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名师小学英语教学观摩研讨会活动心得
名师小学英语教学观摩研讨会活动心得
道滘镇实验小学郑海萍
这次我有幸亲临2014年名思小学英语教学观摩研讨会现场,聆听全国名师及专家的观摩课和讲座,让我倍感荣幸,收益颇多。参加这么盛大的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我激动兴奋之余,更多的是感想反思。本次研讨会学习带给我的不仅是享受和收获,还有心灵的悸动和理性的思考。大师就是大师,他们风格各异,有的声情并茂,张弛有度;有的激情四射,潇洒自如;有的朴实无华,却不失大气……可以说,每节课都让我眼前一亮。大师们的口语让我羡慕,是我以后努力的方向;他们组织课堂的能力,教学的机智,严谨的态度无不让我崇拜。
我最喜欢林丽老师的课,她的课幽默,有趣,让我领略到大师的巧妙和严谨的教学设计。这节课主要讲一条毛毛虫变蝴蝶的故事,林老师一开始使用了头脑风暴的形式让学生复习与今天有关的单词,从而引出了A caterpillar。在提到这个的时候林老师抛出了几个开放性的问题,如:1.Do you like the caterpillar? Why? 林老师的讲解由浅入深,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2.Do you know anything about the caterpillar?在她的课堂上学生可以自由的提问,这对于我们老师来说是非常冒险的,因为你不知道学生会提出什么刁钻的问题,但是林老师却是放开了手脚,让学生提。在这里让我看到了林老师的能力和素质。同时也反思自己的不足。3.What happened with the caterpillar? Try to guess and say in the group.在猜测故事部分中,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新编出很多有趣且不同的故事,这充分地体现了教师的因材施教。这样达到了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共同提高的教学效果。
此次深圳之行收获颇多,让我尽情享受了一顿精神大餐,感受了小学英语课堂所散发的艺术魅力。我要感谢领导能给我这次机会,让我走近名师,走进精彩的课堂。最后我用这句话来勉励自己:一分耕耘,一份收获。语言不是最好的行动,行动才是最好的语言。
第二篇:2016名师经典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心得
2016名师经典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心得
公文名师经典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心得 2016年4月18日至20日,有幸到成都参加“国基教育大讲堂·蓉城之春”全国小学数学名师经典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此次成都之行令人难忘。
4月18日下午一点,我们一行数人乘车从资中出发,历时一个半小时到成都。已经很多年没有到成都了,日新月异的发展,让仅存在记忆中的一点儿关于成都的印象已经找不到任何的痕迹了。进入成都市区,街道两边碧绿的青草、绽放的鲜花、优雅的树木和悠闲的行人首先就让人感觉到成都这座“休闲之都”的魅力;林立的高楼,间或着古老的建筑恍若让人有穿越时空的感觉;塔吊、地铁围栏等,无不又在宣示着城市发展的生机与活力;市区差不多一个小时的车程既让人体会到成都之大,又让人觉得有一点点无奈。报到后,找到好不容易才在网上提前预订的旅店,已经是下午五点。稍事休息,又得去看从旅店到会场的路线,还好,不算太远,才放下心来。吃过晚饭,出去转了转,无意间转到了府南河边,处于城市中央,风景尚好,行人亦多,但不敢多转,毕竟明天还有一天的学习。回到旅店,十点准时休息。
4月19日的学习按规定是早上8点半开始,我们想去占一个好位置,早上7点就起床,洗漱完毕后匆匆在路边小店吃过一点东西,不到8点就到了会场。不过,比我们早的是大有人在,会场正中间前几排的位置已是让他们捷足先登了,还好,右边的第一、二排还有几个空座位,赶快抢占。幸运的是,下午和20日的早上都抢到同样的位置。此次全国小学数学名师经典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按计划除了会议的学术主持陈洪杰为我们进行有关“辩课”的专题讲座外,还请7位名师为我们展示11节观摩课。由于自己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时间不长,加上很少有这样高水平的学习机会,因此,一直在心中充满了期待。
第一节成都高新区芳草小学的赖杉老师执教的《邮票的张数》就对我形成了很大的“冲击”。整堂课45分钟里,赖老师大胆地将课堂“放”给孩子们,小组讨论用了18分钟,分享交流用了20分钟,老师只是在开场时简洁地提出了要求,中间适时有一些追问和点评;学生们的表现让人惊叹,不仅解决问题的方法多种多样,还表达得头头是道,相互间不仅有表达交流和补充深化,还有质疑和答疑。学生真正成为了整个课堂的“主人”。这是赖老师借鉴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创新地运用“CEO”模式进行课堂组织教学的“分享式教学模式”。分享式教学模式的基本单元是“问题——思考——分享”,其基本原则是:“意识前移,人人参与;教师让座,参与无错”,其关键在于小组合作学习的“CEO模式”。其实,“CEO模式”通俗地讲,就是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根据学生学习能力水平的差异,进行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人员搭配,每个小组有学习层次不同的4位同学,每个人有自己相应的“职位”,例如:一号叫做“信息官”,二号叫做“公关总监”,三号叫做“技术总监”,四号叫做“首席执行官(CEO)”,也就是小组长。组内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任务,当然最重要的还是CEO,他们的学习基础和能力水平相对比较强,要承担组织小组学习活动、检查与督促订正作业、指导和帮助组员学习、向教师反馈和与家长交流组员学习情况等职能。当然,这种模式是不是就让其他的同学,或者说是相对较差的同学就受到冷落了呢?赖老师在课后的互动式评课中,也回答了这个问题,她说,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之所以这样编成一二三四号,目的就是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同样获得展示与表达的机会,比如,每天由不同序号的学生做主打发言,可以增强他们的主动性,锻炼提升表达能力;CEO也不是“终身制”,可以进行调换或轮换。“CEO模式”通过“节俭的导”和“慷慨的放”,实现了令人惊异的课堂角色转换,破解了当前自主探究合虚化的困局,破解了教师对全体学生的“泛关注”和“定向关注”的困局,解放了老师,解放了学生,使老师有了“分身术”,为充分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可能。为了让分享不流于形式,在分享时还有“四有”的要求,即,有表扬、有疑问、有补充、有提醒,这些都是学生自己完成的。赖老师说,这种模式的培养也不是很困难,大概两个星期就能进入状态,而且效果是非常地好。这一节课,带给听课老师很多的思考和启迪,我想,今后自己在教学中是完全可以学习和借鉴这种教学方式的。第二节《字母表示数》、第三节《生活中的负数》,都是由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浙江金华市环城小学校长俞正强执教的。第二节是新授课,第三节课在上课前,俞老师发现由于教材版本不同的原因,已是学生学过的内容,而临时改成了复习课。俞老师的课让人觉得非常地轻松愉悦,其语言非常地浅显易懂、幽默风趣而又富有感染力,再加上夸张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让课堂上的孩子和听课的老师们笑声不断,在堪称严谨的数学教学中“独树一帜”。例如:“现在又来预测老师要干什么了”、“这两个同学今天是专门来预测、指挥老师的”、“现在最厉害的同学上来了,那其他的同学就都来当老师”、“既然你们说要进入主题,那我们现在就开始进入主题”、“肯定、一定、唯一吗”、“数学课的每个环节都充满陷阱,要小心一点”、“你就是没有问题的人,那其他有问题的人就都找她”、“我发现你们很容易满足”、“不问不觉得,一问不知道”、“你如果再不发表(自己的看法),就让它憋死在肚子里”、“从今天开始,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很伟大呢”、“学习后就掌握了赚钱、亏本和保本”„„俞老师的风格和成功之处,在于让孩子们能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喜欢数学,最好地诠释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在课后的互动式评课中,俞老师真诚地与老师们进行交流,希望我们能像种地一样,要先平整好土地,也就是打好基础;一切要以孩子为主,采用适合的方法,方法没有对错之分,只有合不合适,一个好的课堂要用很多方法丰富起来;很多后面发生的问题根源都在前面,因此要关注问题本身后面的问题;要善于学习别人,“相观而善谓之摩”„„
就在会场门口简单地吃过午饭,又赶快去抢占位置。下午首先是本会活动的学术主持、《小学数学教师》副主编陈洪杰为我们进行了《辩课的情与理,知与行》的专题讲座。陈老师针对公开课、听课评课等的真实性、研究性和有效性,就“辩课”与大家进行了交流。“辩课”的实践进阶分为“细节重建——同课同构——同课异构——异课同构——风行水上”等层次。其中,细节重建部分让人印象深刻。细节,既包括学生的学习行为,又包括教师的教学行为,往往容易被忽略,但恰恰是细节能折射出教师教学的敏感性、教育理念与教学艺术;当把细节拿出来进行辩论的时候,这些细节才成为问题,发现了问题,就找到了改进的空间和成长的可能;在细节的改进中,要处理好“开放与封闭、预设与生成、群体与个体、结果与过程、主体与主导、简单思维与复杂思维”这六组相对矛盾的关系。再关注并处理好细节的基础上,通过同课同构、同课异构、异课同构等实践,达到“风行水上”的境界,形成自己的风格,体现老师的生命价值。联系到学校日常的公开课等教研活动,往往流于形式,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心态:“我是来学习的”、“我水平有限”、“说了也白说”、“这么多人为什么要我说”„„因而往往是敷衍了事,要进入辩论是更不容易。辩课的目的就是要提升教师的问题意识,提高教师对教学问题的敏感性,引导教师改进问题,获得成长,恢复教师应有的专业性、智慧性和挑战性,这是教师获得职业快乐与幸福的源泉,而能成为一个更有意思、更有意义的老师。辩课需要坦诚、悬置和务实,坦诚就是要袒露自己,并不是来打酱油和打瞌睡的,而是“在场”的;悬置需要反思成见、放下虚荣(身份、地位和别人眼中的自己),享受碰撞、交流的乐趣;而务实就是“提一个问题、提一条建议”。改变自己,从辩课开始。下午的第一节课是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的潘海燕老师上的《字母表示数》,和上午俞正强老师的课是“同课异构”,也的确体现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潘老师的课更接近于我们日常教学中的常态课。她从学生入手,依靠学生来展开和进行:从学生经验出发,关注知识经验的前后联系,让数学的知识“立”起来;从学生生活出发,将数学与学生的真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的兴趣“舞”起来;从学生思考出发,让学生真正经历数学思考的过程,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正是因为潘老师的教学注重从学生出发,才让“静止的”教材有了“丰富的”课堂表现。
下午的第二节课是浙江省海盐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副校长顾志能老师上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练习课。在你们的日常教学中,练习课往往就是学生做大量的练习题,学生们苦不堪言,往往效果也不见得有多好;要把练习课上成教研的公开课,更是觉得难度很大。顾老师的这一节课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他首先用“计算能手、计算高手”的评价方式很好地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然后,引导学生口头编了7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式题。在这7道题中,首先让学生观察其中哪些是可以通过口算得出结果的,然后通过口算解决了其中的4道题。剩下的3道题也不先计算,而是让学生通过估算来进行结果的大小排列,这样又锻炼了学生的估算能力。重点通过402×31这道精心准备的题来进行深化,让学生通过这道题中的5个数字进行重新编组,使得答案比原来的答案要小,并找出其中的最小的那一个,在这一过程中,极大地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观察、思维和表达等能力。最后通过三位数乘两位数中答案最大的题目(999×99),而解决了答案的位数、估计答案的可能性及介绍古人的计算方法等。顾老师的这一节练习课,口算、估算、笔算样样齐全,学习过程丰富,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得到了很好的训练和提升。
一天紧张而充实的学习结束了,晚饭后,抓紧时间去了一趟成都著名的景点“锦里”。锦里充分展现了成都深厚的历史底蕴,红红的灯笼映衬着古老的建筑和街道,路边的小摊出售着纸扇、石砚、糖人、皮影等琳琅的商品和特产„„可惜天公不作美,还才逛了不远,突然而至的一场雨让我们“落汤”而回。
第二天,4月20日,我们和其他很多老师一样,也早早地来到了会场——空军大礼堂。大家还在等待的时候,8时过2分,一阵剧烈的晃动突然袭来,大家立刻反应过来:地震了!当时我坐在会场右边的第一排的最右边的第一个位置,1米左右就有一个双扇的木制应急门,当时门还未打开,有两三个女老师着急地推门却怎么也推不开。我一边招呼其他的人“快跑”,一边飞起右脚,连踹三下,将门踹开了(这应该不算是破坏国家财物吧,后来我还检查了一下,只有锁被踹烂了,门基本上无大碍)。人流将我“挤”出了门,来到了外面的空地。听课的老师很快都疏散了出来,其他楼房中的人也纷纷从楼上跑了下来。经历了2016年的“512”汶川大地震,大家的心理承受能力明显地提高了不少,在外面停留了十来分钟,大家仍然记挂的是自己的位置,看到没有什么后续的反应(可能是距离的原因,大家觉得震级不是很高,当时没有引起重视),又纷纷回到了礼堂,准备继续听课和学习。会议的主持人在开场白中,称刚才的地震为一个“小插曲”,上午第一节上课的江阴市实验小学教导处副主任强震球老师还一再申明“刚才的震动与自己无关”。不过,逐渐传来的消息,[第一课件]让大家了解到是距离成都150公里的雅安发生了里氏7.0级的地震,震源深度只有13公里。如此近的距离、如此强的震级,让大家的心里不由得忧虑起来。第一节课刚开始一会儿,会议的主办方和空军的管理人员就上台宣布,由于地震和余震的影响,所有的大型会议、活动一律取消,所有人员就地疏散。我们也就离开空军大礼堂,最遗憾的是我们大家都最想听的吴正宪、张齐华两位老师的课没有能学习!
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最想念的是远在资中的家人的情况,特别是听说资中的震感比成都还要强,就更放不下心了。妻子不在家,只有儿子和岳母在家中,不知道他们怎么样?只和妻子发了条短信,家中的电话老是打不出去,一直打了好几次,终于接通了,听到儿子的声音,才放下心来,他说他反应还很快,在地震发生时还叫外婆一起跑到了楼下的空地,不过现在又回家了,我交待了几句,并让他和外婆暂时不要呆在家中。我们学校的校长也在第一时间给我们发来了短信,告知消息并提醒我们要注意安全,让我们觉得非常感动!
结束此次难忘的成都之行,我们一行人又匆匆地踏上了回家的旅程,终于在中午12点50多回到了资中。一下车,感觉资中有一种从未曾有过的亲切!公文
第三篇:省英语教学观摩研讨会”观摩心得
省英语教学观摩研讨会”观摩心得 东平县教育局 张桂云
2012年9月19-21日,我有幸参加了山东省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通过这三天的听课学习,我受益匪浅,收获颇丰。与此同时,我感受到了自己和优秀老师的现实差距,领略到了各位出类拔萃的英语教师的风采,精湛的教学艺术,以及深厚的教学功底。虽然这些老师将讲课的风格各异,水平不一,但是其实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去学习借鉴的优点,找到差距和自身的缺点。本期活动为期三天,共16节课,每个地市都有优秀教师参加,更有许多优秀的专家来予以当场点评。下面我就来谈一下我对这次优质课听课的一些浅薄的认识:
感受之一:此次观摩会采取同课异构的形式,组织严密,科学、公正、公平、公开,选材新颖,话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且注重了对教材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本着淡化比赛、着力强化研究氛围,这次研讨对每一个到会的老师的专业发展都是非常有益的。
感受之二:是来自全省各地的老师们的学习热情,这种浓厚的学习氛围深深地感染着与会的每一个教师。这次评选规模盛大,听课教师来自全省各地,无一不在认真地记着笔记,学习经验。
感受之三:是来自授课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精致的课堂艺术和自身的业务素质。教师自身良好的素质是讲好课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在几天的听课中,我发现优秀的教师都有几个共同点:
1、参赛课充分体现了英语课标意识,突出了三维目标。高度重视了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地位的发挥,高度关注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很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很多开放性的问题,给了学生很多思考、想象和
表达的空间。
2、参赛教师打造出个性化教学风格,极好地展现个性魅力,口语流利,发音地道,语调优美,词汇丰富,表达流畅,把英语课堂打造的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3、教态亲切自然,表情丰富,很富有感染力,课堂的组织、调控能力很强,能轻松、活泼、潇洒的进行授课,富有艺术性。
4、教师亲和力的自然流露帮助顺利的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在借班上课中,参赛教师运用课前几分钟的活动,如:老师的自我介绍,欣赏歌曲或视频,和同学们问好,介绍家乡和学校,帮助同学们分组,赠送学生实物等学生拉近距离,大部分老师的互动做的有声有色,学生参与积极,为正式上课师生之间的有效配合大小了良好的基础。
感受之四:是教学内容设计扎实有效,环节紧凑,导入恰当,过渡自然,总结活动大胆创新,任务设计贴近学生生活。我们本以为这种大型的比赛教师会各显其能把内容设计的很花哨,其实恰恰相反,大部分教师的课上都很平实,每个环节都着力于学生更扎实的掌握当堂课的内容,每一项活动任务的设计都关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注重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思维过程。
感受之五:是授课教师不管是问题的拓展还是任务的设计注重了情感渗透。新课标指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老师除了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和知识技能,还要体现“寓情感与教学之中”的教育理念。因此,类似于OK,Very good,Wonderful ,Well done, Excellent ,You didi a good job!这些表扬鼓励的话语在课堂上随处可见,只要学生积极回答了问题,就对其进行鼓励,并且多数来时对回答不上问题的学生都有一定的提示或帮助,这也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其次,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问题的设计和讨论,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例如,淄博实验中学的周新雅老师在Summary部分问学生:Would you like to take gardening as a hobby or a career? 且发出倡议:Love Nature and Enjoy Our Life.这种设计会引发学生的自我的道德追问,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之情。
感受之六:是学生参与面广,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通过开放性的问题设计,梳理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通过听课我们发现教师的教学理念都发生了转变,把整个课堂还给了学生,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主体参与,教学中互动模式多样,多采用小组竞赛的模式或创造一个语境,让学生展开联想,激起了学生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营造了宽松、民主、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因此在课堂上老师让学生回答个A、B、C、D的问题大大减少。
感受之七:是参赛教师都巧妙的使用多媒体,但课件并不花哨却非常实用,效果也非常好。,真正做到多媒体只是辅助教学的作用。有的老师适当的引入实物教学,使学生接触到的知识更立体、更直观,更生动,扩展课堂信息的交流容量,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为学生创建了形象、生动、有趣、地道的英语语言环境。
感受之八:是丰富多彩的阅读课模式,我们泰安一中的赵老师所采用的“总-分-总”阅读模式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种模式思路清晰,层层推进,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感受文本,深度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能深层地与文本及作者对话。在词汇的处理上,参赛老师也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阅读中出现的陌生词汇一定要处理,可通过课件提前处理,也可结合文本,通过上下文猜测。在这方面,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级中学的冯喜红老师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感受之九:是就教学过程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和大一起探讨
1、不能过分关注个人教学任务的完成,强行推进教学环节,而忽略对学生思维的关注,剥夺学生思考的权利,代替学生梳理、归纳知识,要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关注学习效果。
2、课堂教学评价有行但缺少实质性的东西,对学生回答问题过程中存在的错误不能不处理。
3、进一步优化阅读课流程。要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文本,语言的输出与输入比例要适当,不能脱离文本,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所以,我们今后要在阅读课教学上,开动脑筋、下大气力做好三个层面的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体验成功的英语课就像品尝一杯醇香的美酒,聆听一首动听的歌曲,欣赏一幅精美的油画,使人仿佛进入艺术的境地,真的是一种享受,亦是一种幸福。通过观摩学习,再次体会到:成功的执教一堂优质课,绝非一日之功。只有乐于学习,勤于思考,日琢月练,才能做到源头活水、厚积薄发,才能使教学艺术得以提升,才能使师生共同享受每一堂课。希望我们每一位英语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慢慢渗透这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争取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第四篇:小学英语教学观摩研讨会报告
小学英语教学观摩研讨会报告
10级本(3)班 胡一娟 为更好的培养教师队伍,让学生全面了解教师教学的实践环节与过程,在李金妹老师的带领下,于2012年10月25上午在J1—207教室,组织所有选了教学法的同学,观看了关于小学以及初中英语教学观摩研讨会的视频。这里,我将着重对小学英语教学观摩研讨会进行如下报告。
所观摩小学教学的视频,是由湖北宜昌金东方学校(小学)任英语课的老师程石所主讲。看完整个视频之后,给我很大的震撼与感触。相对于以前的教学模式来讲,程石老师所应用的教学方式,更合理也更具有吸引力。记得我们那时候上英语课的时候,学生完全受控于老师,课堂教学活动以老师为中心,老师是教与学的主导者,而学生只是扮演听众,接受的是是一种枯燥的“填鸭式”的教育。老师的教学模式也无一例外照搬传统的3P教学,即讲授,操练,输出。没有任何新意,纯粹只是满足大班教学的需求,以及来自家长,学校,社会高升学率的要求。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多是“高分低能”,动手实践能力差,创造性思维严重缺乏。步入21世纪,国家的教育改革也紧跟时代步伐,先后提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教育战略方针以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教育政策。号召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教师在教学环节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发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思想政治素养,道德品质,身心健康,人生观,社会观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最为重要的是实践能力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真正做的这点,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老师改变教学观念,与时俱进,在设计教案的时候,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完成某一具体教学环节的过程中,自己自发主动地掌握知识,变被动的老师教授为学生自主性的探究学习。这些新的教育理念在程石老师的小学教学视频中或多或少均有体现,这种教学模式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让学生在娱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娱乐。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程石老师借助多媒体,PPT,卡片以及flash视频给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上了一堂以节日(圣诞节)为主题,以书信的格式为蓝本的英语课。致力于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通过书信的形式,获得英语国家节日(一种或几种)的集体信息,并能就此与中国的春节作比较,做到学以致用。在教学的初始环节,程石老师将全体同学分成若干小组,使得接下来的整个课堂活动以小组的形式展开,但其间也穿插有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活动,以及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全体学生的互动活动。课堂开端,程石老师以提问的方式(who wants to be my friend?)做为热身活动,以活跃课堂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此基础上,告诉小学生老师有一个来自美国的朋友,Merry。实际上,是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做铺垫的,即通过写信的方式,让Merry讲述有关圣诞节的知识,使学生在了接认识圣诞节的同时又能轻松地熟悉书信体的格式。接着,程石老师给学生放了一段flash,内容是关于圣诞节的一封信,Merry写给Jack的。信的格式简单明了,而且每一个信息点都用关键字提示出来,比如,first,next,then,sometimes,finally等。目的是让学生准确地找到相关信息,以帮助学生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听完音频后,程石老师让学生自己找有关圣诞节的各种信息,这一步骤便是让学生自主阅读材料,以获取相关信息。在讲授阶段,程石老师还用运另一教学工具:信封和卡片。借收到来自Merry的信,打开事先准备好的辅助道具(信封)。信封里有5张卡片,随后老师依次拿出卡片,并带领学生进行学习和朗读。然后将每张卡片分别交由不同的小组。这一过程以老师教授为主,学生在老师的讲解下,获取关于圣诞节的知识。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接下来,程石老师设计了一个活动,实际上这已过渡到操练环节,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互动。这一活动是让学生回顾有关圣诞节的内容,对所学知识进行操练,每个小组推出一名学生作为小组发言人,依照之前学过的知识,按顺序回答程石老师的提出的问题。相比,传统的3P教学法而言,这种寓学习与娱乐的方式,更为灵活,更人性化。紧接其后的又一操练活动,其实类似于3P教学中的输出,是看图完成填空题,这一环节,也是对之前所学知识的加深,但同时也是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一种测试与试探。目的就是巩固已学知识,加深记忆。使整个教学过程看起来灵活多样,同时也能引起小学生的注意力。很快的,程石老师又以一个问题(问学生春节的时候,通常做什么,干什么),来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与圣诞节作对比,这样便轻松过渡到圣诞节与春节的对比中了。
其中之一的亮点便是,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引入了TBLT任务型教学法。使得原本呆板的3P教学模式,变得不再只是老师的独角戏,学生的被动应付。比如,在看图填空之后的一个环节,就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同样是小组任务,小组成员互问对方,有关春节的事情,然后将所得到的信息,以写信的方式,告诉美国的朋友Merry,向她讲述春节的相关知识。最终小组成员做report,向老师报告他们组的结果。这时课堂完全转交给学生,学生成了课堂的主导,而老师则只是这一活动的指导者,目的是引导学生顺利地完成这一任务。在这一实践活动中,学生通过互动合作,以及相互探究得出小组的最终结果,在这一过程中,不再仅仅只是老师要求学生去学,而是学生自觉主动地要去学,这样学生更能掌握要学的知识,也更容易激发他们学习的动机与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究思维和团结合作的精神。这一环节,学生不仅了解了春节更了解了圣诞节与它的不同之处。
教学活动的末尾阶段,程石老师运用全身反映法带领学生唱圣诞歌并用四肢做相应的动作,这一环节,在某种程度上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情感目标,最终整堂课在欢快的圣诞歌声中结束。观摩结束后,华中师范大学的硕士生导师,对程石老师的教学进行了总体的评价,称赞程石老师运用总分总的模式,讲述了整个教学内容,使学生的听,说,读,写都得到了锻炼。但唯一的美中不足的是,看图填空这一环节设计的不够完美。并指出要是能在这一环节,让学生从理解的层次转到语言的学习则更为合适。看完这一视频,我意识到作为一名老师的职责所在,以及肩上肩负的任务。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要以育人为本作为教育活动的根本出发点,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努力为学生的学习创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更为重要的是在教学活动的设计环节中,突出强调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无论哪种教学模式,只要加以合理的运用,适当的变化,趋利避害,它就能发挥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五篇:2014年小学英语教学观摩研讨会后记
2014年安徽省小学英语教学观摩研讨会后记
——歙县三阳学校
曹 琪
信息技术的时代各行业的竞争都十分激烈,谁不进取不上进就会被时代所淘汰,教师行业也是如此。不能再关起门来教死书了,要教得灵活、教得多变、教得深刻。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没有一定的技巧和熟练的方法,也一样很难称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有幸参加了2014年的全省小学英语教学观摩研讨会,安徽省各市县区的优秀英语汇集一地,都是兢兢业业的人名教师,坐在一起研讨学习,有的甚至是站着参加完三天的观摩研讨,不为别的,只为提高自我,成全学生,这种精神,此种境界,何不为人称赞呢?!通过三天的观摩学习,我有以下几点感触: 一. 生动活泼的教态引人入胜
教师在课堂不是一个简单的知识批发者和施舍者,课堂教学是 教师运用教育教学艺术教书育人的过程。生动活泼的教态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注意力,引人入胜。而呆板枯燥的教态会干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消退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比如,教师幽默诙谐的动作语言能引起学生哄堂大笑,瞬间激起学生的崇拜感和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而呆板严厉地指令只会让学生低头不语,毫无课堂发言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 直观教学事半功倍
学习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小学英语课本的很多课题 来源于我们的现实生活,和我们的日常学习生活息息相关。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将食物素材或者图片、视频等资源带入课堂,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教材,而不是空讲。通过图片、视频观看及实物感触操练,学生身临其境地置身学习环境内,更有效地参与学习,使教学活动的效果事半功倍。三. 激励评价恰到好处
对于学生的课堂表现要及时给予评价,但用语要恰到好处。要 激励,不要过于严厉;要表扬,不要过度谴责。评价是不能看学生而不是看学生表现情况,基础好些的学生单词发音正确说Wonderful, 基础差些的学生却说Not bad ,这样基础较差些的学生会觉得老师不尊重,不关心他、她,评价时要有针对性,评价用语要恰到好处,不能太泛滥。
除了以上三个方面,本次观摩学习的感触还有很多,借用当时主持人的一句话“此次观摩研讨是为所有在场教师准备的一次精神大餐,是一种心灵的享受,”望以后能有更多机会参与此类有意义的活动,取长补短,提升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