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3号文库
书评文论[大全5篇]
编辑:青苔石径 识别码:22-832686 1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2-11 13:00:30 来源:网络

第一篇:书评文论

[书评文论]人面已老,桃花正艳-格非《人面桃花》

格非的《人面桃花》据说是倾十年之功的作品。文字大气、细腻,有传统的风格,内涵深沉。

有评论说他的这部书让人忍不住想一口气读完。我花了两个晚上的时间,看完之后,做梦都有着书中人物的形象和言语。

是写一个女子的一生。却是在探讨人类的梦想与幻灭的故事。秀米承其父亲的影响,一心想要建立一个大同的世界。在误入匪窝之后她东渡日本,而后回普济实现她的愿望。结果是她被人们看成是疯子。最后被官兵逮捕,却害死了她的第一个孩子和第二个孩子的爹。

在花家舍,她梦见匪帮老大对她说,花家舍毁灭之后,你将在废墟之上重新建立一个真正的世外桃源。那时,她怔怔的,以为真的是一场可以实现的梦。然而当一切美丽的理想都归于失败之后,她再度回花家舍的岛上,未曾上岛,竟然留下泪来。她想起韩六曾对她说,人的心,就象是一座被围困的小岛。她为了挣脱这束缚,做了很多的事,仍旧未得到救赎。原来她当年的梦,并不是多么神秘的现象,不过是自己的心魔在作怪。她有那么多的心思,对这个世界充满了询问,得不到答案,只好自己去寻找。

直至她自监牢中出来之后,失去了语言,不是不能说话,是她在惩罚自己,整整三年。但那却是最宁静的一段时光,她侍奉花草,引线纳鞋。蝗灾的时候,她组织普济村的人们搬出粮食来自救。就连中途暴发的大秃子亦拿出一袋面来。呵呵。什么是大同呢。或许那个时候秀米会明白大同该如何修来。

另一个女子亦让人感怀。翠莲。一个被买回来的妓女。她说很多年前一个算命的对她说,她今后将在乞讨中过活。除非找一个属猪的男人嫁。她为了这个谶语,被属猪的龙守备欺骗,骗了秀米家一百八十七亩地,还间接害死了秀米的孩子。那个可爱的孩子,让人心酸地要死。之后呢。她嫁给了龙守备,不久后遭抛弃,沦为乞丐。喜鹊说,实在过不下去,就回来吧。翠莲说,我已经没脸再见秀米。她亦被自己的心魔所害,过于执着被看出来的命运,为了那个属猪的男人,把持不住,反而毁在了这个男人手上。真正走上了命运的归途。

作者用极为细腻的语言来刻画人物的孤独与惶惑。比如写正在长大的老虎。说他觉得自己的心空阔阔的,就象这天空,无依无靠。最后一章,是秀米出狱后与喜鹊共同住在已经破败的家。整个章节没有任何惊天动地的大事,全是两个人的生活细节,不过是养花,做饭,学字,做诗,却写得荡气回肠,静静的,让人不知不觉,觉得心酸。喜鹊让秀米教她做诗,秀米便写一句小诗给她“杏花春雨江南”,喜鹊想,原来做诗这么简单,只要把几个物事连在一起就可以。于是她对“公鸡母鸡和小鸡”,算算多了一个字,便划掉和字,依旧不对。深夜和衣躺下,似睡非睡间,想起一个句子,赶紧爬起来写下,生怕转眼间便忘记。“灯灰冬雪夜长”。拿给秀米看,秀米瞪着她,仿佛不相信是她写出来的一般。作者的文字功夫亦在此处彰显淋漓。父亲的遗书里关于时间的感慨,喜鹊每日每夜的担忧和惊喜,都刻画的入木三分。仿佛是在冬天的深夜里,围着暖的火炉,看见窗外一大片一大片的雪花,遮住了天地。心里有静默的忧伤。

好的小说,便是这样的让人心神苦伤。《人面桃花》—— 人面已老,桃花正艳

第二篇:苏轼文论

苏轼文论选

一、论艺术创作中“知”与“能”的关系 • 《答谢民师书》:孔子曰:“言之不文,行而不远。”又曰:“辞,达而已矣。”夫言止于达意,即疑若不文,是大不然。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是之谓辞达。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 《跋秦少游书》:技进而道不进,则不可。少游乃技道两进也。• 《书李伯时山庄图后》:有道有艺。有道而不艺,则物虽形于心,不形于手。

•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节录: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二、论艺术构思的“虚静”、“物化”和“成竹于胸”

(一)“虚静”

 《送参寥师》节录:

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阅世走人间,观身卧云岭。成酸杂众好,中有至味永。诗法不相妨,此语当更请。

(二)“物化”

 《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三首》节录:

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岂独不见人,嗒然遗其身。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庄周世无有,谁知此疑神。

(三)“成竹于胸”

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即逝矣。

 《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 《答谢民师书》: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

三、论形象塑造的“随物赋形”和生动“传神”

(一)“随物赋形”

• 《文说》节录: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虽吾亦不能知也。

(二)“传神”

 《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

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边鸾雀写生,赵昌花传神。何如此两幅,疏澹含精匀。谁言一点红,解寄无边春。

 《传神记》:凡人意思各有所在,或在眉目,或在鼻口。虎头云:“颊上加三毛,觉精采殊胜。”则此人意思盖在须颊间也。优孟学孙叔敖抵掌谈笑,至使人谓死者复生。此岂举体皆似?亦得其意思所在而已。使画者悟此理,则人人可以为顾、陆。

(三)“常形”与“常理”  《净因院画记》:余尝论画,以为人禽宫室器用皆有常形,至于山石竹木水波烟云,虽无常形,而有常理(相对而言)。常形之失,人皆知之,常理之不当,虽晓画者有不知。故凡可以欺世而取名者,必托于无常形者也。虽然常形之失,止于所失,而不能病其全。若常理之不当,则举废之矣。

四、论“无法之法”  《诗颂》:冲口出常言,法度去前规。人言非妙处,妙处在于是。 《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五、论平淡

• 《书黄子思诗集后》:独韦应物、柳宗元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非馀子所及也。• 《评韩柳诗》:柳子厚诗,在陶渊明下,韦苏州上;退之豪放奇险则过之,而温丽靖深不及也。所贵乎枯淡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若中边皆枯淡,亦何足道。佛云:“如人食蜜,中边皆甜。”人食五味,知其甘苦者皆是,能分别其中边者,百无一二也。• 《题陶渊明饮酒诗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世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

第三篇:西方文论

从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看《俄狄浦斯王》

【摘 要】古希腊时期戏剧成就最高的就是悲剧,索福克勒斯作为三大悲剧作家之一,他的《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悲剧的典范之作。全剧写了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俄狄浦斯在命运的安排下弑父杀母的故事,被亚里士多德尊为悲剧典范。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作为西方文学理论早期的代表,他的《诗学》集中体现了他的悲剧理论,也标志着西方悲剧学说的开端。本文通过对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的解读来看《俄狄浦斯王》的悲剧性,加深对俄狄浦斯人物的理解和对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的研究。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 悲剧 俄狄浦斯

古希腊文学是西方文学最早的源头,在古希腊的艺术画廊中,悲剧艺术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公元前五世纪,希腊进入民主制阶段,希腊悲剧也进入了繁荣时期,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就诞生在此时期,亚里士多德称其为“十全十美的悲剧”。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中的悲剧理论与悲剧《俄狄浦斯王》在某些方面体现着相似乃至相同的观点。本文从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关于悲剧的定义、悲剧的情节以及悲剧的人物三方面的理论知识的研究来看《俄狄浦斯王》的悲剧性,加深对《俄狄浦斯王》中悲剧的学习与理解。

一、从悲剧的定义看《俄狄浦斯王》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第六章中说:“悲剧是对一个严肃的、完整的、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1]这个定义从四个方面即摹仿的媒介、对象、方式和目的来对悲剧进行解读。

索福克勒斯作为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之一,他的《俄狄浦斯王》讲述了俄狄浦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杀父娶母的故事。俄狄浦斯的命运是由神预先确定的,他自己的任何反抗都无济于事。无论他多么有智慧,多么贤明伟大,多么大公无私,也无论命运是好是坏,他都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他的悲剧不是由于他为非作歹而是他无意所犯的错误。正如定义中的“严肃”是指摹仿“高尚的人的行动”,主人公为某种正义事业进行合理斗争,由于与环境的矛盾冲突,使其受难、失败或牺牲。[2]很明显,索福克勒斯通过《俄狄浦斯王》引起读者和观众的对命运是无法反抗的恐惧之心和对俄狄浦斯在命运面前的无力的怜悯之情。

二、从悲剧的情节看《俄狄浦斯王》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第六章中说:“悲剧艺术是一种特别艺术(即情节、“性格”、言词、“思想”、“形象”与歌曲),其中之二是摹仿的媒介,其中之一是摹仿的方式,其余三者是摹仿的对象,悲剧艺术的成分尽在于此。在这里,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悲剧的六个成分:情节、性格、思想、言词、形象和歌曲。六个成分里,最重要的是情节,因为悲剧所摹仿的不是人,而是人的行动,悲剧中一

系列有因果关系的生活事件是由悲剧人物的行动构成的,行动由表现了人物的生活与幸福。悲剧情节是指“行动的摹仿”。因此,情节是悲剧的基础,悲剧中没有行动,则不成为悲剧。

亚里士多德认为要达到悲剧艺术的目的要引起怜悯与恐惧之情的“惊心动魄”的效果,关键在组织情节,主要靠“突转”与“发现”来实现。“突转”是指人的行为突然转变到相反的一面,“发现”是指人在不知到知的过程中引起的爱、恨或者厄运。

《俄狄浦斯王》有很高的艺术成就,特别是在情节的整

一、结构的严密、布局的巧妙等方面。它优化了情节的组合,根据剧情发展的需要,设置多种互为关联的铺垫,利用巧妙的构思,按照可然和必然的原则组织情节,把每一个人物的出现、每一段台词的朗诵纳入剧情的轨道。剧本一开始就是英明的俄狄浦斯王为了寻找产生这场瘟疫的方法的原因和消除瘟疫的方法,俄狄浦斯派克瑞翁前去阿波罗神庙求问,神谕说这场瘟疫源于老王拉伊俄斯的凶手,把他们处死,或者放逐出境是拯救全邦人唯一的办法。但神指明了瘟疫的起因,却拒绝指出谋杀者的名字。故事以此为开始,引出情节的“突转”和人物的“发现”,于是发生了发差极大的巨变,[3]一步步把戏剧冲突推向惊心动魄的结局,紧凑生动,悬念迭起,扣人心弦。

亚里士多德认为古希腊的悲剧主要不是表现人物个性,而是表现面对强大的自然和社会,人不能主宰自己命运而产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困惑。这个观点是时代使然的结果,在生产力低下的古希腊,人的主体意识还未充分树立起来,俄狄浦斯的行动更多的不是由个人的性格决定,而是由城邦利益和社会习俗决定。俄狄浦斯作为忒拜的国王和忒拜人民的保护人,他首先将要担负起自己的道德责任,这就是要同大家一起“为城邦、为天神报复这冤仇”。他发布命令说:“我如今掌握着他先前的王权;娶了他的妻子,占有了他的床榻共同播种,如果他求嗣的心没有遭受挫折,那么同母的子女就能把我们连接为一家人。”当我们从这段话里感受到俄狄浦斯强烈的道德责任感的同时,还可以从中读到其中俄狄浦斯所不知的乱伦的隐喻,当他说到“我为他作战,就像为自己的父亲作战一样”时,这种隐喻就更加明显了。[4]他的可悲就在于在面对命运的巧合下,他毫不知情并且一心想找到答案,心甘情愿的一步步走进命运的陷进中。命运的力量是巨大的,不可抗拒的,命运的根源是神秘的、不可解释的,人在命运是渺小而无力的。

三、从悲剧的人物看《俄狄浦斯王》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悲剧人物必须善良,不善良不能引起观众的怜悯和恐惧之情。在戏剧中,性格是潜在的,行为是现实的,人物性格必须通过行为表现出来,特别是要从一些重要的行动中表现出来。因为重要的行动决定了人物的意向。意向善良是性格善良的表现。因此,悲剧人物的意向抉择是博得观众同情的关键。

“婚礼啊,婚礼啊,你生了我;生了之后,又给你的孩子生孩子。你造成了父亲、哥哥、儿子,以及新娘、妻子、母亲的乱伦关系:人间最可耻的事。”[5]当事实证明自己弑父娶母的凶手,他悲痛欲绝,毅然刺瞎了眼睛,自我放逐,以赎罪过,这就不能不使观众产生了怜悯之情。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并不是从天而降的,而是由于主人公自身的性格缺点造成的。他不仅是悲剧的始作俑者更是悲剧的受害者。”从俄狄浦斯破解斯芬克

斯之谜可以肯定他的智慧,但另一方面,俄狄浦斯激进好斗,自大急躁,当路人挡路挑衅时,他不能忍住脾气,和平处理,而是选择了格斗并杀死了自己的生父。俄狄浦斯的悲剧也可以是自身的好斗暴躁,心胸狭窄酿成的苦果。

悲剧的冲突的本质是好人犯了错误,这就是“过失说”。亚里士多德规定:悲剧人物是好人,但不是完人,他“不十分善良”,“也不十分公正”,是与我们相似的人,这样,当他遭受了不应遭受的灾难时,就博得了观众的同情。希腊悲剧人物的错误有两种,一种是明知故犯,另一种是不知误犯。

《俄狄浦斯王》中俄狄浦斯的弑父娶母就是不知误犯的悲剧。他自己处于无意识的状态,如果在那个决定人生的十字路口,他能够冷静一下,不杀死那位老爷,而是谦虚的让过,或许他的命运会改变,可我们不会因此就否认俄狄浦斯本性的善良,他耐心的倾听祭司们的再三请求,并负责的执行着自己的职责,在面对预言家的“一再推脱”之时,他没有恼怒的立刻杀了他,他一心一意的治理国家,呵护百姓。他只是不十分善良罢了。

【参考文献】

[1] 朱光潜主编,罗念生译《诗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19页

[2] 马新国,《西方文论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35页

[3] 郑克鲁主编,《外国文学史(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9页

[4] 王介之、杨莉馨主编,《欧美文学评论选(古代至18世纪)》。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29页

[5] 索福克勒斯著,《俄狄浦斯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383页

第四篇:书评

书评范文

(一)——《菜根谭》书评

一个非常非常平凡的人,写了一部让历史永远不能忘却的奇书,那就是《菜根谭》。据我所知,这本明代洪应明所着的书,被后人翻印过无数次,可见喜欢此书的人之多。新中国的创始人——毛泽东也喜欢此书,他对此书的评价是,“嚼得菜根者,百事可做。”可见这本书给人的教益,非同一般。

我反复翻阅的《菜根谭》全书由原文、译文、评点三项组成的条目一共360个,上至治国、平天下,下至修身、治家,人世中的大道无所不包。政治家可以从其中找到经邦治国的谋略的比如“居轩冕之中,不可无山林气味;处林泉之下,须要怀廊庙经纶。”“议事者身在事外,宜悉利害之情;任事者自居事中,当忘利害之虑。”商人可以找到机智,一种进退的机智,一种以仁取胜的机智;僧侣则会发现博大和宽柔,而我喜欢《菜根谭》,更多的是喜欢作者的思辨和处世哲学。

比如,“子生而母危,镪积而盗窥,何喜非忧也?贫可以节用,病可以保身,何忧非喜也?”有了这样的辨证,就有了柔度,在生活中才会适可而止,才不至于被逆境击得粉碎。“自老视少,可以消奔驰角逐之心,自瘁视荣,可以绝纷华靡丽之念。”用这样透视的眼光去看人生历史,人才不至于轻得像一颗纤尘,随世风飞扬,而是始终保持一颗冷静的心。

至于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宜圆,这种富有变通的处世哲学在书中无处不在。

那么,对待世态炎凉呢?作者这样告诉我们,“我贵而人奉之,奉此峨冠大带也;我贱而人侮之,侮此布衣草履也。然则原非奉我,我胡为喜?原非侮我,我胡为怒?”让立体“我”与世俗给予我们的外物绝然分开去对待荣辱,这不失为一种绝大的智慧。如果为官的都能这般认为,就不会被那些别有用心的吹捧者所迷惑,从而做出亲小人而远君子的蠢事来。而作者不惮以最坏的恶意度小人,以最小的信任寄于世情,以保持宠辱不惊的心态,这也是一种智慧。

对于天上掉的馅饼,洪应明则说,“非分之福,无故之获,非造物之钓饵,即人世之机阱。此处着眼不高,鲜不堕彼术中矣。”假如为官者都能深悟此道,就不会一时糊涂,结果作茧自缚,相反,倒可以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从而安然度日。

面对权贵呢?他是这样说的,“趋炎附势之祸,甚惨亦甚速;栖恬守逸之味,最淡亦最长。”

何谓真君子?他告诉我们,“君子处患难而不忧,当宴游而惕虑,遇权豪而不惧,对茕独而惊心。”

还有书中无处不在的博大、淡泊、宽容、善良,无处不有的谋略和智慧,所有这一切,让读者觉得自己岂止是在读书,而是与一位智者交谈,与一位畏友交流,心中的疑虑消失了,留下的都是那份沉甸甸的还带着暖意的警策。

这就是《菜根谭》,好书《菜根谭》,她淡雅的眉目下藏着的却是一双透视人世的慧眼。

书评范文

(二)——《年轮网络日记》书评

捧起《年轮网络日记》,视线所及的几个字,拨动心弦,琴音渺渺而来。我相信,沉默的心灵郁积得久了,是需要倾诉的快慰,需要听众的包围。因为陌生,所以真实。每个人的悲欢,源自心灵深处的恣意流淌,打动我们的,唯有真情。

《年轮网络日记》真实地镌刻了满满的爱与哀愁、痛并快乐、失落与收获。悲欢离合有几多,渐行渐远渐无声。只有文字,成了不败的记忆。

《年轮网络日记》一直在枕边放着,只要有空我就会翻看,看看这些鲜活的记忆。晓薇对爱情的浪漫怀想,笔墨细腻;莫言悔的《第三者自白书》,字里行间的深爱终化无言;倾城,还有炎子,她们用爱划过冰冷的网;紫玉冰凌的《女人的天空》,飘着淡淡的花香,成熟睿智的思想不仅仅是岁月打磨的功劳……

说到此,最让我难以忘记的还是雨天梦晴。在这场文字的盛会上,她可谓是最让人瞩目的领舞者。一个游走在婚姻边缘的女人,对爱情、对婚姻有着怎样独到而深刻的领悟呢?然而每一次领悟,却又都是如此的疼痛。

“我曾经天真地以为,有了性关系的异性是不可分割的两个个体的组合,性就像一纸不容反悔的合同,永远牵和着双方。而有了性关系的男女终生都会拘泥于这种身体的组合,为对方保留一定的私有空间。”对爱情的憧憬,尽管是曾经,现在读来依然撼动人心。“如今,当我经历了性和性的想象后,才知道性只是人的一种本能的需要而已,它有时和感情无关。”这种领悟,无关对错。()只是悲凉种种,尽在不言中。

“我将只是萎谢了……”张爱玲的句子,是有爱情的女人心底的道白;还有纳兰性德比秋夜还凉的诗词:“此情已自成追忆,零落鸳鸯,雨歇微凉,十一年前梦一场。”我们终将年华逝去,大多数女人都不敢再去奢谈爱情。男人的怀抱,终究不是女人永远的江湖。爱情予人甜蜜的想象,婚姻给人成长的元素。

《夏日秋水》,仿佛一曲《琵琶吟》,娓娓道来微微的心酸,却又不乏对明天的希冀。

莲妮的《我忍你十天》,是很有个性的一章。一气呵成,也不免让我看得有些胆战心惊,不知会做怎样的演变。其实,婚姻是首两人合弹的曲子,因为太长难免琐碎,一方松懈则会杂音渺渺。爱,因为宽容和理解才得以被看见,才得以永恒。

矢儿的《牵手走过十年间》,让我们看到幸福所在。如果说雨天梦晴笔下的婚姻是在如晦风雨中飘摇的玫瑰;莲妮十天的忍受终于等来云开,于是有了“幸福是咖啡里的糖,必须自己放;温暖是心灵的血液,必须自己努力地压缩释放”的感悟,那么矢儿的十年牵手不知道当中有没有轰轰烈烈、生死离别的爱恋,后来大概就如涓涓细流一般,流失的多了,沉淀的东西也多了吧。

有的时候,爱到了深处,爱得太久了,就学会了宽容,生活诸多的无奈,不管是男人也好女人也好,谁也没有太多的精力让爱变得那么完美,给彼此一点空间,保持那份距离,爱或许会更美。爱情无需刻意去把握,越是想抓得牢越是容易失去自己,也容易失去彼此间应该保持的宽容。爱情,一如冬天取暖的刺猬,离得太远,会冷;靠得太近,会疼。

轻握着书卷,我开始怜惜起《年轮网络日记》中的女子了。

书评范文

(三)水中诗者

——由雅罗米尔看昆德拉笔下的幻灭与永恒

高一(7)梅放

米兰昆德拉的艺术永远区别于一般的小说艺术——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昆德拉的世界里是没有绝对的写实主义或者说象征主义痕迹,而是以诗性和存在作为根基的。小说是他的价值与思想所衍生出来的艺术品:而《生活在别处》一书,不妨说是在他在二十世纪对诗及诗人本身的一次探寻。

诗人雅罗米尔在小说中,透过锁孔看到年轻的保姆玛格达浸在青白色盆水中的胴体。年少的他于是乎发出了如此的感叹——他写道,“哦,我水中的爱情!“水是哀愁的一个意象,正如现实的疲惫之于理想,以温柔的方式剥夺诗人的光焰。事实上,即便他在今后的生活中如何地演绎着雄性的激情抑或是诗性的火热,这锁孔里盈逸出来的水汽却依然浸淫着他的生活:从未离开过。诗人最恐惧的就是无法获得真正属于诗人的生命——哪怕是仅仅是一天——一天能也让他嗅到自由的温柔香气。那种松香在炉火里摇摆的、如同诱饵般让人穷追不舍的胜于女人的味道。

然而,诗人得到了吗?或者说——诗的梦想在这个时代有没有成就的可能?也许,当雅罗米尔被撑大的瞳孔充满了水的晶莹,当火焰最后一次出现在他的幻想(只是隔着玻璃般的水层)时,答案已经找到。他注定只是一个水中的人。

一、梦是往复,诗在别处

——雅罗米尔、梦境及其他

我们在作品中看到了许多有别于惯用手法的留痕,以及具有强大对称性的穿插式叙述(即A-B-A-A-A-C-A):雅罗米尔,本身作为一个具有诗性的人物,他的生、长、梦以及死亡,都是以一种热情的方式来呈现的。因此,“真”在小说里始终是模糊的,诚如作者的叙述,诗人的真理就是热情,而热情是什么?热情是多变,是梦中一切场景在心中最为有力的印证:雅罗米尔的热情活在他自己以为可控的人偶身上,却最终也逃离不了这种温度的背叛。对于诗人来说,这是等同于失去生命的。于是我们想到的书题的来源:法国诗人——事实上他不过只有五年的诗人的生命——阿尔蒂尔.兰波的那句:诗人生活在别处。兰波所提供的是一个模糊不清的概念:也就是说,别处(ailleurs)与任何一处(partout)是完全没有区别的。诗人是流浪的,而这与诗本身的原始性也不相违背。意大利人维柯曾经定义说,“诗性智慧”是心灵和精气结合的产物,也就是说,诗人天成,而基于人流浪的本性,诗也正是“别处”的产物。

有关于雅罗米尔的诗,也确凿一如许多评论家的说法,是拙劣的。例如那首《墓志铭》:“啊,如果要死,就让我和你一起,我的爱人,让我们在烈火中,变成光和热……“平庸有余,情感却在泛滥中显现出单薄。事实上,诗人也并非一定就是一个桂冠性质的荣誉,在雅罗米尔身上,甚至有几分贬义。但是毫无疑问的是,他此生最成功的作品,就是分裂:漫长不息的、千转百回的梦境,与克萨维尔所缔造的瞬间的伟大悲剧。

兰波是以亲身去游历的,而雅罗米尔则把心灵送去驰骋。他惊鸿般的一生始终处在母性的束缚之下;正如人为大地的引力所限制那样,他选择了懦弱的爱情,靠近自己的信仰和波澜不惊的起步与行走,将反叛与恶劣推给自己的另一个人格:他以为一直都在、并将永远陪伴他的冲动,强大想象与感知力的寄主——克萨维尔。妈妈教育里所有象征的柔和与美好,在雅罗米尔的内心中事实上时充满危机的、颠覆的。梦境被隐去,却一次次地被表明是仍然存在的,并且以极其规律性的方式在他的生活中振动着。对母爱的背叛一刻都没有真正停止过:诗人渴望着逃离现实与平庸,并且以自己的意志在这条道路上奔跑着——梦是往复的,诗在生活别处。昆德拉笔下的小诗人也许终其一生都不曾感受到的那一种悲怆,却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分高高突起。他精神诗篇的全部的寄主,克萨维尔,像他所希望成为的男人一样,把他抛弃在深渊里面。

雅罗米尔之剩下他最不需要的母性之爱,但却在同时,成就了他一瞬间诗人的生命,他灵魂的一部分跟随热情而去,另一部分则彻彻底底地湮灭。

二、挥之不去的妈妈

——诗人的意识:母性之爱的毁灭与拯救

奥斯卡.王尔德和莱纳.玛利亚.里尔克,这两个在错位中沿承诗的美丽的不朽人物,都曾是母亲眼中温柔可爱的、如同女孩般驯顺的孩子。然而他们后来的方向,也许才是雅罗米尔有生之年提起母亲的唯一骄傲:宁愿想起对这个家没有多少爱、甚至阻挠他来到这个人世的父亲,也不愿意走近甘心为自己分担一切的妈妈,好像也确实不是他一人的不肖;他在逃,但是逃得毫无道义上自我的谴责,而是逃得充满自已为是的正直:我需要我自己的爱,我自己的诗歌与美,我的骄傲和太阳。诗人想要除了灵感与激情之外无所依赖,这是他们不凡于常人,亦原始于常人的地方——一般人需要的更多的情感寄托,在他们看来是多余的涂鸦,不如画家所给的那一支单调的艺术家的笔,留白反而可以由热切去填充。

母性,是伴随着妈妈这个人物的存在而一直在书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一个关键性词汇。它也许不只是“妈妈“这个词而已:而是大地对朴素的、没有杂质的浪漫挽留。可惜的是,诗并不一定如童话般纯洁,它的神圣性亦不表现于在生活面前的童贞。

有人将妈妈的存在形容为一种“被造成的“第二性现象:但我认为,单以性别的拘束来看待母亲的另一个方向上的理想主义,其限制性是不合理的。母亲是以一种孕育中的寄托来看待这个生命所承载着的一切的,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是一种原始性的,具有传承意义的理想:但却是注定要被攻击与挤压的一种——诗人在丧失这种自由的时候是近乎疯狂的,尽管他明知自己也沿袭了和妈妈一模一样的占有欲。爱情和母性之间的区别,不过是占有的原因与方式,但雅罗米尔自己却分裂出一个无父无母的精神形体:这个意义上,他对后者的叛逆要深重得多!昆德拉写道,无父无母才是自由的条件——丧失父母的人是做不到的,因为这种影响将挥之不去,甚至比一生浸泡在妈妈的溺爱之中还要可怕。

他以克萨维尔背叛一切,却最终被这个工具所背叛。他浸透在水里面的眼眸清澈,所能看到的,没有往昔热情,只有妈妈。母性的渴望是可以撕裂百遍而不死的,倘若它死去,也只能是在出生之前。最后,诗人也许发现,前世的一个印记将至少带走他今生的一半,而这个印记,就是母亲在阳光下的石堆之中所许下的愿望:他是这个样子,且将保持着这个样子死去。荷尔德林说:“人充满劳绩,却仍然诗意地栖居在这大地上——”也许雅罗米尔曾经忘记了,但是他最后却也不可避免地接受了,大地对每个人的公平,就是无论你曾离天空多么近,归于尘土都是你的命运。

土地是高于诗的真理,这也正是诗长期将处于寂灭边缘的原因。诗叛逆于永恒,却因此而摩擦出思想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火光。

三、玻璃纸外面的月色与阳光

——急流终有归

“我愿是一条急流,”裴多菲写道。青年诗人喜爱革命是出于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充分信任,以为革命到了哪里热情便也会随身,殊不知玻璃纸外的月色与阳光(艾吕雅的诗写到,“我的一只眼里是月亮,另一只眼里是太阳”),都只是水中美丽的倒影,革命越是冲刷,信念便愈发不清。

兰波的才华在十九岁之后便烟消云散,应是应了“出名要趁早”的说法,但免不了还是江郎才尽的嘘声不断:从这种意义上说,带着悲剧和一半的精气走向另一个世界的雅罗米尔,还算是有一个幸运的结局——“早夭“对于艺术家来讲并不是坏事;晚年卖弄资历的艺术圈人物中,多半都是在出售价值观念给空虚的后辈,而这些后辈,毫无疑问是没有成功可能的。一般的经验是,当精神的夭亡与身体之死同步时,悲剧感时最为强烈的。这是瞬间的震颤,仿佛我们读惯一书的亢奋之后,在波澜不惊间蓦地升腾。诗人忽然为自己的一生加上了诗的意义,而这种意义则是不朽的,在悲剧被人们淡忘之后依然存在与观众的脑海之中:我们看到的月光也许不是它原本完满的样子,但却加倍地光辉起来——阳光也渗透到原本不能渗透的角落,在水中的沉降与分离变得绚丽多彩。

火的寂灭是悄无声息的,宛如宇宙中渐渐收缩的老去的恒星。能量被耗尽,与大地遥遥相对,那是伟大的一生所要面对的长夜与不复归去的星空。但是,水却依然活着。或是冻结或是积蓄,以它极小的比热容,弱化着人类对这个大地千百年来不息的恐惧。火与身体的梦依旧在做着,但沉降确是大地归途的一部分。万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九的人都将回到那里,一些人又会开始诗的燃烧,也许,雅罗米尔有几辈子脱离不开诗的命运。

昆德拉需要讥刺他失败的悲哀吗?不,甚至可以说,他并不失败。当他卧在冰凉的棺材里的时候,他不再能继续使克萨维尔做着那些连续不清的穿梭之梦了。但是毫无疑问,这些梦已经不死,并将附体于其他人充满热血与诗性的想象之中。他将一次次死去,并一次次在别人的记忆里复活归来。好像水,将诗人的生命一次次浇灭,却又一次次激动着他们追索光焰的力量——雅罗米尔是一个浸在水里的人,但是他的眼睛里却依然可以有太阳和月亮,和保尔-艾吕雅一样的太阳和月亮。

也许,这也正是诗人的不灭。

诗人的不灭于是也是在水中的了。

第五篇:书评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2012132077号 姜作超

Introduction to Contemporary Syntax(当代句法学导论)is written by Professor Wen Binli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It is a book for English learners who are beginners of syntax.This book introduces the dominant theory of contemporary syntax study------Chomsky’s Government and Binding Theory, or the Principle and Parameter System before the publication of his “the Minimalist Program” in 1995.By using plain language, Professor Wen Binli elaborated various theoretical components: Theta Theory, X-bar Theory, Binding Theory, Control Theory, Government Theory and Bounding Theory.This book consists of twelve chapters, each chapter permeates with each other, and the content is systematic and cohesive.The first chapter i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whole book, in which the author discusses some theoretical problems about the study of language.In this chapter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study and language theory, introduces two method and three methodological principles of language study, and explains 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book and several problems about the edition of this book.The second chapter is about category classification and some basic syntactic concepts.This chapter describes three issues: word category, phrase category, and sentence structure and several structural relationships.The third chapter introduces Theta Theory, including subcategorization, argument structure, thematic structure, assigning θ-role, and the like.According to Theta Theory, a sentence is a structure with verb as the center.It is the features of words that determine the basic structures of sentences.The forth chapter discusses X-bar theory.This chapter reveals that the internal structures of a variety of phrases and clauses are consistent with X-bar Theory, that is all of them have common structural features.The fifth chapter is about Case Theory, including specifier-head agreement, Constituent-command theory, abstract case, morphological case, case assignment and Case Filter.The sixth chapter introduces Binding Theory.In this chapter the author distinguishes pronouns, anaphors and referring expressions and introduces three binding theories of pronouns, anaphors and referring expressions.The seventh chapter is a discussion of two different categories: PRO and pro.This chapter discusses the features, distribution and permissive conditions of PRO and pro as well as Control Theory.The eighth chapter is about NP-Movement.NP-Movement mainly involves three structures: passive construction, raising construction and unaccusative construction.This chapter explains the features of NP-Movement and how NP-Movement occurs.The ninth chapter discusses Wh-Movement.Wh-Movement occurs mostly in wh-sentences and relative clauses.This chapter also discusses the features, reasons and end points of Wh-Movement.Bounding Theory, which confines Wh-Movement, is also introduced.The tenth chapter introduces the features and permissive conditions of traces left after NP-Movement and Wh-Movement.This chapter explains Empty Category Principle, the phenomenon of parasitic gap, and strong crossover and weak crossover.The eleventh chapter is about logical form, which is a kind of semantic expression formed through α-movement on the basis of S-structure.α-movement is abstract movement, including quantifier raiding and wh-raising.This chapter also discusses the phenomenon of “subject-object asymmetry”, “γ-making” and “subject-adjunct asymmetry”.The last chapter introduces Head Movement.This chapter discusses Head Movement Constraint and introduces Pollock’s Split INFL Hypothesis.For beginners of English syntax, this book is a rather good material.The gradation of content is reasonable.The arrangement of the content is from suppleness to difficulty.It is easy for students to understand and learn.Students can learn step by step and at last master the knowledge of syntax.J.D.Brown suggests that materials should be considered from five perspectives: background, fit to curriculum,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logist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eachability.Cunningsworuth also suggests four guidelines for study materials: First, course book should correspond to learners’ needs.Second, course book should reflect the uses which learners will make of the language.Third, course book should take account of students’ needs as learners and should facilitate their learning processes, without dogmatically imposing a rigid “method”.Last, course book should have a clear role as a support for learning.According to the above criteria, this book is pretty good.The reasons are as follows: In this book, the statement of the Principle and Parameter theory and its subtheories is systematic and comprehensive.The structure of this book is clear and appropriated.In general, each chapter of this book presents a different theory, and each theory and principle lays a sound foundation for theories of latter chapters.When stating the content of each chapter, the author does not confined to the statement in a single linear level, but use comprehensive method of statement.By adopting this method, the author not only constructs the systematicness and integrity of syntactic theory but also leads the students to master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syntax more profound.The logic of this book is clear and the language used is simple and plain.All the principles and theories in this book are summed up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language materials.In the process of analyzing language materials, the author uses localized language, take examples, uses contrast and comparison method to make the statement easy to understand and master for Chinese students.In short, through the usage of various kinds of statement, localized language, and clear logic, the author makes abstract and obscure syntactic theories and principles easy to understand for Chinese learners.In addition, the well-designed exercises after each chapter can trigger the interest of further reading for students and lead learners to contemplate deeper so as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thinking, analyzing and solving problems.

书评文论[大全5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