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3号文库
临沭县郑山街道浓墨重彩绘民生
编辑:雨声轻语 识别码:22-978149 1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4-27 18:50:28 来源:网络

第一篇:临沭县郑山街道浓墨重彩绘民生

临沭县郑山街道浓墨重彩绘民生

笔者在临沭县郑山街道中心敬老院看到,40多间住房干净整洁,房内衣柜、沙发、电视、大功能热水器等生活用品齐全,娱乐室内几位老人正悠闲地玩着扑克,看着电视„„这是该街道大力实施民生工程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郑山街道以关注民生为导向,最大限度地提高百姓生活的幸福指数,使群众困有所解、住有所居、病有所医、学有所教,展开了一幅和谐社会画卷。

爱心救助弱势群体。街道坚持以人为本,把解决弱势群体的生活困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逐步建立起扶贫济困的长效工作机制。街道投资300余万元建起高标准敬老院和专门的服务办公楼,已集中供养五保老人55人,分散供养45人,投资15万元免费为残疾人购买轮椅100辆,安装假肢21例,安配矫形器10例,购买残疾人用品200件,为851名重病、残疾、特困户办理了农村低保,实现低保覆盖率29.6%;班子领导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利用“春节”、“七一”、“中秋”和“重阳”等节假日,对特困户、老党员进行走访慰问,给他们送去了大米、面粉、猪肉和慰问金,让他们切实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决心解决百姓“三难”。大力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着力解决“看病难”问题。目前,街道建成了18个行政村的标准化卫生室,新农合参保人数达到2.93万人,参保率达到99%;积极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足额落实困难学生资助、农村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并组建了一支“爱心妈妈”队伍,关爱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情况,有力地解决了“上学难”问题。目前,全街道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及初中适龄入学率均达100%,残疾儿童入学率达100%;大力推进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解决群众“行路难”问题。今年街道以推进干线公路的整治为重点,成立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队伍,定期对村村通道路路肩进行维护、清扫路面,保持道路的畅通和整洁。今年新硬化路面50000多平方米,栽植各类绿化苗木4.6万余株,安装路灯280余盏,购置垃圾箱70多个,建立垃圾收集池18个,清除各类垃圾600多吨,切实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第二篇:浓墨重彩绘锦绣——基础设施建设纪实

浓墨重彩绘锦绣

——麻阳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纪实

本报记者 肖丹 通讯员 雷国荣

一条条宽阔平整的公路蜿蜒伸展,纵横山乡;一个个山塘水库修葺一新,星罗棋布;独具苗乡特色的高楼,热闹非凡的广场,如一个个跃动的音符,谱写着经济腾飞、和谐发展的序曲,让人强烈感受到该县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所取得的卓然成效。

近年来,麻阳县立足统筹城乡发展,优化宜居环境,坚持基础先行,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改善了城乡基础条件,推动了城乡全面协调发展。

新城镇:城市化步伐加快,城市品位不断提升

夜幕下的福寿广场,微风拂面,灯火阑珊。每当夕阳西下,远近的居民都会来到这里,开始一天忙碌之外的休闲。而这,只是麻阳城市建设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麻阳按照‘改造城北、提升城南、开发城东’的总体思路发展县城,从空间、功能、形象、特色四个方面进行定位,突出抓好专业规划设施,创新建管思路,科学经营城市,城市化步伐加快,城市品位不断提升。

城东新区建设进展顺利,县城防洪堤二三期工程、城市污水处理厂、无害化垃圾处理场、青少年文体中心、苗乡风雨桥、城南停车场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顺利竣工。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显著增强,县城面积扩大到7.5平方公里、人口达到7.5万人,城镇化率达到35%,比五年前增长8个百分点。人均住房面积达29平方米,县城人均道路面积7.6平方米,自来水普及率10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6.7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4%。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县城。

城市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投入资金近5亿元,相继对县城主干道及人行道实施改造亮化工程,改造总面积34万平方米;修建了绕城公路、城东滨江大道、城南沿江大道;对老城区背街小巷5.6万平方米道路全面实施了硬化改造;建设锦江广场、商业步行街、青少年文体活动中心等文化商业公共建筑,着力打造锦江新城、水岸明珠等一批精品住宅小区,完成了县城2.8公里污水管道建设;对县城强电弱电全面进行线路改造,实现了县城主次干道两边管线入地;对老城区自来水管网实施了全面改造。同时,麻阳还加强对市容秩序管理实行突击机制与长效机制相结合,摊贩管理规范有序;对城区实行全天候保洁,垃圾处理率达100%。

今年,麻阳又投入近2亿元,启动了一批重点市政工程建设,目前,代远大道建设、城东滨江大道二期、市民广场、沿江大道、劳动服务综合大楼等工程设有序推进。“必须以大气魄、大手笔推进城镇布局调整、基础设施改善和生态环境建设,全面改善城镇面貌,提升城镇品位,巩固省级卫生县城成果,争

创国家卫生城市。”麻阳苗族自治县委副书记、县长彭平安向记者描绘未来麻阳县城建设的蓝图,“不出三年,呈现在大家面前的,将是另一个全新的麻阳县城。”

新动力:推进路水电建设,实现历史性跨越

一条条宽阔平整的公路叩开了曾经紧锁的山门;一股股甘甜洁净的自来水流入了万千百姓家;一盏盏电灯点亮了乡村山寨群众的新生活„„在如今的麻阳苗乡,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成为了引擎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动机。

麻阳是后发展山区县,过去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为打破交通“瓶颈”、实现后发赶超,一场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突出推进高速公路、铁路、国省干线公路、农村公路的大交通建设热潮,很快在苗乡大地掀起。

一个集公路、铁路、水运于一体的立体现代交通网络,正在麻阳形成。目前,包茂高速公路吉怀麻阳段建设、209国道改造工程顺利实施;308省道改扩建工程全面竣工;城东新区至兰村二级公路和吕家坪大桥两条干线公路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800万元;拖冲至张家界公路改造工程即将上马开工。与此同时,大桥江至文昌阁和板栗树至燕子岩24公里通乡公路改造任务全面完成;长潭大桥接线工程和跃马寨大桥竣工通车,黄泥溪大桥开工建设。完成通畅工程建设70公里,农村客运(招呼)站26个。

“十一五”期间,麻阳县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9.29亿元,全县23个乡镇全部通水泥(沥青)公路,行政村公路通畅率达92%,通达率达99%。铁路总里程在全市各县(市、区)稳坐“头把交椅”,通铁路乡镇由4个增加到12个,渝怀铁路建成通车,结束了麻阳县上三区不通铁路的历史,渝怀铁路复线建成后,将成为连接大西南的铁路大动脉。麻阳交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公路交通“四纵八横”公路网络初步成形。渝怀铁路、焦柳铁路在麻阳境内穿越而过。

随着209国道改造工程年内完工和吉怀高速公路明年竣工通车,再加上渝怀铁路复线建设即将上马,制约麻阳发展的交通“瓶颈”将实现历史性突破,麻阳必将融入怀化半小时经济圈,加速鹤、中、洪、芷、麻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承接周边城市更多的经济辐射。

以农田水利、防洪减灾、生态环境三大体系建设为重点,全力推进城市防洪、小水电开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水环境治理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五大重点工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去年省、市冬春水利会议在该县召开,成功争取全国小农水建设重点县、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试点县。投入资金4000 多万元,先后实施了黄土溪中型水库和阴山、宝库岭等27 座重点小一型水库除险加固项目。

202_ 年,以被列入全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为契机,投入1600 万元,重点建设锦和、郭公坪、文昌阁、拖冲4 个示范项目区,改造山塘156 口,新建和改造溪河坝53 处,改造电灌设备18 处261.57 千瓦,干支渠配套124 条175.66 千米,田间渠道改造367 条203.17 千米,新建和改造渠系建设物15 处。

近3年内,该县投入9455 万元实施了黄土溪中型水库扩容、县城防洪堤二、三期工程,新建了高村镇漫水村、锦和镇、吕家坪镇等堤防工程6073 米,实现

保护区面积10.3平方公里,防洪标准由原来的5 至10 年一遇提高到了20 至50 年一遇。

与此同时,电力基础建设不断改善,电力保障能力大大增强。新建成110千伏变电站1座,形成了110千伏电压等级为龙头,35千伏网络为骨干,覆盖全县的供电网络,实现了户户通电。今年6月,该县又启动了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对进一步增强供电可靠性、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将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大力实施锦江流域小水电梯级开发,铜信溪、江口、锦江等电站顺利投产发电,全县小水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0万千瓦。城乡电网改造力度加大,成功实现县电力公司由省公司代管,争取上级投入6200万元正在实施农网改造,农村用电户将逐步实现城乡同网同价。

新展望:统筹城乡发展,优化宜居环境

202_年,又一个盛世华章的节点。在中国共产党麻阳苗族自治县第五次代表大会把“着力突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纳入今后五年麻阳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该县县委书记胡佳武满怀信心地告诉记者:“今后五年,我们将始终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项打基础、增后劲的战略举措来抓,力争通过五年的奋斗,努力实现城乡面貌的大改观。”

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的蓝图已然绘就。

——加快县城扩容提质步伐。坚持走外延扩张和内涵提升相结合的道路,着力构建“两水四岸、三区融合”的城市格局,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加强规划和建筑风貌控制,致力将县城打造成“文化底蕴深厚、山水风光秀美、建筑特色鲜明、生态环境宜居”的特色精品城镇。重点开发城东新区,迅速启动行政中心建设,抓好滨江大道、市民广场、民俗风情园和锦江新城二、三期等项目建设;切实抓好城区防洪堤、城东城西路网、管道燃气、苗族文化长廊、民族风情街等工程建设;积极推进木场弄等老城区和棚户区改造;抓好文明山森林公园建设,建好绿溪口滚水坝,推进锦江河、毫洛溪沿江风光带建设,打造靓丽山水景观。

——着力改善城乡基础条件。突出“交通先行”。支持包茂高速、渝怀铁路复线建设,实施300公里“通畅”和450公里交通维修改造工程建设,推动道路等级升级,力争把308省道升级为国道,把吕家坪、江口墟到芷江隐溪和江口墟、锦和至铜仁漾头等4条县道升级为省道;尽快建好大桥江—文昌阁、拖冲—芷江五郎溪、和平溪—辰溪大水田等公路,全面完成县内外断头公路连接;完成锦江吕家坪大桥、江口大桥等3座交通主桥建设和78座农村渡改桥工程,逐步形成以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为骨干的综合交通网络。加快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完成县城防洪堤封闭圈和锦和镇防洪堤建设;规划实施黄土溪水库扩容升级工程,完成小(Ⅰ)型、重点小(Ⅱ)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提高上型水库整体防洪抗旱能力;完成豪洛溪、滑石江等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实施舒家村、大桥江、兰里等乡镇的水土保持治理项目;建设一批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着力解决10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大力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小流域农业生态工程等土地治理项目。加快电网建设,尽早建设县电力调度中心和县城220

千伏变电站,不断优化电源供应、输送、配置体系,突破工业用电瓶颈,加快推进农网改造步伐,实现城乡同网同价。加强通信盲区基站建设,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的“三网融合”,加快电子政务网、科技信息网等工程建设,全面提升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

——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建制镇和边贸集镇建设步伐,增强经济带动能力。大力实施“三乡十村”新农村示范带建设,逐步推行村庄规划审批制度,有序引导农民建房。大力实施村容整治工程,抓好“三清五改”工作,积极推广垃圾处理和污水净化处理,逐步实现农民居住环境净化、绿化和美化。继续实施“碧水、青山、蓝天”工程,加强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治理,切实抓好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保护名木古树,搞好“三边”绿化。

第三篇:江津旅游:浓墨重彩绘新图

文章标题:江津旅游:浓墨重彩绘新图

今年,是江津旅游值得浓墨重彩大书而特写的一年:

3月,市人民政府与重庆新华书店集团正式签署《合作开发四面山旅游资源合同》。根据合同约定,未来3年内,新华书店集团将投资2.2亿元整体开发四面山;

4月,聂帅陈列馆入选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中的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重

庆红色旅游系列景区(点),成为重庆市“一地六区十红”重点打造旅游景区和精品线路;

10月,在全国村庄整治工作会议上,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公布了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山古镇入选;

1月至11月,全市共接待游客107.43万人次、同比增长13.4,旅游综合收入2.03亿元、同比增长11.9;

……

江津旅游为何得到如此大发展?这缘于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两地一中心”的宏伟目标,吹响了“打造蜚声中外旅游胜地”的号角。在对发展观念、体制改革、资源整合、规划建设等方面有益的探索下,我市旅游业的整体形象和市场竞争力得以全面提升。

旅游资源

得天独厚

江津,万里长江一要津。古为巴国地,已有1500多年历史。它位于重庆市西部,全市幅员面积3200.44平方公里,旅游景区总面积538平方公里,占全市幅员面积的16.18。江津,人杰地灵,物华天宝,是重庆旅游资源最富集的县(市)之一。

绿色生态,浑然天成。位于市域南端的渝、川、黔结合部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四面山,有原始古朴的绿色宝库,有万卷丹霞的中华瀑山,有蓝天碧水的世外悠湖,有史前文化的朝源仙谷。与四川的合江佛宝和贵州的赤水、习水组合成我国绝无仅有、世界罕见的首家超大型生态公园。是全球同纬度面积最大,保护最完好的独一无二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有动植物6000余种,被联合国教科文专家誉为“难得的物种基因库”;是“川黔渝金三角”旅游区北部主出入口和近期开发的龙头景区。另外,国家AA级景区骆来山,国家森林公园大圆洞,重庆市级风景名胜区黑石山、滚子坪,江津市级风景名胜区碑槽溶洞、清溪沟等自然风景区,与四面山风景区相彰益彩。202_年,四面山景区被纳入重庆十大旅游精品工程,并是首批启动的5个重点工程之一。

地杰人灵,得天独厚。红色文化、古镇文化、楹联文化、名人文化、先巴文化、移民文化等人文景观与绿色生态景观交相辉映,构成了结构合理、类型较为完善的旅游资源体系。江津,古有明代工部尚书江渊列入二十四史,今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帅”聂荣臻。在整个20世纪的重庆籍中国“两院”院士中,有百分之六十以上是江津人。原中科院院长周光召,两弹元勋邓稼先、工程院院士丁衡高等曾在此就读求学。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陈独秀晚年客死在江津……历史沧桑演变馈赠了江津众多的人文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我市拥有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AAAA级景区聂荣臻元帅陈列馆及聂帅母校、故居和陈独秀旧居等,是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市域内现有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石门大佛、聚奎书院等32个,有天下第一长联、四面山朝源观奇联等人文旅游景点24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个(中山镇),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3个(塘河镇、白沙镇、石蟆镇)。紧靠四面山的中山,素有千年古镇之誉,是四面山旅游的重要人文补充,塘河融合了中西方建筑特色,称作建筑史上的活辞典,石蟆以宗教文化、白沙以抗战文化等都响誉市内外。去年,江津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自然是旅游的精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自然与文化相映,历史与现代互补,我市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具备了“打造蜚声中外旅游胜地”的前提条件。

朝阳产业

犹抱琵琶

丰富的旅游资源,催生了江津旅游。千百年来,这片神奇的土地就像一位养在深闺的少女,在无尽的岁月中苦熬时光,望穿秋水。直到上世纪80年代,以1985年8月四面山林区实行封山禁伐令为标志,江津的旅游业开始起步。当年,四面山接待游客1145人次,实现零的突破。

“走出深闺人初识。”1987年起,江津开始对以四面山为主的旅游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同年,江津县旅游局成立。由此,江津的旅游管理体制从无到有,迈出了关键性的第一步。沧海桑田、造化变迁,四面山旅游揭开神秘面纱。1988年,四面山被定为“重庆市级风景名胜区”;1989年,被定为“四川省级风景名胜区”;1994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经过17年的努力,全市已形成集吃、住、行、游、购、娱、信息为一体,日接待能力达数万人的旅游配套服务体系。以四面山为龙头的旅游业的迅速崛起,不仅为我市国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而且带动了相关的建筑、交通、通讯、金融、文化、服务等行业的发展,旅游支柱产业已初具雏形。

尽管四面山于上世纪90年代就已跻身国家风景名胜区行列,尽管初具雏形的

第四篇:郑山街道文化工作汇报

郑山街道三项措施抓好文化工作

郑山街道现辖26个行政村,5.3万人,总面积76平方公里。近年来,街道“三个文明”建设健康快速发展,呈现出了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稳定和谐、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可喜局面。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外经外贸、城镇建设、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是文化工作始终走在全县的前列。

一是夯实基础。目前,街道先后投资400余万元建立了综合性的文体中心,包括综合文化站、和谐广场和体育广场等。综合文化站设有图书阅览室、文艺排练室等6个功能活动室;和谐广场占地面积10000多平方米,栽植各类苗木25万余株;体育广场是依托街道中学操场改建的面向社会的公共体育活动中心,建有灯光球场、篮球场、乒乓球场、羽毛球场、排球场等,是一处标准化、综合性的公共体育活动中心。

二是抓好活动。在北沟头、海子等村建起了6个体育活动广场,各村都建设了文化大院,在海子、张沙埠等村成立了业余京剧舞龙队、秧歌队,健身操队、门球队等10余个活动团体。充分利用元旦、春节、“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七一”党的生日、“十一”国庆节和“九九”重阳节等重大节日,积极举办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活动的开展,为营造文明乡风,促进新农村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是提供保障。街道高度重视文化工作,从领导、人力、财力等多个方面为文化建设提供强力保障。成立了专门的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配齐配强了文化专职工作人员,健全完善了相关规章制度。每年都财政列出专项经费保障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及活动开展。(苏廷洋)

第五篇:4郑山街道植树造林工作汇报

强化领导突出重点搞好服务

扎实做好春季植树造林工作

郑山街道办事处

全县林业工作会议后,郑山街道抢抓春季植树造林的有利时机,结合全县省级园林城市创建,采取有力措施,扎实开展春季植树造林活动,迅速掀起植树造林高潮。目前,全街道共栽植各类绿化苗木、果树3000余亩。其中,在高埠前村,规划培育苗木72000棵、1100多亩,现已栽植完成大叶女贞、雪松、白玉兰、广玉兰等苗木50000余棵。现将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是强化领导,落实责任。街道制定了春季绿化造林实施方案,召开了由村支部书记参加的专门会议,明确了目标要求,细化了任务责任。实行班子成员包工作区、工作区人员包村,村干部包地块,逐级签订责任状,责任到人,并将植树造林工作列入村级年终考核,与村干部工资奖金挂钩。同时,加强督促协调,严格检查验收,奖优罚劣,确保完成全年的绿化造林任务。

二是科学规划,突出重点。街道结合实际,科学规划,确定公路干线两侧补植、重点项目区栽植、农田林网查漏、街道驻地增绿等为重点,以点带面,在全街道迅速推开。目前,在绿色通道补植3000米,在高埠前村、南古新居、郑山居、官

陆等村居栽植绿化果木1600余亩,在农田林网补植1000余亩,街道驻地绿化面积增加6500平米。今年新发展绿化生态村3个。

三是抓好服务,保证质量。为确保绿化造林质量,街道专门抽调技术人员,组成技术服务队,深入各村居植树造林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向农民传授整地、栽植、管护等关键技术环节,以确保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植树任务。街道还成立了植树造林督查组,对造林进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和通报。

三是搞好协调,重视管护。在落实“谁栽植,谁受益”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完善林权机制,增强植树造林的积极性。街、村两级成立了护林小分队,落实好重点路段、片区及管护人员,巡查看护苗木,督促浇水、护林,确保“栽植一棵,成活一棵,保存一棵”。

各位领导、同志们,我街道的植树造林工作虽然取得了一点成绩,但离领导的要求、和其它兄弟镇街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这次现场会后,我们将进一步对照目标要求,查找不足,学习先进,自我加压,确保全面完成植树造林任务,为“生态临沭”建设做出应有的努力。

临沭县郑山街道浓墨重彩绘民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