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以林养菌,以菌促林的林下经济新模式
编辑:紫竹清香 识别码:21-1101479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8-12 19:59:41 来源:网络

第一篇:以林养菌,以菌促林的林下经济新模式

以林养菌,以菌促林的林下经济新模式

林下养鸡、林下种菜……这几年,林下经济模式越来越丰富,但规模与成效却参差不齐,如何在不破坏树林生态的前提下创造经济价值,似乎是林下经济模式经营者不断探索的方向。

日前,笔者前往上海市崇明县建设镇,来到当地以林下食用菌种植为特色的邹大菇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听负责人邹正云讲述其在崇明发展林下经济模式的经历。他为了提高在市民中的品牌辨识度,在合作社基地附近竖起了“邹大菇蘑菇庄园”的标志,“我的蘑菇庄园不仅生产天然、绿色的优质食用菌,也为市民提供了原生态的采摘体验,”邹正云对自家的产品品质相当有信心。

回归农业

邹正云来到上海已经许多年了。他给别人打过工,也自己开过工厂做老板,但这样一个在别人眼里已经跳出农村“有出息”的人,却在两年前选择重归农业,继续“泥腿子”的事业。他笑称,重归农村后的他才觉得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和自由。

两年前,他来到了建设镇,一片林地给了他新的机会。之前的经营者因为缺乏经验和技术,面临着生产上的窘境,而当邹正云接手并建立蘑菇庄园后,一个成熟的林下经济模式才慢慢成形。笔者在基地里看到,一片片树林的宽大间隙里,设立了一个个大棚,大棚内的土壤上摆放着一个个菌包,生长着庄园内种植面积最多的食用菌――香菇;而在不远处的田间,露天放置的菌包则生产着庄园内另一主打食用菌――木耳。除此之外,直接栽培在土壤中的大球盖菌,市面上需求较大的平菇等,也都是邹正云庄园内的产品。

农林复合共赢模式

邹正云告诉笔者,林下食用菌种植是一种以林为主的农林复合共赢的林下经济模式,主要是利用林荫环境,营造适宜菌类生长的小环境,生产食用菌类产品,也是目前较为成功的林下经济模式之一。林下食用菌种植实现了从单纯利用林产资源向林产资源和林地资源结合利用的转变,形成了多维立体产业经济结构,这比单一经营林木能更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以林养菌,以菌促林。在邹正云占地500亩左右的蘑菇庄园里,林业生产为食用菌的生长创造了环境,而食用菌生长中所产生的养分和物质也对树木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不仅如此,我们在生产过程中不打农药,不用化肥,农产品绝对健康、安全,”邹正云坦言,除了林地的环境因素外,食用菌能够保持如此种植方式的秘诀也依靠菌包。他使用的菌包里主要是银杏树木屑,还有麦麸、石膏粉等,其中木屑提供食用菌生长中主要养分,麦麸能够提供氮的成分,石膏则能调节食用菌生长环境的酸碱度,邹正云根据不同的食用菌品种调节着菌包内的配比,这也是一个食用菌种植“老法师”多年的经验。

专家指导 校企联动

除了种植方式,邹正云对食用菌品种的要求也很高,他不断寻找更佳的品种,同时他的合作社也是上海农科院的试验基地,每年都会为农科院提供试种的土地;而农科院也给邹正云提供了不少食用菌优质品种。

在蘑菇庄园内,笔者也看到了不少采摘引导牌。实际上,除了进入批发市场销售外,农业旅游也是邹正云今后努力的方向。目前,除了部分旅游团队外,他还积极与学校合作,打造生态教育与乡土课程实践基地,“我们与崇明大同中学建立了稳定关系,”邹正云表示,这也是一个成功的尝试,他接受学生们到基地内来进行实践活动,也主动在该校内设置了小型大棚,里面展示了自己的种植技术和食用菌品种,让学生在课余可以接触农业,并且动手尝试采摘。为了让前来体验的人们更加满意,邹正云还增加了可以品尝农家菜的小饭厅,并计划着打造亲子游场所,专门用于服务游客。

第二篇:益林菌菇合作社演讲稿

大力发展林下产业 带动农户脱贫增收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好,我叫成仕江,现年45岁,现任忠县益林菌菇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下面就我社发展林下经济相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作简单汇报。

一、忠县发展林下种植产业的潜力

我县目前竹林面积有17万亩,主要的发笋期,散生竹一般在2-5月份,丛生竹一般在6-9月份,这样导致笋竹基地一年中有8个月是闲臵的,所以我社从去年10月份在四川宜宾、福建、浙江、梁平等地进行实地考查和调查,结合我县现有竹产业,决定发展林下菌类种植,填补笋竹基地的闲臵期。

我社前期也对竹笋基地和竹荪种植做了一份数据调查:

目前我县竹笋基地每亩在1000公斤左右,按市场每公斤6元计算,每亩可获6000元经济收入,每年每亩施肥两次两吨,每吨按680元计算,小计1360元;管护费用,每亩按12个工计算(施一次肥一亩3个工,除草、翻土一亩3个工,采笋3个工),每个工80元,960元,每亩地年管护费用2320元,每亩笋竹基地利润3680元(不含土地租金等)。

在今年5月份我社进行试种的竹荪,据测产数据显示,每亩可产1000余公斤竹荪蛋,鲜竹荪蛋每公斤市场价30元,每亩经济收入30000元,菌种和人工费等成本,每亩成本在18500元,而利润在11500元,每年可以种两季,年利润每亩在23000元。

充份利用林下产业进行发展,在种植菌类的同时,需要一些竹削、稻草等辅料,这些辅料对笋竹基地的土壤可以起到增加有机质含量的作用,而且种植菌类可以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疏松土壤,有利于笋竹品质和产量的提高。

二、我社发展林下产业的优势

忠县益林菌菇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100 万元,占地100 余亩,本社资金雄厚,由重庆市巴曼乡村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提供资金支持,合作社由白石镇巴岭村返乡创业人员经过考查调研菌类产业的发展,结合忠县的竹产业发展情况后决定投资建设,于202_年1月开始实施规划,于5月份开始种植竹荪,占地面积100余亩,目前正在研发试种各种菌类。其中竹荪项目截至目前为止,属忠县唯一引种和研发种植的项目,也为我县后续发展林下项目打开了新的思路和新的试点。我社重点产品竹荪具有补气养阴,润肺止咳,清热利湿。主肺虚热咳、喉炎、痢疾、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可用于抗肿瘤的辅助治疗。不仅在市场上具有唯一性和稀缺性,而且竹荪产品本身具有非常良好的食用和药用效果,发展潜力和市场潜力优势十分明显。

三、示范带动作用

栽培食用菌(特别是竹荪蛋),走上致富路,让年年岁岁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周边农户看到发展新型农业的曙光,是我们成立益林菌菇专业合作社的初衷。不论是周边哪位农户过来咨询,合作社都耐心解答各种疑问,将食用菌的制种、栽培、装袋、灭菌、接种、发菌、出菇管理等程序和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对方。让周围更多的农户学习到先进的食用菌技术,带动更多的人发家致富。开创忠县竹产业林下经济的新模式。

同时通过开展技术培训,让大家学会林下种植技术,让农户自主创业。通过与周边农户签订农作物稻草等供应合同,间接带动农作物秸秆供应基地的105户增收5.3 万元以上。采收种植期间,就地雇佣当地农户做工,每年直接给周边农户增收28万元左右。

基地所在地白石镇巴岭村,长期以来都缺乏有效的致富手段,我们通过成立专业合作社这种新模式,带动更多的农户参与到项目中来,学习先进的种植技术,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让更多的农户实现增收,是我们益林菌菇专业合作社一直不变的追求!

我的汇报完毕,谢谢大家!

第三篇:林果园如何发展林下经济.答案

林果园如何发展林下经济?

林果园下种植、养殖发展空间巨大,用循环经济理念带动林下经济产业化经营。从而促进生态休闲农业产业的发展,满足游客求真、求知、求趣的需求,林下经济大有可为!

什么是林下经济?林下经济就是以林地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充分利用林下自然条件,选择适合林下生长的微生物菌类、和动植物种类,进行合理种植、养殖,以构建稳定的生态系统,达到林地生物多样性,休闲农业发展林下经济不光能为农业主体增加收益,还能增加游客观光、采摘、垂钓、体验、认购、认领等休闲游乐体验活动。为农业增收赢利开辟一条新的路子。林果园发展林下经济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林禽模式

在林果园下种植牧草或保留自然生长的杂草,在周边地区围栏,养殖土鸡、鹅等家禽,树木为家禽遮荫,是家禽的天然“氧吧”,通风降温,便于防疫,十分有利于家禽的生长,而放牧的家禽吃草吃虫不啃树皮,粪便肥林地,与林果木形成良性生物循环链。在林果园建立禽舍省时省料省遮阳网,投资少;禽粪给树施肥营养多;但林禽模式选址要尽量远离游客,不影响游客休闲环境。林地生产的禽产品市场好、价格高,属于绿色无公害禽产品。

2、林畜模式

林果地养畜有两种模式:

一是放牧。即林间种植牧草可发展肉用羊、肉兔等养殖业。速生树的叶及林间种植的牧草及树下可食用的杂草都可用来饲喂牛、羊、兔等。林果地养殖解决了农区养羊、养牛的无运动场的矛盾,有利于家畜的生长、繁育;同时为畜群提供了优越的生活环境,有利于防疫。

二是舍饲饲养家畜。如林果地养殖肉猪,由于林果地有树冠遮荫,夏季温度比外界气温平均低2~3℃,比普通封闭畜舍平均低4~8℃,更适宜家畜的生长。林畜模式可创意牛(羊)拉车、喂草、与小牛(羊)糕亲密照相、认养等体验活动。

3、林菜模式

林果木与蔬菜间作种植,是一种经济效益较高的模式。林果园下可种植大葱、青椒、茄子、卷心菜、黄花菜、蒲公英、蕨菜、马齿苋、薇菜、酸模、苋菜、落葵、乌塌菜、荠菜、黄秋葵、山芹菜、荆芥、紫苏、树番茄、酸浆、菊花脑、紫背菜、刺菜蓟、苦荚菜、金丝瓜、香椿菠菜、甘蓝、洋葱、大蒜等蔬菜,一般亩年收入可达700~1200元左右。

4、林草模式

该模式特点是在林果园下种植苜蓿草、黑麦草、红三叶草、白三叶草、鸭茅、无芒雀麦、狼尾草、鲁梅克斯牧草或保留自然生长的杂草,树木的生长对牧草的影响不大,饲草收割后,饲喂畜禽和鱼类。一般说来,1亩林地能够收获牧草600千克,可得300元左右的经济收入。

林草模式农庄可创意割草、草编工艺、草喂鱼等体验活动。

5、林菌模式

在林果园下间作种植食用菌、如平菇、鸡腿菇、香菇、黑木耳、毛木耳、草菇等,是解决大面积闲置林果园下土地的最有效手段。食用菌生性喜荫,林地内通风、凉爽,为食用菌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条件,可降低生产成本,简化栽培程序,提高产量,为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生产空间,而食用菌采摘后的废料又是树木生长的有机肥料,一举两得。

林菌模式农庄可创意种蘑菇、采蘑菇、学习蘑菇知识等体验活动。

6、林药模式

林果园间空地适合间种人参、西洋参、灵芝、天麻、田

七、黄连、金银花、天门冬、水飞蓟、枸杞、百合、细辛、大黄、甘草、红景天、何首乌、半夏、天南星、柴胡、元胡、五味子、板蓝根、砂仁、巴戟、草果、益智、石斛、青天葵、灵香草、苦草、千年健、黄姜、薄荷、白术、黄芪、桔梗、党参、芍药、刺五加、白芷、茯苓、山茱萸金等药材,对这些药材实行半野化栽培,管理起来相对简单。据调查,林果园下种植中药材每亩年收入可达500~700元。

综上所述:林果园下种植、养殖发展空间巨大,用循环经济理念带动林下经济产业化经营。从而促进生态休闲农业产业的发展,满足游客求真、求知、求趣的需求,林下经济大有可为!

第四篇:林下经济发展 林禽

林下经济

林下经济是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集体林地承包到户,农民充分利用林地,实现不砍树也能致富,科学经营林地,而在农业生产领域涌现的新生事物。它是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阴优势从事林下种植、养殖等立体复合生产经营,从而使农林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翔升、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

发展林下经济是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促进绿色增长的迫切需要,是提高林地产出、增加林业企业收入的有效途径,目前已经取得明显成效。实现林业企业减少投资到收入的周期时间。

发展林下经济是个系统工程,林草、林药、林牧、林禽……形式多样、内容复杂,最重要的是科学选择具体操作的突破口。

林禽发展

林下养鸡环境好、空气好;又阔别居民区,好防疫;鸡喜欢吃虫子,可以为林木除害;林下长大的鸡,肉质更香,营养更好。”

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无公害食品已成为时尚,于是一些养殖户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利用空闲山地饲养鸡。林下养鸡由于空气新鲜、水源无污染,可以自由活动,养出来的鸡抗性好、免疫力强,很少生病,营养价值高。根据,新民的多年养殖经验,将浅谈林下养鸡技术。

(一)、技术措施

1、场址选择。林下养鸡是在森林环境下进行的,一般选择原始林、方竹林和人工林,要求鸡舍周围20千米范围内没有污染源地势坡度以5~15度为宜,背风向阳,水源充足。育雏室按8~10只∕平方米、运动场1~2只∕平方米测算,运动场周围用竹栏或尼龙网圈住。

2、适度规模饲养。结合当地情况,林下养鸡户须立足自身实际,多批次滚动发展,户均饲养300~500只为宜。

3、坚持良种先行的原则。根据市场需求,选择生长速度中等、羽毛黄色或接近黄色的良种土杂鸡,这样可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可以有效的降低市场风险。

4、实行集中育雏与分户育雏相结合。按照鸡的生长要求,解决养鸡户“育雏难”的问题,在乡镇(或顶目区)就近建立集中育雏,15~20天后发给养 养鸡户,养鸡户再分户育雏10~15天。这一举措大大提高了养鸡成活率和生长速度。育雏时间最好选择在2~5月份,冬季一般不宜饲养(育雏)。

5、实行两段式饲养。即两个年龄段,分圈内和权外两段饲养。0~2月龄在圈内饲养,均重达到1.25~1.50千克;2~3.5月龄在圈外林下围栏饲养,均重达到2.25~2.50千克即可出售。圈内饲养锯阶段,饲料选择全价饲料,圈外饲养阶段逐渐过度到饲喂谷物籽实,啄食饲草、昆虫和早晚补料的方法。

6、搞好疫病防治。育雏期间以预防性投喂药物为主,控制鸡球虫、白痢、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全面训练及增强鸡只的抵抗力,为放牧饲养打下基础,同时抓好传染病的预防,特别要按照程序接种鸡新城疫、禽霍乱、禽流感等疫苗。

农村散养鸡主要以昆虫、五谷杂粮、青草、青菜为主食。由于山区空气新鲜、水源无污染,可以自由活动,养出来的土鸡抗性好、免疫力强,很少生病,营养价值高,是人们追求安全生态的绿色食品之一。现将林地养鸡技术简述如下:

1、选好场址,完备设施

林地鸡的养殖一般选在天然次生林边和林间草地的交界处等场地。鸡舍场址周围没有污染源,向阳背风,地势高,水源充足,水质好,取水便利,排水容易。

(1)、鸡舍与运动场:育雏要根据饲养量修好足量的保温育雏舍,其面积以100只/平方米计算,修建育雏舍的结构和材料要因地制宜,低成本投入,讲实用。只要达到舍内地势高、不潮湿、不阴冷、保温好、光照充分、通风流畅、便于清扫与消毒、防鼠害和野生动物伤害等即可。

(2)、运动场四周用塑料网围栏,网外挖60厘米以上宽的深沟,用来排水和降低场舍的水位。场地平整,自然排水方便,场内堆放颗粒沙堆,以使鸡的沙浴和采食。

2、选择健康鸡雏

最好选择本地土鸡苗。养殖第一、二批土鸡时,可以到附近专业的孵化场购买。第三批开始,可以自己留母鸡产蛋,直接送到孵化场孵化,一只鸡蛋只需4-5毛钱的加工费。这样不仅可以降低鸡苗的成本,还可以控制传染病的发生。购买鸡苗后,要及时放回育雏舍,做好保温措施,以免鸡只受凉,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放牧前、后的训练

根据天气晴阴和气温情况,将15~21日龄的鸡雏,白天驱放到运动场上进行饮喂,在饲喂时要用固定的唤叫声,边唤边喂,来培养鸡雏的条件反射功能,以便形成鸡放入林地时,出牧和收牧的群体统一活动。刚开始放牧时,在鸡群回运动场时应进行边唤叫,边给些料粒或水的方式,以增强鸡雏群伙活动和鸡只认家的能力,形成固定时间的回舍的习惯。

4、防暴雨淋击和兽害

林区鼠类和鹰类天敌较多,在育雏前进行投药灭鼠,再彻底清理场地所放的药物和死鼠,以防止雏鸡误食发生中毒。饲养员要精心看护,发现鹰、野兽的活动,马上采取赶驱措施。天气不好时,在暴雨之前,早些唤叫收牧,并补料,以免暴雨淋击,造成伤损。

利用林地放养土鸡,鸡只活动量大,光照时间充足,吃昆虫、蝇蛆、蚯蚓等虫类,为鸡只提供了足够的蛋质,使鸡只生长的快、肉质好、皮薄肉香,腹脂较少;补气补血,养颜益寿,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使饲养者受到较高的经济效益。

第五篇:何尺公路港以林养河承包合同

何尺公路港以林养河承包合同

甲方:XX镇人民政府(以下简称甲方)乙方:(以下简称乙方)

甲方的何尺公路因多年未疏通,河床淤塞,无法发挥其抗旱、排渍的功能,急需疏挖。因镇财政紧张,愿以林养河的方式承包与乙方,具体合同如下:

一、渠道疏挖工程要求如下:渠道河底宽为5米,平均挖深为1.5米,总长度为3.94千米,从何堡村南抵沿江渠道,北达石岭村与尺八交界处,均断面土方达12立方米,总土方量为46800立方米,挖上来的土放置于沟渠两边,加高加宽路面并工求整平,坡度高度一致。

二、以林养河要求说明:傍公路的一边栽两排树,傍田的一边栽一排树,使用周期为12年,202_年12月底到期,在此期间,乙方植树甲方不收取任何费用,乙方不向甲方要疏挖费用,石岭新村有房屋的0.7公里的河段不得植树。

三、补偿说明:若此合同期间,甲方因有国家项目工程涉及到此沟渠,要求伐树,甲方只赔偿乙方的树苗及人工费用,再对此合同延续。

此合同一式三份,自签订之日生效。

甲方乙方

202_年10月11日

以林养菌,以菌促林的林下经济新模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