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京—西安考察报告1
北京—西安考察报告
202_年9月10日,哈尔滨学院历史系老师组织历史系学生北京——西安专业考察活动,为期十天,以北京市、西安市为主要考察地,至20日结束考察,21号返回学校。这次考察活动期望我们能以所学到的专业知识思考所看到的文物和遗迹,并在实际考察中对专业知识进行梳理、回顾,增加知识印象。
第一天早上四点,经过一夜短暂的睡眠我们早起去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看着庄严整齐的仪仗队伍和人们激动地神情,我感到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崇敬。大家纷纷用相机记录下了这一难忘的时刻。接着我们启程去了首都博物馆,进入首博我感叹北京人能拥有这一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的幸福。下午我们来到了明清的政治中心---故宫。气势雄伟的建筑群,层层高墙,严明的建筑等级标志,分明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帝王集权的权威,高高的站立在中国之上。结束参观之后,知道王府井大街就在附近,我们不顾疲惫到那里游了一圈。感觉没有我们的中央大街有特色,已经全是现代化商业建筑了。带着还原历史课本知识的心情,在第二天我们参观了颐和园和圆明园,这是让我们产生两种迥然情绪的两个地方。在颐和园看到寿山、昆明湖、苏州街等,让我们感觉到了皇家园林的惬意和慈禧的奢侈、亡国仍不自知的悲悯。一路参观到圆明园,走到我们都小腿转筋的累的路程才只是这个皇家园林的一角,残石、废池向我们讲述晚清的懦弱,告诉我们国家不强大就是再美好的东西也留不住。有老师和同学买下了关于圆明园的纪录片。
第三天我们参观了十三陵中的定陵,这里被开发的很好,地宫里已经没有什么陪葬品了,它的规模让我觉得作为帝王的陵墓太小了。下午我们顶着
大太阳去爬长城,没有受过高温天气的同学们的兴致依然很高,爬过了八达岭长城,又去了对面的长城爬了,很是勇敢。站在顶点望着高山峦峦,这个伟大奇迹是劳动人民的血汗筑成的呀,将工程修筑成功埋葬了多少人民的骨骸,拆散了多少美满的家庭呵。
第四天我们参观了恭王府和宋庆龄故居,由于有讲解,算是这些天了解知识最丰富的一天,第五天我们进行了北京的最后一站-----天坛,它是明清皇帝祭天、地的场所,高高的建筑、蓝色琉璃瓦象征着它离天最近,能够让上天听到皇帝的祈祷。比较有意思的是到神乐署倾听乐曲,到展厅看祭祀用的乐器,看到祭天图中神乐署的阵势是那么隆重,祭天确实是一件国家头等大事。有一些我们熟知的乐器是不能用于祭天的,因为是从外传来的,不是本土的。至此北京的考察结束了。
经过一夜的火车路程我们于16号早上到达了西安,一下西安火车站迎面而来的是与北京红墙黄瓦不同的唐代气息,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两千年古都的我们便乘大巴开始西安的考察活动。第一天去秦陵兵马俑、阳陵、华清池。在秦陵博物馆讲解员的引领下我们依次参观了一号坑、二号坑和三号坑,每个陈列室里都十分拥挤,大家争先恐后地要占据最佳位置,千人千面的秦俑,恢宏的军阵,还有没有挖掘的秦陵,这些都让我兴奋不已。
整个阳陵被土覆盖,围绕着封土堆簇有86条呈放射状的陪葬坑,现在已发掘的是其中13条,我们进入博物馆看到了这16条陪葬坑的挖掘现场,这是我们近距离的观看,仿佛触手可及,这些陪葬坑,既埋着同秦始皇兵马俑一样的武士俑,也埋有无数的猪、羊、狗、鸡等陶制动物,就像是一个地下粮仓。汉俑都是没有胳膊的,它们在制作时胳膊为木制,插入陶俑。但经过
千年岁月的流逝侵蚀,陶俑的精美的衣服及胳膊均已腐朽,因此只剩下了裸露而残缺的身躯。俑中有一部分是女子骑兵,颧骨特别突出,面貌奇特,应该是当时少数民族的兵员。都说文景提倡薄葬,挖掘出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那全部挖掘是怎样景象,不过我想,这与秦始皇比确实是薄葬了吧。
华清池是唐代的皇家温泉,在这里流传着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的爱情故事,还是蒋介石西安事变的遗址。
第二天我们参观了法门寺和乾陵、大雁塔。法门寺、地宫及其珍宝馆,由于时间不凑巧我们没有看到佛骨,这里的参观让人受益匪浅,但是新建的法门寺似乎在充分利用那3个亿造就的资源在索求回报一样,到处都是捐赠、公德箱,让人大呼受不了。乾陵这里合葬着唐高宗和武则天两个皇帝。我们到了乾陵只是看了唐高宗的“述圣纪”碑、武则天的无字碑、司马道上的珍贵石刻以及六十一尊王宾相石刻,迎面而击的是感叹唐朝的强大和武则天宽广的胸怀。大雁塔是玄奘取经后释经讲经的地方,我们去北面的广场自由活动了,到了晚上看到了亚洲最大的音乐喷泉,同学们玩得是不亦乐乎。
第三天我们参观了桥陵、半坡遗址和碑林。桥陵是唐玄宗为其父修建的,远远可看见依山而建的陵墓“V”字型入口,石刻部分只有武将没有文臣,其中还有外国进贡的动物雕像。
半坡遗址展现的是6000多年前在黄河流域上的一个母系氏族公社部落形态,我们进入遗址挖掘现场。通过讲解的介绍,观看沙盘,还原当时的形态,在博物馆里我们看到了半坡崇拜鱼,人面鱼陶画的演变过程,还有尖底瓶汲水器,又到氏族村转了一圈。我们来碑林看各个朝代碑石、墓志的历史演变,兼顾看一些比较有名的碑文,譬如《开成石经》和《石台孝经》,除了其本
身的历史价值以外,碑林里的碑石也是书法珍品,这里有颜真卿、柳公权等很多书法名家的碑文,如《颜氏家庙碑》、《多宝塔碑》和《千字文》等。还有北京广播电视台每年新年钟声的声源----景云钟。
第四天我们参观了陕西历史博物馆和小雁塔,我们领略了西安作为都城的历代王朝的历史,彰显了陕西醇厚的历史底蕴,小雁塔自由活动时间里我们抽空去了小雁塔,从外表看它像一个土塔,高高耸立在那,这是我见过最安静的景点,没有多少游客。接着我们去了回民一条街,品尝了很多美味地道的西安小吃。至此北京----西安的考察全部结束。
这次考察活动让我们受益匪浅,感谢老师在酷热的天气里带领我们在景点之间东奔西走,没有怨言,让我们拥有这次考察美好的经历,让我们对三年来本科知识的进行回顾和加深印象,增进了同学们之间的感情,是非常有意义的。
第二篇:西安敦煌北京专业考察报告
考察报告
我们在12年10月22晚上8点集合从学校出发去西安,这是我们的第一个目的地,西安。西安,一个充满神奇和活力的地方,走近它,你会为历史遗存的完美博大所震叹,又会为现代建设的勃勃生机所感喟!西安,古称长安,是当年意大利探险家马可·波罗笔下《马可·波罗游记》中著名的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今日西安,又是一座世界著名的旅游热点城市。悠久浩瀚的历史文化遗存,秀美而雄壮的中国西北自然风光,千姿百态、神奇浓郁的传统民俗风情,构成了西安地区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吸引着无数海内外观光者前来寻幽探胜。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各项旅游设施和市政工程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以西安为中心,高等级公路纵横交织,四通八达。欧亚大陆桥的贯通和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的建成,使西安与国内外的联系更为频繁和紧密。一大批星级饭店和现代化的娱乐设施和场所如雨后春笋般地拔地而起,这不仅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保障,也为古城市容市貌平添了风采和魅力。
今日西安,还是一座内陆全方位开放的国际大都市。通过对历史兴衰的总结和对美好未来的懂惧,西安人民已深刻认识到,向世界敞开大门,让西安走向世界,这是今日古城发展繁荣的必由之路。
我们去了兵马俑一大早就集体出发了,秦始皇陵兵马俑则展示了这座城市雄浑、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兵马俑,兵马俑(Terracotta Army;Terra-cotta Figures;soldier and horse figures)是 兵马俑博物馆(20张)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古代实行人殉,奴隶是奴隶主生前的附属品,奴隶主死后奴隶要为奴隶主陪葬,是殉葬品。兵马俑即制成兵马(战车、战马、士兵)形状的殉葬品。202_年6月9日,秦兵马俑第三次考古发掘工作成果公布。秦始皇陵位于距西安市30多千米的临潼区城以东的骊山之北。世界经度
109.2733,纬度34.3853。据《史记》记载:秦始皇从13岁即位时就开始营建陵园,由丞相李斯主持规划设计,大将章邯监工,修筑时间长达38年之久。秦始皇陵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1500米处。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门道,左右两侧又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现称二号坑和三号坑。俑坑布局合理,结构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东西向的承重墙,兵马俑排列在过洞中。兵马俑景观(22张)1974年3月,在陵东的西杨村村民抗旱打井时,在陵墓以东三里的下和村和五垃村之间,发现规模宏大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坑,经考古工作者的发掘,才揭开了埋葬于地下的202_多年前的秦俑宝藏。
1975年国家决定在俑坑原址上建立博物馆。1979年10月1日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开始向国内外参观者展出。202_年6月13日下午1点多,秦始皇陵兵马俑一号坑再次开掘,之后在一号坑北部中段,又出土彩兵马俑。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秦始皇兵马俑是世界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1978年,法国前总理希拉克参观后说:“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秦俑,不能算来过中国。”从此秦俑被世界誉为“八大奇迹”目前已挖掘出3个俑坑。
敦煌南枕气势雄伟的祁连山,西接浩瀚无垠的罗布泊,北靠嶙峋蛇曲的北塞山,东峙峰岩突兀的三危山。面积3.12万平方公里。属暖温带气候。年降雨量只有39.9毫米,而蒸发量却高达2400毫米。日照充分,无霜期长。在这个靠近沙漠戈壁的天然小盆地中,党河雪水滋润着肥田沃土,绿树浓荫挡住了黑风黄沙;粮棉旱涝保收,瓜果四季飘香;沙漠奇观神秘莫测,戈壁幻海光怪陆离;文化遗存举世闻名,社会安定民风古朴,人杰地灵英才辈出„„美丽的敦煌,是块富饶、神奇、诱人的土地。“敦,大也;煌,盛也。”盛大辉煌的敦煌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早在原始社会末期,中原部落战争失败后被迁徙到河西的三苗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他们以狩猎为主,开始掌握了原始的农业生产技术。敦煌地区曾发掘出新石器时代的石刀、石斧和陶器、铜器。夏、商、周时期,敦煌属古瓜州的范围,有三苗的后裔,当时叫羌戎族的在此地游牧定居。敦煌地区发现游牧民族留下的许多岩画至今历历在目。战国和秦时,敦煌一带居住着大月氏、乌孙人和塞种人。以后,大月氏强盛起来,兼并了原来的羌戎。战国末期,大月氏人赶走乌孙人、塞种人,独占敦煌直到秦末汉初。敦煌历经了封建社会鼎盛时期汉风唐雨的洗礼,文化灿烂,古迹遍布,有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等主要历史文化景观。莫高窟又名敦煌石窟,素有“东方艺术明珠”之称,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石窟,保留了十个朝代、历经千年的洞窟492个,壁画45000多平方米,彩塑202_多座。题材多取自佛教故事,也有反映当时的民俗、耕织、狩猎、婚丧、节日欢乐等的壁画。这些壁画彩塑技艺精湛无双,被公认为是“人类文明的曙光”、世界佛教艺术的宝库。
莫高窟,月牙泉和鸣沙山。敦煌壁画形象逼真,尤其是:“飞天”图案,被唐朝人赞誉为“天衣飞扬,满壁风动”,成为敦煌壁画的象征。敦煌莫高窟是甘肃省敦煌市境内的莫高窟也是西千佛洞的总称,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莫高窟位于甘肃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开凿在鸣沙山东麓断崖上。南北长约1600多米,上下排列五层、高低错落有致、鳞次栉比,形如蜂房鸽舍,壮观异常。它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内容最丰富的古典文化艺术宝库,也是举世闻
名的佛教艺术中心。前秦符坚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沙门乐尊者行至此处,见鸣沙山上金光万道,状有千佛,于是萌发开凿之心,后历建不断,遂成佛门圣地,号为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
最后我们去了北京,第一站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故宫全部建筑由“前朝”与“内廷”两部分组成,四周有城墙围绕。四面由筒子河环抱。城四角有角楼。四面各有一门,正南是午门,为故宫的正门。798,在北京的东北角,有一个以上个世纪50年代建成的工厂命名的艺术区,这就是798艺术区。它位于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街道大山子地区,故又称大山子艺术区,原为原国营798厂等电子工业的老厂区所在地。此区域西起酒仙桥路,东至京包铁路、北起酒仙桥北路,南至将台路,面积60多万平方米。98联合厂目前叫798艺术区的这片厂区,是原电子工业部所属706、707、718、751、797、798等6个厂的区域范围。从50年代末到1964年,这个区域曾经叫做“718联合厂”,全称为“国营北京华北无线电器材联合厂”。上说的6个厂是联合厂的分厂。1964年,这6个厂开始独立经营,由联合厂一家一下改变为6个厂,直到202_年。202_年,除了751厂以外的5个厂与华融资产
公司(控股)与751厂联合组成七星华电集团,统一管理这片区域。
考察结束了,我们回味着这次考察带给我们的震撼,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学院:美术学院班级:09级环艺3班学号:200909020347
姓名:姚让祥
第三篇:西安考察报告
古城西安之旅——考察报告
姓名:陈艳梅学院:文史班级:历史09101学号:200906030116
考察地点:陕西西安
考察时间:202_-03-25一202_-04-06
带队老师:柳毅老师
考察人数:历史09101班全体师生〔共38人〕
考察路线:202_-03-25日22:00常德火车站出发---
03-26日16:00到达西安---
03-27日参观考察茂陵---
03-28日参观考察乾陵---
03-29日参观考察半坡遗址---
03-30日参观考察市陕西历史博物馆---
03-31日参观考察古城墙、碑林---
04-01日参观考察骊山、兵马俑---
04-02日—03日自由活动---
04-04日考察大小雁塔---
04-05日16:00从西安火车站返回---
04-06日上午10:00到达常德。
西安是一个古老而又现代,充满神奇而又神秘的地方,令人神往!一提到西安就让我想到长安,十三朝古都的魅力无时不在吸引着我。想到她的古老,想到她历经的沧桑,想到她世界四大古都之一的盛名,想到她拥有着世界八大奇迹兵马俑,想到始皇爷爷的陵墓、汉武帝和武则天等多位皇帝的陵墓等在此宝地,想到“奇险天下第一山”的华山也在此,这些对我来说都充满了强大的吸引力!再想到这儿有中国最庞大最豪华的古唐代长安城;有历史见证的明城墙,还有唐三藏求经归来,翻译经书的地方——大雁塔,还有传说中的亚洲第一音乐喷泉„„真是让人迫不及待的的去寻访它的魅力!大一的是就知道我们大三要去西安考察,一听说这个消息,我的心就已经飞向了西安,经过了三年的期盼,现在终于实现了愿望,与西安古城来了一个亲密的接触,心里真是激动不已啊!
怀着激动的心情,我在3月25日晚上十点踏上了去往西安的火车,我仿佛 是踏上了通向中国古代的时光通道。虽然经过了十几个小时的奔波,但第二天4点多到达西安的时候我还是兴奋超过了劳累。出了火车站,就可以初步感受西安的文化内涵了,周围尽管有高楼大厦、有川流不息的公路、有商业中心,但西安保留着全国最完整的古城墙,看着她的一砖一瓦,还是觉得她有着五千年中华文化的沉淀。我们首先到了我们预先定好的酒店。柳老师想的非常周到,我们的酒店就在火车站附近,并且我们不用出门只要一拉开窗帘就可以欣赏到让人浮想联翩的古城墙。到了酒店,把一切事情办妥当后,大家就品尝西安的美食,享用了晚餐。老师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让我们好好休息,以更好的状态来进行我们后面的旅程。但是已经到了古都,我充满了活力,当天晚上就邀了几个朋友,一起去探寻了古城的魅力。
3月27号我们参观考察了西汉武帝刘彻的陵墓——茂陵。
由于这是我们来西安以后参观的第一站,我们作为来到西安的客人,导游很热情的为我们介绍了西安的一些情况,让我们对西安有了更多的了解。西安市一
个文化底蕴非常浓厚的城市,古称“长安”“京兆”,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居中国古都之首,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文化的代表。当今西安是亚洲知识技术创新中心,新欧亚大陆桥中国段和黄河流域最大的中心城市,中国大飞机的制造基地,中国中西部地区最大最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国防科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汉茂陵,是西汉武帝刘彻的陵墓。位于西安市西北40公里的兴平市(原兴平县)城东北南位乡茂陵村。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元前139年—前87年间建成,历时53年。茂陵封土为覆斗形,现存残高46.5米,墓冢底部基边长240米,陵园呈方形,边长约420米。至今东、西、北三面的土阙犹存,陵周陪葬墓尚有李夫人、卫青、霍去病、霍光、金日磾等人的墓葬。它是汉代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修造时间最长、陪葬品最丰富的一座,被称为“中国的金字塔”。咸阳原共葬有西汉11个皇帝中的9个,陵墓自西向东依次排列,长近百里,气势宏伟。因为时间问题,也因为墓葬都没有发掘出来,所以那些陵墓我们没有一一参观。我们在那里还参观了茂陵博物馆,博物馆的左侧为大将军卫青的庐山冢,右侧为骠骑将军霍去病的祁连山墓冢,博物馆的正门对霍去病墓冢修建,霍去病墓前共有16件石刻,除了墓前的“马踏匈奴”和“跃马”两件国宝外,在霍去病墓东西两侧的石刻廊内,还陈列着不少石刻精品,这些石刻题材多样,雕刻手法十分简练,造型雄健遒劲,古拙粗犷,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时代最早、保存最为完整的大型圆雕工艺品,也是汉代石雕艺术的杰出代表,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虽然我没有什么美术和雕刻方面的基础,但是我仍然被这种大器的雕刻风格所感染,我想这种风格的形成和西汉大一统的格局分不开吧。
我们的第二站参观的还是皇帝陵墓,但是风格迥异。我们参观的是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座两朝帝王、一对夫妻皇帝合葬陵——乾陵。
乾陵里面埋葬着唐王朝第三位皇帝高宗李治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公元684年,历时23年才修建完成。里面埋葬着唐王朝第三位皇帝高宗李治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公元684年,历时23年才修建完成。陵区仿京师长安城建制。梁山是圆锥形石灰岩山体,共有三峰,北峰最高,海拔1047.9米,乾陵就在北峰之上。梁山南面两峰较低,东西对峙,中间为司马道,故而这两峰取名叫“乳峰”。据史书记载,陵墓原有内外两重城墙,四个城门,还有献殿阙楼等许多宏伟的建筑物。勘探表明:内城总面积240万平方米。城墙四面,南有朱雀门,北有玄武门,东有青龙门,西有白虎门。从乾陵头道门踏上石阶路,计537级台阶,其台阶高差为81.68米。走完台阶即是一条平宽的道路直到“唐高宗陵墓”碑,这条道路便是“司马道”。两旁现有
华表1对,翼马、鸵鸟各1对,石马5对,翁仲10对,石碑2道。东为无字碑,西为述圣记碑。有王宾像61尊,石狮1对。由于我一直以为对武则天比较佩服,也比较干兴趣,所以对于乾陵我最想见识的还是武则天的无字碑。武则天生在一个男性以绝对优势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却能如鱼得水的运用她的智慧,操控这当时的政治,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以为女皇帝。对于无字碑的原因有学术界有几种说法,我比较赞同的是功绩如何任由后人评说,因为我觉得她的智慧和功绩是很难用文字准确表述的。
我们的第三站是更具神秘色彩的半坡遗址。
刚下车看到半坡遗址具有原始村落风格的大门装饰,门上的图标人面渔网纹,让人充满想象。进门正中心说是鱼池,鱼池中耸立的正在汲水的半坡姑娘的石雕以及遗址大厅正面郭沫若先生题写的“半坡遗趾”四个遒劲隽美的大字,都为半坡博物馆的文化氛围平添了一种情趣,使人们产生一种回归自然、回归历史、回归艺术的真情实感。走到这里的时候导游还特别给我们解释了为什么不用“遗址”的“址”,而用了“脚趾”的“趾”,那是因为这是人类留下来的最早的足迹。门后坐边上博物馆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距今6000年左右。1952年发现,1954—1957年发掘,面积约5万平方米,已发掘出45座房屋、200多个窖穴、6座陶窑遗址、250座墓葬,出土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约1万件,还有粟、菜籽遗存。其中房屋有圆形、方形半地穴式和地面架木构筑之分。半坡遗址是我国首次大规模揭露的一处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1957年建成博物馆。半坡遗址分为居住、制陶、墓葬三个区,居住区是村落的主体。半坡人属于新石器时代,使用的工具主要是木制和石器。妇女是半坡人中主要的生产力,制陶、纺织、饲养家畜都由她们承担,男人则多从事渔猎。该馆现有陈列室三个,遗址大厅一个。在这里,您既能看 到人类童年时代的纯朴,也能寻觅到中华先祖艰辛的足迹。半坡母系氏族村是半坡博物馆陈列的有机延伸。它以积极保护遗址为前提,依据考古发掘资料,将珍贵的遗产从地下搬到地上,立体地再现人类母系氏族社会。它丰富博物馆的内涵,弘扬华夏悠久文化历史,荟萃了黄河流域史前艺术、风俗人情、民居田园的生活。它发挥了文物的优势,集科研、考古、教学、旅游、娱乐于一体,被中外游客誉为“华夏第一村”。
3月30号我们在柳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陕西历史博物馆。
陕西历史位于小寨东路大雁塔西北1公里处,是一组雄伟壮观的仿唐建筑群,占地约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5万多平方米。它汇集了陕西文化精华,展现
了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鉴于陕西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国家共投资1.44亿元人民币,兴建了陕西历史博物馆,于1991年6月建成开放。博物馆建筑古朴典雅,别具特色。珍藏出土文物精品11.3万件,展室面积达1100平方米。陕西历史博物馆主要展示陕西出土的历史文物,分史前、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7大部分,形象地展现出115万年以前至公元1840年陕西历史。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13个朝代在陕西建都,历时1000多年,是我国建都王朝最多,建都时间最长的地区,因此,从某种角度来说,陕西古代史是中国历史的浓缩。陕西省博物馆的特点在于,融中国古代宫殿与庭院建筑风格于一体,典雅凝重,古朴大方,布局协调,气势宏伟,体现了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馆内设有中央空调、多功能照明系统,采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和中央控制系统。设有现代化文物库房和具备多种语言同声传译功能的报告。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观看了出土的各个时代特点的文物,脑海里就像放电影一样,把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变迁又在脑海中放了一遍,也增加了很多感性认识,更佩服古人的智慧。
每天都远远的看着古城墙,31号我们终于和她来了个亲密接触;之后我们有参观看富有盛名的碑林。
墙内和墙外呈现两种完全不同的风貌。城墙外高楼大厦林立,很具现代化都市的风貌,但城墙内因为国家采取保护措施,保持古城的韵味,对建筑高度都有严格的限制,再加上城内除了古建筑外还有很多仿古建筑,极具历史感和文化气息。西安城墙是在唐皇城的基础上建成的。完全围绕“防御”战略体系,城墙的厚度大于高度,稳固如山,墙顶可以跑车和操练。现存城墙建于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1374-1378),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中世纪后期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建筑之一,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踏上城墙后,我们看到西安又不一样。以前城墙是古人用来抵御外来侵略,而现在它已成为人们的旅游胜地。西安碑林坐落于著名古城西安市三学街。它于北宋二年(公元1078年)为保存《开成石经》而建立。九百多年来,经历代征集,扩大收藏,精心保护,入藏碑石近三千方。现有六个碑廊、七座碑室、八个碑亭,陈列展出了共一千零八十七方碑石。在名碑荟萃的展室里,展示了圣儒、哲人的浩瀚石经;秦汉文人的古朴遗风;魏晋北朝墓志的英华;大唐名家的绝代书法以及宋元名士的潇洒笔墨。书圣王羲之、画圣吴道子书画同辉的笔墨迹以及诗画双绝的王维的竹影清风更为碑林增辉溢彩。西安碑林以其独有的特色成为中华民族历史文物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62年被公布为中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月1号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参观了自然风光和人文风光完美结合的骊山和有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秦始皇兵马俑。
上午我们坐缆车上了骊山,坐在缆车上看着这大好河山,心胸也变得更开阔了。骊山,是秦岭北侧的一个支脉,东西绵延20余公里,最高海拔1256米,远望山势如同一匹骏马,故名骊山。骊山温泉喷涌,风景秀丽多姿,自3000多年前的西周就成为帝王游乐宝地。这里有被称为关中八景”之一的“骊山晚照”;烽火戏诸侯的“烽火台”;纪念西安事变的兵谏亭;纪念女娲补天的老母殿等。我们沿着阶梯往下走,呼吸这山上的新鲜空气,听着导游讲解这关于骊山的一些传说真是一种享受。骊山风景秀丽,相传周幽王在此建骊宫,秦始皇时改为“骊
山汤”,汉武帝时扩建为离宫,唐太宗营建宫殿取名“汤泉宫”,唐玄宗再次扩建取名华清宫,因以温泉为特征,又称华清池。但遗憾的是我们这次只是远观了华清池,没能进去感受。
秦始皇陵兵马俑被称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秦始皇陵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1500米处。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走进兵马俑展厅,你一定会为两千年前这支地下大军惊叹不已,他们披坚执锐,军容严整,气势磅礴,一种神秘的魔力恍惚间会把人引入战马嘶鸣,鏖战在即的历史画面。这是古典写实主义的巨大魅力,他向世界展示出湮没两千多年的中国美术史上的重要一页,在某种程度上可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神秘篇章。俑坑布局合理,结构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东西向的承重墙,兵马俑排列在过洞中。兵马俑多用陶冶烧制的方法制成,先用陶模作出初胎,再覆盖一层细泥进行加工刻划加彩,有的先烧后接,有的先接再烧。其实当年的兵马俑各个都有鲜艳和谐的彩绘。从导游那里我们了解到在发掘过程中发现有的陶俑刚出土时局部还保留着鲜艳的颜色,但是出土后由于被氧气氧化,颜色不到十秒钟瞬间消尽,化作白灰。现在能看到的只是残留的彩绘痕迹。兵马俑的车兵、步兵、骑兵列成各种阵势。整体风格浑厚、健壮、洗练。如果仔细观察,脸型、发型、体态、神韵均有差异:陶马有的双耳竖立,有的张嘴嘶鸣,有的闭嘴静立。所有这些秦始皇兵马俑都富有感染人的艺术魅力。有一、二、三号三个坑。一号坑规模最大,呈长方形,是一个以战车和步兵相间的主力军阵。这批兵马俑在艺术史上具有很高的价值。兵马俑的塑造,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而创作,艺术手法细腻、明快。陶俑装束、神态都不一样。光是发式就有许多种,手势也各不相同,脸部的表情更是神态各异。从它们的装束、表情和手势就可以判断出是官还是兵,是步兵还是骑兵。这里有长了胡子的久经沙场的老兵,也有初上战场的青年。这批兵马俑是雕塑艺术的宝库,为中华民族灿烂的古老文化增添了光彩,也给世界艺术史补充了光辉的一页。秦兵马俑为研究秦代军事、文化和经济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它的发掘被誉为“二十世纪考古史上伟大的发现之一”。从小就在电视上看兵马俑,现在终于亲眼目睹了他的风采,如此壮观的场景真是难以用语言来形容。
西安这样一座具有文化历史气息的国际化大都市,要想把她了解透可真是件难事,所以我们只有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一些地方去观光。我们4月2号和3号是自由活动的时间,我们各自去了一些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地方。我这两条去了钟楼、鼓楼和西安商业中心区。钟楼,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位于西安市中心城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是我国古代遗留下来众多钟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钟楼构建于方型基座之上,为砖木结构,重楼三层檐,四角攒顶的形式,总高36米,基座高8.6米,每边长35.5米,面积约1377.4平方米,内有楼梯可盘旋而上。鼓楼和钟楼相对,始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比钟楼大四岁,迄今已有625年历史。清康熙三十八年和清乾隆五年先后两次重修。楼上原有巨鼓一面,每日击鼓报时,故称“鼓楼”。历经岁月沧桑,如今巨鼓早已不存,惟余鼓楼巍然耸立。
4月4号我们参观了西安大雁塔和小雁塔。唐代永徽三年(公元652年),大雁塔玄奘为藏经典而修建,塔身七层,通高64.5米。被视为古都西安的象征。这个塔我们就没有去登了,就远观了一下。还是直奔亚洲第一音乐喷泉去吧。因为是白天,音乐喷泉没有开放,不过还是依然漂亮~~摸摸池里的水,给
人一股凉意。
4月6号我们回到了常德,结束了与快乐旅程。虽然我们考察时间两个星期,但是我回去的时候依然意犹未尽。西安既是文化气息和历史气息浓厚的十三朝古都,又是富有现代气息的国际大都市。这次的西安之行既让我对中国历史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见识了中国人的智慧,感受了中国深厚的文化;又让我体会到了,历史是不断进步的,城市在不断的发展,我们要不断努力,为祖国的发展奉上自己微薄的力量,让中国永远站在世界的前端。
第四篇:西安考察报告
西安旅游景区考察报告
为了更好的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我们历史教育专业的实践能力,以应对以后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难点,也为了开拓我们历史教育专业的视野和提升我们历史教育专业的实践水平,我们学校和系里决定让我们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2_级历史学本科学生去古都西安进行为期四天的考察。202_年7月11日-14日,我们在高然老师的带领下,先后参观了乾陵、陕西历史博物馆、大雁塔、西安碑林、半坡遗址、秦始皇帝陵、秦兵马俑博物馆、西安古城墙等历史景点,其间虽有劳顿奔波之苦,但仍被西安古都之古之博之奇,古都文化的历史渊源之久,所深深吸引、所暗暗惊叹。
考察时间:7月11日 考察地点:乾陵 乾陵,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座两朝帝王、一对夫妻皇帝合葬陵。里面埋葬着唐王朝第三位皇帝高宗李治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公元684年,历时23年才修建完成。乾陵,位于陕西咸阳市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是陕西关中地区唐十八陵之一,修建于公元684年,经过23年的时间,工程才基本完工。乾陵气势雄伟壮观。陵区仿京师长安城建制。梁山是圆锥形石灰岩山体,共有三峰,北峰最高,海拔1061.5米,乾陵就在北峰之上。梁山南面两峰较低,东西对峙,中间为司马道,故而这两峰取名叫“乳峰”。乾陵陪葬墓共计17座。计有太子墓二,王墓三,公主墓四,大臣墓。出土珍贵文物丰富。其中有100多幅绚烂多彩的墓室壁画,堪称中国古代瑰丽奇绝的艺术画廊,《马球图》、《客使图》、《观鸟捕蝉图》、《出猎图》、《仪仗图》等壁画,不仅对研究唐代绘画,而且对研究唐代建筑、服饰、风俗习惯、体育活动、宫廷生活、外事往来等具有重要价值。
考察时间:7月12日考察地点:陕西历史博物馆、大雁塔北广场、西安碑林。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位于西安的一座国家级综合性历史类大型博物馆。1991年6月20日落成开放,它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博物馆事业迈入了新的发展里程。陕西历史博物馆以其丰富的文物藏品成为展示陕西历史文化和中国古代文明的殿堂,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陕西历史博物馆建筑的外观着意突出了盛唐风采,馆舍由一组“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仿唐风格建筑群组成。馆舍布局呈“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结构特点。把唐代古典建筑风格与现代博物馆功能相结合,融中国古代宫殿与庭院建筑风格于一体。馆
区占地6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5,600平方米。文物库区面积8000平方米,展厅面积11000平方米。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文物370,000余件,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中国历史上强盛的周、秦、汉、唐等王朝曾在陕西西安附近建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存,深厚的文化积淀,文物数量多、种类全,品位高、价值广,其中有精美的商、周青铜器,千姿百态的历代陶俑,以及汉、唐金银器,唐墓壁画。堪称陕西悠久历史和文化的象征。陕西历史博物馆被誉为“华夏珍宝库”和“中华文明的瑰丽殿堂”。
大雁塔被视为古都西安的象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雁塔是8世纪为保存玄奘法师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而建。大雁塔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塔砖,是佛塔这一印度佛寺的建筑形式随着佛教传播而东传入中原地区并中国文化的典型物证。大雁塔是楼阁式砖塔,塔通高64.5米,塔身为七层,塔体呈方形锥体,由仿木结构形成开间,由下而上按比例递减。塔内有木梯可盘登而上。每层的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可以凭栏远眺。整个建筑气魄宏大,造型简洁稳重,比例协调适度,格调庄严古朴,是保存比较完好的楼阁式塔。在塔内可俯视西安古城。大雁塔是西安市的标志性建筑和著名古迹,是古城西安的象征。因此,西安市徽中央所绘制的便是这座著名古塔。
西安碑林坐落于著名古城西安市三学街。西安碑林是我国收藏古代碑石墓志时间最早、名碑最多的一座艺术宝库,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典籍刻石的集中地点之一,也是历代著名书法艺术珍品的荟萃之地,有着巨大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它于北宋二年(公元1078年)为保存《开成石经》而建立。九百多年来,经历代征集,扩大收藏,精心保护,入藏碑石近三千方。现有六个碑廊、七座碑室、八个碑亭,陈列展出了共一千零八十七方碑石。在名碑荟萃的展室里,展示了圣儒、哲人的浩瀚石经;秦汉文人的古朴遗风;魏晋北朝墓志的英华;大唐名家的绝代书法以及宋元名士的潇洒笔墨。西安碑林以其独有的特色成为中华民族历史文物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的各陈列室,以棂星门中门为主轴线,自南而北对称排列。前半部为临时性专题陈列室,自轴线正中上有“碑林”匾额的碑亭以北为碑林陈列室,西侧为石刻艺术室。进入西安碑林大门,可以看到一座四角形两层飞檐的亭子,里面竖立着著名的《石台孝经》。这是由四块石板组合成的长方形石碑,高5.1米,安置在三层石台上。
考察时间:7月13日 考察地点:半坡遗址、秦始皇陵博物馆、秦始皇帝陵
半坡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灞桥区浐河东岸,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距今6000年左右。现已发掘出46座房屋、200多个窖穴、6座陶窑遗址、250座墓葬,出土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约1万件。半坡聚落的范围为不规则圆形,居住区在中央,分南北两片,每片有一座供公共活动用的大房屋,还有若干小房子,其间分布着窖穴和牲畜圈栏。居住区有濠沟环绕,沟北是公共墓地,沟东有陶窑场。半坡居民的经济生活为农业和渔猎并重,出土了斧、锄、铲、刀、磨盘、磨棒等石制农具,镞、矛、网坠、鱼钩等渔猎工具。还现粟的遗存和蔬菜籽粒,以及家畜和野生动物骨骸。常见陶器有粗砂罐、小口尖底瓶和钵。彩陶十分出色,红地黑彩,花纹简练
朴素,绘人面、鱼、鹿、植物枝叶及几何形纹样。
秦始皇帝陵史称“丽山园”,是中国历代皇帝陵中规模最大,埋藏最丰富的一座陵墓。1987年,秦始皇帝陵(含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丽山园与开放多年的秦兵马俑博物馆同为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组成部分。该园位于秦始皇陵园核心区,南北长约2220米、东西宽约1010米,占地3386亩。丽山园的主要参观点包括秦始皇陵封土、已探明的主要建筑遗址、陪葬坑的具体位置范围、百戏俑坑博物馆、文吏俑坑博物馆等。
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足有50多个篮球场那么大。俑坑内有8千多个兵马俑。最早发现的是一号俑坑,也是最大的,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坑里有8000多个兵马俑,四面有斜坡门道,左右两侧又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现称二号坑和三号坑。俑坑布局合理,结构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东西向的承重墙,兵马俑排列在过洞中。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人俑群。秦始皇兵马俑是世界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1978年,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参观后说:“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了。不看秦俑,不能算来过中国。”从此秦俑被世界誉为“八大奇迹之一”,已挖掘出3个俑坑。
秦始皇陵位于西安市临潼区城5.37公里,距西安市城区约37公里,南倚骊山,北临渭水。秦始皇陵墓近似方形,顶部平坦,腰略呈阶梯形,高76米,东西长345米,南北宽350米,占地120750平方米。陵墓地宫中心是安放秦始皇棺椁的地方。
考察时间:7月14日 考察地点:西安古城墙
西安城墙景区位于西安市中心区,呈长方形,墙高12米,底宽18米,顶宽15米,总周长13.74公里。有城门四座:东长乐门,西安定门,南永宁门,北安远门。西安城墙是在唐皇城的基础上建成的。完全围绕“防御”战略体系,城墙的厚度大于高度,稳固如山,墙顶可以跑车和操练。现存城墙建于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1374-1378),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中世纪后期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建筑之一,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
这次活动下来,我们觉得确实是收获良多、受益匪浅,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仅很好地对自己三年所学专业知识进行一次回顾和印证,而且在这三天时间里同班所有同学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彼此经常就考察当中感兴趣的话题坦诚交流,使彼此加深了了解,甚至消除了一些平日产生的隔膜,这对于增进我们同学之间的感情,是非常有意义的。
历史文化学院202_级1班
姓名:王力乐
第五篇:西安考察报告
西安进行专业考察
202_年10月15日-19日,由菏泽学院社会科学系组织的以202_级学生为主的约四十八考察团队乘坐包车前往具有“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的西安进行为期五天的考察学习,先后参观了乾陵、永泰公主墓、法门寺、八路军办事处、西安碑林、陕西历史博物馆、华清池、秦始皇陵兵马俑等历史景点,其间虽有劳顿奔波之苦,但仍被西安古都之古之博之奇,古都文化的历史渊源之久所深深吸引,所暗暗惊叹。
一、观乾陵
乾陵位于陕西省乾县东北的梁山上,是唐代第三代皇帝高宗李治与皇后武周皇帝武则天的合葬墓。规模宏大,地面和地上的文物丰富,石刻、壁画等均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1961年国务院把它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乾陵所在的梁山,海拔一千零四十九米,山巅有峰三座,北峰较高,南峰稍低。北峰山腰,建有乾陵的玄宫;南峰为两座小山,东西对峙,状如双乳,俗称奶头山,是乾陵的天然门户。
从内城的朱雀门,直到梁山南双峰之间,有一条长长的神道,这就是司马道。在司马道的两侧,整齐地排列着体量巨大,雕刻精美的华表、石人、石兽、石碑等。这重点介绍一下石碑,东面的一碑,人称无字碑。碑高六点三米,宽二点一米,厚一点四九米。碑上原来没有任何文字。传说武则天功勋卓著,难以用文字表达,因此也不给她写碑文。还有人说,唐中宗李贤不知道如何称呼她,所以就没有写碑文了。西边的一座碑,人称七节碑。这是一座由武则天撰文,唐中宗李贤书写的述圣记碑。值得一提的还有六十一尊蕃王像。据说,在唐宗李治去世的时候,有六十一位少数民族首领和邻国的特使前来参加葬礼。后来,武则天命人刻成石像,排列在乾陵之前。现在,这六十一尊石像的头部大多没有了。但这是唐代中西友好交往和多民族和睦相处的历史见证。
二、法门寺里说舍利
法门寺位于陕西省扶风县十公里的法门镇,始建于东汉末年,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称。法门寺因舍利而置塔,因塔而建寺,原名阿育王寺。释迦牟尼佛灭度后,遗体火化结成舍利。公元三世纪,阿育王统一印度后,为弘扬佛法,将舍利分成八万四千分,使诸鬼神于南阎佛堤分送世界各国建塔供奉。中国有十九处,法门寺为第五处。
法门寺佛指舍利,是释迦牟尼入灭后遗世的一节指骨,它的存在是一个奇迹。可能,它停留在这个尘世就是要印证佛法无边,佛慈无量。二十年前,四枚舍利重见天日。第一枚舍利在1987年5月5日被发现,是藏于地宫后室的八重宝函之内。当时没有人料到,四日之后又在地宫中室汉白玉双檐灵仗之内竟又找到第二枚舍利。两枚舍利外形一模一样,孰真孰假?在87年5月15日,答案揭晓。考古人员在藏于后室秘龛之内的铁函找出第三枚舍利。经科学验证之后发现,这枚舍利的材质是骨质,应是佛祖真身,其余两枚材质是玉质。这两日之后,又在置于前室的一个汉白玉阿育王塔内铜浮屠内发现又一枚骨质舍利。
灵骨与影骨,在世俗观点上是真假之分,但以佛家观点,却有更深一层的意义。佛家认为灵骨与影骨同埋千载,同受金棺银椁礼葬,故四枚舍利是一灵三影,影骨亦是属灵物。由于佛指舍利已是世上仅存,法门寺博物真而藏之,平日罕有向外展示。
三、庞大的石质书库——碑林博物馆
西安碑林博物馆坐落于著名的西安市三学街,是一座以收藏、研究代碑石、墓志及石雕作品为主的艺术博物馆,被誉为“中国最大的石质书库”。它是在西安碑林的基础上利用西安文庙古建筑群扩建而成的,珍藏文物11000多件,由碑林,石刻艺术及其他文物三部分组成,重点藏品为中国古代书法、名碑及汉唐时期的雕塑精品等。进入碑林博物馆,导游首先向我们介绍西安孔庙。西安孔庙在唐时在尚书西隅国子监附近。宋代几经搬迁,崇宁二年虞策将文庙迁于府学,最终迁建于“府城之东南隅”即西安碑林博物馆现址,使文庙、碑子、府学同在一处。随着时代的变迁,孔庙现保留的多是明清时期的建筑。我们在泮池周围驻足了片刻,里面的喷泉源源不断的喷着水,成全结对的金鱼畅游期间。传说泮池曾是诸儒子弟清洗墨笔的地方。穿过孔庙正门,右拐,一座古钟映入眼帘,听说每年春晚都要录制这座钟的钟音,作为整点报时声;接着我们来到名碑荟萃的展室,在这里展示圣儒,哲人的浩瀚石经,秦汉文人的古朴遗风,魏晋北朝墓志的英华,大唐名家的绝代书法以及宋元名士的潇洒文墨。书圣王羲之,画圣吴道子书画同辉的笔墨迹以及诗画双绝的王维的竹影清风更为碑林增辉溢彩。其完整形制包括碑阳,碑阴,碑侧,碑额以及唐代以后出现的碑趺。碑刻按形制与文字分几部分,主要有碑,墓志,石经刻帖等品类。碑在碑刻中居于主流,其中有以墓碑和寺观祠庙碑为大端。石刻属于雕塑艺术,室运用雕刻 1的技法在石质材料上创造出具有实在体积的各类艺术品。中国古代石刻种类繁多,古代艺术家和匠师们广泛地运用圆雕,浮雕,透雕,减地平雕,线刻等各种技法创造出众多风格各异,生动多姿的石刻艺术品。听完石刻简介后,我们来到了珍藏室参观早已驰名中外的石刻浮雕像“昭陵六骏”。这六件艺术品室贞观十年唐太宗李世民为追忆自己战功和怀念自己的六匹战马,让著名画家阎立本绘出草图,并写出战马名称,来历然后再刻在高
2.5米,宽3米的石板上。这六匹战马分别是特勒骠、清骓、什伐赤、飒露柴、拳马騧和白蹄乌。它们都是从西域引进的波斯种的良马。它们的形象被刻在了石板上,线条流畅,形态逼真,是我国唐代时刻中的精品,可惜飒露柴、拳马騧早已被盗往美国,现陈列在费城博物馆,我们看到的只是仿真品。
四、感受中国古代文明——陕西历史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内,从简介来看,陕西历史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座现代化国家博物馆,占地6.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馆藏文物37.5万件,属于国宝级18件,一级品近800件;其中青铜器,金银器,陶俑最具特色,并藏有国内仅有的唐幕壁画400多幅。
陕西历史博物馆有六个展览馆对外展览,限于时间仅参观了其中的四个展览馆,按时代分为先秦,秦汉,隋唐和宋元明清等四部分,由此布局即可看出其时代特征,尤以原始氏族,汉,唐时期的文物为最。带着好奇和未知的心情,我们走进了建筑宏伟的殿堂。博物馆个布局呈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仿唐建筑群体,连郭庭院,参差错落,典雅凝重。气势雄伟,此外也是堪称是陕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象征,也以此引导我们去领略由黄河孕育出的古老文明。以历史进程为线索,选取各时代典型文物进行组合陈列来揭示陕西地区古老社会文明的发展情况,从史前(最早的蓝田人),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精选202_余件珍贵的文物,反映古代先民生活情景和艺术追求的丰富的多彩多姿的彩陶器皿,反映秦扫六国一统天下的青铜剑、弩机、兵马以及显示秦汉风发崛起的钢建筑物,大型瓦当,还有反映封建时代盛世繁荣景象的精神的唐式金银器和唐三彩,并配有遗址模型、图表、照片等辅助展示,反映了西安地区古老灿烂的文化,也反映了这几个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最高水平。一路走过整个展览馆,如同进入了时光隧道,领略了先民的精神,物质生活追求,更惊叹于他们的智慧,勤劳,对艺术的追求,这些都已成为今天历史的结晶,更亲身感受到什么是流连忘返。
六、华清宫
华清池位于西安东约30公里的临潼骊山脚下北麓,是中国著名的温泉胜地。据历史记载,这里的温泉大约发现在3000年前的西周时代。汉代曾在这里建造帝王贵族的行宫别墅。唐代建有富丽堂皇的“华清宫”。“华清池”由此得名。经历战争的洗礼,原来的建筑都已毁塌。现在的建筑都是按照历史记载的布局于1959年重建的。自古以来华清池为游览胜地。
华清池大门上方有郭沫若写的“华清池”匾额。进了大门就见两株高大的雪松昂然挺立,两座宫殿式建筑的浴池左右对称,往后是新浴池,有新浴池往右行,穿过龙墙就是九龙湖,湖东岸是宜春殿,北岸是飞霸殿为主体建筑,沉香殿和宜春殿东西对称,西岸是九曲汇廊。跟随导游我们参观的一系列仿唐“贵妃池”建筑群。“莲花沟”池形如石莲花,供皇帝沐浴;“海棠沟”池形如海棠,供贵妃沐浴;“尚食沟”是供大臣沐浴之处,“星辰沟”传说原址上面之四周无遮物,沐浴可见天上星辰而得名。在星辰沟后面还有温泉古源。出了贵妃池向前行便进入望湖楼,先见荷花池然后经飞霞阁,传说次阁是贵妃沐浴后观景和晾发之处。现在的九龙沟是唐玄宗洗浴的地方,贵妃池是杨贵妃洗浴的地方。接着来到五间亭,中国近代史著名的西安事变也发生在这里,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发生时蒋介石曾在此居住过。后面的骊山的半山腰间的虎斑石处还有兵谏亭。这之后,就是骊山游览。最后参观了长生殿唐华清宫陈列馆。近年来,为了适应旅游形势的发展,华清池内有新添了中外书法碑林,梨园及其他艺术展馆。构成了集旅游、文物、园林、沐浴、娱乐、餐饮为一体的综合性文物游览场所。堪称北方皇家园林之典范。
七、气势雄伟的秦陵兵马俑
去西安,秦陵兵马俑是必去之所,就如“不到长城非好汉”一样,不去秦陵兵马俑就谈不上去西安。秦陵兵马俑位于西安东30公里的临潼城区东。1974年3月在打井时发现的,轰动全国,震撼世界,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随后1976年又能发现了2号坑,3号坑。1号和2号都经过人为的火焚,据说是项羽所为,3号坑自然塌陷,但塌陷前亦有遭人破坏的痕迹。我们首先参观了出土的一件精品文物,即1980年出土的两乘青铜马车,车马御手均为青铜按实物的一半比例制作。东箱分为前后两室,御手坐于前,主人乘于后,车后有门,室内有@,可坐可卧,前面和两侧开有窗户,这就是史书记载的“辒辌车”铜马车构造复杂,有大小3400多个零件组成,车长3.17米,高1.06米,四匹铜马通耳高91厘米至93厘米,铜马车的主体用青铜制作,另有1500多个零件用金银制作。这是世界上首次发现时代最久远,结构最复杂,装配最讲究,形体最壮大的古代青铜车马。接着我们进入兵马俑一号坑,它为一长方形地下建筑,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5米,面积14260平方米。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兵马俑布阵,坑的最东边排列着三排向东的武士佣,他们身披战甲,每列七十人是坑内的前锋,南、北、西三面各有一排面向南、北、西列队,是军阵的侧翼和后卫,担任警戒;坑中央是三十八列纵队,全部面向东,间隔排列在是一个过洞里,纵队之中有驷马战车,六乘由二十四匹大型陶马拖拉,每辆车后有三名身穿铠甲的武士佣,左持弓,右持矛,中间一人御车,整个阵容是向东攻击,意在赞誉秦始皇扫平东方六国,一统天下的丰功伟绩。兵阵内陶俑身高在1.78米到1.97米之间,兵俑依据真人烧制,容貌不一,神态各异。兵马俑的典型代表有跪射俑、军吏俑、将军俑。陶马与真马大小相似,通高1.5米,体长2米,与今天的相比有点小,材料说秦代的马以西域的品中为主,故体形小。之后简单参观了二号坑和三号坑,二号坑以驽兵方阵、战马方阵、骑兵阵和车徒结合。三号坑发现陶俑68件,一辆四匹马拉的车。
兵马俑以它无穷的魅力再一次向我们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宏伟,中国历史的悠久古老。
八、陕西民俗篇-陕西十大怪
到了陕西的人不仅是了解历史文物,游览观光,更要吃遍西安城。陕西有十大怪:一怪面条象裤带;二怪头盔象锅盖;三怪辣子是主菜;四怪碗盆难分开;五怪手帕头上带;六怪房子半边盖;七怪姑娘不嫁外;八怪不坐蹲起来;九怪睡觉枕砖块;十怪唱戏吼起来。
到了陕西还要吃吃那里的羊肉泡馍,其中最地道的还数老孙家。那里的水果堆的象北方的麦子,尤其是临潼的石榴,甜的让你都不舍的把嘴里的石榴汁咽下。还有他们的辣子,不同北方的辣,他们的辣更到位更香更麻,吃到心里美滋滋的。
来到西安,自然少不了参观一下钟鼓楼和古城墙,以钟楼为中心,东西南北四条大街分出,最繁华的地段要数位于东大街的罗马市商业不行街,汇聚了当今世界流行前线的服饰,这里应有尽有,置身于一个魅力的时尚之都。周长13.9公里的古城墙,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明城墙,在这里古韵与现代气息相互交融。雁塔晨钟,曲江流饮,灞柳风雪,华岳仙掌,草堂烟雾,咸阳古渡骊山晚照,太白积雪,此乃“关中八景”。
时间在流逝,我们的考察是匆忙的,短暂的,但是我们收获到的知识确实无限的。在我们眼里西安是一个承载几千年历史的古都!是一个古典与现代相融合的城市!是一个可以让你感受时光隧道的原始之地!这里的历史没有人可以改变。此行之后,我们只能在自己的史书上写上几笔,记下每一份心悸的感荒,记下每一份感动的美好。这就是西安—中国古代文明开始的地方。整个考察行程安排在日间进行,活动安排十分紧凑,让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多地去感受西安这个十三朝古都所积淀下来的沉厚历史文化,以所学到的专业知识思考所看到的文物和遗迹,并在实际考察中对专业知识进行梳理、回顾,这种认识比从书本上得来的更为直观,印象也更为深刻。
西安进行专业考察
7月10日第一天早上,经过一夜睡眠消除乘坐长途列车的困顿之后我们便分乘两部旅游大巴开始专业考察活动。首日安排的是西安东线景点,第一站半坡遗址,展现的是6000多年前在黄河流域上的一个母系氏族公社部落形态,进到博物馆首先去看的是2个文物陈列室,里面汇聚了在半坡遗址里挖掘得到的文物,最著名的是那些纹有人面鱼纹的陶器,加上众多的捕鱼工具和汲水器,充分表明半坡时期古人类已掌握了捕鱼的各种技术,并且极其崇拜鱼类,把鱼的形象和人结合在一起作为部落的图腾,其中最精妙的是有一种汲水器,设计很是巧妙,体现了半坡人的高超智慧。接着我们进去半坡遗址挖掘现场参观,直面感受6000多年前古人类生活的原貌,包括居所、劳作及墓葬等内容。一个多小时之后我们从半坡遗址出来马不停蹄地前往古城墙参观,曾经在一些书籍或电影上看过古人修建城池时会加建一个叫瓮城的内城,为的是如果第一道城门被敌人攻破则可以把他们引入瓮城而不是让他们直接进入城内,然后己方便可以在瓮城上通过弓箭、灌水及火攻等方式将进入瓮城内等同于瓮中之鳖的敌人消灭。这回我们终于亲眼见到了传说中的瓮城,高大的城墙处处显示古人睿智的守城思想,譬如宽敞的城墙上每隔120米会建造名叫“马面”的墩楼,其意义在于因为古代作战多为冷兵器,而守城一方
一般会用弓箭进行防御,当时弓箭手的射程一般在60米以内,那么建造相隔120米的墩楼便是使得敌人无论站在何处都处于自己的射程范围之内,保证防御区域疏而不漏。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西安市还沿着古城墙建造了全国仅有的环城公园,在保存文化遗产的同时又可以给市民提供一处休闲娱乐的场所,一举两得。吃过午饭之后没有休息,我们接着来到位于文昌门附近的碑林博物馆,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西安碑林宝天下”,这赞誉名副其实,一点也不带夸张。西安碑林迄今共收藏了汉、魏、隋、唐、宋、元、明、清、民国各代碑志3000多件,碑石林立,气势宏大,故有“碑林”之称。如此多的碑石对我们紧凑的考察行程来说当然看不完,所以我们来碑林主要是看各个朝代碑石、墓志的历史演变,兼顾看一些比较有名的碑文,譬如《开成石经》和《石台孝经》,除了其本身的历史价值以外,碑林里的碑石也是书法珍品,这里有颜真卿、柳公权等很多书法名家的碑文,如《颜氏家庙碑》、《多宝塔碑》和《千字文》等,可谓不胜枚举。此外西安碑林还藏有昭陵六骏其中全国仅存的四块石刻,这些石刻造型生动逼真,加上当年由于国人对文物的保护意识太弱以致文物流失,所以它们很值得我们一看,也值得去深思个中的教训。最后一站我们来到西安钟楼,见识了西安城内以钟楼为中心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辐射并分别与明城墙东、西、南、北四门相接的城市及交通规划,站在钟楼上面俯瞰脚下车水马龙,道路规整,浑然大气,似乎展现了西安特有的那种立足中原纵横捭阖的古都风范。
第二天和第三天的考察主要都是围绕帝陵进行的,“秦中自古帝王都”,陕西的帝陵数量和密集度都是全国之最,那究竟陕西的黄土台地里埋了多少位皇帝?据统计,陕西全省共有历代皇帝陵墓72座。而在西安市境内或附近(包括宝鸡、咸阳和渭南三市)即有荜原(今沣河东镐京乡)上的西周开国之君周文王、周武王和开国之勋周公三人的墓;秦国原建都雍城(今凤翔县),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才迁都咸阳,而始皇陵就建在了临潼区东5公里处,背靠骊山、面对渭水、修建时间长达37年之久;西汉共有帝陵11个,其中7个在咸阳市秦都区(包括阳陵),1个在兴平市(茂陵),3个在西安市区;最后到唐朝,皇帝陵墓共有20个,其中18个就在陕西境内且散布于渭水以北原区,自西向东,史称“关中唐十八陵”。第二天看两个汉陵,上午是汉景帝的阳陵而下午则是汉武帝茂陵的博物馆,秦汉两朝的皇帝给自己修建陵墓都喜欢堆土而成,秦始皇发动72万刑徒民工历时37年修建的始皇陵自不必言,今天我们所看到的阳陵(高12丈,现约31米)以及后面的那个茂陵(高14丈)也属于是劳苦百姓挑着一担担黄土堆积而成的巨大封土堆。阳陵这里地势较高但很平坦,泾、渭两条河水就在陵园东面不远处交汇,形成“泾渭分明”的独特景观(泾河河水浑浊而渭河清澈,两河交汇时很明显地就看出来了),阳陵处于两水之间,在陕西特有的苍凉厚重的黄土高地衬托下,格外得雄浑壮观,有人说造就出“挟双龙而东向”的气势,行人至此一眼看去,皇天后土,汉帝陵墓,心中不由地就生出一种震撼!整个阳陵封土堆为覆斗形,上小下大,围绕着封土堆簇拥着86条呈放射状的陪葬坑,现在已发掘的是其中13条,然而从中挖掘得到的各种武士陶俑、陶制动物的数量都已不可计数,想想剩余未发掘的71道陪葬坑以及主陵里面的地下景象„„整个地下博物馆完全保留13条陪葬道挖掘时的原状态,里面大多数文物已取出,但也剩有一部分原样摆放在墓道里,让我们直观地去观察陪葬坑的情况。这些陪葬坑,既埋有如同秦始皇兵马俑一样的武士俑,作用一样是为了保卫主陵,也埋有无数的猪、羊、狗、鸡等陶制动物,简直就像是一个地下粮仓。据研究,那些汉佣(包括兵马俑和普通陶俑)完工时都穿有各色美丽的服饰,胳膊为木制,插入陶俑胳膊上的圆孔以便木胳膊可以灵活转动,但经过千年岁月的流逝侵蚀,陶俑的衣服及胳膊均已腐朽,因此只剩下了裸露而残缺的身躯。值得一提的是兵马俑中有一部分是女子,兵种有武士亦有骑兵,大多眉清目秀,身材匀称,但也有一些颧骨特别突出,面貌特别奇异,估计属于是当时少数民族的兵员,但总体上比起秦始皇兵马俑的严肃和刚武,汉佣显得平和而从容,这是否也与“文景之治”时安详稳定的社会氛围有关呢?人说,文物是立体的、无言的历史。中国历代帝王多信奉“事死如事生”的礼制,但史书上文、景二帝却以薄葬而称著后世。如《史记·孝文本纪》中记载文帝说要“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且留下“厚葬破业,重服伤生,吾甚不取”的千古帝王家训。但至于汉景帝,今日我看到他的陵寝里如此众多的陪葬品,开始怀疑史书上“薄葬”的说法了。在地下博物馆灰暗的窄小空间里摆列着数以千计、甚至万计的陶制动物和汉佣(陶俑原本还是穿有服饰的),我们静静地端详,似在沉思,突然有一位同学自言自语地说:“这么多的猪羊狗鸡,一个皇帝他吃得完吗!?”呵,他是在替汉景帝担忧吗?还是在质问这个执政时代被后世称作“无为而治”、并为汉家王朝打下坚实基础有着“文景之治”成绩、节俭的皇帝的厚葬奢侈呢?
还带着对汉代两帝帝陵形制铺张陪葬奢侈的思考,我们第三天乘车来到宝鸡乾县考察唐朝两个皇帝合葬的著
名帝陵——乾陵,这里合葬着唐高宗和武则天两个皇帝,是世界上罕见的皇帝合葬墓,并且它还是属于陕西72帝陵当中仅有的两个未遭盗窃的帝陵之一,另外一个便是秦始皇陵了。不过也由于乾陵还未被盗或开启挖掘,所以陈列给世人并无多少文物,我们到了乾陵只是看了唐高宗的“述圣纪”碑、武则天的无字碑、司马道上的珍贵石刻以及六十一尊王宾相石刻,但其实我们看的都还只是乾陵陵园中很小很小的一部分,唐高宗与武则天的乾陵,发展、完善了唐太宗昭陵开创的形制,建陵工程不再像秦汉帝陵堆土为坟那样浩大,而是采用了依山为陵的做法,陵园仿唐都长安城的格局营建,分为皇城、宫城和外郭城,其南北主轴线长达4.9公里,可惜陵园后来因战乱等原因地面建筑早已荡然无存。除了两位皇帝的合葬墓,乾陵还另有二太子、三王、四公主及八大臣等17座陪葬墓,我们在来乾陵之前已先看了其中的永泰公主墓,墓里呈现给世人的是一条长长的地下墓道,墓道两边井房埋有一定数量的陪葬唐三彩,而主墓室墙上还有多幅色彩鲜艳惟妙惟肖的仕女壁画,是考察唐代宫廷生活的重要文物,只可惜在永泰公主巨大的棺椁里尸体早已不见了,留下的是也许永远也无法解开的公主死因之谜。在上午的时候我们还参观了宝鸡市的法门寺、地宫及其珍宝馆,在众多的国宝文物里直面了解唐朝皇帝八迎佛骨及唐僖宗封闭地宫之后1000多年这两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