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3号文库
《202_赶考路·中国梦——西柏坡精神情景报告会》观后感
编辑:烟雨迷离 识别码:22-1036313 1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6-15 12:55:58 来源:网络

第一篇:《202_赶考路·中国梦——西柏坡精神情景报告会》观后感

赶考路·中国梦

西柏坡精神情景报告会观后感

202_年5月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十八大上提出的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精神,配合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西柏坡纪念馆精心打造了一台情景报告会《赶考路·中国梦》,以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时期的革命活动为依托,通过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西柏坡时期的典型事例,阐述了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个人感觉这场报告会内容饱满、节奏紧凑,其中穿插了小品、歌曲、朗诵、评书等多种艺术形式,很新颖,也很感人,其中更是突显了“两个务必”精神。这是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要求全党在胜利面前保持清醒头脑,在夺取全国政权后要经受住执政的考验,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当初,党中央领导人在进京时,更是形象的将这场政治变革,比喻成“赶考路”。

其实看完这场报告会,我也是浮想联翩。还记得周总理在病榻上操劳的身影吗?还记得朱总司令在临终时将自己全部积蓄交了党费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每一次回想时都会令人热泪盈眶。那是一种对信仰的全身心的投

入,那是一种中华民族的热血之魂,没有他们,我们如今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呢?

我又想到焦裕禄作为一名县委书记,没钱给自己的孩子买一身新衣裳;孔繁森作为一名地委书记,要靠卖血资助藏族孩子上学,只言片字,难以描述他们的伟大,那种身为一名共产党员,所作出的平凡的,却又能够直达人类灵魂最深处的感动。

我总觉得,要实现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需要这些精神。这几年,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好处,我们已经切身体验到了。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骄傲,目前的国内外形式还是非常严峻的,需要我们冷静下来、认清形势,继续坚持“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

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也应该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不能因为工作中取得了一点小成绩就自鸣得意,始终还是要保持谨言慎行的,只有这样才能清晰的认识自我,才能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有所进步。生活上也要节俭,“成由节俭败由奢”的道理人人都懂,但真正做到其实并不容易。只要我们每个中华儿女都认真的去对待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认真的去对待自己的人生,认真的去过好每一天,我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似乎就在眼前。

第二篇:中国路中国梦观后感

中国路中国梦观后感

这次观看了此讲座,感触很深。中国路,中国梦。看似离我们很远的事情,其实离我们很近。

身为学生,一直也没有什么太伟大的志向,没有周总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魄力,也没什么能力为这个国家做些什么的样子,少了几分斗志,只想过好自己的日子。自己有时候也是有些羞愧的,不知道做什么,不想做,不愿做。简单点说,没有追求,甘心堕落吧。以前一直这样想着,我不能为国家做些什么,不添乱就好了吧。都太单纯了,出身在这个国家,就不可能和这个国家脱离关系。我们看似上升不到国家层次的事情可能会在十几亿的中国人的作用下就会影响这个国家了。如果大家都过好自己的日子,努力向上,可能在不知不觉中,不仅完成了自己梦,走好了自己路,也让国家完成中国梦,走上中国路。

仔细一想,中国发展到现在还真不容易,用三十年走完了其它国家一百年走完的路,老实说,我们现在过得还不错了,虽然这个国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是不能因为这些不足之处来指责这个国家,身为这个国家的人,要思考的事情是如何解决这些不足之处。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而我们就是如此啊,当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在中国梦的天空下挺起胸膛,收拾行囊,在人生道路上勇敢前行,但是不要把自己和社会国家割裂开来,作为其中一员,我们需要有肩负时代重任的责任感,这才是一名真正的大学生所应该要做的,实现民族复兴的任务就在我们手里,如果连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的我们都逃避,不能欣然接受我们所赋予的历史使命,那中国的未来又该何去何从?未来没有了,何谈个人追梦?所以说个人的点滴的追寻梦想,就是中国梦的形成。

第三篇:以西柏坡精神助力中国梦

以西柏坡精神助力中国梦

202_-07-28

王玉平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夙愿。”西柏坡时期,是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国性胜利的战略决战期,是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向城市推进的重大转折期。在西柏坡,党中央指挥了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大战役,召开了著名的七届二中全会,既“圆”了争得民族独立之梦,又“源”起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社会主义建设之梦。这段不解之缘使得西柏坡精神必然对实现中国梦有着非同寻常的现实意义。一切为了人民,是“赶考”的不竭动力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既是西柏坡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继续“赶考”面临的重要问题。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着眼于解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问题,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改运动,让亿万农民翻身做了主人;紧紧依靠广大民众,发动人民战争,终将千千万万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自己周围,形成了革命与建设的无穷源泉,开启了由战争走向和平、由农村走向城市、由革命走向建设的“赶考”之旅。

西柏坡时期,党对群众路线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党群关系达到融洽无间的境界。毛泽东在1950年召开的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总结解放战争成功的经验时说,有了土地改革的胜利,才有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因为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心真意为人民解决最根本的利益问题,所以赢得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封建皇帝李世民也懂得“民为邦本”,水可以载舟,水也可以覆舟。但封建皇帝倡导重民、亲民,其目的是单一的——就是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共产党人与其有着本质的不同,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为了人民。这是由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就是密切联系群众,共产党面临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面对远未结束的“赶考”,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形势依然严峻、任务更加艰巨。要在新的“赶考”中取得令人民群众满意的成绩,必须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紧紧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这是共产党人“赶考”的不竭动力。

“两个务必”,是“赶考”路上的永恒课题

“两个务必”既是西柏坡精神的核心,也是不懈“赶考”、实现中国梦的必要条件。总书记在西柏坡考察时说,“两个务必”包含着对我国几千年历史上治乱规律的深刻借鉴,包含着对我们党艰苦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包含着对胜利了的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对即将诞生的人民政权实现长治久安的深刻忧思,也包含着对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深刻认识,思想意义和历史意义十分深远。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任何一个政党,如果不能做到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不能艰苦奋斗,就会滋生腐败,腐败不能遏制,就会走向衰亡。正是因为强调和坚持了“两个务必”,我们党才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团结带领人民战胜了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和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应对“四大考验”,抵御“四大危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求我们必须牢记“两个务必”,常怀忧党之心,恪守兴党之责,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优良作风,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以严谨的态度作出决策,以科学的方法解决矛盾,毫不懈怠,与时俱进。

牢记“两个务必”,一方面必须强化忧患意识。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讲了十七条困难,要求全党一定常怀忧患意识。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又讲,夺取全国胜利,仅仅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只有常怀忧患才能保持清醒和理智。面对新的“赶考”,我们必须强化

忧患意识,始终保持永不停滞、永不懈怠、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一方面必须加强自律意识。“两个务必”,作为一种主体要求,实际上是一种自我修养和思想境界。共产党人必须将“两个务必”的精神要求转化为政治品格。在这个转化过程中,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加强道德修养,用理智和意志遏制自己内心深处的私欲,顶住形形色色的诱惑,做一个真正脱离低级趣味的人;要加强知识修养,通过学习,不断提升科学文化素质,克服“本领恐慌”,从而实现“赶考”能力的全面提升。西柏坡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源泉

为了实现民族解放,中国共产党整整奋争了28年。这期间,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永不磨灭的英雄史诗,他们为了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建立了光辉的业绩,留下了不朽的革命精神。经历了大决战硝烟的洗礼、直面了建设新政权的挑战,在革命即将取得全国性胜利的历史转折时期所表现出来的既善于破坏旧世界、又善于建设新世界的西柏坡精神,既是对中国共产党优良作风的概括和总结,又是中华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升华。西柏坡精神既是我们党“进京赶考”的精神支撑,也是在新的时期继续“赶考”、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源泉。

总书记在调研指导我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指出:“60多年过去了,我们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应该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当前我省正在开展的“中国梦·赶考行”宣传教育活动,是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是凝聚河北科学发展绿色崛起强大力量的有力抓手。深入开展这一活动,既需要先进思想理论的引领和指导,又需要脚踏实地的躬身践行。恰如西柏坡时期,我们党将最先进的思想(马克思主义)和最能战斗的群体(农民革命军)结合在一起,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西柏坡精神作为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中国梦和继续“赶考”提供着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撑。在新的“赶考”中,我们要考出让人民更加满意的好成绩,必须继续弘扬西柏坡精神。

时光荏苒,西柏坡时期固然成为了“历史”,但西柏坡精神所蕴含的价值,却超越时空,历久弥新。实现中国梦要靠脚踏实地的行动,靠坚韧不拔的毅力,靠众志成城的力量。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需要目标和鼓舞的时代,更是一个需要理想和信仰的时代,理论的导航、精神的力量不可或缺。实现中国梦需要西柏坡精神的传承与践行,因为它不仅仅是革命时期共产党人的精神要求,也是新的历史时期共产党人的思想戒律与清醒剂;不仅仅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还是社会主体尤其是中国共产党人自警自律、开拓创新、不懈进取的永恒动力;不仅仅映照着昨日的辉煌,还将构建起新的精神高地,助推中国梦早日实现。

(来源:《河北日报》202_年06月25日)

第四篇:中国梦赶考行(范文模版)

]“中国梦•赶考行”:梦想之行 始于足下

日前,由河北省委宣传部和省教育厅主办的“中国梦•赶考行”基层党员干部先进典型巡回报告会在全省11个设区市高校或中学举行巡回演讲活动,在各地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此次活动的目的在于充分挖掘和发挥河北作为“赶考”精神诞生地的宝贵资源和独特优势,把中国梦与“赶考行”有机结合起来,以梦促行、以行筑梦,让人们自觉以“赶考”精神去追梦圆梦。

1949年,毛泽东离开西柏坡时,将自己此去北京称作是进京“赶考”,并说不能像当年李自成那样考砸了,事实证明,他比李自成考得好多了,不仅带领大家推翻了“三座大山”,更是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人民大众翻身主人的“千年梦”。一样的“赶考”,不一样的结局。对比二者给了后人许多启示,值得我们大家深入学习。

“赶考”,要抢抓历史机遇。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拥有机遇,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把握住机遇,李自成因错失机遇功败垂成,毛泽东抓住机遇则名流千古,机遇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自1840年以来,我们现在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接近“复兴梦”,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集结号”,机遇就摆在我们面前,既然历史选择了我们,我们责无旁贷,唯有乘势而上方能大展宏图。

“赶考”,要行得正走得直。任何通往梦想的道路上都没有绝对的捷径,那些整天幻想一劳永逸的人最终只会是“竹篮打水”空欢喜一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今时今日的成就,就是因为我们党坚决不想歪路、坚决不走邪路,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与人民并肩同行,坚定不移沿着既定方针路线端端正正地行、一步一步地走。

“赶考”,要讲究方式方法。“赶考”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期间必然会遇到各种艰难险阻。但在“摸着石头过河”过程中,我们绝不能“横冲直闯”、逞匹夫之勇,而是要依据不同事实情况,不断地转变工作方式,改进工作方法,既要自主创新、学会“造血”又要“拿来主义”、学

会“嫁接”,同时还要不断“代入”实践让老百姓检验“真伪”。只有这样,“赶考”才能事半功倍、省时省力。

“赶考”,要坚定理想信念。难走的路是“上坡路”,因为这是对人的体力、耐力,尤其是意志的考验,只有那些意志坚定的人才能最终过关,登上顶峰。经济高速发达的今天,社会价值日趋多元化,种种诱惑会让不少“追梦者”、“行路人”混淆价值、迷失自我,从而对现行道路产生动摇。因此,唯有理想信念坚定,才能把持住自我、不虚度光阴,才能让“赶考”行之有果。梦想之行,始于足下。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宏伟蓝图早已绘就,一段崭新的“赶考”路已经启程。在这轮“赶考”中,我们当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务实进取、团结奋进,争取优异成绩,向广大人民群众交出一份合格答卷。(白露横江)

弘扬“赶考”精神以行筑梦

64年前,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同志说是“进京赶考”;64年后,总书记在西柏坡考察时强调,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考题。深入开展“中国梦·赶考行”宣传教育活动,就是要动员全省干部群众增强“赶考”意识、弘扬“赶考”精神、提升“赶考”能力,以梦促行、以行筑梦。

意识是行动的先导。有了“赶考”意识,才能自觉应对考试,振奋精神,提高执政能力,为实现中国梦拼搏奋斗。增强“赶考”意识,就是要不断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作为最根本的价值判断,把心系群众、服务人民作为共产党人行为的最高准绳;就是要坚持民评民说是标准、民心民力是依靠、民意民生是依据、民惠民富是目标的人民情怀;就是要把群众的满意程度作为衡量工作得失的唯一标准,始终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以真抓实干的作风赢得群众的拥戴。当前我国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广大党员干部要切实增强“赶考”意识,常怀自警之心,常怀忧患之思,在胜利时清醒,在挑战中奋进,居安思危、积极开拓、锐意进取;要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不进则退的危机感,勇于担当的责任感,集中精力做实事,勠力同心抓落实。

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干事创业的基础。推进河北奋进崛起、科学发展,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赶考”精神。弘扬“赶考”精神,一是弘扬报国为民精神,要传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增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责任感,自觉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不懈努力。二是弘扬实干奉献精神,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投身到调结构、治污染、抓扶贫、惠民生的生动实践中,求真务实、埋头苦干,为建设全面小康的河北、殷实富裕的河北、山清水秀的河北贡献智慧和力量。三是弘扬开拓创新精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勇立潮头、敢为人先,善于用新思路、新办法、新措施打开新局面,推动新发展。四是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爱岗敬业、夙兴夜寐、奋发图强、励精图治,与人民同甘苦、共命运,合力谱写河北发展的新篇章。

“赶考”能不能取得优异成绩,关键取决于“赶考”能力。党员干部“赶考”能力的提升,既是党的建设的重大课题,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提升“赶考”能力,就是要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以谦虚务实的态度集纳群众智慧,以改善民生的成果赢得群众信赖;就是要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改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使全部工作始终符合时代要求和人民期待;就是要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面对各种矛盾和问题,既要统筹谋划、协调推进,又要突出重点、抓住要害,以思维创新、方法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推动问题的解决,使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提升“赶考”能力,必须强化学习。要向书本学习,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学习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社会、科技等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知识化、专业化水平。向实践学习,在实践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向群众学习,拜人民为师,从群众生动鲜活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找到打开工作局面的钥匙。(袁秀)

第五篇:中国梦赶考行

中国梦赶考行

发扬“赶考”精神 深化改革求发展

64年前,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同志说是“进京赶考”;64年后,总书记在西柏坡考察时强调“赶考远未结束”。在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一个词汇频繁地出现了77次。这个词汇,沉淀了过去30过年中国人的记忆与情感,寄托着未来30多年中国人的希望和梦想,那就是“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奋力实现中国梦,离不开“赶考”精神。西柏坡是“赶考”精神的发源地,把“赶考”精神融入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河北责无旁贷,也最具先天优势。

考题明确,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考题。“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绘制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这既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百年期盼,也描绘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光明前景。

考卷恢弘,这是一张动态的,需要全体人民花费数年的时间,投入巨大的精力去答的考卷。赶考行,关键在行,以行筑梦,人人都是追梦者、人人都是圆梦人,人人都要提高赶考能力。

考验严峻,河北现在面临着很多大考: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考”、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大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大考”、利益结构调整和保持平和心态的“大考”、改善生态环境的“大考”,每一场考试都是硬仗,每一场考试都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全省人民要树立“中国梦”的坚定理想,把加快发展的强烈愿望转化为奋进崛起的正能量,时不我待,只争朝夕,早日交出合格的答卷!

我们这一代人,有幸生活在改革开放、经济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面对历史新的考验,我们责无旁贷,就是用“中国梦”振奋精神、凝聚力量,用“赶考行”坚定自信,奋力自强,更加自觉、坚定地沿着正确的道路,坚持实干,奋斗不止,建功立业。中国梦•赶考行”是弘扬核心价值观的好载体

普通百姓用自己的视角、自己的语言讲述自己和身边人的感人故事,尽情书写美丽“中国梦”。近日,由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主办的“中国梦·赶考行”百姓故事汇市级宣讲启动,近万名干部群众现场聆听宣讲,与宣讲人共落泪、同欢笑。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当前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如何弘扬好核心价值观,如何帮助公民树立核心社会主义价值观,“中国梦•赶考行”是一个很好的载体。身边的榜样最感人,百姓的精神最动人,由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主办启动的“中国梦·赶考行”百姓故事汇市级宣讲活动在燕赵大地形成一种浪潮,这些故事感动着河北人,激发着燕赵精神,形成一种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浓厚精神氛围。

这些故事都是百姓自己的故事,但是,就是在这些百姓的故事中,凝聚着燕赵人的梦想追求。张家口的刘福英老人,用一份耐心、一份坚持、一份执着,义务清扫大街40多年,他家里那些数不过来的用旧、用坏了的扫帚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有人说:失聪老人两件宝,手里扫帚和铁锹;42年义务搞清扫,家中不种花和菜,只种一种芨芨草。因为芨芨草是老人用来做扫把的。一个普通的百姓,一个普通的追求,一个普通的梦想,但是,就是在这个普通之中,我们看到了坚持与执着,看到了敬业与诚信,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普通公民身上最好的体现。

这些事迹都是我们身边的小事,但是,就是在这些小事中凝聚着河北人在全面深化改革时代的赶考精神。邯郸市二十五中学的教师李燕,挚爱自己的工作,在患病时忍受着病痛的折磨一次次站在讲台上顽强工作,面对死亡的威胁也不下讲台。她说,要在岗位上发光发热,将心血全部用于教育事业上。顽强工作,不怕病痛,全部心血用于教育事业,这就是一种赶考精神,我们面临的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考卷,答好这张考卷,需要的就是顽强,就是勇敢,就是全力以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敬业精神,爱国精神在这里得到最好的诠释。

以梦促行、以行筑梦。在活动中,来自全省100多个县(市、区)以及省直20多个国有企业的300多名基层宣讲员走进报告厅、演播室,用亲身经历讲述追梦、圆梦的生动故事,用身边感动反映十八大以来河北干部群众积极投身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生动实践。这个活动弘扬正气,促进友善,用故事和行动形象解释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面深化改革时代的精神灵魂,是我们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支撑。在“中国梦•赶考行”百姓故事宣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然深入人心,成为我们普通老百姓投入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的强大正能量。

《202_赶考路·中国梦——西柏坡精神情景报告会》观后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