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生涯辅导理论的演变
编辑:九曲桥畔 识别码:21-1137000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9-13 01:22:46 来源:网络

第一篇:生涯辅导理论的演变

生涯辅导理论的演变

与心理辅导的其他理论一样,生涯辅导理论也是源于人格理论。生涯辅导理论从职业辅导开始的特质因素论到后来的生涯发展理论以及其他一些理论,显示出生涯辅导理论与人格理论的密切关系。因此,从人格的发展这一维度来考察,我们认为可以把生涯辅导理论归为两大类,即特质因素论和生涯发展论。下面我们分别对这两大类理论进行述评。

一、特质因素论

特质因素论是最早提出的职业辅导理论,强调个人的特质与职业选择的匹配关系。帕森斯是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被誉为是“职业辅导之父”。帕森斯认为在选择职业时,首先须通过心理测量工具评估个人的能力,及对自己的态度、能力、兴趣等有一清楚的了解;其次,要了解各行各业达到成功的需要和条件、优缺点、酬劳、机会以及未来展望等;最后要以个人和职业的互相配合作为职业辅导的最终目标。他认为,只有这样,人才能适应工作,并且使个人和社会同时得益。因而,测验工具的使用和有关职业资料的提供这两方面是特质因素论所强调的辅导重心。

达维斯和洛夫奎斯特(Dawis&Lofquist)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工作调适理论是对帕森斯特质因素论的进一步修正和改进。他们除了和传统的特质因素论强调对工作者的能力、价值观、人格和兴趣的评定,以及这些因素和职业的相互关系以外,还强调一种工作的调适,即工作者不断寻求并完成和维持与工作环境之间的调和性。这其中,个人对自身工作的满意度以及雇主所认为的员工工作的适合度是非常重要的两个评估成分。特质因素论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它着重于个人性向、成就、兴趣、价值观、人格与职业条件的匹配上,而没有关注到个人的成就、性向、兴趣、价值观和人格是如何变化的,即忽视了生涯发展的发展性,因而逐渐为后来的生涯发展理论所取代。

二、生涯发展理论

继特质因素论产生之后,人们逐渐认识到人格并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因此,在生涯辅导上,生涯发展理论逐渐产生并发展起来。许多学者虽然同是基于人格的发展展开研究,但是因为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因此提出了众多的理论模式,具体地说,有以下几种理论。

(一)生涯发展的特殊重点理论

这些理论都是基于人格发展的观点,认为生涯也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但是他们往往强调生涯发展的某个点或面,从这些点或面着手提出他们的理论。

1.罗伊(Roe)的亲职影响理论

继帕森斯的特质因素论后,罗伊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提出了亲职影响理论。这一理论强调了儿童时期人格成长对职业选择的影响。罗伊的人格发展和生涯抉择理论,其中心主轴就在于需要的概念上。他吸收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来表明她的观点,提出儿童期的孺要满足经验可影响个人的职业选择与职业行为的假设。而儿童期的需要满足主要通过父母来实现。因而,罗伊(1957)提出了亲子互动模式,将亲子之间的关系分为三种形态,即注意孩子、逃避孩子和接受孩子。每一种形态都会满足儿童不同的需要而形成儿童不同的人格形态从而影响到职业的选择。因而,人们所选择的工作环境,往往会反映出幼年时的家庭气氛。

2.鲍丁(Bordin)等人的心理动力理论

此后,鲍丁等人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心理动力论。心理动力论起源于精神分析,强调人内在动力与需要等动态因素的心理作用在个人选择职业历程中的重要性。如同罗伊,他们强调早期的双亲—儿童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性,该相互作用将在其后导致个人需要层次的确立。鲍丁等人认为,职业是用以满足个人需要的,如果个人有自由选择的机会,必定会选择以自我喜好的方式来寻求满足需要而避免焦虑的职业。

3.霍兰(Holland)的类型理论

霍兰是生涯辅导理论的又一发展者。他的类型论源于人格心理学的概念,认为生涯的抉择与生涯的调整是个人在对特定职业类型进行认同后,个人人格在工作世界中的表露或延伸。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霍兰提出了一连串的研究假设与研究成果。其四个基本假设为:在我们的文化中,多数人均能被分类到六种类型中,即实际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传统型;环境也可分为六种类型,即实际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传统型;人们将搜寻可以让他们发挥技能与能力,表达他们的态度及价值,并承担问题及扮演角色的环境;一个人的行为是由他的人格及所在的环境特性所决定的。此外,他还将人格与环境类型分别按照一个固定的顺序排成一个六角形。依据此一六角形模型,霍兰又发展了四个概念,它们分别是一致性、分化性、身份认定以及适配性。其中适配性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假设,它是指不同类型的人需要不同的生活或工作环境,人与职业配合得当,其适配性就高。依据霍兰的假设,适配性的高低,可以预测个人的职业满意程度、职业稳定性以及职业成就。

4.泰德曼(Tiedeman)的生涯决定理论

泰德曼的生涯决定理论十分强调个人生涯抉择上的复杂性与独特性。个人整体的认知发展与系列的决定过程是其理论的主要焦点。他将生涯发展概念化为一个不断辨别自我认定、处理发展性任务和解决心理社会危机的过程。这些持续的活动被认为是发生在一个时间阶段的架构之内。根据他的观点,生涯决定是经由一个有系统的问题解决的形态而被达成,包括七个阶段,即探索、结晶化、选择、澄清、归纳、革新和整合。泰德曼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强调生涯决定过程中渐增的自我觉察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5.格特弗兰德森(Gotthedson)的职业抱负理论

职业抱负的发展是格特弗兰德森发展性理论的主题。依据他所言,在职业发展中的自我概念是选择生涯的主要因素,因为人们要的工作是要能与他们的自我形象相符合的。而自我概念发展的主要决定因素包括个人的社会阶段、智力水准以及其他性别类型的经验等。他认为个人的发展将经历四个阶段,即大小及力量导向、性别角色导向、社会评价导向、内在独特自我导向。在这一发展的模型中,职业偏好融合了生理及心理成长所伴随而来的复杂性。而职业偏好的主要决定因素,是在自我概念发展过程中渐增的职业抱负限制,也就是说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随着认知的深入发展,职业抱负水平也将有相应的变化与发展,从而影响职业生涯的选择与改变。6.克鲁姆伯尔茨(Krumboltz)的社会学习理论

克鲁姆伯尔茨的社会学习理论是以社会学习的观点来解释人类生涯选择的行为,特别强调社会因素和学习经验对生涯选择的影响。克鲁姆伯尔茨(1979)认为四类因素将影响到一个人的生涯决定,这就是遗传天赋、环境条件和事件、学习经验以及任务进行技巧。其中,环境条件和事件包括了社会因素、教育条件和职业条件,而任务进行技巧是通过遗传天赋、环境以及不同的学习经验的交互影响而形成的技巧,包括目标设定、价值澄清、确认选择方案以及职业信息的获得等。按照社会学习理论的观点,上述这四类因素在不断地相互作用,交互作用的结果是形成个体对自己的能力、兴趣、价值观的推论,个体对世界的推论和任务进行技巧。而个体的行为是综合以前所有的学习经验、自我与世界的推论以及具备的各种能力的结果。基于对环境影响作用的重视,社会学习理论认为生涯的选择是一种相互的历程,这种选择不仅反映个人自主的选择结果,也反映社会所提供的就业机会与要求。同时,社会学习理论也认为生涯决定是人生长期的历程,不只是发生在一生中的某一阶段,而是由从出生到退休连续不断的各种事件与任务进行技巧所决定的。因而,必须在教育与生涯辅导中重视生涯决定技巧的教导。

克鲁姆伯尔茨等人于1977年发展出的生涯决策的系统性七步骤法正是以提高个人决策能力为目的的。

7.克内菲尔坎姆(Knefelkamp)和斯列皮兹(Slipitza)的认知发展理论 克内菲尔坎姆和斯列皮兹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认知发展的生涯发展模式。他们将认知发展心理学上的发展阶段观念应用于生涯辅导中。他们认为学生的生涯认知也是有一循环渐进的发展阶段的,他们对于生涯发展、生涯知识及生涯抉择的看法是从最简单的层级逐步向复杂多元的层级推进的。学生对这些不同区域的观点,会影响到他们整个生涯发展的方式。克内菲尔坎姆等人认为生涯发展的过程会有一连串的质变现象,概括地说,共有九项,即语义结构、自我处理能力、分析的能力、对变通观点的开放、承担责任的能力、扮演新角色的能力、控制点、综合的能力、自我冒险的能力。根据这九个质变项,其所构成的生涯认知发展模式可分为四个时期、九个阶段,这四个时期分别是二元关系期、多元关系期、相对关系期和相对关系承诺期。这九个质变项在这四个时期、九个阶段中会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情形,将形成一个系列,由此构成从简单的分法的观点到复杂的多元化的生涯观点这一连续的认知过程,其发展层次逐渐朝向对于个人的认同、个人的价值以及整体的生涯这三者关系的整合,从而个人就能作出满意的生涯抉择。根据上述论述,生涯辅导的目标在于促进个体对生涯发展各时期的认知,并以当前的时期和阶段为基准,提供一些挑战与支持,从而促使个体往下一个时期和阶段发展。

(二)生涯发展的生命全期理论

与前面的理论不同,运用在生涯发展上的生命全期理论,关心的是个人在一生当中处理生涯议题时的各种成长和变化,而非只是某个时间阶段的生涯议题。因为生涯发展是被视为终身的过程,所以生涯辅导方案应该依个人在一生中各阶段的需求而设计。金斯的格(Ginsberg,1951)通常被视为是首先就发展性立足点来探讨关于职业选择的心理学首创者。他将职业选择的发展性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幻想、试验和实际阶段。舒伯是自帕森斯之后又一位里程碑式的大师。他集差异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职业社会学及人格发展理论之大成,进行了长期的研究,系统地提出了有关生涯发展的观点。他认为生涯发展是一连续不断、循序渐进且不可逆转的过程,并将生涯发展阶段划分成成长、试探、决定、保持和衰退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中,每个阶段都有一些特定的发展任务需要完成,而前一阶段发展任务的达成与否关系到后一阶段的发展。此后,舒伯(1980)对发展任务的看法又向前跨了一步。他认为在人一生的生涯发展中,各个阶段同样要面对成长、试探、决定、保持和衰退的问题,因而形成“成长—探索—建立—维持—衰退”的循环。同时,舒伯视自我概念为确立一个人将终身依循的关键力量。他于1951年设计了一个研究,研究九年级男孩的职业发展。那些被视为在九年级中职业成熟的学生,在成长为青年人时,明显地较为成功。他的结论建议说,生涯成熟和青春期中的自我觉察程度、职业的知识,与发展出的规划能力之间,存在相互影响。此外,舒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又提出拱门模型,以描述一个人在一生当中所经历到的不同角色的多变性。此模型的应用,说明生理上、心理上以及社会经济上的决定因素如何影响生涯的发展,从而弥补了舒伯前期理论较忽略经济、社会因素对生涯发展方面的影响的缺陷。就舒伯的理论来说,整个演变的阶段任务占了很重要的地位,而演变阶段任务中的人生角色也会因为个人在人生中的不同阶段而产生不同的变化,对儿童、青少年以及成人都应有不同的发展要求,而生涯成熟度就是衡量他们是否达到他们所在阶段所要达到的发展任务的重要指标。

三、生涯辅导理论的演变对我们的启示

通过以上对生涯辅导理论的概述,我们不难看出,虽然这些理论有各种不同的名称,但均强调个人的独特特质与社会特质间的关系;这些理论之中的主要差别,是生涯决定历程中影响因素的性质,但所有的理论对生涯辅导都有共通的启示。

(1)生涯发展发生于与年龄有关的阶段,但是受到社会文化环境中很多的因素所影响。因为生涯发展是一个终身的历程,生涯辅导方案必须是为了符合个人一生需求而加以设计。

(2)每个人都应该被认为是独一无二的。这独特性是很多来源的产物,包含社会文化的背景、遗传、个人的教育经验、家庭关系与社区资源。在这些当中,价值、兴趣、能力和行为倾向对于生涯发展是重要的。

(3)自我概念影响生涯决定。自我概念不是一个静态的现象,而是一个前进的历程,并可能随人们和情境的变化而逐渐或突然地改变。正确的自我概念对生涯成熟是有重要贡献的。

(4)个人的个性和特质经由标准化评量工具而被评定,被确认的特质将用于预测未来适应的成果。将工作要求与个人个性相配合,是一些生涯辅导方案的一个重要部分。

(5)介绍有关职业性质和就业机会的信息,与发展适当使用信息的技能,是生涯心理辅导的目标之一,并且这项需求将持续一生。(6)生涯发展包括终身系列的选择,通过对生涯规划及生涯决策能力的培养,可协助个人作适当的选择。

同时,从生涯辅导理论的演变过程中,我们也不难发现,继特质因素论之后,大量涌现的生涯辅导理论有着一个明显的共同发展默契,那就是逐渐摆脱传统特质因素论的影响,使得生涯辅导理论不再狭隘地单单进行人与职业的配对组合,而是将生涯辅导引向个体连续的生涯发展历程中,融人个体的自我发展进程、角色发展的进程中,直至扩展到终身发展的领域与范围。这样,也就使得生涯辅导在时间与内容广度上都有了大幅度的延伸。明确生涯辅导理论的这一发展态势,对于今后在我国开展生涯辅导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二篇:生涯理论简史

前言-生涯理论发展简史

“生涯辅导”出现之前,一般人对这个专业的称呼是“职业辅导”,这种名词术语的转变,意味着这个专业的基本概念、理论依据、咨询人员的角色和工作内容都有了重大变革。

第一节生涯的基本概念

关于“生涯(career)”一词。在希腊,Career这个词有疯狂竞赛的精神,如to career a horse(驾奴赛马)。在西方文化中,使用生涯一词,隐含着未知、冒险、克服困难的精神。

目前西方学者所接受的生涯定义是舒伯(Super,1976)的论点,根据这个观点,生命或生活>生涯>工作或职业。

由此看来,“生涯”的界限并未大到与“生命”或“生活”画上等号,也未小到与“工作”、“职业”等义,其本身即有丰富的内涵与范围。有以下特点:

一、方向性:它是生活的前进方向

人一生的生涯发展看似纷乱无序,但实际总在沿着某个路径在前进。对于这个路径的方向,不同的理论有不同的解释,不同文化影响下的个体也会有不同的引导者:

可能是自我概念,可能是生命意义或价值;(比如李叔同,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号弘一法师)

可能是在追求某种需求的满足;(对权力、物质的需求)

也有可能是某些特质如兴趣或能力;(比如姚明)甚至是某些紧紧贴近社会的趋势。(大多数人)所以我们要认清一个人的生涯,问题是找到内在指导生涯发展的方向是什么?

二、时间性:生涯是一生当中连续不断的过程 “生涯”综合了过去、现在到未来的状态。我们对一个人的生涯的认识,要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现在的状态是之前状态的结果。比如,现在的工作是一个人的家庭环境、教育背景所导致的。将来的职业发展,也会受到当前职业状态的影响和制约。(这是从纵切面来看)

三、空间性:生涯角色是职业角色和与职业相关的其他角色

从“生涯”的横切面看,它会同时呈现不同的角色。这些角色不全然是职业,但又都与职业活动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以我为例,我的生涯角色包括公务员、人夫、人子、人父、人友等。但是我作为一位美食爱好者,可能就与目前的生涯角色没什么关系。

生涯发展虽然是以职业角色为主,但是其他角色也会影响到职业角色,是不可割裂的。所以,这要求我们在认识生涯的时候要全面的看问题。

四、独特性:每个人的生涯发展是独一无二的 虽然可能教育、工作背景相似甚至相同,但是每个人的生涯发展又是独一无二的,因为人们在每一个职位或角色上的表现方式都不尽相同。

例如美国前总统约翰逊(Lyndon Johnson)和福特(Gerald Ford),都是工人阶级出身,都担任过海军指挥官、国会议员、国会秘书长,以至总统,但是两人在国会与总统任内的表现褒贬不同,各人的生涯经验也自然有别。

这就要求我们具体问题要具体对待,尊重每个人的差异性。

五、现象性:生涯是个人对自己状态的主观认识 生涯不等于生命,生命可以是客观的存在,生涯的存在却是个人主观意识所认定的存在。当一个人开始反思工作状态时,生涯才“如影随形”。

职业是“人如何做他的工作”,生涯是“人如何看他的工作”,以至于“人如何从工作中看自己”。因此人生的意义可以在生涯发展过程中得以彰显,得以完成;不仅是由于这个人做了什么大官(客观的职位),而且是由于这个人做了什么大事(主观的自我实现)。

六、天)

在生涯发展过程中,遗传条件、社会阶级、政策拟定,甚至机会因素,都会影响到个人的生涯发展。然而,人不是被动地受环境的制约,而是能主动地去思考、去计划,进而改变环境、创造环境。生涯可以主动塑造,主要透过生涯转换过程中的生涯决定来完成。

帮助人们借助生涯概念认清自我,并进而主动塑造生涯,这就是生涯咨询师赖以存在的基本概念。

主动性:生涯可以塑造和改变(我命由我,不由

第二节中国人的生涯概念

为什么将Career翻译成“生涯”,而不是“生计”、“志向”或“命运”?可以通过将这些词与生涯相比较,来探讨中国人“生涯”内涵,一、生涯

把生涯看成“人生的极限”,庄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是强调生涯的时间性。

把生涯看成“生活”或者生活方式,“谁能更拘束,烂醉是生涯”杜甫《杜位宅守岁》,这强调了生涯的空间性。

二、生计

谋生之计。生计为生存糊口的代名词。生计的意思不够表达Career。

三、志向

志,上为“士”,下为“心”,士人之心,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生涯目标是“学而优则仕”。而“君子不器”,君子不能拘束于一技一艺,所以中国士人的生涯观念是“反职业主义”的。

在中国社会,生涯发达的道路,以前是科举,现在是高考、留学考试、研究生考试,最终指向都是做官。所以中国人多有“升学目标”,而少“求学目标”。中国人的“士人之心”要能顺遂,途径狭窄,路程漫长,不确定不可自控因素太多。

四、命运

“运”是由两种“命”相互作用的结果,个人的“命”

与环境的“命”,二者如果适配,个人就是好运,反之就是歹运。个人的“命”,也可以通过个人主观意愿的进修、学习等,来配合环境需要进行调整,这是后天之命去迎合先天之命。

第三节生涯理论发展简史

生涯理论起源于美国,最早是以“职业辅导”形式出现的。职业辅导是指由专业的机构帮助择业者确定职业方向、进行职业选择、并谋求职业发展的咨询指导过程。1908年,“职业辅导之父”——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帕森斯(Parsons)创办了“波士顿职业局”,从事职业指导工作,并于1909年撰写了《选择职业》著作。该书第一次运用了“职业辅导”这一专门学术用语,建构了帮助青少年了解自己、了解职业、以及人职相配的职业指导模式,标志着职业指导活动的历史性开端。帕森斯的理论成为以后职业指导理论的基石。

20世纪60年代以来,职业生涯理论和实践获得蓬勃发展。90年代中期由欧美国家传入中国,并为人们所接受。综合具有代表性的职业生涯管理理论,按其历史的演进大致可划分为四个流派,即:特质论、生涯发展论、适应论、建构论。

一、特质论

全称为“特质因素论”(Trait-and-Factor theory),“特质”是指能够心理测验所测得的特征;“因素”,是指能够胜任工作表现必须具备的特征。特质因素论就是研究个人心理特质与职业因素相匹配的理论。这个理论的代表人物为:帕

森斯(Parsons)、霍兰德(John Holland)。霍兰德将美国社会中的职业归纳为六大类型,在1971年提出的类型论是特质因素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理论。这个理论所关心的问题,在“职业选择”这个焦点上。

适合使用特质论的有两类人:一类是学生,适合做生涯教育,展望未来时可以把视线放窄,做更高概率的事情。第一类是上班后三年左右,他在第一段生涯已经完成社会生存和职场适应话题,但又不太满足原来职业的生态,所以适合用特质论做一个全面的梳理,把已经形成的特质做一个自我认知,同时给他更好的定位。特质论不是把你定死在一个职业,而是帮助你找到成功更高概率的地方。

二、生涯发展论

关注的焦点是生涯发展问题。舒伯理论观点雏形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他认为“生涯选择是一个过程而非一个事件”。(从1953到1990期间的系列成果)提出的生涯发展理论,让生涯发展的概念替代了职业辅导的模式。其主要观点是,生命可以分为成长、探索、建立、保持、衰退5个阶段,个体在生命全程要扮演孩子、学生、休闲者、公民、工作者、持家者6个,每个角色所要付出的时间和努力会随着生命阶段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淋漓尽致地过平衡满足的人生。

可以参见生涯彩虹。

28-40之间的女性,80%都是面临着很多职业生涯平衡的问题;对于生涯角色剧增的35-45岁男性,也是有特别的

指导意义。

三、适应论

克朗伯兹、伦特等提出的学习适应论。适应与发展:设定自己想要的方向,盯紧和校准目标,不断的自我提升与修炼,最终达成结果。

人们提出了人和职业的关系,这个问题就好像是树,同样是树,长的不一样,因为环境和树的适应能力不同。

有CIP理论、SCCT理论等。

适用人员:当代大学生,应该通过学习和适应,让自己在这个环境中活下去。今天大学生遇到的是就业率低的问题,应该通过学习和适应,提高就业机会。特质论做减法,适应论做加法。对完美工作的标定有问题,初级的工作可能不是特别有趣。

四、建构论

诠释与创造生命:察觉、理解并接纳自己,找到生命的意义和使命,把生活当成一种创造性的自我表达。

进入信息时代以后,我们不再是树,也不是齿轮,而是艺术家,一笔画下去,不知道好不好,但是一个机会和一种尝试。

建构论:成功人士,财物自由,有物质资源;00后,有时间资源。

第三篇:教师专业生涯理论

国外

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学者弗兰西斯·富勒(Frances Fuller)提出了教师发展的“四关注阶段理论’:即职前关注阶段、入职初期关注阶段、教学情境关注阶段、关注学生阶段,从此拉开了教师专业成长发展阶段理论研究的序幕。

卡茨(Katz)在访谈与调查的基础上,提出教师成长发展可分为求生存时期、巩固时期、更新时期和成热时期的四个阶段。

伯登((Burden)等人在访谈的基础上提出教师生涯发展论,将教师成长、专业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求生存阶段、调整阶段、成熟阶段。

伯利纳(Berliner)提出,教师发展成长经历新手教师、熟练新手教师、胜任型教师、业务精干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五个阶段。

斯德非(Steffy)提出教师生准阶段模式论,将教师发展成长经历分为预备生涯阶段、专家生涯阶段、退缩生涯阶段、更新生涯阶段、退出生涯阶段。

菲勒斯(Fessler)提出教师生涯循环论,认为教师成长经历职前教育阶段、引导阶段、能力建立阶段、热心和成长阶段、生涯挫折阶段、稳定和停滞阶段、生涯低落阶段和生涯退出阶段。

瑞士学者休伯曼(Huban)等人提出教师职业生涯的生命周期理论,认为教师生涯经历入职期、稳定期、实验和歧变期、重新估价期、平静和关系疏远期、保守和抱怨期、退休期。

国内:

叶澜教授等将教师成长、专业发展分为“非关注’、“虚拟关注”、“生存关注”、“任务关注”和“自我更新关注”等五个阶段。

傅道春教授将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历程归结为:“非关注”阶段、“虚拟关注”阶段、“生存关注”阶段、“任务关注”阶段和“学生关注”阶段。

吴康宁教授将教师专业化过程分为预期专业社会化与继续专业社会化两个阶段。

第四篇:大学生涯设计与辅导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

大学生涯设计与辅导的理论探索及实践创新

第一部分大学生涯设计与辅导的理论探索

一、课题

1.邹放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教思政司函〔202_〕39号),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委托研究项目;

——关于下达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高校思政、党建、稳定、网络)委托研究项目的通知(网络)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课题申请书)

2.池忠军,《大学生生涯辅导的理论与方法研究》(L3—033),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大学生生涯辅导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立项通知书)(找原件替换)

——大学生生涯辅导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结项申请书)

——大学生生涯辅导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结项报告)

——大学生生涯辅导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结项证书)

3.王增国,《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新拓展——生涯指导的实践探索》(01SJD880007),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新拓展——生涯指导的实践探索(课题结项报告书)——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新拓展——生涯指导的实践探索(课题结项报告)

4.赵红灿,《大学生生涯规划体系研究》(SBXLZXY07004),苏北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科研中心项目。

——大学生生涯规划体系研究(课题申请书)

——大学生生涯规划体系研究(课题立项书)

二、教材

1.《大学生涯导论》202_版,主编:邹放鸣、赵跃民;副主编:池忠军、章毛平、蔡世华、曹巍、王崇林。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2_年12月第1版

2.《大学生涯导论》202_版,主编:邹放鸣、宋学锋;副主编:王增国、章毛平、蔡世华。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2_年11月第2版

三、围绕“大学生涯设计与辅导”形成的文章

1.邹放鸣,《贴近学生思想实际和成才需求开展“大学生涯设计”教育活动》,《中国高等教育》,202_年第15/16期,26页

2.邹放鸣,《大学的由来——关于大学的理念、使命及功能的简要历史回顾》,《煤炭高等教育》,202_年 03期

3.邹放鸣,《论当代大学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_年 03期

4.邹放鸣,《素质教育若干问题再认识》,《当代青年研究》,202_年 04期、5.池忠军,《生涯辅导的理论渊源与方法辨析》,《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2_年第1期

6.池忠军,《论生涯辅导历史演进的教育哲学基础——兼论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新拓展》,《山西

1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社科版)202_年第9期

7.赵红灿,《大学生生涯辅导体系构建研究》,《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_年第5 期

8.张文斌,《大学生涯设计的思考》,《当代青年研究》,202_年第2期

9.王增国,《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问题研究》,《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_年第4期

10.池忠军,《构建大学生成才服务保障体系》,《江苏高教》,202_年第1期

11.赵红灿,《高校应加强新生适应教育》,《北华大学学报》,202_年第4期

12.池忠军,《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现状分析》,《煤炭高等教育》,202_年第2期。

13.池忠军,《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专业化体系建设论纲》,《黑龙江高教研究》,202_年第12期。

14.池忠军,《简论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理念及其模式架构》,《中国高教研究》,202_年第5期。

15.池忠军,《简析西方就业指导理论的发展演变》,《教育与职业》,202_年第1期。

16.池忠军,《台湾、香港生涯辅导的本土化路径与审视》,《教育与职业》,202_年第11期。

17.章毛平,《科学发展观与大学生的人生观》,《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_年第4期

四、相关研究论文

1.邹放鸣,《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思想道德建设》,《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_年第3期。

2.王增国,《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现代性透视》,《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_年第4期。

3.王增国,《邓小平德育思想体系结构初探》,《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_ 年第3期。

4.章毛平,《关于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理性思考》,《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_年第4期。

5.章毛平,《坚持知、情、意、信、行的统一——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有效性》,《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_年第4期。

6.章毛平,《试论网络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影响及对策》,《改革与战略》,202_年第5期。

7.龚成,《当代大学生思想认知的“层级落差”现象分析》,《黑龙江高教研究》,202_年第4期。

8.龚成,《对当代大学生学风状况的调查分析》,《教育探索》,202_年第3期。

9.龚成,《试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多维整合模式构建》,《中国成人教育》,202_年第8期。

10.龚成,《大学生十年思想政治状况及教育启示—基于中国矿业大学1997-202_年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理论探讨》,202_年第6期。

11.赵红灿.王增国,《辅导员考评和激励体系构建要注意八个结合》,《江苏高教》,202_年第3期。

12.张文斌,《论大学的世界性品格》,《煤炭高等教育》,202_年第6期。

13.张文斌,《大学的世界品格与大学生人格塑造》,《思想教育研究》,202_年第11期。

14.施永红,《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结构分析与援助体系研究》,《江苏高教》,202_年第2期。

15.施永红,《公民意识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石》,《煤炭高等教育》,202_年第3期。

16.施永红,《职业化——高校专职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必由之路》,《黑龙江高教研究》,202_年第5期。

17.魏世英,《教育产业化下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自我疏导方法的研究与探索》,《职业时空》,202_年6月上,总第78期。

18.魏世英,《人格自我实现--转型期大学生的心理危机自救》,《煤炭高等教育》,202_年第2期。

19.施永红,《浅析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成本》,《煤炭经济研究》,202_年第4期

五、辅导员调研调查报告

1.陈平——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及对策初探

2.林妍——做好优秀学生的生涯设计指导

3.刘宁——浅谈如何在高校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

4.王猛——设计生涯,成就青春

5.吴健波——生涯设计,大学生活的开始

6.谢刚——从一名大学生的成功看大学生涯设计的重要性

7.易真龙——团体辅导在大学生涯设计指导中的运用和实践状况调查研究

8.张晓波——我校大学生涯设计问题与对策研究

9.朱丽——高校开展大学生生涯设计初探

第二部分大学生涯设计与辅导的实践创新

一、《大学生涯设计登记表》(未填和四年完成)

——《大学生涯设计登记表》(空白);

(在提供空白表的同时,提供若干手写样表)(替换)

二、大学生涯设计流程图

——流程图;(替换)

——如何做好新生大学生涯规划(展板

1、展板2)

三、我校开展大学生涯设计与辅导活动的文件通知

——“深化和完善大学生涯设计活动”写入《中国矿业大学改革与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关于开展202_级新生生涯设计指导的通知

——关于开展202_级新生大学生涯设计活动的通知

——关于开展202_级新生大学生涯设计活动及深化202_、202_级学生大学生涯设计活动的通知 ——关于开展202_级新生大学生涯设计和深化全校大学生涯设计活动的通知

——关于开展202_级新生大学生涯设计活动的通知

——关于加强202_级新生教育工作的通知

——关于加强202_级新生教育工作的通知

——关于加强202_级新生教育工作的通知

——“大学生涯设计与辅导”写入《中国矿业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的意见》文件(更换名称)

——关于进一步做好202_级新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通知

四、大学生涯设计与辅导工作手册

——大学生涯设计活动工作手册

五、《大学生涯导论》课程表、大纲、课件PPT

——《大学生涯导论》学生个人课表

——中国矿业大学稳定性通识教育选修课一览表

——《大学生涯导论》课程教学大纲(替换)

——《大学生涯导论》课程PPT

六、大学生涯设计与辅导专题讲座

——周世宁院士为新生做生涯讲座

—--国家首届教学名师曾勇教授做客《大学生涯论坛》第四期

——国家首届教学名师于洪珍教授为同学们做大学生适应性讲座

——宋学锋副校长讲授《大学生涯导论》

——庄寿强教授“大学生创造与创新”讲座

七、“校园之星”和“明星集体”校园巡回报告会

——关于开展“明星集体”和“校园之星”巡回报告活动的通知

——05-06学明星集体和校园之星巡回报告会展板

——06-07校园之星和明星集体风采展示(七张彩图)

——07-08学明星集体和校园之星巡回报告会展板(五张彩图)

——202_年感动矿大十佳大学生表彰会图片

八、大学生涯报告主题班会

——化工学院06级新生生涯讲座

——外文学院07级大学生涯规划主题班会

——文法学院07级学生生涯演讲

——08级新生大学生涯演讲比赛

——安全08-4班生涯设计主题班会

——安全学院08级生涯设计,模拟小课堂——明星报告团

——采矿08-8班班主任赵一鸣老师召开大学生涯设计主题班会照片

——化工学院08级学生生涯演讲

九、《生涯辅导》专题网站

——中国大学生在线“生涯辅导”栏目(截屏)(重抓)

——“中国大学生在线”“生涯辅导频道”匾额

——中国大学生在线“频道共建杰出创意奖”牌匾(202_)

——中国大学生在线“内容共建突出贡献奖”牌匾(202_)

——中国大学生在线“杰出贡献奖”牌匾

——中国矿业大学学生工作管理系统-大学生涯设计栏目(截屏)

十、学生工作通讯社针对大学生涯设计与辅导工作的专题调研报告

1.我的大学生活——对我校学生大学生活的调查报告

2.生涯设计,设计美好大学生涯-关于我校大学生生涯设计情况的调研

3.大学生与大学之道——关于我校大学生对大学的感悟调研

4.规划大学生活 书写人生旅程——关于我校202_级大学生涯设计活动的调研

5.且行且思 扬帆起航——关于我校新生对大学生活适应状况的调研

6.设计人生 规划未来——关于我校07级同学大学生涯设计的反馈调研

7.回眸“最初的梦想”——关于我校大学生涯设计情况的反馈调研

十一、大学生涯设计与辅导活动考核评估

——关于开展202_年中国矿业大学学生工作单项评估的通知

——中国矿业大学学院大学生涯设计活动工作考核评估指标体系(202_)

——关于表彰202_学生工作单项评估先进单位的决定

第三部分大学生涯设计与辅导的特色与成效

一、近四年来毕业生离校前对“大学生涯设计与辅导”专题调查统计分析(重新调整)——202_届毕业生《大学生涯设计回顾总结表》及统计分析

——202_届毕业生《大学生涯设计回顾总结表》及统计分析

——202_届毕业生《大学生涯设计回顾总结表》及统计分析

——202_届毕业生《大学生涯设计回顾总结表》及统计分析

二、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报告

——中国矿业大学毕业生就业率(202_年-202_年)

——中国矿业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报告(202_年)

三、学生大学生涯征文汇编

——202_级大学生涯设计访谈录

——202_级生涯设计征文汇编

——202_新生大学生涯设计征文汇编

——202_级新生《大学生涯导论》读后感汇编

——202_年大学生涯设计征文汇编

——202_级大学生涯设计征文汇编

——202_级百篇大学生涯设计优秀征文

——202_级大学生涯设计征文汇编

——202_级大学生涯设计征文汇编

——202_年以来有关“大学生涯设计与辅导”的校报报道扫描照片16张

四、活动成效

——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

——“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

——我校连续三次捧得“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优胜杯”

——202_-202_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一览表(没链接)

——江苏省大学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202_——202_)

——江苏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202_)

——江苏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集体(202_、202_)

第四部分项目的应用推广及社会影响

一、媒体报告

——《大学生涯能否自我设计》,《中国教育报》202_.2.3(网络截屏)

——书评《简评大学生涯导论》,《中国教育》,202_.2-3期(重抓)

二、活动获奖

——《大学生涯设计与辅导的理论与实践》获202_年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大学生涯导论》获全国煤炭教育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202_)

——《大学生涯导论》获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华东区)优秀教材、学术专著一等奖 ——我校大学生生涯设计与辅导工作获得江苏省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创新一等奖;

——《以生涯辅导为载体 形成促动机制 创建优良学风》获202_年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

——“生涯辅导”获“中国大学生在线”网站频道共建“杰出贡献奖”

——《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新拓展——生涯指导的实践探索》获202_全国高校学生工作优秀学术成果研究报告一等奖

三、应用推广

——《贴近学生思想实际和成才需求开展“大学生涯设计”教育活动》被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德育为先—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一书收录

——工作案例《设计好你的大学生涯》被江苏省教育厅编印的《实践与探索—新时期江苏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百例》一书收录

——《大学生涯设计活动的工作实践与思考》被《首届江苏省高校辅导员论坛论文集》收录 ——202_年8月4日,邹放鸣副书记在全省高校学生工作会议上就《我校开展大学生涯设计与辅导活动的做法》进行交流发言(发言稿和照片)

——202_年8月,池忠军院长在全省辅导员岗前培训会上讲授《大学生生涯规划及指导》(讲义和照片)

——学生处副处长曾兵到徐州工业职业建筑学校进行生涯培训(202_)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出具《大学生涯导论》征订情况的证明(202_.4.30)

——四川大学致谢信(202_)

——南京农业大学到中国矿业大学学习考察“大学生涯设计”的函(202_)

——成都理工大学的感谢信(202_)

——扬州大学的感谢信(202_)

——南京理工大学致谢(202_)

——南京艺术学院关于到中国矿业大学考察学生工作的函(202_)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续订《大学生涯导论》的函(202_)

——西安科技大学“关于到贵校考察”的函(202_)

——南京财经大学的感谢信(202_)

第五篇:生涯咨询与辅导(考试卷)

《生涯咨询与辅导》试卷(A)卷

一、选择(请选出每题唯一答案)

1.前程无忧网对大学生暑期兼职实习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兼职实习的机会日益增多,企业满意率较往年有所提高,但是不少大学生却对暑期实习的意义打上了问号。针对这种现象,下列哪项表述是错误的? A.社会为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实习兼职空间,大学生应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寻找实习机会 B.实习兼职应避免盲目,要与自身的职业发展规划联系起来,为就业做好实践上的准备 C.大学生应该有合理的实习兼职期望,明确意图,在实践中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D.实习兼职只是为企业廉价甚至是免费打工,还浪费了大量时间 2.我们最好在什么时候开始考虑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问题? A.大学毕业前 B.刚进大学时 C.上大学之前 D.尽早

3.第一印象往往会对一个人的整体评价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第一印象一旦形成,就不易改变,并且会一直影响着双方以后的交往过程。即使后来的印象与第一印象之间不甚吻合,我们仍然习惯于服从最初的印象。这种现象称为()。

A.群体效应 B.破窗效应 C.马太效应 D.首因效应

4.在大学二年级开始至二年级结束前两个月的生涯发展阶段中,生涯规划准备工作不包括: A.建立合理的价值体系和认知结构

B.围绕职业生涯规划制定相应的成长计划

C.学习并运用生涯目标建立方法和生涯抉择方法,完成生涯决策 D.参加专项行为训练,提升实现目标的行动力

5.生涯是个人依据他的人生理想,为了自我实现而逐渐展开的一种独特的生命历程,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生涯。这里指出了生涯的什么特点? A.综合性 B.终身性 C.发展性 D.独特性 6.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一个人对其一生中所有与()相关的活动与任务的计划或预期性安排。A.理想 B.职业 C.家庭 D.生活

7.()是指值得个人投入一生心力,以获得最大人生价值的生涯目标。

A.工作(work/job)B.职业(vocation)C.事业(Enterprise)D.生涯(career)8.要使成长在自己的掌控之中,需要首先做的是:

A.相信自己 B.了解自己 C.自我实现 D.自我开发

9.一位哲学家与一个船夫之间正在进行一场对话:“你懂数学吗?”“不懂。”“那你至少失去了一半生命”。“你懂哲学吗?”“不懂。”“那你失去了80%的生命。”突然,一个巨浪把船打翻了,哲学家和船夫都掉进了水里。看着哲学家在水中胡乱挣扎,船夫问他:“你会游泳吗?”“不??会??”“那你就失去了整个生命”。这是马克思曾说过的一则寓言故事,你认为其中蕴含了哪种学习理念:

A.终身学习B.自主学习C.实践学习D.创新学习

10.有位同学学的是生物工程专业,入学不久看了几本小说,发现自己对写作很感兴趣,于是花了很多时间来学习写作,甚至立志成为一名作家。他将自己的小作品投给杂志社,但却屡遭拒绝,渐渐地,他失去了写作的兴趣。从这个事例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A.有些兴趣只是暂时的,不要草率地据此判断自己是否适合专研该领域的知识 B.学生物工程的想做作家,简直就是不切实际,白日做梦 C.如果有专业的指导,这名同学一定能够成为优秀的作家 D.以上都不对

二、判断(根据你的判断,在括号内打“√”或“×”)1.任何一门学科领域都包含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因此通过学习任何一门专业,都可以掌握一套“如何学习的方法”。你认为这种说法()

2.对于大学生来说,大学期间学业是最重要的储备,如果因追求爱情而荒废了学业,既减少了职业选择的机会和事业成功的条件,爱情的美好也会大打折扣。对于这种说法,你认为()

3.我们进行生涯发展规划,重要原因之一是职业资源稀缺,体现为:相对于高校毕业生数量而言,存在岗位的稀缺;相对于自我实现的需要而言,“好”岗位的稀缺。你认为这种说法()

4.生涯规划所涉及的内容就是个人对于人生理想、职业价值观、兴趣爱好、个性特征、能力状况等主体方面的认识。你认为该说法()

5.人格特点没有好坏之分。你认为这种说法()

6.一个人的价值观不需要体现在他的实际行动上。你认为这种说法()

7.了解自己的天赋可以发现自己的长处,增加自信心,从而更好地发挥潜力。你认为这种说法()8.心理咨询师是运用心理学和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遵守心理学原则,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关于心理咨询师的这一定义,你认为()9.决策风格是指一个人在做决策时只固定使用一种决策方法。你认为这种说法()

10.个体差异是普遍存在的,进行职业决策时,要根据一个人的个人特点来选择与之相对应的职业种类,实现“人职匹配”。你认为这种说法()

三、简答(请写出每题答案,并简单解释)1.生涯辅导的对象是哪些人?

2.生涯犹豫者之所以未定向,其原因与错误的认知有关,如 “非理性的期待”,请至少列举出5条。3.当代生涯辅导的主题有哪些? 4.中国人生涯观的特色?

5.霍兰德的类型论包括那几种职业倾向类型?

《生涯咨询与辅导》课程(A)卷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共10题,每题3分,合计30分)1-5 D D D C D

6-10 B C B C A

二、判断(共10题,每题2分,合计20分)1-5 √√ ×× √

6-10 × √√× √

三、简答(共5题,每题10分,合计50分)

1.已决定者;未决定者;生涯犹豫者;生涯适应不良者。(共4个得分点,每点2.5分)

2.一个人一辈子只有一个适合他的职业;选择一个职业或者科系后就不能再做改变;工作室生活的一部分,它能满足我所有的需求;工作职位越高,就显得越有价值;我相信有一份测试报告能告诉我我将来要做什么;由父母亲替我决定未来职业方向,要比我自己决定更为恰当。如果我对所从事的工作感兴趣,那么我就能拥有成功的事业;世界变化太快,计划不如变化快;在发展职业方向的过程中,一个人只能有一次重要的决定;没有分析完数据前不太适合做决定;家庭和事业之间,我只能选择其一作为重点;有些工作不适合男生(女生)做;未来的事业没有按照原计划进行,那我就不容易成功;现在不做决定,也许将来能有更好的决定。(5个得分点,每点2分)

3.生涯决策能力的发展;自我概念的发展;对生活方式、价值及休闲的重视;强调自由选择与责任承担;重视个别差异;对外界变迁的因应。(6个得分点,每点1.5分,字迹工整加1分)4.以考试为晋身之阶;性别刻板印象;服从权威,循例重俗;命定与自定。(4个得分点,每点2.5分)

5.实际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传统型。(6个得分点,每点1.5分,字迹工整加1分)

生涯辅导理论的演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