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设备基础技术管理制度
编辑:繁花落寂 识别码:21-679191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9-06 21:37:55 来源:网络

第一篇:设备基础技术管理制度

设备基础技术管理制度

加强设备技术管理,为设备管理提供管理资料、技术信息和考核依据,特制定本制度。

一、本设备的技术基础管理主要包括设备标准化、设备管理定额、设备技术档案、设备技术台帐图纸资料等工作。

二、设备标准

1.设备标准包括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维护、检修和报废等环节,我厂应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2.设备技术管理标准,应根据设备用、管、修、造的需要,制定出设备操作规程、设备维护保养规程设备检修规程、设备制造工艺规程以及相应的安全技术等规程。设备管理标准,应根据设备管理工作内容制定工作程序,并根据各级责任制,制定相应的工作标准。我厂制定标准时,应该认真总结我厂工人,技术人员的实践与吸收国内先进经验相结合,经过充分讨论,最后交厂部批准颁发实施。三 设备管理定额

1.设备管理定额主要有设备设备检修周期定额、检修工期定额、检修工时定额、维修费用定额,流动资金定额和备品配件、材料的消耗、贮备定额。我厂应保持定额的严肃性,定额的制定和修改需严格执行有关审批程序。

2.我厂应建设执行定额和严格考核定额标准制度。对执行结果应有记载并定期进行综合分析。四 设备技术档案

1.设备技术动力科要有全厂主要设备的技术的档案,车间要有本车间全部的设备技术档案。设备技术档案内容包括:(1)目录

(2)安装使用说明书。设备制造合格证及压力容器质量证明书、设备调试记录等。

(3)设备履历卡片。设备编号、名称、主要规格、安装地点、投产日期、附属设备的名称与规格、操作运行条件、设备变动记录等。(4)设备结构及易损件图纸。(5)设备运行时间累计。(6)设备检修、试验与鉴定记录。(7)历年设备缺陷及设备事故记录。(8)设备评级记录。(9)设备润滑记录。

2.基础建设、技术措施、安全措施等项目投产后,安装试车记录、说明书、检验证、试验记录等技术文件应归入设备技术档案。3.技术档案必须齐全、整洁、规格化,及时整理填写。五 设备技术台帐

设备维修车间应健全全厂设备技术台帐。设备技术台帐是全厂设备的综合技术资料,主要包括以下技术内容:

(1)设备主要技术状况汇总表(设备完好率,泄漏率和主要设备缺陷)。(2)主要设备运转状况汇总表(设备运转时间、停机时间<计划检修停机、事故停机、备用停机、停机待料>)。

(3)设备检修状况汇总表(大修项目、实际完成项目、计划外项目、计划检修工时、维修费用支出等)。

(4)设备事故汇总表(事故次数、停机累计时间、停机损失等)。(5)备品配件、材料消耗汇总表。(6)主要设备技术革新成果汇总表。

2.设备维修车间应设专人负责设备技术台帐的汇总工作,并负责按国家有关规定填报设备动力工作季报。

(六)图纸资料保管

1.厂生产部负责保管和供应全厂设备的图纸。

2.维修车间负责保管复制和供应全厂设备备品配件的图纸。3.设备迁移,调拨时,其档案 均应随设备调出,设备报废后档案致于厂生产部存查。

4.基础建设、技术措施、安全措施项目的设备投产后,其竣工图纸交 厂生产部保管。安装试车记录、说明书检验证、屏蔽工程、试验记录等技术文件由维修车间或设备所在车间保管。5.维修车间还应复制锅炉、压力容器的有关图纸、建立定期检验记录。

设备检修管理制度

一、设备修理的原则

生产设备是企业固定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生产能力的基础,设备修理必须坚持先维修、后生产的原则,以预防为主、维护保养和计划检修并重的方针,使设备更好地为生产服务。

二、设备年度技术状况的普查鉴定

1.每年第三季度由设备管理部门提出全公司设备普查工作的计划安排及要求,报设备生产技术部门、总工程师、同意后,在全厂安排进行设备普查工作,具体工作由设备管理部门组织。

2.各车间的普查工作,由各工段主任负责组织有设备技术员、班组长、维修员参加的车间普查小组查清设备存在的问题和使用情况。由设备技术员填写“设备技术普查表”,提出下年度需要修理的设备申请项目,同普查表一起报生产技术部。

3.设备主管人员负责组织成立设备普查鉴定小组,由设备管理员、技术员、修理工、机工、电工会同各工段设备技术人员和维修人员对设备普查提出大中修的设备逐台进行技术鉴定。初步确定大、中修项目,并由设备管理部门普查鉴定小组技术人员填写普查表内的有关部分。

三、计划的编制

1.为了保证修前生产技术准备工作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年度检修计划最迟应于年前两个月编制完成。

2.年度检修计划应包括:年度大修计划(包括精、大、生产主要设备的局部大修)中修、保养、预防性试验计划等部分。

四、检修计划的审批及下达

1.年度设备大、中修计划编制后,中修报生产技术部、总工审批,大修需转报厂长批准,计划批准后,由设备管理部门发送各有关部门(生产、计划、财务等)和设备维修单位以及各有关工段执行。

2.车间维修,有能力承担中修及二级保养的,则计划下达到车间,如车间维修只能承担二级保养而无能力承担中修的,则中修任务由机修车间承担,由生产车间和机修车间合作完成的中修项目,计划分别下达到生产车间和机修车间。

3.预防性试验计划有设备管理部门下达到动力检修和设备维修单位执行。

五、设备修理的技术准备

1.预检:在大修前三月左右进行,也可结合大修前一次的二级保养同时进行,由设备科编入计划。主修技术员、大修钳工及工段设备技术员预检内容有:

⑴.设备主要精度及性能的检查。

⑵.查清设备存在故障的原因,以便确定修理项目。⑶.电气部分检修。

⑷.根据设备磨损情况和资料分析,拆卸分解必要的部件,了解内部情况,确定更换或修复零件,以便编制缺损明细表。

⑸.测绘必要的图纸,核对已有修理图册和有关资料。⑹.研究关键零件部件的修理方案和制造工艺。2.复检:在大修拆机时进行,由主修技术员、修理单位工艺员、维修钳工及使用工段设备技术员参加,对预检做核对和补充。

3.编制修理技术准备书

在预检测绘后,由主修技术人员编制“修理技术准备书”,其主要依据是设备的历史情况(指历次大、中修、事故损坏和改装情况等),修前的设备技术状况的各种预检记录以及修理组织措施方案。修理技术准备书一式三份,经汇签后分别交使用车间,承修车间和设备管理员存档。

六、验收及移交

1.设备大、中修、保养后由设备管理部门组织设备主修技术员、工段设备负责人、检验员、主修钳工、操作工参加验收,验收后,由主修技术员填写设备修理完工验收单,一式四份,送生产设备管理部门、设备使用工段、财务部、企业管理规划与基建部各一份。

2.验收后由计划员将有关的修理资料(包括设备送修移交单、大修技术准备书、缺损件明细表、精度检修记录、技术性能试验记录、设备修理完工验收通知单等),收集整理交设备管理员和公司档案室存档。

3.验收运转三个月内,由于修理质量造成故障,由原承修人负责返修,并承担相应责任。

4.设备修理的移交:安排机修车间大修的设备验收结束后,由送修车间设备员填写“设备移交单”(一式三份),设备主管部门、机修车间、送修车间各一份。

七、检查与考核

本制度由设备主管部门负责管理执行检查,生产技术部考核,企业管理规划与基建部、财务部监督。

设备巡回点检管理制度

一、总则

本制度规定了设备巡回点检的管理组织及工作内容等;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工艺线上的生产设备管理;

二、管理组织

1.根据本公司设备巡回点检的实际需要,建立以岗位人员为基础,工段技术人员为关键,设备管理部门巡回点检为督促检查的三级管理网络。

2.生产设备由岗位操作人员负责,工段应建立健全定人定机制度。岗位操作人员坚持不离设备,设备有人管理,做到手勤、眼勤、耳灵,把本岗位的设备维护好,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或报告相关人员及时排除。

3.工段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要掌握好本工段设备的运行情况,检查各岗位工人对设备的点检及维护情况,随时掌握设备的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处理。

4.设备管理部门有关人员对全生产工艺线上的在线设备进行巡回点检,不定期对主机设备进行巡回点检,以便掌握全线设备的运行情况,指导和监督工段,班组的设备巡回点检工作,以达到生产设备安全、高效运转。并做好巡回点检记录及问题处理记载,巡回记录要保存齐全。

三、点检的工作内容 1.设备管理部门 ⑴由设备主管组织,各工段设备段长或技术人员参加。⑵点检周期:每月一次,对生产主机设备定期点检。⑶点检内容:

a.检查各单位贯彻执行有关设备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b.检查日常点检和巡回点检记录。c.检查主要设备的运行情况和技术状态。d.对异常情况的设备组织监测和提出解决措施。2.工段级点检:

⑴由工段设备段长主持,技术人员班组长参加。⑵点检周期:每周一次。⑶点检内容:

a.按点检标准书规定的项目进行,监督并复核岗位与维修班组的日常点检记录。

b.检查主要设备和重要设备的运行情况和技术状态,发现设备异常,损坏和磨损情况应做好记录以便确定修理部位,更换零件,修理的种类和时间,以此安排维修计划。

c.检修设备测试、维护情况和设备环境卫生。⑷检查方法:

除人的感官外,对重要的设备定期用检查工具和仪器进行检查、测定,做好记录,便于准确掌握设备的技术状态。

3.班组岗位点检:

⑴岗位点检由岗位操作人员进行。⑵点检周期:岗位工按照各工段制定的“岗位点检标准”规定的周期进行,负责点检分管范围的全部设备。

⑶点检内容:

a.设备运行中的异音、震动。

b.润滑系统工作情况(油温、油压、油位、冷却水等)。c.运转件是否移位、窜位等。d.目测部件是否开裂、变形、开焊。e.设备地脚螺栓、紧固螺栓是否松动。f.检查设备零部件是否齐全、可靠。g.检查安全保护装置。

h.检查设备跑、冒、滴、漏等现象。

i.变电站及各电气控制等专业电气设备按设备规定内容进行。⑷点检方法:

运用眼看、手摸、耳听、鼻嗅等方法,结合设备的仪表和信号标志。

四、考核

1.结合工段经济考核责任制,纳入工段考核。

2.对点检工作不负责而造成不该发生的设备事故,要追究其责任人的责任,并按事故大小酌情处理。

附则:

1.各级点检工作记录,应记载在点检标准书上,并存档备查(填写时一式两份,工段留一份,上交设备管理部门一份)。2.运行中岗位点检也应使用点检标准书,并签名,对于运行中不能处理的问题应做详细记录。

3.对于点检中不能查看的零部件可安排在停机后进行定查。4.制定点检考核细则。

设备维护管理制度

一、设备维护基本原则

1.设备维护工作应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把设备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为生产提供最佳状态的生产设备。

2.操作人员在设备日常维护工作中要做到“三好”(管好、用好、维护好),“四会”(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

二、设备维护的要点

1.操作工作实行设备维护保养负责制:

⑴.每台设备都要制订和悬挂维护保养责任牌,正面是责任者姓名,反面是维护保养者姓名。

⑵.严格按设备使用规程的规定,正确使用操作设备。

⑶.开车前要仔细检查设备的必检部位,如螺栓、油位、各种仪表等,然后空负荷试车,发现问题和异常现象,要停车检查,并及时报告检修责任者,立即处理。

⑷.正确地按车间制订的润滑表规定,定期添加润滑油或润滑脂,定期换油,保持油路畅通。

⑸.操作工在本班下班前将设备和工作场地擦拭和清扫干净,保持设备内外清洁,无油垢、无脏物,做到“漆见本色铁见光”。

⑹.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交接双方要在“交接班记录本”签字,设备在接班后发生问题由接班人负责。

2.专业维修工人,实行设备包修制: ⑴.班组包区域,个人包机组。⑵.每个设备区域和每一台设备都要制订和悬挂维护检修责任牌。区域内要悬挂班组长责任牌,单机悬挂个人责任牌,正面填写责任者姓名,反面填写检查维修责任者职责。

⑶.包修的责任班组,应按维修部门制定的区域设备检查点,分解落实到单机包修的个人,定时、定点进行循回检查包修。

⑷.维修部门应根据检查的记录,安排和落实该设备的预修计划,并报设备主管部门备案,及时排除设备事故或设备故障。

三、设备维护保养的标准

1.设备本体及周围清洁、整齐,无明显跑、冒、滴、漏现象。2.设备润滑装置保持齐全完好并贯彻五定(定点、定人、定时、定质、定量)原则。

3.设备各部位连接紧固,状态良好。基础螺栓及各部连接螺栓、销子齐全无缺,紧固无松动现象。

4.安全防护装置及各种仪器仪表维护保管好,完整齐全,准确可靠。

四、设备技术档案管理

1.设备技术档案是设备使用期间的物质运动(包括从采购、设计、制造、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更新改造、报废等全过程)的综合记载,为设备管理提供各个不同时期的原始根据。因此,工段车间和设备管理部门都应贯彻执行,逐台建立设备技术档案。

2.凡在用的设备都必须建立技术档案。⑴.按公司制定的“设备技术档案”逐项记载。⑵.必须要有传动示意图、液压、动力、电气等原理图。⑶.必须要有润滑五定图表。

⑷.必须要有点检表(包括内容、标准、时间、人员及处理结果)。⑸.设备档案的内容要随问题的出现和解决而详细记载(包括问题出现的时间、部位、损坏程度、原因、处理结果、责任者等)。

⑹.档案记载的内容、文字要整齐清晰。

3.凡在用的主要设备、应建立备件、易损件图册。

4.新设备到货后,设备库必须把随机带来的全部资料(包括图纸、说明书、装箱单等)交技术资料室复制两份,原资料归公司资料室,复制资料一份交设备管理部门,一份交设备使用部门。

5.设备大、中修,必须将检修情况(包括检修时间、检修负责人、更换的零部件、轴承、解决主要的技术问题、改进部分及图纸、调试、验收等原始记录)归档。

6.设备的技术档案管理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

五、检查与考核

本制度由设备主管部门负责对设备使用情况定期检查,生产技术部考核,企业管理规划与基建部监督,每季度进行一次。

第二篇:车间设备技术基础工作管理制度

车间设备技术基础工作管理制度

加强设备技术基础管理,为使设备管理资料、技术信息和考核依据,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设备标准

1.设备标准包括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维护、检修和报废等环节,贯彻执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2.设备管理技术标准,应根据设备用、管、修、造的需要,制定出设备操作规程、设备维护保养规程、设备检修规程、设备制造工艺规程以及相应的安全技术等规程。设备管理标准,应根据设备管理工作内容制定工作程序,并根据各级责任制,制定相应工作标准。

(二)设备管理定额

1.设备管理定额主要有设备检修周期定额、检修工期定额、检修工时定额、维修费用定额、流动资金定额和备品配件、材料的消耗、贮备定额。保持定额的严肃性,定额的制定和修改需严格执行有关审批程序。

2.建立执行定额和严格考核定额标准的制度。对招待结果应有记载并定期进行综合分析。

(三)设备技术档案

1.设备技术档案内容包括:

(1)说明书.设备制造合格证及压力容器质量证明书、设备调试记录等。

(2)设备履历卡片。设备编号、名称、主要规格、安装地点、投产日期、附属设备的名称与规格、操作运行条件、设备变动记录等。

(3)设备结构及易损件图纸。

(4)设备运行累计时间。

(5)历年设备缺陷及事故情况记录。

(6)设备检修、试验与鉴定记录。

(7)设备评级记录。

(8)设备润滑记录。

2.设备动力组建立全厂管网图,地下管网图和电缆图及密封档案。

3.基建、技措、安措等项目投产后,安装试车记录、说明书、检验证、隐蔽工程、试验记录等技术文件应归入设备技术档案。

4.技术档案必须齐全、整洁、规格化,及时整理填写。

(四)设备技术台帐

1.建立健全车间的设备技术台帐。设备技术台帐是全车间设备的综合技术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设备技术状况汇总表(设备完好率、泄漏率和主要设备缺陷)。

(2)主要设备(装置)运转状况汇总表(设备<装置>运转时间、停机时间〈计划检修停机、事故停机、备用停机、停机待料〉)。

(3)设备(装置)状况汇总表(大修计划项目、实际完成项目、计划外项目、计划检修工时、实际完成检修工时、维修费用支出等)。

(4)设备事故汇总表(事故次数、停机累计时间、停机损失等)。

(5)备品配件、材料消耗汇总表。

(6)主要设备技术革新成果汇总表。

第三篇: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管理制度

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管理制度

(一)设备使用制度

1、教育技术设备作为学校的重要设施,只能用于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作它用或公物私用。

2、设备应按要求规范安放、定期检查,配合教师做好使用和记录,建立完善教学档案。及时汇总统计设备使用课时数及情况。

3、分配到教师手中的软件、硬件应做好借用手续,平时由教师自己保管,放假时由管理员统一集中,进行保养和管理。

4、设备应由管理人员统一集中管理,在使用发生冲突时由管理员和教师协商解决。

5、教师应了解、熟悉设备使用方法,在使用设备时,应轻搬轻放,规范操作。如有损坏应及时报告和修复。

6、教师在备课时应考虑各种媒体组合使用效果,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二)设备出借制度

1、因教育教学需要,借用媒体时应先办理借用手续,使用期间应妥善保管,用后及时归还,以免影响他人使用。

2、外校教师或管理员来校借用媒体时,应凭介绍信在得到校分管领导批准后方可办理,用后即还,若有损坏,照价赔偿。

3、学校与学校之间可相互交流资料,以达到资源共享,但必须办理借用手续。

4、管理员应严格执行学校的出借制度,出借凭证应妥善保管,做好验收工作。

(三)设备保管制度

1、各种教育技术媒体均应登帐入册,做到帐目清楚,帐物相符。

2、各种教学媒体要编目、建档、上架。同一品种要进行校内统一顺序编号。

3、软件、硬件的存放要规范、合理、方便使用,室内要备有防盗、防火、防霉、防磁、防尘等设施。

4、设备报损报废时,应由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室进行核实鉴定后,作报废处理意见,并做好记录。

5、对设备的说明书和有关资料应集中妥善保存,以便使用和维护维修。

(四)财产管理制度

教育技术设施设备均属学校固定财产,服务于本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在规范保管过程中要严格做好财产登记建帐制度。

1、记帐分为总帐和明细帐:

(1)总帐:总务处、各馆室和现代教育技术室各设一套教育技术设备总帐。分室记录设备入帐金额和减少金额,反映现存仪器的数量和总金额。

(2)明细帐:总务处设仪器固定资产分类明细帐,分馆室设教育技术设备明细帐(含材料消耗品),要求同物同一页,按顺序装订成册。总务处、现代教育技术室按学年分别与各馆室对帐一次,核查单据与帐册、帐册与实物的相符情况。

2、设备记帐办法:上级装备部门配备或学校自购的设备和材料,总务处凭设备领货单入帐,各馆室凭总务处开列的学校仪器增加凭证入帐,凭经有关领导和处室审核批准的报损报废单据进行销帐。其中低质易耗品每学期一次。各馆室要妥善保存各种凭证,按发生日期的顺序每学年装订一次,作为财产档案保存。

3、设备的调剂:根据教学设备的余缺状况进行学校间、地区间的调剂,有利于资源的充分利用。实施余缺设备的调剂,须经调剂双方协商并征得市教育局同意。调出设备的学校,凭有关领导审核批准的调出设备清单销帐,调入设备的学校,总务处凭清单入帐,各(馆)室凭总务处开列的学校仪器增加凭证入帐。双方均需报市教育局装备站备案。

4、岗位变更时设备的交接:管理人员发生变更时,应报市教育局装备管理站备案,并办理校内设备移交手续。交接双方在学校有关领导监督下,逐一清点帐、物、资料。其中,帐包括总帐、凭证、明细帐、出借凭据等;资料包括设备使用说明书、设备档案、工作计划及执行记录等。在确认帐物相符、资料齐全以后,出具交接清单,完成移交。继任人对所管设施设备全面负责。

(五)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1、各种媒体应按科学、规范和方便使用的原则进行存放。

2、管理员应备有必要的维修工具。

3、对长期不用的媒体应定期保养,采取防尘措施。

4、设备发生故障应及时排出,难度较大的应及时送专业修理部进行修理。

5、管理室应有防尘措施,冬夏季应有调温和通风设备,霉雨季节应经常开门、开窗使空气保持流通,定期通电,以防媒体受潮发霉。

(六)设备安全制度

1、学校专用馆室和实践场所实行专人负责管理,房门钥匙不得随便借用,外人不得随便入内。

2、专用馆室应根据器材性能特征,采取有效用电、防盗、防火、防霉、防磁、防尘等安全措施。用电量较大的教室要单独架设专用电源线。

3、室内禁止吸烟,杜绝火种,并备有消防灭火器材,管理员应会使用消防灭火器具。

4、学校领导应对管理员进行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并定期对馆室进行必要的检查。

5、管理员下班时应对所管理的馆室进行一次查看,室内电源全部切断,关好门窗。

第四篇:XX公司设备技术管理制度

XX公司设备技术管理制度目的和适用范围

1.1 为了规定设备技术管理相关业务程序,保证高效开展技术管理工作,以不断完善和提高设备的可靠性、维护性和经济性,标识关键设备并为其维护提供适当的资源,保证设备技术资料的准确性并提高技术资料的利用率,同时建立一套完整的设备维修标准体系,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1.2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的机械(包括液压和暖通)、电气、仪表、计量检测仪表、工业建筑及工业炉窑、计算机、通讯专业设备及设施、检化验、分析仪器等生产设备的技术管理。其它专业设备(运输、能源设备)维修技术管理制度由相应的专业归口管理部门根据本制度的原则另行制定。管理职责分工

2.1 在公司分管经理的领导下,设备部是公司设备技术总归口管理部门,并按专业实行归口管理。

2.1.1 设备部设备技术室(简称:技术室)负责公司机械、电气、仪表、检化验、分析仪器、工业建筑、工业炉窑的专业技术归口管理,负责工业炉窑的维修技术和技术状态管理。

2.1.2 设备部通讯室负责公司通信设备、所属计算机的维修技术和技术状态归口管理。

2.1.3 设备部计量室负责公司计量检测仪表设备的维修技术和技术状态归口管理。

2.2 各单位设备管理部门负责本区域机械、电气、仪表及所属计算机— 1 —的专业维修技术和技术状态管理。设备的分类管理

3.1 公司所有生产设备根据其特点分为两类,即关键设备和一般设备。

3.1.1凡符合以下特点之一的设备称为关键设备

3.1.1.1 具有专用性强,没有在线替代的,发生故障时会影响公司生产或造成重大环境污染的设备。

3.1.1.2 具有精度要求高、功能复杂的特点,发生故障时会对产品的质量、品种、成材率、产量和安全造成较大影响的设备。

3.1.2 除关键设备以外的生产设备称为一般设备。

3.2 关键设备在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相关栏目的标识为“A”。

3.3 关键设备必须采取预防维修方式,一般设备按生产工艺特点及运行状态可采取预防、状态、保养或事后维修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维修策略,以降低维修成本,避免过维修和欠维修。

3.4 关键设备的维护必须保证提供适当的资源。各单位在维修费预算编制与使用时,应重点保证关键设备的维修投入;关键设备的检修,必须在施工力量、技术、质量上给予充分保证。

3.5 关键设备的功能、精度管理应严格按公司《关键设备功能、精度管理制度》执行。维修标准管理

4.1 维修标准分为以下两大类

4.1.1 专业标准

4.1.1.1凡是关键设备应制定以下标准

4.1.1.1.1 设备维修技术标准;

4.1.1.1.2 设备点检标准;

4.1.1.1.3 设备给油脂标准。

4.1.1.2一般设备可按所辖区域设备管理特点,相应制定点检或维修技术标准,但对所有给油脂部位(点)必须制定给油脂标准。

4.1.2 通用标准:属于通用性的设备点检、维修用技术标准,具体内容举例如下:

4.1.2.1 设备维修通用技术标准;

4.1.2.2 各种电气试验技术标准;

4.1.2.3 设备润滑及油脂使用技术标准;

4.1.2.4 国家规定的设备法定检查标准。

4.1.3 编制标准的依据

4.1.3.1 设备制造厂家提供的使用说明书、图纸及其它有关资料;

4.1.3.2 国内外同类设备或性质相类似设备的设备维修标准;

4.1.3.3 经过多次设备维修实践,对维修标准进行修改增补。

4.2 维修标准的编制和审批

4.2.1 专业标准由各单位设备部门组织编制,程序规定如下:

4.2.1.1 维修技术标准由各单位设备部门技术人员编制,一般设备由各单位专业技术主管审批,关键设备由设备部技术室审批。

4.2.1.2 点检标准和给油脂标准由专职点检人员编制,由所属作业长审核、设备管理部门主任批准。

4.2.2 通用标准由设备部技术室负责编制、设备部部长审批。4.2.3 维修标准的修订程序与上述规定相同,修订部门应定期发布有— 3 —

效标准的清单。

4.3 生产设备在投入运行使用前必须制定设备维修标准,岗位人员及维修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未经考试合格者不能上岗或参加维修工作,各级有关人员在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违者要严肃处理。各类标准在执行中要注意不断总结和完善,并按规定程序修改。技术管理程序

5.1 从设备使用、维护、点检、修理等方面反馈的信息,表明需对设备进行改善改造,或者由于设备本身缺陷而发生多次重复故障,以及保证关键设备持续改进时,各单位设备管理部门及设备部技术室应积极研究对策,予以改善或改造,以预防设备失效或同样故障(事故)再次发生。

5.2 无论是合理化建议项目、设备改善改良或更新改造项目、科研项目,凡要对设备结构、性能、保护整定值或零部件材质、电气传动、控制系统局部进行改动,必须按下列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5.2.1 改动一般设备由设备单位填写“一般设备改动项目申报表”,经各设备所在单位设备技术主管同意后报各单位设备厂长审批。

5.2.2 改动关键设备由设备单位填写“关键设备改动项目申报表”,经各单位设备厂长签字后报设备部技术室提出审查意见后由设备部分管部长审批。

5.3凡改动上述设备,涉及系统问题(或公司指令性项目)还需报请公司分管经理审批。

5.4 设备润滑及油脂使用技术由设备部技术室统一管理,公司机电设备的润滑方式及润滑油脂牌号、品种、规格、性能等未经设备部技术部门同意不得擅自更改。机电设备用油脂的本土化试制代用中有关技术问题统 — 4 —

一由设备部决定。

5.6 备品、备件的试制、代用、库存控制

5.6.1 一般设备的备品、备件试制代用中的技术问题由各单位设备管理部门决定。关键设备的备品、备件试制代用中的技术问题由设备部技术室决定。

5.6.2 设备部备件管理室根据关键设备清单组织确定最低备件库存量。

5.6.3 备件本土化工作中有关通用性组件、部件及整机的系列化国产规划,由设备部技术室统一负责。

5.7 凡新建、改建、扩建及各种技术措施方案审议中涉及设备问题的,都应有设备所在单位及设备部代表参加,重大的设备技术问题和主要设备的型号等在决定之前应由设备部确认。生产设备报废也应由设备部组织鉴定。

5.8 设备改善改良一般是对设备零部件的材质、结构或电气传动、控制系统局部进行改进,提高其维修性和可靠性,而不降低设备原有的技术性能或不改变其主要结构。设备改善改良项目,按公司《维修工程项目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执行。设备技术状态管理

设备技术状态管理参照公司《设备使用、维护管理制度》有关规定执行。技术档案管理

6.1 为确保公司设备图纸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必须有一套完整的与设备实物相符的设备图纸,各单位设备管理部门定期组织核对、及时修 — 5 —

改、补充。

6.2 凡需对设备进行改动的,如对设备结构、电气线路、能源管道、备件尺寸、材质等进行变动的,各单位设备管理室必须填写相应的“设备改动项目申报表”,实施后按规定报档案部门。

6.3 公司设备底图及备件底图由公司档案馆集中管理,所有技术档案修改、补充都必须报送档案馆。

6.4 各单位设备管理室必须把设备档案的形成、积累、整理、归档工作纳入日常的工作计划中。附则

7.1 本制度由设备部负责解释和修订。

7.2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第五篇: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使用管理制度

腰陂中心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使用管理规定

现代教育设备是学校开展多媒体教育教学、网络化办公和无纸化办公的物质保证。为了管理使用好现代教育设备,使现有设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避免流失,减少损坏,特制定本规定。

1、各校的一体机必须进教室,任何学校不得将一体机放办公室闲置,违者追究校长责任,同时要求科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使用一体机或班班通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能够在湖南基础教育资源网上下载资源或自行制作课件用于课堂教学。

2、使用设备时要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要做到操作规范无误,并及时记录好设备的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汇报。

3、现代教育设备是为教学服务的,任何人不得以用于教学为名,用其参与社会商品经营活动。一经发现严肃处理。

4、对微机室、多功能教室的使用,任课教师务必要按学生的学号顺序入座,相对稳定座位,责任明确。学生不经老师同意不得随意调机换座,下课后任课教师填好“设备使用记录”,以备设备正常使用。

5、贵重设备(如摄相机、录相机、多媒体外设备等)的使用,要严格按照规定履行借还手续,并在使用期间妥善保管,确保安全。

6、现代教育设备管理人员、老师,要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关心爱护每一台设备,随时注意提高防范意识,养成人走关机、关灯、关窗、关门的良好习惯,并经常搞好室内卫生,保持设备清洁。

7、设备出现故障,不得私自拆卸,不得私自更换器件,最少两人在场且在允许的情况下方可进行维修,以确保机件的完备性。

8、实验教师、保管员及有关教师要经常检查电源情况出现问题应及时反应,争取及时解决问题。

9、任何人不得在库房、机房内吸烟,保持室内卫生。

10、凡属淘汰、报废设备不得随便丢弃,各种仪器设备要清点记账,应妥善保存,经学校领导批准后方可进行适当处理,并及时销账。

腰陂中心小学2013年下期

设备基础技术管理制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