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会认命
学会认命
老师、家长教育孩子:“只要努力,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于是很多孩子长大后活得很苦很矛盾:“为何努力了,我还是得不到想要的东西?!”
那是因为,老师的话还应该有下半句:“如果努力过后还是解决不了问题,那么你该学会放弃!”
去问一百个女人:“你信不信命”十有八九她们会点头:或是一脸叹服,或是一脸敬畏,或是一脸无奈„„
但凡女人,都信“命运”这回事,虽然谁也说不太清楚“命运”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女人心底,始终有一份“玄秘”情结。为此有很多人批判:“信命者无知!信命运不如信自己!”可是,做人不是时时都可如此自信满满的。事实证明:有些时候,不信命的人,往往活得更苦。
时常有人问起我:“遇到了实在过不去的难关你会怎么办?”答曰:“认命!”
常常,对面的人一脸愕然:“怎么„„怎么可以这样?!”为何不可以这样?人得学会在过不去的关前认命,这不是消极,是善待自己。
你认命吗?学会认命,认命不是消极退缩,而是善待自己
智慧之光:是的,做人,必要一课,得学会“认命”。既然遇到了实在过不去的难关,为何还非要拼命折磨自己硬往里扎?!认命不是退缩,是放过自己。从此后,放自己一条海阔天空的生路!毕竟,凭自身努力可以做成很多事情,但并不是仅凭努力就可以做成所有事情。若你非要执拗:我就是不信命!你可以不信命,但要学会认命!记住:让世界低头,是一种霸气!让自己放手,也是一种魄力!
第二篇:《万箭穿心》:认命 影评
《万箭穿心》:认命 影评
影片《万箭穿心》的故事特别好,想必方方的原著小说也同样精彩。故事中的人物关系不复杂,就是普普通通的一家人,但生死叛离之间,却充满了生活的奥义。生活的载体是人,而人皆有命运。就影片的主旨而言,我认为与“命”相关。
万箭穿心指的是风水上的房屋大忌(英文片名亦为Feng Shui),可谓迷信的天命。影片前半部分剧中人物患难重重,直至家庭解体,生活难以维系。天命的逻辑是这一家三口搬入新家,风水遭煞,才引致破落。而作为人的逻辑,或者说影片中那些隐忍之伏笔,才真正是爱恨交缠的命运捉弄。如果从年代上去推算,丈夫应属于知青一代。他与文盲妻子的婚姻纯粹是命运的错投。他年轻时的青春幻灭,再加上妻子倔强性格的情感压制,让他成为一个唯唯诺诺、奉命行事的空人。影片前半部分所发生的一切恶果,皆由这不容之命因所造成。毋宁说是时代的捉弄。但影片并没有聚焦于时代本身,而是仅仅捕捉人物处理棘手家庭问题时的情感状态。像这样的人物性格速写,恰恰是导演王竞最为擅长的,他此前的《一年到头》和《我是植物人》都在此处术有专攻。祛除故事本身的娱乐性和人物复杂心理的艺术性,我认为在处理普通小人物的性格方面,王竞在《万箭穿心》这部电影里比之前做得最好。当然,这是一种电视化的反差处理,犹如捏面人似的脸谱定型。对于处在现实遭遇中的人,心理更应该是灰色的,纠结的,无奈的,行为往往受到源自于现实的不确定力量的神秘牵引。按理说,《万箭穿心》的剧本更应该处理成为一个综合着政策变换、时代境迁的家国沧桑的故事。很遗憾,导演在此关了玄门,舍大抓小,故事圆了个通透,就连美工也没有尽其所能地还原时代的风貌。www.teniu.cc
在影片前半部分的结尾,妻子是不认命的。一来她不认迷信之天命,二来她不认时代下所不能违的人命。这既是她对丈夫悲剧的结束,也是儿子对她悲剧的开始。影片的重点还是讲女人,尤其是后半部分,重心全部落在了这个作为母亲的女人身上。颜丙燕塑造的李宝莉是相当出色的,除现场有武汉观众对她的发音语感有异意外,几乎每位观众都认同她所饰演的这一母亲角色的命运多桀与挫折坎坷,感动莫名。在后半段的故事里,包括岳母、儿子、建建等所有主要人物都已随着时代的变化重新设定了生活的起点,甚至儿子和建建也都有了物质目标和精神归宿,唯独李宝莉深陷于过去的悲伤与倔抗之中。但是换个角度去看,当所有人都在时代的潮流中随波逐流时,李宝莉却坚守着个人的信仰,以小我的能力去顽强地生活着。影片最感人的段落莫过于儿子绝情弃母的反伦理宿命,李宝莉的悲剧深深地牵动着爱憎分明的观众的心。而影片的艺术性在此处也得到了升华,几乎平视对等的客观处理,并无过分张扬的煽情炒作。作为一个时代的象征,精通数学的儿子的叛逆,是对“母亲”未来的彻底偏离,与其说李宝莉是被条条大路的万箭所伤,莫不如说作为“母亲”的她,是被时代无可避免地碎心穿膛。作为现实里的结局,李宝莉只有选择认命,跟着建建,喊一嗓“婊子养的”,推动着她不会开的机动车,离开那个曾经是信仰的家。
《万箭穿心》的故事是大气的、多义的、反思的,是对后下岗时代的深刻总结与机醒,渗透着无可追回的宿命与哀伤,也抱持着幻化的希望与梦影。如同《钢的琴》里女儿选择离开父亲一样,《万箭穿心》里的李宝莉最终也只能认命,在残忍的现实里与儿子分道扬镳。好一个无可奈何,在这个发展、发展、发展的时代道路上。
影评人/向阳花
第三篇:步履不停认命前行杂文随笔
午后阳光和煦温暖,坐在图书馆窗边的我静静的合上了《步履不停》。早已看过这个电影,也曾经被它感动过。而如今看完是枝裕和写的书,又有了一种不一样的心情。
书中写到了有电影中没有的回忆,叙事依旧是淡淡的。透过那些平淡的语言,在那些琐碎的家庭生活中一家人的情感也生动的体现了出来。就是在这些琐碎的生活中,时光悄悄的流逝,不留痕迹的改变了很多东西的样貌,即使看到的百日红依旧那么鲜艳。如今感觉到父母的老去,那种无力改变的挫败感无法抑制。
就是在这个寒假前夕,我照常父亲打电话让他去车站接我,他一口答应了。临近回家那天,突然接到母亲的电话只说让我下火车后来二院一趟,父亲生病了。我心里无比忐忑,不知道到底是情况。终于到了医院,病房在住院区十二楼,一群人在电梯门口围着,有的手里提着饭,有的拿着CT片子。医院的走廊燥热散发着消毒水的味道,可能是晚上陪护睡不好,一些人的脸色暗黄眼神也有些许呆滞麻木了。我拖着大包小箱的行李站在人群中间有些醒目,但脸上的神情已经和他们一样了。我是一个特别害怕进医院的人,一种说不出缘由的惧怕。
电梯上鲜红的数字缓慢的变化着,从来没有等过这么长时间的的电梯。时间仿佛漫长地过了一个世纪,终于到十二楼。我走到病房外面,透过门中的玻璃看见父亲在床上躺着睡觉,妈妈在一旁忙碌。推门进去,我问母亲到底是怎么回事,她说前几天父亲在工作中突然感到不适,到医院后需要手术,没什么大事。虽然母亲嘴上说的轻松,但我看到她疲惫的脸还有床上躺着的父亲,心里沉重的像压了千斤的石头。
印象中的父亲总是生龙活虎,在外独当一面,在家像是个不可一世的君主。心里一直对这样的父亲嗤之以鼻,也时常奋起反抗和他吵架顶嘴。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他开始变的脾气和顺,有什么事也开始和我商量。时间就这样改变一个人,我忽略了他头上渐渐密集的白发,忽略了他日渐消减的脾气,忽略了他日渐不支的身体,不停地往前走。
我们总是忽略那些平淡生活中的琐事,嫌弃父母的行为对产生烦扰。随口应承父母的许多诺言,没有实现几个。而他们或许已经等不及了,让我们此后再也没有实现的机会了。人生总有一点来不及,产生许多无法挽回的悔恨,从此有些遗憾便只能埋藏在自己心底。《步履不停》中良多没有让母亲坐上他的车,没有和父亲一起去看足球,关于黑山姬的话题也无人谈起。
电影中的结尾是良多带着家人在母亲忌日那天去扫墓,恍然如母亲那天和他一起去给死去的哥哥扫墓一样,而后良多一家人扫完墓便离去,背影渐行渐远,脚下的脚步不会停歇。这样一个戛然而止的结尾,让我潸然泪下。生活就是这样,无论是我们舍得的,还是不得的,都将离我们远去,而我们也会继续前进步履不停。
行行复行行,失去的没有必要在原地介怀了,继续前进珍惜身边的美好吧!
第四篇:最难是认命宾利车主惊变送菜工纪实故事
他曾经是风光无限的千万富翁,一身名牌,开着私家宾利雅致轿车,出入于各种高级会所。谁知,几年后,他虽然还开着那辆宾利车,身份却变成了司机,经常被车的新主人吆喝来吆喝去,受尽屈辱……
他为什么会从宾利车的主人变成宾利车的司机?他为什么死活不愿离开这辆车,另外找份工作干?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不可思议的变故?
名传四方
爱车如命的小子买回了宾利车
车林1970年出生于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房村镇。1987年,他初中毕业后,考入了山东省泰安市的一所重点高中。谁知,两个多月,他在学校里得了严重的失眠症,整夜整夜睡不着觉,没办法,他只好退学,回到了村里。为了生计,1988年春天,车林和村里的工程队一起,去维坊市的一家建筑队打工。
车林干了半年,攒了一些钱后,就回到村里,开始养泰山赤鳞鱼。因为技术不过硬,他花一元钱一只买来的鱼苗死了一大半,赔了2000元钱,在村里传为笑谈。从那以后,车林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做成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让家乡人对自己刮目相看。
1989年,车林来到济南市,在几个大批发市场蹬三轮车给小贩子送货。他每天早晨4点多钟就要蹬着三轮车,赶到批发市场等雇主。菜贩子们对于蹬三轮车的不是呵斥就是扣钱,有一次,车林把菜拉到目的地,累个半死,菜贩子却只给他一半钱。当他和菜贩子争辩时,菜贩子居然给了他两耳光后,扬长而去。最让他气不过的是那些机动车。有时和机动车迎面撞上时,即使机动车走错了路,也不会给三轮车让路,而是鸣着喇叭催车林躲开。如果车林躲得慢了,机动车司机就会从驾驶室探出头来骂他一顿。车林不止一次愤愤地想: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开个车吗?将来我一定要开上最好的车。
车林不甘心永远当三轮车夫,总在琢磨着怎样发财。1990年夏天,他给旧物市场的一个钱姓老板运东西时,发现钱老板店里卖的古董,在他的家乡有很多人家都有。于是,他灵机一动,问钱老板要不要同类的古董。钱老板说:“有多少要多少。”于是,车林回到家乡,挨家挨户地收购古董。那一带很多人家有一些祖上传下来的瓷器、字画和古代家具。由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农村,农民们对于文物的价值一无所知,车林用8元钱买了一只明代的花盘,用42元钱买了一幅清代的画册。他怕钱老板变卦,不敢多收。随后,他带着这两件东西去了济南。钱老板一看车林带来的东西,眼睛都亮了。车林不知道这两件东西值多少钱,但他是个聪明人,尽管钱老板表面上装得很沉着,但车林早已从钱老板的眼睛里看出了这两件东西的价值。钱老板沉吟了半天,说:“我出300元钱。”车林摇摇头,伸出5个手指头。钱老板问:“500?”车林摇摇头说:“不,5000。这个价已经很低了,你不要,我就拿走。”钱老板当即答应,并把5000元钱点给了车林。
车林第一次有了这么多钱,乐得差一点儿在街上跳起来。几年后,当他成为文物行业的半个专家时,才豁然发现他卖给钱老板的那幅清朝的画,在拍卖市场上至少值5万元钱。有了钱后,车林并没有拿去消费,而他把这些钱做本,又去乡下收购了不少的古董,全部都放在家里。然后,他一件件地把它们都拍照下来,把照片拿到北京的文物店里给人家看。谈好了购买意向后,他就回家把东西拿来。就这样,在两年的时间里,车林赚了40多万元。
可是,1995年以后,随着文物收藏热的兴起,大批文物贩子涌向乡下收购民间文物,老百姓渐渐明白了手里东西的价值,轻易不会出手了。因此,车林的生意也一落千丈。于是,他在北京东城区秀水河租了一个店面,开了一家“齐鲁文物店”,收购、出售各种文物,兼卖文房四宝。90年代末期,文物价格飞升,像车林这样的小本生意,根本无法在文物市场立足。于是,他转向玉器生意,卖辽宁岫岩和云南瑞丽的玉石。
虽然车林的生意挣钱,但钱挣得比较艰难。他经常因为流动资金不够而错过一笔笔大生意。因此,他买辆名车的愿望一直没有实现。1999年,他回老家过春节时,村里有人半开玩笑地问他:“你究竟在北京给人打工呢,还是老板?”这句话让车林很受伤。于是,他决心买一辆轿车,为自己挣面子。
2000年冬天,车林花15万买了一辆桑塔纳。春节时,他兴冲冲地开着车,拉着妻子和儿子回泰安老家过年。可是,他的桑塔纳并没有在乡里引起多大的轰动,因为村里有好几户人家有了自己的小轿车,镇里几个农民企业家甚至还开着奔驰和奥迪。车林的桑塔纳在乡亲们眼里显得有几分可笑。过完春节,回北京后不久,车林就把桑塔纳卖了。此后,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攒钱买辆好车,让大家知道我车林是真正的大老板!
2002年夏天,世界名车宾利开始在中国销售,售价900万,引起市场一片轰动。车林的心为之一动,但他的全部资产也不值一辆宾利车。但他下决心:要么不买车,要买就买宾利!2004年秋天,宾利系列的雅致GT开始上市,售价288万元。车林想:尽管不如宾利红章和雅致728那么“牛”气,但宾利毕竟是宾利,就是高人一等。于是,他不顾妻子的强烈反对,把全部的流动资金都集中起来,又向同行一个店主以月息2.5%的高利借了80多万元,凑够了288万元,从车展会上把288万的雅致车开回了家。
买回宾利后,车林兴奋不已。第二天,他就兴冲冲地开车去北京饭店跟新疆的一个大玉石商谈生意。开始,对方对于车林的实力有些怀疑,不想和他继续谈下去。但当车林请玉石商坐上他的宾利去吃饭时,对方对车林开始刮目相看。还没下车,就把生意拍定了。这一笔生意,车林赚了17万元。事后,他拍着宾利那蓝莹莹的车身,像抚摸自己孩子的脸蛋,柔情地说:“宾利呀宾利,你可真是我的财神爷啊!”
2005年春节,车林回泰安老家过年时,真是风光极了。他的宾利停在了院门口,亲友们围着看了半天,没一个人认识是什么牌子的。车林得意地说:“你们当然没见过。这车全国每年才卖40多台,这是咱山东人买的第一辆宾利,这车可是世界名车第一品牌!” 一位镇领导听说车林居然开着宾利回家过年,特地请车林吃饭。席间,他把车林捧上了天,希望他回家乡投资。车林爽快地说:“投个一二百万没问题。”镇领导很高兴,当即指示村长把车林家里一直待批的宅基地给解决了。
痴迷名车
宾利车主惨变司机
平时一有空,车林就约几个朋友,开着车,到高速公路或京郊兜风。宾利车能在短短几秒内将速度从零加到时速100公里。宾利车的减震系统极好,驶过凹凸不平的路面时,车内的人却几乎感觉不到颠簸。停车休息时,只要轻按按钮,后挡板内就会出现一个22英寸的超薄屏幕,后车厢顿时变成了一个移动的私人影院,车内的人可以在脚凳上舒展双腿,舒服地看电影或者上网。
2009年8月,车林决定开着宾利做一次胶东半岛游。于是,他把店里的生意交给自己的副手满刚打理,然后拉上妻子和4岁的儿子,从北京出发。8月是北京的旅游旺季,玉石生意也格外好,妻子不放心,建议去北戴河玩两天就行了。可是,车林说:“我的宾利车这样好,不利用它好好玩玩,真是白瞎这车了。” 妻子见劝说不成,只好答应了。满刚是半年前车林招聘来的大学毕业生,他毕业于某地质学院,懂得一些玉石方面的专业知识。半年来,满刚在店里工作认真,从不出差错。车林买了宾利以后,经常开车外出游玩,每次都把生意交给他,他打理得也不错。
车林载着妻儿去了泰山、孔府,然后又一路潇洒东行来到烟台和青岛,最后来到威海。这时,满刚打来电话,说从内蒙古来了3个牧民带来了一幅元朝名画家朱德润画的元文宗全身画像,3个牧民似乎并不知道这幅画的真正价值,只要价300万。车林明白,朱德润的画如果是真品,市场价格至少在550万以上。于是,他在电话里告诉满刚一定要想办法把画留下来,别让卖主把画卖给别人,并准备立即开车回北京。可是,第二天,正当他准备上路时,他的中学同学从泰安市打来电话,要他回泰安参加一个中学同学聚会。车林觉得这是一个炫富的好机会,正好让那些中学同学看看,虽然当年我车林退学了,但我现在开的是宾利。于是,他在电话里嘱托满刚立即着手到有关单位对这幅画进行真伪鉴定,把结果告诉他,等他回北京后再拍板。
共2页: 上一页12下一页
第五篇:浅议如何学会
浅议如何学会“角色互换”思维
早在2500年前,孔子就说了一句老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道出了做人的真实意义。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用自己的心推及别人;自己希望怎样生活,就想到别人也会希望怎样生活;自己不愿意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不要那样对待别人;自己希望在社会上能站得住,能通达,就也帮助别人站得住,通达。总之,从自己的内心出发,推及他人,去理解他人,对待他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简单地说就是推己及人,它和中国民间常说的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别人想一想等等,指的都是一个意思。
我国历史上产生过众多的推己及人的先贤,大禹治水的故事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崇高典范。大禹接受治水的任务时,刚刚和涂山氏的一个姑娘结婚。当他想到有人被水淹死时,心里就像自己的亲人被淹死一样痛苦、不安,于是他告别了妻子,率领27万治水群众,夜以继日地进行疏导洪水的工作。在治水过程中,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3年的奋战,疏通了九条大河,使洪水流入了大海,消除了水患,完成了流芳千古的伟大业绩。之后,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首《大禹治水》的民谣:
大禹治水十三年,一心为民解灾难。
实地观测搞调查,团结勤快听意见。
三过家门而不入,废寝忘食沥肝胆。
河道疏通水患灭,灌溉农田万民欢。
到了战国时候,有个叫白圭的人,跟孟子谈起这件事,他夸口说:“如果让我来治水,一定能比禹做得更好。只要我把河道疏通,让洪水流到邻近的国家去就行了,那不是省事得多吗?”孟子很不客气地对他说:“你错了!你把邻国作为聚水的地方,结果将使洪水倒流回来,造成更大的灾害。有仁德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这就是成语“以邻为壑”的由来。
从大禹治水和白圭谈治水这两个故事来看,白圭只为自己着想,不为别人着想,这种“己所不欲,要施于人”的错误思想,是难免要害人害己的。大禹治水把洪水引入大海,虽然费工费力,但这样做既消除了本国人民的灾害,又消除了邻国人民的灾害。这种推己及人的精神,多么值得我们钦佩和效法。
一般情况下,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别人也不会喜欢;自己讨厌的东西,别人也有可能讨厌;自己喜欢的东西,别人也许接受不了。所以不能把我们自己的喜恶强加于别人,非要他人和我们一样,可以说是强人所难。
所谓“角色互换”,就是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把作为主体的自我当作客体的自我来审视和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公正地理解别人,也能较客观地对待自己。
作为消防部队的基层中队干部在对待上级的命令时,可
能会觉得上级不了解情况和不体谅实际困难,可对待中队战士时却又往往站在领导的立场看问题,认为下属应服从自己的意愿,这正是因为只站在自己立场上看待问题而产生的态度。领导安排工作时,要站在领导的角度多考虑,理解领导的难处,为领导排忧解难。安排战士工作时,要站在战士的角度,尽量将工作安排合理,人尽其用。
新同志下队后大多都抱有个人的愿望,较为关心个人的切身利益,对自己的进步、前途及未来的生活等问题特别关注。他们入伍一是向往部队生活,想通过部队接受一下部队生活的锻炼,提高自己身心素质;二是希望通过部队工作经历促进个人发展,入党、学车、考学等思想动机占了绝大多数,抑或是抱着学一门技术为将来走上社会后能有一技之长。作为中队干部要用“角色互换”的方法为他们着想,让他们来到中队后一方面感受到部队的严格管理,保留他们“心目中”的部队形象,同时也要激发他们通过努力实现自身愿望的信心,让他们看得到希望。而不是一味的只是严格训练和管理,不关心他们的思想动态,使他们产生抗拒心理。
总之,中队干部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中应身先士卒、一丝不苟、兢兢业业,这样就能真正达到“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效果,中队的管理水平也自然提升;在日常交往中以礼待人、遵守诺言,若与他人产生矛盾,要首先检讨自己,多为对方着想。对他人要谦逊有礼,理解他人,体谅他人,做到“有理也让人”。这样才能赢得上级领导和中队官兵的信任和支持,调动和激发中队的积极性,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创造更多的成功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