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3号文库
历史街区更新中的社会结构变迁与空间生产(范文大全)
编辑:紫陌红颜 识别码:22-1066358 1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7-15 13:38:02 来源:网络

第一篇:历史街区更新中的社会结构变迁与空间生产

历史街区更新中的社会结构变迁与空间生产——以苏州山塘历史街区为例王苑邓峰

【摘要】:历史街区作为一种特殊的城市空间类型,其更新过程是当前我国城市发展中所面临的难题之一。文章从空间生产理论入手,以苏州山塘历史街区为例,分析了更新前后社会结构以及街区空间类型的变迁过程,认为这一过程在消解了街区原有传统社会关系的同时,构建了另一种开放的社会结构体系,由此产生新的空间生产需求并反映在空间景观的改造之中,这在本质上无法实现历史街区的文化传承。最后提出控制空间使用主体的替代,促进街区的渐进式更新是一种较适宜的历史街区更新途径。

历史街区空间形态演化对城市规划的拓展性关系研究

吴陆茵

【摘要】:近年来,我国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越来越重视,保护的内容从最开始的文物建筑保护发展成为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名城的更新是中国城市今天发展的主题,许多历史文化名城在经历了多年的风雨,建筑质量与周围环境低下,基础设施落后,再加上城市人口密度的不断增加,许多弊端已经显露了出来,文化名城的更新势在必行。目前大部分的城市开发都是割断历史文脉,摧毁了传统文化而进行的盲目的、片面的现代化建设,城市的历史遗产正在快速的消失,特色危机已经不可避免的出现。虽然许多历史文化名城已经认识到了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对其综合价值缺乏足够而且深入的了解,其潜在的经济机制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也没有得到合理而有效的利用。文化名城的保护与更新问题一直没有找到一个合理的解答 在后来历史名城遗产保护体系中又增加了历史街区保护的内容,形成了重心转向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多层次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体系。现代城市经济呈爆炸式地发展,信息交流也非常迅速,城市改造更新的频率非常快。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长远的更新策略,对城市历史街区的破坏将是最大的。本文从历史街区的形态演化着手,力图从根源上找出历史街区的文脉所在。并在此基础上对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更新作一番与传统规划概念有所区别的拓展性规划研究,探讨历史街区更新发展的可行性模式,并在此观念指导下循序渐进地发展,以保持城市文脉的延续性,维系文化名城的多样性特点。结合国内外成功的实际案例,用发展创新的技术手段来提升历史街区的空间价值,升入发掘其各种价值的内涵,才是展现其魅力的所在,使人们对于传统的历史街区有了一个清晰而正确的认识。改变目前忽略传统文化的城市开发问题,以“艺术的形式、人文精神的灵魂”为指导原则,为城市文化名城中的历史街区的长远发展奠定一定的价值基础。正如意大利人卡尔维诺所说:“无论如何,大都会的另一种额外魅力,乃是透过它的转变,我们可以怀旧地回望它的过去。”

历史街区规划对传统生活方式及文化的传承保护

仲利强

------------------

历史街区规划对传统生活方式及文化的传承保护

The historical street blocks planning in the process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living-pattern preservation

仲利强 Zhong Liqiang

摘 要:历史街区中,富有个性的传统生活方式可以促进地区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在传统基础上找到合适的契合点,具有前瞻性的保护工作必须把保护的层次提到保护生活方式与内涵文化的高度上来。文章以传统生活方式及文化的传承保护为切入点,通过对建筑遗产中城市历史街区规划的研究,说明历史街区保护的涵义、价值以及保护方法与对策。

关键词: 历史街区;生活方式保护;文化传承

Abstract:Focusing on the reconstruction of historical street blocks of architectural heritage, the paper points out the meaning, value and measures of the reconstruction planning during the process of our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living-pattern preservation.Key words:historical street blocks,living-pattern preservation,traditional culture transmittance

中图分类号:TU984.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2_)04-0055-03

历史街区是历史文化名城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不仅要拥有优秀的历史文化遗存和重要的文物古迹,还要有历史街区。因为历史街区是这个名城历史发展中存留下来的连片的建筑群体,它记载着这座城市发展过程的历史信息;它是成片的而不是单幢的房屋,因而就能反映出城市的特色和风貌;还因为是街区,就有居民,有人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生存活动,街区就能作为具有生命力的城市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它也是城市文明、传统文化传承的窗口。而单个的文物古迹或历史景点虽然也能反映城市的历史,但它无法代表城市这样的内容,所以对于一座完整的历史文化名城来说,拥有足以反映名城特色的历史街区至关重要。历史街区的保护

城市要发展,历史街区也要适应时代的要求,更新和发展是必然的选择。虽然历史地段的建筑大多都很破旧,功能不完善,保存价值也不高,然而许多城市急功近利的大拆大建,历史风貌荡然无存,无不令人对文化遗产的丧失感到震惊和痛心。目前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对历史街区保护性开发的重要性,通过保护街道的格局,控制建筑的高度和尺度,完善各种基础设施与环境,调整居住人口的密度和功能布局,保存、修缮、更新街道的景观、建筑的风貌等等许多措施来保护历史街区的整体风貌,并通过小规模的、一步步的规划、保护措施进行有

机更新和发展的探索。然而,通过这些方法、措施来保护历史街区的风貌,目的仅仅是单纯的物质形态的保护吗?破旧的街坊向我们传递的是什么样的信息呢?单纯的保护规划、修缮、改建就可以维持历史街区的更新与发展吗?我们需要进一步认识历史街区保护的实质和内涵。历史街区的生活方式与文化的传承

历史街区是历史上形成的居住区,因而它首要的功能是居住。现在,许多人认为老的生活方式根本不能适应现代人的生活要求,大多数无文物价值的旧房应当拆除,然后翻造新的住宅,只要在形式与尺度上注意与原有建筑风貌协调即可,老街坊中的新小区就这样产生了。但是,即使是在浮躁的文化大氛围下,依然有一股力量在要求着传统生活方式的体验与传统文化的传承。《时尚家居》中有这样一个改造实例(图1),它是一处外国人改造的北京小四合院,它只是添加了厨卫、锅炉房,对平面稍加改造并重新油漆装饰了一下,然而它却有着现有的大规模改造后的小区中难得的幽雅与舒适,它分明承载着四合院的文化,但又洋溢着现代的气息。

可见,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深入与新型社会伦理秩序的稳固,“当人们解决了住得下的问题后,必将把审视的眼光转到它的艺术性、认知性上来[2]”,当居住的文化取向成为生活品位的重要衡量标准,市民必将要求多样的生活方式,而历史街区中返璞归真的生活方式也将再度得到社会的欣赏,它虽然很古老,但构成它的空间要素———庭院、街巷恰恰反映了城市人对“个性”与“交往”的一种本质性需求,其中,庭院提供了高速变化的环境中人迫切需要的对于自我的肯定,同时安抚人过于紧张的心灵,而街巷则可找回现代城市中人与人之间缺失的直接交流,有助于人对自我的正确定位。历史街区“天人合一”的空间体系与生活方式的意义在于,它所倡导的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哲学体系可以容纳现代社会需要的行为模式与人格需求,进而促进地区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在传统基础上找到合适的契合点,并实现稳定地发展,有助于地区性主流人格特点与价值观的形成。

在保护历史性街区的课题上,生活方式及生活形态———个性及交往空间的并存才是它们的真正核心性问题。它代表的是一种文化,是人们内在精神的要求———它不仅是过去的、也是今后的城市居民的文化载体。它超越了建筑形式的含义,甚至比街巷空间的外部形式更具有意义。具有前瞻性的保护工作必须把保护的层次提到保护生活方式与内涵文化的高度上来,保护的实质在于改造现状的混乱状况,恢复社区空间体系的原有有机秩序,并使之与现代文明一起实现延续性的发展。保护历史街区生活方式,改进保护方法

一种城市生活的基本形态可以说来源于整个社会的经济基础、社会组织形式、人文背景及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要保护一种生活方式,其实就是保护一种文化。

3.1深化保护性规划设计

保护规划首先是一项细致深入的调研工作,对城市的历史,街区发展和演变,居民的生活方式,居住形态应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对当地的建筑风格、地区特色,对具体的房屋建造年代和保护要求都要作出判定,鉴别、考证,是一项技术性很强、文化性很高的工作,考虑其特殊的历史环境,不同于一般的规划和设计。

3.1.1渐次的小规模开发、重建、改建和调整

简·雅各布认为“大规模规划只能使建筑师、政客、地产商的热血沸腾,而广大群众往往成为牺牲者”,而不间断的小规模改建是有生命力的。这种改造的实质是通过社区有机的、自发性与指导性相结合的小规模更新,在历史性街区中实现新的具有传承性的生活秩序。因而对于历史性街区,规划关心的问题就不能仅仅是区域的宏观性的资料。实际上,无论是在资料上还是在设计需要考虑的问题上,都应进入个案处理的深度,才能对每一地块的每一幢房屋提出保护和修改的意见,由此而进行的规划管理工作才能做到有章可循。这是一项长期而繁杂的任务,规划设计必须保持很好的延续性与配合性,才能适应这样的要求。日本历史街区(他们叫传统建筑群)的整治,如京都的今井町是在完善的保护规划设计指导下做出整修计划,一年只修7~8幢,60年轮流一遍,修过的再重修,这样永远保持住整个街区的完整的原真风貌。

3.1.2区域性质的定位

从规划设计的出发点来说,必须对社区今后发展的区域性质有准确的定位。历史街区应具有独特的生活形态。要体现其活力,实现历史街区的持续发展,它还必须具有对外部人群的吸引力。恢复、调整其既有的商业活动的功能,增加其旅游观光的价值,在城市中分担特色购物、特色观光的职能,成为整个城市文化和经济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经济上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就建筑形式说,当然要与环境协调,但如果新的商业活动需要特殊的空间,可以运用新材料对内部构造和外观进行改造。但这同样要遵循一定原则,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如上海新天地地段的改造,“旧瓶装新酒”,把原有的居住方式完全取代为商业方式,市民到这里是一种文化休闲娱乐。但这种方式的投入是巨大,进行大规模的改造也是不现实的,只有一小部分的区域适合这样的改造,不能一味的模仿。

旅游产业的作用是双向的,一方面,它获得了充裕的资金来对古街坊进行维修改造,另一方面,比重过大的旅游会对街区的生活模式带来伤害,并使旅游业自身因为生活模式的完全变化而丧失深层次的魅力。所以,对于历史悠久的街区,要维持它真正的内在魅力,必须使它的生活方式稳定、渐进地发展。

3.1.3保护是过程而非结果

从现有的保护性规划设计的手法上看,其更多关注建筑、空间、环境的形式,生活方式的保护并非设计的主要出发点,也缺乏指导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由此可见,为了保护古城生活方式,在历史街区的保护改造中,应注意:(1)保护性城市设计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城市设计工作应该实实在在切入每一个改造的环节。不仅应设计远期规划,也应设计分步规划成果,同时规划工作应与随后的建筑改造工作紧密配合,随时提出指导性的意见,只有这样,城市设计对于古街坊的改造才可能有真正的指导性。(2)改造后社区的功能定性很重要。商业旅游应该是改造后的辅助产业,古城中大部分的街区应该保持它原有的定位。(3)保护性城市设计的目的在于恢复并发展区域内具有区域个性的生活方式,而非仅仅是具有区域特点的空间与形式。因此,城市设计不仅应着眼于空间与形式的控制,而且应对区域内的居住方式作出相应的管理措施。

3.2变被动保护为主动保护

3.2.1问题与现状

经济基础是决定每一个街区发展是否具有活力的关键。房屋历来是以私有财产的概念存在的,因此以前无论是富裕还是贫穷的住户,对自己的房产都负有自觉的维护意识。建国后房屋私有的概念是比较模糊的,这限制了房屋的出租、出售,也造成了产权的所有者房租收益不能保证,参与房屋维护的积极性也不高。目前历史街区突出的状况是近几年人口的膨胀,乱架乱盖的现象普遍,环境杂乱,加上不完善的生活设施,生活质量得不到保证,邻里之间由于空间紧张而变得关系紧张。恢复区域的正常生活模式意味着降低人口密度与重建生活秩序,而这些都需要有资金重新进入这些地区。

3.2.2方法与对策

3.2.2.1开发性保护

单纯依靠政府来进行财政补贴是杯水车薪,而且会因为保护行为的滞后使工作陷入被动,而一般房产公司没有实力来应付全面保护的投入资金与投入周期。开发商业、旅游业虽然可以带来经济效益,来保持对历史风貌的保护,但是同时过多的这些内容也会带来对原有生活模式的破环,所以,这是一种途径,但对于大多数的历史街区中也只是占小部分的。

上海新天地的改造(图2),关注的是再生上海里弄生活形态所带来的商业机会,然而正是这种关注带来了建筑保护的机会。

西安的书院门和北院门是西安人和中外游客最为津津乐道的两条传统街区,书院门以碑林为核心以传统书画艺术,民间工艺等为主开发的传统商业街区;北院门(图3)是以钟鼓楼为依托结合回民传统饮食形成的传统商业街区,商业使传统街道极具活力,传统文化特色是经济效益也很突出。虽然街道上的建筑大多是模仿明清建筑,但是街道的尺度,照明条件和由于街道上的活动而产生的品质(商店,餐饮,各种展览),以及传统的建筑风格共同形成的整体氛围是很吸引人的。

3.2.2.2公众参与的主动性保护

引入公众参与,一方面可以保证居民分享权力的公正,另一方面历史街区的形成,集中了人民群众的智慧,它的保护和发展,一定也要依靠他们的智慧和力量。真正有生命力的保护是来自街区的居民、房屋的所有者,对自己生活场所的尊重和维护。应鼓励和帮助原来居民进行主动更新维护,延续他们在那里的生活,变被动保护为主动保护,才是理想的保护方式。UIA2001亚澳地区学生竞赛中有一方案(图4)对西安历史街区的居民生活区提出了一种自我更新的方法。先由居民自己沿街进行临街店面的更新改造,开发传统商业如饮食手工艺等类型,激发旅游业,用由此得来的经济利润进行后区内院的更新维护,还可开发旅游住宿等多种功能用途,逐步使整个历史街区自我保护更新。

3.3深入细致地推行规划管理措施

历史街区的保护不仅是一项细致的规划设计工作,更多的是一种引导管理,它是历史街区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现有的规划与管理体系无论在人力还是物力上都只能做到在宏观上实行把握。对于每一街坊的琐碎事务须成立专门的分支机构进行日常性事务管理,这一城市设计管理的性质是管理者、设计者、使用者的紧密配合,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结语

我国大多数历史街区中的精神遗产———庭院生活与街巷邻里关系不仅是老年人的精神依托,也会有众多的中青年人爱之恋之。而推土机正“轰隆隆”地推倒一片片旧房,使之成为

一片片瓦砾,保护古城的生活方式正成为一件迫在眉睫的事。为此,在具体的工作中,有必要对我们的保护概念与工作方式作一些深化与调整:(1)保护历史性街坊的根本出发点应是保护一个街区的生活方式,必须使之稳定、渐进地发展;(2)保护性城市设计更应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3)保护性城市设计更多地应该为一种管理,而非一定型设计;(4)变被动保护为主动保护。

参考文献:

[1] 顾莹惠.保护传统有形文化.弘扬传统无形文化.传统文化研究.白山出版社.202_

[2] 丁俊清.中国居住文化.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

[3] P ·克莱芒.城市设计概念与战略———历史连续性与空间连续性.世界建筑.202_.6

[4](挪)Harald Heyem.西安鼓楼回民居住区更新实践.世界建筑.202_.6

[5] 刘宛.旧城改造中城市设计的四个原则.世界建筑.202_.6

[6] Vinci Carlous.都市对田园的想象.时尚家居,202_.12

[7]阮仪

三、王景慧、王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8]宋凌.探索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理论的思考,安徽建筑,202_.1

[9] 吴良镛、方可.以城市设计的观点和方法推进历史文化地段的保护与发展,建筑师.1999.4

[10] 阮仪三.历史街区的保护与规划,城市规划汇刊,202_.2

[11] UIA2001亚澳地区学生竞赛作品集

第二篇:历史街区保护整治与旧城更新(张玮玮)

历史街区保护整治与旧城更新

摘要: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历史街区保护整治与旧城更新的问题日益严重。分析二者的涵义及内容,阐述二者的关系和异同,同时指出目前我国在历史街区保护与旧城更新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桐芳巷”和“新天地”两种典型的模式进行分析,探讨城市发展中如何对待历史街区保护整治与旧城更新。

关键词:历史街区保护整治;旧城更新;“桐芳巷”模式;“新天地”模式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ities, protection and renovation of historical streets and update of the old city is a growing problem.Analysis of its meaning and content, elaborate the relationship and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both cases, and point out that at present our country exist problems in the protection and renovation of historical streets and update of the old city, then analyze two typical modes of “Tong fang alley” and “the New world” lane to explore how to deal with protection and renovation of historical streets and update of the old city in the process of city development.Key words:Protection and renovation of historical streets, Update of the old city, “Tong fang alley” mode, “The New world” mode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成就斐然。与此同时,城市旧城改造的步伐也大大加快,近20 年来出现了大规模的城市改造。然而,城市改造是一把双刃剑,在大规模的改造中, 也发生了许多空前毁灭性的开发改造,各地大拆大建,“旧貌换新颜”,造成许多有价值的、承载城市文化底蕴的历史街区遭到严重的破坏甚至已经慢慢消失,城市特色风貌失去应有的保护。

于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合理进行旧城更新保护并延续其城市历史街区文化的呼声已日渐高涨。在城市化和城市改造当中, 要求我们要具体界定好历史街区的内涵,厘清拆除与重建, 再开发与扩充, 修复与保护等的区别,将历史文化街区整体保护与旧城有机更新相结合,既可加快城市化的步伐, 又不失历史文化的传统底蕴,同时保护挖掘城市历史文化优势,延续城市文脉。

二、历史街区保护整治与旧城更新的内涵

1、历史街区保护的内涵

历史街区是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区域。其基本特征是:(1)历史街区有一定的规模,并具有较完整或可整治的景观风貌,没有严重的视觉环境干扰,能反映某一民族及某个地方的鲜明特色,在这一地区的历史文化上占有重要地位;(2)有一定比例的真实遗存,携带着真实的历史信息;(3)历史街区应在城镇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生生不息的、具有活力的社区,这也就决定了历史街区不但记载了过去城市的大量的文化信息,而且还不断并继续记载着当今城市发展的大量信息。

因此,对于历史街区的整体保护,不仅包括保护街区内的文物建筑、传统建筑群、街巷格局、建筑风貌及河道水系等外观整体风貌,而且要保护街区所承载的文化,即保护地名典故、民俗礼仪等非物质形态内容,维持文化多样性。

2、旧城更新的内涵

所谓旧城,是指历史上某一时期的产物, 是指较完整地保持了最初的风格, 在功能上已经不能有效满足使用者实际生活需求,在结构上日益危旧,但更多的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而且现在仍在发展的城市居住建筑集中成片的生活区域。在这一区域内普遍存在着基础设施不健全, 土地利用率低下,布局混乱, 环境恶化等问题。旧城更新则可以理解为“是一个过程,是一种状态,是一个目标”。20世纪70年代末期,吴良镛先生通过对北京旧城规划建设进行长期研究,在对新都市主义等城市发展理论认识基础上,结合北京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理论,即旧城有机更新理论。北京菊儿胡同的成功改造

图1

北京菊儿胡同 正是这一理论的成功范例(图1、2)。吴良镛先生在归纳这一实践成果时提出:“所谓‘有机更新’即采用适当规模、合适尺度、依据改造的内容与要求,妥善处理目前与将来的关系—不断提高规划设计的质量,使每一片的发展达到相对的完整性,这样集无数相对完整性之和,即能促进北京旧城的整体环境得到改善,达到有机更新的目的”。

图2

北京菊儿胡同

三、历史街区保护整治与旧城更新的异同

历史街区保护整治与旧城更新是不可割裂的、相得益彰的。历史街区保护整治是旧城更新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包含在旧城范围之内, 是旧城更新过程中重点考虑的对象,是旧城更新的前提和目的,二者既有区别也有联系。

1、历史街区保护整治与旧城更新都注重历史

两者在保护过程中都注重挖掘历史文化优势, 延续城市文脉, 充分体现尊重历史的规划理念, 注重对历史建筑的保护性利用。

2、历史街区保护整治与旧城更新都考虑环境优先

两者都综合考虑环境功能, 包括绿化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环境、交通环境、人文环境和风貌的塑造与延续, 以及生活品质的提高, 都强调公共空间、绿地、城市交通组织、社区服务设施等的整体规划。

3、历史街区保护整治与旧城更新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

两者的“无形文化”在于他们通过保持良好的居住模式、组织形态、生活方式等以保持社会结构的稳定性。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在精神和物质上给居民提供更好的环境空间。历史保护给人以亲切感, 让人遐想, 回忆过去;城市再开发则赋予城市新的生命力, 提高了城市的品位和文化内涵。

4、历史街区保护整治与旧城更新两者的目标不同

旧城有机更新是一个集开发、修复、保护为一体的综合性城市改造建设, 主要以城市的再造为主, 这种方式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可以大大增强城市的活力;而历史街区保护整治则是以保护与整治为主, 是人们对于历史价值的充分认识和尊重。

5、历史街区保护整治与旧城更新两者的层面不同

旧城有机更新从区域角度全盘考虑城市的功能布局和结构调整, 它是一个系统工程, 不同于纯静态的保护, 而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而历史街区的保护整治则更多地从建筑的角度来考虑环境的整体风貌。历史街区保护整治是旧城有机更新的深化。

四、我国历史街区保护整治与旧城更新中存在的问题

“城市” 既是历史文化的客观载体,又是社会经济的物质景观。城市建设一方面要为城市功能更新、经济发展和市民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 另一方面又要保护好各个不同时期留下的历史文化遗产, 做到保护与发展并行。目前, 我国许多城市都在进行大规模的旧城改造, 城市的面貌固然焕然一新,但许多有价值的历史街区也随之消失,城市变得 “ 千城一面”,此时我们不禁要对这种行为进行反思。我国在历史街区保护和旧城更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标

历史街区保护大都面临资金缺乏的问题, 因此, 历史街区多是作为旧城改造的一部分, 由政府出政策和场地, 房地产开发公司出钱进行“ 保护”。在有的城市中, 旧城用地成为个别开发商追求高额利润的竞争地, 从而与历史街区的保护背道而驰。

2、历史街区建筑的大拆大建

由于决策者对城市现状与发展缺乏深入细致的科学研究, 盲目地开展规模大、内容单一的投资项目, 致使对历史街区大拆大建, 造成城市外部空间丧失、历史文脉断裂和社区归属感模糊等问题。

3、历史街区生活网络的破坏

对历史街区的任何保护措施, 都会对当地居民的利益产生直接影响。然而, 在保护规划方案中, 居民少有发表意见的权利, 侵害居民利益的现象经常发生。出于保护要求, 必然需要降低历史街区的建筑密度, 减少那里的居住人口。但考虑当地居民各种潜在的生活危机也是十分重要的。

五、我国历史街区保护整治与旧城更新模式的探索

历史街区作为旧城的历史遗存,是城市历史进程的产物,它的保护与更新是对城市传统风貌最直接的保护和继承。针对目前在历史街区保护与旧城更新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做了一系列的探索。苏州 “桐芳巷”小区改建与上海“新天地”的改造是典型的历史街区保护、旧城更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为历史街区保护整治和旧城更新提供了新的途径。

1、苏州“桐芳巷”模式

“桐芳巷”位于古典园林狮子林南部的古城区,面积约3.6公顷,规划设计以“再现和延续”古城风貌特色为思想,在建筑上除保留一栋质量较好的老建筑外,其余均拆除新建,新建建筑和小区空间结构从风格和尺度上尽量接近苏州传统,使整个小区与古城风貌相协调,成功地继承了苏州城市的传统特色;道路系统则保留原有的“街—巷—弄”的传统街区格局,在原有街巷的基础上,适当拓宽打通。以“桐芳巷”为代表的“新建街区,风貌延续”已成为苏州古城更新的主要模式(图3、4)。但是昂贵的价格,使得居民的回迁成了一句空话,原有的社区网络遭到破坏,目前居住的大多是外来的富人。

图3 桐芳巷:再现传统街巷风貌

(资料来源:谭庆琏.城市住宅试点小区精选.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 9 9 7.)

图4 桐芳巷:传统风貌的联体小住宅

(资料来源:谭庆琏.城市住宅试点小区精选.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 9 9 7.)

此后,苏州的一些街区大都按此模式进行改造更新,如定慧寺巷改造、狮林苑小区,甚至是商业街区的建设(如学士街的改建、拙政园附近的园外苑改建)等。不同的是,以后的街区更新更多地采用了现代小区规划的基本理念与传统形式的结合,即现代多层公寓式住宅,配以传统风格的外表和外部空间局部节点的传统装饰,借此与苏州古城传统风貌相协调。然而,这种商业性开发模式必然带来整齐划一的建筑布局和道路结构,使“再现和延续”大打折扣,继承传统变成了对城市传统特色的简单模仿。

2、上海“新天地”模式

上海“新天地”里弄改造是保留传统形式、改变原有功能的代表性实例,成为在尊重历史和建筑文脉的基础上保留外观、更新内部设施的历史街区更新模式。

“新天地”位于上海卢湾区东北角的太平桥地区,紧靠淮海中路、西藏路等商业街,区位条件优越。区内有国家重点保护单位“中共一大会址”和许多建于上世纪初属于典型的上海石库门里弄建筑,历史文化内涵丰富。该地块要

图5 新天地:中共“一大会址” 求开发建设必须严格保护“一大会址”及其原有风貌和空间格局,周围建筑的改建必须在尊重历史建筑文脉的基础上进行,在建设高度、建筑形式和保护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

地段改造采用了“存表去里”的方式,通过“街—弄堂”的传统道路结构形式与建筑有机结合,形成传统的围合空间格局。即对保留建筑进行必要的维护、修缮,保留建筑外观和外部环境,对内部进行全面更新,以适应新的使用功能(如图6);新建建筑则有机地融入保护区的环境之中,与保留建筑融合“共生”。

“新天地”成功地保护了包括“中图6 新天地:保留建筑外观传统形式,改变原有功能

共一大会址”在内的历史街区风貌和历史文脉,也表达了人们观念中天生保守和怀旧的情怀,并吸引了许多人前来购物、休闲、过夜生活,把这里变成为了人群高密集和环境高品质地区,带动了周边地价的全面涨价,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这种手法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六、结语

随着经济、社会、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街区的保护整治与旧城更新问题变得更复杂、更多样,它已不仅仅是物质环境的更新改造问题,而且还广泛地涉及到社会、文化甚至是时空等因素。我们在借鉴前人或他人成功经验的同时,必须探索适合历史街区和旧城自身特点的发展对策和实施道路。

通过研究和实践有力的证明,对历史街区的保护整治和旧城更新必须坚持原真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利用的原则,必须对历史街区和旧城内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利用,重点是规划资源整合图景和激活当地的发展要素,保护历史空间的形态,在保持传统文化内涵的同时,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现代”舒适度的同时,做到以人为本。

同时,正确处理好历史街区保护整治与旧城更新的关系,界定好二者的涵义,如果说历史街区的保护整治是基础,是对城市文化的尊重,那么对旧城的合理更新就是保护的延伸,是城市文脉的延续。只有将旧城更新和街区保护置于城市整体的发展过程中, 整体规划、统筹安排、综合开发, 才能最终推动城市整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良镛,北京旧城和菊儿胡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年

[2] 方可,当代北京旧城更新:调查、研究、探索,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_年 [3] 阮仪三 孙 萌,我国历史街区保护与规划的若干问题研究,城市规划, 202_(10)[4] 陈柳,华中科技大学,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长江建设,202_年03月 [5] 单霁翔,城市化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天津大学出版社,202_年6月 [6] 万勇,旧城的和谐更新,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_年9月

[7] 田继忠,历史文化街区整体保护及有机更新路径研究,北京规划建设,202_年 作者简介:

张玮玮 中国矿业大学力建学院11级硕士研究生 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 ***(TEL)541653315@qq.com(EMAIL)张鹏 中国矿业大学力建学院10级硕士研究生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

第三篇:关于历史街区保护改造与旧城更新的区别与联系

关于历史街区保护改造与旧城更新的区别与联系

关键字保护 复兴 旧城原住民 更新

摘要:

现在,该街区的改造是把大片的历史建筑全部推毁,只保留个别文保单位。然后,原址新建仿古建筑群。新砖新瓦新木料,所有的一切全是新的,给人的感觉和老街没有区别,两边都是隔扇门商铺。

我们初听之后,感觉还是有道理的.但细琢磨后,这句话简直是“无知之言”。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什么是文物,什么是古董。这里面是由两方面造成的,第一方面是“时间”,也就是时间长了,就有了历史,变成“古”了。但,是不是时间长了就是文物呢?那还要看第二个方面,就是这个东西在当时建设时,就有生产价值,做工考究,不是一蹴而就的。比如一个宋代官瓷,在那个年代本来就是艺术品,代表着那个时代的工艺水平,那么到了今天就是古董,价值不菲。而宋代普通的瓷器,价格却平平,唯一值得炫耀的就是时间。同样的道理,现在仿制宋代官瓷很简单,一个生产车间,每年能生产百万余件,你能说百年之后是古董吗?因此,所说文物或古董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是时间,第二是特定时代的产物,这两点缺一不可。

历史文化街区是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并有一定规模的区域。《文物保护法》中对历史文化街区的界定是:法定保护的区域,学术上叫“历史地段”。2.3意义历史文化街区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资源,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对于建设特色城市有现实意义。文化被誉为“经济发展的原动力”,这一点已经在很多城市的发展进程中得以证实。作为城市发展独特见证的历史文化街区,更是具有多方面的资源效应,在城市形象宣传、历史文化教育、乡土情结的维系、文化身份的认同、生态环境建设、和谐人居环境的构建等多方面具有综合的价值。

旧城:是历史上某一时期的产物,是指较完整地保持了最初的风格,但更多的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而且现在仍在发展的城市生活区域。由于旧城大多是以历史建筑为主、新老建筑结合的有机体,因此,在这一区域内普遍存在着基础设施不健全,土地利用率低下,布局混乱,环境恶化等问题。

现在回过头来看历史街区改造,拆旧建新,这新建的建筑大都时同一批次建成,做工粗糙,工艺现代化,与当时作为大户人家建设房子的思想观念完全不同。那时的人们建设房子是作为传代的固定资产,花费很大的财力物力人力建设,传统工艺,精心细作。现在建设的建筑从工艺上、思想上都不可同日而语,从而叫做仿古建筑。其实这仿古建筑的前缀是“仿”,而“仿”的东西大都是垃圾,垃圾就是垃圾,200年,300年之后依然是垃圾,永远造不出来古董。

而我们现在怎么才能造出百年之后的文物或古董呢?我觉得用当代的技术建设现代化的建筑,这现代化的建筑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代表着我们这个时代的中高层工艺水准,如果百年之后,才可能成为文物。

现在的历史街区改造,把所有的原住民统统赶走,以古建筑外表为依托,大量新建商铺与别墅。将来可能如同老街一样,弄点老头老太唱唱戏,弄点老行当表演下,搞几个古玩字画的店面。有些人就认为这就有了历史文化的气息,增添人气,提高消费,促进了旅游。何乐而不为呢?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何谓历史街区?历史街区的定义是什么?保护哪些东西?

确定为历史街区,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是街巷机理完整,历史外貌特征显著。第二是非物质形态的内容,社区传统生活方式。因此,对于历史街区的保护,主要保护的就是街巷外貌和该街区原有的市井文化。

现在看历史街区的改造模式,将原住民全部迁出,房屋再建,外观相似,物是人非,即将建设成有钱人的新社区,或变成旅游参观的“布景道具”,完全改变了街区的性质,住民突变,那文化的传承从何谈起呢?我觉得对于历史街区,这里面应该以居住为主,根本不能从商业历史街区靠.两年多来,北京市有关部门在南池子普渡寺地段进行了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与更新的试点。这个试点是按照5北京旧城二十五片历史文化保护区规划6的有关规划实施, 确定了“整体保护、合理并存、适度更新、延续文脉、整治环境、调整功能、改善市政、梳理交通”的修缮原则, 即最大限度地保存较好的四合院和可以修好的四合院,达到保护其历史的真实性和所携带的全部信息的目的。南池子改造完成后,在6.39 公顷用地面积上共盖起或修缮103 个院落,其中31 个要按照磨砖对缝这种传统老工艺原汁原味修复,尤其是一些四合院还采用了全木的结构,没有用一颗钉子,全部是卯榫结构;在103 个院落中,31 个院落为保留院落,49 个新建复式院落既保留了京味传统又改善了居住条件,9 条胡同连同原来的名字也都保留,新开三条胡同满足了现代交通的需要。同时其改造后0.63 的低容积率也是对旧城改造和四合院保留方式的有益探索。

南池子工程地段内原有1076 户居民,原户均住房水平为26.84平方米。回迁安置了300 户,户均面积69平方米。部分定向安置到芍药居经济适用房,户均面积达到了82平方米。货币安置居民户均补偿29.5 万元。对于一些特别困难的家庭,有关部门也对他们进行了妥善的安置。通过修缮,适度疏散了市区人口,居民的居住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同时,为了最大限度的回迁居民,在局部进行了一些复式“四合楼”的尝试。

据有关部门测算,南池子修缮改建工程的各项支出为3.01 亿元,但东城区政府没有让房地产开发商参与,而是坚持政府组织、群众参与的工作体系,成立了由区政府主要领导和

政府有关部门组成的试点工程指挥部,并确定由负责东城区公有房屋管理的事业单位房地经营中心具体组织实施。这些举措保证了社会综合效益的最大限度的实现,而且也没给政府带来经济负担,政府直接投入的资金为5200 万元左右,而其余的2.49 亿元则是通过部分转让土地和向居民售房等方式实现资金平衡的。

1.历史街区保护整治与旧城有机更新都注重历史:在过程中挖掘历史文化优势,延续城市文脉,充分体现尊重历史的规划理念,注重对历史建筑的保护性利用。2.历史街区保护整治与旧城有机更新都考虑环境优先:两者都综合考虑环境功能,包括绿化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环境、交通环境、人文环境和风貌的塑造与延续,以及生活品质的提高,都强调公共空间、绿地、城市交通组织、社区服务设施等的整体规划。3.历史街区保护整治与旧城有机更新,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两者的“无形文化”在于他们通过保持良好的居住模式、组织形态、生活方式等以保持社会结构的稳定性。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在精神和物质上给居民提供更好的环境空间。历史保护给人以亲切感,让人遐想,回忆过去;城市再开发则赋予城市新的生命力,提高了城市的品位和文化内涵。4.两者的目标不同:旧城有机更新是一个集开发、修复、保护为一体的综合性城市改造建设,主要以城市的再造为主,这种方式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可以大大增强城市的活力;而历史街区保护整治则是以保护与整治为主,是人们对于历史价值的充分认识和尊重。5.两者的层面不同:旧城有机更新从区域角度全盘考虑城市的功能布局和结构调整,它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同于纯静态的保护,而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而历史街区的保护整治则更多地从建筑的角度来考虑环境的整体风貌。历史街区保护整治是旧城有机更新的深化。

第四篇:第四节技术创新与区域结构变迁

第四节 技术创新与区域结构变迁

一、技术与技术创新

技术:在研究经济问题时,技术主要是指人们进行经济活动时使用的各种生产手段和知识、经验,具体包括生产工具、生产方法、工艺流程等所谓的硬技术,以及生产技能、管理方法与经验等软技术。技术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技术创新: 是技术发展中的突破,是技术领域发生的根本性的、对技术本身和经济活动有着广泛而深刻影响的重大变化。

主要表现:发现新的可用资源,创造新的生产工艺,发明新的生产方法,产生新的经营管理思想及相应的操作方法等。

主要结果:发现新的原材料及其供给来源,生产出全新概念的产品或增加产品的新功能、新品质,开发出新的消费市场,引入新的经营管理方法,产生新的企业组织形式等。

重要性:技术创新标志着某些领域或全面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产生出强大的推动力。越来越成为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关注的焦点,成为提高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二、技术创新对区域结构变迁的作用机制

技术创新通过引起产品、产业的更替,使得一些新兴产业不断兴起和发展壮大,部分原有产业的地位逐渐下降,或者被淘汰而转移到别的区域,从而导致区域产业结构的更新。

作用机制:技术创新能够发现新的原材料,生产出全新概念的产品或增加产品的新功能、新品质。出现两种情况:

一是新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形成相应的生产行业或部门。

二是新产品在功能、品质上超过原有产品,使同一生产部门发生内部的分化。结果是新的生产部门建立,而一些原有的生产部门出现衰退,甚至消亡。

(二)技术创新引导和改变消费需求

技术创新对生产和生活方面的消费需求变动有着显著的影响。

首先,技术创新所开发出的新产品,往往能够刺激人们新的消费需求,新产品常常成为人们消费的热点。

其次,技术创新生产出的功能更新、品质更好的产品,实现了产品的升级换代,引导人们争相购买新产品。

再次,技术创新不断地在揭示原有产品的缺陷,如使用不方便、对人的身体健康有害、存在安全隐患、对环境造成危害等,同时,又指出什么样的产品或消费方式有益于健康、环境保护等等,从而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

最后,技术创新加快了物质产品的生产速度,使人们在物质需求相对满足的情况下,精神文化消费需求趋于上升,物质消费性需求相对下降。

技术创新对消费需求变动的引导,改了区域的消费结构。消费结构的变化,一方面对生产产生导向作用,促使区域进行产业发展的调整,进而引起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另一方面,对商业贸易产生指示作用,引起区域贸易结构的变化。

(三)技术创新引发和促进制度创新

制度:制度是用于支配特定的行为模式与相互关系的一套行为规则。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经济活动中的资本、土地和劳动这些基本的要素只有在制度的作用下才能发挥功能。

制度的重要性及其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经济发展离不开制度的创新,而制度创新的导因之一就是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促进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直接引起生产方法、经营与管理思想、理论和方法等的变革,从而导致资源配置方式、企业组织形式、经济运行规则等的变化。

技术创新会直接或间接改变人们的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惯和意识形态等,这些方面的变化就改变了人们对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利益分配、发展的可持续性等的认识和行为。

(四)技术创新增强了区域的经济竞争力

技术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的重要组成因素。

技术创新可以弥补区域在某些资源禀赋方面的不足,如使用人工合成的材料代替功能相同或相近的自然资源。现代高新技术的出现使经济增长中的要素作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长期以来,经济增长依靠资本、劳动和土地投入的格局被打破,知识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于是产生了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知识资源丰富的区域将在经济发展中更具竞争力。

技术创新代表了技术发展的新方向。技术创新力强的区域,其产业的技术先进程度高,所生产的产品因技术含量大,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强。

随着技术的发展,技术贸易在区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掌握着先进技术的区域在对外贸易中越来越占据优势,甚至可以凭借技术创新获得在对外经济交往中制定游戏规则、进行一定程度垄断的权力。

技术创新使得区域经济增长的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内涵式的经济增长方式日益被接受,即依靠科技进步,改善实体性生产要素的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生产资料的利用率。单纯依靠增加实体性生产要素的投入和生产规模扩大的外延式的经济增长方式逐渐退居次要地位,甚至被排斥。依靠技术创新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相对减少实体性生产要素的投入,提高经济效益,已经成为发展区域经济的共识。

美国硅谷

硅谷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旧金山经圣克拉拉至圣何塞近50公里的一条狭长地带,是美国重要的电子工业基地,也是世界最为知名的电子工业集中地。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微电子技术高速发展,硅谷以附近一些具有雄厚科研力量的美国一流大学斯坦福、伯克利和加州理工等世界知名大学为依托,以高技术的中小公司群为基础,并拥有思科、英特尔、惠普、朗讯、苹果等大公司,融科学、技术、生产为一体的电子工业基地。已有大大小小电子工业公司达10000家以上,所产半导体集成电路和电子计算机约占全美1/3和1/6。

80年代后,生物、空间、海洋、通讯、能源材料等新兴技术的研究机构纷纷出现,该地区客观上成为美国高新技术的摇篮,现在硅谷已成为世界各国半导体工业聚集区的代名词。

美国“硅谷”,是世界上最早的、规模最大的高技术工业区,是世界高技术工业发展的先驱和典范。刺激“硅谷”迅速崛起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2)气候宜人(3)有高等院校(4)便捷的交通(5)军事订货

三、技术创新的空间差异与区域经济格局变化

技术创新空间差异的原因:

技术创新是一个多个环节的复杂过程。需要有大量的资金和智力资源的投入,要求有较好的经济基础和科学文化基础。

技术创新面临着技术开发失败、市场对新产品不予接受、在一定时期内不能形成有效的市场规模来支撑新技术实现产业化等风险。技术创新要求有较强的承受风险的实力,只在少数地区进行,其它地区接受或引进创新,导致区域创新的地区差异。

地区之间技术创新差异引起经济增长差异:

技术创新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会快于其它地区。而且,导致技术创新的要素往往都趋向于集中在具备创新条件的地方,产生技术创新行为与过程的正向循环,技术创新在少数地方不断地强化。而其它地区的技术创新存在较多的困难,技术进步比较缓慢。区域内部因此而存在或加大经济增长的空间差异。如果没有外来力量,这样的经济格局是不易在短时间内发生根本性变化的。

四、区域创新网络

技术创新在较大程度上得益于创新主体(企业、技术研发机构)在地理上的集聚或接近,以及各种的地方联系的综合作用。创新主体在地理上的集聚及相互联系的加强便产生了一种新的技术创新空间组织形式--区域创新网络。

区域创新网络:集聚在某个区域的企业、科研机构、市场中介组织、行业组织、地方政府以及有关个人等创新主体,经过相互之间多渠道、多方式、多层面的长期交流与合作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网络。

区域创新网络的组成要素:

创新主体: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市场中介组织、行业组织、地方政府以及有关个人。

创新资源:信息、知识、政策、制度、规则,资金。

关系通道:会议交流、合作协议等正式通道和日常人际交流、公共活动、休闲活动等非正式通道。

空间:创新涉及的地点和场所。

节点:创新主体及其相互作用产生的扩散行为。区域创新网络的特征

系统性:各创新主体之间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整体,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创新可以引发模仿、集体学习等借助系统得以放大。

开放性:创新主体与外界相互联系。

动态性:系统内部要素的数量、规模、联系方式和格局不断发生变化。非中心化或平等性:创新主体及其联系方式不是等级的,而是一种网络 的、平等的。

本地化:创新主体及其节点立足于本地。

区域创新网络与区域发展

区域创新网络是区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区域创新网络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区域创新网络能够有效降低创新主体学习和创新的交易成本,有利于主体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分工协作而降低风险,共同推进区域的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创新网络要不断适应外部大环境的变化,地方政府应该采取积极措施为其创造一个适宜的外部环境(法制、政策、文化环境等)。

全要素生产率

一、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

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又称为“索罗余值”,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索罗(Robert M.Solow)提出,是衡量单位总投入的总产量的生产率指标。即总产量与全部要素投入量之比。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常常被视为科技进步的指标。全要素生产率的来源包括技术进步、组织创新、专业化和生产创新等。产出增长率超出要素投入增长率的部分为全要素生产率(TFP,也称总和要素生产率)增长率。

二、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公式

全部要素的生产率(TFP)无法从总产量中直接计算出来,故只能采取间接的办法:

GY=GA+aGL+βGK

其中:GY——经济增长率

GA——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率)

GL——劳动增加率

GK——资本增长率

a——劳动份额

b——资本份额

举例:如果在生产中投入劳动、资本(包括厂房、机器设备、存货等劳动创造的资本财物)、土地(包括一切自然资源在内)等生产要素共计100万美元,而生产出来的总产量为150万美元。那么,这150万美元的产量是由两个方面的贡献构成的,其中100万美元是由于投入了100万美元的生产要素所引起的,其余50万美元则是全要素生产率(TFP)的贡献。如果本的产量比上增长15%,而其中要素投入量的增长为10%,则其余5%就是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全要素生产率是指“生产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效率”。是衡量单位总投入的总产量的生产率指标。即总产量与全部要素投入量之比。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常常被视为科技进步的指标。全要素生产率的来源包括技术进步、组织创新、专业化和生产创新等。产出增长率超出要素投入增长率的部分为全要素生产率(TFP,也称总和要素生产率)增长率。

全要素生产率一般的含义为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开发利用的效率。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说,生产率与资本、劳动等要素投入都贡献于经济的增长。从效率角度考察,生产率等同于一定时间内国民经济中产出与各种资源要素总投入的比值。从本质上讲,它反映的则是个国家(地区)为了摆脱贫困、落后和发展经济在一定时期里表现出来的能力和努力程度,是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作用的综合反映。

全要素生产率是用来衡量生产效率的指标,它有三个来源:一是效率的改善;二是技术进步;三是规模效应。在计算上它是除去劳动、资本、土地等要素投入之后的“余值”,由于“余值”还包括没有识别带来增长的因素和概念上的差异以及度量上的误差,它只能相对衡量效益改善技术进步的程度。

50年代,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M·索洛(Robert Merton Solow)提出了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特性的总量生产函数和增长方程,形成了现在通常所说的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含义,并把它归结为是由技术进步而产生的。

全要素生产率是宏观经济学的重要概念,也是分析经济增长源泉的重要工具,尤其是政府制定长期可持续增长政策的重要依据。首先,估算全要素生产率有助于进行经济增长源泉分析,即分析各种因素(投入要素增长、技术进步和能力实现等)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识别经济是投入型增长还是效率型增长,确定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其次,估算全要素生产率是制定和评价长期可持续增长政策的基础。具体来说,通过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经济增长贡献与要素投入贡献的比较,就可以确定经济政策是应以增加总需求为主还是应以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技术进步为主。

不过,目前学术界关于全要素生产率内涵的界定还有分歧。[1]本文的全要素生产率是指各要素(如资本和劳动等)投入之外的技术进步和能力实现等导致的产出增加,是剔除要素投入贡献后所得到的残差,最早由索洛(Solow ,1957)提出,故也称为索洛残差。在我国,近年来有些学者已开始研究全要素生产率问题,尤其在克鲁格曼(1999)提出“东亚无奇迹”的论点后,这一问题更引起国内学者的普遍关注。一些学者估算了我国不同时期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如舒元(1993)曾利用生产函数法估算我国1952 —1990 年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得到的结论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为0102 % ,对产出增长的贡献率为013 %。王小鲁(202_)同样利用生产函数法估算我国1953—1999 年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得到的结论是,1953 —1978 年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为-0117% ,1979—1999 年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为1146%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419 %。还有一些学者对全要素生产率与经济增长进行了理论思考,如郑玉歆(1999)对全要素生产率测度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阶段性规律进行了详细讨论,但未给出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具体估算。易纲、樊纲和李岩(202_)提出我国经济存在效率提升的四点证据,指出新兴经济在测算全要素生产率上面临的困难,并给出新兴经济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模型,但他们也未给出具体估算。本文在析比较全要素生产率四种估算方法的基础上,估算出我国1979 —202_ 年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并依据估算结果对此间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和我国经济增长源泉做简要分析。

所谓综合要素生产率是指同样数量规模的劳动和资本投入因人力资本投资和技术进步而导致的产出增加。由于这种生产率难以在劳动和资本之间分开,故称之为综合要素生产率。综合要素生产率增长分析基于如下思想:总产出增长部分原因是投入(或要素)的积累,部分原因是某种不可观测的数量。也就是说,综合要素生产率增长就是产出增长不能归因于投入增长的那部分。用简单的增长核算关系来看,即:

δy=δa+αδk+(1-α)δl(12)

式中,δy是产出增长率,δk是(物质)资本存量增长率,δl是劳动投入增长率,参数α是资本在总产出中所占的份额,δa就是综合要素生产增长率。在实践中,综合要素生产率的计算就是对上式的变换得到的余数:

δa=δy-αδk-(1-α)δl(13)

综合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这种衡量指标也称为“索洛剩余”或“索洛残差”(solow residual),因此,在很多情况下,“索洛剩余”、“综合(全)要素生产率”、“生产率”三个概念是可以互换的。

第五篇:城市旧商业街区的改造与更新

【篇名】 城市旧商业街区的改造与更新

【作者】 赵仁冠

【刊名】 城市建筑202_年08期

【机构】 美国CITI设计事务所 上海·20142【关键词】 旧商业区;;旧城改造;;重整;;购物中心

【摘要】 商业进化和城市发展遗留下来的旧商业区的更新,是旧城改造的重要组成部分。旧商业区不仅是城市历史文化的一部分,而且它的建筑和空间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和建筑师去开发和挖掘。本文讨论了有关旧商业区落后的原因、重整改造模式和开发内容,同时根据旧商业区改造成功的实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一、旧商业区的历史沿革

1.现代商业对传统商业的冲击

在近代商业出现以前,城市的商业业态多为沿城市街道布置的商店和餐馆,在一些主要的街道上由于店铺的聚集形成商业街,而郊区和小城镇仍保持着集市的形式。长期以来,这种商业街和市场式的零售商业形态,是人们最熟悉的购物环境和最基本的购物方式,并与当时以手工业、农业为主的商品生产能力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相适应。近百年来,虽然商品生产、购物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人们对商业购物环境的基本要求并没有多大的改变

传统的商品零售形态受到的第一次较大的冲击是上个世纪初百货公司的出现。百货公司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是以商品工业化生产为基础的商品零售形态。一个业务完全的百货公司的建筑面积比传统的商店要大上几十倍,商品品种齐全,顾客购买时有多样的选择。由于装有空调和自动扶梯等新设备,其良好的室内环境也是吸引消费者前来购物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些百货公司大都建在最繁华的市中心,是一个城市商业区或市中心的主要标志而以百货公司为主力商店,加上沿街排列零售商店的商业街,并在其周边地区建立电影院、剧院等公共娱乐设施,形成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的中心商业区,曾经是一个现代城市理想的商业区规划模式这些在当时是全新模式的商业区对传统的商业区冲击很大,相比之下,那些传统的商业区和商店由于资金不足和商品品种的限制,已逐渐走向衰落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国外盛行,而我国在90年代开始建造的以室内步行购物环境为主的购物中心,对传统商业区造成了第二次较大的冲击。这一代购物中心以郊区销品茂(Shopping Mall)为主,即以舒适的室内人造环境为主要特点,吸引了很大一部分的顾客群。在商业业态上,以百货公司和大卖场为其主力商店,加上数十个小专卖店的购物中心,在商品种类和服务方面较之过去的单一百货公司相比,自然进步很多。同时,销品茂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动辄一二万平方米,三四十万平方米的规模也时有所闻。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商业业态的演变,以销品茂为主的商业形态开始无法满足商业区的发展。为了把它区别于更为历史悠久的传统商业区,我们不妨称这类商业区为旧商业区,在旧城改建中所遇到的商业区改建大多是这一类商业区

2.商业区的进化

在自然进化的过程中,适者生存和新陈代谢是一个普遍的规律,商业也不例外。不断出现的新商业形态、购物方式和建筑形式会逐渐取代传统商业模式,一个商业区或商业街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化更新或退化淘汰。由于经济的发展和商业地产价值的不断增加,商店的租金与运作成本也随之增加,传统的小商店必然会因无法承受高昂的租金而搬走,或因顾客的消失而衰落。百年老店由于不能在新的消费要求下迎合新的商业模式而失去了顾客,无法继续营业而关门的例子也并不乏见。零售商业是以顾客消费群为中心的大舞台,完全依靠顾客的选择而生存,失去了顾客,就失去了零售商业本身。因此,那些传统商店能否继续生存并不完全取决于商业区的改造,而是与他们本身内部的经营策略紧密相关。我们改造旧商业区的目的不是在挽救传统的商店,而是根据当代顾客的需求和对现代商业的理解和考虑来重整旧商业区,使之焕发出活力,给传统的商业空间和环境注入时代消费的要求和内容

对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商业区的改造属于历史建筑保护的范畴,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我们将讨论的是那些旧的建筑和商业街区,虽然年代悠久,但还没有达到历史文物保护的标准,应如何进行改造和重建

二、旧商业区的改造实践

脱胎换骨式的重建我国上世纪90年代以来进行的大规模城市建设,是经济腾飞的结果。城市面貌变化日新月异,很多城市的中心,其中包括旧商业区几乎是彻底拆毁重建。然而,不少城市在这样的建设速度下,并无多少时间去深思城市历史文化的延续,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留下了不少的遗憾。在传统的城市中心区规划新的建筑与道路时,许多城市并不注意保留旧城的格局和风格。为缓解交通压力,盲目加宽道路,把原来的建筑包括沿街的商店全部推倒,街区被成片拆除

传统商业区一般由居住区发展而来,沿街的商店与居民住宅自然形成一定的比例关系,街区内的居民是商业区的基本消费者。重新规划建设后的新商业区,大部分住宅被办公楼、商场、酒店等取代,商业区赖以生存的本地居民数量骤减,下班以后商业区行人廖廖无几,商店生意清淡,大商店无法生存。美国许多城市在70年代对旧市中心改造曾带来相似的问题,发现问题后,政府鼓励开发商进行商业与居住混合用途开发,才使市中心的人口有所回升

另外,由于居住区脱胎换骨式的重建引起了原住居民的置换与传统文化的消失。由于城市居住区的重建,将原来陈旧的里弄民居拆除,改建高层居民楼,大部分原住居民由于房子售价的攀升而动迁到郊区。购买城市中心区高价房屋的居民除小部分是本地的原住居民外,多数是各地来的收入较高的新居民和海外的购房者。一个地方传统的文化和语言是需要由本地原住居民来延续与传播的,没有或仅有少数的原住居民,该地区的传统文化和语言将会变化,甚至不复存在时至今日,人们已开始认识到旧市中心或商业区在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方面的价值,很少再有城市对旧商业区作脱胎换骨的改造了。但改造旧市中心或商业区,远非只是保留一些老建筑物而已。我们不妨借鉴国外旧商业区改造成功的例子

2.国外旧商业区改造实例—三街步行区

圣塔莫尼卡市(Santa Nbni ca)是美国加州洛杉矶地区的一个滨海小城,西临太平洋,景色优美三街是一条与西海岸平行的南北向街道,距海滨只隔两条街道。三街步行区(Third StreetPromenade)是以跨越三个街区的三街为中心的商业购物区。严格地讲,它包括滨海街到四街沿海的9个井格形的商业街区,东西向长大约有30 O1n南北向长600m左右。这个商业中心也是圣塔莫尼卡的市中心商业区,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时,曾经非常繁荣。60年代后,同美国其他城市一样,随着战后市郊居住区的发展,居民大量移居郊区,这个商业区因此而逐渐衰落。三街步行区曾进行过两次大规模改造。60年代的第一次改造很不成功,90年代又进行了第二次改造,终于获得了成功

1965年,为恢复这个商业区昔日的繁荣,市政府决定投资建设„第三街茂”(Third Street Mail)的商业区,范围包括三街两侧的六个街区。市政府首先将三街改建成一个步行街,不准汽车通行,取消路沿石,将车行道和人行道的地面标高统一后,重新铺设地面材料,安装了行人休息座椅,灯光也全部更换一新。同时在三街两侧六个街区里新建了六个室内专用停车场。这一切使三街这条24m宽、600m长的步行街焕然一新。新的步行街在营业后曾热闹一时,但很快人流又逐渐减少,零售生意自然也随之下降。究其原因,三街虽然在交通通行、外观方面大有改善,但在其商业业态上并无多少改变,缺少使顾客再度回访的吸引力。

为加强三街步行街的吸引力,市政当局在三街南面的端头,又引资修建了一个全封闭、全空调的销品茂—圣塔莫尼卡广场(Santa MonicaPI ace),由著名建筑师弗兰克·盖里(Frank Gehr妇主持设计,它拥有大约100个专卖店、两家百货公司主力商店和两座多层停车楼,于1980年开门营业,获得成功。出乎人们的预料,这个室内购物中心对于三街和市中心商业街区的人流和生意并无多少改善。相反,步行街区的顾客被吸引到室内的销品茂里去,使步行街上更是门可罗雀。第一次改造显然没有成功

从1980年代起,由政府出面成立了“三街发展公司”Third Street Development Corporation)来负责重整这一地区的有关事务。该组织的成员包括业主、商人和其他有关人士。成立后不久,即委托一家规划设计事务所来重新规划设计该街区。到1986年,新的滨海区专题规划完成

规划设计师认为,第一次改造之所以失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对步行街的商业业态和内容进行规划。以前以小商店为主的商业形态与改造后600r嵌的步行商业街的商业要求并不匹配,商业业种过于单调,不足以吸引顾客。而南面的室内销品茂在商业上与三街步行区毫无联系,北端又没有主力商店吸引人们往北走

对步行街上的商业业态和用途重新评估后,城市规划部门在土地用途上允许和批准在该区内建造多映厅电影院、办公楼和住宅,增加容积率与放松高度限制。为配合重整滨海区,市政当局又通过新的规定暂缓批准附近其他地区的办公楼和电影院的修建—新的电影院只能在滨海区修建,以增加其娱乐方面的比重。同时,禁止在这个区设立银行等服务性行业,不准在首层设置办公功能。首层的建筑立面要求有大面积的透明玻璃,对餐饮方面和人行道用餐也有很具体的规定来控制。为鼓励在该区进行住宅单元的开发,甚至规定住宅面积一律按50%的面积计算容积率

建筑师认为第一次改造时将街道形态取消是一个错误,街道形态的消失使得晚上商业区看上去更为空盯,因此,建议恢复街道的形态。新的规划建议三街设置约6.5m宽的机动车双行车道,部分道路中间设步行安全岛区,车道环绕而行,在岛区上设售货亭、雕塑、喷泉等。街道上在白天允许汽车通行,只是在傍晚时间不准汽车通行。街道其余部分变成宽敞的人行道(有的地方达到SK宽),设移动售货亭、露天咖啡座、休息座椅,供顾客坐下休息和人们互相观看之用。

1989年,在重整第三街步行区的总体规划与规定出台以后,三街步行区吸引了新的投资者。从1990几992年,私人开发商筹集了大约2亿美元的资金,加上政府在开始时发行的1 300万美元公债的启动金,开发建造了一个多放映厅电影院,几个住宅、商店、娱乐混合使用的建筑项目;在管理上,又重组一个“滨海区公司”(Bayside DistrictCorporation),统一管理该地区的运作、申请和批准开发项目的用地核准和建筑执照,有的方面甚至可以代表政府决定和批准某些特别要求的商业娱乐开发项目等。同时,该公司对街道上的活动售货亭的位置、户外表演活动的演出时间、声音的强度控制等也加强管理和监督。除了市政方面在安全和街道卫生保养方面法规的支持外,该公司也另外花费资金加强警卫,派驻巡警和设立警察亭,以保证该地区的安全。三街步行区改造终于获得成功,人气日益兴旺

3.旧商业区的重整策略

通过分析上述成功案例,旧商业区重整给我们的启示有下列几个方面:

(1)开发、策划与管理并重在着手改造市中心旧商业区和传统商业区时,应由一个政府认可并支持的专业机构来策划,确定重建、改造的范围,制定出一个有远见的商业策划和切实可行的规划。该专业机构应由政府、业主和开发商共同组成,以兼顾各方的利益,并由这个机构来贯彻实施改造计划。该机构在改造工程完成后,要对商业区的运行加强管理,不仅对商店本身的内容置换要控制,对于街区售货亭、表演活动、安全警卫等也要加强管理和监督

(2)商业策划应重新规划商业区的内容,如有条件,除了餐饮方面外,应增加娱乐方面的内容电影院和家庭娱乐中心在商业区中作为主力租户的作用与百货公司在传统的购物中心作为主力租户的作用相同,都能激活整个商业区。在旧商业区改造中,加建体量巨大的室内购物中心对步行街式的商业区并不会有很大的帮助

(3)委托专业建筑师进行规划设计,在商业步行环境设计中对建筑形象、空间尺度、交通组织等方面应有充分的考虑,既有新的创意,又可以将传统的建筑和空间形态与新的步行购物休闲环境密切结合

(4)不仅改造规划本身需要政府的批准,而且在大环境上必须与政府的总体规划相协调。在很多情况下需要调整用地范围,改变土地用途,增加容积率和放松高度限制等,这一切都需要经过政府规划部门的批准。另外,在公共停车、外部公共交通安排、市政公共安全上都需要得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与财务支援

三、旧商业区更新的发展方向

1.商业区混合用途开发

越来越多的商业区的改造,采用混合用途开发的概念。混合用途的商业区模拟城镇中心区的功能模式,将不同功能的内容和建筑,以街道、公园、广场公共空间为主轴展开。一般来说,商业区应由多幢建筑或街区组成,其用途可以包括零售、公寓、办公、酒店、电影院、娱乐、餐饮等。在旧的市中心街区改建时,保留某些旧建筑,利用原有的空间和格局,再加上新的建筑和内容,会取得较好的效果。其不同用途功能内容可以是水平划分的,即不同用途的建筑在平面布置上解决;也可以垂直方向划分,即在同一幢建筑中安排不同用途,如低层为商场,上面数层为居住或办公。建筑物之间用露天街道、步行通道、公园和广场来组织和联系,在开发程序上也较为灵活,降低投资风险

Z室内销品茂的衰落和室外购物环境的回归

销品茂开始在我国建造的时间大约较美国晚了20年左右,在这期间世界上(主要是美国)建设销品茂的高潮已经过去,其数量也趋向饱和。严格地说,对于建造这一新型的商业形式,我国各方面的条件尚不成熟。我们的经济结构、金融投资运作、零售商业的业态组成和经营管理都还不能与销品茂式的购物中心的开发完全配合。另外,其昂贵的运营成本(大空间空调与管理费用)也不是很容易被一般商店接受。因此,从它们的运作情况来看,虽然在90年代的建设热潮中,各地建了不少这样的购物中心,但已开张的运作成功的例子不是很多。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美国,人们的兴趣已经转向以室外步行环境为主的购物中心,人们似乎突然发现那些有老房子、旧步行街和广场的室外步行购物环境更有特色、具有历史文化感而倍感亲切。那些旧商业区引起了开发商和建筑师空前的兴趣和重视,老房子不再被视为拆除的对象,而成为宝贵的商业开发资源。许多全封闭的销品茂被拆除而改为室外步行街,新建的购物中心商业开发也越来越多地采取室外步行的环境和商业、居住的混合开发模式

3.商业区的建筑形式

需考虑的因素有建筑形式、尺度比例、材料色彩、图文标志、景观和灯光等。现代顾客和消费者到商业区不仅是来购物或消费,同时也是希望在一种宜人舒适空间与环境中,在精神上得到一种享受。晚上坐在周围都是老建筑的广场里用餐、听音乐,重拾过去老城生活的气氛和感觉,极受现代消费群的欢迎。人们在选择购物商业区时,也许不会在意某商业区的建筑形式如何精彩,而更加注重商业场所的购物环境和商品品质。因此,建筑师在设计新商业区或旧商业区改造时,应因地制宜,设计出更多环境良好、形式优美、具有现代特色和文化底蕴的商业购物区。

历史街区更新中的社会结构变迁与空间生产(范文大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