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3号文库
湖北省供销合作总社“十二五”规划5篇
编辑:岁月静好 识别码:22-1012167 1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5-27 18:18:08 来源:网络

第一篇:湖北省供销合作总社“十二五”规划

湖北省供销合作总社“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40号文件精神,加快供销社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谋划好这个阶段全省供销社系统发展规划,对进一步凝聚人心、提振信心,找准目标、明晰思路,促进供销社事业跨越式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湖北省“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指导意见》的总体部署及要求,结合我省供销社实际,现制订湖北省供销合作总社“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如下:

一、组织领导

“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要求高,任务重,做好这项工作必须要有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保证。省社成立由党组书记、主任樊仁富同志任组长,党组成员、副主任马清轩同志任副组长,机关各处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经济发展处,具体负责全系统规划编制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总体规划的编制。各地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加强对“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组织领导,组建强有力的工作专班,确保高质量地完成编制工作任务。各市、州、林区联社要编制好“十二五”总体规划报省社,省社所属企业要编制好专项规划报省社。

二、总体安排

全省供销社系统“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

(一)调研准备和基本思路形成阶段(202_年1月至202_年3月)。首先要对“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有效评估,总结分析规划实施的成功经验与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十二五”规划的编制提供依据,丰富拓宽规划思路与领域。要组织开展对重大问题及规划思路的意见收集、调查研究工作。要在前期评估和广泛收集意见的基础上确定重点研究课题,并针对研究课题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调研,撰写调研报告,综合形成“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并于3月底报省社经济发展处。

(二)深入研究和规划框架形成阶段(202_年4月至202_年6月)。在第一阶段工作基础上,继续深化对重大问题及规划思路的研究,明确目标要求、基本原则、政策取向、战略重点等,提出纳入规划的各项重要指标、重大项目和重要举措,完善规划框架,形成规划总体框架征求意见稿。规划编制既需要形成文本,更需要有实实在在的内容,重在操作执行。要把功夫放在项目的储备、争取、落实和安排上,筹划一批事关全局的重大工程和发展项目。对于其中关系供销社改革发展的重大课题、项目及事项等要争取纳入国家和当地“十二五”发展规划。省社争取将“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和“村级综合服务社建设”纳入我省“十二五”规划。

(三)规划的形成、修改、公布阶段(202_年7月至202_年12月)。在形成规划总体框架基础上,起草详细规划,并就规划草案广泛征求意见,并邀请有关专家、学者或专业咨询机构进行评估论证,经评估论证后的规划草案提交各级联社研究审定。省社“十二五”规划草案将提交省社理事会审议通过后正式印发、公布并上报。

三、编制要求

(一)要做到前瞻性与可操作性的统一。全省供销社系统“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必须体现“统筹兼顾、创新驱动”的要求,既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准确把握所处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明确阶段性目标、任务和措施,又要本着“跳起来摘桃子”的精神,进一步创新思路、改进方法,增强规划的战略性和前瞻性,同时确保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二)要切实提高规划编制的民主性和科学性。要重视规划的前期调研工作,认真开展前期专题研究,不断拓宽规划思路;要坚持“开门编规划”,通过实地调研、网上意见征集、专家座谈等形式,广泛听取基层广大干部职工以及相关部门、社会各界对供销社“十二五”规划编制的意见和建议,增强规划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要建立、健全发展规划专家咨询论证制度,提升规划的科学编制水平。省社将邀请有关专业咨询公司及专家全程参与指导规划的编制工作。

(三)要加强协作,圆满完成各项编制任务。各级社之间要加强协作与配合。要遵照下级规划符合上级规划,专项规划不得相互矛盾的原则,做好上下左右规划之间的衔接和协调。各地规划编制工作的有关情况及时与省社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沟通,有关编制工作的调研报告、规划方案及意见、建议等及时向省社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反馈。

(四)要配备精兵强将,保障编制经费。各地各单位要加强规划编制力量,组织开展规划编制业务培训;要安排规划编制专项经费,保证规划编制工作顺利进行。省社拟安排专项资金,作为规划调研、咨询及工作经费,专门用于省社“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

第二篇:湖北省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湖北省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202_-07-18 【大 中 小】

“十二五”时期是转变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统筹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湖北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为实现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协调发展,“两圈一带”战略建设,加速推动我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在认真总结“十一五”发展基础上,编制《湖北省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一、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一)“十一五”发展回顾

“十一五” 时期是我省农业改革发展最活跃的5年,是农业发展最快、农村变化最大、农民增收最多的5年,是我省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黄金时期。

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

202_年,粮食总产达到2315.8万吨,比“十五”末增长6.36%,粮食生产延续了202_年以来连续七年稳定增长的发展态势;棉花总产47.18万吨,比“十五”末增长25.81%,成为长江流域第一大产棉省;油料总产311.8万吨,比“十五”末增长6.09%,其中油菜籽面积、总产连续15年居全国第一;生猪出栏3827.4万头,比“十五”末增长14.42%,在全国排第5位;淡水水产品总产量353万吨,比“十五”末增长31%,在全国排第1位。

2、农业经济总量和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202_年全省实现农业增加值2147亿元,比“十五”末增长98.40%,在中部六省、全国分别排第3位、第8位。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508.99亿元,比“十五”末增长97.6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832.27元,比“十五”末增长88.19%。农民收入构成结构进一步优化,工资性收入的比重达到37.48%,比“十五”末提高7.1个百分点。

3、农业板块基地建设与结构调整成效明显

202_年以来,我省大力开展农业板块基地建设。优质稻、“双低”油菜、优质棉、优质蔬菜、优质水果、优质茶等种植业连片规模板块基地面积达到3800多万亩。畜禽养殖小区2300多个,生猪和家禽规模化养殖比例分别达到68%和82%。水产集中连片板块达500万亩。202_年种植业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5.47%,比202_年降低7个百分点;农产品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全省粮食作物综合优质率达到73.8%,油菜“双低”率达到95%,优质果率达到65%,名优茶产量占45%,优质棉占比超过70%,水产名特优比重达到75%以上。

4、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新突破

202_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4000亿元,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1.25:1,比“十五”末提高了71.23%。全省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4000家,比“十五”末增加66.5%,其中销售收入过10亿元、50亿元的加工型龙头企业分别达25家、3家,均实现新的突破。全省“三品一标”产品数量达3750个,居全国前列。通过整合、推介,成功打造采花毛尖、恩施玉露、武当道茶、奥星粮油等精品名牌,福娃、萧氏、国宝等12个农产品品牌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农产品出口总额达10.8亿美元,是202_年的2.5倍。

5、科技进步和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全面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省有现代农业展示中心、县市有展示园、乡镇有示范场、村有示范户的四级农业科技展示培训平台基本建立。202_年全省科技示范户达到36.8万户,是202_年的2.6倍。测土配方施肥、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畜禽水产健康养殖等实用技术覆盖率明显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由202_年的50%提高到202_年的54%,高出全国2个百分点。202_年,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6%,比“十五”末提高11个百分点,农机总动力达到3257万千瓦,是“十五”末的1.6倍,机械插秧和油菜机收水平分别位居全国第3位和第1位。科技进步和农机装备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中的支撑作用明显提高。

6、农村能源和生态环保建设取得新进展

202_年,全省农村清洁能源普及率达到30%,新建农村能源服务网点270个,总数达到4568个,覆盖率60%以上。农村生活节能新技术和新产品大力推广,各类沼气工程建设全面铺开,项目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村能源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以沼气为纽带构建的种植业、养殖业和农村用能的物质能量循环体系,改善了农村用能结构,减少了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生活垃圾和污水的处理利用率不断提高。化肥、农药过量使用得到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稳步推进。农业野生植物保护和外来入侵生物防治取得初步成效。

7、农村改革发展开创新局面

在稳定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创新农村经营组织形式,大力发展各类农村专业协会、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202_年,全省经工商登记的农民合作社达到12081家,农民组织化程度显著提高。基层农业服务体系改革创新深入推进。顺应农民向城镇转移的发展趋势,积极开展试点突破土地流转中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农村承包耕地流转速度明显加快,202_年,全省土地流转面积达到418万亩,占家庭承包面积的9.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鄂州等市县城乡一体化试点、7个脱贫致富奔小康试点县、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和88个新农村建设试点乡镇、60个新农村建设驻点村建设为载体,进一步探索了纵深推动新农村、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

“十一五”以来,我省保持了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粮食生产连续五年增产、农民收入实现了新突破、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新成效,农业物质装备水平实现了新提高、农村改革实现了新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创了新局面。实践证明:必须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进一步加强对湖北农业的再认识,为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营造一个好的氛围。必须坚持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基本自给,在确保农产品总量的情况下,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驰名品牌,优势产业更为突出,品牌创建思想高度统一,为湖北品牌农业、效益农业提供支撑,使我省农业大省的地位更为巩固。必须坚持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注重对新兴市场主体的扶持,进一步提升部门的服务能力,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为农业的健康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为千家万户与大市场对接奠定基础。必须坚持强化强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大全省农业农村的投入,增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保障能力,为强化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提供有力保障。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方略,为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提供强大动力。这些宝贵经验对今后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十二五”发展环境

1、发展态势的判断

——转变发展方式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时代主题。在三次产业中,农业是对资源环境依赖度最高的产业,农业的设施装备水平、产品的科技含量、劳动者的素质都相对落后,农业生产方式比较粗放,所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始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如何改变过去依靠资源高强度投入的粗放发展方式,既是新阶段对农业的要求,也是农业自身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同时,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以现代生物科学革命为标致的第六次产业革命,将使农业生产发生历史性的大变革。

——培育新的经营主体是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重大任务。“十二五”期间以城镇常住人口为基数的城镇化率将超过50%。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将会有更多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传统农业经营主体正在逐步退出生产领域,农业经营主体正在发生变化。加快培育适应目标市场化、生产专业化、组织规模化、手段机械化、技术实用化的新型农民,促进农业劳动者由传统农民向职业农民转变,将是新时期的一个重大任务。

——国内市场扩大是湖北农业面临的难得机遇。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农产品出口仍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影响。同时,国内正处于经济水平提升、人口增长、耕地减少、产能有限、需求在增长中升级的转型期,国内市场无论是对农产品的总量还是质量均提出了新的要求,农产品市场以扩大内需为主的局面将进一步强化。如何发挥湖北农产品资源优势、居中独重的内生型市场优势、农业科技优势的潜力,扩大湖北农产品市场半径,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是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更加关注质量安全是农产品消费市场发展的主要趋势。目前,我国食品消费结构已经过调整期并进入品种多元、外观标准、品质安全的阶段。这些变化趋势将有力地推动农业结构朝着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方向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也将面临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因此,从“十二五”时期开始,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水平,不仅是突破国外“绿色壁垒”,扩大农产品出口的需要,更是适应新的市场需求,抢占国内市场的迫切需要。

——强化农科教结合将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农业教育、农业科技、农业生产只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会形成强大的生产力。“十二五”时期,必须面向基层培养农业实用人才;面向农村,开展科技研究;面向农业,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应用和普及,通过农科教有机结合,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多元化的投入主体将是推动现代农业加速发展的重要力量。伴随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农业生产环境的改善,农业比较效益低下的状况正在改观,农业领域开始成为社会资本新的投资热点。此外,农村剩余资本长时期外流的状况早已成为各界关注的问题。在新阶段,这一状况将随着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逐步得到缓解。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农业,形成政府、社会、金融机构多元化的投入主体,是“十二五”时期推动现代农业加速发展的重要力量。

2、发展的有利条件

——“三农”工作上升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创造了好的时代环境。“十一五”时期5个中央一号文件均聚焦“三农”问题,同时,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作为农业大省,湖北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好的政策环境。

——全省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为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提供了有利条件。202_年到202_年,全省GDP保持每年以13个百分点以上的速度增长,202_年达到1.58万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011亿元。伴随全省经济总量的增加,农业农村投入的保障能力将会不断增强。

——统筹城乡发展和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为农业和农村经济迈上新的台阶指明了方向和提供持久动力。党的十六大以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逐步消除二元经济结构,成为了农村改革发展新的方向和特征。202_年中央1号文件进一步突出强调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标志着我国“三农”发展将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新理念带动下,呈现出新趋势,这为新时期破解“三农”发展难题指明了方向和提供了持久动力:走城乡统筹发展道路,将会优化农业农村发展的外部环境,形成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一体”的发展格局;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将会推动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生产要素向农村配置,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和形成有利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体制环境,从而夯实农业和农村发展基础,提升农业农村发展支撑能力,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后劲。

——国家深入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将为我省从农业大省迈向农业强省提供更为有力的政策支持。中部崛起在一定程度上是农业大省的崛起,农业和农村经济强则中部才能崛起。202_年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这标志着国家推进中部崛起的速度将更快、力度也将更大。湖北作为我国粮食生产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部崛起战略的深入实施,将使我省发展现代农业的目标更明确,发展现代农业的政策依据更为充分。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改区建设,为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走转型发展道路积累了实践经验。“十二五”时期是以转型促发展的关键阶段。农业、农村、农民作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础产业、广阔地理空间和重要力量,决定“三农”无疑是整个国民经济体系实现转型发展的重中之重。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探索,在以转型促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为湖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转型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灾减灾能力偏弱。我省农村水利设施普遍老化,地力普遍透支,生产能力普遍下降。现有农田水利工程中,建于上个世纪50、60年代的占51%,70年代占35%,80年代以后仅占14%,且大多标准不高,渠道建筑物配套率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脆弱。近200万亩精养鱼池淤塞严重,水体容积低,单产水平不高,病害较重,养殖效益普遍偏低。设施农业特别是设施蔬菜发展滞后,面积仅100万亩左右,而且大多是竹架等简易结构,季节性、结构性和灾害性供应短缺问题较突出。

——龙头企业规模不大,农企利益联结不紧。我省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和各类合作经济组织的整体实力偏弱,带动力不强。行业之间发展不平衡,种植业加工企业发展相对较快,畜禽、水产加工企业发展相对不足,特别是生猪、肉鸡加工与我省生猪和家禽大省地位极不相称。同时,油脂、小龙虾等产业加工能力相对过剩,许多企业资产闲置,利用率不高。企业与农户之间普遍存在利益联结不紧,订单履约率较低,农民毁约和龙头企业与民争利并存等问题,不利于我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整体推进。

——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率不高,对农业稳产、高产、增效的保障能力偏低。由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运行机制不够完善,农业科技成果应用率、科技成果的到户率、到田率不高,农业实用技术创新成果偏少,发展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能力偏低,制约了农业稳产、高产、增效的保障能力提高。

——农产品市场波动性大,农民持续增收的压力较大。农产品市场调控的体制机制不完善,价格反映供求关系的信号不灵敏,缺乏必要的市场风险预警机制保障,农民种养殖产品结构调整难以同价格信号同步,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农业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效率损失较大,影响农民持续增收。

——农村经营组织体制约束和机制不活的现象仍然存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仍然存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格局中仍处于弱势地位,农业投入资源来源渠道仍旧狭窄,市场化的投资体制发展缓慢;资金使用合力不强;农业要素供给和流动机制不活,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平台和管理机制尚未完善。

与此同时,我省发展现代农业还面临着一些挑战: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务农人员的素质降低;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对农业“两型”化发展的制约日趋明显;极端天气变化频繁对农业受灾程度的影响越来越大;耕地数量刚性减少与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对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的目标要求越来越高;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消费者的期待还存在较大差距等。面对这些挑战,“十二五”期间,必须找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突破口,着力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取得突破。

二、指导思想、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按照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总体要求,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构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经营体制和机制,着力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着力推进农业生产经营市场化、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产业化、信息化,着力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我省农业发展综合实力,为全省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二)基本原则

——稳定基本经营制度与创新体制机制相结合。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保持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制度保障,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是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的动力源泉。要坚持把推进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作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根本动力,在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拓宽发展道路,增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保障有效供给与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相结合。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内在要求,湖北作为全国农业大省,要始终坚持把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第一要务。同时,要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和发展多功能农业等,进一步挖掘农业内外部增效潜力,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民生作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核心。

——坚持因地制宜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相结合。全省各地农业自然资源禀赋差异较大,必须坚持把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作为指导农业工作的重要方法,积极培育各地特色产业。同时,要遵循农业生产的自然、经济规律,走区域优势互补、产业集群发展道路,进一步做大做强优势农业产业和优势农业品牌。

——发挥市场主体作用与加强宏观调控相结合。市场机制是实现资源高效合理配置的有效手段,对于农业增产增效具有重要意义。但农业是基础产业、民生产业,任何时候都必须把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作为发展农业经济的重要保障。因此,要在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提高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同时,加强政策引导、扶持和部门监管,保障农民切身利益和生产经营自主权,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加快农业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环境相结合。当前,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农业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矛盾日益突出。对此,必须坚持把依靠科技和人才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作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主要途径,充分发挥湖北农业科教、人才优势,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把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确保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力争通过五年的发展,使农产品生产能力稳步提升,有效供给能力增强;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高产、稳产、高效面积扩大;农业科技支撑作用明显提高,单位产出能力和效益提高;农业投入品科学运用水平提升,农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农业内部及其与二、三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增长方式得到转变;农业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

2、预期目标

到202_年,全省农业农村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如下:

——农业经济效益及结构。农业增加值达到2635亿元;农产品加工值超过6000亿元;养殖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提高到50%以上;农产品加工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提高到1.5:1;农民人平纯收入年均增长10%。

——主要农产品产量。粮食产量达到2400万吨、棉花产量50万吨、油料产量达到330万吨、果蔬产量达到4250万吨,生猪出栏量达到4500万头,肉类总产量达到500万吨,水产品总产量达到420万吨。

——农业科技和机械化水平。农业科技贡献率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3950万千瓦,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到65%。

——农村能源和资源环境。新增清洁能源受益农户150万户,配套后续服务网点覆盖率达到80%以上;清洁能源入户率达到45%,丘陵山区达到70%;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80%;农田废弃物回收率达到80%;化肥利用率达到35%;化学农药用量减少10%。

三、区域与产业布局

全省农业区域与产业结构,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区域互补,突出特色;规模经营,提高效益”的原则进行合理布局。

(一)区域布局

按照全省“两圈一带”总体发展战略要求,将全省农业区域划分为武汉城市圈“两型”农业试验区、鄂西特色生态农业区与沿江优势农业带三大区域,各区域农业主体功能综合考虑区域所处自然环境、农业发展基础、区位条件确定。

图1 湖北省农业区域布局图

1、武汉城市圈“两型”农业试验区

武汉城市圈“两型”农业试验区涵盖武汉、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9个城市的农业区域,即武汉城市圈内的农业区域。武汉城市圈具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农业生产条件与农业发展基础,是全省农副产品生产、加工的密集区。根据发展的现状及潜力,试验区的农业功能应定位于:全省“两型”农业发展的科技示范区,全省现代都市农业、精致农业发展的先进基地,全省重要的旅游观光农业基地,全国优质农产品加工基地。武汉城市圈“两型”农业试验区产业发展重点包括:商品蔬菜、优质水产品、优质稻米、优质棉花、“双低”油菜和“三元”猪等优势农产品和水禽、特色禽蛋、牛奶、优质绿茶、优质水果、优质蜂产品、优质中药材、蚕茧、花生、苎麻等特色农产品的生产与加工。

与武汉市近邻的东西湖、蔡甸、汉南、洪山、江夏、黄陂、新洲等地区在全省农业基础条件好,农业科技力量强,农业发展起点高,并具有紧邻武汉市区、人口密集、交通四通八达等优越的区位条件。本区应着力发展科技含量高的现代新型农业以及以服务市民生活、服务城市建设与环境美化为主要目标的现代都市农业。

武汉市周边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潜江、天门8市是全省重要的粮、棉、油、畜禽、水产品产区与加工区,农业生产条件较优越,农业劳动力素质较高。本区应依托现有的发展基础,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逐步实现由比较粗放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向以“高质、高效、生态”为重要特征的现代集约农业转变。产业发展重点是:继续搞好主要农产品稻米、棉花、油菜、商品蔬菜、畜禽、水产品的品种优化与效益提升,同时大力发展水禽、特色家禽、优质牛奶、小龙虾、名优茶、优质水果、优质蜂产品、优质中药材、蚕茧、苎麻、花生等特色名牌产品。

2、鄂西特色生态农业区

鄂西特色生态农业区包括襄樊、荆州、宜昌、十堰、荆门、随州、恩施、神农架8个市州在内的农业区。本区地域辽阔,生物资源丰富,旅游资源密集,生态良好,文化多样,是我省农产品,特别是果、茶、药、食用菌、魔芋等特色产品主产区。

鄂西特色生态农业区应依托本区独特的资源条件,围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农业”三大总体发展目标,大力转变生产方式,推动农、特、畜、水产品的集约化、规模化生产与品牌化经营;积极开发农业资源的多种利用价值,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积极推广利用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积极推广农业生态养殖、立体养殖,推广低碳农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形成富有地域特色,经济、社会与生态综合效益明显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区内产业发展重点包括:优质稻米、小麦、“双低”油菜、“三元猪”、名特水产品、高山蔬菜等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牲猪、肉牛、肉羊、家禽、食用菌、茶叶、水果、中药材、魔芋等特色农产品基地;在种子种苗繁育推广、特色产品精深加工、立体种养高效模式等领域实现重点突破。

3、沿江优势农业带

我省长江段长约1060公里,占长江干线总长三分之一以上,沿江地区是促进我省经济发展乃至中部崛起的重要增长极。沿江优势农业区包括武汉、黄石、宜昌、鄂州、黄冈、荆州、咸宁、恩施等8个市州的48个县市区的农业区。本区土质肥沃,河湖广布,水资源丰富,农田水利灌溉系统较为发达。

沿江优势农业带应利用好沿江水利、交通等方面的优势以及沿江经济开发的机遇,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力争成为全省农业集约化与产业化发展的先行区。沿江优势农业带产业发展重点是建立“三带十二个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即建立大宗优势农产品生产与加工产业带;优质畜牧水产养殖与加工带;特色经济作物生产与加工带。十二个基地包括:优质稻米、“双低”油菜、商品蔬菜、优质花生、优质“三元猪”、奶牛、优质水产品、优质水果、优质茶叶、优质中药材、魔芋、食用菌等生产及加工基地。

(二)产业布局

1、种植业

(1)水稻布局。根据自然条件、种植习惯、加工企业分布状况以及《湖北省优势农产品及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要求,继续推进江汉平原和鄂东单双季优质籼稻优势产区、鄂中丘陵、鄂北岗地单季籼稻优势产业带和鄂东北优质、粳稻优势产区基地建设, 确保全省水稻面积稳定在3200万亩左右,其中优质稻面积达到2500万亩。

图2 湖北省水稻生产布局图

一是江汉平原、鄂东单双季优质籼稻板块。包括仙桃、潜江、天门、汉川、监利、松滋、洪湖、公安、江陵、荆州、石首、枝江、黄梅、武穴、蕲春、团风、浠水、鄂州、大冶、阳新、咸安、嘉鱼、崇阳、赤壁等县(市、区)。

二是鄂中丘陵、鄂北岗地单季优质籼稻板块。包括京山、沙洋、钟祥、安陆、应城、当阳、随县、曾都、广水、南漳、襄阳、枣阳、宜城等县(市、区)。

三是鄂东北优质粳稻板块,包括麻城、孝南、孝昌、黄陂、新洲等县(市、区)。

(2)小麦布局。根据农业部制定的小麦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2_-202_)安排,结合结构调整的趋势、加工企业分布情况,以及大众消费特点,重点抓好鄂中丘陵和鄂北岗地优质中筋小麦优势区和江汉平原、鄂东弱筋专用小麦优势区基地建设,全省小麦总面积稳定在1500万亩、优质专用小麦面积1200万亩。

图3 湖北省小麦生产布局图

一是在襄阳、枣阳、随县、曾都、广水、安陆、大悟、老河口、谷城、丹江口、郧县、南漳、宜城、钟祥等北纬31°以北的县(市、区)建设中筋小麦板块。

二是在天门、仙桃、潜江、江陵、松滋、公安、黄梅、麻城、大悟、红安、罗田等县(市、区)建设弱筋小麦板块。

(3)玉米布局。服务饲料加工业和养殖业发展需要,大力促进玉米产业发展,稳定扩大面积,着力提高单产,加强技物配套,发展订单生产,提高玉米综合生产能力和加工转化能力。到202_年,玉米种植面积发展到850万亩,单产提高到340公斤。

图4 湖北省玉米生产布局图

一是鄂西山地玉米区。包括恩施州、宜昌市和十堰市,主要有恩施、利川、建始、巴东、宣恩、咸丰、兴山、长阳、秭归、五峰、竹山、竹溪等县(市、区),选用适宜品种,提高复种指数,发展间套复种面积,提高单作或间套作玉米单产水平。

二是鄂北岗地玉米种植区。包括襄樊市的宜城、枣阳、谷城、保康、襄阳、南漳等县(市、区),可扩大种植规模,增加饲料玉米生产能力。

三是江汉平原及鄂中丘陵区。包括武汉、荆州、荆门等地,主要有天门、潜江、仙桃、钟祥、京山、汉南、新洲、荆州、江陵、松滋、公安等县(市、区),发展鲜食玉米生产和玉米套作模式具有一定潜力。

(4)马铃薯布局。根据省政府202_年制定的《湖北省马铃薯产业发展规划》,重点抓好鄂西高山种薯优势生产区,鄂西低山粮、加、饲产业区,平原菜用、加工薯产业区和鄂东南丘陵特色商品薯产业区的基地建设,力争各类马铃薯基地建设突破500万亩。

商品薯生产基地建设:一是鄂西粮用、加工及饲料薯板块。包括恩施州、宜昌市、神农架林区和十堰市海拔1000米左右马铃薯产区,主要有兴山、宣恩、咸丰、长阳、秭归、建始、恩施、巴东、利川、五峰、竹山、竹溪等县(市);二是平原菜用、加工薯板块。以江汉平原和汉江流域为主体,包括荆州、襄樊、宜昌、荆门、随州、武汉市等市;三是鄂东南丘陵特色商品薯板块。主要包括崇阳、通山、通城、咸安、赤壁、嘉鱼、阳新等县(市、区)以及鄂州和黄冈市的部分县(市、区)。

种薯繁育基地建设:一是加强试管薯繁育中心的建设;二是微型薯繁育基地,主要分布在武汉市、随州市、恩施市、长阳县等处;三是原种、良种繁育基地,主要包括恩施州、宜昌市、十堰市、神农架林区、襄樊市和黄冈市海拔1400米以上地区。

(5)棉麻布局。进一步提升棉麻生产优势,建设适纺50支纱以上的中长纤维原棉生产基地和适纺30支纱以下的中短纤维原棉生产基地,棉田面积700万亩左右。建设优质苎麻生产基地,苎麻种植面积恢复到30万亩左右。

一是建设江汉平原、鄂东和鄂北三大优质棉板块。重点建设天门、沙洋、潜江、监利、公安、松滋、枝江、仙桃、汉川等县(市)。

二是建设鄂南优质苎麻板块。包括咸安、赤壁、嘉鱼、阳新、大冶等县(市、区)。

图5 湖北省棉花生产布局图

(6)油料布局。在长江、汉江沿岸地区与鄂东、江汉平原、鄂中北地区集中建设30个“双低”油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基地),确保全省油菜面积达到1900万亩以上,油菜“双低”优质率和商品率分别稳定在95%和65%以上。在汉江中游和鄂东大别山建设300万亩花生、芝麻板块。

一是建设鄂东、江汉平原、鄂中北 “双低”油菜板块。包括天门、仙桃、公安、松滋、潜江、枝江、江陵、新洲、浠水、鄂州、武穴、阳新、大冶、赤壁、咸安、沙洋、钟祥、当阳、宜城、监利、洪湖、荆州区、黄梅、蕲春、石首、麻城、云梦、汉川、孝南、应城、黄陂等县(市、区)。并在鄂北建设杂交油菜良种繁育基地。

二是建设汉江中游和鄂东大别山花生、芝麻板块。包括襄樊市郊区、襄阳区、老河口、谷城、南漳、宜城、大悟、红安、麻城、团风等县(市、区)。

图6 湖北省油料生产布局图

(7)蔬菜布局。按照建设两型社会和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环保农业的要求,全省积极推进蔬菜产业向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质量安全型的“三型”产业转变。到“十二五”末,全省蔬菜(含西甜瓜、魔芋、食用菌)基地面积稳定在1000万亩,播种面积稳步发展到1900万亩。

一是城郊蔬菜。以武汉市为核心,全省16个中等城市和主产县市区郊区为据点,建立200万亩稳定的核心蔬菜基地,播种面积达到700万亩,产量1000万吨,总产值200亿元,蔬菜质量抽检合格率达98%以上,保障本省蔬菜供应。

二是喜冷凉露地越冬蔬菜。在嘉鱼、天门、襄阳、云梦、应城、汉川、钟祥等县市区建立240万亩稳定的核心蔬菜基地,播种面积达到500万亩,总产量1100万吨,总产值160亿元,出口创汇202_万美元,以外销为主,蔬菜质量检测合格率达98%以上,参与支撑我国秋冬蔬菜市场供应。

图7 湖北省蔬菜生产布局图

三是高山反季节蔬菜。在长阳、五峰、兴山、利川、恩施、巴东、建始、保康等16个高山蔬菜主产县市,建立160万亩稳定的高山蔬菜核心基地,播种面积发展到300万亩,总产量800万吨,总产值90亿元,出口创汇5000万美元,以外销为主。

四是水生蔬菜。在蔡甸、东西湖、江夏、汉川、洪湖等县市区建立150万亩标准化水生蔬菜基地,亩产量202_公斤,总产量300万吨,总产值60亿元,由自给为主向外销为主发展,出口创汇1000万美元。

五是食用菌。在随县、远安、房县、保康、广水、钟祥、新洲、公安等县市建立高标准生产基地50万亩,鲜菇产量100万吨,产值达到60亿元以上,出口创汇达到3亿美元以上,力争使全省食用菌总产值和产量继续稳居全国前5位,食用菌出口创汇继续稳居全国前两位。

六是西甜瓜。在松滋、石首、公安、潜江、蔡甸、江夏、宜城等县市区建立西甜瓜基地150万亩,产量400万吨,产值40亿元。

七是魔芋。在恩施州、宜昌市、十堰市、襄樊市有关县市建立生产基地50万亩,产量100万吨,总产值50亿元,其中种植产值30亿元、加工产值20亿元,基地农民从魔芋产业年人平增加纯收入1000元以上,出口创汇5000万美元。

(8)果、茶、桑、药布局。做好水果市场细分,加快品种结构调整,抓好“早熟”、“晚熟”品种发展,实现均衡上市,果园面积发展到580万亩。突出名优茶生产,大力推广茶树无性系良种繁育栽培技术,提高茶园整体素质,茶园面积稳定在350万亩左右。大力推广多丝量优质蚕品种,主推小蚕共育、省力化养蚕,方格蔟营茧等集成技术,大力开展桑蚕茧综合利用,提高综合效益。桑园面积发展到40万亩。强化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大力推广高产栽培和无公害生产技术,重点发展黄连、茯苓、板党、玄参、白术等品种,中药材留存面积发展到500万亩,播种面积稳定在130万亩。

水果:一是以巴东、长阳、秭归、兴山、夷陵、点军、当阳、宜都、枝江、松滋、东宝等县(市、区)为核心示范区的优质柑橘板块;二是以丹江口市、郧县为核心示范区的宽皮柑橘板块;三是以老河口、枝江、钟祥、京山等县(市)为核心示范区的优质梨板块;四是以枣阳、随县、广水、孝昌、孝南等县(市、区)为核心示范区的优质桃、枣板块。

茶叶:一是在恩施、鹤峰、宣恩、咸丰、利川、五峰、夷陵、宜都等县(市、区)建设名优绿茶、宜红茶板块;二是在英山、罗田、麻城、红安、大悟、孝昌等县(市)建设名优绿茶和出口绿茶板块;三是在竹溪、竹山、房县、保康、谷城、南漳、神农架等县(区)建设高香绿茶板块;四是在赤壁、崇阳、通城、咸安、通山等县(市、区)建设名优绿茶及边销茶板块。

桑蚕:一是巩固提高鄂东优质桑蚕茧板块,包括英山、罗田、麻城等县市;二是积极发展鄂西优质桑蚕茧板块,包括郧县、郧西、南漳、远安、夷陵等县区。

中药材:一是重点打造武陵山优质地道药材种植区,包括恩施、巴东、利川、咸丰、鹤峰、建始等6县市;二是巩固发展大别山药材种植区,包括蕲春、英山、罗田、麻城等4县市;三是扶持秦巴山中药材种植区,包括郧西、郧县、房县、竹山、竹溪、丹江口、谷城、保康、南漳等9个县市。

2、畜牧业

生猪:以长江流域县(市、区)为重点,建设与龙头企业相配套的生猪产业板块基地。包括襄阳、松滋、钟祥、随县(含曾都)、仙桃、潜江、当阳、夷陵、枝江、京山、南漳、恩施市、枣阳、鄂州、天门、黄陂、武穴、沙洋、宜城、通城、公安、宜都、江夏、监利、老河口等25个国家生猪调出大县和汉川、安陆、大冶、阳新、巴东、利川等县市区。

肉鸡:一是以湖北同星、宜城襄大、丹江口福润、十堰市康达等肉鸡生产加工龙头企业为依托,打造以随州、襄樊、十堰等地为主的鄂北双亿只肉鸡产业带;二是以温氏湖北公司为龙头的鄂南亿只优质黄羽肉鸡养殖基地;三是以谷城县为主的千万只生态土鸡养殖基地。形成我省3亿只肉鸡主产区和精深加工集中地。

蛋鸡:以湖北神丹、湖北神地、武汉灵星等蛋品生产加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建设京山、应城、云梦、安陆、钟祥、沙洋、仙桃、公安、荆州区、石首、新州、浠水、团风等蛋品大县市为重点,形成鄂中、鄂东存笼过亿只的蛋鸡板块。

肉鸭:以汉口精武和飘飘鸭业、周黑鸭、鸿翔等肉鸭加工龙头企业为依托,建设以“8+1”城市圈为主的亿只肉鸭产业基地。

蛋鸭:以仙桃九珠、荆州离湖、荆州小胡鸭等蛋鸭加工龙头企业为依托,建设以江汉平原为主的6000万只蛋鸭养殖基地。

鹅:生产基地集中在江汉平原、鄂中产业区和鄂南产业区。

肉牛:肉牛基地以汉江流域、大别山肉牛产业带为主,包括竹山、郧县、丹江口、老河口、宜城、南漳、谷城、襄阳、枣阳、随县、曾都、广水、安陆、京山、钟祥、天门、大悟、红安、麻城、浠水、蕲春、黄陂、利川、咸丰、恩施等25个县市,实现出栏肉牛100万头,占全省肉牛出栏的59%。

肉羊:肉羊基地主要集中在以清江流域的建始、巴东、恩施、宜都、长阳等5县市,汉江流域的丹江口、郧西县、房县、老河口、襄阳、枣阳、南漳、谷城、宜城、随县、曾都、广水等12个县市区,大别山区域的麻城、罗田、蕲春、英山等4县市,年出栏肉羊600万只,占全省800万只的75%。

奶牛:奶牛基地以武汉为中心,联合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和潜江等共8个市共同打造武汉城市圈奶业基地。其中,黑白花高产奶牛生产基地主要包括武汉、黄冈、黄石、咸宁、孝感、咸宁市郊;奶水牛生产基地主要包括鄂州、天门、潜江、仙桃四个直辖市及黄冈、咸宁、孝感三市所辖部分县市;“黄牛奶改”发展区域主要包括黄冈、咸宁、孝感三市所辖县市。基地奶牛存栏突破10万头,年产鲜奶30万吨。

蜂:集中在鄂州、麻城、黄梅,崇阳、新洲、黄陂、随县、曾都、安陆、沙洋、钟祥、京山、襄阳、枣阳、南漳、宜城、荆州区、公安、松滋、监利、石首、当阳、宜都、枝江、天门、潜江、仙桃、神农架林区、鹤峰等29个县市区。

图8 湖北省生猪养殖布局图

3、水产业

全省水产品养殖面积发展1030万亩,实现水产品总产量420万吨。建设20个名特水产品省级苗种繁育基地,良种覆盖率达到60%,建设30个稳产高产淡水水产品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面积达到600万亩,将我省建设成全国最大的优质淡水水产品生产基地和商品基地。

根据农业部制定的《全国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2_-202_)》和《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2_-202_)》要求,结合我省各地自然条件、养殖习惯以及加工企业分布状况,在稳定发展“青、草、鲢、鳙、鲤、鲫、鳊、鲂”等8大常规当家品种的基础上,按照区域化、专业化、标准化、产业化的要求,大力推进特色水产品养殖。重点发展小龙虾、河蟹、斑点叉尾鮰等三大出口优势水产品和鳜鱼、黄颡、鳝鳅、龟鳖、乌鳢、鲶鱼、青虾、长吻鮠、鲌鱼、罗非鱼、大鲵、胭脂鱼、鲟鱼等特色品种(除小龙虾、鲌鱼、罗非鱼、大鲵、胭脂鱼、鲟鱼外,其它各品种均被纳入全国特色农产品和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图9 湖北省重点优势水产养殖布局图

(1)出口优势水产品布局

小龙虾:围绕全省“楚江红”小龙虾品牌整合和小龙虾加工业的深度开发,在潜江、洪湖、仙桃、鄂州、嘉鱼、监利、孝南、沙洋、应城、黄陂、浠水、天门、新洲、赤壁、蕲春、黄州区、钟祥、汉川、宜城、武穴等地重点建设20个小龙虾工厂化苗种繁育基地,同时在上述20个县以及公安、石首、广水、黄梅、大冶、枝江、江夏、荆州区、沙市、阳新、蔡甸、东西湖、汉南、松滋、江陵、团风、当阳、随县、京山、东宝、云梦、大悟、安陆、麻城、咸安、通城、老河口、枣阳、孝昌、襄阳等地建50个健康养殖示范基地,大力推广“虾稻轮作”、“虾蟹混养”、“名优鱼类与小龙虾混养”等技术。

河蟹:围绕全省“梁子牌”梁子湖大河蟹品牌整合打造,重点支持江夏、鄂州、洪湖、嘉鱼、汉南、监利、仙桃、汉川、赤壁、大冶、咸安、应城、阳新、浠水、公安、石首、沙洋、钟祥、天门、新洲等20个县市区。

斑点叉尾鮰:围绕全国苗种基地和鮰鱼加工出口体系建设,重点支持嘉鱼、长阳、宜都、钟祥、通山、枝江、仙桃、天门、潜江、监利、阳新、丹江口、浠水、随县、京山、老河口、枣阳、赤壁、沙洋、当阳等20个县市区。

(2)特色水产品布局

鳜鱼:重点建设洪湖市、江夏区、嘉鱼、鄂州、公安、黄陂、仙桃、监利、石首、汉川、应城、武穴、钟祥、天门、松滋、沙洋、浠水、蕲春、阳新、通山等20个县市区。

黄颡鱼:重点建设公安、荆州、嘉鱼、赤壁、新洲、鄂州、石首、监利、洪湖、云梦、汉川、天门、潜江、蕲春、黄州、松滋、江夏、黄陂、浠水、老河口等20个县市区。

鳝鳅:重点建设仙桃、监利、洪湖、嘉鱼、阳新、汉川、孝南、天门、沙洋、潜江、公安、鄂州、赤壁、咸安、通城、大悟、广水、蔡甸、武穴、汉南等20个县市区。

龟鳖:重点建设应城、京山、公安、沙市、天门、浠水、孝南、沙洋、黄陂、洪湖等10个县市区。

乌鳢:重点建设阳新、嘉鱼、云梦、汉川、沙市、监利、洪湖、公安、鄂州、蔡甸、浠水、黄梅、大冶、沙洋、当阳等15个县市区。

鲶鱼:重点建设监利、公安、嘉鱼、枝江、当阳、丹江口、麻城、天门、随县、阳新等10个县市区。

青虾:重点建设黄梅、监利、嘉鱼、鄂州、大冶、江夏、阳新、赤壁、洪湖、沙洋等10个县市区。

长吻鮠:重点建设石首、洪湖、长阳、钟祥、蕲春、夷陵区、当阳、宜都、枝江、汉川等10个县市区。

鲌鱼:重点建设丹江口、大冶、公安、当阳、宜城、黄梅、嘉鱼、咸安、江夏、鄂州等10个县市区。

罗非鱼:重点建设英山、天门、浠水、沙洋、潜江、钟祥、赤壁、应城、洪湖、襄阳等10个县市区。

大鲵:重点建设宣恩、咸丰、恩施市、竹溪、房县、竹山、丹江口、嘉鱼、当阳、夷陵、五峰、京山、神农架、东西湖、郧西等15个县市区。

胭脂鱼:重点建设孝南、东西湖、荆州区、嘉鱼、当阳等5个县市区。

鲟鱼:重点建设荆州区、宜都、长阳、当阳、蔡甸、麻城、仙桃、洪湖、广水、沙市等10个县市区。

4、农村能源

户用沼气:建设重点放在十堰、黄冈、宜昌、襄樊等地。

小型沼气工程:建设重点放在荆州、黄冈、襄樊、宜昌、仙桃、天门、潜江等地。

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重点放在武汉、黄冈、孝感、襄樊、荆州、仙桃、天门、潜江等地。

秸杆气化(固化)集中供气工程:建设重点放在仙桃、天门、潜江、黄冈、襄樊、十堰、荆州、咸宁等地。

5、加工业

农产品加工企业布局应遵循产业布局的一般规律,选择交通条件优越、农产品原料富集、市场辐射范围广泛的地点组织生产,并尽可能集中布局,形成产业集群优势。应充分发挥我省农业资源优势,围绕优质稻、棉花、双低油菜、生猪、水禽、水产品、食用菌、果茶等优势主导产品,加快板块基地与龙头企业对接,以龙头企业为主体,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建设一批标准化原料加工基地,培育一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等规模经营主体。

四、主要任务

(一)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结构优化升级

1、稳定发展粮棉生产

全面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力争粮食播种面积由6100万亩增加到6200万亩,进一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立足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继续优化区域布局,着力改进品种结构;稳定发展水稻、小麦生产,建设一批基础条件好、生产水平高和调出能力强的核心产区;扩大玉米、大豆等旱粮生产,提高饲料用粮自给率;实施“籼改粳”工程,提升粳稻市场供应能力;突破性发展马铃薯生产,大力减少冬闲田;适应纺织和加工需求,进一步建设棉麻板块基地。大力推进粮棉高产创建,抓好示范优良品种、集成高产技术、加强病虫草害防控、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推进机械化生产等五项关键技术措施的落实,提高示范片种植水平,带动粮棉生产大面积平衡增产。到202_年,力争全省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单季稻亩产达到700公斤、双季稻亩产900公斤、小麦亩产500公斤、玉米600公斤、马铃薯达202_公斤(鲜重)、棉花亩产达到100公斤。

2、着力做大油菜产业

积极构建双低油菜籽生产新模式,以组织统一供种为基础,以创建品牌为抓手,实现油菜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加大产业政策导向为切入点,培植和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将油菜产业由单一的数量规模型转向质量、品牌、效益型的产业化发展。重点加强双低油菜新品种选育与良种繁殖体系建设、双低油菜标准化技术示范体系建设、双低油菜加工示范体系建设、双低油菜品牌与市场体系建设。积极推广双低油菜优良品种和高产高效技术,支持龙头企业发展精深加工,着力培植双低品牌,建立双低油菜产业技术支撑体系,促进企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推动我省油菜产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到202_年,力争全省油菜种植面积1900万亩,比“十一五”期末增12%;达到双低标准的油菜面积1000万亩,占油菜种植面积的50%;油菜籽单产达到140公斤,增长8%左右,总产达到266万吨,增长12.5%。

3、发展壮大蔬菜产业

以蔬菜标准园创建为抓手,加大高标准蔬菜基地建设力度。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化,培植10个产值过亿元的蔬菜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蔬菜专业合作社,提高产业发展组织化程度,带动蔬菜产业提档升级。充分发挥我省高山反季节蔬菜、水生蔬菜、越冬蔬菜、魔芋、食用菌的资源优势和生产优势,扩大我省蔬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大力发展设施蔬菜和蔬菜集约化育苗,走土地节约型、高效集约型的路子。努力提高蔬菜质量安全水平,强力推行蔬菜标准化生产。加强和完善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管体系的建设,建设一批产地批发市场,严格建立和执行蔬菜产品产地准出制度、销地准入制度、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确保蔬菜产品安全。力争到202_年,全省蔬菜、食用菌、魔芋、西甜瓜的播种面积达到1900万亩,总产量3800万吨,总产值660亿元,蔬菜产业综合效益突破1000亿元大关,出口创汇突破4亿美元大关。

4、加快发展果、茶、桑、药等特色产业

加大水果、茶叶、蚕茧、中药材等经济作物区域结构调整的力度,力促经济作物基地建设规模进一步扩大,产业效益进一步提高。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加快果、茶、桑、药等产品规模化、标准化基地建设。稳定提高长江三峡、丹江库区、鄂北等地柑橘、桃、梨优质板块基地的生产规模,主攻品质,提高效益;继续加强鄂西南武陵山和宜昌三峡名优绿茶和宜红茶产区、鄂东大别山名优绿茶和出口绿茶产区、鄂西北秦巴山高香绿茶产区和鄂南幕阜山名优早茶与边销茶基地生产能力建设,扩大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着力打造名优品牌,重点开发采花毛尖、萧氏茗茶、武当道茶、恩施玉露、秭归脐橙、宜昌蜜桔、邓村绿茶、英山云雾、鹤峰翠泉茶等名优产品。高档次开发乌龙功夫茶生产,加快恢复发展宜红茶生产,实现我省乌龙功夫茶产业突破性发展。利用国家实施“东桑西移”、扶持中药发展等政策机遇,促进蚕茧、中药材生产迈上新台阶。争取到202_年末,全省果、茶、桑、药等经济作物总面积达到1600万亩(包括500万亩中药材留存面积),实现农业产值200亿元以上,出口创汇8000万美元以上。

5、大力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加快畜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猪禽生产,突出发展奶业生产,加快发展肉牛肉羊生产。优化区域布局,推进大别山区、武陵山区、鄂北岗地草食畜牧业、江汉平原为中心的生猪养殖业、汉江流域和大别山等地区的肉羊养殖业、以武汉为中心的奶牛养殖业等优势区域的开发。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着力推进家庭式规模养殖,以奖代补,重点支持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模式推广,“清洁工程”建设。加快畜禽良繁体系建设,扎实开展地方品种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实施“种源工程”,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网络健全、队伍稳定、保障有力、处置高效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切实提高我省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能力,构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全面推行无公害生产,实施“放心肉蛋奶”工程,切实提升畜产品安全水平。力争到202_年,全省猪、牛、羊、禽出栏(笼)数量分别达到4500万头、170万头、800万只、60000万只;肉、蛋、奶的产量分别达到500万吨、200万吨、35万吨。

6、稳步提高水产业质量与效益

以“不与粮争地、不与人争水”为发展前提,走“湖泊拆围、水库限养、江河禁捕、改造鱼池、加工带动、品牌增值”的发展之路,大力转变水产发展方式,发展现代渔业。着眼于规模化、区域化、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加快渔业养殖基础设施改造升级,重点搞好全省500多万亩精养鱼池改造建设,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抵御大灾、发展生态健康养殖的标准,分批进行改造,重点改造进排水渠道分离、池塘清淤和护坡,实现精养鱼池水、电、路、机械配套,规模化连片发展的格局。优化水产业品种结构,继续支持以小龙虾、河蟹、斑点叉尾鮰、黄鳝、黄颡、泥鳅、武昌鱼、龟鳖、鳜鱼等重点品种为龙头的“一鱼一产业”快速发展,集中全省力量,整合打造“一虾一鱼一蟹”三大品牌(“楚江红”小龙虾、“洪湖渔家”生态鱼、“梁子牌”梁子湖大河蟹),加大名特珍稀品种的保护与市场开发力度。发展规模养殖与特色养殖,建设县市有大板块、乡镇有专业基地的各具特色的水产板块和水产大县。拓展水产业增值空间,大力发展休闲渔业与观光渔业。实施渔业生态环境修护工程,提高水产集约化养殖水平。加强水生动物防疫检疫监测,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推进水产健康养殖。加大渔业科技创新力度,重点解决制约我省小龙虾、黄鳝、鳜鱼、河蟹等产业发展的技术难题,提高全省水产业市场竞争力。争取到202_年,全省放养水面稳定在1030万亩左右;产业全行业总产值1270亿元,其中渔业产值550亿元,加工业等二产业产值270亿元,三产业产值450亿元;水产品总产量420万吨;水产品加工率由202_年的31.6%提高到36%;出口创汇突破3.3亿美元;渔民人均纯收入达10300元。

7、积极发展饲料加工业

以市场为导向,引导饲料企业重组与兼并,加快饲料企业规模化、集团化进程,全面提升饲料行业综合素质和整体水平,提高行业竞争力;优化饲料产业结构,满足不同养殖方式和养殖目的的需求;加快新型饲料添加剂的研制与应用,加强饲料基础科学的攻关研究,大力推进饲料工业科技进步;全面贯彻落实《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狠抓饲料质量安全,加强标准化和质检工作,完善饲料行业监管监测体系,规范饲料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和地区布局,形成结构合理、添加剂生产与饲料加工能力相适应、较为完善的饲料工业体系。争取到202_年,饲料总产量达650万吨,其中:配合饲料产量540万吨,浓缩饲料90万吨,预混合饲料20万吨,饲料工业总产值达240亿元。

8、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

立足于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区域特色农业和出口基地建设为基础,进一步增强我省农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动性,进一步扩大我省农业的对外开放度。加强出口农产品专业基地建设,大力培植食用菌、蔬菜、茶叶、水产品等特色明显、集中连片、与国际标准接轨的优势特色农产品出口生产基地。推进出口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强化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建立出口农产口基地备案制度,引导和促进企业不断提高备案基地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保证能力。力争“十二五”末,培育2-3家农产口出口超过5000万美元、10家出口超过202_万美元、30家出口超过1000万美元的大型农产品出口龙头企业,创建2-3个出口农产品知名品牌,全省农产品出口总值达到12亿美元。

(二)强化农业基础保障,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

1、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继续抓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和粮食主产区的灌排骨干工程建设,着力解决好水库、管道、干支渠及渠系建筑物的蓄、引、输配水安全等问题,恢复、提高其蓄引输配水能力,减少输配水损失和管理上的漏洞,提高灌水效率和灌溉保证率。开展田间节水灌溉示范与推广,加强基本农田沟、渠、桥、函、闸等小型田间工程建设,完善田间排灌系统,修建和改造田间工作道,配套完善农业灌溉用水计量设施。加强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在鄂北岗地、鄂东南丘陵区和城郊经济作物区大力推广管道防渗、喷灌、微灌、低压管道输水等高效节水技术。争取到202_年末,全省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400万亩以上。

2、强化耕地保护与质量建设

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建立保护补偿机制,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切实稳定耕地面积,确保“十二五”末全省耕地总面积达到6900万亩以上,基本农田划定面积不少于5700万亩。大力开展标准粮田和基本口粮田建设,加快中低产田和坡耕地改造,扩大秸秆还田、商品有机肥、绿肥等有机肥料应用,培肥改良土壤,实现“藏粮于地”。切实加强土肥水资源合理利用,有效提升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农业耕作对土壤层的破坏。完善耕地质量与肥料管理法规,实行肥料应用准入与主推制度。制定补充耕地质量验收办法,确保新增耕地质量。建立健全耕地质量监测与科学施肥技术体系,加快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机质提升和农田节水技术推广,开发应用土壤肥料、农田节水新技术、新成果、新产品。到202_年末,全省测土配方施肥覆盖面达到农作物播种面积的95%,化肥施用强度控制在62.7千克/亩以内,化肥利用率提高到35%,全省高产稳产农田比例达到40%。

3、提高种子供给保障能力

建成一批具有现代化水平的种业科研创新中心,加大种子科技创新力度,实现水稻、小麦、玉米、棉花、油菜五大作物良种选育有突破性进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提高良种贡献率,争取到202_年,全省水稻、小麦、玉米、棉花、油菜五大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根据全省农作物优势区域布局,在省内建立专业化、现代化良种繁育体系和种子生产基地,推行种子专业化、标准化生产,确保省内种子基本自给,到202_年,全省建成稳定的标准化的杂交稻种子生产基地5万亩,常规水稻种子基地5万亩,小麦种子基地10万亩,优质油菜种子基地5万亩,水稻、小麦种子自给率达到60%以上;改善省、市、县三级种子管理机构管理与调控手段,提高种子快速检测鉴定能力,加强市场监管,健全种子管理技术支撑体系,强化服务功能,到202_年,力争省级每年具备可承担202_份样品的转基因检测或品种真实性鉴定任务的能力;完善种子储备制度,建立种子分级储备制度,增强抵御市场和自然双重风险的能力,力争全省水稻、小麦、玉米、棉花、油菜五大作物种子储备总规模达到市场需求的8%左右。

4、提升农作物病虫害防控能力

针对我省农作物病虫害灾害情况,制定防灾抗灾预案,着力增强植保综合服务能力。加强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提高农作物病虫草鼠害应急防控能力。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的监测,提高监测手段和病虫害信息传递能力。推广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为重点的绿色防控技术措施。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先进、安全、有效的植保器械。大力使用机械化作业,强化农业机械作为防控病虫害的手段。加强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建设,提高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组织化程度,加大农作物病虫综合防治技术示范与推广的力度。强化农药登记管理,加大农药市场监管力度。加强检疫性病虫害的检疫和外来有害物种的入侵预警,严格控制检疫性有害生物的传播和蔓延。争取到202_年末,全省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站建设达90%以上,农作物病虫害危害损失率控制在3%以内,农作物病虫害长期预报准确率达到85%以上,短期预报准确率达到95%以上。提高化学农药利用率20%,化学用药量减少10%,农药合格率达到90%以上。

(三)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1、全面提升农业科技水平

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开展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进一步提高我省农业知识产权创造、应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全面促进湖北农业科技进步。推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低碳技术等新型前沿科技在动植物新品种选育、优质高效安全生产、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的运用,力争在农业特色种、专用种培育上取得突破,在农产品安全生产、动植物重大灾害防控、农产品加工、生物质能源和生态环境整治等方面取得一批核心技术。加强农业实用技术的组装配套,推广轻简化栽培技术,提高农业设施技术水平,提高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程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健全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加快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步伐。发挥农业科技对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力争“十二五”末全省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普及率达到90%,免耕、直播、机械化操作为主的轻简高效栽培技术应用面积占总面积的80%以上,农业科技贡献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

2、大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和农机购置补贴等促进农机化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通过政策扶持,调动农民购置与运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重点提高粮、棉、油、茶等主要作物在耕作、播种、收获、加工等环节机械化作业程度,对农业生产短缺、农民急需的农业机械,加大开发、引进和推广的力度。支持农机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农机产品的适用性、耐用性和安全性。切实加强农机具售后服务,维护农民消费者的正当权益。完善农用燃油供应保障机制。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符合我省农机化发展预期目标要求的农机作业服务、农机技术推广、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农机化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加强示范基地、机耕道建设,提高农机推广服务和安全监理能力。加快血吸虫疫区“以机代牛工程”的推进,在“十二五”期末疫区实现机械化操作,综合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65%,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3950万千瓦,拖拉机达到180万台,主要农作物的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85%、40%、75%。全省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

3、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

按照多模式、广覆盖、重服务、求实效的要求,整合资源,共享平台,健全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积极推进金农工程项目建设,开发农产品价格监测预警、农业综合信息采集、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农业市场监管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等五大应用系统,健全县、乡农业信息服务站;完善“12316”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办好农业远程教育网,实现农业远程教育县(乡)全覆盖,发挥现代远程教育覆盖面广、容量大、传播速度快、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形成网上直播、视频点播、双向交互,实现农业专家、农技人员和农民之间多途径、零距离、高效率沟通;完善农业视频会议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提高办事效率,节约行政成本;办好湖北农业信息网政务门户和农业网站集群,逐步实现网上办事、在线沟通和公众互动;做大做强湖北农业信息网商务门户,推进农业电子商务发展;加强现代信息技术成果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应用,提高农业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四)全面提升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1、大力提升农业标准化水平

加快发展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大力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围绕优质水稻、双低油菜、生猪、肉牛、肉羊、禽蛋、肉禽、水禽、水产品、食用菌、蔬菜、果茶等优势主导产品,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实施绿色农业产业工程,依托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建设一批绿色食品标准化板块基地和标准化原料加工基地,以农业标准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到202_年底建立完善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组织管理体系、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服务体系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试验示范体系。制(修)订无公害绿色农业地方标准100项。全省共建设100个以绿色食品为主导的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园),其中武汉城市圈建设25个国家级和省级绿色食品标准化示范区(园),鄂西生态旅游圈建设25个国家级和省级有机食品标准化示范区(园)。全省绿色和有机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达到1500万亩以上。重点扶持100家通过绿色(有机)食品认证的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省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重点培植500个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

2、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湖北省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办法》,坚持“政府推动、抓大促小、控制源头、综合监管”的原则,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建立农产品生产档案和投入品使用记录,实行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终端全程质量安全监控和可追溯制度,实行农产品包装和标识制度,实行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加大农药、化肥、兽(渔)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的监管,严格执行投入品登记制度、生产许可和经营许可制度,加强农业投入品市场监管。加大违禁投入品和假冒伪劣产品的查处力度,净化农产品质量市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到202_年末,各类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稳定在95%以上,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3、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

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立农产品生产企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农产品生产基地)、销售企业(批发市场、超市、农贸市场)自律性检测网络。提高检测能力,提升检测水平。到202_年,省级每年监测频次4次,范围覆盖17个市州,监测农产品种类达到40种,抽检样品达到1.2万个,市级年定量监测样品达到3000个,县级年定量监测样品达到1000个。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信息系统。按照试点、推广、普及的原则,建设省、市、县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信息平台,网络市、县、乡镇和农产品生产企业、经销企业的监控点。逐步构建网络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信息系统。建立农产品质检机构管理机制,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加强质检机构的综合考核评估,实行质检机构等级管理制度。加强检测人员和监管人员的培训与管理,实行持证上岗制度。

4、发展品牌农业

大力推行农业部“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品牌认证、HACCP认证、GAP认证和农产品名牌评定,推进农业品牌化建设。以名特优新农产品为重点,以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为基础,以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依托,加大品牌整合力度,建立完善农产品品牌认证奖励机制,培育和创建国家级、省级名牌农产品。谋划、打造、宣传一批在全国有市场影响力的产品。通过农业标准化、品牌化建设,大力推进全省农业产业化,整体提升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争取到202_年全省通过国家“三品一标”认证品牌总数达到4500个,总产量达到1600万吨,总产值达到600亿元。农业类全国知名品牌30个以上。

(五)促进土地经营权合理流转,推动适度规模经营

大力开展体制机制创新,深化土地制度改革,进一步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全面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工作。以维护农民的土地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加快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使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主体集中,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经营的规模经济效益。力争到202_年全省所有县(市、区)、乡镇(街、办)建立土地承包档案;50%的县(市、区)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工作并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薄;实现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信息化;80%的县(市、区)设立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80%的乡镇(街、办)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促进农业规模经营,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六)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坚持效益优先原则,把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发展产业化经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点扶持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成长性好、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紧密的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坚持扶持本土企业为主原则,培植一批造福一方百姓、带活一方经济、带动一方产业的本土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各种加工型、物流型、科技型的龙头企业,使龙头企业成为带动现代农业建设的骨干力量。建立、完善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坚持密切利益联结机制原则,采取行政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把基地农户、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持续健康发展。围绕优势特色产业,促进产业向适宜区域合理集中,形成产业发展的规模优势,提升产业发展的竞争力。加强农业园区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先进生产要素向农业园区集中,积极扶持发展产业关联度大、市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产品出口企业,带动园区朝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增强农业园区对现代农业发展的辐射带动功能。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以大型批发市场为骨干、农贸市场为基础、农产品直销店、食品超市、连锁超市为补充、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民经纪人参与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形成产、供、销紧密联结的农业产业链。通过5年左右努力,力争全省农业产业化总体水平进入全国前列,优质稻、双低油菜、茶叶、水禽、肉禽、禽蛋、水产品等优势农产品加工水平进入全国前三名;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重点龙头企业50家以上,过30亿元的10家以上,过100亿元4家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50亿元以上的加工园区16个以上,100亿元以上的加工业大县10个以上;全省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超过6000亿元。

(七)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业经营的组织化程度

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推动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促进农户分散经营向合作经营转变,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经营服务体系。抓紧制定和落实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财政、税收和金融支持政策,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围绕优势和特色产业,在科技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流通领域,加快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提高农业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到202_年末,力争全省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5000个以上,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户达到50万户左右,辐射带动农户200万户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的收入高于非成员农民人均收入20%左右,50%以上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市场化运作和规范化管理。

(八)积极发展低碳农业和循环农业,促进增长方式有效转变

1、积极推广使用低碳技术

坚持“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的农村能源发展方针,紧密结合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生态建设。加大新品种开发力度,增强作物生长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开发农业新技术,减少甲烷等温室气体排放量。继续稳步推广农村户用沼气,加快大中小型沼气工程的发展,大力开展“三沼”综合利用,积极推广生物质气化、炭化、固化和秸秆沼气集中供气等清洁能源,因地制宜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实施以清洁能源为核心的低碳农业示范工程。创新机制,完善农村能源服务体系,构建农村能源建设服务的新格局,充分发挥农村能源建设综合效益。“十二五”期间,农村清洁能源入户达到150万户,其中:新建户用沼气50万户;小型沼气工程1万处,受益农户30万户;大中型沼气工程(含秸秆型)500处,受益农户10万户;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100处,受益农户10万户;推广省柴节煤炉灶、太阳能等新能源产品,受益农户50万户。

2、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

突出综合利用,发展循环农业。大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以秸秆肥料化、饲料化、新型能源化为主攻方向,优化秸秆“五料”(肥料、饲料、燃料、食用菌基料、工业原料)利用结构,提高综合利用率。加快秸秆能源化利用步伐,建设一批大型生物质综合利用工程,促进农村新型能源和循环农业发展。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实现产业循环,提升企业自身竞争力,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新路子。提升板块效益延长产业链,发展深加工产业链条,优化种养模式实现农业内部循环,实现大农业的内部产业对接,提升发展循环农业的质量和水平。

坚持高效环保,发展生态农业。大力推广“猪-沼-渔”、“猪-渔-鸭”、“稻鸭共育”、“种青养畜”等多种立体养殖模式,实现畜牧业与种植业、农村能源、渔业等产业的有机结合,着力解决农村及规模养殖场的畜禽粪便污染问题,最大限度降低养殖业污染。大力发展小龙虾野生寄养、虾蟹混养、鳜鱼专养、种青养鱼、鱼鳖混养、网箱养鳝等生态、健康的养殖方式,积极开发节地、节水、节能、无污染的工厂化新型渔业,进一步提高生态保护和自我修复能力。大力推广绿色模式、绿色工艺、绿色技术,推进生态农业技术模式推广的“三结合”。大力推广以测土配方施肥为核心的节约型施肥技术,科学指导,因地、因作物施肥,增施有机肥,调整优化用肥结构。大力推广节约型施药技术,加快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新品种和病虫草鼠害生态控制技术,建立一批农药减量增效控污示范区。通过各类资源节约措施和节能减排技术的运用推广,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建立低碳农业示范区,打造低碳农业产业群,推动农业向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方向发展。争取202_年末,创建省级生态农业示范县5个,生态农业示范区10个,推广各类生态农业及循环农业技术模式面积达200万亩,农田面源污染治理示范区达到100万亩,新建农业野生植物及水生共生植物保护区20个,建立农田废弃物回收和利用制度,生产垃圾回收率达到80%,秸秆资源化率达到80%。

(九)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确保农民收入稳定增长

调整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充分发挥我省的科教优势,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和农民素质。加大财政对“三农”的支持和投入,建立完善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的保障体系。通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装备水平提高,不断夯实农民持续增收基础。通过扶持龙头企业、建设加工园区和打造特色品牌,带动农民进入市场增收。通过落实农业补贴、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等强农惠农政策,努力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通过深化农村土地改革、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完善相关管理制度,积极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构建促进和保障农民增收的组织体系。切实加强农村基层领导班子建设,培养更多“奔小康”的带头人,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增强集体组织服务功能,创造条件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坚持统筹兼顾,推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大力发展劳务经济,鼓励农民就地就近创业就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使农民在农业功能拓展中获得更多收益。“十二五”期间,农民人平纯收入年均增长10%。

五、支撑体系与重大项目

围绕“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重点,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着力建设“十大”支撑体系,组织实施好一批重大工程和项目。

(一)支撑体系

包括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农产品有效供给体系、农业产业化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业科技支撑体系、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农业应急管理体系和农机质量与安全生产监管体系。

1、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从资源禀赋出发探索集约型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着眼于更新品种、推进科技进步,努力提高土地产出率。

——从完善产业体系入手提升现代农业整体竞争力,形成合理的产业人口结构、高的农业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投入产出率,完善的产业链条、不断创新的科技支撑体系、完善的信贷金融支撑体系等。

——从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出发,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设施水平,适度发展设施农业,改变农业“靠天收”的局面。

2、实施“米袋子”、“菜篮子”工程,构建农产品有效供给体系

——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复种指数,压缩冬闲田,加大洲滩地和低丘岗地改造。实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实施“籼改粳”工程,大力发展双季稻生产,扩大早籼晚粳的种植面积,扩大马铃薯、玉米等高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提高商品粮供给水平。

——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加快推进“菜篮子”产品产业化经营,强化产销衔接,完善“菜篮子”产品市场体系,把我省建成全国重要的“菜篮子”产品生产基地。

3、实施农产品加工“四个一批”工程,构建农业产业化体系

——推进产业带建设。按照“种植业建板块、畜牧业建小区、水产业建片带”的发展思路,加快九大优势特色农产品板块基地建设。

——推动农业龙头企业向园区集中,发展优势农业产业集群,构建循环型产业链条,培育一批销售过50亿元重点园区,打造一批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过百亿的县市。

——培植一批大龙头企业。围绕粮油、畜禽、水产、果蔬茶等优势特色产业,各选择2-3家重点龙头企业进行扶持。

——创建一批精品名牌。大力推广采花毛尖、恩施玉露、奥星粮油等品牌整合的成功做法,谋划、打造、宣传一批在全国有市场影响力的产品。

——积极开拓农产品市场。发展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和超市,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改造升级,逐步在全省建立布局合理、产销结合、统一有序的农产品市场网络体系,形成大中小并举、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农产品市场体系。

——围绕做大做强市场主体,把发展农业产业化与农村一产业和三产业紧密联系起来,贯彻“六次产业化”思想,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相互交融、互为补充、互为促进,发挥倍增效应,提高农业整体效益。

4、发展农业服务组织,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一是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进工程,鼓励各地、各行业积极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二是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工程。重点在农产品流通、科技推广、农产品加工等不同类型的农民合作社中,选择一批试点示范单位加强指导,逐步培育具有代表性的示范社。三是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培训工程。全面推行省、市、县三级人才培训制度。四是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农超对接”工程,力争农民专业合作社产品进入大、中型超市销售,逐步建立从产地到零售终端的鲜活农产品供应链系统。五是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培育工程,创建一批知名农产品、著名农产品和驰名农产品商标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一批具有广泛影响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产品品牌。

——大力发展农机服务业。通过农机补贴政策,大力发展农机跨区作业大户和组织,大力发展植保机防队等,显著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率。

——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建立健全乡村调解、县市仲裁、司法保障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处体系,依法及时调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

——建立完善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体系。依托乡镇农村经营管理机构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制定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则,提供信息发布、价格评估、法规政策咨询、合同鉴证等服务,促进土地规范有序流转。在完成农村集体资产、资金、资源清理和监管代理工作的基础上,适时扩大交易范围,建立“村有服务组织、乡有交易平台、县有监管机构”的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和监管体系。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完善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制度(以下简称“三资”),建立好资产、资源台账,加强农村集体资金管理,确保资金使用公开透明、流程规范,促进村级“三资”保值增值,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加强农业信息化服务。积极推进金农工程项目建设,健全县、乡农业信息服务站;建立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化管理系统,完善“12316”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农业专家、农技人员和农民之间多途径、零距离、高效率沟通;办好农业远程教育网,努力做到在线及时为广大农民提供政策咨询、农机服务、科技培训、市场信息服务等。

第三篇:湖北省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湖北省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202_-07-18 【大 中 小】

“十二五”时期是转变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统筹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湖北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为实现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协调发展,“两圈一带”战略建设,加速推动我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在认真总结“十一五”发展基础上,编制《湖北省农业

发展“十二五”规划》。

一、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一)“十一五”发展回顾

“十一五” 时期是我省农业改革发展最活跃的5年,是农业发展最快、农村变化最大、农民增收最多的5年,是我省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黄金时期。

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

202_年,粮食总产达到2315.8万吨,比“十五”末增长6.36%,粮食生产延续了202_年以来连续七年稳定增长的发展态势;棉花总产47.18万吨,比“十五”末增长25.81%,成为长江流域第一大产棉省;油料总产311.8万吨,比“十五”末增长6.09%,其中油菜籽面积、总产连续15年居全国第一;生猪出栏3827.4万头,比“十五”末增长14.42%,在全国排第5位;淡水水产品总产量353万吨,比“十五”末增长31%,在全国排第1位。

2、农业经济总量和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202_年全省实现农业增加值2147亿元,比“十五”末增长98.40%,在中部六省、全国分别排第3位、第8位。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508.99亿元,比“十五”末增长97.6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832.27元,比“十五”末增长88.19%。农民收入构成结构进一步优化,工资性收入的比重达到37.48%,比“十五”末提高7.1个百分点。

3、农业板块基地建设与结构调整成效明显

202_年以来,我省大力开展农业板块基地建设。优质稻、“双低”油菜、优质棉、优质蔬菜、优质水果、优质茶等种植业连片规模板块基地面积达到3800多万亩。畜禽养殖小区2300多个,生猪和家禽规模化养殖比例分别达到68%和82%。水产集中连片板块达500万亩。202_年种植业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5.47%,比202_年降低7个百分点;农产品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全省粮食作物综合优质率达到73.8%,油菜“双低”率达到95%,优质果率达到65%,名优茶产量占45%,优质棉占比超过70%,水产名特优比重达到75%以上。

4、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新突破

202_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4000亿元,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1.25:1,比“十五”末提高了71.23%。全省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4000家,比“十五”末增加66.5%,其中销售收入过10亿元、50亿元的加工型龙头企业分别达25家、3家,均实现新的突破。全省“三品一标”产品数量达3750个,居全国前列。通过整合、推介,成功打造采花毛尖、恩施玉露、武当道茶、奥星粮油等精品名牌,福娃、萧氏、国宝等12个农产品品牌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农产品出口总额达10.8亿美元,是202_年的2.5倍。

5、科技进步和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全面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省有现代农业展示中心、县市有展示园、乡镇有示范场、村有示范户的四级农业科技展示培训平台基本建立。202_年全省科技示范户达到36.8万户,是202_年的2.6倍。测土配方施肥、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畜禽水产健康养殖等实用技术覆盖率明显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由202_年的50%提高到202_年的54%,高出全国2个百分点。202_年,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6%,比“十五”末提高11个百分点,农机总动力达到3257万千瓦,是“十五”末的1.6倍,机械插秧和油菜机收水平分别位居全国第3位和第1位。科技进步和农机装备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中的支撑作用明显提高。

6、农村能源和生态环保建设取得新进展

202_年,全省农村清洁能源普及率达到30%,新建农村能源服务网点270个,总数达到4568个,覆盖率60%以上。农村生活节能新技术和新产品大力推广,各类沼气工程建设全面铺开,项目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村能源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以沼气为纽带构建的种植业、养殖业和农村用能的物质能量循环体系,改善了农村用能结构,减少了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生活垃圾和污水的处理利用率不断提高。化肥、农药过量使用得到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稳步推进。农业野生植物保护和外来入侵生物防治取得初步成效。

7、农村改革发展开创新局面

在稳定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创新农村经营组织形式,大力发展各类农村专业协会、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202_年,全省经工商登记的农民合作社达到12081家,农民组织化程度显著提高。基层农业服务体系改革创新深入推进。顺应农民向城镇转移的发展趋势,积极开展试点突破土地流转中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农村承包耕地流转速度明显加快,202_年,全省土地流转面积达到418万亩,占家庭承包面积的9.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鄂州等市县城乡一体化试点、7个脱贫致富奔小康试点县、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和88个新农村建设试点乡镇、60个新农村建设驻点村建设为载体,进一步探索了纵深推动新农村、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

“十一五”以来,我省保持了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粮食生产连续五年增产、农民收入实现了新突破、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新成效,农业物质装备水平实现了新提高、农村改革实现了新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创了新局面。实践证明:必须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进一步加强对湖北农业的再认识,为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营造一个好的氛围。必须坚持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基本自给,在确保农产品总量的情况下,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驰名品牌,优势产业更为突出,品牌创建思想高度统一,为湖北品牌农业、效益农业提供支撑,使我省农业大省的地位更为巩固。必须坚持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注重对新兴市场主体的扶持,进一步提升部门的服务能力,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为农业的健康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为千家万户与大市场对接奠定基础。必须坚持强化强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大全省农业农村的投入,增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保障能力,为强化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提供有力保障。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方略,为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提供强大动力。这些宝贵经验对今后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十二五”发展环境

1、发展态势的判断

——转变发展方式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时代主题。在三次产业中,农业是对资源环境依赖度最高的产业,农业的设施装备水平、产品的科技含量、劳动者的素质都相对落后,农业生产方式比较粗放,所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始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如何改变过去依靠资源高强度投入的粗放发展方式,既是新阶段对农业的要求,也是农业自身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同时,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以现代生物科学革命为标致的第六次产业革命,将使农业生产发生历史性的大变革。

——培育新的经营主体是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重大任务。“十二五”期间以城镇常住人口为基数的城镇化率将超过50%。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将会有更多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传统农业经营主体正在逐步退出生产领域,农业经营主体正在发生变化。加快培育适应目标市场化、生产专业化、组织规模化、手段机械化、技术实用化的新型农民,促进农业劳动者由传统农民向职业农民转变,将是新时期的一个重大任务。

——国内市场扩大是湖北农业面临的难得机遇。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农产品出口仍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影响。同时,国内正处于经济水平提升、人口增长、耕地减少、产能有限、需求在增长中升级的转型期,国内市场无论是对农产品的总量还是质量均提出了新的要求,农产品市场以扩大内需为主的局面将进一步强化。如何发挥湖北农产品资源优势、居中独重的内生型市场优势、农业科技优势的潜力,扩大湖北农产品市场半径,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是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更加关注质量安全是农产品消费市场发展的主要趋势。目前,我国食品消费结构已经过调整期并进入品种多元、外观标准、品质安全的阶段。这些变化趋势将有力地推动农业结构朝着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方向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也将面临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因此,从“十二五”时期开始,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水平,不仅是突破国外“绿色壁垒”,扩大农产品出口的需要,更是适应新的市场需求,抢占国内市场的迫切需要。

——强化农科教结合将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农业教育、农业科技、农业生产只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会形成强大的生产力。“十二五”时期,必须面向基层培养农业实用人才;面向农村,开展科技研究;面向农业,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应用和普及,通过农科教有机结合,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多元化的投入主体将是推动现代农业加速发展的重要力量。伴随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农业生产环境的改善,农业比较效益低下的状况正在改观,农业领域开始成为社会资本新的投资热点。此外,农村剩余资本长时期外流的状况早已成为各界关注的问题。在新阶段,这一状况将随着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逐步得到缓解。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农业,形成政府、社会、金融机构多元化的投入主体,是“十二五”时期推动现代农业加速发展的重要力量。

2、发展的有利条件

——“三农”工作上升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创造了好的时代环境。“十一五”时期5个中央一号文件均聚焦“三农”问题,同时,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作为农业大省,湖北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好的政策环境。

——全省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为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提供了有利条件。202_年到202_年,全省GDP保持每年以13个百分点以上的速度增长,202_年达到1.58万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011亿元。伴随全省经济总量的增加,农业农村投入的保障能力将会不断增强。

——统筹城乡发展和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为农业和农村经济迈上新的台阶指明了方向和提供持久动力。党的十六大以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逐步消除二元经济结构,成为了农村改革发展新的方向和特征。202_年中央1号文件进一步突出强调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标志着我国“三农”发展将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新理念带动下,呈现出新趋势,这为新时期破解“三农”发展难题指明了方向和提供了持久动力:走城乡统筹发展道路,将会优化农业农村发展的外部环境,形成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一体”的发展格局;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将会推动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生产要素向农村配置,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和形成有利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体制环境,从而夯实农业和农村发展基础,提升农业农村发展支撑能力,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后劲。

——国家深入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将为我省从农业大省迈向农业强省提供更为有力的政策支持。中部崛起在一定程度上是农业大省的崛起,农业和农村经济强则中部才能崛起。202_年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这标志着国家推进中部崛起的速度将更快、力度也将更大。湖北作为我国粮食生产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部崛起战略的深入实施,将使我省发展现代农业的目标更明确,发展现代农业的政策依据更为充分。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改区建设,为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走转型发展道路积累了实践经验。“十二五”时期是以转型促发展的关键阶段。农业、农村、农民作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础产业、广阔地理空间和重要力量,决定“三农”无疑是整个国民经济体系实现转型发展的重中之重。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探索,在以转型促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为湖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转型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灾减灾能力偏弱。我省农村水利设施普遍老化,地力普遍透支,生产能力普遍下降。现有农田水利工程中,建于上个世纪50、60年代的占51%,70年代占35%,80年代以后仅占14%,且大多标准不高,渠道建筑物配套率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脆弱。近200万亩精养鱼池淤塞严重,水体容积低,单产水平不高,病害较重,养殖效益普遍偏低。设施农业特别是设施蔬菜发展滞后,面积仅100万亩左右,而且大多是竹架等简易结构,季节性、结构性和灾害性供应短缺问题较突出。

——龙头企业规模不大,农企利益联结不紧。我省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和各类合作经济组织的整体实力偏弱,带动力不强。行业之间发展不平衡,种植业加工企业发展相对较快,畜禽、水产加工企业发展相对不足,特别是生猪、肉鸡加工与我省生猪和家禽大省地位极不相称。同时,油脂、小龙虾等产业加工能力相对过剩,许多企业资产闲置,利用率不高。企业与农户之间普遍存在利益联结不紧,订单履约率较低,农民毁约和龙头企业与民争利并存等问题,不利于我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整体推进。

——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率不高,对农业稳产、高产、增效的保障能力偏低。由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运行机制不够完善,农业科技成果应用率、科技成果的到户率、到田率不高,农业实用技术创新成果偏少,发展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能力偏低,制约了农业稳产、高产、增效的保障能力提高。

——农产品市场波动性大,农民持续增收的压力较大。农产品市场调控的体制机制不完善,价格反映供求关系的信号不灵敏,缺乏必要的市场风险预警机制保障,农民种养殖产品结构调整难以同价格信号同步,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农业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效率损失较大,影响农民持续增收。

——农村经营组织体制约束和机制不活的现象仍然存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仍然存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格局中仍处于弱势地位,农业投入资源来源渠道仍旧狭窄,市场化的投资体制发展缓慢;资金使用合力不强;农业要素供给和流动机制不活,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平台和管理机制尚未完善。

与此同时,我省发展现代农业还面临着一些挑战: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务农人员的素质降低;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对农业“两型”化发展的制约日趋明显;极端天气变化频繁对农业受灾程度的影响越来越大;耕地数量刚性减少与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对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的目标要求越来越高;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消费者的期待还存在较大差距等。面对这些挑战,“十二五”期间,必须找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突破口,着力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取得突破。

二、指导思想、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按照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总体要求,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构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经营体制和机制,着力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着力推进农业生产经营市场化、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产业化、信息化,着力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我省农业发展综合实力,为全省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二)基本原则

——稳定基本经营制度与创新体制机制相结合。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保持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制度保障,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是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的动力源泉。要坚持把推进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作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根本动力,在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拓宽发展道路,增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保障有效供给与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相结合。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内在要求,湖北作为全国农业大省,要始终坚持把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第一要务。同时,要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和发展多功能农业等,进一步挖掘农业内外部增效潜力,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民生作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核心。

——坚持因地制宜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相结合。全省各地农业自然资源禀赋差异较大,必须坚持把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作为指导农业工作的重要方法,积极培育各地特色产业。同时,要遵循农业生产的自然、经济规律,走区域优势互补、产业集群发展道路,进一步做大做强优势农业产业和优势农业品牌。

——发挥市场主体作用与加强宏观调控相结合。市场机制是实现资源高效合理配置的有效手段,对于农业增产增效具有重要意义。但农业是基础产业、民生产业,任何时候都必须把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作为发展农业经济的重要保障。因此,要在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提高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同时,加强政策引导、扶持和部门监管,保障农民切身利益和生产经营自主权,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加快农业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环境相结合。当前,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农业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矛盾日益突出。对此,必须坚持把依靠科技和人才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作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主要途径,充分发挥湖北农业科教、人才优势,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把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确保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力争通过五年的发展,使农产品生产能力稳步提升,有效供给能力增强;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高产、稳产、高效面积扩大;农业科技支撑作用明显提高,单位产出能力和效益提高;农业投入品科学运用水平提升,农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农业内部及其与二、三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增长方式得到转变;农业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

2、预期目标

到202_年,全省农业农村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如下:

——农业经济效益及结构。农业增加值达到2635亿元;农产品加工值超过6000亿元;养殖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提高到50%以上;农产品加工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提高到1.5:1;农民人平纯收入年均增长10%。

——主要农产品产量。粮食产量达到2400万吨、棉花产量50万吨、油料产量达到330万吨、果蔬产量达到4250万吨,生猪出栏量达到4500万头,肉类总产量达到500万吨,水产品总产量达到420万吨。

——农业科技和机械化水平。农业科技贡献率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3950万千瓦,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到65%。

——农村能源和资源环境。新增清洁能源受益农户150万户,配套后续服务网点覆盖率达到80%以上;清洁能源入户率达到45%,丘陵山区达到70%;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80%;农田废弃物回收率达到80%;化肥利用率达到35%;化学农药用量减少10%。

三、区域与产业布局

全省农业区域与产业结构,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区域互补,突出特色;规模经营,提高效益”的原则进行合理布局。

(一)区域布局

按照全省“两圈一带”总体发展战略要求,将全省农业区域划分为武汉城市圈“两型”农业试验区、鄂西特色生态农业区与沿江优势农业带三大区域,各区域农业主体功能综合考虑区域所处自然环境、农业发展基础、区位条件确定。

图1 湖北省农业区域布局图

1、武汉城市圈“两型”农业试验区

武汉城市圈“两型”农业试验区涵盖武汉、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9个城市的农业区域,即武汉城市圈内的农业区域。武汉城市圈具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农业生产条件与农业发展基础,是全省农副产品生产、加工的密集区。根据发展的现状及潜力,试验区的农业功能应定位于:全省“两型”农业发展的科技示范区,全省现代都市农业、精致农业发展的先进基地,全省重要的旅游观光农业基地,全国优质农产品加工基地。武汉城市圈“两型”农业试验区产业发展重点包括:商品蔬菜、优质水产品、优质稻米、优质棉花、“双低”油菜和“三元”猪等优势农产品和水禽、特色禽蛋、牛奶、优质绿茶、优质水果、优质蜂产品、优质中药材、蚕茧、花生、苎麻等特色农产品的生产与加工。

与武汉市近邻的东西湖、蔡甸、汉南、洪山、江夏、黄陂、新洲等地区在全省农业基础条件好,农业科技力量强,农业发展起点高,并具有紧邻武汉市区、人口密集、交通四通八达等优越的区位条件。本区应着力发展科技含量高的现代新型农业以及以服务市民生活、服务城市建设与环境美化为主要目标的现代都市农业。

武汉市周边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潜江、天门8市是全省重要的粮、棉、油、畜禽、水产品产区与加工区,农业生产条件较优越,农业劳动力素质较高。本区应依托现有的发展基础,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逐步实现由比较粗放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向以“高质、高效、生态”为重要特征的现代集约农业转变。产业发展重点是:继续搞好主要农产品稻米、棉花、油菜、商品蔬菜、畜禽、水产品的品种优化与效益提升,同时大力发展水禽、特色家禽、优质牛奶、小龙虾、名优茶、优质水果、优质蜂产品、优质中药材、蚕茧、苎麻、花生等特色名牌产品。

2、鄂西特色生态农业区

鄂西特色生态农业区包括襄樊、荆州、宜昌、十堰、荆门、随州、恩施、神农架8个市州在内的农业区。本区地域辽阔,生物资源丰富,旅游资源密集,生态良好,文化多样,是我省农产品,特别是果、茶、药、食用菌、魔芋等特色产品主产区。

鄂西特色生态农业区应依托本区独特的资源条件,围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农业”三大总体发展目标,大力转变生产方式,推动农、特、畜、水产品的集约化、规模化生产与品牌化经营;积极开发农业资源的多种利用价值,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积极推广利用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积极推广农业生态养殖、立体养殖,推广低碳农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形成富有地域特色,经济、社会与生态综合效益明显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区内产业发展重点包括:优质稻米、小麦、“双低”油菜、“三元猪”、名特水产品、高山蔬菜等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牲猪、肉牛、肉羊、家禽、食用菌、茶叶、水果、中药材、魔芋等特色农产品基地;在种子种苗繁育推广、特色产品精深加工、立体种养高效模式等领域实现重点突破。

3、沿江优势农业带

我省长江段长约1060公里,占长江干线总长三分之一以上,沿江地区是促进我省经济发展乃至中部崛起的重要增长极。沿江优势农业区包括武汉、黄石、宜昌、鄂州、黄冈、荆州、咸宁、恩施等8个市州的48个县市区的农业区。本区土质肥沃,河湖广布,水资源丰富,农田水利灌溉系统较为发达。

沿江优势农业带应利用好沿江水利、交通等方面的优势以及沿江经济开发的机遇,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力争成为全省农业集约化与产业化发展的先行区。沿江优势农业带产业发展重点是建立“三带十二个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即建立大宗优势农产品生产与加工产业带;优质畜牧水产养殖与加工带;特色经济作物生产与加工带。十二个基地包括:优质稻米、“双低”油菜、商品蔬菜、优质花生、优质“三元猪”、奶牛、优质水产品、优质水果、优质茶叶、优质中药材、魔芋、食用菌等生产及加工基地。

(二)产业布局

1、种植业

(1)水稻布局。根据自然条件、种植习惯、加工企业分布状况以及《湖北省优势农产品及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要求,继续推进江汉平原和鄂东单双季优质籼稻优势产区、鄂中丘陵、鄂北岗地单季籼稻优势产业带和鄂东北优质、粳稻优势产区基地建设, 确保全省水稻面积稳定在3200万亩左右,其中优质稻面积达到2500万亩。

图2 湖北省水稻生产布局图

一是江汉平原、鄂东单双季优质籼稻板块。包括仙桃、潜江、天门、汉川、监利、松滋、洪湖、公安、江陵、荆州、石首、枝江、黄梅、武穴、蕲春、团风、浠水、鄂州、大冶、阳新、咸安、嘉鱼、崇阳、赤壁等县(市、区)。

二是鄂中丘陵、鄂北岗地单季优质籼稻板块。包括京山、沙洋、钟祥、安陆、应城、当阳、随县、曾都、广水、南漳、襄阳、枣阳、宜城等县(市、区)。

三是鄂东北优质粳稻板块,包括麻城、孝南、孝昌、黄陂、新洲等县(市、区)。

(2)小麦布局。根据农业部制定的小麦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2_-202_)安排,结合结构调整的趋势、加工企业分布情况,以及大众消费特点,重点抓好鄂中丘陵和鄂北岗地优质中筋小麦优势区和江汉平原、鄂东弱筋专用小麦优势区基地建设,全省小麦总面积稳定在1500万亩、优质专用小麦面积1200万亩。

图3 湖北省小麦生产布局图

一是在襄阳、枣阳、随县、曾都、广水、安陆、大悟、老河口、谷城、丹江口、郧县、南漳、宜城、钟祥等北纬31°以北的县(市、区)建设中筋小麦板块。

二是在天门、仙桃、潜江、江陵、松滋、公安、黄梅、麻城、大悟、红安、罗田等县(市、区)建设弱筋小麦板块。

(3)玉米布局。服务饲料加工业和养殖业发展需要,大力促进玉米产业发展,稳定扩大面积,着力提高单产,加强技物配套,发展订单生产,提高玉米综合生产能力和加工转化能力。到202_年,玉米种植面积发展到850万亩,单产提高到340公斤。

图4 湖北省玉米生产布局图

一是鄂西山地玉米区。包括恩施州、宜昌市和十堰市,主要有恩施、利川、建始、巴东、宣恩、咸丰、兴山、长阳、秭归、五峰、竹山、竹溪等县(市、区),选用适宜品种,提高复种指数,发展间套复种面积,提高单作或间套作玉米单产水平。

二是鄂北岗地玉米种植区。包括襄樊市的宜城、枣阳、谷城、保康、襄阳、南漳等县(市、区),可扩大种植规模,增加饲料玉米生产能力。

三是江汉平原及鄂中丘陵区。包括武汉、荆州、荆门等地,主要有天门、潜江、仙桃、钟祥、京山、汉南、新洲、荆州、江陵、松滋、公安等县(市、区),发展鲜食玉米生产和玉米套作模式具有一定潜力。

(4)马铃薯布局。根据省政府202_年制定的《湖北省马铃薯产业发展规划》,重点抓好鄂西高山种薯优势生产区,鄂西低山粮、加、饲产业区,平原菜用、加工薯产业区和鄂东南丘陵特色商品薯产业区的基地建设,力争各类马铃薯基地建设突破500万亩。

商品薯生产基地建设:一是鄂西粮用、加工及饲料薯板块。包括恩施州、宜昌市、神农架林区和十堰市海拔1000米左右马铃薯产区,主要有兴山、宣恩、咸丰、长阳、秭归、建始、恩施、巴东、利川、五峰、竹山、竹溪等县(市);二是平原菜用、加工薯板块。以江汉平原和汉江流域为主体,包括荆州、襄樊、宜昌、荆门、随州、武汉市等市;三是鄂东南丘陵特色商品薯板块。主要包括崇阳、通山、通城、咸安、赤壁、嘉鱼、阳新等县(市、区)以及鄂州和黄冈市的部分县(市、区)。

种薯繁育基地建设:一是加强试管薯繁育中心的建设;二是微型薯繁育基地,主要分布在武汉市、随州市、恩施市、长阳县等处;三是原种、良种繁育基地,主要包括恩施州、宜昌市、十堰市、神农架林区、襄樊市和黄冈市海拔1400米以上地区。

(5)棉麻布局。进一步提升棉麻生产优势,建设适纺50支纱以上的中长纤维原棉生产基地和适纺30支纱以下的中短纤维原棉生产基地,棉田面积700万亩左右。建设优质苎麻生产基地,苎麻种植面积恢复到30万亩左右。

一是建设江汉平原、鄂东和鄂北三大优质棉板块。重点建设天门、沙洋、潜江、监利、公安、松滋、枝江、仙桃、汉川等县(市)。

二是建设鄂南优质苎麻板块。包括咸安、赤壁、嘉鱼、阳新、大冶等县(市、区)。

图5 湖北省棉花生产布局图

(6)油料布局。在长江、汉江沿岸地区与鄂东、江汉平原、鄂中北地区集中建设30个“双低”油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基地),确保全省油菜面积达到1900万亩以上,油菜“双低”优质率和商品率分别稳定在95%和65%以上。在汉江中游和鄂东大别山建设300万亩花生、芝麻板块。

一是建设鄂东、江汉平原、鄂中北 “双低”油菜板块。包括天门、仙桃、公安、松滋、潜江、枝江、江陵、新洲、浠水、鄂州、武穴、阳新、大冶、赤壁、咸安、沙洋、钟祥、当阳、宜城、监利、洪湖、荆州区、黄梅、蕲春、石首、麻城、云梦、汉川、孝南、应城、黄陂等县(市、区)。并在鄂北建设杂交油菜良种繁育基地。

二是建设汉江中游和鄂东大别山花生、芝麻板块。包括襄樊市郊区、襄阳区、老河口、谷城、南漳、宜城、大悟、红安、麻城、团风等县(市、区)。

图6 湖北省油料生产布局图

(7)蔬菜布局。按照建设两型社会和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环保农业的要求,全省积极推进蔬菜产业向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质量安全型的“三型”产业转变。到“十二五”末,全省蔬菜(含西甜瓜、魔芋、食用菌)基地面积稳定在1000万亩,播种面积稳步发展到1900万亩。

一是城郊蔬菜。以武汉市为核心,全省16个中等城市和主产县市区郊区为据点,建立200万亩稳定的核心蔬菜基地,播种面积达到700万亩,产量1000万吨,总产值200亿元,蔬菜质量抽检合格率达98%以上,保障本省蔬菜供应。

二是喜冷凉露地越冬蔬菜。在嘉鱼、天门、襄阳、云梦、应城、汉川、钟祥等县市区建立240万亩稳定的核心蔬菜基地,播种面积达到500万亩,总产量1100万吨,总产值160亿元,出口创汇202_万美元,以外销为主,蔬菜质量检测合格率达98%以上,参与支撑我国秋冬蔬菜市场供应。

图7 湖北省蔬菜生产布局图

三是高山反季节蔬菜。在长阳、五峰、兴山、利川、恩施、巴东、建始、保康等16个高山蔬菜主产县市,建立160万亩稳定的高山蔬菜核心基地,播种面积发展到300万亩,总产量800万吨,总产值90亿元,出口创汇5000万美元,以外销为主。

四是水生蔬菜。在蔡甸、东西湖、江夏、汉川、洪湖等县市区建立150万亩标准化水生蔬菜基地,亩产量202_公斤,总产量300万吨,总产值60亿元,由自给为主向外销为主发展,出口创汇1000万美元。

五是食用菌。在随县、远安、房县、保康、广水、钟祥、新洲、公安等县市建立高标准生产基地50万亩,鲜菇产量100万吨,产值达到60亿元以上,出口创汇达到3亿美元以上,力争使全省食用菌总产值和产量继续稳居全国前5位,食用菌出口创汇继续稳居全国前两位。

六是西甜瓜。在松滋、石首、公安、潜江、蔡甸、江夏、宜城等县市区建立西甜瓜基地150万亩,产量400万吨,产值40亿元。

七是魔芋。在恩施州、宜昌市、十堰市、襄樊市有关县市建立生产基地50万亩,产量100万吨,总产值50亿元,其中种植产值30亿元、加工产值20亿元,基地农民从魔芋产业年人平增加纯收入1000元以上,出口创汇5000万美元。

(8)果、茶、桑、药布局。做好水果市场细分,加快品种结构调整,抓好“早熟”、“晚熟”品种发展,实现均衡上市,果园面积发展到580万亩。突出名优茶生产,大力推广茶树无性系良种繁育栽培技术,提高茶园整体素质,茶园面积稳定在350万亩左右。大力推广多丝量优质蚕品种,主推小蚕共育、省力化养蚕,方格蔟营茧等集成技术,大力开展桑蚕茧综合利用,提高综合效益。桑园面积发展到40万亩。强化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大力推广高产栽培和无公害生产技术,重点发展黄连、茯苓、板党、玄参、白术等品种,中药材留存面积发展到500万亩,播种面积稳定在130万亩。

水果:一是以巴东、长阳、秭归、兴山、夷陵、点军、当阳、宜都、枝江、松滋、东宝等县(市、区)为核心示范区的优质柑橘板块;二是以丹江口市、郧县为核心示范区的宽皮柑橘板块;三是以老河口、枝江、钟祥、京山等县(市)为核心示范区的优质梨板块;四是以枣阳、随县、广水、孝昌、孝南等县(市、区)为核心示范区的优质桃、枣板块。

茶叶:一是在恩施、鹤峰、宣恩、咸丰、利川、五峰、夷陵、宜都等县(市、区)建设名优绿茶、宜红茶板块;二是在英山、罗田、麻城、红安、大悟、孝昌等县(市)建设名优绿茶和出口绿茶板块;三是在竹溪、竹山、房县、保康、谷城、南漳、神农架等县(区)建设高香绿茶板块;四是在赤壁、崇阳、通城、咸安、通山等县(市、区)建设名优绿茶及边销茶板块。

桑蚕:一是巩固提高鄂东优质桑蚕茧板块,包括英山、罗田、麻城等县市;二是积极发展鄂西优质桑蚕茧板块,包括郧县、郧西、南漳、远安、夷陵等县区。

中药材:一是重点打造武陵山优质地道药材种植区,包括恩施、巴东、利川、咸丰、鹤峰、建始等6县市;二是巩固发展大别山药材种植区,包括蕲春、英山、罗田、麻城等4县市;三是扶持秦巴山中药材种植区,包括郧西、郧县、房县、竹山、竹溪、丹江口、谷城、保康、南漳等9个县市。

2、畜牧业

生猪:以长江流域县(市、区)为重点,建设与龙头企业相配套的生猪产业板块基地。包括襄阳、松滋、钟祥、随县(含曾都)、仙桃、潜江、当阳、夷陵、枝江、京山、南漳、恩施市、枣阳、鄂州、天门、黄陂、武穴、沙洋、宜城、通城、公安、宜都、江夏、监利、老河口等25个国家生猪调出大县和汉川、安陆、大冶、阳新、巴东、利川等县市区。

肉鸡:一是以湖北同星、宜城襄大、丹江口福润、十堰市康达等肉鸡生产加工龙头企业为依托,打造以随州、襄樊、十堰等地为主的鄂北双亿只肉鸡产业带;二是以温氏湖北公司为龙头的鄂南亿只优质黄羽肉鸡养殖基地;三是以谷城县为主的千万只生态土鸡养殖基地。形成我省3亿只肉鸡主产区和精深加工集中地。

蛋鸡:以湖北神丹、湖北神地、武汉灵星等蛋品生产加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建设京山、应城、云梦、安陆、钟祥、沙洋、仙桃、公安、荆州区、石首、新州、浠水、团风等蛋品大县市为重点,形成鄂中、鄂东存笼过亿只的蛋鸡板块。

肉鸭:以汉口精武和飘飘鸭业、周黑鸭、鸿翔等肉鸭加工龙头企业为依托,建设以“8+1”城市圈为主的亿只肉鸭产业基地。

蛋鸭:以仙桃九珠、荆州离湖、荆州小胡鸭等蛋鸭加工龙头企业为依托,建设以江汉平原为主的6000万只蛋鸭养殖基地。

鹅:生产基地集中在江汉平原、鄂中产业区和鄂南产业区。

肉牛:肉牛基地以汉江流域、大别山肉牛产业带为主,包括竹山、郧县、丹江口、老河口、宜城、南漳、谷城、襄阳、枣阳、随县、曾都、广水、安陆、京山、钟祥、天门、大悟、红安、麻城、浠水、蕲春、黄陂、利川、咸丰、恩施等25个县市,实现出栏肉牛100万头,占全省肉牛出栏的59%。

肉羊:肉羊基地主要集中在以清江流域的建始、巴东、恩施、宜都、长阳等5县市,汉江流域的丹江口、郧西县、房县、老河口、襄阳、枣阳、南漳、谷城、宜城、随县、曾都、广水等12个县市区,大别山区域的麻城、罗田、蕲春、英山等4县市,年出栏肉羊600万只,占全省800万只的75%。

奶牛:奶牛基地以武汉为中心,联合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和潜江等共8个市共同打造武汉城市圈奶业基地。其中,黑白花高产奶牛生产基地主要包括武汉、黄冈、黄石、咸宁、孝感、咸宁市郊;奶水牛生产基地主要包括鄂州、天门、潜江、仙桃四个直辖市及黄冈、咸宁、孝感三市所辖部分县市;“黄牛奶改”发展区域主要包括黄冈、咸宁、孝感三市所辖县市。基地奶牛存栏突破10万头,年产鲜奶30万吨。

蜂:集中在鄂州、麻城、黄梅,崇阳、新洲、黄陂、随县、曾都、安陆、沙洋、钟祥、京山、襄阳、枣阳、南漳、宜城、荆州区、公安、松滋、监利、石首、当阳、宜都、枝江、天门、潜江、仙桃、神农架林区、鹤峰等29个县市区。

图8 湖北省生猪养殖布局图

3、水产业

全省水产品养殖面积发展1030万亩,实现水产品总产量420万吨。建设20个名特水产品省级苗种繁育基地,良种覆盖率达到60%,建设30个稳产高产淡水水产品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面积达到600万亩,将我省建设成全国最大的优质淡水水产品生产基地和商品基地。

根据农业部制定的《全国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2_-202_)》和《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2_-202_)》要求,结合我省各地自然条件、养殖习惯以及加工企业分布状况,在稳定发展“青、草、鲢、鳙、鲤、鲫、鳊、鲂”等8大常规当家品种的基础上,按照区域化、专业化、标准化、产业化的要求,大力推进特色水产品养殖。重点发展小龙虾、河蟹、斑点叉尾鮰等三大出口优势水产品和鳜鱼、黄颡、鳝鳅、龟鳖、乌鳢、鲶鱼、青虾、长吻鮠、鲌鱼、罗非鱼、大鲵、胭脂鱼、鲟鱼等特色品种(除小龙虾、鲌鱼、罗非鱼、大鲵、胭脂鱼、鲟鱼外,其它各品种均被纳入全国特色农产品和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图9 湖北省重点优势水产养殖布局图

(1)出口优势水产品布局

小龙虾:围绕全省“楚江红”小龙虾品牌整合和小龙虾加工业的深度开发,在潜江、洪湖、仙桃、鄂州、嘉鱼、监利、孝南、沙洋、应城、黄陂、浠水、天门、新洲、赤壁、蕲春、黄州区、钟祥、汉川、宜城、武穴等地重点建设20个小龙虾工厂化苗种繁育基地,同时在上述20个县以及公安、石首、广水、黄梅、大冶、枝江、江夏、荆州区、沙市、阳新、蔡甸、东西湖、汉南、松滋、江陵、团风、当阳、随县、京山、东宝、云梦、大悟、安陆、麻城、咸安、通城、老河口、枣阳、孝昌、襄阳等地建50个健康养殖示范基地,大力推广“虾稻轮作”、“虾蟹混养”、“名优鱼类与小龙虾混养”等技术。

河蟹:围绕全省“梁子牌”梁子湖大河蟹品牌整合打造,重点支持江夏、鄂州、洪湖、嘉鱼、汉南、监利、仙桃、汉川、赤壁、大冶、咸安、应城、阳新、浠水、公安、石首、沙洋、钟祥、天门、新洲等20个县市区。

斑点叉尾鮰:围绕全国苗种基地和鮰鱼加工出口体系建设,重点支持嘉鱼、长阳、宜都、钟祥、通山、枝江、仙桃、天门、潜江、监利、阳新、丹江口、浠水、随县、京山、老河口、枣阳、赤壁、沙洋、当阳等20个县市区。

(2)特色水产品布局

鳜鱼:重点建设洪湖市、江夏区、嘉鱼、鄂州、公安、黄陂、仙桃、监利、石首、汉川、应城、武穴、钟祥、天门、松滋、沙洋、浠水、蕲春、阳新、通山等20个县市区。

黄颡鱼:重点建设公安、荆州、嘉鱼、赤壁、新洲、鄂州、石首、监利、洪湖、云梦、汉川、天门、潜江、蕲春、黄州、松滋、江夏、黄陂、浠水、老河口等20个县市区。

鳝鳅:重点建设仙桃、监利、洪湖、嘉鱼、阳新、汉川、孝南、天门、沙洋、潜江、公安、鄂州、赤壁、咸安、通城、大悟、广水、蔡甸、武穴、汉南等20个县市区。

龟鳖:重点建设应城、京山、公安、沙市、天门、浠水、孝南、沙洋、黄陂、洪湖等10个县市区。

乌鳢:重点建设阳新、嘉鱼、云梦、汉川、沙市、监利、洪湖、公安、鄂州、蔡甸、浠水、黄梅、大冶、沙洋、当阳等15个县市区。

鲶鱼:重点建设监利、公安、嘉鱼、枝江、当阳、丹江口、麻城、天门、随县、阳新等10个县市区。

青虾:重点建设黄梅、监利、嘉鱼、鄂州、大冶、江夏、阳新、赤壁、洪湖、沙洋等10个县市区。

长吻鮠:重点建设石首、洪湖、长阳、钟祥、蕲春、夷陵区、当阳、宜都、枝江、汉川等10个县市区。

鲌鱼:重点建设丹江口、大冶、公安、当阳、宜城、黄梅、嘉鱼、咸安、江夏、鄂州等10个县市区。

罗非鱼:重点建设英山、天门、浠水、沙洋、潜江、钟祥、赤壁、应城、洪湖、襄阳等10个县市区。

大鲵:重点建设宣恩、咸丰、恩施市、竹溪、房县、竹山、丹江口、嘉鱼、当阳、夷陵、五峰、京山、神农架、东西湖、郧西等15个县市区。

胭脂鱼:重点建设孝南、东西湖、荆州区、嘉鱼、当阳等5个县市区。

鲟鱼:重点建设荆州区、宜都、长阳、当阳、蔡甸、麻城、仙桃、洪湖、广水、沙市等10个县市区。

4、农村能源

户用沼气:建设重点放在十堰、黄冈、宜昌、襄樊等地。

小型沼气工程:建设重点放在荆州、黄冈、襄樊、宜昌、仙桃、天门、潜江等地。

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重点放在武汉、黄冈、孝感、襄樊、荆州、仙桃、天门、潜江等地。

秸杆气化(固化)集中供气工程:建设重点放在仙桃、天门、潜江、黄冈、襄樊、十堰、荆州、咸宁等地。

5、加工业

农产品加工企业布局应遵循产业布局的一般规律,选择交通条件优越、农产品原料富集、市场辐射范围广泛的地点组织生产,并尽可能集中布局,形成产业集群优势。应充分发挥我省农业资源优势,围绕优质稻、棉花、双低油菜、生猪、水禽、水产品、食用菌、果茶等优势主导产品,加快板块基地与龙头企业对接,以龙头企业为主体,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建设一批标准化原料加工基地,培育一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等规模经营主体。

四、主要任务

(一)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结构优化升级

1、稳定发展粮棉生产

全面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力争粮食播种面积由6100万亩增加到6200万亩,进一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立足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继续优化区域布局,着力改进品种结构;稳定发展水稻、小麦生产,建设一批基础条件好、生产水平高和调出能力强的核心产区;扩大玉米、大豆等旱粮生产,提高饲料用粮自给率;实施“籼改粳”工程,提升粳稻市场供应能力;突破性发展马铃薯生产,大力减少冬闲田;适应纺织和加工需求,进一步建设棉麻板块基地。大力推进粮棉高产创建,抓好示范优良品种、集成高产技术、加强病虫草害防控、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推进机械化生产等五项关键技术措施的落实,提高示范片种植水平,带动粮棉生产大面积平衡增产。到202_年,力争全省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单季稻亩产达到700公斤、双季稻亩产900公斤、小麦亩产500公斤、玉米600公斤、马铃薯达202_公斤(鲜重)、棉花亩产达到100公斤。

2、着力做大油菜产业

积极构建双低油菜籽生产新模式,以组织统一供种为基础,以创建品牌为抓手,实现油菜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加大产业政策导向为切入点,培植和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将油菜产业由单一的数量规模型转向质量、品牌、效益型的产业化发展。重点加强双低油菜新品种选育与良种繁殖体系建设、双低油菜标准化技术示范体系建设、双低油菜加工示范体系建设、双低油菜品牌与市场体系建设。积极推广双低油菜优良品种和高产高效技术,支持龙头企业发展精深加工,着力培植双低品牌,建立双低油菜产业技术支撑体系,促进企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推动我省油菜产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到202_年,力争全省油菜种植面积1900万亩,比“十一五”期末增12%;达到双低标准的油菜面积1000万亩,占油菜种植面积的50%;油菜籽单产达到140公斤,增长8%左右,总产达到266万吨,增长12.5%。

3、发展壮大蔬菜产业

以蔬菜标准园创建为抓手,加大高标准蔬菜基地建设力度。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化,培植10个产值过亿元的蔬菜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蔬菜专业合作社,提高产业发展组织化程度,带动蔬菜产业提档升级。充分发挥我省高山反季节蔬菜、水生蔬菜、越冬蔬菜、魔芋、食用菌的资源优势和生产优势,扩大我省蔬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大力发展设施蔬菜和蔬菜集约化育苗,走土地节约型、高效集约型的路子。努力提高蔬菜质量安全水平,强力推行蔬菜标准化生产。加强和完善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管体系的建设,建设一批产地批发市场,严格建立和执行蔬菜产品产地准出制度、销地准入制度、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确保蔬菜产品安全。力争到202_年,全省蔬菜、食用菌、魔芋、西甜瓜的播种面积达到1900万亩,总产量3800万吨,总产值660亿元,蔬菜产业综合效益突破1000亿元大关,出口创汇突破4亿美元大关。

4、加快发展果、茶、桑、药等特色产业

加大水果、茶叶、蚕茧、中药材等经济作物区域结构调整的力度,力促经济作物基地建设规模进一步扩大,产业效益进一步提高。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加快果、茶、桑、药等产品规模化、标准化基地建设。稳定提高长江三峡、丹江库区、鄂北等地柑橘、桃、梨优质板块基地的生产规模,主攻品质,提高效益;继续加强鄂西南武陵山和宜昌三峡名优绿茶和宜红茶产区、鄂东大别山名优绿茶和出口绿茶产区、鄂西北秦巴山高香绿茶产区和鄂南幕阜山名优早茶与边销茶基地生产能力建设,扩大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着力打造名优品牌,重点开发采花毛尖、萧氏茗茶、武当道茶、恩施玉露、秭归脐橙、宜昌蜜桔、邓村绿茶、英山云雾、鹤峰翠泉茶等名优产品。高档次开发乌龙功夫茶生产,加快恢复发展宜红茶生产,实现我省乌龙功夫茶产业突破性发展。利用国家实施“东桑西移”、扶持中药发展等政策机遇,促进蚕茧、中药材生产迈上新台阶。争取到202_年末,全省果、茶、桑、药等经济作物总面积达到1600万亩(包括500万亩中药材留存面积),实现农业产值200亿元以上,出口创汇8000万美元以上。

5、大力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加快畜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猪禽生产,突出发展奶业生产,加快发展肉牛肉羊生产。优化区域布局,推进大别山区、武陵山区、鄂北岗地草食畜牧业、江汉平原为中心的生猪养殖业、汉江流域和大别山等地区的肉羊养殖业、以武汉为中心的奶牛养殖业等优势区域的开发。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着力推进家庭式规模养殖,以奖代补,重点支持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模式推广,“清洁工程”建设。加快畜禽良繁体系建设,扎实开展地方品种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实施“种源工程”,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网络健全、队伍稳定、保障有力、处置高效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切实提高我省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能力,构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全面推行无公害生产,实施“放心肉蛋奶”工程,切实提升畜产品安全水平。力争到202_年,全省猪、牛、羊、禽出栏(笼)数量分别达到4500万头、170万头、800万只、60000万只;肉、蛋、奶的产量分别达到500万吨、200万吨、35万吨。

6、稳步提高水产业质量与效益

以“不与粮争地、不与人争水”为发展前提,走“湖泊拆围、水库限养、江河禁捕、改造鱼池、加工带动、品牌增值”的发展之路,大力转变水产发展方式,发展现代渔业。着眼于规模化、区域化、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加快渔业养殖基础设施改造升级,重点搞好全省500多万亩精养鱼池改造建设,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抵御大灾、发展生态健康养殖的标准,分批进行改造,重点改造进排水渠道分离、池塘清淤和护坡,实现精养鱼池水、电、路、机械配套,规模化连片发展的格局。优化水产业品种结构,继续支持以小龙虾、河蟹、斑点叉尾鮰、黄鳝、黄颡、泥鳅、武昌鱼、龟鳖、鳜鱼等重点品种为龙头的“一鱼一产业”快速发展,集中全省力量,整合打造“一虾一鱼一蟹”三大品牌(“楚江红”小龙虾、“洪湖渔家”生态鱼、“梁子牌”梁子湖大河蟹),加大名特珍稀品种的保护与市场开发力度。发展规模养殖与特色养殖,建设县市有大板块、乡镇有专业基地的各具特色的水产板块和水产大县。拓展水产业增值空间,大力发展休闲渔业与观光渔业。实施渔业生态环境修护工程,提高水产集约化养殖水平。加强水生动物防疫检疫监测,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推进水产健康养殖。加大渔业科技创新力度,重点解决制约我省小龙虾、黄鳝、鳜鱼、河蟹等产业发展的技术难题,提高全省水产业市场竞争力。争取到202_年,全省放养水面稳定在1030万亩左右;产业全行业总产值1270亿元,其中渔业产值550亿元,加工业等二产业产值270亿元,三产业产值450亿元;水产品总产量420万吨;水产品加工率由202_年的31.6%提高到36%;出口创汇突破3.3亿美元;渔民人均纯收入达10300元。

7、积极发展饲料加工业

以市场为导向,引导饲料企业重组与兼并,加快饲料企业规模化、集团化进程,全面提升饲料行业综合素质和整体水平,提高行业竞争力;优化饲料产业结构,满足不同养殖方式和养殖目的的需求;加快新型饲料添加剂的研制与应用,加强饲料基础科学的攻关研究,大力推进饲料工业科技进步;全面贯彻落实《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狠抓饲料质量安全,加强标准化和质检工作,完善饲料行业监管监测体系,规范饲料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和地区布局,形成结构合理、添加剂生产与饲料加工能力相适应、较为完善的饲料工业体系。争取到202_年,饲料总产量达650万吨,其中:配合饲料产量540万吨,浓缩饲料90万吨,预混合饲料20万吨,饲料工业总产值达240亿元。

8、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

立足于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区域特色农业和出口基地建设为基础,进一步增强我省农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动性,进一步扩大我省农业的对外开放度。加强出口农产品专业基地建设,大力培植食用菌、蔬菜、茶叶、水产品等特色明显、集中连片、与国际标准接轨的优势特色农产品出口生产基地。推进出口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强化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建立出口农产口基地备案制度,引导和促进企业不断提高备案基地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保证能力。力争“十二五”末,培育2-3家农产口出口超过5000万美元、10家出口超过202_万美元、30家出口超过1000万美元的大型农产品出口龙头企业,创建2-3个出口农产品知名品牌,全省农产品出口总值达到12亿美元。

(二)强化农业基础保障,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

1、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继续抓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和粮食主产区的灌排骨干工程建设,着力解决好水库、管道、干支渠及渠系建筑物的蓄、引、输配水安全等问题,恢复、提高其蓄引输配水能力,减少输配水损失和管理上的漏洞,提高灌水效率和灌溉保证率。开展田间节水灌溉示范与推广,加强基本农田沟、渠、桥、函、闸等小型田间工程建设,完善田间排灌系统,修建和改造田间工作道,配套完善农业灌溉用水计量设施。加强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在鄂北岗地、鄂东南丘陵区和城郊经济作物区大力推广管道防渗、喷灌、微灌、低压管道输水等高效节水技术。争取到202_年末,全省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400万亩以上。

2、强化耕地保护与质量建设

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建立保护补偿机制,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切实稳定耕地面积,确保“十二五”末全省耕地总面积达到6900万亩以上,基本农田划定面积不少于5700万亩。大力开展标准粮田和基本口粮田建设,加快中低产田和坡耕地改造,扩大秸秆还田、商品有机肥、绿肥等有机肥料应用,培肥改良土壤,实现“藏粮于地”。切实加强土肥水资源合理利用,有效提升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农业耕作对土壤层的破坏。完善耕地质量与肥料管理法规,实行肥料应用准入与主推制度。制定补充耕地质量验收办法,确保新增耕地质量。建立健全耕地质量监测与科学施肥技术体系,加快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机质提升和农田节水技术推广,开发应用土壤肥料、农田节水新技术、新成果、新产品。到202_年末,全省测土配方施肥覆盖面达到农作物播种面积的95%,化肥施用强度控制在62.7千克/亩以内,化肥利用率提高到35%,全省高产稳产农田比例达到40%。

3、提高种子供给保障能力

建成一批具有现代化水平的种业科研创新中心,加大种子科技创新力度,实现水稻、小麦、玉米、棉花、油菜五大作物良种选育有突破性进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提高良种贡献率,争取到202_年,全省水稻、小麦、玉米、棉花、油菜五大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根据全省农作物优势区域布局,在省内建立专业化、现代化良种繁育体系和种子生产基地,推行种子专业化、标准化生产,确保省内种子基本自给,到202_年,全省建成稳定的标准化的杂交稻种子生产基地5万亩,常规水稻种子基地5万亩,小麦种子基地10万亩,优质油菜种子基地5万亩,水稻、小麦种子自给率达到60%以上;改善省、市、县三级种子管理机构管理与调控手段,提高种子快速检测鉴定能力,加强市场监管,健全种子管理技术支撑体系,强化服务功能,到202_年,力争省级每年具备可承担202_份样品的转基因检测或品种真实性鉴定任务的能力;完善种子储备制度,建立种子分级储备制度,增强抵御市场和自然双重风险的能力,力争全省水稻、小麦、玉米、棉花、油菜五大作物种子储备总规模达到市场需求的8%左右。

4、提升农作物病虫害防控能力

针对我省农作物病虫害灾害情况,制定防灾抗灾预案,着力增强植保综合服务能力。加强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提高农作物病虫草鼠害应急防控能力。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的监测,提高监测手段和病虫害信息传递能力。推广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为重点的绿色防控技术措施。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先进、安全、有效的植保器械。大力使用机械化作业,强化农业机械作为防控病虫害的手段。加强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建设,提高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组织化程度,加大农作物病虫综合防治技术示范与推广的力度。强化农药登记管理,加大农药市场监管力度。加强检疫性病虫害的检疫和外来有害物种的入侵预警,严格控制检疫性有害生物的传播和蔓延。争取到202_年末,全省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站建设达90%以上,农作物病虫害危害损失率控制在3%以内,农作物病虫害长期预报准确率达到85%以上,短期预报准确率达到95%以上。提高化学农药利用率20%,化学用药量减少10%,农药合格率达到90%以上。

(三)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1、全面提升农业科技水平

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开展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进一步提高我省农业知识产权创造、应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全面促进湖北农业科技进步。推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低碳技术等新型前沿科技在动植物新品种选育、优质高效安全生产、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的运用,力争在农业特色种、专用种培育上取得突破,在农产品安全生产、动植物重大灾害防控、农产品加工、生物质能源和生态环境整治等方面取得一批核心技术。加强农业实用技术的组装配套,推广轻简化栽培技术,提高农业设施技术水平,提高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程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健全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加快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步伐。发挥农业科技对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力争“十二五”末全省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普及率达到90%,免耕、直播、机械化操作为主的轻简高效栽培技术应用面积占总面积的80%以上,农业科技贡献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

2、大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和农机购置补贴等促进农机化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通过政策扶持,调动农民购置与运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重点提高粮、棉、油、茶等主要作物在耕作、播种、收获、加工等环节机械化作业程度,对农业生产短缺、农民急需的农业机械,加大开发、引进和推广的力度。支持农机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农机产品的适用性、耐用性和安全性。切实加强农机具售后服务,维护农民消费者的正当权益。完善农用燃油供应保障机制。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符合我省农机化发展预期目标要求的农机作业服务、农机技术推广、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农机化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加强示范基地、机耕道建设,提高农机推广服务和安全监理能力。加快血吸虫疫区“以机代牛工程”的推进,在“十二五”期末疫区实现机械化操作,综合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65%,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3950万千瓦,拖拉机达到180万台,主要农作物的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85%、40%、75%。全省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

3、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

按照多模式、广覆盖、重服务、求实效的要求,整合资源,共享平台,健全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积极推进金农工程项目建设,开发农产品价格监测预警、农业综合信息采集、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农业市场监管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等五大应用系统,健全县、乡农业信息服务站;完善“12316”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办好农业远程教育网,实现农业远程教育县(乡)全覆盖,发挥现代远程教育覆盖面广、容量大、传播速度快、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形成网上直播、视频点播、双向交互,实现农业专家、农技人员和农民之间多途径、零距离、高效率沟通;完善农业视频会议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提高办事效率,节约行政成本;办好湖北农业信息网政务门户和农业网站集群,逐步实现网上办事、在线沟通和公众互动;做大做强湖北农业信息网商务门户,推进农业电子商务发展;加强现代信息技术成果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应用,提高农业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四)全面提升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1、大力提升农业标准化水平

加快发展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大力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围绕优质水稻、双低油菜、生猪、肉牛、肉羊、禽蛋、肉禽、水禽、水产品、食用菌、蔬菜、果茶等优势主导产品,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实施绿色农业产业工程,依托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建设一批绿色食品标准化板块基地和标准化原料加工基地,以农业标准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到202_年底建立完善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组织管理体系、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服务体系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试验示范体系。制(修)订无公害绿色农业地方标准100项。全省共建设100个以绿色食品为主导的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园),其中武汉城市圈建设25个国家级和省级绿色食品标准化示范区(园),鄂西生态旅游圈建设25个国家级和省级有机食品标准化示范区(园)。全省绿色和有机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达到1500万亩以上。重点扶持100家通过绿色(有机)食品认证的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省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重点培植500个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

2、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湖北省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办法》,坚持“政府推动、抓大促小、控制源头、综合监管”的原则,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建立农产品生产档案和投入品使用记录,实行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终端全程质量安全监控和可追溯制度,实行农产品包装和标识制度,实行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加大农药、化肥、兽(渔)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的监管,严格执行投入品登记制度、生产许可和经营许可制度,加强农业投入品市场监管。加大违禁投入品和假冒伪劣产品的查处力度,净化农产品质量市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到202_年末,各类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稳定在95%以上,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3、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

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立农产品生产企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农产品生产基地)、销售企业(批发市场、超市、农贸市场)自律性检测网络。提高检测能力,提升检测水平。到202_年,省级每年监测频次4次,范围覆盖17个市州,监测农产品种类达到40种,抽检样品达到1.2万个,市级年定量监测样品达到3000个,县级年定量监测样品达到1000个。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信息系统。按照试点、推广、普及的原则,建设省、市、县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信息平台,网络市、县、乡镇和农产品生产企业、经销企业的监控点。逐步构建网络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信息系统。建立农产品质检机构管理机制,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加强质检机构的综合考核评估,实行质检机构等级管理制度。加强检测人员和监管人员的培训与管理,实行持证上岗制度。

4、发展品牌农业

大力推行农业部“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品牌认证、HACCP认证、GAP认证和农产品名牌评定,推进农业品牌化建设。以名特优新农产品为重点,以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为基础,以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依托,加大品牌整合力度,建立完善农产品品牌认证奖励机制,培育和创建国家级、省级名牌农产品。谋划、打造、宣传一批在全国有市场影响力的产品。通过农业标准化、品牌化建设,大力推进全省农业产业化,整体提升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争取到202_年全省通过国家“三品一标”认证品牌总数达到4500个,总产量达到1600万吨,总产值达到600亿元。农业类全国知名品牌30个以上。

(五)促进土地经营权合理流转,推动适度规模经营

大力开展体制机制创新,深化土地制度改革,进一步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全面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工作。以维护农民的土地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加快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使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主体集中,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经营的规模经济效益。力争到202_年全省所有县(市、区)、乡镇(街、办)建立土地承包档案;50%的县(市、区)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工作并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薄;实现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信息化;80%的县(市、区)设立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80%的乡镇(街、办)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促进农业规模经营,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六)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坚持效益优先原则,把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发展产业化经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点扶持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成长性好、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紧密的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坚持扶持本土企业为主原则,培植一批造福一方百姓、带活一方经济、带动一方产业的本土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各种加工型、物流型、科技型的龙头企业,使龙头企业成为带动现代农业建设的骨干力量。建立、完善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坚持密切利益联结机制原则,采取行政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把基地农户、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持续健康发展。围绕优势特色产业,促进产业向适宜区域合理集中,形成产业发展的规模优势,提升产业发展的竞争力。加强农业园区建设,加大

第四篇:完整版“湖北省十二五规划”

详细版

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02_年2月27日湖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目 录

第一篇 开创湖北科学发展新局面

第一章 “十一五”发展的巨大成就

第二章 跨越式发展的新机遇

第三章 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第二篇 全面实施“两圈一带”总体战略

第四章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

第五章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

第六章 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

第三篇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第七章 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第八章 制造业

第九章 建筑业

第十章 现代农业

第十一章 服务业

第十二章 旅游业

第四篇 统筹城乡发展

第十三章 城镇化建设

第十四章 新农村建设

第十五章 推进城乡一体化

第五篇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第十六章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

第十七章 县域经济

第十八章 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

第十九章 开发区

第二十章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

第六篇 加强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

第二十一章 综合交通运输

第二十二章 水利基础设施

第二十三章 信息基础设施

第二十四章 能源产业

第七篇 实施科教兴鄂和人才强省战略

第二十五章 自主创新

第二十六章 教育

第二十七章 人才

第八篇 保障和改善民生

第二十八章 创业就业

第二十九章 收入分配

第三十章 社会保障

第三十一章 医疗卫生

第三十二章 住房保障

第九篇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三十三章 资源节约利用

第三十四章 循环经济

第三十五章 生态建设

第三十六章 环境保护

第三十七章 应对气候变化

第十篇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第三十八章 提升文化软实力

第三十九章 文化事业

第四十章 文化产业

第十一篇 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

第四十一章 体制机制创新

第四十二章 对内对外开放

第四十三章 发展民营经济

第四十四章 培育市场主体

第十二篇 建设和谐湖北

第四十五章 民主法制与民主政治建设

第四十六章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第四十七章 体育事业

第四十八章 社会管理

第四十九章 国防动员与双拥工作

第十三篇 规划实施与保障机制

第五十章 保持投资增长力度

第五十一章 扩大消费需求

第五十二章 强化政策支撑

第五十三章 破解生产要素制约

第五十四章 优化发展环境

第五十五章 实施机制

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02_年2月27日湖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2_—202_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湖北省委关于制定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全省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推动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行动纲领。

第一篇 开创湖北科学发展新局面

第一章“十一五”发展的巨大成就

“十一五”时期是极不平凡的五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大战略机遇,提出并实施“两圈一带”总体战略,全面启动“两型”社会建设,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各种严重自然灾害影响,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任务全面完成,是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最大、人民群众受益最多、改革开放最有成效、综合实力提升最明显的时期之一,多项指标增幅创历史新高,为全省“十二五”时期实现跨越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

“十一五”时期,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9%,比规划目标高3.9个百分点,改革开放以来首次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三次产业结构趋向合理。一、二、三产业比重为13.6∶49.1∶37.3。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全省粮食连续7年增产,油菜和淡水产品产量连续15年保持全国第一。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迅速。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25家,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1.25∶1。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取得重大进展,汽车、钢铁、石化、电子信息、纺织、食品、装备制造等7个产业的销售收入先后跨过千亿元规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58万家,完成增加值6136.5亿元。光纤光缆、光通信器件、激光器、维生素、生物农药、电动汽车等高科技领域技术实力居全国领先地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8%。建筑业发展迅猛,进入全国第一方阵。服务业发展提速,增加值年均增长13.8%以上,现代物流、金融、旅游、信息、文化等服务业快速发展,武汉成为国家首批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结构升级加快。202_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719.4亿元,年均增长17.7%。农村消费年均增长率比城市高1.1个百分点。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1.9%。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6.2%,民营经济成为县域经济的主体。

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强劲增长势头。五年投资总额累计达3.2万亿元,年均增长29.6%,超规划目标1.1万亿元,其中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固定资产投资达8846亿元,是“十

五”时期的2.7倍。铁路、公路、航道港口、机场建设步伐加快,综合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提升。武广、武合客运专线的开通使湖北在全国较早进入高铁时代,武汉成为首批全国综合交通枢纽试点城市。五年新增铁路营运里程1295公里,总里程达到3319公里;新增高速公路里程突破202_公里,总里程达到3673公里,上升到全国第六位。城市轻轨、城际铁路、地铁等现代先进快捷交通设施投入使用或开工建设。武汉天河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完工,三期顺利启动,年客流量达到1200万人次。汉江崔家营航电枢纽建成投入运营,汉江航道整治工程顺利推进,引江济汉通航工程全面开工,武汉新港、黄石、宜昌、荆州等港口建设进展顺利。火电、水电和风电、核电、太阳能等能源建设全面推进,五年新增发电装机1250万千瓦。三峡工程初步设计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南水北调中线兴隆枢纽、引江济汉工程全面启动。

三、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

就业和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五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352.2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6058元和5832.3元,年均分别增长12.8%和13.5%。全省贫困人口减少200万人。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全省城镇职工五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009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7%,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顺利实施。覆盖全省的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形成,有效保障了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低收入家庭住房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十一五”时期新增廉租住房保障42.2万户,经济适用住房保障17万户,农村危房改造19.39万户,扶贫搬迁5.39万户。教育事业发展出现可喜变化。实现了由重点解决“上学难”向重点提高教育质量的转变,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全面落实,职业教育加快发展,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0%以上。科技实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数和科技人员总量继续位居全国前列,专利拥有量大幅增加,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获批建设全国第二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人口增长趋于合理,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学艺术和哲学社会科学取得新成就,省博物馆在全国率先免费开放,成功承办“八艺节”,全省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均达到98%。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省23个血吸虫重疫区人畜感染率降至3%以下,有效预防和处置了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竞技体育实力得到加强,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

四、生态文明建设开创新局面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依法淘汰落后产能,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以上;提前一年完成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设市城市及县城生活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断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和神农架生态补偿试点正式启动,退耕还林、湿地保护、石漠化治理、天然林保护和低效林改造工程顺利实施,森林覆盖率达到38.46%。水环境不断改善,大东湖生态水网工程和洪湖、梁子湖生态保护工程等进展顺利。全省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顺利推进。低碳生产生活方式逐步推行。

五、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

武汉城市圈获批国家级“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批复的“56531”改革方案顺利实施。70多个国家部委(单位)与我省签订了部省合作共建协议(备忘录)。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农村综合配套改革不断深入,农村公益性服务“以钱养事”新机制基本建立,集体林权制度、水利管理体制、城中(郊)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农村金融等改革稳步推进,仙洪新农村试验区建设、鄂州城乡一体化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果。大型国有企业基本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任务,国有中小企业改制面达到95%,新增境内上市公司12家,境外上市公司5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科技、教育、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五年实现进出口总额889亿美元,年均增长21.9%;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01亿美元,年均增长12.2%,8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湖北。新增国家级开发区4个。东西湖B型保税物流中心封关运行,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建设顺利推进。在全球55个国家和地区设立经营机构,对外直接投资总额达5.9亿美元。对外交往不断扩大,美国、韩国等国家相继在汉设立领事馆。

六、和谐湖北建设取得新成效

城乡社区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城市社区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社区自我管理能力进一步提高。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不断加强,安全生产事故数量连续五年下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明显,社会服务与管理不断创新,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社会矛盾得到及时化解,一批影响稳定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确保了全省社会稳定。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继续加强。“法治湖北”、“平安湖北”、“文明湖北”等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十一五”成就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总结经济社会发展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开放不够、发展不够仍然是我省的最大实际,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从根本上解决。一是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农业基础依然薄弱,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工业品市场占有率不高,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二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瓶颈制约进一步凸显,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任务艰巨。三是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公共服务供给不足,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压力较大。四是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

回顾和总结过去,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展望和面向未来,我们坚定信心,抢抓发展机遇,更新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必将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第二章 跨越式发展的新机遇

“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不会改变,有利于我省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为我省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国际及沿海发达地区资本和产业加快向内陆地区转移,新一轮技术创新加速推进,为促进我省要素集聚和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国家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建设“三基地一枢纽”,着力构建“两纵两横”经济带,为我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大契机;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三峡后续工作规划”、“南水北调工程生态补偿”、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武汉市综合交通枢纽试点城市、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国家战略实施和重大项目建设,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充分认识和分析发展机遇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将面临新的挑战。世界经济格局深度调整,投资和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抬头,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沿海发达地区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步伐明显加快,在新一轮经济增长中占据有利地位,周边省市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我省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必须增强忧患意识。

纵观国际国内形势,未来五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既面临难得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但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十二五”时期我省将迈入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

一、跨越式发展战略机遇期

我省既有后发地区资源丰富、环境容量较大和生产要素成本较低的优势,又有发达地区的工业基础和交通优势,还有突出的科教人才优势,正处于积蓄能量的释放期、爬坡过坎的发力期和潜在优势的转化期。国际国内的发展格局深度调整,各种机遇的叠加,将进一步凸显我省的综合优势,“十二五”时期将是我省大有作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发展黄金期。

二、新型工业化加速发展期

“十二五”时期我省将呈现制造业和服务业共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竞相发展的态势,以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为特征的新型工业化加速推进,将成为推动我省快速协调发展的主导力量。

三、城镇化加速推进期

加速推进城镇化是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扩大内需的着力点。我省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发展空间较大,具有加速城镇化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力。在国家政策推动和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新期待的驱动下,“十二五”时期是加快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期,更是推进城镇化的加速期。

四、产业结构加速优化升级期

“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粗放型增长模式将难以为继,产业结构调整迫在眉睫。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锲而不舍地推进先进制造业、不失时机地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富有特色地发展现代农业,将成为我省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

五、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期

“十二五”时期,全省人民群众对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社会稳定和公共服务等有更多新期待,在努力实现全省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同时,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更加丰富的精神文化产品、更加完善的社会管理、更加安全的生活环境,将是各级政府的重要任务。

六、体制机制创新突破期

“十二五”时期,改革将进入攻坚阶段。加快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实行综合配套改革,化解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中的深层次矛盾,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将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第三章 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为重点,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创新为动力,以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科学发展是解决湖北所有问题的关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推动湖北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当今湖北,坚持科学发展的根本体现就是推进跨越式发展。开创湖北科学发展新局面,必须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一手抓发展,一手抓转型,好中求快,能快则快,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突出以下宏观导向:

——坚持跨越式发展。在扩大经济总量的同时,不断提升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经济增长真正建立在结构优化、质量提高、效益改善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科学发展和跨越式发展的有机统一。

——坚持转型发展。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加快创新发展模式,把发展转换到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内需外需“双轮”驱动的轨道,转换到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的轨道,转换到民生优先、共建共享的轨道,推进以调整结构为核心的经济发展转型,实现科学发展与转型发展的有机统一。

——坚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使城乡居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充分发挥各区域比较优势,加快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积极完善区域政策,大力推动区域合作,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实现城乡区域特色发展与协调发展的有机统一。

——坚持创新发展。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把创新精神贯穿于发展的全过程,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大力推进科技、文化创新,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坚持科教人才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创新型湖北,实现体制机制创新与科技创新的有机统一。

——坚持绿色发展。紧紧围绕“生态立省”,把建设生态文明与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起来,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举措,依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谋发展,大力推广低碳技术,加大绿色投资,倡导绿色消费,促进绿色增长,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坚持和谐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把保障和改善民生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始终,把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体现在富民、惠民、安民上,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有机统一。

二、主要目标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经济总量跨上新台阶;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左右,突破6000美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4.6%;价格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电子信息、汽车、石化、装备制造、食品五大产业年主营业务收入跨越5000亿元,新兴产业产值力争突破万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15%。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调整为10∶47∶43,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充分发挥武汉、襄阳、宜昌“一主两副”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在全省形成以武汉为龙头、湖北长江经济带为主轴、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为两轮的“一线串珠、双轮驱动”的区域发展新格局。城镇化率提高到52%以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基本形成城市带动农村,城乡协调互动发展新格局。

——“两型”社会建设加快。以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产业,加强环境保护,促进生态修复。全省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一五”期末降低16%,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比“十一五”期末明显减少,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重点水域水质进一步改善。

——保障和改善民生成效显著。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保障性住房建设稳步推进;科技强省、教育强省、文化强省、体育强省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城乡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均增长10%;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服务和管理水平明显提升,社会公平与正义得到有效维护;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体制机制创新取得明显进展,政府职能加快转变,基本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努力建设知识产权强省。全省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0%以上,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显著增加。科技成果转化率明显提高。各类人才资源总量达到790万人。

——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取得明显进展。加快建设中部乃至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自主创新示范基地)、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现代物流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建成中部地区经济要素富集、充满创新活力的区域、中部地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平台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在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改革创新等方面走在中部地区前列,自主创新示范功能、对外开放服务功能、“两型”社会建设引领功能明显增强,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作出更大贡献。

专栏3:规划指标的属性

本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充分体现了两方面的要求:一是体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发展新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二是体现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要求。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提供更加丰富的精神文化产品、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更加完善的社会管理、更加安全的生活环境。其中量化指标分为预期性和约束性两类。

预期性指标是表明政府期望发展的方向,主要靠市场主体自主行为来实现的指标,政府主要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并通过适时调整宏观调控方向和力度,综合运用经济政策引导社会资源配置,努力实现的目标。

约束性指标是在预期性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全省战略意图的指标,是省政府在公共服务和涉及公众利益领域对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提出的工作要求。政府主要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和有效运用行政力量,确保实现的目标。

第二篇 全面实施“两圈一带”总体战略

“两圈一带”战略是湖北推动科学发展的载体,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抓手。大力实施“两圈一带”总体战略,优化空间布局,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促进区域联动协调发展。

第四章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

按照国家批复的《关于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要求,着力构建要素富集、产业集聚、资源节约的活力城市圈,通达、通畅、智能的快捷城市圈,绿色、宜居、和谐的生态城市圈。发挥武汉龙头作用,明确各城市发展定位,增强耦合度,发挥集成效应,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武汉城市圈率先崛起,努力在“两型”社会建设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引领和带动全省体制机制创新和“两型”社会建设。圈域生产总值占全省62%以上,经济增长速度、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幅度、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减少幅度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城镇化率达到58%以上。

一、加快体制机制创新

大力推进九大体制机制创新,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先行先试示范效应。创新资源节约体制机制,推进资源品价格改革,完善差别能源价格体系,开展绿色电价试点,实施居民阶梯电价制度,健全节能减排激励约束机制,推进城市水务改革,实施居民阶梯水价制度,建立节约用水机制。创新环境保护体制机制,扩大排污权交易,探索碳交易,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完善环境保护的市场机制,探索跨区域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新模式。创新科技体制机制,积极开展股权激励试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深化科技金融改革创新。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体制机制,建立促进产业链条延伸、产业集群发展和优化区域产业布局的引导与协调机制,探索开发区发展新模式。创新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体制机制,扩大“迁村腾地”试点,加快构建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平台,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合理流转新机制。创新统筹城乡发展体制机制,探索建立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化财税金融、对内对外开放、行政管理等领域配套改革,充分利用部省合作共建平台,在相关领域创新体制机制,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形成推动改革试验的强大合力。

二、加快推进圈域一体化

加快推进产业发展与一体化布局。进一步优化圈域产业分工与空间布局。鼓励武汉发展总部经济,向周边八市转移一般加工业。八市因地制宜选择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加强相互间协作,并积极承接武汉产业转移和辐射。鼓励武汉、黄石等国家级开发区与周边市开展“区外园”合作。积极推进鄂州葛店经济开发区与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化工新城融合发展,支持武汉、孝感临空经济区协作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圈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产业集群发展,增强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快推进城镇化与城乡建设一体化。以“一核一带三区”为重点,加快推进圈域城镇建设。进一步增强龙头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发展大中城市,推进小城镇特别是中心镇、重点镇建设。以城际铁路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一站一城(镇)”建设,开展“扩权强镇”试点。积极推进中心村建设。基本形成城乡建设一体化格局。

加快推进区域市场一体化。推进城乡商品市场、要素市场等一体化建设。鼓励商业连锁经营企业下乡进村,推动圈域城乡市场共同繁荣。基本建成以武汉为中心的圈域一小时高效物流服务圈。

加快推进交通与通信建设一体化。构建三大综合交通圈,完善七条综合交通通道,打造六大综合交通枢纽,基本形成武汉至八市区“一小时交通圈”,武汉至圈域县(市)“一至两小时交通圈”。建设“资源共享、集约高效”的综合交通通信系统,基本形成以武汉通信枢纽和城市圈发达的通信网络为依托的综合交通信息化平台。分步实施圈域区号统一,加快通信一体化进程。

加快推进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一体化。统筹规划安排圈域生态建设,加强梁子湖等跨行政区域的湖泊、河流水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圈域大气联防联控。严格控制各类污染,提高城乡环境质量。建设圈域地震安全保障工程。突出平原水网景观、丘陵山地自然生态及滨江滨湖特色,构建“碧水、蓝天、青山、美城”的生态格局。

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社会事业一体化。着力推动人才项目对接、教育共建联动、科技互动促进、卫生资源整合、社会保障统筹及旅游、文化、体育资源共享等专项建设,推进形成圈域各类社会事业联合体。缩小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实现社会事业总体发展水平走在中部前列。

三、推进重点示范区建设

大力推进以“改革先行、创新密集、‘两型’社会集中展示、同城化发展引领”为特色的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鄂州先行示范区、以水生态修复与治理为特色的大东湖“两型”社会示范区、以水生态保护与有效利用为特色的大梁子湖生态旅游示范区、以跨区域重化工产业循环发展为特色的青(山)阳(逻)鄂(州)大循环经济示范区、以科技创新为特色的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及武汉东西湖综合性示范区、咸宁华中低碳产业示范区、孝感临空经济示范区、黄冈临港经济示范区和黄石、潜江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示范区等建设。

第五章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

充分发挥生态文化资源优势,以旅游业为引擎,将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以下简称“鄂西圈”)建设成为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民俗体验、科考探险等综合性旅游圈,生态保护良好、生态旅游发达等生态文明圈,炎帝神农文化、楚文化、三国文化、土家苗族民俗文化、山水文化、宗教文化等特色文化圈,推动圈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促进全省生态文化旅游的快速发展。森林覆盖率达到46%;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圈域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实现年游客接待量1.4亿人次以上,旅游总收入占全省40%以上;圈域生产总值力争达到1万亿元。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综合交通网总里程达到13万公里(不含空中航线、城市内道路),基本形成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交通网络。重要景区基本通达二级以上公路。加强圈域城市、旅游名镇名村、景区的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统筹建设水、电、气和通信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旅游宾馆酒店、旅游码头、游客集散中心、生态停车场、星级厕所等相关设施。建设“鄂西圈”公众服务平台。

二、推动生态文化旅游建设

加强水资源和水环境保护,实施生态林业工程。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传承,丰富圈域旅游业发展的文化内涵。以“一江两山”为龙头,重点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三大旅游主题板块、十大旅游区、十条精品线路,建成环“一江两山”交通沿线生态景观工程等十二大重点工程。加强旅游名城强县名镇(村)的建设,积极推进大洪山旅游区、清江画廊旅游区等跨行政区域资源整合。培育一批各具特色、充满活力的生态文化旅游市场主体,打造若干集民俗风情、地域文化、传统与现代元素于一体的经典演艺剧目。

专栏4:“鄂西圈”十大旅游区

1、三峡大坝-平湖半岛旅游区

2、武当山-太极湖旅游区

3、神农架旅游区

4、襄阳古隆中-鱼梁洲旅游区

5、荆州古城旅游区

6、洪湖岸边是家乡-石首天鹅洲旅游区

7、清江画廊旅游区

8、明显陵-漳河旅游区

9、炎帝神农故里-大洪山旅游区

10、恩施腾龙洞-大峡谷旅游区

三、推动圈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制定并实施促进“鄂西圈”产业优化发展的政策。以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为切入点,加快相关产业的发展。重点加快旅游商品、宾馆酒店业、特色餐饮业、商贸会展业、特色养老、体育休闲、旅游地产等关联产业的发展。继续发挥电力、汽车、化工、建材、生物医药、特色农业等产业优势,着力构建“襄十随”汽车产业带、“宜荆(门)”电力化工产业带、“荆荆襄随”现代农业产业带与“宜恩神十”特色生态产业带,促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充分发挥襄阳、宜昌两个副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促进圈域八市(州、林区)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和协调发展。

第六章 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

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综合优势,努力建设“三带一枢纽”,加强沿江开放开发省际合作,将湖北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促进“两圈”互动和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空间主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和全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典型示范区。湖北长江经济带生产总值占全省60%以上,城镇化率达到59%,全面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加快湖北汉江流域综合开发,促进汉江流域与“两圈”相融合、与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相呼应,构建全省经济发展新的支撑点和增长极,实现江汉平原振兴崛起。

一、加快建设长江中游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重点完善水运设施,积极推进港口与航道建设,大幅提升长江干线航道的通航能力,完善干支直达的水运网络。支持江海直达运输,加快发展标准化、专业化运输船舶。积极建设长江中游现代港口体系,着力打造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加快建设沿江高等级公路、铁路,完善沿江通道布局。着力构建江汉平原腹地综合交通网络。建设一批过江通道,提高南北贯通能力。加强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港口的辐射带动能力。基本建成中部地区功能最完善、辐射面最广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二、着力建设现代产业密集带

坚持以“水”兴带,着力构建以水资源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优先发展涉水产业。积极发展以冶金、石化、汽车、船舶、装备制造等为主体的先进制造业,以电子信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产业为支撑的高新技术产业;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发展以现代物流和文化旅游等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以高产优质水稻、名优特淡水产品等为主的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加工业。建设各城市功能定位与分工明确的产业园区,构建沿江区域间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

三、着力建设新型城镇连绵带

围绕“一核六点”布局沿江城镇体系。充分发挥武汉核心作用和宜昌、荆州、黄石、鄂州、黄冈、咸宁等重要节点城市的聚集和扩散功能。协调推进“以港兴城”战略,着力提升沿江地区城镇化水平,力争带域内20个县(市、区)生产总值均超过200亿元。加快发展大城市,培育发展2个至3个城区人口过百万的大城市。重点发展中小城市,提升鄂州、黄冈及咸宁城市化水平,着力扩大洪湖、赤壁、石首等中小城市的经济规模和城市规模。大力

发展沿江重点镇和中心镇,强化产业支撑,完善城镇功能,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

四、着力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带

坚持开发与保护相结合,重点加强水资源、岸线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加强河道治理,维持河势稳定。加大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力度,保护重要与敏感生态功能区,加强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实现区域绿色增长,使带域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步入协调发展的轨道。

五、加快湖北汉江流域综合开发

加快现代水利工程与航运建设。重点建设水利综合开发工程。加快实施南水北调兴隆水利枢纽、引江济汉工程、部分闸站改造、局部航道整治等汉江中下游四项治理工程;加快推进引江补汉神农溪调水工程、碾盘山水利枢纽工程前期工作。建设现代航运体系。加快推进汉江航运枢纽建设,形成环绕江汉平原的长江—江汉运河—汉江810公里高等级航道圈,建设功能完善、专业化和高效率的汉江港口体系。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提高汉江流域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重点开展土地整理、低丘岗地改造、滩涂开发、村庄整治等,增加耕地面积。实施“移土培肥”工程(丹江口库区),推进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加大旅游业开发力度。重点打造精品旅游线路,着力建设集文化考察、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和购物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成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重要支撑。加快城镇化进程。构建以汉江为纽带,以武汉、襄阳、十堰三个城镇密集区为支撑,以中小城市为节点,三条城镇发展主轴和五条城镇发展辅轴相联结的汉江流域沿江沿线特色城镇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建设丹江口库区水源涵养与水质保护生态功能区、汉江中游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江汉平原农田防护和用材林功能区。

第三篇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加快建立布局合理、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不断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第七章 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进一步发挥湖北科教优势,促进各类要素资源向高新技术企业、产业和园区集聚,加快发展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壮大产业规模、拓宽发展领域、提升竞争水平,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在全省经济中的比重,发挥支撑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和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总体发展水平走在中西部前列,部分领域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重点发展光电子信息、下一代网络、应用电子等产业。光电子信息产业。加快超高速率、超大容量、超长距离光通信传输设备的研发和产业化。大力发展光通信专业元器件和组件,加快电子元器件产品升级。培育新型显示、集成电路等核心基础产业。下一代网络产业。加强下一代互联网和“三网融合”关键技术、关键设备、关键软件、业务应用的研发和产业化发展,引导现有网络向IPV6过渡。加快新一代宽带无线通信产品的研发、制造和示范应用。突破物联网核心关键技术,扩大物联网推广应用,推动物联网及相关产业发展。应用电子产业。扩大新型消费电子产品生产规模,打造半导体照明完整产业链,提高新型电力电子器件的研发和生产能力,积极发展汽车电子产业和高效绿色新型电池产品。

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重点发展高档数控装备及系统、激光加工设备、数字化船舶制造与海洋工程装备、航空航天设备等产业,着力提高装备设计、制造和集成能力,促进制造业技术自主化、制造柔性化、设备成套化、服务网络化。

三、新材料产业

重点发展电子新材料、生物及环保材料、化工新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等产业,依托现有产业基础,以量大面广和重大基础设施急需的功能材料、结构材料、复合材料为突破口,大幅提高新材料产业的自主发展能力。以武汉、襄阳、宜昌、黄石等为重点,打造新材料产业集聚区。

四、生物产业

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等产业,培育一批骨干企业和优势产品。生物医药。大力促进生物技术药物、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原料药及中间体发展,提高现代中药与天然药物发展水平,加快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生物农业。加快研发和推广生物育种核心技术;推进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生物兽药及生物饲料等绿色农用生物产品的产业化发展和推广应用。生物制造。围绕微生物制造和生物基材料等领域,加强生物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提高酶工程、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水平及应用能力。

五、节能环保产业

围绕钢铁、石化、火电、建材等行业,重点发展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装备保障以及服务的节能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和环境治理产业。节能产业。加快节能关键技术装备的研发,着力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装备和产品,支持节能电机、节能窑炉、节能水泵、节能灯、高压变频器、软启动等节能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加快固体废弃物、城市生活垃圾和农业废弃物等循环利用技术与装备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支持格林美等一批资源循环利用企业加快发展。环境治理产业。重点研发和生产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和固体废弃物处理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和装备。

六、新能源产业

重点推进核电、太阳能、生物质能源、风电等新能源开发应用进程。核电产业。依托核电项目建设,逐步形成核电研发设计、装备制造、工程建设、运行维护、技术服务等完整的核电产业链。太阳能产业。加快光伏组件、逆变器、控制系统、系统集成等技术开发,提高光伏产业核心技术、关键设备和关键部件自主创新能力与太阳能产业化水平。推广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加快推进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生物质能源产业。积极推进非粮生物燃料产业发展。支持秸秆焚烧发电、秸秆气化、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加快生物质焚烧发电设备的研发和生产,进一步开展大型养殖场、污水处理厂沼气发电试点。风能产业。适度加快风电建设,鼓励企业投资先进风能装备。

七、新能源汽车产业

重点抓好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发展。支持东风日产建设纯电动轿车研发基地,支持襄阳建立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综合示范区。混合动力汽车。加快发展各类中、高档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及东风自主品牌、东风本田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纯电动汽车。加快发展广泛用于城市环卫、城建、邮政、旅游等行业的纯电动汽车。实现可快速更换电池组纯电动公交车的批量生产。推广以慢充电和分散式充电为主的充电方式,着力改进电池技术,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电动汽车零部件。加快电动汽车电控系统、电池、电机等关键零部件的开发和产业化。重点发展电动汽车及新能源汽车的发动机、零部件等。

专栏5:战略性新兴产业“五大工程”

——关键技术培育工程。研究制订新兴产业技术路线图,明确发展路径。着力推进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在鄂的实施,集成实施省科技计划项目,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建立一批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产业化推进工程。在七大新兴产业领域,瞄准产业发展的主流和方向,加快把新一代网络、应用电子、信息服务、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装备、节能环保设备等培育成为新的千亿级产业。抓紧实施一批重大产业化项目。

——产业集群集聚工程。着力抓好武汉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光电子、生物产业、信息产业三个专业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提高集约发展水平。加快布局若干各具特色的省级新兴产业特色基地(园区),在新兴产业重点领域新认定一批省级产业集群。

——应用示范工程。进一步扩大“光纤到户”试点范围,扩大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示范工程,推动建设半导体照明应用示范城市,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创业投资引导工程。扩大省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模,争取国家支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设立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基金,培养壮大本土创业投资管理团队,为培育新兴产业开辟新的融资渠道。

第八章 制造业

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提升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全面实施质量兴省战略,加强工业创新体系建设和质量、品牌、标准建设,抓紧建设一批国家级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加快关键技术研发突破和工程服务水平提升,促进制造业向价值链两端延伸;优化产业布局,引导产业向园区集中,增强重点地区产业集聚能力;加快轻工业发展,优化轻重工业结构;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产业,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切实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和节能降耗水平;打造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资源消耗低的行业领军企业。

一、汽车产业

进一步提升整车生产规模,支持重点企业完善自主研发体系,优化整车产品结构,着力发展自主品牌乘用车和专用车,加快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提高汽车零部件配套能力、产业集中度和科技创新水平,向专业化、系列化、模块化方向发展。完善和创新汽车市场服务体系,努力打造汽车研发—零部件生产—整车制造—汽车服务的完整产业链。

乘用车和商用车。推进东风汽车公司等重点企业提升自主研发能力,着力发展低排放、低油耗汽车和自主品牌乘用车,加大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清洁燃料汽车的研发力度,形成生产规模,提高市场份额。加快东风乘用车二期工程、东风本田二厂、神龙三厂、东风有限襄阳工厂扩能、东风渝安十堰扩能、东风商用车十堰扩能、东风股份制造二公司A08客车、东风天翼新能源客车研发与产业化等项目建设,形成260万辆整车生产能力,其中乘用车160万辆。

专用车。重点发展高速公路运输、工程施工、市政作业等特种运输车辆和油田、国防建设需要的各类专用汽车,形成专用汽车30万辆以上综合生产能力。零部件。鼓励零部件企业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突破性发展节能发动机、自动变速箱等关键总成,重点发展轿车零部件,建成关键零部件基地,逐步实现与整车生产企业同步研发、同步生产、同步供货,全面提高配套能力和水平,积极融入全球采购体系。培育形成5家以上大型汽车零部件企业集团,配套能力达到200万辆份。

汽车服务。高起点、高标准发展集汽车展示、租赁、保险、技术培训、消费信贷、检测检验、售后服务、报废回收、生产性物流、二手车交易和汽车文化于一体的汽车服务产业体系,引导汽车制造业向生产性服务业延伸。

二、石化产业

优化产业布局和资源配置,促进化工行业向园区化、规模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加强化工园区和研发基地建设,着力提高精细化工、清洁生产和节能降耗水平。突破性发展石油化工和有机化工原料行业,加快形成乙烯产业链,进一步壮大提升磷、盐化工,大力发展精细化工。

石油化工。围绕武汉石化、荆门石化基地,实施油品质量升级和扩能改造工程,扩大“炼化一体化”规模,建立石油化工园区。加快武汉80万吨乙烯工程及配套项目建设,大力发展三大合成材料和有机精细化工,积极发展橡胶加工。

磷、盐化工。以宜昌、襄阳、荆门、孝感为中心稳步发展磷化工产业,加强中低品位磷矿采选及利用、窑法磷酸工业化生产和磷石膏、磷渣、黄磷尾气综合利用等技术的开发与应用,重点推广硫酸生产余热回收等技术,支持骨干磷肥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快发展高浓度磷复肥。以荆州、潜江、天门、应城、云梦等地为重点发展盐化工,支持荆州勘查开发凹陷深层富钾卤水资源。以磷、盐化工与石油化工的一体化为方向,发展和延伸有机磷、有机氯和有机氨系列产品和下游产业链。

精细化工。大力发展精细化工,不断提高产品精细化率和附加值。鼓励优势农药企业实施跨地区整合,实现原药、制剂生产上下游一体化,发展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积极发展电子级磷酸及磷酸盐、磷酸铁锂等磷精细化工产品。推广应用催化、分离、聚合物改性等精细化工技术,大力发展环保型涂料、染料和染料中间体、添加剂、胶粘剂、表面活性剂、水处理剂等精细化工产品。

三、冶金工业

加强科技创新,促进工艺流程、技术装备的整体优化升级。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进节能减排技术应用。加快新产品研发,大力发展钢铁、有色金属深加工。加强国内外矿产资源的合作开发和废旧钢铁、有色金属回收利用,增强资源保障能力。

冶金资源开发。支持武钢、新冶钢、大冶有色在国内外投资探矿采矿,建立长期稳定的资源供应渠道;加快资源勘查和深部探矿进度,对鄂西高磷铁矿等省内低品位伴生矿,加大选矿技术工艺研发投入,尽早实现工业化生产。加快国家级钒钛资源开发利用产业基地建设。

钢材深加工。以产品结构调整升级为目标,以产业链延展和价值链提升为重点,支持武钢、新冶钢瞄准国内外高端市场,不断提升钢铁冶炼和轧钢技术水平,重点发展高磁感取向硅钢、高牌号无取向硅钢、高速铁路用钢、高档汽车用钢、高品质特殊无缝钢管、优质齿轮钢、轴承钢、模具钢等产品。根据经济发展的新需求,开发风电设备、大型工程装备制造、大飞机、海运船舶和军工用钢。加快武汉桥梁施工装备研发生产基地和宜昌、黄石、鄂州、阳逻、团风等地的钢材深加工基地建设,大力发展镀锌板、镀锡板、彩涂板、桥梁及建筑钢构件、钢帘线、钢绞线以及金属制品。全省钢材深加工总产量达到202_万吨。有色金属深加工。支持铜、铝冶炼企业加强技术升级及节能改造,支持有色金属深加工企业大力发展用于电子信息、轨道交通、电缆电网、轿车、飞机的高性能和高精度板、带、箔等精深加工产品。

四、装备制造业

着力引进战略投资者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和特色产业集群,提高本地配套水平,提高重大装备系统集成能力,扩大中高端市场份额,全面提升市场竞争力,努力把我省建设成技术自主化、制造集约化、设备成套化、服务网络化的全国重要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

大型、精密、高速数控加工成套装备及数控系统。提高产品数控化率和集成化水平,重点发展重型机床、大型数控板料加工机械、大型数控插齿机、大型冷热连轧、涂镀板成套设

备及其数控系统和关键功能部件。支持建设大型铸锻基地及加工中心,提高大型铸锻件和精密铸造的本地化配套水平。完善增值服务体系,加强供应链管理,提升成套集成水平,形成产业链。

节能环保装备。加强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自主研发,提升电站锅炉、碱回收锅炉、烟气脱硫设备等核心产品质量,加快发展大型清洁高效发电装备,提高太阳能光伏发电、大型风力发电、核能发电等新能源利用设备生产能力。

激光装备。发挥激光研发优势,重点发展激光精微加工设备、电子产品生产设备、医疗用光电子产品,积极发展功率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电子元件、电真空器件,提高电子设备整机装配专用设备的制造能力。大力发展大功率激光器及激光加工设备、中小功率激光精微加工设备、高速铁轨表面合金化激光熔覆设备、激光全息防伪材料等。

石油及海洋工程装备。依托江汉石油管理局第四机械厂、武船、中船重工710所等龙头企业发展石油装备,重点是为海洋石油钻采工程配套的动力控制及深海传动系统、多点锚泊定位系统、深海钻井平台升降系统、海洋环境监测数据传输系统等关键系统和配套,提升海洋工程装备技术水平。加快发展大型石油钻机、新型钻井平台等海洋工程装备。

轨道交通及航天装备。依托三江航天、中铁科工集团、航宇公司等龙头企业,积极发展大飞机部件、发动机零部件、机载设备、盾构机、轨道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车辆、高速列车配套设备等装备。

五、纺织产业

加快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步伐,巩固提升棉纺行业优势。加强印染产业基地建设。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大自主品牌培育力度,大力发展服装、产业用和家用纺织品。

纺织服装。支持棉纺织业向“三无一精”方向发展,大力推广各种新型、高效、节能纺织设备和“嵌入式纺纱技术”等新型纺织技术的应用,引导和支持企业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改造升级步伐。积极开发和生产各种新型纤维、功能纤维纱线和交织织物,高档色纺纱线、色织和长丝织物,符合生态、资源综合利用与环保要求的特种天然纤维纱线和交织织物,减少对棉纤维的依赖。积极推广废旧纤维回收利用。大力发展苎麻纺织和茧丝绸业,建设全国一流麻纺织和桑蚕生产及丝绸加工基地。加快承接沿海服装生产能力转移,提高服装设计生产的信息化和装备水平。大力培育服装自主品牌,打造全国重要的服装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印染和化纤。大力推行印染业集中供气和污染治理。积极推广应用先进工艺设备,开发各种新型面料和功能性面料染整技术,切实提升我省服装面辅料配套和后整理能力。依托武汉80万吨乙烯工程,积极策划建设下游化纤产品项目,支持湖北化纤、博拉经纬等企业扩能改造,提高差别化纤维开发能力,加快新型纤维开发应用,改善纺织原料结构。

产业用和家用纺织品。加快推进产业用纺织新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化,满足医疗、交通、建筑、新能源、农业、环保和水利等新领域的需求。支持多种工艺无纺布的开发及应用,提

升产品层次,拓宽应用领域。大力发展新型医用纺织材料及制品的开发应用,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医用纺织品生产和研发基地。大力发展家用纺织品,提高产品档次,做大产业规模。

六、轻工业

推动轻工业持续快速发展,培育一批在国内外有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和知名品牌,重点发展食品、林浆纸一体化、消费类电子产品、塑料及包装。

食品饮料。以适应食品饮料产品消费方便化、多样化、特色化的需求为目标,确保产品营养、安全,提高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特色食品、功能食品比重,大力推进产品原产地认证工作。加大技术改造和创新力度,积极采用生物技术和工程化食品技术,提高产品加工制造的精细化率和农副产品的转化率,构建“种养殖基地—加工—制造—包装配套—市场”一体化的产业链条。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强自主品牌培育,增强产业综合竞争力。

造纸工业。重点推进林浆纸一体化工程建设,依托湖北丰富的林木资源和水资源,加快建设造纸制浆配套原料林。鼓励发展竹浆造纸,科学利用非木纤维资源,严格控制禾草浆造纸。加强废纸回收和利用。努力提高行业技术装备水平,重点推广高质量、低定量、低消耗、低排放和低污染的造纸生产技术。大力发展中高档纸及纸制品生产。加快发展包装用纸、生活用纸、办公用纸、餐饮用纸等纸品。推动纸及纸制品行业集聚发展,打造全国重要的制浆造纸及纸制品生产基地。消费类电子产品。对电冰箱、空调器、洗衣机、冷柜压缩机等产品及关键部件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大力发展省内自主品牌家电,提升东贝压缩机等产品的规模。完善海尔、美的、格力、TCL家电工业园零部件配套体系。积极研究和推广应用家电智能化和智能识别技术。塑料及包装。以80万吨乙烯工程建设为契机,积极组织好汽车塑料配套项目。支持绿色塑料管型材生产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扩大规模,推进降解塑料的研发、无氟替代技术应用及相关项目建设。围绕食品、家电、医药、日用化工等行业的发展需要,大力发展塑料、纸、玻璃、陶瓷及金属包装制品。

七、船舶工业

整合研发设计和制造资源,在民用船舶领域推广船舶高技术,加快数字化造船等先进技术的应用,提高全省船舶工业装备水平和制造能力。大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工作船、化学品船等特种船舶,加强江海直达船、长江标准船型、游艇及豪华游艇的建造能力。加快船舶配套产业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甲板机械、舱室机械、中低速柴油机曲轴、大功率低速柴油机等船用配套产品,提高船用配套产品质量。鼓励企业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加快融入全球采购、制造、销售、研发体系。

八、建材工业

优化工艺流程,改造技术装备,提升产品性能,努力实现由低端产品为主向高端化升级转变,由原材料制造业向加工制品业转变,由“两高一资”(高污染、高能耗、资源性)产业向“两型”产业转变。大力发展高档新型建材,重点发展新型干法水泥及建筑工程服务、节能环保及资源综合利用的新型建筑材料、高档浮法玻璃。新型干法水泥及建筑工程服务。在控制总量、有序发展的前提下,发展日产4000吨以上规模、能够实现完全自动化和清洁

生产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装置,淘汰立窑等落后水泥生产工艺。加快推广水泥生产线配套余热发电系统和水泥窑无害化协同处置固体废弃物技术,积极开发应用大型节能装备和消纳工业废渣新技术。鼓励发展大坝、油井、道路等特种水泥和高强水泥。支持水泥生产企业由产品生产向应用服务拓展,成为建筑工程问题系统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和服务商。支持华新集团、葛洲坝集团在省内外进行战略投资和资产重组,从竞争走向竞争性合作,进一步做大做强,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大企业和水泥行业的排头兵。节能环保及资源综合利用的新型建筑材料。以满足建筑业的发展需求为重点,从产品设计、原材料替代、工艺改造入手,提高技术水平和资源能源的综合利用率,大力发展新型绿色环保建材,重点支持石膏建材、保温隔热复合墙体材料、高档节能陶瓷系列产品、再生胶凝材料等新型建筑材料。依托化工原料优势,进一步拓展化学建材的深加工领域,扩大新型防水密封材料、绿色环保装饰装修材料等产品的品种和规模。高档浮法玻璃。积极推进原片玻璃产业向建筑节能、汽车工业、电子信息、新能源产业延伸,大力发展LOW—E玻璃、中空玻璃、导电玻璃、太阳能玻璃以及超白压延、超白浮法等材料复合、功能复合的玻璃制品。淘汰普通平板玻璃生产线。

九、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围绕企业、行业、区域层面选准切入点,开展融合试点。深入推进信息技术行业应用,为各行业信息化改造和优化升级提供关键技术和整体解决方案。在钢铁、石化、医药等流程性行业,以制造执行系统、在线监测和分析系统为重点,加快实施专项改造,不断提高自动化、柔性化、智能化、网络化水平。努力使重点行业和骨干企业信息化应用达到先进水平。围绕研发设计、过程控制、企业管理、物流库存、人力资源开发等环节推进工业技术研发信息化和产品数字化、生产流通过程自动化、企业管理信息化,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第九章 建筑业

积极调整优化建筑业产业结构和建筑企业经营结构,充分发挥湖北在路桥、水利、电力等方面设计与施工建设的优势,拓展经营范围,推进建筑工程总承包,做大做强建筑业。支持具备条件的总承包企业申报交通、水利、电力、市政、通信等资质,形成综合施工能力,引导建筑企业向市政建设、园林绿化、路桥工程等领域进一步拓展。推动行业资源整合,鼓励和支持骨干企业通过兼并重组,逐步形成具有综合施工能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引导中小型建筑企业做专做精,培育一批具有专业承包、劳务承包等特色优势的专业企业。大力推进建筑业技术进步,加强安全管理,提高施工质量,实施“精品工程”战略;鼓励和支持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开发应用,提高建筑业经济效益。支持企业实施“大市场”和“走出去”战略,积极扩大省外及中东、非洲等境外市场份额。建筑业年产值达到7000亿元以上。

第十章 现代农业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突出特色、规模、品牌、效益四个主攻方向,积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进一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以上。

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进一步提高46个粮食主产县,重点是33个列入《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2_—202_年)》县(市、区)的粮食生产能力。加大油料、棉花、畜牧、水产等基地建设力度。粮食、棉花、油料、肉类和水产品产量分别达到2400万吨、50万吨、330万吨、500万吨和420万吨。提高资源保障能力。实施农村土地整理和新一轮沃土工程,确保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下降、用途不改变。以汉江中下游等为重点,大力改造中低产田,把粮食主产县的基本农田建成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适度提高耕地复种指数,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稳定水产养殖面积。提高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大力实施灌区续建配套工程,加强以农田水利设施为重点的田间工程建设;强化农业气象、病虫害监测预警、动植物疫病防治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精养鱼池改造工程,提高集约化养殖水平。提高科技和人才支撑能力。推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力争取得一批重大科研成果。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推进科技进村入户。农业科技贡献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加强基层农业科技队伍建设和人员培训。加大种子工程实施力度,提高种业竞争力,充分发挥良种的基础和先导作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轻简化栽培等先进实用技术和高产高效模式。提高物质装备支撑能力。推进劳动过程机械化,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3950万千瓦,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到65%,农机装备水平显著提高。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增强农业生产、抗旱排涝、人畜饮水等电力供应保障能力。开展龙感湖农场、五三农场等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试点。

二、调整优化农业结构

农业产业结构。稳步发展粮棉油生产,提高果茶、蚕桑、中药材等经济作物在种植业中的比重和畜禽、水产养殖业在农业中的比重。养殖业比重提高到50%以上。农产品结构。进一步提高水稻、小麦、油料等优质率。发展粳稻生产,在适宜区域发展中稻再生稻。积极发展蔬菜、水果、茶叶、花卉等特色农产品。着力推进健康养殖,加快发展优质三元猪、特色家禽和优质水产品等。农业区域布局结构。推进形成以江汉平原综合农业发展区、鄂北岗地旱作农业发展区、鄂西山区林特发展区为主体,以江汉平原优质水稻产业带、双低油菜产业带,汉江流域优质小麦产业带,江汉平原优质棉花产业带,鄂西山区优质林特产业带,江汉平原及鄂东水产养殖带,江汉平原和鄂北岗地生猪产业带等七大优势产业带为支撑的“三区七带”农业区域布局结构。

图一:“三区七带”农业区域布局结构

三、提升以农产品加工为重点的农业产业化水平

以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能力为重点,推动农业产业化总体水平进入全国前列。加快优势特色农产品板块基地建设。按照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要求,继续推动水稻、双低油菜、柑橘、棉花、生猪、禽蛋、水产品、茶叶等八大优势特色农产品板块基地建设。大力实施“四个一批”工程,显著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能力。围绕优势特色产业,推动企业联合重组,培育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形成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发展壮大一批农产品加工园区,形成一批农产品加工转化大县,重点发展粮油、畜禽、林特、水产、棉麻、果蔬及茶叶等六大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6000亿元,与农业总产值之比提高到1.5∶1。完善农业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合作社通过设立风险基金、利润返还、股份合作等方式,形成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

专栏6:农产品加工“四个一批”工程

——形成一批有很强带动力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龙头企业达到50家以上,过30亿元的达到10家以上,过100亿元的达到4家以上。

——形成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知名品牌。农产品加工业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数量分别达到20个以上。

——形成一批农产品加工园区。大力推动龙头企业向园区集中,加快产业集群发展,力争农产品加工业产值50亿元以上的加工园区达到16个以上。

——形成一批农产品加工大县。农产品加工业产值100亿元以上的县(市、区)达到10个以上。

四、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提高农业生产的标准化水平。制定并实施严格的产地准出、市场准入标准。依靠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分品种、分地域逐步建立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大力发展品牌农业。加大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和有机食品认证及管理工作力度,加强农产品地理标志认定保护。培育一批国家级、省级名牌农产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和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立农产品生产企业自律性检测网络。加强检测人员和监管人员的培训与管理。开展放心农资下乡活动,防止违禁投入品和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农村市场,并加大查处力度。

五、提高农民经营组织化程度

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完善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实施“五大工程”,提高农民经营的组织化程度。

专栏7:农民专业合作社“五大工程”建设

——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进工程。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5000家,入社农户数量达到30万户。

——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工程。重点加强对农产品流通、科技推广、农产品加工等不同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指导,逐步培育具有代表性的示范社。指导建设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500个。

——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培训工程。全面推行省、市、县三级人才培训制度,力争每个合作社每年有一人参加培训,力争全省培训合作社专门人才3.5万人次。

——农民专业合作社“农超对接”工程。力争30%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产品能够实现社超对接、社企对接,并逐步建立从产地到零售终端的鲜活农产品供应链系统。

——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培育工程。力争全省30%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创建一批具有农产品知名商标、著名商标和驰名商标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一批具有国内广泛影响力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产品品牌。

六、建立健全农业服务体系

以先进适用技术推广、植保机防、农机作业、动物疫防、农户科学储粮等为重点,加强乡镇农技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和人才队伍建设,推广“管理在县、服务在乡(镇)”的服务运行模式。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推进农资连锁配送为农服务工程。围绕推进生产经营信息化,加强“金农”工程和“12316”惠农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在线及时为广大农民提供政策咨询、市场信息服务等。

第十一章 服务业

把推动服务业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以开展服务业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企业分离试点和创建现代服务业发展示范园区为抓手,在全省构建生产性服务业体系完备、生活性服务业丰富繁荣、新兴服务业优势突出的服务业发展新格局。加快形成旅游、文化、金融、商务等4个增加值过千亿元的现代服务产业,现代物流业增加值力争突破两千亿元,创建省级现代服务业发展示范园区60家以上。服务业增加值迈上万亿元新台阶。

一、突破性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重点发展关联性强、拉动作用大的金融、现代物流、信息、商务等服务业。打造武鄂黄(石)冶金建材、武随襄十汽车、武荆(门)宜化工纺织三条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带,引导资源要素集聚,带动产业优化升级。

现代物流业。围绕将湖北建成中部乃至全国重要现代物流基地的战略目标,建设武汉城市圈物流圈、鄂西物流圈和长江物流带,强化生产物流,延伸商贸物流,积极发展冷链物流,加快发展第三方综合物流。培育物流骨干企业,力争建设国家5A级物流企业5—6家,4A级10—15家,3A级25—30家。着力将武汉打造成全国重要的物流中心,加快建设宜昌三峡现代物流中心等区域性物流中心和其他地区性物流节点城市,基本形成口岸物流、行业物流和城市配送物流相结合的现代物流体系。围绕建设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支持襄阳、宜昌、黄石等争取建立保税物流中心,推进口岸物流发展;围绕汽车、钢铁、石化等优势产业,推进物流与制造业的联动发展;围绕优势农产品生产加工,加快发展大宗商品和农村物流,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储备;围绕完善城市功能,促进城市配送物流发展。加强转运设施建设,合理布局物流园区,加快推进武汉江北新港、宜昌港区、三峡、十堰等铁路物流基地建设。加快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探索利用物联网技术对物流环节进行全流程管理的模式。积极培育物流人才。推进物流标准化建设。

金融业。围绕建设中部地区金融机构聚集区,推进金融一体化建设。加快发展湖北银行、汉口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交银国际、长江证券、合众人寿、长江保险等本土金融机构,培育农村金融机构,引导和支持在武汉新设和迁入国际国内金融机构总部、地区总部、分支机构。重点打造汉口建设大道、武昌中南路金融产业及金融总部聚集区和武汉光谷金融港,将武汉打造成全国金融后台服务中心,建设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培育优质后备上市资源,支持和鼓励企业上市融资,推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积极发展债券市场。鼓励产权交易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发展,支持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金融租赁、信用贷款等产品创新,推进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进行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试点。争取相关期货交易所在我省设立稻谷、玉米、钢材等期货品种的现货交割仓库。拓宽保险服务领域,积极发展财产保险、人身保险、责任保险、再保险和保险中介市场。大力发展产业、创业、股权等各类投资基金。积极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争取国家批准武汉离岸金融业务试点。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信息服务业。以软件、信息传输和数字内容等领域为重点,加快信息服务业发展。做大做强软件业,重点发展国产数据库等优势软件产品,大力发展嵌入式软件产品,加快发展软件及服务外包,培育壮大核心骨干企业,加大引导软件企业提供SaaS(软件即服务)等模式服务应用聚合平台和技术服务平台的推广应用力度,重点打造光谷软件园等软件产业聚集区。加快发展信息传输和数字内容产业,着力培育3G应用、移动搜索等通信和网络增值服务,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和面向市场的云计算服务。加快推进数字湖北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提高基础测绘保障水平,发展地理空间信息产业。

商务服务业。按照依法规范、鼓励发展、加强自律的原则,加快发展法律仲裁、会计税务、咨询评估、工程设计、文化创意、会展等商务服务业,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不断提高服务机构的社会公信力。规范发展行业协会和商会,积极推进政会分开、分类管理,健全自律机制,培育一批按市场规范运作、在行业中具有广泛代表性、与国际接轨的行业协会。加快汉口王家墩中央商务区建设。大力发展现代会展业,打造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国际会展中心、科技会展中心等会展产业平台,做精做强具有产业和地方特色的常设性会展,培育会展业品牌。积极发展广告业,整合媒体广告资源,培育一批大型广告企业,打击虚假广告。大力发展金融、会计鉴证、法律服务业。促进科技、认证、投资、决策等咨询机构向“专精特优”方向发展。加快发展人力资源中介服务,打造区域性人力资源信息平台。支持市场交易类中介服务的发展,打造武汉、襄阳、宜昌等特色交易类中介聚集区。

二、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规范市场秩序,创造良好环境,把发展服务业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促进商贸、旅游、文化、体育、房地产、家庭等生活性服务业的繁荣发展。

商贸餐饮业。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餐饮业,鼓励餐饮龙头企业通过连锁经营、特许加盟等方式整合现有资源,不断拓展经营领域,实现品牌化、规模化发展。规范现有批发零售市场,促进有形市场的升级改造。大力发展网络购物、专业配送等新型流通业态,探索中小型消费品市场向专业商场、主题购物中心和品牌展销中心等转型。鼓励武商、中百、中商、湖北新合作、富迪等企业不断扩张规模,形成一批年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的大型商贸企业,打造全国知名品牌。推动武汉核心商圈及汉口北市场群等综合性批发市场建设,辐射带动其他大中城市商贸集群的发展,基本形成覆盖全省的城乡商贸流通网络。继续推进农村市场建设,在全省80%的行政村、所有乡镇建立和改造标准化“农家店”,形成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流通网络,逐步实现消费品、农资、药品、图书同网流通。开展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在农产品生产地和集散地扶持发展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全国性和跨区域农产品批发市场。

房地产业。以优化结构、改善供给、规范市场为重点,有序发展房地产业,促进住房合理消费。稳步发展住宅地产市场,完善住宅供应结构,严格控制大户型商品房和高档商品房建设,增加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的有效供给。积极有序发展商业、工业、旅游地产等,加快发展大中型城市商业地产,为现代高端商务和专业服务提供载体;加快推进中小城市房地产市场发展。引进专业性强的地产企业开发工业园区。发展房地产中介服务,完善住房二、三级市场,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加快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完善房地产综合信息发

布制度及监测体系,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和监测。加强现代物业管理,提高市场化程度和服务水平。

家庭服务业。重点发展养老服务、社区服务、家政服务和病患陪护,因地制宜发展家庭用品配送等,鼓励创办家庭服务企业,推进公益性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健全养老服务,逐步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实施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工程,统筹社区内家庭服务业发展。积极发展家庭护理、家庭教育、清洁卫生、幼儿服务等家政服务,大力实施“巾帼家政服务员培训工程”,做大做强一批规模较大的家政服务企业。

体育产业。积极发展体育健身休闲、体育竞赛表演、体育培训服务、体育中介服务等,促进体育产业与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协调发展。

三、培育壮大新兴服务业

运用信息技术和现代经营理念,拓宽服务业领域,支持市场潜力大、产业基础好、具有科教优势的动漫、服务外包、通用航空等新兴服务业的发展。

动漫产业。支持动漫企业自主研发具有知识产权的漫画、动画等,开发动漫衍生产品,延长动漫产业链。加快发展江通动画、武汉新技术开发区动漫等动漫产业园。

服务外包产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后台服务、科技研发、劳务服务、商贸营销等在岸服务外包。积极发展离岸服务外包。依托钢铁、汽车、船舶等产业基础和科研资源优势,发展知识流程外包、业务流程外包和信息技术外包。以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为核心,将武汉打造成中部最大的服务外包基地。

通用航空服务业。加快襄阳、荆门等通用航空产业基地建设,积极发展通用航空综合保障服务、航空旅游休闲产业等,加快襄阳通用航空综合保障服务园、荆门航空旅游生态和农用航空产业园等建设。

四、营造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政策环境

建立公平、规范、透明的市场准入制度,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服务业,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实行服务业用电、用水、用气、用热与工业同价。扩大服务业用地供给,对鼓励类服务业在供地安排上给予倾斜。加大对劳动密集、技术先进、节能减排、便民利民等方面服务业的支持力度。扩大政府采购服务产品范围。

五、推进服务业与第一、第二产业的融合

加快三次产业融合的步伐,实现服务业和第一、第二产业之间的相互融合与协调发展。

推进服务业与第一产业的融合。重点围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需求,加快构建和完善以生产销售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和金融服务等为重点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推进服务业与第二产业的融合。推进工业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积极开展企业分离试点,将企业的研发、设计、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剥离出来,促进企业专业化分工,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促进服务业与第二产业在更高层次的融合,推进科技服务业向制造业前期研发、设计等领域渗透;推进金融、信息等服务业向制造业融资、管理等领域渗透;推进现代物流、商贸、商务、创意设计等服务业向制造业产品销售、售后服务、信息反馈等领域渗透。

第十二章 旅游业

充分发挥旅游业在服务业中的引擎和龙头作用,整合旅游资源,加强旅游策划,挖掘文化内涵,做大做强旅游产业,把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努力建设旅游经济强省。培育3—5家国内知名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5家以上旅行社进入全国“百强”行列。4A级以上旅游景区达到100家以上,其中5A级旅游景区达到10家以上。旅游总收入达到3000亿元。

一、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优先改善交通条件,构建以航空、铁路干线、城际铁路、高速公路、骨干航道为主骨架,旅游公路、旅游航道及旅游站场为补充的现代综合旅游交通网络。依托武汉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的优势,开通直达主要客源地的国际国内航线,增开武汉至省内各重要旅游城市的客运专列,建设武汉高铁旅游服务中心。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形成若干条水上黄金旅游线路。实现所有景区均与道路状况良好的旅游公路连接,旅游集散地、目的地开通至区域内主要景点的旅游客运专线。加快建设和完善旅游集散地和景区的宾馆酒店、停车场、供水、供电、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

二、打造旅游精品名牌

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加快旅游核心景区和旅游基地建设,加强旅游线路集成,建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突出生态和文化优势,重点打造以长江三峡、武当山、神农架、清江和荆楚文化为依托的大型旅游综合体。武汉城市圈围绕都市旅游、生态休闲旅游、文化旅游和红色旅游,加快建设大别山游憩带、鄂东—鄂南水体和山地游憩带,积极发展以鄂东禅宗文化为主的宗教旅游、以矿冶文化为主的工业旅游,大力发展温泉旅游和绿色森林旅游。武汉依托高铁优势,以东湖风景区为核心,以大黄鹤楼风景区、省博物馆、首义园、木兰生态旅游区等为重点,发展大都市休闲旅游。大力发展红色旅游,重点打造武汉、黄冈大别山、孝感大悟等国家重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红安革命烈士陵园等景点,武汉—麻城—红安等国家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推进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充分发挥我省舞台艺术精品突出的优势,整合和推出观赏性、互动性强的精品剧目和情景艺术。实施“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建设工程,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保护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加快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积极创建特色鲜明的旅游城市、强县和名镇名村名街,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提高旅游产品组合能力。加强与外省市的合作,与重庆联手打造长江三峡无障碍旅游区,与安徽、河南联手打造大别山全国重要红色旅游基地,与广东、湖南等联手打造高铁旅游示范区。

三、壮大旅游市场主体

放宽旅游市场准入限制,鼓励各类资本公平参与旅游业发展。做大做强旅游企业,支持旅游企业兼并重组,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企业面向资本市场融资,力争2—3家上市。推动旅游企业联合经营,促进中小旅游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积极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和知名品牌,发展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旅行社。支持有条件的旅游企业“走出去”,实行跨地区、跨国境连锁经营。

四、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

有效整合和利用全省旅游教育资源,办好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积极支持旅游院系学科发展,培养各类旅游人才。引进旅游高端人才,优化旅游人才结构。加强旅游从业人员专业培训,每年培训一千名旅游职业经理人、一万名导游和领队、十万名各类旅游职业技术员工。建立和完善旅游职业资格和职称制度,健全职业技能鉴定体系,培育职业经理人市场。

五、创新旅游发展体制和机制

加快推进县级旅游管理体制改革、旅游景区体制改革和旅游产业发展综合改革试点。依法推进旅游景区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分离。建立大旅游发展机制,整合各类旅游资源,形成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发展格局。

六、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打破行政和行业壁垒,鼓励各类企业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发展旅游业。简化通关手续,争取口岸升级和落地签证,为海外游客提供便利。优化监管环境,建立相关部门与旅游部门联动检查执法机制。改进旅游公共服务,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推进旅游业标准化建设,支持咸宁以大力发展温泉旅游为切入点开展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

第四篇 统筹城乡发展

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走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发展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

第十三章 城镇化建设

按照新型城镇化要求,推动全省城镇由偏重规模扩张向规模扩张和功能提升并重转变,由偏重经济发展向注重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转变,由偏重城市发展向注重城乡统筹发展转变。

一、推进人口城镇化

按照自愿、有序、分类、统筹、稳健的原则,逐步推动人口城镇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落实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特别是县城和中心镇落户条件的政策。解决农民工在城镇的就业和生活问题,实现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住房租购以及医疗、失业、养老等社会保障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稳步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转移农村人口300万人,其中特大

和大城市吸纳90万人,中小城市和县城吸纳130万人,中心镇和其他小城镇吸纳80万人。全省城镇化率达到52%以上。

二、优化城镇空间布局

坚持以武汉为全省主中心城市,襄阳、宜昌为省域副中心城市的“一主两副”总体格局,按照“大小多少”、“三个层次”的城镇化发展思路,把武汉城市圈和“宜荆荆”、“襄十随”城市群做大做强,把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小城市(县城)、中心镇做多,逐步归并和减少村镇数量,缩小城乡人均住宅占地规模,形成以武汉城市圈为核心,以城市群和中小城市为支撑,以湖北长江经济带为纽带,具有区域竞争力的城镇空间布局结构。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由6个增至15个左右,中小城市由40个增至50个左右,3万人口以上的建制镇由46个增至100个左右。

图二:城镇空间布局示意图

三、支持城市圈和城市群加快发展

做强武汉城市圈。支持武汉市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具有更强竞争力的特大城市。发挥武汉市中部地区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推动武汉城市圈大力构建区域统筹规划体系、产业统筹布局体系、设施统筹建设体系和市场统筹共建体系,推进圈域一体化进程,努力形成功能互补的高端产业聚集区、布局合理的城市连绵区、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城乡统筹和“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区。

做大“宜荆荆”、“襄十随”城市群。支持襄阳、宜昌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扩大规模,完善功能,增强区域辐射力和竞争力,发展成为“襄十随”、“宜荆荆”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按照新型城镇化要求,优化城市群城镇布局,科学整合资源,走集群发展道路,提高综合实

力,发挥其对鄂西北和鄂西南区域的辐射作用,带动区域发展。支持城市群现有设区中等城市依托中心城区,完善城市功能,打造优势产业,壮大经济实力,形成大城市规模。

四、加快县域城镇发展

加快县城发展。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逐步成为农村人口转移的主要载体。20个发展基础较好的县(市)率先将县城发展成为人口聚集能力强、功能完善的中等城市;20个发展基础较差的县加快完善县城基础设施,扩大县城规模,提升经济实力,逐步发展成为小城市。其他县级市县城按照资源状况、发展基础和环境容量,通过扩容提质,突出特色,创造由小城市向中等城市过渡的条件。

大力培育中心镇和特色镇。优先支持县域中心镇发展,集中打造特色资源镇,增强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成为接纳农村人口转移的重要节点。每个县建成1—3个综合实力突出、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功能较完善、特色明显的中心镇或特色镇。选择100个重点中心镇,实施扩权强镇,增强产业集聚能力,建设成为经济强镇或县域副中心。选择一批镇区人口在5万人以上、产业支撑力强、镇区建设发展较快的建制镇作为镇级市建设试点。以历史文化名镇、旅游名镇创建和资源开发等为契机,集中打造100个生态文化旅游特色镇。力争3—5个镇入选全国千强镇。

五、提升城镇综合承载力

培育壮大城镇支柱产业,加快城镇社会事业建设,推进交通、通讯、供电、给排水等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网络化发展,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和聚集能力。产业发展。挖掘自然资源和产业基础优势,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服务业现代化,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的产业发展格局,增强城镇经济实力。城市交通。坚持公交优先战略,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积极倡导自行车、新能源环保汽车等绿色出行方式。根据发展需要,推动大城市环线建设,因地制宜发展快速公交系统,实现地铁、轻轨、高架桥、快速出口路互通互联。推动城市公共交通监控中心和公共出行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和停车场,增加城市主干道公共交通港湾式停靠站设置比例。公用设施。加强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和管网设施养护管理工作,提高城镇电力、给排水、供气、垃圾处理设施等保障水平和运行效率。设市城市及县城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以上。社会事业。加强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人口计生、社会福利等基础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创造健康、文明、和谐的环境,提高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环境建设。优化城市能源利用结构。努力提高城市园林绿化水平。深入开展城镇环境综合治理。严格实施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全省城镇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1平方米以上。城镇管理。强化规划约束力,引导城镇有序发展;建立健全城镇大型公共基础服务设施安全监管体系,完善应急救援机制,确保各类设施安全运营;加强城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提升城镇历史文化内涵。

第十四章 新农村建设

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总结推广仙洪以及88个试点乡镇新农村建设等的经验,加大强农、惠农力度,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一、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挖掘农业增收潜力,增加非农产业收入,完善增收减负政策,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挖掘农业增收潜力。引导农民优化种养结构,积极发展品种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和比较效益高的养殖、园艺业。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等,使农民在农业功能拓展中获得更多收益。增加非农产业收入。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为农民创造更多的非农就业岗位,努力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或异地转移就业。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在产区布局,加快发展包装、冷链物流等,使农民在农业产业链延伸中获得更多收益,不断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占比。结合新农村建设,实施好以工代赈,增加农民劳务收入。增加财产性收入。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依法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拓宽租金、股金、红利等财产性收入增长(收)渠道。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加强村办企业等村级集体资产经营管理。结合国土整治、低丘岗地改造等,积极兴办一批农业项目。鼓励符合规划、依法取得的非农建设用地以使用权入股、租赁等形式参与企业经营。落实惠农增收政策。进一步落实好国家各项涉农补贴政策。落实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和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加强猪肉价格调控,保持价格合理水平。稳定农用生产资料价格。

二、改善农村面貌

加强村庄建设规划和管理,明显改善农村面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全面提高通达率、通畅率和管理养护水平。继续推进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条件适宜的地方推进集中式供水,全面解决农村地区安全饮水问题。加快发展沼气等农村可再生能源。继续实施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提高农村宽带信息网络覆盖面和使用率。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实施农村环保“四个两”示范工程,大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引导农民科学使用化肥、农药、农膜,支持规模化养殖场(区)配套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加强四湖流域以水污染防治为重点的环境综合治理,争取启动四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示范区建设,开展农村生态示范创建活动。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和中心村建设。推进行政村、自然村合理集并,在小城镇和农村地区,每年建成200个左右农村新社区或中心村,实现市郊和建制镇周边村庄农村新社区建设全覆盖,建成1000个示范宜居村庄。

三、培养新型农民

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加快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创业的新型农民,推进农村党员“双带工程”,培养致富带头人。加强劳动力技能培训。不断扩大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的覆盖面。大力实施“阳光工程”,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就地、就近就业创业的技能;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雨露计划”等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实

现乡镇有文化站、村有文化室。支持农村业余文化体育队伍建设,鼓励农民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积极培育农村文化专业户、中心户、示范户。引导和鼓励城市文化工作者下乡。开展创建“文明村镇”和“文明户”活动,引导农民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四、增加农业和农村投入

构建政府引导、农民主体、信贷支持、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格局。按照“三个高于”的要求,持续增加公共财政投入总量,扩大覆盖范围,强化村级组织公共服务职能。保障农民承包地用益物权,调动农民增加土地投入的积极性。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三农”;加快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增加农业保险费补贴的品种并扩大覆盖范围。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鼓励社会资金投向农业基础设施等领域。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第十五章 推进城乡一体化

总结鄂州城乡一体化试点经验,支持仙桃市、洪湖市、监利县、宜都市、大冶市、掇刀区等县(市、区)开展城乡一体化扩大试点,支持竹(竹山、竹溪)房(房县)城镇带等城乡一体化试验区建设,带动全省城乡朝着“六个一体化”方向发展。城乡规划一体化。树立全域规划理念,逐步建立城乡衔接的规划体系。产业发展一体化。以工业理念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以特色农业的发展促进二、三产业的升级,以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推动三次产业的融合,形成城乡三次产业相互促进、联动发展的格局。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建立覆盖城乡、有效衔接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体制,逐步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联网。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城乡市场一体化。加快建立城乡一体的商贸和要素市场体系,推动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和城乡要素自由流动、高效配置。社会管理一体化。探索建立城乡相互衔接的户籍管理、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和教育管理等制度,破除城乡分割的体制障碍。

第五篇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布局。加快县域经济、开发区发展,加大对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加快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振兴老工业基地城市。

第十六章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

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在全省推进形成不同国土空间主体功能更加突出、人口经济资源环境更加协调、空间布局更加清晰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一、重点开发区域

增强产业创新和集聚能力,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充分利用好现有空间,改善人居环境,提高聚集人口的能力,承接重点生态功能区、农产品主产区和禁止开发区域的人口转移,以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以人口集聚进一步推动产业集聚,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人口和经济密集区。

优先支持武汉做大做强,巩固提升中部地区中心城市地位和作用,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把武汉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现代服务业中心和综合高技术产业基地、综合交通枢纽基地,努力建设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自主创新示范区,争取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加强襄阳、宜昌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将其建设成为鄂西南和鄂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增长极,推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加快发展的引擎。支持襄阳建设成为鄂西北及汉江流域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城市人口规模达到200万人,建成区面积达到200平方公里,打造全国重要的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航空航天产业基地、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基地,区域性旅游集散地和目的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支持宜昌建设成为鄂西南及长江中上游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城市人口规模达到200万人,建成区面积达到200平方公里,打造沿江经济走廊,建成世界水电旅游名城,全国最大的磷化工产业基地,中部地区重要的生物产业基地、光伏产业基地以及全省重要的食品饮料基地,区域性交通物流枢纽。

支持黄石、鄂州等市重点发展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改造提升钢铁、有色、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建成全省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大力发展物流、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增强综合实力。支持黄冈、孝感、咸宁等市发挥特色资源优势,发展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纺织服装、食品饮料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旅游等特色产业,依托武汉发展配套产业,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建成区域性物流基地和全省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及新型能源基地。支持仙桃、潜江、天门等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物流、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化工、纺织、食品等产业,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建成武汉城市圈先进制造业协作配套基地和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支持十堰、随州等市发展整车(专用)汽车及零部件、物流、旅游等产业,建成全国重要的汽车产业集聚区、中国卡车之都、中国专用车之都、特色农产品出口基地、区域性现代服务中心、生态经济试验区和生态文化旅游中心。支持荆州、荆门等市发展化工、机械制造、汽车零部件、纺织服装、商贸物流和农产品加工,建成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纺织服装、农产品加工基地,重要的旅游目的地。认真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和民族地区发展政策,加快恩施州的交通建设和特色产业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二、重点生态功能区

以修复生态、保护环境、提供生态产品为首要任务,增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提供生态产品的能力,加强污染防治力度,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和稳定,保障全省生态安全。在不损害生态功能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适宜产业,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和财政自给能力,引导超载人口逐步有序转移。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改善教育、医疗、文化等设施条件,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严格控制开发强度,逐步减少农村居民点占用的空间,禁止成片蔓延式扩张,腾出更多空间用于生态系统的保护和良性循环。支持神农架林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不断增强提供生态产品的能力,积极、适度发展旅游业。

三、农产品主产区

坚持以种养业为主体,调整农林牧副渔结构,在提高优质粮棉油产能的基础上,突出发展水产、畜牧、林特等优势产业。进一步提高耕地质量,优化布局结构,改善生产条件,提高产业化水平,逐步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建立以粮、棉、油、生猪、水产、家禽等为重点的综合农业发展区,使之成为全国重要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商品粮基地。严格控制农村居民点占用的空间,除城关镇外原则上不再新建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园区。

四、禁止开发区域

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和世界文化自然遗产等点状分布的禁止开发区域,依据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划实施强制性保护,严格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引导人口逐步有序转移,实现污染物“零排放”,提高环境质量,使之成为保护自然文化资源的重点地区,点状分布的重要生态功能区,生物多样性和珍稀动植物基因保护地。

第十七章 县域经济

坚持“一主三化”方针,走各具特色的县域发展道路,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新跨越。加强产业园区建设,重点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功能和配套服务体系,提高园区产业发展承载能力,把园区建设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围绕优势特色产业,优化配置资源,大力培育带动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领军企业,形成一批特色鲜明、集中度高、关联性强、市场占有率高、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集群;根据区域特点和城镇功能定位,发展一批具有地方优势和特色的县域工业重镇、商贸重镇、旅游重镇。坚持开放先导战略,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增强县域发展活力。积极推进科技创新,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创新体制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改善发展环境,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县域生产总值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0%以上,实现一批县(市、区)进入“中部百强县(市)”、力争1—2个县(市、区)跻身“全国百强县(市)”。

第十八章 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

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围绕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的目标,加快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三峡和丹江口库区及移民安置区等特殊类型地区发展。以整村推进和片区综合开发为平台,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加强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公益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继续实施产业扶贫、搬迁扶贫、民族特色民居改造、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党员干部帮扶贫困户等工程,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着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基本素质,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

对农村贫困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实现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对《湖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中明确的禁止开发及限制开发地区、生存条件恶劣地区、地质灾害严重地区的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对武陵山区、秦巴山区、大别山区、幕阜山区等重点贫困山区和革命老区,有步骤地推进扶贫开发综合项目区建设。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和老区建设,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开展脱贫奔小康县(市)试点,支持建设

湖北“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整合区域资源,统筹发展,创新机制,整体推进。

继续支持恩施州及其他比照享受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县(市),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政策加快发展。对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五峰、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等少数民族聚集区,继续实施少数民族地区“616”对口支援工程,开展散居少数民族乡镇“1+1”对口帮扶活动,加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程建设,大力推进湖北“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加快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继续加大对三峡、丹江口等库区政策扶持力度,深入开展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移民工作,妥善解决库区移民问题。切实做好援疆、援藏对口帮扶工作。

第十九章 开发区

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生态环保、特色发展、体制创新”的总体要求,加快开发区管理体制创新,促进开发区产业集聚发展,推动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区。重点推进国家级开发区向新型工业化、特色产业化、现代服务业和城市化相结合的国内一流综合功能开发区转变;市(州)省级开发区向现代制造业集聚区转变;县(市、区)省级开发区向特色产业聚集区转变,将开发区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的带动区,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集中区、吸引外资的集聚区、循环经济的示范区、城市发展新区,带动和促进全省产业合理布局和结构优化。力争全省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6000亿元,6—8个开发区税收收入过100亿元。

进一步增强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吴家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襄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襄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宜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国家级开发区的辐射带动能力,重点加快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与葛店开发区共建国家医药产业基地。加强各类园区资源整合重组,通过“区中园”、“区外园”等形式,推动省内开发区之间的合作共建、互赢发展。着力培育形成几个新的国家级开发区,积极承接央企和沿海产业集团式、集群式转移。

第二十章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

加快黄石、大冶、潜江、钟祥等国家资源枯竭型试点城市的转型发展。积极探索税收、土地等方面体制机制创新,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形成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建设宜居城市;着力解决就业等突出社会问题,建立劳动力转移援助机制,完善社会保险和救助制度;加强资源勘查和矿业权管理,增强资源保障能力;加强产业转型技术和人力资源支撑平台建设,促进资源枯竭城市传统支柱产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接续替代产业形成规模。基本解决资源枯竭带来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历史遗留的沉陷区和棚户区得到治理,矿区和城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经济社会步入可持续发展轨道。支持黄石市创建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示范城市。

落实国家支持老工业基地城市振兴的政策,支持武汉、黄石、十堰、襄阳、宜昌、荆州、荆门、鄂州等老工业基地城市加快培育优势产业,发展壮大骨干企业,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加快由原材料工业向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升级改造,形成辐射周边乃至中西部的新型工业基地。

第六篇 加强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

优先发展综合交通运输,强化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发展能源产业,进一步提高支撑保障能力,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十一章 综合交通运输

按照适度超前原则,统筹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构建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综合运输体系,基本形成全国性铁路路网中心、全国高速公路网重要枢纽、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努力建成全国第四门户机场。

一、加强铁路建设

重点完善客运专线网,延伸城际铁路网,强化区域干线网,扩大路网覆盖面。加快推进石武高铁、汉宜铁路和武汉至孝感、咸宁、黄石、黄冈等四条城际铁路工程建设进度,打通京广高铁、沪汉蓉快速客运通道,形成城际铁路骨干网。开工建设荆州—岳阳、三门峡—宜昌、黔江—张家界—常德湖北段、长荆线—仙桃、天门—潜江—监利铁路,武汉—九江、郑州—万州客运专线湖北段(及宜昌至巴东客运联络线),宁西增建二线湖北段及武汉—仙桃—潜江、武汉—天门、天河机场—黄陂城际铁路等项目;抓好武汉—西安、北京—九龙湖北段客运专线,岳阳—九江、安康—张家界湖北段等铁路项目立项及前期工作;做好咸宁—宜春、麻城—六安、随州—麻城—安庆等铁路项目前期研究;加快黄家湖公铁两用长江大桥规划研究,适时建设武汉枢纽第三过江通道。全省铁路营运总里程达4500公里以上,建成以武汉为中心的“四纵三横”铁路骨干网络,形成武汉至长三角、珠三角、京津、成渝等全国重要经济区域3—4小时快速客运交通圈,基本消除区域货物运输紧张状况。

二、健全公路网络

加快完善布局合理、功能明晰的公路网络,实现骨架干线高速化、次干线快速化、支线密集化。稳步推进高速公路建设,基本形成承东启西、接南纳北的“七纵五横三环”7069公里的高速公路网,力争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进一步加大普通国省干线改造力度,主要省际通道、重要经济区的过境路段、部分高速公路连接线以及与主要港口、机场、铁路枢纽的连接通道达到一级公路标准,建制乡镇通国省道及二级以上公路。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网,着力加强断头路、循环路及农、林、渔场公路建设,全面实现“村村通”。全省公路总里程达到20.5万公里。

三、加快发展航运

全力建设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加强长江、汉江高等级航道整治,提升航道通行能力,重点畅通长江中游,渠化整治汉江,打通江汉运河。加快武汉新港、宜昌亿吨级组合港、鄂东组合港、荆州组合港、襄阳港五大港口及三峡航运翻坝中转中心等综合运输枢纽的建设,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现代港口体系。全省港口吞吐能力达到3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400万标箱以上。推进长江干线、三峡库区船型标准化,加快发展集装箱及煤炭、矿石、石油化工、汽车滚装等大型化、专业化运输船舶。

四、构建民航发展新格局

重点加快武汉天河机场三期工程建设,建成神农架机场,力争建成武当山机场,改扩建宜昌、恩施、襄阳机场,筹划改造和新建荆门、赤壁等通用机场,积极开展黄冈、荆州、随州机场建设前期工作,形成分工合理、功能互补、干支协调的民用机场新格局。建设以机场为龙头的综合交通中心。大力发展通用航空和临空经济。尽早开通武汉至巴黎、东京等国际航线,积极拓展武汉至周边中心城市空中快线,提升武汉天河机场的枢纽地位。全省航空客运年吞吐能力达到4300万人次,货运年吞吐能力达到46万吨。

五、增强邮政服务能力

基本完成全省空白乡镇邮政所、行政村村邮站和城镇居民楼信报箱的建设,行政村全部实现通邮。大力发展快递服务,推动快递服务与电子商务协同发展。建设一批快件处理中心和集散中心,争取将武汉建设成为全国性的快递运输航空枢纽。

六、完善管道布局

积极争取国家建设布局骨干油气管道工程,加快省级重点天然气管网工程建设,形成“三纵四横”的天然气基干管网和遍布全省的省级支干线、支线管网,基本形成原油、成品油规模化管道运输。全省80%以上的县级城镇建成较完善的城市燃气管网。争取全省油气管道(干线、支干线、支线)总里程达8000公里以上。

七、打造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转变交通发展方式,积极发展绿色交通,着力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优化运输结构,实现各种运输方式协调互补发展。按照客运零距离换乘、货运无缝化衔接的要求,加强各类运输方式间的联系与融合,优化场站布局,完善港口与陆域的集疏运条件,不断强化公交优先、衔接协调的城市交通设施。提高整体通行效能,积极建设“五纵三横”综合运输通道。提升交通枢纽功能,以节点城市为依托构建完善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适应运输需求,全面提升运输服务能力。优化运输组织,创新服务方式,推进客票一体联程、货物多式联运。加强安全管理,保障运输安全。加快交通信息化进程,建设智能交通系统,在武汉城市圈开展ETC技术的推广应用。

专栏8:综合交通枢纽布局方案

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武汉

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黄鄂黄、宜昌、襄阳、荆州、孝感、十堰、恩施、仙潜天、荆门、咸宁、随州、麻城

地区性综合交通枢纽:通城、黄梅、京山、房县、来凤、利川、大悟、枣阳等

图三:“五纵三横”综合运输通道示意图

专栏9:“五纵三横”综合运输通道

纵一:京九综合运输大通道。由京九铁路湖北段,京九客运专线湖北段,大(庆)广(州)高速公路湖北段,106国道等组成。

纵二:京广综合运输大通道。由京广铁路湖北段,京广客运专线湖北段,武咸城际铁路,京港澳高速公路湖北段,武汉城市圈环线高速公路孝感、仙桃、洪湖段,咸宁-通山、通山-界上高速公路,107国道,武汉天河机场等组成。

纵三:随岳综合运输大通道。由宁西增建二线随州段和长荆线天门-仙桃、长荆线天门-潜江-监利铁路,随岳高速公路等组成。

纵四:焦柳综合运输大通道。由焦柳铁路湖北段,荆岳铁路,二(连浩特)广(州)高速公路湖北段,207国道,襄阳机场等组成。

纵五:十宜恩综合运输大通道。由三门峡-宜昌铁路,郧县-十堰、十堰-房县、保康-宜昌、恩施-来凤、恩施-奉节、宣恩-黔江、谷城-孟楼高速公路,209国道,恩施机场、宜昌机场、神农架机场、武当山机场等组成。

横一:福银综合运输大通道。由襄渝、汉丹、武九(江)铁路,武九(江)客运专线,武汉-襄阳-十堰-西安铁路,武黄(石)、武黄(冈)、汉孝城际铁路,福银高速公路湖北段和麻竹、谷竹、十白高速公路,316国道,汉江航运等组成。

横二:沪蓉综合运输大通道。由郑渝铁路湖北段、长江埠-荆门铁路和武汉-天门城际铁路,武荆(门)、宜巴高速公路等组成。

横三:沪渝综合运输大通道。由宜万、汉宜、利渝铁路,武汉-仙桃-潜江城际铁路,沪渝、杭瑞高速公路湖北段,荆州江南、洪湖-监利高速公路,武汉城市圈环线高速公路黄石-咸宁段及棋盘洲长江公路大桥,318国道,长江航运等组成。

第二十二章 水利基础设施

继续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防洪减灾体系,提高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以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强化防洪减灾体系

始终把防洪保安放在突出位置,继续推进长江、汉江综合治理,基本解决防洪减灾体系薄弱环节的突出问题,防御洪涝和山洪地质灾害的能力显著增强。完成荆江大堤综合整治工程、洞庭湖区四河堤防工程、汉江中下游堤防及长江、汉江主要支流堤防建设,加强洪湖分蓄洪区东分块蓄洪工程、杜家台分蓄洪区和荆江地区蓄滞洪区续建配套工程、华阳河分蓄洪区西隔堤加固工程建设。加快实施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加快重点中小河流治理,加强重点城市、湖泊防洪工程建设。加强雨情、汛情、旱情监测预报系统建设,提高防汛抗旱应急能力。深入开展山洪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和预警系统建设,实施山洪灾害防治工程建设。

二、完善排涝灌溉工程体系

加快大中型骨干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加强灌排渠系配套及清淤整治,提高排水效益,加强渍害中低产田改造。强化灌溉工程建设,继续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骨干工程建设,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着力加强粮食主产区小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抗旱工程建设,着力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重点加强干旱易发区的抗旱应急水源及配套设施建设。

三、加强民生和生态水利工程建设

继续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加快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工程建设。加强三峡库区、丹江口库区、大别山南麓、清江流域、汉江上中游、幕阜山区、桐柏山区等地区水土保持,力争五年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9500平方公里。实施地下水监测工程,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加强重点河湖水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建设,力争使武汉江湖连通工程、黄石磁湖和大冶湖、鄂州洋澜湖、咸宁淦河、孝感澴东、十堰泗河等河湖水生态建设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

第二十三章 信息基础设施

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信息技术的公共服务能力与应用水平,建设“数字湖北”和“智慧武汉”,基本建成覆盖全省、多网融合、安全可靠的综合信息基础设施。

一、有效配置和优化完善网络资源

以武汉为中心,以襄阳、宜昌为支点,加快光纤宽带互联网、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和广播电视网络的数字化改造升级。顺应网络融合的发展趋势,推动网络资源的整合利用、综合利用、共建共享,推进“三网融合”试点。优化网络布局,建成各地、各类信息网络互联互通的骨干传输网,发挥有线、无线、卫星、光电等技术和网络优势,大力发展融数据、图像、声音等于一体的数字化、宽带化、综合化接入网。加大农村网络建设力度,形成覆盖全省城乡的交互式、多功能信息传输网。以3G系统建设为重点,以龙头企业为牵引,加快建设全省无线数字共网平台,建成技术领先、功能齐全、覆盖全省及各行各业的现代化无线应用和管理网络。支持武汉市开展“智慧城市”试点。

二、完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体系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完善基础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实现基础数据的整合与共享。加强信息安全预警和应急处理,实行重要信息系统和安全保密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保障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全面提高信息安全防护能力。

第二十四章 能源产业

坚持节约能源优先,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核电,优化发展火电,有序开发水电,加快发展新能源,合理消费煤炭,积极引进省外能源,增强能源储备能力,构建安全、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

一、积极发展电力

逐步提高电能在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力争发电总装机达到3980万千瓦(不含三峡电站)。

大力发展核电。力争咸宁核电项目“十二五”末基本建成,开工建设浠水核电项目,在鄂东负荷中心以外地区开展第三个核电项目前期工作。

优化发展火电。在负荷中心和电源支撑薄弱的地区,建设一定容量高效、清洁、环保的大型火电机组。根据国家煤运通道规划建设情况,适时启动路口电站前期工作。在大中型城市与热负荷集中的工业园区,建设一批热电联产项目,试点建设分布式能源。继续抓好落后小火电机组的淘汰工作。鼓励对现有30万千瓦级机组进行供热改造。火电装机达到2445万千瓦。

整合利用水电资源。重点抓好汉江梯级开发和潘口、江坪河、淋溪河、龙背湾、姚家坪、孤山等水电站项目建设。对流域电站进行资产整合,实行梯级调度。适时配合核电项目建设一定容量的抽水蓄能水电机组。综合改造部分利用率低、存在环境安全隐患的水电项目。积极争取提高湖北三峡分电比例。水电装机达到1415万千瓦(不含三峡电站)。加快发展新能源。在生物质能源丰富地区,建成一批规模化秸秆、稻壳等农林副产品发电项目,建设好武汉、黄石、襄阳、孝感、宜昌等大中型城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抓好一批沼气发电项目建设。推广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发电。实施一批风电建设项目。争取新能源发电装机达到

120万千瓦。建设现代化坚强智能电网。加强输配电能力建设,提高省外电力输入和地方承接能力。建设晋东南—南阳—荆门第二通道及荆门—武汉特高压通道,大幅提高“襄十随”电网通道适应能力。基本形成“宜荆荆”电网依托荆门、荆州特高压站分区供电的格局。逐渐形成鄂东电网依托特高压交直流、核电集中供电的格局。加强与周边省市电网的联络线建设,形成1000千伏等级双回路为主高等级大容量的联络格局。加强智能电网发展研究,提高电网优化配置电力的能力。

二、合理消费煤炭

坚持合理消费煤炭的原则,抑制煤炭消费过快增长。加大煤炭资源勘查力度,抓好煤矿整合改造。提高劣质煤综合利用率。在内蒙古、山西等煤炭资源富集区建设煤炭供应基地,加强运煤通道建设,提高煤炭供应保障能力。探索输煤输电并举的省外能源输入新模式。

三、保障油气供给

对武汉石化、荆门石化两大炼油厂进行扩能改造,对“仪长”原油管线进行扩能或新建沿江输油管道,确保两大炼油厂生产需要。完善“兰郑长”成品油管道等输油管道分输网络管线,提高成品油供应能力。积极鼓励乙醇替代成品油,建设燃料乙醇生产基地。多渠道争取天然气资源,加快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全省天然气应急预案。加快储气调峰设施建设和城市天然气利用等相关工作,保障全省天然气用气安全。

四、加强能源储备

加强能源储备,保障能源安全。争取国家在我省建设国家级石油、煤炭、天然气储备基地,布点煤炭交易(集散)中心,建立华中电力交易中心。抓好武汉、宜昌等煤炭储备配送物流中心建设。支持云应地区和潜江建设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库和天然气地下储气库。加强能源区域合作,积极参与开发利用省外能源资源。

第七篇 实施科教兴鄂和人才强省战略

发挥科教优势,集聚创新要素,激发创新活力,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推进教育强省建设。培养造就各类人才,建设人才强省。

第二十五章 自主创新

全面贯彻国家“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应用技术的自主研发和先进技术的自主应用为重点,着力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以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柱产业、农业为重点,突破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大力推进创新型湖北建设,完善落实鼓励创新的政策法规,优化创新环境,释放科技生产力,为全省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提供重要支撑。全省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0%以上,进入全国前列,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5件。

一、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积极培育创新主体,制定企业梯队培养规划。鼓励和引导行业龙头企业增加科技投入,积极应用创新成果,引领行业自主创新;扶持一批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一批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品牌;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专项行动,着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完善产学研合作的利益机制,鼓励和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实验室或研发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建立一批产学研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新型创新组织,鼓励技术等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

二、加强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与转化

围绕光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制造、生物医药、节能环保及冶金、汽车、化工、建材等重点产业,加强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的技术创新。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在动植物新品种培育,农作物高效低耗种植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畜禽、水产高效低耗、环境友好养殖技术等重点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围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改善生活环境,在生态环境、人口与健康、特色矿产资源、公共安全等领域,加强民生科技领域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加强农业、能源、信息、机械制造、化工材料等领域应用基础研究,推进基础研究与产业技术需求的结合,提高应用基础研究水平。实施重大产业发展科技专项和应用示范工程,推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

三、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和创新平台建设

加快建设一批国家和省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创新平台,推进开放共享和高效利用。积极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在硅酸盐建筑材料、电磁科学、生物地质、大地测量等领域建设高水平国家重点实验室。加快建设和完善产业公共技术研发服务、科技投融资、创新创业服务等平台。鼓励和引导行业龙头企业建立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湖北省科技馆新馆。

四、完善科技创新支持政策

保持财政科技经费投入稳定增长,深化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改革。全面落实企业研发投入加计扣除、研发设备加速折旧、所得税减免等激励政策,完善和落实政府采购及首购政策。实施知识产权质押等鼓励创新的金融政策。建立健全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优先采用和推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完善科技成果评价奖励制度。支持襄阳、宜昌等争取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

五、推进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

全面落实国务院批复要求,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培养、集聚创新人才为关键,以加快科技创新资源整合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为重点,省市共建、先行先试,大力推进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不断探索创新发展的新机制、新路径、新模式。率先形成更具活力、更有利于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培育集聚一批优秀创新人才特别是产业领军人才,研发和转化一批国际领先的科技成果,做强做大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培育一批国际国内知名品牌,全面提高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自主创新能力

和辐射带动能力,打造享誉世界的“中国东湖·世界光谷”,为把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建成为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排头兵、世界一流的高科技园区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十六章 教育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障全省人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服务社会的要求,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基本建成教育强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9年。

一、积极发展学前教育

加大政府统筹力度,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新农村建设规划,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全省乡镇中心幼儿园达到示范性幼儿园标准。加强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推进城乡幼儿园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加强学前教育办园管理。

二、巩固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水平

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义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工程”、“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工程”、“义务教育学生关爱工程”、“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健全督导评估机制。缩小校际差距,优化农村教育布局和结构。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

三、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大体相当。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增加优质高中教育资源,促进普通高中高质量、多样化、特色化发展。解决好贫困家庭高中生上学难的问题。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5%。

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围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具有湖北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政府统筹、校企合作、集团化办学为重点,探索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体制机制,深入推进校企合作。稳定形成100所左右中等职业学校、50所左右高等职业院校与一批企业合作开展一体化办学。建设好10所左右国家级示范性(骨干)高等职业院校、15所左右省级示范性(特色)高等职业院校、40所国家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100所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重点支持建设职业教育园区。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重点建设100个国家级实训基地。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建成100所劳动预备制培训示范学校。加强服刑人员、劳教(强戒)人员职业技术教育。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提高职业院校学生创业就业能力。

五、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增强高等教育的办学实力和竞争力,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形成具有特色和活力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继续实施“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与质量提高工程”,深化部属高校与省属院校、示范性高职院校与民办高职院校的对口支持合作。重点建设30个左右“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200个左右校内外“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20个左右“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20个左右“高校自主创新重点基地”,每年组织1000名左右高校青年教师深入企业服务。支持在鄂部委属高校建设10个左右一流学科,支持省属高校重点建设50个左右重点一级学科。确定100个左右本科和高职专业点,组织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高等教育的服务和辐射能力。重点支持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争创世界高水平大学。积极支持其他部委属高校争创国际知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加大省属高校建设力度,重点建设若干所具有较高办学水平和鲜明学科特色的国内知名高水平大学,支持具有行业背景的高校进一步增强学科特色和优势,提升省属高校整体实力、办学水平和在全国高校中的地位、竞争力。加大地方高职院校建设力度。加强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教学基本建设,规范办学行为,引导其健康发展。推动部省高校合作,促进教育资源共享。

六、加快发展继续教育

加大终身教育机构网点的布局和建设力度,建设规模合理、实用性强的老年人学习活动场所,努力构建覆盖全省人民群众的终身学习支撑平台,开通具有便利性、多样性、开放性的继续教育通道,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人人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七、支持特殊教育和民族地区教育发展

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健全保障机制,切实保障残疾少年儿童的受教育权利。完成72所市、县特殊教育学校新建和改扩建。支持发展民族教育。促进民族地区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做好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对口支持工作,加强我省内地西藏班、新疆班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开展民族团结教育。

八、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质量评价、考试招生制度。按照国家部署,开展“统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探索职业教育公益性实现途径”和“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等改革试点。扩大教育开放,提升教育辐射力和国际化水平。推进部省共建武汉城市圈教育综合改革国家试验区建设和教育改革试验。

九、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楚天中小学教师校长卓越工程”,对优秀教师、校长进行重点培养,提高教师业务水平。鼓励优秀人才终身从教。依法保障教师合法权益,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完善教师管理制度。实施“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选派2万名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乡镇学校任教。从城镇学校选派一大批具有较强管理能力、较高教育教学水平的校长、教师到乡镇中小学校任职任教。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免费培训10万名农村教

师和校长。完善“楚天技能名师”制度,加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加大“楚天学者”计划实施力度,加强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十、促进教育公平

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健全教育资助制度,扶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采取重点带一般、示范带普通、部属院校支援地方院校、发达地区支援山区和欠发达地区等方式,广泛开展教育共建联动和对口支持。实施“城镇教师援助农村教育行动计划”,组织2.5万名城镇教师到农村支教,推进5000名城乡中小学校长双向交流任职。促进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机会公平。

十一、增加教育投入

依法建立健全并落实财政性教育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拓宽教育经费筹措渠道,健全和完善以政府为主的教育多元投入体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优先保障教育。保证教育财政拨款增长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并使按在校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第二十七章 人才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加快推进人才强省战略。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创新机制、激发活力、以用为本、人尽其才、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指导方针,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以人才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为动力,以重大人才工程建设为抓手,以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建立健全政府宏观管理、市场有效配置、单位自主用人、人才自主择业的体制机制,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明显提高人力资本投资比重。营造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平等公开和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推动人才事业全面发展。在中部地区率先建成人才强省,进入全国人才强省行列。人才资源总量达到790万人。

一、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党政人才队伍。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以领导干部为重点,造就善于治省(市、县)理政的领导人才,建设政治坚定、勇于创新、勤政廉洁、求真务实、善于推动科学发展的高素质党政人才队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适应全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需要,以提高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国际、国内竞争力为核心,以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为重点,加快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职业化、市场化、专业化和国际化,培养造就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和高水平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以提高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为重点,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打造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高技能人才队伍。适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全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

心,着力提高职业培训和职业鉴定质量,以技师和高级技师为重点,大力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形成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和经营能力为核心,以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农村生产经营型人才为重点,着力打造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数量充足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社会工作人才队伍。适应构建和谐湖北的需要,以人才培养和岗位开发为基础,以中高级社会工作人才为重点,培养造就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二、推动人才结构战略性调整

健全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多元人才投入机制,加大人才发展的投入,提高人才投资效益。建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人才发展基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大幅度提升各类人才的整体素质。建立健全科学的创新型人才评价、使用、激励、流动机制,加快创新型人才培育、流动与共享。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全省人才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三、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和紧缺人才

组织实施十三大人才工程(计划)。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和综合服务平台,改善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环境和生活环境,吸引一批国际领军人才。依托国家和省人才培养计划,建立和完善从基础教育到专业培训的梯级创新型人才资源储备。加大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培养力度,建立完善鼓励科技人才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创业的考核评价机制,引导各类科技人才更加注重研发成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贡献,适应全省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和构建和谐湖北的需要,造就一批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注重培养造就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支持我省科学家有组织、有计划、有准备地参与国际科技组织的管理工作,培养我省国际科技人才。通过“华创会”等引智平台引进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发展的紧缺型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外国经济技术专家及文教专家,为提高我省自主创新能力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撑。

专栏10:十三大人才工程(计划)

1、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开发工程

2、高端人才引领培养计划

3、“123”企业家培育计划

4、科技人才向经济发展一线集聚工程

5、名师、名医和文化名家造就工程

6、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工程

7、“金蓝领”开发工程

8、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

9、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工程

10、海内外人才回归、引进工程

11、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

12、高等学校毕业生基层创业计划

13、人才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程

四、创新人才体制机制

实施有利于促进科教、人才优势转化的十大政策,创新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机制,营造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人才制度环境。消除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建立工资报酬与贡献挂钩的分配机制,鼓励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坚持自主培养开发与引进国内外人才并举,开辟人才引进绿色通道,积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外省市人才。用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为人才充分发挥才干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积极利用国内外教育培训资源培养人才。创新人才评价机制,改变院校、院所人才评价中过于注重论文的状态,增加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效果的比重。

专栏11:促进科教、人才优势转化的十大政策

1、促进人才投资优先保证的财税金融政策

2、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政策

3、引导人才向农村基层和艰苦地区流动政策

4、人才就业创业扶持政策

5、有利于科技人员潜心研究和创新的政策

6、推进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合理流动政策

7、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

8、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人才发展政策

9、引导用人单位加强人才开发的政策

10、知识产权保护政策

第八篇 保障和改善民生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就业增收,加强公共服务,完善社会保障,努力让全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第五篇: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十二五规划

十堰市郧西县“十二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

“十二五”时期(202_~202_年)是我国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我市加快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战略机遇期。根据全市“十二五”规划编制指导意见,为更好地推进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十堰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提供有力支撑,特制定本规划。

一、现实基础与发展机遇

“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把工业兴市作为振兴十堰经济的重要战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克服了东风两个“总部”搬迁、部分产业发展受限、世界金融危机三大不利因素的影响,进一步做强做大汽车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特色产业,工业经济呈现出速度加快、结构优化、后劲增强、厚积薄发的良好态势。

(一)现实基础

1、工业经济总量与效益同步快速增长。坚持工业兴市发展战略不动摇,抢抓“两个比照”、扶贫开发、扩大内需等一系列政策机遇,精心组织经济运行,将土地、资金、人力等要素资源向工业倾斜,全市工业经济连续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工业规模迅速壮大,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202_年,全市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363亿元,是202_年的2.6倍,年均增长21%;实现工业总产值1313亿元,是202_年的3.19倍,年均增长24%;实现销售收入1282亿元,是202_年的1.9倍,年均增长14%;实现利税150亿元,是202_年3.55倍,年均增长28%;规模以上工业达到915家,是202_年的2.75倍,比202_年净增582家。

2、工业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坚持实施项目兴工战略,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建设步伐,着力培植工业发展后劲。“十一五”期间,全市实施1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533个,总投资315亿元。预计“十一五”期间工业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00亿元,是“十五”累计投资的3.26倍,净增208亿元,超规划目标80亿元,竣工投产项目370个。东风渝安20万辆扩能、东风实业3万辆整车、正和车身3万辆等重大项目建成投产。随着一批重点建设项目的竣工投产,企业的工艺装备水平和生产能力有了较大提升,整车产能由202_年的25万辆提高到50万辆;改装车由5万辆提高到10万辆以上;汽车轮胎由200万套提高到800万套;水电装机容量由130万千瓦时提高到200万千瓦时;新建干法水泥生产线4条,产能由200万吨提高到600万吨等。项目建设基本形成储备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的良性循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为完成全市“十一五”规划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

3、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坚持以优势产业和优势资源为依托,实行整车与零部件两手抓、城区工业与县域工业两手抓,着力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地方工业已成为全市工业的重要支撑。202_年地方工业产值达到650亿元,占全市工业的比重由202_年的33%提高到50%,地方汽车工业占全市汽车工业的比重由202_年的25%提高到40%以上。同时,产品结构更趋合理,形成了重、中、轻、微、客、低速货车、各类专用车等全系列发展态势,产品覆盖整个商用车领域。二是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水(火)电产业: 202_年全市建成投产电站发电量98.5亿千瓦时,是202_年的2.12倍,年均增长16%;建材工业:202_年实现产值17.5亿元,是202_年的13倍,年均增长65%;农副产品加工业:成功引入农夫山泉、雨润集团、润田、康师傅等知名企业落户十堰,202_年实现产值11亿元,是202_年的3.7倍,年均增长30%;医药产业: 202_年实现产值17亿元,是202_年的2.1倍,年均增长20%;装备制造业: 202_年实现产值56亿元,是202_年的4倍,年均增长32%;电子信息产业: 202_实现产值19.07亿,是202_年的2.76倍,年均增长30%。

4、科技创新能力得到增强。坚持实施精品名牌战略,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加大科技投入,努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全市现有高新技术企业37家,202_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44.7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的11%;拥有省级以上名牌产品43个,省著名商标23件,其中“通达”牌消声器获国家级名牌产品和国家驰名商标,实现了国家级名牌产品和国家驰名商标“零”的突破,名牌产品实现产值126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的15%;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1家,比202_年增加8家。

5、骨干企业实力快速提升。大力实施“双亿工程”,推进地方企业做大做强,一批“双亿”企业迅速成长。202_年规模过亿元企业达到130家,比202_年新增90家;过5亿元的企业达到16家,比202_年新增12家;过10亿元的企业达到7家,比202_年新增5家;过20亿元的企业达到4家,比202_年新增3家;新增过40亿元企业1家,新增过50亿元企业1家。同时,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东风渝安微型车挤身行业前三,万向通达的燃油箱和消声器、郧县佳恒的汽车液压装置、同创的钢质同步器齿环、华昌达的汽车生产线、天涯的汽车暖风装置等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在全国同行业中名列前茅。

6、工业园区建设方兴未艾。按照“统筹兼顾、整合资源、集约发展、跨区发展”的总体思路,努力打造“一大八特”齐头并进、共同发展的格局。目前,我市经国家三部委和省政府批准设立的各级各类开发区共9家,达到每县1家,其中省级开发区1家,省管开发区8家。近几年来,我市投入10多亿元实施山地整理项目,新增项目建设用地近5万亩,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基本完备。同时,大胆探索工业园区建设新模式,引入民营机制,采取以商招商、组团招商等形式,如普林工业园于202_年开始建设,园区面积达1500亩,入驻企业近200家,园区规模每年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成为全市规模最大、人气最旺、综合效益最好的工业园区。202_年全市开发区、工业园区注册企业达4400个,从业人员7.2万人,实现工业总产值达到375亿元,税收8亿元,已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7、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坚持把节能减排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大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着力推进结构调整、自主创新和转变发展模式,积极推广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淘汰落后产能,关停了112家严重污染企业,整改了300多家排放超标企业,拒绝了30多家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入驻,淘汰了150万吨机立窑水泥产能。可顺利完成“十一五”工业综合能耗下降20%的目标。“十一五”期间,我市工业经济虽然取得了突破性发展,但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工业结构调整任务艰巨。在整个工业结构中,汽车工业“一枝独秀”,占据十堰工业总量的70%以上,冶金、化工、电力仅为5~10%,其他产业均在5%以下,不能对全市工业形成有力支撑。二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突破900家,但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相对较少,企业生产的产品大多源于引进、扩散与模仿,且科技含量很低,附加价值不高,基本上处于产业链低端,缺乏市场竞争能力。三是土地资源瓶颈日益凸现。现已整理的山地已经布满了项目,一批重点园区和重大项目建设用地未能及时满足,工业用地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四是县域工业发展滞后。202_年六县市县域工业增加值82.1亿元,远低于城区工业增加值281.3亿元的水平,六县市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工业比重为22.6%,比全省水平低22.4%。县域工业发展任重道远。

(三)发展机遇

1、国家宏观经济持续向好。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走势看,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步伐进一步加快,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量,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不会改变。这为我市工业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

2、推进区域协调经济发展继续深化。一是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促进中部崛起战略,十堰作为同时享受“两个比照”的地区和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地区,将面临国家诸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扶持政策的重要机遇。二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进入关键时期,十堰面临国家在产业发展、生态保护、对口支援等政策支持的重要机遇。三是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推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规划》建设,十堰作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核心板块,给我市发展旅游、水电、生物医药、农副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带来重要机遇。

3、工业发展的基础条件趋优。一是交通瓶颈制约将被彻底打破。“十二五”期间,我市可望完成“一个机场、两个码头、三条铁路、四条高速”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十堰将成为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城市之一,有利于我市开展招商引资、发展旅游、承接产业转移。二是山地整理为工业发展拓展了空间。“十二五”期间,我市将继续实施山地整理项目,争取再开发5万亩,工业发展的空间将得到进一步拓展。

4、汽车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我国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较快稳定增长的态势,国家继续加大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力度,商用车也将会以高于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发展。随着东风公司“863”、“61”行动计划的实施,东风渝安50万辆微型车、三环专汽10万辆整车等重大项目的建成,我市汽车产业将会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和打造“百万量级汽车城”两大目标,积极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加快发展为主题,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动力,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努力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进一步做强做大汽车产业,加快发展特色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不断提高我市工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实现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坚持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和谐。十堰是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核心板块,六县市已被国家列为限制开发区域,工业发展与生态保护不可偏废。我们必须突出可持续发展理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限制高耗能、杜绝高污染产业发展,加强环境保护,集约利用资源,实现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2、坚持工业化与城镇化相促进。按照市委市政府的“两带一中心”战略部署,“十二五”期间,我市将着力推进竹房百公里城镇带和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强化十堰城区的产业集聚和龙头作用,加强十堰城区与“两带”的全方位对接,按照专业分工、区域协作、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突出重点的原则,促进十堰城区与“两带”在产业、产品、经济、技术等方面的高度融合,加快城镇化进程。

3、坚持园区建设和集群培育相结合。结合山地整理,着力建立由市区工业新区、省级经济开发区、重点乡镇工业功能区三个层次的工业集聚发展平台,大力培育产业集群。从空间规划、产业布局、龙头企业培育、招商引资、项目把关等方面着手,培育和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集群。

(二)发展目标

通过“十二五”的努力,工业经济的总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升,将十堰建设成为“百万量级汽车城”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工业总量。到202_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2600亿元,年均增长20%。其中,汽车工业总产值1800亿元,其他工业总产值70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800亿元,年均增长20%。——工业投资。“十二五”期间,全市工业投资累计超过800亿元,年均增长10%。——规模企业成长。到202_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达到1500家以上,其中过1000亿元企业1家,过100亿元企业3~5家,过50亿元企业4~6家,过1亿元150家。——工业产业结构。到202_年,形成以现代汽车工业为主导,以电力工业、农产品加工业、装备制造业、生物医药和电子信息产业为支撑的新型工业产业结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的比重达到14%以上,东风公司十堰基地、城区工业、县域工业形成4:3:3的结构。——科技创新。到202_年,建设2~4个国家级、20个省级技术中心或工程研究中心,形成具有较强自主研发能力的技术创新体系;新产品产值率达到35%,重点企业和企业集团技术开发投入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3%以上。——名牌创建。到202_年,形成80个湖北省名牌产品,创立5~8个中国名牌产品。——节能减排。到202_年,全市工业万元增加值水耗、能耗要比“十一五”期末有明显下降,达到省定指标要求。

三、产业布局与发展重点

(一)产业布局 根据我市工业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和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的工业用地规模,充分考虑现有各区、县、市产业发展和布局的现状,我们将按照“一城两带”的产业布局构架,构建主导产业突出、产业梯次合理、专业集聚、特色鲜明、协同发展的格局。“一城”是指十堰主城区。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构建以整车为龙头,以汽车总成和零部件为支撑,包括研发、试制试验、会展、交易、物流和生产装备在内的汽车产业聚集区。重点抓好“六大产业园区”和“三个中心”建设。“六大产业园区”:以东风公司8万辆重型车项目和三环10万辆整车项目为为核心的整车产业园,以东风商用车发动机、变速箱为核心的动力产业园,以东风渝安项目为核心的微型车产业园,以东风零部件项目为核心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园,以经济型商用车项目为核心的东风实业公司工业园,以汽车装备项目为核心的装备产业园。“三个中心”:汽车及零部件检验检测中心、汽车会展中心、汽车钢材加工配送中心。“两带”:一是汉江生态经济带,包括丹江口市、郧县、郧西。充分发挥其距十堰城区较近和现有产业基础,把丹江口市、郧县、郧西县纳入建设“百万量级汽车城”的范围,成为十堰汽车产业聚集区的两翼。郧县重点发展中重型商用车、低速货车、车桥、车架、车厢等;丹江口市重点发展电动汽车、传动轴、液压油缸等;郧西重点发展数控机床、差速器壳等。同时,三县市要结合山、水、矿产等优势资源,在满足环保要求的前提下,发展生物医药、矿泉水(饮料)、矿产资源开发等产业。把汉江生态经济带建成低碳产业聚集区。二是竹房百公里城镇带,包括房县、竹山、竹溪。这三个区域拥有丰富的农林水资源和矿产资源,努力建设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房县片区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优质饮用水、中草药饮片等绿色产业;竹山-竹溪片区重点发展水电、矿产加工、农副产品加工、生物医药等产业。把竹房城镇带建设成为全省山区城乡一体化试验区。

(二)发展重点

围绕“一主四大”的发展战略,进一步做强做大汽车主导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形成一个千亿产业(汽车)、六个百亿产业(电力、农副产品加工、装备制造、冶金、化工、建材轻纺)、两个50亿产业(生物医药、电子信息)。

1、进一步做强做大汽车工业

紧紧围绕“百万量级汽车城”建设目标,通过培植10大整车企业、10大专用车企业、100家过亿元汽车关键零部件企业,力争到202_年全市汽车产销量突破100万辆,汽车工业产值达到1800亿元,把十堰市建设成为中国最大的商用车和关键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重点项目有: ①东风公司“863”计划。到202_年,东风公司在十堰投资100亿元,实现整车产品的升级和能力提升,突出核心总成的研发与生产,全面提升汽车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形成中重型商用车20万辆、发动机20万台、变速箱20万台的生产能力;新建6万吨重型钢板弹簧、50万只卡滚车轮生产线、9000吨乘用车紧固件生产线;完成悬架弹簧公司、车轮公司、紧固件公司的迁建扩能;完成设备制造厂的迁建扩能;提升客车研发生产水平,具备高端大客车的生产能力;提升特种商用车、军用越野车产能。②东风实业公司的汽车及零部件项目。规划投资20亿元,重点发展微型车、经济型商用车、专用车和客车,形成微型车50万辆、经济型商用车10万辆、专用车3.5万辆、客车1.5万辆的生产能力,力争新建微型轿车生产基地,产销量达到5万辆。③地方整车、专用车和零部件项目。地方汽车及零部件工业要坚持依托东风,面向市场,差异化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地方整车生产,力争到202_年地方整车(除东风品牌以外)达到35万辆,汽车零部件基本形成层次分明、分工协作、产业链完整且具备较大规模的合理体系。重点整车、专用车项目有:三环专汽的10万辆整车基地建设;湖北川路10万辆商用车项目;陕汽宝华十堰分公司5万辆商用车项目;郧县神河联达5万辆轻微型专用载货车生产能力技术改造项目;驰田公司1.5万辆专用车扩能项目;安远专用汽车2万辆产能基地项目建设;神鹰公司3万辆专用车项目建设。重点汽车零部件项目有:支持运意、光社、海奥等车桥企业发展,力争到202_年车桥产能达到40万辆份;支持正和、三环、方鼎等车身企业发展,力争到202_年车身产能达到40万台;支持学世工贸、先驰、香亭等车架企业发展,力争到202_年车架产能达到40万台;支持郧县佳恒、丹江民乐、十堰大旗等企业开发生产汽车和工程液压系统,形成年产各类液压总成20万台(套)的能力;支持同创公司开发生产机械式自动变速箱同步器总成,系列同步器生产能力达到120万套;支持广奥减振器公司、东风(十堰)汽车减震器公司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减震器,形成100万套的能力;以郧县凯琦为核心企业,打造鄂西北汽车铸造件加工中心,形成40万吨的生产能力。

2、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冶金工业。“十二五”期间,我市冶金工业将加快传统装备技术改造,优化产品结构,注重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强化节能减排,重点推动钢铁、有色金属、钒加工产业的改造升级,力争使钢材、汽车专用钢、模具钢、无缝钢管等产能共计达到150万吨,五氧化二钒、钒铁、氯化钒产能达到3.5万吨。到202_年,全市冶金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00亿元。重点项目有:丹福扩建20万吨铸胚及无缝管生产线,扩建30吨直接还原铁生产线;福堰新建70吨电炉及50万吨汽车专用钢生产线;榕峰新建40吨电炉及50万吨高强度建筑钢项目;丹江铝业开发生产5万吨高纯铝和6000吨电子铝;益民铜材新建2万吨高精铜带生产线;郧西城关矿化工业园建设年产5000吨五氧化二钒生产线、钒铁深度系列开发、2万吨金属镁生产线;丹江口市福瑞德建设钒业工业园项目,形成钒铁5000吨、高钒铁4000吨、氯化钒202_吨及钒电池的生产能力。——化工产业。“十二五”期间,我们将围绕汽车产业和地方资源优势,按照节能环保的要求,加快工艺装备的改造升级,形成年产汽车轮胎1200万套、汽车橡塑制品2万吨、炸药3万吨、化肥40万吨、黄磷20万吨、单宁酸2万吨的能力。到202_年,全市化工产业实现产值100亿元。

重点项目有:双星东风建设1200万套汽车轮胎项目;丹江东圣开发生产燃料甲醇系列开发及废水闭路循环改造项目;郧县天神建设15000吨膨化硝铵炸药、5000吨乳化炸药生产线;郧西海天开发生产聚丙烯扩能及系列产品项目;十堰飞纳科开发生产纳米塑料材料及制品项目;竹山天新进行单宁酸系列深加工项目;湖北万润高性能锂电池生产线项目等。——建材轻纺工业。提高粉煤灰、煤渣等工业废渣资源的综合利用,促进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满负荷生产,积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新型化工建材,限制淘汰“一小一砖”(小水泥、实心粘土砖);加快纺织产业升级,重点抓好金鼎集团10万锭扩能项目、丹江口万年纱业开发精梳高支纱项目,支持湖北中绫丝绸和江郧丝绸开展蚕丝绸深加工和坯布生产;科学开发绿松石、米黄玉、板材等特色资源,推进资源的精深加工,努力把竹山、郧县分别建成世界绿松石珠宝佩饰加工贸易中心、米黄玉加工贸易中心。到202_年,全市建材轻纺工业产值达到100亿元,出口创汇达到1000万美元。——电力工业。以建设湖北第二大水电能源基地为目标,加快潘口、龙背湾、孤山、小漩等水电项目建设,启动火电项目建设。完成堵河流域、汉江流域的水电开发,完成竹溪汇湾河流域的梯级开发,建成一批装机1~5万千瓦小型骨干电站。积极争取120万千瓦热电联共项目尽早开工建设。到202_年,全市电力工业实现产值100亿元以上。重点建设的水电站有:潘口电站(51万千瓦)、夹河关电站(27万千瓦)、龙背湾电站(20.1万千瓦)、孤山电站(16万千瓦)、水漩电站(5万千瓦)、浙江纵横集团(17.1亿千瓦)。——农副产品加工业。到202_年,全市规模以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产值达到100亿元,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150家以上,其中省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30家以上,省级以上知名品牌达到20个以上。重点项目有:着力打造湖北武当道茶品牌,支持龙王垭、圣水茶场、梅子贡有限公司、武当山八仙观等企业的发展。到202_年,产值达到50亿元;培植以十堰渝川、竹山兆华、竹溪顺溪、郧西益群、丹江习大嫂等蔬菜及山野菜加工等龙头企业,到202_年实现保鲜、加工产值20亿元;支持房县聚达、神武山珍、伏龙山珍、武当山珍等食用菌企业发展,到202_年鲜菇、干菇、黑木耳加工产值达到6亿元;兴建2-3家薯类深加工企业,到202_年薯类加工产值达到5亿元;支持丹江福润禽业、十堰伊兰清真、房县天森等肉类加工企业发展,到202_年产值达到20亿元;支持丹江柳氏风味鱼、博奥等水产企业发展,到202_年全市水产品总量达到11万吨,年加工产品3万吨,产值达10亿元。

3、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围绕我市优势产业和优势资源,大力发展汽车装备制造业、以汽车电子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等。到202_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350亿元以上。——装备制造业。通过培植龙头,整合现有模具和汽车装备生产企业,建设模具工业园区、装备工业园区,构建集“研发、设计、制造、服务”一体化的汽车工艺装备服务体系,培育3~6个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到202_年,全市装备制造业产值力争达到100亿元,使十堰市成为全国机械及汽车工艺装备的重要生产基地。重点项目有:建立汽车模具工业园。采取一次规划、分期实施、滚动发展的方式,规划用地1000亩,建立以湖北先锋模具公司为核心,主要生产冲压模具、塑料模具,形成30亿元的产销规模;建立汽车装备工业园。支持东风装备公司建设汽车装备工业园,规划用地1000亩,通过迁建扩能改造,形成30亿元的产销规模;华昌达重点开发生产汽车装配线、汽车输送线、汽车焊装线,形成10亿元的产销规模;恒力达开发生产汽车车身混流焊装线,形成1亿元以上的规模;高周波、天舒开发生产感应热处理成套设备,形成2亿元以上的产销规模。——新能源汽车。抓好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与生产,做好产品技术储备和生产工艺技术的研究。支持东风特种商用车公司、东风特汽客车、东风实业公司、三环专汽等企业开发生产天然气、混合动力、纯电动汽车,力争到202_年产销量突破5万辆,产值达到100亿元。——电子信息产业。加快发展以汽车电子为核心的电子信息产业,建设天龙汽车电子电器产业园、联增汽车电子产业园,支持天涯、天运、三立车灯、湖北双鸥等企业,大力发展发动机电控系统、温控系统、电控转向、电控制动、电控空气悬挂系统、车身控制系统、启动机、发电机、雨刮器、车灯、汽车集成电子元件、安全气囊系统、欧IV排放消声系统等产品,形成100万辆份能力。到202_年,汽车电子产业产值达到50亿元以上。——生物医药产业。建立3~5个激素原料药和中药现代化科研生产基地,开发10个以上知名品牌,建设5~8家生物医药重点龙头企业,建设中药材基地130~150万亩。到202_年,医药产业实现产值50亿元以上。重点项目有:郧县汉宫天圣医药工业园,新建年产10亿支针剂、4条大输液生产线,形成5亿元的产销规模;丹江口丹澳医药化工有限公司开发生产高档激素,形成2亿元的产销规模;武当生物有限公司采用生物制约,形成年产10亿片剂能力,销售收入达到3亿元;湖北神农本草中药饮片有限公司进行中药饮片、中药颗粒剂扩能,形成1.5亿元的产销规模。

4、加快发展县域工业

县域工业是县域经济的根基。各县市区认真贯彻“一统三分”发展战略,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形成特色。一是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将龙头企业发展作为县域工业的重中之重。二是大力发展资源深加工型特色工业。立足资源搞特色,充分挖掘资源潜力,围绕自身的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大力扶持生产标准高、品牌好、有特色的企业,使资源潜力转变成经济优势,走一条“小产品、大市场”的发展路子;三是发展为汽车产业配套的零部件及装备制造业。县域工业要密切跟踪全市工业发展动态,发展配套产业,培育一批以汽车产业为依托的企业群体;四是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建设区域性中心集镇,为振兴县域工业提供支撑;五是充分利用县域资源优势,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做大做强县域工业。到202_年,全市县域工业产值达到800亿元以上,占全市规模工业的比重由目前的24%提高到30%以上。

四、推进措施与发展环境

(一)强化产业政策导向,推进产业集群发展

本着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产业集聚、一区多园的原则,进一步明确重点区域和产业园区的定位,打造汽车产业聚集区、模具产业园、装备产业园、医药产业园、绿色食品产业园、茶业产业园等。按照新建企业必须进园区,鼓励老企业进园区,推进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建立新上项目会审制度,切实把产业布局规划落到实处。成立由市经信委、市发改委、市住建委、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国土局、市环保局、市质监局等部门以及茅箭区、张湾区、十堰经济开发区组成的项目评审小组,对不符合国家汽车产业政策和区域规划布局、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实行不予支持、不予供地等限制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投入,努力提高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引导企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品,改善品种质量。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和大型企业集团。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争创或嫁接世界名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发展壮大产业集群。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健全“产学研”合作平台,加强同科研院所和高校的联系,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二)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可持续发展

按照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要求,优化生产要素配置,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大力推行节能、节水、节材技术,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推进清洁生产,逐步形成以资源节约型、清洁生产型、生态环保型为特征的新型工业化格局。

(三)加强信息化建设,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

运用政府财政支持的杠杆,着力抓好企业信息化试点和示范工作。调动社会各方积极性,建立企业信息化建设市场运行机制,加快推进产品信息化、制造过程信息化、管理信息化和电子商务。有重点地实施一批信息化装备改造项目、电子商务项目、园区信息化项目。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全国性行业网站,完善信息交流网络和平台。

(四)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工业发展环境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服务企业发展。一是各级各部门要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加大国家、省、市有关支持工业经济、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力度,进一步完善服务承诺、首问负责和限时服务等制度,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二是加大协调服务,帮助企业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审批、用地、评估、资金筹措、配套设施建设等问题,争取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三是举全市之力,全力支持服务东风公司,做好“十二五”规划与东风公司、东风实业、东风汽车零部件公司发展规划的对接。四是继续推进“双亿工程”和“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健全完善相关扶持政策,促进我市工业良性发展。五是鼓励企业上市,培育有上市融资潜能的企业直接上市融资,争取5-10家企业实现上市。六是加强银政企沟通合作,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七是用好工业发展专项资金,鼓励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企业信息化改造等方面的工作。争取建立汽车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实施“百万量级汽车城”建设。

(五)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加强人才资源开发

积极引进培育一批高素质企业家,加快培育企业经营者市场,建立企业经营者人才库,建立健全职业经理人制度,努力引进一批外来经营者。拓宽培训渠道,不断提高企业家的综合素质;营造氛围、正确导向、创造有利于企业家成长和创新、创业的社会环境,充分调动企业家的创造性和积极性。积极引进培育一批高层次科技开发人才。在加强现有人才的教育培训、用好现有科技人才的同时,积极创造条件,降低企业人才引进和培养成本,鼓励企业引进和聘请外来高科技人才。完善职业教育,以短期培训为主,积极培养一批高级产业技术工人。通过人力资源开发,为工业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人力支撑。

湖北省供销合作总社“十二五”规划5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