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我的母亲
编辑:夜幕降临 识别码:21-292205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4-02 19:33:39 来源:网络

第一篇: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胡适)教案

导入: 朗读散文:《母亲》世上有一部永远写不完的书,那便是母亲„„

母亲

肖复兴

世上有一部永远写不完的书,那便是母亲„„

那一年,我的生母突然去世.我不到八岁,弟弟才三岁多一点儿,我俩朝爸爸哭着闹着要妈妈。爸爸办完丧事,自己回了一趟老家。他回来的时候,给我们带回来了她,后面还跟着一个小姑娘。爸爸指着她,对我和弟弟说:“来,叫妈妈!”弟弟吓得躲在我身后,我噘着小嘴,任爸爸怎么说就是不吭声。“不叫就不叫吧!”她说着,伸出手要摸摸我的头,我扭着脖子闪开.说就是不让她摸。

望着这陌生的娘儿俩,我首先想起了那无数人唱过的凄凉小调:“小白菜呀,地里黄呀,两三岁呀,没有娘呀„„”我不知道那时是一种什么心绪,总是忐忑不安地偷偷看她和她的女儿。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从来不喊她妈妈,学校开家长会,我硬是把她堵在门口,对同学说:“这不是我妈。”有一天,我把妈妈生前的照片翻出来挂在家里最醒目的地方。以此向后娘示威,怪了,她不但不生气,而且常常踩着凳子上去擦照片上的灰尘。有一次,她正擦着,我突然向她大声喊着:“你别碰我的妈妈。”好几次夜里,我听见爸爸在和她商量:“把照片取下来吧!”而她总是说:“不碍事儿。挂着吧!”头一次我对她产生了一种说不出的好感,但我还是不愿叫她妈妈。

孩子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大人的心操不完。我们大院有块平坦、宽敞的水泥空场。那是我们孩子的乐园。我们没事便到那儿踢球、跳皮筋,或者漫无目的地疯跑:一天上午,我被一辆突如其来的自行车撞倒.重重地摔在水泥地上,立刻晕了过去:等我醒来的时候,已经躺在医院里了.大夫告诉我:“多亏了你妈呀!她一直背着你跑来的,生怕你留下后遗症,长大了可得好好孝顺她呀„„”

她站在一边不说话,看我醒过来便伏下身摸摸我的后脑勺,又摸摸我的肚子。我不知怎么搞的,第一次在她面前流泪了。

“还疼”她立刻紧张地问我。

我摇摇头,眼泪却止不住。

“不疼就好,没事就好!”

回家的时候,天已经全黑了。从医院到家的路很长,还要穿过一条漆黑的小胡同,我一直伏在她的背上。我知道刚才她就是这样背着我,跑了这么长的路往医院赶的。以后的许多天里,她不管见爸爸还是见邻居,总是一个劲埋怨自己:“都赖我,没看好孩子!千万别落下病根呀„„”好像一切过错不在那硬邦邦的水泥地,不在我那样调皮,而全在于她。一直到我活蹦乱跳一点儿没事了,她才舒了一口气。

没过几年,三年自然灾害就来了,只是为了省出家里一口人吃饭,她把自己的亲生闺女,那个老实、听话。像她一样善良的小姐姐嫁到了内蒙古。那年小姐姐才18岁,我记得特别清楚,那一天,天气很冷,爸爸看小姐姐穿得太单薄了,就把家里惟一一件粗线毛大衣给小姐姐穿上,她看见了,一把给扯了下来:“别,还是留给她弟弟吧,啊!车站上,她一句话也没说,只是在火车开动的时候,向女儿挥了挥手。寒风中,我看见她那像枯枝一样的手臂在抖动,回来的路上她一边走一边叨叨:“好啊,好啊。闺女大了.早点寻个家好啊,好!”我实在是不知道人生的滋味儿,不知道她一路上叨叨的这几句话是在安抚她自己那流血的心。她也是母亲,她送走自己的亲生闺女,为的是两个并非亲生的孩子,世上竟有这样的后母?望着她那日趋隆起的背影,我的眼泪一个劲往外涌。“妈妈!”我第一次这样称呼了她,她站住了,回过头来,愣愣地看着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我又叫了一声“妈妈”,她竟“呜”的一声哭了,哭得像个孩子。多少年的酸甜苦辣,多少年的委屈,全都在这一声“妈妈”中融解了。

母亲啊,您对孩子的要求就是这么少„„

这一年,爸爸因病去世了,妈妈先是帮人家看孩子,以后又在家里弹棉花,攫线头,她就是用弹棉花攫线头挣来的钱供我和弟弟上学。望着妈妈每天满身、满脸、满头的棉花毛毛,我常想亲娘又怎么样?!从那以后的许多年里,我们家的日子虽然过得很清苦。但是,有妈妈在,我们仍然觉得很甜美,无论多晚回 1

家,那小屋里的灯总是亮的,橘黄色的灯光里是妈妈跳动的心脏。只要妈妈在,那小屋便充满温暖,充满了爱。

我总觉得妈妈的心脏会永远地跳动着,却从来没想到,我们刚大学毕业的时候,妈妈却突然地倒下了,而且再也没有起来。妈妈,请您在天之灵能原谅我们,原谅我们儿时的不懂事,而我永远也不能原谅自己。我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我什么都可以忘记,却永远不能忘记您给予我们的一切„„世上有一部永远写不完的书,那便是母亲。

感叹:

读罢全文,我被深深地震撼了,竟感动得泪流满面,彻夜难眠。

文中的养子受后母大多的呵护和关爱,而他却如此执拗而冷漠地对待后母,以至于他觉得“我永远也不能原谅自己”。这位母亲是生活的强者,她有一种风骨,一种品味.一种神圣的母爱所支撑的耐心。她不动声色地把一大堆关怀和体贴挥霍在你面前,你心中。要你承受,这细微。偷偷摸摸地吞嚼你的五脏六腑,总有一天你会蓦然觉得无地自容。

事实上,在我们的生活中一向缺乏心存感激的心态。我们的互动互助欣慰多数人都认为是应该这么做的。人际关系中任何一个举动,比如文中的母亲的付出,她可做可不做,也就是说可以付给你,也可以付给别人。做了就是一种支付。我们应该学会这种谦让为人的品质。

读了这篇散文,我们都很有感触,母亲是天底下最神圣的一个称呼。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位百年前的母亲,她以自己的仁爱,宽厚,感染造就了中国文坛上的一位巨匠——胡适。今天,我们就随着胡适的文笔,来了解胡适的母亲。由于这篇文章的年代比较久远,在上课之前,我们首先要先了解一下相关的资料。

通过介绍,我们可以感知到胡适的母亲是一位很传统的中国妇女,年轻守寡,在一个传统的封建家庭中,这样一个女人要承受的苦痛和压力是很难得一想象的。在阅读时,我们必须要把握住这个要素来把握文章。本文是一篇传记散文,人物如何的刻画得饱满应该是作者要考虑的前提条件。请你迅速的阅读文章,说说作者是从几个方面来刻画人物的。

(一)速读课文,整体把握:

教师点播,落实文章的整体结构。

第一部分:回忆作者九岁前的若干经历,为写母亲做铺垫。

(1)交代自己性格的主要成因——来自自身原因和母亲原因(社会环境)

(2)写自己爱学习的性格和儿时最活泼的游戏。

(3)写两次失去发展的机会。

(4)自然过渡。

第二部分:写母亲。

(1)母亲对我的“教之严,爱之慈。”(A、罚跪——严师 B、治眼疾)

(2)母亲的宽容隐忍、仁慈温和。(A、对大哥 B、对嫂子的无理取闹)

(3)母亲很刚气的一面。

第三部分:写母亲对自己的深远影响。

(二)分析课文第一部分:

课文分析可以结合旁批。

思考

1、传统的教育希望孩子是怎样的?你认为好不好?

学生讨论,教师点评。不需要有标准的答案。

(可以联系到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私塾教育对孩子的天性无疑是一种压抑式的教育,因为这那个时代里,只有读四书五经,做八股文,考科举,才是读书人的正途。但是如鲁迅,胡适这些经历私塾教育的学者在中国文坛上的影响却是深远的。所以要指导学生辨证的来看待这个问题。但我们今天是一个多元的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与长处,今天的教育应该要能够发现并激发人的优点。)

2、母亲对我的影响教育。(包括主体部分。)

(教师点评:母亲是一个封建社会的妇女,在文章中,她又是一个年轻的后母,有比他的年纪小不了多少的前妻子女。父亲的早亡使她在这样一个家庭中的处境是很尴尬的,要想在这样一个家庭能够生存下去,唯一的途径就是让自己的亲生儿子有出息,将来才能够有所依靠。)

3、课文标题为“我的母亲”,而文章前三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而其他内容似与“母亲”无关,这是为什么? 解答文章前三段写作者的性格特点和童年生活,一方面写出了自己的爱好、快乐,另一方面也写出儿童好玩的天性;既写了童年生活的单调和失落,也写出环境与教育对一个人性格的养成所起的奠基作用。总的来说,作者在前三段想表明他的童年生活,除了看书之外,是贫乏的,是有缺憾的,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是母亲“给了我做人的训练”,这不仅弥足珍贵、铭记永久,而且影响巨大。这样看来,前三段实在不是闲笔,不仅为写母亲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而且与文末相呼应,另一原因是,这篇课文选自《四十自述》,写母亲同时也是写自己人生成长道路上的一段历程,或者说,是把母亲作为人生成长道路上的第一位“恩师”来写的,所以开头写了较多自己童年的经历。

(二)分析主体部分:

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表现了母亲什么品质? 解答概括地说,写了母亲三个方面的事:

一是对我的管教;

二是作为当家的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

三是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的侮辱。

具体说来,写对我的管教,主要写了学习上的督促和做人上的训导。在学习方面,天刚亮时,她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学;在做人方面,除了写每天早晨对我的教育外,重点写了我因说了一句轻薄的话而受到的重重责罚。写母亲对我的管教,表现了母亲对我既严格又慈祥及她“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写母亲作为当家的后母当家之难,主要写了三件事:(])如何在除夕之夜对付败家子大哥的债主。通过这件事表现了母亲宽容的度量和善良的品性;(2)如何与我的大嫂、二嫂相处和如何对待她们妯娌之间的矛盾。这件事表现了母亲容忍、温和的性质。(3)写母亲受了人格上的侮辱非常生气,直到叫那个说了不负责任的话的五叔当面认错赔罪才罢休:这件事表现了母亲“刚气”的一面。

1、分析(结合)略

2、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 解答在本文中,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较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这看似游离“母亲是我的恩师”的主旨,其实不然。我们常说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这主要不是体现在母亲如何“教导”上,而更多地体现在母亲平时怎样待人接物对自己的影响上。因此,可以说,写母亲与家人相处的情形,同样也是在写“母亲是我的严师”,写她以身示范对我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也就是不仅写了母亲对“我”的“言传”,更写了母亲对我的“身教”。

3、句子分析:

(1).但这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

这一段在全文中既起过渡的作用,又起点明题目的作用。“究竟”是“到底,毕竟”的意思,在这里强调了母亲对作者在品行方面的教育让作者感到弥足珍贵,作者将这一点铭记在心。母亲既是“恩师”又是“慈母”,“恩”与“慈”字饱含着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与热爱之情。

(2).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看过作者的身世,我们知道胡适先生三岁多时父亲就去世了,只与母亲相依为命。但母亲并没有对他娇惯,而是担任起子“严父”的职责,对儿子管束得近乎苛刻,“每天天刚亮,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对我说昨天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书”,“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行罚时,不许“我哭出声音来”„„

虽然母亲对作者管束非常严厉,但是她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她管束孩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3

她是希望孩子能像他父亲一样有出息。在孩子得眼翳病时,“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可见母亲对儿子的疼爱之深。

因此,母亲既是严父又是慈母。

(3)、我母亲二十三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

母亲23岁做了寡妇,23岁正是风华正茂时,刚刚在人生的道路上迈开几步,尝到了一点生活的甜蜜,便丧夫做了寡妇,这大概可算是——个中国妇女的人生中最大的不幸!而她又要担起了家庭的重担,;不仅要带好自己的儿子,还要“以少年作后母,周旋诸子诸妇之间”,撑起这个八、九口的大家庭。况且家中经济并不宽裕,大哥又是“败子”,“吸鸦片烟,赌博”。

为了能让家庭平静而和睦地过下去,母亲在家庭中忍辱负重,对待大哥、大嫂、二嫂多宽容隐忍、仁慈温和,“从来不骂他一句”,“从不和两个嫂子吵一句嘴”。

儿子那时还年纪尚小,做母亲的受尽了人生痛苦和折磨,也无从诉说。所以作者说“我的笨笔写不出——万分之一二”、、(4)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作者写此文时,年已四十,而且已是大学者和文化名人了,但他说“混”了二十多年,用词极为谦逊,讲究分寸。而且在说到自己的“美德”时,还用了“如果”、“学得”、“一丝一毫”、“一点点”等限制词,这些都体现了胡适先生的谦谦君子风度。文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做人的态度、风格,而胡适先生的文风正是母亲潜移默化的影响的结果。

(三)文章结尾写道:“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这“极大极深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解答这“极大极深的影响”正如作者白道:学得了好脾气,学得了待人接物的和气,能宽恕人,体谅人以及在学习上勤奋、守时和做人上能反省“吾身”。其中主要是如何做人方面,母亲让作者养成丁宽容、善待、体谅的品性。

(四)试对作者母亲的为人,教子方式作一点评论。

学生1 作者的母亲是传统的旧社会“母亲形象”的代表,她教会了我待人接物的和气,能宽恕人、体谅人,在学习上勤奋、守时和做人上能反省吾身„„这些美好品德即使是在今天仍有教育价值。

学生2 作者的母亲深受封建礼制的毒害,在教育子女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扼杀了作者的音乐和绘画的爱好。

教师小结两位同学能另辟蹊径,看到作者母亲身上的“不足”以及她身上的品质的现实意义,并且言之有理,说明对文章有一定深度的理解,是值得肯定的。

(五)交流关于母亲的诗歌与文章。

课前。老师曾经要求大家去寻找有关母亲的诗歌文章,现在请大家找出来进行交流。

学生交流,教师点评。

(六)请你谈谈你的母亲或者影响你最深的一个人。

(七)布置作业:

作文,以《我的母亲》或者“影响我最深的一个人”为主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要求写成人物传记,通过几件事情来塑造人物。胡适之母: 冯顺弟 贤母使子贤。--韩婴

胡适3岁时父亲病故,便随母从台湾来到老家安徽绩溪县上庄村。

胡适的母亲叫冯顺弟,19岁时成了比她大三十岁的胡适父亲胡铁花的续弦。胡适的父亲胡铁花是清末贡生,曾在东三省、广东及台湾省任官职,然而天不假年,50出头便撒手人寰

抛下了孤儿寡母。成了寡妇的冯顺弟无奈中不得不带着胡适回到老家寻找生路,让孩子接受教育。23岁, 4 的冯顺弟成了乡村大家族的主母。

冯顺弟尽管农村出身,不会识文断字,但对惟一的儿子胡适悉心教育,一心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乡贤。胡适3岁前,母亲即让他认方块字,学了约有一千字。回到安徽家乡时,母亲望其读书心切,就让他在其四叔开的私塾里念书。因为个子太小,还要把他从念书的高凳上抱上抱下。胡适从小就对读书有兴趣,母亲对他也格外照顾。别的小孩学费只有二元,而胡适的母亲渴望他读书,故学费特别优厚,第一年就送六元,以后每年递增,最后一年加到二十元。母亲嘱托先生要为他“讲书”,每读一字,须讲一字的意思,每读一句,须讲一句的意思,这使胡适在学习上比一般的孩子更扎实。9岁时他就能看《水浒传》了。他不但把大量的小说“看”进去,还能把小说“讲”出来,向周围的本家姐妹们说书。这种办法使他更了解了古文的文理。

冯顺弟仁慈而质朴,为了主持好一大家子,时时处处小心谨慎,宁愿自己委屈也不愿弄得家庭不和。胡适的大嫂二嫂都生的是儿子,她们一不顺心便打孩子出气,一边打还一边说些尖刻的话来刺激胡适的母亲。母亲总是装着听不见,忍辱负重,从来没说一句伤人感情的话。但她也是一个讲原则的人,尽管处事逆来顺受,但却不接受人格的侮辱。胡适的五叔是一个游手好闲之徒,有一天在烟馆里发牢骚,说胡适母亲家中有事总请某人帮忙,肯定给他好处不少。不知怎么的,此话传到胡适母亲的耳中。她气得大哭,请了几位本家来,把五叔喊来,当面质问他她给了某人什么好处。直到五叔当众认错赔罪,她才罢休。这一切胡适都看在眼里,他的身上留有卑贱低微的母亲的品格的烙印。胡适后来也坦承,他日后好脾气的养成,和他这段日子的冷眼旁观很有关系。

年的乡村生活,对他的一生产生了巨大深刻、无以替代的影响。胡适在上庄读到13岁时离开母亲赴上海求学。

冯顺弟对胡适既是慈母兼严父,又是“恩师”兼“严师”。她从不溺爱独子。胡适说:“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望一眼,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目光,就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 有一个初秋的夜晚,胡适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胡适家住,她怕胡适冷,拿了一件小衫出来叫他穿上。胡适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胡适随口答道:“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 胡适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来,我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晚上人静后她罚胡适跪下,重重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母亲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胡适上床去睡。胡适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霉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胡适叫醒,真用舌头舔他的眼翳。

冯顺弟这种既严厉又保护其自尊心的教育方式,使胡适从小就懂得正经做人,爱惜名誉,这为他日后的不断上进奠定了基础。

胡适13岁时,冯顺弟毅然将他送往上海求学。徽州人固有“十三四岁,往外一丢”,送男孩出外学徒经商的习惯,但胡适毕竟是他母亲年轻守寡朝夕相处的独子!深明事理的母亲送儿子上路时没有在儿子和众人面前掉一滴泪。

到上海后,胡适初进梅溪学堂,后因其课程设置不完备,又进澄衷学堂,后转学中国公学。接受了许多新知识、新观念的胡适,经过一番曲折,于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考取庚子赔款官费赴美留学。此时他年仅19岁。因行期由政府决定,他竟未能回家乡向母亲告别。

胡适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初读农科,一年半后改读政治、经济,兼攻文学、哲学,后又赴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哲学。

在美留学七年间,胡适与母亲只能保持书信来往。他母亲在病重时也不让人告诉儿子,以免他中断学业。母亲冯顺弟早知邻人宋焕家中有一部《图书集成》是儿子一直求之未得的,当她得知宋家减价到八十元时,便借贷为儿子买下。为了资助胡适读书,她甚至不惜变卖自己的首饰。

胡适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1917年7月,他从美国学成回国,被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聘为教授。然而第二 5

年的11月,胡适劳碌一生的母亲在家乡不幸病逝。悲痛欲绝的胡适与刚完婚不到一年的妻子江冬秀回家奔丧,写下《先母行述》:“生未能养,病未能侍,毕世勤劳未能丝毫分任,生死永诀乃亦未能一面。平生惨痛,何以如此!” 胡适成为中国白话文的倡导者、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并荣获三十五项美国博士桂冠。

第二篇: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截取人物表现中最典型的经历写人物

2.揣测人物的心理明确记叙文刻画人物的方法 3.品味文章的语言,指出其作用

4.理解文章记叙的时候穿插抒情议论的妙处

5.体会作者或作品中人物的情感(真挚、深沉的母爱)教学重点

1.截取人物表现中最典型的经历写人物

2.揣测人物的心理明确记叙文刻画人物的方法 3.品味文章的语言,指出其作用

4.体会作者或作品中人物的情感(真挚、深沉的母爱)教学难点

文章记叙的时候穿插抒情议论的妙处 课型:精讲课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师:同学们,一曲母亲的赞歌,带给我们心灵深处不一样的感动此时此刻,老师想起一个故事,说是有一个小孩子马上就要降临到人间了,临行前,他跟上帝说:“上帝啊,我这么无助和弱小,离开了您的照顾,到了人间可怎么办哪!”上帝说:“不用担心,我的孩子我已经为你选好了一位天使,她会代替我全心全意地照顾你”小孩子听了很高兴:“请问天使的名字叫什么?我怎么才能找到她呢?”上帝笑了:“你不用找她,等你一出生她就已经陪在你的身边啦”同学们猜猜这天使的名字叫什么呢?

师:西方有句谚语:上帝无法分身各处,所以创造了母亲“母亲”是一个有温度的字眼,母爱是一个恒久的话题今天,我们就跟随我国早期的新闻记者、散文家邹韬奋先生一起走近他的母亲,一同感受他们母子间的骨肉亲情

(二)作者简介 邹韬奋,新闻记者、政治家和出版家祖籍江西余江,生于福建永安1921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自1926年在上海主编《生活》周刊起,毕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1932年创办生活书店1936年与沈钧儒、李公朴等七人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先后在上海、汉口、重庆主编《抗战》《全民抗战》等刊物,积极宣传团结抗战,反对妥协投降,著有《韬奋全集》《韬奋文集》等 邹韬奋也是一位散文家著有《萍踪寄语》《萍踪忆语》等散文作品他的散文文笔质朴、情文并茂他的政论针砭时弊,简短有力,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

(三)检查预习,积累字词

师:下面老师先来检测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看看大家对字词掌握得如何

容易读错的字:查氏()女红()呜咽()唏嘘()惺忪()

容易写错的字:人影憧憧 万籁俱寂莫名其妙 邹韬奋

(生边读边记,师提醒)

(四)整体感知,概括事件

师:通过预习我们知道,作者的母亲在他十三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在这短短的十三年里,“母亲”都给作者留下了哪些记忆呢?下面我们就走进课文,一起来感知一下吧

概括事件: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文中所写“母亲”的四个片段 人物时间地点原因事件结果

答案预设:“母亲”元宵节背“我”赏灯 “母亲”讲故事热泪涌流

“母亲”见“我”受罚心疼落泪

“母亲”熬夜为“我”做鞋

(五)走进文本,感悟母爱

作者深情地回忆了关于母亲的四个片段,哪些话语、哪些事情、哪些细节最让你动情?你还记得自己的母亲给你留下的深刻印象吗? 读一读最让你感动的语句并作赏析品味。

(六)斟词酌句,揣摩品味,解读母爱

同学们读得很用心从这些平平淡淡的事件里,我们读出了真,读出了爱,读出了暖母亲其实就像路边一棵普普通通缀满花朵的绿树,静谧、安详,既不起眼也毫不声张然而当我们不经意走近她时,却一下子闻到了满世界的芬芳可是这样一位爱孩子的母亲,却早早地离开了作者,对此作者是怎样的心情呢?我们来看两个句子

1.母亲死的时候才二十九岁

2.我的母亲在我十三岁的时候就去世了

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品味一下作者的心情并且想想如果把句中的“才”和“就”去掉,会不会影响其表达效果

答案预设:这两句话表达了“我”对“母亲”很眷恋很不舍的情感

“才”和“就”既表达了“母亲”去世之早,更表达了作者的无限惋惜

还有一种怀念和沉痛的心情

师:同学们的品读很细腻现在就请大家带着以上分析的这种心情再读一读,品一品,一定要读出“才”和“就”的丰富情韵啊

(生自由品读)

师:通过以上对作者记忆中的事件的揣摩和语言的品味,同学们看到了怎样的一位母亲呢?请大家用一些概括的词语来说一说

答案预设:慈爱、善良

勤劳、能干

青春、活泼、年轻

感情丰富、多愁善感

循循善诱、教子有方

爱读书、爱文学、爱孩子

(七)比较阅读

朱自清《背影》与邹韬奋《我的母亲》,让学生讨论两文的异同点,互相交流。

《背影》《我的母亲》都表达“至爱亲情”的主题,都是回忆性的叙事纪实散文。《背影》是截取人物状态中最鲜明、最动人的瞬间——背影来构建文章的;而《我的母亲》是截取人物表现中最典型的经历——四个片段,来表现人物的。

(八)探究拓展

家庭是组成社会的一个细胞。读了课文后,你认为邹韬奋成长的家庭环境哪些方面是好的,哪些方面是不可取的?

邹韬奋成长的家庭仍是一个封建家庭,妇女在家庭里没有地位,母亲连自己的姓名都没有。母亲早逝也说明当时生活条件和医疗条件极差。家庭是社会的缩影,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不可能有一个完美的家庭。邹韬奋成长的这个家庭环境重教育,重文化,对子女要求严格,这是好的;有母爱的温暖,有母亲努力劳作的榜样,有文学熏陶,这些也是好的,但是体罚是不可取的。

(九)整理归纳写作方法

结构上:截取典型片段组合文章

表达上:叙议结合,升华中心的作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

(十)小结

本文深情地回忆了关于母亲的几个片段,表现了母亲的可爱性格和能干才具,表现了对旧社会被压抑和埋没的妇女命运的深切同情和深刻思考。

第三篇: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

课前播放《懂你》

一、情感导入

同学们,说到母亲,我们就会想到慈祥、勤劳、无私等字眼。正如歌曲中所唱,母亲“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母爱像贴身的背心,时时刻刻温暖着我们的心。

有这样一位母亲,17岁作了后母,23岁成了寡妇,每天周旋于和她年龄相仿的儿子、儿媳之间,并在短短几年间,失去了7位亲人。但她顽强地生活着,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亲生的儿子身上,让他读书,教他做人,终于培养出了声名赫赫的大学者胡适。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儿子还没报答母亲,母亲却永远地离他而去了。这怎么不让人伤心,怎么不让人怀念呢?

二、整体感知

法国作家莫泊桑说:“人世间最美丽的情景,出现在我们怀念母亲的时候。”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胡适怀念的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生1:既严厉又慈爱的母亲。

生2:可怜又可敬的母亲。

生3:宽容的母亲

生4:能干的母亲

生5:坚强的母亲

生6:和气的母亲

生7:一位特殊的母亲

师:同学们预习得很充分,说得不错。文中的母亲有着特殊的身份,既是我母亲,也是大哥二哥的后母,还是年轻的寡妇。(师生问答后,完成板书:我母亲、后母、寡妇)这真是一位很不容易的母亲。

那么,我从母亲身上学到了什么呢?

生:我从母亲身上学到了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宽恕人,体谅人等品质。

师:也就是说,集中在文章的哪一句? n生答:最后一句。

师:让我们齐读。

生读: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是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师:以上所学的种种内容用一个词表示就是——

生:做人。

师:哪个小节有概括?怎样理解这一节?

生:第4小节。“但这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联系上文,我认为,九年的 1

生活,作者对没有享过儿童游戏的生活是遗憾惋惜的。但有两点,是没有遗憾的。一是读书看书方面打下了底子,二是母亲给了“我”做人的训练。(板书:训练做人)

师:非常好。

三、重点研读

●作为“我母亲”,母亲具有怎样的特点?

请同学们默读5-7节,抓住关键的词语谈谈你的理解。

生1:母亲很苛刻。从“喊”字中可以看出来。天刚亮,“我”还沉浸在梦乡里,母亲就把“我”喊醒,给“我”上政治课,而且天天如此。如果换作是我,一定会受不了。

生2:母亲非常严厉。第6节中说,“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母亲教育儿子除了语言上的责备,还要体罚。

生3:母亲很威严。“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就吓住了。“我”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赶快把小衫穿上。从“只”、“就”、“赶快”中可以看出。

师:找得挺仔细的。

生4:她说,“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一个“总要”说明母亲含辛茹苦,就是希望儿子走他老子的道路,成为一个读书人。

生5:“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一个“从来不”写出了母亲很有教育方法,懂得维护孩子的自尊,有种女性的细心。

生6:母亲既是慈母又是严父。“我”说了轻薄的话,她就重重地责罚了我一顿。一个“重重地”体现了母亲爱之深,责之切。后来,“我害了眼翳病,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母亲将“听说”当“真”就是因为她太爱儿子了。

师:这就是天下慈母的心啊!严,是一种爱;慈,也是一种爱。(板书:严、慈)。

●我母亲是个寡妇、后母,这在封建大家庭里的地位可想而知。可是,为什么是她成了当家的?

温馨提示:

1、多角度思考

2、从课文中找依据。

请4位同学读8—11节,其他同学边听边圈点,再把成果拿到小组中共享。

生1:我们组认为,母亲很能干,能当家。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我母亲几次邀了本家长辈来,给他定下每月用费的数目”,“我母亲走进走出,料理年夜饭,谢灶神,压岁钱等事,只当做不曾看见这一群人。”母亲以她的方法处理败子大哥的债务,家里大大小小的事都由她打点着。

再说,这个家也只有母亲才适合当家。因为大哥从小是败子,二哥在上海,大嫂是个最无能又最不懂事的人,二嫂是个很能干而气量很窄小的人。

师:还用上了排除法。(生笑)

生2:我们组还有补充,母亲非常宽容,善于忍耐,使这个复杂的家庭能过太平清静的日子。文中写道,“大哥敲门回来了。我母亲从不骂他一句。并且因

为是新年,她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两个“从不”写出她对维护新年喜气、家庭和睦的良苦用心。

生3:我们组认为,母亲的生活是非常压抑和痛苦的。但她毫无怨言,一味地谦让、忍耐,她相信家和万事兴。“大哥的女儿比我只小一岁,她的饮食衣料总是和我的一样。我和她有小争执,总是我吃亏,母亲总是责备我,要我事事让她。”母亲认为,吃亏就是福。

生4:母亲虽然是后母,寡妇,但她以她的为人在家中树立了威信。文中说,“她们常常闹意见,只因为我母亲的和气榜样,她们还不曾有公然相骂相打的事。”在母亲伤心地哭时,总有一位嫂子“走进来,捧着一碗热茶,送到我母亲床前,劝她止哭,请她喝口热茶”。可见,母亲还是得到两位很爱闹气的媳妇的理解和尊重的。

师:看来,这是一位勤劳、能干、贤惠的母亲,又非常善于忍耐。正如文中所说:“我母亲气量大,性子好,又因为做了后母、后婆,她更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

可为什么有一件事却不依不挠,无法容忍泥?

生:因为“我家五叔是个无正业的浪人,有一天在烟馆里发牢骚,说我母亲家中有事总请人帮忙,大概有什么好处给她”。这侮辱了母亲的人格。

师:这个“某人”是男人还是女人?

生齐答:男人!

师:非常肯定?那么,这两个“总”字有什么言外之意?

生1:母亲经常请人帮忙。

师:是吗?

生2:母亲爱上某个男人了。(笑)

3、说母亲红杏出墙,有外遇了。

生4:也就是不守妇道。

师:说母亲不守妇道,自然侮辱了母亲的人格。对此,母亲是怎么做的?以前忍不住时她又是怎么做的?

生:母亲气得大哭,请了几位本家来,叫五叔当众认错赔罪。俗话说:“寡妇门前是非多”,母亲必须还自己清白,捍卫自己的尊严,这表现了她的刚气。(师板书:刚)但是对待家庭内部矛盾,母亲能忍则忍,忍不住时就悄悄走出门去,去邻居家坐坐,或轻轻地哭一场。

师:可见,母亲给我做人的训练,不仅有既慈又严的直接教导,更有她自身的为人处事给我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正所谓言传身教。(板书:言传身教)

让我们齐读课文最后一段,感受这种影响。

生齐读: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我十四岁就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师:有这么一句评价,不知大家有没有听说。让我们齐读:

●如果二十世纪是鲁迅的世纪,那么,二十一世纪将是胡适的世纪。

师:鲁迅曾在遗嘱中说:“让他们怨恨去,我一个也不宽恕。”一个典型的战斗者。胡适则说:“容忍比自由更重要。”他的这种宽容、体谅的处事态度就是来自母亲的影响。

四、体验反思

你在哪些方面深受母亲影响?你最想对母亲说什么?

播放轻音乐《懂你》,学生写。

两分钟后。

生1:我在性格方面深受母亲影响。我母亲活泼开朗,喜欢笑,我也一样。(笑)我想对母亲说:“妈妈,祝你每一天都笑咪咪。”

生2:我在爱好方面深受母亲影响。我母亲爱唱歌,经常会哼几句。我也很喜欢唱歌,快乐时唱,苦恼时也唱。我想对母亲说:“妈妈,希望你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生3:我母亲心肠好,遇上乞讨者,总会给他一点钱,经常帮助一些相识不相识的人。我学会了善良,喜欢助人。我想用汪国真的《感谢》送给母亲:“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撷取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生4:我母亲很勤劳。夏天,她顶着酷暑毒日蹬三轮;冬天,寒风把她的脸都吹裂了。(哽咽着)我想说:“妈妈,你辛苦了,我长大了一定好好报答你。”

生5:我母亲对我很严格。有一次周末,我骗她去同学家做作业,其实去网吧疯玩了一个下午。母亲知道后,狠狠地打了我一顿。从此,我再也不敢欺骗了。我想说:“妈妈,其实我懂得你的心。”

师:是的,我们懂你,母亲。沧桑改变了你的容颜,岁月染白了你的黑发。等我们长大了,一定好好报答你,母亲。然而,同学们,不是每个人都会有报答的机会。

五、心语一束:

师:胡适曾万分遗憾地说:“生未能养,病未能侍,毕世勤劳未能丝毫分任,生死永诀乃亦未能一面。平生惨痛,何以如此!”同学们,我们的双亲也需要我们的爱,我们的关心。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吧,不要让“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再次发生!

六、向你推荐: 胡适《尝适集》 老舍《我的母亲》 歌曲《人生第一次》

每个人的记忆里都有很多关于母亲的细节,只不过这些细节各不相同。今天,我们学习胡适先生的《我的母亲》,看看胡适先生对母亲有着怎样的记忆和感悟。

(胡适简介,板书课题)

师: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圈点勾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或段落。

生:自由读课文。

师:这篇文章包含着作者对母亲深沉的怀念,读的时候应该带有深深的感激之情,请几个同学有感情的朗读课文5——13段,其他同学找出“我”对母亲的不同称呼。

师:文中“我”对母亲的称呼都有哪些? 生:恩师、慈母、严父

师:(板书:恩师——慈母——严父)这几个称呼体现了母亲对“我”的教育,那么母亲对我的教育是通过哪几件事表现出来的?

分组讨论并明确:

1催促我早起读书 2我犯了错罚跪 3给我舔眼翳

师:文中除了写母亲对我的教育,还写了母亲的品格,哪些词最能表现出我对母亲的评价?讨论并明确:

生:仁慈、温和、刚气

师:母亲的这些品格又是通过哪些事情表现的?讨论并明确: 1除夕夜对付大哥的债主 2化解大嫂二嫂之间的矛盾

3叫说了不负责任的话的五叔当面认错赔罪

师:对于这样一个仁慈、温和、刚气的母亲,作者怀着怎样的情感?讨论并明确:

敬爱、怀念、感激(板书)

师:第一次读课文的时候,要求大家圈点勾画出自己喜欢的词句或段落,请你说一说,你最喜欢的语句或段落在哪里,并谈谈你喜欢的理由。(提示:可以从句子的修辞方面来谈,可以从动词、形容词运用恰当方面来谈,可以从句子蕴含的情感方面来谈,也可以从文章给你的启发与感受方面来谈)

生:“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这一句写出了母亲对我的教育和我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生:“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因为这一句表现了母亲的慈与严,很好地突出了母亲对我的教育。

生:“我母亲二十三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万分之一二。”因为这一句写出了母亲处境的艰难,更能突出母亲的坚强,而且这一句可以吸引读者。

生:“我母亲的气量大,性子好,又因为做了后母后婆,她更事事小心,事事容忍”因为这一句写出了母亲宽容的品格。

生:“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但她有时候也很有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因为这一保有表现了母亲的性格特点,表现了母亲对我潜移默化的影响。

生:“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因为这一句写出了母亲对我的影响,从而表现我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生:我喜欢第一段,因为这一段语言生动而幽默,“装”字写出了自己内心的无奈,“掷铜钱”受到调侃时羞愧的心理也形象逼真。

生:这篇文章的语言平实质朴,感情却真挚深沉。是因为作者是用心用情来写母亲的。

生:“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师:直白、坦诚,但字字含情。文贵情真,我们写文章时也应注意用“情”去写。

生:本文感情真挚热烈。文中写母亲给我舔眼翳的细节,读了就会让人忍不住想流泪。

生:本文层次很清晰。先由自己的性格引出母亲的教诲,然后通过几件事表现母亲对我的爱。再自然过渡到母亲处理家事的方面,又通过几件事来表现母亲的品格,最后总结母亲对自己的影响。让人对文章的内容和情感一读就能明白。

生:我们组选取的是欣赏细节。文中写母亲处理败子大哥的债这一细节很耐人寻味。母亲对我那么严厉,对大哥却又如此宽容。我们认为,这宽容里其实包含着母亲深深的无奈和艰辛。

生:本文用朴实的文字表达了对母亲深切的怀念。读这篇文章,可以了解大学者胡适少年成长的历程,会有许多启迪。

师:你得到了哪些启迪呢?

生:每一个母亲都是爱孩子的,她们爱孩子的方式虽然不同,但所做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像我的妈妈,虽然平时总是对我啰啰索索,却是为了让我少犯错误,健康成长。

师:你妈妈知道你这样理解她,一定会很高兴的。

生:(用抒情的语调读课文结尾段)我欣赏这一段,因为它高度地评价了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深情地赞颂了母爱的伟大。

生:(补充)这一段的“如果”、“一丝一毫”、“一点点”等词还表现了作者谦逊的品格。

生:这一段的语言很有分寸感,毫无夸大之词,再如,“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底子。”

师:这不仅反映了作者做人的态度,其实也是自传的语体特点。师:读过本文,你还有不懂的地方吗?请提出来,同学们会帮你的。生:前三段与本文中心有什么关系?

师:提得好。提出问题是学习的一个好方法。有同学能帮忙吗? 生:第四段“在九年的生活中,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其实就回答了这个问题。生:这三段是全文的一个背景,可以自然引出下文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师:还有一个原因,这篇文章选自《胡适自传》写母亲同时也写自己人生成长道路上的一段历程,所以开头写了较多自己童年的经历。(对提问的同学)现在理解了吗?生:理解。

师:让我们再回顾一下本课的内容。(生:看板书,回顾本文内容和情感)

恩师 严父

慈母

敬爱 感激

怀念

师:母亲的爱值得我们一生珍藏,母亲的恩情我们一生也报答不完。今天,让们选择自己的方式,为母亲送上一份美好的祝福,好吗?(提示:可以背诵歌颂母亲的诗词,可以为母亲唱首歌,可以说一说母亲给你留下的深刻记忆,也可以编写一条短信送给母亲,总之,可以用各种形式将美好的祝福送给母亲,只要感情真挚就可以)

(生:准备三分钟)生:吟孟郊的《游子吟》

师;孟郊写得好,这位同学诵读得也好,让我们一起来吟诵这首诗好吗? 生:齐诵 生:唱歌曲

生:我选择说一说。我的母亲一切都在为我着想。我生日的时候,妈妈为了让我过个自在的生日,母亲便在为我和同学们准备好饭菜后悄悄离开;我考试成绩不好,母亲从来不会责怪我,我知道母亲不想增加我的心理压力,我深深体会到了母亲寻深沉的爱。

师:如果此刻母亲就在这里,你会对她说什么呢? 生:我不善于表达。(想了想)妈妈,我爱你。

师:这就是最好的表达。爱母亲就说出来,要让她知道。

生:我选择的是写一写。我写了一条短信:妈妈,如果我是幼苗,您就是大地,给我所需的一切;如果我太阳,您就是宇宙,给了无边无际的天和地。所以我要茁壮成长,给大地以希望,我要照亮一切,给宇宙以抚慰。师:同学们的倾诉,引起了老师的共鸣,我也想朗诵一首诗来表达我的感悟,这就是洛夫的《母亲》:

“母亲卑微如青苔/庄严如晨曦/柔如江南之水/坚似千年寒玉/举目时,她是皓皓明月/垂首时,她是莽莽大地”

师总结:全世界的母亲只有一张面孔,那就是充满慈祥的笑容!那么,就让我们用实际行动来回报母亲的笑容吧,因为,千里万里,此生此世,我们,永远走不出母亲的牵挂!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教学立意】

《小石潭记》是以写景记游为主的一篇古代散文,它以移步易景的记游方式展示作者的心理感受及心理变化本课教学,应注重引导学生借助课前提示、书下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体会游记散文叙事写景、抒情状物相结合的特点;启发学生通过品位语言,体会作者在此篇游记中所传达的思想感情本文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在参加王叔文革新集团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时所写的《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全文以不足二百字的篇幅,生动描写了人迹罕至的小石潭环境景物的清幽静谧之美,抒发了作者贬谪后的孤凄悲凉之情,语言简练、生动,景物刻画细腻、逼真,充满了诗情画意

【教学目标】

1.利用工具书疏通文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通过阅读文章激发热爱自然的情感,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通过反复诵读,推敲、揣摩、品味小石潭的特点 2.仔细体会景物描写的特点,感悟作者贬谪后的孤凄悲凉 【教学难点】

1.体会文章抓住景物的特征移步易景的写法 2.品味文章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教学过程】

1.借助背景相关的《江雪》,导入文本

学生背诵柳宗元的诗《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分析指出这首诗中最能表现作者心境的是哪些字,并结合这首诗的意境说明原因?(表现作者心境的是“孤”和“独”两个字在孤寂、冷清、高远宏阔的背景下,诗中的主人公在“钓寒江雪”,这就是诗人当年参与改革失败被贬时的心情写照前人说“远在江湖砺心志,古来贬官多妙文”:柳宗元被贬永州做司马期间也写了诸多的优秀作品,代表作有《永州八记》等名篇本文是《永州八记》之一,这些作品中作者借景抒怀,与这首诗的思想感情相一致)

2.指导学生阅读初步把握文意:

(1)教者范读,引领正音(要求:学生在文中圈出易错、难读的字)

(2)学生自由朗读,揣摩理解文意(读出感兴趣的内容,读出疑惑问题)

(3)学生自主阅读助读提示:

①作者及随行人员砍伐竹子的原因是什么?(清脆悦耳的水声,带来的内心的喜悦,向往是伐竹的动力)

②文章都描写了哪些与小石潭相关的景物?(设计此题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细致阅读文本:抓住水、石、树、鱼、源、岸、环境等特点深入领会文意)

③作者在对哪些景物的观察描摹上感受到了愉悦?(水声、游鱼)

④作者对本次游览的总体感受怎样?(用原文语句回答)(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3.深入文本,细读小石潭:

(1)指导学生深入文本,结合注释,利用工具书讨论探究

①作者发现小石潭的经过怎样?在这一过程中,作者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请找出来

(循声而至,砍竹成路,下见小谭;用“隔”、“闻”、“伐”、“取”、“见'等动词)②从“伐竹”这一细节中你感悟到了那些?

(发现了这里人迹罕至无路可走;发现了作者喜悦之高、兴趣之大,克服重重困难也要觅得小潭)

③小石潭的全貌怎样?

(潭底为整块石头,靠近岸边,有一圈从潭底周围突出水面的巨石,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

④请你依据文章内容概括出课文是按找怎样的游览顺序来写的?(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⑤文章在写景中用了什么写法?(先闻其声,后见其形,用的是”移步换景"的写法)

⑥潭水和游鱼各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潭水之清和游鱼之乐作者从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描写潭水通过具体景物,用静止和活动的画面来写,不作一点抽象的说明,整段话没有一个字写到水,只是描绘出一幅画面,但又无处不在写水你看鱼儿在水里游,就像在空中浮游没有凭依一样这就写出了水的清,清到仿佛透明的程度太阳光照下来,鱼儿的影子都落在潭底的石头上了,这就更显出了水的清澄这里虽然没有正面写水,可是通过对鱼儿、日光和影子这些具体东西的描绘,真正地写出了水清就像画家在画天空的时候,着一鸟而让观者感知天空的辽阔高远,是一种形象化的表现手法这种写景的方法叫侧面烘托的写法)

⑦我们再看看作者是怎样写鱼的?这段描写渗透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作者采用动、静相结合的方法,作者把自己快乐的心情幻化到鱼儿身上,仿佛鱼儿也会像人那样感到快乐似的)

⑧作者在描写小潭源流时,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那些特点来写的?运用了那些修辞方法?

(抓住溪身的蜿蜒、曲折,小溪的或明或暗,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的,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动静结合,准确地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

⑨文章后部分的凄寒的感受与上文中的“乐”,对比鲜明,你是怎样体会这种情感的变化?(这种情感变化足以说明,作者被贬谪的悲凉是他心中的主调,寄情山水的欢乐只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触发便显露出来设计此题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矛盾中发现人物的内心情感,领会文章感情所在)

4.总结拓展 ①总结全文

王国维说“以自身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课文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极富作者的生活个性,是“柳”化了的山水他描绘小石潭的石、水、光影、游鱼、树木,着力渲染出了凄寒幽邃的神韵,抒发了寂寞处境中悲凉凄苦的情感游记里传神的描写,巧妙的比喻,情景交融的写法,精练的语言,很值得我们学习

②拓展延伸: 关于崔氏二小生:

柳集旧注:“崔简之子也”据柳宗元《故永州刺史流配驩州崔君权厝志》旧注:“崔君名简,字子敬”又文中“夫人河东柳氏”句下注:“简娶公之姊”据此,则“崔氏二小生”当为柳宗元的外甥

③附:板书设计

《小石潭记》

赏 思

↓ ↓

发现小潭—乐—潭中景物 ———— 小潭源流— 凄 — 潭中气氛

5.必要的教学资料准备:

“永州八记”是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时借山水游记,书胸中愤郁的散文由于八记遗址在永州城郊,故称《永州八记》分别是《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古代称熨斗为钴鉧,钴鉧潭河床底面都是天然石头,凹陷甚深,潭面象古代熨斗,故名之)《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6.文章的生活背景:

困居永州的十年永州,在唐时僻远荒凉州司马只是安置流放官员的一种名义上的职务其在永州的十年,是生平最为困厄,最为艰难,心情也最为孤寂郁愤的十年,然而不幸的遭遇,却使柳宗元的才思得到了强烈的激发,发言为文,莫不悲恻动人,寓言、山水游记等都取得了光辉的成就《永州八记》,《段太尉逸事状》,《三戒》,《捕蛇者说》等篇章都作于此

第四篇:我的母亲

我 不 想 说

爸、妈!我不想说,我今年37岁了,而你们已是古稀之人。

我不想说,你们已悄然变老,而我还是你们眼中永远长不大的孩子,我多么希望我永远长不大,你们永远年轻、健壮、美丽!

我不想说,当我看见你们满头的银发,当我对视你们苍老而慈爱的眼神;当我面对你们,我很少而应该时常面对的写满沧桑岁月和历史的脸庞;当我正视你们,我很少而应该经常注视的佝偻的身体时,我早已无地自容。爸、妈你的爱伴我长大,哺育我成长,你们的伟大正衬托出你儿子的渺小,你的儿子愧对你们的深情!

我不想说,我从出生到儿时,到学业有成,从工作到婚姻,从小到大,你们停止关心我吗?你们停止过对我的爱吗?你们对我的爱,我从书本中读到过,但却从来没有真正体会到,领悟到它真谛!我早已长大成人,而你们年迈龙钟时,你把我们当成没有长大的孩子无私的奉献你们残烛之光。从未停止过给我爱。

我不想说,当我看到你们已是古稀之人时,你们仍不辞辛劳的劳作,不要我的回报,仍拖着体弱多病,弯曲的身体在田间地头挪动,而不让你的儿子为你承担,也不给你儿增添应该增添的责任。你们总是时刻为你的儿子着想,自己的病痛从不向我诉说,可当儿那里有点不会舒服时,你们总是忍着自己的病痛,冒着严寒酷四处为儿找药寻方,看望自己宝贝,你们不让儿受到一点点痛苦的爱是那么的博大。你们那天下父母之心——只讲无私付出,一切只为了孩子的思想和情感,真可谓感天地,泣鬼神。我原以为那书本上写的、赞扬的父母心那都是文学创作的,与现实是不完全相符的,我现在才知道,明白、懂得、书本上写的父母爱就是写的自己父母,那样的爱就在自己的身上,只怪自己没能细心的、认真的去感受、去体悟。把父母对你平凡的付出,看成父母对儿简单行为,总是忽略、忽视那一份份平凡而高尚、普通而崇高、简单而艰难的爱!

我不想说,那“养儿防老”传统的思想,在你们心中早已荡然不存了。我知道,你们不再年轻,你们已不再健壮,你们不能再像自己年轻时那样劳动了,你们的步伐慢了下来,那不是想不劳动了那是岁月不饶人,那是身体已老迈,年龄让你们慢了下来。就是这你们应该安享晚年,享天伦之乐时,你们却还时刻还为你的儿着想——自己多挣一块,多挣一点,自己的后人就要少用一点,少为自己分担一点。你们总是把自己的生活安排的简单不能再简单,儿想为你们买点礼品,让儿心安一些。你们却总是阻挠再三,不要浪费,你们总说不需要!在你们的心中,儿好,儿身体好,儿过得好,自己再苦再累也就无所谓,也就值得了!在你们的心中,只有养儿那有防老,一心只为儿着想,却从来没有为自己想过!

爸、妈!我不想说,上次我回家拿东西,你们还在屋后山上辛苦的劳动着。见到很难得回家的我,爸你立即放下农具,停下手中的活,从你憔悴的脸颊上挤出久违的笑容,不停的询问我的近况。妈,你快步走到我身边,急切的说:“今晚就不走了吧,在家里吃晚饭吧”说着就收拾起农具,准备回家做饭。当时,离平常农家造饭还差一个多时辰呢。看着父母那盼儿、望儿回家能留下吃饭的心情,我的眼睛不禁湿润了,我内心象打翻了五味瓶一样——酸楚无比,愧疚不已。爸、妈,儿让你们如此的牵肠挂肚,儿太对不起你们了!

爸、妈!我不想说,你们含辛茹苦、忍饥挨饿、熬更守夜、省吃俭用、东奔西走,劳作了大半辈子,你们未曾停下好好休息,把我拉扯大。你们没有得到我们的回报,也从未想过让我有什么回报,你们 想的总是我的健康,平安;你们想的总是我的工作、生活;你们想的总是怎样让我过得幸福、快乐,却从未为自己想过,未为自己的幸福生活,你们想的总是儿快乐了,就是你们的快乐和欣慰!儿的不悦,你们总会纠心不已,儿快乐总会给你们脸上增添无数的笑容。

你们从旧社会生活过来,吃尽了苦头,受尽了生活的折磨,如今进入新社会了,不愁吃来不愁穿了,你们应该好好的享受一下新生活,让自己也快乐的生活一番,也不枉此生。在物欲横流,啃老族流行,讲索取、讲享乐占主流的今天,你们也不曾为自己考虑一点点,也不曾向我讲述你们生活的困苦和艰辛,也不曾要求后人的回报。我们也曾向你们提起,让你们少种点地,不要再那么操劳了,好好休息休息了。然你们仍种了不少的地,你说现在种地条件好了,种点庄稼能收多少算多少,少向你们后人负担点,你们也好过点嘛。爸、妈,你们这朴实无华的话中,隐藏着你们对儿最无私的爱,你们这样默默地付出,你们这一种世间最伟大的爱如泰山一样的巍峨,如大海一样深厚。

爸、妈,我不想说。今天,清明将近,我携上妻与子回到应该常回的家看望你们。心里带着愧疚,开校都两个月了,自己才第二次回家探望你们,本来我是可以经常回家看看你们的,自己却未能常回家嘘寒问暖,关心你们,内心苦痛极了。当你们二老见儿一家子回来,忙不停迭的,拖着、撑起年迈的、病痛的身体在自己转了一辈子厨房里转来转去,为年轻、体健的儿一家做他们爱吃的食物。忙了一个中午,年轻的我们都在餐桌上津津有味的吃好长一会儿了,你还在厨房不停地做后续的的佳肴,亦或是为满足孙子的小小要求跑路。当吃完饭,我们要离去的时候,你们总是挽留我们能不能再多待一会,晚一点走,吃了晚饭走。从你们的那渴盼儿能多留一会的的眼神中,我看到了你们对儿那一份无微不至的关心,对儿那一份想多和儿待一会儿,多说一会话的高山般的挚爱。爸、妈,儿知道你们是多么的疼爱你的儿,儿明白你们是多么的想我自己的后人在一起的时间长一点,就那么一点啊!

爸、妈!我不想说,你们把我从小养大,你们的教导,养育之恩,比天还高,比海还深。你们那不求回报,只讲付出,无私的爱,是最伟大的,最真诚,最崇高、最真挚的爱,你们用你们的一生抒写和诠释了世间最朴实,最普通,最平凡却是最重、最美、最好的爱——父母的爱!

爸、妈!我想对你说,我爱你们!

老君镇中心小学教师

廖正洪

2012年3月25日

第五篇: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

岁月不饶人,母亲日渐衰老,而我们却未长大。未能分担应有的责任........子女幼稚,添母忧——

大学生在很多人眼里,是多么崇高的身份。但大学生就一定能实现它应有的价值吗?其实不然,哥哥也算个半大学生,但出来还不是吃软饭。哥哥找工作花了很多钱,也换了很多工作,但哥哥就是不会成长,什么都不懂觉得他所拥有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都怪老爸太宠他。但是一切一切的不成熟,妈妈还是会包容他。

我,是一个坏脾气十足的怪女儿。我想长大,却始终长不大。曾多次在脑海遐想:回家不闹脾气,不惹妈妈生气,尽量让妈妈开心、打扫好家里的卫生,多帮忙家务......毕竟回家一次不容易,但总是事与愿违。当我一回到家妈妈很开心,会煮很多好吃的东西给我吃,不让我干重活,真的很幸福。但好景不长,不过一天就关系恶化了。我很容易上火,火气特别大,一句不中听的话,我就会火冒三丈,很生气,很生气.......我就是这么一个长不大的小孩。虽然我是家里唯一的学生,花家里的钱也算最多的一个,但觉得就算以后毕业了也还不了这些债,上大学到底该不该........妹妹,一个懵懂的孩子。妹妹总认为自己是抱养的,妈妈会偏心,对她的爱会少于我和哥哥。其实,在我眼里妈妈只会偏爱于哥哥,虽说都是你的孩子,但还是有感觉的。妹妹是花家里钱最少的,也是最早赚钱的一个。虽然妹妹不聪明,但还是挺好的一个人的。现在我和哥哥都在外面,只有妹妹能在家里陪你,希望妹妹能照顾好你。

我的母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