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3号文库
论现代警务管理
编辑:风吟鸟唱 识别码:22-894364 1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2-01 00:46:12 来源:网络

第一篇:论现代警务管理

论现代警务管理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警务管理工作的难度也愈来愈大。如何有效地实现警务管理已经成为当代警务工作的一大重点。各市、地区派出所也相应的推出一系列措施,认真按照总体部署要求,本着以人为本的主旨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进取,不断推进现代警务管理的发展。

【关键词】现代警务管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一、现代警务管理的含义

警务管理也叫公安管理,即公安机关运用依法获授的公共权力,以承担公共责任为前提,以合法、科学的方式为手段,以追求警务绩效为目标,对国家公共治安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控制和协调的活动,是政府公共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广义上的警务管理。狭义上的理解是指公安机关管理者依法对公安队伍和人民警察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

二、现代警务管理的内容

当前,公安机关试试警务管理,其主要内容是推进以下四个方面的正规化建设。

(一)思想现代化

1、遵循正确的思想指导。规范公安工作首先要从思想上抓起。在把握大方向的前提下开展各项工作。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努力学习党的主要思想。同时,在基层推广以人为本的工作主旨。认真负责的将以人为本这种态度投入到公安工作当中去。

2、强化政治教育。深入开展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和学习党章活动,提高我们公安民警的政治素质。完善经常性的政治思想工作机制,增强政治思想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3、积极融入新思想。再现如今的公安工作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我们初次遇到且不熟悉的情况,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公安工作中积极吸取一些新思想,对于一些旧的思想我俄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切实提高公安民警的思想素质。

(二)机构高效化

1、加强基础建设。整合公安资源,加强公安工作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

教官对建设,培养适应公安民警职业训练的优秀警官。

2、理顺主治体制。规范公安工作的事权划分,理顺上下级公安工作机关共工作的领导与指挥关系,形成结构合理、运转高效的组织体系。落实公安机关内设机构的规定。

3、规范机构设置。科学设置公安机关的内设机构、派出机构,明确职责任务,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工作效能。实行分类管理,明确机构设置标准,统一机构称谓、规格、数量和层级。

(三)方法法制化

1、规范执法主体。完善公安民警执法资格考试制度。清理整顿非法主体人员。严禁非法执法主体人员参与执法。

2、严格执法程序。针对每一种执法行为、每一项执法措施和每一个执法环节,细化制定明确、严密、标准和具有较强操作性的规定,加强公安治安制度建设。同时,在执法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各项法律规定。

3、提高执法质量。对于“执法质量”这个词语,或许很多人都很陌生,在这里我所说的“执法质量”是指在只发给过程中所对于“法”这个概念的理解。作为公安工作者,我们要时刻把握住以人为本这个主题。什么问题都要以广大人民群众为中心,在处理相应问题是,要合理的倾向人民群众的利益。提高法律的利用效率,同时提高警务管理。

(四)方式民主化

1、在对于公安机关人员的录用做到“凡进必考”和“公开、公正、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落实由省级公安机关和录用主管部门统一考录公安民警的制度。完善统一招警的实施办法和工作程序,健全监督制约机制,规范公安民警转任和公安民警调任工作。

2、在实行警务管理的同时,做到透明化。时刻告知工作任务以及实施细则,在工作结束后,及时做好汇报工作,以保证各项工作有效落实。对于参与的每个人又要公平公正,分配的当。

三、如何有效地实现现代警务管理

(一)警务管理的基本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通过管理者对警务管理的全局把握和战略调整,把警务管理作为严格自身管理,推进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重要措施来抓。具体落实方法是,主要领导负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坚持求真务实,切实保障工作的顺利实施。

2、明确职责任务。对于上级机关分配的任务要积极落实下去,同时合理的调配人员,有效地明确职责任务,做到高效快捷。

3、稳步扎实推进。各级公安机关,要在上级统一领导下,坚持从自身警务化管理的基础环节和基本要求抓起,坚持自上而下、分级实施,紧密结合实际,创造性地落实好内部管理的各项措施。坚持整体推进,重点突出,充分运用典型引路等多种方法,稳步扎实的推进警务化管理的步伐。

(二)警务管理的一般方法

警务管理的一般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行政方法。行政方法,是指公安机关的管理者依靠行政职权,通过强制性的命令、规定、警示手段,对公安机关内部以及公安队伍和人民警察进行直接指挥和管理的办法,他是警务管理的最基本方法之一。

2、法律方法。法律方法是指通过一定的法律规范,对公安内部进行约束一起到有效管理的效果。这是当今世界各国警务管理普遍采用的有效管理方法,是依法治警方针的具体化。

3、目标管理方法。目标管理方法是指公安机关的管理者通过上级下级的协商一致,共同制定组织的总体目标,逐级分级形成目标体系,由此确定公安机关各级组织和全体民警的共同目标和相应的责权关系,作为评估和奖惩的基本依据,从而对公安机关内部以及公安队伍和人民警察实施有效管理的方法。

4、教育方法。教育方法是指公安机关的管理者通过对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上级文件、政治经济、公安形势的宣传、教育,对公安机关内部以及公安队伍和人民警察实施有效管理的方法。

四、现代警务管理对公安工作的意义

现代警务管理的的有效实施是为了提高公安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提高执法素质和执法水平,有利于实现公安机关内部管理各个方面和环节的标准化、规范化、法制化。

通过警务管理做到民警岗位设置合理,职责权限明确。内务管理规范,工作、学习、生活有序。警容严整,举止文明。通过警务管理做到执法为民的思想牢固树立,自觉接受监督意识增强。通过警务管理做到监督制约机制健全,内部监督力量形成合力。

第二篇: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

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为了按照企业制定好的计划或设计好的系统,合理有效地配置人力资源,以使公司或企业顺利完成预定目标,更快更好地发展。它是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合理配置、充分利用和科学管理的制度、法令、程序和方法的总和。它贯穿于人力资源的整个运动过程,包括人力资源的预测与规划,工作分析与设计,人力资源的维护与成本核算,人员的甄选录用、合理配置和使用,还包括对人员的智力开发、教育培训、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觉悟等。

在现在商业发展飞速的现代化社会中,HR问题更加成为一个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往往,对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会使得这个企业在与其他商业实体竞争时具有更大的优势,因为其员工无论从专业技术水平还是从员工素质、对企业文化的理解都更胜一筹,因此如果对于一个同等难度的工作来说,有较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公司员工会更快更好地完成任务。所以,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尤为重要的方面。

1.现代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现今的诸多企业中存在的人力资源选择不得当现象 企业在招聘时并不经过严禁慎重的抉择,往往通过一份简历,甚至一点社会关系就盲目招聘。而员工一旦被聘用,即使能力和业绩平平,企业也很难迅速予以解聘。如此一来,企业的发展便会因此而受到阻碍。

1.2企业对员工绩效的管理不够详实

这种现象直接导致了很多员工只是作为一个普通的人员在企业中工作,并未真正融入企业中去。员工并没有“我是公司的一份子,我应该为公司再多做一些。”的积极想法。这样一来,企业员工不再对整个公司的利益有过多的关注和追求,公司也必然不会有好的发展。

1.3企业中普遍存在的员工之间的矛盾

员工间的人际关系问题已经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另外一大阻碍。许多企业由于内部人员的不协调或不一致而没有一致的工作目标及努力方向,这种人际矛盾,小则会影响某些工作中的细节问题,大则能对整个计划任务的方向产生改变。所以,如何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将成为现代企业在未来的发展和竞争中所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

1.4企业对于管理型人才存在管理的疏漏及缺失

在现代企业中,对于管理型人才的聘用与管理也日益重要,管理层人才的选择更会影响一个企业发展的走向。但很多企业的管理层却并非最合理的配置,由于社会关系或亲属关系进入公司管理层的投机分子普遍存在于各个企业,这可能会导致极大的管理失误或纰漏。同时,在很多企业中,对管理层人员的培训是一直缺乏的,但这种及时的培训又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在不断的员工培训中,这些人才才能时刻注重做好领导及管理的工作,从而使得公司的任务顺利进行和完成。

2.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

2.1对人力资源分配的控制

在一份新的任务开始或发展计划实施前,企业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做好公司人力的评估和预编,做出在该阶段的人力资源计划。之后根据这份计划所需要的职工人数及位置对现有配置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再进一步考虑是否有从外界进行考核聘用的需要。

2.2员工的聘用和解聘

一个企业在员工选择的问题上要严格遵循固定不变的较高的标准,并且要有专人负责该部门。针对不同的员工,如管理型员工和基层员工,应该有不同的标准来衡量。基层员工应注重其在所需工作领域的专业技能以及对工作环境的需求。而管理型员工则应更多地侧重于考察其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及决策和应变能力,同时关注其对自身发展的需要。通过严格的面试,将最优人才招聘至公司,并给予足够的待遇及发展空间。

同时,企业应具有员工动态流动的意识,应随时关注员工的绩效,及时给予工作出现问题的员工以指导,并对仍无改观以及出现严重问题的员工加以处罚甚至解聘。

2.3进行有效的员工培训

现代企业应该具有一个先进的意识,即公司与员工同进步、共发展。企业应对新近的先进的技术有一定的敏感度,将最新的最先进的工作方法或专业知识引入公司,以培训的形式授予员工,让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得到提升。同样,企业应关注社会的一举一动,及时掌握最新的人力管理知识与技能,并用于对员工的培训中,以提高员工的素质,使员工在思想上有积极的改变,进而对企业发展有更大的促进作用。

2.4对员工做出绩效评估和管理

员工的绩效评估与绩效的考察比较已经逐渐成为现代企业在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法。企业应设立明确切实的评估标准,并且对不同位置的员工设立不同的标准。在之后的某一阶段工作中,员工的实际成果和贡献将会由受过专门评估培训的直接管理人员进行评价,以业绩大小作为比较标准,并将结果及时告知

员工。最后,根据员工的绩效评估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由于现代企业中普遍存在的不公正现象,评估标准及过程、相关管理人员的评价内容应尽量公开透明。

3.现代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的新举措

3.1建立员工工作档案

现今,各个企业对员工的管理不再仅仅从工作方面着手。很多企业开始建立员工档案,用以记录员工的职业轨迹,以期对员工在公司今后的发展能有更清晰的规划。

3.2健全员工福利制度

由于现代社会对于人生活水平的愈加重视,企业开始有意识地给予员工必要的福利,如医疗保险、年假、年终奖金等,这种制度使得员工增加了对公司的忠诚度,也提高了他们对于工作的热情和积极程度,有效地让企业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渐渐成为当今社会大中企业最重视的管理项目之一,它会影响企业整个发展的进程。因此,将其看作企业重点关注的问题来认真对待才是现今企业能够良好快速发展的最好途径。

第三篇:论小城镇警务建设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本科自学考试毕业论文

论小城镇社区警务的发展模式

姓 名: 姜 义 单位名称:辽宁省本溪市公安局 准考证号:012208120065 论文字数:6600 邮政编码:117000 联系电话:***

论小城镇社区警务的发展模式

[摘要] 社区警务是当前公安派出所工作改革的主体,公安派出所正在大力推行的警务改革,它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社区民警立足于社区,扎根群众,最广泛地利用社区治安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群防群治的功效和提升社会治安的防控能力。随着小城镇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社区警务工作对抑制和预防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构建和谐局面的作用愈加明显。应该明确社区警务建设的必要性,充分利用小城镇发展进程为社区警务创造的有利条件,同时要正视小城镇的现状特点给实施社区警务带来的困难和问题,积极探索小城镇开展社区警务的思路和模式。

[关键词] 小城镇 社区警务 探索 模式

社区是社会学的一个基本概念。社区一词源于拉丁语意指共同的东西和亲密的伙伴的关系。社区可以被定义为由聚集在某一地域并且有着共同集体情感的人群所构成的社会单位。村镇、城市街区等均可称之为社区。社区的范围可大可小,往往根据研究的对象和目的来确定。一个城市,城市的一个区,一个村落,一条街道都是规模不等的社区。小城镇原是一个人文地理学概念,作为社会学社区研究中的概念,这个概念非常恰当地表明了集镇作为一个中介社区在城乡关系中的独特性质。小城镇社区介于城市和农村之间,比城市低一层次,又比农村高一层次,中间性质,有城市和农村的双重性质。“小城镇”这一名称,既无行政上的含义,亦无确定的人口标准,一般是对县级建制城镇以外的地方服务中心的统称。按照中国的情况,县以下的多数区、乡行政中心,具有一定的工商服务和文教卫生等公共设施,习惯上均称为小城镇。小城镇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地域开阔。人口相对少,地理环境上开放性强。

2、在社区内,居民之间交往比较密切,对公共事务热情高,但普遍文化程度不高,社会接触面相对狭小,所以应付和处理矛盾能力相对较弱,容易导致违法犯罪案件的产生。

3、相对城市社区来说,小城镇社区成员对社区基层组织依赖性和对所在社区的心理上归属感较强。小城镇可分为:一是围绕城市的卫星镇;二是以县城为主的中心镇;三是省与省、县与县接囊处的边境镇;四是依傍大型企业而兴起的工矿镇,还有旅游镇。

我国社区警务是公安部根据国务院202_年提出的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社会管理的大前提下出台的。我国是世界上开展社区警务最早的国家。所谓社区警务就是警察立足于社区,通过优质的服务来加强与民众的合作,密切警民关系,形成网络,辅以多种矫正和疏导措施,以预防犯罪,先发制敌为目的的警务理论和警察活动方式。社区警务也可理解为是警方和社区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的活动,是社区居民在警察带领、指导、支持下,采取各种合法手段、方式,充分运用社区资源,改造社区环境,以全面、系统长效地维护社区公共安全,旨在共同发现和解决社区的治安问题。

经过这几年的社区警务改革,我国部分大中城市已基本实现了警务工作的战略性转移,以“警察形象柔性化、警民关系伙伴化、警务对策前置化、警务活动社会化”为主要特征的社区警务模式已具雏形,这些比较成功的社区警务模式也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从城市社区警务工作到小城镇社区警务工作,由于两种社区的形成结构、区域条件以及社区成员组成等方面的差异,社区警务在小城镇地区实施相对于城市地区有了一个很大的转变,这种新的社区警务模式目前还没有现成的可供参考的相应的管理工作模式。小城镇社区警务是指与小城镇社区建设同步规划、联合办公、职能互补、运作协调、资源整合、共保平安的社区警务运作方式。研究小城镇社区警务,有效控制小城镇犯罪大幅度上升势头,维护小城镇社会秩序稳定,这不仅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落实到基层的关键,并且也是对于保卫和促进乡镇企业和农村各类专业市场的发展,维护城镇、农村的治安,减少犯罪活动对城市的骚扰和侵害,都有重大意义。

一、小城镇推行社区警务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1、小城镇快速发展进程,刺激和推动了社区建设,同时也为社区警务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基础。小城镇的发展目的是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这种发展的趋势和走向必然刺激和带动整个社区的建设。事实表明,相当一部分小城镇已初具城市社区的雏形,城市社区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功能日趋完善,有的城镇已按实际发展需要划分出若干独立的工作、生活模块,这实际上就是按城市社区的模式进行管理,只是名称没有改变而已。

2、小城镇社区的稳定性为推行社区警务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小城镇是一个乡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相应公安派出所工作的重点所在。在已推行社区警务建设的小城镇,社区警务建设得到当地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和广大社区居民的支持和认可。小城镇社区系统的稳定性较强,相比较城市社区来说,开展群防群治和为民服务工作具有更好的亲和力,易拉近警方与群众的距离,促进社区警务工作的开展。改革开放以后,小城镇的经济快速发展,区、镇、村各级组织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按照社会综合治理的要求,各级政府对社会治安的投入力度明显增加,为社区警务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3、小城镇发展进程中探索出的一些新的超前的基层基础工作模式不仅丰富了社区警务建设的内容,而且促进了社区警务建设的进一步深化。为了解决小城镇发展进程中带来发一些新的治安问题,各级公安机关不间断地进行摸索和实践,创造出许多新的有效做法。如外来人员管理一条龙服务、出租屋登记发案倒查制、小区安全管理模式以及责任区民警监督考核机制等等,都是小城镇发展进程中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实践的结晶。这些做法和模式不仅与社区警务的内容相吻合,而且有的已走在社区警务改革的前面。小城镇相互之间结构差异小,推行社区警务可采用相对成熟的共同模式,从而最大限度地节省社区警务资源。

4、加强小城镇社区警务建设既是当前和今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治安形势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集中,新扩增的小城镇人口必然导致小城镇的社会治安状况更加复杂,推行社区警务也就势在必行。因此,实施小城镇社区警务也是小城镇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

二、推行小城镇社区警务工作模式存在的问题

从某种意义是上讲,小城镇是介于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发展阶段。在这种独特的社会发展阶段开展社区警务工作具有特殊性。一方面,小城镇的发展趋势和走向,特别是小城镇的经济快速发展,为建设社区警务模式带来了有利的因素和条件;另一方面小城镇一些相对不完善、相对滞后的管理机制以及本身存在的薄弱环节给社区警务模式的建设带来了困难和新问题。也就是说小城镇的现状与社区警务既有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的一面,也有不相适应、相互冲突的一面。

1、认识不到位,思想观念尚未随着社区警务工作的开展而更新转变。思想观念的更新速度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节奏,表现为对社区警务的内涵和外延没有充分的认识和把握,片面的认为社区警务就是原来责任区工作的“改头换面”“换汤不换药”,造成消极应付的局面。在小城镇地区有相当一部分干部群众,也包括公安民警不仅对社区建设和社区警务的理念比较陌生,一时难以接受,而且对小城镇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问题也没有完全转过弯来,要适应这种变化必然有一个过程,在这种磨和期内开展社区警务必然会遇到一些人为的阻力和困难。另外,“重打轻防”的倾向依然突出。一些基层领导依然下达破案作为硬指标,视防范为软任务,向派出所直接或间接下达破案或打击指标,致使基层派出所在改革过程中不能有效减负,全力投入社区警务的建设。三是求稳怕乱的思想突出,对社区警务工作模式在整个治安工作中的战略性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对推行社区警务持观望态度;有的基层领导将责任区民警改称为社区民警,对社区警务工作未作根本性的调整。

2、机构调整、警力配置和经费安排制约了社区警务工作的展开。目前,小城镇地区的公安机构设置和警力配置基本上是10年前的框架和模式,在地域范围人口数量及治安复杂程度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后,既没有随着小城镇发展的步伐调整机构,也没有按比例逐步增加警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工厂企业雨后春笋般崛起,大量外来人口涌入,随之而来的治安情况也越来越复杂,近几年刑事发案均在高位徘徊。如此繁重的管理任务,如此复杂严峻的治安形势显然是现有的公安机构设置和警力配置所无法承受的。社区警务改革的目标是做到警务前移、警力下沉、加大防控力度。从这个角度上看,解决警力不足、经费困难不仅成为全面实施社区警务战略的迫切需要和必然要求,而且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和任务,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将直接关系到社区警务建设的成败。

3、一些小城镇地区基础工作欠缺和管理机制滞后,开展社区警务的前提条件准备不够充分。开展社区警务一方面是对原有不适合新形势发展的公安基层基础工作模式进行改革,多年来各级公安机关迫于严峻的治安形势的压力,不得不把社区民警作为打击破案的重要力量。虽然在某一时期这是稳定大局的需要,但从长远来看,客观上削弱了派出所的基础工作。非警务活动过多过滥;打击破案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基层社区民警自己可安排的时间就很少,只能花极少的时间下责任区兜一圈,或者跑几次,没有时间对重点人口进行排摸、调控,以致对自己责任区内的情况缺乏了解,不能及时有效的收集各类信息,致使信息不灵,造成不少重点人口漏管、失控。一方面苦于打击无线索,另一方面发案后社区民警提供不出线索,或有了线索却找不到人。辖区内有些犯罪嫌疑人长期进行违法活动,社区民警一无所知,辖区内的对象被外单位打击处理,却一点情况也不掌握。外来人口和重点人口管理等基础工作,只是流于形式,应付上级检查考核。

4、责任(社)区民警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与社区警务建设的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社区警务建设开展的好坏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社区民警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社区民警是社区警务建设的排头兵、直接负责人和主力军。因此,提高责任区民警队伍素质是建设和完善小城镇社区警务的第一要素。

5、小城镇人口数量呈洪峰型高涨,人口结构发生质的变化,加大了社区警务工作的难度和不可预见性。外来人口不断增多,常住人口与外来人口比例倒挂,人口结构发生质的变化,这是小城镇最显著的特点。这一特点一方面决定了在小城镇中开展社区警务工作与内地、大城市的不可比性,另一方面独特的人口结构引发诸多社会问题,增加了管理难度,外来人口违法犯罪问题在一段时间内不可彻底解决,这从客观上导致在小城镇社区警务的工作任务变得更加艰巨,情况更复杂。这是小城镇的最具代表性的特点。

三、积极探索小城镇开展社区警务工作的思路和模式

要搞好小城镇社区警务工作,必须紧密结合小城镇的实际情况,从根本上解决存在的问题,要充分利用优势和有利的条件,大胆探索和尝试,概括起来讲就是:

(一)工作重心调整,正确把握社区警务建设的实质和精髓。

社区警务建设并不是只改一下名称、换几块牌子、增加几本台帐那样简单。名称要改、牌子要换,台帐要增加是必然必要,但这只是社区警务建设的一个环节,关键问题就是要正确把握其实质性的内容:

1、外来人口和出租屋管理——社区警务建设的重点。小城镇社区警务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管好社区实有人口,但小城镇实有人口管理的内容和内涵与大城市有本质上的差别。外来人口、出租屋管理才是小城镇发展进程中实有人口管理的重头戏,也是社区警务建设的重点,利用社区警务建设的契机,不断探索长效管理机制。社区民警要通过人口管理的规范化建设,真正做到:各类人口尤其是流动、暂住人口和重点人口底数清、情况;对社区内的违法犯罪嫌疑人发现得了,控制得住,提供得出。

2、社区防控——社区警务建设的主题。社区警务改革的出发点和目标是改变以往重打击轻防范的做法,将治安防范摆到突出的位置。社会治安防控的第一道防线在社区。社区民警要把社区各方面力量有效组织起来,从人、地、物和时间、空间等方面,组织开展预防犯罪宣传教育、邻里守望、对违法犯罪高危人群教育转化、推广各种防范硬件措施等各种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社区群众性治安防范活动,构筑严密的群防群治网络,营造一个“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大环境,提高社会治安防控,有效促进防范工作的落实,从而减少和控制可防范性案件的发生。依此,社区警务建设的每个工作环节都要围绕这个主旋律进行,从而达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目标。

3、服务群众——社区警务的宗旨。为人民服务是公安工作和人民警察的宗旨,社区警务建设应该充分体现这一点。通过社区警务工作的开展,将服务延伸到社区,拓展服务的范围,全方位提升服务水平。另一方面警民关系的融洽程度直接决定着社区警务工作的成败,建立鱼水相融的警民关系,使群众对警方产生认同、依赖和信任感,从而关注、支持警方工作。这是建立面向21世纪新型警方公共关系的内在要求,也是检验社区民警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标准。

(二)地域划分的调整,找准社区警务建设的切入口和突破口。

要保证社区警务建设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并形成长效的管理机制,必须对地域概念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彻底解决小城镇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地域扩大延伸、跨地域发展所带来的管辖不清、职责不明、管理出现空挡等实质性问题。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动真格,痛下决心,从公安体制改革、警务区(责任区)的划分确定等治本方面入手:

1、机构改革、警力整合为社区警务建设的着力点。要将社区警务建设与当前正在进行的公安机构改革机密结合起来,公安机构改革必须服务和服从于社区建设。特别是改革后的派出所设置要与地域管辖相一致,与社区警务建设相衔接,要求派出所科学设置,警力合理配置。社区警力合理配置是社区警务建设的基本要求。要根据社区规模、地域大小、治安状况、人口因素、警力情况、民警素质以及民警的实际承受能力等综合因素,科学设置,合理配警。目前,有些地方已经对派出所的主要职能、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以及整个派出所的布局等进行明确规定,这标志着公安机关机构改革设置调整已进入具体实施阶段。从整体来看有两个特点:一是通过对现有派出所的调整设置,重新划分了派出所的管辖区域,有效地整合了警力资源,基本上与小城镇的地域发展实际相配套,使有限的警力得到了充分利用;二是每个派出所设置4或5名所领导,充实和加强了基层派出所的领导班子,这与小城镇发展进程中基层派出所所承担的繁重的工作任务是相一致的。

2、警务区的划分为社区警务建设的支撑点。目前,小城镇地区普遍存在警务区过大,划分不科学的问题。造成管辖范围普遍过大;管辖的实有人口情况分配不均衡。要改变这个状况,必须对警务区重新划分确定。在实际操作中要改革以往由派出所自行划分警务区的作法,首先必须明确社区民警的配备比例不得少于总警力的35%。在此基础上由分局业务部门根据社区民警人数对照辖区面积、人口、出租屋数量以及治安复杂程度等因素,制定一个操作性强的划分标准,再由各派出所具体实施,分局负责宏观指导。通过警务区的划分,配齐配强社区民警,落实责任,确保社区警务工作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三)运作模式的调整,够建适合小城镇的社区警务工作框架和特色。

具体地讲,小城镇社区警务工作的模式是“234”的框架。

1、两支队伍为主体的社区治安资源整合机制。实现社区警务工作机制的责任区民警必须建立社区治安资源整合机制。首先是配备能指挥得动、管理到位、素质较高并切实发挥作用的两支专职协管力量:一支是户管员队伍,主要协助社区民警开展外来人口出租屋管理,另一支是保(治)安员队伍,在社区民警的指导下,在社区范围内开展治安巡逻守护。在此基础上,还应充分挖掘社区其他治安资源,对社区企事业单位的保安员进行有效地整合,开展群防群治。

2、三大功能为轴心的社区警务服务体系。统一在每个社区警务室设置综合服务平台、调解室、民警办公室(有条件的可以设治安力量备勤室)三大功能摸块,并相对应推出四个方面的服务项目,形成社区警务一条龙的服务体系。一是警务咨询、法制宣传、受理群众报警求助;二是治安民事纠纷以及可以调解处理的治安案件的调解处理;三是外来人口、出租屋登记变更以及房屋租赁中介服务;四是受理身份证、儿童证、暂住证的申请以及治安管理业务初审。

3、四个转变为核心的社区警务运作方式。一是由原来责任区民警单兵作战转变为与治保会联手紧密配合。一方面将社区民警安排到社区(居委会)或者是村民小组任职,加强协调和沟通;另一方面,硬性规定治保主任或治保会成员必须参与社区警务室的日常工作、值班、备勤,每周不得少于一定的工作日,同时与社区民警轮流受理治安民事纠纷的调解处理工作;二是由单向接处警转变为双向接处警。即通过加大宣传力度,社区群众可以直接向社区警务事报警求助,派出所接到报警特别是现行案件在出警的同时,及时通知社区警务室的备勤值班人员或在社区巡逻的治安力量就近快速出警,进行先期处置;三是由原来按部就班转变为弹性工作制。社区民警除了在派出所正常值班和承诺的在警务室接待群众的规定时间外,其余时间灵活调整,采用“群众下班我上班”的方式,四是由派出所单个服务窗口转变为以社区警务室为平台的多个服务点。即在不违反有关规定的基础上,将由派出所窗口受理的服务项目尽量下放到社区警务室,由社区警务室直接受理和办理,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参考资料] [1]张兆瑞.社区警务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社区化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2_.11 [2]谢朱景.对我国社区警务改革的理性思考.公安研究.202_第6期

[3] 冷幼民.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社区警务.公安研究.202_第1期

[4] 小城镇社区警务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孝感市公安局治安支队信息网

[5] 小城镇社区警务建设思考.人民公安报.202_ [6]吕庆继.论社区警务改革战略.江苏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校刊.202_第4期

[7] 浅论新形势下的社区警务.辽河刑侦论坛.202_年11月7日

第四篇:社区警务论文-论社区警务

摘要:“社区警务”既是一种警察哲学、警务战略,又是一种警务运行模式和操作方法。新中国的公安工作史就是社区警务史。中国民主革命历程中的斗争经验为社区警务积累了实践经验,并奠定了新中国社区警务的基调;社会主义制度是新中国社区警务的母体;中国的单位社会形态是社区警务赖以生存的土壤;社区警务符合中国的文化历史传统。另外,社区警务是物质资源相对反乏条件下最为经济的警务模式选择。

关键词:社区警务,内涵,基本内容,中国特色,战略

一、社区警务的内涵

“社区警务”是西方警学界使用的一个专门术语,其英文为communitypolicing。自出现至今不过二十余年时间,80年代初传入我国。近年来,这一提法在我国使用频率颇高,有关社区警务的理论探讨呈百花竞放之势,并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但依笔者看来,目前的诸多著述中。有一个最为基本的问题尚显得较为含混,即何谓“社区警务”的问题。显而易见,研究社区警务如果不能对其内涵与外延进行准确界定,则这一研究就可能因缺乏确定统一的逻辑起点而陷入模糊、混乱的境地。

综合各种理论观点可以发现,目前关于社区警务内涵的界定,基本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把社区警务定位为一种“警察哲学”,或一种警务“理念”。该观点出于英国警务改革家安德逊(anderson),其意涵较为抽象,包容面较为宽泛。

第二层次,把社区警务描述为一种“警务战略”。所谓战略,指涉及全局性问题的重大谋划,是贯穿于一个系统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所有决策中的指导思想。战略意义上的社区警务,实质上就是倡导一种以社区为导向、以服务为导向、以治本为导向的警务楼态。其特征是警察形象柔性化、警民关系伙伴化、警务工作社会化、治安对象前置化。

二.有中国特色社区警务的基本内容

1、贯彻公安法规,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即专门机关要向群众进行遵守宪法、法律、治安管理法规、公共秩序及社会公德的宣传教育;协助有关部门帮助教育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的人。

2、执行司法机关决定的考查、监督。即依法对判处管制、剥夺政治权利、宣告缓刑、假释和保外就医的罪犯进行监督管理和教育改造,对被监视居住的人,执行监视居住。

3、户口管理。通过人口管理、居民身份证管理等业务活动,对常住人口、暂住人口进行了解,重点管理暂住人口、重点人口,掌握其中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的动向,从而预防犯罪。

4、对社区内复杂公共场所与地段、特种行业、企事业单位和要害部门及居民区,实行属地治安管理,协助社区内的大型单位搞好保卫工作,预防、减少犯罪和治安灾害事故。

5、开展以治安保卫委员会为主体的多层次群防群治工作。创建安全社区,开展整体防控网络建设,动员和组织群众并结合人防、技防、物防,建立社区面、居民区和内保单位相结合的防范机制,提高安全社区的覆盖率。

6、查破本社区内的治安案件。查破和协助侦破社区内发生或涉及社区内的刑事案件,保护重大案件现场,预防、制止各种违法犯罪活动。

7、接处警工作。包括接受110的指令和接受群众的举报。按照快速反应的整体要求,根据警情的不同性质和程度进行处置或前期处置,根据相应的运作方式和规范,接警后快速到达现场。

8、以巡逻、守望、检查为主要执勤方式,严密社区控制,受理投诉,调解纠纷,接待群众,化解矛盾,与社区公众建立广泛而严密的联系,确保社区平安。

9、建立强大的社区帮教队伍,开展社区帮教工作。

三.社区警务十项基本要素

社区警务是一种全新的社区治安方式,有赖于社区里的守法公民和社区警局共同参与。它要求社区警官经常深入到社区群众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也要求社区公众承担起解决自己问题的责任。

1.社区警务既是一种思想,又是一种警务战略。它便于警察和社区居民团结协作,通过一种全新的方式解决犯罪、对犯罪的恐惧、自然和社会环境的混乱、以及邻里关系恶化等问题。这种思想既有赖于社区里的守法公民参予警务工作,以换取公众对警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也有赖于解决当代社会问题,需要群众和警察解决思想,探求新的方法,致力于社区事务,而不是狭隘地把重点放在单个的犯罪事件上。

2,社区警务作为一种警务战略,首先需要警局里的每个人,包括一般人员和专业警察,调查实际情况,以便对症下药。这就需要警局里的每个人的思想发生根本性转变,理解采取新方法解决社区问题的必要性。这种方法就是在自己的警务活动中招募群众参予其中。社区警务要求警局授予社区警官更大的权力,对他们作为专门的职业警察的判断结论给予更多的尊重。

3.为实施社区警务,警局必须培养和发展一批担当社区警民联系的直接纽带的新型警官——社区警官。作为警局解决社区问题的专家,必须从警车和无线电话网中走出来,在自己的辖区里,与其服务的群众保持经常的、直接的、面对面的联系。

4.社区警官的职责范围广,需要他们与社区守法群众保持经常不断的联系,以便警民共同探求解决本地区社会问题的新方法。公众作为志愿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www.teniu.cc查看者参予其中。作为专职的执法人员,社区警官不仅要参予快速反应,逮捕罪犯,而且更要关心广泛长期的社区警务方法,使警民共同努力全面提高本地区的生活质量。社区警官,作为社区政府监察员,也须将社区的个人和组织与能提供各种帮助的公私机构建立联系。

5.社区警务意味着警民之间建立一种新的关系,这种关系有望消除人际关系的冷漠,同时也避免人们之间的过度警惕。这种关系是建立于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的,而社区警官在其中则起着催化剂的作用,促使公众接受自己解决个人问题的责任义务,包括保持提高社区生活质量的那部分责任义务。社区警务的这种转变,意味着对非紧急警务的报警的反应时间要延长,以便当地居民有时间来处理更多的小问题,从而使警局有更多的时间来协同社区居民解决紧迫的社区问题。

6.社区警务为警务活动增加了积极主动的因素,作为唯一的一周工作7天,一天工作24小时的社区管理机构,警察必须保持对迫在眉睫的危机和犯罪事件的反应能力,社区警务扩大了其职责范围去应付当今社会变化,以保障将来社区成为更安全、更具吸引力的居所。

7。社区警务迫切需要寻求一种新的方式来保护和提高易受伤害者的生活——青少年、老年人、少数民族、穷人、残疾人、无家可归者等。社区警务既吸收又扩大了以往警务改革的努力,例如犯罪防范以及警察与社区关系网,通过投入全部警力努力防范和控制犯罪,促进警民之间建立互相尊重和分担责任的协作关系。

8.社区警务提倡对警务技术的合理应用,并相信站在第一线的社区战斗群体,凭他们的集体智慧和经验一定能创造出解决当前社区所关注的问题的新方法。

9.社区警务是一个综合性的战斗集体,它包括警局里的每个人,形象警官作为警民之间在社区里建立联系的桥梁。在警局里,社区警务起着关键的作用,为警局提供关于社区的信息和帮助;为警局从社区招募社会的支持。

10.社区警务为社区提供分散的、个性化的警察服务,它认识到警察不能从外部向社区强加命令,必须给社区居民以鼓励,使他们把警察当作解决当前公共问题的力量源泉。社区警务不是一种用完即可抛弃的战术对策,而是对警察的社会角色的全新思考,是方法论、哲学观,其能提供严密而有组织的方案,以便警局应付各种特殊需要。

四、有中国特色的社区警务战略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社会治综合治理,打防结合,预防为主。这既是公安工作的指导思想也是构建有中国特色社区警务的理论依据。在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时代这样高技术的环境里。注重人际交流的社区警务活动,是我国警务改革的主要内容,也是密切警民关系,发挥基层公安机关及社区内的基层保卫组织和人民群众最佳效能的根本途径。

(一)改革、完善派出所社区警务的运行机制

1、构建新时期派出所的警务模式,打破以往警务分散于各个户口段的传统做法,使警务组成合力,形成拳头。其作法是根据派出所固定区的地理状况和新形势下的治安特点,将全所的户口段按相邻、串联的原则,划分为若干警务区,覆盖全界,形成块块管理的警务格局。警务区由若干警力混合编成,将本警区的治安工作全部承担起来,分块负责,分块治理,实行大包干。

2、派出所的干警要改变各种分工过细的作法,民警不再分治安警和户籍警,把原户籍警和治安警的工作总体设计,将侦查破案、治安管理、安全防范、街市巡逻、人口管理、群众工作、搜集信息等项职能融为一体,使干警成为全员化作战人员,既要掌握办案、检查、管理、服务等综合业务,还要具有较多的法律、业务素质,做到一警多能,一警多用,一警多责,使民警肩上有责任,脚下有地盘,全方位负责警区治安。

3、要坚持警务按辖区地域组合,属地管理的原则,密切干警与社区公众的联系,确保警区内一方平安。派出所社区民警要按户口段分成责任区,其责任区根据地域大小、人口分布以及治安复杂程度划定具体区域范围,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小型社区,并作为一个基础单元来实施治安管理,社区民警就是社区治安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和管理者。责任区民警的警务方式主要是下户段了解人口状况、组织社区防范、进行治安管理并担负部分案件的查办任务。社区警察在其整个任务的本文来自文秘之音网,在百度中可以直接搜索到文秘知音网站实施过程中,与社区民众是否结成了密切的权利义务关系与人际关系是社区警务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义务同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协作,参与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警察与公众之间的信任、支持、合作是搞好社会治安、预防犯罪的基础,离开群众的支持与协作公安机关便是孤家寡人,社区警务的推行便成了一句空话。因此,推行社区警务,实施社区防范工程,是我国公安机关在新形势下改善和密切警民关系,推进治安社会化,实现警民协作的根本措施。

(二)在我国公安工作基本方针的指导下,发挥以治保会为龙头的社区群众基层组织的强大功能,开展社区整体防控网络建设,实现社区内治安管理、犯罪预防的群防群治

1、公安机关以治保会为桥梁和纽带,可以把广大群众广泛地发动起来,形成严密的治安防范网络,形成预防犯罪保障安全的铜墙铁壁,形成控制犯罪分子的天罗地网。治保会还是警民联系的主要力量,通过它还可以使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公安工作,理解公安工作支持公安工作,从而加强与公安机关的血肉联系,在社区预防犯罪中发挥主人翁的作用。

2、治保会是由群众推选出来的治安保卫工作积极分子组成的,因而它必然会成为团结和带动群众同社区内违法犯罪活动和治安灾害事故作斗争的领头人。

3、治保会为公安机关提供完成工作所需要的有关情况和工作条件,要针对情况为公安机关出主意、想办法,还要发动和组织群众,在人力、物力方面协助公安机关完成各项维护社会治安的具体任务。

4、创建安全社区的具体实践中派出所民警与治保会、居委会是主体。要动员和组织社区内群众开展安全防范工作,建立人防、物防、技防结合,社会面、居民面和内部单位结合的社区整体访控系统,创造自发互助的社区氛围,增强社区成员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原创文秘网站:文秘知音和凝聚力,逐步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救助、自我防护为特征的治安自治,提高社区的整体防范能力,在社区治安防范、预防犯罪中充分体现全民皆警的社区警务宗旨。

(三)建立以社区帮教、调解组织为主体的防范体系。

1、立足于教育、感化、挽救。对帮教对象要大力加强思想教育和法制宣传教育,对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者要以教育为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法,通过宣传、教育,使其能够悔过自新,同时还要尽力堵死社区内违法犯罪的渠道,为帮教对象创造重新作人的条件。

2、完善社区内的帮教机制,建立家长、教师、社区民警、公众志愿者相结合的帮教队伍。在帮教前,要先摸清“底数”,掌握帮教对象的“脉搏”,然后根据不同情况对症下药,发掘和引发他身上的光点和亮点,最终达到转化的目的。

3、合理安排帮教对象的业余生活,为他们寻找出路。社区内的帮教队伍要关心帮教对象的生活、学习,关心他们的工作,积极想办法,合理安排好他们的业余活动,妥善安排他们的工作,使他们既可以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同时也可以受到工作单位的约束,通过工作或劳动促进思想改造。

4、要建立和完善以社区民警、司法助理、居委会为主的社会调解机制,及时排解社区内的民事纠纷,防止矛盾激化,减少违法犯罪的发生。

5、加强对社区内暂住人口的管理,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通过层层签定责任状的方法明确管理责任,调动社区内各阶层参与治安防范的积极性。

(四)发挥户口管理的优势,实现对社区内常住人口、暂住人口、重点人口的计算机网络一体化管理我国的户口管理工作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我国公安机关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为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依法实施的户口登记、调查、统计和居民身份证颁发、查验的行政组织活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人口的动态流动,我国户口管理要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才能有利于新形势下对人口的管理。

1、建立社区内常住人口档案。要对社区内的常住人口以户为单位按人口分别登记,掌握社区内常任人口的基本情况;

2、建立社区内暂住人口基本情况资料档案。由于人口的大流动,社区内的暂住人口、流动人口日趋增多,公安派出所要通过计算机时户口进行管理,掌握社区内暂住人口、流动人口的流人、流出情况,并时刻注意他们的流动情况;

3、建立社区内重点人口的资料档案、对于社区内有违法犯罪嫌疑、前科劣迹者进行重点关注,掌握他们的动向,预防其违法犯罪行为的实施或再犯,及时为公安机关提供真实可靠的情况资料;

4、对社区内已建立的人口资料档案,实现社区与社区之间、社区与公安机关之间、公安机关与公安机关之间的互联网,实现户口管理的全国计算机一体化工作。

综上所述,在我国推行社区警务,应该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我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汲取和借鉴西方社区警务的成果,实施符合中国国情的社区警务战略。

第五篇:论七大警务布局.

论七大警务布局

为进一步提升公安工作的整体效能和水平,推动传统警务模式向现代警务模式的转变,市局提出,用两到三年的时间,全面推进实施以整合资源、完善机制为手段,以提升公安工作整体效能为目标的“七大警务布局”,努力推动哈尔滨市公安工作向现代警务迈进。七大警务布局包括:大情报指挥、大维稳、大法制、大派出所、大刑侦、大巡控、大公共安全布局。在现有的警力条件下,要突破制约公安工作健康发展的瓶颈,必须转变观念,创新机制,激发活力,充分整合各种资源,科学调整运行机制,切实走出一条符合实情的“警力无增长改善”之路,积极推进传统警务向现代警务的转变。建设“七大警务布局”,目的就是在思维观念上,用现代警务的意识审视和谋划公安工作的发展方向,逐步树立和养成信息主导、强调整体、注重效率、激发活力、节约成本的现代警务理念,切实改变过去单纯依靠拼人力、物力消耗的传统工作思维。在资源使用上,要对现有的人力和物力资源进行科学优化与集约整合,切实改变实战单位机关化的倾向,使警务资源合理地向一线流动,最大限度地减少无谓的浪费和消耗,真正发挥出“1+1大于2”的警务资源效益。在运行机制上,要把职能专门化与运行整体化有机结合起来,切实改变过去某个警种、某个部门单打独斗的被动态势,建立完善统一布局、统一指挥,部门协作、整体联动的现代警务运行机制。作为一名基层派出所主抓案件的副所长,尤其要对“七大警务布局”中建设“大派出所”版块的相关内容精准领悟。简析之,“大派出所”即为在推进大派出所布局建设工作中,将打破现有的按街道行政区划设立派出所的模式,在全市以区为单位科学规划现有派出所布局,合理合并部分派出所。在10万人以下的县(市)城镇内最多2个派出所,实有人口在10万以上的县(市)城镇内最多设3个派出所。辖区面积小、管辖人口数量少、治安状况好的建制乡派出所,要与相邻的乡镇派出所合并设立中心派出所。202_年底前,将整合工作全部推进到位。整合后,将在派出所设立社区民警队、治安民警队和户籍服务室的二队一室警务模式。在警力配备上,派出所警力达到分局总警力60%以上。主城区派出所警力达到60人左右,是现在的二至三倍。

论现代警务管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