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3号文库
公众参与让土地资源利用更合理(优秀范文5篇)
编辑:独影花开 识别码:22-960397 1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3-24 19:17:40 来源:网络

第一篇:公众参与让土地资源利用更合理

公众参与让土地资源利用更合理 作者:王蕾

中国国土资源报网 202_-03-26 09:39:51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网

阅读提示

202_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快推进政府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土地权属纠纷、违法违规占地等问题引发的上访案件数量多、规模大。建立完善的公众参与机制,是防范和缓解土地矛盾的有效手段。

公众参与理念在我国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集中应用于环境影响评价和城市建设规划两方面,发展至今已有相对成熟的模式,并得到了一定的法律保障。本期特邀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研究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与大家分享在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决策过程中对公众参与问题的思考,并对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公众参与提出建议。

嘉宾观点

□本期嘉宾: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

▲为什么公众参与会出现“说起来很重要,但是做起来不重要”的局面?

石楠:在过去,规划完全是一个高度保密的政府内部循环。现在要求公众进来参与,这需要一个过程。我们希望让各方面的利益都能被考虑到,但在这个阶段就是做不到。为什么?还是发展阶段的问题。我国压缩了城镇化进程,在很短的时间内必须要快速决策,完成大量的技术建设投资。这个在其他国家也是一样的,城镇化程度较低时都是处于快速决策阶段,政治基因和技术基因起决定作用;等到城镇化程度较高了,再把问题考虑得更周全。所以公众参与是分阶段的,第一个阶段是不参与,忽视公众;第二个阶段是象征性参与,只是摆出一个姿态。我们现在基本上处在这一阶段,可能稍微往前走了一点点;第三阶段就是自治阶段,拥有完整的自治体系。

▲具体来说,公众参与是让谁参与,怎么参与?

李铁:现阶段,完全实行大众投票选举的参与恐怕不现实。因为当需要考虑所有公众利益的时候,政府决策会变得很慢。从这个角度来讲,虽然我们可能不会一下子实现所有公众投票参与,但是至少精英阶层和规划师作为一个独立群体的参与和限制作用,应该迫使政府一些拍脑袋的决策得到进一步的遏制,这是目前公众参与最好的结果。至于怎么参与,我想要根据规划内容。一方面,规划中有一定的技术内容,比如说资源在技术或者环境方面怎样分配资源更合理,绝大部分百姓对这方面内容会受到专业知识的限制而无法参与。另一方面,规划也涉及民生,涉及群体的利益,比如说企业搬迁、居民拆迁等。这些容易引发社会矛盾的问题,应该作为公众讨论的内容。

▲更好的公众参与就意味着更好的城市规划吗?

石楠:规划是公众的规划,专家可以讲规划是不是经济上可行、符合发展规律、结合本地特点,但最基本的标准还是老百姓接受与否。目前,我们的规划评价体系从程序设计、审批过程来讲,公众没有能够充分参与,还是处在一个相对封闭的技术圈内。虽然我们在制度

上已经有很多的设定和要求,但是目前在操作层面上仍没有突破。如何从机制上让更多的公众参与进来,这可能是我们设定制度的最核心方面。

李铁:在我的理解中,好的城市规划一定要因人、因地、因时代而宜的。规划的评价体系有几个层次一定要清楚:第一个层次从前后任政府的角度讲,是否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第二从专家和规划师的角度来看,规划资源配置在空间上是否会导致未来城市发展出现更多的问题,比如北京堵车;第三是在社会大众的层面,会不会因为规划造成一系列社会矛盾,影响民生。这些是需要时间来验证的,但是如果在规划制定修订过程中,不同的利益主体都参与其中,虽然不敢说它一定是个好的规划,起码能使错误降到最低程度。

▲在我国现阶段,什么是比较成功的公共参与?

石楠:有些政策决策精英和技术决策精英想得很远、很大,但是犯了一个很大的忌讳,就是站在上面俯视下面。而对于社会大众来讲,所关心的就是周边很小的范围、很近时间段内的问题,这和宏观决策完全是两个角度。所以真正成功的参与一定要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一个结合点。政府想做的事情,老百姓需要的事情,技术和财力又能够支撑的事情,好的案例需要满足这几方面。

李铁:中国特色的公众参与形式,应该考虑到利益结构的调整,考虑到利益的相关人员。不是要通过行政命令贯彻政府的想法,而是通过因势利导,通过考察外部因素,促进规划内容的调整,按照正确的发展思路来解决当地发展实践中的具体问题。

▲怎样让普通百姓真正参与城市规划与发展?

李铁:现在的规划文本技术性太强,老百姓看不懂,应将其用一种更通俗、更普及的方式传递给百姓。进一步说,一个政策概念放在那里,实质内容要让老百姓知道,就要有一个互动过程,这个互动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但前提就是让规划走下神坛,不再是规划界能看懂、百姓看不懂的规划。以图字化、图形化,通俗化的表达方式解释规划,这恐怕对整个规划的公众参与过程是一场革命。

石楠:我特别认同这个。一方面,就是思维方式要转换,我们是自上而下看全局,考虑全市需要多少公共设施,而老百姓看的往往就是我这个小区周边有没有小学、商店。另一方面,就是公众沟通的技巧,很多专家说话都是很专业、很学术的词汇,但是老百姓听不懂。现在很多城市建了规划展览馆,里面最受欢迎的是老百姓到地图或模型上找自己家在哪儿,看看家附近有没有医院、菜市场、公交站。所以公众是以小见大,关心自己身边的环境,需要很具体的信息。

▲随着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如何扩大公众参与范围?

李铁:我觉得通过微博等新媒体手段至少可以将很多社会意见反馈给政府。但其参与群体有限,要有智能手机,同时用140个字表达自己的想法,也要有一定的文化程度。因此在公众参与规划的问题上,我想恐怕微博还是不够的。因为一个城市有很多外来人口,而恰恰这些农村进城的流动人口在城市规划中没有占据有利的位置。他们在居住和就业方面的基本需求,目前没有得到重视。所以,公众参与要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不同诉求的接纳方式,同时还要主动寻求这种参与。

石楠:我觉得参与途径有两点很重要:一是需要加强部门联动,现在做得不够。我们往往觉得规划是部门的规划,但任何一个规划都关系整个城市、全体市民,应该让其他部门都来

进行更多的沟通。二是应该扩大参与范围,尤其是弱势群体。比如说保障性住房能否覆盖到农民工,绝大部分城市没有。既然我们想推进一个相对比较健康的可持续的城镇化,就应该考虑那些有很大贡献的外来建设者。这需要制度设计,在规划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让他们有说话的机会,并尊重他们说出的可行、合理的观点。

在我国,公众参与理念首先应用于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规划的研究中,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应用较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民主政治的进步,公众参与逐步受到重视,公众的参与意识也在日益提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作为公共产品,更多地引入公众参与理念指导其修编工作,意义重大。

前不久,城市中国网举办的“城市会客厅”访谈活动,以“更好的公众参与,更好的城市规划”为主题邀请专家进行探讨,并对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公众参与建言献策,本报记者特将专家观点进行综述。

参与现状:缺乏法律法规保障

我国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公众参与已有初步探索但往往停留在形式上,而且没有法律法规的保障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政府逐渐明确了土地管理利用中公众参与的地位,并不断通过法律法规加大保障力度。《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2_-202_年)》中明确指出,要建立健全公众参与制度。修编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扩大公众参与,切实增强规划的公开性和透明度。目前,我国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公众参已有初步探索,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参与程度较低,还存在着各种问题。

在公众参与主体方面,大部分公众认为他们的意见并不会对政府决策产生影响,所以积极性不高。参与主体往往停留在政府官员、经营群体等阶层,深入不到弱势群体、少数群体等社会底层。公众参与的组织程度低,往往没有一个团体能代表他们的利益,其分散性和无序性造成参与土地利用规划的难度较大。

在参与途径和渠道方面,首先,管理者认识上存在偏差,将公众参与作为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可有可无的环节。其次,公众缺少必要的信息资源,若连应该知晓的基本信息都不知情,有效参与更是无从谈起。再其次,公众参与的程序不规范,停留在形式化运作,没有形成有效的参与机制,公众往往处在被动参与的状态。最后,制度和法律保障不完善,非制度化参与比较普遍。

参与功能:优化配置合理布局

公众参与是优化配置、合理布局土地资源,保障土地资源持续、高效、有序利用的重要环节

在我国城乡建设推进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曾因公众参与不足导致一系列决策失误。比如,农村征地使农民的利益受到侵害;道路建设因布局不合理导致拥堵;城市规划建设使文物古迹被破坏等。而公众参与能够有效纠正这些失误,为土地利用规划带来积极的影响。公众参与有助于客观真实反映土地利用现状。公众对其居住和生活的地区环境更加熟悉,更了解他们日常生活对土地的需求情况,而这些信息正是制定土地利用规划目标、方案和措施的客观依据。在进行土地利用现状及土地供需情况调查时,公众参与能够提供土地利

用结构、分布状况、利用现状、存在问题等方面的翔实信息,为政府和规划人员的决策提供参考。

公众参与有助于减少土地利用规划决策错误。目前,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主体是各级政府。作为土地利用的决策者,政府往往从各部门用地需求的角度出发,对各类用地进行数量、布局和时序上的安排,但这种安排会受到区域经济增长、任期内政绩等因素的影响产生偏颇。而公众参与不仅可以分担政府规划者的责任,汇集各界人士集思广益,使规划成果更为科学合理;还可以打破由政府规划者独自垄断土地利用规划决策的局面,加强公众的监督作用,减少暗箱操作、贪污腐败等问题。

公众参与有助于规划目标体现公众利益。规划者往往由少数专家和政府官员担任,在技术层面上很难把握社会弱势群体的诉求。要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符合绝大多数公众的利益目标,就需要公众广泛参与到规划编制中,由他们直接向规划制定者表达自己的意愿,规划制定者的任务就是将他们的愿望变成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同时,公众参与可以使各利益相关者之间有沟通和倾听的机会,使利益平衡成为可能。

何人参与:自下而上广泛参与

土地利用规划不应该对公众参与的主体设限,而应该广泛听取所有相关利益主体的意见

对于土地利用规划主体的定义有很多种,比如规划区的范围所确定的公众,规划利益涉及的对象所确定的公众,政治意义上的公众概念等等。其实,只要是关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个人或团体,都应在公众参与的范围内。公众参与的本质就是在规划中更加充分地反映大众利益,因此更应该让公共参与广泛化、多元化。

广泛化是指土地利用规划涉及的所有主体都应涵盖其中。比如,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中,市民、精英群体会关心自己的生活、交通是否便利,周边的配套设施是否完善、教育环境是否良好等;农村土地利用规划中,农民会关心自己的未来居住地、生计问题、福利保障问题等。而多元化是指公众范围应兼顾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层面,选取其中具有典型性的代表,让他们的声音能够充分反映社会某一群体的需求和想法。以美国的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为例,其流程是自下而上的。公众参与从基层的社区、城区做起,逐步向上归并。主要通过公告、召开听证会等形式,让专家、学者、社区公众反复参与讨论协商,尽量达成一个多方都能接受的方案。方案主要考虑公众利益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不一定人人满意,但一般要经过半数以上民众讨论同意才可通过。

何时参与:择机参与适度参与

公众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参与应该是有选择的、一定程度的参与,而非全程的、全面的参与

在土地利用规划中,公众参与应该逐步扩大参与范围,而非末端参与或被动参与。首先,在立项阶段,政府官员及专家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进行前期调研,考察土地利用开发的必要性以及土地开发能给当地带来的经济利益。在这一环节,公众参与的内容主要是提供规划区的自然状况、社会发展情况、土地利用分布等详尽的信息。其次,在准备动员阶段,政府相关部门应承担传达规划意图、组织前期调研、公布规划信息等各项工作。在这一阶段,应充分调动公众的积极性,并使公众主动参与到规划制定中。再其次,在规划编制阶段,需

要通过相应的组织征集社会各界对规划制定和执行的意见、建议、问题和愿望。公众可以选择通过问卷调查、研讨会发言、公告回馈、拨打热线、论坛留言等各种途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诉求。最后,在规划论证和评审阶段,规划人员应准备多套规划方案,在充分听取公众意见,最大限度协调各相关方利益的基础上,形成最终合理可行的实施方案。此外,还应该在规划实施阶段,保证公众反馈渠道的畅通,形成共同维护规划成果的良好局面。

当然,扩大参与范围并不等于规划完全由公众决定,公众参与应该是有条件的。因为土地利用规划设计往往要求有全面专业的理论知识,使规划既符合群众实际需求、经济发展规律,也符合时代要求,而普通公众往往无法达到这样的层次。建议在土地利用规划的过程中,将带有决策性质的环节交由专业的规划师和技术人员完成,而与公众利益相关的环节可以由公众发表意见。将规划师的专业知识和公众的基本意愿相结合,统筹整体布局,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

怎样参与:拓展渠道健全机制

从提高公众参与能力、拓展参与途径、健全体制机制等方面着手,全面提升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公众参与水平

一要消除认识误区。通过宣传和教育,使公众参与主体意识到他们拥有话语权,能够影响和改变一些政府的规划和决定。参与也不仅仅是机械的赞同,或者遵循政府强加的意愿,而是可以表达其真实的诉求并得以实现。同时,政府官员、规划者们也应该认识到,公众参与并不一定影响最终的决策,而是有机会与公众进行全面、深刻的沟通,可以了解公众的需求、解释规划的意图,提高规划的可接受度。

二要降低参与难度。土地利用整体规划是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当地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治理、保护在空间上、时间上所作的总体安排和布局。鉴于其复杂性,应从总体规划中摘取与民生相关的部分,作为公众参与谈论的内容。同时,将其中的图表、数据简化为公众易于理解的内容,降低公众参与的门槛,不仅让群众有发言权,也有能力发言。

三要拓展参与途径。公众参与的途径应逐渐多样化,不局限于问卷调查、走访、听证会、座谈会等传统形式。尤其是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很多政府工作能够通过微博、门户网站等形式接受公众监督。对于土地利用规划而言,也可以考虑让更多的社会精英群体利用新媒体平台更广泛、便捷地参与其中。当然,新媒体在受众方面还存在一定限制,更多地倾向于社会精英群体,农民甚少包含其中。所以,公众参与的途径应该是多元并存的。

四要明确参与流程。通过法律对公众参与加以明确规定,公民有权决定和参与土地利用规划。在规划过程中,必须多次举行公众听证会,并根据听证意见及时修改规划。市政府在规划交付批准或颁布时,再次召开公开听证会,给公众一个审查和发表意见的机会,也为规划制定者回答仍然存在的批评意见提供途径。在充分接纳公众意见后,规划交由专家审议机构进行审议,通过后具备法律效应。规划付诸实施过程中,公民还可以提出修改意见。五要完善参与程序。一方面,健全公众参与的利益表达机制。将公众参与这种权利法制化、参与体制制度化,开辟公众利益表达的制度性渠道,建立一套相应的组织程序与保障制度。比如,对于土地利用规划,应完善听证制度,扩大听证会的适用范围、合理确定参与人的构成比例和选择标准、健全听证程序及规则。另一方面,建立土地利用和管理的监督机制。

通过监督委员会、民间组织等团体,监督政府履行义务,减少不当决策的损害,达到保障民众权益的目的

第二篇: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土地资源网-------http:///

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一)基本思想

坚持“城乡一体化”的方针,走立体开发的生态农业道路,在土地整治、开发利用、保护的过程中,兼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重的原则。在开发荒地的同时,要注重水土保持,增加土地投入,保护耕地,改造林地,控制非农业用地,使土地的开始利用向着保护生态、维持平衡、科学开发、合理利用、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

1.因地制宜,农、林、牧、副、渔并举,发展山区经济

坚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的思想,加快农业技术改造和商品粮基地建设的步伐,积极普及先进的科学技术,努力提高单产,确保粮食生产稳步发展。同时要充分发挥山区、半山区、平原的优势,贯彻开发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的方针,依山育林、依水养鱼、依草养牧,实现生态、社会,经济良性循环。

2.合理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开发、充分利用的原则,充分发挥土地的潜力,不断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与产出率。

3.加强管理,统筹兼顾,加速资源转化

要遵循自然和经济规律,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在土地资源的利用上,既要重视人民生活用地、经济建设用地、生产用地,又要保护耕地,加速资源的转化。

(二)具体措施

1.稳定耕地面积,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必须稳定一定数量的耕地面积,这是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的前提,其次是充分利用本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多种经营,提高经济效益。

2.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建立高效循环的农业生态体系。据本次土地遥感调查看,本区耕地比重少,且还有逐渐减少的趋势,但粮豆播种面积较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减少,因此,应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增加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提高粮豆单产,逐步建立高效循环的农业生态体系。

3.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培肥地力。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多施有机农家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地肥力,坚持轮作制度,防治土地资源退化。

4.加强对非农业建设用地的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城镇的扩展,搞好城镇,建设规划,保护生态环境,严格控制砖厂占用耕地,防止土地浪费。

5.搞好林地建设规划。本区林地占全区面积的78%,因此搞好林地建设规划是非常重要的。林地建设规划重点放在调整林木结构上。搞好水源涵养林建设,在疏林地,荒山和退耕的超坡地上种植人工林,恢复林地生态环境,建立以林养农、以林养牧、以林养土特产,以农、牧、土特产促林业发展的生态环境。

6.加强土地管理,科学用好管好土地。强化土地管理,要以改革为中心,以法律为准绳,以科学管理为内容,因此制宜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保护好有限的土地资源。

国内最大的土地流转平台、从事土地流转、土地出租、土地买卖、土地事务代理等尽在土地资源网http://

第三篇:第一节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教学反思doc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合理利用土地资源(1)

――土地资源的特点

(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是中国地理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一章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主要安排了“土地资源的特点”、“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二个内容,其意图是让学生认识土地资源的主要利用类型和分布以及人类面临的诸多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耕地急剧减少等土地资源问题,认识到人类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危机感、责任感,并从自身做起的必要性。由于时间关系本课只选了前一小节内容即:“土地资源的特点”。考虑到初二学生思维活跃、感情丰富、求知欲强,所以在处理教材内容上,我让学生先自主学习,展开讨论,使其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

课堂,应以学生为主体,要让每一位学生绽放生命的色彩。本节课,我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让学生学在课堂、练在课堂,让学生进行自我学习、自我实践、自我探究,充分将学生的首学权、首思权交给学生。具体方法上,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导学案,通过启发、读图分析、归纳总结、练习来突破本课的重难点。采用了新课标所提倡的“探究式学习”模式,提供给学生更多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方式,在了解知识发生和形成的过程中,推动他们去关心现实,了解社会,体验人生,并积累一定的感性知识和实践经验,使学生获得了比较完整的学习经历。在学习中培养学生一种探究性、开放性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

202_年10月18日

第四篇:浅谈小城镇建设中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浅谈小城镇建设中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 作者:王玉香

来源:《新农村》202_年第20期

[摘 要] 小城镇在农村发展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发展小城镇对于推动我国农村城市化建设和工业化进程,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解决农村发展中出现的资源浪费、耕地建设等问题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小城镇建设;土地资源;合理利用

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之一,极其宝贵,土地合理利用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土地资源尤为紧缺,因此必须按照202_中央1号文件精神,积极有序推进我国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坚持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和土地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

一、当前小城镇建设中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小城镇在农村发展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发展小城镇对于推动我国农村城市化建设和工业化进程,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解决农村发展中出现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耕地建设等问题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当前在土地管理与利用方面却存在着以下问题:

1.我国大多数乡镇企业是以原来的自然村落为依托发展起来的,具有明显的地域属性,零散分布于农村。乡镇企业分散分布带来了三方面不良影响:

(1)由于农村大量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人口难以转移到城镇,使得我国小城镇呈现出数量多规模小的格局。

(2)乡镇企业之间难以实现公共基础设施的共享和协作,集聚效益不明显。

(3)农村兼营现象普遍,农业产业化步履艰难。我国是个人多地少的国家,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蓬勃发展以及人口的不断增长和人民居住条件的日益改善,建设用地的迅速增大造成耕地的日渐缩小和人均占地的急剧减少,使得人地关系恶化。

2.小城镇新建继续占地,废弃旧小城镇搁荒

因为小城镇的规划而要求的迁并和新建是符合客观实际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但是同时也带来一些新的问题。一方面,新的小城镇建设继续扩大占地,另一方面旧小城镇又没及时复垦利用。事实上,这些土地即使被复垦利用,也需逐步恢复提高到可以生产的长期过程,从而直接和间接造成农业用地的减少。

3.小城镇扩建,邻近良田遭殃

小城镇用地在空间是的扩展最主要表现为其四周土地首先被占用。这一范围内的土地基本上是经长期耕种的良田,多为莱地,单产水平均很高。小城镇占地不仅是数量的问题而且是质量的问题,这也是造成全国耕地总体质量有所下隆的重要原因之一。

4.居民点小且散乱,缩减迁并困难

我国的村镇尤其是自然村落,绝大多数是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建设布局表现为数量多、规模小、分散零乱。受当地经济水平和乡民恋土思想深厚及第二三产业发展缓慢的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低等因素的影响,村庄的缩减迁并步履艰难,进展缓慢。

二、小城镇建设在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

小城镇建设是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是构筑农村城市化,农民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三产业转移的重要经济平台。也是提升城市品位,提高城镇化水平,改善人居环境,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发展环节。B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必须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增强小城镇的辐射力和带动力。因此,加快小城镇建设,是新时期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我们必须坚持“规划先行,县乡统筹”、“长短结合,监管并重”、“因地制宜,建改并进”、“三农优先,注重效益”、“节约用地,科学发展”、“保护开发、协调兼顾”的原则,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

1.小城镇建设的意义在于,发展小城镇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城镇化道路,是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对内扩大内需,开拓市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扩大农村市场容量;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改善生活质量。

2.小城镇建设的作用在于,积极发展小城镇建设,推进农村城镇化,是合理配置资源,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举措。小城镇建设的作用有:小城镇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力。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农村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而乡镇企业、小城镇商业和服务业的发展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小城镇是农产品加工增值的场所和农业产业化的基地。小城镇的农产品加工较为集中,规模较大,可以形成规模效益。这些加工企业逐步发展为乡镇企业,发展为工业,实现农业向工业的转化,小城镇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城镇的集散作用,小城镇是农村与大中城市的中间纽带。

三、今后我国小城镇建设中土地合理利用的主要途径

按照202_中央1号文件规定,要积极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创新。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规划水平和发展质量,当前要把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作为重点。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落实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特别是县城和中心镇落户条件的政策,促进符合条

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并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多渠道多形式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将有稳定职业并在城市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逐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统筹研究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后城乡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抓住产业转移有利时机,促进特色产业、优势项目向县城和重点镇集聚,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吸纳农村人口加快向小城镇集中。完善加快小城镇发展的财税、投融资等配套政策,安排土地利用计划要支持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农村宅基地和村庄整理所节约的土地首先要补充耕地,调剂为建设用地的,在县域内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使用,纳入土地利用计划,主要用于产业集聚发展,方便农民就近转移就业。继续推进扩权强县改革试点,推动经济发展快、人口吸纳能力强的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下放管理权限,合理设置机构和配备人员编制。根据中央工作会议精神,202_年开始,我们应该从如下途径着手,科学管理与利用土地资源。

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小城镇是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与大中城市的发展统筹考虑,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合理布局,使其协调发展。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是搞好小城镇建设的前提条件和基础工作。编写规划要坚持高起点,坚持为经济建设服务,与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社会发展等方面的规划相协调、体现区域经济和文化特色。

2.集约用地,坚持土地有偿使用,我国人多地少,耕地资源尤为珍贵。必须保护农业的生产能力,非凡是保护耕地。我国人均耕地不及世界人均的47%。到202_年我国人口达到16亿人,但从现在起,必须占用耕地的因素相加将减少耕地202_万公顷。小城镇发展较快的地区一般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经济发达的地区往往又是土资源最为紧缺、耕地质量较高的地区,这些耕地资源流失了,很难靠开发后备资源来弥补。因此保护小城镇周边的耕地尤为重要。

3.加强规划治理,小城镇规划治理要加强宏观调控能力,充分发挥“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相结合的双重调控作用,建立与市场机制相应的规划治理机制,实行以行政、经济、技术、法律等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理。要建立与土地出让、转让的市场机制相适应的规划用地治理机制。对于出让、转让的土地必须规定明确的土地使用条件,保证小城镇总体规划真正落到实处。

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0个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已经发布,共分7个部分26条,文件提出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妥善解决农户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等问题;加快推进征地制度改革,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确保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有提高、长远生计有保障等。“十二五”期间,我们将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建立保护补偿机制,加快划定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落实政府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上级审计、监察、组织等部门参与考核。加快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力争用5年时间把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证确认到每个具有所有权的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有序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要严格限定在试点范围内,周转指标纳入土地利用计划统一管理,农村宅基地和村庄整理后节约的土地仍属农民集体所有,确保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不突破,确保复垦耕地质量,确保维护农民利益。按照严格审批、局部试点、封闭运行、风险可控的原则,规范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试点。

第五篇:杨涛《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教学设计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一、教学内容及分析

内容:1.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2.各类土地资源的分布及原因;3.我国的土地政策。

分析: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土地资源是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本节内容首先介绍了土地利用类型,以此作为铺垫,并按照课程标准要求,接着介绍了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分布,以及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少的特点。接着课文提出了我国土地利用中出现的问题,最后提出“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本节内容层层递进,逻辑性强,利于学生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

二、教学目标及分析

目标:1.通过实例了解土地的不同利用类型;2.通过读图,认识到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3.通过读图,理解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等特点;4.结合实例,了解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理解“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这一基本国策。

分析:土地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受自然和人文因素的影响,我国土地资源总体状况并不乐观,表现在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但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但各类土地人均占有量小。这些内容是为阐述“土地政策”做知识上的铺垫。

掌握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特别是了解到我国人均耕地少偏少,学生才能够认识到珍惜和保护土地资源的重要性,才能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从而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的活动范围较小,对外部世界缺少感性认识,利用地图的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土地资源的分布式本节学习的难点。影响土地资源分布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其中,气候和地形是影响土地资源分布的两个重要自然因素。各地地形复杂,且气候知识也是较难的内容,因此,各类土地资源分布的原因对学生来说也较难。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本课教学中,需要使用到大量的地图、统计图表及其他图片,但课本中所给的图片远远不够,因此,在教学中就需要运用到多媒体设备对教学进行辅助。这样就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地图、统计图表及其他图片,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土地是山川之根,土地是万物之本,土地是人类的衣食父母,土地是一切财富之源,所有的物化天宝都是土生土长,土地是过去的一切,也是将来的全部。

土地孕育了地球上的万物,没有土地人类将无法生存,那么既然土地如此重要,人类又是怎么利用土地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节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2)土地资源的特点

阅读教材第一框: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分析讨论下列问题(小组合:作讨论学习)

1.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利用类型有哪几种?

2.结合课本图3.3、图3.4、图3.5,分析归纳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3.读图3.5,解答课本第59页问题。小组讨论得出答案,教师总结

1.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难利用土地

2.我国土地资源类型齐全,草地比重最大,林地和耕地比重偏小;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小;我国土地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转承)耕地、草地、林地是我们发展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它们都是可以更新的资源,但是利用不当、不注意保护土地资源就不能继续利用,目前我国的土地资源已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3)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阅读教材第二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解答下列问题:(小组合作讨论学习)

1.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哪些问题?

2.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我国先后颁布了哪些法律,并确立了什么土地基本国策?

小组讨论得出答案,教师总结 1.耕地:人为占用量过多,占而不用,浪费极大;地流失严重,肥力下降;半干地区形成盐渍土;北方风沙危害,土地弃耕。

林地:乱砍滥伐,森林面积减少。

草地:过度放牧,草地退化,不适当开垦,草地荒漠化、盐碱化。2.为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我国先后颁布了《土地管理法》、《森林法》、《草原法》等,并把“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确立为基本国策。

(4)巩固

1、有人说沙漠、石山等均属于自然资源,你认同这种观点吗?

2、阅读教材第60页两则材料,然后回答问题。(5)课堂小结

公众参与让土地资源利用更合理(优秀范文5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