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安徽丧葬民俗
编辑:尘埃落定 识别码:23-1070751 1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7-19 02:47:27 来源:网络

第一篇:安徽丧葬民俗

安徽丧葬民俗

安徽一地汉族丧俗大体相同,而回族等丧俗则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在丧葬习俗活动中,人们诸多忌讳,有种种流行术语。一般对年满花甲,在家病死,称“寿终正寝”,又称“老了”、“回去了”、“走了”、“谢世”、“登仙”、“去世”等等,凡非“寿终正寝”者,均为恶死、称为“不得好死”,又称为“睡长觉”、“不吃饭”、“脸朝天”、“见阎王”、“去南山馆挂号”等等。凡年少而死的,称为“夭折”、“早夭”、“摘掉了”,认为属非正常死亡,与“恶鬼”作祟有关。如悬梁上吊而死的,称“缢死”,认为是“吊颈鬼”做祟;投水淹死的,称“溺死”,认为是“落水鬼”作祟。

与丧事有关的什物及活动,也有一些术语,如称棺材为“寿材”,又称“大棺”、“瞌睡笼”、“大头盒子”、或“金盒子”。制棺称为“圆材”。送终曰“送老”。吊丧为“作吊”。墓穴为“金井”。

一、丧前准备

只要家中有老人,都要及早为老人准备身后丧事:一是棺木,首先是考究木材质量,民间有“一桕二杉三梓楸,槐桑枣榆是中流,楝树不做寿材用,杂木泡桐次杨柳”。其次讲究棺材的大小厚薄,大小有“四梗”、“十”、“十二圆”、“十三掺”、“精镶”、“穿枵”等多种。厚薄有大老四、五、六,即底四寸,帮五寸、盖六寸之称。中等为三、四、五,小者为一、二、三。第三要精细加工,用生漆漆三遍,一般是黑色或红色,棺头绘金色“苄”字图案。制棺要选吉日,请木工选材开锯。成棺后,亲友送酒肉面条祝贺,叫“翻棺材底”、“寿材”,即祝其长寿,所谓“周岁办材百岁用”。二是“制寿衣”,是给死者穿的衣服。一般三至五套:一棉二单,或一棉四单。另还有三领五腰、五领七腰、七领九腰之俗。富者用绫罗绸子制衣,一般是蓝、青、红色,忌黑色。不能用缎子做寿衣,说会断子绝孙。不能用皮毛,据说死者穿皮毛,“来生”就会变畜生。贫家老人死后,穿一种黑袍了事。信仰佛教人家,在死者生前,由儿子将寿衣穿在身上。朝九华山时,三步一拜,拜到化成寺,请寺僧将地藏王金印加盖在寿衣上,据说死者穿此衣,可避免“阎罗殿”的“恶鬼”刁难。三是造坟,民间谚语有“三十不娶亲,不能怪父母,六十不造坟,不能怪后辈”。还有“世上千人奔,不及地下一人困”这种说法,就是传统丧俗中的选坟,所谓坟山好,既是死者的“入土为安”,也认为关系到子孙的兴旺发达。

送终,又称送老。老人病危时,所有亲属,无论距家远近,都要尽可能赶回家来,为之“守夜”,临终为之“送老”。老人停止呼吸时,亲属都齐声呼唤,使其了解至亲骨肉都围在身傍,使老人得到心灵上的安慰。

二、下停板、下冷铺

老人死亡后,在亡者室内或堂屋明间,临时搭床或置一门板,将亡者抬到门板上,叫“下停板”。亡者头枕火纸,脸盖火纸,头前放一碗米,上插三支筷子,另一碗装两个鸡蛋,这叫“倒头饭”和“倒头蛋”。并插三根香点燃在亡者前。胸口敞开,摆一把剪子。

有的地方老人亡故后,立即撤床帐,据说是避免亡者的灵魂罩在“网罗”中不得“超度”。下冷铺,又名摊门板、下地单,即在堂屋左边置一门板,再铺上稻草,抬亡者于上面,以三片瓦垫草纸做枕头,头朝外,脸蒙火纸,身盖白被单,腰系白纱线,线数与亡者岁数相同,称“岁数线”,用绳将两脚绊在一起,称“绊脚索”。冷铺边放两碗清水,显示死者心明如水。严防猫狗猪等家畜接触死者尸体,据说死者与家畜接触,即可变成害人的僵尸。死者下冷铺时,立即将床上垫草及所穿布鞋放门外路口烧掉。

三、祝祷“亡灵”

对死者临终时的祝祷仪式,床上放瓦盆一个,由下辈不断地烧纸钱,并哭喊死者受钱,有的是在大门口烧纸钱,有的还焚烧纸马纸轿,子女跪拜于地,是送亡者坐轿归天。有的还请道士来家念所谓“追魂帐”或“上路帐”。与此同时,由孝子到堂屋向祖宗祷告:“××已于某时去世”。

还要为“亡灵”引路、照明,在冷铺边点“七星灯”一盏,为“亡灵”照明。还要杀公鸡一只,剖后置于碗中,放冷铺边,为“亡灵”引路。公鸡和七星灯被尊为有“法力”的神物,以之为“亡灵”服务。

四、起水、洗身

孝子挟亡者寿衣,手执破纸伞,端一饭碗,内放一小块青布,另有人打锣,放爆竹,并持祭品,孝子到附近井边起水时,向井(塘)礼拜,烧香;然后取水装碗中。回归时,将寿衣披孝子身上,撑开破伞,孝子端井水,边走边泣。到家门时,将破伞甩掉,将碗中沾湿的青布在亡者胸口按三下,有的则擦五心和七窍,随即将碗摔在大门外。亲族乡邻都上前道哀,向亡者磕头。孝子跪地答谢。亡者的至亲则守护在旁,哀哭声不断。

洗身,由长子或长媳亲自为父或母洗身,洗时将前胸、后背各抹三把。小洗毕,由下辈为死者更衣,即将内衣脱去,换上寿衣。在换衣前衣服要事先由儿子或媳妇焐热。

为亡者理发,如死者是女性,由孝女亲为其理发,用梳子在头发上梳三下,并边哭边念:“前梳金,后梳银,中间梳个聚宝盆”。这既为死者美容,并为后辈祝福。

五、报丧

报丧又称“报老”,或称“把信”。长辈逝世后,家人在祖宗牌位及左右门肩贴上火纸,并在大门贴上白纸。有的地方在两扇大门外贴上门状,状上记载死者的年龄及生卒年、月、日时。

同时,家人还要到亲戚家报丧。如父母去世,儿子戴重孝,系麻纰,在亲房长辈的带领下,到外婆、外公、舅舅家跪拜报丧。不管天晴下雨,报丧人要带一把伞,进屋挂堂屋左边椅上,口称“××谢世了”!主人立即摆出糕点,泡茶两杯,左杯献给死者,右杯给报丧人喝,另做三个汤蛋款待。

有地位的书香门第,口头报丧的同时,还要用讣文向亲友家族报丧。讣文有固定程式,即书写死者姓名、年龄、生卒年、月、日以及生平简历与功绩。

六、孝服

即“成服”,这是死者的晚辈为死者守孝的特殊服饰。下辈与死者关系亲疏不一,孝服也有区别。孝服有:“斩衰”、“大功”、“小功”、“缌服”等五服的规定。死者的儿子媳妇及未嫁的女儿为重孝,孙子、孙女次之,侄媳等又次之。孝子头戴长孝巾,最长为五尺,亦有用孝巾折成间包帽,身披孝袍,腰系麻绦,鞋蒙全白布,父母双亡,双鞋均为毛口,一方在世,只留一毛口。媳亦如之。其他下辈的孝巾,或长三尺,或长一尺,鞋蒙半截,或仅蒙鞋头。曾玄孙则在白布上缀红鞋头。有的地方、曾孙帽用红布,玄孙帽用绿布。而白色的粗棉布为各地孝服的共同色彩。

七、入材、大殓

先由道士推算是否冲煞,以择定入殓时间。入殓前,孝子先请“八大仙”将死者“寿材”抬至堂屋当中,放置两条大板凳上,叫“升棺”。棺材大头朝外,材内铺上石灰,是按死者年龄,用皮纸包好陈石灰铺垫于棺底,上垫铺棉絮,褥上放七个“垫背钱”。然后由亲人用孝巾托住尸体放入棺内,并口喊“××别怕”!用底线校正尸体位置,对正死者鼻尖与棺材上木工刻的中线,底线下垂一铜钱,做为死者的“呛口钱,又名“压口钱”。并将死者生前心爱之物,能焚则焚,不能焚的放入棺内,做为陪葬品。富者则陪葬金银饰品等。还要将瓦盆中所烧纸币灰用纸包好,放入棺内。富家装扮死者时,还用丝棉紧裹尸体,然后穿上衣服,据说可防白骨散开。死者的鸡鸣枕,这是由女儿焚烧的纸钱填充枕芯,枕似鸡形。死者两手握银锭,脚穿老袜、老鞋,还用上穿一针的长线,从棺材脚牵到棺材头,叫“分针”。亡者家属分站棺材两边,要“亲视含殓”,与亡者属肖有冲犯的家属要避开。

棺材盖落实后,亡者亲属手持枝子香跟随道士绕棺“关小灯”。继由孝子弯腰驼棺材,叫“驼重”。道士手持斧头在棺材上敲三下,所谓棺材盖上三下响,亡人知自己已死,满室亲属扶棺大哭,哀悼死者的离别。

成殓后,在棺材大头边放张大椅,供饭一满碗,竖筷子一双,筷端插一个或两个剥壳蛋,熟鸡一只,称为“倒头饭”、“倒头鸡”。棺材下放一块石磨,男用上磨,女用下磨,磨上点油灯一盏,谓之“引路灯”。有的地方,在棺材的四角和中心,各点油灯一盏,叫“五星灯”。据说“五星灯有驱邪的魔力”。淮北一带,供亡者食品,则是面条一碗,馍二个。亳州等地,在送死老入材时,棺内置一罐,内装食物,以馍封罐口,插筷一根,叫“密封罐”,给死者继续供献食品。皖西一带,死者成殓时,以茶叶一包,加入土灰,置于死者手中,据说亡魂进入“阴间”,过“孟婆亭”时可免吃“迷魂汤”。

凡客死他乡的人,则临时在外搭棚入材,不能在堂屋内入棺。

八、孝堂、奠仪

室内布置一座灵堂,单屋正中悬白色布幔,墙壁上贴道士写的“课帐”或称“七单”,记录死者姓名、生、卒、年、月、日时以及亲属名单。年满花甲者,是红纸正贴于壁,否则是蓝纸斜贴壁上。堂上设祭桌,白布桌围,点燃白蜡烛一对,香炉内焚香。祭桌中设灵位,即神主牌,墨布楷书“显考或显妣××大人或孺人之神主”。牌位旁边点“照明灯”,棺材下点“本命灯”,均日夜不熄。灵位左右摆“丧杖”、“引魂幡”,有的还挂遗像,上披黑纱,黑纱上挂“ 音容宛在”的横幅。灵前放拜垫,灵位旁挂挽联。灵位前摆鸡、鱼、肉三牲以及茶酒饭等供品。大门口贴“本宅治丧,恕报不周”,表示对一般亲友没有去报丧的歉意。

停丧期一般为三天或五、七天。皖南绩溪一带,停丧期长至一月至四十九天,叫“开明灵”。在此期间,死者亲属轮流守灵,受亲友吊唁。

亲友吊唁,一般都酌送奠礼。吊礼有清吊、荤吊两种:清吊是一般亲友所送,如纸钱、金箔、线香、蜡烛、爆竹、孝幛、挽联、纸扎轿马等,均系献给死者的祭品,在祭灵时焚烧。荤吊由至戚以猪头、公鸡、鲤鱼三牲祭灵,也有杀猪宰羊致祭。一般送礼规格为三、五、七、九样不等,都要取单数。也有以现金做为奠仪致送的。

孝子对吊唁者一一跪拜致谢,并赠孝巾,对至戚还送孝服。吊唁者即时戴上孝巾或穿上孝服,向灵位跪拜或鞠躬。孝子则向吊唁者叩头致谢。外祖父家来人吊祭时,孝子、孝媳、孝女等下辈要全部出动,跪迎于村外路侧,迎至灵前再行三拜礼,同时集体举哀。

治丧期间,一般要请僧人作佛事,家境穷富不同,身份不同,佛事的规格也不相同。富者在停丧期间,每逢七月,要为亡者念经。五七这一天,由亡者女儿送“灵饭”。僧道做佛事,有“观大灯”、“游十殿”、“拜忏”、“放焰口”。如亡者是女性,其女儿要另做“破血湖池”,还由道士诵“诉苦经”、“十月怀胎”经,孝女伏地痛哭,以表孝心。出殡前一天晚上,还要做一场“暖棺焰”法事。总之,富者为“超度亡魂”在灵前念佛经,常长达四十九天。贫家只请道士做“短七”,念半天佛事。死于自杀或他杀的,要“架炼”,由僧道在门外广场做“法事”,同时燃烈火,向“孤魂野鬼”供献祭品。

佛事毕,即举行开吊;正式举行祭礼。决定家奠、领帖、发引日期后,即分送讣文,大门口换贴“本宅治丧,讣报不周”。

九、家奠、领帖

在丧事中,祭奠是非常隆重的,为丧家办祭祀的人员称为“礼生”,在分工上有大通、副通、正引、副引等名目。猪羊大祭者,需要礼生六至七人,一般一献三呈的是四人。还要陪祭者四人,两人搀扶孝子,两人随正副引传递祭品。大门口是吹鼓手携带乐器,随时听候指挥奏乐。

祭祀开始,孝堂保持肃静,不许有哭声。祭祀礼仪有三:首先是“告祖”,孝子着吉服向本堂历代祖考祖妣灵位前行“告祖”礼,由礼生替礼。继开祭“点主”,礼生按题主仪式替礼,题红官在大红伞下身着礼服,在神主正副牌位下面“王”字加一点,先持朱笔,题正主、题副主;再持墨笔,加福、加贵。题红官祝词:“沾天地之灵气,受日月之精华,持龙凤之宝笔,致点于显考(或显妣)之神主”。祝毕,笔往后丢,名曰“笔后发”。“成主”礼成。祭祀开始,礼生按祭礼程序呼献呈礼:献甘鬣(猪),献绒毛(羊),献酒撙(酒),献汤馔(点心),献羹汤,献香膳,献香茗,献哀章,即读祭文。其它各色祭品有数十样,每样三碟,孝堂两边的祭品,多者竟达数百碟。主祭孝子手持丧杖,躬腰低头,随赞礼官呼到哪里就跪到哪里,叩首上香数十次甚至百次,两边虽有陪祭人挽扶,也已是头昏眼花了。亡者其他亲属均跪伏孝幔内默默哀泣。读祭文后,即将祭文烧掉。大通则高呼“主哀,阖室皆哀,哀、哀痛”。孝幔内全体亲属即哀哭,刚哭三声,大通又呼“哀止”,阖室即停止哭泣。家奠成主是大典,叫哭就哭、叫止就止,即使哀痛哽咽不止,也不能出声。猪羊大祭之献三呈的礼仪,都在十小时以上,赞祀官与主祭孝子,常轮流更换,才能礼成。

题红官一般由德高望重的老者担任,办完丧事,对题红官,礼生先生,孝子是要携带礼品叩谢的。

领帖,即治丧人家摆筵席酬谢族亲邻友。前来应席者先向灵位行礼,进行吊唁,孝子则跪伏孝幔内答礼。执事人招待来宾入席,孝子则向各席磕头谢席。大门口有吹鼓手奏乐迎宾。

十、封敛、出殡

出殡前夕、揭开棺盖,与死者永诀,家人环聚棺材四周,跪拜哭泣,由孝子再次放正尸体,剪下死者腰上系的“岁数线”,分给儿媳、女儿在襟上佩戴,取享长寿之兆。再将儿女衣襟上撕下小块布塞入棺内,以示生者对死者的怀念,始终不谕。最后用桐油、糯米饭和石灰涂在棺口沿边上,再徐徐盖棺。盖棺时,孝子孝媳手执油捻,绕棺一周。死者如是婆婆,封敛时,必须请其娘家亲属到场,才能最后盖棺。

出棺前,先磕钉,钉用枣木或熟铁制成,钉上系红布条,先由族长或家属中长者亲自操捶。这时孝子孝孙要绕棺三圈,并向族长致送磕针礼(包括糕点、孝布等)。族长只砸一根主钉,砸之前,将钉在孝子头上轻轻擦一下,然后砸进棺盖口。其余三钉,由抬棺者一一砸入。

出棺时,先将棺材移大门外广场,用粗绳木杠捆扎,搬走棺下小磨,撤出供祭品。抬上棺材时,踢倒垫材的板凳,一声呐喊,抬起就走。

出殡:又叫发引。出殡时间,宜择单日和吉日。出殡有大出小出之别。大出殡有仪仗队,前面灯笼高照,还打着冥旗、大伞,鸣锣开道,乐队随后;接着是古代兵器的瓜锥、月斧。香亭紧随,内有亡者遗像及香烟缭绕。僧道身着法衣,手敲木鱼,口诵经文。随后是高举孝幛和挽联的队列,接着是一大群送殡者缓缓行进。棺前孝子孝孙着重孝,肩负引魂幡,手持丧仗,弯腰低头前进。后面是头戴孝巾的八个抬工,抬着有素绣花棺罩的大棺材,一步一步地慢慢前进。孝子孝孙遇有路祭者,要随即下跪叩谢,执事人并向路祭者回敬一包“路祭钱”。一路有专人散“钱纸”,叫撒“买路钱”。棺柩后面,孝媳孝女等亲眷乘小轿随行,一路哭泣。若是孝眷人少,还要雇人伴哭,以造成声势,显示亡者子孙昌盛。一般女眷送至半路即返回。

小出殡是一般困难家庭的殡葬习俗。出棺时,由亲友帮忙,将棺柩抬到大门外,长子在前,一手持“引魂幡”,一手举“老盆”(陶罐),棺出大门时,随手摔碎老盆,俗话说:“老盆一掼,家业一半”,“掼老盆”是限于长子操持。有的地方,门口烧一栗炭火,棺从火盆上经过时,将一碗白酒浇在熊熊烈火上,升起一股火焰,棺从火焰中抬过去。棺上披一条红毡,上面拴一只公鸡,以示驱邪。前面一人敲大锣,一人撒“买路钱”。

巢湖一带地方,出棺时,请道士杀一公鸡摆在棺上,并将杀鸡用的血刀砸烂供祭品的菜碗,名为“破煞”。

死者亲属必穿孝服送柩,孝子孝孙送至墓地,女眷则半路返回。

棺材须一直抬到墓地,如路太远要休息时,由另备抬夫换班,或用凳子架住棺材,停棺时,由专人用伞罩住“龙杠”,孝子引棺到墓地时,宜急速前行,谓之“抢茔”。

出殡日清晨,请道士满屋打扫,并做“法事”据说可把“亡灵”由家中引出去,并将破勺泼甩到大路边。道士念经出门后,不能回头望。

十一、安葬、守孝

请“风水先生”相地。一般富裕人家强调风水,到处寻找所谓“吉地”“宝地”,名之为“拿龙捉穴”、“真龙活穴”。如找到了,就不惜重金购买,或巧取豪夺,希望死者葬后,即能“寅葬卯发”,后代受益。并要求土质坚洁,走向坐北朝南或坐东向西,以防蚁防潮,使亡者入土为安。而贫穷人家则只要求土质干燥朝阳,对后代没有坏影响就行了。民间有谚语说:“谋地葬贵人,遇地出贵人”,这是讽刺富裕户千方百计谋葬地,也是徒劳之举而已。

选择吉日开土,先由孝子挖三锄,钉两段木头于地,曰:“金桩”。然后由帮忙的人开“金井”,在“井”内烧百子箕(即芝麻秸)、黄丝(稻草)暖土,叫“暖穴”。抬棺到墓地时,抬工要绕墓地三圈,才放下棺,叫“抢风水”。

棺才下坑时,行兜土仪式,即用锹铲土盖棺,叫“兜土盖脸”。在坑四周埋四根树桩,意为后代将广置田地,大发家财。这时要给抬工发喜钱,每人要有五个硬币,意为死者后代会五代同堂。棺材入坑后,抬工要“发龙”,即由两人抢“龙扛”向上坡跑去,越跑越快,越快越好,家属及时散发“发龙糕”。

接着就是培土,用锹打紧外层,进行封土。有的地方,在坟后插上红、白、黄等不同颜色的丧棒,其中白色棒代表儿子一代,红色棒代表孙子一辈,黄色棒代表重孙一辈。棒数与子孙数相等。有的地方,在封土前,把封基米撒入“金井”内,子孙点香跪拜,然后大家脱去孝衣,封土。次日到坟前祭拜,称“安山”。

有的地方,找不到适当葬地,就暂厝至次年冬至再正式选地安葬。富家为了找“宝地”,以至停厝多年而不葬。有的地方,父死暂停厝,以候其母死;或母亡停厝以候其父死。

家贫无钱请“风水先生”看地的,就在自选墓地上甩扁担,按扁担方向摆棺材,叫“甩扁担向”。这是劳动者对工具神化的遗俗。

死在外地,尸骨无存者,以衣冠冢安葬。即扎草人穿戴死者原穿过的衣冠,写上死者的生卒年月,然后安放棺中,用公鸡血点主而葬。寿终正寝的人,才能葬入祖墓;自杀或他杀的人,死后只能葬入乱坟堆中。

已安葬者,如发现坟地场有蚁害,即捡出尸骨,用小棺另葬,叫“收黄精”。捡骨时,需搭布棚,不能让尸骨见天日,死者儿孙要将包尸骨的棉花焐热,才能包好入棺。

十二、守孝、留灵

守孝时间,一般为七七(49 天)、百日、周年。死者如系老年父母,子孙守孝期有长达三年的。

送火上坟。出殡后第一天,家人要送火上坟,第二日同样,第三天才将油灯放灵位之前,谓之送灯。有的地方不用油灯,家人将草包点燃,置于坟边,以三天为限。谓之“复山”,又谓之“烧三天”。其意是有了火光,“亡灵”回老家就可以看见路。

“七七”是佛教影响,佛经谓人死此生彼之间,有“中阴身”,如童子形,寻求生缘,以七日为一期。若七日终,不得生缘,则更续七日,至第七七日终。举行超度,祭奠。每七日为一七,逢七必上坟祭奠,称为“应七”。其中第“五七”烧灵,烧去供亡灵牌位的纸扎灵屋,第“六七”由出嫁的女儿、女婿祭奠。其余各“七”均由家人祭奠。

百日、周年,家属须上坟祭奠。

三年服丧,是儒家的遗教,而逐步形成传统丧俗。三年内,未婚子女不能结婚,但在热孝期“七七”四十九天之内,可允许结婚。父母去世未满“七七”时不能理发,但在入棺前可理一次发。三年守孝期内,逢年过节,子女不能穿红着绿,要穿素色衣服。春节期间,不能用红纸写春联,只能用蓝、白、黄等素色纸写;春联内容要切合守孝情思,如“守孝三年易满,思亲百世难忘”;“天下皆春色,吾门独素风”等等。

留灵。有一些地方,死者安葬以后,为了寄托哀思,往往在家中堂屋内设祭案,案上摆纸扎“灵屋”,其中安放“灵牌”。“灵屋”前设烛台、香炉、磬等,墙壁上横书“祭如在”三字,两旁悬挂挽联。每天子孙在就餐前,把食品捧到灵位前,点香击磬,献亡灵品尝。有的地方,除供饭菜外,还要送三次茶,三次点心。击磬也有规定:叫“早

三、晚

四、中一锤”,即早餐三响,中餐一响,晚餐四响。留灵时间,一般是“七七”四十九天,最长的三年,到期将“灵位”焚烧。焚灵时,要请僧道念经,并将挽联等物一并烧掉。守孝礼俗就告结束。

建国以后,群众在无神论思想的影响下,长期传承下来的丧俗,已开始有所改变,新丧俗已开始出现。城乡的丧葬习俗有变革,但发展趋势是不平衡的,城市、集镇变革得较快,而在广大农村中,传统丧俗仍然流行,不过丧俗礼仪已渐趋简化。

十三、新丧礼

临终礼俗:病人去世后,家属给遗体盖上白布单,然后给死者换上衣服,送殡仪馆火化,或仍用棺木送墓地安葬。运送时,亲属痛哭,并放鞭炮,以志哀思。

报丧:一般是张贴讣告,讣告登报纸上,载明死者姓名籍贯、生卒年月、生平简历以及对社会贡献等等。农村则是口头通知有关亲属,并在家门口张贴白纸。

开追悼会,遗体告别:这种纪念仪式,大都在死者遗体火化或安葬前,在殡仪馆举行。会场正中挂死者遗像,会场四周安放花圈,堂前悬挂挽联、挽词、挽幛。追悼会致悼词,遗体告别是在哀乐声中,向遗体默哀致礼,并绕场一周。参加追悼的成员胸前佩带白纸花。

丧服:一般是左袖戴黑袖章,有的还在黑袖章上用白线缝一个“孝”字,儿女辈在黑袖章上加缝圆形白布,孙子辈则在黑袖章上加缝小块圆形红布。

火化:各城市已逐步推行火化,以代替土葬。遗体火化时,至亲家属都要送葬。火化后,由火葬场工人将骨灰装入盒内,由家属领回,有的放家内,有的及时送墓地安葬,葬后安石碑一块。

奠仪、谢孝:一般公教人员的治丧费用,由有关单位直接拨给。亲友致送花圈或奠仪,家属则回赠白毛巾及其它相应物品,如死者为寿高达耄耋年,则赠小花碗,谓之“偷寿碗”,这是祝愿亲友能享受同样的高龄。

守丧:死者安葬后,亲属在家内悬挂死者遗像,镜框上披黑纱,桌上呈献瓜果鲜花,以示长期的追念。

但在农村中仍有做佛事追悼死者,所谓“长七”与“短七”,以超度死者。也有说书代替佛事的新习俗。如皖西一带农村,死者出葬前夕,说书者手拉胡琴或弹三弦,口唱说白相结合,如说《杨家将》、《精忠岳传》等等,把丧事办得很热闹。也有做佛事与开追悼会同时举行,“灵堂”中既有花圈,又烧香纸;既挂神像,又贴挽联。

亲属中的子女仍穿白衣戴孝巾。守丧时间,“七七”期间,逢七日,家属到墓地祭奠,半年、周年也到墓地去拜祭。

安葬:农村仍以土葬为主,但城市70 年代起一律火葬。

农村一般仍送香纸、三牲,并送礼金,也有扎送花圈和挽联的。家属则要招待素席,并回赠一定的礼物。城市有花圈出租,殡仪馆有灵堂,放哀乐(录音磁带)。

第二篇:丧葬民俗

丧葬,古称凶礼,是一个人人生礼仪中最后一件大事。俗谚云:“活养死葬”,丧葬虽为凶礼,但毕竟是人生最后的大事。枣庄地区自古厚葬成风。从新石器早期的北辛遗址考古发掘的墓葬中发现了儿童用的嗡棺葬和陪葬的石器生产工具;西集大汶口文化遗址发掘的陪葬器皿,有丰富的黑陶、红陶、灰陶、白陶等各式生活用品。商周贵族墓不仅有大量的青铜器、玉器等陪葬品,还有随葬的车马坑、殉人,地上有亭堂建筑,地下有祭祀坑;在薛国故城周围几十里范围内发现的大批汉墓群,生动形象的汉画像石、各种陪葬冥器数不胜数。

旧时,枣庄地区基本上全采用土葬,现在,基本都是火葬。但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依然根深蒂固,尤其在农村,许多人家将已故亲属火葬(火化)后,再将骨灰土葬,治丧标准较高,礼俗相当复杂。尤其是对正常死亡的年岁比较大的老人,俗称“喜丧”,漆棺厚敛,鼓乐发丧,请道念经,选地安葬。以此显示儿孙恪守孝道。

旧时,年老死在家中,停灵在堂屋正中间,俗称“寿终正寝”。人死了,忌说死字,一般说“老了”、“走了”、“过去了”、“回去了”、“去世”、“逝世”、仙逝、与世长辞了等。停止呼吸叫“倒头”,应该说咽气了,有时候,连咽气也不忍说,只说准备后事吧。老人在停止呼吸之前,儿女要亲自给洗脸,洗手、洗脚、净身(擦身子),然后给穿上寿衣,寿衣称“送老衣裳”,一般是蓝缎子或蓝布做的,穿上寿袜、寿鞋有的地方也称寿鞋为靴子,带上寿冠即寿帽。寿衣、寿帽、寿鞋在老人病重期间已准备就绪,也有临时到寿衣店选购的,上面都绣有寿字。穿送老衣服,一般只穿单数,忌讳穿双数。穿戴完毕,把死者抬到灵床上,停灵。认为如果停止呼吸后再穿戴,死者就得不到了,即死者的亡灵就带不走了。灵堂设在堂屋中间,按方位摆放。死者头垫寿枕,束双脚,白纸蒙面或蓝布蒙身,头南脚北,仰面向上。燃“长明灯”,摆上“打狗饼”,盛“倒头饭”,立“影身草”,灵前放“老盆”,孝男孝女举丧、烧纸钱、喊路。山亭地区用红线系铜钱(俗称制钱)放入死者口中,有仿古人含玉之意。死者的两手,一持打狗“鞭”,即用棉花絮搓成的棉条段;一握打狗饼子,即按死者寿终时的岁数数烙制的小面饼,用线串成串,挂在死者的手腕上;有的还在死者袖筒内装些茶叶。据说人死之后有三魂(俗话有三魂六魄之说),一魂驻守尸骨,一魂转胎投生,一魂奔赴西天。而西天路途遥远,又有恶狗拦路,一旦遇到恶狗,便可以用鞭子打它们,同时把打狗饼子扔出去喂狗,以便趁机脱身,顺利到达西天冥国。

入敛成服死者人棺,谓之“大敛”、“成敛”。棺材是死者的房子,俗称“棺木”、“木头”、“盒”,要用上等木料,精心制作。旧时,对棺材的质地非常讲究。一是木材的品种,多以柏木、桐木为佳,柳木次之。二是棺材板的厚度,6寸最好,这个厚度做成的棺材叫“天地六”,次者为“天地五”。三是漆工,里外面都要漆,最好的是朱红色的漆,漆前先灌桐油,可防潮防水,要漆五六遍,至发亮,敲上去有嗡嗡声。在棺材的前脸上还要雕一个繁体的“夀”字,也有篆书的。寿字要漆成红色。

死者遗体入敛,须俟子女等亲人到齐之后举行。大敛告成后,由孝子中的长子跪求族长,乞仪丧事。再有宗族长辈领着长子跪请执事人等,由男大老执(总理),女大老执(副总理)和一般执事组成。执事分管买办、记账、报丧、烟酒席宴、祭奠、丧礼、孝服等事宜。

成殓后,灵柩前挂幕幔或垂竹帘,幕幔前置祭桌,桌上摆祭品,两边置烛台,中间放香炉。祭桌后设灵位或悬挂遗像。灵柩两边铺苇席,有钱人家席上铺毡或地毯,一般小户铺麦穰。孝子、孝妇、孝女日夜守候在灵柩两侧直至出殡。

穿戴孝衣、孝帽称“成服”,“丧服”亦称“戴孝”。旧时有五服制,即: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统称为“五服”。以穿戴各种不同的孝服,标明与死者的关系远近。在枣庄地区,常听人说,我们还没有出五服来,即是指近门近支,能穿着服孝。

敛告成,孝男孝女亲眷均成服后,还要给孝男孝女砍制哀杖。哀杖又称“哀棍子”,一般为柳木的。在砍制哀棍子时,全家无论有多少孝男孝女,必须从一个柳树枝上砍下来,以表示是近门近支,是“一支子”人家。因此,大孝子(即死者的长子或长孙)的哀杖最粗,以下按年龄、辈数,逐次变细。

死者刚咽气不久,还未来得及停灵,左邻右舍、附近的亲朋好友,特别是妇女三三两两相约,来到死者家里恸哭抚慰,问及死因,以表示亲邻和睦相处,一家不幸,众家同哀。表达人世间的人情味和亲情味,俗称“哭丧”。

吊唁即吊孝,俗称“烧纸”,是有关生者对死者及其家属的悼念和安慰。此为境内城镇和乡村,普遍流行的重要丧俗之一。成殓的第二天即为开门之日,从“开门” 之日起延续到出殡之日12点(中午),有搁三天的,即开门三天,有搁七天的,即开门七天,除了有钱人家应酬多,一般农户皆为三天。乡村吊唁,又称哭人。除亲属白天吊唁外,本村亲邻,世代聚居,也要去吊唁。妇女一般在白天,三五人成群结帮,前往哭祭,此时女眷要陪哭;本村的男人们多在晚饭后,带上块儿八角钱或携带纸、箔,也三五成群前往哭祭。当他们来到丧主家门前时,把提前准备好的钱、纸交给桌前的记帐人记上帐,俗称“上素纸”素吊。之后,去灵棚哭祭,此时孝男陪哭。男宾(客)至,击鼓三下或放铁炮三响;女宾(客)至,击鼓两下,或放铁炮两响。吊孝者先奔丧、恸哭、抚慰孝子、孝妇、孝女后,到外柜记礼。礼毕后,独自或和同服(同辈)的一起至灵堂拜祭。长者在前,次者在后,排成数行。祭拜最重的是九叩礼,就是一揖一叩首,起来再一揖一叩首,如此九遍。在第四次完毕时,由长者一人跪爬至祭桌前,由左右两位侍礼者帮忙把祭品从桌子右面移到左面,俗称“奠桌子”。另有七叩礼、五叩礼、懒九叩(三揖九叩)等。有不懂礼数的,该作揖的时候跪下了,该跪拜的时候爬起来了,引得围观的哈哈大笑。祭奠的时候,也是评论“客”的时候。评论某个“客”长的怎么样,某个“客”家世如何。“客”也就是农村俗话说的闺女婿。闺女婿们跪在灵堂前,一边听着周围的人评头论足,一边祭拜,脸皮薄的哪里敢抬头啊。因为死的不是自己的父母,哭的时候,也就没有眼泪,只是在那里干巴巴的喊:“我的大娘呀„„我的婶子啊„„;或我的大爷啊„„我的叔呀„„”在农村极不平等,男人只让自己的媳妇称呼自己的父母为“爹娘”,而称呼自己的岳父、岳母为“大爷、大娘、或者叔、婶子”。因此老人去世了,哭拜的时候就有了“儿哭一声,惊天动地;闺女哭声真心实意;儿媳妇哭声虚情假意;闺女婿哭声老驴放屁!”的说法。据说有一做儿媳妇的,为人极为刻薄悭吝。婆婆去世时,她坐在那儿手扶着脚脖子哭:“我的个娘来„„”围观的配上一句:“我的个三斤麦来„„”她再哭一声:“我的个娘来„„”围观的再配上一句:“我的个二斤豆来„„”嘲笑她心疼送葬的花费。一哭一和,直把个小媳妇和急了,顾不上哭了,爬起来大骂:“您娘个x,吃饱了撑的没事干了?!”

成殓后,由孝子在灵堂祭拜(女眷不磕头只就地举丧,也有女子祭拜的)。长子在前,次子在后。作揖双手举哀棍(有的地方称哀杖)磕头,双手按住哀棍,边恸哭边跪拜。拜毕,按照宗族中辈分的大小、五服制的规定,分批次跪拜,此俗称“家奠”。

成殓的第二天晚上,阖族人等全部出动,走出村口或街口,焚烧纸钱,称作“送盘缠”。富裕户焚烧纸人、纸马或纸驴、褡裢(亦称捎马子,古时盛银钱的褡包)。褡裢里装有纸钱、纸元宝、纸银壳子等。男丧为纸马、纸人(马夫);女丧为纸驴、纸牛、纸人(脚夫)。纸马或纸驴背上驮着褡裢。纸扎的马、驴、牛等称“社号”,皆有孝女出资。

自成殓的第二天晚上开始至出殡的前一天晚上,每晚族人等到附近的土地庙为亡灵送汤水,俗称“攉汤”。孝孙打着“影门棋子”,两位侍礼抬着面汤罐在后,后跟鼓乐队,再后依次是孝子、孝妇、孝女,后面按五服次序相跟,去时不哭,至庙前,孝子给土地磕三个头,然后送葬队伍绕土地庙一周,将面汤攉下。回来时皆哭。传说死者亡魂暂住在土地庙内,等候土地爷分配去向。攉汤,即为亡魂送汤水,再则,叩拜土地爷,祈望能让亡魂有个好去向。

出殡的前一天晚上向亡灵告别,俗称“辞灵”也叫“烧轿”。孝子、孝妇、孝女及宗族人等在侍礼的引导下至村口焚烧纸钱、纸轿、纸牛、纸马、金童、玉女等。奏哀乐、放鞭炮、孝子登椅喊路,嘱爹娘要上西天大道,一路走好。父丧扎马,母丧扎牛。所有“社号”皆由孝女出资。如是“喜丧”(八九十岁病故,儿、孙、重孙齐全为喜丧),辞灵毕开始点戏,鼓乐手用喇叭吹戏,凡闺女婿、侄女婿、孙女婿或其他表亲都要赏钱(各地兴俗不同,也有本族人凑赏钱的)。

出殡之日,午后将灵柩移至当街或路口,俗称“发丧”亦叫“发引”。抬灵柩叫“举重”,举重的人都是年轻力壮者,事先皆由孝子跪请。最多者有20人,棺两侧各10人。用木棒搭成架,棺木放在上面。停下之后,灵柩前摆祭桌,孝子、族人、亲友依次按班辈祭拜,俗称“路祭”,也称“路奠”。祭拜完后,孝子摔“老盆”于棺前,然后放铁炮起灵,也称“起棺”,鸣哀乐,俗称“掌号”,缓缓送到林地,孝男随行,孝女一律就地举哀,不上林。但有的地方孝女也跟着上林。铁炮从棺起一直放到村口。长孙打影门旗子走在前面。途中如遇石桥、河流,灵柩要停下来,孝子要喊爹娘过桥、过河,掌号毕,重新起棺前行。

灵柩至墓坑前,孝子墓前举丧,举重者用粗绳穿棺底(木匠在做棺材时,在棺材底座上早已凿有穿孔,俗称海眼),然后分两侧紧紧拉住粗绳,慢慢将灵柩放入墓坑,俗称“放棺”,亦叫“棺下田”。棺入穴后,棺前放长明灯,倒头板。棺上覆盖苇席,孝子绕墓一周,置哀棍于棺材后,长跪于墓前。侍礼者宣布填土、放铁炮,鸣哀乐、筑土为坟。鼓乐队就此辞别,一般送葬的族人、亲友就地脱孝。孝子不脱孝,兜土返回家。

安葬后的第二天晚上,有的地方在当天晚上,死者亲属到林上为新坟添土,俗谓之“圆坟”。儿女们绕墓一周,把祭酒撒在墓周,然后在墓前焚烧纸钱、祭拜。吹去纸灰,看看地上有没有什么“图案”或“字样”。如果有,表示亡魂已显灵,知道儿女们在为自己祭典,祭者感到欣慰。

然后,还要烧“五七”、“百日”、“周年”,从逝世之日算起,到三十五天、一百天、一周年时,儿女们要到林祭扫,分别称为烧“五七”、“百日”、“周年”。有的地方在烧五七时,有几个儿子减去几天,死者本人也减去一天,即提前几天祭扫。

服孝期间还有禁忌,孝子在送殡后一百天内不剃头(也有五七之内不剃头的)、不串门、不赴喜宴。过头一年不炸丸子,不拜年,不贴对联。服孝期内三年,孝子不能成亲,孝女不能出嫁。

如果婴儿出生后不久就夭亡,通常不埋葬,只用谷草(又称杆草)卷住尸体,扔到野外或乱葬岗上喂狗。古人认为,这些夭折的婴儿是来讨取前辈子债务的讨债鬼,以让野狗争食对其惩罚。种过牛痘的婴儿死亡,也要用谷草卷住尸体,埋入地一角.不留坟头。儿童死亡,可埋入坟地一角,可以留坟头,但不能进入祖坟林地。凡未结婚的青年死亡,也作为童丧,一般用薄棺成敛,葬于地头或祖坟后的指定地点,堆一个小坟头,俗称为“小丧”。

童丧不举行任何仪式,不停尸在家,即死即葬,也不作专门祭祀。

第三篇:烟台民俗丧葬

烟台民俗丧葬

烟台的丧葬大体分为两大阶段:第一段是绵延几千年的土葬年代,这方面的礼仪很多,俗话说:喜事要请,丧事要到。在农村本家族和亲戚知道了,谁家的人死了,第一时间到死者家里送纸钱,在长者的灵堂前行三拜九叩的大礼。在死者家里帮忙干一些杂活,诸如,到外面亲戚家传丧、烧纸、打纸钱、记账、迎送客人、守灵等等,以示亲近,帮忙的多,丧主人的人缘好和家族大,主人家很有面子。

六十年代以前,烟台因为缺医少药,人的寿命很短。常言道:人到七十古来稀。那时人活到70岁已经很少了。一般人在40岁以后,就准备好了寿合(即棺材),放在一个闲房子里,以备用急。那时的寿合也是表示死者的身份的象征。如果死者生前是做官的和大财主,寿合一般是楸木和柏木制做得,而且木头很厚,需要八个壮汉来抬。

那个年代,有身份的人死了,葬礼是十分隆重的。常言道:看殡不怕殡大。如果是冬天,有钱人可将遗体放个十天八日的,外面来送纸的都管吃管喝,请来和尚道士来念经作法事,出殡的时候,孝子贤孙披麻戴孝,本家本堂大队人马浩浩荡荡的,女儿、女婿们摆上多道路祭,旗锣伞扇,乐队齐奏,好不热闹。那个年代,尤其是农村,文化生活贫乏,农闲时无所事事,碰上红白喜事,围观的人特别多,这也是近日的主要话题与新闻了。

六十年代,国家提倡火葬。烟台是1966年7月份建成并投入试用的殡仪馆。那个年代正是文化大革命破四旧,立四新的高潮。旧的土葬礼仪被批判为牛鬼蛇神,即四旧。在那个红色恐怖的年代里,死了人,必须从俭。市里的人死了,拨个电话202是殡仪馆的讲明地址,当时殡仪馆就一个上海产的汽油三轮汽车,车斗里装着一口铁棺材和一个押车的老头,就按地址去了。当时的南郊还是沙土路,人们戏称地瓜垅路。尤其是殡仪馆的车五华里以外,人们就知道拉尸的车又来了,那个时候最多烧两刀纸就完事了。这个从俭的方式一过就是20年。到87年以后,人们的生活渐好,复古的思潮开始在社会上升温了。大操大办在社会上愈演愈烈。现在的丧事,基本上还是继承着老的传统习惯,再加点新的创意,土洋结合,古为今用,怎么做,怎么有理吧。有一句话是一语道破天机,这些事都是做给活人看的。丧事办的千好万好,不如老家活着的时候,多多关照与孝顺老人好。

历史的名人与清官郑板桥曾任淮县县令,在任期间为淮县人民办了很多好事,曾被淮县人民所崇敬与称赞。在离任时淮县人民曾十里相送,恳请县令临别赠言。郑县令说道,诸位回家后对待二老,有对儿女的照顾一半,就足矣。当时在场人们百思不解县令其意,有人甚至认为县令不够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县令对人们的忠孝之心的要求之高,是常人难以达到,用现代社会的眼光看,孝敬父母之心有对儿女之心百分之一的人,就是现代的大孝子了。

第四篇:陕南丧葬民俗

陕南,顾名思义,陕西的南部,它北临秦岭山脉,南靠大巴山,纵横数百里,一条汉江横贯东西,有汉中、安康、商洛三市的近三十个县区自西向东分布,周边与甘、川、渝、豫、鄂、几省相接,俗称秦巴山区。长期以来,受周边多种民俗文化的影响,加之特殊的地理位置,孕育了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笔者借民俗文化网站这个窗口,对自己仅了解到的安康旬阳一带丧俗文化与众多网友一起鉴析,错误之处请予以更正。丧俗

丧俗在陕南几十个县中,由于东西南北跨度较大,表现实施不尽相同,但较有代表的还数旬阳汉江两岸,这里的丧俗文化经数百年演化,至今它兼容了陕南丧俗的共同点,主要体现在以下这些方面:

报丧、筹划过事、待职客、全席、散孝、孝子、老衣、奠酒、关殓、打太司、打井、出灵、丘坟、园坟、服

三、过五

七、过百天、过头周年、过三年、三年换孝、箍墓立碑等等。

旬阳民间一带 “老了人”,如果是上了岁数的老人,且子孙满堂,丧事也当喜事,自古以来都把它叫做“红白喜事”(红喜事一半指结婚、过大寿、盖房等,白喜事特指老人高寿后去世的)。报丧

它是指人过世后,给主要的亲戚朋友送信,就叫做报丧。一般都要根据主人家亲戚多少、远近、分布情况,分多路去报丧,报丧的主要任务是把去世人的过世时间、去世的原因、主人如何安排,如什么时候关殓,什么时候上坡(出灵)等,尤其是娘家亲人(主人的娘舅家)等等,再决定出发和赶到的时间。派出去报丧的人,一般都是责任心强、不误事的人,要求报丧须把信送到门上,当面陈述。

不过有些亲朋好友住的太远,报丧人当天无法往返者,也有借助现代化通讯工具进行告知的。穿老衣

给亡者穿衣服,有些地方把“老衣”叫“寿衣”。寿衣一般在老人在世时候提前做好的,有些重病的老人还要亲眼看看给自己做的寿衣,不称心的还要叫儿女们补做,通常以上身衣服,按单数论“件”计,分三、五、七、九身。孝敬的晚辈或者条件较好的人家都要给老人做七身或者九身寿衣,以体现孝敬之心。老人过世时,一般都由儿女和媳妇们给老人穿好寿衣,先放在堂屋(客厅)的草埔上,待帮忙的人到后一起放在棺材内,把棺材盖斜盖在上边。筹划过事

也就是讲如何操办老人的后事。

此项工作非常重要,筹划和准备的如何会导致整个“事”能否过好,比如讲,能过多少客、亡者要放几天、什么时间关殓、什么时间上坡、谁当“客头”(全权招呼客人接待的人)、是否要请风水先生、要不要“喜房”(唢呐等吹奏的班子)、计划开多少席、需要化多少钱、聘请那些人帮忙等等,都需要一一计划周到。筹划好后,立即派人采购相关物品(包括烟酒、副食、各种蔬菜、孝布、香纸、火炮等),采购的同时,各种角色的帮忙人陆续到达,待“客头”到后与主人、“大总管”(有权威的长者),碰头开会,决定着“事”如何过,从此就拉开了操办丧事的序幕。开职事单

一种对“职客”分工的明确,然后张榜公布,丧事都是用白纸写好张贴。(职客,职事,指承担不同分工、任务的帮忙人)

职事单要求很细,它从大总管、客头、喜房(包括阴阳先生)、大小厨房、酒房、饭房、茶房、散盅筷、端盘、洗碗、散烟、接客接礼、坐柜写礼、炮手、担水打杂等等,大小厨房又分大厨房和小厨房,大厨房又分掌刀、定碗、定汤、抱笼、帮灶等,主要负责热菜和大菜;小厨房主要负责凉菜,开席时,大小厨房相互照应,配合有佳。

如果主人“底亲”重,客人多,席口多,上“职事单”明确职务的就有百余人之多。客头

他相当于结婚婚礼上的司仪,有专职和兼职之分。

他是整个丧事操办过程中的总理或者叫导演,一般讲,“起事”(正式过事)前他先到,坟上坡入土后他才走,整个程序都由他来应付,也是“事场子”最忙、最累的人。孝子

亡者的子女们(晚辈),他有主孝子和一般孝子之分。主孝子主要指儿女们和媳妇,一般要穿孝服,腰间和头上要用麻丝系上,所谓“披麻戴孝”就是这个意思,一般晚辈则头戴白布就可以了。

如果说客头是“过事”中最忙的人,那么孝子则是整个“事场子”上最辛苦的人。不管天冷天热,刮风下雨,孝子都要在客头的指领下,按照固有的习俗和程序,不厌其烦的行孝礼,如帮忙人、送礼人到门上来,不论辈分高低,一律都要行礼(我们当地人叫磕头或叩首);亲戚朋友在灵堂上香、奠酒,叩头者(男女分别行礼),孝子也分男女孝子分别还礼;关殓前,孝子分男女按辈分分批上香、奠酒、磕头;开席前,孝子要到大小厨房、饭房等“职事”点去磕头,开“头拨席”(第一批席),孝子在上第一道大菜后是要去磕头的;尤其是娘舅亲人家里来人时(一般约好一起到),孝子要手持一根点燃的香在门口跪下行礼等候,待娘舅家人到后,马上安排“传席”,把几张大桌子拼成一排,摆上一些酒菜,娘舅家人全部坐在旁边,主孝子(儿子、儿媳妇)跪在桌前,在客头的安排下,向娘舅家人汇报老人死亡的原因、穿了多少身衣服、装什么木质的棺材、如何安排料理后事等等。

然后由娘舅家辈分较高,有一定威望的长者向孝子发问,如前边谈到的那些内容,如果孝子在老人在世时不够孝敬,甚至虐待老人,“装(做)娘亲”的就要借此机会,教育教育孝子,也有较厉害的娘家人(主要是舅舅、舅母或舅家的老婊)当场训斥孝子,还要罚跪,虽然看起来有点不留情面,但也反射出晚辈孝敬老人的重要性,可见自古以来人们对孝敬老人这一中华民族共同的传统美德看的是何等重要!散孝

就是向过世老人的晚辈发放孝布(白布,三尺为一幅孝),发放的主要对象是自己的儿女们、侄儿侄女、女婿外甥、干儿子、干女儿、婊侄子、婊侄女及以上各辈分的媳妇们。发到孙子、孙女,这叫发三代孝。在乡下,当孝子们集体行礼跪下磕头时,远远望去,白压压得一片,很是气派壮观,可谓一道风景。打井

就是掘墓穴,一般情况下,安排一个班,也就是八人去完成这个任务,在打井过程中还要安排给挖墓穴的人送一顿饭,现蒸的大馍馍和一桶(或盆)杂烩汤菜(粉条、肉片、白菜、黄花、木耳烧烩而成),看起来很简单,但对打井干活出力的人来讲确实很实惠。这里送饭不拿筷子,通常都是就近折下小柴禾棍、树杆杆等代用,打井时在井下干活的人不能说话,据老人传言,如果讲话,主人家以后出生的后人多呈哑巴,所以在打井时井内谁也不说话,这些虽然是迷信之说,但也看出干活人的虔诚。墓井打好后,如果是第二天坟上坡(出灵),当晚要派人看守墓地,讲究逮上一只大红公鸡放在打好的墓井中以示辟邪,也有的故意留一点活,放在第二天出灵前把井打好(完工),这样就省去了晚上派人看墓地的麻烦。近些年来,有些老人在世时请风水先生看好墓地,提前为自己和老伴修墓。一般墓都用砖块和水泥沙子建造,也有的用水泥、砖或石头建造,人去世后,将棺材直接放入墓内,砌好墓门儿就好了。设灵堂

装有亡者的棺材前摆放一、二张大八仙桌,桌上摆有“贡献”(重要亲戚用面粉蒸制的花馍,一般从四五斤到十来斤重不等)、菜酒、酒盅、灵房(用纸和竹子做成的)、香炉和亡者遗像,堂前放一瓦盆,供烧纸钱用。奠酒

在灵堂前上香、烧纸、敬酒,叩头等,这是关殓前的必要仪式。通常孝子在客头的引领下,分男女孝子,分辈分、分先后秩序分别向亡者行礼。关殓

是一个必不可少的主要程序,是封棺(盖棺材盖)前儿女们和亲朋好友最后向遗体做告别。

关殓前由客头宣布开始,鸣炮、奏乐,晚辈们奠酒后绕棺材走一周,当多数人告别后,客头宣布盖棺,钉棺材钉,也有的人家买有棺罩布,最后盖好。哭灵

是孝子们(主要是女孝子)跪着趴在棺材上哭诉,以表悲哀之情,也有一些热心的老大妈、老太婆们(不一定辈分低,也有同辈或长辈的)前来哭丧,以表悼念之心,为亡者送行,祝亡者一路走好,也给主人家“事头上”增添了一道风景。打太司

当地人也叫闹夜,过去都是由二人分别持鼓和锣边唱边打,按照一定的韵律唱,绕着灵堂走,边走边唱,会吸引众多“上事”(参加丧事的人)客人的围观。

打太司分“开路”、“唱孝歌”、“还阳”三部曲。“开路”是就是为亡者开路,望亡者一路走好,顺利归西;“唱孝歌”是打太司的主要内容,通常是关殓后就开始,一直要唱到天亮前,唱的内容可以讲是五花八门,无所不有,他们都是乡下民间艺人承担此责,除了开路时唱的都是相同内容的孝歌外,在整个唱孝歌过程中,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民间流传的各种故事、亡者在世时的丰功伟绩、为人处事等都是他们唱孝歌的主要内容,在唱歌中少不了“借古奉(奉承)今”,弘扬真、善、美,通诉假、丑、恶,借此教育孝子和晚辈们尊敬长者,帮助弱者,弃恶扬善,有素质较高的民间艺人的确能唱出真善美,唱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样因果关系得人生哲理来。不同程度的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还阳”是在天亮前或者鸡叫前后,用孝歌特定的内容祈祷亡灵,如果歌词中唱到“还了阳还了阳,还了日头还月亮;还了天还了地,还了东南西北、四面八方;还了亡灵归天堂”等等,“还阳”和“开路”首尾照应,耐人寻味。

老人去世打太司,是由过去的毛遂自荐、自由上阵逐渐演化到现在的民间艺人班子专门差事。他们往往是同喜房(吹唢呐)为一体,由过去的义务表演到现在的有偿服务,由过去单打一娱乐活动到现在与西洋乐队共同献艺,这在不同程度体现了现代经济社会的文明和人生价值观。

在乡下条件较好的人家为老人办丧事,还要掏钱请放映队放电影,演小戏(皮影)等助威。待职客、待班与开席

主人家客人的多少,也不同程度决定着职客人数的多少,“事”过的大,需要帮忙的人就越多,主要职客都是专门聘请的,如“盘头”、“班头”各个方面的牵头人等。在“起事”后开席时,各职事(也称职客)坐第一拨专为他们开的席叫“待职客”(招待有具体职务帮忙的人),“起事”先“待职客”主要是正式待客时,这些职事的人都要各负其责,为“事场上”服务,先待他们以便使他们更好的为他人服务。灵上坡前都要开席让“抬坟”的人先坐第一拨席叫“待班”(招待抬坟的班子)。

一般抬坟的人数多少由住家户距离坟地的远近而定,路程远的必须要四班人(八人为一班),四班人轮换着抬,道路远而且险峻时,除了几班人相互照应,也需要孝子们用绳子在前边拉,以保证灵柩和抬坟人的安全,就是墓地距离主人家很近的,也需要两班人。正式开席

这是招待客人的主要内容,事件一般都安排在关殓后正式开席。如果客人多每拨都需要八桌或者十桌同时开,每拨事件大致在一个小时。

乡下坐席也很有讲究,开席前“客头”都要事先将准备好坐“上席”(也就是首席,一般是八仙椅)的名单当场公布,该坐上席的,该坐前席(上席对面)的,该坐档档的(首席两边)各就其位。坐上席的都是主要亲戚及辈分高者,以显示对长者、老者的尊重,但也有招呼客人坐席,把辈分搞岔了的,该坐上席而未坐,闹出笑话的也不乏其例。

乡下坐席讲究,还反映在“上席”要先动筷子指点一下,其他人方可开吃,敬酒也要从上席开始敬,以此类推,这也是对长者、老者尊重的有一个体现。

在吃法上很有造诣,六七十年代,物质短缺时,乡下大凡小事都要摆席设宴招待客人,讲究“几盘子几碗”,即使在六十年代困难时期做光“孤独席“(没有大菜和主菜),只摆十个碗吃饭,也有荤有素;到了一定时期,讲究四道菜和八道菜,也就是有蒸碗、有烧炸、有汤菜;改革开放后,物质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和提高,乡下过红白喜事相互攀比,主人为图一个好名声,有的也是倾其所有,筵席上除大肉外,鸡、鸭、鱼、牛羊肉甚至海鲜也是应有尽有。

从民间“过事”待客档次的提高,就能体现到改革开放政策给普通老百姓带来的各种实惠。出灵、下葬、圆坟

出灵,就是抬坟的人将棺材用绳、大杠“捎”好,绑牢,穿上四个小杠子供八人抬,孝子跪地大哭,主孝子(一般都是长子)头顶瓦盆(里边是烧过的纸钱灰),其他孝子抬着灵房、抱着灵牌(用烧纸捏成,插上对称小棍,前后绷上白纸,写上亡者的姓名等)、遗像,由一老者手拿一小碗里边盛些水,有的是由风水先生执行此任务,将手中小碗砸在棺材或者大杠上,大叫一声“起”!此时主孝子将头顶的瓦盆使劲摔在地上,抬坟的人同时抬起灵柩出发,前往墓地下葬。

请有阴阳先生的,都要念上几分钟的经(谁也听不懂),也就是祈祷一阵,然后将棺材用绳吊着,徐徐下滑到打好的井中,拨正方位,这时,风水先生(或由一名老者去做)手提“五谷斗”,向跪在地上的众孝子们抛洒五谷(里边也放些硬币),众孝子手撩衣襟去接,接的多得有好运,同时也向墓坑内抛洒部分五谷,再让孝子向墓井中“还土”,也就是说孝子抓三把土向墓井中抛去,祝亡者得土而安(入土为安)。这时,帮忙的人向井中填土,整修坟头,孝子也在同时上香、烧纸、奠酒、磕头,向所有帮忙的人磕头致谢!丘坟 丘坟是把棺材放在地面一个平台上,周边用石块或者砖块砌起来,待到吉祥之日再下葬,这叫做丘坟。丘坟原因不一,主要是风水先生认为当时下葬不吉利等,有的要丘数年不等。过七历七事

人死下葬后,要在三天内煨火(用木柴在晚上点燃于坟前),第三天家人去烧纸、烧香,这叫“服三”。然后分别在五、七,第三十五天、百天、头周年(第一个周年祭日)、二周年、三年分别去祭奠,这统称为“七历七事”。

如果儿子多,这些七历七事都有他们承担祭奠,儿女们到时候都要头戴孝布前往坟地烧纸烧香,有的打算过事,提前准备,给亲戚朋友打个招呼,然后正式操办,亲戚朋友知道的都要前来送礼。

也有的主人在老人三周年时为老人修墓立碑,碑上要写明老人出生年月日,生平主要伟绩,何时去世,落款写上所有孝子的名字,以示纪念和缅怀之意。

陕南还有一个讲究,老人去世后第一年春节的对联要用绿色纸来写张贴;第二年用黄纸来写;第三年“换孝”(三周年坟上退去孝衣)后恢复原来的红纸书写对联。

陕南安康一带的丧俗内容之丰富,集中体现了一个“孝”字,讲的就是一个“孝道”,它是中华民族民俗文化传统美德的生动体现,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丧俗文化的内涵也在不断的提升和变化,但它唯一不变得就是丧俗文化体现的“孝”字!

陕西民俗:黄河葬礼

送葬前

按照习俗,葬礼在送葬前分居丧、入殡、暖窑三部分。它的首俗是“报丧”,其次为“守丧”。

“报丧”分四部分:其一是逝者一经瞑目,即着眼邻里数人别向主要亲朋通知噩耗,以期奔丧、落炕、瞻仰遗容乃到入殓。

其二是入殓后,即于大门外悬挂事先制做的“招魂幡”。若逝者为男,则由“归动来兮”、“神赴玉楼”等。若为女,则书“七日归来”、“瑶池添座”等词语,以照示乡里。

其三是“悠套”,即“哭巷”。在亡后第三日,女辈孙女辈们从灵前跪拜、烧化纸钱开始,直至走出大门经主要巷道,直悠至材外头叫头礼拜边走边诉说,口中念念有词。其声有板有眼、有腔有调;其容有声有泪,既悲又哀,涕泪纵横,声情并茂,大有古代“挽歌”的遗风遗韵。

其四是送葬日期定后,即由孝子(一般为长子)向所有亲戚逐家挨户通知送葬时日,俗称“说门户”。

“入殓”是将逝者尺体入棺木有习俗,一般经准备棺木、制备寿衣和入殓、放置镇物等。

在整个送丧前,“暖窑”是重头戏,决不能出现一丝的马虎。暖窑伊始,五服之内的孝子先后列队于院中,当事人大呼“烧婚了”后,由长女婿执祭,以示“半子”。待火尽灰灭,乐人、孝子、帮忙人等离开庭院,鱼贯而出,在女孝子一片“悠套”声中,经主要巷道,径往墓地,选“三姓人”及孝子携照明马灯、木炭火瓮等一应物品下入墓穴,于墓窑四角各上一柱,点明烛火,窑中央供献菜,另给四解各奠酒一盅,口中念念有词:“不用木石盖成房,冬暖夏凉,好房!好房!”最后吃完酒菜,爬出墓穴,燃放鞭炮,乐人奏乐,暖窑即告完毕。

送葬 这一天,孝子们黎明即起,在乐人的伴奏下于灵前烧“黄纸”然后进行祭拜。

祭拜,又称吊丧或吊唁,是亲族友邻对逝者追悼、怀念致哀思的礼仪和习俗,随到随吊。男、女孝子均须按辈份磕头、跪拜还礼。

中午12点准时出殡起灵,主事人宣布起灵后,十多名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一拥而上,抬起灵柩,妥善放置并绑在丧舆之上。悲曲一终,主事人喝一声“起丧”,一支浩浩荡荡的送葬队伍即前行,此时跪地的孝子孝女按男女左右抱丧舆大杆边哭边走直至墓地,即行下葬。

下葬时,用大绳将灵柩捆好缠于一大杆之上,许多人七手八脚将大杆抬至墓穴纵向放于墓地的出口上徐徐下落,放到底,再由两名下葬者将灵柩推进墓窑,摆放端正,即可封窑、填土,届时,孝子们跪地而哭之,乐人们吹而奏之,直到墓冢圆起,逝者入土为安了,即宣告整个丧葬的结束。

安康丧葬遗俗

丧葬是安康群众生活中的大事,古往今来,丧葬礼仪都十分受到人们的重视。安康由于地近楚蜀,居民“五方杂处”,其风土人情,礼仪习惯各异。但由于各种习俗的互相影响,互为补充和渗透,所以丧葬习俗的主要议程大体相同。一般说来,经济上稍有宽余者,其丧葬礼仪都是十分隆重而庄严的,从在人咽气到出殡上山入土,乃至“七七”、百日、周年,它包括家祭,成服、守孝、唱孝歌、打丧鼓、荐亡灵、看风水以及土葬、崖葬、悬棺等一系列程序,祭祀程序繁琐而慎重,这里就倒头、设灵、入殓简要讲一讲有关的祭祀活动。

老人咽气后,首先要烧倒头纸,以备亡人升天或入阴曹地府沿途花销;与此同时,要在室外鸣炮,表示亡人升天,也用以通知左邻右舍前来帮忙。死者的近亲属此时要用温水为死者净身。死者如是男性,要请理发师为其理发修面;是女性,女儿要为其梳头。给死者穿好寿衣,显得整洁安祥,虽死如眠,然后才将尸体移向堂屋铺好的木板上,并用黄表纸或火纸遮面。并在死者脚下烧一菜油灯,名曰“路灯”,意为给亡灵在黑暗的阴间照亮道路,此灯一直燃至出殡为止。

死者停放在堂屋里,前摆一祭桌,放香炉、蜡台、祭品、供果等,并用黄红纸叠一纸牌,上写“新故显考(妣)×公(母)讳××老大人(孺人)之灵位”,置于祭桌正中。富有之家用白绸缎或白布扎一孝幛,把死者画像悬挂在灵牌后孝幛正中。孝幛两边悬挂挽联,灵堂祭桌两侧置放孝男孝女和亲友送的纸扎,如金童玉女,金山银山,宝盆钱树,车马坐骑以及挽联花圈等。在设灵堂的同时,要向亲友报丧事,一般人家由孝子或近亲登门向众亲友报丧,大户人家还印发讣告。此时,亡者之家大门上要张贴白纸对联,额书“当大事”。

入殓俗称“腾棺”,死者倒头后,要将已备好的油漆棺材清扫干净,在堂屋里安放好,先在棺内垫一层用白皮纸包好的草木灰包,再铺上新做的专用大红被褥。有些地方习俗要在棺内的草木灰上铺一层纸,纸上摆药精、明香、木炭皮、柏树叶、丝麻、五色线、七枚清制铜钱,取意尸体不化、香火流长的祝愿。然后铺上殓单、被褥等,再放置尸体。富有之家,棺材内要用红绸缎满糊,内置金银珠宝等,还需要给死者口里噙上金也有噙铜钱的)。死者的亲属要目睹入棺的全过程,“亲视含殓”,表示子孙们对死者己做到“养老送终”。

关中葬礼 , 葬礼俗称“白事”。从老人馈然长逝的那—刻起,丧礼仪式便算开始。

在关中农村,过去人死后,最初,亲人除了嚎陶大哭外,手拿— 个瓦益一张纸,敲着瓦盆走到门外,烧了纸,这叫送终。送终后,再 将瓦盆拿回来,放置在死者脚前,名曰“孝盆”。在里面烧纸,给冥间 的亲人“送钱”,然后将尸体安放妥当,差人向死者的娘家、舅家报 丧。待亲戚子女到齐后,举行入殓仪式:先给死者剃头、洗身、然后 再穿寿衣,往舌头下压一小硬币,最后穿鞋戴帽,放进棺材。入殓后 在家搭一灵棚,设一香案,摆上水果、礼馍之类的供品,点一盏长明灯,白天晚上由死者家属守灵。守灵多为死者的子女,名曰“孝子”,身穿白孝农,头戴白孝帽,腰里系一根粗麻丝,手握丧棒(用大姆指 粗的柳木做成,上缠白纸)。凡见有前来吊丧的不论生熟都要磕头,以表感谢。

在出殡的前一天晚上,死者亲属要请自乐班演唱秦腔,或者表 演木偶戏,有的演电影。亲友送的挽帐,悬于灵堂之上。孝子按辈份 大小,分跪灵堂左、右两侧,女眷则围坐在灵地的后侧,吹鼓手吹起 唢呐,声声悲伤凄楚催人泪下。喊呐声中,孝子按次向死者献酒,行跪拜礼。

翌日凌晨,开始出殡。一般由阴阳先生主持。随着一声“起”,悲壮的唢呐声起。哭声连天。24人抬着棺木起身。前边是白纸做的 “白鹤”,“引魂幡”引路,两边是24杆纸幡及花圈花篮。后边吹鼓手 引导。孝子扯起一丈多长的白帐,牵引棺木徐徐前进。棺木周围是 女孝子,手把棺木放声唱哭,按照一定的”哭丧调”诉说对死者的思 念。全村人都来送殡,在大陆上燃起大火。到了坟地,棺材饶坟三周,然后放在墓前,孝子施礼送入墓穴。之后填土起坟冢,丧礼结 束。现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多数地区移风易俗,实行火葬,丧事新办。,西安的丧俗

在西安这个地方,老人去世了,不叫死了,叫没了叫走了.回民叫无常了.反正不说死,这是一个忌讳.过去地老年人的百年后事,在健康的时间就已经开始准备了,以示儿女的一片孝心.一般在60岁左右,就开始为老人准备老衣,枋.枋就是棺材,对于棺材是特别的讲究的,最好的是柏木的松木的,其他的差了.有钱的办个柏木的.差一点的也弄个柏木挡.讲究是八大快是最好,也就是八块木材.四叶瓦四寸的厚度.做棺材还要选吉日全材上才底.这一天特别的热闹.要宴请亲戚朋友.棺材做好了以后,外面要刷漆,漆要西安南山的生漆,先刷三遍,以后每年在刷一遍,越刷的多越美.明光发亮.里面是把松香烧化了刷.松香冷却了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壳子.这就是好棺材.生漆有防腐的功能.埋在地下几百年不化.就是木头化了.里面的松香壳还是完整的,可以保尸体百年之久.做好了就放在厅房的一角,现在的关中农村还是这个样子.有时间去农村一进门.还把人吓一跳.农村的朋友说,害怕啥,人人都有那一天,棺材棺材是生官发财,好事情吗.

老衣就是寿衣,一般都是用的绸缎制做.从长到短有5-7件,男为长刨短褂,女为上衣下裙.现在还基本是这个样子.老人不在了.就请先生看风水,择阴宅,开始打幕用砖箍,这就是砖箍墓.箍好了还要在里面画地位花鸟什么的.墓门有对联,一般多写的是,天上神仙府,人间帝王家什么的.

断气不叫断气,叫倒头.老人要倒头了,就从炕上抬到准备好的床板上,并烧倒头纸.倒了头.就要叫人整容檫洗换老衣,给口里含个麻钱一枚.一般是用,乾隆通宝.康熙通宝里面背后有一个陕字的最好.然后用麻纸蒙面,男挺于厅堂,女停于内室.脚下点油灯一盏.门口贴白纸.开始向亲戚朋友报丧.决定入殓,发丧日期及时间.设灵堂,献糕点,点蜡烛.燃香.灵前用麻包装麦草放在地下,孝子披麻带孝跪在麻包上守灵.一直不能睡觉,这就是守灵.

老人丧后入殓.一般男有舅家人参加.女有娘家人参加.对于死因.准备的棺木衣服和以后的安排没有意见才行.入棺盖盖,孝子痛哭最后的一面,大家也就算是告别了,埋的时间,先有外甥或女婿拿松柏枝打个灯笼下到墓室里打扫.叫老人住个干净的地方.

埋人的头一天,亲戚朋友都来,请吹鼓手.有钱的演戏,没有钱的来个自乐班,现在就是演电影放录象的也有.迎亲戚朋友之祭礼,孝子要排队吹鼓手领路,从路口或村口迎接回.迎到灵堂,亲戚朋友要向死者行礼.献酒讲究是三拜九叩,祭完了在守灵.

一般从倒头到发丧要放3-7天,这是根据年龄天气和家庭情况决定的.发丧的赶早,孝子亲戚朋友在饶棺一遍字最后的告别,将棺木放在龙头龙尾的棺照里,由孝子牵纤拉灵,讲究是36抬48抬.吹鼓手开路下葬埋土,然后丧家摆宴席宴请大家.下葬后连续三天,孝子在坟周围点麦草守夜.意思是新居害怕由儿子点火为其壮胆.从去逝开始7天为一期,每期都要祭奠,以后有百天,周年三年.3年后就基本没有什么纪念了.

哭丧歌

陕南一带老人去世后,一般要通过洗尸、停尸、入棺、闭棺和出殡几道程序。过去一般为3天,现在多为一天一夜。从守灵一开始,哭丧歌丧礼仪式中少不的演唱形式。

在守灵期间,丧家为了悼念亡灵,慰藉人心,便会请歌手来唱孝歌,也有歌手不请自来的。歌手大多是业余性质的,他们会唱多种孝歌,有的还能即兴创作,针对死者的年龄,性别和家庭情况来虽。有一个人唱的,有对唱的,也有一人领唱,众人续唱或合唱的。哭丧歌伴奏的乐器是鼓和锣,或边敲边唱,或唱一段再敲一定的套数,如《三点水》》《麻雀闹阵》。

停尸的当天。室内灵堂已安排就绪,室外庭院点燃香、烛和火纸,燃放鞭炮。歌手的开场锣鼓是叙述灵堂摆设和孝男孝女的“孝道”,守灵的子女不禁失声哭泣。

在守灵期间,孝男孝女要出门接待前来吊孝的亲友乡邻,陪祭的人一进灵堂,歌手便引唱孝歌。亲家有亲家的孝歌,朋友有朋友的孝歌,如有一段亲家的孝歌是:

“亲家犹如一只蚕,一生勤奋又节俭,为儿为女吃尽了苦,才积得这份薄家产,只说你长寿享清福,谁知你早早离人间,...

你有一双好儿女,也能含笑在九泉。”

天晚了,灵堂内外灯火通明。丧家招待歌手和前来悼念的亲友。饭后不久,歌手继续虽哭丧歌,如《十二月想爹娘》《送亡灵归西》。亲友也有唱劝人孝敬老人的孝歌,如《二十四孝》《十二大贤》等。到了半夜,由领头人按顺时针方向绕灵柩一周,孝子捧香在后,名曰“转香”。在歌手间歇的时候,丧家以茶点招待歌手,并用糖水润喉。到了天亮,歌手慢慢走出灵堂,来到室外,改唱“还阳”歌。送灵时,歌手又唱送灵歌,孝子随后叩头。“尸不见天,棺不二掩”,封棺前,孝家和近亲要看一眼死者面容,即“辞容”,然后封棺。

第二天早上出殡。棺木用木杠抬,木杠前后刻有龙头龙尾,歌手一唱“启龙歌”,孝儿孝女牵着灵柩上系的白纤在前,众亲友在后送行。在送葬的路上,歌手鸣锣敲鼓开道,遇山唱山,遇树唱树,遇水唱水。并以祈祷歌给抬杠有人加油。

在锣鼓鞭炮声中,孝歌一直唱到坟地,下葬时先撒“五谷”,孝子接着五福,植土,谢恩。

哭丧歌是陕南长期流行的一种仪式歌,曲调哀婉多变,内容有乐施劝善的,也有封建迷信的。着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提倡火葬,哭丧歌也有了新内容。

韩城葬俗

韩城丧俗,主要体现对死者的哀悼。年老者的葬事,尤为重礼。

一般程序有报丧、戴孝、设灵堂、暖墓窑、过夜、祭奠、迎饭、起丧等程序。死者穿有五身、七身(指袄),铺金盖银,即铺黄颜色,盖白颜色,手握银元,口含元宝。住的是柏木或松木棺材,一般是十条头(即10块板)十二条头(12块),也有八仙(即八块板),还有的是四片瓦(四块板)o富裕人家有套板(桐木作的)。棺材厚度超于外地,一般厚二寸五分或三寸。送葬之日,一般无选择,多数头期(即死后第一个七天)埋葬。年令大者,埋葬之日非常隆重,请乐人五到十人之多。富家还请礼生唱礼,连过三天事,气氛浓,声势大。丧服为白色,死者直系子孙穿白布丧服,头戴系头,腰系粗麻绳,手拄麻杆棍。近亲穿白衣,头缠白布或纱布。

埋葬时有纸扎,一般是童子一对,马一匹,神楼一个,还有金银山等。死者之女,行礼特重,除蒸食外,还有手工做的板幡、香幡、金银山、仙鹤、摇钱树等工艺品,以作纪念的礼品,还有铭旌歌功颂德。死者从去世之日算起,每七天为一期斋,共七期,每期主要亲戚都前来祭奠。另有百日(即百天)、周年、寿诞、三周年也要祭奠。

建国后,丧葬仪礼,逐渐简化,但乐队规模越来越大,除唢呐外,还有军乐队,电影、录像等。婴幼儿死亡,一般送往荒郊野外。青少年死亡大为简化。婚后青年男女死亡,则以成年人对待。丧葬文书有丧联、挽联、悼词、祭文、讣告:、墓志铭、碑文等。

志丹婚嫁丧葬

自古以来男婚女嫁,洞房花烛就是人生一大幸事。志丹人旧时结亲讲究门当户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不谋面,如同“口袋卖猫”,有奶头亲、指腹为婚,娃娃亲、童养媳和买卖婚姻等陋习,摧残了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许多婚姻悲剧。解放后,实行婚姻自主。男女好合大致要例行订婚、商话、登记、迎娶、回门等程序。订婚,一般经介绍人传说,双方互相盘问,了解男、女各人的年龄、生辰、人品、相貌、文化、职业和家庭门风等。若双方愿意,男方择吉日,携彩礼,与媒人到女方家举行订婚仪式;商话,由男方家长、媒人带只羊、烟酒、衣服、彩礼到女家,女方请外家及家门主要人员参加,礼到、财足即议定迎娶时间;登记,各持介绍信在女方所在的乡政府办结婚手续,领结婚证;迎娶,过去一般备一头叫驴或儿马,头挽红布条和红花,俗称“硬马”。近年一些交通便利的川道和城镇,也有用拖拉机或汽车娶人。娶人的由娶人婆媳(新郎的嫂子或婶娘)、拉马的(新郎的弟弟或侄子)、代事的、驮箱的、吹手等5——7人组成。临行时,新郎要将马骑一下称“压马”,到女方家要请数目成倍的送人亲戚,收箱即陪嫁的物品,撒箱即女一男二,钱数事位议定,最后举行上马仪式,在一片唢呐、爆竹声中去。在暮色苍茫中涌进村头院落。在火把的照耀、鞭炮的爆响中举行新人“下马”,拜天地、抱“宝斗”入洞房后绕炕一周,择方位而放,称“踩四角”,新娘“坐帐”,给送人亲戚喝“拦门酒”。洞房花烛里,要给新人并头、翻床,最后才是最精彩的闹洞房,戏笑玩耍,花样百出,直至新人精疲力尽,闹房人方才趁兴而去。

生老病死自然规律,丧葬习俗因地而异,志丹的丧葬习惯有浓厚的地域色彩。过去,志丹丧礼很繁琐,讲究棺木老衣、埋场和戴缟,并要动阴阳、吹手,购置纸火进行丧仪活动,以其“扬名声、显父母”。建国后,丧葬风俗多有变革,主要程序有:老人病危,告知亲戚家门前来探看,商定后事,所有儿女都守在身旁。临终时穿好老衣,咽气时儿子要抱住坐起不停呼叫;咽气初终,儿女要跪在地上烧到头纸,并放声嚎啕;咽气后将尸体移至铺干草的地下,脸盖白纸,左手拿“ 打狗棍“(捏面团烧熟),右手戴上“ 岁数馍”,嘴噙“口含钱”,头枕“岁数纸”。搭灵棚设香案,孝子守灵至下葬。所有的亲戚家门都要披麻带孝,轮番烧纸祭奠,在入殓之后,还要依次进行吊孝、过献、上话、上祭、领羊及丧事的高潮送灵、入葬。出殡的时日由阴阳先生决定,给娘家人下话,娘家人听取孝子对丧事的备办情况进行抖亏欠择礼信后同意入殓、出灵。出灵时,户户门前燃火送行避邪,灵柩途中不得停放,到坟地下葬由阴阳罗盘坐字,字方位,然后堆坟茔。埋葬后要于黄昏连送三晚火,翌日进行“扶三”,孝子上坟安“饭水桌”祭奠,埋葬以后的祭奠分过“七七”,过“百日”,过“周年”,然后是每年的时分把节和十月一日(农历)上坟烧纸。此外,孝期有着鲜亮衣服,不办喜事,戴“孝”字袖套,3年内过春节贴黄、绿春联。

第五篇:太原市丧葬民俗考

生物学上讲,人类与其他物种最大的区别是人类可以创造工具并且使用语言。从这一方面考虑,也正是由于人类在这些方面得天独厚的禀赋,才创造了无数灿烂辉煌的文明,主宰着地球一路走来。人类在这漫漫旅途中创造的物质文明让我们自己也叹为观止,可是与此相伴而生的精神文明,我们却无法用优劣好坏来予以评价。盖因它深刻 反映了人类亦或某一地区的人们在创造物质文明的过程中形成的属于本群体所特有的心理状态。精神文明或许会外化成一定的物质形式,但在本质上所反映的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层面是它特有的标志。我们今天在精神文化生活的羽翼下来研究民俗,目的是为了强调它和其他人类的精神文明所共有的作用,即在人类心灵生活上的重要性。

我们广泛所认知的民俗是指某一个特定范围内的历代民众集体创造、传承和享用的,成为类型化、模式化的生活文化。从其定义来看,民俗所蔓延的地方无处不在。可是,如今人们却对民俗这一概念有着普遍性的认识误区,即认为民俗是那些落后的乡下农村地区所恪守的落后愚昧而又迂腐的习惯,那些在发达开化的城镇多以消亡。这是极其错误的想法。我们不得不承认,在经济的齿轮高速运转的今天,物质文明越是发达的地区,人们的生活节奏就越是紧绷,彼此之间的陌生度也越高,没时间没经历也没可能去办那些复杂的要式民俗仪礼。但是,就如上文中已提到的,民俗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历经各种升沉荣辱,但它绝不会轻易也不可能消失。它是与世俗生活相伴而存在的。也许他的稳定性给了我们误解他的诱饵,但拨开面纱,他的传承性与不可替代性让我们仍可以随处捕捉到它流转的姿态。这里,且让我们以今天太原市的丧葬民俗为例加以说明。

民俗中有一个重要的部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即是人生仪礼。人生仪礼是指人在一生中几个重要环节上所经历的具有一定仪式性的行为过程,主要包括诞生礼、成年礼、婚礼和丧礼。每一个人之所以要历经人生仪礼,决定因素不只是其本人年龄和生理变化的需要,而且是在他生命过程的不同阶段上,生育、家庭、宗教等社会制度对他的地位规定和角色认可,也是一定的文化规范对他进行人格塑造的要求。因此,它是将个体生命加以社会化的程序规范和阶段性标志。也即是说,这不是当事人一个人的事,是所有与他相关的人组成的集体所共同关注的事。

中国的丧葬仪礼有着和他赖以生存的泱泱大国一样悠久的历史。千百年来,中国人坚守着近乎繁缛的丧葬仪式,原因在于,在传统的中国文化里,就像西方天主教文化中的天堂与人间之分,中国人的思维中也有着阳世和冥界之别。人们认为,死并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另一段人生旅途的开始。人是灵魂与躯体的结合,死是灵魂与躯体的分离,灵魂寻求新生活的开始。因此,丧葬在人们看来是人生旅途转换的仪式。此外,在我国被广泛信仰的佛教所信封的轮回转世说,更加坚定了中国人对死亡这一现象的认知。

在今天的太原,一般人为了能够完整的举行丧葬仪式,除了猝死的情况,一般都会把被确诊为无法医治的人带回家中。在死者初终即弥留之际,死者一般呼气比吸气较长,人们认为这是死者死前要将阳气吐尽的表现。在死者断气的瞬间,要有一位与死者生前亲近的人用新棉塞住其鼻孔和耳朵,以防七窍流血。如果死者是因无法进食饥饿而亡的,还应托住其下巴使其嘴巴合住。同时,死者的亲属应跪在床前大声号哭,家中房门上贴的“福”字和对联要全部扯掉,用白纸代替,以示生者的哀悼和悲痛。这也是向邻里街坊公布丧事的一种方法。于是,丧葬之礼开始。

死者咽气后,应马上设停尸床。一般的停尸床是用门板来充当的,如果事情紧急没有,普通的木板也可以。这一习俗有人说是怕死者背着炕到阴间过于沉重,也有人说是怕死者留恋家中温暖舒适的炕而灵魂无法安心上路。其实从现实角度来看,这是对以后还要继续在此炕上生活休息的人心理上的一种照顾。停放遗体时,死者的头应该朝南,并且要将其双脚绑住。太原的讲究是一般要在家停放三天,有些地方例如清徐县和河北省也有停五天、七天之说。其实,无论停尸时间多久,其目的都是为了等远在外地的亲戚朋友前来奔丧。但是停尸的习俗最初的渊源并不在于此,它可以追溯到我国古代社会常常出现的假死现象。在古代社会,由于医学的落后,人们对有些类似于休克、晕厥等症状认识不清,因而统一认为是死亡现象。因此常会有因难产而“死”的孕妇在棺中诞下婴儿而且母子平安的所谓死后复活的假死现象。后来人们考虑到假死现象的存在,遂规定停尸几日以等待如果是假死的人的苏醒,并将此现象联系灵魂与躯体分离之说,解释为灵魂去肉体无法到达的地方办了点事情,随后返回使灵魂与躯体再结合。这一想象在我国《倩女幽魂》、《白蛇传》等许多艺术作品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将死者放上停尸床前,应由死者子女为其沐浴、更衣,若死者为女性,还要为其化妆,这其实就是中国人信奉的灵魂转世的一大体现,目的就是为了让死者可以体面地踏上新的旅程,重新开始另一地的生活。在停尸期间,家中所有可以反光的物件,例如电视机和电脑显示屏都应该用白纸遮盖住,讲究若光线照见死者,容易灵魂出窍。因为人们认为,在死者还未入葬前,灵魂与躯体是还未分离的,周围的一切人与事,他都还是有感知的。因此,要在其灵堂上为他放一个玻璃罐,称之为遗饭罐,照样供给一日三餐。还有,期间不能让猫进家,据说这样容易诈尸。灵堂正中应摆放死者生前的黑白照片,并且放一个砂锅,使砂锅中香火不断。前来祭拜的人要到灵前为死者上香祭拜,同时孝子(若没有儿子的话即为长女)要同时磕头作为答谢。然后客人去礼房上礼,意为为死者的丧事尽一份力。之后,由主家发给一红布条系于腰间。孝子要将死讯电话通知死者远房的亲戚,生前的朋友、同事,以及死者儿女的朋友、同事。这里强调一点,按照中国人礼尚往来的习俗,如果对方的父母去世时通知了你,而你在父母丧事时却未通知对方的话,这是瞧不起对方的表现,因此而结仇的事也数见不鲜。死者的亲属要在肘部戴一个黑纱,孙子辈的亲属还要在黑纱上加一个红布条。若死者为男性则戴在左臂,死者为女性的话就戴在右臂。这其实是“孝服”的简化,避免“披麻戴孝”的繁琐。近亲属要穿白色的鞋子,但不能完全穿入,而要将脚跟露在外面,意在说明因为逝者的离开给自己的悲痛太沉重而无暇提鞋。停尸期间,孝子负责招待前来奔丧的亲朋好友,孝女则要呆在停尸的房间为死者守灵,为死者制作纸钱、元宝,供死者在阴间使用。家门外或楼门外应摆放花圈,一方面悼念逝者,一方面也是公布死讯的一种方式。以上仅为停尸期间的丧祭活动。

停尸日结束之后就是入葬,也称之为出殡。出殡当天,所有亲朋好友都应到场,在全部为死者上完香磕完头之后,由孝子最好的朋友戴上白手套把死者从停尸床移到棺中即为入殓,并抬到灵车上。孝子孝女应跪在灵车后大声哭号,随后由孝子将砂锅用力摔碎以示丧葬第一阶段的结束。孝子(如果有多个儿子则为长子)一家坐在灵车上前往墓地,孝女做的车辆尾随。孝子要沿途向车外挥洒纸钱,为的是请求路过的坟地的鬼魂放行,让死者通过,别将死者灵魂带走,有买路钱之意。到了墓地,有墓地配有的火化场先进行火葬(如果死者是少数民族成员,则要到专门的少数民族园林,允许土葬。例如太原就有回族墓地)。入炉前会最后一次开棺让亲友见最后一面,通常这时会比较混乱,但讲究是生者的眼泪切勿滴到死者身上,这样会打扰死者安息。之后盖棺入炉,亲友再次下跪送行。现在的火化制度已经十分完善,通常由工作人员乘电梯带入火化室而亲友在大厅等待,不会见到火化的场面。40分钟左右,放有死者骨灰的骨灰盒即由工作人员送出,然后由孙子手拿引魂幡引路,孝子手捧骨灰盒走在其次,将骨灰盒送至墓地。引魂幡的用处在于引已经与躯体脱离的灵魂到墓地,以防止死者找不到路而成为孤魂野鬼,也意为防止“黑白无常”和其他孤魂野鬼将其带走。经最后一次全体祭拜和上香后,由亲人将骨灰盒放入墓中。墓有许多类,有的是土墓,有的是灵塔,大部分是称作“永安堂”一类的祠堂,意为希望逝者永远安息。最后一次祭拜的同时,死者生前的一切东西,例如衣服、鞋子、花圈、大件纸钱、遗饭罐,以及为死者准备的纸制的童男童女、楼房、洗衣机、小轿车和电冰箱等,都要集中焚毁。烧得越彻底越好,这意味着这些东西顺利地到达阴间,死者可以在阴间继续享受优质生活。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死者衣物在焚毁之前,应把衣服上的扣子等金属制品提前取下。骨灰盒放入墓地后,如果是普通的祠堂,还要在格子前插一束花。一般经济上较富裕的家庭会选择传统的土墓葬,条件更好一点的就放入佛塔中,越靠近塔尖越昂贵,因为人们认为那样离天就越近,更容易升天为仙。最后,死者的家属会最后再进行一次小规模的祭拜,把小件纸钱和元宝烧掉,同时必不可少的是食物,为的是让死者过“奈何桥”的时候喂狗、喂鸡从而顺利通过。还有的就直接让死者左手拿干粮右手执棒,意为狗来打狗,鸡来撵鸡。当所有人都前往墓地祭奠时,家中应留一人把家中有关祭祀的东西全部清理干净。至此,所有的丧祭仪礼基本完成。最后就是大设宴席以酬谢前来帮忙和哀悼的亲朋好友。

主要的丧葬仪礼结束了,但多种祭奠活动还未结束。讲究说,只有过了“七七”四十九天之后,死者的魂魄才会完全离开人世。在此期间,死者因留恋或有放心不下的事情会返回家中,或入亲人梦中进行嘱咐。因此,死后每逢七日仍要为死者设奠,即俗称的“做七”。由于每七日一奠过于烦劳,因此太原现在只在“三七”“五七”“七七”这三天进行“做七”的活动。到此,丧葬祭祀才真正结束。此外的就是每年清明节的扫墓和鬼节的烧纸了。死者去世后的三年内,孝子一家不得参加任何燕飨活动,更不得主动举办宴席,孝子百日内还要蓄须,以示悲痛,这也是对死者的尊重。

仅太原市的丧葬仪礼就可以长篇叙述如此之多,每一个细小的环节都有独特的讲究,这足以证明中国社会对人生仪礼尤其是对丧葬仪礼的重视。中国社会独树一帜的农业文明最重视的就是农业生产经验,从崇经验引发的尊敬经验较丰富的长者的孝悌之义因而也成为了中华文化的核心内容。统治中国几千年的正统思想 — 儒学,也把“孝”放在了其理论中极其重要的位置。所谓“亲亲”“尊尊”,“亲亲”父为首,最重视孝,百行孝为先。从这一文化角度来看,浩大的丧葬仪礼就是“孝”的集中体现,甚至可以说,丧礼办的隆重与否是衡量子孙尽孝与否的重要标志。古时有为父母守孝三年而不出家门的民俗,还有丧葬时披麻戴孝的“五服”之礼,宴席也较今日的长,还要唱戏、超渡等,十分繁琐。人们之所以重视丧葬仪礼的另一个原因是,人们相信命运之说,希望通过虔诚的祭拜和隆重的丧葬,求得祖宗的保佑,以荫及后代。正像上文中已提到的,因为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人们不得不简化丧葬仪礼,守孝仅限于不宴饮,不是严格的不出仕;用不同的黑纱代替丧服以显示亲疏关系;“做七”也简化到三日;死讯的通知也由登门吊唁变成电话传达,加入了信息时代的色彩。因乡村生活节奏较之城市略慢,交际圈较狭小,熟人社会的特点更明显些,所以繁琐的丧葬仪礼保存的也会略完整些。这只是民俗的繁简之分,而绝非有无之差别。从国家的角度而言,为了节省土地资源、保护环境,因此政策性地规定了火葬制度,从而代替了民间最普遍的墓葬制度。人们的思想也随之由保存尸体以求灵魂不死转向弃其朽肉,让灵魂脱离尸体而再生的愿望。虽然我国以马克思唯物主义思想立国,反对封建迷信,但是这种植根于我民族灵魂深处的丧葬民俗以其独特的魅力依然发挥着他的作用。这并不代表人们否定了唯物论。其实,现在社会的丧葬仪礼更主要的是表达生者对逝去之人的尊敬和怀念,是在现代社会依然发挥着潜移默化作用的儒学“孝”的最后表达方式。所谓的“讲究”,其实是一种“希冀”,而并非蒙昧的迷信。这也是政治力不加禁止也无法禁止的理由。

与西方天主教式的丧葬习俗相比,中国的丧葬仪礼也深深打上了宗教的烙印。佛教的“灵魂不死,轮回转世”之说与人们的思想不谋而合,旋即迅速进入丧葬仪礼这一土壤并发展起来。例如普遍存在的塔葬、超渡。“做七”的习俗也源于此。佛教讲究祭佛、仙需“九九”八十一天而祭鬼则需“七七”四十九天。佛教与儒学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我国丧祭仪礼的核心价值取向。

丧祭仪礼作为一种民俗,具有社会性和集体性,即人们在群体生活中所约定的风俗习惯,各地有大同小异的特点。其次,他具有类型性和模式性,每一步应该做什么都有着特定的规矩和讲究,人们都必须如履薄冰地遵守,不能有丝毫差池。再次,他在传承中变异,又在变异中传承,不仅规范和约束着社会成员的行为,同时也将信奉这一仪礼的人们维系和凝聚起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在我国,儒学在思想领域实质上还具有着统治地位,人们对于长者的“孝悌”依然是社会普遍道德的首要内涵,也就是说,丧葬仪礼作为一项普遍性民俗,他所赖以生长的土壤还依旧鲜活,所以我们由此推定,他还将继续存在于中国的市民生活中,无论是灯红酒绿的时尚之都,还是靠天吃饭的乡土地区。因此,我们又可以说,丧葬仪礼或许应历史的需求而有些许表面上的简化,但他同其他我民族的民间风俗一样,因其所承载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间信仰的固定性,将永远被传承下去,历千万祀,与日月而同辉,共三光而永光!

太 原 市 丧 葬 民 俗 考

08级双学位学生 法学院 王安妮 学号:2007181099 二〇〇九年四月三日

安徽丧葬民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