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正确认识中国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
正确认识中国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
作者:张占斌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提出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的历史方位,彰显了变与不变的唯物辩证法。回顾党的历史可以发现,党的历史就是不断地认识和判断社会主要矛盾,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战胜一切困难,不断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历史。
习近平同志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金钥匙”,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经济不发展,一切无从谈起。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按照“三步走”战略部署,聚精会神搞建设,取得了骄人的成就。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有哪些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不平衡问题,主要包括经济不平衡、社会不平衡等重要领域。其中经济不平衡主要包括产业不平衡、区域不平衡和动力不平衡等。产业不平衡主要表现在,我国一些产业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一些产业还处于价值链的低端等。
不充分问题,主要在于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社会文明水平尚需提高;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全面依法治国任务依然繁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加强,等等。
如何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关键在于建设好现代化经济体系。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具体到经济领域,主要包括经济发展新常态、新发展理念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中,经济发展新常态确定了发展语境,新发展理念提供了指导原则,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明了改革的方向,从而形成了一个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政策框架。
按照十九大报告要求,建设现代化的经济体系,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多方面的,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把握、发展新理念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必须要做好的工作。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表现为经济领域的一系列变化,重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基本清晰转向基本定型。这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实际有关,经济发展新常态使我国经济将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揭示了中国经济当前问题的原因、面临的挑战和解决问题的根本路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一个简单的命题,而是一场系统的关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伟大实践。
提出中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和执政为民的责任担当,这也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研判的理由所在。
第二篇:如何正确认识处理社会矛盾纠纷
如何正确认识处理社会矛盾纠纷
刘贵志
矛盾无时不有,无所不在。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人民内部矛盾会明显增多,有的还会日益突出起来,这是新时期的一个需要认真研究和正确解决的重要政治课题”。因此,正确认识新形势下社会矛盾纠纷的新变化,寻找化解社会矛盾的纠纷新途径,保持社会稳定和谐,推进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是摆在我们基层领导干部面前重大的政治课题。
一、当前社会矛盾纠纷的新特点
新的形势下,社会矛盾纠纷呈现出了许多新特点,主要表现:一是经济利益矛盾突出。在计划经济时代,分配上是平均主义,个人利益收入差距不大,经济利益处于隐形状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照价值规律和利益、效率原则进行资源配置,这就使得物质利益关系,特别是局部、个别的利益凸现出来,人们之间在利益要求和满足方面的差别越来越大,经济利益矛盾由幕后推到了前台;二是群体性事件增多。群体性事件增多一方面是所涉及到的已不再仅仅是个体利益,而往往是群体利益,诸如土地占用,拆迁安置,拖欠农民工工资,基层干部职工退职待遇,干部作风等问题。一但解决不当,极易引发群体性矛盾。另一方面是突发性事件涉及人数多。诸如非正常死亡,宗族势力之间纠纷,婚姻纠纷,他们往往认为只有人多才能解决问题,利用人多来施加压力,最终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以蛊惑亲戚朋友邻居参与;三是越级上访现象突出。上访人往往认为在当地解决不了的问题,跑到上一级能解决。极少数人往往利用在重大活动期间和敏感时期上访,施加对当地政府部门的压力,来达到解决自己问题的目的;四是矛盾纠纷处理难度不断加大。群众要求解决的一些问题,有的是历史遗留问题,有的是缺乏政策依据,缺乏法律依据,有的是基层干部处理问题方法粗放简单,原本是简单的矛盾,变得复杂起来,有的是群众要求过高,不顾大局,明知办不到的事,仍一味坚持,诸如此类的问题,处理起来都比较棘手;五是矛盾纠纷种类不断增多。随着农村村帐镇管制度的实行,村务管理制度的到位,干群矛盾明显减少,但随着外出打工、进厂务工,从事三产服务业人数的增加,以及维权意识的增强,农村婚姻纠纷,劳资纠纷,承包关系纠纷,环保方面的纠纷,医患纠纷呈增多趋势。
二、产生矛盾纠纷原因分析
事出有因,了解一下产生矛盾纠纷的原因,对协调处理矛盾纠纷是有帮助的,产生这些矛盾纠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总体上分析有这样几个主要原因。一是体制上的原因,随着农村改革不断推进,新体制取代了旧体制,新体制的建立必然会影响到少数人的利益,会有一些矛盾纠纷甚至上访现象的出现。甚至会有极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在背后出谋划策,有组织的进行规模上访或者是越级上访;二是法治观念不强,普法虽然已进入“五五”普法阶段,但基层干部法治意识仍不高,一些同志仍用过去的观念,过去的方法处理现在的问题,是远远不能适应的,必然会有一些矛盾纠纷出现。一些群众的法治观念就更不强,他们遇到矛盾轻则相互谩骂攻击,重则大大出手,有的是甚至打得头破血流,头脑中根本没有一个“法”字的概念;三是一些基层干部责任心不强。一些基层干部面对矛盾纠纷显得苍白无力,束手无策,少数同志对矛盾纠纷是充耳不闻,视而不见,任其漫延发展,还有一些基层组织和部门故意拖延,不能做到合理诉求要解决到位,过分无理要求要教育到位,导致矛盾升级或是上访。
三、如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矛盾纠纷一但发生是回避不了的,出现矛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能正确去面对,不能积极及时正确去处理协调,社会矛盾纠纷是一种社会现象,只要深入去研究,是有规律可循的。首先是协调处理矛盾纠纷的人和组织要有公正性。过去的工作实践证明,任何一级组织或个人,带着不公正的观点去处理协调矛盾,不但矛盾纠纷处理不了,还会引起新的矛盾,甚至会缴化矛盾,甚至是越级上访,所谓公正性,就是不带任何偏见的观点、客观公正的去处理协调;其次是及时排查矛盾纠纷。矛盾纠纷既有突发偶然性的一面,也有迹象前兆性的一面,只要我们保持思想上的敏锐性,定期不定期地去排查,就能发现一些苗头性的迹象,就能做到发现在早,处理在小。实际工作中,我就发现过一起农户准备上访事件,通过排查得知,这主要是由于部分群众对该村集体水面承包有疑问有意见,因而准备组织人员择日到镇上访,我们及时组织镇村干部针对矛盾起因,进行详细解释说明,从而避免了一起集体上访事件。今年以来,通过超前排查,共排出各类矛盾30多起,由于超前化解,这些矛盾纠纷都能得到较好的处理;三是快速介入争取主动。快速介入是把矛盾纠纷缩小在最小范围,消灭在萌芽状态的重要保证。矛盾纠纷刚刚发生,涉及到人员不多,矛盾层次不深,对立情绪小,此时介入,化解起来比较容易。因时间拖延无人过问将小矛盾拖成了大矛盾,导致激化升级,一但升级激化,一但对抗性增强,化解起来难度加大。工作中曾遇到过一起医患矛盾,一婴儿吊水过程中病情发生变化,在送往县医院抢救途中死亡,婴儿的尸体并停放在医院里,得知这一情况后,迅速组织相关人员组成处理小组,主动介入到处理协调中,通过深入仔细的工作,于当天夜12时达成了一致意见,迅速处理了这起医患矛盾,既避免了事态的扩大,又将社会影响缩小到最低程序;四是要在弄清情况上下功夫。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研究之后,处理矛盾纠纷也是这样,在情况还未弄清楚的情况下,就盲目下结论,定调子,作裁决,往往矛盾双方不服,问题难以处理协调。必须弄清楚矛盾纠纷产生的原因、症结,矛盾纠纷是显性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其原因、症结是隐性的,是看不见,摸不着。双方当事人往往将真正的原因不讲出来,或故意隐藏,则需要通过作深入细仔的调查了解情况,去进一步分析、推理和判断,必须弄清楚双方的真正的目的和意图,双方当事人往往会用一种似乎合理的目的和意图来掩盖着另一种不合理目的和意图,否则就很难对症下药,必须弄清楚双方哪些要求是合情、合理、合法的,才能有的放矢处理协调。遇到的一起非正常死亡事件中,某村一村民因感情纠葛服毒自杀在某一小厂内,事情发生后,对方慢天要价,提出许多苛刻要求,并隐瞒一些真实情况,还到政府上访闹事,在弄清真实真象的基础上,通过过细的工作,进行反复摆事实、讲道理、讲法规,终于妥善处理了这起特殊矛盾。五是要在说服教育引导上下功夫。协调处理问题,既要晓之以理,也要动之以情,力求将情和理讲透,将政策法规讲明。既要肯定双方的合理合情合法的方面,更要指出双方不合情不合理不合法的方面,既要让双方听得懂,更要让双方听得进。说服教育引导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让双方错误想法转化的过程,双方一但将错误的东西转化成正确的东西,不再去坚持错误的东西,共识就能达成了,矛盾纠纷就能处理了,这时候问题才能解决。社会矛盾纠纷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是任何时候,任何地区不可避免的,只有正确去对待,积极稳妥去化解,社会才能稳定和谐。
作者单位:江苏省宝应县泾河镇人民政府
第三篇:如何正确认识新时代历史征程
如何正确认识新时代历史征程
东城小学 王干辉
大家好!我是来自讲习所的王干辉,今天我宣讲的主题是“如何正确认识新时代历史征程”。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十九大报告中提到了很多“新”,新时代、新思想、新使命、新征程,那么大家觉得其中最重要的是哪一个呢?
没错,就是新时代!时代是思想之母,时代是一切崭新的、陈旧的背景色,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理解党这一无比重要的战略判断,对于我们正确认识新使命、新征程,从而理解我们整个党、整个国家的历史时刻,从而投身到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中去,有着基础性的意义!
进入新时代,实现伟大梦想,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如何正确的认识新时代的历史征程呢?我们可以具体从以下三点来看:
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
唯物辩证法认为,抓住了事物变化的主要矛盾,就抓住了事物变化的根本规律!我们党做出新时代到来的重要战略判断,正是基于对现在国家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的判断!党的八大作出“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判断,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概括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的论述。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愈加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这是一个显著的变化,从过去对某一个方面的要求变成了现在对多方面的要求。二是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因此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就成为更加突出的问题,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非常科学的,也是实事求是的。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也一方面有力地说明了我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建设、发展所面临的新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新历史起点的一个重要标志!
二、新的历史起点
历史是是对过去事实的总结,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映射,它是延伸的。从纵向的历史维度来看,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到1949年10月,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起来,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时间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这就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起点——那时我们要“站起来”,要建立“新中国”;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同志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全党工作重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实行改革开放,这是又是一个历史起点——我们要“富起来”,开辟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的胜利召开,在习近平同志带领下,我们实现了经济、军事、民生、制度改革方面的重大突破,实现了飞跃性的发展。迎来了我们的“新时代”的历史起点——我们要中国人民“强起来”。
何为历史,历史是一首寂寞的歌,而寂寞是永恒的回唱。
要继续保持我们国家现在这样的发展势头,完成我们第一个一百年,第二个一百年的历史目标,团结一心实现强国梦。就需要使得我们意识到国家发展的历史方位,我们党所站的历史起点——提出新时代这样的概念,正是基于这样的提醒!这是一个需要我们去创造历史、创造永恒的时刻了!
三、党的历史使命
十九大报告指出:“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十九大就是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完成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更有不少难关要过。从世界发展史看,已经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和地区,其现代化大多经历了产业革命以来近300年时间才逐步完成的,而我国要用100年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现代化路程,这种转变不但速度、规模超乎寻常,变化的广度、深度和难度也超乎寻常。
因此,坚忍不拔、锲而不舍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必然要求和历史任务!是站在如今的新时代历史起点,我们必须要开启的历史征程!
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庄严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对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进行了精准阐述,号召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旗帜,团结奋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总书记提到:“党在新时代肩负的历史使命,也是各级党组织和每个党员应该自觉担当的历史使命。”
在这个新时代,需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为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三大历史任务,需要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继续奋斗!
王干辉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东城小学 李彬
多年来,这样的问题让和多人疑惑:世界上许多显赫一时的政党最终走向衰败,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走过96年依然保持蓬勃朝气?党的十九大后,新一届梦之队领航中国圆梦新征程,第一次集体出行就来到中国共产党的产床,追寻一路走来的根脉。这样的选择,让许多人由此窥见问题的答案:这个政党,有这前后相继的精神血脉。
大家见到的,就是南湖红船,中国共产党的产床,在我的家乡浙江嘉兴,距离我家不过十分钟的自行车程,这条小船在我心里有多重概念,这是我家乡的地标,令我记起我的故乡;和万千党员一样,这也是我寻觅精神信仰的源泉,有一种精神,正以她的名字命名:红船精神。
10月31日下午,总书记和其他常委从上海来到浙江嘉兴南湖边,瞻仰复建的南湖红船,并参观了南湖革命纪念馆。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96年前只有几十个人的中国共产党,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拥有8900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拿出只争朝夕、敢于担当的拼劲,才能在十九大擘画的新征程上夺取更大的胜利。
从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到李保国、廖俊波、黄大年,我们的事业是靠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奉献而不断铸就的。(论为人民服务)进入新时代,肩负新使命,正需以奉献精神召唤亿万人民接续奋斗,永远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恩格斯说过:“一个知道自己的目的,也知道怎样达到这个目的的政党,一个真正想达到这个目的并且具有达到这个目的所必不可缺的顽强精神的政党——这样的政党将是不可战胜的。”
如今我们走入了新的时段,中国共产党人在探求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给党的历史使命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必须紧紧围绕实现伟大梦想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具体展开)创造新的胜利。当下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各种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形势变化之快前所未有,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对党治国理政的考验之大前所未有。其中许多矛盾和问题呈现出新旧矛盾相互交织、内外因素相互影响、网上网下相互传导等新特点。如何破解难题、应对挑战?这都需要我们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拿出新的理念和办法,这其中蕴含的,就是初心的领航和使命的担当。
回望历史问初心,96年过去了,没了三座大山的压迫,少了枪林弹雨的洗礼,我们是否还有当年一往无前的壮志豪情?是否还有当年敢闯敢拼的青春活力?“关键少数”也好,普通党员也罢,每一位党员,都需要扪心自问。革命先驱李大钊说过,“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坦平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今天,走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决胜全面小康,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发,哪一道难题的解决是容易的?哪一个矛盾的克服是轻松的?实现伟大梦想,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依然需要我们不忘初心、赓续精神,善作善成、一往无前。
好,最后让我们回到最初的起点,南湖红船,05年习总书记在担任浙江省省委书记时对红船精神做过具体阐述,这是一种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是一种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是一种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正是这三种精神,让中国共产党有小到大,由弱到强,96年前承载民族希望的小小红船,如今已成为承载13亿多中国人民希望的巨轮。新征程已经开启,新目标已经确立,“今天我们该怎样做?”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历史将见证我们的誓言,历史在期待我们的答案!
不忘初心 勇担使命
东城小学 李兰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事业发展永无止境,民族复兴的使命时刻在召唤。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就应当始终不忘初心,勇担使命,以累累硕果致敬新时代!
何为初心?意指人们做某件事的最初的初衷、最初的原因。是孔子“居之不倦,行之以忠”的为政之道、包拯“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的为官箴言,是毛泽东“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豪情壮志、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大理想,当然也是我们年少时笔记本扉页上的人生理想。初心纯洁、热烈、美好,是人生起点的希冀与梦想,事业开端的承诺与信念,迷途困挫中的责任与担当,铅华尽染时的恪守与坚持。2015年总书记在给国测一大队老队员老党员的回信中这样写道:“忠于党、忠于人民、无私奉献,是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是靠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奉献而不断铸就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全国广大共产党员要始终在党爱党、在党为党,心系人民、情系人民,忠诚一辈子,奉献一辈子。”“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华严经》中的一句经文道出了人世间亘古不变的真理:坚守本心信条,方得功德圆满。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将其作为主题提出,我们不妨回望中国共产党97年的光辉历史,从其中探寻那份初心。
20世纪初的中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列强入侵,封建势力反动统治,战乱连绵,加之自然灾害频发,风雨如晦,国将不国。不同的阶级纷纷寻求改革方法,切扶大厦之将倾。但迫于社会形势,均以失败告终。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共产主义,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积极宣传共产主义理论,寻求新的救亡办法。1921年,从兴业路的小楼到嘉兴南湖游船,12位代表,前后七次会议,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国共合作,革命根据地建设,南昌起义,反围剿,两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数十年,党又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开创新局面,我们进入了新时代——正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迈进!九十多年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无论弱小还是强大,无论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敢于面对挫折,勇于修正错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历史已经昭示了共产党人的至诚初心,也不难发现一份使命也在其中。人民幸福,民族复兴。一份初心,一肩使命,万水千山不忘来时路,艰难万限永记去何处。
回顾历史,我们找寻到了那份初心和使命。现在我们不妨再次发问,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初心和使命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可以从下边这位共产党人身上探寻原因(举沈浩与《追问》的事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一种坚守。本来只需要任职三年的沈浩因为小岗父老的红手印再留任三年,在小岗,他犯过难、生过病、挨过打,但他始终将自己定位为一个不仅要呕心沥血、而且要忍辱负重的人民公仆。三年又三年,无怨无悔,他是一个真正以党和人民利益为重的共产党人!兴业路的小楼、南湖上的红船,寄托着共产党人的初心,承载着共产党人的使命,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始终过硬方能长期执政。秀水泱泱、红船依旧,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依然要从这艘小小红船中汲取精神力量,让红船精神放射出更加灿烂的时代光芒。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一种戒惧。《追问》的题记中,写下了这样一句话“为什么有的人被彻底打垮时,才会追问自己内心的真实?”书中的干部,哪个不是曾经的干将,最终沦为了阶下囚。金钱、权力、地位、爱情,私欲之心混沌了本心。本初之心是简单之心,复兴使命是时代重担。在前行过程中,人们往往会被路边风景吸引甚至诱惑,偏离初定的正道。“一乃心力,其克有勋”,涵养初心就显得尤为重要。专心致志方能有所成就,心怀戒惧才能抵制诱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一种果决。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人民要的是实际的获得感,民族需要的是实干的力量。没有强大的执行力,再好的政策都只能是纸上谈兵。广大党员、干部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养成高效执行的作风,真正为人民谋实惠,为民族谋实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其实就是一种初心和使命。万水千山不忘来时路,树高千尺根深在沃土。伟大的人民,伟大的民族,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坚定的底气,也是我们风雨无阻、高歌前进的根本力量。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党的十九大描绘了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把蓝图变为现实,是一场新的长征。路很长,时间也不等人,容不得有半点懈怠。当然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我们决不能安于现状、贪图安逸、乐而忘忧,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发有为,用这份坚守,这份戒惧,这份果决,这份初心和使命,去创造属于新时代的光辉业绩!
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不忘初心,继续前行。趁着新时代的浩荡东风,加满油,把稳舵,鼓足劲,让承载着13亿多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中华巨轮继续劈波斩浪,扬帆远航,胜利驶向冲满希望的明天!
不忘初心,践行使命
东城小学 张云
提到中国共产人的初心和使命,只要是多多少少接触过十九大报告的人,都可以脱口而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亦或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系列耳熟能详的话。但是大家扪心自问,我们真的对它们有深刻的理解吗,不是只浮于表面的口号,而是走进共产党人的内心,去触碰他们的信仰与追求。
我们常用“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句话来告诫已经取得一些成绩的自己,事实上这也是自省的一种方式,时刻提醒自己在探索这个纷繁世界的时候,不要迷了心窍。而当“不忘初心”被用到十九大报告中时,我认为它更近似于告诫共产党人不要忘本,不要愋根。当然,这里的“本”和“根”,不是狭义上的家乡,而是中国人民。那么这儿就有些疑问了,中国人民为什么能够成为共产党人不变的服务对象,为什么能时刻被共产党人挂在心间?有谁知道在结束不久的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习主席是如何赞扬中国人民的吗?习主席说,“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
习主席还说到: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的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和伟大的梦想精神的人民。当我们回望历史,很能清楚地看到中国人民的力量。这是闻名于世的四大发明,极大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与世界的进步。造纸术的发明,成功改革了文字的载体;印刷术的改良,使得文明快速传播;火药,击破了将资本主义堡垒;指南针,为世界成为一个整体提供了方向。我们可以自信地说,全世界无数人都曾受益过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
大自然从不吝啬它的资源,但也绝不让我们坐享其成。奋斗的中国人民用智慧和汗水在华夏大地上开拓出一片片天地。长达55公里、连接香港、澳门、珠海的港珠澳大桥;世界最大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大坝;全长近两千公里的青藏铁路等等一系列伟大工程的顺利竣工,正是靠着中国人民的奋斗精神作为精神支柱。
面临着日寇侵华,国将不国的严峻形势,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中国人民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即使血洒战场,中国人的骨子里的傲气也决不会折;
我们时刻强调着中国梦,正因为心中的梦想即使不与他人讲述,也是自己奋斗的支柱。中国人民总是将梦想精神牢记心间,用于实践。正所谓人生最幸福的境界莫过于,心中有梦,兜里有糖。
中国人民于历史,开创先河,保卫祖国,建设强国;于文明,自力更生,改革创新,造福人类。中国共产党执政,离不开人民的支持,离不开人民的信任、人民的选择,如此可爱中国人民,有什么理由不值得共产党人不忘初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呢?
说到共产党人的人民情结,就让我想起了一个人。
我相信大家一定熟知这位共产党党员--杨善洲杨老先生。二十年如一日待在大山深处,整地、育苗、植树,即使众人质疑他只是为了其中的暴利,即使睡在四个木桩叉叉凑成的一张床,即使不慎滑倒左腿粉碎性骨折,杨老先生也从未言过“放弃”二字。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把水土流失严重的大亮山建成了五十六万亩的林场。杨善洲党员,真正做到了无愧于民。感动中国颁奖词中所道:绿了荒山,白了头发,他志在造福百姓;老骥伏枥,意气风发,他心向未来。清廉,自上任起;奉献,直到最后一天。六十年的一切作为,就是为了不辜负人民的期待。与此同时,像廖俊波、黄大年、郑培民、沈浩这样的优秀共产党人在社会的不同领域发光发热,他们的青春甚至生命告诉我们,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中华民族谋复兴的道路上,中国共产党人从未停止前行。
当然,我们不能忽视现如今仍然存在着的问题。和平年代,改革的深水依旧变幻莫测:经济下行压力大,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脱贫攻坚形势依旧艰巨等等,其中诸多的社会矛盾呈现错综复杂、网上网下相互传导的特点,决胜全面小康,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发,哪一个的困难的解决是容易的?哪一个矛盾的克服是轻松的?存在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危机意识。
新时代给党的历史使命提出了新的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将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作为一个整体提出,那怎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呢?总书记曾说,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实现伟大梦想,就要靠共产党人坚守初心,担起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用一种昂扬的气魄在新时代必然会面临的大风大浪中前行。不畏艰险,走好我们自己一代人的长征路。而作为青年人,尤其是有志于成为党员的青年人,我们不妨问问自己,生于这样的时代,我们是否还有当年前辈们翻雪山过草地勇?是否还有为民族解放不惜牺牲生命的壮志豪情?星星之火,还足矣燎原么? 十九大报告中提到,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时代需要怎样的青年?我们青年,又怎能辜负时代的号召呢?要让人生出彩,必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生于一个伟大的时代,就应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新学期开始的时候,我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一条红船。送的人和我说,之所以选择要将红船作为礼物呢是因为红船承载着嘉兴人的骄傲,象征着对理想的追逐与对生活的祈愿。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地点的红船,已经不单单是今人缅怀伟人的故地所在,更代表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正如总书记的讲话,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而出发。开天辟地、敢为人先,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红船精神,必将深植于人们的心中。这艘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之船,这艘十三亿中国人民的梦想之船,将继续乘风破浪,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未来历史为证。
第四篇:中国的社会矛盾
中国“改革开放”的几十年里,由于人治社会制度下的长期腐败,大量社会矛盾不但没有得到及时解决,而且被人为的掩盖、压制。在“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指导下,这些矛盾经过长期的演化、积聚,已演变为不可调和的社会对立和对抗。
贫富不均矛盾是目前中国社会最尖锐的社会矛盾,也是整个中国社会矛盾的核心。社会越是发展,贫富不均的矛盾越是突出,老百姓越是不满。由于贫富的矛盾长期恶化,加剧了社会的不安和动荡。老百姓要求平等的呼声不绝,且日益高涨;老百姓对抗官员和地方政府的事件时有发生,并有蔓延的趋势。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如不尽快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一旦发生社会危机,老百姓长期被压制的情绪很有突然爆发
在送旧迎新之际,人们不得不去注意在2004年充分暴露出来的目前中国社会所存在着的两大互相矛盾的大趋势。第一大趋势可以领袖外交所取得的外交成果为标志,中国已经在国际社会迅速崛起。第二大趋势可以频繁发生的社会抗议运动为标志,中国社会矛盾已经到了一触就要爆发的阶段。
这两大趋势会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主导着中国的发展,如果这对矛盾处理得不好,社会政治的稳定就会成问题。
中国的国际地位迅速提高是很显然的。多年来,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迅速把中国推向国际政治舞台。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仅加入了所有重要的国际组织,而且在近年开始走具有自己特色的和平崛起之路,多边主义、经济外交和睦邻政策等等构成了初生的和平崛起理论的主要内容。如果中国的内部发展是可持续的,中国的崛起只是一件指日可待的事情,这点是很少有人会怀疑的。
但问题就可能出在内部发展的可持续性。近年来,内部发展所呈现出来的大趋势就是社会矛盾越来越激烈。不同社会群体之间、不同地区之间,贫富分化和收入分配差异已经到了一个相当危险的边界。外部改革有国际压力
中国社会没有能够像很多人所期望的,成为一个多元社会,而是迅速向高度分化的方向发展。各社会阶层之间没有利益协调机制,互相缺少信任感。而政府调节社会矛盾的功能也在迅速下降。结果就是不同规模的社会抗议运动的兴起。
为什么这两大趋势能够平衡发展?这就涉及到外部改革与内部改革之间的关系问题。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构成了中国过去二十多年来的发展主题。但是,总体上看,对外开放远远走在对内改革的前面。或者说,内部改革远远落后于外部开放。
这种情况与中国的改革模式有关。这个模式的特点就是先基本上不去触动既得利益,而是努力在既得利益的外围发展出新的利益。很显然,内部改革要触动巨大的既得利益,相比之下外部改革就比较容易。就是说,产生新利益比改革即得利益要容易。
外部改革进展迅速的另外一个因素就是外部的压力比内部压力要大得多。外部压力呈现为高度的组织化,可以说是外部众多主权国家对一个主权国家(中国)的压力。这有其表现在中国加入世界经济体系方面。
所以,中国已经加入包括世界贸易组织在内的所有的重要国际组织。中国在投资、贸易体制的改革和开放方面远远走在发展中国家的前列。即使在法制改革方面,一般认为比较困难,因为它涉及到内部利益,但在与外部开放有关的法律改革方面,中国显然也是走在前列的。外部改革的成功客观上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动力,为国家创造了一个很好的条件来吸引外资,促进贸易。相比之下,内部改革方面相当不尽人意。在法制方面,尽管有各种法律的出台,但国家并没有成为一个法治国家,党政干部的腐败仍旧严重。政府在推进市场化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政府本身的社会调节功能不足,不能控制社会的高度分化。
政治改革上更是没有什么大进步。执政党调整了社会阶级基础,为新兴阶级提供了政治上的合法化,并修正宪法,从法律上保护私有财产。但在这样做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把原来的工人农民阶层异化在体制之外,因为这些阶层并没有任何有效的管道来参与政治。内改的可持续性亟需重视
内部改革的不足本来就已经产生诸多消极的结果。外部改革的领先更是既存的问题雪上加霜。有两个主要原因。
第一,无论在哪个国家,外部改革的好处往往流向很少一部分人。今天的全球化尤其如此,因为全球化的主动力乃是国际大公司和各国政府。
第二,全球化倾向于破坏原来存在的社会保护机制和网络,对原来受这些网络保护的社会成员构成了威胁。这是西方各国强大的反全球化的两个主要原因。
在中国,这两方面的情况更为严重。多数社会阶层特别是社会底层在全球化和市场开放决策过程中没有任何发言权。政府具有高度的决策自主权,和国际接轨。
但全球化的所有负面效应都是要整个社会来承担的。例如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决策过程中农民并没有任何发言权,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农业的影响必须由农民来承担和消化。更为严重的是,很多社会成员本来就不受社会保障体系的保护,现在他们更赤裸裸地暴露在外部的威胁下了。
人们本来希望外部改革产生新的利益,而这些新利益能够继续推动改革,克服传统利益的改革阻力。但事情并非如此。新生利益马上成为了既得利益,反而成了继续改革的巨大阻力。
更为严重的是,这些新利益往往和各级政府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能够通过各种管道来影响政府的决策。在一定程度上,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简直就是这些新利益的代理人。
在这样的情况下,内部发展的可持续性就令人怀疑了。外部开放已经没有回头的可能性。唯一的途径就是加速内部改革,从而达到内外部改革的协调发展。如果内部改革持续滞后,外部开放只能为国家和社会带来巨大的负面效应。如果内部发展不能持续,外部开放也立即会成为空中楼阁可能被点燃,社会矛盾随之爆发。
第五篇:正确认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
正确认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认清我国社会发展方向
但凡有一点哲学基础的人都懂得,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决定了一定阶段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科学、准确判断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状况,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单位、一个人的发展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力。毛泽东主席在《矛盾论》中指出:“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解决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意味着今后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指向,因此在学习十九大报告时,特别关注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社会矛盾的学习。认为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社会矛盾的判断,是从哲学的高度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科学、准确的判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出现新的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基础、为支撑的,正是由于出现了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才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判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
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十九大报告提出,我们必须要清醒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认为,“时代”不仅是时间概念,更是一个实践概念。今天的中国社会不仅是“走进”新时代,更是“开创”新时代,“我们今天做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重大判断,最现实的依据就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和国家取得了全方位的、开创性的成就,国家发生了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变革。这些辉煌的成就和历史性变革,让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重大转换,让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重大变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1956年党的八大提出,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确定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而根据十九大报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通过对中国社会发展历史的梳理,使我们清晰的认识到社会发展不同阶段主要矛盾的变化。与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的判断相比,十九大报告中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发生重大变化。专家权威的解读是两个不同:一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变成了“美好生活需要”;二是现状由“落后的社会生产”变成了“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辛鸣教授认为,“'美好生活需要'的内涵更加广泛。它不仅包括过去我们讲的'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更包括在此基础上衍生出的----人民群众对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及尊严、权利、当家作主等更具主观色彩的'软需要'。原来的'硬需求'并没有消失,而是呈现出一种升级的态势。新生的'软需要'则具有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甚至可以说它对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当然解决起来难度也更大。”具体体现在:“'不平衡'主要是指目前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域不平衡、区域不平衡和群体不平衡。比如领域上,我们经济发展一马当先。社会政治、文化、生态还需要继续加快往前走;区域不平衡,主要是东中西不平衡,城市农村发展不平衡等;群体不平衡主要是在社会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上要下大力气。'不充分'主要是由于我们现在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国情没有改,整个社会的发展总量还是不充分的,所以我们不能过于盲目乐观。” 对社会主要矛盾作出历史性变化的判断,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四川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李新认为,主要从准确把握和科学判断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社会背景,厘清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内涵,社会主要矛盾历史性变化的判断具有划时代意义等方面深刻认识和领会。善于抓住社会主要矛盾,是我们党正确解决战略策略问题的重要哲学依据。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社会主要矛盾聚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进一步彰显了我们
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从初心和使命出发,就能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集中力量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是我们党展示中国特色、发挥制度优势的科学工作方法。我们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抓住主要矛盾,确立工作重心,明确主攻方向,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集中力量办了一系列大事要事难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历史性变化的重大判断,必然会随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的全面践行,贯穿于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生动实践中去,进而为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给出实践答案。而在此基础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不断发展,也将进一步为解决人类共同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