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浅谈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论文摘要: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 中国 化的最新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的丰富和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 历史 主体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协调发展观的丰富和发展。
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不是凭空产生的,是在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基础上,是在对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是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 现代 化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
一、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的丰富和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的基础上提出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发展是一个“ 自然 历史过程”,它要求把握发展的层次性、相关性、综合性、系统性、总体性。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 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但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人类社会最终决定力量。经济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 政治 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制度保证和上层建筑;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有机体同步发展,是人类在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属并作用于物质生产和社会关系的发展;伴随“经济一政治一文化”的发展,必然引起社会的变化和发展,从而形成新型社会关系;走向自由、和谐、全面发展的人,既是我们社会发展的前提,又是我们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把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前提,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力量的观点。以人为本的核心深刻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发展的主体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原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强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强调统筹发展和对外开放,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反映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普遍联系、运动发展和辩证统一的基本原理。同时,科学发展观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看成相互联系的整体,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看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生产各个部类、各个地域、各个方面以及人与社会、当代与后代等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过程,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
(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在继承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认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主要矛盾是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的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是解决社会生产和社会需要的矛盾,更好地保护和发展生产力,这是毛泽东同志对建设社会主义的初步探索,是符合实际的。邓小平总结 过去的经验教训,强调社会主义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论断,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实现了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认识的一次飞跃。江泽民同志根据国际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和国内改革发展的需要,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发展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继承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同时又针对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的倾向,强调发展不应是孤立、片面的,不计代价、竭泽而渔、不能持续的发展,强调发展必须是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同时提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全面进步的要求。可见,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二、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历史主体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不仅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第一次把“以人为本”的思想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并成为指导无产阶级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一项重要思想原则。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把人作为发展的主体,这里的“以人为本”的人不是指社会的个别集团,也不是某种抽象的观念符号,而是实实在在生活在当代中国的所有公民,“以人为本”落脚点在于使全体人民共同享受社会进步的成果,这与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更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的马克思主义理念相一致的。“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了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统一,坚持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阶段性任务的统一,凝结着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深刻思考,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体理论。
马克思和恩格斯作为 科学 社会主义理论的创始人,历来重视人的全面 发展 问题。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即人的全面发展,是他们终身思考并为之探索和奋斗的主题。科学发展观把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以为挖掘人的潜能、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创造良好条件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它明晰了为谁发展、靠谁发展的重大原则性问题,是我党治党治国理念的又一次提升,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高度融合,与“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的共产主义最高理想高度统一。
三、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协调发展观的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协调观是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为主线客观协调的发展观,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 自然 历史 过程,它包含两方意思,一方面是协调人、自然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而形成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是协调社会结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而形成 经济 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通过协调使社会保持在一种有机合理状态。这种状态应该是能够最大限度地适于人的创造性的活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同时由于发现了生产方式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发现了生产关系在社会关系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建立起科学的社会有机体论,而且从中引出社会革命的理论和以社会形态变革为重要内容的社会发展 规律 理论。他们的理论着眼点其实不在于社会的稳定,而在于打破这种稳定,通过革命创造一个新的合理的社会。科学发展观就是把社会看作一个有机系统,在遵循客观规律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寻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基础上,明确地提出协调概念,协调发展,就是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促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科学发展观把协调发展与全面、可持续发展一起纳入当代社会发展体系,形成当代社会发展的完整模式。协调发展观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从横向联系看,第一,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全面发展的关系。发展,首先要抓好经济发展。没有经济增长,就没有全面发展。但是,只抓经济增长,不但不能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而且经济增长也难以持久。第二,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协调发展与共同发展的关系。通过统筹兼顾,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扫除发展的障碍,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第三,必须正确处理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科学发展观把自然生态纳人社会发展范畴,它立足于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实际,统筹兼顾,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可承载能力,把控制人口、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努力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发展的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与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社会的永续发展。这表明我党对社会主义 现代 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全面,这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标志。二是从纵向联系看,它不仅考虑当代人的发展需要,还要考虑后代人的发展需要。把人类及其社会的未来发展纳入现实发展规划,从人类整体利益的长远发展来制定目标,来实现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及其社会本身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个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问题,更是一个人及其社会本身的可持续存在与发展的问题,这是人类理性的一次跃进。
科学发展观的协调发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整体发展观念和协调发展观念,它体现了全面发展和总体发展的实质、内容和意义。协调是一个贯穿社会全面发展过程始终的因素,在客观上是使社会达到一种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更加合理、和谐的状态,使和平与发展真正成为现实,而不只是人的一种理想和诉求。
总之,科学发展观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科学地回答了新时期新阶段我国“为什么要发展”、“为谁发展”、“怎样发展”重大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要指导思想,理论来源于实践,而理论又指导了实践,科学发展观必将对我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强大理论支持。
第二篇:浅谈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
浅谈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
论文关键词:邓小平科学发展观 理论 继承 发展
论文摘要:邓小平虽没公开提出和引用“科学发展观”这一概念和用语,但在他的著作和一系列讲话、重要论述中,无不渗透着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和涵义。邓小平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基础和理论依据,科学发展观既是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也是邓小平理论的题中之义。
邓小平虽然没有公开提出和引用“科学发展观”这一概念和用语,但是,在邓小平的著作和一系列讲话、重要论述中,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涵义和意思,可以说,邓小平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基础和理论依据。因此,科学发展观思想既是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也是邓小平理论的题中之义。
一、邓小平理论中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是科学发展观确立的精髓和实质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一论断包含了科学发展观的以下普遍原则:
1.科学发展观是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效率与公平是人类社会发展所追求的永恒的主题,它们共同体现在社会主义的本质当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效率目标,是实现公平目标的客观基础,真正意义上的公平必须以效率为先导,没有效率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实现公平目标,是实现效率目标的社会保障,建立在公平基础上的效率才有持续发展的潜力,没有公平的效率必然导致社会秩序的失范。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选择。效率优先是初级阶段的要求,兼顾公平是社会主义的体现。因为效率优先,所以我们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因为兼顾公平,所以我们鼓励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江泽民因此指出:“党如何更好地代表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不同社会群体的具体利益,如何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也是一个关系到党的领导能否有效实施的重大问题。”
2.科学发展观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从合规律性的角度看,本质论既包括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又体现了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与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即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正是建立在这两个必然性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变为现实,因此,本质论遵循了客观尺度,是一个事实判断。从合目的性的角度看,根本任务的完成和根本目标的实现,必须通过人来完成,即是说它们是历史主体在尊重历史规律前提下的一种自觉选择,因此本质论同时也是遵循了价值尺度,也是一个价值判断。
3.科学发展观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不仅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同时也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选择。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换言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意义决不仅限于经济领域,甚至也不限于政治领域,它同时也关涉到人民文化生活的提高。事实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只有在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条件下,才有实现的可能;共同富裕也决不意味着物质的富有和精神的贫困。这即是说,本质论是中国社会全面发展的总纲。在这里,物质文明是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前提和物质保障,政治文明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支柱和制度保障,精神文明是物质文明与政治文明的灵魂和智力保障。
4.科学发展观是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马恩在《共产党宣言》中将未来社会的本质界定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其实,马恩从来不从抽象的意义上谈论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在他们看来,人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谓的自由,无非是摆脱了自然力的束缚和社会关系的奴役的那种状态;所谓的全面发展,无非是人的各方面潜能和素质充分、自由地发展。显然,如果我们实现了邓小平本质论所规定的任务和目标,个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则将是一个水到渠成的结果。
二、邓小平理论中关于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为科学发展观奠定了思想基础
1980年1月16日,在中共中央召集的干部会议上,邓小平讲到:“我们对于艰苦创业,要有清醒的认识。中国这样的底子,人口这样多,耕地这样少,劳动生产率、财政收支、外贸进出口都不可能一下子大幅度提高,国民收人的增长速度不可能很快。所以,我在跟外国人谈话的时候就说,我们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中国式的现代化”,是邓小平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提出的统揽全局的基本概念,其内涵是丰富的,意义是重大的。
第一,它决定了我们在确定建设速度、提出经济指标时都要考虑原有的基础,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提出经过努力确实可以达到的经济指标,坚决避免过去那种盲目追求高速度、高指标的错误。在具体步骤上,要采取分步走的方针,逐步接近目标,而不能指望一步达到目标。第二,“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指标不能与发达国家和地区作绝对的比较,而要进行相对的比较。发达国家通常经过了好几百年的发展过程,有较深厚的底子,尤其是在工业基础、技术、人才、管理经验和资金积累上,比我们拥有雄厚得多的实力。同时,他们一般人口较少,人均资源拥有量(耕地、矿产等)则比我国要多,因而发达国家和地区能达到的目标,在我们中国则不一定能达到。邓小平在谈到钢产量指标时说:“美国和苏联是两个人一吨钢„„如果我们要达到两个人一吨钢,到本世纪末,就算只有十二亿至十三亿人口,也要六亿吨钢。这不可能,也不必要。”
第三,“中国式的现代化”使广大人民群众得到的实际利益比资本主义更多。由于中国式的现代化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制度之上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所创造的财富由全体人民掌握,能够更合理地加以分配,更有计划地加以有效的运用,从而中国人民将享受到比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人民更多的实惠。就这点而言,中国式的现代化比资本主义的现代化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三、邓小平理论中关于“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为科学发展观提供了实施步骤
“我国经济发展分三步走,本世纪走两步,达到温饱和小康,下个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时间再走一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这是邓小平1987年8月29日会见意大利共产党领导人约蒂和赞盖里时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发展战略目标的表述。
邓小平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理论的形成到完善,这个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1979年底到1981年底。如前所述,这个时期主要是确立到本世纪末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达到小康水平的战略目标和分前后两个十年两步走的战略步骤。第二个时期,大致从1982年到1987年。主要是确立现代化的长期战略目标和部署。这一时期又可分为前半期和后半期。前半期是1982年到1986年底。邓小平粗略地提出在翻两番的基础上;下一步到21世纪中叶,目标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经济上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
198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大,用党的文件的形式把邓小平“三步走”的战略构想确定下来。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依据邓小平的三步走发展战略部署指出:“从现在起到下世纪的前十年,是我国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展望下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下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根据十五大提出的到2010年、建党一百年和新中国成立一百年的发展目标,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四、邓小平理论中关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国民经济的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南
1、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在中国现代化战略目标确定以后,经济发展应保持怎样的速度?在这个问题上,邓小平既反对急于求成、盲目求快的倾向,又主张经济发展要有适当的、较高的速度。1987年lO月,邓小平在会见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总书记卡达尔时指出:“就我们国家来讲,首先是要摆脱贫困。要摆脱贫穷,就要找出一条比较快的发展道路。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这是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问题的一个十分重要而精辟的论断。
邓小平还指出:“人们都在说‘亚洲太平洋世纪’,我们站的是什么位置?过去我们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现在比下也有问题了。东南亚一些国家兴致很高,有可能走到我们前面。我们不抓住机会使经济上一个台阶,别人会跳得比我们快得多,我们就落在后面了。”口果中国在亚洲也长期处于落后的位置,既不符合社会主义国家的要求,更与我国作为亚洲第一大国的地位不相称。邓小平指出:“我担心滑坡。百分之
四、百分之五的速度,一两年没问题,如果长期这样,在世界上特别是同东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比,也叫滑坡了。”国9O年代的年增长速度,原计划定为6%,这个速度基本可以实现第二个翻番,但同周边国家的差距会拉大。后经党中央、国务院的慎重考虑,修改为年增长8%至9%。中国必须有这样的速度。邓小平强调“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是他的“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著名论断的进一步延伸和发展,是从国际国内的形势出发,从社会主义担负的历史使命出发,所作出的一个具有更加深刻意义的论断。
2、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邓小平不仅论证了加快经济发展的必要性,而且对如何加快发展提出了全面、科学的思路。他指出:“看起来我们的发展,总是要在某一个阶段,抓住时机,加速搞几年”,‘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所谓“上台阶”,就是经济每隔几年要有一个飞跃性的发展,经济总量要有较大的增长。1979年以来,我国经济建设进入较高速发展时期。1979-1983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7.8%,社会劳动生产率平均每年增长4.3%。从1984年起,我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1984~1988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11.5%,社会劳动生产率平均每年增长7.8%。所谓十年改革开放的高速增长,主要是指1984-1988这五年的高速增长,这五年被邓小平称之为“加速发展”的五年,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这五年共创造工业总产值6万多亿元,平均每年增长21.7%。1988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由1984年的6962亿元增加到14018.2亿元,国民收入由1984年的5652亿元增加到11738亿元。在这几年中,我国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有的产品在世界上所占的位次跳跃性前移。经济发展节奏加快,隔几年就上一个新台阶,这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一个特点。邓小平以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进一步说明了这个问题。他说:“从国际经验来看,一些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曾经有过高速发展时期,或若干高速发展阶段。日本、南朝鲜、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就是如此。”以日本为例,1955年国民收入只有218亿美元,1960年达到386亿美元,上了一个台阶;1965年国民收入增加到776亿美元,五年翻了一番,又上了一个台阶;1970年国民收入增加到1701亿美元,又翻了一番多,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1975年国民收入达到4286亿美元,再上一个新台阶。日本经济发展一个台阶接一个台阶地上,仅2O年的时间,国民收入增长18.6倍,跳进了发达国家的行列。总结我们自己这些年的经验和国际经验,邓小平对我国经济隔几年上一个台阶充满信心。他指出:“现在,我们国内条件具备,国际环境有利,再加上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在今后的现代化建设长过程中,出现若干个发展速度比较快、效益比较好的阶段,是必要的,也是能够办到的。我们就是要有这个雄心壮志。”
3、扎扎实实,讲求效益,稳步协调地发展。邓小平提出必须处理好加速发展同稳定协调的关系。首先,稳是需要的,但不能只是一个稳定,不能强调得过分,不能因强调稳而不重速度。我国的经济发展,并不是不要稳定协调,货币稳定、物价稳定、经济稳定是我国宏观经济的主要目标之一。但稳不是惟一的,稳也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不能把强调稳与抓住机遇、跳跃式发展、上台阶对立起来。过去我们有过大上大下、比例严重失调的教训。但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不能有片面性,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其次,稳定协调是相对的,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在评价1984-1988年的五年加速发展和1989-1991年的三年治理整顿时说:“治理整顿有成绩,但评价功劳,只算稳的功劳,还是那五年加速发展也算一功?或者至少算是一个方面的功?如果不是那几年跳跃一下,整个经济上了一个台阶,后来三年治理整顿不可能顺利进行。”
在邓小平南方谈话以前的几年里,我们对五年加速发展的功劳一直没有足够的评价,而对问题的一面又看得过重。在三年治理整顿期间,我们在强调经济要稳定协调发展的同时,无论在改革还是发展方面,都有些谨小慎微。针对这种情况,邓小平明确指出:“对于我们这样发展中的大国来说,经济要发展得快一点,不可能总是那么平平静静、稳稳当当。要注意经济稳定、协调地发展,但稳定和协调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个问题要搞清楚。如果分析不当,造成误解,就会变得谨小慎微,不敢解放思想,不敢放开手脚,结果是丧失时机,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就把加速发展与稳定协调的关系讲得一清二楚了。
五、邓小平理论中关于经济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的论述为科学发展观确定了战略重点
我国的经济发展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靠什么?邓小平讲得很明确:“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近一二十年来,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得多快啊!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我们自己这几年,离开科学技术能增长得这么快吗?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重视科学技术,是邓小平的一贯主张。
进入8O年代以来,根据国际政治、经济出现的新情况和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基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邓小平对科学技术的关键作用讲的次数越来越多,分量越来越重。他要求全党同志不仅要掌握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而且要看到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这个现代的事实,从而对于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以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有一种历史的责任感和时代的紧迫感。同时,邓小平还亲自领导了若干发展高科技项目决策的制定,如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研制、八六三高科技计划的实施等。他对我国科学技术所取得的每一项重大成就,都表示由衷的喜悦,并给予热情的鼓励。
1977年,邓小平就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谈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日本人从明治维新就开始注意科技,注意教育,花了很大力量。明治维新是新兴资产阶级干的现代化,我们是无产阶级,应该也可能干得比他们好。”“抓科技必须同时抓教育。从小学抓起,一直到中学、大学。我希望从现在开始做起,五年小见成效,十年中见成效,十五年二十年大见成效。办教育要两条腿走路,既注意普及,又注意提高。”
1982年9月,邓小平在谈到党的十二大提出的本世纪末“翻两番”的总目标时指出:“战略重点,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学。搞好教育和科学工作,我看这是关键。没有人才不行,没有知识不行,‘文化大革命’的一个大错误是耽误了十年人才的培养。现在要抓紧发展教育事业。”1985年5月,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多次说过,我国的经济,到建国一百周年时,可能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这样说,根据之一,就是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完全有能力把教育搞上去,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培养出数以亿计的各级各类人才。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中央提出要以极大的努力抓教育,并且从中小学抓起,这是有战略眼光的一着。如果现在不向全党提出这样的任务,就会误大事,就要负历史的责任。”强调科教领先,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独特之处、深刻之处、伟大之处,它促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以高投入、高消耗求高产值、高速度的非持续发展,不断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上来。
值得指出的是,1994年9月“世界人口与发展”大会提出“可持续发展的中心是人”,足以说明邓小平对中国社会发展前途的把握完全符合世界发展的趋势。邓小平高度重视教育在发展中的核心地位,重视人在发展中的核心作用,把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位”这一主题明确地标示出来,不但体现了当今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也为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确定了战略重点。
浅谈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
第三篇:试论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试论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摘要】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既是对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继承,又根据新情况,充实了新内容,提出了新要求,在继承中有了新发展。科学发展观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现实意义;指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与自然矛盾的认识根源;提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曼为具体的实现途径,为推进人与自然和
谐历史进程做出了切实努力。
科学发展观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将自然、经济、社会看作是一个复杂的运行系统,通过对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的关系的深刻把握,将现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到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中,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丰富和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更多地是从生产发展的角度揭示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意义,揭示了自然之于人的根本意义,强调资源对于生产的重要性,环境对于人生存的重要性。科学发展观则从社会发展、社会和谐、人的发展角度,更为充分地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现实意义。
1、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载能力,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社会的永续发展。它不仅考虑当代人的发展需要,还要考虑后代人的发展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是为了永续发展。只有发展,才能使人们摆脱贫困,不断提高生活水平。而发展离不开环境和资源的支持,环境的好坏是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的指标之一,发展的可持续性取决于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性。
2、社会和谐。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理想。社会和谐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现代社会价值体系的核心概念之一,关注生态健康,促进人与自然的相融是人类现代文明的最高表现。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重要物质基础,走人与自然和谐之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自然利用效率,是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性选择。人与自然和谐既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也是社会和谐的保证。
3、以人为本。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这种需要,不仅是不断提高收入水平,获得更多的物质产品和服务,也包括获得清洁的水、清新的空气、绿色的空间、惬意的环境等。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最终是让人民群众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发展经济固然是为了人民群众生活富裕,但是,如果经济发展了,人们在地球上却没有了适宜居住的地方,那么,这样的发展又有什么意义?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要求我们确定更全面、更体现人民根本利益的发展方针。
二、科学发展观指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与自然矛盾的认识根源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资本主义制度是人与自然矛盾激化的根源。“只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自然界才不过是人的对象,不过是有用物;它不再被认为是自为的力量;而对自然界的独立规律的理论认识本身不过表现为狡猾,其目的是使自然界(不管是作为消费品,还是作为生产资料)服从于人的需要。”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把任何活动的经济价值都置于其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之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和消费方式的最集中特征。
如果说马克思主义从社会制度根源上,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是人与自然矛盾激化的社会根源,那么,科学发展观则指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与自然矛盾的认识根源。社会主义制度总体上是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与自然矛盾产生的原因在于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错误认识。人们曾经认为人在自然面前具有无限的能动性,忽视了人的受动性,认为经济增长就是社会发展。科学发展观纠正了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这种认识,实现了从一味征服自然到顺应自然的根本转变、从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的根本转变。
要解决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必须首先转变人们的观念,破除传统生产力概念所体现的与自然作斗争的旧观念,正确理解和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依据科学发展观,在观念上要实现从“人是自然界的主人”向“人是自然界的一员”、从“征服自然”向“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两大转变。科学发展观倡导的新生产力概念,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动关系,是人类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同时还要认识到,为了提高生存质量,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抑制不合理的需要,把保护自然资源、建设生态环境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以尊重自然的态度取代占有自然的欲念,以爱护自然的活动取代征服自然的行为,以保护自然的方式取代破坏自然的掠夺,从而形成人与自然双向互动的和谐关系。反对把生产力单纯地理解为对自然的征服与索取,把生产力的发展看成是对自然资源无限制改造的“单向”发展过程。树立以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为基础的新生产力观,培养生态价值观念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现代意识。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就把人与自然和谐理解为“人类同自然的和解”。当人类社会面临生态失衡、全球危机的严重挑战,陷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巨大困惑的时候,我们迫切需要的正是“人类同自然的和解”。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新生产力概念正是人类同自然和解的理想方式,它既体现了对人类眼前利益的关注,也体现了对人类最长远利益的终极关怀。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但这种发展绝不仅仅是经济总量的增加。我国目前经济发展中不稳定、不协调、不全面、不可持续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就是简单地把增长当作发展、把增长作为第一位的追求。“增长方式”主要是就增长过程中资源、劳动、资本等投入的效率而言的。而发展方式则不仅包括了经济效益的提高、资源消耗的降低,也包含了经济结构的优化.生态环境的改善.发展成果的合理分配等内容。增长方式只回答了在要素投入方面用什么办法做大“蛋糕”的问题,而“发展方式”不仅在要素投入上回答怎样做大“蛋糕”的问题,而且在发展道路上回答了用什么样的经济结构、什么样的环境代价做大“蛋糕”的问题。所以,用“发展方式”替代“增长方式”,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更深刻地反映了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的要求。
三、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具体途径
马克思、恩格斯设想,在共产主义社会,“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以达到“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实现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共产主义社会扬弃了私有制,自然和人的关系将发生根本变化。“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共产主义将完全抛弃资本主义关于自然界有用性的片面强调,彻底结束人类与自然对抗的历史,从而得以顺应人与自然关系的客观要求,发展人与自然之间的全面关系。自然不仅成为人的生活资料的来源,而且成为他们全面发展的源泉。自然界不单纯充当人的有用性资料,而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作为人类发展资料的作用。通过人与自然的这种关系,自然界成了充实和丰富人的世界的取之不尽的源泉。共产主义社会人与自然达到了高度和谐。
如果说马克思主义是在总体的意义上强调只有遵循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实现共产主义,才能使人与自然矛盾真正得到根本上的解决,那么,科学发展观则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人与自然关系现状以及造成这种现状的根源出发,提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更为具体的发展方式和实现途径,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历史进程做出了切实努力。
1、要重新认识节约的经济价值。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面临着很大的资源压力,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因此,我们要把节约能源资源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抓紧抓好,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在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在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切实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2、大力发展环境科技和环保产业,提高环境保护的水平。十七大报告要求:“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发展环保产业。加大节能环保投入,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促进生态修复。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新贡献。”加强环境保护,必须依靠科技创新。要把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结合起来,集中力量组织攻关,力争在环保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方面取得突破,切实提高我国环境保护的科技含量。加强环境保护,必须发展环保产业。要积极发展环保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环保服务业,支持各类所有制企业参与污染治理和环保产业发展,培育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环保企业和企业集团,促进环保产业成为具有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新兴支柱产业。
第四篇:简论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本质的丰富和发展
简论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本质的丰富和发展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体系,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关于发展的思想。科学发展观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范畴,都是指导当代中国科学发展的理论。科学发展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关于发展的思想。科学发展观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不断扩展理论视野,不断作出理论概括,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一重大战略思想,对发展问题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关键词:科学发展;党的自身发展;社会主义本质 作者:胡海婧
作者简介:女,汉族,外国语学院2011级英语二班,学号2011052992 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的丰富与发展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特点。贯通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各个方面。
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谈话中创造性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2001年,江泽民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把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又推进了一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内涵。邓小平、江泽民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刻阐述“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其中,“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是要科学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是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领导人民完成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使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但是,由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认识不够深刻,对基本国情缺乏正确的分析,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也不足,先后发生了像1958年的“大跃进”和后来的“文化大革命”那样的严重错误,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遭受很大损失。邓小平在答外国记者问中曾深有感触地说:“我一生最痛苦的是‘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正是这种“痛苦”,促使邓小平重新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1980年,邓小平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这一命题
不同的时代产生不同的理论,伟大的实践造就伟大的理论。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与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精辟阐述的社会主义本质论都是我们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认真总结历史教训,深刻分析现实形势之后得出的科学结论。它们在内容上紧密联系,深刻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认识其内在的有机联系,对于我们在时代交替的历史关头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不断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新视野、理论新境界、实践新局面,都将产生极为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思想基于社会主义本质论
邓小平指出:“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 正是带着对这个重要问题的反复思考,邓小平在深刻总结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经验教训和深入分析时代变化提出的新挑战的基础上,第一次系统地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了科学的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这一论断既是邓小平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的回答而形成的一个重大的具有独创性的理论成果,同时也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
社会主义本质论以“人”的发展为最高命题,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题中应有之义。社会主义本质论中虽然没有提到一个“人”字,但三部分的内容都与“人”的发展有密切关系,与“人”密不可分:前两句讲的是生产力,而人是生产力的主体;中间两句讲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本质上是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地位和相互关系;最后一句作为最终目标,讲的是人民生活要共同达到的水平。这最后一句话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而就要把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等多方面需求,就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民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抓住和提炼了这一思想精髓,鲜明地提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坚持将“以人为本”作为其核心内容,凸现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和根本目的,克服了传统社会主义“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的弊端,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论所坚持的“共同富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这一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和本质属性。
社会主义本质论以辩证唯物论和唯物史观为指导,从生产力发展、社会关系发展、人的发展等社会各个层面及其相互联系分析和探究社会主义。这实际上也就从根本上指明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和规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首先要解决发展问题,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要用发展的眼光和发展的办法解决现代化建设中的矛盾和问题。离开发展,就谈不上建设社会主义。其次,发展必须是社会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片面的发展、畸形的发展、忽视社会文化和人的价值的发展同样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坚持将“全面发展”作为其中心内容,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克服了传统社会主义“单一”发展观念的局限。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全面建设和发展。科学发展观坚持将“协调发展”作为其基本原则,揭示了经济建设的内在规律,克服了传统社会主义片面追求速度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弊端,体现了在发展中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与效益的有机统一,促进发展的良性循环。
社会主义本质论涉及社会形态、社会结构、社会发展等各个方面及其内部结构的相互联系,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社会基本矛盾关系,以及具体的经济发展、文化发展和人的发展等等,科学发展观坚持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其重要理念,反映了随着时代进步,人类对自身发展与环境和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的最新共识,是对传统社会主义单纯经济增长观的突破和超越。它对完善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理论,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具有重大意义。
二、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思想深化了社会主义本质论
早在1980年邓小平就郑重指出:“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求真务实,立足于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深入理解与把握,着眼于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操作与运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提出了关乎我们党和国家
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战略目标:即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这些既是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全新理念,又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论在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发展目标上的深化。
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论的首要内涵,也是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和教训的深刻总结。早在20多年前,邓小平就指出:“近三十年来,经过几次波折,始终没有把我们的工作着重点转到社会主义建设这方面来,所以,社会主义优越性发挥得太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快、不稳、不协调,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多大的改善。„„我们在这方面的教训太沉痛了。”。“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但是说到最后,还是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建设观念、生产力观念已深深扎根,并切实发挥着主导作用。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已经不是要不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不要发展生产力,而是怎样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怎样发展生产力、怎样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了。在继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如何注意防止忽视社会其他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在继续大力发展生产力、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的同时,如何使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在继续关注经济指标的同时,如何更加关注社会发展指标、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等。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正是着眼于解决这些问题,实现了发展理念的深化。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们坚持社会主义本质,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虽然给每一位劳动者提供了走向富裕的条件和可能,但由于仍然存在着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熟练劳动和非熟练劳动的区别,加上劳动者本身素质的差别,结果必然会造成收入的差别。就全国来看,地区之间发展的差距明显,东部沿海省市发展较快,而西部还处在比较落后的状况,中部、东北地区的发展步伐也明显滞后。城乡发展差距也众目所瞩,“三农”问题成为焦点。“我们允许一部分人先好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好起来”,是邓小平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所必经的模式步骤,但不是目标所在。科学发展观强调的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通过发展模式的创新,从根本上、全局上解决发展
不平衡的问题,实现发展模式的深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既充分肯定社会主义本质论关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又提出了实现人民群众经济利益基础之上的政治利益、文化利益,以及涉及到人的全面发展的所有目标。马克思把人类的消费资料分为生存资料、发展资料、享受资料。经济学家马斯洛在著名的“人类需要层次理论”中,揭示了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从生理的、安全的需要,到感情、受人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依次满足,逐渐提高。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和动力,使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精神境界、政治地位、社会环境、科学文化教育和健康等素质和待遇能够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得到全面提升和进步,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全方位的需求,实现了发展目标的深化。
三、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思想升华了社会主义本质论
怎样看待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有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固定模式?恩格斯在致奥·伯尼克的信中指出:“我认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与解答,是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伴随的。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校正,不断前进的过程,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也是一个不断发展,逐渐升华的历史过程。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上提出:“在新的历史时期,全党必须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继续抓住社会主义本质这个根本问题,大胆探索、实践和创造,这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在2001年的“七一”讲话中,江泽民同志再次具体地提出了我们党在社会主义本质这个根本问题上进行大胆探索、实践和创造的新成果,他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并强调指出“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这样,江泽民同志在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论近十年之后,以在社会主义社会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结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本质论。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上提出了“五句话”,即“发
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时指出“紧紧把握住这一点,就从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愿望,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它不仅包含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人民共同富裕、追求社会公平等内容,而且还提出了发展先进文化、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新的“五句话”既同马克思主义促进每个人自由和全面发展、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理想相衔接,同时又明确把它限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也就是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特殊本质。很显然,这些论述已经涵盖并且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这些都是对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关于社会主义本质新认识的集中体现,是对社会主义本质新认识的精练概括,深刻反映了在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上的与时俱进,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新发展和新贡献。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最大贡献、或者说最新发展,就在于提出了科学判定社会主义的本质,必须着眼于事关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诸多要素,尤其要突出“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内涵。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包含着深刻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解放生产力”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发展生产力”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消灭剥削”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消除两极分化”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境界。科学发展观认为,社会主义要把“以人为本”确立为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以和谐社会为奋斗目标。社会主义的发展应当坚持以人为主体,以人为前提,以人为动力,以人为目的。在研究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时,既要坚持并运用历史的尺度,又要坚持并运用人的尺度,真正着眼于依靠人、为了人。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贯穿、体现在科学发展的所有方略和措施中。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为人的全面发展创
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形成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最大限度地释放人的潜能,使人们创新有条件,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激励人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
参考文献:邓小平文选(第2卷)
邓小平文选(第3卷)
江泽民文选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胡锦涛讲话
第五篇:浅谈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
浅谈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
内容摘要: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持续推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而科学发展观正是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优良传统。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更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重要体现。本文从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新发展的原因入手,简要分析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紧密结合的产物、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等观点,对“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这一观点进行论述。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科学发展观 全面协调可持续 以人为本
一、科学发展观之所以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在于它具备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共同特点和基本特征
首先,科学发展观全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发展观蕴含的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精神,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认识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的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的理念,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其次,科学发展观科学回答和解决了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带有根本性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社会如何又好又快地发展,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科学发展观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深刻总结国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教训,认真借鉴其他国家谋求发展的成败得失,合理吸收世界上研究发展问题的积极成果,全面、系统、科学地回答和解决了这一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再次,科学发展观揭示了执政党建设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科学发展观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分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深化了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认识,是推动我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指导方针。只有从科学体系的高度来认识科学发展观,才能准确把握它的实质,才能确立科学发展观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历史地位,才能真正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坚持的根本指导方针。
二、科学发展观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内涵,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紧密结合的产物。
对于科学发展观当中“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2004年3月胡锦涛同志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作了深刻阐述。他说:“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生态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显然,这里讲的以人为本主要是指发展目的问题。这就是说,我们的发展不是为发展而发展,而是为了富裕人民、造福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发展。这与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所体现出的人文关怀是相一致的。
“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拓展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内涵,科学发展不仅是一种经济行为和经济活动,经济的发展总是同社会的变迁密切相关,第一次使我们对发展的要求从整体上有了一个全面、系统、准确认识和把握。“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的各个方面相协调”。强调协调发展,始终把构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要素看成一个互相矛盾又互相统一的整体,重点解决好发展中平衡和不平衡的辩证关系,要从执政兴国的大局出发,统筹各个方面的发展。
可见,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中国的具体体现,它鲜明地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始终坚持把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作为发展的归宿,把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目标;强调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促进城乡、区域、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这标志着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取得了新的成果,适应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实践的要求。十七大和十八大又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这是顺应党心、民心,顺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和我国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总体潮流,党章的修改,必将指导党的工作打开新局面,创造新境界。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形成的理论创新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根据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以及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思想。这些理论成果涉及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等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这些理论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从不同方面和领域展开,彼此相互联系,形成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相对完备的理论体系。 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观点一脉相承,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统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社会全面发展相统一,坚持各方面尽快发展与整体协调发展相统一,坚持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相统一,开拓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思路和人类文明进步的新境界。科学发展观不仅深刻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而且丰富了党的执政理念,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反映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用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丰富和发展了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科学发展观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造性运用,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化和发展。坚持科学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既是贯彻“三个代表”要求的根本途径,也是党的先进性的集中体现。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要保持党的先进性,就必须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实践的发展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不能停滞。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总结国内外发展的经验教训,创造性地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根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今时代特征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近年来,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深入贯彻十六大和十七大精神,领会十八大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改革开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以及党的建设取得新的巨大成就。实践证明,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顺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指针,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生态建设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是解决复杂的国际国内矛盾、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强大理论武器。
综上所述,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所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站在历史与时代的高度上,深入阐述了新时期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全新发展模式与发展战略,既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需求,又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沈淑兰.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J].毛泽东思想研究。
[2]胡朝阳.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新发展[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