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抓住桥头堡建设历史机遇 推动云南跨越发展
编辑:风吟鸟唱 识别码:21-1104409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8-15 01:50:56 来源:网络

第一篇:抓住桥头堡建设历史机遇 推动云南跨越发展

抓住桥头堡建设历史机遇 推动云南跨越发展

所有的期待在这一刻汇聚,崭新的征途从这一天开启——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挺立潮头,云南正乘风破浪。5月30日,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动员大会在瑞丽隆重召开。会议提出,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倍加珍惜难得的历史机遇,倍加珍惜良好的发展势头,以桥头堡建设为契机,推动云南科学发展。

云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白恩培作动员讲话。云南省委副书记、省长秦光荣主持。云南省委副书记李纪恒,省政协主席王学仁,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罗正富,省委常委、副省长李江,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杨应楠,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张田欣,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辛桂梓,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晏友琼,副省长孔垂柱、和段琪出席主会场会议。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仇和在昆明分会场出席会议。

白恩培在动员讲话时首先指出,国务院于今年5月6日下发《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云南各族人民的亲切关怀、深情厚谊和殷切期望。他代表云南省委、省政府向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有关部委表示衷心的感谢,对支持帮助云南桥头堡建设的社会各界和为桥头堡建设前期工 作付出艰辛努力的各族干部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

白恩培指出,《意见》的下发是云南发展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对推动云南科学发展至关重要,对云南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至关重要,对云南扩大对内对外开放至关重要,对云南边疆民族地区脱贫致富至关重要,一定要充分认识其重大意义,把握精神,吃透政策,狠抓落实。当前,要紧紧抓住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全面推动桥头堡建设不断取得实效。一是紧紧围绕提高支撑保障能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突破。二是紧紧围绕优化区域布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格局。三是紧紧围绕全面提升开放水平,推动开放合作再上新台阶。四是紧紧围绕建设外向型特色产业基地,推动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再创新业绩。五是紧紧围绕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出新步伐。六是紧紧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社会建设取得新成效。七是紧紧围绕建设稳定繁荣边疆,推动边疆民族地区发展实现新跨越。

“政策是最大的机遇,是重要的资源,是巨大的推动力,是潜在的生产力。”白恩培指出,《意见》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含金量高,支持力度前所未有。政策用好了,云南的发展就会乘势而上、日新月异;政策用不好,云南的发展就会痛失良机、举步维艰。要吃透政策精神,搞好政策衔接,完善政策体系,用好用足支持政策,切实拿出实在管用的办 法和措施,把《意见》提出的各项政策措施细化到具体项目中,以完善的政策措施引导和推动桥头堡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要大胆创新体制机制,勇于打破思想障碍和体制桎梏,把先行先试贯穿到桥头堡建设全过程,不断推进各项改革。

白恩培要求,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加快形成全面启动、上下联动、左右互动的工作格局。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主要领导是桥头堡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要建立健全责任落实和监督检查机制,把桥头堡建设业绩考核纳入综合考核目标,加强督促检查。要完善规划方案,抓好项目实施,切实做到重点工作项目化、项目建设责任化、项目责任具体化,用项目来支撑和推动桥头堡建设,把国家给予的政策,变成实实在在的财富。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注重运用典型引路,持续不断地开展宣传活动,形成声势,振奋精神,凝聚人心。“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白恩培说,美好前景催人奋进,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云南科学发展就一定能够迈上新台阶,《意见》描绘的宏伟蓝图就一定能够实现。

秦光荣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提出要求。他强调,国务院关于支持桥头堡建设的文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的纲领性文件,全省上下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把握文件的精神实质,特别是要围绕建设桥头堡的发展目标和突破性政策的具体内容,切实 把握文件的深刻内涵。要迅速掀起建设推进热潮,推动建立工作协调机制,为桥头堡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提出贯彻落实国务院文件的任务分解方案,进一步细化各项政策措施;抓紧上报桥头堡建设总体规划,争取尽快批准实施;组织开工一批重大项目,形成桥头堡建设热潮。要把组织好昆交会作为云南贯彻桥头堡重大部署的一项具体行动,力争取得新的成效,使昆交会及南亚国家商品展的开放性和国际性特征更加突出,使昆交会真正成为云南与国内外商贸交流的大平台。

云南省政府秘书长丁绍祥、省政协秘书长车志敏参加会议。省直有关部门、中央驻滇单位、大型企业的主要负责人等近400人参加瑞丽市主会场会议,各州市、县(市区)设分会场,近13000人参加会议。

第二篇:加快桥头堡建设推动云南新跨越

白恩培:加快建设桥头堡 推动云南新跨

http://www.teniu.cc 202_年11月17日09:34 云南网

202_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云南考察工作时,提出了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要求。我们认真贯彻落实这一指示精神,省委八届八次全委会和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确立了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战略目标,桥头堡建设迅速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和行动,成为在新的起点上推动云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新跨越的重要突破口。

一、桥头堡建设关系到我国发展全局和边疆长治久安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央先后提出把新疆和黑龙江打造成我国面向西北、东北开放的桥头堡和枢纽站,使沿边开放与沿海开放共同推进、相得益彰。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指出,要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是中央从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发展而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是我国实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举措、新突破。

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区域,主要是以东南亚、南亚为重点,面向印度洋沿岸,延伸至西亚及非洲东部的广大区域,涵盖50多个国家近30亿人口。这一区域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重要矿产和农林渔资源,市场广阔,潜力巨大。云南内连西藏、四川、贵州、广西,外接缅甸、老挝、越南,有4061公里的边境线,25个边境县市,16个跨境民族,与东南亚、南亚国家地缘相邻、民族相亲、文化相通。(在云南“桥头堡”建设的战略构思上,文章指出)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一方面可以打通我国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通道,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拓宽我国特别是西部地区发展的外部空间,把沿边开放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和水平。另一方面,通过桥头堡建设,可以充分展示我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形象,对贯彻落实中央“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外交方针和“睦邻、安邻、富邻”的外交政策,维护边疆稳定和国家安全,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云南坚持把东南亚、南亚作为对外开放的重点,对东南亚、南亚开放取得了显著成绩,通达条件极大改善,口岸建设渐成体系,特色优势产业初具规模,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与周边国家的合作不断深化。实践证明,我们实施以东南亚、南亚为重点的对外开放战略,既符合中央提升沿边开放水平的要求,又符合云南的实际。经过多年的努力,云南在对外开放的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绩,也为桥头堡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着力实现“五个战略目标”

桥头堡建设是立足云南、面向西南、服务全国的全局性工程,我们必须深刻把握中央赋予桥头堡建设的重大使命,力争经过10年的努力,到202_年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战略通道、合作平台、产业基地、交流窗口、生态屏障,推动我国与东南亚、南亚的交流合作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迈进。

建设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战略通道。通道是建设桥头堡的重要支撑,有通道才有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内联西南、西北和中原腹地等国内经济区,外接东南亚、南亚,进入印度洋的战略通道。一是提升现代交通运输网络。重点是加快昆明枢纽和泛亚铁路东中西线工程建设,加快公路改造,加快昆明新机场和支线机场建设,加快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发展。二是加快口岸建设。推进电子口岸建设,提升口岸的服务水平和辐射能力。三是加快中缅油气管道建设,使云南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资源通道。四是推进信息通道建设,使云南成为我国与东南亚、南亚的信息交换枢纽。

建设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合作平台。合作是建设桥头堡的重要环节,我们将巩固和发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区域合作,推动形成稳定的双边、多边合作机制。一是建立健全合作机制。进一步完善云南—泰北、云南—老北、云南—越北、云南—印度西孟加拉邦双边合作机制,拓展云南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先行优势。二是搭建政府合作平台。推动印度、孟加拉国等南亚国家在昆明设立领事机构,建立我国与周边国家高层间的定期或不定期互访、会晤、协调机制。三是搭建经贸合作平台。扩大和提升昆明泛亚国际商务港,办好昆交会、旅交会、泛亚石博会、南亚国家商品展、东盟华商会、中国—南亚商务论坛和中越、中老、中缅边交会等重要经贸活动,加快建设中越、中老、中缅跨境经济合作区。

建设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产业基地。云南有丰富的生物、矿产、水能、文化、旅游资源,与周边国家的产业互补性很强。我们将依托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以兴科技、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把云南建成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外向型产业基地和进出口商品生产加工基地。一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巩固提升烟草、旅游、电力、矿产、生物五大支柱产业的基础上,主动承接东中部地区产业转移,加快培育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市场广阔、带动力强的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着力在生物医药、现代物流、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特色农产品加工等方面形成新的产业优势,尤其要大力推进民族文化强省建设和现代旅游业发展。二是发展进出口加工企业,形成集加工、商贸物流于一体的进出口加工基地。三是建设现代物流体系,形成以航运为先导、路运为基础、铁运为重点、水运为补充、管运为特色的现代物流产业格局。

建设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交流窗口。云南地处中华文化圈、东南亚文化圈交汇地。我们将充分发挥毗邻东南亚及南亚的区位优势、多民族的文化优势和源远流长世代友好的交往优势,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人文交流活动,在增进了解互信、促进彼此友谊、维护边境安宁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是加强文化交流,推动我国文化产品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二是加强教育交流,使云南成为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国际教育基地和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三是加强科技交流,使云南成为我国与东南亚、南亚科技合作的示范基地。四是加强民间交往,使云南成为展示我国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的窗口和我国开展对外民族宗教对话的平台。

建设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生态屏障。云南地处金沙江、珠江两条国内河流和澜沧江、怒江、红河、伊洛瓦底江四条国际河流的上游,云南的生态建设对流域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我们将着力提高生态建设的质量,维护流域国家和地区的生态安全。一是建设“森林云南”,努力把全省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0%以上。二是推进节能减排,加强以滇池为重点的九大高原湖泊水污染综合防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稳步改善环境质量。三是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加快发展生态产业、环保产业和生态服务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三、正确处理“五个重要关系”

桥头堡建设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涉及国内发展和国外发展两个方面,必须科学规划、全面统筹、扎实推进,处理好五个事关全局的重要关系。

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云南的基础设施瓶颈制约还没有彻底解决,特别是去秋今春的特大干旱,暴露出我们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十分脆弱。推进桥头堡建设,必须把基础设施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以山区、边境、口岸、贫困地区为重点,深入实施道路通达、中低产田地改造、滇中引水、电网建设、山区综合开发等重大建设项目,不断增强发展后劲。同时,要把推动发展作为桥头堡建设的根本任务,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全省经济实力不断迈上新台阶。

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桥头堡建设一头联接国内,一头联接国外,正确处理好国内发展与周边国家发展的关系十分重要。一方面,要积极主动地加强与国内其他地区的横向联合和协作,努力为各省区市走向东南亚、南亚做好服务。尤其要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加强与西部各省区市的联手发展,构建整体开放优势。另一方面,要遵循互利共赢的原则,在大力开拓东南亚、南亚国际市场、拓宽国内发展空间的同时,充分尊重合作国家和地区的应得利益,积极处理好双边经贸关系,合理确定进出口比例,促进双方平等受益、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营造长期稳定的良好外部环境。

增强经济实力与解决民生问题的关系。桥头堡建设既是一个加快经济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过程。必须正确处理好富民与强省的关系,努力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给群众带来更多福祉。要更加注重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把财政支出更多地向农村、山区、边疆民族地区和困难群众倾斜,逐步缩小地区、城乡、民族间的差距。全面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实现全省各族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深入推进禁毒、“防艾”人民战争,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巩固发展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推进当前工作与立足长远的关系。建设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对云南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我们既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快步伐,力争在桥头堡建设中行动最快、融入最深、获益最多,又要克服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着眼长远,统筹兼顾,科学谋划,扎扎实实地做好基础工作。同时,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健全科学决策机制,形成有利于桥头堡建设的体制机制环境。进一步加强地方立法工作,把一些重大产业政策和发展政策以法规的形式稳固下来,为桥头堡建设提供法制保障。

争取国家支持与自力更生的关系。云南仍然是一个欠发达省份,桥头堡建设离不开国家的支持和帮助,也离不开全省各族干部群众的团结拼搏。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桥头堡建设战略构想以来,中央领导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批示,中央有关部门多次深入云南调研指导,对推进云南桥头堡建设给予了大力支持,进一步增强了全省干部群众的信心和决心。同时,我们要充分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强化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开放意识,努力把全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出来,埋头苦干,开拓创新,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对认准了的、条件成熟的事情,就积极争取先行先试,通过桥头堡建设,努力走出一条符合云南实际的沿边开放新路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

[原载《求是》202_年第22期]

第三篇:云南桥头堡建设

云南桥头堡建设

今年5月6日,国务院批准并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

《意见》提出了5个方面的发展战略定位,旨在更好地利用云南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已有的经济基础,充分发挥云南在国际国内区域合作中的区位优势,多方面挖掘云南的发展潜力,体现云南的发展特色,明确云南在我国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大格局中的特色和应发挥的作用。一是我国向西南开放的重要门户;二是我国沿边开放的试验区和西部地区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先行区;三是西部地区重要的外向型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四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和西南生态安全屏障;五是我国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的示范区。

《意见》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体系完善、开放型经济发展、对外交流合作、城乡居民收入、基本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体系、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确立了云南202_年及202_年的发展目标,并明确了7个方面的主要任务、工作重点:一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支撑保障能力;二是依托重点城市和内外通道,优化区域发展布局;三是加强经贸交流合作,全面提升开放水平;四是立足资源和区位优势,建设外向型特色产业基地;五是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六是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七是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建设稳定繁荣边疆。

《意见》从财税、金融、投资与产业、土地、价格和生态补偿、人才和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支持桥头堡建设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国家加大转移支付和投资力度;实行差别化的产业政策,对云南利用境外资源并且具有特色优势的项目适当给予倾斜;对于边境地区矿业与水电开发相结合、技术水平先进的清洁载能工业给予优惠政策;对云南省建设用地计划实行倾斜,保障重点工程建设用地;把云南作为全国电力价格改革试点省;鼓励先行先试,形成有利于桥头堡建设的体制机制。

第四篇:云南桥头堡建设规划

三云南桥头堡建设规划

桥头堡是“桥”与“堡”的统一体,“桥”是内联外通、高效便捷的通道,“堡”是里应外合、进退自如的基地。“使云南成为我国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简称“桥头堡战略”),是指我国以和谐共赢、科学发展为指南、云南为主体、缅老越为桥梁、南亚次大陆为核心、中国—东盟自贸区为基础,以实施西南周边区域性国际交通便捷化、出入境便利化、进出口规模效益化、产业实体化、市场多元化、合作规范化、发展科学化为目标,面向广大印度洋周边区域的区域性大开放、大合作、大发展、大和谐的战略部署。是党中央国务院高位推动沿边开放的重大战略部署和对云南战略地位的最新定位,是省委省政府统筹云南开放发展全局的关键举措,事关国家战略、西部大开发、云南小康、沿边腾飞、西南周边和谐。内容包括:内联外通的中国—印度洋的综合性国际大通道、国际贸易与相互投资合作机制体制、旅游文化交流窗口、进出口加工制造基地、出入境便利化通关体系。区域范围涵盖中国、东盟、南亚乃至西亚、东非。重点是深化与缅老越三国的合作,借道进入印度洋及其周边国家。

云南桥头堡建设将是一个为期十年的中长期规划,分为两个阶段,202_---202_年是云南桥头堡战略重点的突破阶段,云南将加快实施互联互通的通道路网建设、加快通关便利、综合口岸基础设施建设、缅甸皎漂到昆明油气管道建设、国际物流体系的建设,连通云南到印度洋的口岸建设。202_-202_年则是重点突破,建成昆明、曲靖、大理、蒙自四大枢纽为核心的公路、铁道、航空、水运对内对外运输网络运输体系的建设;建设石油、化工天然气、新能源、特色农业、矿产加工、生物制药、旅游文化、金融交通运输建设。在基础设施方面,构建南北方向的印度洋国际大通道,包括泛亚铁路、泛亚公路,从深圳到广州、到南宁到昆明,到缅甸、孟加拉、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亚洲大陆桥,是支撑“桥头堡”的重要骨架。其中连接云南与缅甸的,主要包括经德宏从瑞丽出境的滇缅陆水联运通道、昆明—仰光高等级公路和泛亚铁路西线。

二云南桥头堡建设要求

关键在党,关键在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一是要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坚持不懈地加强理论武装,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理论修养和政治素养,强化宗旨意识、责任意识、危机意识,增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切实提高党员干部学以致用的水平,更有效地促进全省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解决,更自觉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二是要加强各级领导班子能力建设。按照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要求,着眼于提高领导班子的执政能力,优化配置,提高善谋善断、宏观管理、协调服务能力,充分发挥领导班子在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三是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提高干部选拔任用的制度化、科学化水平,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进一步匡正用人风气,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强化素质培养,大力提升干部队伍综合素质,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干部、女干部、年轻干部、党外干部和基层干部选拔培养工作,努力建设一支能担重任、党和人民放心的干部队伍。加强人才资源开发,完善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机制。四是要抓好基层组织建设。高度重视和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深化和拓展“云岭先锋”工程和“边疆党建长廊”建设,切实做到一个支部一座堡垒、一个党员一面旗帜,努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带领群众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加强和改进党员发展工作,加大在党组织空白领域建立党组织的工作力度,不断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和影响力。五是要推进干部作风和反腐倡廉建设。从严要求和管理干部,强化目标责任,推动工作落实,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严厉问责不作为、乱作为的干部。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为全省加快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环境。

第五篇:抓住桥头堡建设机遇,推进德宏广播影视又好又快发展 - 副本

抓住桥头堡黄金口岸建设机遇

推动德宏州广播影视又好又快发展

德宏州广播电视局局长段培相

广播影视工作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离不开广播影视,维护边疆和谐稳定离不开广播影视,促进边疆经济社会繁荣离不开广播影视,改善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幸福指数离不开广播影视。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赵金书记、孟必光州长都在不同场合的讲话中强调,“要高度重视广播影视工作”,并在人力、财力方面给予了适度的倾斜和支持,使我州广播影视工作保持健康稳定发展。德宏州广播影视工作,与其他事业一样,在党的领导下,走过了一段光辉历程,以1954年为起点,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取得了辉煌成绩。广播从有线广播、调幅广播到调频广播、数字广播、网络广播;电影从黑白电影到彩色电影、数字电影;电视从黑白电视到彩色电视、数字电视、移动电视、网络电视,形成了门类齐全的广播影视体系,建成了中央与地方相结合,有线、无线、卫星等多种手段并用的广播电视网。

特别是近几年来,在中央和省的关怀支持下,德宏州广播影视事业建设明显加速。在农村,重点实施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中央、省级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工程、“西新工程”、地方民语节目覆盖工程和数字微波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启动了地面无线数字覆盖工程。在城市,重点实施有线电视数字化转换;积极推进新媒体、新业态发展,开通了手持电视和车载电视;支持电讯部门推出电视传播业务,满足用多样化、个性化的影视文化需求。

目前,全州建有广播电视“村村通”78792户,占全州总户数(31万户)的25.42%;群众自己购买“小锅盖”59302户,占全州总户数的19.1%;全州有线电视用户86987户,占全州总户数的28.06%;数字微波用户20500户,占全州总户数的0.66%;拥有手持电视用户1万多户;发展IP电视3026户。目前,全州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为93.46%和93.68%。

广播影视已经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成为人民群众获取资讯信息、享受文化娱乐的主要渠道,成为最普及、最便捷的宣传工具、信息工具和娱乐工具,成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当前,我州广播影视工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从全国广电行业发展的大背景看,当前广电工作面临最大的形势,是推进“三网融合”,建设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最迫切的事情,是全面推进数字化;最要紧的工作,是构建惠及城乡的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最不能放松的政务,是继续强化安全播出。从云南省和德宏州中长期任务看,建设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德宏是前沿阵地,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规划中,德宏瑞丽被列入改革开放试验示范区,这是德宏面临的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如何把广播影视工作融入这一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战略、大构架中并有所作为,是德宏广电工作面临的严峻考验。从目前我州广播影视发展的现状看,也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数字化建设滞后,严重制约着我州广播影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广播电影村村通运行维护长效机制有待健全完善;本地广播电视节目覆盖率亟待提高;地方财政困难,投入不足,制约着广播影视可持续健康发展;广播影视特殊人才培养、引进、招录、薪酬制度与实际脱节;少数民族语言广播影视发展急需加强;广播影视应急系统亟待建立;各县市转播台发展不平衡,安全播出隐患增大。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我州广播影视发展的速度和水平。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我州广播影视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措施,既要体现时代特征,又要结合德宏实际;既要践行政治目标,又要满足人民需求。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确定了全州广播影视发展的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州委、州政府的中心工作当好喉舌,在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构建和谐、凝聚人心、促进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的影视文化需求,强化公共服务,办人民满意的广播影视;紧紧围绕“宣传管理、行业管理、事业发展、产业促进、安全播出”五项基本职能,为全州广播影视事业、产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这一思路的核心是办人民满意的广播影视,就是要全州各族群众能够“看(听)得到、看(听)得懂、看(听)得好”广播影视。“看(听)得到”是第一个层次,就是要努力提高覆盖率,让更多的群众能够收听收看到广播影视,包3-

点覆盖。二是按照国务院颁布的“三网融合”总体方案和试点方案规定的业务范围,稳妥推动广电、电信业务双向进入。

——进一步抓好城乡公益电影放映工程。一是按照“国办发[202_] 76号”文件的要求,出台推进我州城镇数字影院建设扶持计划,力争在202_年以前,基本完成县级以上城镇数字电影院建设改造任务。二是抓好城乡公益电影放映工作。在确保每年完成农村4032场、城市社区832场的公益电影放映任务的基础上,主动进入社区、校园、企业,努力扩大公益电影覆盖面。三是积极筹措资金,加快农村放映场地建设,力争每个自然村有一个平整、固定的电影放映场地。

——加强少数民族语言影视译制能力建设。继续办好民语电视译制中心,积极向总局申请开办德宏广播电视台民语频道,增加软硬件投入,提高制播能力,每年译制电视节目500小时以上;加强电影译制中心建设,全面推进数字化升级,加快电影译制录音棚和试片室改造,每年译制完成傣语、景颇语、载佤语电影故事片36部,科教片36部。

——加强宣传管理,确保安全播出,建立应急广播体系。一是严格宣传纪律,搞好内容监管,确保导向正确;二是不断完善技术监测监管体系,确保安全播出;三是尝试州直管各县市转播台的体制,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减少环节;四是积极申报将德宏列为应急广播建设试点,争取国家更多的投入,借力推动发展。

——强化行业管理,促进广播影视事业产业健康发展。一是继续抓好常规管理;二是加强广播电视广告管理,进一步规范广播电视广告播出行为,查处违规播出广告的行为;三是加强网络视听节目、户外大屏、楼宇电视、车载电视等公共载体广播影视节目播放活动的监管,引导新视听媒体业务健康发展。

——完善机制保障,促进广播影视事业产业可持续发展。一是建立广播影视长效投入机制,参照建立旅游发展基金的办法,争取省州财政每年定向安排德宏广播影视建设发展资金1000万元,用于台内数字化建设、传输设施建设、数字电影院建设、农村电影放映场地建设、安全播出保障体系建设、地方节目覆盖及各项广电业务培训等;二是建立广播影视特殊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薪酬机制,努力提高全州广播影视质量和水平;三是建立广播电视村村通长效维护机制,确保村村通、长期通、户户通;四是建立应急广播电视采编播体系,将应急转播车购置列入计划。

——开拓创新,在桥头堡黄金口岸建设中有所作为。一是认真做好规划,超前建设,适应德宏未来发展需要,要在国家和省的指导下,对未来德宏广播影视发展进行高起点的全面规划。二是要积极支持广播影视企业走出去,开拓境外市场。支持广电企业走出国门,与境外有实力的企业合作,帮助邻国构建广播影视网络,积极发展境外业务。沿边境线布点,增加沿边村寨电影放映场次,重新构建两国边民共看一场电影的和谐图景,积极发展境外院线。搞好边境沿线广播台站建设,努力扩大境外广播覆盖范围。积极争取将德宏列入应急广播建设试点,借力推动发展。

当前,德宏州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广播影视工作者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相信,在国家和省的关心支持下,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把广播影视工作做好,我们将以“办人民满意的广播影视事业”为宗旨,紧紧抓住一切可能的机遇,一心一意,加快发展,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传播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繁荣做出新的贡献!

抓住桥头堡建设历史机遇 推动云南跨越发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