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彭慧胜:如果可以再读一次研究生
发布时间:2010-11-30
研究生阶段有多重要?《Science》有一次专访,我特意借此来谈谈研究生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他们几个人都非常公认的一条是:研究生是决定人以后成就高低的一个分水岭。研究生做得好了,很可能会决定你以后做得非常好。西方有一句谚语我一直是向学生推崇的,那就是:优秀是一种习惯。你研究生做得很出色,博士生做得也很好了,然后你就会一直做得好。
怎么样开始从研究生就做得非常好呢?为什么研究生很重要呢?大家都知道,世界上一流的研究成果都是二十几岁那个年龄完成的。大家都认为,二十几岁的创造性最强,然后三十几岁就差一点。我特意去考证了一下,并没有发现二十几岁的创造力就最强。最后,我找到神经学家浦慕明先生讲过一句,他认为创造力随着年龄而衰退的原因是:年龄越大,接受的信息量越多,大量的信息会束缚你的创造力。听起来似乎有些道理,仔细想想似乎又不是怎么回事,因为你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大量的信息,信息量少的话,恐怕也不利于你做出创造性成果,看来年龄和创造力的关系并不明确。那伟大的成功都是在二十几岁完成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我自己认为是:当你毕业后开始独立从事研究工作(一般到了教授这个阶段),你的大部分时间都会被项目、论文、填各种表格所占用,这样一来你就很难有足够的时间来思考你研究的问题。所以,我想说的是:在研究生这个阶段,你是可以集中注意力来做一件事情的,仔细思考你的研究问题,没有那么多的杂事来干扰你,因此你是可能做出重要的研究成果的。所以,研究生阶段非常重要,这是我报告的第一个point。
第二个point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那就是读研究生什么是最重要的?我认为是独立思考能力。这个方面的例子非常多,大家可以看看爱因斯坦是怎么讲的,“不是把专业知识放在首位,独立思考和学会工作是更重要的。”华罗庚也有同样的论述,“科学的灵感不是凭空而来的”。我想做任何事情,都需要自己想想,如果是跟在别人后面,你不可能做得最好。第三个point我想就自己读研究生的经历和大家谈谈我哪些是做得还算可以的,哪些是做得不好的,给大家一些启发。第一个要努力。我读研究生是非常努力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现在跃进楼的锁门的小董还在,你们可以向他考证。他每天晚上11点关门,最后一个人总是我。早上我不一定是去得最早的,但也是几个最早的之一,基本上星期
六、星期天也是在的。我在国外读博士也基本上是这样,我三个Christmas,两个没有休息,还有一个走在路上被老板叫了回来。基本上Christmas都在干活。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第二个要大量的阅读文献,通过大量阅读了解研究背景,才能做得好。第三个是要脸皮厚,广泛的合作与交流。这方面平台是需要加强的,我们老师在一起讨论,觉得苦恼的一件事情是好不容易请了专家来做报告,但去听的同学并不多。实际上请专家来做报告是不容易的,需要花费时间和经费,而且我们请的人都是经过考虑认为值得请的人才会把他们请过来。我在美国读博士的时候,我记得非常清楚,一旦系里有报告的话,教授没有课的统统都去。一看到前面两排,教授全部坐满,然后后面是学生,每个人都会把这段时间腾出来听报告,听完报告后继续做实验。我觉得我们这方面的气氛不够浓,当然这有学科的问题,觉得有的报告跟我的方向差得远。对于与自己方向差得远的一般的报告,我觉得大家可以不去听,但是大师级的报告还是需要去听的,听别人思考问题的方法,你想人家能做到这个程度,肯定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而且不同的学科或许可以给你带来启发,这方面有很多例子。第四,做研究在和别人合作的时候,不要斤斤计较,吃小亏,占大便宜。因为任何事情总是难有绝对的公平,合作中总会有稍微吃亏的一方,我们重要的是应该考虑如何把事情做好。还有,要脸皮厚,这样可以让你少走弯路。我自己读研究生的时候总是积极去问问题的。第一年,老师觉得很好,夸奖了你一番;第二年,老师还是有热情;第三年,老师就开始害怕了,说:“不要来问我现在正忙。”但是我觉得这样的话,我的工作效率很高,因为我的问题可以随时得到解决。这些是我认为我做的还可以的,做得不好的呢?
第一,发展目标不明确,一会儿想去工业界,一会儿想去学术界。这样不行,因为你去不同的地方,发展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这样下来就会浪费你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还有我的研究方向也换来换去,一会这个,一会那个,最后工作虽然做了很多,但是深度不够。第二,发展不全面。我一直是非常重视做实验的,因为我们是实验科学,但是其他方面发展不够,比如写论文。现在回过头来看,写论文的重要性占一篇文章至少50%,比做实验还重要。一个东西你要把它卖出去,写论文是非常重要的,在研究生阶段你应该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写作能力。还有做报告,这个太重要了。大家知道,今年石墨烯获诺贝尔奖了,获奖者(Geim)年轻的时候做报告能力很一般,后来可能经常出去做报告,做报告的能力非常了不得,在获奖前夕被请到了瑞典做了一个报告,后来评奖委员会的评价很多就来自于他的报告。这些能力和习惯需要大家在研究生阶段去培养,培养好了,你将受益无穷。第三,独立思考。我觉得自己在这一块是非常糟糕的,我的研究方向不明确是为什么呢?导师让做啥就做啥,工作做了很多,但是不深。主要是自己缺乏独立思考,自己没有往深处挖。
最后我想从你读研究生起到研究生毕业的四个方面来讲,可能是蜻蜓点水地谈一谈,供大家参考。我刚才说了,我基本上不重复自己的报告,08年我在费城开会的时候,就有一个化学领域非常有名的学者做报告,他刚讲了两句话,我旁边就有人讲:这个故事我已经第四次听他。这给人的印象非常不好。当然主讲人也有自己的难处,研究工作更新没那么快,又要拿到各个地方去讲。
我讲的四块,第一块是目标。做任何事情目标明确了,你才能做得好,就好像打靶子一样,你方向弄错了,就会越打越远,根本打不中目标。读研究生的目标是什么?
我引用了国外教授的说法,这里画了一个圆,人类就是这么一个圆,内部代表已知,外部代表未知。小学的时候你学了一点点,到了中学又多了一点点,大学的时候,你又学了一点,然后你有了一个专业的方向,到了研究生,你要大量的阅读文献,你要在这个方向上更加往一处去钻,你要接触到本专业最前沿的东西,这个是目前人类知道的极限。那么,你研究生到底要干什么呢?你必须在这里选一个点,这个点需要跟导师商量,这就是你的研究方向,你需要在这个方向有所作为?有什么作为呢?在三年或五年里,你需要对这个点苦苦的思考,因为这个点导师也不知道。终于有一天你突破了这个点,突破这个点的大小和个人修养有关。这个时候,你把人类的知识向前推进了一步,这个时候你就毕业了。所以,研究生就是要突破这个点,突破这个点你就毕业了,这个点越大,那么你的研究就是越成功的。大家毕业的时候想想,自己能否做到这一点,我觉得这个是读研究生的目标。当然,读研究生有很多的目标,但我觉得这个是一个核心的点。研究生最重要的是做研究,导师只是在后面起一个保障作用,真正冲锋陷阵的应该是你,在你的毕业答辩的时候,你应该比在做的所有人更清楚你的研究,因为这是你开拓的点。最后,人要有自知之明,要正确的定位自己。不要因为这个点而把整个图给忘了,实际上在人类知识的推进中,每个人做的贡献是非常有限的。
总结一下,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本质区别是什么,本科生是学习知识,研究生是学习创造知识。那么如何创造知识呢?一个是独立思考,一个要有开阔的视野,开阔视野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多听学术报告,因为学术报告在那么短的时间内给你传递那么大的信息量,你要去看文章得看多少文章啊!特别是大师级的报告是非常开阔视野的,这种报告,我建议大家一定要去听听。我觉得现在我们能请到这样大师级的人物来做报告,是因为我们国家的科研实力上来了,这种人物一般是很难请到的。最后一点是要有扎实的基础,一步一个脚印的来,不能投机取巧,做研究是最不可以投机取巧的。以上是我的理解。第二块我宏观上想讲一下研究思想和态度,毕竟我们大家属于不同的专业,不能谈太多专业的东西。研究就像一次长征,导师给你一个方向,这个方向导师也不一定吃的准,吃的准的让你去做那肯定是很一般的。越是吃不准的可能越是一个重要的方向,没有人做过。这就可能导致这个方向不一定是行得通的,所以你要灵活执行。这个时候你不能死板地按导师的要求按部就班的去做,你非常需要独立思考,思考了你才找到你的方向能不能做,需不需要调整,有时甚至是大的调整,这是和长征第一个相似的地方。第二个相似的地方是,目标你需要调整,但一定要明确。你需要明确你要调整的结果是什么,为什么要调整。然后你要有必胜的信念,特别是做大的未知的方向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如果你相信你这个东西是好的,那就要坚持下去。我这里想讲一下四渡赤水,关于这个长征故事,刘老师肯定比我懂得更多。四渡赤水从军事的角度来说,我觉得它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战役,它实现了从被敌人牵着走到牵着敌人走这样一个转变,做研究也可能是这样,因为一个事情要反反复复好几次。重要的是,你不要让导师牵着鼻子走,因为是你在做研究,导师只是知道其中的一些方面,他不可能比你更清楚。也就是说你需要自己主动地去做研究。这方面我想给大家讲几个故事。第一个是爱因斯坦的成绩单,大家或许听过爱因斯坦三个小板凳的传说,根据我的考证,这完全是杜撰的。爱因斯坦从小到大成绩一直非常出色,不是大家想象的三个小板凳那样。这是他的高中成绩单,瑞典1898年,满分是6分,你们可以看到他的成绩是非常出色的。
第二个小故事是石墨烯,Geim是俄罗斯人,不论是他去英国还是美国都会碰到国籍的问题,所以一开始处境也是非常的艰难,没有研究经费。他想大家都在做碳纳米管,这个东西很热,我为什么一定也要跟大家一样去做它呢?我能不能把碳纳米管打开看看会怎么样?然后他就开的脑筋来做这个事。开拓一个新的领域肯定或遇到很多很多的困难,但是如果你觉得他值得去做,就不要轻易放弃。Novoselov只比我大两岁。他们两个人,Geim顶住了来自经费、考核等方面所有的压力,而Novoselov则非常认真地去做研究,这一点和研究生阶段是非常相似的,什么经费呀都是导师在做,你需要做的是一心一意地做研究。石墨烯是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这个学物理的都应该知道,学化学、材料的也应该知道,这里我就不做点评了。
第三个是,它是诺贝尔化学奖,关于它的发现,你去考证,在nature nanotechnology 专门有篇文章,你去看看挺有趣的,有时候对大家做研究会有一些借鉴。最先发现是埃克森公司的三个人,他们做完、发了一篇很一般的文章,然后Smalley看到了,他觉得这个东西很有趣,他就买了跟埃克森公司一样的仪器,按照一样的方法得到了,这是他们在nature上发表的文章,画了一个足球和实验示意图,copy埃克森公司的,然后一张质谱图。就这样一篇文章,他获得了诺贝尔奖,为什么呢?回过头来看看,你需要知道什么东西是金子、什么是沙子。埃克森公司的人把它当沙子一样扔掉了,而Smalley则做了一系列研究来了解 的性质。所以你要做研究的有心人,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
第四个讲讲白矮星的发现者钱得拉塞卡,我为什么知道这个人呢?在40、50年代,他每天开车3个小时去给一个班上课,风雨无阻,那个班只有2个人,那2个人后来都获得了诺贝尔奖,他们是杨振宁和李政道。所以我知道这个人名字,他是一位印度裔科学家,他还有个叔叔非常厉害,也获得过诺贝尔将,那就是拉曼。
最后一个故事讲讲朗道,他说过一句话:“漂亮的姑娘是谁?”我在给本科生上课的时候问过他们这句话中漂亮的姑娘是谁,他们说是居里夫人。朗道的漂亮的姑娘是指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他说漂亮的姑娘都已经被别人带走了,那我就做点别的吧!科学家有两类,一类是按部就班的,A推出B,B推出C,C推出D,最后得到一个伟大的发现;另一类就是像朗道和玻尔那样的,他们拿到一个东西不做分析不做推测而是凭直觉,一眼就看出结果,他们是怪才,这类科学家是极其罕见的。他最后做的东西的重要性虽然比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重要性大大降低,但他非常专心的去做,最后得到了诺贝尔奖。有一个“朗道十件”,这个学物理的人应该知道。这是他生日的时候,别人送给他的一块刻写了他做出的十件大贡献的板。他做了很多成果,基本上是做一行就做到最好,做一行爱一行,全力以赴。这是朗道的一个优点,我觉得这点是非常重要的,不能做一行扔掉一行。朗道的另外一个优点是敢于挑战权威。有一次爱因斯坦做报告,我刚才讲过,朗道凭直觉就能看到很多东西的结论,他直接就说爱因斯坦的方程是不对的,后来爱因斯坦想了半天,觉得朗道是对的。你想那个时候爱因斯坦是绝对的权威,而朗道才不过是个小伙子,站起来就敢指出权威的错误,我觉得做研究就需要这种勇气。他做得不对的一点,这个故事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1956年,苏联物理学家沙皮罗已经发现了宇称不守恒,他当时也写了论文,然后给朗道看,因为那个时候发表论文是需要人推荐的,朗道觉得这个东西不可能,匀称应该是守恒的,把论文丢在一边。几个月后,杨振宁和李政道就发表了宇称不守恒的论文,这让人觉得非常可惜。回过头来看,除了朗道的学霸作风外,沙皮罗也应该反思,认为自己的东西是对的为什么不敢坚持呢?朗道说错了,他也是可以发表论文的。这里有一个正面的例子,就是前面提到的那个印度人,他获得诺贝尔奖的成果是在30年代做出来的,当时他在剑桥大学,但他的成果不被当时的一个天文学的权威认可,那个权威每次开会都批判他,但他一直坚持自己的观点,后来他去了美国,那个反对他的权威也去世了,80年代获得了诺贝尔奖。有一次我在网上看到了一个有趣的说法:新的理论战胜旧的理论不是因为新的理论的人说服了旧的理论的人,而是因为旧的理论的人死了,新的理论的人教育了下一代。所以,我一直跟学生强调一点:要锻炼身体,不锻炼身体不行,我给大家举过很多例子,包括双螺旋的发现,最先做出来的是一位女科学家,她追求完美,一直没有发表,后来英年早逝,发诺贝尔奖的时候她已经去世了,没有机会得诺贝尔奖。
刚才讲的是仰望星空的话,接下来讲讲怎样开展实验工作,这是我个人的一些感想。要有做它你就把他做到最好的心态,得出的实验结果也要有正面的态度,你希望它是A,可能结果是一个-A,很多时候,相反的结果也是很重要的,甚至更重要。有一次,我听一个报告,也是一个大科学家,他说:“你得到一个相反的结果,很可能就要做出一个重大的发现。”要把你的精力放在一些大的科学问题上,不要纠缠于一些细节。还有,要做大量的实验,如果你的实验连自己都说服不了,即使发表了文章,行家一眼就能看出你的工作质量,当你以后发展得很好的时候,这对你的声誉会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实验要做得多一些,这样你才能更了解自己的工作是怎么回事。当然,有很多实验失败是找不出原因的,我做阴离子聚合的时候,一直找不出为什么做不出来,后来有一天突然做出来了,后来就一直做得出来。所以,有时候失败的原因太多,找不出来,那么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去重复它。我觉得实验科学就是这样,你需要勤奋地去做,做出来是有一定的概率的。茅以升先生说过:“勤奋是成功之母。”大家到了读研究生阶段,都很聪明,你能比别人做得更好就在于你付出的更多。
要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这方面我自己非常糟糕,也吃了很多亏。我在复旦读硕士的时候,做了很多工作,还有一些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大家都知道写论文是有一定的滞后性,由于实验记录本很糟糕,出国后再来看这些实验数据,想不起来是这些数据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得到的,实验条件不好写导致不能发表文章,因为条件是不能乱写的,否则别人重复不出来,那就是造假。当时我觉得这些实验条件我肯定是记得住的,当时也确实记得住,重复实验的时候也不需要看实验记录本,但是人的记忆总是有一定局限性的,过了一年后就有些搞不清楚了,这个时候你就不能发表文章了,损失就大了。所以要养成一个好的实验习惯。我特意去找了一下做得好的实验记录。我认为,做实验科学,必须要有两个实验记录本,一个是计划本,一个是记录本。计划本就是实验之前的一个计划,我明天要做什么,我一个星期之后要做什么等等,然后还要思考一下做这些实验需要多少时间,有哪些步骤,需要注意哪些事项等等,这样的话你做实验的思路会很清晰,这样一来可以提高效率,也可以增加实验安全,做实验没有计划,手忙脚乱很容易出安全事故。做实验的时候,更要仔细,每一步都要写得很清楚,应该包括时间、温度、天气,中国的实验室和美国的不一样,不是恒温的,这些都是有影响的。这样记录好了,你写论文也会非常方便,因为都写好了呀!你写毕业论文或发表论文的时候都会非常快,别人重复你的实验也会很有效率,这点我极力向大家推荐。
实验计划本与实验记录本
“信息量跟创造力成反比”我不赞成,我认为还是要大量阅读文献,你都不知道别人在做什么,怎么能比别人做的更好呢?你都不知道别人的东西,你怎么知道自己的东西是好的还是不好的。所以要了解最新的信息,也就是本领域最顶尖的那些期刊。现在有一个趋势,就是好的成果都往最顶级的期刊上聚集。《nature》确定其在科学领域权威的位置就是50年代,在此之前都没有人知道《nature》是个啥东西。现在就是这样,美国也是这样,好的成果都往《nature》、《Science》上仍,拒下来后再投其它的期刊。而且现在文献太多,所以你可以就看这些权威的期刊。不能说100%,绝大多数好的成果都在这些期刊上,这样可以节省你的时间。
还有一点,我要讲的是要积极参加学术报告,不要闭门造车。这个我觉得我们老师也要反思,老师事情很多,但来听听报告应该是还有时间的,学术报告是很好的一个交流机会,这方面我们需要慢慢改善。同学的话就更需要参加了,因为老师的交流渠道很多,而学生很好。特别是一些大师,你跟别人提提问,聊一聊,对你以后也很有帮助的。比如你想去他那里读博士后,或者对以后你独立做研究的非常重要的network,network就是这样慢慢建立起来的,不是一下子建立起来的。所以,你需要抓住机会去跟别人聊,总有一些人,你会发现别人对你的印象很好,这样,当你碰到了困难的时候,别人是很乐于帮助你的。科研论文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是作图,图的作用很大,特别是好的期刊,国外有些人是花钱去作图的。我们现在审论文的时候,这个论文拿到手,先看图,有时候这个图一瞄很难看,给你的印象就非常不好。我们的母语不是英语,而好的期刊基本都是英文的,我们强调用逻辑的严谨去征服编辑和审稿人,应该做到没有语法错误,当然语言优美是更好的。关于语言的训练,这里推荐清华大学施一公推荐的一个方法。他回忆说他读研究生时,英语非常糟糕,为了提高英语,他每天都看英文的新闻报道或者是文章,至少半个小时。后来他研究生阶段就把英语训练出来了,他觉得这个方法非常有用。刚开始写论文的时候,可以去模仿别人,但不要抄袭,按照英文的定义,连续6个词相同就视为抄袭,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写文章一定要有热情,要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它是和做实验一样重要的,当然,文章是要修改的,鲁迅讲得好,“好文章要修改20遍。”我认为20遍是完全有必要的,文章你自己一定要满意,自己都不满意要让审稿人满意是不太可能的。还有大家要学会做学术报告,学术报告要有逻辑,要注意听众的反应,幻灯片要尽量的用图片来说明问题,用少量的关键词来强调;做报告还一定要有热情,如果你都没有热情,那么观众肯定更加无精打采,当然还有肢体语言等等,这方面我非常推崇周恩来总理,这幅和尼克松的照片更能看出来。我自己这方面不是太好,但也改不了,没有养成好的习惯。
最后讲讲写毕业论文。引用毛泽东的话来讲:“文章要准确、鲜明、生动。”他对怎样让文章准确、鲜明、生动有一个介绍,大家可以去看看。其中还有一点,不要说空话,任何一个观点必须要有材料来支持。我们写推荐信也一样,说空话肯定是一篇不好的推荐信。这个是陶行知的一句话,我们写学术论文,不说是要让老妈子看得懂,至少同行应该一看就懂。我注意到了,毕业论文的前言和致谢都是这里抄一抄,那里抄一抄,我觉得这是个不好的习惯,不要去追求长度,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自己要表达的意思。关于致谢,网上有很多模板,一般第一段话感谢XX老师高风亮节,自己一辈子受益无穷,放到ABCD的老师都能适用,接下来感谢同学ABCDE,谁都可以拿过来,把名字改一改就可以了,这样的话就没很有意义了。致谢就是说说自己想说的话,有就有,没有就没有,有多少就说多少。这里我给大家一个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致谢的例子: To my mother, who gave me a love of life To Hillary, who gave me a life of love
To Chelsea, who gave joy and meaning to it all
And to the memory of my grandfather, who taught me to look up to people others looked down on, because we are not so different after all ——Bill Clinton 这个致谢非常有针对性。他感谢他的母亲,让他对生活充满了爱;他感谢他的妻子,给了他一生的爱;感谢他女儿,给了他生活的乐趣和意义;他要特别感谢他的外祖父,因为他的外祖父教给他一件事情,那就是要尊重那些被轻视的人,因为本质上没有谁比谁要高出多少,人都是平等的。内容非常清晰,语言也很优美。下面是我的翻译,我试图保留他的原意,不一定对,供大家参考。所以,无论你写什么东西,要用自己的话讲,不要去抄袭别人的,中国人都有这个毛病,我自己也是。
最后我希望我不会看到这样的场景:
这是从《nature》上找到的,他有PhD,做了3年的博士后,我算了一下至少11年,11年才发表了6篇文章,所以他只能是work for food,这个是比较可怜的,希望我们的研究生以后是work for fun,是你在享受它你才去做它,这样你才能做得最好。所以我希望,很多年以后能够看到真正的证书,这是什么证书呢?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是Robert H.Grubbs,我希望在这里能看到真正的证书。那么多年后是多少年呢?我希望不是一万年。谢谢大家!
第二篇:研究生阶段有多重要,复旦大学教授彭慧胜演讲(小文档网推荐)
研究生阶段有多重要?来源: 潘洋Pan Yang的日志
如果再读一次研究生
研究生阶段有多重要?《Science》有一次专访,我特意借此来谈谈研究生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他们几个人都非常公认的一条是:研究生 是决定人以后成就高低的一个分水岭。研究生做得好了,很可能会决定你以后做得非常好。西方有一句谚语我一直是向学生推崇的,那就是:优秀是一种习惯。你研究生做得很出色,博士生做得也很好了,然后你就会一直做得好。怎 么样开始从研究生就做得非常好呢?为什么研究生很重要呢?大家都知道,世界上一流的研究成果都是二十几岁那个年龄完成的。大家都认为,二十几岁的创造性最 强,然后三十几岁就差一点。我特意去考证了一下,并没有发现二十几岁的创造力就最强。最后,我找到神经学家浦慕明先生讲过一句,他认为创造力随着年龄而衰 退的原因是:年龄越大,接受的信息量越多,大量的信息会束缚你的创造力。听起来似乎有些道理,仔细想想似乎又不是怎么回事,因为你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大量的 信息,信息量少的话,恐怕也不利于你做出创造性成果,看来年龄和创造力的关系并不明确。那伟大的成功都是在二十几岁完成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我自己认为 是:当你毕业后开始独立从事研究工作(一般到了教授这个阶段),你的大部分时间都会被项目、论文、填各种表格所占用,这样一来你就很难有足够的时间来思考 你研究的问题。所以,我想说的是:在研究生这个阶段,你是可以集中注意力来做一件事情的,仔细思考你的研究问题,没有那么多的杂事来干扰你,因此你是可能做出重要的研究成果的。所以,研究生阶段非常重要,这是我报告的第一个point。
第 二个point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那就是读研究生什么是最重要的?我认为是独立思考能力。这个方面的例子非常多,大家可以看看爱因斯坦是怎么讲的,“不是 把专业知识放在首位,独立思考和学会工作是更重要的。”华罗庚也有同样的论述,“科学的灵感不是凭空而来的”。我想做任何事情,都需要自己想想,如果是跟 在别人后面,你不可能做得最好。第三个point我想就自己读研究生的经历和大家谈谈我哪些是做得还算可以的,哪些是做得不好的,给大家一些启发。第一个要努力。我 读研究生是非常努力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现在跃进楼的锁门的小董还在,你们可以向他考证。他每天晚上11点关门,最后一个人总是我。早上我不一定是去得最 早的,但也是几个最早的之一,基本上星期
六、星期天也是在的。我在国外读博士也基本上是这样,我三个Christmas,两个没有休息,还有一个走在路上 被老板叫了回来。基本上Christmas都在干活。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第二个要大量的阅读文献,通过大量阅读了解研究背景,才能做得好。第三个是要脸皮厚,广泛的合作与交流。这 方面平台是需要加强的,我们老师在一起讨论,觉得苦恼的一件事情是好不容易请了专家来做报告,但去听的同学并不多。实际上请专家来做报告是不容易的,需要 花费时间和经费,而且我们请的人都是经过考虑认为值得请的人才会把他们请过来。我在美国读博士的时候,我记得非常清楚,一旦系里有报告的话,教授没有课的 统统都去。一看到前面两排,教授全部坐满,然后后面是学生,每个人都会把这段时间腾出来听报告,听完报告后继续做实验。我觉得我们这方面的气氛不够浓,当 然这有学科的问题,觉得有的报告跟我的方向差得远。对于与自己方向差得远的一般的报告,我觉得大家可以不去听,但是大师级的报告还是需要去听的,听别人思 考问题的方法,你想人家能做到这个程度,肯定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而且不同的学科或许可以给你带来启发,这方面有很多例子。第四,做研究在和别人合作的时候,不要斤斤计较,吃小亏,占大便宜。因为任何事情总是难有绝对的公平,合作中总会有稍微吃亏的一方,我们重要的是应该考虑如何把事情做好。还 有,要脸皮厚,这样可以让你少走弯路。我自己读研究生的时候总是积极去问问题的。第一年,老师觉得很好,夸奖了你一番;第二年,老师还是有热情;第三年,老师就开始害怕了,说:“不要来问我现在正忙。”但是我觉得这样的话,我的工作效率很高,因为我的问题可以随时得到解决。这些是我认为我做的还可以的,做 得不好的呢?
第一,发展目标不明确,一会儿想去工业界,一会儿想去学术界。这样不行,因为你去不同的地方,发展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这样下来就会浪费你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还有我的研究方向也换来换去,一会这个,一会那个,最后工作虽然做了很多,但是深度不够。
第二,发展不全面。我 一直是非常重视做实验的,因为我们是实验科学,但是其他方面发展不够,比如写论文。现在回过头来看,写论文的重要性占一篇文章至少50%,比做实验还重 要。一个东西你要把它卖出去,写论文是非常重要的,在研究生阶段你应该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写作能力。还有做报告,这个太重要了。大家知道,今年石墨烯获诺 贝尔奖了,获奖者(Geim)年轻的时候做报告能力很一般,后来可能经常出去做报告,做报告的能力非常了不得,在获奖前夕被请到了瑞典做了一个报告,后来 评奖委员会的评价很多就来自于他的报告。这些能力和习惯需要大家在研究生阶段去培养,培养好了,你将受益无穷。第三,独立思考。我觉得自己在这一块是非常糟糕的,我的研究方向不明确是为什么呢?导师让做啥就做啥,工作做了很多,但是不深。主要是自己缺乏独立思考,自己没有往深处挖。最 后我想从你读研究生起到研究生毕业的四个方面来讲,可能是蜻蜓点水地谈一谈,供大家参考。我刚才说了,我基本上不重复自己的报告,08年我在费城开会的时 候,就有一个化学领域非常有名的学者做报告,他刚讲了两句话,我旁边就有人讲:这个故事我已经第四次听他。这给人的印象非常不好。当然主讲人也有自己的难 处,研究工作更新没那么快,又要拿到各个地方去讲。
我讲的四块,第一块是目标。做任何事情目标明确了,你才能做得好,就好像打靶子一样,你方向弄错了,就会越打越远,根本打不中目标。读研究生的目标是什么?
我 引用了国外教授的说法,这里画了一个圆,人类就是这么一个圆,内部代表已知,外部代表未知。小学的时候你学了一点点,到了中学又多了一点点,大学的时候,你又学了一点,然后你有了一个专业的方向,到了研究生,你要大量的阅读文献,你要在这个方向上更加往一处去钻,你要接触到本专业最前沿的东西,这个是目前 人类知道的极限。那么,你研究生到底要干什么呢?你必须在这里选一个点,这个点需要跟导师商量,这就是你的研究方向,你需要在这个方向有所作为?有什么作 为呢?在三年或五年里,你需要对这个点苦苦的思考,因为这个点导师也不知道。终于有一天你突破了这个点,突破这个点的大小和个人修养有关。这个时候,你把 人类的知识向前推进了一步,这个时候你就毕业了。所以,研究生就是要突破这个点,突破这个点你就毕业了,这个点越大,那么你的研究就是越成功的。大家毕业 的时候想想,自己能否做到这一点,我觉得这个是读研究生的目标。当然,读研究生有很多的目标,但我觉得这个是一个核心的点。研究生最重要 的是做研究,导师只是在后面起一个保障作用,真正冲锋陷阵的应该是你,在你的毕业答辩的时候,你应该比在做的所有人更清楚你的研究,因为这是你开拓的点。最后,人要有自知之明,要正确的定位自己。不要因为这个点而把整个图给忘了,实际上在人类知识的推进中,每个人做的贡献是非常有限的。
总结一下,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本质区别是什么,本科生是学习知识,研究生是学习创造知识。那 么如何创造知识呢?一个是独立思考,一个要有开阔的视野,开阔视野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多听学术报告,因为学术报告在那么短的时间内给你传递那么大的信息量,你要去看文章得看多少文章啊!特别是大师级的报告是非常开阔视野的,这种报告,我建议大家一
定要去听听。我觉得现在我们能请到这样大师级的人物来做报告,是因为我们国家的科研实力上来了,这种人物一般是很难请到的。最后一点是要有扎实的基础,一步一个脚印的来,不能投机取巧,做研究是最不可以投机取巧的。以上是我的理解。
第二块我宏观上想讲一下研究思想和态度,毕竟我们大家属于不同的专业,不能谈太多专业的东西。研究就像一 次长征,导师给你一个方向,这个方向导师也不一定吃的准,吃的准的让你去做那肯定是很一般的。越是吃不准的可能越是一个重要的方向,没有人做过。这就可能 导致这个方向不一定是行得通的,所以你要灵活执行。这个时候你不能死板地按导师的要求按部就班的去做,你非常需要独立思考,思考了你才找到你的方向能不能 做,需不需要调整,有时甚至是大的调整,这是和长征第一个相似的地方。第二个相似的地方是,目标你需要调整,但一定要明确。你需要明确你要调整的结果是什 么,为什么要调整。然后你要有必胜的信念,特别是做大的未知的方向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如果你相信你这个东西是好的,那就要坚持下去。我 这里想讲一下四渡赤水,关于这个长征故事,刘老师肯定比我懂得更多。四渡赤水从军事的角度来说,我觉得它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战役,它实现了从被敌人牵着走到 牵着敌人走这样一个转变,做研究也可能是这样,因为一个事情要反反复复好几次。重要的是,你不要让导师牵着鼻子走,因为是你在做研究,导师只是知道其中的 一些方面,他不可能比你更清楚。也就是说你需要自己主动地去做研究。
这方面我想给大家讲几个故事。第一个是爱因斯坦的成绩单,大家或许听过 爱因斯坦三个小板凳的传说,根据我的考证,这完全是杜撰的。爱因斯坦从小到大成绩一直非常出色,不是大家想象的三个小板凳那样。这是他的高中成绩单,瑞典 1898年,满分是6分,你们可以看到他的成绩是非常出色的。
第二个小故事是石墨烯,Geim是俄罗斯人,不论是他去英国还是美国都会碰到国籍的问题,所以一开始处境也是非常的艰难,没有研究经费。他想大家都在做碳 纳米管,这个东西很热,我为什么一定也要跟大家一样去做它呢?我能不能把碳纳米管打开看看会怎么样?然后他就开的脑筋来做这个事。开拓一个新的领域肯定或 遇到很多很多的困难,但是如果你觉得他值得去做,就不要轻易放弃。Novoselov只比我大两岁。他们两个人,Geim顶住了来自经费、考核等方面所有 的压力,而Novoselov则非常认真地去做研究,这一点和研究生阶段是非常相似的,什么经费呀都是导师在做,你需要做的是一心一意地做研究。石墨烯是 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这个学物理的都应该知道,学化学、材料的也应该知道,这里我就不做点评了。
第三个是,它是诺贝尔化学奖,关于它的发现,你去考证,在nature nanotechnology 专门有篇文章,你去看看挺有趣的,有时候对大家做研究会有一些借鉴。最先发现是埃克森公司的三个人,他们做完、发了一篇很一般的文章,然后Smalley看到了,他觉得这个东西很有趣,他就买了跟埃克森公司一样的仪器,按照一样的方法得到了,这是他们在nature上发表的文章,画了一个足球和实验示意图,copy埃克森公司的,然后一张质谱图。就这样一篇文章,他获得了诺贝尔奖,为什么 呢?回过头来看看,你需要知道什么东西是金子、什么是沙子。埃克森公司的人把它当沙子一样扔掉了,而Smalley则做了一系列研究来了解 的性质。所以你要做研究的有心人,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
第四个讲讲白矮星的发现者钱得拉塞卡,我为什么知道这个人呢?在40、50年代,他每天开车3个小时去给一个班上课,风雨无阻,那个班只有2个人,那2个人后来都获得了诺贝尔奖,他们是杨振宁和李政道。所以我知道这个人名字,他是一位 印度裔科学家,他还有个叔叔非常厉害,也获得过诺贝尔将,那就是拉曼。
最后一个故事讲讲朗道,他说过一句话:“漂亮的姑娘是谁?”我在给本 科生上课的时候问过他们这句话中漂亮的姑娘是谁,他们说是居里夫人。朗道的漂亮的姑娘是指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他说漂亮的姑娘都已经被别人带走了,那我就做 点别的吧!科学家有两类,一类是按部就班的,A推出B,B推出C,C推出D,最后得到一个伟大的发现;另一类就是像朗道和玻尔那样的,他们拿到一个东西不 做分析不做推测而是凭直觉,一眼就看出结果,他们是怪才,这类科学家是极其罕见的。他最后做的东西的重要性虽然比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重要性大大降低,但他 非常专心的去做,最后得到了诺贝尔奖。有一个“朗道十件”,这个学物理的人应该知道。这是他生日的时候,别人送给他的一块刻写了他做出的十件大贡献的板。他做了很多成果,基本上是做一行就做到最好,做一行爱一行,全力以赴。这是朗道的一个优点,我觉得这点是非常重要的,不能做一行扔掉一行。朗道的另外一个 优点是敢于挑战权威。有一次爱因斯坦做报告,我刚才讲过,朗道凭直觉就能看到很多东西的结论,他直接就说爱因斯坦的方程是不对的,后来爱因斯坦想了半天,觉得朗道是对的。你想那个时候爱因斯坦是绝对的权威,而朗道才不过是个小伙子,站起来就敢指出权威的错误,我觉得做研究就需要这种勇气。他做得不对的一 点,这个故事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1956年,苏联物理学家沙皮罗已经发现了宇称不守恒,他当时也写了论文,然后给朗道看,因为那个时候发表论文是需要 人推荐的,朗道觉得这个东西不可能,匀称应该是守恒的,把论文丢在一边。几个月后,杨振宁和李政道就发表了宇称不守恒的论文,这让人觉得非常可惜。回过头 来看,除了朗道的学霸作风外,沙皮罗也应该反思,认为自己的东西是对的为什么不敢坚持呢?朗道说错了,他也是可以发表论文的。这里有一个正面的例子,就是 前面提到的那个印度人,他获得诺贝尔奖的成果是在30年代做出来的,当时他在剑桥大学,但他的成果不被当时的一个天文学的权威认可,那个权威每次开会都批 判他,但他一直坚持自己的观点,后来他去了美国,那个反对他的权威也去世了,80年代获得了诺贝尔奖。有一次我在网上看到了一个有趣的说法:新的理论战胜 旧的理论不是因为新的理论的人说服了旧的理论的人,而是因为旧的理论的人死了,新的理论的人教育了下一代。所以,我一直跟学生强调一点:要锻炼身体,不锻 炼身体不行,我给大家举过很多例子,包括双螺旋的发现,最先做出来的是一位女科学家,她追求完美,一直没有发表,后来英年早逝,发诺贝尔奖的时候她已经去 世了,没有机会得诺贝尔奖。
刚才讲的是仰望星空的话,接下来讲讲怎样开展实验工作,这是我个人的一些感想。要有做它你就把他做到最好的心态,得出的实验结果也要有正面的态度,你希望它是A,可能结果是一个-A,很多时候,相反的结果也是很重要的,甚至更重要。有 一次,我听一个报告,也是一个大科学家,他说:“你得到一个相反的结果,很可能就要做出一个重大的发现。”要把你的精力放在一些大的科学问题上,不要纠缠 于一些细节。还有,要做大量的实验,如果你的实验连自己都说服不了,即使发表了文章,行家一眼就能看出你的工作质量,当你以后发展得很好的时候,这对你的 声誉会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实验要做得多一些,这样你才能更了解自己的工作是怎么回事。当然,有很多实验失败是找不出原因的,我做阴离子聚合的时候,一直 找不出为什么做不出来,后来有一天突然做出来了,后来就一直做得出来。所以,有时候失败的原因太多,找不出来,那么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去重复它。我觉得实验 科学就是这样,你需要勤奋地去做,做出来是有一定的概率的。茅以升先生说过:“勤奋是成功之母。”大家到了读研究生阶段,都很聪明,你能比别人做得更好就 在于你付出的更多。
要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这方面我自己非常糟糕,也吃了很多亏。我在复旦读硕士的时候,做了很多 工作,还有一些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大家都知道写论文是有一定的滞后性,由于实验记录本很糟糕,出国后再来看这些实验数据,想不起来是这些数据是在什么样的 条件下得到的,实验条件不好写导致不能发表文章,因为条件是不能乱写的,否则别人重复不
出来,那就是造假。当时我觉得这些实验条件我肯定是记得住的,当时 也确实记得住,重复实验的时候也不需要看实验记录本,但是人的记忆总是有一定局限性的,过了一年后就有些搞不清楚了,这个时候你就不能发表文章了,损失就 大了。所以要养成一个好的实验习惯。我特意去找了一下做得好的实验记录。我认为,做实验科学,必须要有两个实验记录本,一个是计划本,一个是记录本。计划本就是实验之前的一个计划,我明天要做什么,我一个星期之后要做什么等等,然后还要思考一下做这些实验需要多少时间,有哪些步骤,需要 注意哪些事项等等,这样的话你做实验的思路会很清晰,这样一来可以提高效率,也可以增加实验安全,做实验没有计划,手忙脚乱很容易出安全事故。做实验的时 候,更要仔细,每一步都要写得很清楚,应该包括时间、温度、天气,中国的实验室和美国的不一样,不是恒温的,这些都是有影响的。这样记录好了,你写论文也 会非常方便,因为都写好了呀!你写毕业论文或发表论文的时候都会非常快,别人重复你的实验也会很有效率,这点我极力向大家推荐。
第三篇:彭慧娟-管道评估-定稿.doc
管道评估与标识区分对食管癌术后置管并发症的影响
分析
彭慧娟 叶京英
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 胸心外科
241000 【摘要】 目的 探讨管道评估和标识区分对降低食管癌术后置管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科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全麻实施食管癌手术患者95例,其中49例实施管道评估和标识区分等作为研究组,46例实施常规护理措施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管道护理方法,研究组实施常规护理加管道评估、标识颜色区分及床头插警示卡等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对照组管道滑脱、管道堵塞、管道连接错误及管道受压折叠比例等术后置管并发症发生率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评估基础上行管道标识颜色区分及床头插警示卡等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食管癌术后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保障患者诊疗安全,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 食管癌手术;管道评估;标识区分;警示卡;并发症
食管癌,是消化道常见癌肿,其病死率仅次于胃癌[1],手术是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方法 [2]。食管癌根治术手术时间长,吻合口多,术后会放置多根管道,对患者生理功能影响大且易出现并发症,因而各种管道护理是食管癌术后护理工作的重要部分;加强管道护理的安全性,保证各引流管通畅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我科在评估基础上行管道标识颜色区分及床头插警示卡等护理干预,有效降低了食管癌术后置管并发症发生率,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 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全麻下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95例,其中49例实施管道评估和标识区分等护理措施作为研究组,46例实施常规护理措施作为对照组。研究组男性43例,女性6例,年龄36岁~83岁,平均(64.45±11.24岁);对照组男性41例,女性5例,年龄46岁~78岁,平均(62.18±10.67岁)0。两组患者间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
1.2.1对照组 按常规管道护理方法,进行白色管道标识的黏贴,妥
善固定各管道,防止扭曲、折叠及滑脱。口头向患者及家属进行管道安全的宣教,按时更换引流瓶、袋,做好各引流管的常规护理。对患者和家属掌握和配合情况及出现的问题给予随机指导。
1.2.2研究组 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管道评估、标识颜色区分及床头插警示卡等护理措施。
1.2.2.1 管道的分类 将各引流管分为三类:有潜在危及生命安全的管道(Ⅰ类导管),如胸腔闭式引流管(胸引管)等;无潜在危及生命但有潜在引起严重并发症而影响预后的管道(Ⅱ类导管),如腹腔引流管、深静脉置管、鼻胃管等;无潜在危及生命安全或引发严重并发症的管道(Ⅲ类导管),如保留导尿管、胃管、吸氧管等。1.2.2.2 管道安全宣教工作 术前责任护士至病人床边宣教置管的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采用口头加图文并茂的方式让患者及家属高度重视管道安全的重要性,如鼻胃管的置入对其术后营养支持的至关重要[3]。
1.2.2.3管道的评估 患者术后返回病房,责任护士对患者留置的各管道进行评估,根据管道的分类结果选择相应颜色的标识[4],Ⅰ类导管采用红色标识,红色醒目提醒护士高度关注[5];Ⅱ、Ⅲ类导管采用蓝色标识,将标识对折粘贴在各引流管下方位置上。分别将置管的名称、日期和深度写在标识上,便于观察和记录。床头插警示卡,警示护患双方,规避风险。
1.2.2.4 强化宣教指导 术后责任护士再次向患者及家属宣教置管的意义及注意事项,多与患者交流,了解其感受[6]。责任护士指导其翻身活动时如何妥善放置管道,防止受压、滑脱。并在细节处给病人予以帮助,时刻关注患者的需求[7]。
1.2.2.5提高护士管道安全防范理念 每日护士长及资深护士定时检查全面评估导管固定、通畅、标识、深度等情况,胃管、颈部负压引流管连接负压球,保持有效负压状态,以利引流。深静脉置管在固定时应注意,在穿刺点和固定点间要有一定弧度,以防牵拉或重力致脱管[8]。对于各类管道上的标识要注意保护,标识不清及时更换。对固
定不妥的管道重新固定,做好交班。巡视观察时体现预见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必要时报告医师给予处理。
1.2.2.6 针对性的指导:及时了解患者及家属对导管注意事项的掌握情况,针对不同患者不正确之处,对注意事项掌握情况及依从性欠佳不配合的患者和家属再次耐心指导,采用图片提醒和现场示范等方式,使其正确掌握,配合治疗和护理,减少术后置管并发症的发生。1.3 评价方法 比较两组术后置管并发症如:管道滑脱、连接错误、管道堵塞、管道受压及折叠等项内容。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
研究组发生管道滑脱、管道堵塞、管道连接错误及管道受压折叠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置管并发症比较[例(%)] 组别 例数 管道滑脱 管道堵塞 连接错误 管道受压及折叠 合计 研究组 49 2(4.08)1(2.04)0(0.00)4(8.16)7(14.28)对照组 46 7(15.22)4(8.70)3(6.52)11(23.91)25(54.35)х2 __值 3.93
3.95
4.02 4.21 5.78 P值 0.03 0.03 0.02 0.02 0.02 3 讨论
食管癌术后需留置胸引管、胃管、鼻胃管、颈部负压引流管及腹腔引流管、导尿管、吸氧管等多种管道,易发生术后置管并发症。临床护士护理工作量大,诸事繁琐,日夜倒班,有文献报道[9]早期起床活动阶段、夜间尤其是大夜班是手术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高发时段,为了确保责任护士对每位患者的管道做到心中有数,实施管道评估、标识颜色区分、床头插警示卡及针对性指导等护理干预措施,对重点患者更要加强观察和巡视[10],使每位护士有明确醒目的、重点的观察
内容,能够及早预测到护理风险并予以规避,提高护士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实施管道评估、标识颜色区分及床头插警示卡等护理措施后护士对各种管道的认知水平得到了提高, 增强了护士对食管癌术后患者管道护理风险识别的能力及责任心,运用正确的护理措施,有效降低了术后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本组结果显示,对照组术后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通过实施上述各项护理干预措施后,提高了护士对管道护理风险的防范理念,有效降低术后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护士主动服务意识及护理工作满意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辜小花,曾光蓉.食道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1,9(18):82-83.
[2]李德关,李永翔.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手术治疗进展[J].安徽医学,2014,35(6):854-857.[3]荚从正,张建群,谭林,等.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J].安徽医学,2013,34(4):426-427.[4]何乾峰,李娜,张雪萍,等.颜色分类标识在动静脉置管外瘘导管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1,25(2C):541.[5]胡萍华,任爱芳,柯华晨.管道标识在普外科各种管道中的运用探究[J].医学信息,2015,28(2):121-122.[6]顾爱红,葛含天.护理风险干预对颅脑术后留置导管安全的影响[J].中国临床护理,2013,5(3):213-214.[7]方希敏,包向燕.身体约束在ICU的应用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0):1031-1033.[8]唐小平,许叶华.集束干预措施对非计划性拔管率的影响[J].临床护理杂志,2013,12(4):34-36.[9]郑艳,林旭波,邵文娟,等,普外科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临床特
征分析与对策[J].护理学报,2011,18(1A):52-54.[10]毕丽,张丽萍,林丹.心胸外科术后患者多管道安全管理的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4,14(5):363-364.
第四篇:彭慧慧 班班通心得
班班通信息融合心得体会
向阳中心小学
彭慧慧
使用班班通资源,方便了我的教学,在课堂上,我可以为学生呈现更多的学习资源,无论是相关视频还是相关资料,都方便快捷,而且资源呈现的方式是大屏幕,教室里的学生都可以看到,字体大,学生看得更清晰,动态的教学设计更代替老师干巴巴的语言描述。直观展示更有效,对学生的视觉、听觉都有很大的冲击力。
而我也利用班班通这一有效的资源,向学生展示一个有用、有效的学习空间,让学生了解如何通过网络查找资料、整理资料,可以很有效的帮助学生有效的使用网络、利用网络进行学习,而不是利用网络来玩游戏。
班班通的资源丰富,我去年任教的学科有语文和品德,以往上课时,都是老师干巴巴的说教,而今通过班班通也可以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多彩的世界,信息知识量进一步扩大,了解的内容也更丰富,即使有些问题不是很清楚的或者学生有更多的疑问,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查找,及时解决疑难问题。
在备好课的前提下,对自己有用的资源合理利用,删除那些无用或多余的资源,要做到心中有数,唯有如此,才能更好的发挥班班通的功能。
我任教的有语文学科,我认为班班通的课件不是每课必用的,教师要能筛选,增减内容,我就将自己设计的课件进行上传,因为那是适合我的,只有适合的东西才是值得利用的。语文学科有朗读、背诵
等隐性的知识,这些只是通过课件是无法学习到的,只有学生反复去读,反复体会,才能印象深刻,所以在我的课堂上我绝不让课件泛滥,必要时关掉课件,让学生注意听、认真读、用心悟,反复斟酌和思考,比直观的课件更有效。
任何东西利弊都会转化,尽可能发挥利的一面,为学生展现一个既丰富多彩又有自己感悟的课堂。
第五篇:重做一次研究生
:
这个题目我非常喜欢,因为这个题目,对大家多少都有实际的帮助。如果下次我必须再登台演讲,我觉得这个题目还可以再发挥一两次。我是台大历史研究所毕业的,所以我的硕士是在台大历史研究所,我的博士是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取得的。我想在座的各位有硕士、有博士,因此我以这两个阶段为主,把我的经验呈现给各位。
我从来不认为我是位有成就的学者,我也必须跟各位坦白,我为了要来做这场演讲,在所里碰到刚从美国读完博士回来的同事,因为他们刚离开博士生的阶段,比较有一些自己较独特的想法,我就问他:「如果你讲这个问题,准备要贡献什么?」结合了他们的意见,共同酝酿了今天的演讲内容,因此这里面不全是我一个人的观点。虽然我的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都出版了,但不表示我就是一个成功的研究生,因为我也总还有其它方面仍是懵懵懂懂。我的硕士论文是二十年前时报出版公司出版的,我的博士论文是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的。你说有特别好吗?我不敢乱说。我今天只是综合一些经验,提供大家参考。
一、研究生与大学生的区别
首先跟大家说明一下研究生和大学生的区别。大学生基本上是来接受学问、接受知识的,然而不管是对于硕士时期或是博士时期的研究而言,都应该准备要开始制造新的知识,我们在美国得到博士学位时都会领到看不懂的毕业证书,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我问了一位懂拉丁文的人,上面的内容为何?他告诉我:「里头写的是恭喜你对人类的知识有所创新,因此授予你这个学位。」在中国原本并没有博硕士的学历,但是在西方他们原来的用意是,恭贺你已经对人类普遍的知识有所创新,这个创新或大或小,都是对于普遍的知识有所贡献。这个创新不会因为你做本土与否而有所不同,所以第一个我们必须要很用心、很深刻的思考,大学生和研究生是不同的。
(一)选择自己的问题取向,学会创新
你一旦是研究生,你就已经进入另一个阶段,不只是要完全乐在其中,更要从而接受各种有趣的知识,进入制造知识的阶段,也就是说你的论文应该有所创新。由接受知识到创造知识,是身为一个研究生最大的特色,不仅如此,还要体认自己不再是个容器,等着老师把某些东西倒在茶杯里,而是要开始逐步发展和开发自己。做为研究生不再是对于各种新奇的课照单全收,而是要重视问题取向的安排,就是在硕士或博士的阶段里面,所有的精力、所有修课以及读的书里面都应该要有一个关注的焦点,而不能像大学那般漫无目标。大学生时代是因为你要尽量开创自己接受任何东西,但是到了硕士生和博士生,有一个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完成论文,那篇论文是你个人所有武功的总集合,所以这时候必须要有个问题取向的学习。
(二)尝试跨领域研究,主动学习
提出一个重要的问题,跨越一个重要的领域,将决定你未来的成败。我也在台大和清华教了十几年的课,我常常跟学生讲,选对一个领域和选对一个问题是成败的关键,而你自己本身必须是带着问题来探究无限的学问世界,因为你不再像大学时代一样泛滥无所归。所以这段时间内,必须选定一个有兴趣与
关注的主题为出发点,来探究这些知识,产生有机的循环。由于你是自发性的对这个问题产生好奇和兴趣,所以你的态度和大学部的学生是截然不同的,你慢慢从被动的接受者变成是一个主动的探索者,并学会悠游在这学术的领域。
我举一个例子,我们的中央研究院院长李远哲先生,得了诺贝尔奖。他曾经在中研院的周报写过几篇文章,在他的言论集里面,或许各位也可以看到,他反复提到他的故事。他是因为读了一个叫做马亨教授的教科书而去美国柏克莱大学念书,去了以后才发现,这个老师只给他一张支票,跟他说你要花钱你尽量用,但是从来不教他任何东西。可是隔壁那个教授,老师教很多,而且每天学生都是跟着老师学习。他有一次就跟那个老师抱怨:「那你为什么不教我点东西呢?」那个老师就说:「如果我知道结果,那我要你来这边念书做什么?我就是因为不知道,所以要我们共同探索一个问题、一个未知的领域。」他说其实这两种教法都有用处,但是他自己从这个什么都不教他,永远碰到他只问他「有没有什么新发现」的老师身上,得到很大的成长。所以这两方面都各自蕴含深层的道理,没有所谓的好坏,但是最好的方式就是将这两个方式结合起来。我为什么讲这个故事呢?就是强调在这个阶段,学习是一种「self-help」,并且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self-help」,而不能再像大学时代般,都是纯粹用听的,这个阶段的学习要基于对研究问题的好奇和兴趣,要带着一颗热忱的心来探索这个领域。
然而研究生另外一个重要的阶段就是 Learn how to learn,不只是学习而已,而是学习如何学习,不再是要去买一件很漂亮的衣服,而是要学习拿起那一根针,学会绣出一件漂亮的衣服,慢慢学习把目标放在一个标准上,而这一个标准就是你将来要完成硕士或博士论文。如果你到西方一流的大学去读书,你会觉得我这一篇论文可能要和全世界做同一件问题的人相比较。我想即使在台湾也应该要有这样的心情,你的标准不能单单只是放在旁边几个人而已,而应该是要放在领域的普遍人里面。
你这篇文章要有新的东西,才算达到的标准,也才符合到我们刚刚讲到那张拉丁文的博士证书上面所讲的,有所贡献与创新。二、一个老师怎么训练研究生
第二个,身为老师你要怎么训练研究生。我认为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训练,哪怕是自然科学的训练,到研究生阶段应该更像师徒制,所以来自个人和老师、个人和同侪间密切的互动和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跟大学部坐在那边单纯听课,听完就走人是不一样的,相较之下你的生活应该要和你所追求的知识与解答相结合,并且你往后的生活应该或多或少都和这个探索有相关。
(一)善用与老师的伙伴关系,不断 Research
我常说英文research这个字非常有意义,search是寻找,而research是再寻找,所以每个人都要research,不断的一遍一遍再寻找,并进而使你的生活和学习成为一体。中国近代兵学大师蒋百里在他的兵学书中曾说:「生活条件要跟战斗条件一致,近代欧洲凡生活与战斗条件一致者强,凡生活与战斗条件不一致者弱。」我就是藉由这个来说明研究生的生活,你的生活条件与你的战斗条件要一致,你的生活是跟着老师与同学共同成长的,当中你所听到的每一句话,都可能带给你无限的启发。
回想当时我在美国念书的研究生生活,只要随便在楼梯口碰到任何一个人,他都有办法帮忙解答你语言上的困难,不管是英文、拉丁文、德文、希腊文……等。所以能帮助解决问题的不单只是你的老师,还包括所有同学以及学习团体。你的学习是跟生活合在一起的。当我看到有学生呈现被动或是懈怠的时候,我就会用毛泽东的「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来跟他讲:「作研究生不是请客吃饭。」
(二)藉由大量阅读和老师提点,进入研究领域
怎样进入一个领域最好,我个人觉得只有两条路,其中一条就是让他不停的念书、不停的报告,这是进入一个陌生的领域最快,又最方便的方法,到最后不知不觉学生就会知道这个领域有些什么,我们在不停念书的时候常常可能会沉溺在细节里不能自拔,进而失去全景,导致见树不见林,或是被那几句英文困住,而忘记全局在讲什么。藉由学生的报告,老师可以讲述或是厘清其中的精华内容,经由老师几句提点,就会慢慢打通任督二脉,逐渐发展一种自发学习的能力,同时也知道碰到问题可以看哪些东西。就像是我在美国念书的时候,我修过一些我完全没有背景知识的国家的历史,所以我就不停的念书、不停的逼着自己吸收,而老师也只是不停的开书目,运用这样的方式慢慢训练,有一天我不再研究它时,我发现自己仍然有自我生产及蓄发的能力,因为我知道这个学问大概是什么样的轮廓,碰到问题也有能力可以去查询相关的资料。所以努力让自己的学习产生自发的延展性是很重要的。
(三)循序渐进地练习论文写作
到了硕士或博士最重要的一件事,是完成一篇学位论文,而不管是硕士或博士论文,其规模都远比你从小学以来所受的教育、所要写的东西都还要长得多,虽然我不知道教育方面的论文情况是如何,但是史学的论文都要写二、三十万字,不然就是十几二十万字。写这么大的一个篇幅,如何才能有条不紊、条理清楚,并把整体架构组织得通畅可读?首先,必须要从一千字、五千字、一万字循序渐进的训练,先从少的慢慢写成多的,而且要在很短的时间内训练到可以从一万字写到十万字。这么大规模的论文谁都写得出来,问题是写得好不好,因为这么大规模的写作,有这么许多的脚注,还要注意首尾相映,使论述一体成型,而不是散落一地的铜钱;是一间大礼堂,而不是一间小小分割的阁楼。为了完成一个大的、完整的、有机的架构模型,必须要从小规模的篇幅慢慢练习,这是一个最有效的办法。
因为受计算机的影响,我发现很多学生写文章能力都大幅下降。
写论文时很重要的一点是,文笔一定要清楚,不要花俏、不必漂亮,「清楚」是最高指导原则,经过慢慢练习会使你的文笔跟思考产生一致的连贯性。我常跟学生讲不必写的花俏,不必展现你散文的才能,因为这是学术论文,所以关键在于要写得非常清楚,如果有好的文笔当然更棒,但那是可遇不可求的,文彩像个人的生命一样,英文叫style,style本身就像个人一样带有一点点天生。因此最重要的还是把内容陈述清楚,从一万字到最后十万字的东西,都要架构井然、论述清楚、文笔清晰。
我在念书的时候,有一位欧洲史、英国史的大师Lawrence Stone,他目前已经过世了,曾经有一本书访问十位最了不起的史学家,我记得他在访问中说了一句非常吸引人注意的话,他说他英文文笔相当好,所以他一辈子没有被退过稿。因此文笔清楚或是文笔好,对于将来文章可被接受的程度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内容非常重要,有好的表达工具更是具有加分的作用,但是这里不是讲究漂亮的style,而是论述清楚。
三、研究生如何训练自己
(一)尝试接受挑战,勇于克服
研究生如何训练自己?就是每天、每周或每个月给自己一个挑战,要每隔一段时间就给自己一个挑战,挑战一个你做不到的东西,你不一定要求自己每次都能顺利克服那个挑战,但是要努力去尝试。我在我求学的生涯中,碰到太多聪明但却一无所成的人,因为他们很容易困在自己的障碍里面,举例来说,我在普林斯顿大学碰到一个很
聪明的人,他就是没办法克服他给自己的挑战,他就总是东看西看,虽然我也有这个毛病,可是我会定期给我自己一个挑战,例如:我会告诉自己,在某一个期限内,无论如何一定要把这三行字改掉,或是这个礼拜一定要把这篇草稿写完,虽然我仍然常常写不完,但是有这个挑战跟没这个挑战是不一样的,因为我挑战三次总会完成一次,完成一次就够了,就足以表示克服了自己,如果觉得每一个礼拜的挑战,可行性太低,可以把时间延长为一个月的挑战,去挑战原来的你,不一定能做到的事情。不过也要切记,硕士生是刚开始进入这一个领域的新手,如果一开始问题太小,或是问题大到不能控制,都会造成以后研究的困难。
(二)论文的写作是个训练过程,不能苛求完成精典之作
各位要记得我以前的老师所说的一句话:「硕士跟博士是一个训练的过程,硕士跟博士不是写经典之作的过程。」我看过很多人,包括我的亲戚朋友们,他之所以没有办法好好的完成硕士论文,或是博士论文,就是因为他把它当成在写经典之作的过程,虽然事实上,很多人一生最好的作品就是硕士论文或博士论文,因为之后的时间很难再有三年或六年的时间,沉浸在一个主题里反复的耕耘,当你做教授的时候,像我今天被行政缠身,你不再有充裕的时间好好探究一个问题,尤其做教授还要指导学生、上课,因此非常的忙碌,所以他一生最集中又精华的时间,当然就是他写博士、或是硕士论文的时候,而那一本成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也就一点都不奇怪了。
但不一定要刻意强求,要有这是一个训练过程的信念,应该清
楚知道从哪里开始,也要知道从哪里放手,不要无限的追下去。当然我不是否认这个过程的重要性,只是要调整自己的心态,把论文的完成当成一个目标,不要成为是一种的心理障碍或是心理负担。这方面有太多的例子了,我在普林斯顿大学念书的时候,那边旧书摊有一位非常博学多文的旧书店老板,我常常赞叹的对他说:「你为什么不要在大学做教授。」他说:「因为那篇博士论文没有写完。」原因在于他把那个博士论文当成要写一本经典,那当然永远写不完。如果真能写成经典那是最好,就像美丽新境界那部电影的男主角JohnNash一样,一生最大的贡献就是博士那二十几页的论文,不过切记不要把那个当作是目标,因为那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应该要坚定的告诉自己,所要完成的是一份结构严谨、论述清楚与言之有物的论文,不要一开始就期待它是经典之作。如果你期待它是经典之作,你可能会变成我所看到的那位旧书摊的老板,至于我为什么知道他有那么多学问,是因为那时候我在找一本书,但它并没有在旧书店里面,不过他告诉我:「还有很多本都跟他不相上下。」后来我对那个领域稍稍懂了之后,证明确实如他所建议的那般。一个旧书店的老板精熟每一本书,可是他就是永远无法完成,他梦幻般的学位论文,因为他不知道要在哪里放手,这一切都只成为空谈。
(三)论文的正式写作 1.学习有所取舍
到了写论文的时候,要能取也要能舍,因为现在信息爆炸,可以看的书太多,所以一定要建构一个属于自己的知识树,首先,要有
一棵自己的知识树,才能在那棵树挂相关的东西,但千万不要不断的挂不相关的东西,而且要慢慢的舍掉一些挂不上去的东西,再随着你的问题跟关心的领域,让这棵知识树有主干和枝叶。然而这棵知识树要如何形成?第一步你必须对所关心的领域中,有用的书籍或是数据非常熟悉。
2.形成你的知识树
我昨天还请教林毓生院士,他今年已经七十几岁了,我告诉他我今天要来作演讲,就问他:「你如果讲这个题目你要怎么讲?」他说:「只有一点,就是那重要的五、六本书要读好几遍。」因为林毓生先生是海耶克,还有几位近代思想大师在芝加哥大学的学生,他们受的训练中很重要的一部份是精读原典。这句话很有道理,虽然你不可能只读那几本重要的书,但是那五、六本书将逐渐形成你知识树的主干,此后的东西要挂在上面,都可以参照这一个架构,然后把不相干的东西暂放一边。生也有涯,知也无涯,你不可能读遍天下所有的好书,所以要学习取舍,了解自己无法看遍所有有兴趣的书,而且一但看遍所有有兴趣的书,很可能就会落得普林斯顿街上的那位旧书店的老板一般,因为阅读太多不是自己所关心的领域的知识,它对于你来说只是一地的散钱。3.掌握工具
在这个阶段一定要掌握语文与合适的工具。要有一个外语可以非常流畅的阅读,要有另外一个语文至少可以看得懂文章的标题,能学更多当然更好,但是至少要有一个语文,不管是英文、日文、法
文……等,一定要有一个语文能够非常流畅的阅读相关书籍,这是起码的前提。一旦这个工具没有了,你的视野就会因此大受限制,因为语文就如同是一扇天窗,没有这个天窗你这房间就封闭住了。为什么你要看得懂标题?因为这样才不会有重要的文章而你不知道,如果你连标题都看不懂,你就不知道如何找人来帮你或是自己查相关的数据。其它的工具,不管是统计或是其它的任何工具,你也一定要多掌握,因为你将来没有时间再把这样的工具学会。4.突破学科间的界线
应该要把跨学科的学习当作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但是跨学科涉及到的东西必须要对你这棵知识树有帮助,要学会到别的领域稍微偷打几枪,到别的领域去摄取一些概念,对于本身关心的问题产生另一种不同的启发,可是不要泛滥无所归。为什么要去偷打那几枪?近几十年来,人们发现不管是科学或人文,最有创新的部份是发生在学科交会的地方。为什么会如此?因为我们现在的所有学科大部分都在西方十九世纪形成的,而中国再把它转借过来。十九世纪形成这些知识学科的划分的时候,很多都带有那个时代的思想跟学术背景,比如说,中研院的李院长的专长就是物理化学,他之所以得诺贝尔奖就是他在物理和化学的交界处做工作。像诺贝尔经济奖,这二十年来所颁的奖,如果在传统的经济学奖来看就是旁门走道,古典经济学岂会有这些东西,甚至心理学家也得诺贝尔经济奖,连John Nash这位数学家也得诺贝尔经济奖,为什么?因为他们都在学科的交界上,学科跟学科、平台跟平台的交界之处有所突破。在平台本身、在学科原本最核心的
地方已经search太多次了,因此不一定能有很大的创新,所以为什么跨领域学习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常常一篇硕士论文或博士论文最重要、最关键的,是那一个统摄性的重要概念,而通常你在本学科里面抓不到,是因为你已经泡在这个学科里面太久了,你已经拿着手电筒在这个小仓库里面照来照去照太久了,而忘了还有别的东西可以更好解释你这些材料的现象,不过这些东西可遇而不可求。John Nash这一位数学家为什么会得诺贝尔数学奖?为什么他在赛局理论的博士论文,会在数十年之后得诺贝尔经济奖?因为他在大学时代上经济学导论的课,所以他认为数学可以用在经济方面来思考,而这个东西在一开始,他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大的用处。他是在数学和经济学的知识交界之处做突破。有时候在经济学这一个部分没有大关系,在数学的这一个部分也没有大关系,不过两个加在一起,火花就会蹦出来。5.论文题目要有延展性
对一个硕士生或博士生来说,如果选错了题目,就是失败,题目选对了,还有百分之七十胜利的机会。这个问题值得研
一、博一的学生好好思考。你的第一年其实就是要花在这上面,你要不断的跟老师商量寻找一个有意义、有延展性的问题,而且不要太难。我在国科会当过人文处长,当我离开的时候,每次就有七千件申请案,就有一万四千个袋子,就要送给一万四千个教授审查。我当然不可能看那么多,可是我有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看申诉。有些申诉者认为:「我的研究计划很好,我的著作很好,所以我来申诉。」申诉通过的大概
只有百分之十,那么我的责任就是在百分之九十未通过的案子正式判决前,再拿来看一看。有几个印象最深常常被拿出来讨论的,就是这个题目不必再做了、这个题目本身没有发展性,所以使我更加确认选对一个有意义、有延展性、可控制、可以经营的题目是非常重要的。
我的学生常常选非常难的题目,我说你千万不要这样,因为没有人会仔细去看你研究的困难度,对于难的题目你要花更多的时间阅读史料,才能得到一点点东西;要挤很多东西,才能筛选出一点点内容,所以你最好选择一个难易适中的题目。
我写过好几本书,我认为我对每一本书的花的心力都是一样,虽然我写任何东西我都不满意,但是在过程中我都绞尽脑汁希望把他写好。目前为止很多人认为我最好的书,是我二十几岁刚到史语所那一年所写的那本书。我在那本书花的时间并不长,那本书的大部分的稿子,是我和许添明老师同时在当兵的军营里面写的,而且还是用我以前旧的笔记写的。
大陆这些年有许多出版社,反复要求出版我以前的书,尤其是这一本,我说:「不行。」因为我用的是我以前的读书笔记,我怕引文有错字,因为在军队营区里面随时都要出操、随时就要集合,手边又没有书,怎么可能好好的去核对呢?而如果要我重新校正一遍,又因为引用太多书,实在没有力气校正。
为什么举这个例子呢?我后来想一想,那本书之所以比较好,可能是因为那个题目可延展性大,那个题目波澜起伏的可能性大。很多人都认为,我最好的书应该是剑桥大学出的那一本,不过我认为我
最好的书一定是用中文写的,因为这个语文我能掌握,英文我没办法掌握得出神入化。读、写任何语文一定要练习到你能带着三分随意,那时候你才可以说对于这一个语文完全理解与精熟,如果你还无法达到三分的随意,就表示你还在摸索。
回到我刚刚讲的,其实每一本书、每一篇论文我都很想把它写好。但是有些东西没办法写好,为什么?因为一开始选择的题目不够好。因此唯有选定题目以后,你的所有训练跟努力才有价值。我在这里建议大家,选题的工作要尽早做,所选的题目所要处理的材料最好要集中,不要太分散,因为硕士生可能只有三年、博士生可能只有五年,如果你的材料太不集中,读书或看数据可能就要花掉你大部分的时间,让你没有余力思考。而且这个题目要适合你的性向,如果你不会统计学或讨厌数字,但却选了一个全都要靠统计的论文,那是不可能做得好。
6.养成遵照学术格式的写作习惯
另一个最基本的训练,就是平时不管你写一万字、三万字、五万字都要养成遵照学术规范的习惯,要让他自然天成,就是说你论文的脚注、格式,在一开始进入研究生的阶段就要培养成为你生命中的一个部份,如果这个习惯没有养成,人家就会觉得这个论文不严谨,之后修改也要花很多时间,因为你的论文规模很大,可能几百页,如果一开始弄错了,后来再重头改到尾,一定很耗时费力,因此要在一开始就养成习惯,因为我们是在写论文而不是在写散文,哪一个逗点应该在哪里、哪一个书名号该在哪里、哪一个地方要用引号、哪一个
要什么标点符号,都有一定的规定,用中文写还好,用英文有一大堆简称。在1960年代台湾知识还很封闭的时候,有一个人从美国回来就说:「美国有个不得了的情形,因为有一个人非常不得了。」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得了,他说:「因为这个人的作品到处被引用。」他的名字就叫ibid。所谓ibid就是同前作者,这个字是从拉丁文发展出来的,拉丁文有一大堆简称,像et.al.就是两人共同编的。英文有一本The Chicago Manual of Style就是专门说明这一些写作规范。各位要尽早学会中英文的写作规范,慢慢练习,最后随性下笔,就能写出符合规范的文章。7.善用图书馆
图书馆应该是研究生阶段最重要的地方,不必读每一本书,可是要知道有哪些书。我记得我做学生时,新进的书都会放在图书馆的墙上,而身为学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把书名看一看。在某些程度上知道书皮就够了,但是这仍和打计算机是不一样的,你要实际上熟悉一下那本书,摸一下,看一眼目录。我知道现在从计算机就可以查到书名,可是我还是非常珍惜这种定期去browse新到的书的感觉,或去看看相关领域的书长成什么样子。中研院有一位院士是哈佛大学信息教授,他告诉我他在创造力最高峰的时候,每个礼拜都到他们信息系图书室里,翻阅重要的信息期刊。所以图书馆应该是身为研究生的人们,最熟悉的地方。不过切记不重要的不要花时间去看,你们生活在信息泛滥的时代,跟我生长在信息贫乏的时代是不同的,所以生长在这一个时代的你,要能有所取舍。我常常看我的学生引用一些三
流的论文,却引得津津有味,我都替他感到难过,因为我强调要读有用、有价值的东西。
8.留下时间,精致思考
还要记得给自己保留一些思考的时间。一篇论文能不能出神入化、能不能引人入胜,很重要的是在现象之上作概念性的思考,但我不是说一定要走理论的路线,而是提醒大家要在一般的层次再提升两三步,conceptualize你所看到的东西。真切去了解,你所看到的东西是什么?整体意义是什么?整体的轮廓是什么?千万不要被枝节淹没,虽然枝节是你最重要的开始,但是你一天总也要留一些时间好好思考、慢慢沉淀。conceptualize是一种非常难教的东西,我记得我念书时,有位老师信誓旦旦说要开一门课,教学生如何conceptualize,可是从来都没开成,因为这非常难教。我要提醒的是,在被很多材料和枝节淹没的时候,要适时跳出来想一想,所看到的东西有哪些意义?这个意义有没有广泛连结到更大层面的知识价值。
傅斯年先生来到台湾以后,同时担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所长及台大的校长。台大有个傅钟每小时钟声有二十一响、敲二十一次。以前有一个人,写了一本书叫《钟声二十一响》,当时很轰动。他当时对这二十一响解释是说:因为台大的学生都很好,所以二十一响是欢迎国家元首二十一响的礼炮。不久前我发现台大在每一个重要的古迹下面竖一个铜牌,我仔细看看傅钟下的解释,才知道原来是因
为傅斯年当台大校长的时候,曾经说过一句话:「人一天只有二十一个小时,另外三小时是要思考的。」所以才叫二十一响。我觉得这句话大有道理,可是我觉得三小时可能太多,因为研究生是非常忙的,但至少每天要留个三十分钟、一小时思考,想一想你看到了什么?学习跳到比你所看到的东西更高一点的层次去思考。9.找到学习的楷模
我刚到美国念书的时候,每次写报告头皮就重的不得了,因为我们的英文报告三、四十页,一个学期有四门课的话就有一百六十页,可是你连脚注都要从头学习。后来我找到一个好法,就是我每次要写的时候,把一篇我最喜欢的论文放在旁边,虽然他写的题目跟我写的都没关系,不过我每次都看他如何写,看看他的注脚、读几行,然后我就开始写。就像最有名的男高音Pavarotti唱歌剧的时候都会捏着一条手帕,因为他说:「上舞台就像下地狱,太紧张了。」他为了克服紧张,他有习惯性的动作,就是捏着白手帕。我想当年那一篇论文抽印本就像是我的白手帕一样,能让我开始好好写这篇报告,我学习它里面如何思考、如何构思、如何照顾全体、如何用英文作脚注。好好的把一位大师的作品读完,开始模仿和学习他,是入门最好的方法,逐步的,你也开始写出自己的东西。我也常常鼓励我的学生,出国半年或是一年到国外看看。像现在国科会有各式各样的机会,可以增长眼界,可以知道现在的餐馆正在卖些什么菜,回来后自己要作菜也才知道要如何着手。
四、用两条腿走路,练习培养自己的兴趣
最后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就是我们的人生是两只脚,我们不是靠一只脚走路。做研究生的时代,固然应该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学业上,探索你所要探索的那些问题,可是那只是你的一只脚,另外还有一只脚是要学习培养
一、两种兴趣。很多人后来会发现他的右脚特别肥重(包括我自己在内),也就是因为忘了培养左脚。很多很有名的大学者最后都陷入极度的精神困扰之中,就是因为他只是培养他的右脚,他忘了培养他的左脚,他忘了人生用两只脚走路,他少了一个小小的兴趣或嗜好,用来好好的调解或是排遣自己。
去年夏天,香港《亚洲周刊》要访问我,我说:「我不想接受访问,我不是重要的人。」可是后来他们还是把一个简单的对话刊出来了,里面我只记得讲了一段话:做一个研究生或一个学者,有两个感觉最重要--责任感与罪恶感。你一定要有很大的责任感,去写出好的东西,如果责任感还不够强,还要有一个罪恶感,你会觉得如果今天没有好好做几个小时的工作的话,会有很大的罪恶感。除非是了不得的天才,不然即使爱因斯坦也是需要很努力的。很多很了不得的人,他只是把所有的努力集中在一百页里面,他花了一千小时和另外一个人只花了十个小时,相对于来说,当然是那花一千个小时所写出来的文章较好。
所以为什么说要赶快选定题目?因为如果太晚选定一个题目,只有一年的时间可以好好耕耘那个题目,早点选定可以有二、三年耕耘那个题目,是三年做出的东西好,还是一年的东西好?如果我们的
才智都一样的话,将三年的努力与思考都灌在上面,当然比一年还要好。
五、营造卓越的大学,分享学术的氛围
现在很多人都在讨论,何谓卓越的大学?我认为一个好的大学,学校生活的一大部份,以及校园的许多活动,直接或间接都与学问有关,同学在咖啡厅里面谈论的,直接或间接也都会是学术相关的议题。教授们在餐厅里面吃饭,谈的是「有没有新的发现」?或是哪个人那天演讲到底讲了什么重要的想法?一定是沉浸在这种氛围中的大学,才有可能成为卓越大学。那种交换思想学识、那种互相教育的气氛不是花钱就有办法获得的。我知道钱固然重要,但不是唯一的东西。一个卓越的大学、一个好的大学、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表示里面有一个共同关心的焦点,如果没有的话,这个学校就不可能成为好的大学。
读完后深受启发。本来稀里糊涂,现在目标比较明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