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季允石省长在河北省民营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编辑:心旷神怡 识别码:23-1036759 1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6-15 19:09:34 来源:网络

第一篇:季允石省长在河北省民营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河北省民营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2_年4月22日)

季允石

日期:202_-04-22

来源:河北日报

http://www.teniu.cc/assembly/action/browsePage.do?channelID=1291369781935&contentID=44475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省委、省政府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总结经验,肯定成绩,表扬先进,分析形势,研究进一步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我省民营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今天受表彰的100名优秀民营企业家,是近年来我省民营经济发展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此,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受表彰的民营企业家表示热烈祝贺!希望你们再接再厉,再立新功,再创辉煌!,下面,我就进一步推进民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讲四点意见。

一、保持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民营经济功不可没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家宝总理指出,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对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活跃市场、增加财政收入发挥着重要作用。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使两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

民营经济事关改革发展大局。没有民营经济的快发展、大发展,就没有全省经济的快发展、大发展。省委、省政府着眼于活跃经济社会全局,把发展民营经济确定为四项重点工作之一。各地各部门牢牢把握“六放”方针,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善服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积极营造有利于公平竞争的环境,我省民营经济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地位越来越突出。

一是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民营经济是发展快、潜力大的增量经济。两年来,全省民营经济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15%以上,年均拉动经济增长5.9个百分点。202_年,全省民营经济单位总数达到158.6万个,同比增长7.7%;完成增加值4025.8亿元,增长15.6%,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5.6%;实交税金324.2亿元,增长44.2%,占全省财政收 入的比重达到41.5%,比202_年提高6.1个百分点。我省能够提前一年实现“翻两番、三步走”战略目标的第一步目标,民营经济挑了重担。

二是促进财政增收。202_年,全部财政收入完成778.3亿元,增长22.6%,增幅为1995年以来最高水平。据统计,去年全省民营经济单位上交税金过亿元的县(市、区)达到95个,过5亿元的有10个,过10亿元的有5个。其中,迁安市和丰南区分别达到16.6亿元和15.1亿元。全省上交税金超过亿元的民营企业达到7家,唐山国丰钢铁有限公司纳税近7亿元。民营经济为全省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是拓展就业空间。截止目前,民营经济吸纳就业人员达到927.1万人,占全省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49%。202_年新吸纳就业人员59万人,其中安置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25.3万人,城镇个体私营经济新增就业19万人,占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的50%以上。民营企业从业人员分别超过公有制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就业人数,已经成为增加社会就业的主渠道。

四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从产业结构看,民营经济已从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和餐饮、零售等服务业,拓展到高科技产业、现代制造业和新兴服务业,并开始进入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目前全省认定的高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9O%以上。从产品结构看,全省民营企业有7个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有5个品牌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占全省总数的39%。从城乡结构看,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吸引了大批农村人口和生产要素向城市和小城镇聚集,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从区域结构看,经济比较发达的“中间一线”地区,民营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带动了整个经济的快速增长;经济比较薄弱的“两厢”地区,通过大力吸引民间资本,放手发展民营经济,经济增长的内生力量迅速增强,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与江苏、浙江、广东、山东等兄弟省市的差距,看到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一方面,有的同志在发展民营经济方面思想还不够解放,观念上存有偏见;有的地方和部门“六放”要求落实不够到位,有些政策规定没有得到有效执行;民营经济市场准入有些方面还存在障碍,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环境还不够健全;少数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淡薄,办事效率低下,有的甚至利用权力“寻租”,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现象屡禁不止,损害企业利益;融资难、担保难、办事难的问题依然存在。另一方面,民营企业本身也存在产业集中度不高、产业协作水平低、自主创新能力弱、企业经营管理方式落后等问题;还有少数企业不重视规范经营和守法经营,影响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对此,我们必须高度 重视,采取有效措施,下大力加以解决。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对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经济活力,尤其是把握好“一线两支撑”这一经济工作的着力点,壮大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县域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也是构建和谐河北的必然要求。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繁荣城乡经济、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都需要民营经济有更快更好的发展。我省去年人均GDP达到157O美元,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一阶段,经济社会结构深刻变化,消费结构快速升级,产业结构大幅度调整,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显著加快,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将明显增强,尽快富裕起来的愿望将更加迫切。审时度势,民营经济发展拥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空间,也具备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总的看,我省民营经济已经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孕育着企业制度、产业发展、经营方式和增长方式的重大转变。我们必须乘势而上,进一步解放思想,扎实工作,坚持不懈地把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各项工作往深里做、往实里做,推动民营经济实现新突破、跨上新台阶。

二、促进民营经济更快更好发展,落实政策至关重要 今年2月份,国务院出台的《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较为完整、系统地提出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这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宪法修正案要求,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举措。主要内容包括七个方面:一是放宽市场准入,鼓励公平竞争;二是拓宽融资渠道,改进金融服务;三是健全服务体系,改善发展环境;四是维护企业合法权利,保障职工合法权益;五是提高企业素质,引导其健康发展;六是改进监督管理,规范监管行为;七是转变政府职能,完善管理体制。

以上这些政策措施有的放矢,切合实际,有利于消除非公有制经济在市场准入方面受到的各种限制;有利于缓解“贷款难、融资难”这一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有利于改变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的社会服务体系较为薄弱的现状;有利于保护非公有制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非公有制企业的自身素质;有利于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监管,形成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这是建国56年来,第一次以中央政府的名义发布的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是党的十六大之后,民营企业期盼已久的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一份非常及时和重要的纲领性文件。这个《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民营经济迎来了一个新的春天,必将对民营经济持续 快速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目前,省政府正在研究制定贯彻落实的具体实施意见,会后将尽快印发。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中央和省文件精神,切实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政策落实力度,更加充分地发挥政策效应。根据我省实际,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放宽民营经济市场准入。国务院《意见》七个方面36条最大的突破在行业准入上。可以说,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大门已经敞开,现在关键是把二门、三门尽快敞开,全面贯彻平等准入、公平待遇原则,使民营经济能够真正进入、尽快进入。省政府各部门要按照《意见》要求,尽快清理和修订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的法规、规章和政策性规定,允许民营经济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行业和领域。允许外资进入的行业和领域,也允许民营资本进入,并放宽股权比例限制等方面的条件。对民营企业与其他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实行同等待遇。对需要审批、核准

和备案的事项,必须公开相应的制度、条件和程序;允许民营资本进入垄断行业和领域。加快垄断行业改革,在电力、电信、铁路、民航、石油等行业和领域,进一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对其中的自然垄断业务,积极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民营资本可以参股等方式进入。对其他业务,民营资本可以独资、合资、合作、项目融资等方式进入;允许民营资本进入公用事业和 基础设施领域。加快完善政府特许经营制度,规范招投标行为,支持民营资本参与城镇供水、供气、供热、公共交通、污水垃圾处理等市政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与运营;允许民营资本进入社会事业领域。支持、引导和规范民营资本投资教育、科研、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的非营利性和营利性领域;允许民营资本进入金融服务业。在加强立法、规范准入、严格监管、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允许民营资本进入区域性股份制银行和合作性金融机构;允许民营资本进入国防科技工业建设领域;鼓励民营经济参与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民营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鼓励民营企业通过并购和控股、参股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改组改制改造;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参与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部地区崛起。同时,降低准入门槛,降低注册资本要求,放宽技术、商标等入股限制,放宽企业名称、经营场所限制。扩大创业者范围,鼓励各类人才创办民营企业。

第二,加大对民营企业的财税金融扶持力度。各级政府都要在本级财政中依法设立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并逐步扩大规模,主要用于促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开展支持中小企业的工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各级政府要进一步落实对民营企业的税收扶持政策。各类金融机构要从我省 民营经济实际出发,积极开展金融产品创新,完善金融服务,改进信贷考核和奖惩办法,提高对民营企业的贷款比重。拓宽民营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大力支持具备条件的民营企业在国内外上市融资。年内要重点推进康泰、文丰、冀能、保龙仓、怡达等5家企业的境外上市工作。进一步做好农村小额信用贷款推广工作,解决好农民创业贷款难问题,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第三,完善民营经济服务体系。争取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建立起省、市、县三级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当前,要重点加强创业辅导、融资担保、人才培训三大服务体系建设。有条件的市、县,要积极创办创业辅导基地,为中小企业初创者提供创业支持,解决初创阶段企业遇到的突出困难,提高创办企业的成功率。各级政府要大力推进信用担保机构建设,在财政资金安排上逐年加大支持力度,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和省外大的金融服务机构投资入股或独资兴办担保机构,202_年全省担保资金达到3O亿元,培育15—2O个担保资金千万元以上的担保机构。明年全省担保资金要力争突破4O亿元,202_年要达到50亿元。以提高民营企业家素质为目标,加快省、市、县三级中小企业人才培训网络建设,实施银河培训工程,拓宽培训渠道,提高培训质量。同时,加强信息、技术和法律服务,想企业所想,帮企业所需,解企业所难,为民营中小企业创业发展提供实实在在的 帮助。

第四,切实保障民营企业合法权益。要依法保障民营经济主体的财产安全,未经法定程序,任何单位不得采取强制措施,查封、冻结、没收民营经济主体的财产、资金。公安、司法机关要依法保护民营经济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严厉打击侵害民营经济合法利益的犯罪活动,加强对民营经济合法财产、生产经营活动、经营管理者人身安全和从业人员权益的保护。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创造公开、公正、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大力推进依法行政,认真解决好个别部门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优良的政务环境。

第五,鼓励引导民营企业参与扶贫开发。继续组织民营企业到贫困地区投资开发,努力实现“四个发展”即由单一的项目投资开发向全方位、多领域开发扶贫发展;由统一组织、集中活动向自觉组织、经常活动发展;由组织省内民营企业参与向组织省外乃至全国民营企业参与发展;由组织民营企业到贫困地区向组织贫困地区走出去发展。各地要创造出更多行之有效的好方法,推动民营企业参与扶贫开发工作向更高层次提升。

三、做大做强民营经济,改革创新势在必行

今年是改革攻坚年。实现民营经济大发展,既要有总量的扩张,又要有质量的提高。要鼓励支持民营企业树立和落 实科学发展观,加快体制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努力提高产业聚集度,提高综合素质,提高企业竞争力。具体讲,就是着力推进“五个转变”,实现“五个提高”。

一是从主要依靠机制优势,向主要依靠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转变,提高民营经济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提高素质的关键是创新,创新是民营企业永恒的主题和生命力所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民营企业原有的机制优势正在逐步减弱,而技术和管理落后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提高民营经济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既是经济发展对民营经济的要求,也是民营经济自身发展的需要。当前,要突出抓好体制、技术和管理创新。

体制创新主要指产业体制的创新。坚持扶优扶强和联合发展的方针,鼓励优势民营企业运用资本扩张和业务合作等手段迅速做大做强,形成一批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并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航空母舰”。促进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分工协作,建立以大企业为主导、大中小企业分工协作的产业组织体系。改变目前普遍存在的“大而全”、“小而全”和“低、小、散”的现状,使大企业主要集中于产品技术开发和品牌经营,中小企业主要集中于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促进产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和增强综合竞争能力。

技术创新是建立企业竞争优势的核心。积极推动建立以 大中型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对企业建立技术创新机构给予包括资金在内的各种支持。鼓励企业通过开展产、学、研合作等多种形式,建立技术依托。积极支持建立各种形式的公共创新平台,帮助中小企业提高创新能力。鼓励民营企业创立自主知识产权和开展品牌经营,引导民营企业从初创时期的模仿跟进方式转向创造核心技术,实施名牌战略,争创国内和国际知名品牌。

管理创新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关键。民营企业要根据自身特点和发展阶段,选择适宜的企业制度,有条件的应积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打造广纳资本和人才的制度基础,克服家族企业和家族管理的弊端。加强人力资源、财务和质量管理,引导民营企业家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开阔视野,转变经营理念,建立现代化的管理体制和机制。

二是从主要集中在传统制造业和商贸业,向全面进入高技术高附加值先进制造业、基础产业和新兴服务业转变,提高民营经济的产业层次和发展水平。当前,我国正在进入一个高技术高附加值制造业、重化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新阶段。我省民营经济主要集中在资源型的传统制造业和商贸业。要实现新的跨跃,必须瞄准国内外产业转移趋势,加快产业升级。以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为目标,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努力把传统 特色优势产业建设成为高附加值加工制造业。引导民营企业加大项目投入,抓紧实施一批重大项目。推动大型民营钢铁企业联合投资,参与河北钢铁行业整合。充分利用京津的科研优势,大力发展科技型民营企业。创造条件,支持民营企业、民间资本投向重点建设领域、基础设施和现代物流、现代信息服务、市场中介等新兴服务业,进入金融服务业。

三是从主要依靠省内资源和国内市场,向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转变,提高民营经济的外向发展水平。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国内地区间的经济合作进一步加强,民营企业到省外、到国外去,通过跨区域、跨国经营做大做强,是我省民营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要做好环京津这篇大文章,充分发挥其资金、人才、技术、市场等优势,为我所用,加快发展,推动民营企业成为京津冀经济合作的生力军。帮助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走出去”,到境外投资办厂,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到境外设立研发机构,进行资源开发和跨国并购。一支持民营企业扩大出口,通过降低成本、调整结构等手段,努力提高外向型民营企业的竞争力。同时,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为来我省投资发展的民营企业、外资企业提供畅通的渠道和良好的平台,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四是从现有的小规模经营逐步向更高层次的规模化、集群化转变,提高民营经济的集约化和规模化水平。一个地方 的经济实力实际上是靠一批骨干企业支撑的。在世界经济500强企业名单中,哪个国家的企业多,哪个国家就是强国;在中国500强企业名单中,哪个省的企业多,哪个省就是强省。这是不争的事实。建设经济强省,就必须有自己的“航空母舰”。坚持“多予少取”、“放水养鱼”的方针,重点抓好100家规模民营企业、100家成长型民营企业、100个名牌产品,做大做强。发展产业集群是提升产业竞争优势、打造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途径。我省地方特色主导产业优势明显,具有发展产业集群的有利条件。各地要紧密结合实际,把自身的发展放到全省、全国乃至全球的大背景下考虑,选择确定1—2个基础好、关联度高、市场前景广阔的主导产业,集中力量壮大龙头企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尽快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构筑我省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点。为推动产业集群健康有序发展,省政府将出台有关文件,并选择一批产业集群给予重点支持。

五是从比较粗放的经营方式向更加注重信用、质量、生态扣遵纪守法的经营方式转变,提高民营经济的整体素质和可持续发展水平。在我省民营企业中,以大量消耗资源、污染环境为代价换取发展的粗放经营方式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假冒伪劣、欺诈行骗、侵犯知识产权等行为时有发生。信用是市场经济的通行证,也是企业发展的基础。要把追求经济利益与遵循现代市场经济法则结合起来,把追求企业经济效 益与实现社会效益结合起来,诚实经营,公平竞争。建立健全信用评价体系,积极开展信用征集、评价活动。坚持质量立业、品牌兴企,进一步增强民营企业的品牌意识、质量意识,创造出更多的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把实现民营经济新跨越和生态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推广节能降耗、清洁生产、绿色制造,积极发展“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推动增长方式转变,提高民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四、实现民营经济大发展快发展,各级政府责任重大 各地各部门要把发展民营经济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解放思想,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一是高度关心重视,把握发展大势。要立足现有基础,加大工作力度,保证领导力量到位、工作责任到位、政策措施到位。要像关心国有企业一样,满腔热情地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搞好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做到有目标、有措施、有部署、有考核。要关心爱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继续做好个体劳动者和民营企业家参评省级先进、劳模的工作,使民营企业经营者社会上有地位、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有实惠。重视做好民营经济的统计工作,及时准确地反映分析民营经济发展状况,为正确决策提供依据。从今年起,省里建立县(市、区)民营经济考核分析通报制度,以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二是强化组织协调,形成工作合力。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制定了包括《关于进一步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在内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优化政策、政务、法制、市场和舆论环境,为民营经济快发展、大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各地各部门要加强指导和政策协,改进方法,创新机制,各尽其责,形成合力。各级工商联、个体劳动者协会和民营企业协会,要充分发挥群众自治组织应有的作用,成为政府管理和引导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参谋助手。深入宣传党的民营经济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宣传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宣传和表彰民营企业的先进典型,形成全社会理解、关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共识。抓紧建立健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工作协调机制和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宏观调控、一部门全力支持、全社会积极参与、企业自主发展”的工作格局。

三是完善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发展民营经济,政府的核心任务就是搞好服务。要强化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方式,创新服务手段。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管理”的方针,把加强和完善管理贯穿于加快发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推动民营经济在规范、法制、有序的轨道上发展提高。进一步落实优化发展环境的各项政策措施,把更多的精力转到为市场经济主体服务和优化发展环境上来。县级政府机构改革,要明确部门承担民营经济管理和服务职能。加强民营企业党建 工作,建立健全企业工会组织。民营企业要自觉接受党的政治领导,自觉服从政府的依法管理,主动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开展工作,保障职工合法权益。

四是改进工作作风,狠抓措施落实。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学习研究,吃透精神实质,用好政策,抓紧制订完善配套措施和办法,确保政策整体效能的发挥。要主动深入基层、深入企业,研究解决民营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总结推广发展民营经济的新做法、新经验。认真组织实施“双提”工程,提速工作过程,提高服务质量。建立快速高效的登记备案制度、“绿色通道”服务制度、特事特办服务制度,为民营企业提供全过程的快捷服务。

同志们,发展民营经济责任重大,任务繁重。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对民营经济发展寄予厚望,对民营企业家寄予厚望。我们一定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求真务实,开拓创新,齐心协力,优化环境,推动全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为实现全省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17

第二篇:在民营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今天召开的全区民营经济工作会议,主题是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省、市民营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清形势,统一思想,推动我区民营经济更快发展。区委区政府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会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区委学习中心组组织了专场学习讨论,有关领导和部门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征集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起草了《中共汕头市金平区委、汕头市金平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讨论稿),今天的会议还表彰了60个优秀民营企业。在这里,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向受到表彰的民营企业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区的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表示亲切的问候!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五大确立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以后,同全国各地一样,我区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及各项有关政策,采取多种措施调动民资民力投资创业的积极性,民营经济得以迅速发展,为我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繁荣进步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民营经济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将进一步凸现出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民营经济是我区经济发展的支撑力量

民营经济增强了我区经济的竞争力。民营企业是“品牌旺区”的生力军。我区现有4个省著名商标、11个市重点商标和17个市名牌产品均为民营企业所拥有。民营企业在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方面优势明显。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8家,其中民营企业100家,占63%;年生产能力超亿元的有14家。民营企业对推动我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发挥了积极作用。全区现有民营企业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31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0家、市民营科技企业114家,年产值29.0亿元;85%以上的民营科技企业建有自己的技术开发机构,一批企业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成为我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第二、发展民营经济是增加群众就业,维护社会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第三,发展民营经济是建设经济强区的战略举措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确立了民营企业的社会地位和民营企业家的政治地位,消除了人们长期习惯于以财产多少作为先进与否的评判标准,进一步解决了民营经济发展上的理论认识问题,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民营经济具有产权明晰,机制灵活的特点,生命力旺盛,不用国家投资,就可以创造巨大的社会财富,是市场经济的天然主体。无数民营企业家白手起家,历尽磨难,最后干成大事业的生动事例表明,人民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生产力。正如张德江书记所讲的,民营经济是“一有土壤就发芽,一有阳光就灿烂”,只要我们政策对头,把这些生产力引发出来,释放出来,就会推动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从温州、珠三角等地的实践经验看,凡是民营经济活跃的地方,往往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就高,经济发展就快,反之,凡是经济发展缓慢的地方,往往也就是民营经济发展缓慢的地方。

改革开放以来,我区的经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与省内外发达地区、兄弟城区相比,与广大人民群众对提高生活水平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发展的任务仍然艰巨。我区提出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经济强区的奋斗目标,靠什么发展?靠什么实现?从我区情况出发,一靠招商引资,二靠民营经济。汕头人多地少,原有工业基础、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二十多年来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政策和特区优势、侨乡优势,在外资侨资的推动下迅速发展起来,外源型经济特征明显。外源型经济,资金、技术、管理和市场一步到位,见效快,是汕头市也是我区多年来发展的一大优势,是我区今后加快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但随着我国进一步扩大开放,外资进入中国的地域更加广阔,汕头市的地缘优势、特区政策优势已经弱化,客观环境要求我们在继续发展外源型经济的同时,必须致力做强内源型经济。做强内源型经济,重点就是发展民营经济。对于金平区来说,发展经济的根本途径就是积极招商引资,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只有民营经济发展起来了,经济总量壮大了,税源和财政收入,内源型经济实力增强了,建设经济强区的目标才能够真正实现,我们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才能够真正得到解决。

总之,无论过去、现在或将来,加快发展民营经济都是我区发展经济的重要途径和根本任务,张德江书记在全省民营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地县一级发展经济,主要是发展民营经济”。我们要形成共识:抓民营经济的发展,就是抓发展是第一要务,就是实践“三个代表”。各级各部门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决心和决策上来,不争论是非、不区分“门派”,认清形势,加大力度,推动我区民营经济跨上发展的新台阶。

二、扫除障碍,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就是为民营经济扫除各种障碍,提供一个施展的舞台,创造一个宽松优良的外部环境。为此,全区各级各部门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做到“一切妨碍民营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民营经济发展的做法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以实际行动为民营企业加温鼓劲,鸣道开锣,让他们放手发展,在推进金平经济建设事业中大显身手,大展宏图。

首先,要解放思想,放开政策,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舆论氛围。当前,民营经济在发展中受到一定程度的不平等待遇,在市场准入、投资领域等方面存在一些限制和规定,在执法管理上受到较多“四乱”现象的骚扰等,这些都影响和制约了民营经济的发展。对此,各级各部门要切实解决的思想观念问题,克服各种僵化滞后的思想意识,打破各种条条框框,毫不动摇、满腔热情地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切实把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摆上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作为经济工作长期坚持的“主战场”,保持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各单位要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各级有关发展民营经济的政策措施,对民营企业“不限发展比例、不限发展速度、不限经营方式、不限经营规模”。要抓紧清理在企业登记、土地使用、项目审批、人才引进、收费标准、财税扶持优惠等方面存在的不合时宜的规定,落实民营企业的“国民待遇”,确保民营企业参与公平竞争的权利。要放宽投资领域,除国家明确限制的投资领域外,所有竞争性领域和对外资开放的领域,都对民营资本开放;凡是国家承诺对外商逐步开放的领域要引导民营资本加快进入,放宽经营条件,放宽注册限制。要制订出台新的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措施,从政策上、经济上给予民营经济更大的帮助和支持,努力形成民营经济“百舸争流”、“万马奔腾”的发展新高潮。要积极宣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中的先进典型,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下来,区人大、政协要适当增加民营企业代表、委员的比例,把素质好、贡献大、参政议政能力强的民营企业从业人员推选为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发挥他们的作用,提高他们的政治和社会地位。

其次,要提高效能,强化保障,营造高效廉正的政务和法制环境。发展民营经济,涉及到政府、企业和社会方方面面,是一项经济社会的系统工程。全区所有党政部门特别是涉及民营经济的相关管理部门,都要牢固树立“为纳税人服务”、“企业是我们的衣食父母”的意识,克服“官本位”思想,以促进发展为已任,以服务发展为天职,打破狭隘的部门利益,自觉服从大局,为推动我区民营经济发展各尽其责、各出其力。要把是否有利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尺,把“办事最快,服务最优”作为工作的座右铭,多服务,少干预;多帮忙,少添乱,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要从民营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出发,进一步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减少行政审批项目,简化办事程序,全面提高行政效能。要切实为民营企业提供四项保障:一是人才引进保障。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为企业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创造条件,为企业设立集体户口、保管人事档案、申报技术人员职称提供便利条件。二是资金融通保障。针对民营企业中较突出的“贷款难”、“融资难”问题,采取政府牵头、组织银企合作、实行财政贴息和土地出让收益减免等措施加以解决。三是技术和信息服务保障。建立社会科技服务和信息咨询服务机构,构筑“金平民营科技园技术与信息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技术和信息服务。四是法制保障。要贯彻落实十六大关于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的精神,坚持依法行政,切实保障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合法权益。要建立健全严格的行政责任制和行政不作为、行政过错追究制度,全面推行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规范政府部门收费,坚决取缔加在民营企业头上各种巧立名目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检查,损害民营企业权益的行为,对个别害群之马要严厉查处。要加大力度,坚决整治无照经营,打击走私贩私、制假售假和欺行霸市等经济违法行为,为守法企业创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为民营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第三,打破瓶颈,积极为民营经济搭建发展平台。工业园区作为我区招商引资和发展民营经济的重要载体,一直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已经成为我区民营工业经济的重要发展基地。今年3月,经省科技厅批准,金平民营科技园成为汕头市首个省级民营科技园。下来,我们要在不断完善金平民营科技园建设的同时,着眼于保持经济高增长态势,着眼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抓住行政区域调整契机,下大力气解决制约金平民营经济发展的“瓶颈”--土地问题,使民营经济“英雄有用武之地”,拓展发展空间。一是积极争取市的支持,开辟新的工业园区。区近期已着手启动升平工业区第二片区的方案设计,同时将继续抓紧筹建莲塘工业区。二是进一步整合土地资源,抓紧清理盘活现有工业园区闲置的用地和厂房。三是清理盘活农村集体自留用地。通过适当集中,统一规划,统一调剂,统一管理,尽早发挥土地效益,加快经济发展和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第四,加强规划和建设,着力打造商业热点与骨干专业市场。金平区人口密集,商贸活跃,旅游资源丰富。商贸服务业作为民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区的一大优势产业。要按照《汕头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要求,规划建设潮汕路物流配送园区、东厦北路家居装饰配送园区,发展现代物流业。要继续抓好品牌一条街、潮汕老字号美食城、华侨新村路、博爱路商业步街、“金园路-金新路-长平路-金环路”环形商业街区的建设、管理,提升档次,使其成为商业品牌。要依托辖区现有商贸优势,进一步整合盘活零碎商业资源,提高辖区内商业消费的集中度。要加强沟南许地民俗生态旅游区和桑浦旅游带的招商推介工作,带动我区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第五、完善管理,营造协调高效的体制机制环境。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区委区政府已制定了区五套领导班子成员挂钩联系重点民营企业制度和定期召开民营经济工作会议的工作机制,加强与企业间的联系,及时听取企业的意见建议,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碰到的困难。各街道也要建立健全挂钩联系民营企业制度,努力提高行政服务质量。要重视商会、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在行业标准推广、信息交流等方面的协作作用,适当下放部分政府职能,为民营企业提供技术开发、经营管理、投资决策、招商引资、技术培训、法律服务、专利申报等全方位服务,形成政府管理与行业自律优势互补、相得益彰的管理新格局。要发挥工商联的桥梁作用。区委决定成立“民营企业投诉中心”,由区工商联负责运作,工商联要尽快建立投诉中心的工作机制,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维权,当好他们的代言人。

三、突出重点,切实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扶持力度

根据我区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发展印刷包装、食品加工、纺织服装、机电机械、医药化工、新型材料以及建筑施工、餐饮美食等特色产业,引导企业向民营科技园、市场群集中,尽快形成企业规模群体,产生集聚效应。下来要从全区各类民营企业中选取100家作为区级重点民营企业,下功夫扶大扶强。具体要突出重点扶持四类企业:

一是民营科技企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要以建设金平民营科技园为契机,从科技、用地、财税和融资等多个渠道,重点鼓励、扶持民营科技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鼓励、扶持企业走“产学研”道路,积极进行技术改造和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开发;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纳入国家和省级科技项目,享受专项资金支持,鼓励、扶持企业实施名牌战略,打造名牌产品。今年,省政府拨出3000万元专款扶持我区民营科技园区的建设,区决定按省政府扶持资金的1∶1比例再投入相应配套资金,用于民营科技园内民营企业的科技创新、技术改造、财政贴息以及信息服务。

二是有市场、有竞争力的外向型民营企业。进一步支持和协助民营企业取得进出口经营权资格,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开拓国际市场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在通关、出口退税,参展、技术和培训等环节提供切实有效的支持。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际经贸活动开拓国际市场,或“走出去”直接参与国际竞争。要培育、扶植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民营企业出口大户,重点是加工型出口企业。

三是大型民营企业。要着力扶持技术先进、主业突出、行业优势明显、规模经济效益好、拥有知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引导支持大型民营企业、拥有名牌产品的民营企业走资产集聚、品牌集聚路子。通过资本运营、品牌合作、专业化大多种形式,推动大中小企业联合,以社会化大生产、专业化大协作的“多赢”方式,促进企业快速扩张,带动民营经济在整体实力上有一个大的提高和飞跃。

四是就业型民营企业。要鼓励民营企业广泛吸纳劳动力,对吸收下岗人员再就业的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以及下岗职工从事个体经营的,要按上级有关规定给予政策优惠和适当补贴。

借此机会,我提出两点希望,与在座的先进民营企业代表及全区的民营企业家共勉。一是希望你们倍加珍惜现在的发展环境,倍加珍惜取得的成就,倍加珍惜难得的发展机遇,志存高远,不断创新和发展,为金平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二是希望你们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致富思源,以诚为本,操守为重,走爱国利民、诚信守法的道路,以产业报国,造福社会,树立民营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

同志们,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我们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大势所趋,大有可为。我们一定要乘着这股春风,振奋精神,加大力度,真抓实干,共同谱写金平民营经济大发展的新篇章,为建设经济强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

第三篇:在民营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源型经济,重点就是发展民营经济。对于金平区来说,发展经济的根本途径就是积极招商引资,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只有民营经济发展起来了,经济总量壮大了,税源和财政收入,内源型经济实力增强了,建设经济强区的目标才能够真正实现,我们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才能够真正得到解决。

总之,无论过去、现在或将来,加快发展民营经济都是我区发展经济的重要途径和根本任务,张德江书记在全省民营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地县一级发展经济,主要是发展民营经济”。我们要形成共识:抓民营经济的发展,就是抓发展是第一要务,就是实践“三个代表”。各级各部门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决心和决策上来,不争论是非、不区分“门派”,认清形势,加大力度,推动我区民营经济跨上发展的新台阶。

二、扫除障碍,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就是为民营经济扫除各种障碍,提供一个施展的舞台,创造一个宽松优良的外部环境。为此,全区各级各部门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做到“一切妨碍民营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民营经济发展的做法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以实际行动为民营企业加温鼓劲,鸣道开锣,让他们放手发展,在推进金平经济建设事业中大显身手,大展宏图。

首先,要解放思想,放开政策,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氛围。当前,民营经济在发展中受到一定程度的不平等待遇,在市场准入、投资领域等方面存在一些限制和规定,在执法管理上受到较多“四乱”现象的骚扰等,这些都影响和制约了民营经济的发展。对此,各级各部门要切实解决的思想观念问题,克服各种僵化滞后的思想意识,打破各种条条框框,毫不动摇、满腔热情地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切实把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摆上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作为经济工作长期坚持的“主战场”,保持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各单位要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各级有关发展民营经济的政策措施,对民营企业“不限发展比例、不限发展速度、不限经营方式、不限经营规模”。要抓紧清理在企业登记、土地使用、项目审批、人才引进、收费标准、财税扶持优惠等方面存在的不合时宜的规定,落实民营企业的“国民待遇”,确保民营企业参与公平竞争的权利。要放宽投资领域,除国家明确限制的投资领域外,所有竞争性领域和对外资开放的领域,都对民营资本开放;凡是国家承诺对外商逐步开放的领域要引导民营资本加快进入,放宽经营条件,放宽注册限制。要制订出台新的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措施,从政策上、经济上给予民营经济更大的帮助和支持,努力形成民营经济“百舸争流”、“万马奔腾”的发展新高潮。要积极宣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中的先进典型,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下来,区人大、政协要适当增加民营企业代表、委员的比例,把素质好、贡献大、参政议政能力强的民营企业从业人员推选为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发挥他们的作用,提高他们的政治和社会地位。

其次,要提高效能,强化保障,营造高效廉正的政务和法制环境。发展民营经济,涉及到政府、企业和社会方方面面,是一项经济社会的系统工程。全区所有党政部门特别是涉及民营经济的相关管理部门,都要牢固树立“为纳税人服务”、“企业是我们的衣食父母”的意识,克服“官本位”思想,以促进发展为已任,以服务发展为天职,打破狭隘的部门利益,自觉服从大局,为推动我区民营经济发展各尽其责、各出其力。要把是否有利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尺,把“办事最快,服务最优”作为工作的座右铭,多服务,少干预;多帮忙,少添乱,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要从民营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出发,进一步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减少行政审批项目,简化办事程序,全面提高行政效能。要切实为民营企业提供四项保障:一是人才引进保障。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为企业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创造条件,为企业设立集体户口、保管人事档案、申报技术人员职称提供便利条件。二是资金融通保障。针对民营企业中较突出的“贷款难”、“融资难”问题,采取政府牵头、组织银企合作、实行财政贴息和土地出让收益减免等措施加以解决。三是技术和信息服务保障。建立社会科技服务和信息咨询服务机构,构筑“金平民营科技园技术与信息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技术和信息服务。四是法制保障。要贯彻落实十六大关于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的精神,坚持依法行政,切实保障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合法权益。要建立健全严格的行政责任制和行政不作为、行政过错追究制度,全面推行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规范政府部门收费,坚决取缔加在民营企业头上各种巧立名目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检查,损害民营企业权益的行为,对个别害群之马要严厉查处。要加大力度,坚决整治无照经营,打击走私贩私、制假售假和欺行霸市等经济违法行为,为守法企业创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为民营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第三,打破瓶颈,积极为民营经济搭建发展平台。工业园区作为我区招商引资和发展民营经济的重要载体,一直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已经成为我区民营工业经济的重要发展基地。今年3月,经省科技厅批准,金平民营科技园成为汕头市首个省级民营科技园。下来,我们要在不断完善金平民营科技园建设的同时,着眼于保持经济高增长态势,着眼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抓住行政区域调整契机,下大力气解决制约金平民营经济发展的“瓶颈”--土地问题,使民营经济“英雄有用武之地”,拓展发展空间。一是积极争取市的支持,开辟新的工业园区。区近期已着手启动升平工业区第二片区的方案设计,同时将继续抓紧筹建莲塘工业区。二是进一步整合土地资源,抓紧清理盘活现有工业园区闲置的用地和厂房。三是清理盘活农村集体自留用地。通过适当集中,统一规划,统一调剂,统一管理,尽早发挥土地效益,加快经济发展和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第四,加强规划和建设,着力打造商业热点与骨干专业市场。金平区人口密集,商贸活跃

第四篇:在全市民营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这次全市民营经济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全省民营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四届十一次全会部署,对民营经济发展的认识再统一、思想再发动、工作再部署,进一步激发广大群众和经济主体的创业热情,营造民营经济的浓厚创业氛围,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努力培育全省新的经济增长点。

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充分肯定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增强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

市委、市政府一直十分重视民营经济发展。近年来,致力于激活经济主体,优化创业环境,先后组织开展了“投资环境服务月”、“创业富民”等活动,出台了一系列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广大民营企业主敢为人先,艰苦创业,合法经营,勇于开拓,取得了可喜的业绩。总体上看,我市民营经济发展呈现四个特点:城乡居民收入,民营经济对富民强市功不可没。业家的集群。

四是民营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市场化进程。近年来我市市场化进程加快,经济发展活力不断增强,这与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广大经济主体体现出的自强不息、坚韧不拔、艰苦创业的精神,已成为衢州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推动衢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力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一是总量不大。与发达地区相比,我市民营经济在全省民营经济总量中占比较小。如我市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数仅占全省的4.34%和2.23%,从业人员和职工数仅占全省的4.35%和2.45%。个体工商户总数及注册资金和私营企业户数及增幅慢于丽水。二是我市民营经济总体上资本积累尚未完成,注册资本超百万元的企业仅占全省的3.1%,资金、人才、管理等要素制约明显,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弱,核心竞争力不强。三是民营经济参与公平竞争的环境尚未完全形成,部门服务意识和水平有待提高。这些问题制约了民营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采取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当前我市经济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去年我市人均gdp达到1150美元,这是一个加快发展的临界点。我市要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成为全省新的经济增长点,关键在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步伐,根本出路在发展民营经济。只有把广大经济主体的发展积极性充分发掘、调动起来,把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生产力激发、释放出来,衢州跨越式发展才能真正实现。沈祖伦同志十分关心民营企业发展,98年10月就明确提出,哪里重视个体私营经济,哪里经济发展就快;哪里不重视个体私营经济,那里经济条件再好,也难免为后来者所赶上。我们要从衢州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发展民营经济的重要性。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可以这样理解,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民营经济不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力量,也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市县一级发展经济,主要是发展民营经济,抓民营经济发展,就是抓住了衢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民营经济是百姓经济,发展民营经济就是要发掘和激发广大城乡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做创业的衢州人,使每个人都能在创业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现实选择。我市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主要在民营经济,不仅体现在数量上,更体现在质量和竞争力上。衢州要成为全省新的经济增长点,民营经济是潜力所在,希望所在。民营经济大有作为,也应当有更大的作为。当前民营经济发展正处在最好的机遇期。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确定了民

营经济地位作用,宪法修正案明确了对私有财产权的保护;省委、省政府作出了推动民营经济新飞跃的重大决策,民营经济又迎来了一个大发展的黄金时期。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民营经济业主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增强紧迫感、责任感,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勇于创新,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千方百计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

加快我市民营经济发展,要明确定位。全省提出推动民营经济新飞跃,我市民营经济总体上处于创业时期,当前的主要任务是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要着眼于在加快发展中实现提高,在不断提高中促进更快发展。

总的要求是: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全省民营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按照“政治平等、政策公平、法律保障、放手发展”方针,充分激发广大群众和经济主体的创业热情,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实现民营经济新提升。

明确一个目标。经过今后五年努力,实现我市民营经济总量、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省级以上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三个翻番。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达到80%以上;上缴税收占全市工商税收的比重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达到75%。

增强两个意识。一是借力发展意识。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必须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首先,推动民营企业多方式加强与市外优势企业合作,广泛参与山海协作,全面利用沿海发达地区资金、技术、人才、管理和品牌等一切生产要素发展壮大。民营企业要克服单打独斗、只竞争不合作的倾向,不要担心扩股失利,要主动与国内外同行合资合作、嫁接改造,成为招商引资的主体。温州工业园是温州民营企业在衢州登陆,必将促进我市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要鼓励民营企业充分运用进口设备减免税等政策手段,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引导和支持民营企业加大引进人才力度,采取合作开发技术和产品、柔性流动、直接聘用等多种形式,引进企业所需的各类人才。各级人事部门要从过去主要为机关部门引进人才转变为主要

为企业引进人才。

二是做大做强意识。要实现民营经济大发展,必须做大做强一批优势企业。民营企业要按照衢州制造业基地建设规划,制订企业发展战略,明确发展目标定位。有关部门要排出上亿元企业培育名单,逐个采取措施。认真贯彻落实工业50条,鼓励优势民营企业运用资本扩张和市场合作等手段迅速做大做强,培育行业龙头企业。工业园区是企业集聚发展的平台,要做大做强民营企业必须走集聚发展的路子,充分利用园区基础设施共享、生产要素集中的优势,拉长产业链,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壮大块状经济。要以清理整合工业园区为契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园区投资密度和经济密度。大力鼓励民办园区,加快推进园区开发市场化,企业办园区的开山模式,民办园区的民建模式,政府与民间资本合作的温州工业园模式,有关方面都要积极推进办好。工业园区要引入民营机制,创新服务方式,不断优化投资创业环境。

突出三个创新。一是创新体制。这是民营企业实现新一轮发展的基础。企业体制创新关键是实现产权多元化。家族制在民营经济发展中生命力强,必将长期存在。与此同时,生产力的发展也要求企业改革股权结构,逐步实现资本社会化。为此,要推进民营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积极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相互参股、职工持股、吸纳外资和社会资本,实现产权多元化。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地方企业上市“零的突破”。

二是创新技术和管理。这是增强企业竞争优势的核心。通过制定各种优惠政策,鼓励民营企业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积极引导民营企业从初创时期的模仿跟进方式向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实施名牌战略,争创知名品牌转变。积极推动建立以大中型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对企业建立技术创新机构给予包括资金在内的各种支持;鼓励企业通过开展产学研合作等多种形式,建立技术依托;积极支持建立各种形式的行业技术创新平台,帮助中小企业提高创新能力。民营企业要注重管理创新,加强市场、人力资源、质量和财务管理,积极推行iso质量体系认证和环境认证,引导企业培育和塑造企业品牌文化。努力建好工业110平台,加快企业终端建设,提高为企业服务的能力。我市信息化已转向民办网站为主,要因势利导,扶持重点民办网站

发展,政府部门属于可以面向市场的网站,要推向市场。

三是创新人力资源开发。民营企业大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创业素质,要努力培养新一代“衢商”。衢商有辉煌的历史。明清时期,龙游商帮曾经是全国十大商帮之一。江山的廿八都、开化的华埠都曾是历史上重要的商埠,是江浙和两广、福建一带重要的贸易枢纽。今天,衢商要再创辉煌,民营企业责无旁贷。民营企业家要从历史上的“衢商”吸取创业精神,具备创业的志向、创新的能力、开放的眼光、讲求诚信的品质和以人为本的文化,使衢州民营企业成长为新一代“衢商”,将“衢商”打造成衢州的一张名片。为此要大力实施创业素质工程。上个月,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创业素质工程动员大会,对实施创业素质工程进行了全面部署。创业素质工程主要培训四种对象,即企业经营管理者、科技人员、新办个体工商户和技术蓝领,这些都是民营经济的主体。各级各

部门要把培训当作服务企业的过程,积极主动做好各项工作,不断把素质工程引向深入。广大个体工商户和民营企业要增强主体意识,从自身发展的角度,充分认识创业素质培训的意义,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培训;同时把创业素质培训作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和载体,把人力资源开发作为一种战略投资,加大对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培训力度,费用摊入成本,通过提高人的素质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力。

改善四个环境。一是改善政策环境。现在对民营经济的歧视性规定已越来越少,但受传统习惯和思维定式的影响,具体实施中不公正的做法仍然存在。制度性障碍和政策性障碍表现在:民营资本虽然进入的领域日益扩大,但在市场准入上仍有较多的限制。相对国资,民间投资主体在投资、生产、经营方面的前置审批条件更多。同时,融资渠道不畅、融资体系单一,成为制约我市民营资本投资能力的瓶颈。落实对民营企业的公平待遇,就是对他们的最大支持。改善政策环境的首要问题在于各级领导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坚决冲破和革除一切妨碍民营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做法规定和体制弊端,切实实行公有与私有一视同仁、民资与国资平等竞争的政策,把“国民待遇”真正落到实处。按照“非禁即入”原则,放宽市场准入,进一步拓宽民营经济发展领域。具体把握三

条原则:除国家有特殊规定的以外,所有投资领域,社会资本均可进入;凡鼓励和允许外来资本进入的领域,均鼓励和允许本地民资进入;在实施优惠政策的投资领域,对国有和外来资本实行的各项优惠政策,对本地民营企业也同样适用。要按照这三条原则,进一步清除民资进入的体制障碍和市场准入歧视。要采取切实措施,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电力、金融、交通、水利等行业,支持民间投资兴办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尤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城市公交、自来水、煤气、市政道路和污水处理等公用事业建设和经营。现在存在主体精,政府更精现象,政府要开明,花钱买机制。要继续降低准入门槛,进一步放宽民营企业注册资本、经营范围、组建集团、冠省市名等限制条件,只要群众有创业热情,就要开辟“绿色通道”。

二是改善政务环境。改善政务环境最好的办法,就是从解决民营企业反映的实际问题入手,推动政府职能转变。要结合正在开展的机关效能建设,下大力气改善政务环境。深化审批制度改革,推广企业前置审批告知承诺制,除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外,企业注册登记的前置审批条件一律取消;推行民间投资登记备案制,凡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且不需政府出资的投资项目,一律改为登记备案制,不再审批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同时实行“一个日子受理、一个工作日,零收费”的管理制度;各职能部门不得自行设置限制条件,原有限制条件一律取消。进一步提高执法管理水平,各级行政执法部门和司法机关要少处罚、多指导,少设路障、多设路标,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轻微违规首次不追究,涉企司法案件慎重处理。许多民营企业家初始对政策法规不熟悉,各级

职能部门要真心实意予以帮助,不要抓住不放,以罚款来创收。要规范行政管理行为,任何单位都不得干预民营企业的合法生产经营活动,不得随意进入企业检查。管理的目的是促进发展,决不能借加强管理之名行限制之实。

三是改善市场环境。诚实守信是企业的立身之本,也是创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的基础。要围绕“信用衢州”建设,探索建立企业信用认证、评级、披露制度,加强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引导争创诚信企业、诚信经营户。坚决打击制假售假、偷税漏税、欺行霸市等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使绝大多数合法经营、规范经营的民营企业能够顺利成长。加强对民营企业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劳动保护、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管理,引导民营企业守法经营。

四是改善舆论环境。要大力倡导创业精神,营造创业环境,鼓励创业行为,维护创业权益。外出打工是创业,科技人员办实体是创业,机关干部下海是创业,发展民营经济则是最大的创业。要正确看待民营企业家,对他们要看本质、看主流、看贡献。不要看不惯“有钱人”,现在的民营企业家都是改革开放以后成长起来的,他们不是资本家,而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不要看不起“小老板”,许多企业家当年有些是打铁的,有些是补鞋的,有些是弹棉花或收破烂的,“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这样的创业精神值得尊敬、值得弘扬。不要排挤外来企业,本地外地企业都是一家。尊重民营企业家,尊重劳动,就是尊重人才,就是尊重创造。各地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各种传媒工具,广泛宣传民营经济的重要作用,宣传民营企业的创业典型,努力营造民营企

业家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有实惠、社会上有地位的良好社会环境。

集中解决五个倾向性问题。

一是民营企业如何完成资本原始积累?许多企业比较迷恋改革开放初期,或把希望寄托在政府让政策上。要知道今非昔比,现在已不能靠让政策或钻体制的空子来完成原始积累,还是要加强对企业引导,以创业股取代原始股,创新新取代政策股,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二是物流市场如何培育?现在市区临街到处都是店面,小散乱,而专业市场也只限于本市范围居多,天润发的冲出给我们启示,还是要加强统一规划整合,不能遍地开花。集中力量培育若干能幅射带动周边地区的规模特色专业市场,临街店面要控制住,坊门街商业步行街要采取措施尽快繁荣。

三是城市功能如何完善?政府力量是有限的,不可能大包大揽,还是要放开领域,以民间资本来办教育、办医院、办文化。这样城市发展才能加快。

四是如何保持公平竞争秩序?外地企业对衢州多有担心,招投标中串标现象见怪不怪,实际上是保护落后,也助长腐败。要规范招投标中心,杜绝漏洞,实现公平竞争最优化。

五是民营经济能否官商不分?我们现在提倡机关干部下海,提倡比照股票依法参股办工业,这些都是适应欠发达地区发展的举措,但决不允许违反中纪委有关规定,更不允许手上掌权却暗地里办公司、介绍工程谋私利,类似这样的问题要严肃处理。

三、加强领导,真抓实干,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

1、把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摆上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全市上下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真正把加快民营经济发展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衢州新一轮发展的重大举措来抓,长期坚持,务求实效。各级党政部门要经常研究民营经济工作,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相关管理部门要以促进发展为己任、以服务发展为天职,自觉服从大局,主动支持配合,为推动民营经济大发展尽心出力。

2、加强协调,改善民营经济要素供给。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要素支撑。目前,对我市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要素供给瓶颈,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首先,下大力气加快能源、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加强调度,缓解生产要素对民营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加强对电力、自来水等公用事业和垄断经营产品的成本监审和价格管理,在土地、水、电、气和通讯设施等供给和价格方面对民营企业实行一视同仁的政策。第二,加强和改善财政金融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扶持。各级政府性专项资金都要打破所有制界限,加大对民营企业人才培养、技术开发、品牌创立以及园区共享设施建设等的财政支持力度。帮助有条件的民营企业申请国家、省级等各类政策性扶持基金。金融机构要把民营企业作为重要服务对象,改进信贷管理方式,完善金融服

务。积极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拓宽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渠道。第三,努力增加技术、人才等创新资源供给。要通过税收、贴息等政策措施,支持民营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加快技术改造;鼓励民营企业与各类高校开展校企合作,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继续办好各类人才市场,拓宽民营企业人才引进渠道。

3、完善管理,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管理”,推动民营经济在规范、法制、有序的轨道上发展。一是切实转变职能,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转变职能,融管理于服务之中,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指导和服务。有关部门要及时向企业发布产业政策、发展规划、市场动态以及资金、技术、人才信息,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工商部门一方面要从个私经济起步抓起,当好接生婆,另一方面要重点培育上亿元企业做大做强。二是发展中介组织,完善自律功能。要发展企业家协会、行业协会、个体劳动者协会、私营企业协会等民间组织,重视发挥工商联的作用,促进政府管理与行业自律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三是加强民营企业党建工作,扩大党的社会基础。积极探索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加强民营企业的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大力实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五个一工程”,力争经过三年努力,使50名职工以上的企业91%有党员,100名职工以上的企业和3名正式党员以上的企业100%建立党组织,80%单独组建的党组织达到“五好”要求。要建立健全民营企业工会、共青团组织,积极开展群众工作,维护职工合法权利。民营企业要自觉接受共产党的政治领导,积极为党组织和群众组织开展工作提供必要条件和支持。

4、转变作风,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今年是狠抓落实年,我们要以机关效能建设为契机,对照

“七少七多”的要求,更好地服务于民营经济的发展。坚持开展市领导联系“六个一”、建立“创业绿卡”、构建大工业服务体系等行之有效的举措,分阶段、分层次、有重点地发动党员干部下基层、进企业,推动工作重心下移。我们下步要根据实际需要,准备选出百名机关干部到工业战线和开发区挂职、帮助工作。对年产值首次超亿元的民营企业,市领导要亲自上门祝贺。5月份,全市要集中开展企业服务月活动,各地要组织机关干部深入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满腔热情地帮助解决民营企业发展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和困难。

同志们,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又一个春天已经到来。我们一定要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和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创造力,解放思想,抢抓机遇,齐心协力,狠抓落实,全力推进我市民营经济大发展,为培育全省新的经济增长点作出新的贡献!

第五篇:在全市民营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这次全市民营经济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全省民营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四届十一次全会部署,对民营经济发展的认识再统一、思想再发动、工作再部署,进一步激发广大群众和经济主体的创业热情,营造民营经济的浓厚创业氛围,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努力培育全省新的经济增长点。

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充分肯定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增强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

市委、市政府一直十分重视民营经济发展。近年来,致力于激活经济主体,优化创业环境,先后组织开展了“投资环境服务月”、“创业富民”等活动,出台了一系列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广大民营企业主敢为人先,艰苦创业,合法经营,勇于开拓,取得了可喜的业绩。总体上看,我市民营经济发展呈现四个特点:

一是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市经济的重要支柱。近年来,我市民营经济发展呈现强劲势头,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到去年底,全市共有个体工商户68951户,从业人员12.9万人,注册资金11.67亿元;私营企业6744家,职工数10.2万人,注册资金65.4亿元,比1998年分别增长13.99%、29.18%和245%。去年全市新发展个体工商户16202户,相当于每天有40多户个体工商户开业,新创办私营企业202_家,平均每天有近6家私营企业诞生。去年全市GDp中民营经济占比达76.4%,比全省高6.3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中民营经济占比达81.6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民间投资比重达55.8%,全市工商税收中来自民营经济的约占70%。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我市经济结构调整创造了条件,加速了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和信息化进程,促进了对内对外开放,拓宽了城乡居民就业渠道,增加了财政收入和

城乡居民收入,民营经济对富民强市功不可没。

二是民营经济的发展造就了一批优势企业和优秀企业家。企业家是第一资源,优势企业是我市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潜力所在。我市民营经济的发展不仅推动了经济总量的扩张,更重要的意义在于造就了一批优势企业和优秀企业家。目前,全市销售超亿元的民营工业企业达27家。通天星集团、开山集团、红五环公司、国光集团、虎山集团、001集团等都已成为国内同行业的“领头羊”。如浙江001电子集团有限公司跻身全省“百强非公(民营)企业”行列,001商标为浙江省著名商标和全国重点保护商标,主导产品001天线、画写板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50%。开山集团和红五环的小型气动凿岩机年产量达到25万台,占国内市场销量的90%左右。越来越多的市外知名民营企业,如元立集团、光宇集团、万向集团、嘉禾集团、凯恩集团先后在衢州投资兴业,衢州正在形成优秀民营企业和企

业家的集群。

三是民营经济在数量扩张的同时质量不断提升。去年,全市私营企业户均注册资金97万元,已达到全省平均水平。新增注册资金1000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46家,新冠浙江省名的私营企业140家,总数达283家。尤其是民营科技企业发展迅速,各级科技部门认定的民营科技企业60家,全市43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41家,比重达93%。我市一批民营企业已经完成资本积累,正在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单一型产权结构向多元化转变。

四是民营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市场化进程。近年来我市市场化进程加快,经济发展活力不断增强,这与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广大经济主体体现出的自强不息、坚韧不拔、艰苦创业的精神,已成为衢州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推动衢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力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一是总量不大。与发达地区相比,我市民营经济在全省民营经济总量中占比较小。如我市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数仅占全省的4.34%和2.23%,从业人员和职工数仅占全省的4.35%和2.45%。个体工商户总数及注册资金和私营企业户数及增幅慢于丽水。二是我市民营经济总体上资本积累尚未完成,注册资本超百万元的企业仅占全省的3.1%,资金、人才、管理等要素制约明显,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弱,核心竞争力不强。三是民营经济参与公平竞争的环境尚未完全形成,部门服务意识和水平有待提高。这些问题制约了民营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采取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当前我市经济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去年我市人均GDp达到1150美元,这是一个加快发展的临界点。我市要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成为全省新的经济增长点,关键在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步伐,根本出路在发展民营经济。只有把广大经济主体的发展积极性充分发掘、调动起来,把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生产力激发、释放出来,衢州跨越式发展才能真正实现。沈祖伦同志十分关心民营企业发展,98年10月就明确提出,哪里重视个体私营经济,哪里经济发展就快;哪里不重视个体私营经济,那里经济条件再好,也难免为后来者所赶上。我们要从衢州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发展民营经济的重要性。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可以这样理解,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民营经济不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力量,也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市县一级发展经济,主要是发展民营经济,抓民营经济发展,就是抓住了衢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民营经济是百姓经济,发展民营经济就是要发掘和激发广大城乡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做创业的衢州人,使每个人都能在创业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现实选择。我市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主要在民营经济,不仅体现在数量上,更体现在质量和竞争力上。衢州要成为全省新的经济增长点,民营经济是潜力所在,希望所在。民营经济大有作为,也应当有更大的作为。当前民营经济发展正处在最好的机遇期。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确定了民

营经济地位作用,宪法修正案明确了对私有财产权的保护;省委、省政府作出了推动民营经济新飞跃的重大决策,民营经济又迎来了一个大发

展的黄金时期。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民营经济业主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增强紧迫感、责任感,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勇于创新,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千方百计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

加快我市民营经济发展,要明确定位。全省提出推动民营经济新飞跃,我市民营经济总体上处于创业时期,当前的主要任务是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要着眼于在加快发展中实现提高,在不断提高中促进更快发展。

总的要求是: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全省民营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按照“政治平等、政策公平、法律保障、放手发展”方针,充分激发广大群众和经济主体的创业热情,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实现民营经济新提升。

明确一个目标。经过今后五年努力,实现我市民营经济总量、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省级以上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三个翻番。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达到80%以上;上缴税收占全市工商税收的比重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达到75%。

增强两个意识。一是借力发展意识。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必须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首先,推动民营企业多方式加强与市外优势企业合作,广泛参与山海协作,全面利用沿海发达地区资金、技术、人才、管理和品牌等一切生产要素发展壮大。民营企业要克服单打独斗、只竞争不合作的倾向,不要担心扩股失利,要主动与国内外同行合资合作、嫁接改造,成为招商引资的主体。温州工业园是温州民营企业在衢州登陆,必将促进我市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要鼓励民营企业充分运用进口设备减免税等政策手段,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引导和支持民营企业加大引进人才力度,采取合作开发技术和产品、柔性流动、直接聘用等多种形式,引进企业所需的各类人才。各级人事部门要从过去主要为机关部门引进人才转变为主要

为企业引进人才。

二是做大做强意识。要实现民营经济大发展,必须做大做强一批优势企业。民营企业要按照衢州制造业基地建设规划,制订企业发展战略,明确发展目标定位。有关部门要排出上亿元企业培育名单,逐个采取措施。认真贯彻落实工业50条,鼓励优势民营企业运用资本扩张和市场合作等手段迅速做大做强,培育行业龙头企业。工业园区是企业集聚发展的平台,要做大做强民营企业必须走集聚发展的路子,充分利用园区基础设施共享、生产要素集中的优势,拉长产业链,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壮大块状经济。要以清理整合工业园区为契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园区投资密度和经济密度。大力鼓励民办园区,加快推进园区开发市场化,企业办园区的开山模式,民办园区的民建模式,政府与民间资本合作的温州工业园模式,有关方面都要积极推进办好。工业园区要引入民营机制,创新服务方式,不断优化投资创业环境。

突出三个创新。一是创新体制。这是民营企业实现新一轮发展的基础。企业体制创新关键是实现产权多元化。家族制在民营经济发展中生命力强,必将长期存在。与此同时,生产力的发展也要求企业改革股权结构,逐步实现资本社会化。为此,要推进民营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积极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相互参股、职工持股、吸纳外资和社会资本,实现产权多元化。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地方企业上市“零的突破”。

二是创新技术和管理。这是增强企业竞争优势的核心。通过制定各种优惠政策,鼓励民营企业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积极引导民营企业从初创时期的模仿跟进方式向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实施名牌战略,争创知名品牌转变。积极推动建立以大中型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对企业建立技术创新机构给予包括资金在内的各种支持;鼓励企业通过开展产学研合作等多种形式,建立技术依托;积极支持建立各种形式的行业技术创新平台,帮助中小企业提高创新能力。民营企业要注重管理创新,加强市场、人力资源、质量和财务管理,积极推行ISO质量体系认证和环境认证,引导企业培育和塑造企业品牌文化。努力建好工业110平台,加快企业终端建设,提高为企业服务的能力。我市信息化已转向民办网站为主,要因势利导,扶持重点民办网站

发展,政府部门属于可以面向市场的网站,要推向市场。

三是创新人力资源开发。民营企业大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创业素质,要努力培养新一代“衢商”。衢商有辉煌的历史。明清时期,龙游商帮曾经是全国十大商帮之一。江山的廿八都、开化的华埠都曾是历史上重要的商埠,是江浙和两广、福建一带重要的贸易枢纽。今天,衢商要再创辉煌,民营企业责无旁贷。民营企业家要从历史上的“衢商”吸取创业精神,具备创业的志向、创新的能力、开放的眼光、讲求诚信的品质和以人为本的文化,使衢州民营企业成长为新一代“衢商”,将“衢商”打造成衢州的一张名片。为此要大力实施创业素质工程。上个月,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创业素质工程动员大会,对实施创业素质工程进行了全面部署。创业素质工程主要培训四种对象,即企业经营管理者、科技人员、新办个体工商户和技术蓝领,这些都是民营经济的主体。各级各

部门要把培训当作服务企业的过程,积极主动做好各项工作,不断把素质工程引向深入。广大个体工商户和民营企业要增强主体意识,从自身发展的角度,充分认识创业素质培训的意义,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培训;同时把创业素质培训作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和载体,把人力资源开发作为一种战略投资,加大对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培训力度,费用摊入成本,通过提高人的素质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力。

改善四个环境。一是改善政策环境。现在对民营经济的歧视性规定已越来越少,但受传统习惯和思维定式的影响,具体实施中不公正的做法仍然存在。制度性障碍和政策性障碍表现在:民营资本虽然进入的领域日益扩大,但在市场准入上仍有较多的限制。相对国资,民间投资主体在投资、生产、经营方面的前置审批条件更多。同时,融资渠道不畅、融资体系单一,成为制约我市民营资

本投资能力的瓶颈。落实对民营企业的公平待遇,就是对他们的最大支持。改善政策环境的首要问题在于各级领导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坚决冲破和革除一切妨碍民营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做法规定和体制弊端,切实实行公有与私有一视同仁、民资与国资平等竞争的政策,把“国民待遇”真正落到实处。按照“非禁即入”原则,放宽市场准入,进一步拓宽民营经济发展领域。具体把握三

条原则:除国家有特殊规定的以外,所有投资领域,社会资本均可进入;凡鼓励和允许外来资本进入的领域,均鼓励和允许本地民资进入;在实施优惠政策的投资领域,对国有和外来资本实行的各项优惠政策,对本地民营企业也同样适用。要按照这三条原则,进一步清除民资进入的体制障碍和市场准入歧视。要采取切实措施,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电力、金融、交通、水利等行业,支持民间投资兴办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尤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城市公交、自来水、煤气、市政道路和污水处理等公用事业建设和经营。现在存在主体精,政府更精现象,政府要开明,花钱买机制。要继续降低准入门槛,进一步放宽民营企业注册资本、经营范围、组建集团、冠省市名等限制条件,只要群众有创业热情,就要开辟“绿色通道”。

二是改善政务环境。改善政务环境最好的办法,就是从解决民营企业反映的实际问题入手,推动政府职能转变。要结合正在开展的机关效能建设,下大力气改善政务环境。深化审批制度改革,推广企业前置审批告知承诺制,除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外,企业注册登记的前置审批条件一律取消;推行民间投资登记备案制,凡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且不需政府出资的投资项目,一律改为登记备案制,不再审批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同时实行“一个日子受理、一个工作日,零收费”的管理制度;各职能部门不得自行设置限制条件,原有限制条件一律取消。进一步提高执法管理水平,各级行政执法部门和司法机关要少处罚、多指导,少设路障、多设路标,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轻微违规首次不追究,涉企司法案件慎重处理。许多民营企业家初始对政策法规不熟悉,各级

职能部门要真心实意予以帮助,不要抓住不放,以罚款来创收。要规范行政管理行为,任何单位都不得干预民营企业的合法生产经营活动,不得随意进入企业检查。管理的目的是促进发展,决不能借加强管理之名行限制之实。

三是改善市场环境。诚实守信是企业的立身之本,也是创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的基础。要围绕“信用衢州”建设,探索建立企业信用认证、评级、披露制度,加强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引导争创诚信企业、诚信经营户。坚决打击制假售假、偷税漏税、欺行霸市等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使绝大多数合法经营、规范经营的民营企业能够顺利成长。加强对民营企业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劳动保护、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管理,引导民营企业守法经营。

四是改善~环境。要大力倡导创业精神,营造创业环境,鼓励创业行为,维护创业权益。外出打工是创业,科技人员办实体是创业,机关干部下海是创业,发展民营经济则是最大的创业。要正确看待民营企业家,对他们要看本质、看主流、看贡献。不要看不惯“有钱人”,现在的民营企业家都是改革开放以后成长起来的,他们不是资本家,而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不要看不起“小老板”,许多企业家当年有些是打铁的,有些是补鞋的,有些是弹棉花或收破烂的,“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这样的创业精神值得尊敬、值得弘扬。不要排挤外来企业,本地外地企业都是一家。尊重民营企业家,尊重劳动,就是尊重人才,就是尊重创造。各地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各种传媒工具,广泛宣传民营经济的重要作用,宣传民营企业的创业典型,努力营造民营企

业家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有实惠、社会上有地位的良好社会环境。

集中解决五个倾向性问题。一是民营企业如何完成资本原始积累?许多企业比较迷恋改革开放初期,或把希望寄托在政府让政策上。要知道今非昔比,现在已不能靠让政策或钻体制的空子来完成原始积累,还是要加强对企业引导,以创业股取代原始股,创新新取代政策股,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二是物流市场如何培育?现在市区临街到处都是店面,小散乱,而专业市场也只限于本市范围居多,天润发的冲出给我们启示,还是要加强统一规划整合,不能遍地开花。集中力量培育若干能幅射带动周边地区的规模特色专业市场,临街店面要控制住,坊门街商业步行街要采取措施尽快繁荣。

三是城市功能如何完善?政府力量是有限的,不可能大包大揽,还是要放开领域,以民间资本来办教育、办医院、办文化。这样城市发展才能加快。

四是如何保持公平竞争秩序?外地企业对衢州多有担心,招投标中串标现象见怪不怪,实际上是保护落后,也助长~。要规范招投标中心,杜绝漏洞,实现公平竞争最优化。

五是民营经济能否官商不分?我们现在提倡机关干部下海,提倡比照股票依法参股办工业,这些都是适应欠发达地区发展的举措,但决不允许违反中纪委有关规定,更不允许手上掌权却暗地里办公司、介绍工程谋私利,类似这样的问题要严肃处理。

三、加强领导,真抓实干,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

1、把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摆上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全市上下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真正把加快民营经济发展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衢州新一轮发展的重大举措来抓,长期坚持,务求实效。各级党政部门要经常研究民营经济工作,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相关管理部门要以促进发展为己任、以服务发展为天职,自觉服从大局,主动支持配合,为推动民营经济大发展尽心出力。

2、加强协调,改善民营经济要素供给。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要素支撑。目前,对我市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要素供给瓶颈,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首先,下大力气加快能源、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加强调度,缓解生产要素对民营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加强对电力、自来水等公用事业和垄断经营产品的成本监审和价格管理,在土地、水、电、气和通讯设施等供给和价格方面对民营企业实行一视同仁的政策。第二,加强和改善财政金融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扶持。各级政府性专项资

季允石省长在河北省民营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