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一点做法
羊流镇初级中学张庆录
一、建立语文知识网络
语文学科内容庞杂,知识繁多,不系统,不清晰,很多学生学习语文不知从何下手。针对语文学科的这一特点,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网络,使之系统化,条理化。
例一:魏书生语文知识树
一、基础知识
1、文字:同音、多音、同义、多义、形近、字典、六书。
2、句子:陈述、疑问、简略、数词、被动、祈使、感叹、无主、主动、否定。
3、修辞:比拟、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引用、比喻、夸张、借代、对比、反语、反问
4、标点:句号、顿号、冒号、感叹号、括号、破折号、书名号、着重号、逗号、分号、问号、引号、省略号、连接号、间隔号。
5、语音:声母、韵母、拼音方案、普通话、声调。
6、词汇:词的结构、词的解释、同义词、反义词、褒义词、贬义词、成语。
7、语法:词类、短语、单句、复句。
8、逻辑:概念、判断、推理。
二、阅读与写作
1、材料:生动、典型、围绕中心、新颖、真实。
2、表达:抒情、议论、记叙、描写、说明。
3、体裁:剧本、诗歌、小说、散文、应用文、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
4、中心:鲜明、正确、集中、深刻。
5、结构:层次、开头、过度、段落、结尾、照应。
6:语言:准确、生动、简练、通顺。
三、文学常识
1、古代: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
2、现代:五四以来、抗战时期、解放战争。
3、当代:反右前、文革前、文革后。
4、外国:亚州、美州、欧洲。
四、文言文知识
1、字: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通假字。
2、句式: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3、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4、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
共四部分22项131点。
例二:议论文阅读,可采用文科理科化的复习方法。
中考要求
中考说明考试目标中明确规定“现代文阅读能力”中对简单议论文的阅读要求:阅读简单的议论文,能指出议论的观点、材料和常见的论证方法(如摆事实、讲道理、既摆事实又讲道理),能分析关键性词句,理解议论性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中考考点
1、把握议论文的中心论点
2、分析论据及其作用
3、把握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4、理解议论文的结构与层次
5、理解文中有关重要词语、句子的含义,体会议论文语言的准确、严密的特点
6、依据要求补充相关内容(论据)或提出自己的见解。
一、什么是议论文
议论文是一种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运用逻辑思维评事论理的文章体裁。其目的在于通过以理服人,让读者接受作者的见解、主张。
二、议论文的三要素
㈠论点(证明什么)
论点是作者对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在形式上是个完整的句子。论点一般是用判断句的形式表达的。
1.论点的特点:
从内容方上讲:
一是正确,就是能揭示真理,表现规律,符合客观实际;
二是鲜明,就是是非清楚,不含糊,不隐晦,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态度明朗;
三是新颖,就是表达的见解非常独特,“言前人所未言,发前人之未发”,令人耳目一新。
从形式上讲:
语言简练,多用判断句,是完整的句子。
2.把握文章的论点。
中心论点 1个(统帅分论点)
⑴明确:分论点 n个(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
⑵提出论点的几种方法:①标题②开头③中间④结尾
注意语言提示,文中有提示文章论点的词语,提示词语一般是“总之”、“因此”、“总而言之”、“由此可见” 等。
3.分析论点是怎样提出的①摆事实讲道理后归结论点;
②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
③针对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提出论题,通过分析论述,归结出中心论点; ④叙述作者的一段经历,归结出中心论点;
⑤作者从故事中提出问题,然后一步步分析推论,最后得出结论,提出中心论点。温馨提醒:
弄清中心论点与分论点之间的关系和联系,理解中心论点的总领和总收的作用。
没有特别指明的情况下,表述中提到的“论点”一般指中心论点。
㈡论据(用什么证明)
论据是为论点服务的,在文章中起支持、证明论点的作用
⑴论据的类型:
①事实论据(举例后要总结,概述论据要紧扣论点);
②道理论据(引用名言要分析)。
⑵论据的特点:
一是真实性。就是在议论中所用的人和事、景和物以及经典名言等,都是真实的,确凿的,不虚假,因为只有这样的论据才有说服力,才有论证力度。
二是典型性。就是所用的论据一定要有代表性,要具有以少胜多,以一驭十的特点,要能代表某个方面的主流,体现出时代精神。
⑶次序安排(照应论点;学科、国别、古今等)。
⑷判断论据能否证明论点;
⑸补充论据(要能证明论点)。
㈢论证(怎样证明)
1、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方法。
⑴论证方法
①举例论证(事实论证、例证法):用事实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法。②道理论证(引证法):用理论论据(引用名言、原理等)来证明论点的方法。③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的方法。
④比喻论证:用人们熟悉的、具体的事物来证明深奥难懂的道理。
四种论证方法作用分析如下:
一、举例论证:文章列举了……的事例,有力地证明了……论点,增强了说服力。
二、比喻论证:作者将……比作……,生动形象地证明 了本文(段)……的论点,便于读者理解。
三、对比论证:作者把……与……对比,使之形成鲜明对照,很好地证明了 … …的论点,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四、道理论证:作者引用……权威性的话语,使说理更深刻、透彻,更有说服力。
⑵分析论证过程
① 论点是怎样提出的;
②论点是怎样被证明的(用了哪些道理和事实,是否有正反两面的分析说理); ③联系全文的结构,是否有总结。
⑶论证的完整性(答:使论证更加全面完整,避免产生误解)
⑷分析论证的作用:证明该段的论点。
●论点与论据之间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论证是联系论点与论据的纽带。
三、议论文的结构
⑴一般形式:
一、提出问题(引论)是什么
二、分析问题(本论)为什么
三、解决问题(结论)怎样
⑵类型
①并列式:Ⅰ总分总;Ⅱ总分;Ⅲ分总。
②递进式。
有关结构题温馨提示:可借助一些语言标志,弄清各段之间、分论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白它们或并列、或对比、或总分、或层进的关系。如:设问句表示开启下文,展开下一层的论述;“无独有偶”表示引出相关的材料;“诚然”表示转入相反的内容;“再说”表示推进一层;“总之”表示由分到总或作出结论……
四、议论文的语言
⑴严密(修饰性、限制性的语言的运用);
⑵生动(成语、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⑶词序(从生活逻辑和上下文的照应上判断);
⑷句序(关联词语的使用,特别要注意递进关系)。
有关语言题温馨提示
结合语境分析议论文的语言特点,一般从三个方面去品味:
1、从逻辑的角度分析用词的准确、严密。
2、从说理的角度分析其叙述的概括性和简洁性。
3、从修辞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鲜明、生动和感情的色彩。
五、驳论文的阅读
⑴作者要批驳的错误观点是什么?
⑵作者是怎样进行批驳的,用了那些道理和论据;
⑶由此,作者树立的正确的观点是什么?
有关拓展题温馨提示
1、根据论点,补充论据或相应的内容。
方法:(1)根据中心论点或分论点,填写恰当的道理论据或事实论据。论据要能证明论点。
(2)分析上下文的内容内在联系,填写相应的内容。
(3)表述时要注意例句形式、字数、要求等。
2、提出自己的见解
方法:(1)了解作者的思路,态度来回答。
(2)态度要鲜明,不能模棱两可。
(3)注意从文中找出依据,要言之成理。
二、转变学习方式
根据金字塔学习法理论,变个人学习、被动学习为团体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金字塔学习法:
在塔尖,第一种学习方式——“听讲”,也就是老师在上面说,学生在下面听,这种我们最熟悉最常用的方式,学习效果却是最低的,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能留下5%。第二种,通过“阅读”方式学到的内容,可以保留10%。第三种,用“声音、图片”的方式学习,可以达到20%。第四种,是“示范”,采用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记住30%。第五种,“小组讨论”,可以记住50%的内容。第六种,“做中学”或“实际演练”,可以达到75%。最后一种在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学习方式,是“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
爱德加·戴尔提出,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几种传统方式,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
三、研究语文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我们学习语文的“根本大法”,也是考试的依据。打造语文高效课堂,毋庸置疑,要研究课程标准以及中考考试说明。具体讲我们在教学中要把握“五个点”,即明确明确知识点,明确重难点,明确考点,明确题型,明确失误点。
另外还要研究省、市近3~5年的中考题。
例:
泰安历年中考课外阅读文章:
2004年《大无大有周恩来》(与《有的人》比较阅读)
2005年《心存感激》
2006年《人,总要仰望点什么》
2007年《收藏幸福》
2008年《行板如歌》
2009年《高原,我的中国色》
2010年《养成好习惯》
2011年《圆明园情结》
2012年 《海市》
通过总结可以发现议论性文章,特别是内涵较为深刻的散文较多,因此对这类文体可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训练。
第二篇:浅议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浅议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摘 要:所谓“高效课堂”,就是要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即在课堂40分钟内要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育人目标,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完美地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整合,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那么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呢?我主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营造和谐快乐的学习氛围,二是丰富教学手段,调动学生情绪,三是放开手脚,让学生唱主角。
关键字:营造氛围 丰富手段 放开手脚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要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即在课堂45分钟内要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育人目标,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完美地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整合,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我认为,我们平时所说的“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向课堂教学要效益”,就是“高效课堂”教学理念的折射和反映。那么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营造和谐快乐的学习氛围
有位学者认为:快乐学习是一种享受,学到新知识是一件快乐的事,读书、上课、完成作业、与同学交往、向老师提问等,都是很有趣的学习。而我们现在的很多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每天坐在教室里被动地学习,少有快乐可言,在这种心理支配下,我们又怎敢奢望他们能够高效学习?所以打造高效课堂的首要前提是让学生爱学习语文,让学生体验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在这方面我做了一些尝试:
1.课前演讲激情趣。
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内化,说到底需要学生自己的体验和实践。课前三分钟的演讲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参与的平台。为了演讲成功,获得大家的肯定,每个学生都在积极准备。他们精心地去搜集材料、组织材料、反复练习。由于演讲内容新颖,学生们爱讲、爱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就极大地调动起来了。
2.多样导入引兴趣。
导语是一堂课的切入点。设计优美生动的导语,创设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美的情境,叩开学生的心灵,是很重要的,可使学生或悄然动容,或神思飞越,或跃跃欲试,或期待盼望,从而很快进入“共鸣”的境界。如学习《死海不死》一课,导入时课件出示有关死海风光的短片,让学生初步感知死海的神奇和美丽,产生走进文本的欲望,达到一种“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3.创造环境舒心情。
环境对学生具有不可忽视的教育作用,对中学生个性的发展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都是在不同的环境中形成的。学校、班级要根据教育目的,有计划地选择、加工和设置优良而美化的环境,这不仅是精神文明的一种标志,同时也直接影响师生的心理状态和教学秩序。优美的环境能使中学生心情舒畅,精神焕发,乐于学习,有助于愉快教学的顺利进行。
4、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
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有了感情倾向,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并乐于请教,愉快教学才能顺利进行。韩愈说得好:“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如果师生在情感上不和谐,教师对学生不热爱,甚至见到学生就烦,学生对教师毫无感情,甚至见了老师如同老鼠见了猫,双方在思想上首先就不愉快,还谈什么愉快教学。
二、丰富教学手段,调动学生情绪
1、把游戏活动当做语文教学的一种手段。
游戏是学生最乐于接受的形式,也是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我把课堂教学游戏作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渠道,让学生自始至终感受到成功的愉悦,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2、小活动大效果。
中学语文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开展小辩论、分角色朗读、竞背比赛等方法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的眼、口、耳、脑等动起来,让思维也运转起来,让个性得到自由的张扬。
3、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中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它能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一改传统沉闷的课堂面貌,使学生的兴趣大增,有助于实现“轻负高质”和实施高效愉悦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可以说,多媒体的灵活运用将会给中学语文高效愉悦教学带来勃勃生机。
4、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要紧密结合起来。
中学语文教师在进行高效愉悦教学的过程中,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使有限的课堂教学向无限的课外活动延伸,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到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得到实践上的应用,使学生更有趣、更有效地学习语文。
三、放开手脚,让学生唱主角
毕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发现过程,能够同时体验到发现知识的兴奋感和完成任务的自信心,从而使他们相信:我能思考,我能自己解决问题。这样既可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增强了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因此,教师应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使课堂“活”起来。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领悟去获得知识,才是最佳学习途径。
现代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要保护好学生在探求新知过程中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中求知,在合作中获取,在探究中发展。因此教学方式要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互动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启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使学习成为在教师引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发现过程,能够同时体验到发现知识的兴奋感和完成任务的自信心,这样既可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增强了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因此,教师应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使课堂“活”起来。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领悟去获得知识,才是最佳学习途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实践中,我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积极探索新课程标准下的高效实用的方法,努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来自老师与同学的肯定、鼓励、欣赏和赞美,让师生共同沐浴在人文关怀的灿烂阳光下,让师生绽放的笑靥成为课堂上永不衰败的花朵。
第三篇: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摘 要:初中学生的整体语文水平不仅仅对学生初中时代的学习有非常大的作用以及影响,与此同时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以及工作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所以语文教师应该尽可能地构建高效课堂,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最终达到提高学生整体语文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面对教育制度新的调整,教育教学改革新的要求,小学生的教育教学模式得到了改善。小学语文课堂中采用情景教学方法体现了教育改革的目的和意义。情景教学方法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那样死板机械,无法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了,无法实现课堂上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无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不利于现代教育教学的发展。情景式教学方法的优势就在于课堂上老师带领学生创造合适的情境,根据所学的知识联系现实生活,把学生引入到生动的活动场景中,学生们通过对情景的感知和认识、通过相互的交流和讨论,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从而实现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在当下新课程不断改革的背景下,小学生的语文课堂教学应大力推广情景教学模式。
一、情境教学法的涵义
情境教学法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由老师进行目的性的引入,将一些形象、情绪、色彩具体地表现出来,以此来引起学生的共鸣,希望通过此种教学手段可以让孩子们更深入地理解所学知识。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就是希望激发学生潜在的情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思考、主动探究、主动学习,进而潜移默化的提升他们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格、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们的团结互助能力,最终达到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情景教学方法体现了现代教学的互动思想,具有很鲜明的时代特征。
二、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原则
(一)实际性原则
从小学语文教学角度来说,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目的是使学生从生活本身、身边的人和事物中体会语言、提升语言能力并开展相应的语言实践。因而情境教学法的应用首先应遵循实际性原则,即情境的创设应与实际生活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情景教学方法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真实生活,从而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了学生们的审美意识,让学生更亲近现实生活。在语文课堂上老师通过模拟真实的场景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的状况,然后通过教学进行对比,学生很快的理解和掌握了语文知识,提高了教学的水平和效率。
(二)适用性原则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情境教学法逐渐受到中小学教师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教师将情境教学法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中。情景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改变了传统的死气沉沉的课堂氛围,让枯燥无聊的课堂生动有趣,小学生的思维都非常活跃具有想象力,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情景教学的优势去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让小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强调知识的眼神和学生能力的发展,因而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应提升情境的适用性,一方面要强调知识的延伸如向数学、物理、音乐、没数等学科的延伸,另一方面也要符合学生能力发展的需要,提升教学手段适用性,为学生未来在初中、高中乃至大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启发性原则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情境和应用情境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支架”,启发其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从而更好地开发其学习潜能。情景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精神。由此可见,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是否成功关系着学生对一堂课是否感兴趣,从而显著影响着其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因而,遵循启发性原则,不断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情境的发散性、趣味性和启发性显得极其重要。
三、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结合实际生活创设情境
将语文课堂中的情境创设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将现实生活中的场景、人和事设置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情境中,拉近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是学生更能够感受到语言的价值与魅力,从而更富热情得投入到一堂语文课的学习。对此可采取以下对策:1)运用实物创设情境。通过展示实物来创设情境是小学语文乃至小学各学科教学中十分常用的一种情境创设手段,所谓“百闻不如一见”通过展示实物来创设情境能够帮学生迅速地、客观地认识事物,使其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得到逐渐提升;2)借助图像创设情境。通过图像展示情境能够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和体会到通过语言描述或事物展示难以实现的情境,将抽象的事物具体的表现出来,一方面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和理解知识,另一方面通过图片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情境的趣味性和启发性。
(二)增进情境体验
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经验有限,对此教师应通过巧妙设置情景增进学生对情境的体验,从而使其语言素养不断提升。所谓联系生活展现情境,就是把教材中所写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通过创设情境沟通起来,打开学生的生活库藏,强化他们的体验,增进对文章的理解。
(三)使用角色扮演
单靠语言描述、事物展示或图片展示可能只能够引入较为简单的情境,而角色扮演、课本剧表演等情境手段却能够引入内容更为丰富的情境,学生在参与角色扮演的同时,能够更好的体会课文或其他教学材料中任务的情感变化,从而对课文或材料产生更深刻的理解。小学语文阶段的课堂奇偶奥雪中,通过角色扮演创设和引入情境的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感情阅读课文,体会课文中各种人物的思想感情;2)分角色朗读。让学生听到教材中各种人物的不同声音,虽未见其人,却已闻其声,增进对课文的理解;3)直接角色扮演。即遵循课文或其他教学材料中的故事发展和任务设置进行表演,使学生在表演中进入情境、体会任务性格;4)课本剧表演,即使学生根据课文编写剧本,并进行表演。
综上所述,情境创设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引起学生心理变化,情景教学要求老师主动关心学生成长,深入了解学生生活、兴趣爱好、学习特点,通过建立师生感情,让学生体验到“亲其师,信其道”。情景教学方法适应现在学生的发展,有效的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热情,活跃了课堂氛围。在创造情景的过程中,老师要注重教学的优化,从教学的实际内容出发,灵活多变的运用各种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为学生创造一种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智力,让情景教学模式得到最充分的展示。
第四篇: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论文(初三)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尝试
宣二中初中语文组 廖红斌
什么是高效课堂?我认为:就是改变“注入式、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和观念,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积极展示自己,最大限度地动脑、动手、动口,使每个学生知识得到掌握,能力得到培养, 即在课堂45分钟内要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育人目标,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好效果。那么如何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呢?我主要进行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课前演讲激情趣
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情感的体验,说到底需要学生自己的体验和实践。教师主宰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处于被动的位置上,心智处于压抑的状态中,积极性和主动性无法真正调动起来。只有当学生以主人的姿态出现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讲者,语文教学才会脱胎换骨,焕然一新。课前三分钟的演讲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参与的平台。为了演讲成功,获得大家的肯定,每个学生都在积极准备。他们精心地去搜集材料、组织材料、反复练习。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同学们变的勇敢自信,由于演讲内容都是自己构思完成的,学生们爱讲、爱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就极大地调动起来了。
二、课前有效预习
俗话说: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当前教学,许多人都把课堂效率的目光投向老师,要老师精心备课,尽心设计,其实学生也需要备课,那就是课前预习。作为教者我们深知:只有熟读课文才能领会文章的中心,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领会作者的意图,体验作者的情感。“文不读熟不讲”,这是许多有教学经验的老师常说的一句话,那么对于学生,他们必须有充足时间自主接触文章,但课堂时间的是有限的,如果留足时间给学生熟读,势必会造成教学内容无法完成,如果不留足时间让学生接触文本,自主探究,文本的生疏课堂学习不仅节奏放慢,学生的讨论和交流也会停滞,或者说他们的讨论与交流就只能是蜻蜓点水或不找边际。如此以来课堂势必低效,无效。在这种情况下,预习的重要性凸现,它是课堂学习的铺垫,能为高质量的教与学打好基础。让学生做有效预习,才能确保新课改下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三、情感投入课堂,激活课堂
老师要以饱满的热情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情感是人类心理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课堂上,师生之间离不开情感的交流。经实践发现,教师将积极向上的美好的情感运用到教学中,可以优化课堂效果。在语文课上,教师的情绪会直接影响着学生,所以我们要乐观、热情、饱满、自信。还要借助形象和激情的体态语言来增强表达效果。每个学生都喜欢脸部表情丰富的教师,教师上课时脸带微笑,让学生能消除紧张、不安等感觉。此外教师的手势也很重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手势语尤其重要,学生可以通过你的身体动作来猜测并理解你说的语文。实践证明表情、动作丰富的语文教师教学效果明显要好得多。老师要和学生情感交融。在课堂上,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适时给予鼓励,一个微笑,一个赞赏的眼神,一个小小的表扬,都会让学生的心里开花,更乐于表现,更乐于参与,让教学有好的进展效果。
四、构建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
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认为,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只有通过自身体验和合作对话等方式,学生才能真正完成真正意义的构建。所以课堂教学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教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学生能做的事。教师要做的是指明方向,让他们去寻找,探索。我认为“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模式不仅可以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更有效地进行语言交流,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小组合作学习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较为轻松的环境。
现在,我们许多学校采用小组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的交流模式,形成师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使小组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也乐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也学会了借助他人力量成就自己。但让小组的合作真正动起来还真不容易。受家庭教育、社会环境的影响,一个班也就十几个能专心抓学习的同学,搞小动作,说话、出神、发呆、需要老师提醒两三次的的不下十几个,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时,有乘机闲聊的,有瞎起哄者的,有装装样子的,并没有真正俯下身子进行思考;还有的只有合作没有思考,只在听听别人的意见,不思考也不表达自己的意见。这样以来,合作学习不但达不到学生共同提高的目的,而且让学生形成了随随便便的习惯。因此,我们语文老师要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努力让所有的学生思维一步步跟着老师的引导走,说思考就思考,说讨论就讨论。其次,教给学生讨论的方法,指导学生分工要具体,讨论时,不急于发言,要先思考,争取给每个学生发言的机会,鼓励学生不怕出错,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
五、让多媒体教学为高效课堂插上翅膀
一位苏联教育家曾说,有趣味、有吸引力的东西使识记的可能性几乎增加一倍。在今天的语文课中,多媒体教学正以其特有的形象性、生动性、丰富性显示了独特魅力,能激发学生兴趣,产生强烈学习愿望,从而产生学习动机。由于语文本身蕴涵着丰富的情感,或豪迈或婉约,或赞扬或激励。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视听情境,营造特定氛围,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很好地结合起来。这种以声音、图形创设课堂情境,代替枯燥乏味的口讲,大大激发学生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
总之,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课堂才是真正有效的课堂,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途径,也远非上述的几点,它涉及到各个方面,既有教师因素,也有学生方面的影响,还有各种教学环境的制约。随着教学改革如火如荼的推进,随着教学新理念的深入人心,语文教学的课堂有效性会水涨船高,作为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我们应当不断地学习和反思,探索和改进,真正达到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努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宣二中初中语文组 罗德华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要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即在课堂45分钟内要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育人目标,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完美地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整合,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那么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呢?下面我就来谈谈我的浅显的认识。
一、充分备课 懂得取舍
每次备课前,教师都要问自己,这个单元究竟要教给学生什么,这堂课究竟要带给学生什么。只有把这些问题系统的整理清楚了,才开始备课。备课过程中,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先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需求:给学生学案,要求学生预习,自己查阅、解决相关问题并提出疑问。然后,批阅学生的学案,再把学生的需求转化为教师自己的教学目标,结合教材进行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预设。最关键的是在预设中要结合学生探究点寻找到这节课知识点切入的角度和方法,力求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合理思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课前准备形成了师生共同达成的目标,就为课堂高效奠定了基础。另外,课堂四十五分钟,应激点是非常有限的。因此,面面俱到、泛泛而谈的课堂是乏味的,也是不符合学生思维逻辑和记忆习惯的。我们要知道贪多嚼不烂,有时往往事倍功半。每篇课文我们可根据其不同特点精选一两个知识点作为重点,进行大胆的取舍,力求详细恰当、各有轻重。
二、营造氛围 激发兴趣
心理学教授巴甫诺奥曾写过《快乐学习法》一书,这本书先后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在世界各地畅销不衰。他在书中赋予快乐学习以更广义的解释,他认为:快乐学习是一种享受,学到新知识是一件快乐的事,读书、上课、完成作业、与同学交往、向老师提问等,都是很有趣的学习。而我们现在的很多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每天坐在教室里被动地学习,少有快乐可言,在这种心理支配下,我们又怎敢奢望他们能够高效学习?所以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一点就是要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乐于学习。这也是新课程标准中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
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在课堂,师生的互动直接关系到课堂的效果。教育是教师和学生这两个情感实体交往的过程,只有双方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体谅,才能产生共鸣,实现心与心的沟通,才能很好实现教学目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想实施高效的课堂教学,就必须重视调动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活动的自由度,大胆放手,让学生尝试,使每一个学生成为学习的参与者、探索者、发现者。教师营造的课堂氛围要让学生产生有“安全感”并学会开放自己,敢于质疑问难,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能主动思考探究问题,积极参与合作讨论,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就要解放思想、开拓思路、鼓励创新、尊重分歧,尤其注意营造一种热烈踊跃的课堂气氛,这才符合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在教学中一定会受教师和学生的青睐。可以说,这样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氛围是师生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催化剂,是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性情与灵魂提升的沃土。
三、变革方式主体突出
新课程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发展的主体,现代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要保护好学生在探求新知过程中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中求知,在合作中获取,在探究中发展。因此教学方式要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互动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启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使学习成为在教师引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积极地践行这些学习方式,对学生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毕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发现过程,能够同时体验到发现知识的兴奋感和完成任务的自信心,这样既可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增强了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因此,教师应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使课堂“活”起来。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领悟去获得知识,才是最佳学习途径。
四、电脑辅助高效学习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语文教学需要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更丰富的教学内容,或者说需要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应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无疑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学生印象,增大课堂信息量,提高课堂高效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媒体辅助教学可创设与课堂教学有关的情境,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心理状态,它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有着事半功倍之效。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语文教学任重道远,构建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既要重视教师的素养优化教学过程,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打造高效课堂需要我们全体语文教师的不断努力,不断创新,唯其如此,我们的初中语文课堂才会更快更好地走上优质、高效之路。
我是这样教语文的
宣二中初中语文组 罗德华
传统的中学语文教学存在诸多弊端,其中最显着的就是课堂效率较低、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精力流失率过高等,在这种教学模式之下,学生普遍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更别提高效的课堂效果了,因此,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改善势在必行,下面我们就来做具体的研究和探讨。
一、转变教学观念,积极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在新时期,新的教育背景下,教师要实现教学效率的提高,首先就要注意转变自身教学观念,实现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创新,并积极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为此,建议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开展工作:
1、教师要切实践行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
真正把学生当作教学的中心和主体,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给予学生更多的课堂权力,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并根据学生在课堂的反应和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合理安排教学进度。
2、教师要努力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营造轻松愉快课堂氛围的前提和保障,因此,教师必须对融洽师生关系的营造给予足够的重视,秉持以学生为本的人文情怀,给予学生足够的关心和帮助,尊重、热爱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对老师产生喜爱之情,进而把这种喜爱转化成学习语文的动力。
3、教师要注意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来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比如教师可组织开展课前三分钟演讲活动,这样既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锻炼了他们的演讲能力,又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可谓一举多得。
二、教师要创新课堂导入方式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充满趣味化和启发性的课堂导入方式不仅可大大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帮助学生迅速进入课堂教学情境,还能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见,科学合理的导入方式所发挥的力量和作用,因此教师一定要结合课文实际内容,采用最恰当的方式来导入新课。
三、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来开展教学
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研究性学习方法是新课标一直所倡导的,具体来讲就是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通过自主的发现、探究、分析、解决问题来获取知识的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教师则是从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比如,在学习陶渊明的文章《桃花源记》时,教师可要求学生课前搜集有关这篇文章的背景及相关评论资料,并对陶渊明的生平做一个基本的了解,在课堂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设置几个开放型的思考题,组织同学们分组进行交流和讨论,如“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存在吗,”如果存在,它将会在哪里,如果不存在,陶渊明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桃花源呢,其意图是什么?待同学们讨论告一段落之后,教师可请小组代表发表一下观念和看法,接着教师做最后的陈述和总结,在这一自由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不但获得了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和学科感悟,还有效提高了自身的思考力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传统的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喜欢采用千篇一律的教学方式,即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很少,这种教学方式肯定是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教师可尝试采用游戏的方式来开展教学,寓教于乐之中,游戏的方式不但可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同时还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渠道。
比如,在学习《唐雎不辱使命》这一课时,教师可组织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人物来表演课本剧,在表演的过程中体会人物情感,把握人物性格,这种方式远远比教师对人物性格进行反复的讲解和剖析效果要好得多,又或者在进行古诗歌的复习时,教师可通过“击鼓传花”的方式让学生背诗,这样既提高了学生背诗的效率,又使之在紧张刺激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教学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第五篇:如何打造初中语文教学的高效课堂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教学的高效课堂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要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即在课堂45分钟内要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育人目标,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完美地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整合,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我认为,我们平时所说的“轻负担、高质量、向课堂教学要效益”,就是“高效课堂”教学理念的折射和反映。那么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1.营造和谐快乐的学习氛围
心理学教授巴甫诺奥曾写过《快乐学习法》一书,这本书先后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在世界各地畅销不衰。他在书中赋予快乐学习以更广义的解释,他认为:快乐学习是一种享受,学到新知识是一件快乐的事,读书、上课、完成作业、与同学交往、向老师提问等,都是很有趣的学习。而我们现在的很多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每天坐在教室里被动地学习,少有快乐可言,在这种心理支配下,我们又怎敢奢望他们能够高效学习?所以打造高效课堂的首要前提是让学生爱学习语文,让学生体验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在这方面我做了一些尝试:
1.1 课前演讲激情趣。
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内化,说到底需要学生自己的体验和实践。教师单向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学生处于被动的位置上,心智处于压抑的状态中,积极性和主动性无法真正调动起来。只有当学生以主人的姿态出现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学才有脱胎换骨的变化。课前三分钟的演讲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参与的平台。为了演讲成功,获得大家的肯定,每个学生都在积极准备。他们精心地去搜集材料、组织材料、反复练习。由于演讲内容新颖,学生们爱讲、爱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就极大地调动起来了。
1.2 多样导入引兴趣。
导语是一堂课的切入点。设计优美生动的导语,创设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美的情境,叩开学生的心灵,是很重要的,可使学生或悄然动容,或神思飞越,或跃跃欲试,或期待盼望,从而很快进入“共振”的境界。如学习《死海不死》一课,导入时课件出示有关死海风光的短片,让学生初步感知死海的神奇和美丽,产生走进文本的欲望,达到一种“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总之,语文教师应努力创设一种让学生感到愉悦的学习情景,从而达到师生共同参与、情感交融、优化教学,享受语文、享受课堂、享受学习。
2.丰富教学手段,调动学生情绪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游戏是学生最乐于接受的形式,也是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我把课堂教学游戏作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渠道,让学生自始至终感受到成功的愉悦,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我在复习古诗歌时,在课堂上以“击鼓传花”的方式让学生背诗,学生们都感到紧张有趣,在热闹的游戏中,学生的诗也背熟。学习《唐雎不辱使命》时,我就让学生表演课本剧,学生在表演中很容易地就把握了人物性格。
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开展小辩论、分角色朗读、竞背比赛等方法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的眼、口、耳、脑等动起来,让思维也运转起来,让个性得到自由的张扬。
3.放开手脚,让学生唱主角
毕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发现过程,能够同时体验到发现知识的兴奋感和完成任务的自信心,从而使他们相信:我能思考,我能自己解决问题。这样既可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增强了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因此,教师应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使课堂“活”起来。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领悟去获得知识,才是最佳学习途径。因此,教学过程中,要彻底改变“注入式,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把知识强行“塞入”学生大脑的传统教学模式和观念。创造一种使学生能真正处在学“语文”,用“语文”的情景中,促其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实践中,我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积极探索新课程标准下的高效实用的方法,努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来自老师与同学的肯定、鼓励、欣赏和赞美,让师生共同沐浴在人文关怀的灿烂阳光下,让师生绽放的笑靥成为课堂上永不衰败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