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学计算机课之思考
中 学 计 算 机 课 之 思 考
如今,我们已经跨入21世纪,信息社会已经来临,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着人类经济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能力将作为人们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标志,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和通信技术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已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工作与学习方式。因此,我们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的精神指导下,严格执行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力争做到即适应信息时代社会对公民的基本要求,又符合我校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原则。
在计算机教学中,个性品质的培养是计算机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我国《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规定的教学目的中指出:“培养爱护机器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等良好习惯,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及与人共事的协作精神。”它是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和素养方面的体现,也是中学德育教育的内容。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习惯。”中小学时期是最适宜养成良好习惯的时期,我们在计算机教学活动中,特别在上机实验中,应抓住这个黄金季节,努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特别是爱护机器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等良好习惯。
所谓习惯,实际上是指由重复和练习巩固下来并完全变为某种动作的需要。良好习惯的形成,无非就是引导学生对品质、能力、方法的长期实践和应用,使它们形成比较稳固的学习行为。
习惯的形成仅与环境和教育有关。习惯与智力不同,它与遗传无关,是后天环境和教育培养形成的一种活动倾向,这就给我们上机实践提出了培养爱护机器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等良好习惯的要求。
良好的习惯形成需要师生双方共同的努力,关键在于思想重视,教师的指导,培养方法得当。
1、加强思想教育,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培养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并变为自觉的行动,任何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是靠自己坚强的意志、严格的要求和努力实践的结果。因此,我们必须在循循善诱、晓之以理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用坚强的意志去努力实践。
2、教师在示范教学和上机指导中,应有良好的习惯。青少年学生模仿性很强,教师应做出榜样,让学生模仿,在模仿训练中形成良好的习惯,然后通过启发自学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在自我教育中发展良好的习惯。
3、常规与有意识训练相结合。良好的习惯可以通过简单的重复养成也可以靠有意识训练来培养。在上机练习中,把培养机器设备、遵守机房规则良好的习惯当作一项基本任务和重要职责。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根据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心理牲,根据需要,结合可能,有的放矢,具体明确。
同时根据习惯形成的特点,既要注意从早抓起,防微杜渐,高度警惕任何不良习惯的滋长,把它消灭在萌芽状态,又要注意从点滴抓起,持之以恒,日积月累,坚持到底。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可起到协调人们在活动中的行为,促进人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提高人们的活动效率等积极作用。任何个人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成员,不可能孤立地存在于社会之中。为了生活和劳动,一个人必然要同其它人发生这样和那样的关系。另外,一项工作和工程单靠个人的能力是难以完成的,必须把一部分人组织起来,按照分工招待各自承担的任务。这就强调了与人共事的协作精神。此外,与人协作精神产生的一种和谐亲密的人际关系环境也有益于学生装的身心健康。
计算机科学技术对人际关系的负面影响,可会使人们沉迷于计算机中,对中小学生来说,很可能会从“书虫”变为“网虫”,或迷恋于计算机游戏而缺乏同学之间的交往,或在感到孤独时仅仅与计算机交流思想,以至于发展为心理障碍。因此,在计算机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注意与人共事的协作精神培养,在社会化进程加速的住处时代,以新的态度和方式对待人际关系,对待人与计算机的关系。
由于计算机课程不是高考科目,学生对计算机课认识不够,使计算机课程在中学课程体系中的地位难以保证,由于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单一,受数、理、化等其它学科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影响,大多采用讲解式和灌输式教学方法,不太适合中小学计算机课程实践性、操作性强的特点。
计算机课程是一门新兴课程,还不太成熟,管理体系也不太健全,还没有建立一个完整的计算机教学研究体制,没有形成教学研究的风气,大部分计算机教师与外界联系较少。现在,我们中学计算机课程的研究层次较低,研究的焦点往往局限于计算机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至于教材、教法、评估考试等环节,其研究基本是空白。因此,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力求提出明确的教学目的,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符合计算机课程特点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构建适合中学生的课程教材体系。
另外,在计算机教学中不必一概排斥游戏,因为第一、学生可以通过玩游戏激发学习计算机的热情,并积极主动地从中学到一般软件包使用、安装、复制、压缩等方法;第二,一些编的好的游戏尤其是益智能游戏可以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游戏本身就是由程序组成,其中体现了许多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可以开扩学生思路,自己动手编者按一些简单的游戏,提高编程能力。学生对感趣的事可以极大地调动调动积极性,热情地投入学习思考,这也锻炼了他们的自学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当然,要注意提醒和监督学生不要沉溺于游戏,以到影响正常的学习。另外,学习用的游戏软件应由教师提供,对学生自己拷贝的游戏要事先检
查有无病毒,思想感情是否健康,设计是否适合本年龄段的学生及本校机器,是否有利于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训练基本技能和发展智力、提高能力等。
因此,在计算机的教学中应培养中学生的动手能力,首先,要使他们敢于实践,、乐于实践,不仅使他们掌握计算机基本方法,还要训练其动作的准确性、迅速性、协调性和灵活性。在教学中,常出现一些学生不主动操作,在实习课上做一个参观者,或随意操作的现象。教师要针对具体情况加强引导,提出要求并检查落实,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应有的训练。在学生上机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有意识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使学生养成认真观察屏幕、使用帮助信息等习惯,并能够对屏幕显示的信息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使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新的方法,学到新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第二篇:查找文件,小中学计算机课教案,小中学信息技术教案
第3课 查找文件
教学目的:
1、了解文件和文件夹的基础知识
2、初步认识“资源管理器”
3、掌握查找文件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文件和文件夹的基础知识,初步认识“资源管理器”。教学难点: 掌握查找文件的一般方法。对策:加强动手操作。教学准备: 教师的笔记本电脑。讲课时数:2 操作及打字练习时数:2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五笔字型字根小测试
测试内容:撇区字根:TREWQ,测试时间:10分钟 测试内容:捺区字根:YUIOP,测试时间:10分钟 测试得分计入平时成绩。
二、新课
1、文件与文件名
计算机处理的信息按不同类型存贮在不同的文件中,每个文件都有一个文件名,文件名由主文件名和扩展名组成,中间用小圆点分隔。不同类型文件的扩展名不同,所以扩展名也称类型名。例如:
README.TXT和 PRINTERS.TXT是文本文件 CHORD.WAV和 CHIMES.WAV是声音文件 SETUP.BMP和 CLOUDS.BMP8是图像文件……
在WINDOWS XP中,不同类型的文件用图标表示,每个图标都对应一个文件名,双击文件图标,启动一个程序。
2、文件夹
文件夹代表文件的目录。文件夹包含文件和其他文件夹。文件夹也有名称,与文件的名称类似,每个文件夹都有对应的图标。
3、通过“我的电脑”查找文件
“我的电脑”窗口是一个标准的文件夹窗口,要查看某驱动器中的文件,只要双击该驱动器图标,然后再进一步打开文件夹查看。
4、资源管理器 WINGDOWS资源管理器与一般的文件夹窗口不同,窗口左边显示计算机的树状目录,通常被称为“目录树”。在窗口左侧可以很方便地观察每个磁盘及文件夹的内容。文件夹旁有加号,表示此文件夹可以展开;文件夹左侧有减号,说明该文件夹已经展开。所以单击窗口左侧文件夹旁的加号或减号可以展开或折叠文件夹。文件夹左侧没有加、减号的,表示此文件夹中不再含有文件夹。
5、使用“查找”程序
启动“查找”程序进入“查找”对话框,可以选择“名称和位置”、“修改日期”两个选项标签进行操作。输入名称后,选择查找的驱动器名称,点击“开始查找”按钮即可进行查找。
6、打开“资源管理器”,启动“查找”程序的几种方法: a.单击“开始”按钮,使用“开始”菜单;
b.右击“开始”按钮;
c.右击“我的电脑”图标;
d.打开“我的电脑”窗口,右击某一驱动器。
三、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四、上机练习
在机房上操作练习,并练习打字(五笔)。上课表现如何,计入平时成绩。
五、作业
复习五笔字型字根(折区字根:NBVCX)
第三篇:XX计算机课教学计划
XX计算机课教学计划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交互式网络远程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新型教学形式提供了物质基础,网络多媒体软件的开发成为这一物质基础得以充分利用的关键环节。当今社会所处的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Authorware是一种基于图标和流程线为结构的多媒体创作工具。它融合了编辑系统与编程语言的特色,可以有效地简化多媒体作品的创作过程,因而,自问世以来一直受到广大用户的普遍欢迎,成为众多多媒体开发工具的佼佼者。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践的目的是锻炼和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动手综合能力。学生可在基本掌握各部分内容的基础上同步进行相关实验,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实验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软硬件安装水平和排除故障的能力。
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了解微型计算机各部件的分类、性能、使用、选购方法的基础上,掌握微型计算机维护与维修的基本技能,了解常用外设的安装、使用及日常维护的方法。
1.能根据用户需求合理选择计算机系统配件;
2.能熟练组装一台微型计算机并进行必要的测试;
3.能熟练安装计算机操作系统和常用应用软件;
4.能初步诊断微型计算机系统常见故障,并进行简单的板级维修;
5.能对常用外设进行安装、使用及日常维护。
1.掌握计算机各部件的选购、安装方法;
2.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设置、调试、优化及升级方法;
3.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常见故障形成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1.具有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2.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和市场观念;
3.具备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
前续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为基础。
1.上述教学内容要占教材篇幅的80%以上;
2.涉及的概念讲解深入浅出,并配有大量图片和表格资料,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
3.尽量选取带有与教学内容配套的实验指导教材,能够指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
4.涉及的内容难易适中,并有当前流行的计算机的内容。
1.《电脑组装与维修上机培训教程》.周予滨.清化大学出版社
2.《微型计算机安装调试与维修》.全国计算机及信息高新技术考试教材编写委员会.北京希望电脑公司
l 《硬件大师手册》.田啸.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总学课时: 76 学时
理论课时: 38 学时 实践课时: 38 学时
机动课时: 2 学时 考核课时: 2 学时
第四篇:第一堂计算机课
第一课
教学目标:
能够收集到学生真实的信息,知道学生真实的水平,了解学生的需求,根据学生情况展开今后的教学工作。
教学思路概述:(1)教师自我介绍;(2)学生自我介绍(问卷调查);(3)介绍计算机的重要性、应用和学习方法(4)习惯养成教育。教学活动初步安排:(1)教师自我介绍:
(2)学生自我介绍:这个环节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完成。
(3)介绍计算机的重要性、应用和学习方法(4)习惯养成教育。教学过程
一、自我介绍
二、问卷调查
(1)学过电脑的同学请举手(2)曾经学过哪些操作?(3)都用电脑做些什么?
(4)是否上过网?上网做些什么?
三、计算机的重要性、应用及学习方法
四、习惯养成教育
1、微机室排座次(这个方便以后的教学管理)
2、强调注意事项(微机室使用注意事项级要求)。
(一)课前准备与要求
1、每节课前5分钟由班长按时带学生走进微机室。下课后由带队学生把学生带回教室。上下课路上注意安全,保证路队整齐有序。排路队时做到静、齐、快,路队成两路纵队行走,路上轻声漫步,不喧哗,不打闹。
2、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缺课。每节课要实行点名制度,任何学生不得无故缺课,学生出入电脑教室按次序,不随便跑动,进电脑教室后不经老师允许不得随便动电脑设备。爱护电脑设备,不得随意损坏。
4、为了安全,不得靠近电源、插板等用电设施,不得私自启动空调、风扇、照明灯等电器。
5、不带饮料、各类食品、口香糖等食品进电脑室;注意保微机室内外清洁,不乱丢乱扔。
6、进电脑室后学生各自检查电脑设备是否完好,鼠标、键盘是否齐全,如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教师。
并把未摆放整齐的电脑设备摆放整齐。
7、不经教师许可不许随便启动电脑。不得随意移动显示器的位置,不得随意调整显示器的方位与角度,不得随意更改显示器的设置参数,不得用手或其它物品接触显示屏。不要随便移动电脑桌和网线。不要在电脑桌上乱写乱画。
8、不要玩与学习无关的事,特别是不要聊QQ。
(二)课堂活动要求
1、操作电脑动作要轻柔,轻触开关,轻击键盘,轻按鼠标,鼠标、耳机要轻拿轻放。
2、严禁浏览不法、不健康、不文明页面;不复制、传播病毒;不删除、修改他人的文件资料。
3、严格按老师要求操作,不得作与课堂无关的活动。如果违反取消其上机资格。
4、教育局对计算机科目要进行考试,希望大家引起足够的重视,不但能熟练操作,在理论学习中也要加强。该记的要记下来。
5、课中要专心听教师讲解,仔细观看动作示范,积极开动脑筋。严格遵守课堂组织纪律,不得擅自离开座位。
6、课堂上回答提问与提出问题规范地举手示意,答题或提问态度严肃认真,立姿自然得体,讲普通话,吐字清晰,声音响亮。发言完毕,经老师同意后轻轻坐下。
7、同学间要团结,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学习时讨论的声音要轻,有问题或意见要举手向教师提出。
(三)下课时的要求
1、正确关机。学生应把自己打开的应用程序先关闭,然后从“开始程序—关闭计算机”中把自己的电脑正常关机,最后把显示器的灯也关掉。
2、物品复位。离开时,学生把鼠标、键盘等放到原来的位置,排好凳子,安全有序地离开电脑室。说明:微机室座次表后
第五篇:如何教好小学生计算机课
如何教好小学生计算机课
1.大胆实践,不断创新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俗话说: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益无穷。
2.认真备课
认真备课是搞好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备课就是要备内容、备方法、备学生。备内容、备方法就是“教什么,怎么教”。根据教材中的内容,该在教室内讲课的就在教室内讲;该在机房上的,一定要不断地结合新的发展和学生提出的问题认真地备好课,有的还必须做成课件。与此同时,还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学习态度和兴趣爱好、思维方式和困惑疑点、思想品德和性格特征。只有作到教材熟悉、领会深刻,课件精致、美观大方,因人施教,使学生处于教师的关爱之中,学生才会逐渐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才能积极主动地和教师沟通,搞好学习。
3.变“枯燥”教学变为“趣味”性教学
计算机课程中出现的许多概念相当抽象,在接触实物之前学生很难有直观的理解。例如:讲解“绝对路径”和“相对路径”时,可以利用类比的方法进行讲解作,此例可以用找人的过程进行类比。即“绝对路径”就是“中国—湖北—荆州市—荆州区—中医药高专—2003级临床1班—李四”。“相对路径”就是站在校园里找人的路径“2003级临床1班—李四。通过类比,学生都能轻松地接受这一概念。此外,教学中还可以利用PowerPoint和FrontPage制作具有集声音、图像、音乐、图片和动画效果的漫画幻灯片,学生爱看又爱学,既集中了注意力,又激发了学习兴趣。
4.游戏适量,不断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在适当地时机,给予适量的时间,通过计算机游戏进行辅助教学,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操作计算机的动手能力。例如:在刚接触Windows时,需要操作鼠标,但多数学生是第一次接触鼠标,动作笨拙,极不灵活。教师可以抽出部分时间让学生用“空当接龙”、“斗地主”、“打拖拉机”等游戏练习鼠标操作,边玩边练,寓教于乐,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积极性。
发挥学生作用,做老师的好帮手
有的学生从小学就接触过计算机,有的在初高中开有计算机课,有的高考后参加过电脑培训班或有的学生家里有电脑,基础较好,但对整个理论和实践知识理解的不够系统,容易出现“满罐子不荡,半罐子荡”的现象。例如:有少部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极强,但理论课不爱听讲,贪玩,经常开小差。针对这一情况,可以充分发挥这一部分学生的作用,让这些学生充当“先生”,进行示范讲课和辅导初学者。这些“先生”为了他们的面子,不得不仔细的认真地学习,成为老师的好帮手,这样老师、“先生”和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同时进行巡视辅导,互帮互学、互教互学,从而缩短两极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