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3号文库
第二稿人物……刘清明
编辑:九曲桥畔 识别码:22-1016952 1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5-31 12:47:56 来源:网络

第一篇:第二稿人物……刘清明

刘清明:他是典型的东北汉子,用他自己的话说:“挺爷们的”。就是这个善良厚道、懂得感恩的东北汉子,在五尺见方的车箱里,实现了他的人生价值。也让他的那份善良、厚道、感恩,时刻感染着别人。深圳,这个繁华的都市接纳了他,他也成就了自己的事业。他用自己知足常乐的态度,和锐意进取的干劲,成为了的哥这个行业里的传奇和领军。他脚下的路,风风雨雨、坎坎坷坷,他累过、怕过、哭过,甚至想到过放弃,可是最终他没有,他仍然继续走过来了。因为,深圳这片热土,是他梦开始的地方,他感谢挫折、感谢苦难、感谢深圳……脚下的路虽然坎坷,只要我报有一颗平常心,再难走的路,都是平坦的!

黄艳艳:一个从大山里走出来的湘妹子,她那张俊俏的脸上,略带着羞涩。执着和倔强在她身上表现的是那么的可爱。也有人说她铁面,六亲不认,不食人间烟火。其实她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公路收费员。她的执着和倔强却成就了广东首位收费一亿元无差错的技术能手。当记者问到她,你是怎么做到的?她却平静的回答,爸爸曾说过,大山里的孩子,工作来之不易,一定要好好珍惜。这个80后的女孩,也会上网,看书,爱美,当然也想把自己打扮得漂亮些,但是两点一线的生活以及繁忙的工作,让她穿得最多的还是那套蓝色的工服。她也渴望爱情,可为了工作,她放弃了,她把这份爱,深藏在心里。自己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公家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她把微笑留给了每一位过往的司机。她用她的爱一次又一次地刷新着自己创造的记录。

徐汝杨:普通这个词用在他身上,最合适不过了。因为他常说,自己平凡的就像是一条路,他当过兵,当过工人,身上有使不完的劲。凡事爱叫真,他为自己是一名养路工人而骄傲和自豪。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爱岗敬业,踏踏实实,对他来讲不是一句口号。工作十几年来,荣誉和表彰无数,顶烈日、冒寒风早出晚归,风雨无阻,从有把子力气,到有一手技术,他加班加点,刻苦钻研,他是骨干,是能手,是楷模,是一名合格的交通人。但他不是一名合格的丈夫、称职的爸爸……

李汉生:他被称为西江航道的守护神、活地图、航标灯。这一系列亲切的称谓都原自他对西江有着深厚的感情,因为他一干就是四十多年。战险滩、斗恶浪,他与这条古老的河道,结下了不解之缘;每一条航道、每一处浅滩,都记录了他在西江上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是全国劳模、技术骨干,面对荣誉,他笑的淡然;面对生活,他宽容乐观;面对工作,他身先士卒、不偎艰难;面对家人,他有太多的亏欠;就是这个西江汉子,这个么么无闻的守滩人,面对寂寞与孤独,他脸上的笑容,依然是那么的灿烂。

陈纪林:从工人到领导,这二十多年来,他都秉承着同一个工作理念,那就是我首先是一名路政员,保证畅通是我的职则和使命。走了多少路,磨破了多少双鞋,说通了多少家钉子户,他自己都记不清了,他是一个不善言表的人,但几十年来,就是用他那种不懈的坚持,和对工作的热情,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身体不好就多休息,你是领导,不要凡事都亲厉亲为,坐在办公室听听汇报就行了”,别人不止一次的这样劝过他,可他说,只要我再位一天,就没有理由不和群众站在一起。每天到路上走走,我心理踏实!他的工作态度好,是出了名的,他的执法严明,坚持原则,更是出了名的。通过他的坚持,也带出了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路政队伍。

集体:有这么一个集体,有这样一群姑娘,团结敬业、奉献温馨,洋溢在她们每个人的脸上。安全第一、旅客至上,让旅程更满意的服务理念。让微笑点缀的是那样的亲切和温暖,她们是践行“情满站场,用心伴行”实践者,这是一支朝气蓬勃的队伍,更是一群活泼靓丽的阳光女孩。她们本着“旅客满意是不懈追求”的服务精神,将良好的职业道德、优质的服务水准、崭新的精神风貌化作一缕缕和煦的春风,为每一名乘客吹拂走旅途的疲惫,带来无限的温馨。他们就是海珠客运站“明星班组”——客运服务班。

第二篇:清明记事刘媛

清明记事

刘媛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这时,一年一度的清明节也到来了。回到上巴河——我的老家,心中有甜有苦。甜的是:毕竟这里是我的老家,有太多太多的思念——我有一年多没回去了,连做梦都想回去!苦的是:我的姥姥在这片土地上如落叶般自生自灭。唉~,如今这里竟然变成了一座“小丘”……

如今想起来又怎能不叫人顿时心生思念之情呢?

来到坟上,我呆呆地望着那座坟,坟上长满了青苔、小草等一些绿色植物。使本来毫无生机的“小丘”变得春意盎然,充满了勃勃生机。“浓缩着生命精华的小草们,能否告诉我,姥姥在天堂过得还好吗?”我在心里问。

接下来就是烧纸和叩头了,烧纸的时候是我第一个烧纸,叩头的时候也是我第一个叩头。但是放鞭炮的时候不是我第一个放,因为我很胆小,不敢放。嘻嘻!我们家有个习俗:每逢春节或清明节,都要给亲人放鞭炮。代表着那个人在另一个世界的生活就像鞭炮一般红红火火的。

片刻后,一家人离开了坟地。我回首望了一眼长满青草的坟头,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第三篇:202_感动中国人物刘盛兰

一份心灵的问卷——感动中国人物刘盛兰事迹观后感

眼前似乎还晃动着那倔强的背影,耳畔似乎还回荡着那震撼人心的话语,我努力在脑海中追寻他的足迹,却不曾发现自己的眼前已是一片模糊……

如今的刘盛兰已步入耄耋,在邻居的眼中,他不仅是落后的,更是不可理喻的。这个挤在一间一贫如洗的小屋中勉强度日的老人,却用自己辛辛苦苦捡破烂挣来的钱资助了近100名学生,总额竟高达10万多元!在这个惊人的数字背后,老人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一脚深一脚浅地捡回别人丢弃的瓶罐与菜叶。打开他家的碗柜,里边只有硬成石块的馒头与陈年的八宝粥。“其实那些菜也能吃的。”老人饱经风霜的脸上满满的都是希望。老人又是那么的富有,斑驳的墙壁上挂满了照片,这是谁那是谁,这些受他捐助的孩子们,他记得比什么都清楚,那一张张笑脸,构成了他心中最美的风景线。

在当今这个连“扶不扶”都成为难题的社会中,不少人只顾自己的利益,丝毫不去关心身边的人的冷暖,甚至还会干出些损人利己的事。这些,无疑都造成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日渐疏远,使往昔互帮互助、友好和睦的气氛不复存在。不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自己的善举一点点感化身边的人,刘盛兰老人正是他们中的一位,他用自己微弱的生命之光照亮了所有中华儿女的心,默默地诠释着人间大爱。我想,作为新世纪的小学生,我们有责任将他的这份爱心传递下去,使这个世界再次洋溢着浓浓的温情。

“老人寄出的一叠叠汇款单,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每个人都应该认真思考答案。”是的,这份问卷将伴随我一生,用生活中一点一滴的积累来充实。

第四篇:刘祖书人物通讯

二十五年的担当-----记大悟县委党校教师刘祖书

十六岁时,父亲患重病丧失劳动能力,他在师范读书,靠勤工俭学解决自己的学费、生活费,每年还节约出400余元替父亲买药治病。

十八岁时,他参加工作,坚持把患病的父亲带在身边,从河口镇到吕王镇再到县城,一直担负着替父亲做饭、洗衣、治病。

二十八岁时,妻子因意外伤害患上重度精神分裂症,近十年来,他悉心呵护妻子回归正常,再无复发,夫妻相濡以沫,幸福安康。

三年来,刚退休的岳父患直肠癌晚期,他又义无反顾承担起责任,将岳父接到县城和自己一起居住,悉心照料,直至养老送终。

十二年来,他负责联系老龄老干工作,台上热情宣讲,台下积极践行,为基层困难老党员、群众送去无数温暖。

二十五年来,他不仅孝亲敬老,而且长兄如父,抚育弟弟和妹妹成材,一个成为县委公务员,一个大学毕业在武汉当教练。

他就是大悟县党校教师、全省百名理论宣讲骨干、县委宣讲团首席宣讲员刘祖书,用二十五年的勇于担当,支撑起多灾多难的家庭,以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谱写了一曲曲孝亲敬老的动人乐章,展现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先锋本色。

“为父亲养老,为岳父送终,在辛劳中他义无反顾”

刘祖书的父亲刘美鹏,是四姑镇羊角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天生体质很差,有严重的哮喘病,后又患上老慢支、高血压性心脏病、偏瘫,53岁正值壮年就丧失劳动能力。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刘祖书当时正在广水师范求学,他利用节假日和休息时间开始勤工俭学,不仅解决自己的学费、生活费,每年还节约四五百元替父亲治病。1993年参加工作后,他坚持把患病的父亲带在身边,从河口镇到吕王镇再到县城,一直担负着替父亲做饭、1 洗衣、治病和护理的重任。

“多病床前有孝子,养儿当学刘祖书”同一幢楼的邻居,现年82岁的城关镇退休干部刘洪全常感叹说。

父亲患脑梗塞瘫痪至今,从医院护理到常年照顾,基本上他一人承担,每天为父亲喂饭、服药、洗澡、接大小便。父亲寂寞痛苦时,还为他读报纸、讲故事、唱评书、说笑话。年年冬春季节,坚持每晚陪睡;夏秋季节每晚去床前看护。为了做到工作护理两不误,刘祖书每天凌晨四点就起床,开始为父亲熬药、洗衣服、做卫生,喂完早餐后再送女儿上学,然后按时到单位上班。他多年来从不午休,利用这个时间段替父亲按摩和泡脚,晚饭后又用轮椅推着父亲到小区和街道看风景,以此激励父亲坚定生活、战胜病魔。

“20多年来,如果不是祖书悉心照顾,舅舅活不了这么长,我看他现在的精神状况,估计还活10年没问题。”刘祖书的表哥,大悟县第二人民医院医生李辉如是说。

1994年师范毕业后,刘祖书作为优秀人才“选青”进入公务员队伍,分配到河口镇政府。在工作期间,当时镇党委委员梁明鉴喜欢上这个孝顺的小伙子,就把女儿嫁给他。梁明鉴一生党性很强,为人清白,作风正派,翁婿两人惺惺相惜,引为知己,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202_年9月,岳父在河口镇人大副主席的岗位上退休,突然检查出患直肠癌晚期,年幼的儿子刚到上海工作,不便照顾。在随后的手术治疗和术后放化疗期间,为解决照顾难题,他将岳父接到县城和自己一起居住,就这样,一个家里同时躺着两个重病的老人。刘祖书每天每次护理了这个,又要照顾那个,工作之余奔波于药店、医院、菜场和两位老人身边。

202_年初,深受恶性肿瘤折磨的岳父浑身浮肿,下肢渗水,昼夜呻吟。他坚持替岳父擦洗身体,服贴药膏,不时为他讲些开心的话题,尽量让老人感觉舒服点,他几夜未合眼服侍床前,直至岳父拉着 2 他的手含笑而去。岳父去世后他忙前忙后,主持丧事井井有条。他在灵前嚎啕大哭,泪如雨下,感动了所有的亲朋好友。“祖书这伢儿,人品好、肯担当、会理事。”叔丈人刘集镇离休干部梁明侃评价他。

“照顾妻子,扶助弟妹,在苦难中他一路向前”

高尔基说:“苦难是人生的大学。”侄女刘欣刚念初中,很钦佩大伯,曾指着这段话问刘祖书。他笑了笑说:“大伯念了二十多年,还在努力攻读。”

妻子梁芳1991年5月因意外伤害患轻度精神病,1993年4月,1995年11月,1999年5月三次复发至重度精神分裂症。

生活的苦难,也曾压得刘祖书抬不起腰,他常彻夜失眠,头发大把大把向下掉,四十岁不到脑袋秃了顶,“三高”上了身。

一个人独处时,在不知不觉中他常泪流满面;但面对亲人,他总是笑容可掬。女儿刘钦说:“我最敬佩的人就是爸爸。”

对妻子,他始终不离不弃。近十年来,在他的悉心呵护下,妻子的病再也没有复发。妻子回归正常,女儿健康成长,这给他苦难的人生也增添了一丝暖意。

父母常年体弱多病,刘祖书不得不过早的挑起抚养弟妹成长的重担。1993年,他参加工作的第一月工资142元一分不留的给了弟弟上高中报名,随后每年每月的工资基本是用于为父亲买药、补贴家用,给弟妹做学费。

弟妹也以刘祖书为榜样,发愤努力,茁壮成长。弟弟刘志来成为公务员,在大悟县委党史办担任综合科科长。妹妹刘园月,湖北经济学院毕业后,在武汉几家健身俱乐部当瑜伽教练。

“长兄如父,有这样的大哥,是我们一生的福份,也是我们心中的标杆。”弟妹俩一致认为。

“台上宣讲、台下践行,在传递正能量中他一马当先”

在家为父母尽孝,刘祖书在工作中对老龄老干工作也有一份特别的情怀。刘祖书担任过9年乡镇组织委员,兼任镇老龄办主任,在党校工作时也分工联系老干部支部,服务老龄老干达12年。

在吕王镇任期间,为随时掌握全镇近六百名老党员老干部的思想动态和个人生活状况,刘祖书专门印制了《吕王镇老党员老干部情况联心联情服务卡册》,并将卡册随时装在公文包中。他每年到镇区以外的老干部家里至少3次,即上半年送医疗卡和体检表到家,重阳节代表党委政府慰问,春节前后登门拜年。先后为115名退休村干部办理养老保险和退休生活补贴,为130多名农村贫困老党员争取到低保或临时生活补贴,每年至少组织在职党员干部开展结对帮扶老党员活动一次。吕王镇退休干部许广德住在老家宣化店镇莲花村,每年拉着刘祖书的手不愿意放。常说:“小伙子很贴心,不是亲人胜亲人。”

刘祖书在党校工作其间,刻苦钻研,事业也小有成就。是湖北省委讲师团聘任的基层理论宣讲员,全省百名理论宣讲骨干,大悟县委宣讲团首席宣讲员。东新乡原党委书记吴建军说:“刘祖书的宣讲理论层次较高,案例分析深刻,语言饱含深情,很接地气。”

在每年宣讲中,他总把《老年人权益保护法》作为主要专题之一;经常把省市孝老敬老楷模的事迹搬上课堂。每年至少2次到县老干部活动中心为老干部作义务宣讲,到全县所有乡镇和重点社区为老党员老干部“送教下乡”。

“在生活中照顾好亲人,只是为人的本份;在工作中践行孝道,更是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刘祖书如是说.他还积极拜全省道德模范张晏生为师,筹建“张晏生志愿服务队”大悟工作室,以此网络“大悟孝子”组建志愿服务队,通过开展系列孝老敬老活动,传播孝德正能量。

“刘祖书同志忠孝两全,心地善良又孝顺,工作卖力恳担当。”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徐光思用朴素的话概括他。202_年中共大悟县委 4 授予他“焦裕禄式好党员”光荣称号。

第五篇:曹妃甸区第二中学清明简报

继承先烈遗志 谱写有为人生

----第二中学组织师生参观李大钊纪念馆、故居 4月3日,又是一年清明时。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缅怀革命先烈,弘扬民族精神,我校70余名师生怀着无限崇敬的心情参观了李大钊纪念馆和李大钊故居,通过敬献花篮、鞠躬默哀、集体宣誓、聆听讲解等多种形式深切表达对革命先驱者李大钊的缅怀,深深寄托对革命先驱者的哀思。

通过此次活动,师生受到了深刻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思想得到一次新的净化和升华,也使我们更加懂得生命的意义,更加清楚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继承先辈遗志,以先辈的爱国热情激励自己奋发向上,积极工作,勤奋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和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贡献。

第二稿人物……刘清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