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发展设施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现就我镇设施农业发展情况作简要汇报。
一、设施农业发展的现状与特点
近几年来,我镇紧紧围绕“政府推动、科技示范、市场引导、群众自愿”的发展思路,以城市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设施农业建设初露端倪。截至2005年底,全镇设施农业面积1000余亩,其中连片5亩
以上钢管大棚面积380余亩,仅2005年新增钢管大棚200亩。全镇形成了以大棚蔬菜为主、大棚避雨葡萄和暖棚家禽养殖为辅的设施种养格局,***等村已成为大棚蔬菜示范基地。
设施农业发展呈现如下特点:一是应用领域日益广泛。设施农业由最初的单一种植蔬菜发展到目前的蔬菜、水果、畜禽等种养领域。二是设施规模逐步扩大。设施农业由原先的一家一户分散发展到联户连片成园区、基地。三是设施档次明显提高。近几年新发展的大棚90%以上采用了钢管结构,起初发展的毛竹大棚自然逐年淘汰。与此同时,全镇推广喷滴灌栽培2965亩,大棚管理机械31台,果蔬分选机械8台,建造低温保鲜冷库3座,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处理站1座,设施农业先进装备已逐步得到应用。
二、推进设施农业发展的主要做法
1、加强政策扶持和宣传力度。为加快我镇设施农业建设步伐,鼓励、引导本地农民发展设施农业生产,在市政府连续出台设施农业补助政策的基础上,镇政府每年也相应制订扶持设施农业发展的农机补助政策,并在村干部和种植大户中加以广泛宣传,以此推动设施农业的发展。据统计,近三年中镇财政用于补助钢管大棚及配套设施建设的资金达70余万元,其中直接用于补助钢管大棚建设的资金超过53万元。
2、改善农业基础条件,为设施农业生产营造良好的环境。一是我镇自2003年起连续三年共投资近2000万元,开展了三期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共计改造中低产田26000亩。二是分年实施河道疏浚整治工程,每年选择1条以上的镇级主干河道和6个重点村的三类河道进行疏浚整治,从而有力地改善了农业生产基础条件。
3、加强技术培训,做好服务工作。镇农机、农技部门相互配合,做好发展设施农业方面的服务工作,近几年通过举办培训班,组织村干部和种植大户外出参观学习,邀请有关专家为农民现场授课等形式加大技术培训力度。三年来,累计举办培训班10余期,培训农民1000余人次。同时,相关设施农业建设村发动村干部、村民组长深入农户和田间地头,做好设施农业发展动员工作,并在土地流转、贷款等方面加强服务,通过提高服务质量,为设施农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4、建立设施农业示范基地,充分发挥示范户的作用。通过引导和扶持,在**等村建立了大棚蔬菜示范基地,并涌现出一批设施农业大户,如***村***、***村***等人,他们在发展设施农业种植的同时,积极引导和带动本地农户从事发展设施农业生产,帮助解决其他农民在设施农业生产方面遇到的技术难题,及时为农民提供农用物资、各种市场和品种信息,真正起到了设施农业的领头雁和带路人的作用。
三、设施农业发展的成效与体会
1、设施农业的发展,拓宽了农业结构调整的路子。设施农业的发展加快了露天农业向设施农业、传统作物向精细作物调整的步伐,带动了蔬菜、水果和家禽养殖产业的兴起,种养业结构不断优化,品种增加,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经济效益提高,进而推动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
2、设施农业的发展,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农业的转变。以果蔬种植为主和家禽育肥为辅的设施农业的发展,大大改善了局部生产条件和生产环境,优化了种养结构,丰富了种养种类,提高了经济效益,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农业的转变,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3、设施农业的发展,带动了生产方式的转变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设施农业的发展使广大农民打破了传统的生产模式,冲破了自然条件的限制,实现了一季生产向多季生产,一季增收向四季创收的跨越,带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由传统、粗放型向精细、集约型转变,从而吸收了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参与到蔬菜和水果种植、家禽养殖,使农民尝到了甜头,得到了实惠,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效益意识明显增强,思想观念发生了一定变化。
4、设施农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设施农业是一项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设施栽培的经济效益要远高于露地栽培。据对***、***等村大棚种植户调查,2005年每亩大棚蔬菜纯收入1.0—1.5万元,大棚水果纯收入1.8—2.0万元,分别是露地种植同类作物纯收入的10倍和15倍。据此推算,2005年我镇设施栽培可为农户增收800万元以上,增收效果明显。
5、设施农业的发展,加快了农业科技的推广。设施农业对品种、栽培、管理的技术要求更高,农民在搞大棚种植时主动要求学技术、用技术、请能人,一些农民还把相关技术组装配套起来,有效促进了自
身劳动素质的不断提高,对左邻右舍和周边农户的示范辐射作用也不断增强,加快了农业科技的普及和推广,提升了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
四、今后设施农业发展的方向与重点
在“十一五”时期,我镇要围绕“大桥经济”和“都市农业”,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在现有的耕地上,引导农民合理布局调整结构,集中连片发展设施农业,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在发展方向上,突出建设绿色基地,打造绿色品牌,实施标准化生产。在发展重点上,一是继续扩大设施规模,2006年规划发展蔬菜、葡萄钢管大棚800亩以上,力争到“十一五”未全镇设施农业总规模达到1万亩;二是大力推广先进适用设施农业装备,提高设施农业水平;三是积极引进和推广新品种与新技术,大力发展高品质、高附加值和反季节、赶时令的农产品,实现设施农业的高效益。
五、推动设施农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搞好协调服务
设施农业建设涉及面广、范围大,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搞好协调服务,保证设施农业建设有序发展。
(二)树立品牌意识,推行无公害生产
品牌是优质产品的标志,是进入市场的通行证。发展无公害、绿色产品是当今社会潮流,也是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和提升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要努力提高和强化设施农业生产者的职业道德意识,发展无公害生产,努力实施“放心菜、放心肉工程”,建立真正意义上的都市农业“后花园”。
(三)扩大生产规模,实行区域化布局
随着人们生活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蔬菜加工品种的增多,设施农业生产领域具有十分巨大的发展空间。依靠扩大设施农业生产规模增加收入是当前调整种植业结构的理性选择。要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的原则,选择比较优势明显、有发展潜力的主导品种,统一规划,连片建设,规模经营。在我市***公路两侧,是传统的蔬菜生产基地,在这里应打破镇村的行政界限,集中连片发展新的设施农业生产基地,实施大规模生产,力争建成一条重要的设施农业生产带,形成地域优势和规模优势,依靠规模占领市场。
(四)继续加大财政支农扶农力度,推进设施农业发展
设施农业是一项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如果没有一定的投入很难产生相应的规模和效益。今后市镇二级要进一步加大对设施农业的投入,支持农民发展设施农业,提高生产水平,同时引导农民、村集体经济组织对设施农业的投入,充分调动农民建设钢管大棚,科学种植的积极性。在资金投入上,要通过财政资金的引导,吸引更多的信贷资金,把争取国家支持、农民投资、社会投资和企业投资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步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
以上汇报,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第二篇:发展设施农业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现就我镇设施农业发展情况作简要汇报。
一、设施农业发展的现状与特点
近几年来,我镇紧紧围绕“政府推动、科技示范、市场引导、群众自愿”的发展思路,以城市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设施农业建设初露端倪。截至2005年底,全镇设施农业面积1000余亩,其中连片5亩以上钢管大棚面积380余亩,仅2005年新增钢管大棚200亩。全镇形成了以大棚蔬菜为主、大棚避雨葡萄和暖棚家禽养殖为辅的设施种养格局,***等村已成为大棚蔬菜示范基地。
设施农业发展呈现如下特点:一是应用领域日益广泛。设施农业由最初的单一种植蔬菜发展到目前的蔬菜、水果、畜禽等种养领域。二是设施规模逐步扩大。设施农业由原先的一家一户分散发展到联户连片成园区、基地。三是设施档次明显提高。近几年新发展的大棚90%以上采用了钢管结构,起初发展的毛竹大棚自然逐年淘汰。与此同时,全镇推广喷滴灌栽培2965亩,大棚管理机械31台,果蔬分选机械8台,建造低温保鲜冷库3座,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处理站1座,设施农业先进装备已逐步得到应用。
二、推进设施农业发展的主要做法
1、加强政策扶持和宣传力度。为加快我镇设施农业建设步伐,鼓励、引导本地农民发展设施农业生产,在市政府连续出台设施农业补助政策的基础上,镇政府每年也相应制订扶持设施农业发展的农机补助政策,并在村干部和种植大户中加以广泛宣传,以此推动设施农业的发展。据统计,近三年中镇财政用于补助钢管大棚及配套设施建设的资金达70余万元,其中直接用于补助钢管大棚建设的资金超过53万元。
2、改善农业基础条件,为设施农业生产营造良好的环境。一是我镇自2003年起连续三年共投资近2000万元,开展了三期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共计改造中低产田26000亩。二是分年实施河道疏浚整治工程,每年选择1条以上的镇级主干河道和6个重点村的三类河道进行疏浚整治,从而有力地改善了农业生产基础条件。
3、加强技术培训,做好服务工作。镇农机、农技部门相互配合,做好发展设施农业方面的服务工作,近几年通过举办培训班,组织村干部和种植大户外出参观学习,邀请有关专家为农民现场授课等形式加大技术培训力度。三年来,累计举办培训班10余期,培训农民1000余人次。同时,相关设施农业建设村发动村干部、村民组长深入农户和田间地头,做好设施农业发展动员工作,并在土地流转、贷款等方面加强服务,通过提高服务质量,为设施农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4、建立设施农业示范基地,充分发挥示范户的作用。通过引导和扶持,在**等村建立了大棚蔬菜示范基地,并涌现出一批设施农业大户,如***村***、***村***等人,他们在发展设施农业种植的同时,积极引导和带动本地农户从事发展设施农业生产,帮助解决其他农民在设施农业生产方面遇到的技术难题,及时为农民提供农用物资、各种市场和品种信息,真正起到了设施农业的领头雁和带路人的作用。
三、设施农业发展的成效与体会
1、设施农业的发展,拓宽了农业结构调整的路子。设施农业的发展加快了露天农业向设施农业、传统作物向精细作物调整的步伐,带动了蔬菜、水果和家禽养殖产业的兴起,种养业结构不断优化,品种增加,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经济效益提高,进而推动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
2、设施农业的发展,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农业的转变。以果蔬种植为主和家禽育肥为辅的设施农业的发展,大大改善了局部生产条件和生产环境,优化了种养结构,丰富了种养种类,提高了经济效益,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农业的转变,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3、设施农业的发展,带动了生产方式的转变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设施农业的发展使广大农民打破了传统的生产模式,冲破了自然条件的限制,实现了一季生产向多季生产,一季增收向四季创收的跨越,带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由传统、粗放型向精细、集约型转变,从而吸收了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参与到蔬菜和水果种植、家禽养殖,使农民尝到了甜头,得到了实惠,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效益意识明显增强,思想观念发生了一定变化。
4、设施农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设施农业是一项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设施栽培的经济效益要远高于露地栽培。据对***、***等村大棚种植户调查,2005年每亩大棚蔬菜纯收入1.0—1.5万元,大棚水果纯收入1.8—2.0万元,分别是露地种植同类作物纯收入的10倍和15倍。据此推算,2005年我镇设施栽培可为农户增收800万元以上,增收效果明显。
5、设施农业的发展,加快了农业科技的推广。设施农业对品种、栽培、管理的技术要求更高,农民在搞大棚种植时主动要求学技术、用技术、请能人,一些农民还把相关技术组装配套起来,有效促进了自身劳动素质的不断提高,对左邻右舍和周边农户的示范辐射作用也不断增强,加快了农业科技的普及和推广,提升了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
四、今后设施农业发展的方向与重点
在“十一五”时期
第三篇:发展现代烟草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发展现代烟草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何翔凤
嘉禾县是全省25个重点产烟县之一,是郴州市第二大产烟区。嘉禾“神龙叶”是国家级注册商标,是全国县级烟草行业中第一家注册的烟叶品牌。近年来,我县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提高烟叶质量为核心,以优化产业布局为抓手,大力发展现代烟草农业,实现了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机械化作业、产业化发展,走出了一条富民强县的新路子。
一、坚持科技兴烟,扩面积、上规模
一是打造基地单元,示范带动。以2011年全国烟叶收购暨现代烟草农业现场会为契机,大力推进普满基地单元建设,建成了科技示范园区、精准农业示范区、万亩育苗基地、生态农业示范区、烘烤工场等五个区,完成基地单元烟田整理4000余亩,构建了“田成方、渠相连、路相通、涝能排、旱能灌、树成行”的现代农业新格局,实现了基本烟田保护率100%、烟田水利工程覆盖率100%、烟田机耕路覆盖率90%以上、密集烤房烘烤90%、雹区防雹网络覆盖率100%、机械化作业率80%以上,大棚育苗率100%。目前,全县种植烤烟50亩以上的种植户达到了150多户,规模化种植达到70%以上。二是组建专业合作社,烟农互动。引导烟农组建专业合作社,健全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实行规模化经营、专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完成向服务型和市场化的转变,实现抱团发展。三是加快流转土地,集约推动。按照“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使用权、强化经营权”的原则,积极探索和完善土地流转新机制、新办法、新模式,采取转包、出租、互换、入股等流转方式,引导农民耕地向种植大户、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村经济能人等规模经营主体集中,推进烟叶种植规模经营。目前,全县流转土地21000多亩,扩大烤烟种植6500亩。四是深化舆论宣传,广泛发动。
充分利用大小会议、公开信、广播电视、横幅、标语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发动,重点宣传烤烟价格、优惠扶持政策,和农民算清种烟的比较效益帐,激发群众种植积极性,使群众的思想认识从“要我种烟”转变为“我要种烟”。全县烤烟种植面积连年递增,已从2010年的3万亩扩大到了今年的4.2万亩。五是严格督查考评,奖惩促动。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顾问、县长任组长,分管县级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县烤烟生产领导小组,将烤烟生产任务分解到10个产烟乡镇,明确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为具体责任人,签订责任状,健全考核机制,完善奖罚措施,加强督查督办,有力促进了工作落实。
二、坚持基础先行,强支撑、增后劲
一是大力推进烟水配套工程。整合涉农项目建设资金向烟区倾斜,拓宽筹资渠道,加大投入力度,加快烟水配套工程建设。2010年以来,全县累计投入5000万元,完成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98个;建设排灌沟渠106条65千米,建设机耕路69条38千米,整修水库、山塘2座,改善灌溉面积1.86万亩。同时,建立烟水工程建后管护制度,县财政每年划拨50万元作为烟基管护基金,并从烟叶税中提取6%作为烟基发展、管护基金,明确专人负责管护,确保烟水工程发挥最大效益。二是大力推进三百蹬水库建设。在舂陵河上游的南岭麓南面规划建设三百蹬水库,项目总投资约1.89亿元,分水库枢纽工程、渠系工程、引水渠道工程、城乡供水工程四个部分建设;设计为小Ⅰ型水库,库容为560万方;可增加和改善灌溉水田7.3万亩,新增水田2600亩,扩大烟叶种植面积1.6万亩。目前,已完成项目论证、规划设计、项目勘察和项目申报等前期工作。三是大力推进土地整理项目。按照“集中连片、整体推进”的原则,积极争资立项,加快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强化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力度,着力增加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发展烟叶种植。2010年以来,全县争取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3个,累计投入1200万元,完成土地整理4000 亩,扩大烟叶种植面积1200亩。
四是大力推进标准化烤房建设。投入5600万元,新建大型卧式密集型烤房1890座,大型密集烤房全面推广余热共享、叠层装烟、推车与烟夹等先进烘烤示范技术,全部按四层装烟进行规划设计和修建,并采用固尘脱硫、烟尘尾气集中回收处理等生态环保技术,有效提高了烟叶烘烤质量。五是大力推进基层站点建设。以完善收购服务体系为重点,整合基层烟草站资源,以基地单元建设为中心,全面加强标准化烟站建设。目前,全县建成两个基地单元烟草站,拥有收购线14条,可承担烟叶收购12万担,有效增强了烟草站服务功能。
三、坚持重点扶持,育产业、壮实力
一是完善补贴扶持政策。严格实行烟用物资“套餐制”供应,按420元/每亩的标准收取,对烟农缴纳有困难的,实行银信部门贴息贷款;对实行稻草覆盖的,补贴20元/每亩;对优化烟叶结构补贴75元/每亩;对实行专业化分级散烟收购的给予50元/担的补贴;对种植大户异地承包土地的补贴150元/亩土地流转费。落实农机补贴政策,对购买专用农机具的按实际购机价的80%给予补贴,购买通用农机具的按实际购机价的30%给予补贴;烤房群建设的“三通一平”和电力设施安装,给予2000元/座的补贴。同时,严格落实国家上调20%的烟叶收购价格。二是建立自然灾害保险制度。县政府和县烟草公司拨出专项经费,对种植30亩以上的烤烟生产大户给予投保农业生产保险,增强烟农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解决烟农种烟的后顾之忧。今年,全县共投入42万元,为所有烟农进行农业生产保险。三是推行烟叶生产激励机制。建立健全烟叶生产激励机制,提取烟叶发展基金,对完成任务数的,乡镇按20%分成,超额完成的乡镇按超额部分的80%分成,乡镇按烟叶发展基金所得的10%补贴到村;对村级完成种植收购任务的进行奖励,即生产阶段奖励5元/担,收购阶段奖励给予2元/每担;设立
1000-10000元的特别贡献奖,对种烟乡镇和村以及种烟大户进行奖励,充分调动各级抓烤烟生产的积极性。
四、坚持服务至上,严管理、提质效
一是科学化育苗。围绕打造“优质、安全、生态、环保”烟叶的目标,大力推广选用优质品种,大力推行“集中育苗、统一管理、合作社(村组)经营”运作模式,全面实行漂浮育苗、大棚育苗,采取精量播种、机械装盘、精准育苗和机械剪叶等科学方式,育壮苗、育足苗。目前,全县建成育苗工场6个、育苗大棚35座,可供种植面积 4.2万亩。二是精细化管理。组织涉农部门技术人员成立专业服务队,为烟农提供科学生产,提高烟叶质量。建立灾害防治体系,大力推广太阳能诱蛾灯,加强病虫害防治;及时发布灾害天气预警信息,增强烟叶生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严格标准化生产流程,加强烟田管理,确保了烟叶产质量稳步提高。同时,加强烟叶生产技术培训,着力提高烟农烟叶生产水平。三是规范化收购。严格按照烟叶种植收购合同,实行一证一卡、约时定点收购,收购前安排人员逐家逐户发放预约单,并对预约烟叶进行初检。收购时全部实行封闭式密码电脑收购,有效杜绝了收购“人情烟、关系烟、面子烟”,确保烟农种出好烟都能卖好价钱。
(作者系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
第四篇:加快农业发展 促进农民增收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淮北市地处黄淮海平原,全市农业人口122万人,常年耕地面积204万亩,常年粮食播种面积400万亩,大宗作物以小麦、玉米、大豆为主。2013年,全市实现农业增加值57亿元,增长5.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240元,比上年增长13.1%。
多年来,淮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不断创新机制、完善政策,加快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基本情况
(一)农业政策支持逐步完善
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现代农业和食品工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土地流转、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发展、高效农业规模化发展。近三年来,全市共落实农业“四项”扶持项目1000多家,落实财政补贴资金近6000万元,拉动社会资本投入10亿元。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全市旱涝保收面积110.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54.2%。涉农信贷投放不断加大,涉农贷款保持快速增长。至2014年6月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189.75亿元,较年初增加25.65亿元,增长15.63%,高于各项贷款增幅9.73个百分点。
-1-
(二)农业科技贡献率持续提高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动物防疫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等不断完善;与中农大、安农大、省农科院开展战略合作,技术引进、人才培训等效应显现,科技兴农步伐不断加快。推动实施了小麦高产攻关、玉米振兴计划、畜牧科技进万家、测土配方施肥、农村沼气建设及新型农民培训等一系列农业科技进步工程。近三年来,累计引进、试验、推广应用新品种100余多个,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畜禽良种率达到90%以上。全市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4%,小麦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优质麦、优质肉猪、设施蔬菜、大中型沼气管理等综合生产水平走在全省前列,科技进步对全市农业的贡献率达60%。
(三)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
与“十二五”初相比,蔬菜总产由42万吨提高到58万吨,增长38%;肉蛋奶总产由13.7万吨提高到15.2万吨,增长10.9%;粮食生产获得“十连丰”,优质小麦订单面积从2007年的50万亩迅速发展到2014年的100万亩,订单优质率100%。今年全市小麦单产达到507公斤,总产达92.6万吨,增长4.5%,单产、总产再创历史新高,在全省第二个成功创建小麦千市斤,标志着淮北市在良种运用、农机农艺结合、社会化服务、高产技术集成运用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农业生产加速向优质、高效、规模发展,土地流转面积达到-2- 53万亩,占耕地面积的26%;已建成百亩以上规模连片蔬菜种植基地200多个,是全省最大的日光温室蔬菜基地之一;形成塔山石榴、和村苹果、段园葡萄、黄营灵枣、东山杂果5个优质水果生产基地;建成规模养殖小区(养殖场)2000余个,规模养殖比重已超过80%,走在全省前列。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2013年全市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428亿元,是“十二五”初2.2倍,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4.4:1。
(五)农业经营方式加速转变
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核心的产业化经营机制逐步建立,全市已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60余家,其中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32家;培育农民合作社1036家,带动农户14.6万户;培育各类种养大户3970多家,注册家庭农场395家。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基地”等模式,建立起150万亩优质麦等8大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全市培育农机服务队等社会化服务组织200多个,建立各类农产品市场182个,培育农村经纪人队伍3万余人。
(六)林业发展步伐持续加快
截至2013年底,全市共有林地78万亩,林木蓄积量达279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19.11%,林木绿化率23.23%,全市林业产业总产值达15.08亿元。把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作为统筹城乡绿化、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抓手,高位推进。市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元,用于开展创模工作。全市森林增长工程累计完成造
-3- 林83826亩,完成省下达造林任务的116.2%。累计完成石质山造林14.6万亩,栽植各类苗木1200余万株,苗木成活率达90%以上。编制完成的《石质山造林技术规程》已作为安徽省地方标准颁布实施。2015年淮北市可如期实现全市可绿化石质山全部披上绿装目标。
二、存在问题
当前我市在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方面还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
(一)农业人才短缺
基层绝大部分农技人员从事着非农技推广工作,相当部分农技人员还存在着年龄和知识结构老化现象,基层农技人员从事农技推广的时间、能力和服务水平严重下降。大量农村实用技术人才逐渐流出农业领域,进入二、三产业务工,出现农民兼业化、农业副业化现象。农业从业人员大多缺乏专业技术,难于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农村现代农业人才匮乏,特别是懂生产、会管理的土专家更少。有钱的人不懂农业,不敢投资农业;想投资的农民没有钱,也不会经营现代农业,成为当前农业人才状况的新常态。
(二)农村基础设施薄弱
农村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建设历史欠账多。一是机耕条件差。机耕道路缺失和落后,农业机械往往进得了村下不了田。二是水利条件差。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薄弱,农业抗灾减灾能力低,-4- 连续数小时下雨则涝,连续几天未雨则旱,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三是农业基础设施管护不到位。新建农业基础设施无人具体负责管护,机井、涵闸、抗旱设备等普遍存在“平时无人管,忙时不能用”的问题。四是设施用地缺乏。一般规模的种粮大户和家庭农场,需要配套建设仓储、晒场、机库及简易办公设施等,占用一定面积的土地。调研中普遍反映,家庭农场设施用地不具备合法性,造成有“农”无“场”,严重制约家庭农场的发展。
(三)土地稳定长期流转难度较大
土地分散经营仍然是当前制约我市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型发展的首要问题,尽管我市在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上进行了积极探索,但农村土地产权仍不清晰,“三十年不变”与“长期不变”概念模糊,确权颁证不到位,农民对土地流转特别是长期流转不放心,土地承租者也不能放手、放心经营。很多种粮大户反映,在土地流转中约10%农户不愿将土地流转给种粮大户,造成种粮大户流转土地很难集中连片。由于流转关系不稳定,种粮大户们对土地投入动力不足,“怕变”、“不敢投入”成为普遍心态。与此同时,由于土地规模经营承担市场和自然双重风险,工商资本轻易不介入土地规模流转,农村规模流转面积难以扩大。
(四)财政、金融和保险服务供给明显不足
一是财政扶持政策针对性不强。现有的农业补贴政策以家庭
-5- 承包经营为基础,未体现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倾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传统农户待遇一样。支农政策执行存在脱节现象,如种粮补贴按“一卡通”发放给原承包户,流转大户得不到补贴,形成拿钱的不种粮、种粮的不拿钱,增加了种粮大户的生产成本。促进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发展的政策还未出台,一些规模较小的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很难得到项目和资金支持。二是融资困难。安徽省农业银行分行转发的《中国农业银行专业大户(家庭农场)贷款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家庭农场抵押物除与一般商业贷款相同外,还规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宅基地和农房抵押应优先”,但实施过程中农民拿不出三者合法的权证和手续。大多数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和中小型农业企业由于缺乏有效地担保抵押物,加上申请手续繁杂、隐性交易费用高等问题,也很难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信贷支持,而小额信贷等扶持性贷款规模又小,远不能满足其资金需求。三是农业保险效果甚微。由于目前农业保险存在法律缺位、财政补贴少、保险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低等问题,农业保险尤其政策性农业保险远远满足不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需要。
(五)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
我市虽为扶持农业出台了不少政策和服务措施,但整体来说服务效果不理想,服务体系不健全。一是公益性技术服务职能弱化。乡镇农技服务人员少、经费不足、设施落后;村级农技服务机构断层、体系断网,农业技术公益性服务难以全面落实到位。-6- 二是经营性社会化服务不足。农业经营涉及产、供、销等各个环节,对物资、信息、资金、科技等社会化服务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目前我市社会化服务渠道和内容较为单一,服务效果不明显,服务体系不健全。
三、对策建议
(一)加快制度创新
一是配套制定辅助设施用地标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中发„2014‟1号)规定,“在国家建设用地指标中单列一定比例专门用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配套辅助设施”,建议按照国家文件精神,尽快制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配套辅助设施用地标准。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生产、经营需要兴建的简易仓(机)库、生产管理用房、晒场等农业生产配套设施用地,按规模经营面积的一定比例占用土地,按农用地管理,不需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但不得改变用途;优先安排一定的用地指标专门用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农产品仓储、加工、包装等永久性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在总结土地确权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加快农村集体土地的确权、登记、颁证步伐。稳定农民土地预期,避免由于土地“四至”不清、账实不符产生纠纷,让农民放心流转土地,避免农业经营过度兼业化和副业化。探索建立村级集体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调配权。对于在土地流转过程中,90%以上的农户同意流转,而个别农户没有正当理由和原因的,-7- 经协调、说服仍然拒绝流转,致使欲流转的地块无法形成连片集中的,可以赋予村集体对个别农户拒绝流转的地块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调配权。三是创新农业保险制度。农业保险保额低,“两年收一年歉”就足以打垮家庭农场。统筹金融保险机构,探索扶持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提高投保保费和赔付标准,使农业保险真正起到保险作用,有效地降低农业风险;增加农业保险品种,针对不同规模和类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设计多种类型、具有个性化的保险险种,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保的积极性。四是研究建立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地的准入和监管制度。鼓励工商企业进入农村、投资农业,但应着眼于服务、带动农民,与农民共同发展、共同富裕,而不是取代农民、兼并土地。研究建立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地的准入和监管制度。对那些只“代替”、不“带动”农民,甚至违反土地流转“三不得”(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规定的工商企业经营行为,应加以引导和规范。
(二)强化政策支持
一是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着力解决“水利最后一公里”问题,各级财政每年在财政预算中列支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经费。进一步健全农田灌排体系,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防洪排涝体系建设,加快病险闸(库)除险加固,全面提高防洪减灾能力。积极推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改造提升工程,落实农民承担主体,建设完善小型农田水利,切实做好管护工作。二是-8- 做好农民转移性增收工作。落实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臵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实行粮油、生猪等财政奖励补助,完善现代农业发展奖补政策,加强农民负担监管,增加转移性收入。同时,加大对种粮大户的财政补贴,按照粮食的调出量,安排对种粮大户的补贴,补贴标准应至少不少于农户“一卡通”额度。三是进一步明确政策扶持重点。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重点扶持农民举办的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粮大户,扶持特色农业,着力打造特色园区和精品基地,支持股份合作经济组织发展。
(三)深化涉农服务
一是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农业企业主、以及大学生村官、农民企业家、返乡农民工、返乡大中专毕业生等群体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对象。通过创业培训、市场指导、资金支持等措施,着力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管理、有较高文化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以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为抓手,深入实施高素质农业人才工程,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进行合作,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积极开展定向委托培养,培养大批农村实用人才、农业管理人才和农业高科技人才。二是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下决心解决“农技最后一公里”问题,抽调专业人员或通过财政购买服务雇用专业技术人员分类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对接服务,聘请专家学者开展专题培训服务。三是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和信息化管理
-9- 平台建设。逐步健全土地流转服务市场,为流转双方提高信息沟通、政策咨询、合同签订、价格评估等服务。全面做好土地流转纠纷调处及仲裁和流转土地资源普查、建档备案等工作。四是推广社会化服务。坚持主体多元化、服务专业化、运行市场化的方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机跨区作业、病虫害统防统治、肥料统配同施、农事全程代理等经营性服务,发展壮大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社会化服务组织,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提供各环节的服务。
-10-
第五篇:发展品牌农业促进农民增收
发展品牌农业促进农民增收
县政协常委刘树平
品牌是农产品进入市场的“身份证”,品牌农业是一个涵盖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具有完整的标准化体系,并以优质产品和良好服务为支撑的现代农业发展观,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今年年初,县委、县政府坚持实施生态立县战略,按照“创品牌、增效益、扩影响”的要求,治理大生态,改善大环境,促进大增收,唱响了品牌农业的时代新曲,永和的品牌农业进入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
一、品牌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县,耕地面积43万余亩,总人口6万余人,农业人口达4万多人。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按照“龙头举起来,基地建起来,中介活起来,品牌亮起来,农民富起来”的农业品牌化工作目标,树品牌产品,建品牌基地,全县品牌农业出现了可喜的局面。当前以优质红枣、优质核桃为主的基地建设初具规模,以久兴源公司、四季鲜食品有限公司、红枣公司为龙头的一批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正在发展壮大,以红枣、核桃、小杂粮为代表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中介作用日益凸现,形成了“公司十中介组织十基地十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目前,“永和条枣”获得了绿色产品认证,永和面粉达到了省食品安全QS-B级标准。原本养在深
闺无人识的农产品从此被点“食”成金,在给企业带来效益的同时,更是给农民增收,不断提升永和作为农业县的整体实力。
我县品牌农业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尚处于起步阶段,农业品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效应还未充分显现,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具体表现为:
1、有名无牌,缺乏竞争优势。近年来,我县有不少农产品名气很大,但由于传统思想的束缚,时至今日,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不仅影响产品的销售和价格形成,而且制约着规模的扩大。如河浍里的红枣、庄子坪的西瓜虽在我县久负盛名,但没有进一步加工生产,更谈不上商标名称,难以有效占领市场。
2、有牌无量,没有形成规模。目前我县一部分已注册商标的农产品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制品,有的虽已小有规模,但自给有余,外销不足,如芝河液、酸枣汁、顺康醋等产量有限,难以发挥品牌效应。
3、企业规模小,带动能力弱。如四季鲜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主要生产糯玉米系列产品,其加工能力仅有5万余斤,而全县玉米主要依赖于外销。这类企业不仅加工能力低、规模小,而且只停留在原料和初级产品的粗加工上,难以带动该产业的规模扩张。
4、宣传滞后,市场开拓不力。由于缺乏宣传意识,不少产品“藏在深闺人未识”,质优却无销量,名牌效应没有
得到充分发挥。
二、对策与建议
1、立足农业资源优势,全面树立品牌意识。品牌意识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包括市场意识、商标意识、信誉意识、质量意识、科技意识、宣传意识和保护意识等方面内容。品牌是无形资产,是市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消费者认牌购物已日益成为时尚。全面树立品牌观念、增强创名牌意识是我县农业品牌得以顺利实施的先决条件。各级政府应将实施农业品牌战略,作为农村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充分利用媒体和中介渠道进行宣传,一是向消费者传递绿色产品的质量和特色信息,提高消费者对品牌产品的认知度;二是帮助广大农民改变陈旧观念,接受市场经济是品牌经济、市场农业是品牌农业的新观念;三是让企业充分认识到创品牌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关系自身持续发展的大事,积极引导企业争创著名商标。
2、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提升农业品牌质量。按照打造“绿色生态、绿色产业、绿色产品”的思路,围绕芝河生态精品园区、桑壁综合农业园区和阁西垣高效农业园区,积极组织科技人员着手制定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的生产标准规范,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配备必要的检验监测设备,实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从源头环节监控产品质量。做到质量有标准,过程有规范,销售有标志,市场有监测,安全有追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建立对农民有说服力、对周边有带动力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园
区,实施种植、农药规范化管理,实行技术标准化生产。突出优良品种、测土配方施肥、物理生物防治病虫等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带动农业基地规模发展,为农业创品牌奠定坚实的基础,以此推动品牌农业发展。
3、培植经营主体,壮大品牌基础。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业品牌经营的主体和核心。一是要建立农业品牌激励机制。品牌农业的培育、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推动扶持,更需要政策的引导。县上要对创农业品牌的加工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在资金、税收、补贴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二是注重培育壮大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对已建成的龙头企业,支持其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加大新品牌、新技术的研发力度,促使其加工产品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化;对于尚处于建设中的龙头企业,积极申请争取项目资金,拓宽筹资渠道,加快建设进度,争取年内投产达效。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手续,吸引省内外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和资本进驻我县农业园区,以“优质服务入驻企业、入驻企业就是招商窗口”为理念,形成投资的“洼地”,产生良好的集聚效应;三是加快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搞活农副产品流通的主力军,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催化剂。各级领导要把建设专业合作组织放在与龙头企业同等重要的位臵,坚持边发展边规范的原则,进一步完善专业合作组织在融资、服务、利益分配等方面的运作机制。定期不定期对会(社)员进行无偿技术培训和业务指导,组织会员外出参观学习,使专业合作组织成为农业品牌的又一主体和生
力军。
4、营销品牌,放大品牌效益。发展品牌农业,开拓市场是关键,我们不仅要创名牌,而且要把已有的牌子推出去,在销售中让市场接受,在消费中让人们喜爱。一是要充分利用信息网络、广告、新闻等各种媒体手段不断扩大永和名牌农产品市场知名度;二是要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组织龙头企业和中介合作组织参加各种农业交易会、农业博览会、农产品展销会、项目洽谈会,帮助他们开拓市场,解决只做产品不做市场的矛盾,寻求广泛的合作机会,全力扩大品牌影响,以品牌吸引消费,以名牌抢占市场;三是建立完善的市场销售网络。据调查,有品牌的农产品一般比赤膊产品溢价20%。因此,我们要把品牌建设作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推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环节,切实加以推进。农业品牌的价值,最终体现在市场销售量和销售额上。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农产品的推广,建队伍、登酒店、入超市、设窗口,建立完善的市场销售网络,增强信息沟通,搞好产需对接。
农业品牌化的序幕已经拉开,号角已经吹响,乘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的东风,坚信勤劳淳朴的永和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力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三大战略”的沐浴下,将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新步伐,创造更加美好的新生活,实力提升、民生殷实、生态优美、社会和谐的绿色新永和宏伟蓝图将会成为现实。
最大红薯——单株73公斤醴陵农民肖新志展示的一株73公斤重的“巨无霸”红薯,成为本届农博会的一大亮点。
最贵大米——每公斤近60元湖南首个“超泰米”——“沁香1号”,在本届农博会上成为最贵的米,其2.5公斤包装的“沁香1号”,零售价为148元,折合每公斤近60元。
最贵蜂蜜——每公斤1600元由明园蜂业推出的尊品活性蜂王浆,每桶(300克)售价480元,堪称全国最贵的蜂蜜。这是该产品首次亮相农博会,其原料采用的是洞庭湖区早春油菜王浆,全年仅产1000桶。原本养在深闺无人识的农产品从此被点“食”成金,在给企业带来效益的同时,更是给农民增收,不断提升永和作为农业县的整体实力。
“我们曾经做过一个调查,有品牌的农产品一般比赤膊产品溢价20%。因此,我们要把品牌建设作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推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环节,切实加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