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3号文库
新八下三角形的证明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测试题
编辑:风起云涌 识别码:22-1025551 1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6-07 00:59:04 来源:网络

第一篇:新八下三角形的证明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测试题

白云湖中学八年级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

1.已知xy,则下列不等式不成立的是().

A.x6y6B.3x3yC.2x2yD.3x63y6

2.将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应是().

A {x

1x

3A B C D

3.函数y=kx+b(k、b为常数,k0)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x的不等式kx+b>0的解集为().

A.x>0B.x<0C.x<2D.x>

24.如图所示,一次函数y=kx+b(k、b为常数,且k0)与正比例函数y=ax(a为常数,且a0)相交于点P,则不等式kx+b>ax的解集是()

A.x>1B.x<1C.x>2D.x<

25、下列命题错误的是()

A.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B.三角形中,若一边等于另一边一半,则较小边对角为30°

C.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D.△ABC中,若∠A:∠B:∠C=1:4:5,则这个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6、如果三角形的两条边上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在第三条边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A.锐角三角形B.等腰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 D.钝角三角形

7、将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如图所示折叠,使顶点C落在C′点.知AB=2,∠DEC′=30°, 则折痕DE的长为()

A、2B、23 C、4D、18、使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

A.一个锐角对应相等B.两个锐角对应相等

C.一条边对应相等D。一直角边和斜边对应相等

9、到三角形各个顶点距离相等的点是()

A 这个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B 这个三角形三条高线的交点 C这个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D这个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

10、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

A、有两条边对应相等。B、有两个角对应相等。

C、有一腰和一底角对应相等。D、有一腰和一角对应相等。

二填空。

1.请写出解集为x3的不等式:.(写出一个即可)

2.不等式93x0的非负整数解是 .

3.已知点P(m-3,m+1)在第一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是

4、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为30°,斜边和最小的边的和为12cm,则斜边长为.5、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3,则它的面积为.6、在△ABC中,∠C=90°,∠A、∠B的平分线相交于O,则∠AOB=_________;

7、等边三角形的高为2,则它的面积是。

8.如图,有两个长度相同的滑梯(即BC=EF),左边滑梯的高度AC与右边滑梯水平方向的长度DF相等,则∠ABC+∠DFE=___________度.

三、解答题

1.解下列不等式(组),并把它们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1)

x11x(2)2(3x)3(x2)

2(3)

{1x02(x5)4x3(x2)4(4)12xx13{

2x2x1≥ 2373x12xx2(2) 05

2、如图,已知在△ABC中,AB=AC,∠BAC=120°,AC的垂直平分线EF交AC于点E,交BC于点F.求证:BF=2CF.3.如图,AD为△ABC的高,E为AC上一点,BE交AD于点F,且有BF=AC,FD=CD.

求证:BE⊥AC.

F

D(第3题)

4.如图已知△ABC中,∠C=90°,AC=BC,AD是∠BAC的平分线,DE⊥AB垂足为E,(1)已知CD=4cm,求AC的长

(2)求证:AB=AC+CD

A

E

CDB

5.已知:如图,P是∠AOB平分线上的一点,PC⊥OA,PD⊥OB,垂足分别为C、D 求证:(1)OC=OD(2)OP是CD的垂直平分线

O

D

B

6.已知A、B两个海港相距180海里.如图表示一艘轮船和一艘快艇沿相同路线从A港出发到B港航行过程中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分别是正比例函数图象和一次函数图象)。根据图象解答下列问题:

(1)请分别求出表示轮船和快艇行驶过程的函数表达式(不要求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快艇出发多长时间后能超过轮船?

(3)快艇和轮船哪一艘先到达 B港?

第二篇:八下7.6一元一次不等式组2

南京市仙林中学八年级教学案

授课日期:202_年

7.6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2)

学习目标:

1.会运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发展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形成初步的实践能力,让学生能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现实生活,结合生活实际学习数学; 3.通过问题的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探究任务中产生. 学习重点:会运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会运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一、课前反馈:

1.解下列不等式组:

315x33(x1)x17x(1)

(2)

22x102x12

2.在平面直角体系中,M(2﹣3m,1﹣2m)在第四象限,试确定m的范围.

二、探索活动:

1.探索:小宝和爸爸、妈妈三人在操场上玩跷跷板,爸爸体重为72千克,坐在跷板的一端;体重只有妈妈一半的小宝和妈妈一同坐在跷跷板的另一端.这时,爸爸的一端仍然着地,后来,小宝借来一副质量为6千克的哑铃,加在他和妈妈坐的一端,结果,爸爸被跷起离地.猜猜小宝的体重约是多少? 问题1:题中的已知条件有哪些?

问题2:从跷跷板的状况可以概括出怎样的不等关系?

问题3:用什么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试一试,并与你的同伴讨论和交流.

南京市仙林中学八年级教学案

授课日期:202_年

2.例题讲解:

例1:一个长方形足球场的宽度是65m,如果它的周长大于330m,面积不大于7150m2.求这个足球场的长的范围,并判断这个足球场是否可以用于国际足球比赛.(国际比赛足球场长度为100~110m,宽度为64~75m)

例2 :某校组织春游,如果单独租用45座客车若干辆,刚好坐满;如果单独租用60座客车,可少租1辆,且余30个空位.

(1)求该校参加春游的人数;

(2)已知45座客车的租金为每辆250元,60座客车的租金为每辆300元,这次春游同时租用这两种客车,其中60座客车比45座客车多租用1辆,所以租金比单独租用一种客车要节省,按这种方案需用租金多少元?

3.讨论: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是什么?

(1)设__________;(2)根据不等关系列出____________;(3)解___________,画出________;(4)写出答案.

四、当堂检测:(1)课本 P24 练习1、2、3

(2)课外阅读课上,老师将43本书分给各个小组.每组8本,还有剩余;每组9本,却又不够,问有几个小组?

(3)初二年级秋游,若租用48座客车若干辆,则正好坐满;若租用64座客车,则能少租1辆,且有一辆车没有坐满,但超过一半.已知租用48座客车每辆250元,租用64座客车每辆300元,问租用哪种客车比较合算?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认为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五、课后作业:补充习题

六、课后反思:

第三篇:一元一次不等式测试题1

一元一次不等式测试题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_____

一、精心选一选,慧眼识金!

1、不等式①x>-3;②xy≥1;③x2

3;④

xx

231;

⑤x1x

1中,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有().A、1

B、2C、3D、42、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x≥-2的解集,正确的是()

ABCD3、不等式3(x2)x4的非负整数解有()个.A、4B、5C、6

D、无数

4、不等式4x14x11

4的最大的整数解为().A、1B、0

C、-1

D、不存在5、与2x6不同解的不等式是()

A、2x+1<7B、4x<12C、-4x>-12

D、-2x<-66、不等式axb0

a0的解集是()

A、x>-baB、x<-b

a

C、x>b

a

D、x

a7、若关于x的方程3x+2m=2的解是正数,则m的取值范围是()

A、m>1

B、m<1C、m≥1

D、m≤18、使代数式x92

1的值不小于代数式x131的值,则x应为()

A、x>17B、x≥17C、x<17D、x≥27

二、填一填,你能填得又快又准吗?

9、当x___________时,代数式x35x1的值是非负数.610、当代数式

x

3x的值大于10时,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11、若代数式3(2k5)的值不大于代数式5k-1的值,则k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212、x的35

与12的差不小于6,用不等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三、做一做,体验一下成功的快乐。

13、解不等式,并将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1)、2(2x3)5(x1)(2)、104(x3)2(x1)

(3)、193(x7)0(4)、x5213x

214、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4x+m+1=3x-1的解是负数,求m的取值范围.15、x为何值时,代数式x3x1

25的值是非负数?

16、不等式3x1x12a的解集是x>-1,请确定a是怎样的值.17、某种商品的进价为800元,出售时标价为1200元.后来由于该商品积压,商店准备打折出售,但要保持利润不低于5%,请你帮忙算一算,该商品至多可以打几折?

第四篇:一元一次不等式测试题2

一元一次不等式测试题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_____

一、精心选一选,慧眼识金!

1、下列不等式中,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是()

A、2x10B、12C、3x2y1D、y235

2、已知两个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如图表示,那么这个解集为()A、x≥-1B、x>1C、-3-33、不等式组

3x10的整数解的个数是()2x5

A、1个B、2个C、3个D、4个

4、在数轴上从左至右的三个数为a,1+a,-a,则a的取值范围是()A、a<

12B、a<0C、a>0D、a<-12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P(2x-6,x-5)在第四象限,则x的取值范围为()

A、3<x<5B、-3<x<5C、-5<x<3D、-5<x<-3

6、下列不等式求解的结果,正确的是()

A、不等式组x3的解集是x5x3B、不等式组x5x4的解集是x5

C、不等式组x5无解D、不等式组x7x10的解集是

33x10

x7、已知不等式:①x1,②x4,③x2,④2x1,从这四个不等式中取两个,构成正整数解是2的不等式组是()

A、①与②B、②与③C、③与④

D、①与④

8、不等式组x95x1,m1的解集是x>2,则m的取值范围是().

xA、m≤2

B、m≥2

C、m≤1D、m≥1

二、填一填,你能填得又快又准吗?

9、当y_________时,代数式

32y

14的值至少为1;不等式组2x1的解集为.62x010、若y同时满足y+1>0与y-2<0,则y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11、若不等式3xm0的正整数解是1,2,3,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三、做一做,体验一下成功的快乐。

12、解不等式,并将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1)、5(x2)86(x1)7(2)、2x111

35x12

1(3)、2(x1)32x13、解不等式组,并将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1(1)、2x1x,(2)、2x53x,xx1,x2(3)、2x43x3.2x

323

2(x3)3(x2)6.14、如果不等式4x3a1与不等式2x135的解集相同,请确定a的值.15、关于x的不等式组xa0

1的整数解共有5个,求a的取值范围.

32x16、解不等式组x3(2x1)≤4把解集表示在数轴上,并求出不等式组的整数解. 

213x2

2x1

第五篇:《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说课稿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说课稿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说课稿1

说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是华东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三节,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知识的综合运用和拓展延伸,是进一步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数学模型,是下一节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继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元一次不等式之后,又一次数学建模思想的学习,也是后继学习一元二次方程、函数的重要基础,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以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的概念。

2.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并教会学生通过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得到不等式组的解集。

(二)、过程与方法

1.创设情境,通过实例引导学生考虑多个不等式联合的解法。并总结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之间的关系。2.通过对典型例题的分析加深对结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认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数轴的表示不等式组的解,渗透数形结合这一重要的思想方法。2.在解不等式组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数学解题的直观性和简洁性的数学美。

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会用数轴表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的情况。2.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

难点 灵活运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知识解决问题。

(四)、说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信息容量大、操作简单、形象生动、反馈及时等优点,直观地展示教学内容,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而且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积极性。

(五)、说学生的学法:

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不等式,并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知道了用数轴表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分三步进行:画数轴、定界点、走方向。本节我们要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因此由一元一次不等式猜想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学生易于接受,同时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本节所选例题也真正的实现了低起点小台阶,循序渐进,能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

六、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设计了七个活动。

活动一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通过多媒体图片(选择材料通俗易懂,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入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

活动二 引领学生 探索新知

2、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通过上面实际问题的探究,归纳概括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的概念。

活动三 范例讲解 学以致用

例1: 借助数轴,求下列不等式组的解集:

(1)、(2)、(3)、(4)、(分析由课件展示)

例2:解不等式组:(1)(学生板演,教师对照多媒体点评)

活动四:反馈练习巩固提高

课堂练习:P48练习(学生板演,教师点评)

设计意图:这四道习题的设置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的概念,会用数轴表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活动五 数形结合 总结规律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的确定规律:

(1)、多媒体演练

(2)、总结规律:

1.同大取大,2、.同小取小;

3、大小小大中间找,4、大大小小解不了。

活动六:反思小结,体验收获

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谈谈自己的体会?

多媒体设计表格总结。

活动七: 知识反馈,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为了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收获,我把作业分为选做题和必做题。

(一)、课本P49习题3

(二)、选做题:能力提升

1、若不等式组无解,则m的取值范围是。

2、若方程组的解是负数,求的取值范围。

七、教学设计说明与反思:

本节知识与前一节的知识联系比较紧密,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本节内容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知识的联系,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拓展过程,并能通过数轴让学生直观地认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使其了解数形结合的作用。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不等式组解集含义的讲述,让学生做到较深刻的理解,并熟练掌握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从而进一步引入利用观察法、归纳法即可掌握求不等式解集的办法。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说课稿2

一、教材分析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是华东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三节,我把本节内容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及解法,第二课时是不等式组的实践与探索。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第一课时。

《数学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是:充分感受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了解不等式组的意义;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并会用数轴确定解集。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主要内容是一元一次不等式(不等式组)的解法及其简单应用。是在学习了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等式及其性质、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开始学习简单的数量之间的不等关系,进一步探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重要内容,是继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之后,又一次数学建模思想的学习,也是后继学习一元二次方程、函数及进一步学习不等式的重要基础,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是本章的最后一节,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知识的综合运用和拓展延伸,是进一步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数学模型,是下一节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因此,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

数学课程应当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开始,沿着数学发现过程中人类的活动轨迹,从生活中的问题到数学问题,从具体问题到抽象概念,从特殊关系到一般规则,逐步通过学生自己的发现去学习数学、获取知识。得到抽象化的数学知识之后,再及时地把它们应用到新的现实问题上去。按照这样的途径发展,数学教育才能较好地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课堂上的数学的联系,才能有益于学生理解数学,热爱数学和使数学成为生活中有用的本领。

本节课,既有概念教学又有解题教学,而概念教学,应该从生活、生产实例或学生熟悉的已有知识引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取共性,得到概念的本质属性。在此基础上归纳概括出概念的定义,并引导学生弄清定义中每一个字、词的确切含义。华师版的'教科书中,只设计了一个问题情境,我感觉还不够,不能从一个问题抽象出概念的本质。因此,在这里我又增加了一个问题情境,以增加对不等式组概念的理解,加强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

二、学情分析

从学生学习的心理基础和认知特点来说,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较熟练地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能将简单的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有一定的数学化能力。但学生将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在同一数轴上表示会产生一定的困惑。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以感性认识为主,并向理性认知过渡,所以,我对本节课的设计是通过两个学生所熟悉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从而引导其自主学习。

基于对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正确理解不等式组的解集。

三、教学目标

在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预设的教学方法,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通过实例体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是研究量与量之间关系的重要模型之一。

2、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解集的概念。

3、会利用数轴解较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4、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勤于思考、乐于探究,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体验数学的价值。

四、教学手段

本节课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信息容量大、操作简单、形象生动、反馈及时等优点,直观地展示教学内容,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而且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积极性。

五、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流程如下:实际问题——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解法——应用。

活动一、实际问题,创设情境

问题1。

小宝和爸爸,妈妈三人在操场上玩跷跷板,爸爸体重为72千克,体重只有妈妈一半的小宝和妈妈一同坐在跷跷板的另一端,这时爸爸的一端仍然着地。后来,小宝借来一副质量为6千克的哑铃,加在他和妈妈坐的一端,结果爸爸被跷起离地。猜猜小宝的体重约是多少?在这个问题中,如果设小宝的体重为x千克。

(1)从跷跷板的状况你可以找出怎样的不等关系?

(2)你认为怎样求x的范围,可以尽可能地接近小宝的体重?

我提出问题(1),学生独立思考,回答问题。

考察学生对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引出新知。

教师提出问题(2),学生小组合作、探索交流,回答问题。

我预计学生对于这个问题会产生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方法是利用估算的方法将特殊值代入来求出适合不等式组的特殊解;另一种方法是求出两个不等式的解集,并分别将这两个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本题的实际意义,能将两个不等式的解集综合分析。

这里是通过对数量关系的分析、抽象,突出数学建模思想的教学,注重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并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解法。

问题2。

现有两根木条,一根长为10厘米,另一根长为30厘米,如果再找一根木条,用这三根木条钉一个三角形木框,那么第三根木条的长度有什么要求?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回答问题。

教学效果预估与对策:预计学生对三角形三边关系可能有所遗忘,教师应给予提示。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与三角形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尝试解决,促使学生在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体验、得到发展,学会新的东西,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

活动二、总结归纳,得出概念

1、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通过上面两个实际问题的探究,归纳概括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的概念。

即:把两个(或两个以上)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得到了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linearinequalitiesofoneunknown)。

2、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同时满足不等式(1)、(2)的未知数x应是这两个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在同一数轴上表示出这两个解集,找到公共部分,就是所列不等式组的解集。

不等式组中几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

师生活动:在活动一的基础上,将学生得出的结论进行归纳总结。教师要注意倾听学生叙述问题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教学效果预估与对策:估计多数学生在经历了上述的探索过程后,能够对这个结论有所认识。

新八下三角形的证明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测试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