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自然科学简史结课论文
编辑:落日斜阳 识别码:21-557834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7-04 03:31:50 来源:网络

第一篇:自然科学简史结课论文

古希腊科学文明

【主题词】:古希腊科学文明近代科学 自然哲学

【引言】:在世界文明史上,古希腊科学文明以其特异的风采和卓越的成就享誉后世,它的文化创造达到了人类文明的第一个高峰,本文主要论述古希腊科学文化的主要成就,和古希腊科学文化的重要性尤其是其对自然哲学中的科学成分的分析。着重通过阐述古希腊科学文化对于近代科学影响和意义来增强论述说服力。【 正 文 】

被称为现代西方文明之源的古希腊文明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都呈现出其独特的特点。古希腊文明留给欧洲乃至全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她在整个西方文明中的鼻祖地位应当是勿庸臵疑的。而近代科学是15世纪下半叶伴随着欧洲资本主义革命和文艺复兴的脚步到来的,她对人类社会所产生的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也是不容怀疑的。恩格斯曾说:“如果理论自然科学想要追溯自己今天的一般原理发生和发展的历史,它也不得不回到希腊人那里去”,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所以我们总说,古希腊科学文明是人类科学的精神之源,有着重要影响。

而对于人类的科学发展而言,古希腊精神最大的意义就在于它开启了一个以思辨的方式思考自然、处理个体与茫茫宇宙之间关系的时代,这使得古希腊从一开始就着眼于对自然界作出系统的、构造性的思考与认识。古希腊后人留下了绝弥足珍贵的学问题与科学思维方式,这些问题与思维主式在今天的科学中仍然依稀可辨。

它的主要成就有很多,天文学方面的典范是托勒密的《天文学大成》,在这部著作中,他沿袭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希柏克的天文学思想,最终提出了一套完整而精致的“地心学说”。他首先认为地球上一切物体都掉向地面,地球是静止不动的,它是宇宙的中心,一切天体都受地球的影响。他设想月亮、水星、金星、太阳、火星、木星和土星都是以匀速沿着完全圆形轨道围绕着地球运行,恒星则在外层包围着整个宇宙,但是他的这种理论有时与对行星实际运动的观测数据不相符合。为了使他的模型有效,他创立了一种复杂的几何结构来纠正其明显的错误,即“本轮---均轮”系统。他认为所有的天体包括太阳都是围绕地球旋转,其轨道由本轮、均轮决定。这两种运动的复合便构成了一个行星的实际运动的轨迹。这样才使托勒密对绕地球转的天体的位臵的计算较为准确。

在光学方面,欧几里得于公元前300年左右从几何光学的角度初步地探究了视觉透视理论,著有<光学>一书。公元150年托勒密探究了光的反射和折射原理,也著有<光学>一书。

在重力方面,阿基米德研究了横梁式杠杆的平衡原理,著有《论平面的平衡》,研究了物体的浮沉现象。著有《论浮体》,在生理医学方面,盖伦继承和总结了自希波克拉底、亚里士多德以来的医学和生理学成果,在对人体的心脏和血管系统、大脑、神经、肾脏和膀胱等系统或器官研究方面均有独到的发现。他著作颇丰,代表作有《人体各部分的功用》等。

而作为古希腊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古希腊哲学可以说是古代知识的总汇。在批判和思辨传统的支配下,古希腊哲学家不仅提出了有关自然哲学的许多问题、假说和猜测,还在方法论、认识论等方面为近代科学的产生准备了充分和必要的条件。在古希腊文化中最可宝贵的科学成分在于它为后来科学的产生提供了数学理性、逻辑理性和实验理性等精神准备。可以肯定地说,正是体现希腊文化本质和精华的这种理性精神作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核心,经过漫长的孕育、发展和成熟,才绽放出绚烂的近代科学之花。

下面就以近代科学为例主要说明 古希腊科学文化是近代科学产生的必要条件 1.1 数学理性的萌芽

数学理性的萌芽产生于毕达哥拉斯学派。毕达哥拉斯与他的追随者们最早把数学的抽象观念提高到了突出的地位。这个学派的核心思想是数及数的和谐是万物的本源。“实在的东西”是自然界存在的数学和谐,任何物的最终结构或最终存在就是它的数学形式,“数是人类思想的向导和主人,没有它的力量,万物都处于昏暗混乱之中”。这样,毕达哥拉斯学派第一次从自然哲学的角度,通过对万物构成的研究,通过对世界结构的认识,明确地提出了“宇宙是一种几何结构的概念”。正是由于毕达哥拉斯学派首次提出了宇宙的基本是单位的概念,后来才“在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中得到了物理的表述。”也正是由于毕达哥拉斯提出了点、线、面、体的概念才导致了后来数学的分化及欧式几何体系的问世。公正地说,毕达哥拉斯学派关于“数”的本体论内容是错误的,但是,如果我们把认识顺序倒过来,不是根据数学和谐性假说把数学模型强加给自然界,而是从自然现象中抽取出现象之间在数学上的和谐关系,那么数学和谐性假说则具有重要的方法论的启发意义。数学理性的产生发展使人们对自然界的把握从定性理解转为定量描述成为可能,而近代科学始终坚持尽可能精确定量的描述和定律的理想。1.2 逻辑理性的确立

.亚里士多德是理所应当的逻辑理性的奠基人。在希腊早期自然哲学时期,泰勒斯等人往往从可观察到的现象直接跳到本体论的高度去解释世界的本原和变化。这种解释的方法是直观、类比和思辨。而到了希腊科学的“黄金时代”,理性抽象和逻辑方法的发展及其相互结合,为寻求事物和过程背后的本质和原因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大大增强了自然哲学的地位和解释能力。尤其在“形式上确凿无疑的形式逻辑及其三段论法的创立人”,亚里士多德那里,逻辑学和柏拉图的理念直接汇合,构成了逻辑理性的解释方式。亚里士多德对于科学哲学最大的贡献是他关于科学理论结构的思想。几何研究和逻辑研究的结合,是古希腊逻辑理性发展的一大特点。一方面,几何学赋予了逻辑学研究以“纯形式”和“证明系统”的思想,使古希腊人对逻辑推理规则的研究就跃出了论辩本身,专门就抽象形式的方面展开讨论。正如克莱因所说的:“希腊人在搞出正确的数学推理规律时就已奠立了逻辑的基础,但要等到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学者才能把这些规律典范化和系统化,使之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另一方面,逻辑学赋予了几何学研究以演绎的构造,完善了几何证明的推理工具,即“希腊人对数学的最重大贡献是坚持一切数学结果必须用演绎法推出”。正因如此,在亚里士多德逻辑学创立半个多世纪以后,欧几里德将各个孤立的几何证明系统发展成统一的公理化体系。不管欧几里德几何学这座科学宫殿多么富丽堂皇,其全部结论都是从少数公理经过演绎而来的,是逻辑理性的成功运用。

值得注意的是,逻辑理性精神在中世纪非但没有被消弱,反而得到了加强。当然,逻辑理性的解释方式在宗教神学的外衣束缚下不可能导致任何科学知识,就像培根所说的“是不能生育的修女”。但是,一旦发生自然观上的转变,理性的权威和科学实验精神得到恢复,人们利用这种现成的解释方式和形式工具去整理实验事实、描述自然现象、解释自然内部的规律时,自然科学的诞生就是不可避免的了。1.3 实验理性的发展

西方实验理性的鼻祖当属叙拉古的阿基米德。“他的工作比任何别的希腊人的工作都更具有把数学和实验研究结合起来的真正现代精神。在结合的时候,只解决一定的有限的问题,提出假说只是为了求得它们逻辑推论,这种推论最初是用演绎方法求得的,然后又用观察或实验方法加以检验。”杠杆原理和以他名字命名的浮力原理即“阿基米德原理”是举世公认的科学成就,分别构成刚体静力学和流体静力学的基础。注重实验、注重技术、注重应用是阿基米德科学活动的特点。近代的达芬奇是阿基米德的崇拜者,伽利略则以阿基米德的继承人自居,尽管工艺传统在古希腊受到蔑视,但是这种实验理性精神到了近代却成了自然科学的精髓。近代科学方法的基石可以回溯到古希腊文化

我们知道,科学方法是科学的灵魂。科学认识的发生、科学的独立,靠它来支撑。科学本身本质上就是方法。它不能只局限于把已知的东西总汇起来,还要教人们如何去应用,去求得新知。科学要能起这样的作用,其本身必须靠科学方法来建立。如果我们对近代科学的三大方法论巨匠培根、伽利略、笛卡尔开创的方法进行研究和探讨,就很容易找到上述古希腊科学理性精神的影子,近代科学的方法论基础恰恰是古希腊科学因素融合创新、批判扬弃而生成的新质。2.1 培根与科学归纳法

经验论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融合了逻辑理性和实验理性,建立了系统的科学归纳法(即排除-归纳法)。一方面,认识自然的基础是实验,必须抛弃经院哲学本身,坚持根据实验观察结果去解释自然,“一切比较真实的对于自然的解释,乃是由适当的例证和实验得到的。”另一方面,认识自然的方法是归纳。经过收集资料、三表整理、抽象概括、寻求解释这样四个步骤,就可以依次“从感官与特殊事物把公理引申出来,然后不断上升,最后才达到最普遍的公理”。2.2 笛卡尔与假说-演绎法

唯理论哲学家笛卡尔继承了古希腊以来的直观归纳法、演绎方法和数学方法,创立了假说-演绎 法。他认为,人们只有在普遍怀疑基础上,根据由“心的直观力量”即理性直观得到的公理作为大前提,按照数学中那样严密的演绎推理,才能认识“自然界的真理”。在他看来,科学方法的实质就是,“建立一些确切而简单的规则;严格地遵守这些规则,就会永远避免把虚假当成真实,就可以不耗费很多心力而逐渐不断地扩充知识,而且可以帮助心灵去真正地认识它所能认识的一切。”

2.3 伽利略与实验-数学方法

伽利略在希腊化时代重视经验传统的基础上,创立的实验-数学方法,则是对数学和实验理性的综合运用。这主要体现在他在力学研究中如斜面实验等思想实验上,在斜面实验得出惯性原理的研究中,他不可能真的做一个无限长的斜面。于是,伽利略就采用了抽象的方法,想象的方法,逻辑推论的方法,弥补了实验条件的限制。动手和动脑,是科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古希腊时期的学者忽视了工匠传统,而古罗马的学者则忽视了学者传统。在伽利略这里,两者达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结合。

从方法论角度可以说,近代科学既有对于古希腊科学的扬弃,更有对其理性精神的继承。近代科学大厦的方法论基石可以回溯到古希腊找到它的根源。古希腊时代的哲学作为一种古代知识的汇总,既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必然产物,又是近代科学得以发生的母体和背景。它不仅为近代发展的许多科学理论、科学观点提供了胚胎和萌芽,更重要的是它为近代科学的发生提供了必要的思维方式、思考方法、概念框架、以及理性分析和批判反思的一些规则与原理,如果没有古希腊的哲学,近代的自然科学的兴起就要大大推迟。【结论】:

古希腊科学文化的成就对后世具有重大的影响,而古希腊哲学和古希腊精神也成为中流砥柱,所以说古希腊科学文明是人类科学的精神之源,尤其是对近代科学,更起着及其重要的奠定作用。【参考文献】:

席泽宗.《古希腊文化与近代科学的诞生》光明日报 北京大学哲学系.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科学与文化》百度文库 《西方文化概论》百度文库

第二篇:科学简史结课论文手写1000字

工业机器人发展史

摘要:我国的工业机器人研制虽然起步晚,但是有着广大的市场潜力,有着众多的人才和资源基础。在十一五规划纲要等国家政策的鼓励支持下,在市场经济和国际竞争愈演愈烈的未来,我们一定能够完全自主制造出自己的工业机器人,并且将工业机器人推广应用到制造与非制造等广大的行业中,提高我国劳动力成本,提高我国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国际竞争力,从整体上提高我国社会生产的安全高效,为实现伟大祖国的复兴贡献力量。

关键字:工业机器人;日本;日本工业机器人协会;制造。

据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统计,日本机器人数量据世界首位。他们的算法基于制造工人与机器人的比例,即每万名工人拥有多少台制造机器人。其中日本的工业机器人密度达到了世界平均水平的10倍,也比排在第二位的新加坡多出了一倍。其中日本每万名工人拥有295台工业机器人,新加坡169台,韩国164台,德国163台。虽然排在前三位的国家都在亚洲,不过欧洲却是世界上工业机器人密度最大的地区。欧洲国家工业机器人密度为每万名工人50台,美洲为平均31台,亚洲平均27台。

日本是当今的工业机器人王国,既是工业机器人的最大制造国也是最大消费国。但实际上工业机器人的诞生地是美国。机器人的启蒙思想其实很早就出现了,1920年捷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发表了剧本《罗萨姆的万能机器人》,剧中叙述了一个叫做罗萨姆的公司将机器人作为替代人类劳动的工业品推向市场的故事,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于是在1959年美国的英格伯格和德奥尔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他们发现可以让机器人去代替工人一些简单重复的劳动且不需要报酬和休息,任劳任怨。接着他们两人合办了世界上第一家机器人制造工厂,生产unimate工业机器人。

与此同时,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的日本正面临着严重的劳动力短缺,这个问题已成为制约其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毫无疑问,在美国诞生并已投入生产的工业机器人给日本带来了福音。1967年日本川崎重工业公司首先从美国引进机器人及技术,建立生产厂房,并于1968年试制出第一台日本产unimate机器人。经过短暂的摇篮阶段,日本的工业机器人很快进入实用阶段,并由汽车业逐步扩大到其它制造业以及非制造业。1980年被称为日本的“机器人普及元年”,日本开始在各个领域推广使用机器人,这大大缓解了市场劳动力严重短缺的社会矛盾。再加上日本政府采取的多方面鼓励政策,这些机器人收到了广大企业的欢迎。1980年-1990年日本的工业机器人处于鼎盛时期,后来国际市场曾一度转向欧洲和北美,但日本经过短暂的低迷期又恢复其昔日的辉煌。

1993年末,全世界安装的工业机器人有61万台,其中日本占60%,美国占8%,欧洲占17%,俄罗斯和东欧占12%。是什么使得日本的工业机器人产业有如此快速的发展,现理出几点原因:

(1)根本原因是日本的基本国情,人口少,劳动力严重短缺。日本每年的人口增长率在1.1%左右,而日本人都想接受高等教育导致其劳动力的增长速度却始终停留在0.7%。为了满足国民经济3%的增长要求,必须提高生产效率。

(2)1973年十月爆发的第一次石油危机提高了劳动力成本,日本政府不得不鼓励私营企

业向自动化领域投资,提高生产效率,以抑制由石油危机带来的成本型通货膨胀。

(3)工业机器人可以代替劳动者从事可能危害身体健康的劳动,避免了大量的工伤事故和

职业病,受到了人们的欢迎。

(4)日本自80年代起就采用推动工业机器人的普及和促进研究与发展的政策。

世界上的机器人供应商分为日系和欧系。瑞典的ABB公司是世界上最大机器人制造公司之一。1974年研发了世界上第一台全电控式工业机器人IRB6,主要应用于工件的取放和物料搬运。1975年生产出第一台焊接机器人。到1980年兼并Trallfa喷漆机器人公司后,其机

器人产品趋于完备。ABB公司制造的工业机器人广泛应用在焊接、装配铸造、水切割等领域。

日系是工业机器人制造的主要派系,其代表有FANUC、安川、松下等国际知名公司。FANUC是世界上最大的机器人制造商之一。FANUC的前身致力于数控设备和伺服电机系统的研制和生产。1972年从日本富士通公司的计算机控制部门独立出来成立了FANUC公司。FANUC公司的主要业务分为两部分:工业机器人和工厂自动化。

机器人技术是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高技术领域。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的科学家在对未来科技发展方向进行预测中提出了4个重点发展方向,机器人技术就是其中之一。

1990年10月,国际机器人工业人士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了一次工业机器人国际标准大会,并在这次大会上通过了一个文件,把工业机器人分为四类:⑴顺序型。这类机器人拥有规定的程序动作控制系统;⑵沿轨迹作业型。这类机器人执行某种移动作业,如焊接。喷漆等;⑶远距作业型。比如在月球上自动工作的机器人;⑷智能型。这类机器人具有感知、适应及思维和人机通信机能。

我国工业机器人起步于70年代初,其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70年代的萌芽期;80年代的开发期;90年代的实用化期。而今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目前我国已生产出部分机器人关键元器件,开发出弧焊、点焊、码垛、装配、搬运、注塑、冲压、喷漆等工业机器人。一批国产工业机器人已服务于国内诸多企业的生产线上;一批机器人技术的研究人才也涌现出来。一些相关科研机构和企业已掌握了工业机器人操作机的优化设计制造技术;工业机器人控制、驱动系统的硬件设计技术;机器人软件的设计和编程技术;运动学和轨迹规划技术等。某些关键技术已达到或接近世界水平。和有着“机器人王国”之称的日本相比,我国有着截然不同的基本国情,那就是人口多,劳动力过剩。刺激日本发展工业机器人的根本动力就在于要解决劳动力严重短缺的问题。所以,我国工业机器人起步晚发展缓。但是正如前所述,广泛使用机器人是实现工业自动化,提高社会生产效率的一种十分重要的途径。我国正在努力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引进国外技术和设备,培养人才,打开市场。参考文献:

【1】 王握文.世界机器人发展历程[J].国防科技, 2001,(01)

【2】 陈爱珍.日本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历史及现状[J].机械工程师, 2008,(07)

【3】 陈佩云.日本振兴工业机器人的政策[J].机器人技术与应用, 1994,(01)

【4】 陈佩云.我国工业机器人技术发展的历史_现状与展望[J].机器人技术与应用,1994,(02)

【5】 李红.日本的工业机器人为什么发展特别快[J].机器人技术与应用, 1995,(02)

【6】 吕学诗.工业机器人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J].机械制造, 1980,(07)

【7】 顾振宇.全球工业机器人产业现状与趋势[J].机电一体化, 2006,(02)

第三篇:社会心理学结课论文

社会心理学

《和谐社会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任课教师: 所在院系: 专业: 姓名: 学号:

和谐社会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摘要:和谐社会的建立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运用心理学知识和理论帮助人们建立之间的信任关系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有效的。在日常生活中,建立信任与毁坏信任都是很容易的。如果你总是被“怀疑”所困扰,那么你应该努力去建立信任。当然信任是有底线的,信任也是有度的。信任是基于诚信的基础,信任是基于对对方了解的现实,信任是相互的作用。

关键字:和谐社会,信任关系,心理学。

正文:

伴随我们每个人生命成长过程中,需要的东西有许许多多,有精神层面的也有物质的层面的,有长期的,也有短期的。而我认为,最基本的、也是最长久的恐怕要数信任二字了。特别是在人际交往中,信任二字显得尤为重要。有了信任,人与人之间就会变得更加和谐,社会就会更加安宁和谐!信任,从精神层面上来说,应当成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润滑剂![1]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是:一要建立起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社会关系;二要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三要和谐兴国、和谐创业、和谐安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而第一项基本内容就是建立起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社会关系,可见建立人与人之间信任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我不知道现在的社会到底怎么了?人与人之间始终存在着信任的危机,很大原因是人们群体心理的影响,[2]心理学家黎朋认为,群体是一种具有易受感染、模仿、暗示的人群组合;而麦独孤则强调群体心理“只是粗俗的情绪和粗糙的情感”1,因而易受他人操纵,缺乏自我意识。难怪现在报纸连篇累牍地呼吁要建立诚信社会。是高楼的林立还是钢筋混凝土的副作用?是思想的蜕变还是金钱至上?是社会的进步还是人性的倒退?

信任是什么?信任,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能力与水平、诚信与忠诚的认知;信任,也是一种自信,是对人鉴别能力的肯定;信任,更一种责任的委托或托付。信任是人际交往的基础,更是学习工作的原动力所在!

古往今来,一个人得到信任,就会充满信心,从而激发内在的无穷无尽的潜能;就会充满阳光、活得精彩;反之,缺乏了应有的信任就会让人陷入迷茫无助、就会在十字路中徘徊、就会走向平淡,甚至会走向对立面,造成矛盾和痛苦。

无论在父母和子女,还是朋友或是恋人之间,信任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最重要的基石。

在日常生活中,建立信任与毁坏信任都是很容易的。如果你总是被“怀疑”所困扰,那么你应该努力去建立信任。有以下几点:

说到做到:建立信任最基础的一步就是:你说过的就一定要做到。即便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不管你是没有去做还是没有坚持下来,都可能会失去别人的信任。日积月累,那么信任的基础就崩溃了。

不要说谎:听起来容易?不一定。想想你为了朋友,爱人,甚至是父母而说的一些善意的谎言。有时候如果你讲真话,虽然真相可能并不令人愉快,你也会因此得到更多的信任,人们也会欣赏你的坦诚。

主动提供信息:当一些问题很模糊时,主动把信息讲给对方,证明自己没有

什么隐瞒。

打破信任的例子:“你和律师的会面进展如何?”“进展不错。”

建立信任的例子: “你和律师的会面进展如何?”“进展不错。每天有很大的压力,处理着所有的文件,但是我们双方签署了协议,他说明天就会寄出。” 你说的没有什么两样—和律师的进展不错—但是通过主动提供一些信息,你可以证明自己没有什么隐瞒。

不要遗漏重要的细节:不要遗漏细节的原因是,你很难与遗漏的一系列事情保持一致。人们会开始注意到你所说的话中的矛盾,并且会认为你是个说谎者—即使你只是遗漏了一点点。

如果你有秘密,就让大家知道:你没必要强迫自己放弃最切身的感受和隐私,只为赢得别人的信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但是赢得信任的关键是把握好隐私和秘密的界限。现代生活中人们之间缺少沟通,“如果你有秘密,就让大家知道”就是要主动与人沟通。[3]社会心理学家纽卡姆(T.N.Newcomb)指出,除了心理驱力、不平衡或趋向平衡的压力之外,信息对个体态度的改变也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而他强调了沟通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地位。他的基本命题是:当两个个体彼此主动感知并对第三者建立某种关系时,就会产生对第三者指向的趋同意向,并且假设,这种趋同意向会随着人际沟通的发展而加强。因此,如果两个人或群体成员对某一客体的指向产生差别,就会引起个体的不协调感,进而导致沟通频率的变化。所以沟通是十分重要的,在建立人与人之间信任关系会起到积极地作用。

不要掩饰真相:“不要说谎”也可以引申为“不掩饰真相”。有时候为了维护自尊,将事实换一种说法,变成更加好听的说辞,这好像看起来没有什么害处。例如,一个人不承认他自己破产了,而是对别人说他的信用卡丢失了。信用卡的丢失可能没什么害处,但是一旦真相暴露,或是对方觉察到你说的是谎言,就会破坏信任。说出真相,不要介意代价。

保守别人的秘密:不要说别人的闲话,拨弄是非。不要泄露别人的秘密。如果你确实撒谎了,就要承认,有时候说谎是不可避免的。最好是尽早的承认你的谎言,解释你的动机。如果你被逮住了,要承认,否则就成了另一个谎言了。当然信任是有底线的,信任也是有度的。信任是基于诚信的基础,信任是基于对对方了解的现实,信任是相互的作用。信任,不是盲目的信任,而是在相互间在彼此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内心感应!长久的相互诚心交往是相互信任的基础!但愿人与人之间多些真诚,少些欺诈;多些信任,少些猜忌吧!

参考文献:

[1]:新华社评论员,《深刻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2005年02月20日,新华网。[2]:《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第91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

[3]:《社会心理学理论—纽科姆的沟通活动理论》,第11页,网络版。

第四篇:党课结课论文

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姓名:学院:班级:日期:

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摘要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知道,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我党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自己思想和行动的理论基础。同时,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他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其作为我党的行政指南。有的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但是,作为党的接班人,我们应该以一种科学的态度去对待马克思主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坚定不移 不断地发展 科学态度

自3月30日起,我参加了本校的第二十一期校党课,在这段时间的学习后,我学会了很多,知道了很多党的知识,党的先进概念与党的发展进程。期间,贾锡萍,王辅成教授的讲座令我印象颇深。贾锡萍教授风趣活泼的讲座不仅令我深入了解了党的最近动态与十八大的会议精神,还了解了不少社会时事并进行了分析。而王辅成教授使我了解了一名老党员的生活,他年近古稀却精神矍铄,对于党,他充满热忱,他愿意为了党付出一切,深深的令我折服。通过了党课的学习,我对我们的党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尤其对马克思主义有了深刻的认识,下面我就来介绍一下我自己的一些想法。

首先,谈马克思主义,我们先要知道马克思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能干什么。根据我们的党章,我们可以知道: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知道,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我党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自己思想和行动的理论基础。多少年来,我们党正是依靠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我们的毛泽东主席结合中国国情和不断变化的实际,勇于实践,勇于创新,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一个又一个胜利,创造出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并在抗日战争中取得了重大的胜利。在指导中国共产党 和中国人民进行伟大斗争的进程中,马克思主义已深深扎根于中国,成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信念来源。

了解了马克思主义,我们就知道了马克思主义对于我党乃至我们国家的重要性了。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前进,我们发现社会主义已经发生了改变,我们的经济与市场经济相融合,我们最发达的香港澳门等地区也是资本主义的发展方式并取得了十分显著地成效。这不禁的是我们想到现在的马克思主义还是和我们么?我觉得我们应该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来看待马克思主义。

在日前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站在世界历史进步和中国改革发展的新高度,科学规划未来社会进步的蓝图,形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民族复兴的行动纲领在十八大中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一个政党是否具有力量,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他是否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能否正确的认识世界,分析国情,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理论。

我国上一代领导人胡锦涛同志曾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30年来,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归结起来就是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这四个重大问题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方面,又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全过程,是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回答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其中“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是更具基础性和根本性的问题,集中体现着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科学回答这一问题对于正确回答其他基本问题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根据长期历史经验、特别是最近30年的历史经验,科学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也就是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并不断的丰富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们过去的时候,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与中国具体情况相结合后,马克思主义发生了变化,跟适合我国的发展,在我们社会进步的同时,马克思主义也在不断的进步,不断地被补充。

而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关键在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结合就是坚持,结合就是应用,结合就是发展,结合的实质就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但是不能要求他们具体地回答不同时期不同国家革命和建设的具体道路和行动方针问题。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作出符合中国国情的理论创造。这既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内在需要。例如,我党的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它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以邓小平理论这一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建设和国际形势发展变化的新的实际,研究解决前进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总结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勇于和善于进行理论创新,不断为实践提供新的理论指导,在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个老人在深圳画了一个圈,现在深圳的发展有目共睹,这充分说明了中华的马克思主义的作用,马克思主义永不过时。

同样的,我觉得在新世纪的征途上,我们党要开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也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我们一定要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这个一脉相承的思想体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反映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背弃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科学精神,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在这个大是大非问题上,全党同志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发生动摇。响应党的号召,毫不动摇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并不断的丰富发展他。

不断实践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注意是科学,马克思主义是真理,我们的邓小平同志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马克思主义是不是用与当今,我们也要以实践来判断他。

我们知道,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也必须随之不断地 3 完善、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科学。这也正是这一科学理论永葆青春、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根本原因所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从来都是着眼于实际,着眼于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不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自己创立的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对待《共产党宣言》的态度就很能说明问题。在这一光辉著作公开发表25年的时候,他们谈到《宣言》时,一方面肯定“《宣言》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同时又指出,在今天看来,当年“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对于社会主义文献所作的批判在今天看来是不完全的”,有些论述“虽然在原则上今天还是正确的,但是就其实际运用来说今天毕竟已经过时”。在1888年谈到《宣言》时,他们又重申了这个观点。

作者早已指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不足,并正视他们,努力的改正他们,我党的多年的发展中早已发现并改正了他们,所以马克思主义并不会像部分人们想的那样老套,落后。相反的,他是不断进步,不断革新的。在实践中我们知道了,马克思主义永不过时。

具有包容性的马克思主义

中国有句俗话说得好,有容乃大。想要不断地发展壮大,就必须要有包容性。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知道了,虽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能违背,但是它的实际运用因条件的不同而不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政策的出现表现出了马克思主义与众不同的包容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总的来说,就是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趋多样化。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上述“多样化”,必然反映到人们的头脑中来,不可避免地引起思想意识的相应变化,社会意识和社会价值观因而呈现出日益多样化的趋势。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并不妨碍思想意识的多样性。正确处理“一元”与“多样”的关系,在指导思想一元化的前提下允许多样性,把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与坚持“双百”方针统一起来,这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保证。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这种思想观念多样化的过程中,意识形态领域的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也在滋生蔓延。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指导思想一元化与多种思想并存的问题,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命 4 运、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意义的问题。如果否认社会主义时期思想意识的多样性,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就失去了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就会成为无的放矢的空头口号;相反,如果否认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多种思想并存的状态就会演变为消解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斗争,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允许而且鼓励人们对此进行严肃的讨论。但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研究和评论,必须采取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既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的个别结论当作僵化的教条,来要求现实的万古不变;也不能用变化发展的现实,随心所欲地去解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历史结论。无论当今世界和中国的现实如何变化,我们均应该以正确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

其实不止我们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开创者早已提出了这一观点。恩格斯曾经多次强调,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他说:“社会主义自从成为科学以来,就要求人们把它当做科学看待”。“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这些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一切把马克思主义当作科学看待的人们,都应该也必然会采取这样的科学态度。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光辉典范。所以,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待马克思主义。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也是必须这么做的。

第五篇:博弈论结课论文

博弈论结课论文

博弈论研究人们的策略互动行为。博弈论认为:

一、人是理性的,即人人都会在约束条件下最大化自身的利益;

二、人们在交往合作中有 中突,行为互相影响,而且信息不对称。博弈论研究人们的行为,在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决策,以及决策的均衡问题。换句话说,博弈论研究如何使得人们在市场经济中,自愿做出大家都遵守和实施的有效制度安排,以增进社会的福利的机制。

下面,我将从囚徒困境来说明博弈论带给我的启示。

“囚徒困境”说的是两个囚犯的故事。这两个囚徒一起做坏事,结果被警察发现抓了起来,分别关在两个独立的不能互通信息的牢房里进行审讯。在这种情形下,两个囚犯都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 或者供出他的同伙(即与警察合作,从而背叛他的同伙),或者保持沉默(也就是与他的同伙合作,而不是与警察合作)。这两个囚犯都知道,如果他俩都能保持沉默的话,就都会被释放,因为只要他们拒不承认,警方无法给他们定罪。但警方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他们就给了这两个囚犯一点儿刺激: 如果他们中的一个人背叛,即告发他的同伙,那么他就可以被无罪释放,同时还可以得到一笔奖金。而他的同伙就会被按照最重的罪来判决,并且为了加重惩罚,还要对他施以罚款,作为对告发者的奖赏。当然,如果这两个囚犯互相背叛的话,两个人都会被按照最重的罪来判决,谁也不会得到奖赏。那么,这两个囚犯该怎么办呢?是选择互相合作还是互相背叛?

从表面上看,他们应该互相合作,保持沉默,因为这样他们俩都能得到最好的结果: 自由。但他们不得不仔细考虑对方可能采取什么选择。A犯不是个傻子,他马上意识到,他根本无法相信他的同伙不会向警方提供对他不利的证据,然后带着一笔丰厚的奖赏出狱而去,让他独自坐牢。这种想法的诱惑力实在太大了。但他也意识到,他的同伙也不是傻子,也会这样来设想他。所以A犯的结论是,唯一理性的选择就是背叛同伙,把一切都告诉警方,因为如果他的同伙笨得只会保持沉默,那么他就会是那个带奖出狱的幸运者了。而如果他的同伙也根据这个逻辑向警方交代了,那么,A犯反正也得,N R0,起码他不必在这之上再被罚款。所以其结果就是,这两个囚犯按照不顾一切的逻辑得到了最糟糕的报应: 坐牢。上述例子可能显得不甚自然,但现实中,无论是人类社会或大自然都可以找到类似囚徒困境的例子,将结果划成同样的支付矩阵。社会科学中的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以及自然科学的动物行动学、进化生物学等学科,都可以用囚徒困境分析,模拟生物面对无止境的囚徒困境博弈。囚徒困境可以广为使用,说明这种博弈的重要性。以下为各界例子:

房地产市场的例子:不可重复的出卖

著名作家三盅在他的《杂文也疯狂》中有这样一个单篇——《泡沫中的“囚徒困境” 》。记述了2008年房地产领域的囚徒困境。

我们学习宏观经济学的时候必定会学习博弈论,学习博弈论就必定涉及“囚徒困境”模型,而我一直认为,在所有市场博弈模型中,“囚徒困境”是最为接近心理学的一个,也是最能揭示善恶的一个,更是最能体现集体智慧的一个,选择背叛还是合作,始终是它不变的主题„„

军事或政治学例子:军备竞赛

在政治学中,两国之间的军备竞赛可以用囚徒困境来描述。两国都可以声称有两种选择:增加军备(背叛)、或是达成削减武器协议(合作)。两国都无法肯定对方会遵守协议,因此两国最终会倾向增加军备。似乎自相矛盾的是,虽然增加军备会是两国的“理性”行为,但结果却显得“非理性”(例如会对经济造成损坏等)。这可视作遏制理论的推论,就是以强大的军事力量来遏制对方的进攻,以达到和平。

经济学例子:关税战

两个国家,在关税上可以有以两个选择:

提高关税,以保护自己的商品。(背叛)

与对方达成关税协定,降低关税以利各自商品流通。(合作)

当一国因某些因素不遵守关税协定,独自提高关税(背叛),另一国也会作出同样反应(亦背叛),这就引发了关税战,两国的商品失去了对方的市场,对本身经济也造成损害(共同背叛的结果)。然后二国又重新达成关税协定。(重复博弈的结果是将发现共同合作利益最大。)

自然科学简史结课论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