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飘过西藏上空的云朵
飘过西藏上空的云朵
西是天,藏是堂,人在中间是天堂!
痛,并快乐着。
这句话是我用来评价凌仕江的,而且我觉得再好不过!一个从四川小村庄里走出的军人,在西藏一十二年的朝拜中,给我们留下太多。
西藏,泛着古老而神秘的气息,是中国版图上最顽强的生命之颠。当青藏铁路正式竣工的那一刻,所有人都在感叹,那屋脊,是通向天堂的。
一时间,人们蜂拥而至。有的是来玩乐消遣的,有的是来虔诚朝拜的。过后,那些关于西藏的文字便纷至沓来,我在欣赏的同时亦在流泪。难道,西藏就仅如此吗?---当然,不!
凌仕江在他的书中说到:我在西藏之上的天堂里走了十二年,最终我没有真正的走进西藏,也没走出西藏真正进入西藏八瓣梅中的只有释迦牟尼我只算是个活在佛之眼里的人。
我没去过西藏,但我向往着。在凌的书中,我不只依次的感受到那种干燥的让人无法喘息的空气。你知道西藏的天有多蓝吗?你知道西藏的水是甜的吗?凌说,那是一直伸到天堂里的雪山,高不可攀,一尘不染。你难道不曾幻想,火速去那沙漠中打个滚,或是在油绿的草原上,抱着那肥肥的羊群狠狠亲吻吗?那即便是快不能呼吸了,也该是那么美好呀!
凌是个军人,他在西藏留下了最美好的十二年,他痛苦着,但并不是精神上的。在凌的天空中飘着的是和西藏上空一样洁白的云朵,他试图用更长的时间去读懂西天的这块圣地,它到底被佛主赋予了怎样的意义,这是他的向往,而我却觉得这是他的价值。
同许多年轻的作家不一样,那些不管是70还是80的写手,仅仅是和西藏有过交集,便一味成长的叙述。那些文字里散发的,是这边繁绕浮华的城市的喧嚣,而非西藏清澈干燥的风沙味,他们和凌比起来,太过渺小。
去读读凌的文字吧!带着你那颗炙热的心,在向往中翘首,在回味中品读。也许你会有很多感受,也许也会有很多不一样,但文字是那么美妙,那么真实的在纪录。面对十二年的栖居,那一步就是一个艰辛,无数步就造就了一个西藏之子凌仕江。那一本本对天堂的阐述,就是他的理想,他的价值。
西藏,我期待着,我是个虔诚的孩子,满载我的敬畏,卑微的等着向你朝拜。
米拉山,可可西里,布拉达还有雅鲁藏布江,我在静默中等待着,一条哈达连接了通往天堂的那条冰冷渴求的路。
那个天堂圣域,千万年的风沙济济,沧海桑田。
第二篇:书香飘过202_
书香飘过202_
——一位乡村中学教师的阅读报告
(原载《中国教育报》202_年12月30日)
我们大多数人虽然难以成为“名师”,但有目的、持续地读书,一定可以成为“明师”:明白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明晰学生的需要与困惑,明确教育的旨归与起点……这样,我们才可以成为一枝枝“会思考的芦苇”,而不是一个个只会按程序操作的机器人。
■ 吴再柱
202_年8月我被调到苦竹中学,至今已过去了500个日子。在这些日子里,作为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我有幸与大家一起分享了许多快乐,今天,我截取一个侧面,把一年来个人的读书情况和大家作个交流,以共同吮吸书香,为教育教学和自己成长增添一些正能量。
202_年我读了30多本书,其中一半是购阅,一半是去学校图书室借阅。这几十本书大致可分为5类:
一是人文读本类,如余秋雨的《何谓文化》,刘念、黄涌编写的《教师人文读本》,摩西的《读懂唐诗》,王丽的《追寻失落的中国教育传统》。二是语文专业类,如余映潮的《致语文教师》、《听余映潮老师讲课》,程翔的《一个语文教师的心路历程》,蔡可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_版)案例式解读·初中语文》。
三是学校管理类,如李希贵的《新学校十讲》、郑杰的《给校长的建议》、吴家莹的《跟蔡元培学当校长》。
四是通识教育类,如《周国平论教育》,肖川的《成为有信念的教师》和《成为有智慧的教师》。
五是公民教育类,如檀传宝的《公民教育引论》,王小庆编写的《如何培养好公民》,唐克军的《比较公民教育》,等等。
读得比较辛苦的,是关于公民教育的书。《公民教育引论》完全是一种理论性的文字,没有情节,比政治教材还要枯燥。《如何培养好公民》选编了民国
初期一些有志于改良公民素质人士的文章,半文半白的论述,充满理性的条文,我用半个暑假才将这两本书读完。读完之后,对公民教育的来龙去脉有了更多的认识,写成了《公民教育何日梦圆》、《公民教育的回望与展望》等文稿。这让我对于公民教育的研究,更有了底气和信念。
读得很滋润的,是摩西的《读懂唐诗》和余秋雨的《何谓文化》。《读懂唐诗》读完后,似乎意犹未尽,我又陆续读了《李白》、《杜甫》、《苏轼》等“六角丛书”,并完成了《读懂初中的李白》、《读懂初中的杜甫》、《读懂初中的苏轼》等文章,也算是对这些伟大的诗人进行了一次“探究性学习”,从而对他们有了较深层次的认识。
余秋雨的《何谓文化》,是我出差到黄州时买的,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了它。读完,总想写点关于文化的文章,但一直没有写出来,倒是吸收了书中的“中庸之道”,并将其迁移到课改上。在学校的一次赛课结束后,完成了《理顺开放课堂的辩证关系》一文,《中国教育报·教师周刊》居然以半版的篇幅刊发了该文,这也算是一种阴差阳错的偶得吧。当然,这与我经常阅读专业类的书刊,经常进行专业写作,也是密不可分的。
读得最有感触的是王丽的《追寻失落的中国教育传统》。《语文丢失了什么》、《一座村庄的教育血脉》、《春天不是读书天》等文章,实在发人深省。我们在人文教育方面,是进步还是退步?在培养目标方面,是清醒还是糊涂?正如学者杨东平在序言里所说:“回首是为了前行,重温则使我们拾回信心和守持底蕴。”读完后,我陆续完成了《村小之恋》等文章。这里援引《村小之恋》里的一段文字以供雅正。
当标准化的校舍屹立于校园时,我们一方面为现代文明所称道,另一方面则应当经常扣问,扣问我们的教育良知,扣问我们的教育智慧,比如:孩童们是否还拥有玩耍泥土、亲近自然的机会?
校长们、老师们是否把任下的村小也作为心灵的家园?
课堂上是否经常给学生渗透认识乡村、反哺乡土的人文情怀?学校是否充分利用了乡村里的教育资源?
学校是否成为乡村文化重构重建的重要组成部分?
《读书成就名师》让我对读书有了一种更新的认识:读书更重要的作用,是给人一种内心的静谧,所谓“读书至乐在宁静”。这正如张云鹰老师所说:“在人潮车阵的高效率、快节奏的生活中,唯有阅读能让浮躁的内心归于理性与宁静,找到生命的依托。”我们大多数人虽然难以成为“名师”,但能有目的、持续地读书,一定可成为“明师”:明白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明晰学生的需要与困惑,明确教育的旨归与起点„„这样,我们才可以成为一枝枝“会思考的芦苇”,而不是一个个只会按程序操作的机器人。
在这种宁静的状态下,我完成了一次心灵的跨越——写就了“做一个有专业底气的副校长”的文章,也即是“站得讲台”、“写得文章”、“懂得管理”、“坐得冷凳”。
其实,我一直坚持阅读的,是第六类书籍——教育报刊类,比如《中国教育报》、《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学校期末检查读书笔记时,看到我厚厚的两个报纸剪贴本上,还勾画着许多红道道时,老师们笑着说我,“是个真读书的,是个读真书的”。
书香飘过202_,宁静守侯202_,收获伴随202_!
(作者单位:湖北省黄梅县苦竹中学)
第三篇:如风飘过
如风飘过
如同空中摇曳的竹叶般冷清,挥手的瞬间残留的感情已经消失了往日的温度。
当我再次回首走过的路,除了眼神的凝望,嫣然留下的是阵阵的惋惜。我不知如何去说,也不知该如何去做,过去的惨痛已让我遍体鳞伤。我好疲惫也好难过,就这样走过了无数个春秋。人可能都是这样,只有在经历过。疲惫过才能看出往事的浮华,从而勾起现在的奢望。对于过去我曾经看得异常重要,一直把它藏在生命的最隐秘出,从来没有亵渎过,我只是一味地除了留恋还是留恋……
风也一直在吹,带过了往事的云烟。
现在我也常常在想曾经的付出是否值得,是否也如昙花一现般让它匆匆走过。但我太懦小了,始终紧紧的抓住它,生怕它再次走掉。毕竟这种惨痛的惨痛令人真的无法抵挡。在这样的岁月里独自流浪过无数个春秋,终于有一天自己庆幸的发现原来自己一直在受伤,所以从那一刻起,自己决定放弃了,或许放弃了自己才能飞的更高更高。
放弃又何尝容易?多少个日夜在灯光下失声哭泣,多少个日夜在星空下摇首期盼,多少个日夜在荷塘边孤独停留?无法忘记啊,无法忘记……那我该怎么办呢?就这样一直度过我那可怜的岁月么?于是我决定了,我决定了放弃。或许对我来说放弃也是另一种选择……
风渐渐弱了,弱了……
我终于又重新站了起来,点起脚尖,展开双臂迎接东方第一缕暖味的阳光。呵,原来生命一直都这么温暖,只是我已被岁月这壶酒弄得酩酊大醉,忘记了今夕何夕。现在一切都是新的,我将以百倍的自信去迎接明日那璀璨的光芒!风终于停了,停了……
岁月无情的流逝,酿造了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悲剧。但当自己蓦然回首间才发现那无情的岁月也不失为一首淡淡伤感的黄昏之歌。
第四篇:云朵面包读后感
《云朵面包》读后感
《云朵面包》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我刚到幼儿园实习时,一位优秀教师给孩子们上《云朵面包》的分享活动课时,那种温馨的浓浓的爱和关怀就深深的打动了我。
故事讲述的是:一个下雨天的清晨,睡醒的猫哥哥和猫弟弟穿着黄雨衣到屋外玩耍,他们发现了一片小云朵挂在树枝上,两只小猫非常好奇,小心翼翼地把云朵摘下来抱回家。猫妈妈竟然要将它做成面包!此时,匆匆赶着上班的猫爸爸没有吃早餐就跑出了家门。不过,神奇仍在继续,留在家里的猫妈妈和猫孩子们吃了云朵面包之后,竟然如云朵一般忽忽悠悠地飘了起来。孩子们挂念没吃早餐的爸爸决定给他送面包。阴雨天的道路到处塞车,两只猫猫终于在拥挤的车群中找到了爸爸,他们如天使般从天而降把面包送给爸爸,吃了面包的爸爸同样也忽忽悠悠地飘了起来,像大鸟一样飞回到办公室,幸运的是面包让爸爸今天没有迟到。送完爸爸上班的猫猫经历了在高楼大厦间穿行,而且还胆战心惊地避过了空中的电线,最后终于降落在自己家的屋顶上,再一次,神奇的云朵面包成为了他们善良和勇敢的奖赏。
《云朵面包》以大幅画面为主文字为副,文字写得非常的精练简洁,这就是绘本的魅力所在!它需要成人用自己的话来把故事情节补充完整,让幼儿更觉得故事亲切动人,不至于简单地朗读文字而显得枯燥乏味。在这些简短的语句和美妙的图画中,我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爱和关怀。
首先,猫妈妈乐于接受猫孩子们好奇的发现,而且把带回来的云朵做成面包。从这里可以看出猫妈妈的包容、慈爱和勤劳。看到这里,让我不禁想到,我每天和孩子们呆在一起,他们的一切发现我是不是都像猫妈妈那样,尊重他们的发现,甚至还支持他们去探索发现;他们的每一次成长,我是不是都想猫妈妈那样的包容他们。反省自己偶尔的不耐烦。同时也对自己身边的每一个人报以感恩之情,感谢他们对自己的错误、不懂事等的包容,感谢他们耐心的等待自己慢慢成长。
其次,吃了早餐的孩子仍然挂念着急忙赶去上班而没有吃早餐的猫爸爸,冒雨为爸爸送早餐,从这里看出了孩子对父母的爱心和孝心!从这里可以感受到这个家庭充满了充满了浓浓的爱,前面猫妈妈给孩子们做云朵面包,我感受到了父母对孩子的爱;孩子们冒雨给爸爸送早餐,我感受到了孩子对父母的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因为忙于工作或学习而忽略父母,忘记了父母对我们的牵挂。看到这里,内心深处的悸动提醒我,再忙也要记得回家陪陪他们。同时,平时我们经常都会遇到如雨天上班的麻烦和挫折,我们能不能像书中人物一样以一种乐观、勇敢的态度来面对呢?随时发挥自己的想象,让自己永远都保持一颗童心,永远像孩子一样“没心没肺”的快乐着。像猫妈妈那样,学会包容,生活也就自然轻松快乐了。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的作者及绘本精彩的表现手法。这本书是由韩国的白嬉娜所绘画和撰文的,由韩国的金乡寿协助摄影的。这本书表现形式十分新颖,它突破了平常图画书司空见惯的手绘方式,作者运用了手绘、剪纸、布艺,综合各种生活材料及小道具组合成半立体的场景,然后细致地布光后再用相机拍摄下来,画面还要经过后期处理。每一页都是这样制作、拍摄、处理,作品的设计和构思是多么的巧妙!背后的制作工序是多么的繁复!作者是一个多么有童心和爱心的人!这本书在202_年波隆那国际童书插画展中获得了202_文学类的最佳插图奖,是一本非常优秀的低幼儿童阅读绘本。
第五篇:小雨点和云朵妈妈
《小雨点和云朵妈妈》
活动目标:
1、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感知5以内的数量。
2、愿意参加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活动准备:
1、小雨点卡片人手一份 2、5张云朵卡片
3、人手一张5以内数字机票,数字飞机5架
4、音乐 活动过程:
一、小雨点迷路了
1、观察哭脸小雨点
-----这是谁?她怎么了?他为什么要哭呢?
原来,他迷路了,找不到自己的妈妈了。------小雨点的妈妈是谁呢?(云朵)
小雨点哭的那么伤心,我们一起帮帮小雨点,把他送回云朵妈妈身边,好吗?(出示云朵)
二、小雨点找妈妈
1、观察云朵妈妈
-------这里有几个云朵妈妈?哪一个才是迷路小雨点的妈妈呢?-------你怎么知道这片云朵就是这个小雨点的妈妈?
原来,云朵妈妈身上有两个小黑点,小雨点身上也有两个小黑点,它们的标志是一样的,所以送对了。
2、感知所有云朵妈妈身上的圆点数量
每个云朵妈妈身上都有小黑点,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
3、数数其他小雨点身上的圆点数量
-------这个小雨点找到妈妈了,可是还有好多调皮的小雨点找不到妈妈,这些小雨点在哪里呢?小朋友们快去找一找吧!
原来,它们藏在了你们的凳子底下,请小朋友们把他们找出来,数一数,你的小雨点上有几个小黑点?
4、幼儿操作
5-------我们一起来看看小雨点是不是都找到妈妈了呢?
三、去云朵妈妈家做客
1.师:小雨点都找到云朵妈妈了,他们可高兴了。云朵妈妈,要请小朋友们坐飞机去她家做客。我们来看看这里停了几架飞机,那老师问问3号飞机在哪里?4号飞机在哪里?
(1)坐飞机去云朵妈妈家,我们要什么?(机票)
凭机票上飞机,请你看看机票上几号小飞机呢?就坐几号飞机。
登机了,请小朋友站在飞机前面排好队,站好,看看自己坐的飞机对不对。(2)全体幼儿操作,去找自己要上的飞机。(幼儿互相检查是否上正确)
四、游戏结束 播放音乐,一起去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