄、缺乏公关眼光。国外的企业非常重视公共关系,常年签约一个或几个专业的国际化公关公司处理公共事务,相比之下,国内企业要差一些。

3.在谋求企业发展时,要充分重视网络公共关系的作用。公关工作要充分发挥因特网的优势,就必须了解网络公共关系,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第一,对公司信息的主动传播。网络新闻公告在拓展公共关系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企业在网上发布新闻公告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如果企业希望以尽快的速度传播某一事件,最好的方式就是将新闻公告不仅在Web上发布,还要投递到新闻界去。其次,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相配合。如果人们能同

时在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上都看到同一条新闻,将会大大加深企业在公众中的印象。第二,对网络舆论的分析和监控。对于网络舆论的威力,大名鼎鼎的Intel公司深有体会。1994年冬,某个大学的使用者发现奔腾芯片在设计上存在缺陷,于是,用户们向Intel提出了质疑。Intel起初并没有介意这回事,只在用户的反应越来越激烈之后,他们才慢慢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最后,Intel 不得不回收并替换所有已售出的奔腾芯片。此事不仅令Intel公司蒙受巨额损失,就连一向为公众津津乐道的企业形象也严重受损。因此,为有效地通过讨论组回应用户关心的问题和发布企业信息,企业应时刻关注网络舆论的走向,避免一些负面效果,同时也可以从中及时了解客户关心的问题。

除了以上三个方面,有很多研究案例表明,公共关系对于企业协调处理内外部关系(比

如政府机构,媒体,内部员工等),以及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等许多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面对入世后的挑战,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企业只有认真分析,准确定位,坚持不懈地塑造良好形象,努力经营自己的品牌,融入市场,积极主动地为自己争取有利环境。

参考文献:

[1](美)格伦.布鲁姆:有效的公共关系华夏出版社,2005

[2](美)Don Middleberg:成功的公共关系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3]万正玺:公共关系对企业发展的作用探究当代经济,2007,(12)

第三篇:论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在企业管理实践中,管理者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有些员工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和技能,但在工作中就是不表现出来,工作缺乏积极性、主动性,服从性、合作性差,服务质量差,工作效率低,轻则影响工作效率,重则引起客人投诉,令管理者十分头痛。这是缺少激励的表现。

员工激励就是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员工潜能的过程。员工的潜能是企业一笔巨大的财富,企业管理者如果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潜能,将极大地提高服务质量和劳动生产率,改善企业的市场形象,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为企业创造巨大的利润。这些都有赖于员工激励,员工激励是管理者实现其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

员工激励的方法

一、目标激励

目标激励就是通过确立工作目标来激励员工。正确而有吸引力的目标,能够激发员工奋发向上,勇往直前的斗志。

运用目标激励,管理者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目标要切合实际。目标的激励作用:目标价值x期望概率。“目标价值”即目标本身的价值,“期望概率”就是实现目标的可能性。从理论上讲,目标的价值和期望概率越大,其激励作用就越强。但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因为目标价值和期望概率是成反比的,目标定得越高,价值越大,则实现的可能性,即期望概率就越小。反之,目标越低,价值越小,则实现的可能性,即期望概率就越大。因此,目标的制定,不能盲目地求高、求大,而应考虑其实现的可能性,要使员工通过努力能够实现。只有这样,才能使目标激励真正起作用,才能实现目标激励作用的最大化。否则,不但起不到激励作用,还可能起消极作用,使员工丧失信心。

2.目标的制定应该是多层次、多方向的。除了企业的基本目标外,还应包括其它许多目标,如企业管理目标、培训和进修目标、技术考核目标和生活福利目标等。

3.要将目标分解为阶段性的具体目标。有了总目标,会使员工看到前进的方向,鼓舞员工实现总目标的斗志。但只有总目标,会使人感到目标遥远,可望而

不可及。如果同时又制定出阶段性的具体目标,就能使员工感到有实现的可能,就会将目标转化为工作压力和工作动力,既增大了期望值,也便于目标的实施和检查。

4.要将企业的目标转化为部门、各班组以至员工个人的具体目标。企业目标不仅要分解为阶段性的具体目标,还要转化为各部门、各班组以至员工个人的具体目标,使目标和责任联系起来,再加上检查、考核、奖惩等一系列手段,才能保证企业总目标的实施,才能使目标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

二、角色激励

角色激励实际上就是责任激励,就是让个人认识并担负起应负的责任,激发其为所扮演的角色献身的精神,满足其成就感。

但是,如果一个人认识不到自己应负的责任,就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出现“油瓶子倒了也不去扶”的现象,角色激励也就失去了其作用。所以企业管理人员的责任之一就是要帮助员工认识和重视自己的责任,认识到自己的工作对于客人、对于企业以及对于社会的重要性。

三、物质激励

马克思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物质的需求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前提,也是个人在精神、智力、娱乐等各方面获得发展的基础。

管理者还应当清楚,物质奖励同时也是一种精神激励,是上级管理人员对下属的行为和所取得成就的肯定,能够满足下属的成就感,同时,也表明上级对下属的认可和赞赏。

企业管理人员在对员工进行物质激励时,一定要注意公平原则,否则,不但起不到激励作用,反而会挫伤员工的积极性,甚至造成矛盾,影响团结。事实证明,下属对领导者的能力和工作水平低大都可以原谅,而对领导者不能一视同仁,处理问题不公平,则往往表现出不能容忍的态度。

四、竞争激励

人自幼就有一种竞争心理。儿童时期,小孩子在一起玩,总是要超过别人。到了成年,不甘落后于他人的心理仍然存在。

竞争激励实际上也是荣誉激励。得到他人承认、荣誉感、成就感、受到别人

尊重,是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需求层次中的高级需求。现代企业中,年轻人比较多,他们争强好胜,上进心强,对荣誉有强烈的需求,这是开展竞赛活动的心理基础。企业开展一些英语口语竞赛、知识竞赛、服务态度竞赛和工作技能技巧竞赛等。通过组织这些竞赛,不仅可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而且,还可以提高员工的素质。

五、信息激励

一个人不与外界接触,闭目塞听,孤陋寡闻,必然自以为是,心安理得。如果迈开双脚到外边去走一走,看一看,让头脑得到新的信息,就会起到强大的激励作用。有一家企业,管理者迫切希望改进和提高服务水平。所以,在企业内积极推行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尽管管理者反复讲,亲自示范,然而收效甚微。后来,管理者改变了教育方法。他带领一批基层班组长和服务员去参观几家高标准的企业,回来后,这批职工成为推行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服务的积极带头人,使该企业的服务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这一案例清楚地说明了信息的激励作用。看到或听到别人的成就、别人的进步,才能发觉自己的落后,才能激发起奋起直追的热情。因此,有条件时,企业管理者应组织员工去其它先进企业参观学习,或向员工传递这方面的信息。

六、奖惩激励

在管理工作中,奖励是一种“正强化”,是对员工的某种行为给予肯定,使这个行为能够得以巩固、保持,而惩罚则是一种“负强化”,是对某种行为的否定,从而使之减弱、消退,恰如其分的惩罚不仅能消除消极因素,还能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奖励和惩罚都能对员工起到激励作用,两者相结合,则效果更佳。运用奖惩这一强化激励方法,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及时性。拿破仑不仅是一名卓越的军事家,而且是一位非常懂得激励艺术的管理者。他曾经说过:“最有效的奖励是立即给予的奖励”。这一点在企业管理中,同样适用。一个职工工作表现好,取得良好成绩,或者提出了有效的建议,就应及时给予肯定,相反一个员工如果表现不好,犯了错误,则应及时予以惩罚或批评,否则,时过境迁,激励作用会大打折扣。

2.准确性。奖惩的准确性,是它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不论是对员工的表扬、奖励,还是批评、惩罚,管理人员都要做到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力求准确。表

扬时不能为了突出某人的成绩而对之凭空拔高,否则会招来反感:批评时捕风捉影、任意上纲,也会产生不良后果。

3.艺术性。特别要注意表扬和批评的艺术。

勿在下属和客人面前批评员工。批评员工一定要注意时间、地点和场合,尤其不能当着其下属的面和客人的面批评员工,否则将极大地挫伤员工的积极性,伤害员工的自尊心,使其无“脸”管理下属,严重的还会因此而失去人才。

七、参与激励

有位管理者曾经说过如果你把员工当牛看待,他想做人,如果你把他当人看待,他想当牛。因此,为了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人翁精神,必须发扬民主,重视与员工的沟通。

参与激励就是在企业管理中,给予职工发表意见的机会,尊重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使职工能够以不同的形式参与企业管理活动,从而达到激励员工的目的。管理者不仅要把上级的指示传达到下属,而且要注意倾听下属的心声,把下属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准确地反映给上级管理者。在做决策时,要多与员工沟通,因为决策的最终执行者还是下属员工,经过员工充分讨论的、科学合理的决策,有利于员工的贯彻执行,也有利于激励员工。

另外,企业办报不仅是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种参与激励的管理方式。可以设以下栏目:如鼓励员工出谋献策的“智囊团”栏目:为文学爱好者提供展示文采的“文学天地”,报道好人好事的“职工园地”,监督工作质量的“仙人掌”以及职工所关心的“热门话题”,“管理之声”、“投诉案例”等。

还有一种有效的沟通和激励方式,就是在企业确定“员工日”或总经理接待日。使每位员工都有机会和总经理面对面地说说自己的心里话,谈心中的“疙瘩”,提合理化建议。

八、情感激励

情感激励就是在对员工工作上严格要求的同时,在生活上要关心员工、尊重员工,以“情”动人。所谓尊重职工,就是要尊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理解职工,就是要理解职工的精神追求和物质追求:关心职工,就是要心系职工,尽可能解决职工的实际困难。高昂的士气,须有必要的物质保障,这意味着要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只有职工真正意识到自己受到了尊重,真正是企业的主人,他们才会以主人翁的精神积极工作。北京建国饭店的总经理连续两个钟头站在职工食堂门口,一次又一次地拉开大门,向来参加春节联欢会的职工点头致意,说:“您辛苦了!”,中外方经理们头戴白帽,腰系围裙,一溜站在自助餐台后,微笑着为职工们盛菜打饭,使职工心里涌起阵阵暖流,使员工的心与企业贴得更紧。有一家企业则规定:管理者见到员工时必须首先向员工打招呼或问好,从总经理到部门经理概莫能外,企业“给了员工一个家的氛围和环境,员工也把企业当成了家”。

运用情感激励这一激励手段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员工家庭或个人生活遇到什么不幸或困难时,管理者要给予同情、关怀,以至于在经济上予以支持和帮助,员工对此会铭记在心,感恩戴德,从而起到极大的激励作用。事实证明,在关键时刻,对员工伸出同情与援助之手,比平时说上一千句,一万句激励的话要管用得多!

九、晋升与调职激励

人人都有上进心,所谓“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利用人们的上进心,给予员工职位的晋升,无疑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激励方法。但晋升激励并非一定要“升官”,因为“官位”必竟是有限的,不可能让员工都当经理,但级别是无限的,以服务业为例,可设实习生、初级服务员、中级服务员、高级服务师等。员工的行政职务虽然没有变,但员工的待遇发生了变化,荣誉感增强了,从而,可以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

除了对工作表现好的员工晋升以外,还可以通过在企业内部调换员工的工作岗位来激励员工。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个别管理者与职工之间由于下意识的偏见、古怪习性或意外事故的发生而引起尖锐的矛盾,如通过协调或其他方式仍无法解决,可将该职工调离本部门(岗位),以调动矛盾双方的工作积极性,二是目前的工作岗位不适合他本人,不能充分发挥其个人专长和才干,通过调换工作岗位,不仅可以充分利用人力资源,还可以激励员工,极大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十、示范激励

“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一个组织的士气和精神面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领

导成员。有什么样的管理者,就有什么样的下属员工。管理人员要以身作则,从各方面严格要求和提高自己,以自己的工作热情、干劲去影响和激励下属员工。

(本文转摘自《企业管理》2005-5作者:刘伟)

第四篇:危机公关在我国汽车销售行业的应用研究

目 录

摘要....................................................................................................................2

一、理论概述........................................................................................................4

(一)危机与危机公关的概述....................................................................4

(二)危机的危害性....................................................................................6

二、我国汽车销售行业的发展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我国汽车销售行业的发展现状......................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我国汽车销售行业危机公关现状及问题......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危机公关的操作流程....................................................................................7

(一)搜集信息............................................................................................7

(二)制定危机公关方案............................................................................7

(三)危机公关方案的全面实施................................................................8

四、危机公关在我国汽车销售行业中的案例分析............................................9

(一)一汽丰田锐志发动机渗油................................................................9

(二)武汉消费者两砸奔驰车事件..........................................................10 结论......................................................................................................................11 参考文献..............................................................................................................11

危机公关在我国汽车销售行业的应用研究

摘要

当前私人汽车市场是公众关注的焦点,并且中国消费者对汽车产品的期望值很高。媒体为了满足中国公众对汽车销售行业的信息需求,在报道上力求犀利、独到。在这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下,汽车企业如果出现任何问题,都会受到公众的特别关注以及媒体的尖锐报道,如果处理不当,事件将迅速转化为危机,对企业信誉和形象造成伤害。但是本文作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众多汽车厂商包括跨国巨头及其销售终端普遍缺乏危机公关意识,不具备相关技巧和方法。在危机公关方面的失败,使汽车行业总体形象受到严重影响。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试图解决这一问题,力求为我国汽车销售企业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危机公关应对实务,帮助企业建立危机预防体制,提升抗危机能力,从而使行业整体形象得到提升,推动行业健康良性发展。

关键词:危机公关;汽车行业;汽车企业;销售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持续提升,私家汽车这一曾经被众多中国家庭视为“毕生梦想”的奢侈品,开始走进了寻常百姓家。而私人汽车的普及,正是近年来推动中国汽车销售行业高速增长最强大的一股力量。在看过了了振奋人心的发展和大好形势之后,我们也应该来了解另外一面——中国人的私人汽车消费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同样可以用数据来说明。从能够直接衡量消费能力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来看,2006 年中国大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民币 11759 元,按照现行汇率约合1527.1 美元;同年美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9748.1 美元,是中国城镇居民的 6.38 倍。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中国数据仅仅来自于城镇居民,如果加上基数庞大的农业人口,与美国的差距将远远不止 6.38倍。中国人初步具备了购买私人汽车的能力,但是购车仍然是以家庭为单位,需要动用多年积蓄的大宗消费。所以中国消费者在购车以及购买后使用的全过程中,对车型的品牌、质量、市场口碑是非常在乎的,甚至已经达到敏感的程度。大多数中国人买车前的准备工作,是充分而冗长的。在购买行为发生后,还会经常搜集信息来进行评价。中国消费者无论是买车前还是买车后的使用过程,对于汽车销售行业相关的各类信息,一直保持极大的需求。传媒行业为了适应这一需求,专业的汽车媒体开始大量出现,随着媒体间的竞争加剧,为了生存,则需要更多尖锐、犀利的报道,来吸引公众。

中国汽车销售行业受到公众、媒体的时刻关注,当对企业不利的事件发生,稍有不慎便会以极高的速度流传,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成为热点话题,进而造成危机。当前,车辆安全事故、普遍性故障、售后服务水平、价格调整、宣传方式等方面,是最容易引发危机的事件。且在中国,这些事件引发危机的可能性大大高于发达国家市场。尽管汽车是一种结构复杂,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汽车销售企业一般也是具有相当规模的大型企业,出现产品质量或管理方面的问题在所难免,但中国消费者在情感上和经济上均不愿意接受这一现实,他们对企业存在非常高的期待,更加渴望受到企业的重视、优待和尊敬。

根据中国经济发展形势,在不远的将来,私人汽车必然会迅速普及,不再是消费者的沉重负担。但是目前,中国汽车销售行业仍需要作好充分的准备,来应

对消费者的“高标准严要求”,随时面对危机的出现。但是很多企业目前未能意识到这一点,或没有引起充分的重视。在笔者工作中发现,中国汽车销售企业普遍缺乏危机公关意识和技能,甚至像丰田、福特、奔驰、本田、BMW 这样的跨国巨头,在中国都屡屡遭受危机的冲击。这些世界知名汽车公司生产的昂贵而先进的产品,在中国已经遭受过被砸,被烧,被牛拉,被驴拖,贴大字报游街等多种方式的羞辱。这些在全球汽车行业呼风唤雨的行业领跑者,只要在中国市场犯下错误,都会面临消费者和媒体的质疑,以及立即付诸实施的挑战。

由于近年来各企业在危机公关的预防和处理方面破绽百出,导致企业形象损害,经济利益损失之外,还导致了汽车销售行业整体形象恶化。在部分公众和媒体眼中,“态度傲慢”,“不负责任”,“反应迟钝”,“能拖则拖”等字眼,几乎适用于中国市场上的所有汽车销售企业;购车前承诺的“以消费者为中心”,“一切为客户着想”等,统统会变成一纸空文。对此,嘉利公关国际业务发展部高级总监王世永分析认为:“倒不是它们(汽车销售企业)不愿意以行动履行诺言,关键是还没做好准备工作。”跨国巨头尚且如此,目前还处于成长期的民族汽车产业同样让人担心。

一、理论概述

(一)危机与危机公关的概述

1.危机的定义

公共危机在广义上是指公共性的公关危机。它是在任何社会的运行过程里,会由于自然或者运行中社会机制等问题的出现而引发并出现的。这种情况的出现,有可能危及社会安全,和扰乱正常的社会秩序。一般来说,危机都具有如下特点:1)多样的类型,纵观二十年来,在世界上各种的危机不胜枚举,水灾,旱涝,气象,地震,海洋,生物等等,自然灾害频现。当中也有各类的矿难事故,传染疫情,交通以及设备事故、食品安全以及职业性病症危害等,也有动物性的疫情,一些公共卫生事件,恐怖主义的袭击等。2)起因简单。公共危机在能产生的影响以及多形成在破坏性中占有的比例很大,但是,成因往往都很简单。3)短暂的过程。由于各种的公共危机尽管潜伏期都很长,但是,其爆发的过程却很短。5)连锁性的危害性。除此以外吗,还有危机的不确定性以及反复性等。

2.危机公关的理论发展状况及定义

由于企业的管理不善、同行竞争甚至遭遇恶意破坏或者是外界特殊事件的影响,而给企业或品牌带来危机,企业针对危机所采取的一系列自救行动。

危机公关理论发展至今,主要通过两条研究道路:

(1)将危机公关作为组织全面的战略性危机管理中的一部分。在这一理论体系中,组织面临着各种各样分别来自内部(如资金、人力资源、劳资关系、股东大会等)和外部(如政府行为、法律法规、资源供应、自然灾害、谣言中伤等)以及其他方面(如领导人伤亡或健康出现状况等)的各种危机的威胁。面对危机,组织需要多种手段来摆脱伤害,消除负面影响,提升形象,危机公关便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它肩负着危机期间组织对外界的一切信息交换和形象重塑。

(2)将危机公关作为公共关系学理论框架中的一部分。在公共关系学理论中,危机处理是公共关系的基本职能之一,公共关系各项职能的发挥,都是为了塑造良好的组织形象,为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但是,在某些比较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组织会因关系处理不当而与周围环境发生冲突和纠纷,或因意想不到的突然事件而使组织处于危难之中。危机的发生,对组织十分不利。危机处理不当,轻则使组织形象声誉受损,经济效益下降,重则导致破产倒闭,惨遭灭顶之灾。因此,对危机的防范和处理是公共关系的一项特殊职能。

这两条道路在对危机公关的理解上殊途同归,并共同生成目前受到广泛认可的危机公关定义:由于企业的管理不善、同行竞争甚至遭遇恶意破坏或者是外界特殊事件的影响,而给企业或品牌带来危机,企业针对危机所采取的一系列自救行动,包括消除影响、恢复形象,就是危机公关。危机公关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重要工作:制定危机防范对策和危机处理对策。

3.危机公关主要有内因和外因两大成因

(1)自身的原因。主要包括产品质量问题(产品检测不严格,不符合质量标准,消费者使用后对人身或财产造成伤害或损害),管理不善引起的重大事故(火灾、爆炸、操作失误引起的伤亡等本可以避免的事故)以及企业行为对社会及公众造成危害(污水废气排放等)

(2)企业外部原因。例如自然灾害对企业生产经营造成影响,或者信息的传播流通不畅导致公众对企业行为的误解,甚至可能出现某些人或企业蓄意散布

对组织不利的消息,制造对组织不利的事件,使公众将矛头指向组织,以及一些意外政策或意外事件的发生(如政府行为,立法行为,先进技术的出现等)。

(二)危机的危害性

1.对企业与消费者关系的危害性

企业社会责任作为构建和谐消费环境的重要条件,不仅体现在企业的日常管理中,也体现在企业危机管理的整个过程当中。当消费者对企业有了很大的信任,这时企业所面临的危机则是消费者将面对的。

2.对企业形象的危害性

在公共危机中,一些企业的行为多数都会对自己的形象产生影响。企业稍微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其自己的形象以及声誉。而且在危机发生时,作为企业无论做出什么样的动作,都会引起社会以及媒体的关注,这一客观的现象,都要求作为企业自身,做出的每一个动作以及决定,都必须思考周密,小心行事。必须想对待自己企业内部的危机一样,来看待这种公共性危机。慎重选择对应的策略,尽可能地回避可能的风险。同时信守承诺,做好利与义之间的取舍。站在长远的角度,采取相应对策,来维护自身的形象和声誉。

在新时代的经济发展中,由于公共危机多呈现的诸多特点以及未来的发展的不可预知,尤其在当今世界全球经济的一体化模式的快速发展,使得危机可能带来的影响以及覆盖面积越来越大,使得很多的企业,群体在和一定的背景下,都有可能受到其牵连。所以,作为企业,一定要积极应对,做好心理以及现实中的各项准备,以克不时之需。

3.对企业发展的危害性

公共危机中,企业如何采取行动要采取怎样的行动,都会让自己在公众的心目中,留下相应的印象。企业可以站在长远的角度,把社会以及民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置的话,则其品牌的声誉就会直线飙升;相反,如果企业在大灾大难面前,不顾民众的死活,而是急功近利,不择手段地获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不仅会使自己的形象受到影响,也会使危机的影响面扩大。

二、危机公关的操作流程

(一)搜集信息

任何决策都需要及时准确的信息予以支撑,组织领导者和公共关系部门需要对危机目前的扩散程度、社会关注程度以及引发危机的事件进行全面的了解,是组织主观原因造成的,还是客观原因造成的;是组织确实有过错,或是公众误会导致,或是人为谣言引起。只有当这些信息及时准确的送达组织决策机构之后,才能制定出科学而有效的危机公关方案和日程表。

(二)制定危机公关方案

1.对引发危机的事件的平息手段

例如产品质量引发客户不满从而爆发的危机,其核心事件就是一位或几位或组成松散组织的一群消费者对企业的不满和对抗。这一事件就如同引发地震的一个震源,不断地向外界发出冲击波。在实际工作中笔者还发现,企业的竞争对手往往还配合震源,从其他方位设置干扰源,释放冲击波和干扰波,增加事件的混乱程度,给企业制定有针对性的方案带来难度。

2.对危机的传播进行控制,防止事件继续扩大

在地震中,距离震源越远,受冲击程度越小。但是在危机公关中,由于媒体和数量庞大的公众对震动波的传递,以及传递过程中干扰波的加入引发信息的失真,以及我们前面讨论到的“有罪推定”这一特点,将导致震动越传递越放大。需要向媒体及公众进行有效公关,停止不利消息的传播。

3.盘点危机造成的损害

这里的损害包含了问题事件对公众造成的损害,以及危机对企业形象造成的损害。对于前者,需要企业摆脱与公众的对立状态,有建设性的商议补偿事宜;对于后者,企业应该清醒地了解,此次危机过后,企业在哪些方面受到了伤害,伤害程度如何,预计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完全弥补等等。这是为了给下一步工作做好铺垫。

4.补偿和生产自救计划,也就是灾后重建

任何危机都是会过去的。在危机过后,企业应该如何立即展开补救,才能尽快恢复危机前的状态,或者是否有更好的办法,借助此次危机,让企业的形象能

够进一步获得提升。当这样一系列方案成形之后,即可立即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步骤开始全面实施。

(三)危机公关方案的全面实施

1.解决掉震源

通过对消费者进行诚恳的致歉并给与一定程度补偿,确保消费者满意,从根本上解决冲突事件。企业的竞争对手设立的冲击波和干扰波震源不用给与太多理会,当主震源消失之时,这些干扰源会自然消失,否则将暴露在公众面前,给竞争对手自身带来危机。但是在实际操作中,需要企业危机公关人员掌握更核心的信息,注意分辨主震源和干扰源。

2.切断危机的传播

危机与地震不一样,地震的震源消失,波动即宣告结束,而对于危机,即使震源已经消失,但振动仍然可以继续传播,并且还在传播中不断加强。企业需要通过公关手段,获得媒体以及公众的理解和谅解,尽快平息危机在公众和媒体中的传播。

3.改善关系,设立反向震源

尽管事件已经解决,危机的传播也已经切断,但危机对企业的伤害已经产生,企业在公众和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也已经受损,需要设立一个与危机作用相反的震源,来向媒体和公众不断施加影响,帮助企业形象更快的恢复,得到重塑。如果处理方法得当且力道适度,甚至能使企业形象脱胎换骨,相比危机前还更上一层楼。

4.认真总结,寻找规律,制定预防措施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危机的出现帮助企业发现了自身的问题,某种意义上讲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但前提是企业要能承受住危机的冲击。笔者认为这一点与达尔文先生进化论中的“物竞天择”有异曲同工之妙,生物物种进化的动力是适应环境,满足生存需要——跑得慢的羚羊,都被狮子吃掉了,剩下的都是跑得快的优秀分子,通过这样的优胜劣汰,确保羚羊这一物种保持速度方面的优势。同样,组织也面临危机的遴选,优胜劣汰的标准并非是否出现危机,而是在危机出现之后,组织的抗打击能力以及灾后重建能力。

以上内容即是危机发生之时的典型操作流程。但是组织类型多种多样,自身

情况不尽相同;并且我们时常遇到新类型危机,需要组织公共关系人员灵活掌握,因地制宜,方能取得最佳效果。

三、危机公关在我国汽车销售行业中的案例分析

(一)一汽丰田锐志发动机渗油

2005 年 10 月 26 日,一汽丰田的的中级轿车锐志风光上市,其震撼性的售价和丰田品质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目光。至新车发布会时,厂家宣称“从 2005 年 9 月 1 日开始接受预定以来不到 2 个月内,锐志订单已达到 12498 辆”,这让丰田方面激动不已。但随后不久便出现的锐志“发动机油底壳渗油”现象,给雄心勃勃欲的丰田浇了一盆冷水。

2006 年初,一批锐志车主相继发现发动机油底壳、正时链盒出现不同程度的机油渗出。2006 年 5 月 17 日一汽丰田发布声明称,“锐志是由于装配工艺问题,导致部分车辆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机油渗出问题。原因是油底壳的黏着剂涂抹面上,粘到了不纯净物,从而导致黏着性能降低。” 月 23 日,天津一车主因发动机维修后出现二次渗漏,将一汽丰田经销商天津华苑丰田告上法庭,同时汽车生产厂一汽丰田作为第二被告负连带责任。与此同时,杭州的一家一汽丰田 4S,因为缺乏危机公关意识,轻易地让当地媒体进入到维修车间,全程拍摄到了锐志发动机渗油的修复过程。其修复方式一公开,车主哗然,纷纷表示不能接受。因为,维修正时渗油是典型的小问题大维修,在大部分时候需要将发动机从车身整体吊出才能进行维修。车主纷纷表示不能接受这样的方式,担心发动机会因此而受到损伤。由此可以看出这次事件的主要原因:

1.对媒体公关准备不足

事件的开端是数名锐志车主在网络论坛上发表自己的不满,随后有更多的车主加入进来,还有一些不明就里的公众也帮助了消息的飞速扩散。一汽丰田在这些时候没有采取任何行动,直到媒体突然发难,方才手忙脚乱的去想办法应对,终究显得苍白无力。

2.未能防备竞争对手的偷袭

在危机过后,从媒体圈中得到消息,此次全国数家媒体几乎同时开始的大批量负面报道,都是一汽丰田的某个竞争对手出资运作的,主要目的在于抓住这次

难得机会,打击一汽丰田新上市的产品,为自己将要上市的一款与锐志价格档次相近的车型扫清障碍。这个竞争对手就是丰田公司在美国市场的老冤家,并号称要在中国市场全面绞杀丰田的通用。这也是为什么此次媒体报道最先从位于上海的媒体《第一财经日报》开始的原因。

(二)武汉消费者两砸奔驰车事件

2000 年 12 月 19 日,武汉森林野生动物园花 89 万元购买了一台SLK230 型奔驰车。仅仅过了三个月该车便开始出现方向机漏油、动力不足和电脑程序紊乱等问题。此后,该车继续出现各种问题,售车单位来修过五次之多,始终修不好,也不给予退换。而问及故障原因,奔驰公司仅仅给出了“使用油质太差,不符合奔驰的标准”这样一个理由。为期一年的质保期即将结束之时,万般无奈的客户给奔驰公司发去传真,要求退车,否则将采取极端手段。但是没有收到任何反馈。月 19 日,客户召开新闻发布会,恰巧这一天,奔驰公司派人来做保修期内最后一次检查,当在场媒体询问他们谁代表奔驰公司的时候,两位工作人员都声明只代表个人。愤怒的客户宣布砸车势在必行。第二天下午,奔驰公司发来第二份传真,明确表示:“„„由于车辆的问题为外在的因素所致,因此我们不能答允贵司提出退车的要求。” 12 月 25 日,在十多家媒体记者的镜头前,一头水牛缓缓拉动这辆奔驰轿车在马路上绕行。客户称,他们已经对奔驰公司不抱任何幻想,第二天将肯定砸车。奔驰主要犯下的错误:

1.拖延解决问题的时间

消费者的车在出现质量问题之后,奔驰公司反复维修了五次之多,时间跨度长达一年,却从来没有找机会与消费者达成共识,这一点让人很难以理解。并且在消费者的不满情绪已经相当高昂,威胁将要采取极端手段的时候仍然不闻不问,迫使消费者不得不将承诺的行动付诸行动。

2.重视程度不够

在反复对出现问题的车辆进行维修的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奔驰公司始终没有派出能够为公司代言的,有足够高的职位及分量的代表与消费者进行沟通。在消费者采取极端手段发泄心头不满,并且吸引了媒体及公众的强烈关注的时候,奔驰公司仍然没有领导人出面,仅仅通过声明和传真的方式来向外界表达自己的主

张,这些做法都让外界不得不认为奔驰公司及其领导人根本不重视这起事件以及其发展状况。经过媒体和公众在传播中的强化,奔驰公司目中无人,不尊重中国消费者的不良形象愈发具体,当然会激起众怒,受到社会性的谴责。总之,奔驰公司的这一次危机公关,确实是一个失败的典型,值得其他汽车销售企业借鉴。

结论

当前我国汽车销售行业对危机公关认识不清,处理不到位,导致一些公共危机对企业销售行业产生非常恶劣的影响,对企业未来发展产生了诸多负面因素,如何正确处理公共危机对汽车销售会产生深刻影响,因此本文从多个角度分析了我国汽车销售行业如何妥善处理危机,从而能够将影响降到最低,实现企业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小明主编.2006,公共部门危机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 蒋宏,徐剑主编.2006,新媒体导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3] 游昌乔,著.2006,危机公关.北京大学出版社。

[4](美)劳伦斯•巴顿(LaurenceBarton)著,符彩霞译.2002,组织危机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

[5] 陈刚等著.2002,新媒体与广告.中国轻工业出版社。[6] 郭庆光著.1999,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五篇:论人性假设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论人性假设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人性假设是指人们根据一定社会时期内管理活动赖以成立的特定经济、政治和文化条件,对管理活动中人的需要和人的本性所做出的一种预设。现代的人性假设理论将人性假设为三种情形,即“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不同的假设会使被管理者产生不同的心理,从而影响到工作的效率及个人价值的实现。

富士康科技企业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产业专业制造商,在中国企业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却发生了跳楼门这样令人震惊的事件。

从人性假设角度看,富士康对人性的假设无疑归属于经济人假设。

经济人假设认为人的一举一动都是为使自己的利益变得最大,绝大多数人没有什么雄心壮志,尽可能逃避工作,都缺乏理智,易受别人影响,会算计,但天生短视,重小利而无大志,宁愿被领导,而避免担负责任,反对变革,安于现状等等。

“狼性文化”、“加班文化”、“绩效主义”、“铁血管理”、“血汗工厂”是富士康集团的标志性管理文化。公司默认12小时工作制,员工7:30上班,19:30下班。在流水线上工作时员工之间不能沟通。工作中,当员工是机器人;在“非人”的前提下,通过对工资的设计,引导员工加班,将他们的体力和精力压榨到极限。“绩效主义”成为公司文化的核心部分。

认为员工工作的终极目的就是为了挣钱,忽视员工的社会性质。公司的企业文化、制度的设计都直接或间接地同化员工,使他们认为、相信金钱物质就是生命价值的全部载体。用金钱激励他们加班,对犯错员工处以比较严厉的责罚。

在富士康,人员身份等级分明。物质待遇上不同层次管理人员与普通员工之间的收入差距大得惊人。老板和管理人员可以随意对下层员工发号施令,而普通员工只能唯命是从。

社会人假设认为人们在工作中获得物质利益固然会受到鼓舞,但一个人周围的环境、与他人的人际关系,对人的工作积极性同样会有很大影响。“社会人假设”认识到人性的美好,激励的自律内化管理比外在的强制管理更易为人接受,能更好地发挥人们的内在潜力和创造力,提高工作效率。形成一种良好的团队精神。富士康忽视了人的社会性,实行半军事化管理。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奖惩机制。员工长期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高强度工作状态,还要忍受管理人员的辱骂甚至体罚。

既没有给予员工应有的关爱和尊重,又因过分注重效率造成对人性的漠视。

论危机公关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