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黄帝内经与四季养生
“养生”这个词在普通人群中有着逐渐增长的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对身体质量的提高。思想是人价值的扩展,而身体的健康则是根基。而《黄帝内经》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皇帝内经》简称为《内经》,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为古代医家托轩辕皇帝名之作,为医家、医家理论家联合创作,一般认为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古时人们就注意到天时地利带给人们的影响,而现在天气如此多变,人们会因此难以适应,容易生病。这时,我们应该注意养生。这是一个预防疾病的不错方法。从四时来说,《黄帝内经》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与外界环境不可分割。如《素问·宝命全形论篇》:“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体的生理功能随着天地四时之气的运动变化而进行着自身调节。如《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云:“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强调了养生要顺应自然界的运动变化,与天地阴阳保持协调平衡以使人体内外环境和谐,即要顺四时、适环境、调阴阳,以增强适应自然气候变化的能力。《内论》同时提出四时养生原则:“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皇帝内经》在描述春天节气特点时,写道:“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就是与春天气机适应的养生之理。
《黄帝内经》也描述了春天里,饮食和健康的关系,比如立春我们吃春饼,春饼中包裹着豆芽。而芽!初生的芽,生命力的集聚。从现代营养学讲,食物没有质的区别,就是蛋白质、脂肪的含量的差别,中国人认为,吃豆芽跟吃豆瓣完全不同,芽是最具生命力的。所以,我们除了吃豆芽,还吃什么芽?香椿芽。这些都是初生的、生命力极其旺盛的东西,所以呢,要吃这个。而且,肝的颜色是什么?青。吃这些绿色的、初生的、生发的食物,有意识的要添加这个。然而我们不仅要知道春天吃什么,还要知道春天不应该吃什么?春天最忌讳吃酸的。为什么?酸是收敛的感觉,所以这跟“赏而勿罚,予而勿夺,生而勿杀”是相违背的。春天吃酸的其实都是在伤肝气。所以,春天应该吃辛、辣,植物的芽尖。春天不是吃肉的季节,要因为你吃肉就得杀戮,过度的食肉或动物内脏也会增进我们的胆固醇的含量,所以要减少肉类的食用,以免加重肝脏的负担。所以说春季也是个爱护人体五脏的预备阶段,无论是通过饮食保养,还是锻炼,人的五脏与情绪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正如中医里把人体的五种情志——喜、怒、忧、思、恐,分别对应心、肝、肺、脾、肾五脏,并由心统领。黄帝内经之《灵枢·灵兰秘典》中这样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这句话把五脏中的心比做一个国家的君主,它掌控着人体的心神与情志。
夏季和心在五行当中均属于火。根据中医天人相应的观点,盛夏的自然之火与体内的心火可以相互影响。烈日酷暑,容易使人心烦意躁;而躁动不宁的心绪,可以使人更觉暑热难挡。此外,“五志过极皆化火”,也就是说五种情志过度都可以化火。心属火,情志之火都可以波及到心。因此在盛夏期间,我们应当做到“使志无怒”,清心寡欲,恬淡虚无,静养心神。就像嵇康在《养生论》中所说,“夏季炎热,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减少,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这正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心静自然凉”。
夏天吃什么?中医营养学认为,夏日饮食宜温凉有节,顾护脾胃。小孩或年轻人在酷暑时,往往喜欢贪凉饮冷,饮料非冰镇不喝,三餐非生冷不吃。却不知日复一日地饮冷食寒,会慢慢地损伤脾胃之气,影响人体的消化功能,容易出现胃痛、食欲减退、腹泻等症状。因此,夏季进食应以温为宜,不宜过食寒凉,要顾护人体的脾胃之气。脾胃为“后天之本”,人体气血化生的源泉。一旦脾胃受损,气血生化不足,会引起全身各脏器的病变。夏天心、脾、胃三脏腑最容易受损,应当格外注重这三脏器的饮食调补,可食用薏仁、芡实、山药等以健脾养胃。在黄帝内经之《素问·脏气法时论》中还提出,“心主夏,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这句话告诉我们,夏季也可多食酸味或咸味之品来养心。其原因在于,夏天易多汗,而中医理论认为“汗为心之液”,出汗过多会导致心气不足、气津两亏。为此,我们可有选择性地食用一些酸味之品,如乌梅、五味子煎汤代茶等,它们非但可补气,还能生津止渴。咸味之品则能补充因汗液流失而缺少的钠,以此来确保人体水电解质的平衡。
俗语中道:秋高气爽。秋季是肃杀的季节,气候是处于“阳消阴长”的过度阶段,立秋至处暑,秋阳肆虐,温度较高,加之时有阴雨绵绵,湿气较重,天气以湿热并重为特点,有“秋老虎”之说。白露过后,雨水减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气候寒热多变,稍有不慎,容易伤风感冒,许多旧病也易复发,因此也被称为“多事之秋”。《黄帝内经》中提到:“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正是表明了由于人体的生理活动于自然环境变化相适应,体内阴阳双方也随之发生改变。因此,秋季养生在对景深情志、饮食起居、运动导引等方面进行调摄时,应注重一个“和”字。
基于“和”字,中医们总结出四种秋季养生原则:
1.精神调养:要做到内心宁静,甚至安宁,心情舒畅,切记悲忧伤感,以避肃杀之气,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2.起居调养:立秋之季已是天高气爽之时,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之太过。
3.饮食调养: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另外,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故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
4.运动调养:进入秋季,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每人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锻炼方式。
秋去冬来,天寒地冷,万物凋零,一派萧条零落的景象,对此,我们首先想到的是防寒保暖。冬季养生仅防寒保暖就可以了吗?《黄帝内经》第二篇《四气调神大论》有云“冬三月,此谓闭藏。”冬季里人应该早睡晚起,待到日光照耀时起床才好,不要轻易地扰动阳气,妄事操劳,要使神志深藏于内,安静自若,好像有个人的隐秘,严守而不外泄,又像得到了渴望得到的东西,把它密藏起来一样;要躲避寒冷,求取温暖,不要使皮肤开泄而令阳气不断地损失,这是适应冬季的气候而保养人体闭藏机能的方法。违逆了冬令的闭藏之气,就要损伤肾脏,使提供给春生之气的条件不足,春天就会发生痿厥之疾。
当然,冬天是养肾的好时候,肾精对人体十分重要,它藏精,主生长、发育, 肾气的盛衰,直接和人的生长,发育,衰老和生殖能力有关。前人把肾称之为“先天”,或者叫“肾主先天”,“肾为先天之本”,肾所藏之精化生为肾气,肾气的充盈与否与人体的生、长、壮、老、死的生命过程密切相关。肾的一种生理功能。指人的记忆力或意志,与肾关系密切。肾主骨生髓通于脑,肾精气充盛则脑髓充而精力旺盛,记忆力强;肾精气不足,则精神不振,健忘。
虽然养生法因人而异,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养生法。而《黄帝内经》作为以生命为中心的百科全书,包含了医学、天文学、地理学、心理学、社会学,还有哲学、历史等。不仅讲到了怎样治病,但更重要的讲的是怎样不得病,怎样使在不吃药的情况下就能够健康、能够长寿、能够活到一百岁,是一部真正的实用的养生大典,是华夏文明留下的宝贵财富,其中所提倡的古老经验值得我们发扬光大。四季不同,适时养生。
第二篇:黄帝内经及养生
黄帝内经及养生
一、黄帝内经及其他
《黄帝内经》是一部讲‚内求‛的书,要健康长寿,不要外求,要往里求、往内求。注重整体观念,既强调人体本身是一整体,又强调人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运用阴阳五行学说解释生理、病理现象,指导诊断与治疗;把阴阳的对立统一看成是宇宙间万事万物产生、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人体在正常情况下阴阳平衡,一旦这种平衡被破坏,就会生病,强调精神与社会因素对人体及疾病的影响和疾病的预防。《黄帝内经》非常重要的思想——‚治未病‛,‚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提出‚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黄帝内经的精髓是20个字就是‚法于阴阳,和于数术,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只有这样才能‚形与神俱,而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所谓天年就是天赋的年寿,即天然寿命。按着生物学的原理,哺乳动物的寿命,是其生长期的5—7倍。狗的生长期是2年,平均寿命是10—14年。马的生长期是5年,寿命25—35年等等,动物都能活到天年。人的生长期,是以最后一颗牙齿长出来的时间来计算的,一般是20至25岁,应该活到100—175岁。但大部分人没有活到天年,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做到上面的20个字。
‚法于阴阳‛,即养生要效法自然界阴阳变化规律,使自身阳气的运动符合‚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以增加对自然界寒暑变化的适应能力,使人体与自然浑然一体,做到‚道法自然‛。按照自然界的变化规律而起居生活,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随四季的变化而适当增减衣被等。‚和于术数‛,指恰当地运用养生的方法来锻炼身体,比如导引、按摩、气功、武术、太极拳等运动方法,以达到健身防病的目的。‚食饮有节‛,节制饮食并注意饮食卫生,切勿暴饮暴食、偏嗜挑食和酗酒等,以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做到食养结合,使饮食的摄入为养生服务。‚起居有常‛,即生活起居、工作要有规律,建立一套科学、合理、规律的日常生活作息制度,如卧起时间、工作节奏、运动锻炼规律等,以保持自身气血运行的节律而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不妄作劳‛,即无论是劳心、劳力、劳房,要适度,不做虚妄之劳,过犹不及。应做到‚形劳而不倦‛,以免伤精耗气。
我理解,《黄帝内经》像抽丝剥茧般把人体解析得透彻明了,不是西医的解剖,胜似西医的解剖,从更高层面上去剖析人体,把病理讲得透彻到位。人体靠吸纳五谷精华、气血运行、经络畅通,五脏六腑各得其所、各司其职维持生命和健康。人体痛则不通,通则不痛,中医是靠中药来调人体内的元气去通经络治病,所以中医治病是治本之法。黄帝内经只有13个药方,之所以药方很少是怕误导人,主要是讲原理方法,具体还要靠望闻问切,把握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去辨证施治,根据病在不同层面不同程度(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阙阴)施治,中医的中药经化验没有一味药是消炎杀菌的,但配伍以后的确可以治病,起到消炎杀菌的作用。中医之道是十分奇妙和神奇的,是博大精深的。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四句话、16字诀,即‚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与《黄帝内经》以上思想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适量运动
所谓适量运动,我理解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从自身身体的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循序渐进。适量运动的要求是达到有氧代谢,标准是运动到年龄加心跳等于170。
三、饮食有节
《黄帝内经》的‚饮食有节‛,是指饮食要有节制,不能随心所欲,要讲究吃的科学和方法。一是饮食要适量。吃东西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要恰到好处,饥饱适中,要有节制、要有度。‚凡食之道,无饥无饱—是之谓五脏之葆‛。这无饥无饱,就是进食适量的原则。只有这样,才不致因饥饱而伤及五脏。二是饮食应定时。‚不时,不食‛,这是孔子的饮食习惯,即不到该吃饭的时候,就不吃东西。一日三餐,食之有时,脾胃适应了这种进食规律,到时候便会作好消化食物的准备。好吃零食的人,到了该吃饭的时候,常会没有饥饿感,勉强塞进些食品,也不觉有何滋味,而且难以消化。三是要把好‚入口‛关,进食优质、安全、放心饮食,拒绝不洁食物和垃圾食物。四是讲究烹调方法,做到科学、卫生、营养。
1、少吃
广西巴马是百岁老人比例分布率最高的地方,那些寿星的饮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少吃,过去生活困难没得吃,养成了少吃的习惯沿袭下来,受益终生。上海人在饮食上是出名的抠门,一小碗米饭、一碟小菜一顿饭,上海人的平均寿命也很高。
2、拒绝垃圾饮食
十大有毒食品。麻辣烫、毛鸡蛋、烤肉、烤串、臭豆腐、油条油饼、煎饼果子、烤红薯、海鲜排挡、烤鸡翅、包子。
不能吃饭店的饭。所有饭店的菜为了所谓的色香味俱全都是重油、重味、重调料,很多饭店用地沟油做菜。吃10顿饭,可能有1顿碰上的就是地沟油做的。
多吃焖炖烩炒的菜,少吃或不吃煎炸烤熏腌腊食品。拒绝膨化食品。食品中含铝是由于制作过程中使用含铝添加剂所致,如明矾等,其作用是使食品膨松酥脆,国家标准中允许以下食品制作过程中加入含铝添加剂:油炸食品、豆制品、水产品、威化饼干、膨化产品、虾片。但在具体操作中,有的食品企业片面追求口感,超标添加食品添加剂,加上食品监管工作中的漏洞,导致铝超标食品危害人们的健康。
说到国家标准我觉得有时在愚弄老百姓,比如说面粉的国家标准多少年来一直允许按比例搀加增白剂,以提高面粉的白度,而增白剂是强氧化剂而不是食品,增白剂对人体是有害的,长期食用,对人体的累积损害无法估量。而多年来尽管专家等多次呼吁禁止在面粉加工中使用增白剂,但时至今日面粉增白剂仍然‚我‘加’我素‛。
不要购买零食、小吃、速食等袋装食品,还有火腿、香肠等,里面的添加剂太多。据报道,火腿里面的添加剂达18种之多。
不要购买外卖的食物,卫生、原料、油都不能保证质量。
3、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到一个新地方往往有水土不服的情况,表现是上吐下泻,这是身体对新地方的环境、饮食不适应而做出的保护性反应。水土不服有两种情况,一是到一个新地方去,二是你在家吃外地的东西也属水土不服。比如冬天吃海南的西瓜等。人应该吃方圆100公里以内产的食物,才能适合身体的需要而不会产生排异反应。
4、‚饮‛水为主
不能喝各种饮料,一瓶营养快线有11种添加剂:阿斯巴甜、安赛蜜、羧甲基纤维素钠、柠檬酸、乳酸、柠檬酸钠、三聚磷酸钠、瓜尔胶、黄原胶、乳化硅油、乳酸链球菌素。好多添加剂是人体不能代谢掉的,长期、大量饮用这些饮料,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是不可估量的,应以饮自然水为佳。
5、把好采购关 日常生活要经常采买吃的,必须采买安全、放心食品,尽量杜绝有色素、增白剂、早熟剂和其它添加剂食品。购买应季蔬菜,不要购买反季节蔬菜,不要去选那些过度翠绿、直挺、带花、整齐划一和太长、太大、异形的,都是大棚产、大水大肥和打药的,包括超市的也不安全,要购买那些长短、粗细、老嫩不一,自然成熟色的。
面粉:不要购买有添加剂的,最好购买那些能够了解的、小磨磨的面粉。超市面粉的质量也不能保障。
油脂:现在的油脂的加工工艺采用高温压榨或浸出法生产,出油率高,高温压榨的工艺把油脂的营养都破坏了。浸出法是采用溶剂油将油脂原料经过充分浸泡后进行高温提取,最大的特点是出油率高、生产成本低。浸出过程中,食用油中的容剂残留难以避免,国家标准规定,即使合格的浸出大豆油每公斤也允许含有十毫克的溶剂残留。(坑害老百姓的国家标准啊)
记得小时候村里有油坊,是原始压榨法,用大锤猛击三角木挤压豆包出油,出油率很低,特香。这是几千年老百姓传统的做法,健康、安全,但现在已经没有那种榨油的了。
如果到超市购买,一定要购买那种冷榨花生油,是采用物理技术,通过去红衣、60℃低温冷榨、过滤工艺所生产的花生油,不会破坏营养成分。千万不要购买色拉油和浸出法生产的油脂,还有那些所谓的5S压榨法也是卖的噱头,对产品质量没有一点实质性的意义。最好购买那种小轧榨的油脂,没有高温蒸的环节,纯物理法压榨,大豆、花生、蓖麻、葵花籽油都很好,但必须看着他现榨,否则极易作假。几年来,我一直从老家买小轧的豆油吃,有时还能买到黑豆油,味道纯正、特香。我跟榨油的很熟,让他给我留着当地产的豆子榨的油,东北和外地的豆子质量不如当地的好。有些商家还有媒体说小轧榨的油有毒素,必须经过处理才能食用,纯粹胡说八道。试想,在原料不经任何高温处理,用挤压法把油挤出来,原料没有毒,油哪里来的毒素?是在误导和糊弄老百姓啊。
买酱油、醋。不要吃味极鲜,里面含有大量的味精和添加剂,对人身体不好。最好是买原来那种大缸散装酱油,因为保质期短而没有,只是现在很少见了,只在个别酱菜厂门市部还有售。日常可购买一级酱油,最好是袋装的,和瓶装的一样但添加剂少。醋也一样。
6、讲究烹调及技巧和方法
日常饭菜应该以清淡素为主,尽量不吃或少吃肉食等肥腻食物,鱼的蛋白质和人类身体蛋白质的结构最接近,可以多吃深海有鳞鱼类,淡水产品由于环境污染质量很难保证,还是少吃为好。做菜要讲求原汁原味,拒绝味精、鸡精等各种调料,只用葱姜油盐酱醋等基本调料就行,厚重之味对身体不好。
油盐用量。按健康用油盐标准,每人每天食用油不能超过25克,盐6克,日常生活远远高出此标准。我很佩服苏东坡的智慧,他那个东坡肉简单、好吃、有营养,用带皮猪肉、女儿红、白糖、葱烧制,没有别的调料。
关于如何做菜好吃,要因菜而异。仅举一例:炒芹菜。做法:热锅冷油,葱姜炝锅,冒出香味后放入芹菜,调中火慢翻炒,微变色时加入几滴酱油、少量盐颠翻后出锅。注意火不要太急,不要加水,少油盐。
四、调情志
黄帝内经是一部养生大典,总结黄帝内经的养生主要应把握四点:顺四时、节饮食,调情志、慎医药。其中的调情志对于养生非常重要。情志,即指喜、怒、忧、思、悲、惊、恐等人的七种情绪。
人的情绪、情感的变化,亦有利有弊。生活中,谁都难免产生这样或那样的不良情绪,但是我们应当善于控制和调节它,能够及时地加以消释和排除,从而使我们免受或少受不良情绪的刺激和危害。祖国医学在阐述疾病的成因时,把七情太过解释为人体发病的内因。《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这说明情绪不良会破坏机体的稳定和平衡,从而诱发疾病。七情太过不仅伤‚形‛,而且伤‚神‛。
中医讲情志中最主要的是心,中医的文化中说心之官则思,心主神明。《黄帝内经》里讲了三句话非常重要,第一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第二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第三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如果一个人的精和神都处在一种内里协调状态的时候,疾病就找不着他。恬淡虚无指人若能保持愉悦安静、虚怀若谷的精神面貌,遇到意外事件能正确对待,自解、自语、自悟,才能颐养真气,祛病增寿。古代养生家把情绪调节作为治病的良药,认为‚行宽心和是一药,心静意定是一药,忿恨自制是一药,解散思虑是一药,恬淡宽舒是一药‛。要求做到:第一,‚制怒‛愤怒是一种常见的消极情绪,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不仅能伤肝脏,亦可伤心、伤胃、伤脑等,从而导致多种疾病。林则徐把‚制怒‛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想来很有道理。制怒,首先应遇事冷静,因为怒常常是不能冷静思考的结果。因此,遇事一定要冷静,因为只有冷静,才能积极思考,想出对策,圆满解决问题。其次,要及时宣泄。如心有不平之事,可及时向知心朋友倾诉,甚至痛痛快快地哭一场,千万不要闷在心里,以致气郁成疾,或者大发雷霆。还有,制怒要注意养肝,中医学认为,肝主怒,所以要制怒,必须要保护好肝的功能。若是肝气郁结引起发怒时,当舒肝解郁,可用逍遥散治疗,若是肝火上炎引起发怒时,当清泻肝火,用龙胆泻肝汤治疗,若是肝阳上亢引起发怒时,当滋阴潜阳,可用镇肝泻风汤。
第二,防止‚乐极生悲‛。为了健康长寿,任何情绪的过分激动都是不可取的,应采取‚冷处理‛的方法,对于喜事与悲事、兴奋与气愤、顺境与逆境、快乐与痛苦等,都应一视同仁,善于自我调节情感,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一定注意不要超过正常的生理限度。
善待得失。‚舍得‛—舍得,‚得失‛—得失,舍了才会得,舍跟丢不一样。丢是不情愿的,舍是情愿的。在中国的文化中,舍的后面跟着的就是得。你只有舍掉了,你的得跟着就来了。得到的时候,得的后面就是失,所以得的时候别太过高兴,因为得的后面可能就是失,得到的同时跟着的就是失。
‚尽人事,智于圆,而行于方。‛‚长通于方,左右具宜‛考虑问题尽量全面,处理问题尽量果断。做完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如果你这件事,吃饭也想着它,睡觉也想着它,觉得舍不了,放不下的时候,这时候其实你就已经动心了。
情志对人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所以中医说如果一动心则‚五内俱焚‛,实质上内里的脏腑的状态就不平衡了,不平衡了就是疾病,就会影响寿命,对于每一个人来讲,喜怒忧思悲恐惊是正常人的七情,一定不可过度。在日常生活中,当人的情绪突然间出现很大改变的时候,其实就给了信号,告诉人可能内里的脏腑有不协调、平衡的地方了,就需要加以调整,达到协调和平衡,防范于未然。
以上是黄帝内经讲的调情志的主要的几个方面,黄帝内经的调情志的讲得含义深刻、提法科学、高度概括、透彻明白,反观世界卫生组织提的‚快乐心情‛的提法就显得有点就逊色多了。好多专家讲到调情志方面的内容时,往往都是在说教,像在对幼儿园的孩子讲,不敢苟同。
我看过王跃文的国画系列,从中读出的是禅味,以朴素生动的语言,生动逼真的形象,幽远而深邃的意境,清新淡泊的情趣,深切透彻的说理,淋漓尽致地描写了官场、社会的形形色色的人和事,让人拍案叫绝。我读国画,感受到的主题主要是那里面的一幅对所表达的恬淡虚无的状态‚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关于官场的钩心斗角、尔虞我诈、飞黄腾达、失意贬谪不都是‚凡事莫当前,看戏何如听戏好;做人须顾后,上台终有下台时。‛吗?我很佩服里面的李明溪这个人物。所以,要做到调情志,应该从更高层次上去把握:
第一,修心态。积极、宽容、感恩、乐观、悠然、超脱、潇洒,不能有不平、嫉妒、牢骚、攀比、仇恨、不忍、较真、愤怒,要心态平和、波澜不惊。达到做事得心应手、做人随心所欲的境界。
第二,对精神、物质财富的追求要合理有度,不要贪得无厌、追求无度。
第三,戒自高自大、自以为是、自鸣得意。
第三篇:黄帝内经养生语录
《黄帝内经》养生语录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为古代医家托轩辕黄帝名之作,为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创作,一般认为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它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等。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现存医书中最早的典籍之一。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总结。它的问世,开创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标志着祖国医学由单纯积累经验的阶段发展到了系统的理论总结阶段。
《黄帝内经》是一部综合论述中医理论的经典著作。它的成书是以古代的解剖知识为基础,古代的哲学思想为指导,通过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以及医疗实践的反复验证,由感性到理性,由片断到综合,逐渐发展而成的。因此,这一理论体系在古代朴素唯物辩证法思想的指导下,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原则和学术观点。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黄帝内经》为古代医者托黄帝之名所作,其具体作者已不可考。总而言之,《黄帝内经》非自一人一手,其笔之于书,应在战国,其个别篇章成于两汉。《淮南子·修务训》言:“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因此,《黄帝内经》之所以冠以“黄帝”之名,意在溯源崇本,藉以说明书中所言非虚。
养生语录
1.“饮食有节制,起居有规律,不妄事操劳”;肆欲纵色,耗散精气,喝酒行房事,此行差也。
2.“唾沫吐得太远,有伤元气”。
3.“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没有非分之想,平和安宁,真气保存体内,形影不离,病不伤也。
4.“仁者寿也:胸怀宽广者,益寿;反之。胸怀狭隘者,不益健康有害生命”;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道德日全者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寿而自延,此养生之大旨也。注重道德修养:“浩然正气”有利于身心健康„„
5.“如果连自己都不能原谅的人,怎能心如止水;”“还在判断值与不值得,可见心中还有衡量,还是有‘气根’”。
6.“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就是说:情绪不稳定,什么病都来了。
7.“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安生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不足以存生也。”
8.大病大汗后不可冷水浴,太饿太饱都不可沐浴;晨起三千步,睡前泡足浴;足浴,可以促睡眠;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暑湿可去;秋天洗脚,肺润肠濡;冬天洗脚,丹田温灼。
9.“起居有常,卫生合理”。春三月:应晚睡早起,漫步于庭院,舒缓身体;夏三月:晚睡早起,不怕白天长,胸中无怒气,违反伤心;秋三月:早卧早起,使神志保持安宁,违之伤肺;冬三月:早睡晚起,藏阳除寒,违之伤肾。
10.“睡眠是重要之重”能睡者长寿也; “一夕不卧,百日不复之说”。“会吃不如会睡,吃人参不如睡五更”,“为道之百编,而卧最为首” 即为睡觉最重要。古人曰“睡眠,要先睡心,后睡眠”(即安定心神睡觉)
11.“不妄作劳,劳作不过量,不要随便付出体力;”“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12.“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既春夏保养心和肝,秋冬保养肺和肾。
13.木梳 :晨起三千下号称“木梳丹”;梳头有疏通络脉,促进头部血液循环,延年益寿的作用。
14.百岁老人,以素食长寿;对他们健康长寿有直接的影响:“所食愈少,心愈开,年愈益;所食愈多,心愈塞,年愈损。”“多饮伤神,厚味昏神,饱食闷神。”“心地善良,热爱活动,热爱劳动”是百岁老人的共同点。
15.古人曰“读书也是保健的方法”。读书养生:“病须书卷作良医”陆游说;“一日不读书,心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 “体气多病,得以名人文集读之,亦足以养病。”
16.《黄帝内经》养生五难: “名利不利,此为一难;喜怒不除,此为二难;声色不净,此为三难;滋味不绝,此为四难;神虚精散,此为五难;五难绝,寿自延。”乾隆皇帝养生经:“吐纳肺腑,活动筋骨,十常四勿,适时进补。”十常即为:齿常叩,津常咽,鼻常揉,耳常弹,睛常运,面常搓,足常摩,肛常提,肢常伸,腹常旋。四勿:吃饭勿言,睡觉勿语,喝酒勿醉,色勿迷。
第四篇:《黄帝内经》与养生郭笑雪
《皇帝内经》与养生
课程背景:
《黄帝内经》起源于轩辕黄帝,代代口耳相传,后又经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增补发展创作,于春秋战国时期集结成书。☏:***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在现代化的亚健康状态比比皆是的今天,学习《黄帝内经》对我们的养生保健同样具有非常独到的指导意义。
课程收益:
1、引导学员了解《黄帝内经》的养生精髓
2、引导学员理解自身亚健康状态的特征,以及与不良的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
3、帮助学员掌握运用中医方法养生的小技巧
课程设计:
1、培训时间为6个小时
2、培训形式以理论讲授为主,结合案例讨论、体验游戏等方式。
3、培训对象为企事业机关中高级管理人员
主训导师:郭笑雪(简介略)
课程大纲:
一、话说《黄帝内经》
1、现代人的亚健康状况写真
2、目前疾病的流行性发展趋势
3、《黄帝内经》给我们的启示
二、经络与养生
1、经络的循行和功效
2、经络保健法和经络自检
3、保健相关的穴位功效
三、情志与养生
1、关于情志与内脏对应的案例分解
2、情志致病与现代心理疾病
3、创造健康的精神生活 四、四季养生与健身
1、春季养生要点
2、夏季养生要点
3、秋季养生要点
4、冬季养生要点
五、体质与养生
1、中医体质学说把人如何分类的?
2、测测你的体质类型
3、不同体质的人如何养生?
4、有健康才有一切
备注:以上大纲仅供参考,实际授课根据培训需求适当调整
第五篇:阴阳与四季养生
阴阳与四季养生
大家好!今天我选的题目是‚阴阳与四季养生‛。一,什么是阴阳?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概念,是古人阐述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最初的涵义是很朴素的,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概括为自然界或人类社会相互关联的事物.现象中互相对立的双方,一般地说,凡是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主动的等等属于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被动的等等都属于阴。阴阳概念,似乎很抽象,但却又能很具体。它可以概括万事万物的形态、状况、运形、发生、发展、灭亡的规律。如以天地系统而言,天为阳,地为阴;以太阳、地球系统而言,日为阳,地为阴;还有如男为阳,女为阴;生为阳,死为阴;上为阳,下为阴;春夏为阳,秋冬为阴;过去为阴,将来为阳;东南为阳,西北为阴。等等。
二、阴阳的4个基本属性(以阴阳鱼模型来形象说明)
1、阴阳的统一对立,相互制约。
1)统一是指组成事物的对立双方是统一在一个固定的范围内,构成一个阴阳系统。在同一阴阳系统内探讨阴阳的属性才有意义。如人们常用‚牛头不对马嘴‛这一俗语来说明跑题,说理不通。牛头对牛嘴才能说明牛的属性,马头对马嘴才能说明马的相关属性。牛头对马嘴,不能从头与嘴两方面说明牛的情况,因为马嘴根本不在牛身上。必须是一定范围内对立着的双方才是阴阳,这就是阴阳的统一属性,也就是此阴阳系统的相对独立性。有独立性,则就自然表现出特殊性,如牛是牛而马是马。阴阳的特殊性,即表现为万物万事,纷繁复杂,彼此不相雷同,此阴阳非彼阴阳也。但各阴阳系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有时可以相互系属,相互重合。如牛头和马嘴,虽然不能同时归纳于牛系统或马系统内,但可以归纳于‚畜‛系统。若同一市场上既卖牛头,又卖马嘴,若牛头的价格大幅上涨,则销量会下降,人们可能会用马嘴来替代,则马嘴销量会上升,两者形成了对立的双方,此也是一个阴阳系统,交叉于牛系统和马系统之间。
阴阳的统一性实际上是说明阴阳的范围属性,表现为独立性、特殊性,广泛联系性,多层次、多结构,有无限可分性。此一属性决定了阴阳学说的普通适用性,纷繁复杂的宇宙世界都逃不出阴阳这一总则。
2)阴阳的对立属性。即一切事物都存在着对立的两个方面,如上与下,左与右,天与地,动与静,过去与将来,领导与百姓,男与女,生与死等等,这是非常容易理解的,阴阳对立的双方是相互制约的,比如说上与下,促使事物上升的因素能制约使事物下降的因素,如氢气球向上的浮力能阻止悬挂于氢气球上的重物的下落。上位的君主如妄顾百姓疾苦而只图自己享乐,会被民众推翻。如寒能治热,热能治寒。再如夫妻双方也相互制约,若要维持家庭的完整,男要守夫道,互要守妇道,不能肆意妄为,不遵守夫妻关系的基本规则,否则家庭会破裂,此一阴阳系统将不复存在。
阴阳系统内部的对立关系会成为此阴阳系统走向破裂的关键因素,即内因。若想使敌人破灭,就设法激起敌人内部的斗争,从而可以使用很小的力量不战而屈人之兵。如这次的菲律宾与中国的黄岩岛之争,如中国与之付诸武力,则有可能打乱中国经济发展转型的步骤,浪费中国宝贵的战略机遇期,中了美国迟滞中国发展的圈套。中国可以采用葫萝卜加大棒的方法,利用菲律宾经济不景气,国内矛盾众多,利用其国内的诸多反战乱的华人、商界、舆论、反对派的力量,起来制衡其亲美的处长等人,则眼前乱局可解。另一方面,在敌我对立中,也要预防敌方利用我方系统中的对立面,达到破坏我方系统的目的。如中美大搏奕中,面对美国的四面围堵,我国最主要是解决好自己内部的各种矛盾,如腐败问题,经济转型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各种民生问题,西藏、新疆问题等等,只要处理好国内问题,则全民上下一心,则中国就有无穷的力量,不怕任何对手,永远处于不败之地。
2、阴阳的互根互生、相互为用属性
互根就是互为根据,如无上就无所谓下,无左就无所谓右,无生就无所谓死。互生就是阴阳双方有时有相互促进的促用,如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再比如说中美对抗中也存在互利互惠的因素,如中国为美国提供廉价的劳动力、商品,满足其消费需求,降低了其通货澎胀,中国从美国那里吸其了技术、管理经验,销售了商品,拉动了就业。二者有互相促进的一面,现在已经成为关系深刻的利益相关方,新的说法叫C2。
又如人体气血系统,气为阳,血为阴。气必须依附于血和津液,才能存留而不逸脱,血须依靠气的固摄才能不流出脉处。气能生血,血能养气;气能推动血液运行,而血是气的载体。二者互根互生,相互为用。还有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生物的繁殖,遗传物质DNA是由对立的双螺旋组成的,此即阴阳相对。两个螺旋链按照互补的原则各复制出对立的另一条螺旋链,两条的新的螺旋链再组合成新的双螺旋体,从母体分裂出去,由此形成新的个体。
阴阳相互为用,还可表现为物质与其功能之间的关系。物质为阴、功能为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功能的大小决定于物质的成分及结构,特定的成分和结构就能发挥出相应的功能。有金钢钻就能揽磁器活。
3、阴阳的相互转化
是指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各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
如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还如高热的病人,高热过后可以出现体温过低;小孩大哭大闹之后,常进入睡眠;白天过后是夜晚,夜晚过后是白天。一些动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从雌性变成雄性。穷人通过勤奋努力变富人。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等等,不可尽数。
阴阳转化是需要条件的,阴阳不是都能相互转化的,如人死不能复生;油燃烧散发出热,产生C02、SO2等物质,但热C02、SO2等物质一般很难直接变回油。
白天、黑夜的转换是在地球围绕太阳自转的条件下产生的。穷人要想变富,必须在外界合适的环境,际遇下才能通过自身努力获得成功。等等。
4、阴阳的消长平衡
是指系统中阴阳双方此消彼长。当双方力量对等时就获得平衡。在平衡时,一方长而另一方不长,或消减时,则力量平衡被打破,弱的一方被欺压。失衡是容易的,平衡是不易的,是需要条件的,失衡时,整个系统表现出强势一方的特性。在对抗为主的系统中,当一方强大,另一方弱小,到一定程度,弱小的一方被消灭,此系统消失,而胜利的一方会与周围原先较远的对抗力量形成新的较紧密的对抗系统,可以从秦灭六国最后走向统一的过程来体会这种消长状况。
而以合作互助为主的系统,当阴阳双方中一方增长时会带动另一方增长,滋养另一方长大,从而渐达到新的平衡。一方消弱时,也会带动另一方消弱,但在另一方的帮助下,消弱的程度和速度会大大小于对抗为主型。此种类型的系统更易平衡,更易成长,更长长久。如父母与子女系统,相爱着的夫妻系统,有良好企业文化精神的优质企业系统,深得养生之道的人体系统,以友好互助为中心的社会团体系统。在现实生活中,少一点对抗,多一些互助友爱,则社会必将和谐团结,成长持久,其乐融融。
综上所述,根据阴阳系统的范围属性,说明了事物的独立性、多样性,广泛联系性,多层次多结构性和广泛适用性。
在系统外部力量的影响下,系统内部双方的互争、互用、互助、互化、互换等运动导致了系统的生、长、衰、亡等变化过程。
三、阴阳学说的应用实例
1、用阴阳学说探讨宇宙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道法自然篇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第四十二章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以上是中国古代特色的宇宙观,认为在天地诞生之前,有一片混沌的东西,它内部是无边无际,且周行不止的。它内部虽然也存在对立的双方,但双方聚集的力量大于分离,使得双方融为一体,且向中间收缩,但毕竟是有对抗存在,对抗促使双方运行不止。当收缩到了一个临界点,此时收缩的力量等于分离的力量,则此混沌体就不再收缩,而处于平衡状态。在某一个时间,当分离的力量被彻底引爆(如温度和压力达到某一值时,核爆炸会发生),此母系统爆裂开来,纷纷组成一个个小的阴阳系统,即各个星系。‘一’是指阴阳复合在一起的混沌母体。‘二’是指分离开后,又组合同一起的各分系统,‘三’是指各分系统内部及相互间组成运行的规则,总的规则就是阴阳法则。各分系统在阴阳法则的控制下,分化衍变,形成如今浩翰复杂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以上推论可以形为证。银河系的形状多么像阴阳鱼形状。一个个星球的球体像阴阳鱼的整体,再到微观世界,小到原子,原子核和外围高速环转运动的电子等无不显阴阳之形,含阴阳之道。
2、虚拟世界也是阴阳组成的
现在虚拟技术几乎能够模拟真实世界的一切,以至于一些人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拨。虚拟世界是由各种程序代码组成的,程序代码最后都可还原成由0.1组成的机器码,正是由0.1组成的二进制代码按照其内在的运算规律,构建成这丰富多彩的虚拟世界,0.1这一对数字也是阴阳的表现形式之一。
3、人体与阴阳及四季养生
人体当然是多系统高级阴阳复合体,父亲的阳精与母亲的阴精相合成受精卵,此为混沌母体,然后逐渐复制、分裂、组合、成形、分娩、长大、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多系统高级阴阳复合体。人体总的阴阳系统的划分,比照天地系统来进行,因二者一一对应。人类本就是天地阴阳巧妙蕴化而成,可以说是造物主的恩赐而成。太阳与地球的距离不近不远,使得地球上的温度不高不低,否则太高或太低都不适合,太高则孤阳不长,太低则孤阴不生,都不能形成高级生命系统。正因为温度不高不低,在此阴阳调和下,地球上的土壤、水等阴物在阳光的推动下,慢慢蕴化,形成了生命,再逐渐进化,形成了如今的人类。
天地系统分上中下三部,天为上,地表附近为中,地心为下。其中地表附近包括土壤、水及诸多生物,这些生物中以人为尊。人为万灵之长,所以常以人为代表,称为天人地三才。为何以人为尊,因为人类有聪明的大脑,大脑是什么?大脑就是那个‚三‛,控制‚二‛的规则,‚三‛是宇宙的主宰者,谁掌握的‚三‛越多,则谁的权利越大,地位越高。人是最聪明的,学习、模仿、感悟的‚三‛最多,获得的控制力量最强,自然成为了万灵之长。静下心来,慢慢地、仔细地学习感悟吧,体味这天地的玄妙,你将获得更多的能量,更大的控制力。控制好身体,你将更健康长寿,控制好工具你将更有本领。
前面讲的阴阳系统的对立、互争、互用、互助、互化、互换等都是‚三‛的内容,结合自身的实际,去慢慢感悟,定会有不小的收获。
参照人体与天地系统的对应关系,对人体五腑六腑进行阴阳归属划分,心肺在上焦为阳,肝、胆、脾、胃在中焦,为阴阳交合体,肾在下焦为阴,大小肠较长,则即在中焦又在下焦,头脑在上焦,为阳为天、为主宰。在上焦中,心肺虽同为阳,但阳中亦可再分阴阳,则心为阳,为阳中之阳,肺为阴,为阳中之阴。肾为阴,但肾中也分阴阳,为阴中之阴和阴中之阳。其实每个脏腑都各自再分阴阳。人体各个脏腑之间都存在着相对、相消、互用、互生等复杂关系,所有这些关系都在总的阴阳法则的控制下,有序地运转,一步步地完成人的生命历程。古人把这多层次多结构的阴阳关系进一步归纳成了一个次一级的说理系统——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以五行之间相生相克的关系来阐述这复杂的系统。举例说明:心与肾,心五行属火,在上,为阳,肾五行属水,在下,为阴。心火太亢会耗灼肾阴,肾水太盛会水气凌心引起心悸,如尿毒症昏迷,此为相克。但主要为相生,如位于上者以下降为和,位于下者,以上升为顺。心火必须下降于肾水,才能得水潜滋,不过亢,肾水得心火温养而不过寒,此为水火既济,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反之,则心肾不交,出现失眠,心悸、心烦,腰膝酸软、梦遗、梦交等症。
肝与肾,肝属木,肾属水,水生木,为母子关系,肝主疏泄属阳,肾主封藏属阴,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同源,肝肾之间存在着相互滋生和相互转化的关系。血的化生,有赖于肾中精气的气人经;肾中精气的充盛,亦有赖于血液的滋养。女子月经周期的正常与二者配合密不可分。若女子好生气,可致肝气郁结,导致痛经或经行不畅等,肾精亏虚可致停经等。
下面用阴阳学说来探讨一下四季养生的话题。
人是天地之子,人体与自然界本为一体。人体的阴阳随自然界阴阳升降而升降浮沉。人体是一个开放的耗散系统,必须从自然界摄取物质和能量来满足自身生长、发育等生存的需要。人们应善于利用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趋利避害,从而达到生命长久。
春天,日照时间渐长,强度渐强,气温升高,蒸腾地气上升,万物苏荣。阴阳合于地表周围,生气在地表上下周围。对应于人体,则主气也从下焦渐升于中焦。中焦包括肝脏脾胃等位于体中部的脏腑。正如种子发芽自然消耗其内储存的原精,春树发芽开花,自然消耗秋冬时贮存在根茎中的营养一样,在人体,主气从下焦升到中焦,则下焦肾处于虚空状态,肝阳升发要消耗肝中阴精,子盗母气(木为水子,即肝为肾子),则肾中阴精也易亏,肾阳易亢。这是伏气温病失去真阴制约而发为春温的原因。所以春天腰痛的人多。所以春时养生则应以固守肝肾阴精为主,而不是养阳,否则阳更亢,阴更虚,变生诸症,失去阴阳秘,阴生阳长等养生主旨。
春时,木气上升,木生火,使上焦的心火易亢。所以宜早睡早起,早睡,使水火即济,以固护肾中真阴,也使心火不致过亢,早起以顺应发陈之气,使肝木条达。
若不是本就阳虚的病况下,不需过分养阳,但可以利用春天阳气升发之机来祛除疾病。例如类风关病人,其风寒湿痰诸邪深藏骨缝,一般很难祛除,但在春天可利用人体阳气从内走表,能带动诸邪走表之机,用拨罐、熏蒸、发泡等法,因势利导,引邪外出。加上根据患者病情酌情内服补肾中阴阳之剂以扶正,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对于类风关患者来说,是一个不可放过的治病良机。春天,木气旺,对于因肝气郁结导致的气滞血郁,积聚诸症如妇科包块、乳房包块、肝脏包块,甲状腺包块等全身各处包块等带来了疏通消散之机。可在固护肝肾真阴的基础上,加大顺气补气,适血通络、散结的力度,以求气顺、血活、结散,使包块消散。
对于抑郁症患者,也是一个治病的良机。
春天,木气旺,土气(即脾胃之气)也不虚,因二者同处中焦,同处春天旺气之中,虽然木克土,但一般情况下,二者能相安无事,且正常的脾胃升消降也有赖肝气的疏泄。春天,木气旺,上焦之肺金之气不太旺,虽金克木,但木气得势,也不会被克制太盛,常常能相安无事。
以上从五脏的角度较全面地说明了春天人体阴阳生克情况及部分养生治病事例。以此类推,夏秋冬养生,也应顺其生机,补其损耗,以求阴阳动态平稀,相生相长,达到长久康寿之功。
如夏天,地面以上气温渐达最高,人体上焦的心肺之气也渐达最旺,但因肺主肃降,与上升之气相抵,所以夏天主要表现出的是心火的主导地位。心火本就易上亢,此时,内外火气相合,壮火食气,伤阴,所以特别容易耗损心之气阴,所以此时可进补西洋参、太子参、麦冬、五味子合剂以补其耗损,同时应早睡,正常起床,以固护心肾真阴。此时,阳在上而下焦肾阳易虚,而皮肤毛孔又开泄,所以双脚应注意保暖,否则腰腿脚极易受风寒湿邪侵袭,而患上关节风湿症或下肢静脉曲张。
夏天,主阳之气在上焦,肺脏正当其时,肺为阳中之阴,若原有虚寒之疾得其外阳相助,能达阴阳平衡之功,所以老慢支等肺脏虚损的病症,此时一般得以缓解,冬病夏治正是利用这一良机,进行穴位敷贴或内服中药等方法以祛除肺中郁积之邪,扶助肺气,从而治愈或缓解此顽疾。
夏天易失眠,因心火亢于上,肾精亏于下,可用酸枣仁、麦冬、百合、夜交藤、五味子、枸杞子合剂调补。
夏天阳在上焦,在皮毛,位于中焦的脾胃阳气虚,表现为食欲不振,浑身无力,所以忌过食生冷,避免腹部受凉,否则易引起腹泻。夏天多食生姜,以振脾阳,开胃气,散风寒湿。清炖牛羊内也是不错的选择。夏天顺应了肝木升发之性,所以肝气不易郁。但肝阴不足的人应适当滋补肝阴,以防肝阳过亢而中风。
秋天,地面上气温渐低,秋风瑟瑟,落叶纷纷,万物从成熟到凋落,阳气渐降于地表。肺主肃降,此时肺当令,行令则耗阴,再加上外界有秋燥存在,所以应适当滋补肺阴,如服梨膏等。秋天不会过凉,所以对心阳不会消耗过分。
秋天人体阳气从外收里,从上回到中焦,使脾胃阳气渐振,食欲大增,自然界有丰富的食物可以摄取,正是人体补充夏季耗损的大好时机。阳气下潜,肾水得助,人非常容易入睡,正是人体休养生息的大好时机。但此时对于肝之升发之性是不利的,肝为刚脏,为将军之官,肝气被寒抑制,会奋起反抗,耗阴伤阳,有时亢奋过度会动内风;反抗不过,会更加抑郁,所以抑郁症的病人秋天会加重,应特别注意调护。秋天应保持心情愉快,应多散心,适量运动,以疏解潜在的肝郁。药物方面可补肝气、疏肝气,滋肝阴,以助肝木度过难关。秋天阳气渐沉到中焦,则上焦阳气渐虚,再加上肝气疏通之机被郁,所以颈椎病的人数大增。而腰痛的病人会减少。
冬天,地表温度渐低,而井水温度不低,说明阳气深入地下。人体阳气也潜入下焦肾,而肾是人体先天之根本,肾阴肾阳是元阴元阳,是各脏腑阴阳的本源,肾中阴阳充足,则其他脏腑阴阳皆有化源。所以冬天是进补的最佳季节,是改善体质的最好时机,也为来年的春天升发打好基础。补益肾阳用右归丸,补益肾阴用左归丸,女性用乌鸡白凤丸,补气血用十全大补丸,人参养荣丸等,各人体质不同,最好在中医指导下辨证施补才能收到最大效果,而避免副作用。此时,上焦心肺处于空虚状态,所以心脏病多发,慢性肺病多发作,此时应注意保暖,固护上焦阳气。中焦肝脾离下焦较近,且能多得元阴元阳滋助而不至于虚,但寒主收引,不利于肝气疏泄条达,所以宜适量运动以助肝木条达。
以上根据四季自然界阳气升降浮沉情况,介绍了一下人体阳气升降浮沉的规律。总之还是那句话,人与自然本为一体,四季养生应顺其生机,补其耗损,以求阴阳动态平衡阴阳,相生相长,以达长生久视之功。
11级环艺(2)班
池 杰
11081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