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实验一 粪便标本的细菌学检验
编辑:翠竹清韵 识别码:23-539117 1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6-22 22:24:07 来源:网络

第一篇:实验一 粪便标本的细菌学检验

课程名称:微生物学检验技术 授课专业:医学检验 学时:4学时

实验一

粪便标本的细菌学检验

一、实验目的

⒈熟悉粪便标本的采集方法与注意事项。⒉掌握粪便标本的细菌学鉴定方法。

二、试验器材

粪便

培养基

接种环

酒精灯 显微镜

抗血清等

三、实验内容

㈠标本的采集:

多见于急性腹泻及用药前采用自然排便法采集,也可用直肠拭子法采集。⒈自然排便法:取新鲜的粪便2-3克放无菌容器内立即送检,挑取脓血粘液便,液体粪便取絮状物。

⒉直肠拭子法:排便困难患者或幼儿,将拭子前端用无菌生理盐水或甘油湿润,然后插入肛门约4-5厘米(幼儿2-3厘米),轻轻在直肠内旋转,取其粘液放于无菌试管中送检。

⒊注意事项: ⑴在用药前采集

⑵注意无菌操作,防止杂菌污染,用无菌的广口瓶或洁净的容器装 ⑶及时送检和接种

⑷标本用完后及时进行消毒处理,防止实验室污染。㈡检验程序

粪便或肛拭子

分离培养

SS MAC

↓35℃

24小时

观察细菌生长情况

Gs染色镜检

纯培养(KIA)药敏试验

↓35℃24小时

需氧培养

厌氧培养

KIA.MIU 初步生化反应查编码

氧化酶

四、实验安排

制作培养基

第一台SS平板16个,第二台MAC

16个,第三台双糖铁16支,五、实验准备

无菌中号试管 32无菌小号试管 16无菌中号平板 32SS 32*20MAC

KIA

枸橼酸盐

蛋白胨水 16葡胨水

尿素培养基 16半固体 1620%葡萄糖

0.4%酚红 150%尿素 1血清学鉴定

↓ 报告结果

葡萄糖蛋白胨水 32支

尿素16支

蛋白胨水16支

支/班 支*5/班 /班 毫升/班 32*20毫升/班 16支*3毫升/班 16支*3毫升/班 支*2毫升/班 16支*2*2毫升/班 支*2毫升/班 支*2毫升/班 1瓶/教室 瓶/教室 瓶/教室

枸橼酸盐16支半固体16支

无菌5ml吸管 2筒 无菌1ml吸管 2筒

第二篇:脑脊液标本的细菌学检验操作规程

单位及实验室名称 项 目

汉源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脑脊液标本的细菌学检验操作 编号:LAB/SOP/HY/微-007 日期:2010年5月3日

版本:第一版,第0次修订

第1页,共3页

一、【标本采集】

脑脊液的采集由临床医师以无菌操作腰穿采取脑脊液3-5ml,置于无菌试管内立即送检。如做厌氧菌培养,则需将注射器针头封口,立即送检。

二、【检验方法】

1、一般细菌的培养

(1)一般细菌培养主要适用于脑脊液内的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大肠杆菌等的分离培养。

(2)用无菌接种环挑取混浊脑脊液或经离心的沉渣,非别接种于血平板和普通肉汤培养基。经35℃培养,观察有无细菌生长。若有细菌生长,挑取可疑菌落,并涂片染色镜检。根据菌落特征、细菌形态、染色特点得出初步印象,再进一步鉴定,然后做出报告。若血平板无细菌生长,肉汤有细菌生长,则移种于血平板分离培养,按上述方法鉴定。如血平板、肉汤均无细菌生长,再延长培养数天,仍无细菌生长时,即可报告:“经培养×天无细菌生长。” 2.脑膜炎奈瑟菌的培养

以无菌方法取脑脊液,经3000r/min,离心30min,取沉淀物立即接种于事先预温的巧克力或血平板上,置于5%-10%CO2环境中,经35℃ 培养18-24小时后,观察结果。若发现平板上有光滑、湿润、透明、边缘整齐、粘性的中等大小的菌落,经革兰染色为阴性双球菌者,可做出初步报告:“有脑膜炎奈瑟菌生长”。经纯培养后做糖发酵、氧化酶试验、自凝试验、血清玻片凝集试验、乳胶凝集以做出最后的鉴定。3.新型隐球菌的培养

以无菌方法采取脑脊液标本,经离心沉淀后,取其沉淀物接种于沙保弱氏斜面或血平板培养基上,分别置于37℃及25℃培养。数日后可见有白色或淡褐色酵母样的菌落(如培养较久、菌落则变为湿润、粘液状),如果此时菌落用墨汁染色法染色镜检,可见有出牙的细胞及短芽管(培养时间过长则芽管可消失,荚膜形成)。杆菌菌落及染色镜检特征,可做出初步报告:“真菌培养有新型隐球菌生长。”必要时再做生化反应及动物试验等进一步鉴定。

三、【检验程序】 脑脊液

↓ ↓ ↓ 离心涂片染色 分离培养 结核杆菌检查 镜检 ———————— ——————

↓ ↓ ↓ ↓

厌氧环境培养 普通及

5%-10%CO2培养

罗氏培养基培养 取沉淀物

涂片抗酸染色

↓ ↓35℃18-24h ↓35℃3-4W

————————————————

菌落观察

↓ ↓ ↓ 生化反应 → 血清学检查 ← 自动化鉴定

药敏试验

报告结果

作者:肖德慧

时间:2010-5-3 3

第三篇:细菌学检验

1、实验室生物安全:指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条件和状态不低于容许水平,可避免实验室人员、来访人员、社区及环境受到不可接受的损害,符合相关法标准等对实验室生物安全责任的要求。P52、3、4、5、6、7、8、9、细菌分离:从样本中获得活的纯化的细菌的过程,样本可以含有或不含有杂菌。P26 细菌培养:从样本中获得活的纯化的细菌或将以获得的细菌增值,以便做进一步的研究和鉴定。P26 培养基:指经人工配制,将供细菌生长繁殖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按比例配制而成的基质,可用于细菌的分离纯化、传代、鉴定、菌种保存等。P26 菌落:单个细菌分裂增殖成为一堆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P35 纯培养:挑取一个菌落,接种到另一培养基中培养,得到纯种菌落的过程。P26 噬菌体:是一类能感染细菌、放线菌、真菌、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P91 噬斑:噬菌体对宿主菌的裂解作用可使带菌平板上产生透亮的溶菌空斑,称噬斑。P92 溶原性转换:某些噬菌体可导致细菌基因型和表现型性状改变很多,称为~。

10、细菌素:某些细菌产生的蛋白质类抗菌物质,这种物质仅对产生菌亲缘关系近的细菌有抗菌作用,而对产生菌本身不敏感。P96

11、药敏试验:指在体外测定抗菌药物抑制或杀死细菌能力的实验。P99

12、最低抑菌浓度MIC:稀释法所测得的某抗菌药物抑制待测菌生长的最低浓度。P100

13、消毒:只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处理。

14、抑菌: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抑制或妨碍细菌生长繁殖及其活性的过程。P121

15、灭菌:灭杀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一切微生物的处理,使其达到无菌状态。P122

16、杀灭作用:通过破坏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使之彻底死亡,称为杀灭作用。

17、抑制作用:仅使之停止生长与繁殖,一旦作用因素去除仍可复苏,称为抑制作用。P123

18、防腐:杀灭清除无生命有机物中的微生物,防止其腐败的处理。P121

19、流通蒸汽消毒法:又称常压蒸汽消毒,是指在一个大气压下利用1000C的水蒸气进行消毒,细菌繁殖体15-20分钟可被杀灭,常不能杀灭全部细菌芽孢。P126 20、迁徙生长现象:普通变形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的大多数菌株,在普通琼脂平板上呈扩散性生长,形成以菌接种部位为中心的厚薄交替、同心圆形的层层波状菌苔,布满整个培养基表面,称为~。P253

21、立克次体:是一类以节肢动物为传播媒介或储存宿主,微小杆状或球杆状、革兰染色阴性、除少数外仅能在宿主细胞内繁殖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P356

22、外斐反应:由于某些立克次体的脂多糖与变形杆菌某些菌株的菌体抗原具有共同的抗原成分,临床检验中常用这些变形杆菌代替相应的立克次体抗原进行非特异性凝集反应以检测人或动物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这种交叉凝集试验称为外斐反应。P358

23、衣原体:是一类具有独特生长发育周期、专性细胞内寄生、能通过细菌滤器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P365

24、支原体:是一类无细胞壁、形态上呈高度多形性,可通过除菌滤器,在无生命的培养基中能生长繁殖的最小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P372

第四篇:细菌学检验试题

细菌学检验

一、名词解释 Imvic实验 Sop 基因突变 Sos显色实验 探针 芽孢

二、选择题 【A型题】

1.证明细菌具有鞭毛结构的常用方法是:E A.革兰染色法 B.抗酸染色法 C.普通琼脂培养法 D.液体培养法 E.半固体培养法

2.革兰染色法在临床上常用于: B A.鉴别细菌的血清型别 B.协助临床选择用药 C.诊断疾病 D.解释发病机制 E.判定细菌的免疫性 3.测量细菌的常用单位是:B A.mm B.μm C.nm D.pm E.

4.不属于细菌的基本结构的是:D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浆 D.细胞器 E.核质

5.细菌细胞壁的最主要成分是: B A.脂类 B.蛋白质 C.糖类 D.脂蛋白 E.***聚糖

6.不属于细胞基本结构的是: A A.鞭毛 B.中介体 C.细胞膜 D.核糖体 E.核质 7.青霉素抗菌作用的机理是: A A.干扰菌细胞壁的合成 B.破坏菌细胞壁上的磷壁酸 C.干扰菌细胞蛋白质的合成 D.破坏菌细胞膜的通透性 E.破坏菌细胞壁的多糖骨架 8.溶菌酶的杀菌机理是:E A.干扰菌细胞壁交联桥的合成 B.干扰二氨基庚二酸的活性 C.破坏聚糖骨架上四***侧链的连接 D.干扰菌细胞核质的活性

E.破坏菌壁多糖骨架β-

1、4键的连接 9.关于L型细菌叙述错误的是:C A.由于细胞壁缺陷常呈多形态 B.染色体不易着色 C.无致病力

D.常规细菌学检查多呈阴性

E.除去诱导因素可回复成原来的细菌 10.质粒是细胞的:A A.染色体以外DNA B.核质RNA C.储存高能的胞浆颗粒 D.胞浆中rRNA E.中介体 11.关于菌毛叙述错误的是:A A.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B.分为普通菌毛和性菌毛 C.成分是蛋白质

D.普通菌毛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 E.普通光学显微镜下不能看见

12.细菌的革兰染色性不同主要是因为:D A.形态不同 B.营养需要不同 C.生理功能不同 D.细菌细胞壁结构不同 E.致病性不同

13.细菌学形态学检查中最常用染色方法是:A.抗酸性染色法 B.特殊染色法 C.暗视野墨汁染色法 D.美兰单染色法 E.革兰染色法

14.细菌的繁殖形式是:D A.接合 B.裂殖 C.胞子 D.二分裂 E.复制

E 15.在细菌生长曲线中菌数增加最快的是:B A.迟缓期 B.对数期 C.稳定期 D.衰亡期 E.全部生长过程

16.有关热原质叙述错误的是:D A.是多数G-菌少数G+菌合成代谢产物 B.是G-菌细胞壁中脂多糖 C.注入人、动物体可引起发热 D.可被121℃20分钟处理破坏 E.可经吸负剂、石棉滤板除掉

17.下列那种不是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E A.色素 B.细菌素 C.抗生素 D.维生素 E.抗毒素

18.关于噬菌体生物学特性叙述错误的是:B A.是细菌的病毒 B.不具有抗原性

C.主要成分是核酸和蛋白质 D.形态多呈蝌蚪状 E.较细菌的抵抗力强 19.不产毒的白喉棒状杆菌,携带了β—棒状杆菌噬菌体后便可产生这种现象称为:D A.转导 B.转化 C.接合 D.溶原性转换 E.原生质体融合

20.病原菌引起疾病的最佳组合是: A A.毒力+侵入门户+细菌数量 B.毒素+侵袭力+侵入门户 C.侵袭力+细菌数量 D.细菌数量+侵袭酶类

E.侵入门户+毒素+细菌表面结构

21.细菌内毒素的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C A.主要由G—菌产生 B.化学成分主要是脂多糖 C.对人体组织有选择性毒性作用 D.可单独激活补体旁路途径 E.可使鲎血液变形细胞溶解物凝固

三、问答题

1、中和剂对消毒剂的消毒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试简述具体实验分组。

2、简述细菌分子检测的技术,至少说出三种,并解释其原理与步骤。

3、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具体分类与分别检测的微生物类型。4.简述菌种保藏方法及原则。

第五篇:血液及骨髓标本的细菌学检验操作规程SOP微-001

单位及实验室名称 项 目

汉源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血液及骨髓标本的细菌学检验操作 编号:LAB/SOP/HY/微-001 日期:2010年5月3日

版本:第一版,第0次修订

第1页,共3页

一、【标本采集】

1.血液采集:(1)以无菌方法采血,采出的血液标本立即注入适当的液体增菌培养基内,迅速轻摇,使之充分混匀,以防止凝固。(2)采血量:增菌液与血液标本比例为5-10:1,成人一次采血8-10ml,婴幼儿1-5ml。

2.骨髓标本:(1)采集部位及时间:一般用骨髓穿刺针从髂骨采集骨髓标本,最好在用药前,发热患者要在发热初期或高热期采集标本。(2)标本采集要严格无菌操作,增菌与运送同血液标本。

二、【检验方法】

1.培养:标本接种于肉汤增菌液后,立即置35℃孵箱内孵育,每天观察培养液内有无混浊、沉淀菌膜、色素颜色变化等。肉汤出现变化 怀疑菌种 混浊 革兰氏阴性杆菌 均匀混浊,有绿色荧光 绿脓杆菌 上面澄清,下面沉淀 链球菌 自下而上溶血现象 溶血性链球菌 肉栋样凝固 葡萄球菌

表面有灰白菌膜 枯草杆菌或类白喉杆菌 2.检验:对有细菌生长迹象的血培养瓶应及时做如下检验

(1)以无菌操作挑取培养物涂片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一旦有细菌生长可向临床作初步报告。

(2)同时转种于血平板或其它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

(3)根据菌落特征及菌体染色镜检形态,进行常规生化反应,同时做药敏试验。

三、【检验程序】

血液、骨髓

增菌培养(需氧及厌氧)

———————————————————————————— ↓ ↓ ↓ 涂片染色镜检 分离培养 直接药敏试验 ∣ ↓

(35℃ 4-6小时)初步报告

↓ ↓ 需氧培养及CO2环境培养 厌氧培养(血平板

等分离培养基)

(血琼脂平板和巧克力平板)∣——————————菌落观察—————————∣

↓ ↓ 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

纯培养

———————————————————

↓ ↓

血清学检查→确定报告←生化反应试验、药敏试验

四、【结果报告】

1.根据增菌液培养结果直接直接涂片、染色、镜检确属致病菌时可向临床做初步报告,最后根据细菌鉴定结果及药敏试验及时向临床报告。

2.培养7天无菌生长时,可报告为“经7天培养无细菌生长”。对于亚急性心内膜炎患者标本应培养1个月,才能做出报告。

3.菌血症、败血症的诊断标准:(1)两次培养均出现同一细菌(可排除污染);(2)发病2周后血中抗体滴度增高。

作者:肖德慧

时间:2010-5-3 3

实验一 粪便标本的细菌学检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