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说课稿 松鼠(精选五篇)
编辑:暖阳如梦 识别码:21-622010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8-07 09:43:19 来源:网络

第一篇: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说课稿 松鼠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说课稿 松鼠

一.说教材

《松鼠》这篇课文选自北师大版教科书三年级下册。这是一篇写物的文章,课文从外形、活动、吃食、搭窝这四个方面介绍了松鼠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在第一课时,我安排的是从外形上感受松鼠的美丽,从活动、搭窝这两个方面感受松鼠的机灵和可爱。

《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第二学段阅读目标指出要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三年级是学习表达的关键期,因此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我拟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松鼠的美丽和可爱。

2.借助教材内容,学习有情趣地表达。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其中我将品读课文、练习表达作为本课地教学重点,而学习松鼠搭窝活动特点,体会松鼠的机灵是教学的难点。

二.说教法

目标的实现需要有适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什么是适当、有效的教学方法呢?我觉得它们首先必须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与文中的角色做零距离的接触。这样才能情感涌动,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

下面,就这篇课文的教学方法分四点展开说明。

1.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引导学生感受语言和形象,营造欢乐向上的氛围。情境教学以“情”为纽带,以教师之情去拨动学生心灵的情弦。我是一个喜欢动感情的人,曾有人说我的每一个细胞都洋溢着激情。因为我认为一个没有激情的老师怎能调动孩子的情感,怎能让孩子充满热情地学习。我思量着要把我的情感传递给学生,唤起学生内在的情感,让情感流动的课堂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2.朗读教学法

朗读有助于感知语言,懂得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感悟作者情感的抒发。本课第一自然段的教学中,我着重指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词朗读、对比读、引读、表演读等方式,让松鼠的形象和生动的语言留存在孩子的记忆中。

3.悬念教学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巧设悬念,能激发学生趣学、乐学。在《松鼠》这节课的教学中,我通过“看谁的记忆力最强”、“谁找的最快”、“谁能用上书上没有的词”、“谁能让画面活起来”这些富有悬念性的鼓动性的语言来激励学生,让教学过程“变苦为乐”。

4.练习法

练习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巩固知识和获得学习技能的基本方法,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主要的实践活动。《松鼠》一课是以平铺式安排的。我在每一个自然段的教学中都设计了小练习,对学生进行词、句、段的训练和听、说、读、写的培养。

三.说学法

学法指导,是改革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需要,更是让学生终身受益的需要。为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探究,让学生自主发现。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感悟。千万别让你的告诉扼杀了原本属于孩子的一切。在我的课堂上有许许多多的内容是孩子们自己发现的。请记住,别告诉他,他会知道的更多。此外,还对学生进行朗读、想象、表演等的学法指导。

四.说教学程序

1.动画,营造氛围

上课一开始,我通过动画演示,带着孩子们进入森林乐园,让他们和松鼠打招呼。可爱的饿松鼠一下子走进了孩子们的心里。学生畅谈对松鼠的印象,表达对松鼠的喜爱。

2.记读,感受形美

在教学松鼠外形这个自然段时,我设计了“读——记——说——读”的教学环节。初读第一自然段后,让学生记住你认为非常关键的词语,接着以竞赛的形式说出松鼠各部位的特点,最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进一步从文字中感受松鼠外形的美丽。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体现“活”,更重要的是十分有趣,孩子们能在趣中学,同时还能起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作用。

3.探究,文中寻密

教学松鼠搭窝这个片段时,我借“这样就﹍﹍”这个句式,让学生在熟读这个自然段的基础上,去发现松鼠搭窝背后的秘密。充分给学生读的时间,充分给学生发现的机会。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充满童趣的回答中,我们不仅看到学生对松鼠机灵的感悟,也让我们看到儿童灵性的迸发。

4.想象,化静为动

“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是出自陆游笔下的两句诗,这两句诗引发了我的思考。在引导学习第二自然段,了解松鼠活动情况时,我不是大费周折地制作动画课件,而是就书取材,借助多媒体将课文插图呈现,抓住“追逐嬉戏”这个词,通过想象,让孩子们用上书中没有的动词来说一说,让图中地松鼠闹起来,动起来。将课文插图那静止地画面转化为富有动感的语言描述,融理解、想象、表达等能力训练于一身。

五.说教学片段

六.总结:各位老师,让学生享受语文时我追求的语文教学境界。在今天这堂课中,我着力体现一个“趣”字,洋溢一个“情”字,让学生在愉悦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在发现中体验,在体验中发展,让我地课堂成为学生享受语文的乐园。

第二篇: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松鼠》说课稿2

《松鼠》说课稿

一. 教材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要说的课题是北师大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的《松鼠》第二课时。这是一篇描写小动物的文章,课文从外形、活动、搭窝、吃食这四个方面介绍了松鼠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在第一课时,我安排的是扫清文字障碍,读通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明白本篇课文是从四个方面在描写松鼠的可爱。

《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中段阅读目标指出要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三年级是学习表达的关键期,因此结合教材特点和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拟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松鼠的美丽和可爱。

2.借助教材内容,学习有情趣地表达。

3.继续巩固有顺序、有条理的观察事物的习作方法。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其中我将品读课文、练习表达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而学习松鼠活动、搭窝的特点和体会松鼠的机灵是教学的难点。

二、教法

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情境教学、朗读教学和练习相结合。教学以“情”为纽带,以教师之情去拨动学生心灵的情弦。尽力把我的情感传递给学生,唤起学生内在的情感,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与文中的角色做零距离的接触。教学中,我着重指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词朗读、对比读、引读等方式,让松鼠的形象和生动的语言留存在孩子的记忆中。《松鼠》一课是以平铺式安排的。我在每一个自然段的教学中都设计了小练习,对学生进行词、句、段的训练,以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学习第二自然段围绕松鼠的机灵进行理解。

⑴读了这段你觉得松鼠怎样?

⑵哪些地方能看出它很机灵?

学习第三自然段围绕松鼠怎样搭窝进行学习。

⑴这段中给大家介绍了松鼠的什么活动? ⑵松鼠是怎样搭窝的? ⑶你对它有什么想说的?

学习第四自然段抓住松鼠的生活习性进行阅读。

⑵这段中有三个”它们”,再读读课文想一想各代表什么? ⑶从这里怎么能看出松鼠的可爱? 学法 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探究,让学生自主发现。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自我体验、一种感悟,让孩子们通过阅读、交流、讨论去发现更多的内容。此外,还对学生进行朗读、想象等的学法指导。

四、教学思路

上课一开始,我通过猜谜语的形式和观看图片让松鼠走进了孩子们的心里。读词语,扫清读文障碍。齐读课文,学生畅谈对松鼠的印象,表达对松鼠的喜爱。在教学松鼠外形这个自然段时,利用课件,着重讲解了段落中心句。(语文天地之日积月累中读一读,仿照课文写写)我设计了、回答问题、填空练习,帮助学生理解这种表达方式的好处。再利用图片,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最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进一步从文字中感受松鼠外形的美丽。这样的教学设计直观、清晰,更重要的是十分有趣,孩子们能在趣中学,同时还能起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作用。

第二自然段的学习中,让学生找出本段的中心句并用波浪线画出来。体会松鼠机灵特点。学生找出描写活动的动词。看课文插图,说说他们都在干什么?带着喜爱的感情朗读。

教学松鼠搭窝这个片段时,没有明显的中心句,教会学生找关键词——窝。松鼠是怎样搭窝?搭的窝怎样?让学生找出松鼠搭窝先后顺序的词,(语文天地之日积月累中读一读,找出表示顺序的词语。)让学生在熟读这个自然段的基础上,去发现松鼠搭窝背后的秘密——聪明。充分给学生读的时间,充分给学生发现的机会。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充满童趣的回答中,我们不仅看到学生对松鼠机灵的感悟,也让我们看到儿童灵性的迸发。教师引读,学生朗读,加深理解。从而突破教学的难点,让孩子真真切切地去感受松鼠的机灵所在,完成填空便水到渠成。

第四自然段的教学,则是放手让学生自己运用所学方法(找关键词,概括段落大意。),自己学习,谈体会。理解段落中三个“它们”分别指代什么?哪个方面体现了它的可爱?

小结全文,并进行习作指导。:读了这篇介绍松鼠的说明文,我们知道了松鼠是一只可爱的小动物。它的“可爱”表现在两个

通读全文,从语言文字中体会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你相对松鼠说什么话。(完成语文天地之畅所欲言)学生自由发挥。

拓展部分:把你家可爱的小生灵,介绍给大家。教师相机总结这篇文章的写作方法:外形——总分;生活习性是就某一特点具体详细。(语文天地之笔下生花)板书设计:

外形特点(美丽)

总-----分

松鼠

活动

动词

可爱

生活习性(机灵)

搭窝

有顺序

食物

喜爱

《松鼠》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第六册

[教材分析] 《松鼠》这篇课文选自北京师范大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这是一篇描写动物的课文,介绍了松鼠的外形特征和它的生活习性,表达了对动物的喜爱之情。课文共四个自然段,按照松鼠的外形、活动、吃、住分成了四个部分。预计用两个课时完成《松鼠》一文的教学。第一课时,安排的是从外形上感受松鼠的美丽以及从活动、吃、住方面感受松鼠的可爱。

[教学思路说明] 松鼠一课以平铺式来安排。我在教学中则在每个自然段都设计了小练习,这些小练习都在潜移默化地进行听说读写等能力的渗透。

在教学松鼠外形这一自然段时,找出这段的中心句。让孩子们先初读第一自然段,然后记住你认为非常关键的词语,接着以竞赛的形式让学生说出松鼠的“四肢”、“眼睛”、“毛”等部位的特点,最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进一步从文字中感受松鼠外形的美丽。

教学松鼠活动的这个自然段。听到“活动”一词,就自然而然地想到“放”。确实这个自然段就是用“放”的教学方式,而且“放”的很开。开始,老师通过多媒体出示了文中的插图,自叹到:“这幅图不够生动,最好能够动起来。”随后就让孩子们上台来写松鼠活动时动作词。这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再一次活跃了起来。但是,这时的“放”,这时的“活”还是有一定规矩的。例如:上台来写的动词不能是书中的,这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又是要求读书;四人小组讨论后派一个代表上来写,旨在学生合作、探究;将小组同学所写的动词连成一段话,并说一说,这则是从词语到段的练习,又是一次说话练习。最后把对松鼠的这份喜爱,化作笔下的语言写出来 松鼠搭窝这个自然段的教学设计尤为巧妙。通过教学这个自然段是抓住表示顺序的词语“先……然后……最后……”了解松鼠搭窝的经过。这次教学设计很有特色,非常新颖。在设计时能尽量发挥文本的作用又勇于超出文本,有的放矢的进行训练。设计时抓住“窝搭好了,还在上面加一个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这样就不怕风吹雨打了”。体会松鼠的机灵。

松鼠的食物种类及怎样吃和怎样储藏食物,这段较简单。抓住松鼠的可爱之处,学生汇报即可。知道三个“它们”代表什么。

《松鼠》一课的教学处处渗透着听、说、读、写的训练,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投入到充满趣味的教学环节中去,去体验发现的乐趣,去感受成功的快乐。

[教学流程] 教学目标:

1.感受松鼠的美丽和可爱。

2.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松鼠的美丽和可爱。难点: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教学准备:自制课件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 〈一〉渲染学习氛围 1.

一、激趣导入

过渡:缓解学生情绪,师生猜谜语。“形状像耗子,生活像猴子。

爬在树枝上,忙着摘果子。——松鼠(板书)

上节课我们通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难字,理清了课文脉络。(师生回忆课文)课文有四个自然段,第一段介绍了松鼠的外形(板)、第二段介绍了松鼠的活动、第三段介绍了松鼠的住处、第四段介绍松鼠的食物。这节课我们要走进课文,从字里行间具体了解松鼠,体会作者的情感。〈二〉复习回顾

1.检查词语。强调多音字。

2.齐读课文。思考:你觉得课文给我们介绍的松鼠怎么样?板书:美丽、机灵、可爱、3、你从课文中那段知道的?

(根据学生汇报,相机出示段落,进行剖析。)〈三〉感受松鼠的外形的美

1.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松鼠样子的,谁来读第一自然段。

2.出示第一段。(课件)这段围绕那句话写的?为什么?出示中心句。因为它可以概括本段的内容。(课件)3.你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松鼠是美丽的?(玲珑、格外、、师:下面,可要睁大眼睛,集中注意力,跟着我的鼠标走。鼠标点到哪,你能想出文中用了哪些关键词语来描写,你就马上举起手。

[设计意图:通过竞赛的形式,抓关键词的学习方式,感受松鼠的外形美] 4.指导朗读。

(1)刚才,大家记住的关键词都写出了松鼠的美丽、可爱。现在,谁想试着读一读。(2)评价(朗读指导:读这些词语时要读出喜爱的语气。)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进一步感受松鼠外形的美丽。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体现“活”,更重要的是十分有趣,孩子们能在趣中学,同时也能起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作用] 〈四〉感受松鼠打窝的巧

1.松鼠不只样子美丽,也很机灵,他还有什么本领呢?(会搭窝)请一位同学读读这个自然段(生读)2.听读,思考:松鼠搭窝有什么特点?学生答出:位置、材料、方法(找出表示先后顺序的词,你能用这些词说说你干一件事的经过吗?)目的

3、你觉得松鼠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

4.感受打窝的巧妙

看来,松鼠搭窝过程中的每一个举动都有他的目的。(出示整段)

看来,松鼠真是一种聪明的动物呀!(板书:聪明)

5、师生配合,老师提问,学生朗读课文句子回答。松鼠在那里搭窝呢?它们搭窝的过程是什么?我打好后,它们还干了什么?它们的窝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充分地给孩子读的时间,充分地给孩子发现的机会,从而激发了孩子学习的兴趣。孩子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懂得了松鼠为何这样搭窝。获得“读”和“找”的机会后,孩子再次获得“说”的机会。] 〈五〉感受松鼠活动的趣

1.现在,我们再来看看松鼠是怎样活动的(出示第二自然段)2.请同学们放声自由读这个自然段。

3.瞧,我给大家带来了一张松鼠追逐嬉戏的图片(出示课本插图),你们觉得这图片上的松鼠在干什么?出示动词:跳来跳去、连蹦带跳等。4.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很聪明。我相信你们一定能运用书上没有出现的精彩动词让这几只松鼠动起来。先到小组中讨论讨论,想好了,说一说。

5.让我们通过朗读把这群顽皮的小松鼠展现给大家。

[设计意图:通过“放”的教学方式,让课堂再次活跃起来。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描述松鼠追逐嬉戏的情景,从而感受松鼠的活泼可

六:你还从课文的那一段体会到松鼠的可爱呢?吃食物是的样子。还会储藏食物。

1、出示课件。默读。思考:三个“它们”指代的是什么?

七、小结全文,并进行习作指导。:读了这篇介绍松鼠的说明文,我们知道了松鼠是一只可爱的小动物。它的“可爱”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美丽。集中在第一自然段说明;第二,机灵,表现在行动、搭窝、储藏食物等几个方面。作者语言生动、准确,描写有序、具体。词语优美,字里行间表达出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板书:喜爱)

八、通读全文,从语言文字中体会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你想对松鼠说什么话。(完成语文天地之畅所欲言)学生自由发挥。

九、拓展部分:把你家可爱的小生灵,介绍给大家。你打算介绍它的那个特点?教师相机总结这篇文章的写作方法:外形——总分;生活习性是就某一特点具体详细。(语文天地之笔下生花)

十、板书:

外形特点(美丽)

总-----分

松鼠

活动

动词

可爱

生活习性(机灵)

搭窝

有顺序

食物

喜爱

《 松 鼠 》反思

教学反思:

《松鼠》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可爱的小生灵”中的一课,本课为第二课时,这篇课文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表达了作者对动物的喜爱之情.1、注重对课文字、词、句、段语言训练:

在学习松鼠的外形时,让学生抓住体现美丽的词语和句子。学习松鼠的活动时,让学生找出动词,用自己的词汇看图说话;学习松鼠搭窝这段,让学生找出表示顺序的词,并自己练说。比如松鼠搭窝这一环节,学生通过自读课文,找出表示顺序的词,再此鼓励他们用这些词说一句话,这样既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并能让学生学以致用。懂得介绍动物外形要按一定的顺序,说说自己家的小动物特点。

2、读中悟,读中学

教学中,我着重指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词朗读、对比读、引读等方式,让松鼠的形象和生动的语言留存在孩子的记忆中。因为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从而体会动物的可爱,激发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3、学法指导

这篇介绍动物的说明文本学期是第一次接触,文题和刚学过的《小虾》大相径庭。而文章的内容有是学生非常感兴趣,所以我就抓住说明文的明显特征,让学生了解这种文章结构。找段落的中心句,没有中心句时,找出关键词,概括段落内容。

4、习作指导

这篇科学小品文是一篇非常典型的习作例文,文章层次分明,语言生动形象。特别是段落中心句对孩子写状物的说明文很有指导意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找文章的中心句、总分方式表达,强调较多。

上完这堂课,我觉得有许多不足之处,如:

1、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完全发挥。教学过程中虽然面向全体学生了,但还是有少部分同学没有积极思考、发言。以至于教师不能了解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考虑到时间问题,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不够。比如:看图说话、造句、片段练习等。

2、3、内容有点多,课堂气氛较压抑。语言点过多,学生较疲劳,导致课堂气氛不热烈。应该设置一个缓解疲惫的小游戏或歌曲。

教法传统,创新较少。还有传统课堂的满堂灌的影子,学生方面的问题关注较少。

第三篇: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田忌赛马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田忌赛马》说课稿

一、教材编排的特点:

《田忌赛马》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第六册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战国时期齐国大将田忌和齐威王赛马,田忌连输三场,孙膑看了比赛后帮助田忌调换马的出场顺序,取得了第二次比赛的胜利。全文分四部分。1—2自然段讲田忌和齐威王第一次赛马,田忌失败了,3—11自然段讲孙膑让田忌要求齐威王再赛一次,齐威王同意了。12—17自然段讲田忌和齐威王第二次赛马,田忌赢了以及田忌取胜的原因。本文的思想教育内涵十分丰富,通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认真分析的科学思维方法。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上述教材编排的特点,我确定以下这样的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扫兴、挖苦、夸耀、讥讽、轻蔑、垂头丧气、胸有成竹、目瞪口呆”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好词好句。

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分析、综合的能力;

2、继续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

德育渗透点: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习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

(一)重点

了解两次赛马时双方三匹马出场顺序的不同,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二)难点、疑点

孙膑认为田忌可以取胜的根据是什么?

四、教法、学法:

“教是为了不教”,这是叶圣陶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教为学服务”这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对于如何教,各有各的说法,但是“因材施教”是我一贯赞赏的原则和方法,因为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未来的文盲是不会学习的人,我们的学生,如果将来走上社会不会学习,那么不要说去创造,就是生存也有问题,所以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要采用自学讨论法组织教学,其次还穿插运用练习法、质疑法、电教手段等。通过这些方法来理解课文,体会思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结合教法,我准备运用以下四种学法:自学讨论法、质疑提问法、朗读理解法和动手操作法。

五、课前准备: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能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因此,我准备了《田忌赛马》的多媒体课件;两场比赛马的出场顺序可以动手操作,我准备了绿、黄两色的马各三匹,分别标上“上、中、下”字样,并让每组学生做了六匹小马。

六、教学设计与依据:

(一)课前游戏,激发兴趣。

通过玩纸牌的游戏,使学生产生疑问,从而激起对学习课文的兴趣,同时检查学生课前预习的情况,以便以学定教。

(二)析疑定向,自读探索。

让学生自读课题,说说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让学生思考质疑,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因为学贵有疑,一旦他们提出了疑问,就能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归纳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使学习目标明确。

第四篇: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松鼠》教学设计

《松鼠》是一篇激发学生喜爱动物、热爱自然的感情,增强保护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的好教材。下面给大家分享《松鼠》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松鼠》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认识“驯”等11个生字。正确读记“乖巧”等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积累语言。

3.体会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激发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人文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读中感受松鼠的特点,并通过与《鲸》进行比较阅读,探究两篇课文不同的写法,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难点】激发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人文情怀。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海中之王——鲸,今天又有一位朋友想和我们见面,请看大屏幕。看过之后,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你喜欢它的什么特点。你喜欢它的什么特点?想知道松鼠更多的秘密吗?有一位法国博物学家写了一篇有关松鼠的说明性文章,让我们一起走近松鼠,去了解这种可爱的小动物。(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1.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屏幕出示生字词,学生朗读)

2.再读课文,思考松鼠有哪些特点?并用文中的词语概括出来。

(漂亮、驯良、乖巧)(板书)

(三)深入研读

1.想想课文围绕松鼠漂亮这个特点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的?找出你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板书

“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非常形象地写出了松鼠尾巴美丽的特点)

2.松鼠的漂亮显而易见,那么它的驯良和乖巧分别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再读课文,思考这个问题。

(“它们虽然也捕捉鸟雀,却不是肉食兽类,常吃的是杏仁、榛子、榉实和橡栗。”板书:食物;

“在晴明的夏夜,可以听到松鼠在树上跳着、叫着、互相追逐的声音。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练跑,玩耍,吃东西。”板书:活动范围;“它们在树上做窝,摘果实,喝露水,只有树被风刮得太厉害了,才到地上来。”)

3.同学们找得非常全面。那么哪些方面能体现松鼠的乖巧呢?

(“松鼠过水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它还十分警觉。”板书:过河;“它动作轻快敏捷。”板书:警觉;“它的叫声响亮,而且它还会生气。”第五段,写了松鼠搭窝。从地址的选择、搭窝的过程、窝口的设计等几方面说明松鼠是乖巧的小动物。板书:搭窝)

4.在学习了《鲸》和《松鼠》后,想想课文在表达上与《鲸》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鲸》侧重于介绍鲸的形体特点和生活习性,而《松鼠》侧重于介绍松鼠的外貌、性格和行动。《鲸》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而《松鼠》一课更多采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的说明事物。)

(四)拓展延伸

小松鼠非常可爱,相信大家都很喜欢。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眼中的小松鼠?也可以把你眼中的小松鼠话出来,给大家10分钟时间,一会儿我们一起交流讨论。

(五)小结作业

小结:小动物非常可爱,我们都非常喜欢,在生活中我们要保护它们,不能伤害它们。

作业:请同学们学习本文的写法,生动而有条理地向同学们介绍你喜欢的小动物

《松鼠》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十一个生字;正确读记“乖巧、驯良、清秀、矫健、机警、玲珑、躲藏、追逐、强烈、溪流、警觉、触动、锐利、错杂、狭窄、勉强、遮蔽”等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松鼠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人文情怀。

3.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积累语言。

4.能用较准确、生动的文字对某一种动物的特点进行说明。

过程与方法:

以读为本,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合作品读、对比研读、拓展阅读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说明方法的灵活运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小松鼠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思想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读中感受松鼠的特点,通过与《鲸》进行比较阅读,探究两篇课文不同的写法,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与《鲸》进行比较阅读,探究两篇课文不同的写法,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策略

1.自学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在品读中体会情趣。

2.合作品读,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感悟方法。

3.对比研读,在比较中总结提升。

4.拓展阅读,鼓励学生大胆发现,总结规律。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了解作者,读读资料袋。

2.学生介绍松鼠。

3.播放一段小松鼠视频。

请学生谈谈松鼠给自己留下的印象。(灵活、聪明、敏捷、可爱……)

【设计意图】视频的播放,使孩子们直观感受到小松鼠的可爱,让他们一下子就爱上这种可爱的小动物,能够充满兴趣地投入学习。

(二)整体感知,检查预习情况

师:今天我们也跟随法国著名的博物学家布封,去看看他笔下的松鼠是怎样的。

生:自己读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出示课件:

读准下列生字词

驯良 乖巧 清秀 矫健 机警 玲珑 帽缨 歇凉

榛子 榉实 橡栗 蛰伏 错杂 苔藓 圆锥形 梳理

出示图片:解释“帽缨”。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让学生直观地看一看十八世纪法国女士帽子上的帽缨,从而进一步感受到作者把松鼠的尾巴比作帽缨是多么生动形象。

(三)合作品读

出示课件: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松鼠的呢?阅读课文,想想课文在表达上与《鲸》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再说说哪里可以看出作者对松鼠的喜爱。

1.这段话有几条要求?哪个是基础要求呢?指名读要求,然后想一想。

生:作者是从哪几方面介绍松鼠的呢?怎样表达出自己对松鼠的喜爱之情的?在表达上又有什么特点呢?(明确共有三条要求,“作者从哪几方面介绍松鼠的”是基础的要求。)

师小结:看来阅读文章首先要弄清楚文章的内容,再体会作者的情感,最后了解文章表达上的特点。

【设计意图】略读课文更应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让孩子深入理解课前提示中提出的学习要求,明确学习目标。

2.先认真自学,思考前两个问题。

小组讨论:围绕一个方面,用读一读或者说一说的方式来呈现你们的讨论结果。

小组发言:

漂亮──面容:清秀、玲珑;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尾巴:美丽;吃食:端庄;姿势:优雅。

乖巧──横渡溪流:智慧;有人触动大树:警觉;储备食物:聪明;蹦跳动作:轻快、敏捷;叫声响亮,不高兴发出恨恨声:情感丰富;搭窝:智慧。

解释乖巧:(言行等)合人心意,讨人喜欢;机灵(聪明伶俐),机智。

驯良──活动范围:树上(不侵犯人);活动时间:晚上(不骚扰人)。

解释驯良:和顺(温和顺从);善良(心地纯洁,没有恶意)。

其他:生育、换毛、喜欢洁净。

小结:读文章开头第一句话,文章在课文开始用这样一个总起句统领全文,后文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具体介绍松鼠,这就是总分的写法。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读书的方式,让每个孩子都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并且自主设计阅读交流的方式,可以采用读一读、说一说等方式。

3.体会语言的优美: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呢?读一读句子。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找到的句子。

师出示词语:这些词语都是从同学们刚刚读过的句子中提取的,你读一读,体会到了什么?

清秀 玲珑 闪闪发光 矫健 轻快 美丽

警觉 锐利 敏捷 响亮

干净 光溜溜

漂亮 驯良 乖巧 讨人喜欢

提示:一组形容词,一组褒义词,一组体现作者喜爱之情的词。

师:看来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是通过这样的词渗透在字里行间的,让我们感受到他是发自内心地喜欢这种漂亮、乖巧、驯良的小动物。那你带着这样的情感再来读一读这些词语所在的句子,更深刻地体会这种情感。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文中找到体现作者情感的句子,再由句子到词语,深入体会到作者在字里行间表达对小松鼠的喜爱之情,学习这种严谨巧妙的表达方法。

(四)对比研读

出示课件:阅读要求

与《鲸》相比,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呢?填写表格,然后交流。

内容上

表达方法上

语言风格上

《鲸》

形体大、进化过程、种类、生活习性

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

语言平实、朴素

《松鼠》

外貌、性格、行动

比喻、拟人

语言生动、融入了喜爱之情

《马》

《蚂蚁》

相同之处:都是介绍动物的文章,都是说明文。

师小结:通过这样的对比阅读,我们也感受到,同类文章放在一起学习,进行阅读比较,是一种不错的学习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研读,让学生深入比较同样是说明性的文章,所用方法有相同的,也会因介绍对象不同,作者写作风格有所区别。我们可以根据自己习作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说明方法。

(五)布置作业

阅读《马》或者《蚂蚁》,和两篇课文进行比较,完成学习表格。

【设计意图】拓展性作业,激发学生积极性,进一步提升学生对说明性文章的认识,掌握说明方法。

《松鼠》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积累

(1)会写本课的生字,辨别形近字并进行组词,读准易误读字的字音,掌握课文中较有特点的多音字的字音、字义与组词。

(2)了解鲸的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3)积累语言。

方法与能力

(1)能结合课文理解文中出现的生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拟人等说明方法。

(4)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

情感与思想

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人文情怀,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一节我们学习了《鲸》这篇课文,初步认识了说明文。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关于动物的说明文——《松鼠》

板书课题:松鼠

二、学习课文,朗读课文后思考如下问题:

1、运用学习《鲸》一课时所学到的方法回答:课文介绍了松鼠的哪些特征?它与《鲸》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教学提示与参考:要求学生先弄清课文的写作顺序(按事物的几个方面的顺序),然后看每一部分写了什么内容,最后再分析文章的写作方法。不要求每个学生都回答的准确而完整,要充分调动每一个同学来回答,以大家的智慧来把这个问题回答准确和完整即可。

课文第1自然段首先从总体入手,介绍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接着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和吃食、姿势几个方面具体来写松鼠漂亮的外形特征。第2自然段从松鼠的活动范围——树上(不侵犯人类)、活动时间——夜晚(不骚扰人类)等两个方面着重介绍了其性格特征——驯良。第3、4自然段侧重写了松鼠的行为特征——乖巧。最后在第5自然段补充介绍了松鼠的生育情况,何时换毛及喜欢洁净的生活习性。

写作方法相异之处略,让学生自由分析、表达。

2、松鼠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教学提示与参考:让学生从文中找了相关的句子,与大家交流。

①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

“清秀”拿来形容松鼠的面容,加上“闪闪发光”的眼睛,把松鼠写得非常惹人喜爱。特别是在写尾巴时,更加细致生动:先写其形状,把它比作“帽缨”,给人以联想和美感,表现出松鼠尾巴的美丽;再写具体功能,能“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表现出了松鼠形体的奇特之处。

②有人说,松鼠横渡溪流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

“横渡”是指从河的这一边过到那一边。这句话介绍了松鼠横渡溪流的方法,两个“当作”写出松鼠不仅知道以树皮为船,而且还会用尾巴“扬帆”“使舵”,乖巧不言而喻。

③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这句话用“只要……就……”这一句式来表现松鼠灵敏的反应与动作。作者用了三个动词“跑”“躲”“逃”来表现松鼠对于微小危险的快速应变能力,从而更显出它“十分警觉”的天性,由此表现出它的“乖巧”。

三、拓展延伸运用所学的知识,试比较一下《鲸》与《松鼠》在写作上的异同。

教学提示与参考:要求学生结合两篇文章的实际作答,学生只要能说出一点并且合理既可。

这篇课文是一篇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都较强的文艺性说明文(又称科学小品)。它以准确性说明为前提,以形象化描写为手段,在说明角度、表达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与《鲸》有很大不同。从说明的角度来看,《鲸》侧重于介绍鲸的形体特点和生活习性,而本文侧重于介绍松鼠的外貌、性格和行动;从表达的方法来看,《鲸》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而本文主要是采用比喻、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从语言风格上来看,《鲸》的语言精练平实,而本文的语言生动传神,极具文学色彩。

四、前面我们讲过,说明文一般是不表达作者情感的,而这篇文章例外,由于他是文艺性的说明文,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也流露出了作者对松鼠的特殊情感,你们能分析一下吗?

教学提示与参考:其实,这个问题是要求学生给课文总结中心思想,学生可结合第二个问题和课文中的一些蕴含了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回答即可。

文章表达了作者喜爱动物,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从中也流露出了作者保护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板书设计

外形特征:漂亮(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

性格特征:驯良(活动的时间——夜晚(不搔扰人类)

松鼠(活动的范围——树上(不侵犯人类)

(喜爱)行为特征:乖巧(智慧 警觉 聪明 轻快 有感情)

素质特征:聪明、勤快(选址、建造、居住、窝口

生活习性:胎生 洁净

第五篇: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田忌赛马》说课稿2

《田忌赛马》第二课时说课设计

《田忌赛马》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四单元“智慧”中的一篇主题课文。课文主要记叙了战国时期齐国大将田忌和齐威王赛马,田忌连输三场,孙膑看了比赛后帮助田忌掉换马的出场顺序,取得了第二次比赛的胜利,表现了孙膑的足智多谋。从而启发我们做事要仔细观察,善于分析,把握时机,合理使用力量,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全文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可以分为“初赛失败”、“孙膑献计”、“再赛获胜”三部分。

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已经“读通全文,学会生字新词,理清顺序,了解文章的大意。”三年级的学生已经能根据读书说出自己的感悟,因此,我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理解并积累“胸有成竹”、“转败为胜”等词语。

能力目标: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来感悟人物的性格特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述课文,培养学生的概述能力。

情感目标:理解田忌赛马转败为胜的原因,懂得要仔细观察,善于分析,把握时机,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重点难点:读好人物对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为教学重点;深入阅读课文,理解田忌赛马转败为胜的原因为教学难点。

二、说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应注重学生的阅读感受和体验,应注重指导学生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为此,我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有感情朗读,让学生在读书思考的基础上质疑,围绕重难点小组合作学习,展开讨论和交流,理解人物性格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研读文本的过程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三、说教法、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自学讨论法、朗读理解法、动手操作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理解文本,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以人为本,为学生创造主动学习的机会。重视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挖掘文本的人文内涵。

四、说教学程序

为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我在本课时教学中设计了四大板块: 第一板块:质疑导学,自主阅读。

首先复习导入,课件出示词语,让学生读一读,做抢读游戏。然后教师直接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田忌赛马》。(板书课题:《田忌赛马》)让学生质疑。教师根据学生的质疑梳理出:田忌和谁赛马?赛了几次马?比赛结果怎样?“下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在文中划找答案,自主阅读。”同时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读书方法:“读书要眼到,心到,手到。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用体育比赛记分的形式来说一说两次赛马的结果,学生会说:田忌和齐威王赛马,一共赛了两次,第一次0:3失败了,第二次2:1胜利了。(板书 田忌赛马

初赛失败

再赛胜利)请同学们找到两次赛马的自然段读一读,思考,他们是怎样比赛的?小组说说比赛的经过。指名说。相机出示课件。这样学生通过自主读书,整体感知文本内容,概述两次比赛的经过和结果,既培养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和语言重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从而形成文本、师生、生生交流的对话课堂。

第二板块:深入研读,分析原因。

我这样过渡:“同学们可真了不起,简直成了赛场上的记分员和解说员。刚才同学们告诉老师,田忌赛马第一次0:3田忌失败了,第二次2:1胜利了。两次比赛的结果截然不同,可以用文中哪个词来概括?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划出词语”。学生通过读书,很快就能找出“转败为胜”这个词。让学生结合句子理解词意。以箭头败→胜串起了文章的主脉络。抓住“转败为胜”这一重点词,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同样的赛马,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呢?”

请四人小组合作,用课前准备好的纸马,动手摆演来帮助理解,两位同学进行纸马的模拟赛马摆演,其余一位是解说员,另一位是记分员。体会两次比赛结果的不同。

研读第2自然段,为什么田忌第一次比赛会失败了呢?学生会找到:“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三场比赛下来,田忌都失败了。(”课件出示)引导学生反复读,个人读,齐读,同桌读等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体会。教师质疑:“既然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为什么第二次比赛田忌又胜利了?读12——16自然段,找找原因。”小组派代表汇报:从 “还是原来的马,只掉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可以看出,是因为掉换顺序了。结合文本理解“掉换”的意思。我说:“那就请同学们掉换顺序,摆一摆纸马,看看还有其他的方法能让田忌取胜吗?”学生通过摆演纸马,分析、比较后发现,孙膑想的方法是唯一能让田忌取胜的方法。

这个环节让学生动手摆演、解说、计分,找其他取胜的方法,寓教于乐,发散了学生的思维,轻轻松松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为突破重点做了铺垫。

第三板块:文本对话,分角色朗读。

我这样过渡到本板块的教学:同学们,这唯一能让田忌取胜的计策是谁想到的呢?学生回答:孙膑。教师板书

孙膑献计

出示学习小提示

自由读3—11自然段,思考:孙膑为什么能想到这样的计策呢?画出描写孙膑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体会。出示课件,重点指导:“从刚才的情形看,齐威王的马比你的马快不了多少呀!”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学生可能会说:“孙膑认真观察,仔细分析了。”(板书:认真观察,仔细分析)“孙膑看出,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快不了多少。他已经找到了对手的弱点,田忌的长处,思考反败为胜的计策了。“正是孙膑发现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马快不了多少,”这才是掉换顺序能取胜的关键。”所以孙膑胸有成竹地说:“你就照我的主意办吧!”指导理解“胸有成竹”,紧抓重点词“胸有成竹”进行说话训练。

教师追问:“田忌为什么没有想出掉换顺序的办法呢?找出描写田忌的词句读一读。”学生会找出以下几个句子:

指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语,体会心理活动。学生会从“扫兴、垂头丧气、疑惑、没信心”等词体会到:“田忌只看到了马的强弱,没想到方法的重要。田忌没有认真观察过程,只看到了失败的结果。等等”齐威王有没有想到这种掉换顺序的方法呢?学生回答:没有。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学生会找到以下句子,课件出示:

指导学生划出描写齐威王神态的词,结合文本理解意思,体会齐威王的骄傲自满、麻痹轻敌。教师在此基础上指导感情朗读。通过细品对话,把握故事人物,让学生自主挑选角色,进行有感情分角色朗读表演。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验,揣摩人物的心理、说话的语气,让文本中的精彩对话和人物的特点深深地驻留在孩子们的心田。这样培养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符合新课标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理念。

第四板块:评价人物,拓展延伸。孙膑想出掉换顺序的方法,使田忌转败为胜。你认为孙膑是个怎样的人?田忌呢?齐威王呢?从他们身上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学生自由评说。教师小结:(课件出示)胜不骄、败不馁,遇事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

拓展延伸,我问:同学们,如果你是齐威王的谋士,你发现田忌中途掉换马的顺序,你有办法帮助齐威王取胜吗?。

最后我总结 :同学们,智慧是人生的向导,但智慧也不是与生俱来的,希望大家今后在生活中能够做到认真观察,善于思考,不断学习,用智慧的钥匙去开启你们的成功之门。这个环节,让学生自由评说,加深对文中人物性格的理解。既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兴趣,又让学生知道要用智慧解决问题

作业设计,以文中对话学习为范例,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来续写故事。“如果赛马结束后,齐威王遇见孙膑,写一写他们之间会有怎样的对话”。以此为读写结合点,不仅对于文本中的重难点有了新的突破和提升,而且达到了学习文本,使用文本和超越文本的目的。

整节课的教学设计,提出的问题以螺旋式递进并层层深入,体现了由问促读,由读促思,由思而读,由思而写的语文教学观。在设计中努力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说板书设计

田忌赛马

掉换顺序

初赛失败————↑———→再赛胜利

孙膑献计

(善于观察、精于分析)

好的板书是一节微型教案。我采用了提纲挈领式的板书,箭头串起了文章的主脉络,思路清晰,条理清楚,突出重点,一目了然,对学生理解文本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说课稿 松鼠(精选五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