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德国社会与文化
编辑:静谧旋律 识别码:23-901439 1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2-06 18:47:40 来源:网络

第一篇:德国社会与文化

论文题目:德国啤酒

学校:江苏大学 班级:环境工程1302 学号:310903050 姓名:徐鹏

目录

摘要........................................................1 1.简介.....................................................2 2.制作过程.................................................2 3.啤酒基本分类.............................................2 3.1 基本种类............................................3 3.2 几种代表性的啤酒....................................3 4.慕尼黑啤酒节.............................................3 4.1 起源................................................3 4.2 过程................................................4 4.3 内容................................................4 4.4 影响................................................4 5.啤酒之都..................................................5 参考文献....................................................6

摘要

德国啤酒历史悠久,因口感纯正而出名,文章就德国啤酒入手,分析了德国啤酒的产生与发展,并就其中所包含的文化现象展开研究。

关键词: 德国啤酒文化 1.简介

公元1516年巴伐利亚公国的威廉四世大公颁布了「德国纯啤酒令」,规定德国啤酒只能以大麦芽、啤酒花和水三种原料制作,所以近五百年来德国啤酒即成为了所谓纯正啤酒的代名词。今日的德国为世界第二大啤酒生产国,境内共有一千三百家啤酒厂,生产的啤酒种类高达五千多种,而根据官方统计每个德国人平均每年喝掉138公升的啤酒,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德国人更热爱啤酒的民族了!特别是在每年慕尼黑啤酒节(Oktoberfest)期间竟可消耗高达六百万公升的啤酒。多年来经德国人培养形成的啤酒文化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2.制作过程

啤酒的成分是大麦芽,啤酒花,水(90%以上)和酵母。无氧呼吸作用:“大麦经过发芽,加热以后经过过滤,加上啤酒花再加热,成为浓缩啤酒液。冷却后的浓缩液再被加上水和酵母,装入发酵瓶中。等待五至八天,新鲜啤酒就制成了”。最后鲜啤被装入酒瓶,还需几个星期才能完全发酵成熟。啤酒花能使啤酒清澈,延长啤酒的保质期,使它具有典型的苦味和香味。啤酒花加得越多,酒味越苦。啤酒上的厚厚泡沫(德国人称之为泡沫皇冠)也是啤酒花起的作用。

3.啤酒基本分类 3.1基本种类

大致上德国啤酒可以分为白啤酒,清啤酒,黑啤酒[1],科什啤酒,出口啤酒和无酒精啤酒这六大类。

白啤酒(Weissbier)是把小麦芽和大麦芽混合后酿制的,所以它们也叫小麦啤酒(Weizenbier)。它的特点是液体较浓厚,口味不太苦,喝上去口感润滑,是典型的液体面包。著名的品种有巴伐利亚白啤酒(Bayerischer Weissbier),柏林白啤酒(Berliner Weisse)和莱比锡白啤酒(Leipziger Gose)等等。巴伐利亚白啤酒中有我们熟知的牌子Tucher,Paulaner等等。柏林的Berliner Kindl也是很出名的牌子。柏林人喝它时还常常加入覆盆子糖浆(Himbeersirup)或香车叶草糖浆(Waldmeistersirup),使她成为红色(Rot)或绿色(Grün)的混合饮料。清啤酒(Pils)主要流行于北德地区,是当地人首选的啤酒品种。清啤酒品质清冽,呈透明的浅黄色。它是德国啤酒中苦味最重 的一种。因为采用二次发酵的工艺,酒中所含的糖份少,不容易使人醉酒,清啤酒很适合大量饮用。最知名的代表品牌是弗伦斯堡(Flensburg),在当地家喻户晓。

此种就采用推盖设计,开瓶时不需要起子,并可以发出香槟似的开瓶声音。黑啤酒(Schwarzbier)的家乡在杜塞尔多夫和鲁尔区。它的颜色相当深,有着淡咖啡般的棕色。黑啤酒不象清啤酒那样苦,口感上稍带甜味,和爱尔兰的基尼斯啤酒(Guinness)有点相似的地方,只是浓度稍微淡一些。科什啤酒(Kölsch)是科隆的特产。科什啤酒(Kölsch)的酒质非常清淡,有着比清啤酒还要浅的颜色,苦味也少。喝科什啤酒一般用典型的0.2立升的细长玻璃杯。会喝酒的人可以一连喝上十杯二十杯都面不改色。

出口啤酒(Exprotbier)是专门供出口的德国啤酒,象著名的贝克啤酒(Beck’s)等等。它的酒精含量比清啤酒高些,但苦味较少,总的口味比较清淡,在国际上很受欢迎。鲁尔区的多特蒙德是出口啤酒产量最高的城市。

无酒精啤酒(Alkohofreies Bier)也是啤酒,口味和清啤酒差不多,只是不含酒精,最适宜驾驶车辆的人饮用。

3.2几种代表性的啤酒

比尔森啤酒(Pelsen),原产于捷克斯落伐克,是目前世界上饮用人数最多的一种啤酒,是世界上啤酒的主导产品。它为一种下面发酵的淡色啤酒,特点为色泽浅,泡沫丰富,酒花香味浓,苦味重但不长,口味纯爽。

多特蒙德啤酒(Dortmunder beer)是一种淡色的下面发酵啤酒,原产于德国的多特蒙德。该啤酒颜色较浅,苦味较轻,酒精含量较高,口味甘淡。慕尼黑啤酒(Mumich dark beer)是一种下面发酵的浓色啤酒,原产于德国的慕尼黑。色泽较深,有浓郁的麦芽焦香味,口味浓醇而不甜,苦味较轻。博克啤酒(Bock beer)是一种下面发酵的烈性啤酒,棕红色,原产地也为德国。发酵度极低,有醇厚的麦芽香气,口感柔和醇厚,泡沫持久。

德力士小麦王(delurll beer)具有独特口味的浑浊型小麦白啤,浓香宜人,入口清新,给您带来独特的来自德国拜仁洲的啤酒享受;酵母的二次发酵工艺让您在饮用的同时更能帮助消化;微酸的口味是在佐餐时最好的伴侣。独具德国拜仁洲风味的啤酒,德力士小麦王代表了德国啤酒的最高品质。

4.慕尼黑啤酒节

4.1起源

1810年巴伐利亚加冕王子路德维希和特蕾瑟公主于当年10月完婚,官方的庆祝活动持续了5天。人们聚集到慕尼黑城外的大草坪上,唱歌、跳舞、观看赛马和痛饮啤酒。从此,这个深受欢迎的活动便被延续下来,流传至今,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至10月第一个星期日就固定成为啤酒节。截至到202_年,除因战争和霍乱中断外,慕尼黑啤酒节已整整举办了170届。4.2过程

节日的第一天上午,来自巴伐利亚、德国其他州以及奥地利、瑞士、法国的游行队伍聚集在一起,人们身穿艳丽多彩的民族服装及传统古装在慕尼黑市长及酒厂老板乘坐的富丽堂皇、花团锦簇的马车引领下,浩浩荡荡、威武雄壮地涌向黛丽丝草场。中午12时,随着礼炮12响,顿时鼓乐齐奏、彩旗飞扬、人声沸腾。市长在作简短致辞后,打开第一桶啤酒,啤酒节便在沸腾的欢呼声中揭开了序幕。这时身穿传统服装的啤酒女郎用单耳大酒杯将新鲜啤酒不断地送到迫不及待的饮客面前。许多身穿鹿皮短裤、背心等民族服装的巴伐利亚人手举啤酒杯穿行在大街上,他们逢人便高喊“干杯”,气氛十分热闹。

4.3内容

人们坐在传统的长板凳上及长木桌前,享受着举世闻名的德国啤酒和具有当地特色的烤猪腿,除了喝酒之外,街头张灯结彩,市内7家大酒厂组成的游行队伍也纷纷上街载歌载舞。还有许多民俗活动,如音乐会、马戏团表演,也有许多贩卖站与游乐设施,如旋转马与摩天轮等。啤酒一直供应到晚上10点半,这时乐队齐奏催促人们回家的曲子,在泰瑞莎广场上的活动则在晚上11时结束,可是不少游客却还是意犹未尽,流连忘返,许多人仍会转战至通宵开放的酒馆续摊。

走近慕尼黑啤酒棚的会场中,会看到十余座由各家知名啤酒公司及餐厅合开的大型啤酒屋帐篷(Beer tent),而虽名为帐篷但每个帐篷都宛如小巨蛋,因为工程浩大跟盖房子没两样,为容纳每晚数千至数万人,各家啤酒屋可是挖尽了心思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从7月中就开始撘建巨型棚子,而棚内外,都布置得各具特色。十几个啤酒棚共可容纳9万多个座位,每个啤酒生产商会在帐篷内展示属于他们的啤酒,大家在啤酒棚内唱歌、跳舞,吃烤鸡、烤鱼及巨无霸德国面包 Pret-zel。另外有不少的啤酒棚里也设有乐队表演的舞台,每晚都会有乐团表演一些耳熟能响的德国歌曲,还有身着中古世纪服装的游行与传统的歌舞。不过最吸引人的还是啤酒棚外许多各式各样适合全家大小玩乐的游乐设施,如旋转木马、海盗船、旋转啤酒筒、大型摩天轮、旋转秋千、过山车、鬼屋等游乐设施,还有提供游客德意志帝国美食的小摊位,好让任何年龄的人士都会在啤酒节玩得开开心心!除此之外,到了夜晚,五光十色的灯光,照亮了整个会场,更能感受慕尼黑越夜越美丽,而巨型的摩天轮,则是俯瞰啤酒节会场的最佳地点。4.4影响

这场誉为全球最大的节庆活动之一,每年都会吸引了超过700万名的观光客,足足喝掉600万公升以上的啤酒!没想到印象中一板一眼的德国人,其实也有如此热情好客的一面。连续16天的啤酒节,每年在特里萨广场上架起可容纳数万个座位的大帐棚,提供游客啤酒、德国美食;帐棚外则竖立着摩天轮之类的游乐设施,会场中不时穿插身着中古世纪服装的游行与民俗活动。202_年就约有六百万人万人挤进约31公顷大草地上的14座帐篷里,饮尽约570万公升(一百五十万加仑)的德国啤酒。而在泰瑞莎广场上的所有的啤酒大棚都是临时搭建的,每个大棚都有202_平方公尺左右,都有独立的舞台和啤酒销售柜台。

5.啤酒之都

事实上,多特蒙德才是德国真正的啤酒之都,6大啤酒厂年产啤酒超过了6亿公升,在世界上也仅次于美国的米尔沃基排名第二,原产于多特蒙德的多特蒙德啤酒(Dortmunder Beer)更是球迷们不可错过的佳酿。钢铁与啤酒是多特蒙德的象征,啤酒是普通市民最喜欢的饮料。据说,1700多年以前,啤酒酿造业就在这里兴起。如今该市年产啤酒75万千升,是欧洲首屈一指的啤酒城,也是世界著名的啤酒产地。

在多特蒙德大街上,啤酒店依然随处可见,估计有六七百家之多,满城洋溢着啤酒的芳香。德国人喜欢在啤酒店相聚,就像中国人爱坐茶馆一样。因此,多特蒙德不仅是个盛产啤酒的城市,也是个啤酒消费量颇高的城市,其啤酒人均年消费量是欧洲人均水平的4倍左右,不愧“啤酒桶中的城市”。

参考文献

[1] 蔡玳燕.德国饮食文化[M].暨南大学出版社,202_.[2] 鲁成文.德意志之在:游思德意志民族文化性格[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2_.[3]中国论文网,德国的啤酒文化与德意志民族性格分析,202_.07.09

第二篇:俄罗斯社会与文化

建设工程学部土木工程学号:201351054姓名:马天鸿

《俄罗斯社会与文化》这门课给我的启示

文学与艺术与建筑

一直以来都对俄罗斯的文学艺术很感兴趣,这也成了我选择这门课的初衷。从呀呀学语时就知道有高尔基这个俄国的大文豪。小时候妈妈给我教高尔基名字的全称,老是记不住,后来慢慢的接触到他的作品,了解他的童年,他的大学。再后来又读到更多的俄罗斯的作家的著作,看过了契科夫的短篇小说,啃完了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俄罗斯的文学几乎成了我了解俄罗斯最主要的途径。在这门课中,在老师带着我们对俄罗斯的一次次漫游之后,结合俄罗斯的社会环境,我对俄罗斯又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俄罗斯文学无疑是俄罗斯人民完美的和清晰的创作天才表达,而不仅仅是居于庙堂之高的象牙塔式的文学,无论是高尔基,托尔斯泰还是普希金,尽管他们的作品形式不同但都是来源于生活,都是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紧密相连的,都是当时社会普遍道德和文化价值的表现。按照俄罗斯著名哲学家的观点, 文学也是俄罗斯哲学的体现。在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文学家和文学作品出现之前,俄罗斯也有过文学上的薄弱期。直到18世纪在俄罗斯几乎还没有世俗的的文学作品出现。那时只有一些古俄罗斯的历史传记,而这些作品的作者却无从知晓。对于这些作品我之前根本不了解,在上了这门可之后才知道俄罗斯文学的繁荣与从彼得大帝开始之后人们接受到西方新的思想意识和当时依然落后的农奴制之间的矛盾不无关系。在 18世纪 俄罗斯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诗人与作家.他们中间有瓦西

里·特里季亚可夫、米海伊尔·罗曼诺索夫、作家剧作家亚力山大·苏马洛科夫。那时主要的文学创作艺术形式是古典主义、散文。在后来就出现了我们今天都十分熟悉的反映了俄罗斯社会与民众意识的作品。像我们都读过的《死魂灵》,这些作品都对我有很大的触动,读起来也很容易理解。

再说说歌剧,我本身对歌剧的兴趣并不大,也不是很了解,但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了解到在今天这个流行音乐肆掠全球的大形势下,俄罗斯人休闲的方式依然是去歌剧院听歌剧(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就足以看出歌剧本身巨大的魅力的。总之,歌剧是俄罗斯人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提及俄罗斯社会与文化,歌剧就不得不说。

在这门课中,了解最多的恐怕就是俄罗斯的建筑与它那优美的风景了。老师说过,在俄罗斯拍的每张照片都像是一张明信片。确实,透过一幅幅图片,俄罗斯建筑的美妙绝伦和华丽的内饰都让我们惊叹不已。给人印象最深刻的要数圣彼得堡建筑。圣彼得堡是一个具有浓厚的巴洛克式风格的俄罗斯城市,是彼得大帝时期,由德国 法国 意大利设计师设计 建设的,巴洛克式建筑艺术的精华,气势磅礴、高

建设工程学部土木工程学号:201351054姓名:马天鸿

耸雄伟、布局对称、装饰富丽堂皇。虽然在上圣彼得堡那一课之前,就有一些比较充分的了解,之前在网上看到过一些对圣彼得堡的介绍,但是上课以后还是不由自主冒出一堆感慨,建筑风格很吸引我的眼球,你不用走到旅游景点,也不用站在地标性建筑物旁,就能感觉到浓厚巴洛克式艺术建筑风格。在这门课中我也首次听到了“哥特式”建筑这个新名词,参观了几个著名的哥特式风格的教堂,尤其琥珀宫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此外,俄罗斯名人墓园也非常的吸引我,在哪里是几乎是所有俄罗斯名流的身后所在地,墓碑的造型各异,但无不反映了主人生前的性格与成就。还有托尔斯泰、普希金的故居,让人不禁想象他们当时生活的场景„„

总之,这门课给我带来了许多以前不曾接触过的知识。也让我对俄罗斯有了新的认识,对俄罗斯社会与文化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让我们眼中不再是那个大概念的俄罗斯,带我们走进了一个不一样的俄罗斯,在这门课中获益颇深。

第三篇:美国社会与文化

美国社会与文化同性婚姻

美国人的婚姻观与中国人的婚姻观有着极大的不同。因为他们认为:婚姻纯属个人私事,任何人不能干涉;同时婚姻不属于道德问题。一个人有权选择和他或她最喜欢的人生活在一起。在他们看来:强迫两个不相爱的人生活在一起是残忍的。同样这种观念也适用于同性恋者们。没有人能干涉同性恋者们婚姻的意愿。为此,我就说说美国的同性婚姻。

美国同性婚姻运动于1970年代开始成形,自202_年以来,美国共有16个州在法律上认可同性婚姻。

支持同性婚姻的人通常认为,法定的婚姻及其权利不应该对同性伴侣关闭,这种拒绝同性婚姻的做法损害了其作为美国公民的权利。

此外,在美国,支持同性婚姻的人认为,同性恋者不能结婚使得他们不能享受超过1,049项权利和权益以及大量的各州法律和私有权益(例如家庭成员关系,折扣等等)。他们说,一个从法律上否定为公民提供联邦权利或权益的行为直接与美国宪法第14修正案相违背,这个修正案规定为公民提供平等的保护和大量的法定程序。这就意味着为一个群体提供的权利不能否认另一个团体享用。

在202_年12月,美国同性组织正式提出重新要求把同性婚姻合法化,并在12月18日发起游行,争取他们应有的人权及自由,认为同性也能结合,组织家庭。他们认为美国政府歧视他们的性取向,向平等机会委员会投诉,但没有清楚的被告人而不了了知。在202_年3月,经立法会仔细讨论议案,美国作为自由民主的地方,理应批准同性婚姻,最后议案正式通过,在202_年7月正式实施。

202_年5月9日,奥**成为首位公开支持同性婚姻合法化的美国总统。此前他虽然支持同性恋,但却反对同性结婚,202_年大选时,他曾表示反对同性婚姻,但赞成民事结合作为一种替代。奥**强调,这只是他个人的观点,他仍支持由各州的政府自行决定是否承认同性婚姻。202_年5月9日,奥**在接受美国广播公司新闻主播罗宾?罗伯茨(Robin Roberts)采访时,首次表明支持同性婚姻的态度,获得娱乐圈众多明星的交口称赞。

我作为一名同性恋者,理所当然对于美国同性婚姻表示支持态度。

第四篇:印度社会与文化论文

瓦尔那统治下的印度女人

摘要

研究目的:通过研究生活在种姓制度下的印度女人的历史与现状,不仅是对普通印度女性的真实面目做一个比较系统地了解,提高对印度妇女的重视;并且也是在探寻对待传统的正确态度,培养包容性,积极摒除偏见,创造和谐社会。研究方法:首先,主要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和有关专家论文,借鉴他们的观点,深化对印度女性的认识;其次,浏览互联网上网民的评论,以扩宽自己的思维,做到与时俱进,批判性地吸收有关论述;再次,观看相关影视作品,已形成对印度社会一个比较感性生动的认识;最后,利用比较分析的方式,对印度女人进行更加全面的认识。

研究结论:印度妇女发展虽然已取得一定成就,但仍面临着艰巨的任务。随着时代的进步,印度女性终会得到充分地解放。

关键词:种姓;社会;女人;权益;变革

目录

1.女人的创造

2.总体特点

3.社会地位

4.妇女权益

5.婚姻制度

6.嫁妆制度

7.希望与福音

引言

印度女人经过曲折的发展历史,虽然现在已经取得一定成就,但仍面临着艰巨的任务。可是她们的未来是充满希望的,终有一天会迈向性别平等,实现社会 1的和谐。本文通过了解印度女人生活的历史与现状,提高对她们的关注与重视,以消除妇女歧视和解决妇女权益问题,并推进印度妇女发展进程。

女人的创造

要了解印度教创造的概念,就要学习《大林间奥义书》中的创世神话。虽然这则神话已经有2500年的历史,且直至今日仍鲜为人知,但它表明了印度人对起源、创造、创造力的一些思考特征,它们在今天依然是基础,并具有影响力。其中关于女人的创造,它是这样描述的:

太初,这个宇宙是以原人的形象出现的自我。原人环顾四周,除了自己,别无他物。他先说:“我是,”于是“我”字产生了。因此,现在人们一讲话,就先说“我”,然后再说别的他知道的名字。

原人有些害怕,因此,任何孤独的人都会感到害怕。但原人醒悟了:“既然只有我一个人,有什么好害怕的?”于是,恐惧消失了,因为,他有什么好怕的?一个人感到恐惧,是因为有别的人存在。但他也没有什么快乐,因为一个完全孤独的人没有什么好快乐的。原人希望有第二个人。

现在原人的大小及样子均如同紧紧拥抱的一男一女。他将自己分为两部分,从自身生出一夫一妻。因此,圣哲雅若洼基夜说:“一个人就如同一半碎片。”但这个空间被女人填补了。他与她结合,如此人类便诞生了。但女人醒悟了:“既然我是从他而造,他怎么能与我结合?真羞耻!我要躲藏起来。”①

„„

至此,女人就被原人所创造了。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女人与男人的地位并不是平等的关系,女人是被征服者,是男人的附属品,她的被创造是出于男人的需要。

总体特点

西方人的脸型、东方人的眼神,在印度女人脸上得到了和谐统一,黑人和白人的肤色也在印度女人身上得到了调和,印度女性的特征是丰乳、细腰、肥臀,身体扭成“三道弯”,性感妩媚,风情万种。印度女人的好人缘是天生的,她们擅长歌舞,几乎个个都是天生的舞者。另一方面,印度女人又是保守的,在一个宗教国度里她们几乎都是围绕着家庭而生存,一生都是以家为主,过着相夫教子的生活。

印度女人也有属于自己特殊的时尚,纱丽、吉祥痣、鼻饰、脚铃等都是独属于印度女人的标志。

社会地位

有这样一句话:在印度,与其做女人,还不如做一头牛比较划算。印度女人的地位是非常低下的,她们普遍受到社会的歧视和贬低。一方面,是受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影响,“多少年来,以男人为主的社会制度告诉男人们,女人是比他们下贱的泄欲工具。甚至哲学家、思想家、作家和修行人都不断在他们心中播下对女人敌视的种子„„一些学者把妇女看做无知的雌性动物,认为她们的作用不过是操持家务和生儿育女,以使家族传统得以延续。”(《被双重道德摧残的妇女》,《萨哈拉报》,1999年11月14日);另一方面,种姓制度对女性的歧视也形成了一张天然大网,吠陀经明确地把妇女和印度教认为的低级种姓首① 此神话出自《大林间奥义书》第一部分第四婆罗门书。

陀罗视为同类。尽管印度独立以来,政府比较注意提高妇女的地位,且印度现任的总统也是女性,但是这不能代表整个印度妇女在社会中的地位。印度女性在各方面仍然面临着明显的性别歧视。例如妇女出嫁时要附带昂贵的嫁妆,而且随时有可能被丈夫休掉。总之,对妇女的歧视观念,是阻碍印度妇女发展的一大思想桎梏。

妇女权益

印度独立后至今陆续出台了一些有关妇女的重要法规,其中如1950年印度宪法,规定了对公民在宗教、性别和民族上不得有任何歧视,确认了男女的平等地位;1956年印度教继承法第一次赋予妇女以财产继承权;1976年公布的有关男女同酬的规定等。这些法规促进了印度妇女发展事业的进程,使妇女的地位有所改善。另一方面,“宪法确实赋予了平等的权利,但仅有宪法的条文还不够,平等鲜花绽放的美好形势还有待营造„„事实上,几十年来印度妇女发展进程及其迟缓„„毫无疑问,一些名门闺秀也曾问津高官要职,但一般妇女则依然匍匐在原地。文学作品中的妇女得到了充分地解放,但在实际生活中,她们却进一步沦为男人的附庸。”(拉贾基绍尔:《妇女的地位》,《萨哈拉报》,1998年8月22日)目前,“由于没有文化和受歧视,印度妇女的地位仍极低下。”(1998年12月16日《新印度时报》社论《妇女的保留席位》)印度社会对妇女认识上传统的、根深蒂固的歧视观念,法律对妇女权益保障的软弱无力,以及妇女在经济上的不能自立,决定了她们社会地位的低下,决定了她们在生存权、人身权利、健康、受教育、参与社会政治事务和就业、财产继承和维护自身权益等诸多方面均面临着明显的性别歧视。印度妇女的权益尚得不到有效地保障。①

婚姻制度

印度的婚姻制度与种姓制度密不可分,它深深地打上了种姓制度的烙印,属于种姓婚姻。

种姓制度是古代印度宗教法所确立的社会等级制度,也是古印度法的核心内容。它是与当时的种族、姓氏有着密切关联的社会集团,各集团除了严格职业世袭外,其特征最突出的领域是婚姻方面,实行种姓内婚制。依据婆罗门教法的规定,各种姓的法律地位和权利义务截然不同。即婆罗门为最高种姓,掌握宗教祭祀大权;刹帝利为第二种姓,掌握军政大权;吠舍为第三种姓,从事商业或农业生产;首陀罗为第四种姓,从事低贱职业,多数为奴隶。各种姓间戒备森严,不得同桌而食,同井而饮,同席而坐,同街而居。这种等级制度渗透到印度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婚姻制度自不例外。

古印度婆罗门教的经典——《摩奴法典》规定了各个种姓结婚的最高原则,即同类种姓通婚原则,该原则强调只有同类种姓的婚姻才是合法的,任何越过种姓界线而与其他或高或低的种姓结合的行为都是非法的,必将受到神灵和世俗社会的惩罚。

印度教认为,人生来是有差别的,这种差别是根据“洁净”和“污秽”的观念来分类的,并且这种“洁净”与“污秽”是可以互相转换的。这样,不同种姓的人生活在一起就有可能转换,正是基于对被“污秽”玷污的内心恐惧,印度教社会确立了种姓内通婚的原则,因为混血被认为是最严重的污染,所以禁止不同种姓之间的通婚,严格实行种姓内婚姻。①摘自:李小溪,《印度妇女权益问题浅析》,《南亚研究》,202_年,第2期,p8

2印度教法规定原则上各等级种姓间不得越位通婚,尤其不允许高种姓女子嫁给低种姓男子。但特殊情况下,高等种姓男子可娶低等种姓女子为妻,也被社会所认可。也就是说,如果高种姓的男子想与低种姓女子结婚,虽然会遭到家族及其他同种姓人的反对,但经过坚持仍能达到,这种婚姻被称之为“顺婚”。这样,婆罗门男子除了可以娶婆罗门女子为妻外,还可以娶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女子为妻。(事实上,种姓等级相差太大也是不被接受的。)而高种姓的女子则绝不能被允许下嫁给低种姓男子为妻,这种婚姻被称为“逆婚”,他们的婚姻及子女不会被社会所接受。如首陀罗男子与婆罗门女子竟然成婚,那是最不能容许的,其子女将被作为不可接触的贱民,称为“荫陀罗”,被排除在种姓之外,地位比首陀罗还要低下。

事实上,这种种姓婚姻造成了很多社会问题,例如,“荣誉谋杀”在印度时有发生。一般情况下,是较高种姓的女子不顾家人的反对,嫁给了较低种姓的男子。女方家人或亲属为了所谓的家族荣誉和种姓纯洁,而谋杀这样的夫妇。“荣誉谋杀”是十分残忍的行径,毫无人性可言。其折射出的印度种姓制度令人扼腕。

显而易见,种姓婚姻及其保守性和落后性钳制了印度人们的思想,限制了人们的行动,也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因为人类的婚姻是以感情为内在基础的,不可能以等级标准来维系。种姓通婚的原则反映出古印度男女极不平等的现象,由此应运而生了一些鄙视女性的社会陋习,影响了印度数千年的文明进程。在漫长的印度社会生活中,由于婚姻被限制在同一种姓内,很多青年人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伴侣,以致不少无辜青年成为婚姻上的牺牲品。①

嫁妆制度

印度盛行嫁妆制度,女儿出嫁的时候,做父母的一定得准备嫁妆给夫家。本来按照印度古代的大家庭制度,家庭财产由儿子继承,女儿有权在出嫁时向娘家要求一份嫁妆,作为到夫家的生活费并为自己提供保障。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嫁妆制度被增加了许多不道德因素,逐渐演化成社会陋习。甚至不少妇女由于嫁妆不能达到夫家要求,而出现了“嫁妆死亡”。1988年6月30日《今日印度》载文:“火烧新娘,恐怖扩散——与嫁妆相关的死亡突破宗教、种姓和地区界限。”夫家残杀年轻媳妇后又让儿子再婚以获取另一份嫁妆。无数妇女因为嫁妆的缘故,饱受着夫家的折磨与摧残。所以嫁妆问题也引起了社会改革家的重视和批判。甘地曾经指出:“婚姻作为双方家长为了金钱而达成协议的事必须停止。”“任何年轻男子如果把嫁妆作为婚姻的条件,对他所受的教育和他的国家是一种耻辱,也是对妇女的侮辱。”另外,印度政府也于1961年首次颁布了《禁止嫁妆法》。

可是事实上,印度政府虽然从法律上规定禁止嫁妆,但人们对巨额嫁妆的要求并未因此而改变,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而愈演愈烈,嫁妆问题变得日益严重。有学者评论说:“只有当嫁妆犯罪本身被法律和普通人视为严重罪行而非轻微罪过的时候,只有当大多数人改变他们的家庭地位由金钱和婚姻决定的观念之后,只有当印度妇女真正获得政治、经济、社会独立时,嫁妆制度才会被消灭。”②

希望与福音 ①

② 参考:谢冬慧,《印度婚姻制度的嬗变》,《河北法学》,202_年,第3期,p171参考:邱永辉,《今日印度嫁妆制度》,《南亚研究季刊》,1990年,第2期,p6

1虽然,目前印度妇女的整体地位以及其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的作用与妇女所占的人口比率仍远远不相称。由于传统保守观念的制约,陈旧习俗的束缚,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健全,真正能迈向社会前台、与男性享有平等权利的女性只能是少数。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印度独立半个多世纪以来,妇女的地位有了显著的提高。印度妇女的身影正活跃在政坛、商界及社会的每个角落,为印度的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一方面有赖于历届政府的鼓励倡导和舆论的大力推动,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印度妇女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而印度妇女要想真正撑起“半边天”,还必须做出三方面的努力:一是转变传统习俗和观念;二是提高自身教育水平;三是在经济上能够独立。也许在印度这个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的国度,妇女走向社会将面对重重束缚。不过,通过不懈地努力,我坚信属于印度妇女的美好明天终将到来。

当印度妇女的地位得到实质性的改变,数亿妇女巨大的潜能得到开发,写在印度宪法中“男女平等”的字句不再停留于一纸空文,那么印度必能实现和谐社会,新世纪的印度迈向世界舞台的强国战略也才必将得以实现。①

结论

纵观印度妇女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她们的生活是逐渐从宗教化向世俗化转变的过程。这种转变,既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变迁,也明示着人类的进步历程。印度对妇女保障的法制制度虽然存在一定的缺陷,但它在印度社会中起到的作用却是不能忽视的。因为在很大程度上它有利于取缔陈旧的宗教规范,有助于保护妇女的生命、健康和尊严,并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而且促使了越来越多的印度人树立起新的法律意识。诚然,消除传统习俗的糟粕,真正实现印度妇女的解放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持久努力。

参考文献:

陈峰君:《印度社会与文化》,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2_

季羡林主编:《印度古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僧伽厉悦著,李燕译:《周末读完印度史》,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_ 克卢尼著,叶济源译:《印度智慧》,浙江大学出版社,202_

① 参考:钱峰,《人民日报》,202_年3月23日,第007版

第五篇:美国社会与文化教学大纲

Bruce Plourdepuluowen@gmail.comAmerican History and Culture “The 1960s”China-Canada Program Cheng Gong Campus 311 Zhongshan BuildingForeign Teacher’s Office, Room 3211Inpidual conferences by appointment

Course Description

In this course, we will focus on the United States during the decade of the 1960s.This decade, following the “Greatest Generation” which survived the Depression and the Second World War, was a particularly tumultuous time in American history, when questions of purpose and meaning arose in response to America’s new military and economic power.If the decade of the 1950s was one of conservatism and conformity, the 1960s was a time when the old values and traditions went through a re-evaluation.Beginning with the hope of promise embodied in the youthful president, John F.Kennedy, the country witnessed a cultural pide arise between those who advocated substantive change, and those content with the status quo.Various reform groups became politicized through activities which protested the American presence in Vietnam, the lack of civil rights for minorities, and the lack of tolerance and freedom of expression which characterized American culture.The Cold War hostilities which pitted the United States against the Soviet Union became internalized, as the country advanced toward a period of extended rioting, terrorism, and assassination that threatened the fabric of national cohesion.As we proceed through the narratives of our class, you should use your written responses to develop a sense of purpose in the cultural, political, and social effects which changed during this time, taking into account such aspects as gender, race, ethnicity, class, and the many other variables which begin to account for America’s pluralism.Course Requirements

Reading the material with a critical sense of literary and historical traditions is not enough.I will expect you to also share your insights into the readings in regular response papers, to participate actively in the class discussion, and to take both a midterm and a final exam.Response papers are not the summary of the text in question.Rather, they consist of your emotional, intellectual, and aesthetic connections to the text, and reflect your own inpiduality as a reader and a thinker.Responses should engage with all of the texts assigned for that week, and be at least a page in length.They should show some serious thought on the subject, curiosity, insight, or engagement with the issues and ideas.Responses which are thoughtful, inquisitive, insightful, and/or show a genuine engagement with the text receive full credit.Your responses must be your own thoughts, ideas, and feelings.If you choose to use outside sources for your responses, YOU MUST CITE EVERY SOURCE EVERY TIME YOU USE IT.If you do not cite every source every time you use it, you are stealing and lying.Such papers receive no credit.Response papers must be emailed to me on the evening before our class.Email them to me at puluowen@gmail.com.Late responses sent after class begins will receive no credit.Attendance

Regular attendance is mandatory.If you miss more than 2 class sessions, your grade will inevitably suffer.Should you miss more than 3 sessions, I will drop you from my class.Also, if you attend a different session of this class, you will be marked absent.Show up for the class you signed up for.If you know that you are going to be away from class for a valid reason, kindly inform me BEFORE you will be absent so that we can coordinate your making up the missed class.Paper TextsISBN 0-8090-1567-6

Electronic Texts

Baidu.com.“The Rise of Feminism in USA in 1960’s.”

<>

Biography of Lyndon Baines Johnson.<>

Biography of Richard Milhouse Nixon.Jimmy Hendrix:Live at Woodstock ’69.<>

King, Martin Luther, Jr.“Letter from a Birmingham Jail, 16 April 1963.” < >

Manifesto Club:Essay, “My Sputnik” by Zinovy Zinik

<>

Warrn & Silbey, “Role of the Sputnik Launch in the Cold War.”

德国社会与文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