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戈雅之灵观后感
电影《戈雅之灵》正是借西班牙浪漫主义画派著名画家弗朗西斯科·何塞·德·戈雅·卢西恩特斯的视角,以少女伊莱斯人生为线索,在此背景下讲述了一个关于荒诞、宗教、人性的故事。
在故事主线中,伊莱斯因为不吃猪肉而被作为异教徒被修道院关押,严刑拷打,道貌岸然的神父劳伦佐在向上帝祈祷的同时却在腌臜的囚室里占有了伊莱斯。15年后,废除了宗教裁判所之后,伊莱斯才和其他无数“异教徒”一起,得以重返天日,这时的伊莱斯以不复当年的美丽,而是一个消瘦脱形的女人。当年叛离宗教的劳伦佐作为大革命的领导者重返西班牙,当他得知自已和伊莱斯的私生女竟成为妓女,在将其驱逐出境的过程中却遇上惠灵顿军队,将其送上了断头台,而自己的女儿却是这过程的看客。在清脆的童谣生中,已然疯傻的伊莱斯,跟着拖着劳伦佐尸体的板车,拉着劳伦佐的手,抱着捡来的婴儿,步履轻盈,好像这时正是他幸福的时刻。
狭隘的宗教教义、人性的欲望与贪婪、政权斗争、战乱——这些痛苦的来源,戈雅目睹这一切,用自己的画笔描绘着这个荒诞的世界。伊莱斯作为戈雅眼中美的化身,原应美好的人生,却被荒谬的界定为异教徒,从此万劫不复:严刑拷打、劳伦佐的占有、母女两隔以及长达15年暗无天日的牢狱生活,对于形同枯槁的伊莱斯并不是最后的折磨,出狱之后虽然得到戈雅的帮助,却还是被劳伦佐送到疯人院,最后也精神失常。
讽刺的是,伊莱斯正正感受到的快乐,确是在她疯狂之后,捡到弃婴误当自己的女儿,并拉着劳伦佐的尸体,在孩童的歌谣声中离去的那一刻。一个人在神智清醒的时候,面前的世界充满了荒诞和坎坷,而在疯狂之后,在人们认为应该充满荒唐的世界中,找到了最简单的幸福。伊莱斯的人生本就是荒诞的。
而作为重要角色的劳伦佐与宗教的纠葛也颇具讽刺意味,三次审判作为劳伦佐生命的转折点,劳伦佐在其间的审判者与被审判者的身份转换极致荒唐。首先,劳伦佐在伊莱斯父亲的胁迫下签下荒唐的陈词被主教发现之后叛离宗教,沦为被审判者。戈雅为其画的肖像也被修道院象征性的销毁。15年后,劳伦佐以大革命功臣的形象有法国衣锦还乡,他首先废除了修道院,坐在高高的审判席上审视曾经居高临下的主教,冷冷宣判其死刑。这时的劳伦佐由先前的被审判者转换为审判者。最后,他们的角色在混林顿的军队一举攻入西班牙的时候,再一次发生了调转。这一次,主教再一次穿上鲜红的教服,而之前盛气凌人的劳伦佐只是颓然的跪坐在被审判者的位置上,接受自己绞刑的判决。这样颠来倒去的角色转换,讽刺至极。
戈雅站在那里,目睹了这一切的荒诞与讽刺,试图伸手去挽救去帮助。试图在人与人、人与宗教、人与政治、宗教与政治的疯狂冲突中挽留一丝美好。戈雅沉浸在自己无声的世界里,旁观战火、饥饿、弱肉强食,用画笔去记录与宣泄。
在现实生活中,戈雅同样面对的黑暗的封建政权统治,内心承受着煎熬。
1792年之前的戈雅获得了“宫廷画家”的称号,做了昏庸的查理四世的“宫廷首席画师”,自己却与封建势力有着激烈的冲突,戈
雅的作品上反映的问题十分尖锐,戈雅本人内心也是痛苦的。
1792年,由于过多接触铅白,导致戈雅中毒,使他完全失去了听觉。之后的时间里,在自己安静的世界里,戈雅在1803年创出了《狂想曲》,也正因为这一组画,使自己免了受宗教的迫害。
《狂想曲》是戈雅通过自己的画笔,宣泄出的精神。是现实社会在戈雅思想中的投影。它反映了世界的真实性,画中出现了许多鬼怪形象,涉及的社会面有直接指向宫廷的黑暗、嘲笑那些使西班牙的政治和文化倒退的势力,讽刺封建社会的虚伪腐败。表达人民在宗教统治和封建专制下的痛苦和不幸。这组画可以说是当时西班牙社会的一面镜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1808年至1814年间,西班牙经历了第一次此产阶级革命,西班牙开始了反拿破仑入侵,反贵族和宗教的斗争,戈雅的作品同时也进入了热情战斗时期。在此期间他创作了第二部大型铜版组画《战争的灾难》。反映了这场战争中西班牙人民英勇反抗法国侵略者。然而西班牙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的失败使戈雅的心情极为沉重。
晚年的戈雅于1824年离开西班牙,躲避可能的政治迫害,1828年死于异乡。
无论是在电影还是现实生活中,宗教对戈雅的绘画都有这一定的影响。以上帝之名,无辜的人蒙受苦难。宗教裁判所并非天然正义的,但因上帝之故,他们便是正义的,他们有施行审判的权利,可以定人生死。以信仰的名义,异端邪说就可以被处理。电影中正是通过让无
辜者充当这场清洁信仰运动的牺牲品,让他们“正义”的面孔遭到颠转。
《戈雅之灵》以一个荒诞的故事浓缩了当时的社会政治、宗教与人性。
电影中印象最深的镜头,伴着孩童清脆的声音,伊莱斯随着劳伦佐的运尸车缓缓远去,连同注视着他们的戈雅也远远消逝在甬道„„是伊莱斯的悲剧,还是劳伦佐的悲剧,还是戈雅内心的痛苦与挣扎,还是当时整个西班牙社会的悲剧和挣扎?
第二篇:存在——《戈雅之灵》观后感
存在——《戈雅之灵》观后感
这部影片虽以戈雅为名,却只是借用了他画中的世界。
片中曾两度出现戈雅在人群中作画的场景,一次是在噤若寒蝉的人群中,洛伦佐的画像遭火焚,宗教裁判所的神父慷慨激昂地宣布洛伦佐将被教会除名,并宣称任何提及他名字的人都将永无止境地忍受地狱之火的焚烧;一次是在人声鼎沸的人群里,洛伦佐戴着又高又尖的帽子受审,曾被洛伦佐判处死刑差点身亡狱中的主教在举着十字架滔滔不绝地劝说洛伦佐忏悔。戈雅脸上的表情一直波澜不惊,手中的画笔却在快速描绘着这一幕幕残忍而又荒诞的场景。
或许可以说,用画笔描绘世界,记录历史,是西班牙宫廷画师戈雅的存在方式。而这部《戈雅之灵》也是福尔曼根据戈雅的几幅名画,《裸体哈玛》、《宗教裁判所》和《5月3日的枪杀》,杜撰出来的一个寓言。
在这个骇人听闻的寓言中,有一个道貌岸然的洛伦佐,有一个饱受磨难的依莱丝,还有一段发人深省的历史。
直到以沉默回应主教的哀求他悔过自新之前,洛伦佐无疑是面目可憎的。以莫须有的罪名对依莱丝进行指控,竟使用惨无人道的滑轮刑对一位赤身裸体的柔弱女子进行逼供,甚至两度强奸了她,东窗事发后出逃法国,摇身一变成了革命军回到西班牙却仍不忘假公济私媚上欺下,逼着自己沦为妓女的女儿远离西班牙。他曾经虔诚地笃信基督教,却因身败名裂后被迫逃亡后接受了法国人的自由民主平等思想。信仰基督教的时候,他信誓旦旦地说:对上帝敬畏便不会承认不真实的事。转眼便在托马斯的私刑下荒谬地承认自己是一只猩猩。而在“卢梭和伏尔泰取代了耶稣和使徒”后,他目睹自己的同胞惨遭奸淫掳掠,眼见自己的祖国满目疮痍,却仍是无动于衷。以信仰上帝的名义,戕害上帝的子民;以人权宣言的名义,践踏“生而平等”的生命。洛伦佐的一生,始终与真正的信仰背道而驰。
这恰恰体现了萨特的自由即选择,洛伦佐既有选择信仰上帝,同时残酷血腥地进行宗教裁判的自由,又有选择变身革命军,沐猴而冠屠杀同胞的自由,既有用最冠冕堂皇的理由和最卑鄙无耻的手段诱骗依莱丝的自由,又有经受不住酷刑滑稽地承认自己是猩猩的杂种的自由:所有情形下的洛伦佐,都是自由的。没有
所谓的“绝对命令”强制洛伦佐一定要对基督教至死不渝对依莱丝一往情深对革命思想身体力行。所有的选择都是自由的,正如萨特所说:“我永远在进行自我选择,而且永远不能作为已被选定的存在”。
然而,人是自由的并不等同于人可以为所欲为,而是人既有选择的自由,也有拒绝的自由。因此,也只有勇敢的人才能承担得起自由。因为自由意味着“人同意对他在拒绝任何虚假作为时所存在的、要承担的责任”。洛伦佐显然承担不起自由,面对自由,他是“不诚”的。身为上帝之子,他拥有一双沾满鲜血的刽子手之手。笃信上帝之际,口上说着相信上帝会赐予无辜的人力量,让他们经受住痛苦,却还是承认了自己是一只猩猩。这是一种自我欺骗,面对酷刑,他否定自己有坚持下去的自由而选择了屈服,轻而易举地将自己出卖给了暴力。而随之而来的落荒而逃更是说明他没有将自己的自由选择坚持下去的勇气。正如主教在狱中对他的嘲讽:我能相信一只猴子吗?他进行了自由选择,却否定了自由拒绝,他的自由是一种“自在的存在”。“英雄自己选择了英雄,懦夫自己选择了懦夫”,洛伦佐此时不过是“庄严或决定论为借口而隐匿其完全自由的人们”,是不折不扣的懦夫。
洛伦佐的所作所为最令人发指之处在于进行自由选择的时候毫无顾忌地侵犯了他人的自由。人人都是自由的,而倘若自己作奸犯科,毒化了与他人的关系,以至于与他人的关系被扭曲变形以后,他人就只能是地狱。对依莱丝,他先是囚禁,然后强奸,最后抛弃,始乱终弃无情无义。对阿丽西亚,他视之为耻辱,想方设法将她逐出西班牙,丝毫不顾念血缘之情。而对西班牙人民,初时疯狂血腥地进行宗教迫害,之后引狼入室,以致生灵涂炭,让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与他一样残暴不仁的还有那些以“自由平等兄弟之爱”的名义解放西班牙的法国侵略者,明火执仗地奸杀掳掠,肆无忌惮地打家劫舍,马德里街道上鸡飞狗跳,尸横遍野,老幼妇孺无一幸免。此前我心中的法国人一直是浪漫热情,风度翩翩的,此刻却清醒地意识到拿破仑时代,铮铮铁蹄踏破世界各地,法国人不过是千夫所指人神共愤的侵略者!高举着自由平等民主的幌子,进行着灭绝人性的杀戮掠夺!信仰民主平等自由的法国人,给予西班牙人自由了吗?乃至当下,四处张牙舞爪的美国人,强加弱国以自己那套民主自由体系,可曾问过他国是否愿意自由选择?我们看到的只是,高呼人权高于一切的美国人,照样轰炸伊拉克成千上万的无辜平民!
萨特在他的《存在与虚无》中提出,人总是把“他人”看成一个客体,这就粗
暴地剥夺了他人的主观性、主体性,把活生生的人变成了“物”。在《禁闭》中,萨特认为,每个人的存在都暴露在他人的目光之下,并威胁着自己的存在。他人的目光不仅把“我”这个自由的主体变成了僵化的客体,而且还迫使“我”多少按他们的看法来判定自己,专心修改自己对自己的意识。当然,“我”对别人也是这样。于是,“我努力把我从他人的支配中解放出来,反过来力图控制他人,而他人也同时力图控制我。”而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要从他人的目光或他人的地狱中解脱出来,只能有两种途径:或者心甘情愿地做别人的物,或者使他人做自己的物,去操纵他人。洛伦佐和那些所谓的法国革命军显然试图把西班牙人民作为自己的物,去操纵他们。
我曾在一篇文章中看到,作者说到法国法官高等学院的院长认为,法国起源于大革命对宗教的模仿。法国的公务员类似天主教的神父,是真理的象征。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浓重的悲哀。当一个人以为自己成了真理的象征,以为自己可以天经地义地操纵他人的思想,可以干涉他人的选择,这是多么愚不可及的想法!而洛伦佐最终没有选择忏悔以逃过一死,是否因为他已经意识到之前自己试图凌驾于他人的自由之上和试图控制他人的想法和行为原来是荒诞不经虚无缥缈的呢?而无论是上帝还是人权宣言都无法拯救他他内心的虚无?或许他已经意识到自由是一种存在,忠于自己的选择才能创造出自己的意义?一切都不得而知,但我还是得说,洛伦佐最后的选择,是“自为的自由”,他自由地为自己的现在和未来谋划,并为自己的过去承担责任,而不是一如既往地将自己托付给上帝和人权宣言,试图“逃避自由”。
法国人试图以民主自由思想解放西班牙,却最终被西班牙人对其夹道欢迎的英国人打得仓皇落跑。曾身陷囹圄的红衣主教又得以东山再起,穿金戴银地继续着他的宗教迫害。不知道英国人这次又会输出哪位王储贵族当西班牙的国王。依靠他人来解放自身,这是异想天开的事。无论是昔时的西班牙人民,还是此时的伊拉克人民,无论是洛伦佐,还是你我,面对自由时,选择是痛苦的,然而若是不能砸碎他人目光对自己的枷锁,创造真正的自我,实现自我超越,痛苦只会加深,只会持续。而一旦诚实选择,勇敢承担,有了直面惨淡人生和正视淋漓鲜血的勇气和准备,一切的苦难或许会变得微不足道,就像曾经在酷刑逼供下违心承认自己是猩猩的洛伦佐,最终却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绞刑台。
看着片尾的依莱丝一手抱着婴儿,一手拉着马车上死去的洛伦佐的手缓缓地消失在街头,一群小孩拍着手唱着歌,先前的压抑一扫而空。毕竟,这次洛伦佐
这次“当我完全真诚地认识人是一种存在先于本质的生物,同时也是一种在任何情况下只得企求他自己的自由生物时,我同时也感觉到我不能不企求别人的自由。”此时,眼中“透视出一种从废墟中升起的通向拯救王国的远景”,此时,萦绕心间的是腾空升起的勇气,是绝处逢生的希望,此时,你我都不是懦夫。因为,“不管我们处于何种地狱般的环境之中,我想我们都有自由去打碎它。”
第三篇:雀之灵观后感(模版)
雀之灵观后感
初一三班 黄炫皓 10号
舞台上下了一个屏风,在屏风后,舞蹈家杨丽萍在表演着舞蹈“雀之灵”,在灯光照耀下,她的身影映照在银幕上。
杨丽萍在舞台上表演的动作惟妙惟肖,真的像一只美丽的孔雀似的。我应该怎样来形容她的舞蹈呢?假如我是一个朗颂家,我要用最优美的诗句与最洪亮的声音来赞叹她;假如我是一个歌唱家,我要用婉转、悠扬的音韵来歌唱出她那华丽的舞姿;假如我是一个作家,我要用丰富多彩的文字来描写她舞出的那充满灵气的孔雀的美丽。
然而,我什么都不是,我只能默默地坐在台下,为她这惊人的舞蹈艺术而鼓掌。优美的音乐,柔软的双手,生动形象的动作与轻捷的脚步,都彻彻底底地将她那惊人的实力给出卖了,她几乎达到了忘我的境界,仿佛自己就是孔雀。渐渐地帘幕落了下来,她表演得出神入化,背后的潺潺流水声,一只美丽的孔雀正在寻找着食物,时不时整理整理它那鲜艳的羽毛,使人心旷神怡,如身临其境。她那柔软的腰枝,轻盈的身体,细细地刻画出了这只高贵的孔雀。瞬时间,她的动作慢了下来,孔雀渐渐停下了脚步,又成了一个令人耐人寻味的孔雀“雕像”。
杨丽萍那生动精彩的表演,使人回味无穷,让人永远也无法忘记,一句话,真是一只唯美、高贵的孔雀啊!
第四篇:雀之灵观后感
粗粗看去,《雀之灵》也不过是拟人化的孔雀,但是,它同人们看惯了的傣族孔雀舞有着明显的不同。
《雀之灵》这个题目体现了创作者对作品内涵的高度要求。举手投足之间,看似孔雀“迎风挺立”、“跳跃旋转”、“展翅飞翔”,但它远远超过了形态模拟,而是舞者――“孔雀”的灵与肉的交融、呈现。
杨丽萍所独创的手臂酥软无骨般的颤动,在纤细、柔美中迸发出生命的激情。惊艳,这就是我观看《雀之灵》之后的感受。我从来没有想过,有人可以把舞蹈跳到这种境界。
在温婉的音乐当中,杨丽萍渐渐出现。她的长裙洁白胜雪,服顺地贴着。远远地,仿佛就是一只不食人间烟火的孔雀,高贵优雅的孔雀!
看,她动起来了,她舞起来了!她用柔嫩的腰肢,灵活的手指,轻盈的双脚,舞出神秘的境界。她的大眼,在向我们传递怎样的情感;她的嘴,一张一合,时而上扬时而下垂;她的发髻上的装饰,孤傲地站立着……炯炯有神的妙眼在眉目传情哪!红润小巧的嘴在讲述悠
远的故事哪!华丽高贵的发髻,在宣布美的神气哪!
我不得不说自己文笔粗糙,无法细致描绘出我所见到的高贵的美。
一只孔雀,在高视阔步。她时而侧身微颤,时而急速旋转,时而慢移轻挪,时而跳跃飞奔……
像一潭水,被石子一击,起了涟漪,一圈一圈荡漾开来。左手指尖柔韧的蠕动,一阵一阵传递给右手指尖。长指甲晶莹闪耀,美妙地悸动着。起先是轻微的小浪,然后加强,最后在那刻释放了。波动在柔美的动作中。她细碎的舞步,忽而如流水般疾速,忽而如流云般慢挪,忽而如雨点般轻快,忽而如击石般坚健。不管怎样的舞步,都给人以柔中带刚,刚中带柔的感觉。不禁点头示意。
瞧哪,长裙飞起来了!瑰丽的美呀!一只真正的孔雀!一幅画,忽然间描上了色,会觉得惊讶么?旋转,踩点,仰视,升华!所有的情感在交织中凝聚,在凝聚中膨胀,在膨胀中爆发!舞蹈的光芒笼罩了整个舞台。她似乎舞得更投入了。在翻飞中她选择了飞腾!
募地,音乐缓下来了,她的动作缓下来了。我们着急地注视着,她开屏阔步着。那份自信,出于对己的信任。她在踏步,她又加快了!她又再次把我们带进了幻虚幻实的境界。这里只有一只孔雀,却有无数个想成为孔雀的人!
亦真亦假,似实似虚。飞扬的活力在释放高傲的能量。忘怀的舞者在尽情欢跃!渐渐地,慢了,缓了,顿了,停了。浓缩在光圈中,孔雀停止了华丽的舞蹈,静下来,立成了一尊高贵的雕像,却又真实地轻颤着„„
优美的音乐和舞着生动的表演融为一体,使人身临其境,忽而昂头,似乎在张望;忽而低头徘徊,似乎在寻找;忽而转头啄啄身子,似乎在梳理„„她在灯光下,显得独一无二。这美丽的舞姿,把孔雀昂首引颈的姿势表现得淋漓尽致。招来了
蝴蝶,招来了鱼儿,更招来了一些羡慕它的孔雀。
每位观众都凝视着,不希望遗漏了这曼妙的舞姿中的任何一个细节
她的胳膊,头,脖颈,不住地抖动着,有节奏的抖动着,从左手指尖,一直到右手指尖,一拨又一波,如湖水,如波澜。
这舞姿,有着一种特别的气质,有着一种格外的美丽,有着一种无言的欢快.华筵九秋暮,飞袂拂云雨。杨丽萍所独创的手臂酥软无骨般的颤动,在纤细、柔美中迸发出生命的激情
她微笑着,有着一份镇定自若而又气质典雅。杨丽萍表演的孔雀舞展现了女性的温柔、美丽,更使孔雀舞增加了独特的韵味和魅力。
我应该怎样来形容她的舞蹈呢?假如我是一个朗颂家,我要用最优美的诗句与最洪亮的声音来赞叹她;假如我是一个歌唱家,我要用婉转、悠扬的音韵来歌唱出她那华丽的舞姿;假如我是一个作家,我要用丰富多彩的文字来描写她舞出的那充满灵气的孔雀的美丽。
然而,我什么都不是,我只能默默地坐在台下,为她这惊人的舞蹈艺术而鼓掌。优美的音乐,柔软的双手,生动形象的动作与轻捷的脚步,都彻彻底底地将她那惊人的实力给出卖了,她几乎达到了忘我的境界,仿佛自己就是孔雀。渐渐地帘幕落了下来,她表演得出神入化,背后的潺潺流水声,一只美丽的孔雀正在寻找着食物,时不时整理整理它那鲜艳的羽毛,使人心旷神怡,如身临其境。她那柔软的腰枝,轻盈的身体,细细地刻画出了这只高贵的孔雀。瞬时间,她的动作慢了下来,孔雀渐渐停下了脚步,又成了一个令人耐人寻味的孔雀“雕像”。
杨丽萍那生动精彩的表演,使人回味无穷,让人永远也无法忘记,一句话,真是一只唯美、高贵的孔雀啊!
第五篇:《雀之灵》观后感
《雀之灵》
《雀之灵》犹如一个蓝色的梦境,一个无限纯净的世界,在那个神秘的境地,生命之河在流淌,洗涤和净化着我们的心灵。在温婉的音乐当中,杨丽萍渐渐出现。她的长裙洁白胜雪,服顺地贴着。远远地,仿佛就是一只不食人间烟火的孔雀,高贵优雅的孔雀!
看,她动起来了,她舞起来了!她用柔嫩的腰肢,灵活的手指,轻盈的双脚,舞出神秘的境界。她的大眼,在向我们传递怎样的情感;她的嘴,一张一合,时而上扬时而下垂;她的发髻上的装饰,孤傲地站立着……炯炯有神的妙眼在眉目传情哪!红润小巧的嘴在讲述悠远的故事哪!华丽高贵的发髻,在宣布美的神气哪!我不得不说自己文笔粗糙,无法细致描绘出我所见到的高贵的美。
一只孔雀,在高视阔步。她时而侧身微颤,时而急速旋转,时而慢移轻挪,时而跳跃飞奔……
像一潭水,被石子一击,起了涟漪,一圈一圈荡漾开来。左手指尖柔韧地蠕动,一阵一阵传递给右手指尖。长指甲晶莹闪耀,美妙地悸动着。起先是轻微的小浪,然后加强,最后在那刻释放了。波动在柔美的动作中。她细碎的舞步,忽而如流水般疾速,忽而如流云般慢挪,忽而如雨点般轻快,忽而如击石般坚健。不管怎样的舞步,都给人以柔中带刚,刚中带柔的感觉。不禁点头示意。
瞧哪,长裙飞起来了!瑰丽的美呀!一只真正的孔雀!一幅画,忽然间描上了色,会觉得惊讶吗?旋转,踩点,仰视,升华!所有的情感在交织中凝聚,又在凝聚中膨胀,最后在膨胀中爆发!舞蹈的光芒笼罩了整个舞台。她似乎舞得更投入了。在翻飞中她选择了飞腾!
蓦地,音乐缓下来了,她的动作缓下来了。我们着急地注视着,她开屏阔步着。那份自信,出于对己的信任。她在踏步,她又加快了!她又再次把我们带进了幻虚幻实的境界。这里只有一只孔雀,却有无数个想成为孔雀的人!
亦真亦假,似实似虚。飞扬的活力在释放高傲的能量。忘怀的舞者在尽情欢跃!
渐渐地,慢了,缓了,顿了,停了。浓缩在光圈中,孔雀停止了华丽的舞蹈,静下来,立成了一尊高贵的雕像,却又真实地轻颤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