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江西瑞昌杨氏族谱
编辑:蓝色心情 识别码:23-709259 1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9-22 21:47:03 来源:网络

第一篇:江西瑞昌杨氏族谱

江西瑞昌杨氏族谱

地址:江西瑞昌市武蛟乡杨品

堂号:四知堂 名人:杨震 杨云峦 始祖:杨杼

家谱前言:

本氏修谱序说,尊敬祖先就要立宗祠,立宗祠就必须要聚集族人。懂得做人的道理必须以亲睦族人为重。而修族谱则把远近的族人都联络起来,崇尚亲亲睦邻的纯正风气。本氏家族,源远流长,根深叶茂。本人现在就本家族人,先后记载使百世以后的子孙继承下去,源清流洁,这就是我的目的。

家族来源: 杨 氏 族 谱(瑞昌杨品)

1世,杨杼(姬杼):周武王发之孙,唐叔虞之次子,晋侯燮之弟。《海南杨氏宗谱》称其又名平杼,亦尊其为杨姓开派之始祖。生于周成王二十年丙辰(前1085年)七月十一日子时(均为夏历,下同)。周康王六年戊辰封杨侯,食采于杨国,始以杨为姓。座、卒于周穆王二十三年庚辰(前999年)四月初八日丑时,寿86岁,谥忠廉。葬于弘农西门外,金龟形,乾山巽向。在《卯田谱》中,除载有杼公画像外,还有鼻祖杼公墓图。图记云:

杨杼墓 在陕西弘农县,龙远勿述,经西源毕,横开大帐,中抽降脉,闪跃连断,撒落平洋,结金龟上水一局,穴情精巧,泾渭二水,夹流南北,二山排列,大帐包裹罗城,城旬尖贺秀峰如画。兹依旧牒恭录,俾各房子孙咸知鼻祖邱墓之所在。

配姒氏,生于周成王二十五年辛酉(前1080年)二月初二日亥时(卒年不详)诰封贞静夫人。葬同夫山。生二子:伯沃、仲沃。仲沃,官拜中卿大夫,配政氏,生子唐。

2世,杨伯沃:生于周康王二十三年丙申(前1045年)三月初三日子时,袭杨侯。卒于周孝王元年丁卯(前953年)五月十四日,寿92岁,谥勤简。葬山东武昌府东门外,螃蟹形,甲山庚向。

配胥氏,生于周康王二十六年已亥(前1042年)六月初六日卯时,寿89岁,诰封专肃夫人。葬同夫山,生子庚。

3世,杨庚:生于周穆王元年戊午(前1022年)四月二十日丑时,袭杨侯,官拜中卿大夫。卒于周懿王十一年乙丑(前954年)十月十六日卯时,寿68岁,谥闵惠。葬山东城南门外,虎形,寅山申向。配贲氏,生于周穆王元年戊午(前1022年)六月十一日卯时,卒于周孝王元年丁卯(前953年)四月初八日酉时,寿岁76岁(原文有误,应为69)。葬同夫山。生子三:文、亶、亭。

4世,杨文:生于周穆王二十三年庚辰(前999年)正月初八日酉时,袭杨侯,卒于周夷王十年丙午(前913年)正月十六日戌时,寿86岁,谥青勤。葬山东城南门外,虎形,同父处。配山氏,生于周穆王二十三年庚辰(前999年)三月初十日子时,卒于周孝王二十三年已丑(前930年)二月初二日亥时,寿69岁,谥端庄夫人。葬山东武昌府东门外,螃蟹形,甲山庚向,生子昭成。

5世,杨昭武:生于周恭王元年甲辰(前974年)七月初十日子时,袭杨侯,卒于周夷王二十一年丁巳(前901年)六月初十日卯时,寿73岁(原文有误,应为63),谥密察。葬山东武昌府东门外同母处。

配宣氏,生于周恭王七年乙巳(前967年)五月十一日寅时,卒于周夷王三十四年庚午(前882年)四月二十五日丑时,寿85岁,谥敬德夫人。葬同夫山。生子四:辛、康、京、襄。

6世,杨康:生于周懿王十一年乙丑(前946年)九月十四日午时,官周王朝卿士大臣,卒于周夷王三十三年已巳(前882年)十二月二十日未时,寿64岁,谥威烈。葬古圹坳,牛形,庚山甲向。

配柳氏,生于周懿王五年已未(前952年)六月初十日亥时,卒于周夷王三十六年壬申(前889年)正月二十日戌时,寿73岁,封慈德夫人。葬同夫山,嗣祀子绍甲。

7世,杨绍甲:(箕子六世孙),生于周夷王元年丁酉(前924年)正月二十日戌时,官礼部尚书,聘为上卿,封侯爵,周宣王元年甲戌(前827年),敕命肇封为大太祖杨侯。卒于共和元年庚申(前841年)四月十八日酉时,寿83岁,谥孝善。葬山东乐陵南门外南,蛇出洞形,辛山乙向。赞曰: 恩锡九重,缵祀承宗,心怀箕子,孝格苍穹。配凤氏,生于周夷王五年辛丑(前919年)二月初一日亥时,卒于周厉王二十年壬寅(前858年)四月十五日酉时,寿61岁,封慈善夫人。葬同夫山。养子涧。尚父杨涧再封杨侯及其世系

据《卯田谱•旧序》载:“粤稽我杨氏鼻祖,系出姬姓叔虞之后裔也。自周康王六年戊辰岁,肇封叔虞之子讳杼为杨侯大夫,即以杨为氏焉。传至六世康公被乱所害。宣王元年甲戌,聘箕子六杨孙讳绍甲,以祀其先,不数年,报国阵亡。王不忍绝其祀,不得已命五子讳涧再封杨侯,以承其祧。”这就是史书中所记的“周宣王少子名尚父,封于杨邑(在今湖北省襄阳一带),号称杨侯,建立杨国,后为晋国兼并,原杨国族子孙从封邑命姓为杨氏(见《广韵》)。” 8世,杨涧:绍甲养子,字尚父,生于周厉王十三年乙未(前863年)六月十八日卯时。周宣王姬静十九年壬辰(前809年)敕命再封为太祖杨侯(一说为周宣王二年),事父至孝。卒于周宣王二十五年戊戌(前803年)八月十五日卯时,寿61岁,谥忠孝。葬南京西门外黄鳅形,乾山巽向。赞曰:赋性坚忠,螟负孝纯,螽瓞绵报,振蛰有伦。配伊氏、祁氏。伊氏生于周厉王十五年丁酉(前864年)八月初八日丑时,卒于周宣王四十年癸丑(788年)五月初八戌时,寿76岁,谥敬戒夫人。葬同夫山。生子五:寅、具、其、见、舆。

9世,杨其:生于周共和三年壬戌(前839年)三月初四日子时,袭侯爵,卒于周幽王五年甲子(前777年)二月初八日未时,寿62岁,谥明睿。葬山东乐陵南门外南,蛇出洞形,辛山乙向。配史氏,生于周共和三年壬戌(前839年)五月二十日寅时,卒于周幽王五年甲子(前777年)十二月二十日卯时,寿62岁,封贞静夫人。葬南京东门外,虎形。生子二:丙宏、丁宏。

10世,杨丁宏:生子周宣王九年壬午(前819年)正月初一日戌时,官晋中大夫,卒于周平王三十年庚子(前741年)九月十二日未时,寿78岁,谥庄敬。葬山东富足坪,庚山甲向。配仲孙氏,生于周宣王十年癸未(前818年)二月初二日亥时,卒于周平王二十一年辛卯(前750年)十月二十五日未时,寿68岁,谥真静夫人。葬同夫山。生子岑。

11世,杨岑:生于周宣王二十九年壬寅(前799年)五月初四日戌时,官晋上卿大夫,卒于周平王四十五年乙卯(前726年)九月十六日卯时,寿73岁,谥威严。葬南京北门外,虎形,庚山甲向。配耿氏,生于周宣王三十年癸卯(前798年)六月初八日未时,卒于周平王四十五年乙卯(前783年)九月初四日戌时,谥贞德夫人。葬同夫山,生子懿宣。

12世,杨懿宣:生子周幽王六年乙丑(前776年)正月十五日午时,官晋上卿大夫,京都御史,卒于周桓王十六年丁丑(前704年)十一月二十日申时。寿72岁,谥刚毅。葬南京北门外,虎形。配裴氏,生于周幽王七年丙寅(前775年)七月十五日子时,于周桓王十八年已卯(前702年)四月十三日酉时,寿73岁,谥敬德夫人。葬同夫山。生子来。

13世,杨来:生于周平王二十三年癸巳(前748年)九月初九日午时,官授国老,卒于周庄王十五年已亥(前683年)正月十五日寅时,寿66岁,谥优裕。葬山东富足坪,庚山甲向。赞曰:国强势重,靡事烦忧,德隆道盛,养尊有余。

配航氏,生于周平王三十四年甲午(前747年)正月初三日午时,卒于周僖王三年壬寅(前679年)九月二十日午时,寿67岁,谥清静夫人。葬同夫山,生子惠。14世,杨惠:又名徽,生于周桓王二年癸亥(前718年)八月十五日巳时,授大司马,官拜国老,卒于周襄王十三年壬午(前639年)十月初四日卯时,寿79岁,谥易直。葬山东富足坪,庚山甲向。配项(亢)氏,生于周桓王三年甲子(前717年)七月二十日子时,卒于周襄王十五年甲申(前637年)八月十八卯时,寿80岁,谥敬威夫人,葬同夫山。生子泰聘。

15世,杨泰聘:一名泰晰,生于周庄王四年戊子(前693年)三月十八日子时,官楚丘(今河南滑县东)令,政简刑轻,民歌乐之。卒于周匡王五年癸丑(前608年)十一月十一日辰时,寿84岁,谥和厚。葬山东洋坡坪口,仙人骑鹤形,丑山未向。

配项(亢)氏,生于周庄王三年丁亥(694年)十月二十六日未时,卒于周襄王三十三年壬辰(前619年)二月十五日寅时,寿75时。葬同夫山。生子六:平温、平淑、平、平英、平华、平芙。

16世,杨平芙:生于周惠王三年丁未(前674年)四月初六日丑时,为晋邑令,卒于周匡王五年癸丑(前608年)九月十六日,寿66岁,谥勤慎,葬南京城东,黄鳅形,申山寅向。配富氏,生于周惠王三年丁未(前674年)十月十六日子时,卒于周定王元年乙卯(前611年)十一月十一日申时,寿63岁,谥贞肃夫人。葬同夫山。生子二:载、戴。

17世,杨戴:字锡富,以博学著称。生于周襄王元年庚午(前651年)五月二十六日寅时,授上卿大夫,卒于周简王八年癸未(前574年)四月二十日午时,寿77岁,谥文密。葬河南东门外,将军镇殿形,乾山巽向。

配汤(滑)氏,生于周襄王元年庚午(前651年)十一月十八日寅时,卒于周简王六年辛巳(前580年)三月十六日酉时,寿71岁,谥一品敬德夫人。葬同夫山。生子盛石。

18世,杨盛石:生于周襄王二十三年壬辰(前629年)四月初九日丑时。于周灵王十年已亥(前562年)征为博士。卒于周景王十五年辛未卜先知前530年)二月初五日子时,寿101岁,谥文寿。葬河南东门外,乾山巽向。赞曰:

耄耋将颐,好学日西,书不负人,征旗必至。配燕氏,生于周襄王二十三年壬辰(前629年)九月二十六日寅时,卒于周灵王十一年庚子(前561年)庚子八月十八日巳时,寿68岁。葬同夫山。生子八:雅、乐、快、渠、悟、呈、欢、江。

19世,杨欢:生于周定王元年乙卯(前606年)六月初七日亥时,官周上大夫,授太师少保,卒于周景王十七年癸酉(前528年)八月初一日子时,寿78岁,谥庄敬,葬山东济东坪,虎形,乙山辛向。

配敖氏,生于周定王十一年乙丑(前596年)七月二十日巳时,寿68岁,谥一品慈善夫人。葬同夫山。生子三:孟洪、仲洪、季洪。

20世,杨季洪:生于周灵王七年丙申(前565年)十一月十二日辰时,袭侯爵,卒于周敬王十九年庚子(前501年)十二月十四日酉时,寿64岁,谥英敏。葬山东济东坪,虎形,乙山辛向。配湛氏,生于周灵王七年丙申(前565年)十二月初八日巳时,卒于周敬王二十年辛丑(前500年)三月二十日辰时,寿65岁,谥一品英敏夫人。葬同夫山。生子东莲。

21世,杨东莲:生于周敬王八年已丑(前512年)四月初八日酉时,袭侯爵,卒于周考王六年丙午(前435年)十二月二十日卯时,寿77岁,谥英武。葬江西九龙潭九岭,鸦形,亥山巳向。配绍(韶)氏,生于周敬王十八年已亥(前502年)八月初八日丑时,卒于周考王十二年壬子(前429年)四月初四日酉时,寿73岁,赠一品慈德夫人。葬同夫山。生子定悼。

22世,杨定悼:生于周贞定王十四年丙戌(前455年)正月初二日午时,袭侯爵,卒于周安王十五年甲午(前387年)十二月二十四日酉时,寿68岁,谥清勤。葬山东乐陵南门外,牛形,丑山未向。配公孙氏,生于周贞王二十八年庚子(前441年)三月初三日子时,卒于周显王二十一年癸酉(前348年)四月初六日丑时,寿93岁,赠一品清勤夫人。葬江西九龙山九岭,海螺形,丑山未向。生十五子,其中十四子在晋国内乱中被害。仅存第十三子伯侨以延续其后。《杨伯侨三封杨侯及其世系关于伯侨三封杨侯之事,在杨姓家谱中有两种不同的记载。第一种是:杨定悼及其余十四子地晋国内乱中(指周安王十五年,晋孝公六年,即前387年)被强晋所杀,仅第十三子伯侨同母亲公孙氏,幸被家人古吉搭救,投靠晋国贤士大夫习。习为掩护其母子俩,与公孙氏拜为兄妹,习呼伯侨为外甥,曾改名文实。大夫习畏惧晋国六卿的强盛(当时正是韩、赵、魏三家分晋的前夕),让伯侨母子归附周。周王(应指周安王)任命伯侨为中大夫。周王念其先人功勋,仍封于杨,为杨侯,承继乃祖爵位,是为继杨杼而后的杨姓23世祖。而第二种是:根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称伯侨为晋武公之子,晋献公诡诸之弟(献公是公元前676至前651年在位)。从杨杼算来为12代,两者之间的代数差距就很远了。两种记录之间的生卒年相差两至三百年。而这第二种记载又是以伯侨为第一世邕祖的。其原因姑置不论,现仍按第一种记载延续如后:》

23世,杨伯侨(侨亦作桥):字文实,生于周安王五年甲申(前397年)七月十一日午时,卒于周慎靓王六年丙午(前315年)十二月十四日酉时,寿82岁。周王念杨氏历代功勋,敕命封为杨侯太祖,赠名硕公,谥贤敬,葬古岗,人形,丑山未向。配于氏,生于周安王十四年癸巳(前388年)八月二十五日丑时,卒于周慎靓王五年乙巳(前316年)十月十四日卯时,寿72岁,封一品敬贤夫人。葬同夫山。生子三:逊、近、述。

24世,杨逊:字子谦,生于周显王十一年癸亥(前358年)六月初二日申时,袭侯爵,卒于周赧王五十五年辛丑(前260年)十二月三十日申时,寿98岁,敕封左卫将军。葬古岗,人形,丑山未向。

配姜氏,生于周显王十四年丙寅(前355年)三月十八日申时,卒于周赧王十八年甲子(前297年)十月二十日卯时,寿58岁,葬古龙潭,猫儿洗面形,甲山庚向。继配曾氏,生于周显王十六年戊辰(前353年)十一月二十日申时,卒于周赧王二十一年丁卯(前294年)四月初八日酉时,寿57岁,葬古龙潭,猫儿洗面形,生子章。

25世,杨章:字道斐(生卒年月不详),约生活在东周末年的周显王、周慎靓王、周赧王时期,即战国末年。居华阴。配姜氏。生子三:款、志、朗。

26世,杨款:字洪哲,生于周赧王四十八年甲午(前267年)七月初十日辰时,封泰国上卿,卒于汉惠帝元年丁未(前194年)二月初二日亥时,寿73岁,葬山东南门外,蛇形,乾山巽向。子孙迁住北京顺天府大兴县。

配曾氏,生于周赧王五十年丙申(前265年)十月初二日子时,卒于汉惠帝元年丁未(前194年)正月初二日亥时,寿71岁,封一品敬德夫人。葬山东湖圹,牛形,申山寅向。生子四:显、硕、顾、顺。

杨杼后裔权高位显,散居陕西、山西、河南三省,成为秦汉时期的弘农望族

以杨杼为杨姓始祖,传至战国末年的杨章(或曰昌)为25世,居于华阴,繁衍甚盛。他有子三人,曰苞、朗、款(一说为款、志、朗)。苞仕秦为上卿;朗为秦国将军,封临晋君,居于冯翊(一说是居凤翔);款为韩国将军,居于河内。款的子孙最多,散居于现今陕西、山西、河南三省,成为秦汉时期的弘农望族。

27世,杨硕:杨款之长子。字太初,亦号佳青。秦始皇登帝位后,五次征召不赴,隐居华阴。汉高祖刘邦攻下咸阳驻军坝上时,聘请他从军征伐,官封太史,后因年老辞职。

28世,杨喜:字德嘉,号幼罗,生于汉文帝九年。官汉高祖郎中骑都尉,掌宫中更值宿卫,隶属韩信,后从著有殊勋的灌婴攻杀项籍(即楚霸王项羽)于垓下,因功封赤泉侯。卒于汉武帝五十一年辛卯(前90年)十月十二日未时,寿81岁,谥严威,葬江西大塘,鹅形,乾山巽向。配陈氏,生子二:敷、致。

29世,杨敷:字伯宗,生于汉武帝十二年壬子(前129年)七月十四日辰时,袭侯爵。卒于汉昭帝十三年丁未(前74年)十二月二十日未时,寿55岁,谥忠定,葬江西大塘,鹅形,乾山巽向。继配蔡氏生子三:哲、胤、衡(又作彻)。

30世,杨胤:字嗣宗,又名毋害,生于汉武帝五十二年壬辰(前89年)三月二十日申时,袭侯爵。卒于汉成帝九年丙申(前25年)五月二十日亥时,寿64岁,谥忠贤。葬洋坡河岗后,牛形,未山丑向。配李氏,生于汉武帝五十四年甲午(87年)五月初八日戌时,封忠贤夫人,卒于汉武帝二十年戊申(前13年)十月十日辰时,寿74岁,葬同夫山。生子四:敞、昌、伟、泰。

31世,杨敞:字子明,生当汉昭帝、宣帝年间,为昭帝丞相。初为大将军霍光部属,甚得霍光厚爱,升任御史大夫。汉昭帝去世,敞等协助霍光废黜淫乱无道的昌邑王,拥立汉宣帝有功,封安平侯。卒于汉孺子婴居摄二年丁卯(7年)七月十四日子时。葬石子岭,虎形,甲山庚向。配司马氏,历史学家司马迁之女,大文学家。霍光等共谋废黜昌邑王时,派大司农田延年报知杨敞,敞惊惧犹豫,夫人由东厢房出,对敞说:“这是件国家大事,现在既已议定,来报君侯,君侯犹豫不决,将因此受株连!”敞从之。生于五:忠、诚、君、皇、恽。

32世,杨忠:字孟兰,袭侯爵,为安平顺侯。生子二:见锡、见利。杨恽,字孟尽,号紫幼。为司马迁外孙,习《太史公书》,好史学,汉宣帝时任左曹,霍光废昌邑王时,上书诛霍光,封平通侯,升任中郎将,廉洁无私,后因事牵连,免除爵位,废为庶人,即归家治产业,起室宅,以财自娱。后因在《报孙会宗书》中抒发愤懑,得罪了汉宣帝,遭腰折。其书有云:“家方隆盛时,乘朱轮者十人,爵为平通侯,总领从官,与闻政事。”配蔺氏。生子五:谭、论、讷、徽、奇。

33世,杨谭:杨忠嗣子,字献美,生于汉成帝阳朔三年已亥(前22年)二月初二日丑时,封安平侯,卒于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九年癸丑(52年)十二月初六日酉时,寿74岁,葬山东富足坪,艮山坤向。配石氏,约生于汉成帝年间的二月二十八日亥时,封忠献夫人,卒于汉光武帝十七年辛丑(41年)九月二十四日寅时,葬同夫山,生子二:宝和宰(惟美)。

34世,杨宝:(生卒年月不详)字惟善,亦字惟渊,习《欧阳尚书》,汉哀帝、平帝时,隐居任教。汉平帝五年乙丑(5年),与龚胜等被王莽征召,遁逃不就。汉光武帝即位后,派公车特征,他因年老多病,不能应征召。寿79岁,葬华阴朱家山、龙形,丙山壬向。配王氏,(生卒年月不详)封清第夫人,寿89岁,葬江西湖口县桂良村,未山丑向。生子三:霖、震、霆。

弘农杨震家族“四世太尉,德业相继”,是后汉历史中的一段佳话。特别是“含环雀报”和“四知辞金”的故事,更是广为传颂

弘农杨氏亦以“四知”为荣,并以“四知”为堂,以“清白传家”为额。故《后汉书》赞曰: “杨氏载德,仍世柱国。震畏四知,秉去三惑。赐亦无讳,彪诚匪忒。虽才子,渝我淳则。” 话说前汉末年的时候,华阴人杨宝,系杨姓34代祖。他在九岁的时候,在华阴山北,见一只美丽的黄雀,被一只大雕(鸱枭)抱住啄伤。那大雕正要吃它的时候,见杨宝来了,便吓得飞走了;而那只黄雀却坠落在树下,即将被树下成群结队的蚂蚁所吞食。杨宝见此情景,便把奄奄一息的黄雀捡了起来,拍掉它身上的蚂蚁,把它笼在衣袖中带回家来。尔后,他又把黄雀放在盛帽子的帽箱里,每天用黄花来喂它。就这样把黄雀精心喂养了100多天,那只黄雀的羽毛便长得丰满了,能够飞了,杨宝便开了帽箱放它出来,任它飞去。那黄雀展翅飞在空中,盘旋了几圈之后,便飞得不知去向了。杨宝想到救了一条小性命,心里觉得很痛快。有一天夜里,杨宝忽然梦见一个黄衣童子,对他拜了几拜说:“我是西天王母娘娘的使者,蒙君的仁爱,救了我的性命,实在非常地感激你!”那童子说着,从身上摸出4枚白玉环来送给杨宝,又说:“这4枚白玉环子作为酬谢之物,令君的子孙洁白地登上三公的高位,他们的品德当如此环!”后来果然有所就验。杨宝很好学,读书也非常用功,习《欧阳尚书》,很有学问。他长大了正是前汉的末年,哀、平两个皇帝,昏淫无能,都不理国事,朝政弄得一塌糊涂,所以他不愿意做官,便隐居起来,专门教授学生。后来王莽篡权,做了新潮的皇帝,便更不肯出世。一次,王莽要聘杨宝做官,他闻讯后,便逃得不知去向。后汉中兴以后,光武皇帝很佩服他的清高气节,曾经特别嘉奖他,并且派了自己坐的车子,不能到京,便老死在家里。

35世,杨震:字伯起,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三十年甲寅(54年)二月初八日亥时。从小好学,明经经博览,无不穷究。当时学界称他为“关西夫子杨伯起”,长期居今河南湖城县,任教二十多年,五十岁才开始当州郡长官,曾任荆州和东莱郡(今山东掖县)太守。卒于汉安帝元初四年丁巳(117年),《后汉书》记为汉安帝延光二年癸亥任太尉,三年甲子(124年)为宦官诬陷,饮鸩而亡,时年70岁。初葬于今陕西华阴西南的潼亭,墓在潼关西大道之北,立有碑,并立有一石鸟像在墓地上,后改葬四川成都府西门外,黄龙山洞形,辰山戌向。配王氏,生子三:牧、里、让。续配邴氏,生于汉光武帝三十一年乙卯(55年)六月二十日亥时,卒于汉顺帝永建六年辛未(131年)九月十一日寅时,寿76岁,赠封一品清德夫人。葬同夫山。生二子:秉和奉。“天知,神知,我知,子知”,杨震廉洁奉公传为千古佳话。杨宝的儿子杨震,是后汉章帝、和帝和安帝时人,因为他是弘农华阴人,亦称为弘农杨氏始祖。

36世,杨震公次子,杨奉公,官为校尉中书侍郎,配丙氏,生一子:康锡,字敬。

37世,奉公一子,杨敬,字康锡,谏议大夫,擢黄门侍郎,配梁氏,生三子:篡、贤、宜。

38世,敬公长子,茂集公,讳篡,官为陆中大夫,配陈氏夫人,生二子:宗、品。

39世,茂集次子,长卿公,字品,为魏中大夫,配阎氏,生二子:安仁、安国。

40世,安国公,官为晋朝弘农令,配郭氏,生三子:宁、袭、伦。

41世,安国公次子,仲素公,字袭,配阮氏,生八子:世昌、万穆、行可、浦、元伯、综、任可、隆。

42世,仲素公八子,杨隆公,号允高,官封赠肃公,配刘氏夫人,生四子:佶、衍、律、宏。

43世,隆公长子,杨佶,号昌时,官为中山相,配子氏,生二子:雍、继。

44世,佶公次子,植公,讳继,号衍祖,官为潭州剌史,勒都督指挥使,葬江西抚州乐安杭村尾长嘴岭虎形乙山辛向,配张氏,续贺氏,诰封夫人,合葬于夫处真武踏龟形,生四子:廷、谟、晖、纬、纶、唐贞观二年戊子(公元六二六年),勒都督时天师奏乐,邑有天子气命江西按察巡查或称杭村岭按察会截龙脉气,乃不得作事。

45世,植公次子,杨晖,字承吉,号松波,谥忠简,赐进士,任洛州剌史,葬乐安县招携石龙潭蝴蝶形,亥山,竖杨氏碑墓,配李氏、张氏,诰封夫人,合葬杉源坑寒婆炙日形,生三子:来、柔、恩。唐昭宗乾宁四年,诰封端公,勒命一道(公元八九七年)。

46世,晖公三子:会木因 公,字恩,讳君锡,为河涧太守,葬宁都柴岗水口飞鹅形,配周氏、温氏,合葬大铺桥,龟形,生一子:德重。

47世,德重公,字钧,官为桓州剌史,配庾氏,合葬宁都柴冈村壬山龙形。

48世,次子:俭公,字子良,官为将军,封夏邑侯,谥忠智,配殷氏、梁氏,合葬龙潭,生六子:文异、文忠、文华、文渊、文吉、文庄。

49世,长子:文异公,讳谷士,官刑部尚书,配韩氏,合葬琴源大座人形,卯山酉向,生四子:安荣、成荣、商荣、凤荣。

50世,长子:安荣公,号靖山,配陈氏,生四子:志立、中立、德立、道立。

51世,三子:德立公,号克明,配张、孙氏,生四子:俊哲、俊英、俊景、俊瑞。

52世,长子:俊哲公,配李氏,生四子:居荣、居立、居隐、居朝。

53世,四子:居朝公,讳仕元,官为合阳令,配魏氏,生三子:燕宗、燕荣、燕都。

54世,次子:燕荣公,官临安令,配刘氏,生二子:宁、鼎。55世,长子:杨宁公,官国子监祭酒,配郑氏、李氏,生五子:真卿、吉卿、秀卿、虞卿、祐卿。

56世,四子:虞卿公,讳邦佐,为监察御史,佥宏文阁学士京兆尹太师,配吕氏、李氏,生四子:杨、堪。

57世,一子:杨堪公,讳士泰,官大子太保,配王氏,生三子:承业、承美、承休。

58世,三子:承休公,讳继,官刑部员外郎,擢户科都给事,谏议大夫,配周氏夫人,生一子:岩。

59世,杨岩公,讳玉洞,官为左丞相,配张氏,生五子:郁、斌、质、原、厚。

60世,长子:杨郁公,官尚书右丞相,配宋氏,诰封一品夫人,生一子:定禅。

61世,杨禅公,字庆宇,官安平大尹,配周氏,生腹子:文友公,公因督战屡败,上怒令全家剿斩,幸平监官仁慈,见妣怀孕在身,不忍一刀二命,默嘱远避,星夜逃归浙江钱塘,得生腹子,幸上帝有赫眷,顾我祖续得继传。

62世,腹子:文友公,讳淑孔,官吏部员外郎,参知建章军事,葬松源黄寿山,配陈氏、李氏,葬钱塘县。生四子:轮、轼、辐、辂。赞曰:幼冲不辰,乾宫见怜,蹉难坤道,旻天克成。

63世,四子:杨辂公,字朴斋,官虞部侍郎,吉安剌史、太守,原葬吉水县第五子云岫,出剌潮阳,更葬梅州城东北古田黄龙戏爪形,配郑、郭、李、陈氏,葬夫坟处,生九子:云嶙、云峦、云岩、云嵋、云岫、云拔、云宽、云伯、云定。公随任居于江西吉安府庐陵县衙背后。

64世,次子:云峦,生二子:长宏嗣,次宏撤。其余不详 65世,次子:宏撤,所生二子:长延宗,次子延邦

66世,次子,延邦,葬苍口前首小溪田畔片月行门,有南楼公碑记。所生七子,咸公,黄公,赞公,达公,遥公,戬公,靖公。

67世,三子,节赞,妣闻氏。生子一,曰明 68世,曰明,妣戴氏,生子一,文益

69世,文益,妣蔡氏,生二子,长庭相,次庭枋

70世,长子,庭相,妣魏氏,生子一,仲一。次子,庭枋生子一仲二 71世,仲一,妣王氏,生子一,正春,72世,正春,娶魏氏,生子三,长元龙,次元虎,三元彪 73世,元彪,妣陈氏,生子二,长德尊,次德胜 74世,德胜,妣曹氏,生子二,长文棍,次文焯

75世,文棍,妣李氏,生子四,凤美,凤礼,凤刚,凤仪 76世,次子,凤礼,妣潘氏,生一子,炳坤。

77世,炳坤,葬于下山林,坐东南向西北。妣李氏,生子二,长茂龙,次茂林

78世,茂林,生于嘉庆戊寅年正月三十,死于同治年庚午年十月初二辰时。妣陈氏生于道光乙亥年五月初八午时,死于同治年戊辰年十月,葬于仁护后背,坐东南向西北,生子一,运刚。茂龙生于嘉庆乙未年五月初八,妣周氏生于嘉庆年壬戊年,死于同治十三年十月十八,葬太公坟头,夫妻合墓。未生,挑子运刚。

79世,运刚,生于咸丰乙卯年四月十一,死于民国己巳年二月初二甲时,葬于仁护后背和父母三人合墓,坐东南向西北。妣陈氏,葬于官田湖龙口,坐西向东。生子一,恒升。80世,恒升,生于光绪壬辰年五月十八亥时,死于民国葵未年正月十七巳时,葬于仁护后背,坐东南向西北。妣费氏(流庄乡费家村),生于光绪乙未年十二月十四申时,死于民国庚申年三月十三辰时,葬于仁护后背,坐东南向西北。生子一,新杰。生女二,长女,桂妹,嫁于九江城子镇何家。次女,水娇,嫁本村鸡公岔。81世,新杰,生于民国庚午(1930)年三月三十戌时,死于2000年十一月初一午时,葬于下山林,坐东南向西北。妣费氏,生于民国庚午年五月十四巳时,死于公历己未年六月二十二申时,葬于仁护后背,坐东南向西北。生子四,永胜 永强 永贤 永能 生二女,大女花妹,嫁于上湖刘湾。次女细花,嫁于大兴村下屋梁。

82世,永胜,生于公历壬辰年(1952)九月初六亥时,配陶氏水鹅(湖北田正乡山上村),生于公历丁酉年二月初七丑时。生二子,清德 清霞 女一,海英,嫁于本村陈家荡。永强,生于公历乙巳年(1965)九月十一亥时,配陈氏爱琴(灌湖村正龙陈世生之女),生于公历辛亥年(1971)六月初一辰时,生一子,宇卓。生二女,长杨蓉,次杨芬。

永贤,生于公历丁未年(1967)八月二十七亥时,配梁氏霞儿(大兴村下屋梁彩丛之女),生于公历庚戌年(1970)三月二十子时。生二子,杨欢 杨涛。

永能,生于公历庚戌年(1970)二月十五丑时,配刘氏传湘(湖南耒阳遥田乡五七村刘云乃之女),生于1978年十月初三,生二子,杨鹏生于1999年五月初十辰时 杨岂生于2001年三月初一辰时。宗规:

规 戒 训 诂 顺 父 母

父母者,天地也。顺父母即顺天地,逆父母即逆天地矣。故百行以孝为先,养育之恩难报。孝顺必有孝顺子,忤逆终养忤逆儿。只顾妻子儿女而不赡养父母者,不如禽兽也。敬老好儿女,为人之榜样;虐待父母者,家法训处之,国法惩罚之。睦 兄 弟

兄弟者,手足也,骨肉也。世间最难得者,兄弟也。兄弟间,或因语言伤和,或因财产相争,或信妻谗,萋菲便成贝锦;以致骨肉相残,大则参商拘讼,互打官司,小则朝夕怨言。一时之忿,终身阋(xì)墙,所谓同室操戈,或家破人亡,或不如相交朋友,成为父母之过错。你本身又何必生儿养女也!为人者以友为兄弟,族人当睦更有于别。宗族之兄弟,一脉相传,何又不如朋友也? 和 宗 族

宗族者,同宗共祖之人也。虽有亲疏贵贱之别,其始同出于一人之身。故尧典曰亲睦九族,周室则大封,同姓宗族之谊,由来重矣。今世俗刻薄,有挟富贵而厌贫贱、恃强众而凌寡弱者,独不思富贵强众为祖宗身后之身乎?观于此,而利与害共,休戚相关,一体同视可也。凡我族人,当和宗族;以强凌弱者,家法诛之,国法惩之。完 国 赋

赋税者,国家之财源也。依期交纳,及时完成,乃民之分也。抗税不交,抵赋不纳,有损己之人格;拖欠欺骗,偷税漏税,贻误国家,法之不容者也。凡我族众,应以自觉完赋为荣,此乃报国之举,爱国之范也。务 勤 俭

勤俭者,起家之本、传家之宝也,立业之基、人所当务也。勤而不俭,则财竭于奢;俭而不勤,则财终于困。人世间,多少名门世族,莫不由祖考勤俭,以成立家之本,下代之富;莫不由子孙奢侈,以败家业矣哉。是言,盖俭则富贵长保,家计不难振兴也。倘男不务耕作,女不事机杼,好逸恶劳,鲜衣美食;一旦娇惰,俯仰无资,将祖上资财,一败而空,终至拖衣漏食。凡我族人,当务勤俭。勤 耕 读

我祖教诲,守祖宗一脉相传,克勤克俭;教儿孙两行正道:宜读宜耕。耕读者,遂生复性之良策也。王政首重农桑大学,必先明德。语云:地内出黄金,一字值千金。古训曰:“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夫不耕,或受之饥”。又曰:“子孙虽愚,书不可不读。”凡我族人,当勤耕苦读。谨 丧 祭

丧祭者,慎终追远之大事也。丧尽其礼,祭尽其诚。父母应以在生之时,尽心竭力供养,逝后要从俭治丧,勿须无财大操大办。丧事从简,也不能俭而不顺民情。凡我族人,当谨慎治丧者也。慎 嫁 娶

闺门为起化之原,家规不可不肃。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古之常情也。革男尊女卑,除轻女重男,倡男女平等。嫁女乃人伦之始,联姻不可不慎。婚姻自由,不可包办。嫁女择佳婿,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重取聘金,贻误子女。凡我族众,当共禀遵。安 本 分 本分者,人生分内当为之事也。未老不能享老之福,未贵不能享贵之福,未富不能享富之福。凡事尽在其中,不以干名犯义而取羞辱。人要经少、青、壮、老,享受要与年龄相当。超前享受害自己,勤劳勇敢富终身。安分守纪,立志做人。好逸恶劳,贪图享受,葬送自己。凡我族人,当共戒之。禁 非 为

守法奉公,全躯保身之要道。工农兵学商,各有本业,为官为民,乃社会之分工耳。偷抢嫖娼,灭理犯义,为非作歹,此乃亏体辱亲之污行也,法律之不容也。为人者,切忌福他人之痛苦也。目不视美色,口不吐恶语,耳不听秽声;长幼有别,老少有分,敬老尊贤,社会之美德者也。好淫喜赌,吸毒贩毒,此万恶之源也。吾族清白传家、仁义忠厚,岂容不肖子孙败坏家风,玷污家门!

公法乃治国之本,执法是爱国公民。杨震家风垂千古,清白世代扬美名。文明守纪人称赞,知法犯法治罪行。当官要为民谋利,作民要为国分忧。家 训 格 言

凡我族内有子嗣维艰,晚年丧子者,可抱养螟蛉,以承宗祀。凡我族内有鳏寡孤独,残疾无靠者,应由本族亲友予以资助供养,不可熟视无睹。族人以救,此乃社会之公德。即不出力,又不出财者,则为无德也,当受族人和社会的谴责。

凡我族宗亲,均应自觉送子女入学,竭尽全力为其成才创造条件,不得轻易让子女辍学。规 戒 座 右 铭

米粟一粒,半丝半缕,银钱分毫,当思来之不易。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诗书不可不读。居身务求质朴,训子本以孝义。言传身教,率先垂范。刻薄成家,福不久享;伦常乖舛(chuǎn),立见消亡。弟兄叔侄,勿争多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词严。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夫妇平等,互谅互让,才是男人。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嫁女求佳婿,勿索重聘;娶妻求淑女,勿计厚奁。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贫苦亲邻,必加温恤。见贫贱而有娇态者,贱莫甚焉;见富贵而生淫心者,耻莫大焉。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事戒多言,言多必失。依仗势力而凌孤逼寡、捧红踏黑,非君子之所为,非人生价值之所在也。欺穷敬富,乃不道之人也。辈份表:

云宏延节曰 闻庭仲正元 得文凤炳茂 运恒新永清 世德传芳远

家谱后记

第二篇:杨氏族谱修谱动员大会

《应城杨氏族谱》修编筹备大会开幕词

尊敬的杨氏家族父老乡亲们:你们好!

今天荣幸应邀参加家谱修编筹备大会,感到无比亲切和高兴!在此,请允许我代表杨氏宗族向你们致以由衷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并对新家谱的修编表示热烈祝贺!

我与在座的都是杨氏的后裔,杨家的子孙,我们同根、同脉、同宗、同源,今天能其乐融融欢聚一堂,真是无比激动!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绕山之水,必有其源。从血脉的渊源传承关系来看,不管何地、何代的家谱,只要姓杨,就必定与我们是同祖同根,他们的体内拥有与我们相同的遗传密码——DNA!他们的血管里流淌着与我们相同的血液——天下杨氏是一家!

历史上,杨氏家族名人辈出。我们的祖先曾辉煌过、显赫过。众所周知,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杨姓是中华大帝轩辕黄帝的直系后裔,是中国百家姓中第六大姓氏,是文化昌明,底蕴深厚的名门,是精忠报国,功勋卓著的望族,也是泱泱中华最具影响的族群之一。

每当我们追根溯源,回首往事,无不为我们杨氏人才辈出,人文荟萃而感到光荣,无不为我们杨氏自强不息,奋发有为而感到鼓舞,无不为我们杨氏忠贞报国,孝道传家而感到自豪!

今天,我们杨氏后裔都在以一种发自内心的怀祖之情缮谱、修谱、续谱,这一壮举体现的是不忘历史、颂扬祖先、传承家族良风、激励后人、奋发努力的思想和精神。毫无疑问,这与当今社会所倡导的凝

聚人心、构建和谐社会是一脉相承、完全吻合的。

修编《应城杨氏族谱》,将有选择性地收录各地新旧《杨氏族谱》中珍贵的文字史料,让后世比较全面而准确的了解杨氏家族从古到今的悠久历史,搞清枝繁叶茂的宗支流向分布概况,满足天下杨氏追根溯源、寻根问祖,从而达到天下杨氏从未有过的团结统一,开创天下杨氏在当今太平盛世齐奔小康的和谐局面!

我提议,杨氏家族的后裔今后一定要加强联系、交流沟通,互相鼓励,互相学习,为弘扬杨氏家族的优良族风奋发努力!

最后,祝各位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第三篇:为什么叫“和州杨氏族谱”

为什么叫“和州杨氏族谱”

为什么叫和州杨氏族谱……

朱元璋为宜都送来一个杨守敬。。本来在明朝以前,杨守敬祖居安徽(和州),因为杨潮帮朱元璋打江山立下大功,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对为他打天下的有功之臣大加封赏,杨潮被封为驻守宜都枝城的武略将军,世袭千户候。这样杨潮举家迁往宜都,先在九道河建家园,后迁至龙窝,再后迁至陆城。

本报《围炉夜话》相关报道再起反响,杨守敬族重孙、郦学专家杨世灿向本报报料:

王永彬曾亲为《杨氏家谱》写序

序文约六百字 序后钤“王永彬印”、“宜山氏”两枚印,为首次发现

《著名奇书〈围炉夜话〉作者王永彬是宜都人》的消息并系列报道后,引起不少专家和读者的持续关注。杨守敬族重孙、著名郦学专家杨世灿先生致电记者,称本报有关《围炉夜话》及其作者的报道,解开了他寻找了五十年的不解之谜:在他收藏的两部《杨氏家谱》中,均收有王永彬(宜山氏)为家谱作的序,但王永彬何许人也?几十年来,杨先生一直设法弄清,但因线索缺乏而无任何进展,“族叔伯亦未有可知者,于是就放弃了寻找”。这次晚报的报道,算是彻底让他弄清楚了。

记者来到了杨世灿老师位于白龙岗的家。他从房间里拿出了一个木匣子,从中拿出了他珍藏多年的十多册线装原版杨氏家谱。杨先生告诉记者,这是两套家谱,一套是和州杨氏家谱。为咸丰甲寅年(即1854年)刻印的,在这套家谱的最前面,就是王永彬所写六百字左右的序言,该序字体大如斗,每页仅五十字,共十三页,字号比家谱正文大数倍,可见当年修谱者对此谱的重视。序末写明此序作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戊申冬至日,署名为 “侯补儒学教谕同里王永彬宜山氏拜题”。记者注意到,序末有两枚钤有两枚印,一为“王永彬印”、一为“宜山氏”,这两枚印与上次本报刊发的王永彬手稿上所钤的三枚印均不同,可谓是最新发现。因为各种原因,这套二修本杨氏家谱现仅存六册,但首册幸存下来,为我们保留了关于乡先贤王永彬的权威信息。

另一套家谱是和州杨氏三修家谱,线装十五卷,为1936年刻印出版,此谱亦收了旧谱中王永彬的序文,同时增加了著名历史地理学家杨守敬光绪年间为此次续谱所写的序言。

记者发现,和州杨氏家谱的刻印年代1854年,正是王永彬撰写《围炉夜话》的那一年。这一年,王永彬62岁,已是花甲老人,为当地硕儒和耆宿,而生于1839年的杨守敬这一年才是十五岁的少年。

年岁相差47岁,这两位当时有无交往?杨守敬是否在桥西山馆里师从过王永彬?这些可能性不禁让人联想不已。“杨世灿先生分析指出,从《杨氏家谱》序中,从中可以了解到他和当时的杨坦斋、官祥、僪玉、彩彰、霁霞、东阁、盛亭、东林、巨卿、南村、晴舫、献廷、允贞、振

三、西波、梅坡、谷卿、文庵、艺林诸君交往甚深。这其中今有文字可见者,梅坡公是杨守敬族祖,交往甚厚,王永彬是杨守敬的先生辈,但是否有师从关系,不好判断。

杨世灿先生是杨守敬的族重孙,此前他和熊会贞之孙熊茂洽先生合著的 《水经注疏三峡注补》以及由宜昌市政协、宜都市政协合编,杨世灿总编纂的《杨守敬学术年谱》亦受到郦学界和杨学界的一致好评。记者还了解到,由杨甦宏、杨世灿、杨未冬合著的二十卷《水经注疏补》,计50万字,即将由中华书局出版。该书出版将是郦学界的一件大事。我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陈桥驿对此书寄予厚望,并亲为写序。

杨世灿对记者表示,晚报报道的《围炉夜话》作者王永彬的著作集《王永彬集》被纳入荆楚全书,对研究王永彬的学术和思想肯定会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如果《王永彬集》中没有收入《杨氏家谱》旧谱中的王永彬序,他愿为编委会全文提供。“我看到晚报报道后,专门到书店买到了王永彬的《围炉夜话》和当时的枝江县知县朱锡绶先生的 《续幽梦影》,乡先贤的处世观、价值观,现在看来都不过时。“杨世灿先生说。本报记者 冯汉斌

第四篇:瑞昌婚俗[范文模版]

瑞昌婚俗

旧社会的时期联姻礼节繁琐,男女双方要凭媒人说和后,先下“八字贴”(即男女双方的出生年、月、日、时)也就是生辰八字,八字符合后,再由男方携带金银首饰、衣服、彩礼送给女方,所谓的“行聘”。然后,择定时间,相互过门,设宴款待,亲戚相陪,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形式。结婚前,先由男方择定吉日,将媒人贴呈给女方允许。新娘要避人三天,不出闺门,开脸束发。出嫁时,男方来轿,女方由兄弟将胸佩铜镜,头披盖头的新娘背入轿内,然后抬走,进婆家门时,全家人等各自洗脸后相见,洗脸相见预示以后能和睦相处。洞房花烛夜,新郎新娘并坐床沿,任亲戚朋友们手撒泡米,口唱祝词,嬉笑喜弄,尽欢而散,旧称为“撒帐”。

新中国成立后,旧习废除,虽然不行聘,但男女双方互赠衣服、钢笔等作为信物。60年代多步行,新郎新娘比肩并进,妆奁人等尾随其后。70年代则自行车代步行,新郎骑车新娘坐在自行车后,亲属好友带状奁随后跟行。80年代盛行汽车迎接,一般为两辆,也有三四辆前面坐人,后面载妆奁。妆奁也就是现在的嫁妆,过去的妆奁兴几扛,有六扛、八扛、甚至十扛以上的,以前都为家具,内装衣服,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后则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等家电作嫁妆。长

辈们都会在新郎新娘新房内和床上撒上花生红枣桂圆糖子,新郎新娘与亲朋好友做游戏闹着洞房,新婚的第二天,新媳妇要拜堂见长辈,受礼拜的长辈要给新媳妇拜见礼,第三天新娘偕同新郎接娘家姐妹来看新房,一月刚满后回娘家省亲。

随着社会进步,联姻的繁琐礼节逐步被现代人的移风易俗,婚事新办所淡出,也保留了下传统的联姻过程,随着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很多青年男女通过相亲来结识彼此,从自由恋爱至谈婚论嫁时,男方和媒人到女方家里提亲,女方家同意提亲后,男方选好日子去女方家里给礼金说好订婚日期。订婚时双方父母与两边主要亲戚见面,商量结婚的日期和聘礼,如果女方家通情达理一般都不会对男方家有很高的要求,关键是女儿过日子要顺心幸福。结婚前由男方选好结婚日子将其告诉女方父母,征得同意后男方再将聘礼送到女方家里。有些村庄女孩子在出嫁前必须到每家每户吃饭,俗称“出嫁饭”,寓意吃了出嫁饭结婚后回娘家就是客。结婚当天双方的亲朋好友在婚宴上祝福新人,婚宴后,新郎带领接亲车队去新娘家接亲,出嫁时,新娘由兄弟背上婚车,随行的亲朋好友将嫁妆装上车,到新房后由新郎将新娘从婚车内背进洞房。三天后新人一起回娘家拜望父母、长辈,俗称“回门”。

第五篇:族谱前言

前言

国家写史,地方修志,家族编谱,这是我国史学的三大支柱。时逢盛世,史、志、谱的编修已成当今社会兴起的一股热潮,蔚然成风。这里的谱指的就是族谱,族谱亦称谱牒、家牒、家传、世传、宗谱、家谱、世谱、世牒、家乘、家志、谱录……等二十几种称谓,我们习惯称之为族谱。族谱,就是一个家族的历史记录,对尊宗敬祖,睦族兴家,明长幼,别亲疏,传承家族美德,发扬优良传统,都具有重大意义。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逐步深入施行,祖国变得愈发强大,而徐坎也在跟着发生着令人可喜的巨变:道路拓宽了,高楼林立了,厂房变多了,收入增加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可谓是欣逢盛世,政通人和,所以一部分徐坎人便热切地盼望能重新编修徐坎黄氏族谱,以记俊彦,温旧知新,弘扬祖德,启迪后人。最早盟生这一想法并将其付诸实际行动的当属徐坎宗亲黄万顺老前辈,他从1992年起就开始着手收集考据资料、编写手写本徐坎族谱。一直到前几年黄万顺老前辈身体还健朗时,人们还经常见其仍穿梭于徐坎的各家各户,登记各个家庭世系的新近变化情况,只可惜最后终因种种原因,在老前辈辞世之前也未能如愿付诸于梓,这让那些热切期盼新族谱能够面世的徐坎人觉得甚是遗憾:因为出版徐坎黄氏族谱这件事可能要被无限期地搁置了。

2013年初,在徐坎村党支部、村委会和老年人协会的提议下,最终决定由第三十二届社众理事会负责主持重建徐坎村育俊堂的一切事宜。而本届理事会之首事正是本村宗亲黄启武,他是一位大家公认的热心社会公益,愿意为徐坎的发展贡献力量的贤达人士。一天,他在育俊堂重建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突然一个念头冒了出来:育俊堂将如期在年底竣工重光,这是徐坎的一桩大好事,如果在这一大好时机下,同时也把徐坎黄氏族谱编纂出版成册,那不就好事成双了吗。心动不如行动,可是要选谁来负责主编呢?这可把他给难住了,因为编纂族谱是一项需要一个能够付出大量精力、且要具备一定文史学功底的人才能胜任的工作,不是随便找个人就能做得了的。最终权衡再三选定由本村宗亲、在漳浦县城任教的黄协艺老师担任《漳浦徐坎黄氏族谱》主编。

黄协艺在应承担任本谱主编后,便与黄启武一道着手组建族谱编审委员会。紧接着又与其他编审委员会成员着手为编纂族谱,做了大量工作,诸如翻阅相关古籍旧谱、网上查询参考文献及相关资料、考据碑文神位、询问长者智士、挨家挨户登记核实世系资料、邀请多个家族代表审核世系资料等等。

徐坎黄氏宗族支分于高山黄氏宗族,属于高山黄氏宗族的一个重要派系,故本谱在资料的选取和内容的编排上重点参考了黄玉盘、黄玉昆兄弟俩主编的《漳浦高山历史资料汇编》。另外,在编写徐坎世系资料时,还重点参考了黄万顺编写的手写本徐坎族谱。本谱除题词、序、前言、祖训和先祖及徐坎黄氏宗族有关照片外,由地方史论、渊源世系、人物春秋、民间故事、历史资料和其它共六大部分组成,对旧谱的内容作了一定的取舍,增补了一些新内容,特别是涉及到有关徐坎行政村范围及徐坎黄氏外迁分支派系的内容给予详化和更新(如:宜隆黄氏虽不属徐坎开基祖宠公、精公、贡公的派下,但同属徐坎行政村范围,故将其世系资料详纳入谱;另外,陂仔、雉川、湖里店仔后及漳浦打石山黄氏乃徐坎黄氏分支派系,故本谱也详细记录其世系资料)。本谱的编写力求做到内容翔实、重点突出、章目清晰、编排合理、具有历史参考价值和收藏价值。当然由于时间仓促、资料不全,加之编者才疏学浅,能力有限,错、漏之处再所难免,敬请见谅。同时,本谱编审委员会也恳请广大有识之士提出宝贵的意见与建议,以期再版时能得以修正完善。

《漳浦徐坎黄氏族谱》编审委员会

癸巳季冬(公元二0一三年十二月)

江西瑞昌杨氏族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