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河北特岗教师报名条件
编辑:雨后彩虹 识别码:23-512073 1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6-08 09:37:37 来源:网络

第一篇:河北特岗教师报名条件

河北特岗教师报名条件

河北特岗教师的招聘对象和条件

1、招聘对象

(1)以高等师范院校和其他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本科及以上毕业生为主,可招少量应届师范类专业专科毕业生。

(2)取得教师资格,具有一定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年龄在30岁以下(1982年6月1日后出生)且与原就业单位解除了劳动协议或未就业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往届本科及以上毕业生。

报名者应同时符合教师资格条件要求和招聘岗位要求。

2、招聘对象的基本条件

(1)政治思想素质好,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教育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品行端正,遵纪守法,未受过任何纪律处分,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人师表,志愿服务农村义务教育。

(2)教师资格条件要求和招聘岗位要求。应聘初中教师特设岗位必须具有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及以上学历且取得初中及以上教师资格;应聘小学教师特设岗位,必须具有应届全日制普通高校师范类专业专科(含初中起点五年制初等教育专科)和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及以上学历且取得小学及以上教师资格;所学专业、取得的教师资格证书学科与应聘的特设岗位学科要相同或相近;非音乐、体育、美术、英语、信息技术(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不得报考上述学科的特设岗位;学前教育、幼儿教育专业专科毕业生不得报考特设岗位。

(3)普通话水平必须达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二级乙等及其以上标准,申报语文学科岗位应达到二级甲等及其以上标准,并取得《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

(4)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身体健康,五官端正,无传染性疾病,无精神病史,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

(5)参加过“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及以上大学生,参加招聘在笔试成绩中加5分。参加过半年以上实习支教的师范院校毕业生和本科二批及以上院校毕业生同等条件下优先。

特岗教师的招聘程序

特岗教师的招聘工作按下列程序进行:①公布岗位需求;②自愿报名;③资格审查;④考试考核;⑤岗前培训;⑥资格认定;⑦签订合同;⑧上岗任教。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科目

按地区有差异:一般指笔试考试科目,分为两种情况:

第 1 种内容为:专业基础知识 和 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教育法规、新课改等相关的教育理论知识。

第 2 种内容为:专业基础知识和公共基础知识。各占150分,总分300分。这个公共基础知识也有不同,有的地区就是指上面的教育理论知识,有的地区是指 文史 法律 数学 政治 时事等综合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大学思想政治课基础知识、时事政治、教育法律法规(《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

专业基础知识测试按考生报考的任教学科,分文科综合(语文、历史、地理)、理科综合(数学、物理、化学)、音体美(语文、数学及本专业)三类分别命题。河北特岗教师考试科目及内容

笔试内容为教育法律法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基本要求、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新课程理念。笔试没有指定的参考书目和考试大纲,主要考察应聘者从教的基本素质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试成绩总分为150分。

面试内容主要考察应聘者的学科知识、教育教学能力、教师基本素养、语言表达能力、仪表举止等,可以采取课堂试讲和答辩等形式。面试成绩总分为100分。

第二篇:2010河北特岗教师

河北省2010年国家特设岗位计划教师招聘办法

为全面贯彻落实《河北省2010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国家特设岗位计划实施方案》精神,做好我省2010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国家特设岗位计划(以下简称“特岗计划”)教师招聘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一、招聘原则

特岗教师招聘工作由省教育厅具体负责,采取公开招聘的方式,遵循“公开、公平、自愿、竞争、择优”和“三定”(定县、定校、定岗)原则。

二、招聘对象及条件

(一)招聘对象

1、以高等师范院校和其他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可招少量应届师范类专业专科毕业生。

2、取得教师资格,具有一定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年龄在30岁以下(1980年6月1日后出生)且与原就业单位解除了劳动协议或未就业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往届本科毕业生

3、报名者应同时符合教师资格条件要求和招聘岗位要求。

(二)招聘对象的基本条件

1、政治思想素质好,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热爱教育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品行端正,遵纪守法,未受过任何纪律处分,为人师表,身体健康,志愿服务农村义务教育。

2、特岗教师以招收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及以上毕业生为主,应聘的大学毕业生所学专业与应聘的岗位学科要相同或相近,获得国家大学英语等级考试6级及以上合格证书的非英语专业毕业生可以报考英语教师岗位。

3、参加过“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及以上大学生,参加选聘在笔试成绩中加5分。参加过半年以上实习支教的师范院校毕业生同等条件下优先。

三、招聘程序

(一)公布岗位需求

省教育厅于2010年5月30日前通过河北教师教育网(http://.cn)向社会

公布设岗县“特岗计划”教师岗位需求信息,并通过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实施“特岗计划”的目的、意义以及招聘对象、条件和相关优惠政策及保障措施等,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积极报名参加特岗教师的招聘工作。

(二)自愿报

1、报名时间:2010年6月1日至6月15日。

2、实行网上报名,不收取报名费。特岗教师招聘报名采用网络形式报名,不设现场报名。符合条件的应聘者登录河北教师教育网“特岗教师招聘专栏”,进入网报页面,按要求如实填写《河北省2010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国家特设岗位计划应聘报名表》(附件3)。报名表包括本人基本信息和报名信息等。基本信息包括文字信息和照片信息。照片信息要求将本人近期小2寸免冠证件照(照片要求与标准身份证照片规格相同,近期彩色正面免冠,照片头部占照片尺寸的2/3,白色背景无边框,人像清晰,神态自然,无明显畸变,图片规格:文件大小50k以内,图片格式:JPG/JPEG)上传,如果使用不合格的照片,将无法通过资格审查。应聘志愿只能选择一个设岗县的一个岗位并填写是否服从调剂。考生如隐瞒有关问题和提供虚假注册信息和材料,一经发现取消其招考资格,2年内不允许报考特岗教师,所造成的损失和责任由其本人承担。

(三)资格审查

1、报名资格审查分初审和复审。资格初审时间:2010年6月16日至6月30日。资格复审和面试同时进行。

2、资格初审由省教育厅统一负责。资格初审的依据是《河北省2010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国家特设岗位计划实施方案》规定的招聘对象和条件。资格初审不合格者,不能参加笔试。资格初审合格者,7月1日后登陆河北教师教育网“特岗教师招聘专栏”自行下载并打印《河北省2010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国家特设岗位计划应聘报名表》(附件3),参加面试时提交报考县教育行政部门进行资格复审。

3、省教育厅于2010年6月30日前通过河北教师教育网“特岗教师招聘专栏”公布具体考务安排,应聘者于7月1日-8日登陆特岗教师招聘系统打印本人准考证,并在笔试当天持本人准考证和身份证原件(不含临时身份证、过期身份证,下同)到指定地点参加笔试。

(四)笔试

1、笔试时间:2010年7月10日上午9:00—11:30。

2、笔试。笔试为闭卷考试,由省、市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共同组织实施。省教育厅负责统一组织命题、制卷、阅卷。各市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报考人数负责合理设置考点、考场和考试管理工作。

笔试内容为教育法律法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基本要求、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新课程理念。笔试没有指定的参考书目和考试大纲,主要考察应聘者从教的基本素质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试成绩总分为150分。

考点设置统一安排在各设岗县所在的设区市市区。各市教育行政部门按照考务要求(另文下发)务必于6月25日前将本市考点及考场设置报河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

3、省教育厅于2010年7月25日前通过河北教师教育网公示参加面试人员名单并公布设岗县教育局面试联系人、联系电话。各设区市教育行政部门务必于7月20日前以设区市为单位上报设岗县教育局面试联系人和联系电话。

(五)面试

1、面试时间:2010年7月28日至8月5日。参加面试的应聘者向所报设岗县教育局面试联系人咨询面试具体安排等事宜。

2、确定面试人员。根据应聘者的志愿,依据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以设岗县学段、学科岗位设置数1:1.5比例依次确定参加面试人员。按志愿筛选后面试人选达不到1:1.5比例的,可在同意调剂报考同一设区市内其它设岗县相同或相近学科人员中,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调剂。

3、面试资格审查(报名资格复审)。设岗县在面试时对应聘者进行报名资格复审。主要审查应聘者提供的有关证件和材料。进入面试的应聘者,按指定的时间和地点,携带《河北省2010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国家特设岗位计划应聘报名表》(附件3)、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和教师资格证(往届生需携带)等原件参加资格复审。通过资格复审的应聘者才能参加面试考核。

4、组织面试。面试由省教育厅统一部署,由设岗县教育局具体组织实施。面试内容主要考察应聘者的学科知识、教育教学能力、教师基本素养、语言表达能力、仪表举止等,可以采取课堂试讲和答辩等形式。面试成绩总分为100分。

(六)体检

面试结束后,参加面试的应聘者在设岗县教育局指定的具备二级乙等以上(含二级乙等)资质的医院进行体检,体检标准参照《河北省申请教师资格人员体检标准及办法(试行)》执行。应届高校毕业生毕业前,已在学校体检合格,不再进行体检。须将体检表提交设岗县招聘工作人员审核。无故不参加体检者视为自动放弃聘用资格,体检不合格者取消聘用资格。

(七)拟聘人选

设岗县教育、财政、人事、编制部门根据省下达的特岗教师招聘计划、考试总成绩(笔试成绩加面试成绩),提出本县拟聘特岗教师名单,8月8日前以设区市为单位上报省教育厅。省教育厅会同省财政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编办共同审定各设岗县拟聘特岗教师名单,8月15日前通过河北教师教育网向社会公示。

(八)岗前培训

拟聘特岗教师岗前培训由省教育厅统一部署,由设岗县教育局具体组织实施。具体培训时间由设岗县教育局确定,但必须于2010年8月31日前完成。培训的主要内容是教育政策法规、教师职业道德、班级管理、教材教法、新课程理念、安全预防知识以及设岗县经济、文化、教育等县情,培训时间不少于30学时。培训合格后,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对符合相应教师资格条件又未认定教师资格的拟聘特岗教师,免费进行资格认定,颁发《教师资格证书》,同时省教育厅颁发《河北省2010年特岗教师任职资格证书》,被聘特岗教师须持任职资格证书,按设岗县规定的时间报到上岗,逾期不到者视为自动放弃,设岗县可依据聘用协议追究其有关责任。

(九)签订合同

在2010年8月31日前取得特岗教师任职资格的拟聘特岗教师与设岗县人民政府签订《河北省2010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国家特设岗位计划教师聘用协议书》(附件4)。凡在规定时间内未签订聘用合同的,视为放弃聘用资格。

(十)上岗任教

特岗教师由设岗县教育行政部门统一派遣到设岗学校,并由设岗学校安排教学工作和进行日常管理。若在规定的时间内不报到或不服从安排者,取消其特岗教师聘用资格

四、河北省2010年“硕师计划”研究生招聘程序

根据《河北省教育厅关于落实<教育部关于做好2010年“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的安排意见》(冀教师〔2009〕35号)精神,凡录取到我省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2010年“硕师计划”研究生,必须在2010年6月1日至6月15日期间登录河北教师教育网“特岗教师招聘专栏”,按要求如实填写《河北省2010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国家特设岗位计划应聘报名表》(附件3)。应聘志愿只能选择已经签约的设岗县,应聘岗位学科要与所学专业相同或相近。不参加笔试和面试,携带本人体检表直接参加已签约设岗县组织的特岗教师岗前培训,并按照特岗教师招聘有关程序和要求,完成岗前培训、签约和上岗任教。

五、有关要求

(一)应聘者必须对提供的证件、证明材料及个人有关信息的真实性负责。招聘过程中,如发现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招聘单位可以取消其报考资格、直至解除合同。

1、有犯罪前科、被司法机关确定为犯罪嫌疑人或有其他严重违法违纪行为的。

2、伪造有关证件、证明材料或有其他弄虚作假行为的。

3、有其他不符合报考条件要求的。

(二)特岗教师招聘的各项信息将及时在河北教师教育网“特岗教师招聘专栏”公布,应聘者应随时关注网上相关信息,同时须保持通讯畅通。

(三)联系方式

报名咨询电话:0311-86260353,86260355

监督投诉电话:0311-66005160,66005162

招聘报名网站:河北教师教育网(http://.cn)

第三篇:2018河北特岗教师教育学简答题

教育和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

(1)古代学校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2)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

(3)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经济与政治的发展,具有阶级性;封建社会的学校还具有等级性。

(4)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5)古代学校教育初步发展。尚未形成复杂的结构体系。2.近代教育的特征

①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②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义务教育最早起源于16世纪的德国)③教育的世俗化;④重视教育立法,倡导以法治教;⑤出现了双轨制;⑥形成了较系统的近代学校教育制度。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 第一,教育的终身化 第二,教育的全民化 第三,教育的民主化 第四,教育的多元化 第五,教育的现代化

3.简述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五大规律。

(1)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教育工作者应按照发展的序列进行施教,做到循序渐进。“拔苗助长”、“陵节而施”等都是有违身心发展顺序性规律的;(2)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决定教育工作者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在教育教学的要求、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不能搞“一刀切”,还要注意各阶段间的衔接和过渡;(3)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教育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适时而教,即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及时的进行教育;(4)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应结合学生实际,扬长避短,注重发现学生的自身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5)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必须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的发展。

4、试分析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1)遗传

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这些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

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①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②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但是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③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水平及阶段,为一定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

(2)环境

环境泛指个体生活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①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②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的客观条件,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③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在改造环境的实践中发展着自身。因此,夸大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特别是环境决定论,是错误的。

(3)学校教育(主导作用及其原因及其对个人发展的特殊影响)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主导作用,是指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主要的、导向性的作用。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表现在:

①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②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③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④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是促进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5、简述教育与政治之间的作用(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①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③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①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②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③教育可以促进进步

6、简述教育与文化之间的关系。(1)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 ①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②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③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④文化本身也是一种教育力量(2)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①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②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③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④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教育目的与制度

1、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简答)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教育目的是针对所有受教育者提出的,而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提出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对象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制定培养目标需要考虑各自学校学生的特点。

简述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

主观依据:哲学观念、人性假设、理想人格、价值取向;客观依据:

(1)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2)一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3)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4)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

2、简述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教师与学生

1.简述教师扮演的角色:(1)传道者的角色(2)授业解惑者的角色(3)示范者的角色(榜样角色)(4)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5)朋友的角色(6)研究者的角色

2、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简答+论述)(1)道德素养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四个方面的要求:①对待事业: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②对待学生:热爱学生;③对待集体: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④对待自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2)知识素养

包括:①政治理论修养;②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③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④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3)能力素养

包括:①语言表达能力;②教育教学能力;③组织管理能力;④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4)职业心理素养

一个优秀的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高尚的师德。②愉悦的情感。③良好的人际关系。④健康的人格。

3.教师的职业素养

专业知识(①本体性知识②条件性知识③实践性知识④文化知识)专业技能(①教学技巧②教学能力)专业态度:专业理念

专业情意(专业理性、专业情操、专业性向、专业自我)职业道德

4.简述师生关系的内容。

教学上授受关系;人格上平等关系;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促进;简述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心理相容

5、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简答+论述)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做到:

(1)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把学生看成是有独立意义的,成长中的人。

(2)建立教师威信

真正教师威信的树立,源于教师的人格魅力,源于教师的职业素养,源于教师的爱、平等与尊重,而不是权力和威严,更不是讨好学生。作为老师,既要与学生打成一片,平等交流,又要和保持相互的尊重和自尊;既要修炼自己的人格,又要不断提升文化和能力素养。(3)要善于同学生交往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在交往中形成的,教师要与学生广泛而平等的交流,在互动中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教师,要善于与学生打成一片,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4)发扬教育民主,倾听学生意见

教师要善于平等的倾听学生意见,关注学生的想法。作为教师,要广泛的征求学生意见,改善自身的管理方式,特别是教师能与学生心理换位,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善于理解学生,真诚的关心和爱护学生。

(5)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教师的道德素养、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是学生尊重教师的重要条件,也是教师提高教育影响力的保证。因此要不断提升自身在管理方面的知识、能力、道德和心理素养,提升挂历质量。

(6)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难免发生矛盾。教师要善于驾驭自己的情绪,冷静全面地分析矛盾,正视自身的问题,敢于作自我批评,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耐心的说服教育或必要的等待、解释等。

课程

1、简述课程内容的三种表现形式(1)课程计划

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包括学科科目的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与学周安排

(2)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也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附录。

(3)教材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

第四篇:2018河北特岗教师教育学简答题

河北特岗教师教育学简答题

教育和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

(1)古代学校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2)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3)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经济与政治的发展,具有阶级性;封建社会的学校还具有等级性。

(4)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5)古代学校教育初步发展。尚未形成复杂的结构体系。2.近代教育的特征

①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②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义务教育最早起源于16世纪的德国)③教育的世俗化;④重视教育立法,倡导以法治教;⑤出现了双轨制;⑥形成了较系统的近代学校教育制度。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 第一,教育的终身化 第二,教育的全民化 第三,教育的民主化 第四,教育的多元化 第五,教育的现代化

3.简述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五大规律。

(1)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教育工作者应按照发展的序列进行施教,做到循序渐进。“拔苗助长”、“陵节而施”等都是有违身心发展顺序性规律的;(2)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决定教育工作者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在教育教学的要求、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不能搞“一刀切”,还要注意各阶段间的衔接和过渡;(3)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教育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适时而教,即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及时的进行教育;(4)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应结合学生实际,扬长避短,注重发现学生的自身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5)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必须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的发展。

4、试分析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1)遗传

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这些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

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①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②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但是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为一定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

(2)环境

环境泛指个体生活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①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②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的客观条件,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③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在改造环境的实践中发展着自身。因此,夸大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特别是环境决定论,是错误的。

(3)学校教育(主导作用及其原因及其对个人发展的特殊影响)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主导作用,是指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主要的、导向性的作用。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表现在:

①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②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③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④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是促进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5、简述教育与政治之间的作用(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①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③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①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②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③教育可以促进进步

6、简述教育与文化之间的关系。(1)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 ①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②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③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④文化本身也是一种教育力量(2)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①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②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③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④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教育目的与制度

1、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简答)

而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提出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对象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制定培养目标需要考虑各自学校学生的特点。

简述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

主观依据:哲学观念、人性假设、理想人格、价值取向;客观依据:

(1)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2)一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3)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4)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

2、简述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教师与学生

1.简述教师扮演的角色:(1)传道者的角色(2)授业解惑者的角色

(3)示范者的角色(榜样角色)(4)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5)朋友的角色(6)研究者的角色

2、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简答+论述)(1)道德素养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四个方面的要求:①对待事业: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②对待学生:热爱学生;③对待集体: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④对待自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2)知识素养

包括:①政治理论修养;②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③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④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3)能力素养 包括:①语言表达能力;②教育教学能力;③组织管理能力;④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4)职业心理素养

一个优秀的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高尚的师德。②愉悦的情感。③良好的人际关系。④健康的人格。

3.教师的职业素养

专业知识(①本体性知识②条件性知识③实践性知识④文化知识)专业技能(①教学技巧②教学能力)专业态度:专业理念

专业情意(专业理性、专业情操、专业性向、专业自我)职业道德

4.简述师生关系的内容。

;人格上平等关系;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促进;简述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心理相容

5、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简答+论述)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做到:

(1)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把学生看成是有独立意义的,成长中的人。

(2)建立教师威信

真正教师威信的树立,源于教师的人格魅力,源于教师的职业素养,源于教师的爱、平等与尊重,而不是权力和威严,更不是讨好学生。作为老师,既要与学生打成一片,平等交流,又要和保持相互的尊重和自尊;既要修炼自己的人格,又要不断提升文化和能力素养。

(3)要善于同学生交往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在交往中形成的,教师要与学生广泛而平等的交流,在互动中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教师,要善于与学生打成一片,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4)发扬教育民主,倾听学生意见 教师要善于平等的倾听学生意见,关注学生的想法。作为教师,要广泛的征求学生意见,改善自身的管理方式,特别是教师能与学生心理换位,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善于理解学生,真诚的关心和爱护学生。

(5)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教师的道德素养、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是学生尊重教师的重要条件,也是教师提高教育影响力的保证。因此要不断提升自身在管理方面的知识、能力、道德和心理素养,提升挂历质量。

(6)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难免发生矛盾。教师要善于驾驭自己的情绪,冷静全面地分析矛盾,正视自身的问题,敢于作自我批评,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耐心的说服教育或必要的等待、解释等。

课程

1、简述课程内容的三种表现形式(1)课程计划

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包括学科科目的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与学周安排

(2)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也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附录。

(3)教材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

2.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关系(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3.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

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制度;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实行学分制管理。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从小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必修课程;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服务 4.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观

学生观: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学习观:自主、合作、探究 教师观:

(1)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教学和研究的关系:教师应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教学与课程的关系:教师应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4)学校和社区的关系: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式教师 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1)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和赞赏;(2)对待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和引导;(3)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4)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合作。教学观:

(1)从教育者中心转向学习者中心;(2)从教会学生知识到教会学生学习;(3)从重结论轻过程到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4)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教学

1.简述因材施教教学原则概念及其基本要求。运用因材施教教学原则时,要做到:

①要坚持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②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③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创造条件。2.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统一;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相统一 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统一;传授知识和思想品德相统一

3、简述循序渐进原则概念及其基本要求。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按课程标准、教科书的体系进行教学是为了保证科学知识的系统性和教学的循序渐进。要求教师深入领会教材的系统性,结合学生认识特点和本班学生情况,以指导教学的具体进程。

第二,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循序渐进并不意味着教学要面面俱到,而是要求区别主次,有详有略地教学。

第三,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这是循序渐进应遵循的一般要求,是行之有效的宝贵经验,符合学生认识规律。

4.简述启发性原则概念及其基本要求。

要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统一,即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启发性教学原则。

贯彻这一原则应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发扬教学民主。包括: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允许学生向教师提问、质疑等。

5、教学的基本任务?(1)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2)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

(5)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6、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1)备课——上课前的准备工作,是教好课的前提。(2)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4)课外辅导。

(5)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

7、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的具体体现(简答+论述)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它是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具有不同于人类总体认识的显著特点:

(1)认识的间接性。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已知的间接经验,并在教学中间接地去认识世界。(2)认识的交往性。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是发生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特殊的交往活动。

(3)认识的教育性。教学中学生的认识既是目的,又是手段,认识中追求与实现着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与完全人格的形成。

(4)有领导的认识。学生的个体认识始终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教师要促进学生由“教”到“悟”到“化”(内化和外化),从而真正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

8、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优点:(1)1)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达到一定质量;(2)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3)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4)有利于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

(1)难以因材施教;(2)难以形成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3)缺乏灵活性。

9.简述教学方法选择的主要依据:(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3)学生特点;(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10、简述教师使用练习法的要求:

(1)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与要求,掌握练习的原理和方法。这样能防止练习中可能产生的盲目性,从而提高练习的自觉性。

(2)精选练习材料,适当分配分量、次数和时间,练习的方式要多样化,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3)严格要求。无论是口头练习、书面练习或操作练习,都要严肃认真。要求学生一丝不苟、刻苦训练、精益求精,达到最高的水平,具有创造性。

德育

1、简要说明学校德育的主要途径。(简答)(1)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2)社会实践活动(3)课外、校外活动

(4)共青团及少先队组织的活动

(5)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6)班主任工作 班集体与班主任

1.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1)了解和研究学生。(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3)建立学生成长档案。

(4)组织班会活动和课外活动。(5)协调各种教育影响。(6)操行评定。

(7)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8)进行个别教育工作。

2、如何形成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班集体具备的特征。(简答+论述)(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目标是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教师要精心设计班集体发展的目标。同时要充分发挥班集体成员的积极性,使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建立一支核心队伍是培养班集体的一项重要工作。第一,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第二,教师应把对积极分子的使用与培养结合起来。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证。班集体的正常秩序包括必要的规章制度、共同的生活准则以及一定的活动节律。在建立正常秩序的过程中,教师要依靠班干部的力量,由他们来带动全班同学;一旦初步形成了班级秩序,不要轻易去改变它;不断让学生体验到正常的秩序对他们的学习、生活所带来的便利与成效。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班集体是在全班同学参加各种教育活动中逐步成长起来的,而各种教育活动又可使每个人都有机会为集体出力并显示自己的才能。设计并开展班级教育活动是教师的经常性工作之一。涉及的内容有主题教育、文艺体育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等。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教师要注意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善于引导学生对班集体的一些现象与行为进行评议,要努力把舆论中心引导至正确的方向。教师可通过讲清道理、树立榜样、严格要求、反复实践等方面培养与树立良好的班风。

3.如何对后进生进行个别教育? 第一,要关心热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第二,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第三,善于发掘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增强其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第四,针对后进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最后,对后进生的教育要持之以恒。

4、班级的功能

①班级组织的社会化功能

传递社会价值观,指导生活目标

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形成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 传导社会规范,训练社会行为方式 提供社会角色学习条件,培养社会角色 ②班级的个体化功能

促进发展功能、满足需求功能、诊断功能、矫正功能

5、班集体对学生的作用表现在那些方面。(简答)(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6、上好课的具体要求

(1)目的明确:(2)内容正确:(3)方法得当(4)结构合理:(5)语言艺术(6)气氛热烈(7)板书有序(8)态度从容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材料分析题)1.爱国守法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2.爱岗敬业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3.关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4.教书育人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5.为人师表

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6.终身学习

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第五篇:2014河北特岗试题

2014年河北特岗教师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

1.小强的义务教育谁负责?(亲爸亲妈)

2.学校玻璃事故谁负责?(家长,学校)

3.务工子女就学问题?(输入和国办)

4.社会主义建设(方向性)

5.中体西用?(癸卯)

6.给处分沟通家长?尽量避免去贫困学生家里进行家访?(不确定)

7.喜鹊标本?(演示)雷锋?(榜样)

9一目十行过目不忘?(广度)

10.学历高工资高(经济性)

11.新课改?(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

12.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想象)

13.心理断乳期?(初中生)

14.砖盖房子?(功能固着)

15.教学过程中,对于小学生采用模型直观判断,而对于高中,采用语言教学?(阶段性)

二、判断题并写出理由(每题2分)

1高原反应,教师不必大惊小怪(不确定)

2.教师资格证使用范围只在省内(错)

3.负迁移就是逆向迁移(错)

4.义务教育期间开除学籍(错)

5.定势既有只有消极作用(错)

6.注意转移就是注意分散(错)

7.非正式群体对班级有消极影响(错)

8.注重德育,智力第二,体育次之(错)

9.非智力因素可通过教育培养(对)

10.教育有智育功能,也有德育、体育功能。(对)

三、简答题(每题8分)

1.简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及作用?

2.简述教师上好一堂课的要求?

3.简述简述教师编制测试时的主要事项?

四、论述题(16分)

论述学生考试焦虑的表现及自己的解决策略?

五、案例题(每题15分)

1.写出材料中教师所用教学原则的定义、优缺点及要求(因材施教原则)

2.用教师职业道德分析该教师的教育行为(何老师因小龙表现不好,如迟到等,说了批评小龙的话,并进行家访。结果发现小龙家庭贫困,小龙在家里打扫卫生、做家务,也很体谅父母。于是何老师收回批评小龙的话,并在班里表扬小龙,让小龙负责班里的卫生工作。从此,小龙取得很大进步,并成为何老师的帮手)

六、教育论文写作(30分)

“蝴蝶”的启示有关蝴蝶破茧成蝶的故事,好心人用剪刀帮蝴蝶把茧剪开蝴蝶过不了多久就死了,原来只有经历了破茧的痛才会展翅飞翔。看似免去了过程的痛苦,但结果却不尽人意。

河北特岗教师报名条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