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第一讲上古文学(《诗经》下)打印
编辑:风月无边 识别码:23-1118957 1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8-27 13:36:08 来源:网络

第一篇:第一讲上古文学(《诗经》下)打印

本科生中国古代文学(202_.09—202_.01)

第一讲 上古文学(《诗经》下)

8、政事 《小雅》: 《十月之交》

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彼月而微,此日而微;今此下民,亦孔之哀。日月告凶,不用其行。四国无政,不用其良。彼月而食,则维其常;此日而食,于何不臧。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哀今之人,胡憯莫惩? „„ 《巷伯》

„„

彼谮人者,谁适与谋?取彼谮人,投畀豺虎。豺虎不食,投畀有北。有北不受,投畀有昊!„„

《魏风》:《伐檀》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鄘风》:《相鼠》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音船)死?

《墙有茨》

墙有茨,不可扫也。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墙有茨,不可襄也。中冓之言,不可详也。所可详也,言之长也。墙有茨,不可束也。中冓之言,不可读也。所可读也,言之辱也。

《鹑之奔奔》

鹑之奔奔,鹊之彊彊。人之无良,我以为兄!

鹊之彊彊,鹑之奔奔。人之无良,我以为君!

《秦风》:《黄鸟》

交交黄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维此奄息,百夫之特。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止于桑。谁从穆公?子车仲行。维此仲行,百夫之防。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止于楚。谁从穆公?子车鍼虎。维此鍼虎,百夫之御。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魏风》:《园有桃》

园有桃,其实之肴。心之忧矣,我歌且谣。不知我者,谓我“士也骄。彼人是哉,子曰何其?”心之忧矣,其谁知之?其谁知之,盖亦勿思!

园有棘,其实之食。心之忧矣,聊以行国。不知我者,谓我“士也罔极。彼人是哉,子曰何其?”心之忧矣,其谁知之?其谁知之,盖亦勿思!

《邶风》:《新台》

新台有泚,河水瀰瀰。燕婉之求,蘧篨不鲜。新台有洒,河水浼浼。燕婉之求,蘧篨不殄。鱼网之设,鸿则离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陈风》:《株林》

胡为乎株林?从夏南!匪适株林,从夏南!驾我乘马,说于株野。乘我乘驹,朝食于株!

《王风》:《黍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小雅》:《大东》 „„

小东大东,杼柚其空。纠纠葛屦,可以履霜。佻佻公子,行彼周行。既往既来,使我心疚。有冽氿泉,无浸获薪。契契寤叹,哀我惮人。薪是获薪,尚可载也。哀我惮人,亦可息也。东人之子,职劳不来。西人之子,粲粲衣服。舟人之子,熊罴是裘。私人之子,百僚是试。„„

《卫风》:《硕人》 硕人其颀,衣锦褧(音炯)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手如柔荑(音提),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音囚齐),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硕人敖敖,说于农郊。四牡有骄,朱幩镳镳,翟(音狄)茀(音弗)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音郭)。施罛(音孤)濊濊(音获),鳣鲔发发。葭菼(音坦)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9、爱情婚姻

《郑风》:《将仲子》

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畏我诸兄。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溱洧》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蕳(音坚)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狡童》

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

《褰裳》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子惠思我,褰裳涉洧。子不我思,岂无他士?狂童之狂也且!

《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鄘风》:《柏舟》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音旦)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泛彼柏舟,在彼河侧。髧彼两髦,实维我特。之死矢靡慝(音特)。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邶风·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召南》:《野有死麕》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林有朴樕(音素),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

舒而脱(音退)脱兮,无感(撼)我帨(音税)兮,无使尨也吠。

《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召南》:《摽(biào)有梅》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音弃)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草虫》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见君子,忧心惙惙。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

《唐风》:《葛生》

葛生蒙楚,蔹蔓于野。予美亡此,谁与独处? 葛生蒙棘,蔹蔓于域。予美亡此,谁与独息? 角枕粲兮,锦衾烂兮。予美亡此,谁与独旦? 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冬之夜,夏之日。百岁之后,归于其室。

《卫风》:《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音鬼)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音义忒)其行(音杭)。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戏)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邶风》:《谷风》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黾勉同心,不宜有怒。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行道迟迟,中心有违。不远伊迩,薄送我畿。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宴尔新婚,如兄如弟。泾以渭浊,湜(音石)湜其沚。宴尔新婚,不我屑以。毋逝我梁,毋发我笱(音苟)。我躬不阅(容),遑恤我后。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何有何亡,黾勉求之。凡民有丧,匍匐救之。不我能慉,反以我为仇。既阻我德,贾用不售。昔育恐育鞫,及尔颠覆。既生既育,比予于毒。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宴尔新婚,以我御穷。有洸有溃,既诒我肄(音义勚)。不念昔者,伊余来塈(音既,同"爱")。

《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遡洄从之,道阻且长。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遡洄从之,道阻且跻。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遡洄从之,道阻且右。遡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0、其他(如,抒发个人对生活、对生命的感受的诗篇)

唐风:《蟋蟀》

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无已大康,职思其居。好乐无荒,良士瞿瞿(音巨)。

蟋蟀在堂,岁聿其逝。今我不乐,日月其迈。无已大康,职思其外。好乐无荒,良士蹶蹶。蟋蟀在堂,役车其休。今我不乐,日月其慆。无已大康。职思其忧。好乐无荒,良士休休。

《山有枢》

山有枢,隰有榆。子有衣裳,弗曳弗娄。子有车马,弗驰弗驱。宛其死矣,他人是愉。山有栲,隰有杻。子有廷内,弗洒弗扫。子有钟鼓,弗鼓弗考。宛其死矣,他人是保。山有漆,隰有栗。子有酒食,何不日鼓瑟?且以喜乐,且以永日。宛其死矣,他人入室。

秦风:《车邻》

有车邻邻,有马白颠。未见君子,寺人之令。

阪有漆,隰有栗。既见君子,并坐鼓瑟。今者不乐,逝者其耋。阪有桑,隰有杨。既见君子,并坐鼓簧。今者不乐,逝者其亡。

邶风:《绿衣》

绿兮衣兮,绿衣黄裹。心之忧矣,曷维其已!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訧兮!絺兮绤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北门》

出自北门,忧心殷殷。终窭(音巨)且贫,莫知我艰。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王事適(音义擿)我,政事一埤(音皮)益我。我入自外,室人交遍谪(音哲)我。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王事敦我,政事一埤遗(音未)我。我入自外,室人交遍摧我。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三)《诗经》的艺术特色(参见教材)

1、赋

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直接写景抒情,铺写诗歌的内容。可以叙事、抒情、描写,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豳风·七月》(全篇用“赋”法)《王风·黍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朱熹:赋而兴)《郑风·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朱熹:赋而兴)

2、比

比:“以彼物比此物也”。《魏风·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3、兴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借物起兴,用在全诗或一章诗的开端。诗人触景生情,或连类而想,先用他物渲染一下气氛,以增加诗歌的艺术效果。兴比较含蓄、灵活,可以有寓意、联想、象征、烘托气氛等作用。

“兴”也兼有“比”意,因此,“比兴”往往连称。《周南·关雎》 《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遡洄从之,道阻且长。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兴——象征)

思考题:

1、简述上古文学的总体特点。

2、简要解释“六义”、“十五国风”、“兴、观、群、怨”、“变风”、“变雅”、“《毛诗》”。

3、简析《诗经》中所见的艺术特色。

4、简析必读作品 阅读要求:

1、《中国文学史新著》必读章节:第一编 上古文学 概说(23—34)第二章 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42—76)

2、必读作品:

周南:《关雎》、《桃夭》、《芣苢》 召南:《草虫》

邶风:《谷风》 卫风:《硕人》、《氓》、《伯兮》 王风:《黍离》、《君子于役》 郑风:《将仲子》、《野有蔓草》、《溱洧》 魏风:《十亩之间》、《伐檀》、《硕鼠》 唐风:《蟋蟀》、《山有枢》、《葛生》 秦风:《车邻》、《蒹葭》 豳风:《七月》、《东山》 小雅:《采薇》、《何草不黄》

第二篇:古文学复习

考试题型:

一,填空10道10分 二,名词解释3道12分 三,鉴赏12分 四,简答题30分 五,论述题36分、游仙诗:是道教诗词的一种体式。就其本义而言,这指的是歌咏仙人漫游之情的诗。其体裁多为五言,句数或十句,或十二句,或十六句不等。关于游仙诗的类型,前人曾做过种种划分:或从作者思想倾向出发,以富贵者而游仙,为游仙诗之正体,以坎坷者而游仙,为游仙诗之变体;或从表现形式出发,以作者同神仙共游为古体,作者不在内,仅神仙自游为近体。

代表:李白

2、山水诗:是指描写山水风景的诗。虽然诗中不一定纯写山水,亦可有其他的辅助内容,但是呈现耳目所及的山水状貌声色之美,则必须为诗人创作的主要目的。由谢灵运开创,中国绍兴是山水诗的发祥地 代表:谢灵运,孟浩然,王维。

3、田园诗:中国古代的田园诗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多以农村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体后。唐宋等诗歌中的田园诗。便主要变成了隐居不仕的文人和从官场退居田园的仕宦者们所作的以田园生活为描写对象的诗歌。田园诗和边塞诗并称唐代开元、天宝年间两大词派,前者恬淡疏朴,后者雄浑豪迈。代表:王维,孟浩然,陶渊明。

4、边塞诗: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通过对古战场的艰辛生活和自然风光的描写表达思乡之情以及保家卫国的高尚情操。

代表:高适,岑参

5、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

二:名词解释:

1、汉乐府:原指汉代的音乐机关。后来将乐府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称为“乐府”,于是“汉乐府”就由汉代音乐机关的名称而兼有一种诗体的名称。

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

(1)最突出的特色是叙事为主,善于剪裁和安排情节。汉乐府民歌虽也有一些抒情诗颇具时代特征,但最能体现其特色的还是大量的叙事诗。这些诗或描写一个场面,或叙述一个完整曲折的故事,在叙事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其中最成熟的作品是《陌上桑》和《孔雀东南飞》。两诗都注意以人物关系构建叙事情节,以人物冲突推动情节的发展,并注意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

(2)善于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如《东门行》中妻子与丈夫的对话,《陌上桑》中“罗敷前致辞”的从容,无畏,《孔雀东南飞》中焦母捶床大怒,刘母拊掌而悲等都是其例。

(3)善于运用比兴、拟人、夸张、铺陈和烘托手法。如《陌上桑》以铺陈手法表现罗敷的美丽。

(4)语言朴素自然,生动活泼。句式上打破《诗经》的四言,以杂言为主,逐渐趋于五言。

2、纪传体:以记叙人物活动为中心反映历史事件的史书写作方式。纪传体史书的突出特点是以大量人物传记为中心内容,是记言、记事的进一步结合。从体裁的形式上看,纪传体是本纪、世家、列传、书志、表的综合。本纪,基本上是编年体,兼述帝王本人事迹。世家,主要是记载诸侯和贵族的历史。列传,是各方面代表人物的传记。书志,是关于典章制度和有关自然、社会各方面的历史。表,是用来表示错综复杂的社会情况和无法一一写入列传的众多人物。优秀的纪传体史书把这些体裁配合起来,在一部史书里形成一个相辅相成的整体。它既有多种体裁的混合,又有自己特殊的规格。

3、建安风骨:是指建安时期以“三曹”“七子”及蔡琰为代表的诗人们,他们继承汉乐府反映现实的传统,描写社会**和民生疾苦,抒发建功立业的抱负,风:主要指建安诗人反映社会**、抒写理想壮志的现实内容;“骨”主要是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艺术特色。建安风骨也叫“建安风力”。

4、魏晋风度:魏晋是一个**的年代,也是一个思想活跃的时代。新兴门阀士夫阶层社会生存处境极为险恶,同时其人格思想行为又极为自信风流萧散、不滞于物、不拘礼节。士人们多独立特行,又颇喜雅集。正是在这个时代,士夫们创造了影响后世的文人书法标杆,奉献了令人模范景仰的书圣。“竹林七贤”,即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在生活上不拘礼法,常聚于林中喝酒纵歌,清静无为,洒脱倜傥,他们代表的“魏晋风度”得到后来许多知识分子的赞赏。是春秋战国后第一个分裂期知识分子被迫依附某个政治集团的散漫心境;是独尊儒术后儒术又不值钱因而“援老入儒”的尴尬处境;是哲学讨论日常化的大众情境。清谈、吃药和喝酒,组成了风度中的风度

5、汉赋:汉赋是在汉代涌现出的一种有韵的散文,它的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从赋的形式上看,在于“铺采摛文”;从赋的内容上说,侧重“体物写志”。汉赋的内容可分为5类:一是渲染宫殿城市;二是描写帝王游猎;三是叙述旅行经历;四是抒发不遇之情;五是杂谈禽兽草木。而以前二者为汉赋之代表。赋是

汉代最流行的文体。在两汉400年间,一般文人多致力于这种文体的写作,因而盛极一时,后世往往把它看成是汉代文学的代表。

汉赋分为(1)骚体赋《吊屈原赋》(2)汉大赋(新体赋,散体大赋),枚乘《七发》标志新体赋正式形成。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表现新体赋的最高成就。(3)小赋:张衡《归田赋》

三:鉴赏。

《赠白马王彪》曹植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大丈夫理应志在四海,纵使相隔万里也犹如比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翻译:译文 关中地区护卫着都城长安,弥漫的雾中怎么也望不到想象中的五津。我与你都充满着离别愁意,(因为我们)都是远离家乡,外出做官的人。只要四海之中有了解自己的人,即使远在天边也像近在咫尺。(我们)不要在分手的路口,像青年男女那样(让泪水)沾湿佩巾。

该诗是送别诗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相承,以实转虚,文情跌宕。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千古传诵,有口皆碑。尾联点出“送”的主题。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一洗古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爽朗,清新高远,独树碑石。此诗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体现出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厚情谊的不朽名句。情绪由低沉而变得昂扬,使诗的情调也变得开朗豪迈。

《登池上楼》谢灵运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不知不觉)池塘已经长满了春草,园中柳条上的鸣禽也变了种类、换了声音。它很好地表现了初春之特征及诗人当时的心情。池塘周围(尤其是向阳处)的草,因为得池水滋润,又有坡地挡住

寒风,故复苏得早,生长得快,其青青之色也特别的鲜嫩,有欣欣向荣的生气。但它委实太平常,一般人都注意不到。谢灵运久病初起,这平时不太引人注意的景色突然触动了他,使之感受到春天万物勃发的生机,于是很自然地得到这一清新之句。“园柳变鸣禽”,写柳枝上已有刚刚迁徙来的鸟儿在鸣叫,这同样是细微而不易察觉的变化。两句诗表现了诗人敏锐的感觉,以及忧郁的心情在春的节律中发生的振荡。以景写情,用生趣盎然的江南春景,来衬托诗人内心的抑郁。

第一层写他出任永嘉大守的矛盾心情,懊悔自己既不能像潜藏的虬那样安然退隐,又不可能像高飞的鸿那样声震四方,建功立业。第二层写他在病中临窗远眺。第三层写他的思归之情。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首诗的意境可分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脱尘俗烦扰后的感受,表现了诗人鄙弃官场,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写诗人虽然居住在污浊的人世间,却不受尘俗的烦扰。“车马喧”,正是官场上你争我夺、互相倾轧、奔走钻营的各种丑态的写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千年以来脍炙人口的名句。因为有了“心远地自偏”的精神境界,才会悠闲地在篱下采菊,抬头见山,是那样地怡然自得,那样地超凡脱俗!这两句以客观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诗人的闲适心情,“悠然”二字用得很妙,说明诗人所见所感,非有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景、情、理交融于一体。四:简答题 《孔雀东南飞》:是社会悲剧还是性格悲剧?

通过刘兰芝与焦仲卿这对恩爱夫妇的爱情悲剧,控诉了宗法礼教、家长统治和门阀观念的罪恶,焦母压制焦仲卿用的就是孝顺这一条。刘兰芝回娘家后,也遭到家长制的威压。表达了青年男女要求婚姻爱情自主的合理愿望。女主人公刘兰芝对爱情忠贞不二,她对家长专制和宗法礼教所作的不妥协的斗争,使她成为文学史上富有叛逆色彩的妇女形象,为后来的青年男女所传颂。他们自身的思想也不能摆脱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封建意识形态。刘兰芝:自以为是,她婆婆还没有提出要驱赶她,她自己就先说出来,一开始说到她自己的才华她就抱怨,不会忍让,不会做人,婚后无子,明知她婆婆不喜欢她,还在她丈夫面前抱怨,迫使她丈夫跑到母亲母亲面前为她辩护,这样只会让焦母更讨厌她。要强,女强男弱。

《陌上桑》:是阶级斗争还是道法冲突?

此诗叙述太守调戏采桑女子而遭到严辞拒绝的故事。诗中揭露了上层统治阶级的荒淫无耻的面目,同时刻画了一个坚贞美丽的女性形象秦罗敷。

从罗敷的穿着来看,她不可能是去劳动的,所以她不是代表劳动阶级的斗争。表达的是一个怀春女子用道德范围许可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欲望,孔子说过一句话“从心所欲,不逾矩”,表达自己的本能欲望和道德律令相矛盾冲突。

班固《汉书》苏武传——人物是怎样塑造出来的?

(1)运用对比,映衬手法来塑造苏武这个人物形象;面对死亡的威胁,张胜选择了投降,而苏武凛然不屈,卫津津津乐道与富贵利禄,而苏武视之如粪土,李陵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百般劝降,苏武无动于衷,最后连李陵都喟然感叹“嗟乎,义士!陵与卫津之罪上通于天。”这三个变节者与苏武的形象可谓是昭昭黑白,相较益彰。展现出苏武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崇高精神境界。(2)苏武的咽雪、牧羊和归来时“须发尽白”的细节描写也都有力地烘托出苏武的坚强性格。

(3)叙事的繁简得当和个性化的语言也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起了很大的作用。

司马迁《项羽本纪》中项羽的性格是矛盾中割裂还是矛盾中的统一? 项羽的性格特点:

性格直率,感情用事,目光短浅,优柔寡断,残暴,不具备仁君的特点

项羽性格中有著悲剧人物所无法抗拒的命运,因此,他刚愎自用,冥顽不灵,他坚持自己的人格尊严,执著於自己的人生,依自己的方式活著,这种固执往往容易在他遭遇苦难时,使他的身心受到极大的折磨,甚至失败的命运.然而,若不能依自己希望的方式活下去,他是宁愿牺牲生命也不愿苟活,所以他选择以自刎结束自己的生命,或许这就是项羽身为悲剧英雄的无奈.五、论述题

司马迁《史记》如何塑造人物,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运用了什么手法?

1、将人物放到历史的大舞台上去表演;

2、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的场面中写人

3、用典型的细节来写人,旨在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

4、用个性化的语言来表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5、运用侧面描写来烘托人物的性格特征

第三篇:《诗经》声韵结构中的古文学之美

《诗经》声韵结构中的古文学之美

【摘要】《诗经》是我国文学初期的经典之作,作为中国文学的源泉,《诗经》对后人的创作影响十分大。在以往对《诗经》的研究中,大都对《诗经》的意象以及思想情感进行论述。本文以“声韵”这一鲜有问津的层面为出发点,从不同的视角发掘《诗经》声韵结构中的古文学之美。

【关键词】《诗经》; 声韵结构; 意象; 古文学之美

一、关于“声韵艺术”

作为历史悠久、韵感丰富的艺术之一,《诗经》一直被当成一种艺术,笔者认为,《诗经》最美的地方在于它的声韵结构,这是《诗经》在语言上的美,语言是由语音、词汇、语法是在任何语言当中都存在的,也是语言的特殊要素。就中国古典诗歌来说,他们留存的形式通常是停留在书卷中,是静态的诗歌文本。这就导致语音与很多古典诗歌的配乐一样,从人们的视界中消失,消失在历史的暗夜。这对现代研究者来说是十分大的损失。众所周知,像《诗经》之类的诗歌存在极强的韵律感,它们的语音是研究诗歌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维度。

目前已有不少论文就诗歌的声韵进行论述,在《历史地审视中国诗歌的文体特质》中,张中宇的视点是“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主要特征之一,我们不能放弃和谐优美的韵律(节奏、平仄、押韵),这是诗与非诗的最后界限。”李培荣在《略谈诗歌的文体特征》中指出,“音乐性是诗歌的文体特征,诗歌和音乐紧密结合,一同起源,相互影响,同流发展;诗歌的音乐性表现在节奏和韵律上,离开了音乐性,诗歌就不能成为它自己本身。”

在中国古典诗歌传播中最重要的就是吟咏诵念,这是一种重要的方式,但就目前诗歌流传的主要方式来说,这一点常常被忽略,导致后世的诗歌研究对象不够丰富,正常的情况是在诗歌研究的范围中加入诗歌的声韵情况。声韵是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声韵”,即根据“语音系统”“音韵系统”来总结“声韵”的特点,再进一步解读诗歌文本。音韵学研巧汉语音节的声;韵、调,一个音节包含声母、介音、主要元音、韵尾、声调,这些都是声韵视角应该关注的地方。

二、《诗经》韵读

在《诗经》的韵读方面,由于文化的进步,许多字的读法已经发生变化,读古音还是如今的标准音一直被大家争论不休,笔者的观点是,世间一切事物都在朝着更科学、无止境化去发展,那么古汉语也肯定不例外,之前的十八纽和二十八部都是古人智慧的结晶,现在的很多研究也是在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并不能代表它们十全十美,现在更适应时代的应当是以现在标准音进行协韵,兼具古音读法。例如在《氓》中,第一章韵脚——“蚩、丝、丝、谋、淇、丘、期、媒、期”,除“谋”、“丘”、“媒”,今音都协韵,不烦追溯古音,这是二十八部“哈”部,韵值为ai。江有浩《诗经韵读》说:“丘音欺,谋、媒,谟丕反”还是承袭陈第的错误。“丘、谋”古读“开、埋”。“媒”同“谋”。第二章韵脚——“垣、关、关、涟、关、言、言、迁”今音可协。第三章韵脚——“落、若”今音已协,古音luk、nuk,读“路、恕”短促一点。转韵一一“葚、耽”古音“葚”读“堪”。转韵——“说、说”今音巳协。古音t’at读“榻”短促.第四章韵脚——“陨、贫”今音已协。古音“魂、盆”。转韵——“汤、裳、爽、行”古韵未变,“行”读“杭”。转韵——“极、德”今音已协,古音“盖、代”,短促.第五章韵脚——“劳、朝、暴、笑、悼”古韵未变,“朝”古读“刀”。第六章韵脚——“怨、岸、泮、宴、旦、反”今音可协。转韵——“思、哉”,古音“思”读“腮”。

三、《诗经》声韵结构中的古文学之美

在《诗经》的声韵中,许多是一些表意象的词,意象指的是具体、单个的以语词为载体的形象,这些意象不仅体现了古文学独特的美,并且一般意象词都表现了古人的图腾崇拜、巫术、风俗、民情等文化背景,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便利。《诗经》中的声韵中除了包含作者的情感和主观思想之外,更重要的是具有丰富的审美韵味。在声韵上,《诗经》中各篇章基本都有整齐的结构,以《郑风·子衿》为例,它以章为单位,共分三章,每章四句,章章所用的韵部都不相同,我们可以将《子衿》看成四句为一组,每三组之间就构成换韵的关系。另外,在《子衿》中韵式均是以句首入韵,每章都不例外,它的三个韵部分别是侵部、之部、月部。就《诗经》整体来说,阴声韵部的使用比阳声韵部的使用要多得多,有资料表明,阳声韵部的使用量仅为阴声韵部的二分之一,在韵部的使用方面,根据使用的频繁程度从多至少依次是之部、阳部、鱼部、幽部、职部,其中,有三个属于阴声韵部,一个属于阳声韵。在韵式的使用上,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有很多章存在一韵到底的情况,但是在章与章之间又有换韵关系。这众多的声韵结构特点均代表性的体现了古文学之美。

【结语】作为我国文化历史上的一颗明珠,《诗经》无论在文学审美还是声韵结构上都存在许多值得后人学习的地方,它的韵律感和音乐性很强,在形式和声韵上也十分自由,在押韵上比较自由,给读者带来朗朗上口的节奏感。

【参考文献】

[1]邓葵.《诗经》押韵及相关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2_.[2]王双.新时期《诗经》意象研究述评[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_,02:36-39.[3]赵敏俐.乐歌传统与《诗经》的文体特征[J].学术研究,202_,09:141-145+148.

第四篇:古文学阅读书目

阅读书目

我们向“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推荐有关中国古代文学的阅读书目和参考书目,带“△”号者为重点推荐阅读书目。有的选注本找不上我们所推荐的版本,找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及巴蜀书社、齐鲁书社、岳麓书社、江苏古籍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北京出版社等省级以上出版社出版相近的版本亦可。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中国古典文学名家选集》所收之注本都很好。如要看好的别集新整理本、新注本,中华书局出版《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中国古典文学丛书》所收均很好。欲进一步接触旧注本或旧刻别集、总集、选集,可从《四部备要》、《四部丛刊》、《丛书集成》和《四库全书》中去查找。

每一段先是作品,再是文学史著作,再是研究论著,次序调整一致。各部分又大体以类相从,兼顾所论作品、文学史之先后次序。

中国古代文学阅读书目

△ 《古神话选释》 袁珂,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年版。

△ 《诗经选》 余冠英,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 年重印本。

△ 《老子译注评介》 陈鼓应,中华书局 1984 年版。

△ 《论语译注》 杨伯峻,中华书局 1980 年版。

△ 《孟子译注》 杨伯峻,中华书局 1960 年版。

△ 《庄子浅注》 曹础基,中华书局 1985 年版。

△ 《楚辞选》 马茂元,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 年版。

△ 《屈骚探幽》 赵逵夫,巴蜀书社 202_ 年版。

△ 《古文观止》 吴楚材等,中华书局 1987 年点校本。

《山海经校注》 袁珂,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年版。

《尚书正读》 曾运乾,中华书局 1978 年版。

《诗集传》 朱熹,上海古籍出版社点校本。

《诗经注析》 程俊英、蒋见元,中华书局 1994 年版。

《周易古经今注》 高亨,中华书局 1983 年版。

《春秋左传注》 杨伯峻,中华书局 1981 版。

《国语译注辨析》 董立章,暨南大学出版社 1993 年版。

《战国策新校注》 缪文远,巴蜀书社 1998 年第二版。

《庄子今注今译》 陈鼓应,中华书局 1983 年版。

《荀子集解》 王先谦,诸子集成本。

《列子集释》 杨伯峻,中华书局 1979 年版。

《韩非子新校注》 陈奇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2_ 年版。

《楚辞补注》 洪兴祖,中华书局 1983 年版。

《楚辞集注》 朱熹,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年排印本。

《屈原集校注》 金开诚等,中华书局 1996 年版。

《屈原与他的时代》 赵逵夫,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_ 年修订版。

《先秦诗鉴赏辞典》 姜亮夫、夏传才、赵逵夫、郭维森等撰写,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8 年版。

《先秦文学史》 褚斌杰、谭家健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 年版。

△《汉诗选笺》 郑文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年版。

△《汉魏六朝诗选》 余冠英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 年版。

△《汉魏六朝赋选》 瞿蜕园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年版。

△《史记选》 王伯祥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7 年版

△《古诗十九首集释》 隋树森编,中华书局 1955 年版。

《阮步兵咏怀诗注》 [ 晋 ] 阮籍著,黄节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7 年版。

《唐前志怪小说辑释》 李剑国辑,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年版。

△《文心雕龙》 [ 梁 ] 刘勰著,郭晋稀注译,岳麓书社 202_ 年版。

《乐府诗集》 [ 宋 ] 郭茂倩编,中华书局 1979 年版。

《文选》 [ 梁 ] 萧统编,[ 唐 ] 李善注,中华书局 1977 年影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年标点本。《玉台新咏笺注》 [ 陈 ] 徐陵辑,[ 清 ] 吴兆宜注,[ 清 ] 程琰删补,中华书局 1985 年。

《搜神记》 [ 晋 ] 干宝著,汪绍楹校注,中华书局 1979 年版。

《史记》 [ 汉 ] 司马迁撰,[ 南朝 ] 裴駰集解,[ 唐 ] 司马贞索隐,[ 唐 ] 张守节正义,中华书局 1975 年版。

《扬雄文集笺注》 [ 汉 ] 扬雄撰,郑文笺注,巴蜀书社 202_ 年版。

《潜夫论笺校正》 [ 汉 ] 王符撰,[ 清 ] 汪继培笺,彭铎校正,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本 1979 年版。《魏晋文学史》 徐公持编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9 版。

《南北朝文学史》曹道衡、沈玉成编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1 年版。

《魏武帝魏文帝诗注》 [ 魏 ] 曹操、曹丕著,黄节注,人民出版社 1958 年版。

《曹植集校注》 [ 魏 ] 曹植著,赵幼文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 年版。

《嵇康集校注》 [ 晋 ] 嵇康著,戴明扬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2 年版。

《陶渊明集笺注》 [ 晋 ] 陶渊明著,袁行霈笺注,中华书局 202_ 年版

《谢康乐诗注》 [ 宋 ] 谢灵运著,黄节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 年版。

《世说新语校笺》 [ 宋 ] 刘义庆著,徐震崿校笺,中华书局 1984 年版。

《文心雕龙义证》 [ 梁 ] 刘勰著,詹锳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 年版。

《诗品集注》 [ 梁 ] 钟嵘著,曹旭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

△ 《唐诗三百首》 [ 清 ] 蘅塘退士编、顾青注释集评,中华书局 202_ 年版。

△ 《唐诗选》 社科院文研所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8 年版。

△ 《宋诗选注》 钱钟书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 年版。

《唐宋词选注》 唐圭璋等选注,北京出版社 1982 年版。

△ 《唐宋传奇选》 张友鹤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 年版。

△《李白诗选》复旦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组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7 年版

△《杜甫诗选》萧涤非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5 年版。

《唐代文学史》 乔象钟等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 年版。

《两宋文学史》 程千帆、吴新雷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1 年版。

《唐宋文举要》 高步瀛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 年版。

《唐宋诗举要》 高步瀛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年版。

△ 《苏轼诗选注》 吴鹭山、夏承焘等合编,百花文艺出版社 1982 年版。

《陆游诗选》 游国恩、李易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 年版。

《杨万里选集》 周汝昌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年版。

《元好问诗选》 郝树侯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 年版。

《宋词三百首笺注》 [ 清 ] 上彊村民编、唐圭璋笺注,中华书局 1962 年版。

《欧阳修诗选》 施培毅选注,安徽人民出版社 1982 年版。

《白居易选集》 王汝弼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年版。

《汉魏六朝散文选》 陈中凡选注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 1962 年版。

《两汉文举要》 高步瀛选注 中华书局 1990 年版。

《魏晋文举要》 高步瀛选注 中华书局 1989 年版。

《南北朝文举要》 高步瀛选注 中华书局 1998 年版。

《王维诗选》 陈贻焮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 年版。

《高适岑参诗选》 孙钦善、武青山、陈铁民、何双全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5 年版。

《韩愈选集》 吴小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_ 年版。

《柳宗元选集》 高文、屈光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 年版。

《李商隐诗选》 刘逸生主编,广东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版。

《花间集校》 [ 五代 ] 赵崇祚编,李一氓校,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 年版。

《黄庭坚选集》 黄宝华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1 年版。

《辛弃疾选集》 吴则虞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9 年版。

《诗辨新探》 郭晋稀著,巴蜀书社 202_ 年版。

《宋元戏曲史》 王国维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 年版。

《中国戏曲选》 王起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5 年版。

《元明清散曲选》 王起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8 年版。

《金元明清词选》 夏承焘、张璋编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 年版。

《元人杂剧选》 顾肇仓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2 年版。

《琵琶记》 [ 元 ] 高明著,钱南扬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年版。

《西厢记》 [ 元 ] 王实甫著,王季思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年版。

《元代文学史》 邓绍基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1 年版。

△ 《桃花扇》 [ 清 ] 孔尚任著,王季思等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 年版

《长生殿》 [ 清 ] 洪升著,徐朔方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 年版。

《今古奇观》 [ 明 ] 抱瓮老人辑,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 年版。

《牡丹亭》 [ 明 ] 汤显祖著,徐朔方、杨笑梅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 年版。

《明清文言小说选》 薛洪勣、李伟实、王粹刚选注,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1 年版。

《清诗选》 福建师大中文系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 年版。

《近代诗选》 北京大学中文系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3 年版。

△ 《中国小说史略》 鲁 迅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 年版。

△ 《三国演义》 [ 明 ] 罗贯中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 年版。

△ 《水浒传》 [ 明 ] 施耐庵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5 年版。

△ 《西游记》 [ 明 ] 吴承恩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 年版。

△ 《话本选》 吴晓铃等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 年版。

△ 《聊斋志异选》 张友鹤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8 年版。

△ 《儒林外史》 [ 清 ] 吴敬梓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 年版。

△ 《红楼梦》 [ 清 ] 曹雪芹、高鹗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4 年版。

《晚清小说史》 阿英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 年版。

《官场现场记》 [ 清 ] 李宝嘉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 年版。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 清 ] 吴沃尧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年版。

《老残游记》 [ 清 ] 刘 鹗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 年版。

《孽海花》 [ 清 ] 曾 朴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年版。

《中国小说史》 北京大学中文系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8 年版。

《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 周贻白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年版。

《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 王季思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2 年版。

《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 王季思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2 年版。

《元诗选》 顾嗣立编选,中华书局 1987 年版。

《元曲选》 [ 明 ] 臧懋循编,中华书局 1958 年版。

《明诗选》 杜贵晨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_ 年版。

《元明清诗鉴赏辞典》 钱仲联、章培恒、陈祥耀、潘啸龙等撰写,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4 年版。

《元明清词鉴赏辞典》 钱仲联、马兴荣、叶嘉莹、陈邦炎、钟振振、王兆鹏等撰写,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_ 年版。《梁启超选集》 王蘧常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_ 年版。

《秋瑾诗文选》 郭延礼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 年版。

《柳亚子诗词选》 柳无非、柳无垢选辑,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 年版。

第五篇:中国古文学常识

中国古文学常识

【年龄称谓】

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孩提:指2-3岁的儿童。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 豆蔻:指女子十三岁。及笄:指女子十五岁;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而立之年:指三十岁;不惑之年:指四十岁。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花甲之年:指六十岁;古稀之年:指七十岁。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期颐之年:一百岁。【明清科举考试】 等级:

院试(又叫童试,县级考试,童生参加,考上为生员,即“秀才”。)乡试(又叫秋闱,省级考试,生员参加,考上为举人。)

会试(又叫春闱,国家级考试,举人参加,考上为“贡士”。)殿试(国家级考试,皇帝主考,贡士参加,考上为“进士”其中,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内容:四书五经等,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起于隋代,盛于明清,清光绪31年废止】 【古代主要节日】

元日:正月初一,一年开始。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上元:正月十五,张灯为戏,又叫“灯节”。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祷农事。

寒食:清明前两日,禁火三日(伍子胥)。清明:四月初,扫墓、祭祀。

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屈原)。七夕:七月初七,妇女乞巧(牛郎织女)。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节”。中秋:八月十五,赏月,思乡。

重阳: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灾。冬至:又叫“至日”,节气的起点。

腊日:腊月初八,喝“腊八粥”。

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初旧迎新。【古代的刑罚】 黥刑:又叫“墨刑”,额颊上刺字涂墨。劓刑:割鼻子。笞刑:又叫“杖刑”,打板子(背、腿、臀)刖刑:将脚砍掉(和氏璧)宫刑:又叫“腐刑”,去掉男子生殖器(司马迁)膑刑:剔去膝盖骨(孙膑)。大辟:砍头

炮烙:将人烧烤死。车裂:又叫“五马分尸”(商鞅)汤镬:将人煮死。腰斩:从腰部斩簖。凌迟:又叫“千刀万剐”。弃市:暴尸街头。【古代纪年法】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干支纪年:用“天干”和“地支”一一相配来纪年的方法。其特点是: A、天干和地支各一位组成一个纪年,如“甲子年”、“乙丑年”等。B、天干和地支的相配永远是单数对单数、双数对双数,不可能出现奇偶相组合。C、60年一循环,周而复始。

年号纪年:从汉武帝起,帝王即位都有年号,后就用帝王年号来纪年。年号纪年和干支纪年可兼用。

王公年次纪年:用于春秋战国时代的一种纪年方法,如:赵惠文王十六年。

【有关官职的问题】

1、词语(1)授官:除、拜;(2)升官:迁、擢;(3)降官:谪、左迁;(4)免官:罢、黜;(5)招聘:征、辟;(6)京官调任地方官:出、徙;(7)大臣辞职:乞骸骨。

2、六部(1)吏部(官职任免升调等);(2)户部(土地税收户口等);(3)礼部(典礼科举学校等);(4)刑部(司法刑狱案件等);(5)兵部(军事军队边防等);(6)工部(工程营造水利等)。

【六部是汉以后的中央官职,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

第一讲上古文学(《诗经》下)打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