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记叙文写作
记叙文写作
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抒情等方式表现实际生活以写人、记事、写景或状物为主的一种文体。
一、选择记叙文的理由
1、容易选材;
2、容易表现真情;
3、容易展示个性;
4、竞争者少。
二、立意口诀:把话题转化成标题,把标题具化为思想,把思想演绎成故事,把故事形象地表达。
记叙文的写作,首先要解决的是内容问题,即“写什么”。无论是记人、叙事,还是写景、状物,作者都必须尽可能深地熟悉反映的对象,尽可能多地占有材料。
三、下面,结合实例谈谈记叙文立意与选材的方法:
第一类是来源于现实生活的那些能够触动人内心的片断或故事。
第二类是取材于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
第三类取材是借物或借景抒情。
(一)第一类是来源于现实生活的那些能够触动人内心的片断或故事。它们中有的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有的心旷神怡,让人留恋忘返;有的发人深思,启人心智。
1、写流淌着情感热血的人和事。
2、写闪烁着人性光辉的人和事。
(二)第二类是取材于历史故事,学生穿越历史时空,在尘封的历史深处追寻那些能够体现文化底蕴、彰显人文精神的历史人物,捕捉那些旷古文明的碎片,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翻作新声,发掘其崭新的历史价值与意义。
(三)第三类是借物或借景抒情。就是从自然界的景物的记叙描写中去领悟人生的哲理。
一、叫做化虚为实。
比方讲,一说,哎呀今天教室里安静极了,咱们同学一说安静,安静极了、很安静、十分安静、特安静,这个词用得太多了,怎么安静啊?是吧,只听见飒飒飒记笔记的声音,有的时候就有一点哗哗的翻书的声音,老师讲话的声音虽然不大,但是大家都听得清清楚楚,窗外有的时候还传来两声鸟叫,有一个同学一不小心把铅笔盒碰得掉在地下,大家很吃惊地回过头来看着他。
二、就是化显为隐。
写作文你要有中心思想,那个中心思想怎么让人感受到?怎么让人看出来?把它融在文章的字句段里面,不要直通通地说出来。直通通地说出来,我感觉到,这个味就不够浓,你要给看作文的人联想的余地、想像的余地。如果作为一个文学作品的话,要给读者二度创造的余地,直通通地说出来了就没意思
第四,就是化平为奇。化情为物。
其一,“哲理味”。说白了,就是文章要“有思想”。学会从日常小事中挖掘出新意、深意来。高中记叙文,已不能满足于把事件本身记叙清楚,如果只停留在平铺直叙一个过程,那么叙述得再清晰也是不够的。写作时应当让事件载着自己对生活的关注、认识与思考,展示自身思想成长、升华的过程,并且用恰当的抒情、议论表现出来。其实,事无巨细,只要懂得去开掘,哪怕是最寻常的事,也可以表现出自己富于个性的感悟来,也能给人许多回味与启迪。优秀作文,都不难发现,大凡成功之作,其实都是小作者生活积淀中形成的独到见解的抒写载体,或是对自己参透的人生哲理的具体诠释。
请看以下几例记叙文中的点旨之句:
3、我要学会忍受,学会把伤痛转移,就像珍珠贝一样,重塑自己的伤口,在伤处磨练出一颗又大又亮的珍珠,闪闪发光,照耀自己的人生。
4、我一直感叹生活于我只是严酷的沙漠,现在才知道,那是因为我心里没有绿洲。其二,“散文味”。即文章读来韵味十足。韵味之一来自“真情实意”,优秀作文中,凭着它取胜的多乎其多。高中记叙文应该在字里行间蕴含丰富的情感。叙说事件时,不能只是干巴巴毫不动情,不能只是用“笔”去写,而应该用“心”去写,用自己的动情去打动别人,感染别人,把读者牵引到自己创设的特定氛围之中,与自己同喜同悲,同乐同愁。即使文学功底不是很强的学生,只要能将真情倾注于事件之中,渗透于字里行间,也能得到好的表达效果。
韵味之二是语言的意味深长。高中记叙文的语言除了具备初中时准确通顺的要求之外,要力求“美”起来,力求蕴藉、凝练、含蓄,以有尽之言达无尽之意,给人回味与思考的余地。每一句叙述都不只是简单直白地交待事件过程,而是包含深意且伴有浓重的抒情。请比较以下几组文章的起始句:
第一组:
1、我没有故事,只有实实在在的生活。
2、这是一件真实的事情。
第二组:
1、“路有点长,夜有点微凉,心情迷迷惘惘,和天空交换沮丧„„”此时,也许只有这首歌能表达我因为考试的失败而带来的伤痛。
2、期末考试失败了,我心情很差。
第三组:
1、五年前那个云霞灿烂的傍晚,在我的一生中是那样暗淡无光――不幸的车祸降临到我的身上。
2、五年前的一个傍晚,我不幸遇到了车祸。
以上三组的每两句话,表达的是同样的意思,但表达效果却相差甚远。第一句的表达不仅给人一种文学韵味十足、语言优美的印象,而且能立时扣住读者心弦,激荡起读者的情感。其三,“小说味”。就是高中记叙文要有适当的虚构。高中记叙文应当可以适当虚构,也许是生活中的一个片断、一个镜头、一句对话、瞬间情景,却可以加以想象,扩充成丰富而完整的事件;也许是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却可以放到自我的生活中去抒写;也许是不同的人经历的事,却可以综合到一个人身上来表现。只要是不违背生活去瞎编乱造,只要是具备生活的真实,把存在的、可能的、甚至希望存在的现实写出来,未尝不是对生活有深刻认识与思考的体现,未尝不是具有想象力、创造力的体现,未尝不是语文功底深厚的体现。如此,高中记叙文的事件会更有典型意义,形象会更丰富,内容会更充实,主题也将更有现实意义。
记叙文注意:
一、以情动人。记叙文应当饱含情感。
二、细节描写。记叙文与主题相关处,体现作者深情处应当适当运用细节描写。但细节
描写不等于啰嗦重复,记叙文语言应简洁,有深意。
三、人称的运用。
四、记叙顺序的选择。记叙文的叙述方式多种多样,有顺叙,倒叙,插叙,平叙和补叙。
在高考中,一篇详略得当,有变化,有波澜,情景交融的记叙文容易打动阅卷老师的心。
第二篇:高中记叙文写作指导
高中记叙文写作指导
一、记叙文写作前要有必要的构思
1.明确写作目的和叙述的中心思想,段落叙述始终围绕着主题而展开,避免空间的叙述和与主题无关的内容。
2.一篇好叙述文需要直接或间接表达以下六个问题,即:该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发生的事、该事发生的原因、以及事件的结果是如何造成的。最能突出中心的是哪个情节(必须详写)。
3.在下笔时必须明确:该从何处开始叙述,该在何处结束叙述,以及应该提供何种事实才能使叙述完整。4.安排好记叙文的叙述顺序。可以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等几种方式。(有助于曲折情节的营造)
二、记叙文强调“把题目演绎成一个故事”
在写作时,要善于在一个宽泛的范围内,“择其一点,不及其余”,从大题目中找出一个小角度,演绎成一个小故事,从一人一事、一斑一点、一枝一叶落笔,大题小作(所谓“大题小作”就是找一个自己有话可说、有思考、有感悟的角度作为切入口),以细小的局部显示宏大的整体,透过平凡的现象挖掘不平凡的本质,在叙述描写中揭示深刻的人生哲理。但题目演绎成的故事不能见事不见人,不能言之无物,更不能平铺直叙。古人云:“文似看山不喜平。”曲折的情节是记叙文的生命。(时、空、人、物、叙述方式的转变可迅速营造曲折情节)
例如:请以“雨过天会晴”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审题导航】
这是一个具有隐喻性的作文题目,也就是说要透过题目中的“雨过”和“天晴”挖掘出与之相对应的社会生活现象,进行思考,确定写作的切入点。
“雨”应该指的是生活中带有灾害性的事物或现象,如目前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菲关系的紧张、台海三通的进展艰难、农民工纷纷失业下岗、大学生毕业就业苦难等等,都可以视之为生活中的“雨”,这些生活现实,都值得我们用一种“雨过会天晴”的眼光去审视,心态去对待。
“天晴”指的是生活中的困难被战胜、问题被解决、危机被消除、**被平息、苦难终过去、一切变得美好幸福起来。
所以审题要抓住“雨过”和“天晴”之间的关系进行思考,既可以谈外在的环境和条件,也可以分析主体内在的情绪也体验,要立足于其间的关联词“会”,“会”在这里即可以表示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也可以表示事物发展的可能性,从题目中给予的材料看,应该偏重于“应该”,偏重于“雨过”天一定会晴,表现的是事物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在构思的过程中,写作者可以从个人的角度出发,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情感发展、人际交往等过程中存在的“雨”,表明一种对未来的希望,“天”一定会晴的,体现出一种个体生命关注自我人生,展示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乐观自信的人生观;也可以从关注国家、民族、社会生活的高度,来剖析目我们国际、民族在遇到“雨”后,一定会在全国人民的团结努力下,迎来“天晴”的美好未来。
从立意的角度,可以注意过程的变化性,体现出一种事物趋势的发展变化的流程,例如可以立足于从黑暗到光明、从失败到成功、从萧条到繁荣、从苦难到幸福、从落后到进步、从死亡到新生、从痛苦到高兴、从沮丧到激昂、从大悲到大喜、从失落到获得、从失去到拥有„„既可以分析自然现象、也可以谈个人体验(如人生经历、命运改变、心理调整、学习体验等)、还可以谈社会问题(如发展的曲折、经济的起伏、社会的公平、分配的合理等)可以切入的角度很多,要选好一个具体的点,进行立论。
总体把握题目,可以发现这个题目作为命题作文,其实反映了一种看待问题的辩证思维的眼光和心态,不要被眼前的“雨”所吓倒,要坚信“雨过”天“会晴”的,这是一种对未来的充满希望的期待,也是事物发展的可能和趋势的体现。是一个结论性的肯定判断,不能对这一论题进行逆向的思维,也就是不能全部否定火部分否定题目的给予的隐含性结论。如果确定了“雨过天不会晴”或“雨过天未必会晴”的立意 1
就是背离了题目的出题导向。
三、重视细节,“将思想蕴涵于描写之中”
要求学生写作时需通过场面的描写组接故事,并把故事的主旨揭示出来,即调动一切描述手段,细腻地表现人物活动或事情的发展过程,让它表达出鲜明的主题,而不是满足于线条式的过程交代,贴标签式的议论鉴定。那些只有故事框架、概括叙述和空洞议论而缺乏具体生动的描写的记叙文绝不是好的记叙文。要让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鲜活起来,除了对人物与事件进行叙述以外,还必须进行细致深入的描写。描写人物常用的方法是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活动描写等等。
四、要设计线索,能纲举目张。
线索是记叙性作品中把全部材料贯串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脉络。有了线索,文章就能纲举目张,浑然一体,更好地表现中心。
清楚的线索应该是有利于读者识别、发现的,如标题、穿插的抒情议论、反复出现的某个物体或词句等。
其设计方式可以是某个人物、某个事件、某种物体,可以是时间的推移、空间的转换,也可以是感情的变化,等等。应试时,我们可以根据中心表达的需要,灵活选择。
五、注意多点题,突出主旨。
写作记叙文要注意多点题,可在首尾通过议论点题,可在文中通过议论或文中人物的对话、心理描写点题,而结尾的议论点题一般是必不可少的。
一、点题的定义点题,就是在文章恰当的地方用简明扼要的语句点明题意,揭示文章的中心,暗示全文的脉络层次。从而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加深读者的印象。
二、点题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1.点明全文中心,使读者一目了然;2.突出文章中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3.升华主题,使文章思想内涵得到进一步升华。点题,是作文获取高分的妙招。点题,是挽救离题作文的妙药。
【策略解读】
1.要重视立意,注意多点题。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主题,主题是作者在一篇文章中表现出来的思想认识,它体现了一个作者对写作对象(写进文章中的材料)认识的高度。一个考生的积极进取的思想意识,健康高尚的道德情操,科学辩证的思想方法,往往在他的文章中表现出来。相反,作文中表现出来的对社会生活、人物事件等方面的低俗、幼稚的认识,也反映出文章作者思想上的不成熟。同时,写作记叙文要注意多点题,可在首尾通过议论点题,可在文中通过议论或文中人物的对话、心理描写点题,而结尾的议论点题一般是必不可少的。
2.要选好题材,准确且新颖。可以是题材本身新,也可以是手法新,旧题材写出新意。题材还可以也应该进行合理虚构。选材时,要尽量写校园外的,要尽量写自己熟悉的,要尽量写有一定的典型性的(能够以小见大),要尽量写一个片断,要尽量写能展开的(展开后能“出彩”的)。
3.要设计线索,能纲举目张。线索是记叙性作品中把全部材料贯串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脉络。繁杂、零碎的材料(人、事、景、物)如果没有一条清晰的线索来连缀、贯穿,就会互不关联,杂乱无章;有了线索,文章就能纲举目张,浑然一体,更好地表现中心。清楚的线索应该是有利于读者识别、发现的,如标题、穿插的抒情议论、反复出现的某个物体或词句等。其设计方式则灵活多样:可以是某个人物、某个事
件、某种物体,可以是时间的推移、空间的转换,也可以是感情的变化,等等。应试时,我们可以根据中心表达的需要,灵活选择。
4.要感情真挚,能打动读者。考场作文要写真实的“我”,让“我”的激情在文中闪光。当然感人的事并非就一定要是痛彻心扉、悲惨至极,矫揉造作、夸张失实的作品反而令人见之生厌、读之无味;真挚的感情首先来源生活的真实,一个普通的但常常会被人忽视的瞬间却让人感受到沉重的滋味。
【例文解剖】
父子伙伴情
我喜欢各种各样的巧克力,不过我最喜欢那种做糕点用的无糖巧克力。妈妈买了一块这种巧克力,我总在不停地打它的注意。(交代铺垫)
帮爸爸扬谷时我突然有了个主意:可以从那块巧克力的一头敲下一块来,妈妈肯定会发现丢了巧克力,但在意识到这件事是谁干的之前,我可以先承认是我偷吃的,也许连屁股也不会挨打。(锁定目标,做好打算——直接心理解剖)
我一直等到妈妈出去喂鸡,然后对爸爸说要回屋去喝口水。我拿到那块巧克力,正准备用刀切的时候,听见妈妈进屋的声音,急忙把巧克力塞进衬衫的硬衬胸中,溜出了房间,把巧克力藏在谷仓里。(付诸行动,发展情节)
整个一下午,我连看都不敢看爸爸一眼,每次他开口讲话就吓得我心惊肉跳。我的双手开始抖得厉害,以至爸爸问我出了什么事,我告诉他只是因为手冷。我知道他没有相信我的话,因此每当他朝我看的时候,我的心就开始怦怦地跳。我再也不想要那块巧克力了,只想找个机会在没有被抓住的当口把它放回去。(多种心理描写手法综合运用,体现“我”的怕。)
在去放牛的路上,我感到平静了一些,头脑也比较好使唤了。我对自己说,我并不真的要真的偷那块巧克力,因为我只想要一小块。如果我把整块巧克力放回去的话,那我就根本没干过什么错事了。(自我安慰,心理变转)
我决定把它完整无损地放回去,但是,对巧克力的向往使我的舌头似乎尝到它那绝妙的味道。我一再想,假如我用把快刀从它的一头切下半英寸,妈妈或许不会注意到它的。
我快速走进牛群时,突然想起了爸爸曾经讲过的话——家里的钱有我的一份,因为我已帮着家里挣钱了。为什么不可以说这块巧克力正是用我自己的钱买来的呢?看来一切都说得过去。(心存侥幸,富于波折)
但到赶牛回家的时分,我又开始担心起来。快到铁路道口时,我决定让上帝来确定这桩事该怎么办。于是,我捡起一根带英的干皂草梗,决定把它抛向空中,看它落地后的方向。如果它指向西方,我就把整
块巧克力放回去;如果它指向南方,我就从头上切下半英寸;如果它指向东方,这块巧克力就是用我自己的钱买来的,把它留下来就不算是偷。
我使劲把那根带英的草梗尽力抛向空中,落地时,她几乎全指向西方,但稍微有些偏南。(用细腻的笔触,凸显文章独到之处,描摹少年心理的变化,以动作来暗示心理,这是本文的最大亮点)
那天晚上,我怎么也睡不着。我竭力回想那根草梗指向南方的程度到底有多大。最后,我翻身下床,悄悄溜到院子里,从劈柴墩上抓起一柄斧头。然后进入谷仓把巧克力拿了出来。我把它拿到外面,搁到牛厩篱笆下面的横栏上。月亮的光亮足以使我看得清要干的事。
就在我动手要切巧克力时,爸爸叫道:“孩子!”(出人意料,更在意料之内)
【例文解剖】话题:语言与沟通(2004年广东高考作文题)
“爱”在心口难开
喝完最后一口牛奶,我默默地把145分的卷子放到父亲面前,他抬起眼哼了一声,签上大名后又继续埋头看报了。我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但终究还是作罢,反正我也习惯了。收拾好东西,我顺手把门带上,那轻轻的关门声,仿佛一声叹息似的。我头也不回,大步向学校走去……
其实,我也想他对我笑一笑,说声“考得不错”的话……
我跟我父亲好像是天生仇人,从小到大,我们的交战便没停过。调皮是男孩的天性,每当我闯了祸,他总一声不吭,抡起皮带没命地抽。大概是遗传了他的执拗,我也不哭,一阵清脆的抽打声和妈妈的哭喊声混战,最终便以“呯”一声摔门的巨响——我夺门而出告终。
妈妈常跟我说,其实他是爱我的,只是不知道怎样表达,要我试着和他沟通一下。沟通?我冷笑,和他这种机器怎么沟通?他甚至对路边不相识的扫街大婶笑一笑,却吝惜地不肯对我展露分毫,他表达“爱”的唯一语言,便是那无止境的皮带抽响。而我回报他的爱,便是比说话还多次数的摔门声……
想着想着,便来到了学校。“嘿!”好友神秘地凑过来,“知道今天什么日子吗?父亲节!”顿时,冰冷的老脸又浮现在脑海,我厌恶地说:“关我什么事?”“你不对你父亲表示点什么吗?我昨晚等不及,已经送了,当我对我爸说„我爱你‟的时候,他居然哭了呢!”好友兴奋地说,然后不由分说地拉我去了精品店……拿着一瓶二锅头和一盒包装精美的皮带,我忐忑地回到家里。送皮带,真讽刺,他又要抽我了吧?“爸,今天是父亲节,这是送你的礼物。”我不动声色道。他愣了一下,慢腾腾地拆开了礼物。出乎意料,他没有勃然大怒,只重重地叹了口气:“今天你妈不在,跟我喝一杯。”也好,壮壮胆。
可怕的寂静,只有酒杯碰撞声。两人都喝得微醺,我望着父亲,幽幽地说:“爸爸,我……我……我爱你……”极轻极快地带过,也不知他听到没有,“我没别的意思,只是你那条皮带快断了……”没等我说完,父亲喉咙里冒出一句:“今天考试考得不错……”我的眼顿时热了。他拿起酒杯,仰头猛地一倒,眼睛闪闪的,红了。他慌忙掩饰道:“这酒……这酒太烈了……”我笑笑,哽咽着:“是烈了点……”说罢也举杯一饮而尽,热泪,流进了嘴里……有爱的泪,是甜的……
一声“我爱你”,化解无数情……
解剖:本文通过对父子关系由隔膜甚至对立到一声“我爱你”的语言表达而沟通了心灵、化解了情感障碍的描述,说明了语言的重要作用,颇有深意;描述也较为真切生动,内容充实,感情真挚,是一篇较好的作文。有时候沟通很难很难,有时候沟通很简单很简单,从难到易也许只隔一层纱———“我爱你”。无论是亲人还是朋友,只要有机会就告诉他们你爱他们,相信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沟通效果。就像本文作者,和父亲的关系似乎是冰冻三尺,但一句真情的话,就融化了所有的冰雪。文章感情真挚,引人共鸣。
【精题解析】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牧师在讲道时,有一个信徒在睡觉,于是,牧师对众信徒说:“想升入天堂的站起来。”除了那个睡觉的信徒都站了起来。接着,牧师又大声说:“想进入地狱的人请站起来。”那位睡觉的信徒被惊醒了,懵懵懂懂地站了起来。牧师对他说:“看来你是想进入地狱了!”信徒环顾了一下四周,又看了看站在讲坛上的牧师,当即答道:“你不是也站着吗?”牧师无话可答。
人们在教训别人时,往往疏忽了自己可能和别人犯同样的错误。所以,还是哲人说得好:“人类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错误,我们仍然要原谅他们,因为他们就是我们。”
请以“仍然要原谅他们”为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解析:本题的关键词是“原谅”,受事者是“他们”,施事者是“我”、“我们”,原谅他们的原因是“他们就是我们”。从所给材料看,牧师的爱心不足,摆出一副训人和捉弄人的架势,显然这种作法是不可取的,哲人的“原谅”才是我们要提倡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教育的方法,爱心最重要,原谅不仅体现了宽宏大量,也是爱的延伸。
第三篇:高中记叙文写作指导
高中记叙文写作指导
(一)一、优秀记叙文的标准
1、描摹形象细腻。
2、情节曲折起伏。
3、立意深刻新颖。
4、感情真挚热烈。
5。多样的结构
6、语言准确生动。
二、记叙文的描写之景物描写
示例:
1、微风早已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一丝发抖的声音,在空气中愈颤愈细,细到没有,周围便都是死一般静。两人站在枯草丛里,仰面看那乌鸦,那乌鸦也在笔直的树枝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
——《药》
(渲染了坟场凄凉的气氛)
2、静谧的夜,窗外游丝般的雨勾起无端思绪。我闭上眼,一丝熟悉的清香在微微潮湿的空气中荡漾。哦,栀子花又开了吗?刹那间我又回忆起那个让我怦然心动的瞬间„„
那是个栀子花开的季节空气中都浮动着馥郁的香气。晚上,做完了作业,我揉了揉发酸的眼晴。好累哦,下楼走走吧!
爸爸踮了踮脚,把枝头那一朵摘下,理理妈妈细碎的头发,微笑着轻轻把那朵花儿小心地插在妈妈发间,那纯洁的白盛开在乌黑的头发上,妈妈像个十八岁的少女那样微微低下了头„„
(栀子花不仅作为背景,而且赋予比喻意义,增添了文章浓浓的诗情画意。)
3、我和她快步来到讲台.一切静悄悄的,老师和同学都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我们。窗外,桃花绽开,鸟儿啾啾地叫着,赏心悦目。
她笑了,笑得那么真诚、友善。老师赞许地点点头,同学们发出“啧啧”的赞叹声,我觉得自己俨然是一个小化学家,窗外鸟儿欢快地唱着歌,我快飘飘然了。
我们都笑了,笑声在河面荡漾着,河水泛起阵阵涟漪,芦苇也不甘寂寞,发出“沙、沙”响声。
(以景衬情,写出了人物此时此刻的喜悦之情。)
4、比较阅读:《记一次救灾活动》中的景物描写
A.星期天的清早,我起床后推门一看,太阳还没有露出来,过了一会儿,东方出现了一片红色,后来越来越大,红红的,照的大地全亮了。到了中午云层逐渐变厚,天气逐渐变得闷热,到了下午,突然雷声隆隆,天空不时划出一道道闪电,不久就下起了大雨。大约下了三个多小时,雨停了,天气也凉快了许多,河水暴涨。
广播里传来紧急通告:三里湾堤坝决口,滚滚洪水······
B.暴雨一连下了两个多星期,鬼天气,到了中午云层又逐渐变厚,天气变得更闷热。到了下午,突然雷声隆隆,天空不时划出一道道闪电,不久就下起了大雨,河水暴涨。
广播里传来紧急通告:三里湾堤坝决口,滚滚洪水······
(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不是为了写景而写景,写景要有明确的目的和作用,直接或间接为文章主题服务。)
范文示例:
栀子花情结
静谧的夜,窗外游丝般的雨勾起无端思绪。我闭上眼,一丝熟悉的清香在微微潮湿的空气中荡漾。哦,栀子花又开了吗?刹那间我又回忆起那个让我怦然心动的瞬间„„
那是个栀子花开的季节。空气中都浮动着馥郁的香气。晚上,做完了作业,我揉了揉发酸的眼晴。好累哦,下楼走走吧!
初夏的夜还是稍稍带点凉意的。我漫无目的地走着突然眼前出现了两个熟悉的背影。是爸爸妈妈!他们俩„„?
我跟了上去。
爸爸妈妈牵着手,宛如一对热恋中的情人。我暗暗发笑,想不到爸爸妈妈也风花雪月起来了呢!
“啊欠!”猛然间,妈妈打了个寒颤。
爸爸紧张起来,一把脱下身上的外套,赶紧给妈妈披上。“啊呀,怎么着凉了!”爸爸紧了紧妈妈身上的衣服,又细心地把她额前轻扬的发丝顺到耳后。
“没事,没事。对了,这么凉,孩子也会着凉的!”妈妈有些焦急。
“孩子长大了,该知冷暖了,还是把自己照顾好吧!”爸爸像责怪一个孩子那样柔声说道。我鼻子一酸,是啊,我长大了,可我何曾像爸爸那样关心过妈妈?
他们继续踱着,忽然停在了一棵栀子树前,栀子花大朵大朵地开放,仿佛精灵一般绽放在夜间。
爸爸踮了踮脚,把枝头那一朵摘下,理理妈妈细碎的头发,微笑着轻轻把那朵花儿小心地插在妈妈发间,那纯洁的白盛开在乌黑的头发上,妈妈像个十八岁的少女那样微微低下了头„„
那一刻我怦然心动,刹那间终于明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温馨,明白了父母在为儿女操劳时,也有自己的世界,我更懂得了珍惜幸福,付出爱意。
栀子花飘香的季节里,重温那怦然心动的感觉。我也在深思:长大之后,我是否能左挽妈妈,右扶爸爸,在栀子树下,让那朵栀子花在生命中常开不败呢?
(简评:
1、这是水到渠成的“怦然心动”!披衣、顺发、责怪、插花构成的细节群描写,使涓涓细流汇成汹涌大潮,猛烈地冲击着情感之闸,弹奏出夫妻恩爱的动人心曲,父母之间互相尊重、相敬如宾。
2、栀子花不仅作为背景,而且赋予比喻意义,增添了文章浓浓的诗情画意;
3、作者以“爱心传递曲”结尾,别具匠心,形象地表达出一瞬间“怦然心动”深远的文化影响力,言已尽而意无穷。)
陕西高考满分作文:秋千月
当你背向太阳的时候,你只看到自己的影子。
——纪伯伦
太阳在窗户外肆意地挥洒光芒,树叶被烘焙得焦灼,失去了生机,无力地垂挂着,整个世界毫无保留地赤裸在一片明艳之中。而我却蜷缩在屋子的角落里,拉上厚厚的窗帘,掩盖
住内心的不安与失望。
奥斯特洛夫斯基曾说,一棵大树,它又粗又硬的根深深扎进土里,如果只是折断树冠,那么它不会枯死。而此时,我似乎已经被人连根拔起。一个黑色的六月,一份沉重的成绩单,顿时将希望打得粉碎。在舔完伤口的鲜血之后,我耐不住苦痛的挣扎,在月挂枝头的时候踏出了房门。
今天应该是十五之夜吧,月亮溶溶地散发着一圈圈光晕,珠圆玉润般的生辉,沉鱼落雁般扣人心弦。而我却依然痛苦着,丝毫不得挣脱。不知不觉间来到院里的秋千旁。那秋千默默地似乎等了我好久,我伸出手抚摸它,一丝久违了的温馨竟从手心传到心底。我轻轻坐上去,绳索发出细微的吱扭声,像是在和我打招呼。我没有摇荡,只是闭上眼,那感觉像啼哭的婴儿在感受摇篮的晃动,内心的痛苦似乎一点点地被平复了。
小时候,我喜欢把秋千荡得很高很高,似乎想去看看那月宫里永远也砍不倒的桂花树。童年,更多的是憧憬和欢笑。稍大一点的时候,喜欢拿着我的短笛,悠然坐在轻轻晃动的秋千上,面对着或缺或圆的月亮吹一支悠扬的小调。秋千也变得沉稳与安静,它晓得给我一份平静,取代年少时的热情。再后来,我只是静静地坐着,面对着那一轮永恒的月,欣赏它的阴晴圆缺。或许还会想起一两句譬如“无言独上西楼”“月是故乡明”之类的诗句来,秋千永远只是倾听着我内心的声音,月亮永远只是静看着我不断成长的身影。
我想重温童年时那一份欢乐,我奋力地荡起秋千,阵阵凉风扑入我的怀抱,扫过我的耳边,我的皮肤感受不到月亮的温度。我猛然睁开双眼,只看见自己的影子忽高忽低,却不见一轮明月在何方。待秋千渐渐停下,我才明白,今夜我背对着月亮!
这时,我突然顿悟。面对着月光,我们会忘记阴影的存在,享受到快乐和宁静;背对月光,我们就只看到自己的阴影,看到黑暗。想到这里,我迅速转身,当月光重新沐浴着我的面容时,我的心已经宁静如高原的湖水了。
阴影,黑暗,挫折,这些其实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转个身,它们就都在身后了。当上帝关上你的大门时,必然会为你开一扇窗。摔一跤也根本不是什么大事情,站起来,大路依旧。
感谢那秋千月,它让我懂得如何认识挫折,如何摆脱阴影,如何迎接光明。
2010年江苏卷高考满分作文选:绿色生活
每每烦躁不安时,低头不语,我就能想起那座桥,那桥下的流水,那流水里融进的我儿时的欢笑„„
初春,正所谓“乍暖还寒”时候,我们便会溜出家门,不理会屋后未化的雪与缸里飘着的块块冰碴子,我们眼里,只有破冻的潺潺流水与水面上不怕冷的野鸭子。嬉笑着,追逐着,疯玩在河边油油的麦田里。有时,牵着心爱的风筝与那顽皮的狗跑啊,跑啊,全然不理会功课的烦恼,更不曾因全球变暖而担忧,心里只漾着笑,如同河面只漾着野鸭子的叫声那般。
待春暖花开已成了夜里的梦,我们几个孩子便相伴漫步在河岸,希望看到有人下河游泳。有人游泳就表明夏天来了。我们从不拘泥于日历表的规定。直到夏天真的走近,却仍未见有人下河时,我们捺不住了,相约脱了衣服,喊着“一、二、三,跳”,可嘴里喊着,身子却往后缩。谁缩得厉害就把谁扔下河里,那进去的扎一个猛子,再探出头来,“不冷,不冷!”又在不经意间抓把泥巴扔在另几个人身上。无奈,只好咬着牙,学就义的烈士那般,奋勇地钻进水里,进了水,才发现河水真的已经暖了。
我们在水里笑了一茬又一茬,水流了一拨又一拨,于是,夏天的暖就被流走了,随水飘来的是清凉的秋。秋天的河俨然成了亭亭少女,端庄,娴静,偶尔被空中的青鸟亲吻一下,便羞得满脸红晕。可是,她却不会拒绝与我们这群孩子亲密接触,我们也会做些有诗意的事。撑一枝长蒿,向芦苇更深处漫溯;拎一窝鸭蛋,举着鸭蛋放歌„„直到夕阳用余辉与河水吻别,我们才依依不舍上了岸,摸摸口袋,却发现鸭蛋已丢,只剩个破洞,懊悔不已,便想着
回家补口袋,可蹦着蹦着就忘了。于是,漏掉的就不只鸭蛋,还有整个秋天。
漏掉了秋,就真的只剩冬了。凛冽的北风狂妄地叫着,企图把我们困在屋里。可我们不怕,我们冲出家门,依然奔向河岸,又跑到冰上飞来飞去,别提有多快活了。只是吓得大人在岸上大叫,却又不敢下去抓,不知是冰太薄还是他们的心太厚„„
是的,我的小河和幼时的我,有段共同的生活,那生活满是欢笑,还有无尽的绿色。可现在呢?只剩下回忆了,桥还是那座桥,河水却变成了黑色,麦田被改成了砖厂,偶尔还能见到野鸭子,却是漂在水上的尸体„„
绿色生活,如今只能回忆了。谁能告诉我,我该去哪儿寻找?
高考全国2卷满分作文:路是月的痕
依稀想来,已有几年未踏上这一条洒满月光的小路了。小路是父亲亲手用鹅卵石铺成,在月下泛着朦胧柔和的光。路的那头,连着那河边的小屋,连着我的父亲。父亲呵,你是否依然执着地坐在岸边,哀怨地吹着笛子,等着儿子的归来?
父亲爱好吹笛。小的时候,父亲的笛声载满了我童年的乐趣,像那条丝带一样的小河,牵引着我的童心在父亲爱的港湾里晃悠。父亲很疼我这个惟一的儿子,老喜欢用粗糙的双手捏我的脸蛋,不顾我疼得哭起来,还兀自傻呵呵地笑。每天日暮,父亲带我到河边的草地上放牛。父亲常常放开牛绳让牛自己吃草,自己便从背后的草篓里摸出笛子,鼓起腮,吹出世间最美妙的音乐。我就靠在父亲腿上,看着天边的夕阳将父亲的头发染上点点金色。我爱父亲,父亲的笛声最美。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讨厌起父亲,讨厌他满嘴烟味,讨厌他的黄牙;讨厌他背个草篓到学校找我,还从窗外傻傻地盯着我看,我还讨厌他没有本事,只知侍弄几亩薄地,连我的学费也没能赚回。我和父亲逐渐隔膜了。在被我吼了几次后,父亲不再打着赤脚去学校看我,不再唠叨着让我好好学习。他保持沉默,而打破沉默的惟一方式就是吹笛,如怨如慕,而在我看来,这又成了不务正业的标志。
我到外地上学去了。离去的前一天晚上,我走上那条熟悉的小路,感觉到一丝眷恋与不舍。路像是月光在地上划过的痕,也划过我的心。几年时间里,我未回过一次家。母亲在电话里告诉我,我走后,父亲整日像掉了魂似的,茶饭不思,只知去河边吹笛子。最终,我应母亲的请求回到了家。到家里已是夜晚,月刚升起,当我怀着无尽的思绪在小路上行走时,遇到了等我的父亲。我忽地一下子哭出来,紧紧抱住了父亲。我请求父亲给我吹笛,父亲答应了。哽咽的笛声又在耳畔响起,响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勾起我的回忆。我感觉到父亲眷眷的爱子之情,感到愧对父亲的笛声,父亲爱我,爱着自己的儿子。他为我吹了十八年的笛子,而我此刻才发现它和我的心竟产生如此强烈的共鸣。
路很美,很美,是月划过的痕。月是路的魂,父亲的笛声是我的心魂!
第四篇:高中记叙文写作学案
高中作文训练学案
——记叙文的审题与立意
学习目标:
1、学会记叙文审题立意,使记叙文“符合题意与文体要求,思想健康,中心明确”。
2、提高作文审题立意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记叙文审题立意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学习过程:
一、审题:
【要义点拨】
审题是作文极其重要、极其关键的一步,这一步的好坏,将决定全篇文章的内容是否符合要求,决定构思能否按正确的方向展开。审题的关键在于完整地理解题意,要看到题对文既有限制的一面,又有不加限制的一面。用一个比喻来形容,可以叫做“戴着镣铐跳舞”。有限制,不是坏事而是好事,可以用来规范立意和选材的大致范围,从而激活我们的写作动机和愿望,并迅速进入构思状态;不加限制,则又给我们以独出心裁,自由发挥的广阔空间,为丰富文章内容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两个方面考虑得周密、细致,就不至于出现思路闭塞和文不对题的现象。
文题:以“家乡的”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记叙文。
审题要点分析:
(1)明白要你写什么抓住文题所蕴含的意义。
(2)确定要你写什么抓住文题中的一两个关键词。
(3)思考你要怎么写如何来组织文章。
文题分析:
(1)题目的定语是“家乡的”所写的内容必须体现家乡特色,因此横线上填入的必须是家乡所特有的东西;想象的内容广泛,但必须紧扣横线上自己填入的内容;不能就所填内容论所填内容,要由此生发开去,但又要落在所填的内容上。
(2)关键词是你要填的内容,那么这一事物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历史、文化、哲理、故事、神话、传说? 1
可以引发哪些联想?如:与文题中提到的类似的内容。可以写这一事物的特点,写它的历史沿革,写由此而引发的有关故事等。
【方法点津】
审题时应注意的主要点有:
1、把握题目的含义
有些题目的含义比较丰富,如《网》、《明天》,它们绝不仅仅是现实意义上的“网”和“明天”,只有细细琢磨出它们的比喻义、象征义,才能准确地把握题目的含义。审清题目含义必须紧扣题眼(题目中透露出的重点的、有寓意的字眼),把握住题目中关键性的有效信息。如《我为_________而陶醉》、《老师,让我悄悄地告诉您》,其中“陶醉”、“悄悄地”便是必须把握住的有效信息。只有把握了题目含义,才能抓住文章应该突出的重点,才能避免在行文中步入误区。
2、要把握题字面上的重心,作细致而深入的思考,努力探究它的含义
比如“我更喜欢这一幅漫画”这样的作文题目。命题者的意图是要让大家对所给的漫画加以比较、评论,从欣赏的角度说出自己喜欢其中一幅漫画的感受和理由。如果仅仅根据某一幅漫画的寓意提炼观点加以议论,就偏离了中心。本题的重心就在于一个“更”字。
3、要善于从限制中发现“自由的空间”
如“难忘的教诲”这个题目,虽限定写教诲,但并未限定写哪一个人对你的教诲,你甚至可以写一件事对你无言的教诲。而“难忘”一词的限制,反而可以启发你注意选材的严格与主题开掘的深度。
4、要认真对待多重限制条件
限制条件有两个以上,就要仔细分析。如“我的第一次野外生活”,它要求写自己的生活经历,并且是野外生活的经历,还要求是第一次的经历。如果注意了这样一些限制,就不会出错了。
此外,如果遇到材料作文(含“话题作文”)之类的题型,则应仔细审视材料,反复研究命题意图,万万不可草率动笔。
二立意:
【要义点拨】
有人说,立意居一篇文章之要津。要津,即是指关键的地方。唐代诗人杜牧认为:“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彩章句为之兵卫”(《答庄充书》)。评价文章可以有许多尺度,但决定文章质量高低、影响好坏的,主要是立意。好的立意,能给文章以灵魂,使文章活起来,从而富有感人的魅力。
立意要点分析:
(1)确立你要表现的主题是什么。
(2)这一主题是否在你审题范围之内。
(3)这一主题所能选取的事例你是否熟悉。
(4)这一主题别人会用否?别人会用,我是否比他们更胜一筹。
【方法点津】
1、方向要正确
所谓正确,就是立意要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表达出来的思想观点和感情要健康、积极向上。立意正确是写好作文的基本要求,也是评价文章的重要标准。一般来说,我们的立意要与我们目前国家社会倡导的公德相一致,要与当前的时代精神相一致。如:歌颂真、善、美,抨击假、恶、丑,提倡以人为本、爱国、诚信、环境保护、无私奉献等等。决不能表现一些厌世消极的思想,或者是为那些腐败分子、迷信分子歌功颂德。
2、情感要鲜明
情感的鲜明是指在文章中的情感指向要明确,该批判的批判,该歌颂的歌颂,并且在你的语言中要饱含感情。最好不要出现那些让读者想不透的模棱两可的情感倾向。
3、思考要深刻
深刻的思考就是要求我们能透过事物的现象去挖掘其内在的本质,思考出对人生,对社会有意义和价值的东西,能在一般人的认识上再进一步,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那一点,并能给人以启示。思考的深刻需要我们对眼前的事物作仔细深入的思考,找到事物的内在联系,并能用文章的语言表达出来。
毋庸置疑,全面、准确、深入地捕捉题目信息,深刻、鲜明、新颖地确立文章主旨,这是优秀考场作文的基础。因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审题立意的成功便是作文成功的一半。
文题分析:
(1)文题给予的内容是“家乡的”,它的涵义是要表现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但这种情感决不能泛泛而谈,要通过具体的事物将它表现出来。所以,选好事物十分重要,它必须是最具家乡特点的。
(2)因为要表现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抒发出出自内心的热爱,因此所选的又必须是自己熟悉的。例文
家乡的碧螺春
父亲爱喝茶,去杭州、黄山等地,从不忘带几罐好茶。于是家里的茶罐也就多得很,连房间里都带着些茶的味道;客厅,就更用说了。
父亲喝茶自是很讲究的,除了上好的茶壶器皿外,茶叶是最重要的。苏州卖龙井的不少,但大多是些囤积在仓库中卖不出去的品质欠佳的茶,所以龙井是不常喝的。
三、扣题:如何把审的题意表现出来。
扣题的重要性:扣题,是密切材料和中心的重要纽带,是突出中心的重要手段。
1、如何扣题:
A.开头、结尾、段首要尽量扣题,最好出现文题字眼。
B.开头应尽量做到化大为小,力避平淡的抽象议论,尽可能快地奔向主题。
C.文章要常注意或明或暗地点文题。
D.结尾点题,最好能与文章的开头照应,并且能点明或深化你要表达的内容。
2、扣题方法: 如以“难忘的瞬间”为题写一篇文章
①抒情式扣题。这种方式多用于以第一人称叙写的与“我”关系密切的、感受较深的片断材料中。如:某同学在写看到父亲手的抒情
我猛然回头,看到父亲的手停在半空中,干枯、皱巴、无光泽。那一瞬间,我惊住了:不,那不是父亲的手,父亲的手原本是那么漂亮,我怀疑我的视觉出了问题。但那双手的确是父亲的。我抬起头,从上到下打量了以一下父亲,以往的帅气荡然无存,有的只是他那饱经沧桑的脸庞。那一瞬间,那一双手已深深地,永远地烙在我的记忆里,令我终身难忘。
再如:门开了,露出了他的脸,令我惊讶的是,他竟是嘴角弯弯地微笑着的,一刹那间,我只觉得阴沉的天空被捅出了一个窟窿,光芒四射的阳光瀑布般地倾泻而下,整个世界忽地亮堂无比,暖人心腑。我紧张的心一下子松弛下来。也许太出乎意料,那一刻,就定格在我的脑海,成为一种永恒,使我至今仍可栩栩如生把它再现出来。
②议论式扣题。大多用于以第三人称叙写的片断材料中。
如:某同学作文的开头:
昙花因为它那瞬间的美丽而得到人们的青睐,流星靠它那瞬间的光辉而拨动人们的心弦,烟火凭它那瞬间的光彩而使人们惊呼。是的,瞬间的美往往更令人难忘。
③抒情和议论相结合式扣题。当作者叙写了一位受人尊敬和爱戴的人的片断之后,往往不满足于冷静的议论揭示其优秀品质,需要渗透强烈的感情,这就需要采用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方式来扣题。
如:某同学作文中间部分
昭君,在你说出“我去”的那一瞬间,整个朝廷都被你的刚毅与勇敢而震撼,历史也因你而改写。
3、点题注意点
①点题巧妙,既要恰倒好处地点题,水到渠成地议论抒情,不能牵强附会或以空洞的议论和抒情冲淡记叙和描写。
②用语贴切,不能过分做作,③衔接自然紧密,让“扣题”真正成为联系材料与中心的纽带。
佳作欣赏:
难忘瞬间
太阳快落山了,可我却久久地站在夕阳的余辉中不愿回家,手中捏着的是那份惨不忍睹的成绩单,我无法面对妈妈那充满希望的眼神。
我漫无目的地走着,但又不得不回去——妈会担心的!
迎接我的,照例是妈妈的笑脸,未等我开口,妈妈便拉我进门,兴奋地对我说:“囡囡,妈妈给你做了你最喜欢的红烧肉!”
妈告诉我,这是用卖鸡蛋的钱买的,高三学生要补补身子。听到妈妈的这番话,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妈妈不断地给我夹肉,自己却不尝一口,妈妈说她已经在烧饭时吃过了,说完,还故意咂一下嘴,好像在回味刚才的味道。
碗很快见底了,我心满意足地离开了厨房,到房间里学习,突然想到成绩单。
当我回厨房打算把成绩单拿给妈妈看时,我却看到了令我终身难忘的一幕:妈妈在啃我吃剩的肉骨头。妈背对着我,手里拿着骨头在使劲地啃着,瘦弱的肩膀也随之颤抖着,昔日的青丝已多了几根白发,在白色的日光灯下,不安地颤动着。
那一瞬间,我看到了妈妈的苍老,原本不富裕的家因为要供两个上高中的孩子已日益显得拮据,爸爸又在相隔千里的北京打工,家里的重担都落在了妈妈身上,但她毫无怨言,她说她虽然苦,可孩子们懂事就行。
妈依旧站在那里在啃着骨头,而我却不敢出声,我怕妈妈被惊动,我不敢面对那份尴尬。泪就这么顺着我的脸颊肆意流淌,无声无息地滴落在手中的那份成绩单上,一滴一滴,一片一片,慢慢地润湿了纸,也淋湿了我的心。
我默默地回到房里,手里捏着的是那份成绩单,那一瞬间,我怎能忍心告诉她,她的这么不争气,不,我不能!
坐在床上,满脑子都是那一瞬间妈妈的背影,我看到了妈妈的辛苦,妈妈的苍老,也看到了我的不懂事,无知的我竟真相信妈妈已经吃过„„
妈妈你知道吗,当女儿看到那个瞬间,心里是多么的愧疚,我感受到了你的爱却辜负您的期望,在那一瞬间,我就决定,一定不负你的厚望。
四、练一练
以“我的生日”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主题明确,注意运用描写手段;字数不少于800字。
1.请作审题分析:
2.请作立意分析:
第五篇:高中记叙文写作指导
高中记叙文写作指导 —但肯寻诗便有诗
257447山东省利津县第二中学 刘增群
学生作文:
雪花依旧在飘
山东省利津县第二中学 2008级16班 张玉玲
雪花零零星星地,飘了整整一天。(开篇的景物描写为全文情感的抒发做了铺垫。)
桌上挤满了好吃的。(“挤”动词的运用非常富有表现力,不止是表现了食物的丰盛,联系内容来看更是为了表达对即将离家外出打工的父亲依恋和不舍,亦是为后文情感的抒发张本。)
馋嘴的她又问:“娘,爹咋还没回来?要不咱先吃吧!”母亲只是看了她一眼,把爹出门穿用的衣物一件件整齐、叠好,摞成摞,打好包裹。一会儿又解开,再添几件,包好,又解开,实在没得添放了,目光就定在那儿出神。(此处有关人物动作表情的细节描写,表现了母亲对即将出门打工的“父亲”的牵挂、不舍等复杂的情感。)她知道父亲要到城里打工了。难得今天一下子有这么多好吃的,她实在忍不住了,咽着唾沫,盯着满桌的菜,心中不停的想:“爹,你快回来吧!”(看似随意的一笔,既交待了事件发生的背景、本文中心情感的缘起,也写出了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的心理表现,读来真切、真实。)
“咳,咳……”熟悉的声音,她马上听出是父亲回来了。噌的从座位上跳起,冲着里屋的母亲大喊:“娘,爹回来了!”(“噌”拟声词的运用、“大”形容词的运用,所表现的不是“我”动作的迅速而是“我”内心的急切,也为下文的“我”情感的抒发做了铺垫。)
母亲像没听见似的,继续手上的活。(此处有关母亲的动作神态描写也非常传神、真切,把一个农家妇女对即将出门的丈夫满腹牵挂但又涩于表达的形象真切的描摹了出来,可见小作者对生活的观察细致,也可以看出作者描写功夫的老到。)
这时父亲已经推开了门,她像鸟儿一样飞到父亲面前(比拟修辞的运用,恰切的表现了我对父亲回家的期盼,尤其是动词“飞”不止写出了女儿内心的急切还有父亲平时对女儿的宠爱),接过父亲的帽子,兴奋的拍打着父亲帽子上的雪。“爹,帽子上咋这么多雪?你咋才回来……”她唧唧喳喳的问个没完,父亲只是“嗯,嗯”的回答着。父亲将手放在烧得通红的火炉旁烤了又烤,脸被炙热的碳块映的发亮。回头望了望桌上的菜,从脸上挤出一丝儿微笑,(此处的动词“挤”也很有表现力,作为家里的顶梁柱,即使生活举步维艰、前路渺茫也要挺住,尤其是在孩子面前,从一个成年读者的角度看来感觉是多么的真切啊!由此也展现了小作者不凡的写作功力。)忙说:“先吃饭。”那晚的屋里变得安静了,静的能听到三种频率不同的呼吸声。(此处的场景描写突出表现了即将分别的一家人的万千情感:说不尽的不舍与无奈,说不尽的依恋,说不尽的嘱咐叮咛……真是“无声胜有声”啊。)
“爹明天就要走了。”
她想着、吃着,却吃不下了,父亲母亲也都是欲言又止的样子,饭吃的很慢很少,菜几乎一动未动,一桌子都菜成了摆设。(寥寥数语运用动作描写、场面描写来表现人物情感,极富表现力、感染力。不是饭菜不好,是情感使然。)
已躺在被窝中的她久久不能入睡。她听到父亲穿鞋的声音、走路的声音……(此处的描写表现了“我”关注着父亲的一举一动,“声声入耳”所展现的是女儿对父亲依恋之深情感之切。)
父亲最终推开了她的房门,她立刻闭紧眼睛,装成熟睡的样子。父亲轻轻地把桌子擦了一遍又一遍,把书摆了又摆。她悄悄地将眼睛眯成一条线,窥视着父亲的一切。她真想跑下床,搂着父亲跟他说:“爹,你别走了,我想你.……”但她知道,她不能,她得睡,还得睡得很熟,可是,那泪是忍不住的……
父亲时不时地回头望望她,吓得她用力闭上眼睛,心咚咚直跳。
“这么大了,睡觉还是不让人省心。”父亲边说边将被褥揪了揪,又小心地擦去她眼角的泪,轻轻地拍着,拍着……(这几段中作者运用了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正面侧面描写,多种描写手法的运用,既表现了“父亲”浓浓的舐犊之情、浓烈的父爱,也表现了“我”对父亲的依恋与不舍,还有我的懂事……)
本没想睡的她却不知不觉地睡着了。(此处的“不想睡”与“睡着了”运用矛盾的写法,正反两个角度所书写的都是爱,温柔的父爱,温暖感人。)
似乎刹那间,天就已亮了,雪光把她屋里照得亮亮的。(幸福的时光似乎总是那么短暂……)
她第一眼就发现父亲不见了,她竭力去找,包裹不见了,连院子里父亲的大脚印也都模糊不清了……(父亲不声不响地走了,已走了很久了。)
雪花依旧飘着,纷纷扬扬的,天地都模糊了,白茫茫一片。(此处的场景描写,融情于景,把“我”对父亲的爱与情感熔铸入无边无际的雪景,雪无尽则情无限,给人以无尽的想象与感动。)
上面这篇文章是学生张玉玲的一篇习作,不失为一篇非常优秀的习作。文章之所以成功不仅在于小作者的浓烈的真情实感、真切的生活体验;更在于多种艺术手法表达技巧的运用,极大地提高了文章的表现力。语言一旦依附于思想就有了无限的表现力。借此总结一下记叙类文章的写作技巧,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注意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常见的比喻、拟人、对偶、排比等等修辞手法,写作时适当的加以运用,既可以增强文章的文采,又极大地提高了文章的表现力。
如本文:
1.“噌的从座位上跳起” “冲着里屋的母亲大喊”,“噌”拟声词的运用、“大”形容词的运用,所表现的不是“我”动作的迅速而是“我”内心的急切,也为下文的“我”情感的抒发做了铺垫。
2.“她像鸟儿一样飞到父亲面前” 比拟修辞的运用,恰切的表现了我对父亲回家的期盼,尤其是动词“飞”“像鸟儿一样”不止写出了女儿内心的急切还写出了父亲平时对女儿的宠爱,浓浓的亲情跃然纸上。
3.“桌上挤满了好吃的。” “挤”,动词的运用非常富有表现力,不止是表现了食物的丰盛,联系内容来看更是为了表达对即将离家外出打工的父亲依恋和不舍,亦是为后文情感的抒发张本。
其他的多见于对文本的点评,在此就不加赘述了。
其次,对于记叙类的文章,最能增强文章表现力就是多种描写手法的运用。人物描写、环境描写,正面、侧面描写等多手法恰切运用,既可以使文章变得曲折多姿,又有利于思想主题的传达表述。文似看山喜不平,讲求的就是多种手法的运用。
如本文:
1.场景描写的运用。“雪花零零星星地,飘了整整一天。”开篇的景物描写为全文情感的抒发做了铺垫。结尾“雪花依旧飘着,纷纷扬扬的,天地都模糊了,白茫茫一片。” 此处的场景描写,融情于景,把“我”对父亲的爱与情感熔铸入无边无际的雪景,落雪无际则亲情无尽,给人以无尽的想象与感动。
2.人物动作、表情等细节描写的运用。“母亲只是看了她一眼,把爹出门穿用的衣物一件件整齐叠好,摞成摞,打好包裹。一会儿又解开,再添几件,包好,又解开,实在没得添放了,目光就定在那出神。” 此处有关人物动作表情的细节描写,既表现了母亲对即将出门打工的“父亲”的牵挂、不舍等复杂的情感,也说明了小作者对生活的细致观察、真切的体验。
3.多种描写手法的综合运用。“她想着、吃着,却吃不下了,父亲母亲也都是欲言又止的样子,饭吃的很慢很少,不少的菜几乎一动未动,一桌子都菜成了摆设。” 寥寥数语,运用动作描写、场面描写来表现人物情感,极富表现力、感染力。不是饭菜不好,是情感使然。“父亲最终推开了她的房门,她立刻闭紧眼睛,装成熟睡的样子。父亲轻轻地把桌子擦了一遍又一遍,把书摆了又摆。她悄悄地将眼睛眯成一条线,窥视着父亲的一切。
她真想跑下床,搂着父亲跟他说:“爹,你别走了,我想你.……”但她知道,她不能,她得睡,还得睡得很熟,可是,那泪是忍不住的……
父亲时不时地回头望望她,吓得她用力闭上眼睛,心咚咚直跳。
“这么大了,睡觉还是不让人省心。”父亲边说边将被褥揪了揪,又小心地擦去她眼角的泪,轻轻地拍着,拍着……” 这几段中作者运用了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正面侧面描写,多种描写手法的运用,既表现了“父亲”浓浓的舐犊之情、浓烈的父爱,也表现了“我”对父亲的依恋与不舍,还有我的懂事……
第三,讲求文章的结构章法,培养布局谋篇意识。好的文章必然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如本文的首尾两段“雪花零零星星地,飘了整整一天。”“雪花依旧飘着,纷纷扬扬的,天地都模糊了,白茫茫一片。” 遥相呼应,从内容上来说,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了女儿对父亲无尽的思念,彰显了主题;从结构上来讲,首尾呼应,使得结构完整,浑然一体。虽然这是作者所预先设计好的,属有意为之,但读来自然真切,是因为这样的描写都是作者依据所表达的主题所精心谋划的。写文章之前要预先谋划好文章的结构,本文所选用的就是常见的首尾呼应法,但常而不俗,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把浓浓的亲情融于无尽的雪景,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第四,讲求平中见奇,追求独到新颖。亲情是最常见的话题但也是很难写、很难写好的话题,动不动就是“千人一面”。这就需要平时多多思考自己的表达思路,借鉴但不沿袭他人。“有得忌轻出,微瑕须细评”(陆游诗:《戏题稿后》),有了创意还需多加修正,追求独到,不落俗套。本文的独到之处就在于作者把亲情熔铸于浓重的雪景,笔墨不多,但情意无限,可谓别具匠心。
第五,少说话多描写,多客观少主观。很多同学认为记叙文就是多运用语言描写、多让人物说话,这其实是陷入了一个误区。人物的语言必不可少,但不宜多,说得太多会让读者丧失思考的机会,反而会是文章失去意味。如本文人物的语言寥寥几句,其中“我”话语不过四处,而父亲的话仅是“先吃饭。”“这么大了,睡觉还是不让人省心。”简单的两句,作者把无尽的情谊都熔铸于情景、场景的塑造描写上,客观地描写反而给读者思考回味提供了充分的空间。
第六,学会观察生活,提炼生活。如本文的评点中指出的,文章中很多的精彩、动人之处都是与作者的生活体验、作者对生活细致观察分不开的,没有生活的体验是很难做到的。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但写作不是生活,作品中的生活是经实际生活的加工提炼而成的。如本文有关父亲外出打工的事件绝不是一个晚上的事情,原原委委可能要好多天,但作者就把好多天的事情浓缩在了一个雪夜,使得文章主题突出思路清晰。不加提炼的实际生活是难以成为感人的艺术作品的。
诚然,各种手法的运用确实可以提高学生文章的表现力。但同学们还需注意以下几两点: 1.要根据自己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去选择恰切的表达方式,不要为了表现而表现。不能仅单纯的为了所谓的表现力,而一味地堆砌运用各种手法。
2.语言依附于思想才有生命力。无论什么样的表达技巧如果脱离了文章的思想,就失去了价值和意义。
也就是说,要想写好记叙类的文章,同学们更需要注意的不单是技法、技巧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去发掘自己的生活,抒写自己真切的生活体验。“情动而辞发”,感情蓄积足了,表达的主题明确了,胸有成竹了,抒发的时候再稍微讲求一点儿技法,好文章也就成了。
“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袁枚的《遣兴》诗),当然,好的文章绝不是一日之功一时之力,还是千锤百炼的结果。上述例文《雪花依旧在飘,勤于思索,多加练习,相信每个人都会写出属于自己的文章,“但肯寻诗便有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