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编辑:紫竹清香 识别码:23-1064600 1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7-14 01:37:05 来源:网络

第一篇: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一、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政策

民族风俗习惯的起源都很古老,是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的,是历史延续的结果,有一种自然的承继特性。民族风俗习惯的形成,与各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受各民族社会、经济生活的制约,各民族的衣食住行与其所生活区域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类型各不相同,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衣食住行大不一样。民族风俗习惯受其传统文化和宗教信仰的影响,又对各民族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生活都有很大的影响。各民族传统的文学、音乐、舞蹈、美术、体育等文化艺术很多反映在其风俗习惯中。如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乌孜别克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等民族禁食猪肉,禁食自死的动物,这本来是居住在阿拉伯半岛上的一些游牧民族古老的生活习惯,后来被列入《古兰经》作为教规,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逐渐演变为信仰伊斯兰教民族群众的生活习惯。有些民族有的传统节日,是由宗教节日传承演变而来的。各民族风俗习惯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艺术。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传统体育活动中,就有丰富的民歌、音乐、舞蹈等文学艺术,各少数民族独具特色的日常用具、衣饰、建筑、手工艺品等方面,都表现出各少数民族独特的传统文化艺术。

民族风俗习惯在维系民族内部的团结合作,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维护民族间的团结合作,促进民族的发展进步过程中有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民族风俗习惯与民族心理、民族感情息息相关,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一个民族的特性,所以是很敏感的。一个民族往往把对自己民族风俗习惯的尊重看成是对本民族的尊重,当其风俗习惯遭到歧视或侵犯时,往往整个民族都会作出较强烈的反应。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是体现民族平等,巩固民族团结的一个重要方面。不能因为风俗习惯不同,而歧视、侮辱别的民族。任何一个民族的成员,特别是原先处于统治地位的“大”民族的成员,都不应以自己民族风俗习惯为标准随意指评其他民族风俗习惯,更不能以自己的好恶而感情用事。任何不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言行,哪怕是出于开玩笑,也是容易刺激以致伤害民族感情的。 中国共产党一贯尊重各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早在长征时期,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就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得到了少数民族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始终是党和人民军队的一条纪律。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建立了保障各少数民族行使风俗习惯自由权的法律法规和一系列政策措施。1949年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就有关于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内容。1952年颁布的《政务院关于保障一切散居的少数民族成份享有民族平等权利的决定》中规定,各民族“均有自由保持和改革其民族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的权利,别人不得干涉,并须加以尊重和照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政策法规选编》,中国民航出版社,1997年版,第95页。)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受到国家的尊重和法律的保护,除了国家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中有关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条文外,还颁布了不少专门的法律、法规、文件和文告,具体规定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在其他一些法律、法规、文件和文告中,也有关于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内容。在法律、法规和政策的保护下,各少数民族既可以保持自己的风俗习惯,也可以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保持和改革,即发扬历史传统,改革落后习俗。

在尊重和照顾少数民族饮食生活习惯方面,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给予必要的尊重,专门的照顾,特别是对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给予特殊的照顾。在食品经营中尊重和照顾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1955年发布的《关于牛羊肉经营中有关回民风俗习惯的几点注意事项的指示》中规定:凡供应信仰伊斯兰教民族的牛羊肉,要单宰、单储、单运、单售,不与其他肉食混杂。经营糕点及其他食品也照此办理。国家有关部门规定,凡供应信仰伊斯兰教民族的牛羊肉,由阿訇执刀屠宰。如急需屠宰而阿訇不在时,可由回族或信仰伊斯兰教的其他民族职工按照信仰伊斯兰教民族的操作习惯进行。并由信仰伊斯兰教民族职工负责清真牛羊肉等食品出入库的检查、调拨,注明“清真”标志,与其他食品分开保管,分别装运、出售。在信仰伊斯兰教民族聚居的大中城市,国家有关部门设立专门经营清真牛羊肉的批发部门和零售机构;在信仰伊斯兰教民族较少的地方,委托回民或信仰伊斯兰教的其他民族人员屠宰和销售活体牛羊肉。 保证少数民族特需副食品供应。1958年3月,国家城市服务部、中央民委发布《在副食品商业工作中贯彻民族政策,尊重民族习惯,做好副食品供应的联合指示》规定:凡是国内供应紧张、少数民族又有消费习惯的特殊商品,都应该贯彻尽可能优先供应少数民族需要的方针,尤其对少数民族重大节日的副食品供应,更应该引起极大重视。后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有关的批转文件中规定,商业部门要认真做好城镇中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的肉食和其他副食品的供应工作。市场供应上要尽可能满足这些民族的肉食和食油的供应量,并逐步有所增加。各地要根据方便群众的原则,增加供应网点和人员。要做好少数民族特需商品的生产和供应工作。就是说,除了保证少数民族特需副食品供应,也包括其他特需用品的供应。国家有关部门为照顾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保证少数民族生活的特殊需要,如很多少数民族需要的茶叶,信仰伊斯兰教民族需要的牛羊肉,朝鲜族喜食的大米,蒙古族喜食的炒米,藏族喜食的糌粑等,都认真组织安排好调拨和供应工作。

妥善解决信仰伊斯兰教民族人员就餐问题。在大中城市和回民较多的小城镇,开办一定数量的清真饭馆,并注意配备本民族厨师和服务人员,保留民族习俗特点。国家对经营清真饮食的企业在政策上给予优惠。在城市和信仰伊斯兰教民族来往较多的交通要道、饭店、旅馆、医院以及列车、客船、飞机等交通设施上,设清真食堂或清真伙食点。食用清真食品的少数民族外出,在清真饮食店或专设的清真餐厅就餐,乘坐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时,可获得清真食品供应。在信仰伊斯兰教公职人员较多的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国家要求设立清真食堂,开办清真伙食;人数较少的可以几个单位联合开办或另设专门灶具;受条件限制不能开办的,给职工发放适当的伙食补助费作为自行解决的补贴,照顾他们的饮食习惯。

在尊重少数民族衣饰习惯方面,政府作出专门规定和安排加以照顾,安排少数民族群众在这方面的生活特需用品的生产和供应。在全国各大城市和少数民族地区,国营商业开办有“民族用品商店”,在一般商店设立“民族用品专柜”,销售少数民族特需用品,照顾少数民族在穿着装饰方面的特殊习惯和要求,比如,苗族、彝族、藏族等许多少数民族妇女喜欢戴金银饰品,藏族、蒙古族、哈萨克族等一些牧区少数民族群众习惯穿长统皮靴、毡靴,保安族、藏族、蒙古族等民族爱用银饰腰刀,都得到妥善的解决。国家专项拨出黄金、白银供应少数民族地区,生产少数民族所喜爱的金银首饰。党和政府尊重各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习俗。我国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丰富多彩,各民族自由地按本民族的传统欢度节日。国家规定,各地人民政府应按照少数民族年节习惯,制定放假办法、节日特殊食品供应等优待办法。1950年,政务院发布的专门文件中规定:“对信仰伊斯兰教的人民在其三大节日时,屠宰自己食用的牛羊应免征屠宰税;对有限制宰牛规定的地区,应由各省(市)税务机关商议,省(市)人民政府定出放宽检验标准的具体办法。”1951年,贸易部发出《关于少数民族年节优待办法的规定》,1952年又发出了《关于对少数民族年节优待的决定》,对少数民族欢度传统节日给予照顾。后来,国家又强调,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应该受到尊重。有关地区按照中央人民政府的规定,分别具体制定了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放假办法。

各少数民族的婚姻习俗受到党和国家的尊重。最高人民法院在1951年就地方法院关于汉族和少数民族通婚问题的请示作出复示:一些少数民族的婚龄可适当降低;对一些少数民族不与外族通婚的婚姻习俗要予以尊重,慎重对待;对某个民族人员同其他民族男女自愿结婚的,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干涉;不同民族所生子女的民族从属,子女未成年时由父母商定,成年后由子女自定。 对各少数民族不同的丧葬习俗,党和国家予以尊重。对藏族地区的天葬场,国家按照藏族人民的要求给予妥善保护,不允许其他民族人员干扰。信仰伊斯兰教民族习惯土葬,国家尊重他们的习俗。有关部门制定政策规定:不能强迫回族等信仰伊斯兰教民族实行火葬;对不尊重少数民族丧葬习俗的干部,应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要给予处分。在回民集中居住的地方,国家划拨专用土地,建立回民公墓,用于回民土葬。

中国共产党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法律、法规和政策中有条文,党的文件中有规定,党的领导同志在党的会议上和工作中也经常强调这个问题。周恩来同志曾经指出:“民族的风俗习惯比宗教信仰还要广泛,因为一个民族不一定都信仰一种宗教。有很多民族是信仰多种宗教的,也有几个民族是信仰同一种宗教的,如回族和新疆几个民族是信仰同一种宗教的,蒙古族和藏族也是信仰同一种宗教的,但风俗习惯常常是一个民族一种,因此,风俗习惯也同样应该受到尊重。如果不尊重,就很容易刺激感情。比如我们对回族和新疆的各个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不吃猪肉的风俗习惯就要尊重。另一方面,对于反映在文化方面的风俗习惯,不要随便加以修改。现在有些文工团到兄弟民族地区学习音乐舞蹈,特别是舞蹈,常常拿汉族的想法来修改,兄弟民族对此很不高兴。这是强加于人,不尊重人家的风俗习惯。有些汉族人总觉得他自己的都是好的,人家的是落后的,这是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思想。”(《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70~271页。)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领导同志教育全党特别是汉族干部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而且身体力行,为全国树立了光辉榜样。1961年4月,周恩来总理到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视察时,正值傣族泼水节,周恩来身穿傣族服装,同群众一道观看赛龙船、放高升,和群众合着象脚鼓节拍欢舞,同群众一起相互泼水祝福,与少数民族干部群众心连着心。这在各少数民族干部群众中传为佳话,一直广为流传。一些长期在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的汉族干部,认真执行党的民族政策,注意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学习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与少数民族群众打成一片,赢得少数民族群众的赞扬。

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有利于维护各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是坚持各民族平等原则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各民族无论是保持还是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都是各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对民族风俗习惯的侵犯,就是对民族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的践踏。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有利于发展和繁荣少数民族文化。尊重和弘扬不同民族风彩各异的风俗习惯,使构成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的生活方式和道德风习得以发扬光大,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发展繁荣。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每个民族对自己的风俗习惯都有着特殊的感情,往往把其他民族对本民族风俗习惯的尊重与否,作为自己行为的重要依据,或友善,或厌恶,或对立。如果不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就容易刺激以至伤害民族感情。故意侮辱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就成为损害民族团结的错误行为,有的甚至酿成影响社会稳定的严重事件。党和政府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表现出对各少数民族的亲热、关怀和友善,得到各族人民群众的普遍信任,促进了民族团结。

二、尊重少数民族保持或改革风俗习惯的自由

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尊重各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主张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在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保护下,我国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得到保持和发扬,各少数民族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住着他们习惯于居住的很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建筑。少数民族地区的城市有许多少数民族传统建筑,民族特色鲜明,地区风格突出。各少数民族穿着民族传统服饰,每逢节日,特别是一些少数民族妇女穿得绚丽多彩,使外地去的游人忙着摄影,与之合影留念。一些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如白族的三月街、蒙古族的那达慕、壮族的歌圩、彝族的火把节等,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在传统的基础上加以提高,由传统的文化娱乐活动扩展为寓文娱、体育、经济贸易为一体的综合性经济文化活动,对于发展民族经济文化有着积极的作用。一些少数民族的特色食品,不仅在当地风行,而且在大城市也得到特殊供应,使那些民族的子女即使远离家乡也经常体味到浓郁的故乡情、民族情。在信仰伊斯兰教民族聚居和散居地区,都有清真餐馆,都有单宰、单储、单运、单售的清真牛羊肉出售,他们的餐饮习惯受到尊重。各民族自由恋爱,自由结婚,可以按照传统在民族内部通婚,也可以与别的民族人员通婚。各少数民族的婚丧嫁娶,按传统习惯举办。

我们党尊重各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支持少数民族群众保持传统的风俗习惯,倡导各民族发扬传统美德。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及其风俗习惯中,有许多传统美德,比如:各民族都普遍尊敬老人,有的民族有专门的老人节,开展敬老活动;团结互助,谁家有重要的农事或建筑等活动,众人无偿帮忙;热心公益,自觉地修桥铺路,整理公共活动场所;保护生态,植树造林,制定乡规民约保护园林树木;民风纯朴,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社会秩序井然;热情好客,将客人来临当作喜事,盛情款待,即使不认识的人投宿也如对待贵客;吃苦耐劳,坚忍不拔,勤俭节约;心地无私,忠厚待人,诚实守信。这些传统美德,优良的社会风尚,因为有党的尊重少数民族保持风俗习惯自由的政策,得到保持,并发扬光大。

保持和发扬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优良传统,就意味着要有所继承,有所发展,有所创新。保持和发扬风俗习惯中有利于民族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民主性精华,变革民族风俗习惯中的那些落后成分,消除陈规陋习。对于那些落后的、不利于民族团结、不利于民族和社会进步的风俗习惯,毫无疑问要进行改革,扫除那些不良生活习惯、陈旧的思想观念、因循保守的习惯势力、封建迷信行为。引导少数民族群众改革风俗习惯中的落后习俗,以促进各民族的经济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明确规定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自由。各民族在新的时代保持和发扬民族风俗习惯的优良传统,改革和剔除落后的习俗。对于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中的一些落后的习俗,要积极引导,在本民族充分认识的基础上,自觉自愿地革除掉落后的东西。比如,一些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活动内容中,革除了封建迷信的东西,增加了许多文明健康的活动项目。傣族中过去曾流行的“赶琵琶鬼”,即封建领主把不服他的妇女诬蔑为“琵琶鬼”,赶出村寨,施以摧残,这种风俗已被废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各民族依靠他们自己的觉悟和力量,已经逐渐革除掉了那些不利于民族发展进步的落后习俗,如买卖婚姻、一夫多妻、近亲结婚、早婚早育、无计划生育等。一些不卫生的生育习俗得以改革,有些风俗习惯中不利于生产发展的成分被加以改进,有些地方的求子风俗改为求医问药,一些习俗禁忌中的封建迷信色彩被剔除。

民族风俗习惯的保持或者改革是各民族自己的事情。我们党一贯主张,对于落后习俗的改革,应由各民族自己来决定和进行。毛泽东同志曾明确指出:“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是可以改革的。但是,这种改革必须由少数民族自己来解决。”(《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697页。)20世纪50年代初期,云南省西盟佤族地区有的村寨还残留着为求粮食丰收,不惜杀人头祭田的旧习俗。毛泽东同志在与西盟佤族大头人岩坎交谈时说到这个问题,不是正面提出杀人头祭田的习俗如何不对,而是平等地对待,耐心地询问,以尊重的态度,用商量的口气,循循善诱,开导说,能否用别的头代替呢?在对方一时接受不了的情况下,毛泽东笑着说:“这事还是由你们民族商量解决吧。”佤族大头人回去以后,在本民族中展开广泛的讨论和协商,终于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自觉自愿地废除了这一旧习俗。从这里可以看出,我们党对于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改革,坚持靠少数民族自己提高觉悟,由少数民族群众自己自觉自愿地主动地进行,任何其他民族不得干涉和越俎代庖,更不能强制改革。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改革必须与生产力发展的实际相适应,依靠其经济、社会的发展而改进。 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哪些需要改革,哪些不需要改革,中共中央统战部在1958年的一份报告中提出:对于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应当作具体的分析,按照不同的情况区别对待。凡是有利于社会主义生产建设,有利于民族发展的风俗习惯,应当继续保持,并进一步发展,使它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凡是不利于社会主义建设,不利于民族发展的风俗习惯,在群众要求改革时应当加以支持。至于那些对社会主义建设对民族发展影响不大的风俗习惯,可以不加过问。有些风俗习惯,有坏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对于这一类风俗习惯,好的一面要加以利用,坏的一面要逐步地适当地加以改革。这个论断是科学的,实事求是的,可惜没有得到坚持。由于受“左”的指导思想的影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在1958年以后的一个时期,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中受到冲击,被当作“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修正主义”的旧的习惯势力加以批判和扫除,不准少数民族过传统的民族节日,不准少数民族穿戴民族服装和首饰等,造成很不好的影响,在民族关系上造成新的隔阂。这些错误做法后来得到纠正,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得到恢复和尊重。

第二篇:尊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

第一节

重视使用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

教学要求

1.了解我国各民族语言文字的基本情况;明确使用和发展民族语言文字的重要性;认识党和国家关于民族语言文字的政策。教学要点

1.着重讲解使用民族语言文字的重要性、正确理解党和国家关于民族语言文化政策及其含义。教学内容

一、我国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一)我国各民族的语言情况比较复杂,存在着多种不同的语系 1.我国50多个民族有语言,语言达80余种

在55个少数民族中,除回族、满族通用汉语外,其余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语言。2.少数民族语言使用情况

使用情况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使用本民族语言、兼通其他民族一种或几种语言;民族部分成员或几乎全体成员放弃了原来的民族语言而转用其他民族语言;民族内部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

3.少数民族语言的五大语系

按照谱系分类,分别属于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亚语系、印欧语系和南岛语系5个语系。比如:我国少数民族中使用汉藏语系语言的最为广泛,有29个民族,其中包括汉语和藏缅、壮侗、苗瑶五个语族,约34种语言。这些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南、西南和甘青地区。使用阿尔泰语系语言的民族有17个,包括3个语族18种语言,这些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东北地区。使用南亚语系语言的有佤、布朗和德昂3个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西南部和南部。使用印欧语系语言的只有属斯拉夫语族的俄罗斯语和属伊朗语族的塔吉克语,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使用南岛语系语言的,在我国只有高山族。

青海省5个世居少数民族都有各自的语言。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在方言上玉树、玛多、囊谦三县藏族操康巴方言,其它地区均操安多方言。回族同全国各地回族一样普遍使用汉语,但在内部和宗教生活中还保留一些波斯语和阿拉伯语的词汇。土族有独立的语言,在语言的系属上,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土族语言内部有互助方言(包括互助、大通、乐都、海西、海北以及甘肃天祝县的土族语)、民和方言(三川地区的土族语)的区别。居住在黄南州同仁县的土族讲着同保安语相似的语言,它是土族的第三方言。撒拉语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周围汉、藏等语言的长期影响,借用了不少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汉语单词和术语,也有一定数量的藏语和蒙古语借词。由于宗教的关系,撒拉语中还吸收了一些主要用于宗教生活的阿拉伯语和波斯语借词。蒙古族操蒙古语卫拉特方言,其中除保留了不少古蒙古词汇外,还吸收了相当数量的藏、汉语词汇。

(二)少数民族文字情况比较复杂,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国家重视关怀下,各少数民族文字都得到发展

1.20多个民族有文字,文字有39种

我国许多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字,如蒙古、藏、维吾尔、朝鲜、哈萨克、傣、俄罗斯、锡伯、塔塔尔、乌孜别克、柯尔克孜、苗、彝、傈僳、佤、拉祜、纳西、景颇、京 等民族。其中沿用至今的传统文字只有12个民族的15种文字,即蒙古文(2种)、藏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朝鲜文、柯尔克孜文、锡伯文、傣文(2种)、景颇文、傈僳文、拉祜文、俄罗斯文、苗文等。

2.民族文字使用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帮助壮族、布依族、苗族、彝族、黎族、纳西族、傈僳族、哈尼族、佤族、侗族创制了拼音文字方案,并逐步加以试行和推广;帮助拉祜族、景颇族和傣族改进了文字;帮助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改革了文字;进入80年代,青海土族、广东瑶族、云南白族分别设计和创制了新的文字方案并进行了试点。帮助部分少数民族创制文字,体现了党的语言文字政策,对这些民族的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新创制的文字大都试行或推行过,或正在试行、推行中,改革和改进的文字,有的在使用,有的停止使用而用原来的文字。

3.四大文字类型

方块文字(方块壮字、方块白文、方块瑶文);字母文字(藏文字母、朝鲜文字母等);音节文字(彝族的老彝文、纳西族的哥巴文等);象形表意文字(纳西族的东巴文等)

(二)党和国家关于语言文字的政策

1.坚持各民族语言文字一律平等

坚持各民族语言文字一律平等,反对对任何民族语言文字的任何歧视和限制,不允许任何民族语言享有任何特权。列宁指出:“谁不承认和不坚持民族平等和语言平等,不同各种民族压迫或不平等作斗争,谁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甚至也不是民主主义者”。

2.坚持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

斯大林指出,语言是发展和斗争的工具。民族语言能够保证少数民族更容易受到教育,更容易表达自己的民族意思,各民族的无产阶级有充分权利利用这种语言。列宁也指出,少数民族根据平等原则,有权要求无条件地保护自己语言的权利。

3.主张各民族在自愿的基础上互相学习语言文字

多民族国家内的各民族人民互相学习语言文字是社会生活的需要,有利于各民族间的社会交往和联系。这种互相学习民族语言文字是建立在自愿基础之上的,不能强制推行或强迫学习某种民族语言。社会经济和各民族交往联系的发展使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交往更为广泛,我国各少数民族人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学习汉语汉文的程度和广度比以前强就是一个明证。

(三)党和国家制定民族语言文字政策的依据

1.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语言文字政策是民族平等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标志

语言文字的平等是民族平等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少数民族人民真正实现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的重要标志。因此,尊重不尊重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实际上就是尊重不尊重一个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的问题。在社会生活中决不能以民族的大小、经济发展的快慢来主观判断各民族语言文字的“优”、“劣”,更不能从这一判断出发,对某一民族的语言文字加以歧视和限制,绝不允许任何民族的语言文字凌驾于其他民族语言文字之上而居于特殊地位。

2.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对民族发展、民族关系起着重要作用

首先,共同的语言是促使一个民族形成的重要因素,是构成民族的特征之一。只有大致相近或相同的语言作为交流思想和感情的工具,才能使一定范围的人们沟通思想、密切关系、加深感情,才能为一个稳定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创造基本的条件。其次,民族语言是民族共同体成员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进行思维、交流思想的工具。正因为如此,民族成员从生产生活到社会政治、文化活动等一切领域,一刻都离不开民族语言文字这一工具,它同本民族的发展和斗争紧密相联,民族成员对自己的语言文字也就怀有深厚的感情。再次,民族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一个民族的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遗产的继承,生产和生活等方面宝贵经验的传播,都要依靠和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最后,民族语言文字是促进民族社会发展和文明的一种重要力量。正因为民族语言文字同民族成员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对民族发展进步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而各民族对其语言文字始终怀有深厚的民族感情。在日常生活中,在与其他民族交往过程中,对民族语言文字是否尊重,往往被看成是否尊重一个民族,是否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一个民族的一把可视、可感知的尺子。民族语言文字问题是一个十分敏感的政治问题,它对民族关系有着重要的影响,是民族关系是否健康发展的晴雨表之一。

3.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有自身产生和发展的规律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随着社会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文字是语言的符号,随 着语言的发展而发展变化。民族语言文字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变化,在民族生存发展过程中,词汇逐渐丰富、更替,并吸纳、借用别的民族的词汇,语法结构逐渐严谨,民族语言文字逐步完善起来。民族语言文字随着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等的发展而经过一定发展后,随着民族的融合将被全人类共同语言所代替。民族语言文字也将消亡。民族语言的发展变化受社会发展的影响制约,但是语言没有阶级性,语言发展有其客观规律。

(四)建国以来民族语言文字工作上的成就

我国广泛进行了民族语言文字普查,创造和改革了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字,设立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专门机构,帮助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发展本民族的文化教育事业。

思考题:

1.我国各少数民族使用文字的情况如何? 2.马克思主义对待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问题的态度如何? 3.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对民族发展和民族关系有何作用? 4.党和国家对待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政策是什么?为什么要坚持这样的政策?

第三篇:202_了解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乌鲁木齐市第三十一中学202_年

“了解、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主题活动计划

为进一步加强“公民道德月”建设,倡导“民族团结”的精神,提高我校校风、校级建设水平,推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我校计划以5月民族团结月为契机组织全校师生开展“了解、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主题活动,具体计划如下:

一、活动目标

按照切实有效、就近就便、力所能及的原则,适应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突出学校“主题月”教育特色的要求,组织未成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在家庭、学校、社会参加针对性、参与性、实效性强的道德实践活动。

二、活动主题

“了解、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三、具体内容

活动时间:202_年5月 19日 活动地点:各班教室

活动内容:以“民族团结”为主题,通过国旗献词、观看视频、讲解、交流、广播宣传等形式学习、讨论“了解、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引导学生学习、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活动后组织学生写主题班会学习心得。

四、活动分工

1、组织领导负责整体工作的协调、监督。

1、德育处负责主要工作的部署、安排、资料收集。

2、各班主任负责各班宣传活动的具体实施、开展。

3、团委书记李非凡负责广播站的宣传活动。

4、美术组负责黑板报、手抄报的评比。

乌鲁木齐市第三十一中学德育处 202_年5月18日

第四篇: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1、蒙古族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这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引人入胜的歌舞,显示出草原民族独有的特色。

2、回族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十三世纪,大批穆斯林从中亚迁入中国,并同当地的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融合,在长期历史过程中通过通婚等多种因素,逐渐形成了回族。回族民间节日开斋节(也叫肉孜节),又称大开斋。每年希吉来历即伊斯兰历9月为斋月。凡回族男12岁、女9岁以上身体健康者都应封斋。解放后,国务院把开斋节定为回族的法定假日。

3、苗族

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在国际上享有盛名。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苗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祀奉祖先。节日较多,除传统年节、祭祀节日外,还有专门与吃有关的节日,苗族有很多节日,但各地区叫法和过法不尽相同,传统节日以苗年最为隆重。

4、傣族

傣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远在公元1世纪,汉文史籍已有关于傣族的记载。1949年后,按照傣族人民的意愿,定名为“傣族”。傣族自称“傣仂”、“傣雅”等。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不少节日与佛教活动有关。在每年傣历六月举行的泼水节是最盛大的节日,这一节日傣语称“桑勘比迈”。届时要赕佛,并大摆筵席,宴请僧侣和亲朋好友,以泼水的方式互致祝贺。现在,因泼水活动是傣历新年节庆活动的主要内容,这一活动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

5、僳僳族

僳僳族在唐代称为“栗粟”。僳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云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带,后因战争等原因,逐步迁到滇西怒江地区定居下来。1985年6月11日,建立云南维西僳僳族自治县。节日:主要节日有阔时节(12月20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火把节、收获节、中秋节、澡塘会、刀杆节等。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的“刀杆节”扣人心弦,据说上刀杆是为了使僳僳人具有“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的精神而设立的。

6、藏族

藏族是汉语的称谓。西藏在藏语中称为“博”,生活在这里的藏族自称“博巴”。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美丽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现有130多万人口中,藏族占95%,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藏族普遍信奉藏传佛教,即喇嘛教。过去许多传统日均与宗教活动有关。藏族的民间节日有藏历新年、酥油灯节、浴佛节等。藏族民间最大的传统节日为每年藏历正月初一的藏历年。

7、壮族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是岭南的土著民族。有“布壮”、“布土”、“布侬”、“布雅依”等20余种自称。新中国成立后,统称“僮族”,后来改为“壮族”。壮锦与南京的云锦、成都的蜀锦、苏州的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壮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著名节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节等,最隆重的节日莫过于春节,其次是七月十五中元鬼节、清明上坟、八月十五中秋,还有端午、重阳、尝新、冬至、牛魂、送灶等等。

8、朝鲜族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龙江和辽宁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主要聚居区。朝鲜族的先民,是从朝鲜半岛迁入中国东北的朝鲜族人。朝鲜族民间有五大节日,至今仍然隆重欢度。这五大节日是:元日(春节)、上元(元宵节)、寒食(清明)、端午、秋夕。朝鲜族敬重老人的传统很悠久,早在李氏朝鲜(1392-1910)时期,每年九月九日便被确定为老人安慰日。

9、高山族

高山族是台湾省境内少数民族的统称,包括十多个族群。“高山族”这个名称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对台湾省民族的总称。高山族地区森林覆盖面积大,素有“森林宝库” 的美誉。高山族的节日很多。他们的传统节日大都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丰年祭”又称“丰收节”、“丰收祭”、“收获节”等,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是高山族最盛大的节日。

10、纳西族

原游牧在青海省黄河、湟水谷地的古羌人,辗转南迁至川西南、滇西北一带,并分化成不同的民族,其中就包括纳西族。“纳”有大或尊贵之意,“西”意为人。丽江纳西族的摩梭人信奉神灵,崇拜大自然,相信天地万物皆有神灵主宰。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五

第五篇: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在我国少数民族中,从事农业生产的占大多数,他们虽然都以粮食作物为主食,但饮食习惯不尽相同。北方的朝鲜族、回族,新疆的维吾尔族和南方大部分民族主要食用粳米,而傣、侗和水族等嗜食糯米。居住在高原、山区以及北方平原地区的民族主食品种繁多,五谷杂粮俱食。在食品做法上,各民族之间也不完全相同。佤族、黎族喜欢用竹筒做饭,做出的饭带有新竹的清香;流动性较大的游牧民族常以青稞、燕麦等做成炒面;广西山区的瑶、侗等族爱吃用油炒后泡开的茶叶加盐煮成浓汤,然后冲泡炒大米花和炒黄豆的“大油茶”;新疆少数民族将面粉、玉米或高梁面烘烤成馕(波斯语“面包”之意)作为日常主食;他们还特别喜欢吃“帕罗”,这是一种用羊油、羊肉、葱头、胡萝卜、葡萄干等做的甜米饭,用于捏团抓食,通常被人们称为“抓饭”,此外,新疆维吾尔族的烤羊肉串、朝鲜族的冷面和回族的炸馓子,也都各具特色。

我国某些少数民族还有忌食的习俗,如游牧民族忌食狗肉;藏族忌食鱼类;穆斯林忌食猪肉等,我们要尊重他们的习俗。

反映在恋爱婚丧方面,如深受男女青年喜欢的哈萨克族的“姑娘追”和布依族的对歌“丢花包”,回族实行的无棺土葬和藏族实行火、水、天葬。这些习俗的形成受宗教信仰和传统习惯的影响,有着复杂的社会和历史原因。我国民族风俗多种多样,民族文化异彩纷呈。藏族人民能歌善舞,以踢踏舞驰名,乐曲节奏悠扬、向以鼓钹、欢乐自在。蒙古族牧民精骑善射,射箭、赛马、摔跤是一年一度“那达慕”大会的精彩节目,传统的演唱形式是深受群众喜爱的“好来宝”,马头琴是最富特色的民族乐器。哈萨克族的服饰以帽子最具特色,男子戴黑绒圆高统帽,女戴圆顶绣花棉帽等等。

满族

明朝末年,满族英雄努尔哈赤经过30年的努力,统一了中国东北地区的女真人,初步形成满洲民族,即满族。他把满洲人分别组织在黄、白、红、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族之中,实行全民皆兵。后来,满族政权还陆续建立了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1644年,八旗铁骑入关,占领北京,席卷大江南北,建立了疆域辽阔的清帝国。

满族人很早就信奉萨满教,每逢祭祖、祭天,要由萨满戴上神帽,穿上裙子,系上腰铃,击鼓起舞,边祷边跳。满族人重礼节,有一个时期,小辈对老辈是三天一小礼,五天一大礼;三天见长辈要请安,五天见长辈要“打千”。男人打千要哈腰,右手下伸,左手扶膝,像拾东西一样;女人打千要扶膝下蹲。满族男人留发梳瓣,穿马蹄袖袍褂,系腰带;妇女头顶盘髻,穿宽大直统旗袍,不缠足。今天,旗袍已经成为典型的东方妇女服饰,风靡全球。

我国的满族人有一半以上居住在辽宁省,其它散居在吉林、黑龙江、河北等省,以及北京、西安和成都等大城市。

朝鲜族

我国的朝鲜族主要生活在东北三省和内地的一些大城市。居住最集中的地区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他们居住的地区是我国北方的“水稻之乡”。

朝鲜族的房屋屋顶由四个斜面构成,房屋正面开三扇或四扇门,室内用砖或石平铺成炕,进屋脱鞋,席炕而坐。朝鲜族妇女的传统服装是短衣长裙,以长布带打结。男子也穿短衣,外罩坎肩,裤腿宽大。朝鲜族能歌善舞,姑娘们爱荡秋千和在跳板上飞腾,小伙子则喜欢一对对扭在一起摔跤,似猛虎角力。朝鲜族的传统食品有冷面、泡菜和打糕等。

回族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他们散居全国各地,是我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他们主要聚居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在甘肃、青海、河南、河北、山东、云南等省也有聚居区。

回族的形成与发展深受伊斯兰教的影响,居民大多信仰伊斯兰教,在我国也称回教。回族喜欢环清真寺而居,在农村往往自成村落。他们的生活习惯有较深的宗教烙印,婴儿出生要请阿訇(伊斯兰教教士)起名字,结婚要请阿訇证婚,去世后要请阿訇主持葬礼。回族忌食猪肉、动物的血和自死的物。男子喜欢戴白帽或黑帽。

壮族

壮族过去有20种称呼,1949年以后统称为僮族,1965年改称为壮族。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少数分布在广东、湖南、贵州、四川等省。壮族聚居地区多山,他们大多从事农业生产。

壮族人喜欢吃腌制的酸食,以生鱼片为佳肴,妇女有嚼槟榔的习惯。壮族人信仰多神,除祭祀祖先外,最早还膜拜巨石、高山、土地和龙蛇等。壮族人有歌圩的习俗,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日,大家聚集到山坡上,搭起赛歌台,参加唱山歌的男女青年们先唱“见面歌”、“迎客歌”。唱过山歌之后,就开始抛绣球、碰彩蛋、抢花炮等娱乐活动。大的歌圩有上万人参加,他们常以唱山歌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壮族在两三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瑰丽的文化艺术。壮族的先民在广西左江两岸的陡壁上绘制了大量的崖壁画。从战国时期开始,壮族人民就能铸造铜鼓,它既是乐器,又是权力和财富的象征。独具民族风格的壮锦久负盛名,远销国内外。

苗族

秦汉时代,苗族的先民聚居在“五溪”(今湖南省西部和贵州东部地区),后来不断迁徙,分散到南方各省。现在,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四川、广西、湖北、广东、海南等地。

苗族男子一般都穿对襟或左大襟的短衣,下穿长裤,系大腰带,头缠青色长巾。妇女大多穿大领短衣和百褶裙。山区苗族的住宅建筑大多是“吊脚楼”,它是按照山坡的自然地势,在下方和上方分别竖立较长和较短的木桩支撑,在桩上铺楼板建筑。楼上住人,楼下堆放杂物或关家畜。

苗族有悠久的文化传统,能歌善舞,芦笙是他们最喜爱的乐器。苗族的芦笙舞蜚声国内外。蜡染工艺已有千年历史,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彝族

彝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少数在广西。他们主要从事农业,有定期赶集贸易的习惯。彝族男子通常穿黑色窄袖右斜襟上衣和多褶宽裤脚长裤,用长数丈的青布包头。女子头上缠包头,有围腰和腰带。男女外出时都披“擦尔瓦”,形如斗篷,下缀长穗。

彝族的传统节日以火把节最为隆重。《阿诗玛》是著名的彝族民间叙事长诗,在国内外广为流传。

土家族

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湖南省西北部、湖北省恩施地区和四川省东部等地。在唐宋时期,土家人手工生产的溪布、水银和朱砂远近闻名,成为贡品。“西朗卡铺”(土家铺盖)是土家族的两朵艺术之花之一,它编织精巧,色泽绚丽,有100多种图案。土家人的另一朵艺术之花是摆手舞,它是土家族流行的古老舞蹈,古朴优美,生活气息浓厚。

土家妇女爱穿左襟大袖短衣,滚花边,下着八幅长裙或镶边筒裤,头挽发髻,喜欢戴耳、项、手、足圈等银饰物。男子穿对襟衣,多扣子。衣料多用土布或麻布,史书上称为溪布、峒布。

布依族

布依族主要聚居在贵州省黄果树瀑布周围的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兴义、安顺地区的几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县。

布依族男子大多穿多襟短衣或长衫,包蓝色或白底蓝方格头巾。妇女大多穿右大襟上衣和长裤,或套镶花边短褂,或系绣花围腰,也有穿大襟大领短袄,并配腊染百褶长裙的。在节日里,妇女还戴各种银质首饰,腊染是布依族珍贵的手工艺品。

布依族居住区风景秀丽,除了黄果树瀑布外,还有被誉为“贵州高原之花”的花溪。那里土地肥沃,适宜农耕,盛产木棉、剑麻、竹笋、香蕉、黄果以及松杉、青冈等建筑木材。

侗族

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两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他们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兼营林业。鼓楼是侗族村寨中别具一格的建筑物,形似宝塔,是村民聚会、休息和娱乐的地方。各村寨都有鼓楼,有的高达13层,颇为壮观。逢年过节,侗族人民便聚居在鼓楼前的广场上,尽情歌舞。

侗族人大多穿自纺、自织、自染的侗布,喜青、紫、白、蓝色。村落依山傍水,住房一般用杉树建造木楼,楼上住人,楼下关牲畜或堆放杂物。饮食以大米为主,普遍喜食酸辣味,好饮米酒,用油茶待客。

白族

白族自称“白子”、“白尼”,意思是“白人”,主要聚居于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四川西昌和贵州毕节等地也有少数白族人散居。白族聚居区地处云贵高原,气候温和,适宜农业,号称“粮棉之区”。

白族服饰以蓝、白、黑色为主,男女都包头。他们喜欢吃酸、冷、辣味食物,还爱喝烤茶。白族信奉佛教,洱海地区寺院遍布,曾有“妙香古国”称。

哈尼族

哈尼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南部的哀牢山区。他们善造梯田。元江南岸遍是层层叠叠的梯田,有的高达数百级,从河谷一直延伸到山顶,梯田内还养鱼,堪称哀牢山区的鱼米之乡。

哈尼人喜欢用自己染织的藏青色土布做衣服。男人穿对襟上衣和长裤,以黑布或白布裹头。妇女穿右襟上衣,下穿长裤,胸前挂成串的银饰,头戴圆帽。哈尼人的住宅大多在山腰,依山势而建。房屋多为土墙草顶楼房,分上、中、下三层,上层堆放杂物,中层住人存粮,下层关养牲畜。

哈尼人大多信奉多神崇拜和祖先崇拜,以“龙树”为保护神。几段打了结的绳子作为账本,被哈尼人珍藏在家中最安全的地方。1957年,哈尼族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

傣族

傣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耿马、孟连自治县。傣族人大多居住在群山环抱的河谷平坝地区,雨量充沛,四季常春,盛产稻谷、甘蔗、樟脑、咖啡等农作物,经济作物,出产柚木、紫檀、铁力木等珍贵木材,还有野象,犀牛、金丝猴、孔雀等珍禽异兽,被称为“孔雀之乡”。

傣族男子上身穿短衫,下着长裤,冷天披毛毡,多用白布或青布包头。有纹身的习惯。妇女穿窄袖短衣和筒裙。住房是干栏式建筑,西双版纳、德宏瑞丽一带的竹楼别具风格。傣族信奉佛教,过去西双版纳未成年的男子几乎都要过一段僧侣生活,识字念经,才能还俗回家。傣族人民能歌善舞,尤其是孔雀舞具有鲜明独特的民族风格,深受我国各族人民的喜爱。

黎族

黎族生活在海南省最南端“天涯海角”地区。这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钱铃双刀舞、打柴舞、舂米舞等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黎族妇女精于纺织。宋末元初,著名纺织家黄道婆高超的纺织技术,就是在黎族地区居住了40多年学到的。黎族地区以农业生产为主,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甘薯等,还盛产橡胶。

黎族妇女在脑后梳髻,上插用箭猪毛或金属、牛骨制成发簪,披绣花头巾,上衣对襟开胸无扣,下穿无褶织绣花纹的统裙。盛装时戴项圈、手镯、脚环、耳环等。男人上穿无领对襟衣服,下穿前后两幅布的吊幨。部分地区的黎族人保留着纹面、纹身风俗。黎族人喜欢吃水饭。肉食用火烧或生腌,腌肉掺加米粉、野菜等,酸渍后长期保存。

蒙古族

“蒙古”最初只是众多的蒙古地区部落中的一个,后来演变成民族的名称。他们的生活方式独具特色。他们冬季穿皮衣,外罩丝绸或布面,夏季穿布袍,袍身肥大不开叉,俗称蒙古袍。他们居住的是圆形的蒙古包。蒙古族人民喜欢吃牛羊肉和奶食品、喝红茶。

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以及新疆、青海、甘肃、河北和东北三省等地区。

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自称“维吾尔”,有“联合”、“协助”的意思。他们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多聚居于天山以南的各绿洲,也有少数分布在湖南省桃源、常德等县。

维吾尔族很早就从游牧畜牧业转向定居农业了。南疆干旱而温暖,北疆寒冷、雨雪充足。在盆地边缘和戈壁上开发绿洲,是维吾尔族农业的一大特色。维吾尔人一般穿棉布衣,男子穿的对襟长袍称“袷袢”,妇女在宽袖衣裙上套黑色对襟背心。男女老少都爱戴四楞小花帽,俗称“尕巴”。未婚少女梳十几条发辫,以长发为美。饮食方面以面为主,喜欢喝奶茶,吃用玉米面或白面烤制的馕。抓饭是节日和待客不可缺少的食品,用羊肉、羊油、胡萝卜、葡萄干、洋葱、大米制成,用手抓食,别有风味。

哈萨克族

哈萨克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和木垒、巴里坤两个自治县,少数分布在甘肃和青海等地。哈萨克族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生活习惯和风俗。他们的服装多用皮毛制成,长袖肥身,便于骑乘。男子在冬天穿皮大氅,腰系皮带,右侧佩挂小刀。妇女穿连衣裙,天冷时外罩对襟棉大衣。姑娘们的花帽上常用猫头鹰羽翎做帽缨,十分美丽。妇女们所戴的白布披巾绣有各种图案。哈萨克人以肉类和奶制品为主食。哈萨克牧民按季节转换牧场,春、夏、秋住圆形毡房,俗称“宇”,冬季住平顶土房。

哈萨克人热情好客,进餐时,主人献上羊头,客人要将羊头右面颊上的肉割下来放在盘中,再割一只羊耳给座上的年幼的人,这是表示接受的礼节。

藏族

藏族分布在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他们大多居住在高原地区,从事高原畜牧业。

藏族人信奉喇嘛教,即藏传佛教。过去,喇嘛教的上层人物与各地豪强结合,在西藏、青海等地形成了政教合一的封建统治。15世纪以后,尊崇**和**两位**。以前,藏族地区实行封建农奴制,占人口95%的农奴被剥夺了一切生产资料,过着奴隶的生活。新中国成立之后,西藏地区实行了民主改革,废除了农奴制,百万农奴翻身作了主人,开始了民族的新生。

藏族人身穿长袖短褂,外套宽肥的长袍,右襟系带,脚穿牛皮长靴。为便于活动,袒出右肩或双臂,两袖系于腰间。男子将发辫盘于头顶上,女子将发辫披在肩上。农区女子大多在腰间系一条图案绚丽的围裙。农区以糌粑为主食,喜欢喝酥油茶;牧区以牛、羊肉为主食。西藏大部分地区不吃飞禽和鱼。献哈达是藏族一种独特的礼仪。哈达是特制的丝织长巾,一般分白、黄、蓝三色,在拜访谒见时双手献上,表达敬意。

高山族

高山族主要居住在台湾岛的山地、东南沿海纵谷平原和兰屿上。由于地区、语言的差异,内部有阿美人、泰雅人、排诱人,雅美人等不同的名称。高山族有本民族的语言,但各地语言差别较大,没有本民族的文字。

高山族的衣服主要用麻布、棉布制成,样式各地不一。一般男子穿披肩、背心、短褂、短裤。妇女穿短上衣、围裙和自肩上向腋下斜披的偏衫,在衣服上加刺纹绣,并佩戴用贝壳、兽骨磨成的装饰品。高山族人民能歌善舞,精于雕刻和绘画。

高山族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种植水稻、旱稻、粟、黍等。雅美人以捕鱼为主,同时饲养鸡、犬、猪。排诱人主要养牛。

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