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食品生产卫生管理制度15
食品生产卫生管理制度
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
一、食品生产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不得超期使用健康证明。
二、新参加工作的从业人员必须取得健康证明后上岗,杜绝先上岗检查的事情发生。
三、食品卫生管理人员负责组织本单位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工作,建立从业人员卫生档案,督促"五病"人员调离岗位,并对从业人健康状况进行日常监督管理。
四、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疾病的,不得参加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生产经营。
五、当观察到以下症状时,应规定暂停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或采取特殊的防护措施:腹泻;手外伤、烫伤;皮肤湿疹、长疖子;咽喉疼痛;耳、眼、鼻溢液;发热;呕吐。
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制度
一、食品生产人员必须接受食品卫生法律法规和食品卫生知识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工作。
二、认真制定培训计划,在卫生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定期组织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参加食品卫生知识、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的培训以及卫生操作技能培训。
三、新参加工作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四、培训方式以集中讲受与自学相结合,定期考核,不合格者离岗学习一周,待考试合格后再上岗。
五、建立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档案,将培训时间、培训内容、考核结果记录归档,以备查验。
食品用具设备清洗消毒制度
一、车间内必须有用于工具、器具和固定设备消毒的设施,并保持齐全有效,设施本身及使用过程中不得对食品产生不良影响。
二、在工作前后及工作中必须按规定进行清洁、消毒(要有记录)。所用的清洁消毒方法应有效又不影响食品的卫生。用化学方法进行消毒时,应检查消毒剂的配制记录及使用条件,连续使用的消毒剂,应定期检查其浓度。用热水消毒时,水温应达到80℃以上。
三、加工操作台、机械设备、工器具应经常清洗,不得有锈蚀,并保持清洁,经消毒处理后的设备、工器具、操作台必须再用饮用水彻底冲洗干净,除去残留物后方可接触产品。
生产车间卫生制度
一、车间工作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勤洗澡、换衣、理发、不得留长指甲和涂指甲油;进入车间前应洗手消毒,在过脚池中浸脚,穿戴清洁的工作服和工作帽;车间内严禁存放个人生活用品和生产无关的杂物;严禁饮食、吸烟和随地吐痰。
二、车间生产人员和进入车间的其他有关人员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洗手:
1、开始工作之前
2、上厕所以后
3、处理被污染的原材料之后
4、从事与生产无关的其他活动之后
5、在从事操作期间也应勤洗手
三、车间工作人员(含新参加工作人员)必须持有有效健康证明后方可上岗操作;生产人员患有有碍食品的传染性疾病(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等),或手有外伤等情况,必须立即调离食品加工岗位。
四、在工作前后及工作中必须按规定对加工操作台、机械设备、工器具进行清洁、消毒(要有记录)。
五、生产车间和其它场所的废弃物,必须随时清除,并及时清理出厂,废弃物存放的容器及场地应及时清洗消毒。
六、车间内的更衣室、工间休息室等公共场所,应经常整理和清扫,必要时进行消毒,以保持其清洁。
七、厂房、设备、排水系统、废物排放系统和其他机械设施,必须保持良好状态。在正常情况下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修。车间应做到整洁、空气新鲜。无明显水汽、积水。
八、每天工作结束后(或必要时),必须彻底清洗地面墙壁必要时进行消毒。
产品检验制度
一、检验室独立封闭,有专(兼)职检验人员。检验室负责人应确保检验设备正常运转。
二、产品质量检验前应检查受检样的状况及数量是否符合要求。
三、产品按批检验,同一包装规格相同质量的产品为一批。做到生产一批,检验一批,合格后方可出厂销售。
四、检验应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检验依据、抽样方法、检验项目和判定准则进行。
五、成品包装检验:是否严密不漏、标签标识清晰牢固、包装重量适宜等。外包装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卫生检查制度
一、制定定期或不定期卫生检查计划,将全面检查与抽查、问查相结合,主要检查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
二、卫生管理人员负责各项卫生管理制度的落实,每天在操作加工时段至少检查一次卫生,检查各岗是否有违反制度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改进,并做好卫生检查记录备查.三、各岗负责人应跟随检查、指导,严格从业人员卫生操作程序,逐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卫生操作习惯。
四、单位卫生管理人员每周1-2次全面现场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并提出限期改进意见,做好检查记录。
五、检查中发现的同一类问题经两次提出仍未改进的,按严格有关规定处理。
食品生产单位卫生管理制度
一、生产场区周围保持清洁,无污染源。
二、原材料要符合卫生要求,盛装原材料的容器要定期清洗,原材料与成品分开,材料库有防鼠、防虫设施。
三、进入生产车间前必须洗手消毒,在过脚池中浸脚后方可进入车间。
四、生产车间不得带入或存放个人生活用品,工作人员工作时不准吸烟,吃食物。
五、生产车间有照明、通风、防尘、防蝇、防鼠设施;并设密闭垃圾容器,垃圾、杂物随时清理。
六、进入车间后工作人员必须穿戴整洁的工作衣、裤、帽,工作服要定期清洗。
七、生产人员(包括临时工)每年进行健康体检和知识培训,取得健康证后方可上岗。
八、生产设备、工具、容器在使用前彻底清洗消毒,用后要清洗。
九、产品检验合格后要按品种、批次、分类存放,先进先出,产品要与地面、墙壁有一段距离。
十、仓库有防鼠、防虫、防湿设施。
食品采购及保管制度
1.库房要由专职管理人员负责库房物资的验收、出入库、储存、保管等日常工作,认真做好出入库登记。严禁采购腐败、变质、过期及标识不全的食品。
2.库房物资实行“先进先出”的原则,并按物资类别决定物资的储存方式及摆放位置。
3.库房管理人员每周对库房内的物资进行检查,对地面、货架、门窗、墙壁进行全面清洁。发现变质、破损、过期等物资要立即进行处理。4.入库干杂调料要分类整理,严禁食品与非食品混放,堆放的食品隔墙(大于15厘米)、离地(大于10厘米),整齐存放,并标明品名及入库的时间。检查生产日期和有效期(保质期),按照“先进先出”发放原则予以发放。
5.库房内所有的货架、货墩、货柜都必须贴上标签,在标签上注明品名及规格,并在进出标签备注栏上注明进货批次、数量、日期及发货的数量、日期。
6.严格控制库房内的温度,随时对库房内的温度进行检查,保证通风良好,防止因温度过高或受潮而引起库存物质过早过期霉变。7.库房内严禁存放任何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易污染的物品及原材料。禁止在库房内存放私人物品及从事与库房贮藏无关的活动。8.采购食品时必须向商家索要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检验合格证明等资料备案存档。
9.定型包装食品和食品添加剂必须有产品说明书和产品标识,标出品名、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内容。
10.运输包装、容器应符合卫生要求,运输车辆应专用清洁,不得与有毒物、污物混运,防止交叉污染食品。
11.食品添加剂存放在固定场所或橱柜并上锁,包装上应标示“食品添加剂”字样,专人保管。添加剂的使用须由专门制作加工人员操作,严禁其他人员擅自取用,对其使用种类及数量须由专人记录在案。12.食品冷藏、冷冻贮藏的温度应分别符合冷藏和冷冻温度范围的要求,冰箱(柜)宜设外显式温度(指示)计,以便于对其内部温度的监测。
13.食品冷藏、冷冻应做到原料、半成品、成品严格分开存放,应有明显区分标志。
14.食品在冰箱(柜)内贮藏时,应做到植物性食品、动物性食品和水产品分类摆放,使用时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变质和过期食品应及时清除。
15.用于冷藏、冷冻食品的冰箱(柜),应定期除霜、清洁和维修,以确保其温度达到要求并保持卫生
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
一、企业应当加强食品自检,严格食品退市制度,对自检有质量问题及下列问题食品要停止销售、退出市场。
1、有毒有害、腐烂变质、污秽不洁的食品;
2、包装破损造成不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食品;
3、国家明令淘汰并停止销售的食品;
4、超过安全使用期或者保质日期的食品;
5、应当检验、检疫而未检验、检疫,或检验、检疫不合格的食品;
6、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的食品;
7、使用非食用色素或其他非食用物质加工的食品;
8、伪造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厂名、厂址,在商品上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或者使用绝对化宣传用语的食品;
9、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或者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的食品;
二、对不合格食品或存在其他安全隐患的食品,经营者应立即停止销售,并及时采取下列五项措施:
1、清点不合格食品,登记造册,如实报告主管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2、将不合格食品做下架处理;
3、在经营场所或通过媒体发布召回公示;
4、通知生产单位对不合格食品依法处理;
5、对有毒有害、腐烂变质的食品由有关部门监督进行无害化处理或销毁。
食品卫生管理制度
1、坚决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食品卫生标准和管理办法等法规、规范。
2、建立卫生组织、落实管理人员,健全卫生管理网络。单位设立专职或兼职卫生管理员,卫生管理自上而下形成网络,责任到部门、人。
3、制订完善的卫生制度,卫生制度包括:环境保洁制度、食品采购保管制度、个人卫生及操作卫生制度。工具、容器洗涤消毒制度等卫生制度和奖惩制度。
4、组织卫生检查。单位设立定期与不定期的卫生检查制度,检查时随带记录薄(表),对各部门的卫生情况作较详细的记录,提出整改意见,卫生工作与资金持钩。
5、加强食品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教育。经常对食品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卫生法规和卫生知识教育。定期考核,提高职工的素质。新参加工作的人员应先经过卫生培训,经考核合格后上岗。
6、做好食品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工作。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参加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必须先进行体检、取得健康证后方可参加工作。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它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的,不得参加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第二篇:食品生产企业卫生管理制度
食品生产企业卫生管理制度
1、车间工作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不得留有长指甲和涂指甲
油;进入车间前应洗手消毒,穿戴清洁的工作服和工作帽、工作鞋;车间内严禁存放个人生活用品和与生产无关的杂物;
2、严禁穿工作服进卫生间,工作中手部出汗或不适应等情况时必须
重新洗手,消毒。
3、车间工作人员(含新参加的工作人员)必须持有有效健康证明后
方可上岗操作;生产人员患有有碍食品安全的传染性疾病(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皮肤病等),或手有外伤等情况,必须立即调离食品加工岗位。
4、在工作前后及工作中必须按规定对机械设备、工器具进行清洁、消毒(要有记录)。
5、生产车间和其他场所的废弃物,必须随时清除,当天垃圾当天清
理,堆放废弃物场地应及时清洗消毒。
6、车间内的更衣室、应经常整理和清扫,必要时进行消毒,以保持
其清洁。要求衣服挂摆整齐,鞋子摆放有序,严禁工作服与外来服装混淆。
7、厂房、设备、排水系统、废物排放系统和其他机械设备,必须保
持良好状态,在正常情况下每年至少一次全面检修,车间应做到整洁、空气新鲜,无明显水汽积水。
8、每天工作结束后必须彻底清洗加工场地的地面、角落。车间内除
了方桌,凳子外不留其他物品,必须进行酒精杀菌灯消毒。
9、包装车间员工下班后必须按规定把工作服放入消毒柜
第三篇:食品生产企业卫生管理制度
卫
生
管
理
制
度
一、总则
我公司属于食品加工企业,食品安全直接关系着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同时直接关系到我公司的生死存亡,我公司以“让顾客满意,超出顾客愿望”作为自己的经营理念,因此在关系到消费者身体健康的卫生管理问题上不可掉以轻心。同时科学的管理和严格的卫生制度也正是我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个法宝。
二、实施细则:
㈠.卫生管理组织及卫生管理人员
1.组织:
公司配备经专业培训的以总经理为组长,各主管副总经理为副组长,各车间主任、班组长、各职能科室经理为兼职卫生管理员的卫生管组织。
2.职责:
对本单的卫生工作进行全面管理,宣传和贯彻相关的卫生法规和标准,监督检查相关的卫生法规和标准在本单位的执行情况,制定本单位的各项卫生管理制度,建立管理技术挡案,配合卫生主管部门做好从业人员的培训、体检工作。
(二).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和健康体检制度
1、新员工必须首先接受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食品从业人员卫生规范、食品卫生法、纯净水常识。
2、新员工经过培训合格后,必须由质管部带领到卫生防疫部门进行 健康检查和卫生知识培训,取得健康证才能上岗。
3、在职人员每年必须进行两次卫生知识考核或者培训,不合格者不准上岗。
4、所有员工每年进行-次体检,经卫生防疫部门检查合格颁发健康证,才能工作。
(三).库
房
卫
生
制
度
1.地面整洁无尘,门窗洁净光亮。2.墙壁和天花板无灰尘和蜘蛛网。3.物料分类码放,整齐有序。4.消防设施齐备。
5.防鼠板安装正确,粘鼠胶、鼠笼、鼠夹摆放科学合理,管理员每天要检查有无鼠害,及时清理鼠迹。6.库房重地,严禁使用药品灭蚊灭蝇。
7.必须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干燥,不能用水洗地面,仓库不得有霉变发生。
8.每周消毒-次,消毒方法可采用药液消毒,也可以紫外线消毒。
(四).公 司
虫
害
防
治
制
度
1、公司各个部门都应该有防鼠板和防蝇帘。
2、生产车间要有双重门,风淋室和防蚊蝇帘子。
3、车间和库房出入口要有鼠夹。
4、车间卫生区负责人每天检查鼠夹,及时清理。
5、严禁在车间内存放食物,也不准在车间和调度室吃食物,以免 招引害虫。
6、垃圾及时清理,垃圾点设立远离生产车间。
7、每周六下午为本店统-大扫除的日子,要把虫害防治当作重点。
8、对进入生产区域的害虫要以驱逐为目地,不能扑杀,投鼠忌器防止对纯净水产生污染。
9、严禁使用药物灭害。
10、夏季值班室或其他办公室需要有人晚上值班的部门,需要点燃灭蚊香的时候,要选购中草药制剂。
11、库房在进原材料时要把虫害检查当作-项常规检查,车间在领用时也需要检查此项。
12、车间内部的更衣室、更衣箱也是重点防治区域,参照上列规定不得例外。
(五).污 物、废 弃 物 的 存 放 处 理
工厂的污物、废弃物主要是废水、旧塑料包装,包装箱等。1.废水通过专用下水道排放。
2.废旧塑料袋每天清理,远离生产厂区存放,定期处理给废旧物资回收部门。
3.包装箱指定专人管理,指定地点存放,定期处理。
(六).车 间 生 产 卫 生 工 作 制 度
一.生产人员上班前15分钟到车间主任处签到,不得代签。二.全体员工必须服从领导,听从指挥,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作好本职工作,有事提前请假,不准迟到、早退、离岗、串岗。三.生产人员必须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和戴戒指,勤洗手、勤洗澡、勤理发、勤换衣服。
四.各工序操作员按规定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工作鞋靴、工作帽、和口罩,工作服必须罩住外衣,头发不得露于帽外,口罩必须罩住口鼻,必须定时洗手消毒,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靴,必须定期清洗消毒,不得穿戴工作服、工作帽、口罩、工作鞋靴出车间。
五.车间内的成品、半成品、不合格品不得饮用;需要饮水时到车间指定饮水处,用自备杯子饮水,不得用生产用瓶子饮水。
六.不得将与生产无关的用品带入车间,禁止在生产场所吸烟、进食,更不准在车间打闹及进行其他有碍制水卫生质量的活动。
七.上班前、下班后打扫环境卫生,并用紫外线杀菌灯对车间空气、工作服、工作帽,各杀菌消毒30~60分钟,垃圾杂物桶必须带盖,垃圾杂物及时清出车间。
(七).工 艺 卫 生
1.原料水应符合现行的《生活饮用水的卫生标准》。2.包装容器应严格保管,不得放在露天或不干净的地方 3.生产、运输专用的工具、容器必须专用,使用前严格清洗消毒,做到清洁卫生。
4.所有产品必须按要求包装,并应注明厂名、批次或生产日期、以便检查。
第四篇:食品生产管理制度
有 限 公 司
卫 生 管 理 制 度
文
编制:卫生管理小组 审核: 批准:
批准日期:2014年2月1日 实施日期:2014年2月16日
卫 生 管 理 制 度
一、总则
我公司属于食品加工企业,食品安全直接关系着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同时直接关系到我公司的生死存亡,我公司以“让顾客满意,超出顾客愿望”作为自己的经营理念,因此在关系到消费者身体健康的卫生管理问题上不可掉以轻心。同时科学的管理和严格的卫生制度也正是我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个法宝。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通用我公司任何部门。
三、实施细则:
公 司 虫 害 防 治 制 度1、2、3、公司各个部门都应该有防鼠板和防蝇帘。生产车间要有双重门,风淋室和防蚊蝇帘子。车间和库房出入口要有鼠夹。4、5、6、7、8、9、10、11、12、车间卫生区负责人每天检查鼠夹,及时清理。
严禁在车间内吃食物,也不准在车间办公室和调度室吃食物,以免招引害虫。垃圾及时清理,垃圾点设立远离生产车间。
每周六下午为本店统-大扫除的日子,要把虫害防治当作重点。
对进入生产区域的害虫要以驱逐为目地,不能扑杀,投鼠忌器防止对加工区产生污染。
严禁使用药物灭害。
夏季值班室或其他办公室需要有人晚上值班的部门,需要点燃灭蚊香的时候,要选购中草药制剂。
库房在进原材料时要把虫害检查当作-项常规检查,车间在领用时也需要检查此项。车间内部的更衣室、更衣箱也是重点防治区域,参照上列规定不得例外。
化 验 室 卫 生 制 度
1.化验室放置的仪器、设备必须按化验室规定放置,水电应配制齐全。2.每天清扫台面,分析仪器的卫生,做到没有尘土。
3.基本玻璃仪器使用后必须刷试干净。标准为玻璃仪器表面不挂水珠为准,然后放到指定位置。
4.分析仪器的使用必须按照分析仪器的操作规程进行,化验员有权使用仪器,严禁他人使用仪器、设备。
5.化验室严禁闲杂人员进入。
6.下班前应关闭所有使用仪器,仪器回位到零位,同时切断水、电、汽,检查完后才能下班。
7.进入化验室必须更换衣服,上班必须穿白大褂,防止腐蚀有毒化学药品的侵蚀。8.化学药品要有专人管理,要有专门药品柜存放正整齐,易于使用、查找,对易燃、易爆药品要在通风条件下贮存。
9.化验室要有通风装置,防止散发有毒气体危害化验室。有毒实验应在通风橱中进行。
9.对分析仪器、药品的购置要提前列入计划经主管领导批准后才能购置。
污 物、废 弃 物 的 存 放 处 理
工厂的污物、废弃物主要是废水、不合格的食品、原料和旧包装,包装箱,废旧报纸等。
1.废水通过专用下水道排放。
2.报废食品、原料、材料,每天清理,远离生产厂区存放,定期处理给废旧物资回收部门。
3.废旧报纸、包装箱指定专人管理,指定地点存放,定期处理。
车 间 生 产 卫 生 工 作 制 度
一.生产人员上班前15分钟到车间主任处签到,不得代签。
二.全体员工必须服从领导,听从指挥,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作好本职工作,有事提前请假,不准迟到、早退、离岗、串岗。
三.生产人员必须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和戴戒指,勤洗手、勤洗澡、勤理发、勤换衣服。
四.各工序操作员按规定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工作鞋靴、工作帽、和口罩,工作服必须罩住外衣,头发不得露于帽外,口罩必须罩住口鼻,必须定时洗手消毒,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靴,必须定期清洗消毒,不得穿戴工作服、工作帽、口罩、工作鞋靴出车间。
五.蔬果车间、食品加工车间操作员,进入加工车间前,必须进入消毒间对手清洗消毒,进入消毒池对工作鞋靴清洗消毒。食品包装与凉菜、裱花车间操作员,必须走到二更衣室重新更换工作服、工作帽、口罩,工作鞋靴消毒后,才能进入加工车间操作。
六.车间内的成品、半成品、不合格品不得食用;需要饮水时到车间指定饮水处,用自备杯子饮水,不得用生产用工具饮水。
七.不得将与生产无关的用品带入车间,禁止在生产场所吸烟、进食,更不准在车间打闹及进行其他有碍制食品卫生质量的活动。
八.上班前、下班后打扫环境卫生,并用紫外线杀菌灯对车间空气、工作服、工作帽,各杀菌消毒30~60分钟,垃圾杂物桶必须带盖,垃圾杂物及时清出车间。
九.星期日下午为杀菌消毒日,对车间环境、通道、工具、设备、用稳定性二氧化氯消毒剂,杀菌、清洗、熏蒸或消毒灯消毒30~60分钟。
食品生产检验管理制度
一、食品生产加工检验室应按照生产食品的检验需要配备检测设备;
二、检验人员应经过培训,熟悉检验知识,掌握检验技能并经考试合格、取得资质方能上岗操作;
三、检验室应建立检测设备台帐,需检定(校准)的设备应定期送具有资质的计量技术机构检定(校准)合格,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四、检验应如实记录样品来源、生产批次(或生产日期)、代表数量等情况;
五、检验样品应按“待检样”、“已检样”和“留存样”分类存放,并加以标识。对已检样品应即时处理,保持检验室整洁;
六、检验应按相关检测方法标准进行,如实填写检验原始记录、出具检验报告。检验员对检测结果负责,不得弄虚作假;
七、检验室至少应配备检验员、审核员各一人。检验原始记录、检验报告应由检验员和审核员签字并加盖检验专用印章。检验原始记录和检验报告应保存两年;
八、检验不合格的原辅料或成品,应单独登记造册交质量负责人处理,并进行记录。
检验、计量设备管理制度
检验器具的使用,维护、保持由检验管理人员负责。
检验器具使用前,必须进行检定(或标准),经验定(或标准)合格方后可使用,否则不准使用。对检验器具采用三色标志:检定合格及经确认正常工作的非计量设备用绿色标签标识;对精度下降、多功能(对量程)设备丧失部分功能,但能满足做进行检验要求的设备用黄色标签标识,对检定不合格或曾经过载,给出可疑结果,显示出缺陷、超出规定限度的设备,均加贴红色标志,并停用。
计量管理人员必须按期联系有关检定机构检定。
属强检计器具其受检率应达100%,非强检计量器具应根据使用情况进行,受检率应达60%.受检的计量器具其检定证书及有关资料要及时建档,并登记入卡;确定下次受检日期.根据各种不同设备使用说明书的有关规定进行使用,维护和保养.要严格遵守计量器具的使用规定,严禁非专业人员使用,更不允许乱拆、乱修、更换计量器具的零部件和附件.设备、设施使用与维护保养制度
1、设备、设施使用与维护保养,实行岗位责任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设备.按照要求保养维护设备、设施、并按月、季、年定期进行检查考核,作为奖惩依据.2、实行车间区域责任制,单位使用的设备、设施由操作工负责.多人使用的设备、设施由车间主任负责,仪器设备的检查维修有仪器设备管理员负责.3、操作人员应填写好运转记录,保证记录完整、真实、清洁.4、操作工对使用的设备、设施应做到“三懂四会”(懂原则、懂性能、懂用途,会使用、会保养、会维护、会处理一般故障),持证上岗.5、严禁超负荷或带病运转设备,做到对设备的精心保养,保持设备卫生,坚持检查.6、对备用设备、闲置设备、封存设备等要指定人员负责,定期保养维护,注意防潮、防 冻、防腐蚀.7、做好设备交接班工作.8、生产、检验等设备统一编号、挂牌(钉牌)、建卡.每年清查核对一次,并建立设备档案,由使用部门认真填写设备的技术状况和维修、保养、安全事故情况.检 验 规 范
我公司所有产成品、半成品及原辅材料的检验或验证均按有效标准及合同进行。为此,质检人员必须严格按标准要求开展检验、验证工作,未经研究确认,不得擅自偏离.为保证检验、验证质量,特对检验或验证作如下规范:
一、抽样
1、抽样要具有真实性和代表性.严格按照所抽样产品的技术标准或规定的抽样方法进行,不得随意抽多、抽少.2、对所抽样品一定按照该产品技术标准进行分样、贴上标签、封条加封,按规定运输、保存、不能因工作失职而造成样品损坏或变质.二、检验
1、本公司检验的样品,一律按照现行技术标准的要求及其规定的检验方法进行检测.按照标准进行判定,不得使用作废标准.2、对所抽样品必须在原始记录完成后8小时内发出检验报告,以便及时控制产品质量,防止不合格品出厂.3、对检验室的检验结果有异议时,必须在报告接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对生产、原料供应等部门提出的异议,检验室在三日之内答复。若属于检验员失误.必须发出更改的文件及更正报告.本公司质检机构人员查明原因,及时改正.4、检验人员必须认真、真实填写原始记录,详细记录检测过程中的原始数据.5、对检验不合格的产品进行复查抽样检验,以及综合技术测试检验等.生产工艺管理制度
为使我公司食品生产工艺及工艺文件得到规范化管理、持续发展我公司的生产要求,特质定本制度。
一、供应的制度
结合我公司产品生产特点、设备情况、原材料情况、人员素质情况,由我公司研发技术人员和生产车间负责任共同组织进行生产工艺的设计。根据生产过程难易程度和操作人员掌握制定出繁简实宜的工艺文件。
二、工艺文件的审核
对我公司各部门制定的工艺文件,由副总经理(厂长)组织品管部,综合办、生产车间、检验室、采购室等相关部门汇总进行可行性、实宜性研究;生产车间和相关责任部门在技术人员的参与下进行试运行。对运行情况反馈后在次进行安全可行性讨论并予确认。
三、工艺文件的比准
对进行确认的工艺文件由技术负责人进行签字后,由副总经理批准。
四、工艺文件的发放和存档
经批准的工艺文件由公司综合办编号存档及发放到相应工作场所,并作受控记录,以便在由修改时发出版本得到及时改正、防止在文件作废后使用。
五、工艺文件的执行
生产车间及相应责任部门在生产活动中,应加强操作工人的技术指导和操作培训,认真遵守工艺文件规定,未经允许不得颤自改动。
六、对工艺的考核 在生产出首批产品时,总经理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对生产情况进行讨论,评价出工艺适宜情况;在以后的生产活动中,坚持对生产情况进行记录,适时进行工艺文件的组织评审。必要时,请生产车间一线人员参与对工艺文件的评审考核。
七、进行持续改进
对发现的问题如实记录,提请技术负责任组织进行纠正生产活动,以达到对工艺的更新和改进,提高生产能力和保障产品质量。
八、奖惩
对正确制定工艺文件、认真遵守执行工艺文件并记录过程及提出有意义意见的各级部门、人员进行奖励,奖励办法由公司级会议研究决定。
对因错误制定工艺文件、不遵守工艺操作规程而给生产带来重大损失的,由公司级会议研究决定惩罚办法。
原辅材料检验、验证制度
一,入厂原辅材料,必须经检验室检验、验证、凭质量验收单方可入库,不合格的原辅料不能入库,需要供应部门及时办理退货或换货手续。
二、对经检验、验证的原辅材料,作出明显“合格”、“不合格”、“降级使用”等标识,分区存放。
三、建立入公司原辅材料检验档案,质量台帐,以为后采购确定供方提供参数,档案保存期不少于三年。
四、对供方提供的产品质量合格证书和出场质量检验报告,应建档保存,其保存期限不少于三年,并为下次编制采购计划提供依据或查询。
五、凡本公司检验的样品,一定按照现行技术标准的要求及其规定的检验方法进行检测。按照标准进行判定,不得使用作废标准。
六、对进公司的重点原料,按供货合同约定进行批量验收检验。对所抽样品必须在原始记录完成后8小时内发出检验报告。
七、对检验结果有异议时,必须在报告接到之日起十日内提出,否则,既视为认可。对提出的异议,在三日之内答复,若属于质检人员失误,必须发出更改的文件及更正报告。本公司质检机构人员查明原因,及时改正。
八、检验人员必须认真填写原始记录,详细记录检测过程中的原始数据,并应填写样品名称、样品编号、检验项目、检验项目,检验方式、标准依据,所用仪器型号及编号、检验日期、检验人员、复核人员,不得无故缺项。
九、对检验不合格的产品,进行复查抽样检验以及综合技术测试检验等。
十、检验报告
1、按本公司检验报告统一印制的格式认真填写报告上各栏目。应载明以写内容。样品名称、规格型号(或类别、等级)抽样地点、样品数量、批量抽样基数、样品编号(或生产日期)、抽送样人、检验项目、标准指标值、实测值、项目制定、检验结论。
2、对所由报告加盖检验室检验、验证专用章方为有效。
3、检验报告必须按要求时间向各部发出。
4、定期报送有关进公司原料检验台帐,质量检验报告表等统计资料。
按照产品标准及有关检验标准规定,凡检验、验收结果达不到规定要求的即判定为不合格品。对不合格品立即进行隔离,加贴“不合格”标识。
a.原材料不合格的,检验室应记录不合格原料的来源,数量及进厂日期等情况,并在检验、验证原始记录上标注“不合格”字样,并作出评审结论。
b.根据对最终产品的影响程度,对进厂原材料的不合格品进行处理、标识,对接受的原材料由采购部门负责退货。
c.对确定为降低接收或扣吨接受的原材料由采购部负责结算,由检验室下达原材料搭配使用通知单,指导、监督生产车间搭配均匀并检验后使用。
d,对偶尔出现的孤立过程半成品不合格,随时转序即可;对连续出现的不合格品由检验室和生产车间准确记录不合格品的时间、区域、持续时间入库库号,并指导该批次进行生产。e.对产品不合格者,由检验室再次取样检验,在不合格者,按返工方式进行再次生产。返工后的成品,需要再次进行检验。
f.对于不合格的半成品、成品应按流程工艺进行返工。检验室应通知生产车间进行,并作记录。
质量检验制度
为提高本公司产品质量,制定本制度。
一、进货检验、验收:
1.要购买无毒污染和符合标准要求的食品原料、包装纸、塑料袋、纸箱等原、辅材料。
2、购买原、辅材料时要向卖主索取质检合格报告等有关资料。
3、对原。辅材料进行自检、验证或送检,随时掌握其质量状况。
4、对检验不合格原、辅材料,按购货合同执行。
5、进货后经检验、验证人员认可后,交保管员妥为保存,要有防止霉烂变质等措施。
二、产品出场检验:
1、生产中必须按照生产工艺流程控制质量,不能人为生产不合格产品。
2、对检验不合格成品要进行必要的工艺处理(处理情况详细记录,备查),达到合格后,才能销售或进成品库。
3、生产车间的每批产品进成品库或配送销售前,必须经检验合格,方可出厂配送销售。副总经理必须经常进行检查,督促认真执行。
4、对不认真执行本制度者,实行经济处罚。
原料、成品保管制度
一、原料保管制度
1、原料入库时,保管员要严格执行验收制度,填写好实物入库单,做好验证记录。
2、定期检查储存情况.3、做好库容、库貌工作,确保环境清洁美观、大方,做到货物到位,规整有序。
4、保管员必须在职在岗,必须有人值班护包,做好“防火、防盗、防洪、防鼠和防霉变工作。
二、成品保管制度
1、保管员要把好质量关,不符合标准要求的不许入库,并做好记录。
2、成品入库应分等级存放。
3、成品出库必须作好记录。
4、成品库内应标明等级标牌,严格区分,免出差错。
车间主任岗位责任制
一、负责本车间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处理车间的日常事务。
二、根据公司部下达的各项任务情况,合理安排生产任务,组织本车间的劳动生产,保证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和超额完成。
三,严把质量关,规范工艺流程,加强监督力度,负责车间职工工艺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的培训和监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按规定追究当事人责任,杜绝不合格产品出现。
四、深入生产实际,及时解决生产中发生的问题,定期召开会议,总结、交流经验,讨论生产方案和改革措施。
五、负责车间的质量管理工作,按车间管理权限,处理违章违纪人员。
六、加强现场管理,要求车间卫生整洁,做到使用工具排放有序。
七、生产车间主任掌握工人思想情绪,让工人有安全生产意识,带头提高员工安全防范意识,作到防火、防盗、防毒、禁止非生产人员进入车间。
司称员、计量员(兼质量监督员)岗位责任制
1、认真宣传贯彻《计量法》和计量管理工作的制度,建立健全计量器具台帐,填写计量器具检定周期表。
2、按期对本单位使用的计量器具进行周期送检,或清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检定,超期未检的计量器具不准使用。
3、经常对计量器具的使用、维修和保养情况进行检查,督促使用人员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或操作规程使用计量器具。
4、准确搞好司称工作,不能人为短斤缺两,每袋成品重量不超过标准误差要求。
5、认真搞好质量监督员工作,凡生产的产品达到等级标准时,必须监督判为不合格,并报告质量等管理负责人,作工艺处理或降等级处理。
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兼)岗位责任制
1、建立健全仪器设备档案,做到一台仪器一套档案。
2、填写设备目录台帐,要求按表格规定内容填写齐全正确。
3、填写计量器具周期检定计划表(周检计划)
4、档案内容包括:
① 仪器设备使用说明书(或操作规程或指导书)。② 仪器设备卡。
③ 计量检定合格证书(不室计量器具不要求)。④ 仪器设备事故登记表(无事故仪器设备不要求)。⑤ 仪器设备附件清单、合格证,装箱单等资料。
5、经常检查仪器设备的运转情况,及时维护保养,对有故障需修理的仪器及时向公司有关领导汇报。
6、配合仪器修理人员修理本公司仪器设备。
十一不准制度
1、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食品,或者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的食品;
2、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品;
3、营养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
4、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
5、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及其制品;
6、未经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肉类,或者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制品;
7、被包装材料、容器、运输工具等污染的食品;
8、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9、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
10、国家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
11、其他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者要求的食品。
原辅材料质量管理制度
一、原辅材料采购
1、公司内使用的各类原辅材料归口由物流部和生技部负责订货采购和异议处理;
2、采购员必须根据本公司生产工艺的需要,选购合符质量要求的各类原辅材料,签订合同时参照由关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
3、原料进厂由专职仓储管理人员负责检查,点数,然后入库。
二、原辅材料保管:
1、原辅材料进厂后,应分品种、分类型、按规定摆放在规定的仓库。
2、原材料由物流部、质管部设专职仓储管理员保管。
3、对质量有互相影响的原辅材料一定要分库存放保管。
三、原辅材料质量检查验收
1、原材料入库前,由专职检验人员逐件检查分析,对质量进行检查验收,原材料入库由生技部负责组织验收。
2、检验员在检查时必须先进行批号、数量、品种三对号,然后才能决定采样。
3、原料检查分析报告一式三份,及时报告质管部、物流部、财务部,为付款或领发料 10 提供质量依据。
生产过程安全管理制度
1、目的
按照生产工艺及相关产品标准的要求组织生产,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2、要求
2.1食品生产加工工艺流程应当科学合理,生产部门制定生产工艺操作规程并监督生产车间实施。严禁在生产过程中使用非食用性原料,严禁使用国家禁止使用或明令淘汰的生产工艺和设备。
2.2生产过程要严格执行工艺配方和操作规程。生产前及生产过程中,车间负责人对使用的原辅材料、包装物进行查验,不合格的要退回库房不能使用,具体执行《不合格品管理制度》。
2.3食品生产过程中,严禁超量或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配料人员负责食品添加剂的计量及保管,并做好记录。
2.4生产过程采取工序自检、上下工序互检、车间负责人监督检查的方式进行质量控制,不合格产品不能转序。质检部门加强对生产过程各环节的检测,随时掌握关键控制点的质量状况,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不合格情况及其它可能影响产品质量的现象应及时向生产主管反馈。当出现不合格品时,应按《不合格品管理制度》的规定进行处置。
2.5生产过程的各项原始记录(包括工艺规程中各个关键环节的检查记录)应妥为保存,保存期比产品的商品保存期延长六个月。
2.6人员、设备、设施等方面的管理,执行相关的管理制度及《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的规定。
不合格品管理制度
1、目的
为确保本公司产品质量,加强生产管理,防止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或出厂,特制定不合格品管理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不合格的原辅料、包装物、过程产品和成品。
3、职责
3.1质量负责人负责加工中心不合格产品的管理工作,包括:
3.1.1当原辅料、包装物、过程产品和成品出现不合格时,应当根据当批产品的不合格检验报告,通知检验室对不合格产品批加倍取样进行复检,确认该批产品不合格时应当立即停止该批产品的购入、生产和销售。
3.1.2领导、组织和协调全公司质量人员查找产生不合格的原因,并采取纠正和纠正措施。
3.1.3负责监督、管理和组织对不合格批产品的储存、管理和处理工作。
3.2质检科负责对不合格产品的判定,查找不合格产品出现的原因,并制定纠正措施,4、实施 本公司的质检科和公司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不合格评审机构,负责不合格品的评审处理工作。
4.1协助质量负责人加强对不合格产品的管理工作。
4.2发现不合格产品批时,应及时采取措施并向质量负责人汇报。
4.3监督和实施对不合格产品批的判定、评审、标识、登记、储存、检验和处理工作。
4.4评审人员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科学公正的原则,认真开展评审工作。
5、不合格品的管理
5.1进货不合格品的管理
检验员根据《原辅材料采购及验收标准》中规定的项目对进货进行检验,检验发现不合格品时,检验员应在检验记录表上清楚记录不合格的类型及程度,同时在物料上贴上“不合格”的标签,仓库保管将其移至不合格品区,质检主管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处置决定,处置决定包括让步接收、退货等,但“让步接收”的决定需要报经理批准后方可执行,之后由检验室将记录发至各相关部门。
5.2不合格中间产品,成品的管理 过程检验、最终检验发现的不合格批次,检验员应在检验记录上清楚记录不合格的类型及程度,同时应在产品上贴上“不合格”标签,移至不合格品区,由检验室在相应检验记录上作出处置决定,报请经理批准后方可执行。报废时,由生产车间将其移至废品区,由公司统一处理。对于在生产、搬运、贮存中发现的单个不合格品,按规定予以标识后,由相应工序操作人员放置不合格品区,经经理批准后,由相关人员进行销毁处理。
5.3不合格品隔离与标识:
(1)库存原辅材料及包装物不合格品实行分区存放隔离,挂不合格品标识牌。(2)在生产现场发现不合格原辅材料,立即停止使用,退回库房,放置于挂牌隔离区。
(3)半成品不合格,停止使用,禁止流入下道工序,挂不合格半成品标识牌。(4)经检验发现的不合格品,放在指定位置,挂不合格品标识牌。
6、防止不合格产品产生的预防措施
6.1严格执行原辅材料采购质量控制制度,不购进不符合相关标准规定的原料。6.2严格执行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各项管理制度和各岗位质量责任制度。加强生产过程中关键工序和关键点的管理,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
6.3加强对原料、生产过程中的产品、产成品的检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不合格品的产生。
6.4加强原辅材料、产成品的贮存管理,保证贮存条件符合要求,坚持“先入先出”的原则,避免物资、产品出现超期现象。
食品安全责任制度
第一条:企业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企业法人代表和企业负责人必须对本企业生产或经营的食品安全负首要责任,要增强食品安全的责任意识,确保生产、加工和经营食品的安全。
第二条:食品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应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分清责任,对负有领导和直接责任的人员,依法追究其责任;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条:企业未落实省、市、县政府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方针、部署和决定,责任不明、工作不到位,致使企业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造成社会恶劣影响的,第一 12 责任人予通报批评,并追究企业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以及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第四条: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致使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应当追究领导及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
(一)因违法、违规、玩忽职守,不依法履行责任,致使事故发生的;
(二)因制度不落实,管理不到位,责任不到人,未按规定开展食品安全监督和管理工作,致使事故发生的;
(三)对发现的食品的安全事故隐患,未及时采取措施,致使事故发生的;
(四)为牟取不正当利益,以权谋私,包庇违法违规行为的;
(五)对上级有交办的事项无正当理由,故意推托,不予办理,造成社会重大影响的。
第五条:在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
(一)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对事故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害他人隐瞒、缓报、谎报,阻碍他人报告,不按规定时限报送的;
(二)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未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致使事故扩大蔓延的;
(三)对调查工作不负责任,致使调查工作有重大疏漏的;
(四)拒绝拖延接受事故调查组查询或者拒绝提供与事故有关情况和资料的;
(五)故意破坏事故现场的;
(六)阻碍、干扰调查工作正常进行的。
生产车间管理制度
目的:为了维持良好的生产秩序,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订以下管理制度。
范围:适用于生产车间全体工作人员。
一、早会制度
1.员工每天上班必须提前10分钟到达车间开早会,不得迟到、早退。
2.员工在开早会时须站立端正,认真听主任或班长的讲话,不得做一些与早会无关的事项。3.各条线的班长每天上班必须提前20分钟到达车间组织员工准时开早会。
4.各条线的班长在开早会时必须及时向员工传达前天的工作情况以及当天的生产计划,时间应控制在15分钟。
5.班长开早会时讲话应宏亮有力,多以激励为主,不得随意批评和责骂员工。
二、请假制度
1.如特殊事情必须亲自处理,应在2小时前用书面的形式请假,经主任与相关领导签字后,才属请假生效,不可代请假或事后请假(如生病无法亲自请假,事后必须交医生证明方可)否则按旷工处理。
2.杜绝非上班时间私下请假或批假。
3.员工每月请假不得超过两次,每天请假不得超过两人。
4.员工请假核准权限:(同厂规一致)(1)一天以内由班长批准; 三天以内由车间主管批准;(3)超过三天必须由生产部经理批准;(4)连续请假按照累计天数依上述规定办理。
三、车间卫生管理制度
1、车间工作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勤洗澡、换衣、理发、不得留长指甲和涂指甲油。
2、进入车间必须穿戴工作服(无钮扣,无外口袋)、工作帽、工作鞋;头发不得外露;工作服和工作帽必须保持清洁且每天必须更换。
3、不得将生产无关的个人用品和饰品(如手表,首饰等)带入车间。
4、进入车间应洗手消毒,工作过程中按规程洗手;车间内严禁存放个人生活用品和生产无关的杂物。
5、车间内严禁饮食、吸烟和随地吐痰。
6、未经允许非加工人员不得进入加工车间;经有关部门同意后,必须达到加工人员的要求后方可进入。
7、新参加工作的生产人员,必须经健康检查并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上岗工作。生产人员患有有碍食品的传染性疾病(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等),或手有外伤等情况,必须立即调离食品加工岗位并妥善治疗。
8、车间生产人员和进入车间的其他有关人员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洗手: ⑴、开始工作之前 ⑵、上厕所以后
⑶、处理被污染的原材料之后 ⑷、从事与生产无关的其他活动之后 ⑸、在从事操作期间也应勤洗手
9、生产车间内接触食品的设备、工器具、操作台必须采用无毒、无异味、耐腐蚀、易清洗的材料制作。表面应光滑、无凹坑、缝隙。车间内禁止使用一切竹木工器具和容器。
10、车间内必须有用于工器具和固定设备消毒的设施,并保持齐全有效,设施本身及使用过程中不得对食品产生不良影响。
11、在工作前后及工作中必须按规定进行清洁、消毒(要有记录)。所用的清洁消毒方法应有效又不影响食品的卫生。用化学方法进行消毒时,检查消毒剂的配制记录及使用条件,连续使用的消毒剂,定期检查其浓度。用热水消毒时,水温应达到80℃以上。
12、加工操作台、机械设备、工器具应经常清洗,不得有锈蚀,并保持清洁,经消毒处理后的设备、工器具、操作台必须再用水彻底冲洗干净,除去残留物后方可接触产品。
13、生产车间和其它场所的废弃物,必须随时清除,并及时清理出厂,废弃物存放的容器及场地应及时清洗消毒。
14、车间工作人员及有关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必须经健康检查并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上岗工作。
15、同一生产现场内不得同时生产两种类别的产品,也不得同时加工影响车间卫生或产品质量的副产品。
16、车间内只能存放有少量即将使用的空筐。空筐只能装填食品,任何时候不能盛放有其他物品,以免误入生产线造成质量事故。清洗车间时,必须移开或遮蔽好生产线上的空筐,以免沾污。
17、每天工作结束后(或必要时),必须彻底清洗加工场地的地面、墙壁、排水沟,必要时进行消毒。
18、生产车间和其他有关工作场地内应保持清洁,不得堆放杂物,地面不得出现大规模的积水现象,生产中的废弃物应随时清理和清除。
19、车间内的更衣室、挂靴间、洗手消毒间等,应经常进行清洗及消毒,保持其清洁。20、车间周围应定期或必要时进行除虫灭害,以防止害虫滋生,车间使用杀虫剂时,不得污染食品,并尽量避免污染设备,工器具和容器,使用杀虫剂后应彻底清洗干净,除去残留药剂。
21、厂房、设备、排水系统、废物排放系统和其他机械设施,必须保持良好状态。在正常情况下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修。车间应做到整洁、空气新鲜。无明显水汽、积水。
第五篇:食品销售卫生管理制度[范文]
食品的卫生管理:
1、食品进入门市前,分公司营销员应按有关规定索取或查阅按规定检疫、检验合格证,是否真实、准确、可靠。
2、肉食品在门市出售之前,营业员应现场检查,核对食品检验合格证与食品的名称、数量是否一致,肉食品调拨与实际数量、重量是否一致,肉食品有无污染或变质。若发现肉食品与证件不符,应不予出售。营业员为此项工作的真接责任人,经营部负责人为此项工作的监督责任人。
3、食品在销售之中,营业员应随时检查肉食品,若发现销售过程中被污染或有腐败变质现象,应立即予以下柜。并上报业务科,业务科派员实地调查,对不合格商品进行销毁或清退。
4、分公司每年对所有销售商品作检查,并作检查记录存档。
5、肉食品及其副产品是管理的重点。应遵循生、熟食分开的原则,成品与半成品分开存放的原则,食物与杂物、药物分开存放原则。营业员为此项工作的直接责任人,经营部负责人为此项工作监督责任人。
6、经营食品用(食)具实行四过关(一洗、二刷、三冲、四消毒)。经营部、生产部负责人为此项工作的监督责任人,负责定期(每月至少一次)对肉食品加工及经营人员进行卫生检查。
食品销售过程的卫生制度
一、食品销售工作人员必须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洗手消毒后上岗,销售过程中禁止挠头、咳嗽,打喷嚏用手捂口。
二、销售的直接入口食品必须有完整的包装或防尘容器盛放。
三、食品销售应专柜或专间,要有防尘、防蝇、防污染设施。
四、销售食品必须用专用工具取货,取货工具存放在洁净的容器中保存,做到货、款分开。
五、销售食品用工具、称重衡器要专用,定时消毒,保持清洁。
六、销售的定型包装及散装食品应标明厂名、厂址、品名、生产日期和保存期限(或保质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