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202_厦大金融学院考研导师汇总2专题
编辑:蓝色心情 识别码:23-926717 1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2-27 12:57:27 来源:网络

第一篇:202_厦大金融学院考研导师汇总2专题

202_厦大金融学院考研导师汇总2

感谢凯程郑老师对本文做出的重要贡献

江曙霞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宏观经济政策理论与实践、金融制度与金融监管。

曾于1991年在英国北威尔士大学(University College of North Wales)完成国家教委“中英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于1998年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Indiana University)作为高级访问学者(Senior Visiting Scholar),于202_年在英国赫特福德大学(University of Hertfordshire)作为高级访问教授(Senior Visiting Research Professor)。现为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常务理事、福建省金融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福建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专家组成员。

江曙霞教授早年追随导师研究中央银行理论和政策,后成为国内最早研究金融监管的学者之一,其专著《银行监督管理与资本充足性管制》(中国发展出版社,1994)和一系列论文的重要观点被广泛引用。其当前主要研究领域有:新制度经济学及其在金融领域的运用、中国金融制度供给、地下金融与民间金融制度,研究兴趣还包括转型经济国家的反腐败、反贫困等社会热点问题。其主要代表作还有《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厦门大学出版社,1990)、《中国地下金融》(福建人民出版社,202_)、《中国民间信用:社会?文化背景探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2_)等,在《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学术月刊》、《金融研究》、《投资研究》、《农村金融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近80篇。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项、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国家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启动基金、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各一项,主持完成福建省社科基金二项,目前参与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金融制度设计与经济增长》(任副组长)一项。其研究成果曾获福建省第二届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福建省第三届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厦门市第三届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厦门市第六届优秀社科成果一等奖、二等奖、福建省第六届优秀社科成果三等奖等奖项。

张亦春教授:中国著名经济金融学家、国家级金融重点学科学术总带头人、香港科学院荣誉博士、博士生导师、厦门大学金融研究所所长。

张亦春教授曾先后任厦门大学财政金融系主任和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河北大学、湖南大学等多所院校兼职教授,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天证券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亚洲太平洋地区金融学会理事,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及其学术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荣获全国自学考试先进工作者、厦门市先进工作者、厦门大学教师最高奖---南强一等奖,是202_年中国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得者。

张亦春教授在货币理论与政策、银行经营管理、证券与金融市场等方面有较精深的研究,先后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博士点基金、教育部社科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迄今已出版专著、教材、工具书28部,发表论文150多篇(均含合作)。其中,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省部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和优秀奖10多项。与他人合著的《中国的金融制度》(英文版1994年由美国绿林出版公司出版)被纽约《银行家》杂志评价为:“经过详细调查的研究性著作,提供了中国金融制度历史的框架并对未来作了透彻分析”,“是第一本在西方国家出版的系统分析中国金融制度的著作”。他为项目组总负责人、主持并亲自参加研究的教育部重点项目《面向21世纪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研究与实践》的最终成果《金融学专业教育改革研究 报告》,被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组织的专家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内容丰富,特色鲜明,是一份高水平的研究报告”,“并且编写出版了一套高水平、高质量、有突破和创新的专业主干课程系列教材”,“具有推广价值”;“该成果属国内首创,在金融教育教学改革方面有重大突破,以张亦春教授为首的课题组成员做出了特殊的贡献”。该成果由教育部交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2_年7月出版了“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第一部“白皮书”。

张亦春教授在国内外有相当高的知名度,入编英国剑桥出版的《远东及澳大利亚名人录》、《国际名人录》和《世界有成就者》以及在美国出版的《世界名人指南》、马奎斯《世界名人录》和在我国出版的《中国金融博导》、《中国专家大辞典》、《世界文化名人辞海》等多种名录、传记。

第二篇:202_厦大金融学院考研导师简介1

202_厦大金融学院考研导师简介1

感谢凯程郑老师对本文做出的重要贡献

蔡庆丰

男金融系教授

金融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金融系访问学者(师从行为金融学著名学者,原高盛资产管理首席投资官KentDaniel教授),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于厦门大学,获经济学(金融学)博士学位,202_年留校任教,202_年遴选为硕士生导师,202_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202_年破格遴选为博士生导师,202_年破格晋升为教授。202_年至202_年到县市两级政府挂职副县长和市政府办副主任,上市办主任。研究领域为:金融市场与机构投资者(投资基金、投资银行与金融风险管理),已在《经济研究》、《中国工业经济》、《金融研究》、《经济学动态》和《财贸经济》等权威核心杂志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目前已独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家社科基金1项,教育部金融危机应急课题1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子课题1项、福建省社科基金2项、软科学基金1项,博士后基金1项,以及上海证券交易所、福建省发改委、厦门市思明区及多家省级金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横向课题。

工作经历

202_年-202_年厦门大学金融系助理教授

202_年-202_年12月厦门大学金融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2_年1月-202_年7月厦门大学金融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202_年8月至今厦门大学金融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海外经历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金融系(ColumbiaUniversity,GraduateSchoolofBusiness,NewYork,NY),访问学者,合作导师系行为金融学“大牛”学者、原高盛公司资产管理联合首席投资官KentDaniel教授。

近年来发表的学术文章

[1]超常规发展的机构投资者能稳定市场吗?,《经济研究》,202_年1期

[2]是谁在“捕风捉影”:机构投资者VS证券分析师——基于A股信息交易者信息偏好的实证研究,金融研究,202_年第06期

[3]公司地理位置影响其现金股利政策吗?,财经研究,202_年第07期

[4]业绩排名、市场状态与基金经理的风险调整行为:“争名”还是“逐利”?,金融评论,202_年3期

[5]信息提前透露、知情交易与中小投资者保护——对我国证券研究业“潜规则”的实证检验与治理探讨,财贸经济,202_年5期

[6]羊群行为的叠加及其市场影响——基于证券分析师与机构投资者行为的实证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2_年12期

[7]金融中介的道德风险与金融部门的自我膨胀,光明日报(理论版),202_年11期

[8]代理投资模式要求修正现代金融理论体系,中国社会科学报,202_年8月4日

[9]证券分析师缘何复述市场信息?,中国工业经济,202_年7期

[10]迟滞资本问题研究评述,经济学动态,202_年7期

[11]机构投资者与市场定价效率的检验与反思,证券市场导报,202_年12期

[12]金融中介的利益冲突、自我膨胀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与理论反思,金融评论,202_年6期

[13]金融机构利益冲突问题研究综述,经济学动态,202_年05期

[14]金融虚拟化过程中的道德风险及其市场影响:次贷危机的深层次思考,经济学家,202_年03期

李子白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微观银行理论、投资银行与公司金融、资本市场、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主要讲授本科生、研究生“商业银行管理”、“投资银行学”课程以及“货币银行学(金融学)”课程。主持福建省精品课程《投资银行学》。个人著作《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厦门大学出版社,1996)获福建省第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担任高校金融类"九五"规划重点教材《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第一副主编,负责全书修改和定稿(中国金融出版社,202_);主编《投资银行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2_);另参著4部。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福建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和厦门市社科研究课题。曾获得中国投资学会科研课题三等奖(202_)。近年来,在银行业监管、银行风险集中的控制、证券交易机制和做市商制度、公司并购理论、管理层收购、征信制度和金融学科建设等方面发表了观点鲜明的学术论著。

郑鸣经济学博士,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国家级重点学科金融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学术带头人之

一、学术委员。现任厦门大学教学科研重要岗位(二级岗)。主要研究领域:金融机构与风险管理、公司金融与投资银行。主要学术兼职:中国金融学会理事、中国国际金融学会理事、厦门大学-新加坡管理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中心副主任、厦门国际银行总行博士后工作站指导教师、厦门市政府首批金融顾问、厦门大学兴业银行金融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

E-mail:zhengming@xmu.edu.cn

一、主要科研简介:

在全国性权威刊物已公开发表了150余篇学术论文,出版了16部。曾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被全国社科规划办鉴定为“优秀成果”)、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项、福建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被福建省社科规划办鉴定为“优秀成果”)、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台湾银行业同业公会研究项目1项、还有多项政府咨询顾问研究项目。其研究成果曾获福建省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福建省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厦门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荣誉奖(1项)、厦门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荣誉奖(1项)、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获得福建省人民政府举行“推进两个先行区建设百项建言活动”全省三等奖,多次获得福建省金融学会优秀成果奖。

几年来,已经培养毕业的博士生中,有任职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征信中心的党委书记、民生银行总行私人银行部总裁、国信证券总部发展研究部主管、信达期货研究发展部主管、台湾第一银行信用卡处处长、大板根森林温泉度假村财务总监、中钞国鼎投资有限公司高级分析员等一批高精专金融人才。

其主要代表专著有:

?《新形势下两岸金融合作发展先行先试政策研究--厦门建设两岸金融合作中心的战略构想》,厦门大学出版社,202_年03月

?《中小股份制银行发展论纲——以优化资本结构为核心》,厦门大学出版社,202_年06月,学术专著

?《金融脆弱性论》,中国金融出版社,202_年07月

?《投资银行学教程》,中国金融出版社,202_年04月

?《商业银行管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2_年04月

?《投资银行并购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2_年03月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习指导》,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202_年08月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202_年08月

?《现代投资银行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2_年03月

二、近期关注的学术方向(热点)及代表成果

(一)“金融机构与风险管理”方向

在传统的金融理论中,金融机构被视为是进行资金融通的经济组织。但是,随着现代金融市场的发展,现代金融理论则强调,金融机构就是生产金融产品、提供金融服务、帮助客户分担风险同时能够有效管理自身风险以获利的机构,金融机构盈利的来源就是承担风险的风险溢价。因此,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问题便成为理论难点和现实热点。

本研究团队近期关注的重点问题主要包括:

1.中国金融稳定理论及政策协调机制构建——基于经济全球化背景的视角

在国内首次提出从经济全球化角度研究金融稳定理论及政策协调政策的学术思想,此研究已获202_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资助。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从全球经济失衡这一根本矛盾入手,具体分析金融稳定的影响因素及其传导机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规律性。在对此规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通过构建政策协调的国内和国际机制的新思路,探究制定我国最佳金融稳定政策的理论框架及方法。

主要代表成果有:

(1)“金融脆弱性理论的新进展”(载于《经济学动态》,202_年第1期);

(2)“公允价值会计制度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兼论美国金融危机的启示”(载于《财经研究》,202_年第6期);

(3)专著《金融脆弱性论》(中国金融出版社,202_年7月);

(4)“我国银行体系的脆弱性与市场化改革”(载于《中国经济问题》,202_年第3期);

(5)研究课题“中国金融脆弱性的生成机制、监测体系与治理路径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博士点基金项目);

(6)研究课题“内生性视角下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转型行为研究”(兴业银行研究课题);

2.金融机构资本结构理论研究

在国内首次提出从资本结构视角探究金融机构价值增长与发展战略的学术思想,此研究已获202_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资助。该研究立足于金融机构的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综合运用现代公司金融理论框架与分析方法来研究现代金融机构的相关问题。重点从资本结构决策、治理机制政策与投融资决策三个方面构建现代金融机构的研究体系。此外,在上述研究体系基础上,结合金融混业经营的新趋势,对金融控股公司相关问题展开系统研究。一方面,推动和完善公司金融的基础理论研究;另一方面,尝试提出现代经济发展中金融机构研究的新范式。

主要代表成果有:

(1)外资银行进入影响研究——基于面板资料和产业组织方法(载于《经济管理》,202_年第7期);

(2)资本结构、代理成本与银行价值——基于我国中小股份制银行财务资料的实证分析(载于《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_年第5期);

(3)我国商业银行价值创造能力研究——基于EVA的实证研究(载于《厦门大学

202_年第5期);

(4)我国中小股份制银行资本配置效率实证研究——基于RAROC的波动分析(载于《中国经济问题》,202_年第2期);

(5)市场集中度,资本结构与产品市场竞争力——基于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研究(载于《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_年30卷第2期);

(6)我国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实证研究——基于市场信息的视角(载于《经济学家》,202_年01月

(7)研究课题“发展区域性股份制中小金融机构问题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被全国社科规划办鉴定为优秀成果);

(8)专著《中小股份制银行发展论纲——以优化资本结构为核心》(厦门大学出版社,202_年6月);

3.金融机构风险测量与管理

在国内较早系统提出金融脆弱性评估方法及其管理方法的学术思想,此研究已获202_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博士点基金项目)。该研究侧重于金融风险的测量和建模,分析金融风险的来源及其特征;对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各类风险的测量模型及处理综合风险的集成测量模型的研究;针对各种风险类型的形成、扩散和连锁反应等,研究风险传导机制研究;风险不对称下的资产定价模型以及相应的投资理论的研究。主要代表成果有:

(1)我国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实证研究——基于市场信息的视角(载于《经济学家》,202_年01月

(2)我国商业银行无清偿能力风险的衡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载于《国际金融研究》,202_年第1期);

(3)银行业问题贷款的动态解决方法(载于《投资研究》,202_年第9期);

(4)银行无清偿能力风险的实证分析(载于《中国经济问题》,202_年第2期);

(5)我国中小股份制银行资本配置效率实证研究——基于RAROC的波动分析(载于《中国经济问题》,202_年第2期)

(6)银行无清偿能力风险的实证分析(载于《中国经济问题》,202_年第2期);

(7)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金融安全问题(载于《统计与预测》,202_年第2期);

(二)“公司金融与投资银行”方向

1.金融控股公司前沿问题研究

在国内率先系统地提出从内部资本市场视角探讨金融控股公司的相关问题,此研究属于202_年王亚南经济研究院科研资助计划项目。该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探讨金融混业经营条件下金融机构的发展方向和演变规律。重点研究金融控股公司这类机构的效率优势和组织模式。此外,还重点研究这类机构形式的发展对金融监管的要求,对金融制度演进的影响,对宏观货币政策作用的冲击,以及对企业资本结构决策等方面所产生的系列问题。主要代表成果有:

(1)台湾地区金融控股公司经营效率研究——基于产业组织理论(载于《华东经济管理》,202_年11月);

(2)台湾金融控股公司内部资金市场效率实证研究(载于《台湾研究》,202_年第2期);

(3)论金融控股公司的建立模式与风险监管(《厦门大学学报》,载于202_年第1期);

(4)银行持股公司:风险整合与模式设计(载于《国际金融研究》,202_年第3期);

(5)研究课题“开放背景下的中国金融机构(金融控股公司)组织和运营模式的演进研究”(王亚南经济研究院“科研资助计划”项目);

(6)研究课题“现代资产管理公司经营与管理研究——昆明市国有资产(持股)经营有限公司发展规划设计”(昆明市商业银行研究课题)。

2.资本结构、控制权与公司价值管理研究

价值问题是公司管理与发展战略的核心问题,而这一问题的中心又在于资本结构所形成的控制权结构。因此,研究团队在国内较早系统地从资本结构出发,研究公司价值增值规律,并设计相应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此外,研究团队又将这一基础理论和方法应用在国内率先应用于对银行机构的研究,得出大量重要而有影响的学术观点。

主要代表成果有:

(1)中国上市公司期权激励的影响因素分析(载于《软科学》,202_年10月)

(2)公司并购理论:回顾与评述(载于《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_年01月)

(3)资本结构、代理成本与银行价值——基于我国中小股份制银行财务资料的实证分析(载于《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_年第4期);

(4)我国商业银行价值创造能力研究——基于EVA的实证研究(载于《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_年第5期);

(5)专著《中小股份制银行发展论纲——以优化资本结构为核心》(厦门大学出版社,202_年6月);

3.投资银行产品创新研究

随着资本市场规模不断增长、层次不断完善,对投资银行产品的需求日益剧增。如何结合本国国情和制度特点,有针对性的创新适合我国上市公司和融资主体需求的产品便成为业界一大难题。研究团队将重点放在融资市场体系建设、资本运作手段(如IPO、债券等)创新、融资风险控制三个层面,具体研究相关投资银行产品创新。

主要代表成果有:

(1)我国基金风格投资的积极风险补偿研究(载于《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_年02月)

(2)银行业并购重组:国际态势与中国战略安排(载于《经济管理》,202_年第7期);

(3)中国利率市场化问题研究(《中国经济问题》,载于202_年第2期);

(4)国有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券补充资本金研究(载于《国际金融研究》,202_年第10期);

(5)论银行业并购的战略意义(载于《国际金融研究》,202_年第10期);

(6)专著《投资银行学教程》(中国金融出版社,202_年4月);

(7)专著《投资银行并购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2_年3月);

(8)研究课题“研究福州市构建多层次投融资体系研究”(福建省发改委资助);

(9)研究课题“海峡西岸(福州)离岸金融市场发展研究”(福建省发改委资助);

(10)研究课题“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国际比较—基于银行中间产品的比较和案例研究”(兴业银行研究课题);

(11)研究课题“关于对物流的金融支持与金融服务产品创新研究”(兴业银行研究课题)

(三)“两岸金融理论与政策研究”方向

过去二十多年的两岸关系,可谓跌宕起伏、时而大起、时而大落,曾出现“汪辜会谈”带动下的两岸经贸交流热潮,但也出现过“周期性台独挑衅”所引发的台海危机。但是,一是两岸关系正步入“和平发展”时期,为两岸金融合作正常化和制度化提供了政治条件。二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为两岸金融合作正常化和制度化提供了空间条件。本研究团队正是在这一重大时代变革下,就新形势下两岸金融合作与发展问题进行系统研究。我们认为,一直以来决定两岸金融合作与发展有两股力量——政治力量和经济规律。而后者正是当前研究所缺乏的。故此,本研究团队在国内率先系统地从两岸经济的内在规律和制度差异视角出发,研究两岸金融合作发展的理论和政策问题。主要代表成果有:

1.台湾金融控股公司内部资金市场效率实证研究(载于《台湾研究》,202_年第2期)

2.海峡两岸货币清算机制设计与效应分析(载于《台湾研究》,202_年第2期);

3.两岸证券市场整合与监管探讨(载于《亚太经济》,202_年第2期);

4.台湾企业融资偏好与两岸金融机构合作(载于《亚太经济》,202_年第3期);

5.海峡两岸货币清算机制设计与效应分析(载于《台湾研究》,202_年04月)

6.两岸资本市场整合与监管之探讨(载于《证券公会季刊》,202_年10月)

7.海峡两岸银行业合作构想(载于《台湾研究》,202_年12月)

8.两岸证券合作之机会与挑战(载于《证券柜台》,202_年02月)

9.关于福州发展对台离岸金融业务的若干设想(载于《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_年07月)

10.研究课题“海峡两岸金融合作发展先行先试政策研究”(福建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并被福建省社科规划办鉴定为优秀成果);

11.研究课题“两岸资本市场整合与监管”(台湾银行业同业公会研究项目);

12.专著《新形势下两岸金融合作发展先行先试政策研究--厦门建设两岸金融合作中心的战略构想》,厦门大学出版社,202_年03月

(四)“货币政策和资产价格”方向

近年来,金融市场的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全球各个地区的金融深度不断加大,各国金融资产相对于GDP的比率在不断提高。1990年,只有33个国家的金融资产总值超过了其GDP。到了现在,这类国家的数量翻了一番多;其中排在前列的包括了中国。202_年中国股市最高市值达到40.8万亿,证券化率从1994年的9.5%增长到202_年二季度的135.43%,其中202_年时最高达153.68%。自美国202_年科技股泡沫破灭之后,美国政府实行长期的扩张性货币政策,连续13次降息,由202_年的6.5%下降到202_年6月的1%,刺激了股票价格指数上涨,而202_年6月到202_年7月,美国进入加息周期,两年内利率从1%升到了5.25%,这也一定程度上导致次贷危机的发生和股市的暴跌。在此背景下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的关系再次成为当前货币金融理论研究中最前沿的问题之一,尤其是202_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股票价格的波动和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调控效力成为国内经济理论界和政府相关部门关注的重点。对于我国股票价格除了受到企业经营绩效和资本市场制度建设等影响外,还受到以货币政策为代表的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调控和政府对市场政策调控,其中学术界对于货币政策影响股票市场的渠道和效果仍没有统一的结论。本研究团队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我国货币政策与资产价格的关系进行深入地研究,其中主要代表成果有:

1.汇率稳定、货币市场均衡与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载于《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_年11月》

2.资产价格、通货膨胀与最优货币政策——理论分析和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研究(载于《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_年11期);

3.我国货币政策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基于Markov区制转换VAR模型的实证研究(载于《经济管理》,202_年11期)

4.货币政策与股票价格的动态相关性研究,工作论文,202_年

(五)“私募股权投资”方向

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私募股权投资发展迅速,成为仅次于银行贷款和IPO的重要融资手段。近几年中国已成为亚洲最为活跃的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有效供给不足成为市场突出的问题,鼓励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已成为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中国宏观经济的向好,国内众多被投公司在海内外上市的良好效应和带来的超巨额回报,使创业投资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对中国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本研究团队结合理论与现实开展相关研究。其中,本研究团队拥有数位在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具有十多年工作经验的研究人员(既有来自大陆又有台湾与美国的)。

(六)“财务报表分析和资本运作”方向

财务报表分析技术作为公司金融和投资银行实践操作和理论分析的基础,本研究团队着力于分析国际和国内财务准则的差别、会计科目的调整和经济分析、资本动作中所需要的财务分析方法等。本研究团队对团队成员尤其是新加入的成员均有系统的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的培训,并且让团队成员有机会加入项目研究,参与资本运作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目前主要研究成果包括:

1.“公允价值会计制度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兼论美国金融危机的启示”(载于《财经研究》,202_年第6期);

2.全英文课程“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三、主要科研奖项

1.《论银行业并购的战略意义》获福建省金融学会202_优秀金融论文二等奖

2.《论金融控股公司的建立模式与风险监管》获福建省金融学会202_优秀金融论文一等奖

3.《福建省东南沿海地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202_年11月入选了由福建省委宣传部与福建省社科联召开的百场社会科学专题报告会和调研成果汇报交流会,获优秀调研报告奖

4.《我国银行体系的脆弱性与市场化改革》获福建省金融学会202_优秀金融论文二等奖

5.《中国银行业效率的实证研究》获福建省金融学会202_优秀金融论文一等奖

6.《我国商业银行无清偿能力风险的衡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获福建省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7.《国有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券补充资本金研究》获厦门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8.《福建省东南沿海地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获厦门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9.《现代投资银行研究》获厦门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荣誉奖;曾获福建省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10.《我国商业银行价值创造能力研究——基于EVA的实证研究》获厦门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11.《我国商业银行无清偿能力风险的衡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获厦门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荣誉奖

12.《上市银行效率的比较分析》获福建省金融学会202_优秀金融论文一等奖

13.《我国商业银行价值创造能力研究——基于EVA的实证研究》获福建省金融学 202_优秀金融论文二等奖

14.建言报告《关于强化海峡西岸经济区对台金融合作先行先试功能的若干政策建议》获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福建省社科联举行的“福建省推进两个先行区建设百项建言活动”三等奖

15.《公允价值会计制度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兼论美国金融危机的启示》获厦门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邱崇明教授: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西方货币理论与政策、我国宏观金融调控与发展中国家金融问题。迄今在《金融研究》、《财贸经济》、《学术月刊》、《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投资研究》、《价格理论与实践》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过论文数十篇,出版专著、合著、编著六部,主持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和社科一般项目、福建省社科重大项目。成果曾获福建省首届(1996-1998)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一等奖、福建省政府和省金融学会颁发的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两项和三等奖一项。曾在加拿大达尔豪西大学经济系和工商管理学院作过访问学者

第三篇:202_人大财政金融学院考研导师关伟

202_人大财政金融学院考研导师关伟

教师档案:关伟

性别男职称教授

职务校产业管理处处长、人大资产经营管理公司总经理电子邮件gwei2006@ruc.edu.cn 工作时间1986年7月接待日

教育背景1982年至1986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获哲学学士学位 1994年至1996年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在职攻读硕士研究生,获经济学(金融学专业)硕士学位

1999年至202_年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在职攻读博士研究生,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1986年至1989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党总支委员,团总支书记 1989年至1991年中国人民大学校党委宣传部协助部长主持日常工作 1991年至1997年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系党总支书记

1997年至202_年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党委书记、校党委委员 202_年至202_年中国人民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 202_年至202_年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党委书记

202_年至202_年3月中国人民大学审计处处长、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202_年3月至今中国人民大学产业管理处处长、人大资产经营管理公司总经理

学术和社会兼职校纪委委员 中国人民大学保险研究会会长 北京国际价值工程学会副会长 中国市场信用学术委员会委员(全国)商业信用中心专家

讲授课程1986年至1991年,哲学原理、社会调查的理论与方法、社会学概论、企业文化 1995年至今,国际金融、财政金融、保险学、审计学、信用管理学、企业信用管理、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研究生

1996年至今,金融学、财政学、银行经营管理、金融信用与保险专题

教学成果和荣誉

科研方向财政金融理论与政策 现代信用、保险理论与实务

代表性学术成果著作:

202_,《学习型企业》,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2_,《现代保险行销》,中国金融出版社 译著:

202_,《信用风险管理》,中信出版社 教材:

202_,《企业信用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论文: 202_,《从科技金融看市场分割下的中国企业低端出口》,《新华文摘》第24期(转自《中国发展观察》202_年第10期)

202_,《关于我国资本市场改革与开放的探讨》,《资本市场》第1期 202_,《对赌博弈:融资中的双刃剑》,《资本市场》第6期 202_,《地区经济增长中金融元素贡献的差异与金融资源配置优化——基于环北部湾(中国)经济区的实证分析》,《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1期

202_,《基于贸易与货币竞争视角的CAFTA人民币区域化策略》,《国际金融研究》第10期

202_,《差别化区域金融调控的一个分区方法》,《管理世界》第4期 202_,《关于中国证券市场信用体系构建的思考》,《资本市场》第11期

202_,《我国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关系的实证分析》,《财经问题研究》第8期 202_,《我国股票市场与GDP关系的实证分析》,《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6期 202_,《开放条件下完善我国保险税收的政策建议》,《经济要参》第12期 202_,《国际寿险业资产管理发展的趋势及启示》,《中国金融》第10期 202_,《CAFTA框架下税收政策的协调》,《税务研究》第7期 202_,《CAFTA框架下税收政策的协调》,《新华文摘》第12期

202_,《论农业保险的政府支持、产品及制度创新》,《管理世界》第6期

202_,《从最优货币区理论看CAFTA成员国金融政策协调》,《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6期

202_,《影响融资十大内因》,《经济日报》,202_-07-28刊 202_,《银行走入虚拟世界》,《中国信息报》,202_-11-16刊 科研项目:

202_,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应用科研成果转化机制研究(人大重点科研项目)202_,中国重点高校异地办学模式及对策研究(人大科研项目)202_,高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与治理结构研究(中国教育审计学会)202_,长三角经济金融一体化研究(横向项目)

202_,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发展西南经济对策研究(中国人民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项目)202_-202_,商业信用理论及建设专题研究(全国商业联合会、商业信用中心、工信部科研项目)

第四篇:厦大法学院导师5

姓名:蔡庆辉

性别:男

出生年份: 1974 年

职称:副教授

学院:法学院

研究方向:国际贸易法、国际税法、电子商务法

主要讲授课程

曾讲授《国际经济法学》、《国际贸易法律与实务》、《国际税法学》、《国际税法专题研究》、《国际投资法学》、《电子商务法学》、《电子商务法专题研究》等。

研究理念和特点

对于世界范围内的先进文化,包括法律,我们的任务应该是深入地研究、客观地批评、积极地借鉴,最关键的是应以“立足于中国的实际情况”作为根本原则。

承担项目

1.“欧盟对华反倾销案例研究(机械冶金类产品,1998-202_)”,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202_博士后课题。(本人为课题负责人)

2.“税收协定工作文本建议文本研究”,国家税务总局课题,本人为课题参加人。(本课题负责人为廖益新教授)

3.“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税收国际协调法律问题研究”,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本人为课题参加人。(本课题负责人为廖益新教授)

4.“国际税收协定适用问题研究”,司法部课题,本人为课题参加人。(本课题负责人为廖益新教授)

5.“欧盟反倾销法中公共利益原则研究”,国家经贸委课题,本人为课题参加人。(本课题负责人为廖益新教授)

6.“WTO多边货物贸易协议与非关税壁垒专题研究”,厦大法律系课题。(本人为课题负责人,独立完成)

7.“法律实务问题研究”,福建西钢钢铁有限公司委托课题,第一合作者。(本课题负责人为李兰英教授)

8.“投资激励、税收竞争及晚近国际协调与规制问题研究”,厦门联汇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委托课题(本人为课题负责人)

9.“福建省中小型科技企业上市法律问题研究”,福建省社科规划办课题,第一合作者。(本课题负责人为朱炎生教授)

主要著作

1.《给个说法——财产与权益》(合著,厦门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民事司法改革研究》(齐树洁主编,参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2_年版,202_年修订版)

3.《宏观经济法》(卢炯星主编,参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2_年版)

4.《仲裁法新论》(张斌生主编,参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2_年版,202_年修订版)

5.《国际经济法学案例教程》(肖伟主编,参编兼副主编,知识产权出版社202_年版)

6.《电子商务法》(与郭懿美合著,厦门大学出版社202_年版)

7.《欧盟对华反倾销案例研究》(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2_年版)

8.《电子商务法经典案例研究》(主编,中信出版社202_年版)

9.《国际经济法学原理与案例教程》(法律硕士研究生用书)(韩立余主编,参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_年版)

10.《国际经济法》(廖益新主编,参编兼副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2_年版)

11.《202_年经合组织税收协定范本注释》(廖益新主编,参编,中国税务出版社202_年版)

12.《国际税法学》(廖益新主编,参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2_年版)

13.《国际经济法学专论》(第二版)(陈安主编,参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2_年版)

14.《国际经济法备考与拓展》》(廖益新主编,参编兼副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2_年版)

主要论文

一、发表于核心刊物的论文

1.《<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与我国的外资法》(载于《国际贸易问题》1998年第10期,独撰)

2.《试论外资银行的有效监管——外资银行监管的国际比较与借鉴》(载于《国际经贸探索》1999年第2期,第二作者)

3.《<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与我国<合同法>比较》(载于《国际贸易问题》1999年第7期,独撰)

4.《试论融资租赁合同》(载于《河北法学》1999年第3期,全文转载于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民商法学》1999年第8期,独撰)

5.《统一合同法与交易安全》(载于《法学杂志》1999年第4期,第二作者)

6.《完善外商投资企业注册资本制度》(载于《法学杂志》1999年第5期,独撰)

7.《我国外资税收优惠政策反思与重构》(载于《经济评论》1999年第5期,独撰)

8.《国际税收协定中常设机构中的营业代理人初探》(载于《税务与经济》1999年第6期,独撰)

9.《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出资转让条件探讨》(载于《财经理论与实践》202_年第1期,第一作者)

10.《跨境电子商务国际税收协定适用问题——对所得定性问题的思考》(载于《税务与经济》202_年第2期。全文转载于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财政与税务》202_年第8期;全文又转载于曾国祥主编:《中国税收理论前沿》,中国税务出版社202_年版;全文还转载于经济法网。独撰)

二、发表于其他刊物的论文

1.《国际税收概念与国际税法概念新探》(载于《北方经贸》1999年第5期,全文转载于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财政与税务》202_年第3期,第二作者)

2.《关于统一我国外商投资企业法的立法思考》(载于《河北经贸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独撰)

3.《外商投资企业设备出资欺诈与防治》(载于《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独撰)

4.《<202_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评析》(载于《律师世界》202_年第9期,独撰)

5.《从事后调整到预先约定——转移定价调整方法评析》(载于《南方经济》202_年第3期,第一作者)

6.《法人财产权、股权法律性质初探》(载于《福建法学》1998年第4期,独撰)

7.《新合同法与外贸代理制》(载于《国际经贸》1999年第5期,独撰)

8.《中国、美国和欧盟反倾销法若干比较与借鉴》(载于《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第6期,独撰)

9.《试论我国信托法律制度现状与完善》(载于《云南法学》1998年第4期,独撰)

10.《税收制度面临电子商务的挑战》(载于《厦门特区税务》1999年第1期,独撰)

11.《国民待遇原则与外资税收优惠政策改革》(载于《厦门特区税务》1999年第3期,独撰)

12.《正确认识税收优惠政策对吸引外资的作用》(载于《北方经贸》1999年第3期,独撰)

13.《“入世”与我国原产地规则的对策探讨》(载于《南方经济》202_年第7期,独撰;获福建省法学会优秀法学论文三等奖)

14.《调解制度去还是留》(载于《中国商法》1999年第8期,独撰)

15.《特许连锁经营的法律思考》(载于《厦门月刊》202_年第1期,独撰)

16.《“入世”与我国有效实施<装运前检验协议>问题》(载于《厦门特区论坛》202_年第8期,独撰)

17.《试论外商投资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兼论我国外资优惠政策的调整》(载于《法商研究》1999年增刊,独撰)

18.《融资租赁合同的法律性质》(载于《经济与法》1999年第2期,独撰)

19.《试论我国外贸代理制的现状及法律对策》(载于《新亚经贸》1998年第4期,独撰)

20.《一般保证还是连带责任保证》(载于《律师世界》202_年第1期,第二作者)

主要社会兼职

《国际经济法学刊》编辑(202_-)

福建厦门联合信实律师事务所律师(202_-)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政策法律委员会委员(202_-)

福建省法学会国际法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202_-)

福建省律师协会经济法律专业委员会委员(202_-)

福建省电子商务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202_-)

厦门仲裁委员会仲裁员(202_-)

泉州仲裁委员会仲裁员(202_-)

福建省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 理事(202_-)

中国财税法学研究会 理事(202_-)

联系方式

厦门大学法学院(邮编:361005)

TEL:2181530(O)

E-mail:qhcai@xmu.edu.cn

办公室:法学院C602

第五篇:202_厦大美术学考研经验分享

思睿厦大考研网

202_厦大美术学考研经验分享

有人说保研的人过的是猪一般的生活,找工作的人过的是狗一般的生活,而考研的人过的是猪狗不如的生活。在经历过考研那段时光之后,我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充分证实了这句话的靠谱性。

虽为一名艺术类的学生,但我却身在一所理工大学,实际情况也告诉我,理工大学是十分非常以及绝对没有艺术氛围的,理工大学的孩子们也是十分非常以及绝对没有艺术细胞的因为我希望能给自己一个更好的做艺术的氛围,不想为自己的学生生涯留下遗憾,所以毅然决定考研,去厦大寻找艺术氛围。

在资料准备方面主要用了《中国美术史简编》贺西林 赵力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艺术学概论》 彭吉象 北京大学出版社;《外国美术简史》 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青年出版社;《中国美术简史》(新修订本)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青年出版社;《厦门大学中外美术史考研复习精编》(含真题与答案);《厦门大学艺术概论考研复习精编》(含真题与答案)。在复习方法上,要做的是多看书和找方法,看书的方法以及答题的方法。书到用时方恨少,至理名言,所以加大阅读量是非常以及十分必要的,看书的同时也要带着问题去看,即是一边想着考题一边去看,哪句话可以用的上,哪句话是相关的,做上标记,答题的时候记得用上,另外一点就是要多做多练,一道题写个十遍八遍,考试的时候应答如流,鉴于考试时间为3小时,而答题需要写大概6000字,所以这一点是十分必要的,默写总比即兴发挥要快得多。

关于政治,在9月份之后复习都来得及,但是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我还是建议复习的时间开始的早一些为好,这样有回旋的余地。但不管怎样,10月份之后的政治,一定要多关注一些热点了,不要等最后一股脑全都拿来背,那个时候大脑已经很累了,根本记不了那么多。政治也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政治的整个准备过程中都没有背过那些条条框框的东西,而是“熟记”,推荐熟记20天20题的所有内容。当然除了看、记之外,做题也是不能少的,陈先奎的政治1000题、任汝芬的序列等都可以拿来做,考试时的答题技巧也很重要,因为政治的主观题很多,答题技巧可以参考很多政治辅导班所介绍的。

关于英语的复习方法。

一、将词汇进行到底,词汇是基石。词汇量积累的多少非常影响考生在做题时的信心、心态、做题速度以及准确率。

二、完型“测试考生结合上下文的综合理解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即在阅读理解基础上对篇章结构、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运用能力”。但是个人的能力实在有限,毅然决定放弃完型部分。

三、阅读理解40分的大比重使阅读能力的测试成为重心所在,是决定考研英语成败的杠杆。个人总结英语的复习其实就是一个连续不间断的过程,单词每天背,一直持续到考前;阅读练习和真题每天做,找做题的感觉;作文定期写,掌握时间,分析出错的原因。至于其他小的板块暂且忽略掉,这些基础部分做好了,小版块自然能得分。

这就是我的复习方法,如果你们觉得有用的话,尽管拿去,希望你们能取得好成绩,厦大见!

202_厦大金融学院考研导师汇总2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