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3、如何正确认识中国社会主义矛盾的变化
编辑:九曲桥畔 识别码:21-773105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0-28 03:47:19 来源:网络

第一篇:3、如何正确认识中国社会主义矛盾的变化

如何正确认识中国社会主义矛盾的变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大政治论断为制定党和国家大政方针、长远战略提供了重要依据。我们要全面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深刻理解“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

社会主要矛盾是一个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客观反映。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主要矛盾。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人们不可能主观选择;但对其判断必须及时准确,认识超前或滞后都会干扰社会发展进步,甚至会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

过去,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作出这一判断,主要是基于当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高、社会生产力相对落后。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告别贫困、跨越温饱,即将实现全面小康。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日益成熟定型。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都发生了变化。因此,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相应变化,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具体来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生产力发展在总体上依然处于中等水平。也就是说,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状态并没有根本改变。这种不平衡不充分不仅表现在落后地区、农村发展不充分,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农村与城市发展不平衡;而且表现在东部发达地区包括一些大城市依然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象,如高质量的医疗、教育还是稀缺资源,高等级的城市地下管网建设刚刚起步,有的城市还存在不少“城中村”。因此,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与物质文化需要相比,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容更广泛。它不仅包括物质文化需要这些客观“硬需要”的全部内容,还包括其衍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尊严、权利等具有主观色彩的“软需要”。既有的“硬需要”没有消失,并呈现升级态势,人们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新生的“软需要”则表现为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对共同富裕,对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都提出了相应要求。

可见,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这一变化不仅是巨大的,也是极为深刻的,要求我们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在这一时期呈现的发展阶段性特征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大背景下的新特征、新状态、新矛盾,而不是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我们仍然要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对于这一点,必须有足够的战略清醒和战略定力。

着力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需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变”与“不变”的关系。一方面,顺应“变”、促进 “变”,对经济社会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安排适时进行调整变革,以“变”应“变”;另一方面,立足“不变”、坚守“不变”,咬定青山不放松,扭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动摇,继续为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夯实经济基础。

第二篇:如何解决当前中国社会主义矛盾

题目: 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思考和分析我国当前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和解决这些矛盾的途径。

一、社会的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这两对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并规定了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和动力。制约着社会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方面,我们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即生产关系基本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政治制度等即上层建筑基本适合经济基础要求;另一方面,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不高,距离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还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方面的需要。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中还有不够完善的方面,在意识形态领域还存 在某些落后的、不适合实际情况的东西,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以上情况是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特点。这些矛盾处理的不好,加上历史的原因,各地区、各民族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多种所有制及分配方式的存在及个体收入的差距拉大等,就会引发甚至加剧各类社会矛盾。

为此,我们党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并进一步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坚持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使中国社会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

二、我国当前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

1.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大,收入分配不平衡

经济不平等既是阶层分化的物质基础,又是阶层分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我国目前十大社会阶层中,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和专业技术人员阶层的收人水平是最高的,办事人员阶层和个体工商户阶层收人水平居中,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和产业工人阶层收人水平较低,而农业劳动者阶层和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的收人最低。

2.人民群众对物质和文化需求的不断提高,但当前生产力无法及时满足。主要体现在:

①义务教育、公共医疗已成为当前多数社会成员重要的公共需求,并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突出

②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就业和社会保障已成为全社会重要的公共需求

③公共安全越来越开始成为全社会成员普遍的公共需求

④随着利益关系的变化,合理的、正当的利益表达和利益诉求开始成为广大社会成员,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公共需求

3.人民群众参与政治积极性不高

社会阶层分化是民主政治化进程中的重要动力,处理不好也是导致社会政治紊乱的关键因素之一。由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导致一些传统的社会基础性阶层地位不断下降,比如产业工人阶层地位下降,政治参与热情不高。近年来的调查表明,许多职工认为自己政治上没有地位,不是“主人翁”而是“主人空”,他们普遍对“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和“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等宣传比较反感。

4.社会阶层结构不合理,存在激化人民内部矛盾的潜在危险

按照社会学的一般理论,理想的社会阶层结构形态是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结构,这种结构有利于整个社会的稳定;而我国目前社会阶层呈现出的是传统社会中顶尖底宽的金字塔型结构,这种结构由于缺少庞大的社会中间阶层而不利于社会稳定。

三、两种矛盾间关系: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它们表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这种矛盾运动循环往复、不断推动社会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逐步走向高级阶段。(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在实际运行中是极为复杂的。

①在同一性质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中,上层建筑的不完善部分,没有反映经济基础要求的部分都会同经济基础发生矛盾。

②在不同性质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中,矛盾更为复杂,主要表现在: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基础同旧上层建筑的残余、未来上层建筑的萌芽之间的矛盾;新旧上层建筑之间、新旧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等。

③当一种社会形态处于上升发展阶段时,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一般是相适应的;当一种社会形态处于没落时期,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变革的客观要求则是不适应的,其矛盾则变成对抗性的,全局性的矛盾。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这里的“一定要适合”表明:经济基础状况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决定上层建筑相应的调整或变革,而不允许上层建筑长时期落后于或不适应自己的发展;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也必须取决于和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客观要求,而不允许上层建筑脱离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和水平。

四、解决这些矛盾的途径

针对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特点,我们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的同时,改革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大力发展生产力,缩小贫富差距,消除两极分化,化解各类矛盾,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和谐稳定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

具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经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落实科学发展观,科技创新为先锋,坚持改革开放,合理引进外资„„

(2)政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保证最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理想目标得以实现。(3)文化:发展科教事业,培养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努力拼搏,为国家做有益的贡献,另一方面还应促进与文化产业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链,产生规模效应和互动效应。

(4)社会:①推进社会公平。②完善社会组织,③集聚社会资本,培养责任、信任和诚实为核心的价值体系。

(5)生态文明: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据、以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着眼点,在开放利用自然的过程中,人类从维护社会、经济、自然系统的整体利益出发,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总之,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只能缓和,不能最终消失,我们要立足发展经济,全面提高国家综合实力,提高公民素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012年11月,中国共产党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党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的新布局—— 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这是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部署。相信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正确领导下,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将会更加和谐!

王 世 益

天津大学 工业工程(本科班)

二O一二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第三篇:正确认识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正确认识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是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对于奋力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而深刻的意义。

一、六中全会《决定》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新概括新发展

《决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总结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深刻分析文化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思想、新论断,明确了新时期推进文化建设的新目标、新要求,是一篇闪烁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思想光辉的重要文献。

一是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性质和地位。《决定》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作为推动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方针,强调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性质;把文化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新的视野强调了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决定》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性质和地位的重要阐述,既立足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这一根本特征,抓住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资本主义文化建设及其它社会文化建设的根本区别,又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出发强调文化建设的重要位置,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标志着我们党对文化建设规律和重要作用的认识进入了新境界、达到了新高度。

二是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目的和任务。《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决定》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根本任务的阐述,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党的根本宗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响亮回答了文化改革发展“为了谁、依靠谁、成果由谁共享”这一根本问题,正确破解了“建设什么样的文化”这一重大课题,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特质认识的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发展目的和发展方向的理性把握,对让人民群众共享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成果的庄严承诺。

三是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和途径。《决定》回顾总结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第一次从文化纲领、文化目标、文化政策上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国道路”。《决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走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发展道路,是实现中华文化繁荣兴盛的唯一正确道路。《决定》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进一步深化文化领域改革开放、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等六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战略举措和政策措施,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方向,规划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路线图。党中央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实践的科学总结和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科学谋划,体现了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想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高瞻远瞩、路径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清晰宽广、目标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宏伟远大。

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文化发展实践中不断探索,从提出新民主主义文化,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一次次伟大实践中得到发展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文化思想在文化改革发展中进一步丰富完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决定》是新时期推进社会主义文化改革发展重要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切实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准确把握文化建设的新定位新目标,积极落实文化改革发展的新任务新举措,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不懈奋斗。

二、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和客观需要

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关系到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首先,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现代化国家需要文化引领。先进思想指导伟大实践,先进文化引领伟大事业,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先进文化的引领。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是一项崭新的事业,前进道路上会遇到很多艰难险阻,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越来越凸显,只有不懈地走在时代前沿,加强理论创新,推进文化创造,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方向、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凝聚力量,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伟大理想。现代化国家需要文化推动。古往今来,重大社会变革都离不开文化的推动。文艺复兴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五四运动开启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讨论促进了中国的改革开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文化的力量在进步、文化的力量在传播、文化的力量在创新、文化的力量在改革,文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中发挥着独特作用。用文化的力量推动全民族文明素质的提高,用文化的力量推动改革开放的进程,用文化的力量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用文化的力量推动民主法制建设,用文化的力量推动社会和谐文明,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现代化国家需要文化支撑。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一个有机整体,文化建设是撑起总体布局的重要支柱,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先进文化提供重要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支持、文化条件。另一方面,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文化是重要增长点,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充分发挥文化创造力、文化影响力、文化竞争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现代化国家才能全面发展、全面进步、全面建成。

其二,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的客观需要。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中承担着重要使命。以人为本需要文化建设来保障。文化发展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离开了文化发展,人民群众享受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就得不到保证,以人为本就落不到实处,贯彻科学发展观就得不到保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文化建设来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大力推动文化发展,既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是全

面协调可持续的具体体现,没有文化的发展,是不全面的发展,更不是科学的发展。转变发展方式需要文化建设来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发展的主线,转变发展方式为文化发展提供机会,文化发展为转变发展方式提供条件。转变发展方式需要充分发挥文化产业优结构、扩消费、增就业、可持续的独特优势,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有了文化发展这个新支点,才能转得有力、调得有效、发展到位。

其三,这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民族素质的永恒主题。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民族素质始终是文化发展的主题。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我们积极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凝聚起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胜利完成了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任务。改革开放特别是十六大以来,我们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特征的时代精神,不断激发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文化发展要突出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民族素质这个主题,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用文化来引导人、教育人、感化人,充分发挥文化的渗透力、感召力、影响力,激发全体人民的自尊心、自信心、自强心,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民族素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力量、提供人才保证。

三、当前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任务,贯彻好、落实好六中全会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理性的思考、科学的谋划、大胆的实践、积极的作为,确保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

不能孤立地推进文化建设。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一起,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相辅相成、相互支撑、互为条件。绕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而孤立地推进文化建设,不仅会使文化建设陷入孤掌难鸣、事倍功半的窘境,也违背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初衷、达不到既定的战略目标。要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一同研究部署,一同组织实施,一同督促检查。要站在全局看文化、跳出文化抓文化,“四位一体”建文化,使文化建设与经济、政治、社会建设相融合、相促进、相协调,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个方面达到更高境界。

不能片面理解文化的功能。文化具有教育、激励、审美、沟通、娱乐和商品的功能,能够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要正确认识文化的功能,用全面的、辩证的、对立统一的方法观察纷繁复杂的文化现象,防止孤立、静止、片面地看待文化功能。要发挥好文化育民功能,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人、塑造人,提升人的素质,丰富精神内涵,滋养城乡群众。要发挥好文化乐民功能,通过各种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让群众参与文化建设,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要发挥好文化惠民功能,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心下移,覆盖基层,让人民群众从文化发展中获得看得见、摸得着、受得到的实惠。要发挥好文化富民功能,不断完善促进文化发展的政策,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激发文化发展活力,吸引更多人吃文化饭、挣文化钱、创文化业,结出富裕的文化硕果。

不能没有主心骨。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没有核心价值体系,一个民族就没有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一个国家就没有统一意志和共同行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心骨”。缺少了这个“主心骨”,就会出现没有共同理想、没有坚定信念、没有正确方向、没有道德规范、没有行为准则、没有人生导航等现象。面对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的大环境、社会观念和价值取向多元多样多变的大趋势,推进文化建设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主心骨”。要坚守主阵地,打好主动仗,建立主平台,筑牢主根基,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良好道德风尚、正确人生方向。要唱响主旋律,提振精气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国民教育体系、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做到理论引领到位、凝心聚力到位、典型示范到位,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精神生活的主旋律、社会发展进步的生命线。

不能都推向市场。市场是文化发展的一种手段,而不是文化发展的唯一途径。总的说,文化的业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文化事业,一类是文化产业。前者是公益性的,不以盈利为目的,主要由政府投入,公民共享;后者是盈利性的,追求经济效益,谁投资谁获利,谁买单谁享有。即使是文化产业,也不能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结合起来,使自己的产品有利于人心向善、风俗纯美、社会和谐,这是文化产品区别于其它产品的特质所在。推进文化建设,一定要把两类不同性质的文化业态分清楚,不要把文化全都建成产业,搞所谓“文化产业化”;不能将文化全都交给市场,搞所谓“文化市场化”。党委、政府要两手抓,一手抓文化事业的建设,让广大人民群众平等享有丰富的健康的文化服务;一手抓文化产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文化需求,形成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不能照搬模仿、一哄而上。文化建设内容多、业态众、门类广,行业、区域之间差别大。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区别对待,因地制宜,形成特色。一些地方不顾条件和资源,立规划求大求全,上项目华而不实,定目标不合实际,导致缺少特色、无法持续、不见效益,这些都是不理性、不科学、不遵循规律的表现。要因地制宜、特色发展。立足当地实际、发挥各自优势、彰显地域特色,把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强大的文化竞争力,让历史的精彩、文化的精髓,在发展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要循序渐进、稳步发展。文化发展应有长远眼光,要从中长期角度谋划,善于抓住打基础、利长远的重要项目,有计划、分阶段地实施,求内涵、重品牌地建设。要兼容并蓄、创新发展。借鉴、消化、吸收外来的、优秀的、有益的文化成果,既保持民族性的形式和内容、保留民族文化基因和链接,又与当代社会发展相适应、世界现代文明相协调。努力创新文化发展理念、文化发展模式、文化发展体制机制,选准文化发展路径,构筑文化优势,创造文化辉煌。

不能把赚钱当作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应当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赚钱不是文化发展的唯一目的。要处理好引导与迎合的关系。文化产业不仅要贡献GDP的增长,而且还应该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精气神。不能把恶搞当娱乐,把出格当个性,糟蹋传统文化、曲解历史文化、歪曲革命文化,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引导人们健康的精神追求和正确的价值取向,通过文化产品和服务抚慰精神、提振信心、增添智慧、激励创造。要处理好“叫好”与“叫座”的关系。文化发展既要有“阳春白雪”,又要有“下里巴人”;既要“叫好”,思想性、艺术性高,又要“叫座”,观赏性、娱乐性强。要着力打造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降低文化消费“门槛”,增强文化消费市场的活力,让群众在享受产品中提升审美情趣、提升精神境界,推进文明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要处理好保护与开发关系。目前一些地方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普遍存在急功近利、过分商业化、现代化的现象,要防止文化产品没文化,文化基地变“商业圈地”。对传统文化资源,首先要保护好,在此前提下利用好、开发好。一些地方大搞“文化产业园区”,但大多徒有虚名,没有成效。要明白一个道理,文化要走向基层、走向群众、走向市

场才有生命力,离开了基层,离开了群众,离开了市场,在“文化产业园区”里关着、养着,是长不大的、强不起来的。

不能把文化当作文艺。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外延十分宽泛。文艺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文化的全部。一些地方在对待文化上以偏概全,把文化这个“面”仅仅看做文艺这个“点”,在发展文化上只抓一点而不及其余,甚至抓了芝麻丢了西瓜,重视吹拉弹唱、影视动漫、书画工艺等文艺发展,而忽视或轻视核心价值体系构建、文化事业发展、优秀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工作。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既需要文学、戏曲、艺术等文艺作品,又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既需要文化产业振兴、又需要文化事业壮大,既需要更好更多精神食粮的提供、又需要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的巩固。党委、政府要统揽全局、统一谋划、统筹发展,推动文化在各个领域、各个行业齐头并进、竞相发展、百花齐放,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全面协调发展。

(作者是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主任、河南省委原书记)

第四篇: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Fpg

正確認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の變化

矛盾是反映事物內部和事物之間既對立又統一の哲學範疇。要想社會進步,我們必須 要明白我國社會の主要矛盾是什麼。在此次十九大會議中,習近平主席提出了;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從人民日益增長の 物質文化同落後の社會生產之間のの矛盾轉變為人民日益增長の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の發展之間の矛盾。

從求溫飽到求環保,從求生存到求生態;從先富帶後富到共建共用;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諸如此類の要求都是新の社會主要矛盾の具體表現,也是新時代の具體特徵。我國社會主要矛盾の變化表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有鮮明の時代特徵和時代內涵,同以往幾十年相比已不是處於同一個水準,而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新の發展階段。

人民の生活水準程度離不開社會の發展,而如果社會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則會導致部分人民の生活水準不高,而他們又怎麼會感覺生活美好呢。如果生活美好,那麼這又可以從某些方面來反映社會發展の提高。因此,二者之間又是相互矛盾の。十九大中,習近平主席指出我國經濟建設取得重大成就。國內生產總值從五十八萬億增長到八十億,穩居世界第二。經濟等新興產業蓬勃發展,高鐵、公路、橋樑、港口、機場の基礎設施建設快速推進。糧食生產能力達到一萬兩千億斤。城鎮化率年均提高一點二個百分點,八千多萬個農業轉移人口成為城鎮居民。

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改變の主要原因。正是因為我國堅持新發展理念以及一系列の規劃佈局,才能使我國經濟在全球化の過程中迅速發展,從而提高了我國GDP。這些都最終導致了人民生活水準の提高,提升了人民幸福感。但是我國の經濟發展是不全面,不充分の,具有區域性。東部,南部地區較西部,北部地區有明顯の經濟優勢,這與我國の國土分佈有關,也與政策有關。我國國土遼闊,東部,南部地區資源豐富,經濟發展具有得天獨厚の優勢,再加上我國早期經濟政策便是偏向以局部帶整體,故導致了經濟發展の不均衡。雖然我國這些年加大對西部地區の開發,但是與東部相比,發展仍然有較大差異。同樣,民主法制建設與思想文化建設取得重大の進步也是人民生活水準提高の重要原因。正是因為民主法治の健全,人民安全得到保證,提升了人民の安全感。而思想文化の進步則

決定了人民の思想水準,使人民對生活有不同の,更高の要求,不再單單只追求純物質上の東西。並且,習近平主席也指明了人民生活水準の改善取決於以下幾個點:脫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進展,六千多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貧困率從百分之十二降到百分之四以下。教育事業全面發展,Fpg

Fpg 中西部和農村教育明顯加強。就業狀況持續改善,城鎮新增就業增速超過經濟增速,中等收入群體持續擴大。覆蓋城鄉居民の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建立,人民健康和醫療水準大幅度提高,保證性住房建設穩步推進。社會治理更加完善。

可見,我國社會主要矛盾の變化是關係全局の歷史性變化。這一變化不僅是巨大の,也是極為深刻の,要求我們在 繼續推動發展の基礎上,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大力提升發展品質和效益,更好滿足人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日益增長の需要,更好推動人の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必須認識到,我國社會主要矛盾の變化沒有改變我們對我國社會主義所處歷史階段の判斷。在這一時期呈現の發展 階段性特徵是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一大背景下の新特徵、新狀態、新矛盾,而不是超越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の階段性 特徵。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の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の國際地位沒有變,我們仍然要牢牢堅持黨の基本路線這個黨和國家の生命線、人民の幸福線。對於這一點,必須有足夠の戰略清醒和戰略定力。

著力解決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需要正確認識和妥善處理“變”與“不變”の關係。一方面,順應“變”、促進 “變”,對經濟社會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安排適時進行調整變革,以“變”應“變”;另一方面,立足“不變”、堅守“不變”,咬定青山不放鬆,扭住發展這個第一要務不動搖,繼續為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夯實經濟基礎。

Fpg

第五篇: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哲学范畴。要想社会进步,我们必须要明白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在此次十九大会议中,习近平主席提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从求温饱到求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从先富带后富到共建共享;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诸如此类的要求都是新的社会主要矛盾的具体表现,也是新时代的具体特征。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表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时代内涵,同以往几十年相比已不是处于同一个水平,而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新的发展阶段。

人民的生活水平程度离不开社会的发展,而如果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则会导致部分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高,而他们又怎么会感觉生活美好呢。如果生活美好,那么这又可以从某些方面来反映社会发展的提高。因此,二者之间又是相互矛盾的。十九大中,习近平主席指出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国内生产总值从五十八万亿增长到八十亿,稳居世界第二。经济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高铁、公路、桥梁、港口、机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粮食生产能力达到一万两千亿斤。城镇化率年均提高一点二个百分点,八千多万个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正是因为我国坚持新发展理念以及一系列的规划布局,才能使我国经济在全球化的过程中迅速发展,从而提高了我国GDP。这些都最终导致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升了人民幸福感。但是我国的经济发展是不全面,不充分的,具有区域性。东部,南部地区较西部,北部地区有明显的经济优势,这与我国的国土分布有关,也与政策有关。我国国土辽阔,东部,南部地区资源丰富,经济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再加上我国早期经济政策便是偏向以局部带整体,故导致了经济发展的不均衡。虽然我国这些年加大对西部地区的开发,但是与东部相比,发展仍然有较大差异。同样,民主法制建设与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的进步也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原因。正是因为民主法治的健全,人民安全得到保证,提升了人民的安全感。而思想文化的进步则决定了人民的思想水平,使人民对生活有不同的,更高的要求,不再单单只追求纯物质上的东西。并且,习近平主席也指明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取决于以下几个点: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率从百分之十二降到百分之四以下。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中西部和农村教育明显加强。就业状况持续改善,城镇新增就业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民健康和医疗水平大幅度提高,保证性住房建设稳步推进。社会治理更加完善。

可见,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这一变化不仅是巨大的,也是极为深刻的,要求我们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在这一时期呈现的发展阶段性特征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大背景下的新特征、新状态、新矛盾,而不是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我们仍然要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对于这一点,必须有足够的战略清醒和战略定力。

着力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需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变”与“不变”的关系。一方面,顺应“变”、促进 “变”,对经济社会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安排适时进行调整变革,以“变”应“变”;另一方面,立足“不变”、坚守“不变”,咬定青山不放松,扭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动摇,继续为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夯实经济基础。

3、如何正确认识中国社会主义矛盾的变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