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第六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演讲实录一
编辑:紫芸轻舞 识别码:23-900558 1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2-06 00:19:02 来源:网络

第一篇:第六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演讲实录一

第六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演讲实录一

202_年12月03日12:32 来源:和讯网

欢迎发表评论0 字号:

纠错|收藏|订阅将本文转发至:转发到和讯微博|转发到新浪微博|转发到搜狐微博|转发到腾讯微博|转发到QQ空间|转发到人人网|转发到豆瓣网|转发到手机

和讯网消息 12月3日消息,第六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今日在北京举行,本次年会的主题是“亚洲金融监管和机构重振”。和讯网作为独家财经网(博客,微博)(博客,微博)络支持对年会进行全程图文直播。

以下为论坛上午演讲全文实录:

主持人康辉: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早上好!欢迎大家光临第六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的主论坛,在这里我也非常的荣幸接受了主办方的邀请来主持今天上午的主论坛,做一下自我介绍我来自中国中央电视台我的名字叫康辉。

推荐阅读

武汉建行网点发生爆炸 疑因歹徒抢劫 居民电价远低于国外

铁路债券债权人欲起诉铁道部 百事员工保障方案或遭工会否决 800公里以上航线燃附费上调10元 全球最性感两大女富豪(组图)[股神争霸] 涨停王浮出水面 文国庆驳水皮:证监会不是企业

今天年会的主题是“亚洲金融监管和机构重振”,其实从202_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到现在全球经济形势处于这样的态势当中,即使我们作为普通的投资者也有一种很清晰的认识了,就是金融监管非常的重要,而且金融机构真的该好好的管一管了,而且非常高兴的就是这一点也成为各位业内精英一直以来高度关注的话题,而且成为了我们今天这个年会的一个主题,而且更加高兴的是我们看到这个主题当中监管是放在重振的前面的。所以在这里首先我要接受主办方的委托代表主办方对于各位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对于大家对年会的鼎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接下来请允许我为大家介绍一下今天到会的各位贵宾。他们是: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王兆星先生、中国光大集团董事长唐双宁先生、交通银行(601328,股吧)副行长钱文挥先生、摩根大通亚洲区投资银行副主席、摩根大通中国首席执行官方方先生、广发行行长利明献先生、中国民生银行(600016,股吧)副行长毛小峰先生、中国建设银行(601939,股吧)投资理财总监王贵亚先生、渤海银行行长赵世刚先生、法兴银行中国零售及商业银行总裁毕鹏飞先生、国务院参事、国家开发银行信息总监胡本钢先生。

来自主办方的代表: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总经理黄晓东先生、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管委会副主任丘克军先生、广东21世纪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沈灏先生、广东21世纪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陈东阳先生、还有很多的贵宾时间的关系不在这里做一一介绍了,再次对大家光临这一届的年会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另外在我们的论坛正式开始之前也是受主办方委托在这里宣布非常重要的决定,刚才给大家介绍了今天年会论坛嘉宾云集,所以为了保留更多有效的时间大家在这里做一个非常好的沟通和交流,原定在10点钟的茶歇时间我们取消了,但是并不是说把大家就软禁在这个大厅里面不让出去,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自己到会场外取用主办方精心准备的点心,我们希望大家听好,交流好。

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从202_年起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经过这六年的时间,这样一个年会已经发展成为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包括新加坡、日本、印度、韩国等等亚洲各国和地区以及欧美金融界高层交流对话的非常重要的平台,它的重要性我想从以往的历届年会嘉宾可见一斑。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财政部部委的领导都曾经光临年会进行指导,另外中国五大国有银行和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的各位董事长、行长也都曾经出席过年会,还有在华的外资法人银行以及在华设有分行的外资银行,全球住的投资银行亚太区高管,包括大中华区的高管等等都曾经有代表出席过亚洲金融年会,我想今年我们第六届年会的嘉宾阵容给大家介绍过了更是星光熠熠,所以我们对今年的年会取得非常好的结果充满信心。

今天的主题是亚洲金融监管和机构重振。刚刚亚洲金融银行发布202_年的全球经济展望,202_年是低增长的形势还是陷入二次衰退是非常关键的一年,在这样的全球经济形势之下,在这样一种金融体系的形势之下,作为全球的第三大经济体,而且是对于目前全球经济有那么一种引领作用的经济体,中国会怎么办,中国的金融业接下来会怎么走,如何在乱象当中构建科学的管理体系。另外金融家本着实体经济和金融领域变得相得益彰变革的理念,亚洲的金融监管和机构的重振到底如何来实现,这是今年的主题,也是希望大家一起在这里沟通和交流,碰撞更多火花的话题。

接下来我们有请本届年会的主办方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总经理黄晓东先生致欢迎辞,同时再次提出我们今天年会的主题。有请!

黄晓东:尊敬的王兆星副主席、唐双宁董事长,各位尊敬的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早上好!感谢大家出席第六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我谨代表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和21世纪经济报道对各位朋友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作为秉承中国道路、全球价值的责任媒体,21世纪经济报道已经持续六年在不能举办金融年会,广邀亚洲金融精英共聚一堂,共议年度最热门的话题,在全球化的局势和金融危机的共同影响下总结年度金融业的状况,展望行业的未来。

六年来21世纪金融年会支持、记录亚洲金融市场的成长、进步和壮大,并持续关注以探讨亚洲金融发展格局态势及金融业的金融控制管理更方面的话题,我们也记录亚洲金融家们的认识和行动,我们着重从亚洲金融家的思想逻辑到亚洲金融机构的行动逻辑,再到亚洲金融市场的风起云涌来创建起亚洲金融业的清晰的链条。

本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我们将以亚洲金融监管机构重振为主题,集中讨论中国金融业该如何在复杂乱象中理清思路,构建科学的管理体系,关注站在抉择路口的经营家们正在秉持怎样的实体经济与金融领域相得益彰的变革理念。大家知道202_年金融危机全面爆发至今已三年,由最初各国纷纷出台救市计划,实施经济刺激措施,到各国财政赤字高起,主权债务问题浮出水面。再到如今全球面临风险进一步加大的经济二次探底。世界经济的现状和前景令人担忧,美国新一轮经济刺激政策进退失据,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愈演愈烈,乃至扩散至亚洲市场一方面,第三方救助计划是权宜之计,另一方面银行体系被债务危机牵连、传染,“卵生危机”,债务危机与银行危机相伴随,随时会爆发。在这个背景下本次金融年会的召开恰逢其时,我们的话题我们从金融监管反思到地方金融监管到地方金融平台建设,到底暗流涌动下的金融监管在何方,各位专家共同展望未来,共同促进亚洲金融业的发展与繁荣。

最后预祝第六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黄晓东先生热情的致辞,也非常感谢21世纪经济报道给大家提供这么好的平台。21世纪经济报道是大家经常阅读的报纸,21世纪经济报道一直秉持新闻创造价值,也立志做中国最好的商业报纸,也立志为中国报纸发展提供前瞻性的建议。今年亚洲金融年会设立这样一个主题,亚洲金融监管和机构重振一定也会给在座的所有朋友都有所启发。

下面我们的论坛就正式开始,把更多的时间交给我们的各位演讲的嘉宾,今天上午首先论坛的致辞环节非常的荣幸我们邀请现任中国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先生和银监会的前任副主席光大集团的主席唐双宁先生,两位给大家分享亚洲金融管理的体验和管理艺术。我们有请中国最早的金融学博士、长期监管外资银行监管,拥有丰厚的理论知识和金融实践经验的中国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先生致辞,有请!

王兆星: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非常荣幸也非常高兴再一次被邀请参加21世纪的金融年会。记得上一次参加会议是202_年的冬天,我记得天气非常的寒冷,当时我们都期盼春天能早一天到来,金融危机能早一点结束,今年又是一个冬天,我们还没有看到春天的阳光,危机还没有看到尽头。这次金融危机给我们提供一个非常重要的启示与教训,那就是我们要很好的反思我们的监管,如何对我们银行风险,对金融创新进行更加有效的监管,来更好的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保护我们存款人和纳税人。

作为金融危机的重要教训和防止下一次金融危机再次发生的一项重大的国际改革,那就是国际金融监管的改革。而谈到国际金融监管的改革我们自然会想到前不久正式发布的G20和金融稳定理事会正式承诺的即将实施的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提出新的资本协议,我们简称为叫“巴3”,巴3代表着当今和未来资本监管制度的最新发展和精髓,巴3不仅仅简单的规定了资本充足的比例,其实它对过去20多年资本监管以及整个银行监管的全面的反思,也是监管不断进步的一个成果的总结。

今天我们也借此机会来回顾一下巴3产生的过程,来详解巴3的现实,展望我们未来监管发展的趋势。

1988年为了更好的适应国际的竞争,适应银行国际化的快速发展,也更好的促进公平的竞争,所以产生了巴1,我们叫做1988年资本协议。巴1它规定了最低的资本充足率,同时规定了资本可以由一级资本、二级资本各50%来组成,而且也对所有的银行资产进行了分类,赋予了不同的权重。而巴1更主要的是集中了信用风险,而随着银行业的发展,特别是金融创新的发展,金融交易业务和金融交易风险也不断的扩大,也在日益威胁着银行体系的安全。于是在1996年产生了巴塞尔资本的1.5版协议,我们称为“巴1.5版”,在资本覆盖风险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资本应该同时覆盖市场风险。即使如此,把关是巴1还是巴1.5版都难以充分覆盖风险的领域,都难以覆盖资本对风险的领域,难以实现抵御风险保护银行业的安全。所以在202_年又诞生了资本的2.0版,也叫做新资本协议。2.0版新资本协议,使得资本从主要覆盖信用风险进一步扩展到要覆盖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以及其他的剩余风险。

同时除了要提出最低的资本监管要求以外也要发挥监管当局的裁量权和监管当局的干预权,同时要进一步的发挥市场的约束作用,所以就是形成了巴2的新资本协议的三大支柱,同时覆盖三大风险。当巴2还没有得到全面实施的时候,那么金融危机就发生了,这次金融危机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在危机的过程当中,也是成为危机的一个重要的罪魁祸首和导火索就是次贷危机基础上的证券化迅速发展,而这些证券化又没有得到很好的有效的监管和资本覆盖,所以在202_年又产生了巴2.5版进一步强化资本对证券化、交易业务、对表外资产的覆盖,要增加资本的要求。到202_年年末,也在G20全面的总结这次金融危机教训的基础上,在巴

1、巴1.5、巴2和巴2.5的基础上正式形成了巴3,我们也叫做第三版巴塞尔协议。巴3不仅提出了资本的监管要求,同时也提出了流动性的监管要求,不仅强调个体的微观风险,同时也进一步强调宏观的系统性风险。不仅强调对于风险静态的资本覆盖,同时也强调资本的反周期作用。而且更加强调要加强对系统性重要金融机构的监管,以防范系统性的风险,来防范道德风险。这就是整个资本监管制度变革大的过程,也是巴3所形成的基本的脉络。

从上述资本制度监管严格,我们可以窥视出整个国际金融监管的几个最重要的趋势。第一个趋势资本监管将进一步扩大对风险的覆盖范围,不仅要覆盖信用风险,同时也要覆盖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声誉风险、法律风险等各主要可能会威胁银行安全,威胁存款人和纳税人安全的所有的领域;

第二个趋势资本对风险的敏感程度将不断加强。不论在巴2还是巴3都强调了资本应该及时的、敏感的、准确的反映风险的水平,在对风险水平进行科学可靠的识别、衡量的基础上来相应的提出资本的覆盖。所以在巴2当中进一步提出鼓励商业银行采用内部评级法、内部模型法来判断风险、识别风险、衡量风险,进而来提出资本的要求;

第三个趋势进一步提高资本对于风险的吸收损失的能力,也就是要不断的加强资本的质量。在巴

1、巴2当中我们设立了一个一级资本、二级资本、甚至是三级资本。这次危机告诉我们,真正在发生危机需要保护纳税人利益的时候,那么那些所谓的二级资本、三级资本、债务资本是难以真正用来吸收损失的。所以在巴3当中正式提出,要进一步提高资本的质量,特别要提高核心资本的水平,来进而提高资本对银行股东风险损失的吸收能力,从而来保护纳税人,保护存款人;

第四个趋势要求资本的水平会进一步的提高。过去危机一个很重要的教训也是在高速创新、高度衍生化、高度资产证券化基础上的高杠杆化。一旦发生危机,公众的信心马上迅速丧失,整个银行体系处于危险之中。所以在提高资本质量的同时,必须进一步提高资本的水平,从而来增强公众的信心,来维护银行体系的安全;

第五个趋势不仅要强调对单体的、个体的金融风险的监管和覆盖,同时也要进一步强调对系统性风险,对经济周期风险的监管。要更进一步强调对系统性风险的监管和对资本对系统性风险的抵御能力,同时还有一个重要的趋势就是不仅要强化商业银行自身的资本约束,也要进一步强化监管当局对资本监管的约束,以及市场对资本的约束,同时发挥监管当局、市场和商业银行对整个风险的识别、判断和约束能力,来进而形成维护银行体系稳定运行的合力。

巴3应该说是对这次金融危机教训的总结,也是对适应防范新的危机而提出的重大改革的方向和改革的措施。中国银行(601988,股吧)业已经融入了全球化的进程,中国也成为了G20,成为了金融稳定理事会、巴塞尔银行委员会的重要成员,参与了对危机的治理,参与了国际新标准的制定,同样我们也承诺要认真的实施这些新的标准。但是在实施这些标准当中,我们要注意也应该去实现下面几个最好的平衡,来使得既能够很好的实施国际标准,维护银行体系的安全,同时也能使这些国际标准更符合中国的国情,来推进中国银行业的改革,提高中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能力。所以我们在实施巴3,实施国际新标准的过程当中我们力求实现这样几个平衡。

第一、努力实现实施国际标准和中国国情的平衡。这些国际标准主要是在总结发达国家教训和实践的基础上,中国有自己的实际情况,中国银行业有自己的改革发展的历程,也有自己的实际情况,所以必须把实施国际标准和尊重中国的国情更好的实施国际标准和促进中国银行业的安全统一、协调,实现更好的平衡。

第二、努力寻求实现实施国际标准和维护我国银行体系安全的平衡。应该说新的国际监管标准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护银行体系的安全,防范新的金融危机,但中国银行业有自己的实际情况,我们的风险,我们的公司治理也有自己的特殊性,所以怎么样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从中国的实际风险出发,从中国自己改革发展历程出发,在实现国际标准的同时来维护中国银行业的安全稳定。

第三、努力实现实施国际标准和提升中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平衡。资本要求过高,如果远远的高于国际的水平,那么必然会抑制、损害中国银行业自身的国际竞争力。但如果我们的资本水平过低,偏离国际标准过大,同样也会影响中国银行业走向国际市场,影响国际对中国银行业的信心,同样也会损害中国银行业自身的国际竞争力。所以我们要努力寻求一个更家合适的资本监管标准,更加合适的资本水平在实现国际标准的同时进一步保护和提升中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第四、实现国际标准的同时来保持对中国实体经济有效的支持,来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过高的标准,过高的资本水平必然会抑制银行的贷款能力,也抑制银行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但同样如果资本水平过低,流动性过低,最后威胁到银行体系的安全,甚至发生银行体系的危机,会对国民经济的长期、持续、协调发展带来致命性的破坏,所以我们也努力寻求在实行国际标准过程当中既更加有效的对银行业实行审慎的监管,施行更加有效的资本和流动性的监管,同时也能够保持银行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来支持中国经济的转型和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第五、还要实现的另外一个平衡,在实施国际标准的同时也要怎么样进一步推动和促进银行业的创新,寻求实施国际标准和促进中国银行业创新更好的平衡。更高的资本监管要求和流动性的要求,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金融创新的能力,但更加有效的资本和流动性的监管也有利于推进中国银行业转型发展,转变发展方式,优化资产结构,实现有效的资本约束,在这个基础上寻求资产的多元化,来推进金融创新的发展,这也是需要寻求更重要的平衡。我们的中国银行业还在改革过程当中,我们的创新能力,创新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国际化和整个实体经济的要求,我们既要更加有效实施国际标准,实施严格的资本和流动性的监管来维护银行体系的安全,同时我们不会忘记,如何更加有效的促进中国银行业的创新,提高中国银行业的竞争力,最后实现既能维护中国银行体系的安全稳定,同时又能支持、促进中国银行业的健康发展,促进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主持人康辉:谢谢王先生,刚才王先生分析了国际的历程,也分析了几个思路,同时提出中国银行业的几个平衡,既提出了整个国际金融体系对大行怎么看好,同时也提到了中国怎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把自己的房子盖的更好。非常的有见地,再次感谢王主席。接下来有请唐双宁先生来讲进行观点的反思。

唐双宁:刚才兆星和主持人都说去年冬天在这论坛探讨,我们论坛一共举行了六次,每天都是冬天,我们想起来一首诗,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哲学角度讲,大冷、大热,大热、大冷,冬天迟迟不走,春天迟迟不来,有可能一下来到夏天,这是题外话,书归正传。

我今天想谈一谈关于金融监管的十点反思,有一个文字稿,以文字稿为准。我可能不按文字稿去说,因为反思什么呢,反思是被上帝嘲笑的事,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但是人类不思考上帝连发笑都不屑,所以还得思考,根据今天论坛的主题,我想先回顾一下中国金融监管经历的三个阶段。应该说在1984年以前中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金融监管,那个时候中国金融中国主要是货币政策以控制贷款规模为主,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金融监管。从1984年到1993年是中国金融监管的第一个阶段,叫起步阶段,这一阶段中国的经济模式主要是计划经济为主,金融工作以控制贷款规模为主,金融监管主要是批机构,批债券,批股票,基本上属于从属地位。1993年由于出现泡沫经济,当时中央发出6号文件,提出16条意见,其中12条是针对金融工作的,特别要加强金融监管的。明确提出来人民银行的职能转换,就是要把工作重点转移到金融监管上来,那么从1993年到202_年的这十年,我认为是第二个阶段,就是中国的金融监管的职能转换和体制探索阶段,1997年召开了第一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在这之后相继推出来一系列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举措。你比如说强化了中国证监会的认识,原来有一个国务院证券委,下面的证监会是一个执行机构。同时还成立了保监会,把证券业、保险业的监管从人民银行分离出去了,人民银行就专思对银行业和信托业的监管。人民银行从组织体制上成立了若干个我们现在俗称叫大区行,也就是讲原来30多家低级分行,改制为9家一级分行和2家营业管理部,这里面有很多差距。并且一级分行所在地的其他省会城市成立省会中心支行和监管办事处。对这项改革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为当时这项改革的初衷是防止对地方金融的干预,初衷是防止地方对金融的干预。

但是我认为这种改的结果存在着两个错位,一个错位就是地方干预是干预商业银行的贷款,但是你没有改商业银行,工农中建还是按省、市、县这么设,改的是没有代表权的人民银行,而有贷款权的商业银行没有改,这是一个错位;第二个错位就是干预的层面在哪一个层面呢,在县和市这个层面,省一级政府应该政治比重还是比较高的,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总体上不能思维干预。但是我们恰恰改了省,而没有改县和市。所以我觉得这项改革存在着两个错位。当然错位了,名义上也不需要再改过来,因为大家这么多年都适应了,再改回来就乱套了。但是必须肯定这项改革的初衷是要加强金融监管,这是第二个阶段。

到202_年又成立了银监会,从此就正式形成了一行三会的体制,这就是第三个阶段。标志着中国的金融监管体制正式进入了分业监管阶段。我个人总结中国金融监管的历史他体分为这么三个阶段。

中国的金融监管体制走到今天,现在看应该说与中国金融业的发展阶段总体上是适应的。但是还要与时俱进,过去施行人民银行大一统的监管,好处是职责明确,所有风险可以向人民银行一家问责,协调起来也方便,人民银行内部就可以协调了。问题是随着金融业的发展,只由人民银行一家来监管力不从心,一行三会体制以后它的好处总体上看是监管力度加大,但是协调成本也随之加大,并且出现了监管过度,监管滞后与监管真空,监管过度的结果就是每段铁路警察都对,但是火车开不了。监管滞后的结果是火车开了,但是乘警没赶上车。监管真空的结果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但是段与段之间出现了一些“几不管”地带,比如地方金融、组金融、民间金融等等,所以一行三会体制总体上是符合中国现阶段金融发展要求的,但是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的完善。基于历史的回顾,我对中国金融监管有几点认识、思考。

第一重新认识加强金融监管的重要性。文字稿上有。

第二重新认识金融监管的从属性,现有金融企业的发展,后有监管当局的监管。发展第一性,监管第二性,没有金融企业的发展就没有金融企业监管,发展决定监管,有什么样的发展模式就要求什么样的与之相适应的监管,发展到什么程度就要求监管到什么程度,监管反作用于发展,也就是监管要引导,要规范发展,要服务于发展。一定意义上讲监管可以超前但最终要坚持发展是否适应监管。

第三是金融监管的体制性,监管上讲没有好的体制,时间上讲没有一个好的体制,体系上讲没有一个好的时间空间监管体制。英国工人革命选择了君主立宪制,只要符合国情就可以,监管体制可以追求理想,但不能,也不可能理想化。

第四重新认识监管体制重要性。境外监管体制混业、大混业、分业,总体上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按照这个规律运动,在合与分的运动中不断强化,这种强化也不是不惜成本的越多越好,越严格越好。

第五要重新认识风险监管的首要性。就是金融监管就其过程来讲包括三个过程,准入的监管行为监管,演进上来讲包括规则的监管,后来资本为主的监管,80年代中期,后来是风险为本的监管,后来是原则性监管。我认为无论何种阶段,何种模式都必须把防范风险放在第一位。

第六是重新认识内控金融监管的本原性,内因式根据外因式变化的条件只有被监管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监管才能成功,才能有效,否则外部再努力,作用也是有效。

第七重新认识监管悖论的永久性,监管悖论表现控制风险以金融发展为代价,要发展就必然有一定的风险,因此对风险要有一定的容忍性。比如不能奢望有零贷款不良率。

第八是重新认识监管目标的适度性,度上我个人体会大致有八个方面的大体平衡,就是上面能掌控,中间少推诿,下面不出事,或者少出事,业务能发展,国际能融入,国情能适应,当前行得通,不能理想化。当前注意监管不足,监管过度和监管真空的问题。

第九重新认识体制与金融互补性,同样的体制由于人不同而效果不同。反过来也是这样监管不是艺术更是制度。

最后一点认识中国金融监管与国际接轨必要性、渐进性以及与国情的适应性。由于经济已经全球化,所以必然要求书同文车,文车同轨,必须要求中国金融监管与国际金融接轨,国际金融同行在几百年的实践中也确实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但是国外也不是那么天天原则不得了。多年前我曾经同美国的监管高层有过一次对话,我说你们的监管体制就那么完美无缺吗?不过在历史的面盆中水多加面,面多加水。我曾经问过美国,他们说如果可以选择他们也不愿意选择这种结果。美国不热衷实施巴塞尔三也是考虑美国的国情,所以接轨是必要的,同时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应当走一步看一步,尤其要注意同中国国情的结合,防止南桔北枳。人类一思考,上帝就会发笑。谢谢大家。

主持人康辉:非常感谢唐双宁先生非常精采和非常风趣的演讲和致辞。刚才唐双宁先生也是从中国金融监管经历历史阶段回顾开始,重新认识金融监管当中的十个问题,重新认识是非常重要的,至于您说到人类思考上帝发不发笑,有没有上帝还两说呢,另外我相信只要人类非常非常认真的可能上帝会发笑,可能是讳心的笑。刚才王兆星先生和唐双宁先生提出年会每年都是冬天开,也许给21世纪一个思路,形势大冷的时候冬天开,形势大热的时候夏天开。接下来有请来自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一位嘉宾进行演讲,作为唯一一家总部落户上海的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交通银行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过程当中是怎么扮演好这样一个特殊角色的,接下来我们有请交通银行副行长钱文挥先生发表演讲。

钱文挥:尊敬的兆星副主席、唐双宁董事长,各位领导,大家好,非常高兴参加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暨202_年亚洲银行竞争力排名报告。202_年下半年以来中国银监会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了我国银行业新监管标准框架,新的监管对我国商业银行提出很大的要求。

下面我围绕中国银行业金融监管发展问题谈几点问题。

一、新金融监管标准有利于我国银行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总体来看我国银行业新金融监管体系涵盖金融资本金管理,强化流动金管理,探索建立动态拨备制度等内容,应该说与第三版的巴塞尔内容是一致的,而且部分的标准还是从某种角度来讲是高于了第三版的巴塞尔协议。商业银行来说心情还是比较复杂的,不管怎么说有助于提高我国的评级水平、市场信誉,为国内大型银行实施国际化战略创造比较有利的监管环境,同时有助于我国在国际金融监管方面争取更多的话语权利具体来说新监管标准的积极意义我们认为有这样四个方面。

(一)新金融监管对商业银行资本数量提出新的要求,从而有利于化解潜在风险的威胁,有利于逆资本周期框架,有助于商业银行内在新经济(310358,基金吧)周期的效益,防范银行体系信用风险大幅波动可能引发的系统性风险。

(二)引入了监管指标,有利于控制商业银行表内外业务的过度扩张,杠杆率监管指标的提出,为银行体系的杠杆经营设置了风险底线,缓释了杠杆化行为可能对金融体系和金融稳定带来的负面冲击,可以较为有效的约束交易类金融衍生品业务过度扩张。

(三)新金融监管引入了净覆盖率的风险,从而加强了商业银行的硬约束,也为银行提出不同监管指标和方法风险性识别与管理制度。

(四)银行引入动态监管拨备率指标,控制银行损失风险,控制银行风险,鉴于国内商业银行信贷资占比比较高,该指标增加前瞻性,使商业银行保持比较合理的信用成本,进一步增强对银行经营的约束力。

二、新监管标准的出台对于商业银行提出了一系列的新的挑战。

首先新监管标准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严格的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使资本约束成为商业银行的基本约束条件,进而对商业银行构成了一定的结构性融资的压力。资本结构单一的现状也为商业银行补充资本带来一定的难度,对资本补充机制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在变革的初期,现在我们过去几年银行业也有大规模的融资,其中一部分的融资是被业务规模的扩张,风险的加大所消耗掉的。另外一部分被标准消耗掉的,资本的定义,风险资本的构成也都提高了,所以这样的情况下短期适应新的标准压力比较大一些。刚才我们也听到兆星主席的五个平衡,对我来说如何实施新资本协议的推动节奏,把握就非常的重要。

其次,新监管标准将重塑商业银行价值管理体系,要求商业银行必须以价值为中心,以客户为导向,转变商业策略,不断强化资本约束,流动性约束和市场约束,决定了商业银行必须改变传统的经营模式,更好、更快的进行经营转型,并把转型的重点落实到以价值管理为导向上来,形成以客户为中心的商业银行经营理念。

再次,新监管标准形成了对商业银行经营理念常态化的多重约束,决定了商业银行需要全方位推动创新,以提供转型发展的内在动力。在多重约束环境下,商业银行只有在有效风险管理的前提下,在体制、机制、产品、服务和技术等方面深入开展全方位的创新,实现从传统融资中介向金融服务中介的逐步转变,才可能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动力。

三、我国银行业积极主动应对新的挑战。总体而言面对银行业监管环境的重大变化,商业银行要增强实施新资本协议,新的监管标准的主动性,以战略转型的思路应对新监管标准带来的影响和挑战。

首先商业银行必须切实转变规模扩张主导的外延式的发展模式,走质量提高主导的内涵式的增长之路,保持盈利能力的基本稳定。具体来看就是要大力发展风险权重相对较低,资本占用相对较少的资本节约型业务,降低资本占优。同时积极实施差异化的发展战略,深入满足目标客户群的差异化金融服务需求,形成并巩固具有规模较大,忠诚度较高,稳定性较强和回报较好的中高端客户群体,打造一批核心业务,提升盈利水平。

其次,商业银行进一步优化资本管理策略,商业银行处理好股东与银行,短期与长期的关系,选取合理的鼓励分配政策保持内源资本的稳定增长,结合监管要求、市场状况和自身情况合理采用多种渠道有效补充资本,应合理利用资产证券化工具以降低资本占用,并实施资本工具创新以优化资本结构。执行合理的监管策略,以适应新的监管标准。

再次,商业银行切实推动有效的创新,开展覆盖全行性的产品,积极委托的开展表外业务和衍生品创新,同时进一步强化创新支持保障体系,建立科学的创新考核激励机制,强化信息技术对创新的支持,建立创新评估的后检测体系,通过积极有效的金融创新探索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转型发展道路,打造和强化核心竞争力,实现满足新监管标准和追求银行更好发展的有机统一。商业银行还应合理设置和调整风险偏好,着重优化风险管理策略,完善风险管理的组织策略,积极开发并运用新型风险管理工具,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计量的准确性,有效管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各类经营风险,为转型发展保驾护航,更好满足新监管标准的要求。

作为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大型商业银行和历次金融改革的先行者,交通银行一直以来都在思考和探索未来的发展定位与发展模式这一命题。近年来为推动转型发展,提升竞争实力,实现基业常青。交通银行适应经济形势、监管环境和客户需求的变化,提出了走国际化、综合化道路,建设以财富管理为特色的一流公众持股银行集团的发展策略。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以实施新监管标准为契机,以完善体制、机制为主线,积极推进二次改革,促进经营目标、盈利模式和增长模式的转变,不断完善可持续性,努力成为高成长性银行和集约化银行。谢谢大家。

主持人康辉:谢谢钱文挥先生的演讲,刚才钱先生谈到新的标准对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同时也提到交通银行今后的这种发展的预期,钱先生的演讲应该有分析,有建议,非常的严谨,逻辑性非常的强,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到底什么叫专业人士。再次感谢钱先生。接下来下一位演讲嘉宾是广发银行行长利明献先生,我们掌声欢迎。

利明献:兆星主席、各位来宾、各位媒体朋友大家早上好,我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一个题目就是人民币利率体系的现状还有市场化改革的一个攻坚。我们都知道中国金融改革过去30年,不管今年主体的市场化,或者金融价格体系建立上面成绩斐然,历经“十一五”期间银行以及证券市场的改革虽然经历了金融风暴,但是基本上金融业的主体、体制日趋强壮和健全。

但随着经济以及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全球化的脚步加快,我国在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资本市场的开放压力以及汇率以及利率稳定上面也遭遇到了空前的挑战。经济学上所谓不可能的三方平衡,刚刚兆星主席提到很多是双方的平衡,但我觉得目前我们中国的宏观经济金融上面所谓的三方平衡,也就是在货币政策、资本市场的开放,以及双率的稳定上面更体现了,遭遇到了空前的挑战。

以下是我个人对人民币利率体系的现状和不足浅谈个人的意见和看法,请各位先进指教。

目前管制的存贷利率和市场利率脱节,反映滞后的情况。这张图里面表现出来是一个存款方面,在202_年到现在过去的五年时间,我们可以看到一直到202_年,基本上在银行间的市场以及三个月的定存利率之间,基本上都是非常接近的。一直到一年前因为通货膨胀的压力,因为宏观的调控,资金比较紧缩的流动性,利率体系开始有较大的差异性,基本维持在2%到3%之间。202_年底到202_年过去一年之间的波动率变的非常的剧烈,差异基本上一般都达到3%左右,也是大家谈的负利率情况,CPI在6%以上,一般存款的利率是在3%左右。

第二张图是从贷款的角度来讲,存贷利差在3%左右,可是过去一年时间我们可以看到票据市场的利率急速上升,也反映出了资金的紧俏还有需求的一个状态。相对而言我们可以看到,就是在存款客户以及民间的金融也遭到所谓的价格歧视和利率的损害。资源也基本上是导入所谓的中大型客户,说明的国企、央企上面,过去上这一段时间反映出来的现象可以从这张不同的市场利率之间可以看得出来。

第三张图我们可以看到理财产品也加入所谓的利率体系之间来竞争资源。我们可以看理财跟存款的差异,这个基本上是比较短期的,一个月到三个月的,差异达到2%。有一些比较长期的理财产品所带来的收益性,差异性可高达3%到4%,理财的收益是明显高于存款的利率。但事实上它并没有因为这个高收益性承担溢价所应承担的风险。大量的银行理财资金分流到理财产品上,这里面已经达到3万亿以上。

第四张图民间的借贷高达25%到30%,我们可以看到基本上向较于刚刚提到三个利率的曲线,民间利率的借贷利率一直维持在高档25%到30%。在市场比较平稳的时候,当然民间借贷的利率本来就是比较高的,我们看到大约在20%到25%之间,尤其在资金紧俏的时候,民间借贷的利率也跳的更高,这里25%到30%可能还稍微含蓄保守一点,大家知道很多民间借贷利率是远远超过年化30%以上,一般设为主体的贷款,借贷成本过高。更重要一点是信贷资源分配体制的扭曲。

这里反映的是过去这一段时间,媒体、很多专家学者的一些报告,我们利率体系之间的缺陷的影响是金融脱媒,存款加速流出,银行的正规体系,存款也可以通过所谓的委托贷款、信托、民间的借贷还有理财的渠道,寻找更多的市场回报。同时我们可以看表内银行的贷款从202_年占社会融资总量的接近96%到202_年底下降到58.5%,可以看表外的资产也快速的上升,接近27%的一个程度。

第二点扭曲的利益分配,商业银行虽然现在金融脱媒情况严重,基本上还是扮演最重要的资金媒介,资金中介的功能。我们手续合理的微薄的手续费,但是一但表外资产发生问题的时候,银行作为社会民众最信赖的金融机构,很多情况之下虽然法律上不必负责,但是大部分的情况也仍然需要买单。过去这段时间发生金融风暴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表外资产,所谓的影子银行,最后银行还是买单的。管制利率,市场化利率差异太大,也造成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也就是资金钱客泛滥,资金钱客有利可图,以他们的专业当资金钱客,脱去便宜的利率转贷造成高利贷,严重伤害正常的产业。

就这样的一个状况,我想建议假如人民币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我简单做改革影响的评估。

第一个从商业银行的现状来讲,大家都说商业银行赚很多钱,利差是蛮大的。我们先分析一下商业银行主要的收入来源有三块,第一个是净利息收入,第二个是投资收益,第三个是手续费及佣金。一般来讲越大的银行对利差依赖性是比较少的。规模越小的银行对利差的依赖性是比较大的。我们可以分析一下,这个资料是202_年底的,假如说是分析到今年第三季的话,这个比例也是会比较高的。也就是16家上市银行基本上净利息收入占总收入大约是在80%左右。越大的银行基本上是所谓的中间收入、手续费收入大于20%,中型银行大概在15%左右,小型银行大概在10%左右。基本上这个比率是这样分配的。但随着大家不断的去鼓励差异化的经营,鼓励手续费的一个收入的收益模式,这个比率是不断的升高,今年底的时候大部分银行,尤其中小银行都会在10%或者12%以上。所谓的缓冲垫。我们改革利率变市场化的话,这个缓冲垫其实就商业银行的现状来讲的话,净利润、净息差,还有资产回报率,其实还可以接受的。不过我们会看,到底是从贷款,利率自由化,或者是存款利率自由化,或者是存款利率自由化要有哪些比较缓冲的进程来考虑。我简单做一个分析,在去年底为止,16家上市银行实现净利润总额6800亿,今年估算增加25%的话,这个应该是在8000亿以上。贷款的规模占比是68%,假如说是全体的商业银行的话,应该是到9000-10000亿,今年有机会破1万亿的净利润。从他们的回报来讲ROA大部分银行在1%以上,净息差2.4%到2.5%的水准。

第一个改革的路径,假如说是人民币的贷款利率,目前是容许下浮10%,假设从贷款的角度来讲,我们容许下浮的幅度从10%扩大到30%的话,数量上来算对银行有什么冲击。我们知道现在48万亿人民币的贷款的30%,大概是14万亿到15万亿银行的贷款,假如说是从5.8亿基准利率算的话,下浮4%,扩充到30%的话,利率收窄1.2%,也就是相当1680亿到1800亿财富的移转,对整个银行接近1万亿的净利润的空间来讲,应该是可以消化贷款利率市场化的冲击。而且现在的环境,资金比较紧俏的情况之下,银行也不太可能把它的贷款利率从下浮10%再下浮30%的水准,现在来讲这个时机是不错,利润的消化能力上面还有目前的宏观以及资金紧缩的情况来讲,放松贷款幅度来讲冲击比较小。

假如利率上限管制放开的话,在202_年底的时候,商业银行人民币存款是72万亿。其中分三个级别的话,活期存款一年期以下的定存,还有一年期以上的定存占比大概是50%、43%还有7%。今年资金比较紧俏的情况下,活期存款的比例下降,可能低于50%。假设这三种类型的存款利率都是平均上移1%的话,它的冲击相当于3600亿,3096亿以及72亿年度的财富预算,对整个银行业来讲非常难以消化这个冲击,存款的利率全部放开的话,平行存款利率上移1%的话,对利润的冲击我想银行业非常难以消化这上面的冲击。

所以对整个银行业来讲最难消化的还是属于活期存款,因为占比的比例是最大的。但是只要商业银行通过贷款的定家做有序、移转存款成本的冲击的话,这边所提到的财富转移对国民经济的整体影响还不算太大。

这边有一个小的建议是最后两项堡垒,也就是剩余的管制项目,一个是贷款利率下限调整,第二个是人民币贷款上限的调整。第一个放宽贷款利率的下限,也就是存款以及同时放开一年期以上定期存款利率的上限,存款利率的上限开放只开放一年期以上定期存款的利率,对一年期以上、以下以及活期不做开放,我认为这个时机是不错的,冲击也是比较少的。我们可以看到最近资金的紧缩政策也得以稍微放松。

第二对贷款利率下限调整基本上大部分的银行来讲不会采取这样的行动,但是整体来讲之间的情况紧缩还没有完全解除,银行要保持适当的流动性可以从一年期以上的定存利率上面自由化的去调整,以解决他们的流动性比较紧张的问题。我个人认为现在的时机是比较好的。开放一年期或者一年期以下定期存款利率,我们认为选择更宽松货币政策的阶段,不管是在通货膨胀率,或者是目前资金紧缺的情况下得到舒缓的时候放松政策。

第三点是放开最后一道防线或期存款利率的上限,按照国际经验要慎重一点,缓冲期间更长一点,可能五年甚至到十年的过渡期。同时考虑利率市场化的时候,我们觉得其他要配套改革的措施,第一个就是信贷规模的管理手段要逐渐弱化。现在是我们的监管机关基本上在信贷规模管理上面还是比较强势的行政手段的管理。第二个我们要认为这个配套措施要在比较低的存款准备率的时候,银行可用的资金比较宽松的时候来实施。第三个刚刚兆星主席也提到信贷结构比较合理化,银行所谓资产的定家能力提高的时候,根据这个巴2也好,巴3的精神做对于封闲型资产定价能力,基本上是一个风险为基础的,而不是一个政策为基础的。银行贷款定价能力也比较容易提高,因为我们现在监管机关也逐渐朝这个方向努力,也不断的是迫使银行在资产定价上面做一个调整。在改革的时候,这三个配套的措施也要同时得到比较优化的情况之下来实施利率市场化的一个改革。当然最近很多人也在提到所谓的资产证券化可能是一个途径,可能是一个配套的措施其中的路径,或者是手段。

商业银行也正在改善收入的结构,刚刚我们交通银行的同业也提到这个,大概做一个所谓商业模式的改变,也增强利率市场化的竞争能力,对财务冲击的吸纳能力。一旦活期存款,还有一年期以下的定存开始市场化的时候,商业银行一定会通过贷款的定价上算转移成本的压力。我们认为在目前银行平均资产回报率ROA已经比较合理,不应该指责银行一直依赖所谓的利差来赚取利润。最近大家提到过利润的增长过快、过大,我觉得从现在中国银行业的平均资产回报率来讲已经达到合理水准,资产的结构、商业模式也不断的调整。我个人认为不能一味的指责利差差异过大。现在阶段经济增长的模式也要共同负担起这个责任。第三点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我刚刚透过一些数量上的分析,当然还要经过分阶段也好,或者是选择性的一个开放也好,最终的影响是资金的供需之间的利益格局。关键在于我们资金的价格在传递信息的时候是比较能够有效的来传递所谓资金价格的信号。

另外特别注意两点,假如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话,行业之间的自律还有行业之间的协调,现在人民银行和银监局行政管理上面,我也希望除了银监跟人民银行之外,银行协会也要扮演一部分职能来加入所谓银行业在利率市场化之后行业的自律跟行业的协调上面。银行业的大型机构也享有非市场化的竞争优势,这个是需要注意到的。因为刚提到大型的银行拥有的网点,还有在客户竞争优势上也会对中小银行产生某种程度的冲击。其实我相信监管机关也在考虑这个问题,我们现在很多银行业到底现在生意模式、内控、管理、人才还有产品的多样化到底能不能吸收利率市场化之后带来的冲击。

另外还有一些扩散效应,也有好的,也有不好的,所谓外溢的效果,间接金融定下来利率市场化一定有扩散效应到直接金融,也就是资本市场的曲线,融资的利率、成本也会跟着受到影响。所以你在开放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到在股权也好,债权也好,目前在直接金融上面融资成本会产生什么样的冲击,这也是所谓的外溢效果需要注意到的。好处就是我们在改革利率变市场化之后,连带的直接金融收益率曲线也会跟着银行的存贷利率联动,而且是比较完整的收益率的曲线,比较完善的情况。

从意图跟结果来论证,我们可以看到最典型参考美国过去这几十年来利率管制以及放松的情况,大家都知道可能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基本上银行能不能做有效的管理,会不会造成银行的破产,或者说因为银行不再依赖净利差之后会转向做一些高杠杆,高风险,所谓的影子银行、表外资产,我觉得这个担忧从现在的全球金融业以及全球监管机关的认识,学到的教训里面。刚刚兆星主席也提到过,现在监管的精神,我相信是比较难以产生大的负面冲击,不会因为利差变小了,利率市场自由化之后,一味追求杠杆和价格的波动,杠杆过高的情况,要追求高的利润的报酬,高的资产的报酬。这种情况在现在比较强而有效的监管精神之下是难以发生的。

其他的案例也显示出巴塞尔委员会持续的风险资本管理框架,也积极的转向影子银行交易中介的角色。尤其声誉风险,虽然是表外,你没有直接的法律责任,但基本上影响还是银行的声誉风险。过去几年银行产生声誉风险的时候,最后买单还是银行。一直到前一阵子大家也还在津津乐道危机爆发以后,政治上指责银行家的贪婪,银行业已经被风险资本成本压力逼到墙角,最近美国一些大银行也稍微有一些反弹,对比较强而有力的监管也出了一些反弹,到底银行业为什么市值到那么低的水准。我想也是金融风暴不景气,加上非常高度严格的监管造成的。我相信这是一个过度的反应。我相信大家熟悉市场,熟悉监管的方式之后应该慢慢会回到正常的轨道。

最后,我想现在人民币利率市场化也可以说是慢慢成熟到可以非常迫切认真考虑人民币利率市场化,我前面分析到的,目前市场的一些民间资金,很多信贷资源分配不平均,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利率曲线扭曲,资源分配上不平均的情况人民币利率市场化到了比较艰难的情况。人民币利率市场化改革需要精心部署,把握时机和改革的路径。第三个是改革进程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措施。信贷结构比较合理化,银行能够学习正确的所谓奠定资产的定价,根据风险资产的监管原则,根据资本的要求,银监会即将出台三个要求,第一个资本事属率的要求,第二个是风险贷款率,第三个是风险拨备率,这三点我国政府做更完善市场利率改革的时候,这三方面的配套措施是不可避免的。最后我相信竞争跟压力总是好的事情,只要是真正市场化的竞争,风险的预警体系得当,风险的处理措施得当我们还是有信心继续迎接挑战的。谢谢各位。

主持人康辉:谢谢利明献先生非常精采的演讲,利先生从人民币利率体系现状和市场化改革攻坚方面提出他的看法。我想不仅针对专业领域,对我们普通的投资者来说利先生刚才谈到的这些也是非常好的一堂课。特别他提到的金融危机以来银行家被指责的很多,说实话确实银行家、金融家从202_年金融危机以来不太招人喜欢,但是恰恰在我们今天论坛的现场,我们看到有这么多负有责任感,而且具有高度职业精神银行业、金融业的专业人士,也会使得我们普通的投资者对于未来增加信心。再次谢谢利先生的演讲,接下来我们有请中国建设银行投资理财总监王贵亚先生带来他的演讲。他演讲的题目是“认真汲取金融危机经验,稳健拓展投资银行业务”。掌声欢迎。

王贵亚: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非常高兴参加今天这样的论坛,和大家交流一些想法。刚才各位嘉宾演讲当中讲到,今年的冬天非常的“冷”,确实,全球经济金融市场的走势存在非常大的不确定性,所以在这样一个背景下面召开这样一个论坛非常有意义,由于我在中国建设银行从事主管投资银行业务的,我想就商业银行拓展投资银行业务这个话题和大家交流一下我们的一些心得。

一、商业银行既然作为商业银行,从事商业银行业务的银行为什么拓展投资银行业务呢。这里面至少有三个方面的需求或者论据。

(一)从客户角度来讲,客户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需要商业银行提供投资银行的服务。传统的商业银行服务不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我们看一看大型的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包括民营、国有企业,他们从银行很容易得到投资,他们的需求是需要降低成本,需要降低资产负债率,在它很大很强的时候需要资本市场投资,包括国际并购,这些都需要投资银行的服务。从中小企业来讲,中小企业的成长过程,从种子期到成长期到成熟期,每一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尤其是在成长初期和成熟期这两个阶段需要投资银行的服务。比如说在成长初期没有足够的抵押品,没有足够的现金流能够满足银行信贷的条件,所以需要银行通过投资银行的创新产品为它带来资本,为它引入天使资本,创业资本,在成熟期的时候,发展壮大的时候,仅靠银行信贷不能够提供融资,比如说发债,比如说上市,甚至有并购的需求。当然还有随着个人财富的增长,存款不能够满足个人财富增长的需求,在目前通胀比较大的情况下面,个人投资者,特别是高端投资者他们的财富增长很快,需要银行为它提供投资的服务。第一点是从客户角度来讲。

(二)客户自身角度来讲,银行需要在新的环境下面实施战略转型,仅仅靠利差,靠贷款为客户提供服务,获取利差的手段已经不能够适应新的形势发展的需要,刚才有的行长也讲到利率市场化,刚才王主席讲到金融监管的加强,资本的约束迫使银行转而需求中间业务的增长,利率市场化为降低商业银行的利润空间。刚才利行长有一个很细的分析,我觉得从国际经验看,如果真正实行利率市场化的话,中国商业银行很难抵御净利差缩小带来的利润的减少。国际经验一般来说银行利率市场化减少0.5%到1%的百分点,就算减少0.5%个百分点,我们大的银行都会减少40%的利润,如果减少1个百分点非常非常可怕,发展投资银行业务也是自身转型发展的需要。

(三)从全社会角度来讲分散金融风险的需要,银行体系提供的金融服务,过去到现在主要是靠商业银行提供,商业银行占整个金融服务总量的80%左右。直接融资的比重太低,这样整个金融系统的风险基本上绝大部分集中于商业银行体系之中,尤其是当系统性风险来临的时候,我们商业银行是无法抵御的。所以发展投资银行业务,分散金融体系的风险也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重要一个课程。

从三个角度来讲商业银行要发展投资银行业务。

二、商业银行从金融危机当中如何吸取教训,发展投资银行业务。很多人就会说这个问题,几年前华尔街的五大投资银行基本上都变化了,有的倒闭了,有的变成了银行控股公司,独立投资银行基本上不存在了。所以中国的商业银行如果拓展投资银行业务,应该从中汲取什么教训呢。我觉得至少有这么五点。

(一)商业银行拓展投资银行业务必须坚持以支持实体经济为基本原则,无论是传统的投资银行业务,还是创新的投资银行业务,我们必须把握的一点,就是金融要服务于企业,服务于社会大众,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原则。对于脱离实体经济,一些投机性的业务,以及纯粹赋予金融业自身自我服务,自娱自乐的业务和产品,我们应该严格遵守,金融危机告诉我们这一点,因为经济决定金融,因为金融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经济发展。

(二)商业银行拓展投资银行业务应该以中介为主,而不应该搞直接投资和自营业务,美国的其他投行倒闭,很大的原因是因为高杠杆风险从事自营业务。中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怎么办,必须以提供中介服务为主赚取手续费收入,而不是拿着银行的信贷资金和自有资金渠投资,我个人认为商业银行现在的阶段拓展投资银行业务应该实行零杠杆负债。

(三)要重视防范各类投行业务的风险,我们说商业银行业务有很多的风险,从事投资银行业务,从事中介业务有没有风险呢?仍然有风险,而且最终表现为声誉风险,当你代客投资,当你投资服务不能给客户带来价值的时候,你的声誉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商业银行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当然中国的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体系方面是有自己强大的优势,所以这一点来讲有利于我们拓展投资银行业务。

(四)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必须自觉的遵循监管的要求,执行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导向。为什么想到这一点呢?美国的投资银行最终倒闭,实际上是因为失去了外部监管,所以我们中国的商业银行要从事投资银行业务,拓展这块业务必须自觉服从金融监管。当然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对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来说也需要坚决的执行,这里面包括融资投向,国家限制性的领域,要尽量的减少。特别是产能过剩的行业和企业,投资银行的服务不应该向这方面协调。

(五)必须坚持科学的考核机制,适度的进行约束。投行业务大家都知道,最重要的一点是激励机制,美国的投资银行,西方的投资银行激励是过度的,所以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因为经营者可以不考虑股东的风险经营,高高干负债,获得短期的覆盖很快拿到回报。但是在中国我认为是恰恰相反,我们的激励是不足的,当然约束是相当大。所以既要吸取西方投资银行过度激励的教训,同时也在我们现在环境下面适当加大激励力度,以促使这些投资银行的专业人才能够不断的创新,以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

三、中国的商业银行怎么来发展投资银行业务。根据我们中国建设银行这些年的实践有几点大家分享。

(一)点必须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投资银行业务必须主动了解市场,搜寻和挖掘客户的需求,通过服务的创新,产品的创新来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需要。这样才能够体现投资银行业务的市场竞争力。当前投行服务的重点我认为应该在这几个方面。

1、中小企业的融资,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仅靠银行贷款是不够的。商业银行发展投资银行业务,可以为不同阶段的中小企业提供服务。

2、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十二五”规划当中我们国家倡导支持的战略性产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现在社会上闲散资金很多,银行流动性其实是很紧的,但是社会资金非常充裕,找不到区域,所以导致民间的借贷,甚至于很多其他地下的金融行为发生,投资银行业务可以引导社会闲散资金投资到战略性的产业当中去。

3、要创新产品来积极支持,包括文化产业发展、医疗健康产业、保障性住房建设等这样一些民生领域的需求。近几年建设银行陆续的通过募集成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我们已经成立了医疗健康产业、文化产业、环境保护产业、航空工业以及支持产业转移和四川振兴发展若干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可以说在市场上还是影响比较大的,我们募集的规模已经超过了100亿人民币,这个能够有效的支持行业和企业的发展。

(二)是始终坚持收益和风险的平衡。投资银行的风险不容低估,如果没有风险就没有收益,因此不能够简单的回避风险,而是应该通过管理和缓释风险为客户创造价值,同时投资银行获得收益。这里面有很多的风险控制的办法和措施保证投资银行的业务风险控制容忍的范围之内。第一条商业银行设立子公司的办法隔离风险,第二纯做中介服务,第三点是提供全面的金融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服务,与单一的投行机构相比,与单一的商业银行机构相比,我们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我们有广泛的分支机构网络,庞大的客户资源,同时能够提供传统商业银行的服务,新兴投资银行的服务,甚至还有其他一些比如说信托、租赁等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商业银行把金融服务整合起来,为客户提供全面的金融解决方案,就能够更好的满足客户的需求。

(三)是符合监管要求基础上加强创新,因为创新在中国来说是相当不够的,全社会形成尊重创新、支持创新的情况,我们金融业才能找到支持企业最好的办法。

虽然西方金融危机对投资银行业务,投资机构产生了重创。但是在中国、亚洲甚至全球投资银行业务仍然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综合化经营依然是银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我们相信中国的商业银行在投资业务方面加强管理、积极拓展,必将能够给客户提供更为全面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同时推进战略转型,增加新的收入来源,并通过金融创新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谢谢大家。

主持人康辉:谢谢王贵亚先生非常精采的演讲,王先生刚才谈到了商业银行应该发展投资银行业务,而且谈了应该如何拓展投资银行业务,我想对于在座的每一位都是受益匪浅的。再次感谢王贵亚先生的演讲。接下来有请摩根大通亚洲区投资银行副主席,摩根大通中国首席执行官方方先生带来他的演讲。有请!

方方:感谢21世纪经济报道今天给我们一个机会来和各位交流对中国银行业的发展一些浅见。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创新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之所以想到这个问题是因为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媒体对于中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有大量的报道,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是一个历史性问题,从来没有很好的解决过。不管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还是资本主义制度下,分业经营监管下还是主业经营监管之下,今天历史这个问题从来没有很好的解决,没有一个完美的解决办法。这是银行业的经济规律所决定了的,它所涉及到的成本、风险和回报使得银行业对于中小企业的融资难这之间永远是一个矛盾。但是中小企业对于一个国民经济体系的发展、稳定和未来的增长又是具有至关重要作用的,如何在这一对矛盾当中找到解决的方案呢?这个是大家都有过很多的探讨和研究的这样一个问题。

今天我想主要是从三个角度结合今天大会的题目,从三个角度和各位交流。

一、要解决这个问题从金融机构的改革上来解决,这个特别强调在金融机构的体系里面多样化的金融机构,多样化的金融机构带来的产品,这里面有多层次的金融机构、多形式的金融机构、多领域的、区域的金融机构,有多所有制的,不同的股权架构的这样一种金融机构。让金融机构的多样性来解决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不能够要求工商银行(601398,股吧)、农业银行(601288,股吧)能够彻底的解决到,深入到乡镇一级的中小企业经济体的信贷需求。这对于任何一个金融机构来说都是一个难以承担的负重。所以在过去这段时间里我们也看到了,从国家的银行监管机构到政府都在大力的推动不同的金融机构的形式,从小额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到信托、到租赁、到保理等等各种各样的金融机构的形式,这方面方向是对的,但是发展还不够。而且还有一种倾向,很多的原来初衷是在服务社区,当本地的城市商业银行他们的发展也希望往北京走,往上海走,实际上不是每家银行都一定要到北京来开一个分行,才能够赚大钱,或者才能给股东提供最好的回报,实际不一定是这样,但是目前有这样的趋势。我觉得要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第一要从金融机构的多样性上发展,要多层次、多区域、多形式发展各种各样的金融机构,来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二、要解决这个问题从金融产品的改革和创新上解决这个问题,特别在运用新的技术,新的风险管控的手段方面创造出新的产品。比如说电子商务的发展是这些年经济发展和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非常巨大的和迅猛的趋势。电子商务有很多的特性,其中我觉得最大的一个优势,从银行业的角度来说,最大的优势是不管你是多小的网店,多大的电子商务公司,或者多小的电子商务公司,你都解决了一个问题,就是你每做一个交易都有一个记录。原来你是在社区里面卖话梅的小店你一天卖300块钱,没有记录的,没有帐。所以你也很难到任何金融机构取得贷款。但是你在网店卖话梅,每天卖300还是350都是有帐的,这个帐我可能不知道你的经营成本、进货成本,但是至少每一天、每个星期、每个月的销售收入。这样的一个信息,就为这种电子商务带来基础信息,可以为很多的金融机构做中小企业贷款带来一些基础的数据,这是以前没有的。以前你在菜市场卖你的产品的话,你是没有办法去做帐,做记录的,当然你现在网店也不需要做帐。可能微小企业没有帐,但是至少你可以在网上查到你的销售收入。这对于银行来说至少有一个数据可以依存,比如说这是一个产品创新的方向和思路。

另外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通讯的发展,使得很多信息的沟通比以前便捷非常多。以前一个微小企业到县上或者镇里办一个业务,来回两天时间,或者是来回的路费就是300块,这可能对于一个微小企业来说他觉得拿这个贷款不值得,或者取得这样的融资不值得。这个由于移动互联网的技术,使得刚才一个方面交易有更多信息记录,另外一方面跟金融机构的沟通方面可以成本更低一点,这个也有利于金融机构和这些中小企业、微小企业信息的沟通和掌握他们的经营情况,这也是一个案例,从产品创新方面利用新的技术提供中小企业融资的便利。当然这里面还有很多其他金融产品创新的思路,比如说把租赁和保理结合起来等等,这方面已经有很好的实践。

三、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从金融监管创新和改革上来下功夫。金融监管的创新改革第一要务就是利用市场化,这个刚才很多前辈也都在这方面做了非常好的阐述。这个对于中小企业、新型商业金融机构都是需要利率市场化的机制和安排。这里面还有一个监管角度,对于多种形式的金融机构,市场准入的问题。这里面的准入包括金融机构、产品、从业人员的准入方面,要有更加透明,更加有效的一种安排。从业务的监管角度,还有业务机构定位,如果你是做某一个地区的城镇银行的话,我希望从不同的监管手段在当地的城市进行服务,而不是鼓励你也到上海去开一个分行,这样业务发展和竞争的模式。从监管和创新改革的角度来首,加强对消费者,对投资者的教育,对信用文化的教育和推动。这些都是从监管角度可以做的事情,来推动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推动和发展可以做的工作。

总结来说我觉得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是一个全行业的问题,永远是一对矛盾,这是在资源配置优化和风险管理和回报这些矛盾因素当中找到平衡的一个永久的课题。摩根大通我们虽然是一个全球性的综合银行,我们有商业银行,有综合银行,但是我们也很愿意在中小企业的融资方面不断的和各位同行一起来研究和探讨,找出更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方式。谢谢各位!

主持人康辉:谢谢方方先生精采的演讲,刚才方方先生从中国银行业改革创新谈中小企业融资难如何解决的问题,前不久的一次国务院常务会上也提到了关于如何推进中小企业,包括小微企业的一些发展,所以如何解决融资难,不仅仅是政府方面考虑的问题,也的确是金融业界必须要考虑的事情,如果这个问题解决的好给金融业界提供更大的改革空间。方方今天的演讲这些信息通过我们年会传递出去的话也许会掀起中小企业、小微企业纷纷开设网店的热潮。非常感谢方方先生。下面我们请下一位嘉宾渤海银行的行长赵世刚先生。

赵世刚: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渤海银行对第六届21世纪亚洲金融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我注意了一下今天上午的发言主题是亚洲金融监管与机构重振,亚洲金融监管和欧美的金融监管,和其他的金融监管也没有太多的区别,我个人理解亚洲金融监管重点还是中国的金融监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的金融监管比欧美的金融监管严格得多,也有效得多。为什么说呢?因为中国的金融监管是行政加上市场约束,所以这是欧美金融监管所做不到的。

上午王兆星副主席在演讲当中也提到了,我们如何在贯彻巴塞尔协议3%的过程当中注意把握好几个平衡。我理解把握好几个平衡的核心是和中国的国情相结合。应该说目前无论是中国的商业银行,还是中国的金融监管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特别是中国的金融监管,如何做好对市场上这么多量日益增长的表外业务的监管,这个也是一个新的挑战;如何做好对突飞猛进的民间融资的监管,这也是一个挑战;如何做好对快速发展的理财业务的监管,这也是一个挑战。我觉得现在不仅仅是对中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的挑战严峻,对中国金融监管的挑战也更为严峻。所以我今天想侧重的说一说一个是中国商业银行202_年所面临的挑战,以及我们怎么样来应对这个挑战。

当前国内经济正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但是不稳定因素还是有所凸显。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房地产贷款等带来的信用风险可能加大,商业银行控制流动性风险和市场风险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加上监管新政的一系列刚性要求,使得商业银行面临巨大的挑战,202_年中国的商业银行将面临资产质量、资本约束和内控合规的三大考验。一是资产质量的考验,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商业银行贷款总量翻了一番,使得目前银行贷款中大不部分未精力完整经济周期的考验,而受出口增速的放缓,成本压力的上升,以及从紧货币政策的执行等因素的影响,企业的经营业绩面临考验,从而也给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稳定性带来击打的压力。

二是资本约束的考验,银监会颁布的《关于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制度的意见》和《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指出,银行顺周期行为将被加以遏制,引入杠杆率指标将是商业银行的要求,迫使银行规避高杠杆风险业务,提高对流动性风险的监管要求,将改善商业银行融资模式,新资本协议第二支柱将流动性风险、声誉风险和信息科技风险纳入监管范畴,实现监管范围的全覆盖,这些新的监管标准有效约束银行放贷,防范风险的同时,也压缩了资本银行的渠道,使得商业银行资产规模扩张受到限制,资本补充难度进一步加大,对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和战略转型提出了新的要求。

不仅监管环境对资本要求日益严格,股东的资本回报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资本市场对银行融资也越来越敏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正视现实,接受资本约束的考虑

总的来说这些变化将会改变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模式,引导商业银行完善资本管理,探索科学发展,更加注重内生资本的激励和盈利能力的提升;

三是内控合规的考验,当前来自经济增长模式的变化,金融服务多元化,国内监管要求的不断更新和改进,都给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商业银行要实现稳健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坚定不移的进行转型。包括文化的转型,经营模式的转型和管理模式的转型。

1、要实施差异化经营,要敢于突破传统发展观、树立差异化经营理念,明确差异化战略定位,形成有自身特色的战略布局,加强客户市场细分,建立差异化的客户经营体系,增强产品创新能力,在动态竞争中加强差异化特色,加强特色化品牌建设,打造特色化经营的高级形态;

2、实施高级监管管理,从严的风险为银行业加强风险管理提供有利的条件,新的监管要求涵盖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在内的银行业经营所面临的主要风险。为适应新的监管要求,商业银行需要主动的推进全面风险管理;

3、建立以经济资本为核心的全面资本管理体系,当前资本约束日益增强,监管政策区域审慎,使得传统粗放扩张的银行增长模式成为历史。面临严峻的监管形势,商业银行需要牢固树立审慎经营、稳健发展的经营理念,深入进行结构调整努力通过经营转型,从自身经营特点出发,建立资本有偿使用机制和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在资本集约式经营理念指导下积极转变经营战略,切实提高盈利能力;

4、加快收购结构转型,改变传统靠利差经营的模式,投资银行业务、资金管理业务为代表不占用或者少占用为代表密集型、智能型业务,有效缓解规模扩张和资本短缺的瓶颈约束,有效促进银行金融结构和有利模式的转变推进银行发展方式的转型。

渤海银行是一家成立时间较晚的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是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纳入国家总体布局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是国内第一家在发起设立阶段就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银行,是在成立之初构建矩阵式管理架构,全面垂直的风险管理体系和后台大集中营运管理模式的银行。这两年来面临着银行业同质化现象的日趋严重,竞争日益激烈更严峻局面,我行坚持资本约束下的理性发展,坚持专业化和特色化发展道路,坚持科学的资源配置策略,以业务收入多元化、客户结构中小化、服务手段电子化为目标,贯彻集约化经营、专业化管理、一体化发展的经营战略,积极有效的推进了经营管理的四个转型和业务发展的三个转变。包括管理模式由简单粗放性和精细化管理转型,信息科技由满足客户需要向满足业务转型。业务发展向批发零售主导转型,批发业务的增长模式从简单规模向调结构转变,零售业务的增长方式从低起点向高增长转变,中间业务的增长方式从单一突破向全面提升转变,经过持续不断的推进经营管理模式的转型和业务增长方式的转变,目前已经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一是通过创新驱动实现批发零售和金融市场业务的协调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实现了低成本消耗前提下的持续快速增长。零售业务制定了两个20%的战略目标,目前进展情况良好,金融市场业务的贡献度显著提升。

二是收入结构多元化取得明显的成效。渤海银行转型的重要目标是实现收入结构的多元化,其中重要标志是实现中间业务的快速增长,改变过度依赖利差的传统发展方式。截止今年1至9月份,我行中间业务收入同比增幅 297.03%,其中中间业务同比增长94.17%,通过经济转型大幅度的提高收入利息比重。

三是风险管理基础得到进一步的夯实。渤海银行风险管理经历了三个转变,一是从侧重表内转向表内表外并重,二是从关注单一客户风险转向关注组合风险和行业集中度风险,主要采取了重点行业名单式管理,出台行业管理指引,提高了风险管理水平。

四是从主要依靠个人经验转向专业研判和模型测试。我行的专业研判和模型测试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全行风险管理制度日趋完善,风险管理能力日益加强,风险弥补机制到位,不良率都在较低的水平,总体资产质量控制的非常稳定。

各位来宾,202_年对中国的商业银行来说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我们必须紧紧的抓住中国经济转型的历史机遇,主动应对考验,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努力的实现中国商业银行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谢谢大家!

主持人康辉:谢谢赵世刚先生就202_年中国银行面临的挑战提供了他非常有建设性的观点,同时让我们对渤海银行有了更多的了解。再次感谢赵世刚先生。接下来要为大家做演讲的是今天上午主论坛的最后一位演讲嘉宾,他是法兴银行中国零售及商业银行总裁毕鹏飞先生。

毕鹏飞:大家早上好,女士们,先生们,早上好,尊敬的王兆星副主席、唐双宁董事长,我很荣幸代表法国兴业银行(601166,股吧)中国有限公司参加今天大会,同时和大家分享我对金融创新和监管的看法。

首先我跟大家简单探讨一下在现在的市场环境中外资银行所面临的一些挑战和机遇,以及我对这个行业的前景展望,以及我们为了适应这样的一个环境而作出的一些转型方面的努力。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中国银行业的现状,从202_年年末以来一直高起的通货膨胀压力促使中国政府采取了货币紧缩的政策,同时也抑制了贷款的放量,流动性减弱,通过这些手段来防止经济的硬着陆。中国政府也削减了它贷款增长的一个目标,大幅度的提升了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同时也采取了给房地产市场降温的一些调控手段。

我们可以看一下现在采取的措施跟202_年末到202_年实施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方案以及贷款的放量做法是非常不一样的,我们也可以理解中国政府采取这些措施是为了减少或者说防止经济硬着陆的风险,所以我们预计202_年贷款的增长量应该会在14%到15%左右,这跟202_年19.6%和202_年17%减少了很多,但是这个过程当中采取给中国银行业业务经营也会产生一些影响,比如说75%的存贷比对于众多的外资银行来说是一个新的压力,因为外资银行没有国内投行业那么多,以及那么大的营业网点。

如何来维持快速的增长,如何与其他外资银行与中国银行业竞争当中脱颖而出是摆在所有外资银行面前的问题。由于进入中国的时间比较有限,大部分的这些外资银行他们的营业网点和中国国内银行相比是比较少的。而且大部分的外资银行它的定位是细分市场,所以客户的基础也相对有限。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讲,外资银行面临着非常多的挑战。我们需要找到自己的竞争优势,同时进一步发展业务,来补充传统贷款基础为主的业务模式。在目前竞争非常激烈,而且同类产品不断见诸市场的情况下转型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法国兴业银行相信自己的突出优势在于金融创新的能力,我们的国际经验以及海外的网络,作为一家在中国从业有30年的外资银行,我们看到中国企业需要有更多更完善的业务服务他们的需求。从202_年我们兴业银行在法国成立以来,法国兴业银行就有很多服务来满足快速发展的中小企业的需要。

我想现在金融创新也是恰逢其时,因为中国正在庆祝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周年,中国金融市场日益成熟,为中国金融市场成熟化做好准备。城市化的发展,金融市场设施的完善,以及金融市场的发展。另外加上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增加都推高了大家对新的金融产品的需求,目前我们已经看到在市场上对债券、股票以及理财产品有非常大的需求。

从监管机构的角度而言,我想金融创新是可以为整个行业带来好处的,比如说新的一些业态,新的工具,新的一些市场和新的机构都在应运而生。而且定价机制和资源分配也更加的高效,投资者有更多的选择,风险也更加的分散以及可控。目前我们已经看到中国银行监管机构正在作出令人振奋的一些决策,开放市场,我想这有利于本行业的长期增长以及长期的公平竞争和繁荣。

在目前流动性紧缩的环境里头,我们也注意到对于资金需求量很大的一些银行,他们现在已经开始开发新的理财产品来吸收一些高端的客户他们的存款。所以如果监管在这一块能够再放松一些的话,我们预计会有更多的理财产品满足客户非常多样化的一种需求。

另外一个例子是中国的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的机制,QDII的机制,兴业银行中国分行准备开发一系列QDII的产品,通过这个监管者能够为国内投资者提供可以控制的投资空间,可以使他们通过QDII的机制投资境外的一些债券产品和大宗商品。另外严格监管资金的使用范围也可以很好的来控制潜在的风险,在QDII机制方面能够为外资银行提供很好的舞台,使他们能够发挥自己在国际金融市场方面的专长以及他们的一些技能的优势。

人民币国际化也给外资银行带来了新机遇,在这些外资银行国际网络的支撑下,这些外资银行可以提供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新服务,同时为国内的投资者提供境外人民币投资的机会。外资银行还可以充分利用其国际化的网络,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开拓海外的业务。比如法国兴业银行有在非洲、东欧和俄罗斯非常庞大的网络。这块也是帮了很多中国企业提供金融的支持,使他们能够与这些国家一些企业有商业往来。

外资银行也凭借自身对国际金融市场的专业知识,以及对于风险管理和金融产品创新方面的一些经验提供自己的服务,这个过程中市场自由化能够为中国企业和个人带来充分的选择,使他们充分享受到外资银行的专业经验以及服务的能力,最终能够为本行业的长期发展带来推动。我非常认同中国应该采用渐进的方式开放市场,国际经验表明金融创新是一把双刃剑,充分享受金融创新的好处,同时也避免不必要的动荡,需要非常强有力的监管治理结构,货币政策以及灵活的政策方针。

监管目前中国还处在金融创新和改革方面的初期阶段,但是我想监管机构已经意识到了,如果创新不审慎,可能会给个别的金融机构带来意想不到的一些风险,从而危及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我们也注意到了金融创新范围的界定也是监管机构关注的领域。如果新产品能够在界定允许的范围之内可以提供,否则就不能提供。所以中国的监管机构这样审慎的做法也是给所有的市场参与者发出了明确的信号,如果想要收获金融创新的一些回报,银行需要有非常良好的公司治理的结构,有效的风险管控的措施,有透明度,同时消费者保护也要到位。

法国兴业银行是一家有着147年历史,在85个国家开展大型国际业务的银行。我们始终恪守客户第一,做市场标杆银行以及重质量、守信誉的承诺。我们也完全相信中国的银行业总体形势还是向好、稳健的态势,而且我们对于中国经济长期的增长和市场的发展也是抱有非常高的信心。作为一家外资银行我们需要尽快的加速在华的核心业务的发展,充分利用日渐成熟的市场,以及中国金融市场放宽和开放所带来的各种机遇,同时我们也要理解政府审慎的政策,并且向监管机构展示我们在风险管理、客户支持,客户的保护以及服务质量等各个方面显示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

非常感谢能够跟大家分享我的一些观点,感谢各位的关注。谢谢!

主持人康辉:非常感谢毕鹏飞先生,毕鹏飞先生刚才在他的演讲当中谈到了金融监管的现状,也谈到了金融创新,还特别谈到了金融创新如何来进行更好的监管。而毕鹏飞先生精采的演讲也为我们今天上午的主论坛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我们中国人经常讲酒逢知己千杯少,我想和这些有见识的人,有见地的人坦诚交流,大家同样感觉时间过的非常的快,今天上午各位演讲嘉宾用他们的观点、看法给我们提供了非常丰富的精神食粮,也使得我们对于银行业在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资源优化方面如何起到更大的作用,更重要的作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今天早上我在手机报上看到这么一个消息,也是这两天举行的一个金融界企业界的高层论坛上,一位银行业的高层讲了这么一句话,说我们银行业现在利润太高了,高到我们都不好意思公布。我希望能够在整体经济更加健康,更加合理发展的基础上,银行业也会有一个更加健康的发展,希望今后银行业可以非常坦荡的,好意思公布我们的利润率。

在金融体系下亚洲金融监管与重振这是第六届21世纪金融年会的主题,也是主办方带给大家非常重要的启示。也感谢在大家共同支持下,我们今天上午的主论坛圆满结束。今天下午在这里会继续进行两场银行业的分论坛,也欢迎大家继续光临。再次感谢大家,今天上午的论坛结束,谢谢

第二篇: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金融租赁高峰会对话实录

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金融租赁高峰会对话实录

202_年11月26日 19:07凤凰网财经【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0

主持人: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首先我谨代表大会的主办方,21世纪经济报道,对民生金融租赁的大力支持表示,对各位来宾的到来表示最真挚的欢迎!

金融租赁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新型租赁方式,具有融物和融资的双重功能,在发达国家,融资租赁业已成为三大金融工具之一。在国内,事实上近十年来,国内金融租赁业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这和我们的分业监管,分业经营有关。202_年,银监会出台颁布了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的修改稿,允许银行入股金融租赁公司,融资租赁业才得以重生。如今,国内金融租赁迅猛发展,金融租赁行业已占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今天金融租赁高峰会以金融创新与租赁业健康发展为主题,和在座的所有人一起共同探讨国内金融租赁行业未来发展道路。

今天说是高峰会,非常的名副其实,因为今天到来的嘉宾确实是这个行业里面最重量级的人物,先从监管部门开始,他们是中国银监会非银部副主任陈琼女士;天津银监局副局长郭明奇先生;江苏省银监局巡视员周忠明先生;民生金融租赁董事长孔林山先生;中国外贸金融租赁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建平先生;中银航空租赁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王谊先生;民生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周巍先生;兴业金融租赁有限公司总裁邓长磊(音)先生;光大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潘明忠先生;上海市租赁行业协会会长,大新华船舶租赁有限公司董事长高传义先生;国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副总裁徐小武先生;昆仑租赁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杨国清先生;交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竺叶群;民生银行董事会办公室副主任马玉波女士;民生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监王荣女士;民生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国先生;民生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风险总监乔凯;外商投资协会企业协会租赁委员会常务副会长曲庭凯先生;河北租赁总裁助理朱斌先生;21世纪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21世纪经济报道创始人,主编刘洲伟先生;21世纪经济报道副总经理吴娟红女士。让我们再次谢谢诸位嘉宾的光临!

一般都是请主办方的代表做第一位发言,欢迎大家,首先有请21世纪传媒有限公司执行总裁,21世纪经济报道创始人、主编刘洲伟先生致词!

刘洲伟:作为这次金融租赁高峰会的组委会代表,大家今天下午出席此次会议表示真挚的感谢。中国的租赁行业从202_年试点开办,得以比较快速的发展,几年间,租赁成为拉动社会投资,促进产业升级,在这些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金融危机以来,我们的租赁充分发挥了其独特的融资功能,有效解决了广大中小企业融资难,装备制造厂商,大型基础设施项目,乃至地方的财政资金来源难等发展当中棘手的问题。

当然我们可以看到,国内金融租赁业务发展的时间比较短,发展的环境有待进一步成熟,今天我们21世纪经济报道和战略合作伙伴,民生金融租赁公司共同举办金融租赁高峰会的目的,其实就是寻找金融创新发展的方法,目的是更好的探寻金融租赁业未来几年的趋势以及可能会遇到各方面的问题,促进这个行业更有序、快速的发展。

最后,感谢大家的到来,希望我们此次论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谢谢!

主持人:谢谢刘洲伟先生的致辞,鄙人姓梁,名猛,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国际金融研究处的研究员,受邀来主持这个会,所以我不是很专业,请大家原谅!下面进入主题,有请本次论坛的联合主办方民生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孔林山先生致辞!

孔林山: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下午好!与各位嘉宾相聚在本次金融租赁的高峰会上我们感到非常荣幸,感谢21世纪经济报道为我们搭建的这个交流平台,让租赁业的同仁和关心与支持这个行业成长的领导们、朋友们,一起来探讨中国金融租赁业的健康发展之路。

近三年来,金融租赁业的队伍日益壮大,业务规模也在迅速的扩张,可以说中国金融租赁业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市场前景也非常广,政府部门和监管部门的领导也非常关注、关心和支持这个行业的发展,各租赁公司在开展业务的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金融租赁业在中国仍然处于探索发展阶段,还有一系列的问题等待理论和实践做出回答。刚才主持人先生说的,有太多这样的声音。

目前有很多的问题还没有找到答案,比如说如何找到复习金融租赁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真正发挥出金融租赁的核心竞争力和找准市场定位和盈利模式,如何解决租赁公司的融资渠道问题,开辟出同租赁特点相适应的长期的资金来源,如何选择银行控股的金融租赁公司办成独立的法人企业还是银行的租赁部门等等一系列的问题等待我们去回答。

民生金融租赁作为金融租赁行业的一员,愿意成为金融租赁业探路者,愿意承担更多的责任,无论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我想都将为我们留下宝贵的财富。

再次感谢各位领导和同仁的光临,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孔先生热情洋溢的致辞,下面的主角终于要出场了,第一位是来自于监管部门的,金融租赁这个行业的发展跟政策上的关系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更紧密一些,下面有请中国银监会非银部副主任陈琼女士,她昨天晚上从外地飞回北京的,所以她非常辛苦,今天给大家做演讲的题目叫“创新和风险并存”,有请!

陈琼:大家好!我今天主要想讲三点,第一个就是金融租赁行业的发展现状,金融租赁行业是快速发展的,专业化的程度日益增强,202_年以来,金融租赁公司在金融危机中表现良好,整体金融稳健,不论结构还是总量都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截止202_年9月末,金融租赁公司的总数达到17家,银监会监管的,资产总额超过2664亿,实际到现在已经超过2700亿。

随着我国金融租赁市场的不断扩大,金融租赁服务的不断完善,现在已经在航运、航空、轨道交通、电力、工程机械等行业形成了特色鲜明的金融租赁产品线,整体来看,经过三年的快速成长,金融租赁行业的发展思路和业务模式得到改善,专业水平和经验能力得到加强。其活跃金融市场,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功效正在显现。

2、公司治理水平逐步提高,风险控制机制不断完善,新社会重组的金融租赁公司大多引入了银行的风险控制和管理体系,搭建了较为完善的组织架构,按照公司法和公司章程各司其职,创造了健康发展的良好基础。同时,与股东银行逐步建立了风险隔离制度,较好的防范脱离市场的潜在风险与银行之间的相互传递。截止202_年九月末,不良率为0.56%,显示出较好的资产质量,以及较为稳健的财务管理能力和较强的抗风险控制能力。同时,金融租赁行业没有发生系统性风险,社会知名度和市场地位有了较大的提高。

3、金融租赁创新层出不穷,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高,金融租赁经过近几年的高速发展,产品创新得到了初步的成果。金融租赁公司加大了中小企业的开展力度,利用金融租赁给予资产信用的理念和方式,通过对固定资产所有权的控制,克服中小企业风险识别难,控制难,防范难的障碍,有效的支持了中小企业的发展。除此之外,联合租赁,出口租赁等新的业务品种也在逐步的完善。金融租赁行业的知名度,社会认知度和金融服务能力正在不断的提升。

4、金融租赁监管科学有效,推动了行业的健康发展。近年来,银监会坚持科学监管,一手抓风险防范和高危机构的看管,一手抓金融创新和稳定发展,参照国际惯例,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重点围绕资本充足率,流动性,资产质量,和风险集中度,租赁物相关市场风险和法律风险等内容,不断的完善监管手段和监管体系,有效的提高了金融租赁公司的整体的抗风险能力。

具体工作上,近一年来,银监会持续跟踪金融租赁公司的经营状况,行业问题,提高监管工作的有效性,通过总结成果和经验,向国务院上报,扩大试点方位的请示,并起动了扩大试点的审批工作,向金融租赁行业注入了新鲜血液。大大的拓宽了融资渠道,有效的解决了中长资金来源问题,为金融租赁行业的稳健发展创造了条件。另外加上与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等部门的沟通和协调,积极推动金融租赁公司在保税区设立项目子公司,拓展业务范围,有效的改进了增值税改革对租赁业务造成的不利影响。

第二点,金融租赁行业发展仍然面临着诸多的不确定因素。

1、宏观经济形势仍不稳定,经济结构调整压力增大,从国际上看,全球经济是保持复苏的基本态势,但随着金融市场的动荡,全球经济通胀和通缩压力并存,大规模的削减公共开支可能使本以十分脆弱的经济复苏重新陷入危险的状况。从国内来看,经济形势基本看好,但要保持平稳快速发展还面临诸多挑战。一是房地产市场成交量大幅下滑,将带动住宅投资,消费下行,波及上下游行业,针对我国的贸易保护措施继续增加,未来一段时间,出口增长不容乐观,国内节能减排形势十分严峻,产能过剩问题十分突出,结构调整难度进一步扩大,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对我国经济发展和金融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金融租赁行业势必也要面临的风险会继续加大,市场需求下降等诸多的不利因素的影响。

2、国际会计准则的修定对金融租赁行业影响较大,经过几年的酝酿和讨论,202_年8月,发布了征求意见稿,并计划于202_年第二季度发布终稿,此次租赁会计准则修改将取消融资租赁和金融租赁的区别,采用单一模型,核算所有的租赁业务,使得出租人和承租人都将对租赁业务相关的资产和负债进行表类确认,租赁会计准则的变化将更加全面的反应资产质量及其未来创造收益的能力,并充分的揭示租赁资产对应的信用风险。但由于需要定期对应收租赁款,租赁资产,购买选择权等因素进行评估,大大的增加了经营和风险管理的难度。对承租而言,租赁会计准则的变化将增加负债水平,降低盈利性指标,在很大的程度上抵消了经营活动产生的产品优势,从而导致意愿的大幅下降,给租赁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3、税收政策等外部环境还需进一步改善。前期与财税部门充分的沟通,有关税收已经得到了较好的运作,大大的降低了融资租赁业务的成本,提高了融资租赁产品的竞争力,但是目前还存在增值税无法抵扣,融资租赁进口时和其他优惠税收政策平等适用等一系列问题,影响了租赁行业的健康发展。下一阶段,我们要密切关注其他部委相关的政策研究,加大与财税部门的沟通,积极跟进税务、会计、保税区配套政策等对金融租赁行业发展有较大影响的事件,认真做好意见反馈。抓住有利机遇,为金融租赁公司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引导金融租赁行业健康发展。

1、金融创新是金融租赁行业发展的内部动力,创造新型金融服务和产品,提高竞争力的行为,是金融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路径和内在动力。金融租赁行业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虽然具备了一定的资产规模和盈利能力,但市场定位还不明确,产品特色还不鲜明,整体存在规模优先,以速度取胜的粗放式的发展偏好。这对于行业发展是非常不利的。要想找准定位,推动行业长期健康发展,就要在金融创新上下工夫,深挖租赁本质内涵,加强特色化、差异化经营力度,促进金融创新,要充分利用金融租赁以实物资产的投资、运营和管理为基础的产品。衔接产品上下游,拓展服务的深度与广度,从而将金融租赁发展成为有金融产品特色的,有充足市场需求,有良好客户基础,有广泛社会认可的金融工具。

2、加强风险防范,确保金融安全,是金融创新的前提和基础。金融创新促进了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但也诱发了投资了投机,刺激了经济的非理性繁荣,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诸多诱因就与不负责任的金融创新有关,很多金融创新未能有效的控制风险,反而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波动性,通过高杠杆及复杂的衍生产品,放大了实体经济,创造出规模数倍于实体经济的虚拟经济。金融创新是一把双刃剑,受益于风险并存,没有金融创新,金融市场将失去效力和活力,但缺乏风险防范,失去金融安全的金融创新,很可能产生更大的金融风险。

3、金融创新应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出发点。金融创新的根本出发点是通过实体经济,因此金融创新必须要立足于市场的真实需求,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创造更多的金融服务产品,同时金融创新还要与金融体系的发展成熟水平相适应,与市场参与人员的认知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相适应。这就要求金融租赁公司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总体要求开展金融创新活动,同时,金融租赁公司要加强对国家战略政策的研究合理解,明确自身在各个领域的发展策略。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加大金融创新的力度,提升金融支持的质量和水平,对于属于国家产业政策着力压缩和淘汰的,应根据风险状况做出审慎的调整和战略退出,减少风险暴露。

4、防范风险,既要坚持外部监管,又要完善内部制度。复杂的金融创新,将金融机构的风险资产从表内转移到表外,规避资本约束的监督,因此,要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保证金融创新的健康,就必须坚持外部监管与内部治理的完善相结合。一是加强科学监管,银监会坚持保护银行业的公平竞争,提高银行业竞争能力的法律目标,将促进金融稳定和金融创新共同发展作为监管的标准之一。根据银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在监管实际中,始终坚持鼓励与规范并重的创新监管原则。对于金融租赁公司,实时调整监管政策,协调各方社会关系,牢牢把握风险底线,继续提高监管质量,引导金融租赁公司专注自身能力的建设,培养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加强风险隔离机制的建设,坚持区别对待的原则,通过建立金融租赁公司风险评级级分类监管体系。从资格审批,业务准入,后续监管等方面严格把关,定期跟踪,推动创新业务的稳健开展。二是要倡导科学的思路,在开展金融创新活动时要按照创新的科学思路,坚持成本可算,风险可控创新基本准则,切实做到认识你的业务,认识你的风险,认识你的客户,认识你的交易对手,在具体实践中,要具体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进一步系统研究金融创新的定位和重点,完善创新配套体系的流程。第二,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避免出现产品融资化严重的问题和现象。第三,继续加强金融创新风险的研究,建立自我约束机制,提高风险管控能力。三是要不断完善公司治理,金融租赁公司必须加强自我约束,合理的评估创新产品中的内在风险,综合测算潜在的成本和收益,平衡短期和长期利益,持续提高针对金融创新活动的全面风险控制能力,确保金融安全,在实际操作中,以规章制度为准则,在允许的范围内加大创新力度,做到合规创新,合理创新。金融创新是金融行业永保活力,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加强风险防范,确保金融安全这是金融创新以安全有效为前提条件的,我们要正确认识金融创新的价值和作用,在不断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加强风险管理效率的基础上,积极稳妥的开展金融创新活动,激活金融创新行业的潜在活力,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和谐发展。最后,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陈主任的讲话,陈主任刚才把我们金融租赁发展的方向和风险都做了提示,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有这么几点,第一个,金融租赁的行业发展特别快,第二,现在目前风险还比较小,但是他说到的有三个不利,一个是宏观,第二是快捷,第三是税收,而且重要的提醒大家,我也是想重复一遍,金融创新确实是一把双刃剑,美国人已经倒在次贷创新的沙滩上了,我们金融租赁这一块儿就不要再出什么问题了。第二个,陈主任提醒的特别好的就是内部管理要加强,平衡你的长期利益之间,可能短期之内钻一个空子可以挣很多钱,也许以后你会为这一部分钱付出更多的成本,这就是我们知道的,尤其是以牺牲公司的生命为代价就更不划算了。

我想我们下一位发言者,江苏银监局的周忠明巡视员,他对这些问题肯定有很多思索,有请!

周忠明: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对我国金融租赁业的几点思考,金融租赁这个词比较特殊,刚才主持人在开始的时候提到了有一个发达国家租赁的比例问题,我想从这个地方开始讨论起。

关于发达国家融资租赁的地位,它是指在设备购买的市场渗透率上,我也查了一下有关资料,许多国家达到20%左右,尤其是美国达到了30%左右,当然也有特殊情况,比如说英国近几年还在下降,这和他的税收政策变化有关。

从我们国家来看,融资租赁也有二、三十年的发展,但是总体来说,202_年以前市场份额很低,近几年来,尽管以翻番的速度在发展,但是整个市场水平和发达国家比,一方面说明我们未来发展的前景很广,另外一方面,也是我们国家的国庆所决定的,我也不认为可能租赁业将来要和银行,或者说证券,三分天下这样的说法,但是租赁业必然在未来成为我们一个重要的工具,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还将保持非常快的发展速度。

为什么我们国家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融资租赁的渗透率比较低呢,这是有它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首先是因为我们国家银行融资为主体的市场体系。我还记得本世纪初的时候,这方面呼声也很高,很希望通过发展地方资本市场,发展其他的融资工具降低银行的融资比例,但是我们知道,在这几年实际的结果来看,我们银行融资在整个社会融资当中的比重还在上升,这是一个路径依赖问题。不一定像美国、英国那样一直是融资为主的市场,发展快的话,就一定是好事,有很多国家在这种体系下仍然保持良好的发展,我相信较长一段时间内,银行仍然是为主体。第二,我们国家的税收制度是不利于融资租赁业的发展。刚才陈主任讲的比较清楚了,经过这几年的努力争取,可以说我们刚刚看到税务总局的公告,还算争取了一个比较好的结果。美国的市场渗透率达到30%,三大因素决定的,第一是他的税收制度,第二他的加速折旧制,第三是金融市场,首先就是税收制度。英国过去还是有一定基础的,但是正因为税收制度上的变化,这几年也在下降。而我们国家,尤其是增值税改革以后,这部分影响比较大,现在税收上面争取到了比较好的政策,但是反过来说,他会使我们融资租赁的业务结构发生一些相应的变化。所以总的来说,我们税收制度在这方面的一些障碍影响融资租赁业的发展。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我国金融市场建设尚不能满足融资租赁业快速发展的需求。从美国来说,他们的融资租赁业快速发展和他金融市场的发达,融资租赁业可以通过很多途径,运用很多工具从市场上筹集资金,而我们尽管这几年,我们经过努力,包括监管当局,包括我们相关机构,在政策,在渠道,在工具方面也在不断的拓展,但是总体,这是市场发展目前还处于低级阶段所决定的,不是仅仅是发展一些监管政策很快就能解决的,这和市场准入建设是有关系的。

整个融资租赁业的发展我的观点,还有待于金融市场的创新与拓展。我看到有一个问题,现在的资金来源不足问题是制约融资租赁业发展的重要原因,在江苏有一家租赁公司,他们比较认为制约因素大的除了税收之外,资金来源不足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当然有一部分租赁机构很希望监管当局放松对融资租赁业的限制,目前按照规定,只能吸收一年以上的存款。我对这个问题也进行了思考,就从融资租赁业来说,再放松吸收存款,作用也是有限的,有人说从一年放到半年,实际上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因为我们的金融租赁公司作为非存款机构,他只有有别于存款机构的生存,如果我们只是通过不断的放宽吸收存款的限制,如果变成了存款机构就没有多少存在的必要性了。所以,他吸收存款还是指向特定对象的,干脆商业银行办一个融资租赁部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所以从这一点来说,我们应该考虑到怎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融资租赁的资金来源不足的问题,而不仅仅是在一年期,半年期,三个月,这个东西大家可以再讨论,根据各方面的情况,但是最终还是要从大的方面来做。另外要审慎监管,监管的标准要提高,毕竟现在做金融租赁的机构作为非存款机构,它和存款机构不一样。

最终的出路在什么地方呢?还是在于市场创新和拓展,刚才陈主任在这方面谈了很多的问题。我认为从资金来源的角度来讲,根本出路还是在创新其负债工具,拓展其融资市场。由于良好的融资租赁机构以其租赁收入的现金流来看是比较稳定的,因此可以作为抵押发行证券,即资产证券化。谈到这个问题,大家想到美国次贷危机,实际上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确实是很深刻的,但是也很有利于这个市场更好的发展,大家通过美国次贷危机吸收了相关的教训以后,正是我们今后能够规范证券化市场的有利条件,关键是要坚持相关的抵押资产的标准和条件,因此,从我们现在金融租赁公司的经营情况来看,有相当一部分,融资租赁机构以稳定的租赁收入现金流作为抵押发行证券是可行的。我们国家前两年已经发行了住房按揭贷款等等作为抵押品的证券,但是数量很少,没有发展起来,租赁这一块儿,我们现在发放发放住房按揭贷款的主体机构是商业银行,他是一存款机构,他的资金来源是充裕的,他把他优的资产拿过来发行,动力不足,国外很多发放住房抵押贷款的机构不是存款的机构,不得不去用这种方法。而我们金融租赁机构实际上和国外发行证券的机构也不是存款机构,他有这样的动力来推动资产证券化的实行,这涉及到一个大课题,资产证券化,金融租赁公司可以在这方面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

当然,不仅仅是在负债创新方面,在资产方面也是大有可为。除了传统的融资之外,近几年新的租赁体制,杠杆租赁等等诸多此类的东西也是不断得推出,而且也是在不同的领域,学术化越来越在这个领域拓展,创新方面不断的拓展。正如刚才主持人讲的,我们在创新方面需要吸收近年来国际市场的一些教训,我想有四个方面我们应该好好记住。首先是简单化,我记得202_年我到剑桥去的时候,当时英格兰银行的副行长,我们在讨论美国次贷危机,其中大家共同的认识就是太复杂了,越来越复杂,谁也弄不懂了。而作为金融创新来说,简单化是他的一个生命线,简单化市场才能更好的接受你。

在这个基础上,你就可以保持高度的透明。创新思路是有生命力的,市场能不能接受,或者说暂时能够在市场上大行其道,但是最终栽了跟头,很重要的是不是能保持高度透明。一个市场是有效的,他必须是透明的,大家都学过经济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因此作为融资租赁,作为金融租赁公司一定要考虑到保持高度的透明性,使市场更能够接受。

第三,与自身的风险管控能力相适应。我也担任监管工作七八年的时间,这里面很多金融机构在金融创新的时候,游说监管当局放宽一些标准,批准一些产品,我交换意见的时候讲了,首先你自己对你推出的东西是不是充分了解,任何我们自己在创新方面迈出的步伐都必须充分了解,这部分义不容辞,首先是你自己。

最后还有一个顺序渐进原则,我们国家现在市场,包括融资租赁这一块儿,任何市场都是一个逐步发展的,如果过快发展有时候会出现一些自身难以适应的情况。所以我想从这几个方面提出自己的几点想法供金融租赁业大家参考,很多地方考虑的不是很成熟,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主持人:谢谢周主任,周主任说了一下金融租赁融资渠道的问题,这也是我这几天一直思考的问题,哪儿来的钱,刚才说了,毕竟不是一个存款机构,他得有钱去做这个事,刚才周主任提的这些非常好,也指出了创新的几个特点,简单,透明。我们可以看到,有一个著名的金融上的创新工具,可转让的大额存单,那是非常简单,非常透明的,现在市场非常看好,希望金融租赁业也能找到这样的一种创新工具。

刚才陈主任,周主任都说到了创新,都是监管层面的创新,现在终于有了实业家要来说说创新了,有请民生金融租赁周巍总裁,他演讲的题目是坚持创新,促进租赁业健康发展!周巍: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借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这么一个平台和各位金融租赁业的同仁在这里聚首,作为我们这么一个尚处起步阶段的行业来讲,在一起共同学习、探讨,对我们这个行业的发展非常必要。增值税的问题,我记得以前呼吁了很多年,但是没有什么结论,今年在诸位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很好的进展。所以我觉得我们这个行业应该更多的在一起呼吁,推动我们整个行业的发展,大家在一起团结起来了,声音就大了,对这个行业的发展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我今天跟大家一起探讨的题目是坚持创新,促进金融租赁业健康发展。自从1981年中国第一家融资租赁公司,中国工商租赁有限公司诞生以来,中国租赁业已经走过快30年的历程,这中间几尽风与,历经波折。202_年中国银监会颁布修定了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并批准5家银行试点设立金融租赁公司,这一正确决策开创了中国金融租赁的新时代。我国融资租赁业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并呈现出蓬勃的生机。

一、金融业快速发展。金融租赁公司已经成为中国租赁业的主导力量,社会影响力较大,使更多人看好融资租赁业,新生力量踊跃加入,今年三家银行以及中石油等央企第二批获得了执照。与此同时,商务部批准设立了不少内资,外资,以及中外合资的租赁公司,据粗略统计,各类租赁公司超过了200家,更多的市场参与主体一起推动,这对于尚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租赁业来说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二、制约租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逐步改善,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税收监管的政策瓶颈在有关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较大的突破。政府相关部门越来越关注重视融资租赁,支持融资租赁业发展的制度纷纷出台,例如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国务院明确要求结合增值税转型完善融资租赁税收政策的,中国银监会今年批准了金融租赁公司在境内保税区设立项目的公司开展融资租赁业务,国家税收总局今年9月明确了融资性租赁业务不征收增值税,营业税。最高法院在天津试点融资租赁物权登记和认定,从法律上维护出资人对租赁物的合法权利,根据市政府出台的中国融资租赁业,第一个中国政府促进融资租赁业发展的意见,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支持。天津东江保税区,北京天竺保税区,香港的保税区相继出台了金融租赁公司设立项目公司的相关支持政策等等,可以说这方面的形势是非常喜人的。

三、融资租赁的市场认知度越来越高。大型央企,上市公司以及中小企业越来越多开始采用租赁方式进行融资,逐步改善了主要依靠银行信贷和资本市场融资的比较单一的融资方式,企业融资方式更加多元化,以上种种表明,随着银行金融租赁公司的成立,全社会逐渐认识到金融租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作用。金融租赁的健康发展必将对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首先,发展金融租赁进一步完善了我国金融体系,为中国金融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从世界多数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在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几大业态当中,租赁与几大业态相差不是很大,而在我国尽管融资租赁在渐进引入,我国金融业缺少与银行等业态优势互补的金融工具,融资租赁以融物加融资的特点使资金被锁定最终用途直接进入实体经济,也使得其与银行信贷,资本市场等提供资金的金融工具相比有着更加独特的功能和作用,也为中国金融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机遇核心的活力。金融租赁对中国这样一个以实体经济为主的制造业大国来说更是意义非凡,正是因为租赁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其在中国金融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事实证明,五中国银监会允许有条件的银行设立金融租赁公司是成功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另外,金融租赁在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也发挥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对化解产能过剩,推动产能结构调整,技术进步,促进产融结合,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帮助中小企业破解融资难等等发挥着越来越不容忽视的作用。但是对中国租赁业未来发展充满信心的同时,作为业内人士,更应清醒的反思中国租赁业过去30年的艰难历程,为什么中国租赁业之前那么长的时间一直发展不起来,为什么很多租赁公司陷入了破产倒闭的命运,怎样才能办好一家租赁公司等等等等,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民生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开始了两年多的探索,目前,公司资产规模已超过4亿元,确立了公路、船舶为主导的市场地位,拥有国内船舶83艘,运力达230万吨,公司获得了专业信用评级机构出具的3A级信用。两年多的实践使我们深刻体会到,只有坚持创新,只有坚持健康发展,中国租赁业才能少走弯路,才能有光明的发展前景。

首先,必须坚持不断创新。租赁业的创新除了金融租赁公司自身需要不断的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加强业务创新,产品创新以外,更要积极促进金融业的整体创新,以不断完善和优化金融租赁公司的外部金融环境,促进金融业整体创新,就是要大力发展租赁与银行,租赁与保险,租赁与信托等等的合作,优势互补,互利供应,租赁业的发展为中国金融市场的整体繁荣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发展机遇,也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大力发展租赁与银行的合作,既可以丰富银行的产品服务,又能帮助银行巩固和扩大客户群,而大力发展租赁与保险的合作,既可以解决金融租赁公司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渠道,又能为保险公司提供长期稳定的收益渠道。发展与租赁与信托的资产,既为信托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为老百姓增加了一条安全的投资渠道。

而在推动政策创新方面,我有以下两点建议。一是允许有条件的金融租赁公司在境外设立STV,金融租赁公司通过单一项目公司形式开展全国租赁业务属于全球通用的一种业务模式,目前在国内保税区设立单一项目公司尽管在理论上能够解决一些问题,但也不少包括税收在内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国外同业在STV形式开展业务相比,税负仍然偏高,项目公司的设立在境内保税地区,融资成本比较高。要使国内的金融租赁公司与国外的同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真正按照国际规则参与全球市场参与竞争,应允许符合条件的金融租赁公司在境外设立STV。

二是建议发改委,商务部,国家外汇管理局等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大力支持中国的金融租赁公司扩大进口,促进平衡国际贸易,缓解我国与欧美等国的贸易顺差。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强劲增长,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以贸易逆差为借口攻击,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以后,美国、欧盟等为转嫁本国经济萎靡不振,失业率带来的国内矛盾,逼迫人民币升值,借鉴日本的经验,金融租赁可有效缓解我国的国际贸易顺差,上世纪日美贸易逆差严重时期,日本通过租赁公司进口美国的飞机,不但自己使用,还租赁给其他国家的,甚至给美国的航空公司。我国租赁了大量国外租赁公司的飞机,船舶,支付了巨额外汇,但却不能计入我国的进口贸易额,国家采取措施大力支持中国的金融租赁公司,直接进口飞机、船舶等大型设备,可以减少我国的贸易顺差。另外我们还应该充分利用租赁贸易在国际贸易进出口统计上的特点,扩大出口,通过租赁方式出口,中国金融租赁公司只要与进口国的承租人在租赁合同中签署有不改变社会所有权的条款,既能将中国企业生产的设备交付给进口国的用户使用,达到实质出口的目的,又可以不计入中国的出口,从而降低我国的贸易顺差。租赁公司支持和扩大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同时,又平衡了国际贸易。

必须坚持健康发展。中国的租赁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对于一个仍需逐步完善的市场来说,租赁业面临的困难不少,再加上租赁理论研究滞后,实践经验积累不足以及专业人才的匮乏,仍然是我们今天必须直面的问题,作为业内人士,我们更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智的去推进租赁公司的发展。摒弃盲目追求上规模,抢市场的发展模式,将业务纳入科学、健康的良性发展轨道,避免业务范围重复,租赁产品雷同,防止拼价格的恶性竞争,寻找自身发展的路子,根据各家公司的实际情况,把握市场定位,加强自身专业能力的建设似乎更重要。而简单的用银行信贷的模式开展类银行的信贷业务,并不是租赁公司得出路。只有不断的根据市场需求,开发具有租赁特色的产品,做真正的租赁业务才能使金融租赁公司的产品在市场中更有吸引力,实现行业的健康发展。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同业,今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租赁业正迎来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我们有责任与各位同仁一道,共同承担起发展民族租赁业的责任,我相信只要大胆探索,敢于创新,健康发展,中国的租赁业就一定会在中国的金融市场中拥有其应有的地位,就一定能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也一定会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周总的精彩演讲,刚才说到了很多创新,但是有两个我觉得是很重要的,第一个是政策创新,虽然周总表扬了我们的税务、海关、银监会等,但是他仍然认为保险基金、境外设立STV的问题上还有一些不足之处,这个我想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也会不断的面临问题,中国的监管机构也会面临行业发展的问题,政策滞后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超前反倒是很少见的。第二,关于租赁可以在平衡进出口上发挥作用,这是让我比较意外的收获。租赁我一直在琢磨一个问题,银行系的金融租赁机构,我弄不清楚为什么银行不自己去做,正如刚才周总说的,设立一个部门就可以了。下面有请工银租赁闫峻他给我们讲讲租赁公司商业模式的分化、演进与重构。闫峻:非常高兴出席今天的论坛,由于这个行业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太多了,需要呼吁的事情太多了,所以说我们的同行需要经常在一起交流经验,租赁业在我们国家的金融机构里面可能有一个特点,这个行业是一个非常团结的行业,是不是最团结的不好说,应该说这也是我们的一个特点。

在这里我想先给大家透露一个消息,再有两天时间,工银租赁公司成立三周年,在这里我代表工银租赁向社会各界,包括相关监管部门的其他政府部门,我们的协会,同行表示衷心的感谢!

三年的时间,我们回头一看,租赁业迈出了一大步,金融租赁行业不仅自己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同时,他在促进经济增长,结构调整,包括促进产业升级的过程当中,以及增强商业银行的综合竞争力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作用。今天我要讲的题目,商业模式的分化、演进和重构,今天这个问题是在座的各位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我们成立之初,监管方面对我们提出来要研究好租赁关系,包括像刚才周总讲的,充分发挥租赁的特点,都是这些问题。

商业模式的问题我主要谈三点,第一个观点,金融租赁公司正站在新的发展阶段,现在目前已经开始分化出四种不同的商业模式,第一种,融资型,我个人看法来说,这种类型本身作为一个商业模式来说,没有好和坏,只有适合不适合,当然了,你要天天不做租赁,天天做信贷可能是有问题的。我们从国外来看,很多金融公司就是提供这样的,很多新兴市场国家,俄罗斯,土耳其,巴西,西班牙,租赁公司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就是融资。因为什么呢?我们通过这次金融危机就能看到合理性,商业银行不是一个纯粹的商业性组织,实际上具有社会公众性,有些业务即使具有商业合作形,但是商业组织不一定要做,这里面就需要有一些机构提供商业银行不能提供的融资,同时,也为我们商业银行金融体系的基础提供了风险的辅助机构。尤其是起步阶段,我个人感觉也是一个正常合理的范围。第二类商业模式就是投资型。第三类是管理型,第四类我把它叫做优化型。

概括起来,应该说这四种类型的商业模式,应该说出发点是差异比较大的,投资型像一个专业的投资人,管理型更像一个产业性公司,优化型业务更多的像一种会计事务所,或者咨询机构。这四种模式在我们国家都已经出现,相信未来还会不断发展。

第二个观点,应该看到这四种模式的差异是非常大的,虽然这四种模式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租赁,实际上他们的差别非常大。比如说第一,流程的差异,第二就是风险的理念,我就不多讲了,第三就是盈利模式也是不一样的,炒房,炒股票和钱存银行,盈利模式肯定是不一样的,风险水平也是差距比较大的。

第三个观点,需要对商业模式进行重新的定位和思考。首先是定位的问题,我们要非常清楚采取什么样的风险管理措施。涉及到内部的一些激励,考核机制都会有一些差距,首先要清楚我们做的是哪种租赁。第二个问题就是涉及到了我们相应的内部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建立不同的业务模式,实际上需要不同的制度,包括相应指标的控制设计。如果说对一个小公司来说,这可能不是问题,小公司的租赁业务都是从老板自己直接发起的,对于大公司来说这就是问题,都是需要我们去重新考虑的。换句话说,我们经常讲,做革命事业,组织是保障,所以这方面要考虑清楚。

所以我也相信,随着我们对商业模式的研究和分析,包括重新的优化,会使得我们租赁公司有一个更加健康的体魄,也能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最后借这个机会,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也祝各位事业兴旺发达,谢谢各位!主持人:感谢闫总的讲话,他说了四种模式,融资、投资、管理、优化,我感觉好象是一种围绕创新来说,模式的创新,我们现在在座的各位租赁公司里面,有多少是管理性和优化性的,我相信有一个人可能很清楚,就是下一位演讲嘉宾,上海市租赁协会的会长,高传义先生,我们下面有请高先生为我们做精彩的演讲!

高传义:非常感谢,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同业,非常感谢大会给我这样的机会能够讲一点我自己在发展融资租赁方面的几点建议,几点体会。

实际上一个月前,我跟民生租赁的周总在上海碰到过,当时上海也刚好在搞一个融资租赁的论坛,叫国际金融论坛,那个论坛上,我当时讲了几句话,一年前在同样一个论坛上,全国的租赁公司只有我一家上去讲话,一年以后,上到那个论坛上讲话的就变成三家,明年的时候,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租赁公司在不同的场合发出各种声音。刚才几位都讲到了,融资租赁业有太多太多的问题,融资租赁业有太多太多想呼吁的事情,融资租赁业有太多太多的前途。

今天我想讲的是三个方面,基本上是一个月前在上海那个论坛上讲话的基本,大会邀请我参加这个论坛,来这里讲话是三天前的事,据说好象和周总的推荐也有关系,谢谢。

首先介绍一下海航租赁公司。大新华船舶租赁股东单位是海航集团,包括了航空、现代物流、现代金融服务,分成了七大产业,有航空业、旅游业、商业、物流、金融、机场管理、置业,合到一起,今年年底总资产是3600亿,总收入将近1000亿,大家比较熟悉的海航股份上市公司占到海航总资产的不到一半。今天的海航集团有八万多员工,280架飞机,500多条空中航线,通达国内外城市90余个,有将近70家的国内外星级酒店,近30家旅行社,近260家商场、超市,同时管理14个机场,有80艘巨型船舶,在建船舶51艘。

海航旗下的租赁公司有这么六家,分别在飞机、船舶、基础设施等租赁领域开展专业化经营,截至202_年10月,总资产超过640亿,飞机租赁四家,其中有一家,可以回答刚才主持人的问题,什么叫管理性的租赁公司,这家公司是我们刚刚从澳大利亚收购的,当时是全球第九大飞机租赁公司,这家公司当时有68架飞机,总资产超过32亿美元,但是他自己在这里面自身的投入多于2亿美元,但是他做的时候,作为一个中间人,把投资人,把债务人,债权人全部都联系到一起,一家飞机他可以作为只是收管理费,用这样的方式来组织整个金融结构,这个结构可能有十几个合同参与单位,他做什么呢,只是来管理这件事,每年每架飞机收20万美金到200万美金不等的管理费用,他做的就是管理性的。我们现在把他收购以后,准备迁址到香港,变成一个上市公司,这个工作目前正在做。

另外一个是基础设施租赁,天津渤海租赁,可能很多人也知道,这个租赁公司是专门从事基础设施方面租赁的,是和天津市保税区一起合资兴建的租赁公司,主要做的是城市轨道交通,高速公路,铁路机车,电力等等项目的租赁。如果顺利的话,应该是今年年底,明年年初,有可能是我们国家A股上市第一家租赁公司。

最后一个是船舶类租赁公司,我现在的大新华船舶租赁,主要就是专业经营我们的船舶租赁。海航租赁为什么要搞这么一个租赁公司,肯定会有疑问,事实上,我们下一步肯定会在租赁公司的主权上做一些整合,他有这么多公司的原因主要是历史上的原因,其中有一个原因也是满有意思的,第二家租赁公司,扬子江租赁是真正的银行组建的租赁公司,是重庆市交行1992年成立的,当时成立了以后,业务没怎么做起来,1996年,1997年要求分业经营的时候,这一块儿要剥离出来,就引入了外资的公司,变成了中外合资的租赁公司,202_年海航收购过来,是这么一个过程。

第二部分讲讲上海航运金融发展现状。因为我自己本人是上海市租赁协会的会长,我是比较关心上海的建设发展,当然,协会改选是上周的事,当时我讲的也是偏重于上海,我们理解上海航运金融发展来理解的。

上海“两个中心”的建设,现在不止两个中心了,政府部门讲的是四个中心,还加上贸易中心,还加上服务中心,两个中心建设他们都在说,建设成航运资源高度集聚,航运市场环境优良,现代物流服务高效,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和金融中心。

这个过程当中我们理解什么是航运金融,这是我们大家找来的一个理解的模式,航运金融是以航运业为平台,航运产业、金融产业,政府等相关机构联合起来的为船舶、货物、码头及海上货物运输进行的融资、投资、保险、结算等一系列金融服务经济活动的总称。

我们理解航运金融的主要业务内容和参与的主体,图上看,大家看得比较清楚,实际上我把飞机也放进来了,航运金融不仅仅是一个海上的事,还包括天上的事,因为包括至少有航空货运,肯定我们也可以把航空的民航业也可以加进来。所以在这里面,主要的内容在中间的这个圈,船舶、飞机、保险、融资,航运价格衍生产品,资金结算等等一系列的内容。主要的牵扯各个方面在这里有列出来,这里面租赁公司在右下边,是一个很小的单位,但是事实上,在我们所有的交易里面,所有的租赁安排里面,租赁公司应该都是在核心的位置,应该都是串起来了几乎所有的主体。包括了从船厂,飞机制造厂到航运企业,货主,港口,政府的机构,保险公司,银行等等。

上海市航运金融发展的现状,这个是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做的一个课题,金融服务和上海航运中心建设的研究,这里面对于航运金融他的一些功能性的指标,水平性的指标有过一些比较判断。最后一列是上海,可以看得出来,很多东西和纽约,伦敦,东京,香港这些地方比起来,基本上都是处于下风,而且处于很低的下风。

有一个数字在这儿可以看到,航运的保费收入在世界市场的份额,纽约占全球市场的9.7%,伦敦占到全球21%,日本东京占到12.9%,我们的上海占多少,0.5%。首先是航运金融的规模小,创新能力不足,相关的服务业务有相当一部分外移的趋势,原来本来都来了,做一段时间又走了,航运金融业务有关的专业服务机构发展相对滞后,金融方面人才比较缺乏等等问题。

下面就讲一下我要讲的重点,发展航运金融的几点建议。围绕着租赁这一块儿,我们提了三个发展的方向和发展的建议,当然因为航运金融刚才也说过了,包括保险,包括衍生产品的价格交易,波罗的海指数,这样的东西在英国伦敦是作为很重要的交易指标。所以这些东西在上海目前也刚刚开始在用。我们围绕着融资租赁这一块儿来说,融资租赁我们自己看,航运的融资租赁以及产业基金,以及租赁用的退出机制,这样一些内容是我们认为现在要重点发展的几个方向。航运的融资租赁,航空市场预计到202_年,中国的民航机的估计到3000架左右,20年以后应该是4200架,数字差的比较大,不过这个无所谓了,因为各个预测机构不太一样。按照惯例说,大概有60%是用租赁的方式来做的,换句话讲,我们现在按照每架6000万美金来算一家民航客机,民航租赁市场大概要到1300多亿美元,一万亿人民币的样子。

航运的市场,全世界每年新船的和约造价大约是五千亿美元,中国的需求大概是1/3,1500亿美元,船舶航运业里面租赁的渗透率比较低,占30%左右,每年在船舶租赁市场上规模大概是五百亿美元左右。所以说发展融资租赁业在这儿来讲意义重大,一大块的意义,就不多讲了。

第二个内容是关于产业基金,航运业的产业基金在我们国家是一个新生的事物,这个产业基金可以依托航运业利用金融资本,通过集合航运业、船舶制造业、港口物流货主业和金融业的资源,进一步打造船舶业与资本市场的通道,以实现将货运产业做大做强,整合航运产业链的作用。这个市场非常大,上千亿投入的市场。

国外有一些先进的产业基金的模式,这一块儿我为什么讲的稍微多一点,这和我们租赁公司也是相关联的,国际上有比较先进的经验模式,新加坡有一个MFI基金,这样的一些基金用于在船舶融资方面起了重大的作用。德国的KG基金,最高峰的时候曾经占到全国56%的集装箱船的市场是由他牵头发行和组织起来的。新加坡的MFI基金,对于推动新加坡的航运业,新加坡航运中心的建设起到很大的作用,这个数字可能不太准确,21亿美元。

我这里想说,主要就是希望我们能够把我们自己的航运产业基金建立起来,这里我提到一个观点,民间资金的进入,事实上像温州的民间资本,前不久我去过温州,跟温州的领导人聊天,说起来过,温州现在比较正式的统计,民间资金有8000亿人民币,基本上都是流资,炒房子,炒煤矿,炒大蒜,现在到缅甸炒玉石。他们在这个过程当中,曾经也进入过航运业,经常是三两个好友一起凑钱,一起造一个船,你出三百万,我出五百万,我拿大头,我引导这件事,做下来以后,大家一起分成,其实这就是基金的方式,但是这是很小范围的,没有大规模组织起来的。现在我们正在组织这件事,希望能够做成一个民间的基金,专门用于航运业的发展。

刚刚我说的第三个方面,关于航运租赁物的退出机制,租赁物的退出肯定是租赁的合同到期或者提前终止的时候,残值的实现。说到这儿我可以展开一下,我们所有租赁物都面临这样一个租赁物的退出机制,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解决它,咱们国家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规范的模式,也没有一个规范的市场,比如说工程机械,二手设备市场非常发达,在咱们国家,简单的统计大概每年将近一万亿人民币退出,怎么退出,这个二手市场怎么来做,现在刚刚开始有人在设计这个标准,二手设备市场的流通化的技术标准。有了这个标准就意味着这个市场的规范化指日可待了。包括二手设备市场的技术评估,技术鉴定,流程设计,鉴定,估价,融资,最后登记,保值增值等等这样一系列的事情都可以在这里实现。

我们现在提到的船舶的二手市场,实际上也是非常大的市场,前不久我在芜湖问过他们,芜湖是我们国家内河航运的最大的交易市场,新船旧船都在那儿,每年至少是1500条船,这个市场大家可以想象到,很大。下面这个图,蓝色的这部分,世界的二手船市场的交易量,红色的是中国的二手船舶交易量,购买和交易,所以从成交金额,船舶的交易数量上大家可以看得出来,差距是非常大的。

顺便说一句,船舶的登记,中国在这上面看到了,所有和中国相关联的船,有很大一部分的船都是在境外登记,中国籍的国际航行的船舶,以及登记在上海的船舶,这能说明什么呢?我们国家大量买的船最后登记到国外去了,而没有登记在上海,没有登记在国内,为什么?大家肯定很多人也能理解,是因为登记的体制问题。所以这一块儿,把这个数字给大家以后,给大家一个思考,我们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把交易费都要送到国外去。

最后引出来我的一些有关政策性建议。

1、建议有关部门,全行业一起来考虑,有没有可能在中国设立这么一个租赁业务的税收特区,上海有它一定的先天条件,这件事我们参考爱尔兰的发展政策,系统的研究和建立起能够扶持行业发展的优惠的税收政策及法规。比如说在上海,设立租赁业务的税收特区,吸引能够容纳飞机、船舶的专业租赁公司落户上海,这部分至少可以吸引上万亿人民币的投资。这个过程当中可以提升我们国家的国际竞争力,这件事我稍微的展开一下,为什么说这种模仿,或者说研究学习爱尔兰的经验呢,当然现在大家可能很多人关心国际经济的同志都知道,爱尔兰现在正面临财政危机,很多欧洲的国家,欧盟正在研究怎么去援助爱尔兰,其中要求爱尔兰在财政上要做一些变革,有一条就说了,爱尔兰要把他的公司税调整,爱尔兰是全世界几乎是最便宜的,12.5%,咱们国家税收改革目标值的25%,所以大量的租赁公司注册都注册在爱尔兰去,有很多爱尔兰人问我,这个政策非常利于他的航空租赁交易的发生,爱尔兰和全世界几乎所有的国家都签了最优惠的预提所得税。我们现在做的几单飞机租赁的买卖,我们都到爱尔兰去,那儿确实成本低很多。我们就考虑这件事,为什么那么多的租赁公司跑到爱尔兰登记,导致爱尔兰挣大钱,爱尔兰人均GDP从600多美金现在变成六万多美金,变成全世界第六富的国家,全世界的钱都送到他那儿去了,我们为什么不能把钱留给我们自己,有什么做不到的。但是我想可能全中国一起来这么做,会影响很多东西,影响财政收入,不妨弄一个特区,小范围的机构,弄一个地方,吸引中国的新增的这部分投资到那儿去,吸引所有要跟中国做买卖的这些国际性的租赁公司,把公司注册到这儿来,以及将来中国的租赁公司准备走向全世界的时候,也从这儿走出去,这样的话,我们所有的税收都留在国内了,也把我们自己发展起来了,我们也强大了,我们的国际金融中心就起来了。所以这件事,我是跟上海市有关领导也呼吁过,我觉得上海市领导也逐渐重视这件事,安排一些人在做一些研究,这个事我们呼吁了一下,在这儿也是请同行业,大家一起来呼吁这件事,如果真的能这么做,我相信对整个中国的经济都是有好处的。

2、解决好租赁物的抵押登记规定和操作办法,租赁物抵押登记这件事说了很久了,这个行业里呼吁了很久,为什么?就是因为很多事情一直没有得到解决,现在好了,有了很多银行性租赁公司,有了在座诸位,很多事情好办了很多,比如说关于增值税这件事,我很清楚的知道这件事当时是怎么个原委,其实这件事,我们以前也一直呼吁,但是就因为在座的咱们这些银行性租赁公司把业务做大了,单子很大,如果不把这个增值税的事情解决好的话,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所以大家一起去呼吁以后,税务总局的同志们认真考虑了这个问题,协调了几个局,一起把这件事就做了。有一本书《融资租赁与税收》,那本书里面列出来了中国融资租赁的政策,和融资相关的税收政策,与我们现在做的融资租赁有不适应,不配套的地方,他说了有130条,这130条能不能都解决,我想不可能都解决,但是大家多去呼吁,多去讲这件事,我相信大部分有戏。所以我觉得这个事作为行业来讲,下一步发展很多类似这方面的问题都牵扯到。

3、降低设立单机、单船公司的资本门槛。单机、单船公司在天津、上海都开始在考虑,在做,但是据我所知,单机单船公司基本上都是注册资本金一百万人民币,两百万人民币,我们在爱尔兰设立这么一个单机、单船公司,一万欧元,我特别跟东江保税区,包括浦东的保税区谈这个事,能不能降低,他们说中国的公司法还没有类似这方面的改变,所以我们这边没有按照这样的方式在做。所以这个门槛的事情一直降不下来,要设立很多的单机单船公司,就涉及到很多资金的投入。

4、推动国家与主要租赁业务国之间研究制定优惠灵活的预提所得税政策。这件事实际上也是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去把这个事一起来研究,如果我们的租赁公司开始做跨境租赁的时候,事实上现在已经有了,已经开始在做了,如果预提所得税比较高,都在做,做完以后成本比较高,如果通过一些协定,修改预提所得税,做跨境的飞机、船舶以及其他设备租赁的时候,成本会有很多好处

后面还有三点我简单说一说。研究设立二手船舶的交易中心,研究二手船舶买卖的技术标准,带动长三角地区船舶交易租赁业务的发展和完善。刚才我已经讲过了,就不多讲了。

拓宽国内的租赁公司的融资渠道,研究设立航运产业基金,完善管理办法及税收政策,引导广大民间资本进入航运金融业,支持我国及上海航运金融业的发展。

上海市租赁协会携手全国设备租赁及二手设备专业委员会,研究设立或利用现有航运金融研究中心,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实现产学研有机结合,加快航运金融发展。

我要讲的大概就是这么多,在座的很多专家学者大家也可以下来再讨论,有很多东西讲的不对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主持人:几位嘉宾说的都非常好,我感觉今天高峰会演讲嘉宾这一块儿非常明确,关于创新,金融租赁业如何创新,产业基金这一块儿,租赁如何创新,特区如何创新,我觉得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金融租赁业最后做大的时候,一定会把你的业务发展到不仅仅是局限在中国的国内,即使是现在也不仅仅局限于国内,因为我们很多飞机从国外买过来,我们确实要考虑到,原来在国内做企业的时候,政策变量对企业来说,是无法控制的,一旦跨国的话,外生的政策变量有可能变成可选择的变量,有可能变成一个内生的变量。还有一个创新是退出机制的创新,退出机制不设置好的话,很多租赁公司会陷入一些不利的局面。

简单说这么多,我们上半场的收获非常大,在下半场还有一个对话环节,几位嘉宾谈谈他们的经验,希望下半场的嘉宾也能够发挥得非常好,现在茶歇,谢谢!

主持人:下面进入第二个环节,高峰对话环节,郭明奇,天津银监局副局长;王谊,中银航空租赁副董事长;竺叶群,交银金融租赁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郑常美总裁,兴业金融租赁有限责任公司;潘明忠总裁,光大金融租赁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这五位对话嘉宾坐到台上来!

上一环我们说了一下关于创新的话题,相信大家都明白了,金融租赁这么一个既古老又新鲜的东西,它的创新到底有哪些东西可以做,我们发现还是有非常多的内容可以接着往下开动脑筋,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还是从国际市场的角度去看这些问题,都有很多的创新点,任何创新实际上都是非常艰难的,我们首先请监管部门的领导给我们谈一谈,金融租赁业今后的发展问题。说到银政保,只有银监会同意了银行业可以干点金融租赁业,另外的还没有,先看看监管者是怎么说的,有请!

郭明奇:刚才主持人提的这个问题,金融业发展问题,租赁业要说有早就有,在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初期,70年代末,80年代初就有过,在座还有一些在租赁公司里工作过,租赁快30年了,但是当时租赁业发展不起来,我个人认为,当时租赁业发展不起来的最主要原因,是体制性原因,因为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初期,还是实物计划经济,计划的对象是钢材、水泥、汽车,发展到90年代初期的时候,这些东西都放开了,价格的双轨制也并轨了,有钱可以买了。但是买这些东西,资金分配计划了,所以到21世纪初,这段时间中国的资金体制叫货币计划经济,前几十年叫实物计划经济,后面叫货币计划经济。因为货币资金分配是计划控制的,你的租赁、信托等等这一切游离于国家计划之外的分配方式,是与国家宏观控制模式相矛盾的,就不可能做大,如果你做大了,国家怎么控制得住,因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是计划的,这些分配方式是计划外的。

随着经济发展,经济运行的基础发生变化,从90年代中期以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别是202_年以后加入世贸组织,经济改革的方向才确立,有了改革的目标,逐渐的资源配置基础向市场在转变,所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基于市场的各种经济运行方式才有了真正存在的体制基础,才能够发展。多数租赁公司都是省里面主导成立的,地方成立的,全国性的也有,但是都没做到,市场定位,产品选择,经营模式等等等等,直到现在还有没有化解完的租赁公司正在化解。

在202_年银监会出台租赁公司管理办法,从202_年11月28号开始,五家银行租赁公司陆续成立,大大改变了这个面貌。现在国务院又批准成立十家,那五家是试点的话,这十家是试验,所以现在目前还是在试验阶段,这个行业要发展,一开始就要有法规,没有法规这个行业没有存在的法律基础。202_年出台这个新的租赁公司管理办法,实际上就是这个行业存在的行业基础。当然这个法规还是比较初步的,刚开始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经过这么几年的运行,我想也是在逐渐的完善过程当中,事实上,现在租赁公司在不断的探索,在不断的创新,属于超水平发挥,我认为行业的发展,今天周总演讲当中说到了,体制创新,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是很好的。

主持人:周总的担心可以稍微的平息一点,我们还有一个担心,刚才说了,高先生说的,有一本书里,130多条法律不配合的现象,我们还是再问一下银监局的同志,怎么处理?

郭明奇:我对税收不太懂,上大学学财政经营,后来也是干财政,税收的问题还是不太懂。

主持人:这个还不是税收,管理这个东西的,各式各样的,公司法也在里面,不配合的有130多条,130多条捆在金融租赁公司的身上,捆的跟粽子似的,还怎么发展。郭明奇:我首先想改变大家一个思维,什么思维呢,不能说有130多条绳子捆住金融租赁公司,因为你这个租赁公司成立的时候,这个绳子就是存在的,按照商业原则,在130多条绳子捆的情况下,你要能赚钱,你能发展所以才成立的,如果成立之前就没法活,你为什么还要申请,就是这个思维方向,首先我们成立的时候他是存在的。

我们后面怎么做,在这130条绳子存在的情况下,遇到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解决的过程当中,发展过程当中逐渐解决这些问题,金融租赁公司会沿着正确的道路不断的向前发展,这是一个思维方法上的问题。

主持人:郭局长的意思就是说,在试点,试验,大发展,大跃进的过程当中逐步解决问题。

郭明奇:现在监管部门和公司的关系是什么关系呢,不是老鼠和猫的关系,实际上银监会的监管,首先要是租赁公司能够发展。租赁公司发展的方向问题,我有一些观点,同时对金融创新,都是在推动他们的发展,推动他们的创新,而不是把那130多条绳子,这些绳子在银监会手里没几根,没有再往紧了去勒,也没有再加一两条,是在逐渐扩大他的经营范围。监管有一个最基本的,就是有效的防范风险。

王谊:202_年去波音参加银监会当时和波音达成的培训项目,中国波音航空租赁研讨会,到现在为止已经办了第六期了,我是第二期,当时参加这个研讨会的现在都是各个租赁公司,银监会在这方面,第一让我们大家走出去,要学习,第二个,他也鼓励,同时鼓励银行系统重新进入租赁业,通过国际上比较成功的经验重新进入租赁业,这也是我们看到中国的租赁业在这三年里面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我见到波音的时候我老是说,波音是很好的贯彻中国银监会精神的,促进了中国租赁业的发展。第二个,银监会还在不断的在我们成立这些租赁公司以后,不断的跟有关部门,政府,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帮助这些公司呼吁解决问题,使我们租赁业经过80年代第一轮发展不太成功以后,在第二次,202_年以后,发展到比较成功,而且迅速发展的重要基础。

第二点就是我们采用了走国外收购的道路,从市场反馈和我们自己感觉的主体来说,等于是成功收购,有几点可以说一下,第一,我们收购四年以后,税后利润达到了4.8亿美金,基本上可以全部回收我的成本。第二点,我们从排名第12位变成了全球第5大飞机租赁公司,按照资产来说。我们总结我们的经验,第一就是收购之前,我们实际上是做了比较深入的调研,而且我们在决策的时候,在深入调研的基础做的科学决策。在收购的时候,50多家竞标者当中,经过五轮的投标最后胜出,胜出的经验当中,我们要总结的经验,我们用了国际上一流的财务、会计师,律师来帮助我们,跟我们的卖方,当时我们为了提高我们的胜算,我们请的是一流的顾问,使我们的收购成功。收购以后,我们也是根据招标说明书制定我们的业务发展规划,也是按照市场化的机制来进行管理。还有一个经验,平稳的融入集团,实际上也是一个资源整合,我们用中国银行的信誉和资金,加上我们海外的,因为我们公司高管都是英国人为主的团队,他们都是有着丰富的经验,他们的技术经验加上中国银行的资金,还有双方的风险控制,实现了业务的快速发展。我们大概四年以后,资产增加了一倍,利润大概增长了三倍。

主持人:总的来说,中国银行买新加坡租赁以后算是捡漏了,赚这么多钱的同时肯定有另外的东西没告诉我们,你从哪儿弄这么多钱去赚钱呢,就是你的资金来源,你在新加坡做,肯定跟在国内做不太一样,国内现在各个租赁公司都在嚷嚷我的资金来源不够。下面的助手帮我弄了一个报道,我把这个报道念一下,卡特彼勒在港的一个公司发行了人民币的中期债券,钱是用于卡特在华的融资租赁业务,港资是可以在香港发行人民币票据,国内的中期票据市场能否成为融资租赁公司融资的一个资金来源和渠道,我想问一下王总,您看到这个消息,是不是很熟悉,因为你们在新加坡可能经常发债券,去融资,然后去赚钱,赚特别多的钱。

王谊:我们收购的时候,大概我们是花了9.6亿美金,收购的飞机资产是32亿,现在我们接近60亿的资产,到今年我们的资本已经回收了。我们的融资来源在202_年以前,全部是市场化的,股东投资,所有的贷款都是来源于,我们有43家的银行提供贷款,另外还有美国和欧洲信贷机构,他们为了销售他们的飞机,他们也在提供贷款。

202_年以后,金融危机我们开始,其中这也是一个创新,我们采取的策略,我们五年计划里面曾经有一个反周期操作,我们看到了在整个银行业发展过程当中,到了我们是第五个周期,大概我们的预测基本上是准确的,我们估计在我们的五年计划里面,会有一个市场的下跌,我们利用这个机会,大量的收购飞机,飞机的价格降下来了,我们花便宜的钱去买飞机。202_年,202_年的时候大幅度紧缩,中国银行不断的出手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同时按照市场来说,大概的融资结构,出口信贷占25-30%,资本市场,还有银行贷款,大概也是占到30-40%,还有就是发债,我们公司发债在新加坡发行的是新加坡三年期的债券,4500万新元的债券,希望通过不断的在市场上发行债券来提升我们的知名度,今后可能有一部分资金来源要通过发债的形式。11月初的时候,考虑要在香港发债,这也是我们资金来源的一个组成部分。

主持人:新加坡的中国公司,他们的融资渠道还是比较宽泛的,其中最重要的,我觉得倒不是融资有多大胆子,经济金融危机的时候敢买飞机这个胆子很大,这对于他们公司的迅速扩张是一个主要原因。刚才递上来两个问题,第一个金融租赁长期持续的机制,这个主要是国内的,交银是近期发行的首个金融债,就问还有哪些出路,我想情文跟这个例子关系非常大的竺叶群先生,他是交银的副总经理,您回答一下除了发金融债,还有哪些出路?

竺叶群:前几年银行境外收购,我们感觉通过这几年的比较来说,中国银行收购的案例,通过这几年的实践来说是非常成功的,目前来说,它的专业特色很鲜明,基本上是做航空的租赁,这也是很多国内的金融租赁公司应该学习的,借鉴的很好的榜样。从我们国内很多金融租赁公司来说,特别是银行性租赁公司发展的很快,基本的业务起点是融资租赁为起点的,刚才闫总也说了,在这个基础上开展一些航空的、船舶的金融租赁。特色来讲,就是几个方面共同开花,交银航空租赁是一个单一的租赁公司,当然它也有风险了。

回到刚才主持人提的问题,资本组成机制,银监会制定了管理办法,我们感觉现在银行有几块负债,第一块是资本金,按照资本金的扩张比例,除了资本金以外,大量的负债要通过租赁公司筹集,我们租赁业务整个资产负债的配制严重的错配,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补充一些中长期的,金融债券是很好的方式。当时我们在去年启动了这项工作,今年获得了审批,时机也比较好,我们7月份发行金融债,发行的时候,当时对整个宏观经济的判断还是非常乐观的,当时我们发行的时候是固定利率,从目前来看,这个成本是相当低的,这也是为我们下一步开展中长期的融资业务提供了很好的经验。下一步我们也考虑,目前整个负债来源,资本金统一借款,金融债,我们也希望有其他的方式,我们也期望在资本金补充渠道上有一些新的创新,像银行一样,有一些附属资本补充的渠道。

主持人:除了增加资本以外,还有金融债,其他可能没有太多的好办法了,还能上市吗? 竺叶群:上市也是一个补充资本的方式,我们前面看到工银等等资本金都是银行券资拥有的,民生租赁还吸收了国有企业的投资,我最近也看到民生租赁董事会里通过了增资的方案和计划,可能更多的是吸收其他的实业投资者加入。目前为止,金融租赁公司,上市的目前还没有,我们也看到了,有些商业化的租赁公司有这个打算。

主持人: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当你的资本金不够了,你的资产流通性又比较差的时候,出路可能就比较窄了,给了两个选项,第一把你的一部分资产用STV的方式出售,第二就是强调是不是能引入保险资金。

竺叶群:商业银行的很多贷款,买了这个资产就是为了卖掉,租赁公司来说,他持有这些资产的目的,除了利差的原因之外,还有就是资产升值的时候去处置,从而实现整个资产的流动性。

主持人:有点像自己买房子租给别人住,不但是租金,房子涨价更好。这里有两家新生的金融租赁公司,兴业金融租赁是今年9月份才成立的,今天为止也就两个多月,新生儿出生以后会有很多的问题,环境突然变了,环境非常糟糕,又吵又闹,我们听听新生的金融租赁公司怎么抱怨的。

郑常美:谢谢主持人,感谢各位,尤其是主办方的邀请,突然安排我们上来,要说我们虽然才成立三个月,但是我们准备了很长时间,202_年的时候就已经在研究,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感觉主持人刚才说的,有没有什么抱怨,我感觉是非常幸福的。银监会是希望改善中国金融租赁行业结构,我的理解是这样的,引入合格的金融制度,在这个过程当中,商业银行成为首选,我认为是和行业发展阶段相匹配的金融管理能力、理念,再加上资金筹措的通道,这些方面的看法,所以我觉得监管者,引领者最重要。

我们有五家金融租赁公司的实践,给我们带来很多经验,我们开业的时候,我们感觉非常幸福,很多外部环境有了非常多的改善,适合我们进一步在实践中推动金融租赁的发展。我个人是这么理解的,所以他们应该抱怨更多的是202_年成立的租赁公司,确实为我们行业的发展付出了非常大的探索的辛劳,我们分享他的呼吁之后,得到改善的环境。202_年参加年会的时候,要求我做一个发言,我说这是金融租赁,融资租赁行业的春天,我们通过三个月的实践,确实是步入了很好的发展的快车道。

第二个,无论是什么模式的融资租赁,金融租赁,融资租赁还是投资,还是管理,或者是还是优化,如果是循序渐进的发展方式,在当前的环境下,由股东的意志做决定的情况下,跟当前能力匹配的发展,我感觉首先还是我们练好融资租赁本身最核心的融资关,把控分析关,在这个基础上聚焦一定的行业探索经验,练就投资关,投资的功能是对行业聚焦,资产的引领模式,增值,我们对它非常熟悉了以后进入。我现在实践三个月我感触,我们一定要练就融资租赁的基本功能,就是融资租赁,通过融入实现融资,作为新生的金融租赁公司,我非常谦虚的请教在座的业界同仁,允许我们有一段时间的,用不专业的方法去把银行最常用的方法融入,下一个阶段我们会用比较短的时间聚焦几个行业去发展,结合我们股东,银行的优势,结合我们对行业的优势,聚焦在节能减排领域里,发展专业。但是其他的一些传统的,适合做金融租赁的比如说飞机,轮船,周总,工银这边有很好的实践。

第三个,专业的发展要有很大的优化和改善,比如说税收的问题,比如说其他的法律、职能部门的管理,这两个领域里面,对租赁业并不是有一些优惠的问题,而是呼吁公平的环境,针对租赁的特点去安排相关的,比如说税收,促成它跟其他的交易模式没有,我们需要促进发展它,在这些公平的角度去呼吁获得一些政策的扶持,可能更有效一些。我只想说,融资租赁还是金融租赁都有资产一定的稳定增值的特点,从监管的角度来讲,我建议应该对它尽量指导。我们目前三个月主要是银行借款,本身还有一些综合的工具配上去,另外其他的一些渠道,比如说大额的定期存款是有管制的,其他的方面可能是发行债务,可能要综合配套解决租赁公司的问题,根本点还是要建立在资产质量,资产的增值或者变现的能力上,这是需要解决的,谢谢!

主持人:郑总幸福的时代没有什么可抱怨的,后面他说到了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他刚才说了有一些大额的定期存单,我现在就告诉他,这不可能,如果你有大额的定期存单,最起码你得先变成银行,刚才陈主任就不能管你了,他是非银部的,你不能打这个主意,打这个主意很麻烦。下面请另外一个,不知道是不是很幸福的光大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潘总,潘总的公司设在武汉,您觉得幸福吗? 潘明忠:应该说我和郑总的心情是差不多的,毕竟有周总几个公司在前面的探索,给我们营造了很好的环境,事实上,光大金融租赁有限公司的筹备是很长的时间,202_年光大银行还没有完成重组和上市,经过金融危机之后,我们再次上报,所以这一次获得了审批,我们大概是今年6月18号开业,到目前为止仅仅半年不到的时间。

我自己总体觉得,金融租赁行业简单来说前景是非常好的,我们国家无论是从工业化到信息化,整个阶段我觉得技术的进步,创新的进步也好,我们国家的空间是相当巨大的,无论是传统的制造产业还是未来的高端产业,新兴战略性产业,应该说留下了非常广阔的想象空间。但是应该说我们的困难确实很多,今天讨论的很多问题都关系着租赁公司的资金来源,过去像这样的论坛上一般都是谈行业前景,你的定位,你做什么。今天大家关心这个问题,说明我们的租赁行业有了一个很大的发展,我们的融资租赁行业,目前单一的融资渠道确实无法满足融资行业勃勃发展的现状。我们给别人提供融资,如果我们自己的融资渠道非常单一,期限又是短期为主,将来可想而知,我们的资产融资是相当困难的。监管部门可能在这方面确实要考虑如何来扩大融资渠道的方式。

也很高兴这次看到天津市出台的意见,在各方面,租赁市场的建设,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个会带来很好的示范效应,这是我想说的第一点。

第二点,作为广大租赁落户在武汉,有几点考虑,我们总体上觉得,我们的租赁还是要和中国的装备制造业结合在一起,武汉作为中国崛起的龙头地区,应该说具有一些潜力,武汉在历史上也是重灾区之一,发生金融区域性的问题,经过这几年以后,武汉在各个方面要打造全国的中心,仿效上海、天津的政策,不能说特别有远见,但是我们有所考虑,考虑武汉这样的区域特点。当然我们目前的重心是放在武汉,先要做一些我们能力所及的事情。

另外,我们的资本实力相对来说是比较小的,董事会考虑在中国这样的政策环境,制度的框架下,我们融资租赁面临一些困难,也是对我们银行内部来讲,试验性的举措,先给你8个亿做做,做的怎么样。随着环境的改善,随着整个国家这方面的支持力度加大,我们可以扩大一点,今年光大银行成功上市,我们也在考虑正式向银行提出融资的要求。

经过短短半年,我们觉得这个行业还是有机会的,而且我们光大金融租赁也有特色,202_年开始,我们非常清楚的知道我们要干什么。当时机械行业的按揭贷款占到银行业市场上,这个行业按揭市场的70%,包括所有银行在内的70%,在做机械行业按揭业务的同时,我们发现按揭产品还不能满足所有机械行业终端客户的需要,所以当时在202_年我们提出申请的时候,明确要做这个行业。大家也知道机械行业终端客户大量的是个人,或者是中小企业,参与了中国的铁路、公路建设当中去,现在,包括未来还会发挥更重大的作用,这是一块儿。所以我们实际上是想通过把银行租赁,按揭产品组合起来,服务于中国的经济建设,这是我们非常清晰的打算。我们最近也注意到,工程机械行业,出现了三大趋势,一个是产品向服务迈进,徐工他提到,不能再光是研究产品,还要研究服务。第二他又提到融资租赁向金融租赁迈进,要转化,终端客户也有一个整合的必要,现在实际上主动和被动的出现了终端用户的整合,出现了很多专门从事金融租赁的公司,我们作为金融租赁公司,在资金和资产上有一个职能分化,这也是我们下面的做法。第三,从一级市场向二级市场转化,光大一直支持他们制定标准,包括参与他们的各种讨论,我们也希望二级市场的交易比较规范,中国的再制造行业一定会发展壮大,我就这些和大家分享的,谢谢!

主持人:我们看到一个身在武汉的租赁公司特别羡慕天津的政策,我们还是把问题回到郭局长这儿,您能不能比较简单的介绍一下天津这一块儿到底好在哪儿?

郭明奇:刚刚主持人说到天津好在哪儿,对金融租赁业的发展有什么好处,详细说得话,点点很多,简单的说,第一个,天津的银行监管部门对租赁业是有研究的,推动这个行业发展,202_年,对租赁业发展的方向我们提出24字方针,突出特色,树立品牌,中间做实,两头放开,内外兼攻,放眼未来。银行是靠信用关系吃饭的,租赁公司腰靠租赁关系吃饭,信托公司靠信托关系吃饭,这就是突出特色。

我今天来不想多说,主要是听诸位讲一讲,突出特色,树立品牌各位的观念强的。说到天津,作为监管部门,创新,不是我们自己宣传天津怎么样,我们是执行银监会的政策。第二是天津市政府,有意识的把天津市打造为租赁业的汇集地,所以说,在租赁业的发展问题上,出台了很多比其他地方更优惠的政策。第三天津市政府,已经造成了一种各职能部门,像海关,税务部门,财政部门,保税港区等等都在一块儿支持发展。国内和国外的租赁公司做了一个比较,国外自由贸易港区的业务模式做了一些研究,提出了一些要求,想做这个事,但是我们经过和银监会的沟通,事实上是不可能的,因为租赁公司作为一个金融机构来说,设特殊项目公司,会不会引起一种误解,另外外汇问题,很多法律上的障碍。202_年11月份的时候,我在东江调研,东江保税港区,将来要把它打造成自由港区,滨海新区又是进行先行先试的试验区,这两个因素结合在一块儿,是否可以在你这个地方试点,在国内先做一个,看看怎么样,摸索一点经验。因为监管行业是这样考虑的,风险控制的能力有多大。当时提出在东江保税港试点做SPV,当时得到天津市领导的肯定,马上在202_年初,一块儿研究,在境内保税区设SPV,开展这个业务,做这个事,这是天津自己研究的,他很清楚,做这个SPV,具体来说是SPC了,公司行为,做这个事,他们不知道怎么做,保税区知道怎么做,保税区的海关也知道怎么做,税务局也知道怎么做,这样一来,积累了很多经验,所以说这个事做的很快,现在天津东江保税港区,民生租赁设立了28家SPV港,项目公司。但是商务部批准的一些租赁公司,他也在跟着银行,他不是金融机构,好比说刚才走的海航集团的也是,现在据说年底,东江保税港区单一项目余额要达到100亿,我当时跟他们说,不占一间房,不占一寸土地,就占注册地电脑里面小小的内存,就会有上百亿,上千亿的资产进入,今年已经达到了。这个业务模式打开,对下一步租赁公司真正走出去,探索了经验。但是我个人预测,在境外设立SPV不是一个禁区,也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事,关键是看我们发展的速度,看我们风险控制能力,看我们的开放程度,内外兼攻,放眼未来。

再有一个我想说一个观念上的事情,资金来源问题,资金运营问题,我觉得还是思想,现在还是把思想集中在买设备,所以说老觉得资金不够用,多少够用呢,一百亿,二百亿?如果都是这样,四千亿也不够,是不是把这个思想再放开一点,市场经济刚才说的一条,资源配置的基础是市场,把我们这个公司的经营模式,把我们租赁关系的能力放到一个市场里去,融入这个市场当中去,甚至可以讲一个极端的例子,我没有钱,但是我可以做租赁关系,一手托两家,玩健身球,转过去转过来,做租赁关系。刚才闫总讲的四种模式,优化型的,管理型的,思路要向管理型发展,可以进一步的研究探讨。探索租赁业发展的业务模式,探索发展的道路,比赚钱更重要。

主持人:我们今天讨论的非常有成效,因为大家不但是知道了租赁业现在是什么状况,还有更好的建议,我们以后的社会分工,还可以进一步的细化,细化到你出钱,我出物,中间有人出关系,最后有人出仓库,这一套吧,有人出会计,有人出法律,我们再把它细分了,每一个细分的环节里面都做成一个大公司,比如说做成德勤这样的。一般对话的环节最后都会有一个每个嘉宾来一句,但是今天我想让每个嘉宾都给融资租赁业提一个问题,或者提一个希望,不管是问题也好,希望也好,我希望从你们自己经营的角度,发展的角度,随便哪个角度提一个,我们以后可以在这个方向上做更多的研究,做更多的试验。我们从最年轻的租赁公司,9月份诞生的郑总这儿开始!

郑常美:租赁的市场是很大的,合作应该是很重要的。主持人:非常强调合作,大家以后多合作。

潘明忠:任何一个行业,我们做银行这么多年,最大的愿望是能够可持续增长,一定要有可持续性。

主持人:一个要盈利,第二要安全,就是风险控制。

竺叶群:很高兴在今天认识大家,非常欢迎大家到交银租赁来指导。

王谊:刚才有一个想法没说完,希望能够把中国的外汇储备和非基租赁结合起来,可以应对人民币升值压力问题。

郭明奇:现在“十二五”规划提出要经济增长方式方式,经济与发展方式的转变里面,最核心的问题是经济结构转变,经济结构转变不仅仅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包括社会资本结构,社会融资结构,社会资本构成的转变,所以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提一个小小的一句祝愿,融资租赁作为优化社会资本结构的一个手段,在今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主持人:非常感谢大家参与我们这个对话环节,非常感谢在座五位嘉宾的参与,今天下午的环节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三篇:202_观察家年会主题演讲“金融新棋局”实录

202_观察家年会主题演讲“金融新棋局”实录

202_年01月16日 16:41凤凰网财经【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0

202_年1月16日,由《经济观察报》报社主办的“202_观察家年会”在北京举办,本次会议主题为“中国再出发”。凤凰网财经进行全程直播。下面是主题演讲“金融新棋局”实录。

主持人钟伟:大家好!我们今天第一轮演讲有7位嘉宾,首先我们邀请第一位嘉宾杨再平博士开始演讲。

杨再平:各位领导,嘉宾大家下午好。去年差不多这个时候也是同样的论坛,那个时候担心的问题银行业关心的问题是怎么样把整个宏观经济,怎么阻止扭转经济急转直下,经过努力这个目标我们要形成一个V形状,经济增量增长,这个目标已经达到,V这个形状已经形成,在这个背后我们知道银行业可以说是功不可没,整个社会融资中间80%是银行的信贷的支持,银行投入当时投入十万亿信贷,使我们经济形成一个V的形状,今天我们关心什么问题,我觉得在经济总量形成V形状的时候。我觉得今年202_年银行业所关心的问题,我认为就是怎么样助推经济在增长质量形成一个提升,或者说从总量V怎么样到质量V这个可能是我们银行业面临一个新的使命。

因为在我们经济总量虽然扭转阻止急转直下的局势,但是我们要看到在经济总量保持能够回升向好的同时,我们经济增长质量仍然是堪忧。这表现在几个方面,一个方面我们这次阻止经济急转直下我们正在做的事情是结构调整,从08年10月份开始,这个任务由于我们要阻止经济急转直下所以结构调整被暂时的耽误了,搁置了。同样我们知道一次经济危机,一般来说会伴随着兼并、破产、重组或者说淘汰一部分落后企业,这个过程,应该发生这种淘汰,优胜劣汰,应该说没有大规模的发生。由于这样的话我们产业的低端化,我们自主知识产权薄弱,还有创新能力的薄弱,以及产能过剩等等、结构性过剩等等,这些问题依然存在。

所以,这使得我们结构调整,还没有完成,然后我们的微观活力也还不够,这是一个方面,我们经济增长质量,尤其是我们两高一资,我们过去说占多少,GDP占世界多少,世界15%能源、30%钢材、50%多的水利才生产这么多占不到10%的GDP。由此我们看到我们这个产业结构的质量,还是比较轻的。第二在阻止经济急转直下我们面对很多外在支持的,超常规外在政策指导,这种外在政策应该形成对我们经济的内在的活力不够。而且市场机制可能在一定阶段由于我们非常规手段,所以市场机制可能被弱化,另外我们这次阻止经济急转直下大量政府投资带动。政府投资必然有或多,或少有挤出效应,我们现在讨论的国进民退问题,这样经济质量必然受到影响。

另外,我们从银行的角度来说我们知道很多现在停留在政府融资平台,政府融资平台两个效应,一方面可能使得我们一部分的信贷资金悬空在政府平台,没有进入实体经济。另一方面政府融资平台可能本身没有项目,项目的管理,还不够,所以急转直下造成的风险,由此造成的风险,这个方面不可忽视。所以对我们经济形式V总理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说,我们经济起稳不等于根本好转,更不等于我们经济已经进入可持续的增长。所以,对我们经济的增长质量还需要更多的关注。

对于未来经济质量仍然有几个可能一个继续继续向好,有可能后续支持不够,有可能下滑,还有可能跟我们刺激政策,一揽子刺激政策。现在全世界担心后果,通货膨胀,新一轮通胀或者泡沫等等,这就是经济增长质量所担心的问题。所以,我觉得下一步我们的宏观经济调控银行业要更多关注怎么样关注经济质量问题,怎么样银行业怎么样支持经济?从总量V到质量V,我觉得现在银行业应该看到自己的应对的挑战,自己应该做的。我觉得在新的一年,或者以后几年银行业可能会面临两大挑战。第一就是已经投出去将近十万亿信贷资金,已经暴露的风险怎么样控制风险,保资产质量。另一方面要继续支持经济平稳增长,同时质量也有保障。这个两个挑战是银行业新一年可能会面临的问题,怎么应对这个挑战?助推我们经济从总量V到质量V,现在我们提出银行业两个审慎,我认为应该多一个审慎,首先是宏观审慎。这次危机跟银行监管机构,银行新的课题就是不仅要关注微观,而且要关注宏观,怎么样宏观审慎,就是我们说的针对性、灵活性,怎么定周期,把握信贷投放的节奏和力度。还有怎么样逆周期安排资本重组,还有怎么样逆周期安排我们贷款价值比例等等,这是宏观审慎。除了宏观审慎,中间还有一个叫做结构审慎,应该还有一个结构审慎,我们说有保,有控,或者叫有保有压,保哪些,压哪些要更加审慎,对行业选择哪些我们应该积极支持,哪些薄弱环节我们要加大信贷投放力度,这个是结构审慎。去年年底的时候,一行三会出台关于支持新兴战略产业和控制过剩产能等等,那个文件体现就是一个结构审慎的精神。

第三点我觉得银行业在支持经济质量提升的空间就是微观审慎,微观审慎的核心的一个基本精神就是怎么样选一个一个项目的选择,使得每一个项目或者每一项贷款需求现在是有效贷款需求。实际上只要我们每一个项目选择出来是有效贷款需求,它有真实项目,同时这个项目又有足够现金流可以还本付息,每个项目都是这样能够做到这样,当然就可以分析。首先我觉得有效贷款需求我们发现,搜寻,创造,有效贷款需求是微观审慎基本精神。关于微观审慎银行业在信贷资金管理,我们知道信贷管理最近我们有一个叫三个贷款管理三个办法一个指引,贷后管理,贷给资金一定要实付,实贷,信贷感觉革命性制度性就是银行业可以利用的利器。微观审慎是的我们信贷形成对实体经济不仅要进入实体经济,而且要形成对实体经济的硬性贷的约束,不是随便把信贷资金给予实体经济而是有选择的,要真正是有效益的项目,这样对实体经济就会形成一个硬的约束,在这种约束下面我们觉得我们银行业可以形成我们信贷,硬性贷约束可能形成一个叫做道德机制。到底我们实体经济要不断的去改进经营方式,改进经营增长方式,提过效率,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所以我觉得银行业不仅是一般支持经济增长,更要支持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支持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在这方面可能是我们新的一年更多要考虑的,谢谢!

主持人:感谢杨会长的讲话,杨会长的讲话总结起来就是一二三,银行家不仅给你钱,需要你用钱,使得实体经济绩效更好。二既要考虑09年怎么样扩展风险,也要考虑之后带来质量方面的风险。三就是要考虑宏观审慎,微观审慎和结构审慎三个层面的问题,谢谢杨会长那么守时,为其他嘉宾留下时间。

我们第一阶段演讲嘉宾有一些没有能够到,因此我们第一阶段演讲嘉宾除了我们介绍已经完成演讲,杨再平会长,管涛,刘晓光,黄方毅,我们有其他三位重要演讲嘉宾,一位是我们的北京唐古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谭昊楠,另外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学家巴曙松先生。

第二位演讲嘉宾是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管涛有请。

管涛:各位来宾下午好,今天我要演讲的主题是《后危机时代我国国际收支调节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刚才,杨再平会长说到中国从去年到今年,经济金融形势出现大变化,从国际收支看也是如此。去年年初大家普遍担心资本流向逆转,出现国际收支逆差的危机,现在又重新担心国际收支较大顺差带来的问题。大家可能注意到,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六大经济工作任务,其中第五项就是“推动出口稳定增长,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下面,我就后危机时代我国国际收支调节讲四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回顾一下去年的国际收支情况。去年,我国涉外经济运行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考验,外汇储备仍然实现了较快增长。去年全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下降4%,利用外资减少3%。从外汇局统计的数来看,银行结售汇总额下降21%,非银行部门跨境收付款规模下降16%。但是到去年年底,外汇储备达到2.4万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4531亿美元,较202_年多增353亿元,比202_年的历史最高水平少增88亿美元,恢复了202_年以来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态势。

第二,虽然我国外汇储备增长速度仍然较快,但202_年国际收支状况仍有一定改善。为什么这么说呢?主要有以下几点理由:首先,外汇储备变动不完全反映真实的国际收支情况。人民银行公布的外汇储备余额含了货币折算的变化、储备资产估值变化、储备投资收益等。现在我国的储备币种多元化,而国际金融危机以后美元汇率变化较大。根据美联储编制的美元对主要货币的汇率指数变化,202_年美元汇率是升值9.5%,去年是贬值8.5%。大家都知道,我国外汇储备是用美元计算的。因此,,美元兑非美元货币贬值,则非美元货币折美元就有汇兑收益;反之,则有汇兑损失。我们现在有数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美元汇率走势一两个点的波动都会对储备的货币折算有很大影响。

其次,初步估算,前三季度我国经常项目顺差同比下降37%,占GDP比重达到6.1%,较202_年下降3.7个百分点。按照国家统计局的估算,前三季度净出口对经济增长拉动为负3.6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外需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减弱,而内需的贡献力度加大。前三季度我国经常项目加资本项目顺差即国际收支总顺差同比下降30%。同时,全年外贸顺差下降34%,银行结售汇顺差下降30%,非银行部门的外汇资金净流入下降52%。

再次,去年下半年以后我国银行结售汇顺差扩大主要原因是银行部门外汇净流入增加。去年银行新增外汇贷款1362亿美元,同期外汇存款仅增长162亿美元,大部分外汇是从境外调过来的。这不是银行增加了借用外债,而是减少了境外资产运用。银行减少了境外存放拆放、把境外有价证券变现了,调回境内发放外汇贷款。去年全年,银行结售汇顺差较非银行部门外汇收支顺差大922亿美元,小于当年银行新增国内外汇贷款的规模,这也就意味着顺收大于顺差基本可以用国内外汇贷款来解释,结售汇顺差扩大不是因为企业、个人结汇增多而是因为购汇减少。

最后,现在社会上常用外汇储备余额减贸易顺差减FDI的差额来衡量异常境外资金流入我国的情况,其实很可能得出一些似是而非的结论。当然,这也与我们外汇统计数据披露较少有关。今年我们准备提高外汇统计数据透明度,增加数据披露内容,还有增加数据披露频率,准备按月或者按季披露一些数据,这将有利于市场更好分析国际收支状况。

第三,今年我国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依然任重道远。大家可能注意到十六大时,中央首次把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宏观调控的四大目标之一写到党的文件里面。在202_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阐述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六个必须”的认识时,其中一个就是“必须把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作为保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任务”。同时明确提出,国际收支无论顺差还是逆差都不能过大,我国现在面临的主要矛盾已经从外汇短缺转为了国际收支顺差过大、外汇储备增长过快。从今年的情况看,中国涉外经济运行的内外部环境将好于202_年,全球经济起稳、国际金融市场开始解冻、跨境资本流动趋于活跃,当然也有些不确定因素会制约我国稳定出口和利用外资。总的来讲,我个人对202_年国际收支状况有几个基本判断:一是今年国际收支总规模会恢复增长,有可能增速快于国内经济增长。去年国际收支总额占GDP比例下降,今年有可能重新上升。二是外贸出口有可能恢复性增长,但经常项目顺差占GDP的比重有可能延续前两年下降的趋势,外需仍可能对中国经济增长为负拉动。三是随着全球金融市场解冻,资本流入我国会增加,但同时随着中国加快走出去步伐资本流出也会增加。

第四,多方面着手,积极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大量顺差形式的对外经济失衡会影响国内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今年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而要处理好这些关系,就必须解决好国际收支失衡问题。顺差形式的对外失衡,会增加央行外汇占款的投放,影响货币政策操作,进而影响通胀预期的管理。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我们有以下几个有利条件:一是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部署,进一步扩大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理顺投资储蓄关系,从根本上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二是坚持开拓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拓宽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其中重点是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加快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等等。三是要以进出口核销制度改革、资本帐户开放、外汇市场发展为重点,推动外汇管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建立健全国际收支调节的市场机制和管理体制。四是加强国际收支监测预警,尽快建立健全对流入、流出双向预警体系和应急预案。五是在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测分析的情况之下,加大对异常资金流入的管理力度,继续打击违规资金流入,同时对过度的资本流入渠道进行适当控制。根据三元悖论理论,一国要保持汇率稳定和物价稳定,就必须选择加强资本管制,中国也不能摆脱开放经济的这种一般规律。

我的发言到这里,谢谢大家!

主持人钟伟:我知道大家对外汇问题特别热心,我还是想利用一些特权问三个问题,第一就是人民币汇率不能谈,能不能谈一下202_年美元指数,美元汇率是走强还是弱。你就说强还是弱就行?

管涛:这个问题也不能谈,因为我是国家外汇管理局的,评论美元汇率可能会引起国际外汇市场波动。

主持人钟伟:第二是跨境热钱流动对202_年中国都流入是增还是减?

管涛: 因为任何资本都是逐利的,所以我一般不认同人为地去区分热钱和冷钱。前面我已经提出了一个基本判断,就是随着全球金融市场解冻,今年我国资本流入可能会呈现恢复性增长,但同时随着走出去战略实施,我国的资本流出也会增加。

主持人钟伟:未来十年我们有没有可能看到国际收支平衡?

管涛:我认为,国际收支平衡不意味着贸易盈余是零。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从中期看我国经常项目顺差占GDP的比重有望合理水平。202_年最高为11%,202_年为9.8%,202_年可能为6%左右,再用五年左右时间,该比例完全有可能降到3-4%的中长期趋势附近。与此同时,,如果推进资本账户的开放,尤其是拓宽资本输出的渠道,那么我们还有可能用资本项目的逆差来冲销经常项目的顺差,进而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主持人:谢谢。下面演讲嘉宾曾经做过商业银行的分行行长,做过证券业协会研究部的主管,做过我们的设立基金的基金评委,还做过中银香港[22.35 2.29%]上市改革风险管理重要工作,还给中央政治局同志们上过课,这就是我们国内最知名的金融学家巴曙松先生。有请!

巴曙松:谢谢中国最著名金融主持人钟伟教授的介绍,他智慧的闪耀不仅在表现在他的脑门上,更多是在他的思想上,他对管涛的提问非常好。

我的题目说信贷,对202_年来说中国宏观经济最重要的指标我认为是信贷。因为我们在看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做年终评估会发现,规范意义上适度宽货币政策,我们要看基础货币,09年基础货币投放比08年还要少。我们在看积极财政政策,积极财政政策我们说以08年11月9号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四万亿中央财政投资1.18万亿,到09年是4485亿,还有两千亿没有用完,导致中国经济应对危机取得巨大成效主要是信贷投放,有一位排名靠前基金经理他感觉到信贷很重要,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他在09年投资策略信贷投放高的时候买入,信贷投放低的时候卖出,所以他的排名比较靠前,后面做了一个模拟属实。

我们看这里一个投放一月份有春节,元旦,元旦春节只有17个工作日,一到三月份购买的一直到7月份的信贷投放,从6月份1.53万亿,降到3559亿这个收益是很好,所以信贷很重要。2210年信贷也很重要,但是目前信贷形势看有四个方面问题我觉得值得非常的关注,或者信贷金融、信贷政策里面值得关注四个问题。第一整个政策预期不明确,容易导致信贷大起大落。第一周6千亿投放大家已经知道了,尽管政策反复强调要引导均衡投放恩,但是信贷投放很难均衡,四个季度每个季度占25%叫均衡了,历史上从来没有,信贷投放商业化以后,早放贷,早收益,如果按照7到8万亿202_年信贷投放,4312算,一季度三万亿,二月份有春节,一月份超过一万亿是比较均衡的,但是引起市场这么大的渴望和关注,表明对信贷预期并不是很清楚。

现在应该说有两种预期在引导市场行为,一个就是要从09年的高速投放,大概9.6万亿左右退出,肯定要低于这个数是多少,大家都知道,7到8万亿之间。实际上我们银行现在资本充足率也够存贷款和存在比不是很高,如果这个要实施我做银行肯定选择早点放。因为有这个紧缩预期越早点放越容易导致大起。

第二思路是什么,信贷政策只是整个政策中一个小的政策,最终它的投放多少,要看物价,经济增加速度,这个宏观的指标。大家都说09年投放多了,我们看到经济增长速度也就8.5左右,物价也不高,怎么多了,如果真像年初订在4、5万亿现在估价,经济增长速度是什么样子。那么,所以现在市场的预期的不清晰和容易导致信贷大起大落,越担心太调控越容易投放,越投放调控预期更强烈。我个人预计1月份高速增长不可能持续,除了早放贷早约束外资本约束在。第二09年信贷投放增长最快地方政投融资平台房地产行业受到严重的调控。第三整个银行存在比不是很高,但是中小银行的存债比已经上来了,春节比不是很高。第四双降,谁愿意方那么多,追究责任,第一预期不清晰,导致信贷大起大落。第二退出预期越来越强烈,退出预期越来越强,全球应对为己有这么强经济刺激,前所未有,危机这么快,从危机里面走出来是超乎预期,在全球面临另外一个问题就是退出,退出过程中有另外一个悖论是什么经济复苏越强劲对金融市场支持越强,但是经济复苏越强劲退出力度会越大,越快,会市场造成往下冲击。对信贷市场也是这样,12月份数字异常强劲现在是16.3,这在历史上不多见如果在综合用电量出口12月份实际增长速度是非常强,容易导致退出预期加强。

那么,我们看到09年实际新开工项目是超预期,四万亿一揽子计划里面,中央项目我们可能4万亿、1.18万亿,其实真正超预期是地方政府的投资。这也是中国经济里面非常有趣的,大家叫做十年,十个月的情况,说什么呢?说中国大概十年碰一次外部,内部经济结构调整压力,解决方法让地方政府放手上项目,上基础设施,没有超过十个月的。

从08年11月份4万亿公布到202_年8月份公布产能过剩调整十个月,98年到应对亚洲金融[3.10 2.31%]危机到99年调整十个月,新增贷款首先保旧项目,已开工项目,202_年是开工,202_年建设,再加上双降压力,保已有开工项目,可能使得今年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会再次受到挤压。而实际上,在09年下半年在四季度一度中小企业融资信贷的增长速度超过了整个信贷增长速度,因为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进行了清理,现在在202_年要防止这一点。

第三也是一个历史的老的难题,总量政策怎么调结构,实际上历史上很难找到好的经验。也许在202_年我们会找到好的经验,这即反映在房地产市场,也反映在很多大家认为产能过剩的行业,现在大家都知道房地产市场千夫所指,我们后面还有刘总给大家做一些解释。但是实际上房地产只是一个问题,一个矛盾的反映一个镜子。大家看最近市场里面豪宅,涨还是很凶。大家说要控制压制房贷,实际上这种结构引导信贷政策实际上推高豪宅房价,只有第一套能够享受政策优惠,我就尽可能买的高一点,大一点其他行业也一样,我们凭什么判断一个产业过剩或者不过剩呢?如果有一个机构或者一个人能很清晰知道在一个周期不同阶段,在城市化不同比例之下,一个国家一个行业它的产能大概利用多少是最合适的,我觉得直接搞计划经济是效率最高的。

所以如果你对整个产业的利用率产能利用没有长期的跟踪,怎么能够用07年高峰期,08年的受危机冲击,09年上基础项目这样经济周期不同阶段来预期未来我们需要多少产能。在比这些新能源,究竟这些风能,光电刚刚开始启动怎么就过剩了,是因为他本身过剩还是因为配套网络电网不配套导致过剩,我们这个时候抑制生产能力还是提供产能配套,让风力发电能够上网解决它。所以总量政策怎么调结构,在202_年难度会比较大。

第四如果货币环境非常宽松的话,我们把所有的眼光看在信贷政策上面,指望信贷政策再发挥09年能再发挥一个力挽狂澜的效果,可能也需要进一步的努力。最近准备金调整,是市场产生惊讶,实际上看资本负债表一季度调起流动性,央行票据过一万亿提高0.5点,才能冻结2500到3000亿,提高一个点在5000亿到6000亿万五左右,现在发票据成本很高,我们外国储备利用,跟国内利用要高,央行资产负债表,标举成本和用在美国的债券成本倒挂这样比较放松货币环境,再加上刚才讨论的外部流动性增加,无论是热钱还是冷钱。202_年外部流动性和内部流动性共同贡献流动性是一个定论,流动性是一个问题,我们针对信贷,债券,信托,股票融资增加,这就使得当然即要强调宏观审视也要强调微观审视,但是之间是有进行的,所以多占了几分钟我想讲信贷很重要,受到几个方面挑战,如果预期不清晰,反而更加容易导致大起大落。第二如果退出预期很强烈,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可能会再受挤压。第三总量政策怎么调结构目前我们似乎很难找到好的成功的案例。第四在货币环境越来越宽松情况之下我们对信贷控制希望它发挥什么政策作用,应该做一个很好的评估。

主持人:我是不能做官员,因为我喜欢滥用职权我想把话筒交给在座各位,有什么问题可以向巴曙松先生进行提问。

提问:我是来自山东一个民营企业家,我想问一下明年信贷形势对于中小企业是有没有根本性改变?谢谢。

巴曙松:你问的肯定是今年,明年到了202_年了,那是要在下一次我们再谈论了。中小企业融资我觉得202_年可能变化是什么?在中小企业真正做一点更细致的区分。我们工商系统注册登记916户万企业真正叫大企业3500,剩下的一些基本统称为中小企业,所以要经过银行贷款要怎么贷,中国很多中兴企业按照国际标准,无论是产值,就业都是大型企业,我们真正融资难的问题,其实主要是小企业,和微型企业,把这些企业界定更清楚,通过税收优惠,通过政策扶持担保这些层面会有一些进展。中小企业融资难是被解决的,为什么被解决,统一口径调一下,真正看小企业很微型企业标准划分准确,那个时候再出现小企业微小企业投放增长速度匹配是一个实质性的改善。

主持人:我是来自华夏银行[11.17 0.45%],在上午演讲中,也有嘉宾谈到美日欧各个国家之间银行政策,货币大量流放和财政赤字,国内已经有三倍,各个国家推迟货币退出政策,您对通货膨胀后期发展有什么样的看法。

巴曙松:原来大家通常看法说202_年通货膨胀走势是一个倒V型,年终是高点,6、7月份是高点。其中构成原因一个是翘尾效应,09年的6、7月份物价比较低,使得因素效应贡献1.2,1.4左右口径不一样,两头基数效应要低一点。同时,要素价格调整,贡献0.5个点,新增涨价因素留一定空间,现在看下来物价上涨的压力可能会提前。

我们还是说实体经济增变得强劲程度看,12月份和1月份增长会非常强劲。我们历史上刚才说PMI指数超过6%的时候,假使1月份信贷投放过万亿有可能使得通货膨胀的高点不会是6、7月份,可能会在更早一些的时间,做这个判断的理由是什么,抛开这些数字做了一个比较。在08年底我们国内国外很多大的投行研究机构对中国市场的预期拿过来看,画一个表格分布点和散,差异很大。但是现在09比202_年年初我们把各家分析公司报告拿出来对比发现高度趋同,每家都说差不多,都是上半年有一个高点,因为信贷投放同比上升,物价也会高,所以这个时候我们是在一个股市高点,而且消费有机会,因为调结构,新技术,新能源有机会。但是,市场告诉我们凡是看法一致基本上是错的,所以我们试图思考以下错在什么地方,很可能通胀压力提前,恢复速度强劲导致调控提前,也可能2月份的调控不会像我们预期的那样。

主持人:谢谢,下面一位演讲嘉宾是首创集团董事长刘晓光先生,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刘晓光:谈不上演讲,主要把一些问题说一说,原来出的题目是很大,是关于金融风险防范问题。我是从企业的角度看,我们是大基建商,地产商,对资金问题很敏感,对金融问题也很敏感,我在去年11月份论坛上讲可能一场暴风雨会来临,对于地产而言,因为价格比较高,果不其然1月份出现了,我们更关注下一步对金融角度,从资本角度对地产商、基建商上市问题,我们更关心从资本供给上到底是什么情况。

我想今天由于只有十分钟,简单讲讲我们原来一些观观念,这还是老生常谈。我想从金融风险角度讲从我们看,调整银行单一金融结构是一个重大问题,前不久我们一直在讲美国金融危机,实际上讲简单说从地产贷款按揭银行开始,防备风险按揭地投资银行,投资银行将风险转给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又将风险转给再贷款公司这么一个逻辑程序,反过来看我们情况讲,实际上我们现在融资通道还是很单一,主要靠银行带,因为我们国家社会资金90%是集中在商业银行,又集中在四大银行。这个情况之下讲一旦出现风险将来会比较大,对企业也是一样的问题,资金链,主要集中在银行贷款将来也是一个问题,我们尽可能讲,从资金市场,资本市场,各个角度进行多渠道,多元化融资,这样为企业健康发展才有益。

从这种情况讲,09年放了十万亿,有人说10%,到20%资金流入到股市,有人说10%资金投入到过剩生生产行业,也有人说只有60%进入了真正推动GDP增长的行业,有人说房地产贷款比例比较高,这些都体现了一个单一融资通道角度看。如果简单说可能我们必须要重视中国融资结构的单一化问题,具体因为时间有限就不多说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希望主要从资本市场角度,从各种多渠道融资渠道角度看这个问题,因为我们资金量需求非常大,地产商可能拿一个地几个亿,基建投资商我们拿一个项目,一个高速路就100亿多一些融资渠道,一方面可以减少银行风险,另外使企业健康发展,我想第二观点我想改变银行的单一融资通道的一种选择,这又是老生常谈了。我想讲还是讲产业基金问题,多给我们一个通道,多给我们一些空间,因为从企业融资角度,无非两个,一个是直接融资,一个是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无非是上市融资等等,间接融资向银行借款发企业债等等。

实际上企业讲在投资过程中,确实需要30%到35%资本金,但是讲很多企业在经营程序过程中主要是固化资产,这些固化资产再循环需要不断有增量资金代用,假如能够以资金资产运作为目标,能够有新的产业投资来源,从后者我们为发展固化资产增量资金,这个对于将来减少单一银行贷款通道对于企业健康发展是有利的,我的观点国家应该大力鼓励发展各类产业基金。我想应该是靠市场化的方式组织管理,政府的任务主要是进行规范标准,培养建立相关投资人,防范基金风险等等,而不是直接插手市场,这里面涉及很多体化东西,要知道在什么地方可以募集资金,募集资金投资人关心的是什么,投资人在哪里。如何保障产业投资基金健康发展,从政府角度还有很多重大问题,包括控制风险政策法律,包括培育基金市场的环境,包括基金运作的其他的一些问题,政策引导、合理税收等等。这些讲从地产商和基建投资商角度我们非常关注这些问题,希望这条融资的通道或者是这个通道能够迅速做起来。

从产业投资基金政策来讲,我想了几个问题,一个问题就是培育符合中国市场机构投资人,创造直接投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到目前为止真正机构投资人还没有培育出来,这里面讲一些具体问题,比如这些机构投资人不能证券市场的人,也不是信托投资,根据现有规则信托进来证券公司也受到很大限制,只有保险公司可能成为机构投资人,尤其是像产业方向,特别是投入国家鼓励行业,这些产业可能收益率并不高,但是稳定,政府和保险公司资产配制原则和方向。我们也经常跟保险公司说现在很难,一个投资细则下不来,另外限制很多,另外讲在国际市场通行一些资产费率也很难做,所以企业讲需要这些通道。现在PE投资有很大上万亿投资也很很活跃,将来是否可以引导这些投资,能够进入到这些大的产业领域前期阶段,可以看到PE投资者上市之前投资要有三年期限,给企业一个发展期。

另外来讲如果说在上市之前如果没有做到,用什么政策导向。还有在基金形成过程中还有一些其他的一些问题,比如是降低审批层级,降低PE门槛,基金从门槛比如其他一些信托的问题,税率问题等等。我们谈一些大的中外合资怎么鼓励它建立起来,外资在人民币基金怎么建立起来。如果降低金融单一,银行渠道单一风险,鼓励企业用更多融资通道进行融资,可能都是很大的问题,所以我们现在关心如果说国家现在出台了一些方面政策,我想三个信号,一个信号可能房地产价格比较稳定。一个信号我们关注是不是宏观调控措施已经到位,不会再有什么了,当然还关心房地产这个行业能不能和谐发展,这个下一步讲可能跟资金关联性非常大,如果说资金紧张了,那么拿地情况,房地产运作情况可能不一样,如果资金宽裕可能是另外一个情况。所以我希望调整银行的单一融资结构和通道,能够进一步的防范金融风险,给企业创造更多,更好的融资环境,使企业能够健康发展,这可能是我今天要讲的主要课题,谢谢大家。

提问:有人认为房地产价格可能会在最近的两年之内崩盘,这个确实是有人这样认为,也有人反对,您是怎么看?您这两年平常出来比较少,这两年在忙一些什么工作,介绍一下首创的一些工作?

刘晓光:第一说价格,我的观点是这样,但是不一定对,核心城市,核心地块的地房地产价格下不来,太紧缺,我们在核心基块基本没有新的投入。我前一段从东京回来,他为什么大阪会下降,因为是用几千个人买了一个东京的房子,北京,上海房子是十几亿人,和他不可比。第二讲这里面涉及到钟伟教授所讲的,我觉得人民币对自身贬值的问题,我们算了大概乱了比帐,现在房地产价格比三万,5年前是8900,相对贬值74%,确实房地产有一个保值增值,5年前我买8000块钱现在变成8500,如果在核心城市变成三万,你买房产可能是5万,因为有一个稀缺性。还有一个,全国二三线城市涨并不大,我们在16个城市做房地产,重庆,辽宁,上海等地幅度并不高,202_年房价基本是稳定的。第二观点讲二三线城市可能有一定的增幅,核心城市的增幅不会很大,稳定是一个主调,这么一段时间我们现在主要还是“532战略”,基建、地产、金融,我们希望改变我们现有商业模型,用一种新的商业模型进行投资,循环,但是我们最关注还是资金问题。从我们自身来讲不缺资金,比如说现在银行100200亿,授信还有再融资的可能,但是面对很多中小企业来讲,今年可能会有所波幅。

主持人:刘晓光先生指出房地产行业怎么才能多元化融资。对房地产,土地,按揭债是1.6万亿占比不是特别高,在202_年可能难度更大一些,在资本市场全年去融资4460亿,房地产去年融资是主角,今年资本市场融资很难成为主角,有可能信托去年是地方政府产品融资主角,房地产也不是,产业基金也很难,现在谁管还说不清楚,银行也罢,产业基金也罢,门对房地产开都不是特别明确,所以刘晓光先生强度的愿望还要等一段时间。下面演讲嘉宾是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泰丰资本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黄方毅先生,掌声有请,他也曾经在我们的社科院经济研究所长期从事研究。

黄方毅:今年经济观察报题目是中国再出发,我觉得这个题目非常好,我理解有两个意思,一个是202_年我们再出发,一个是我们刚经历了一个金融危机再出发,我更重视后面那层意思。我们更想了解我们再出发的时候我们面临世界和中国是什么样的情况,我想在今天更多是从负面按来讲,因为我知道作为一个经济学家要有很有自知之明,我们经济学家世界上名声并不好,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的时候,几乎没有一个很有名经济学家可以预言出来经济发生危机,对我们来说是一个耻辱,跟我们三年前中国汶川地震,海地地震都没有人预测出来,很多人说气象学家,地震学家应该下岗,我们经济学家为了避免下岗,今天更多讲经济层面负面一些影响,供大家参考。

我们不像刘晓光老总他们在经济第一线更多的是实际,我们是根据数字讲话,我们这次中国再出发面对世界拿四句话概括一下,第一个是钱太多,第三实体产能过剩,第三叫做我们治理机构更全球一体化不适应,第四我们经济已经落后了。

第一我们先讲我们钱太多我们现在发现我们在最近20年内世界发生了一些大金融危机,也好,经济危机我们发现并不是由于通货膨胀引起,是由于资产膨胀引起的。比如说日本在90年代泡沫,楼市发生泡沫,股市发生泡沫,这次发生金融危机并不像过去美国30年代经济危机由于经济箫条通货膨胀引起,我们这次是由于资产价格膨胀引起的,资产价格膨胀背后就是一个钱太多了,全球GDP之和是54.8万亿美元,全球虚拟经济,从全球最大的银行全球最大银行是96.4万亿,在08年是80亿元,07年股市是62万亿,衍生产品总产值是600多万亿,加在一起是907万亿,虚拟资产是实体应该16.5倍,应该大大超过实体经济规模在07年,08年情况稍微好一点,因为经济金融危机数字是843万亿比52万亿,仍然是16倍,虚拟经济是实体经济16倍,钱也是太多了。在这么一个全世界内货币泛滥,流通性过剩造成资产价格全面上涨,这次金融危机各国在救市,美国是760亿美元,欧洲是几千亿美元,中国是四万亿人民币,去年将近10万亿的信贷投放,我们两个五年计划十年信贷投放一共十万亿,我们一年投了两个五年计划的十万亿,这个十万亿大家看到是实体经济是复苏了,但是我们的楼市,我们在楼市特别是在去年下半年在年底前几月突飞猛进攀升,北京在秋天新的地王也是在附近产生。我几年没有来这边了,现在看到是这种情况。

在全球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全球不良资产经过基于世界货币基金组织报告2.8万亿银行不良资产,经过一年多处置已经处置1.5万亿还有1.3万亿不良资产没有处置,本身就是一个毒性资产在全球经济的体内留存。在货币过剩同时救市我们有大量债务,美国数字在08年GDP13亿万医美元,政府欠债是65万亿美元,美国GDP的4倍,美国企业个人一共欠债130亿美元,是美国GDP8倍。中国情况比美国好得多,中央财政欠债并不多,还控制在GDP的3%警戒线之内,但是地方政府债务情况也并不乐观,地方政府现行生意债务是4万亿,09年隐性债务,地方平台潜在达到5.26万亿,一年财政是6万到7万亿,今年是8万亿,这两个数字,地方政府隐性和显性一加在一起是9万亿,美国也是地方债务,各洲,地方债务情况非常不好,美国30几个州,今年有500多亿美元亏空,美国新泽西州,加州财政赤字达到300多亿,400多亿,几经溃边缘。

我们面对全世界金融家底,是这么一个情况首先我归归于虚拟经济膨胀。第二我们实体经济国外关注低碳经济,我们实体经济情况是产能过剩。按照美国标准来说,战后60年平均占工业设备利用率80%正常,他繁荣时候是85%,箫条是75%,09年设备利用率80%,08年设备利用率是75%。另外一个数字告诉24个行业19个行业过剩有的说9个行业过剩,也有说是19个产业过剩,到底是哪个对我也不清楚,这个问题现在已经变成比较普遍的问题了。第三问题我觉得根据全球经济一体化出来以后,同时发现全球经济治理机构有跟上,我们面对全球一体化全球经济,但是我们治理机构没有跟上,比如说经济学界最热门退出政策。现在印度、越南、澳大利亚、以色列已经开始加息采取了财政政策,中国迟迟没有加息,重要考虑就是如果中国加息的话,国外热钱会进来,去年,前年全球普遍降息,虽然没有一个全球统一部门在协调,但是全球经济统一性都在降息,现在退出政策谁先加息从国际环境将会处在一个不利的地位,中国迟迟不敢加息重要原因有这的顾虑。如果有一个全球机构可以协调到现在为止没有这方面进展,即使像G8,G20也没有什么这方面的进展。

最后作为一个经济学家,我们国家现在主要以西方经济理论作为主流经济理论,这次金融危机以后我们发现西方主流经济理论在这次金融危机面前变得非常苍白无力,作为经济学理论支撑哲学基础,市场有效理论经济人,这种支撑经济学基本概念,都已经被事实击粉碎,在现实经济面前人并不是理性,人将变成非常非理性甚至疯狂。这种情况之下很多经济学理论现在我们政府去年12月CPI,消费者购买指数刚刚有负转正,我们房地产价格已经涨百分之几十,在北京三环之内没有低于一平米两万的房子,说明我们通货膨胀理论不适应现在新的资产膨胀理论,按照通货膨胀理论房子是投资品,而不是消费品,因此房价是不在CPI里面国家统出台的数字是很低,今年我想官方数字不会达到两位数字。也有一位学者预测再高不会高三五个定,可以从房价,食品价格,蔬菜价格也都可以看出来,说明我们经济学理论,还停在实体经济阶段,通货膨胀是跟相应实体经济为主鞭策出来,现在我们面对是一个大量货币侵入膨胀支撑资产膨胀局面,我们既没有有效分析工具,也没有理论基础。因此,我觉得作为经济学家感到很悲哀,我要说的话完了,谢谢。

主持人:最后一位肯定是我们最好一位演讲嘉宾之一,北京唐古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谭昊楠先生,有请。

谭昊楠:大家下午好,首先非常感谢主办方《经济观察报》给予我们这样一个平台。在我之前是大家非常悉一些经济学家,老前辈给我们做了一些宏观性的话题,我在这里跟大家谈论更多是更平民化,贴近我们个人行业就是我们中国的第三方理财市场发展前景。

首先我们回顾一下当前新格局下的现象,境外资金不断涌入中国,导致人民币不断升值强化,同时导致央行或者政策举步维艰,不得不增减货币发行。在出口锐减,内需不足背景之下投资推动成为经济增长主要动力,就是09年政府四万亿投资主要原因。第三实体经济明显缺少发展预期,经营风险偏大背景之下,外资流入,政府投资,民间投资都不约而同选择资产市场进行追利和避险,这就是09年房地产和资本市场大幅攀升的动力。

中国CPI增长也成为定局,未来通货膨胀预期非常强烈,我们如何应对国内外资本风险是我们面对巨大考验也是关系我们金融市场是否能转危为安的关键因素。我今天和大家讨论话题是关注到每一位在通货膨胀背景之下我们怎么样观看好我们自己的财富,怎么让我们自己的财富不断增值保值。这就是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主题,《正确的理财观念和如何应对通货膨胀》,什么才是真正的理财观念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很多人到过美国曼哈顿到,当时它出售价钱折合与现在24美金,当时土著人有一点理财意识,把24美金存入到荷兰人的银行里面,16世纪24美金价格倒09年是多少钱,将变成8.8万亿美金,来买下来麦哈吨岛和所有建筑物 是错错由于,这个结果不是偶然,是时间,福利带来神奇的结果,这个故事可以得到什么启示,资本市场最初每天涨停,跌停还是选择时间每股让复利为我们创造更神奇,我们以100万元为例。假设年收益率15%,30年后我们将拥有660元人民币,当然今天有100万人非常多,但是30年后拥有6千万人依然是少数,这就是我们提倡一个理财观念,稳健持续盈利是我们大家应该追求的目标。那么在金融新格局通货膨胀预期很强背景之下我们个人应该怎么去决策呢?有一句话我们财富可以跑不过GDP,但是一定要跑过CPI,如何才能稳健战胜通货膨胀,这需要科学理财观念和理财方案,专业细化分工导致这个很也逐渐兴起,帮助大家理好财,这就是我今天说的第三方理财。在座很多朋友可能会问什么是第三方理财,第三方理财就是指独立中介理财结构,不代表银行,信托等各类金融,可以独立分析出客户财务情况和理财需求,从而选择需要的金融工具,提供综合性的理财规划服务。我们唐古拉作为地放理财机构不代表任何金融机构,占在公开,公正立场上按照客户实际情况,帮助客户分析自身财务情况和理财需求,通过科学方式在个人理财方案里面配备各种金融工具,根据客户具体情况制定理财策略提供理财产品,实现客户的财富目标。

我下面分四个部分,介绍一下相关情况。第一第三方理财市场在国外已经非常成熟,在美国独立的第三方理财拥有60%市场,在澳大利亚也超过50%,香港特区也有30%。但在大陆连1%都不到,如此低的比例意味着我们的个人投资者都机会是在缺乏任何的机构指导背景之下投资,这样的投资我认为回报率是大家可想而知的。因此帮助中国的有产者进行才管理是第三方理财机构神圣职责。第三方理财机构存在的必要性是什么,东西方文化差异性给大家带来了观念上不同,我们中国人儒家传统通常都是把自己财产自己小心看护管理,或者交给最亲近家人管理。但是不能忽视一个大问题就是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可能具备专业人士那样有一个专业的管理运作资产的一个能力,不可能专业人士那样让自己资产在保值基础上还不断保值升值。从长远看第三方理财具备至关重要的发展意义,第一改变了传统的理财市场的传统格局,从填鸭式产品推销转向以客户利益为中心方面服务。

第二人性化,个性化的服务,与传统金融机构理财顾问提供具体投资建议或销售具体理财产品不同,理财机构顾问提供在站在客户角度,总体理财规划战略方案,这样理财方案涉及有基金,信托,保险,等各种金融产品,是一个长期可执行计划,侧重于量身订做,个性化可以实现客户利益价值最大化。

第三方面之所以认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关键在于独立性和公正性,由于地三方面理财机构是客户利益为导向,这样身份弥补客户在各类金融产品的信息理解和利用不对称,帮助客户规避信息传输中的风险,实现客户选择真正符合自己利益金融产品的愿望。

第四动作地三理财可以培养客户政府理财意识,传播正确理财知道,要确保资产保值,理财另一个重要方面在于财产传承与分配。为自己的子女,创造一个更好发展空间,这些理念目前在国内没有得到很好推广和发展。所以,第三方理财市场活跃发展,对于引导国内投资者重要意识意义非常重大。当然,我们国家现在已经进入了财富管理时代,但是,传统观念变革不是一两天就可以使显得,第三方理财市场发展壮大在我国有一个相当长的路在走,我国各种银行机构依托与老百姓非常优秀的形象,获取客户还是在非常优势的地位,因此第三方理财在我国发展有宽阔空间和良好机遇,同时也面临比较大的挑战。

但是我们相信伴随越来越多人理财意识财富理财一会从被动变为主动,同时转成爆发性的增长,在这个转变过程中第三方理财由于强大生命力和不可替代性的发展空间一定是不可限量的,谢谢大家。

提问:第三方理财跟信托公司关系是怎么样的,作为一个理财的人为什么选择你们,而不是银行和信托公司?

谭昊楠:我刚才也提到,我们不依托于任何金融机构也不隶属于任何金融机构,我们与个各银行,信托公司,保险公司是一个战略合作关系,我们为客户提供更全面,多元化一个理财信息通道就是这样。主持人:谢谢前面各位演讲人,我其实也是一个演讲人,但是大家都很疲倦了,向大家回报三个对202_年看法和两个建议,前30年中国取得伟大的成就,未来30年中国将会取得怎么样的未来发展空间,我估计是这样的,大约在不迟于202_年在202_年中国人均GDP超过5千美金超过中等发达国家。202_年中国人均GDP超过一万美元成为发达国家,在202_年中国的经济超过美国潮流世界第一大综合体,大约在202_年中国经济决规模超过美国加欧盟综合在本世界中叶中国所谓民族复兴和大国崛起完全实现。第二假象是在202_连我们商业银行发放巨额信贷,在今年全年商业银行信贷规模在7.2万亿左右我们以时间证明09年商业银行发放信贷不仅不会有明显的风险,而且会给商业印痕带来收益,在危机中银行用最不值钱钱换取当时产能不足,效益欠佳的资本,时间将会考验这一点。

而在在今年全年人民银行将会遵循着,首先提高同业柴拆借利率,其次推高法存款准备金率在存款,接着在存款,贷款两次加息过程,在未来30年中国银行[3.34 0.00%]业随着外资银行业不断肉身和本土金融机构扩张,中国银行业规模资本市场规模如果不是排名世界第一我会感到非常惊讶。第三关于202_年经济工作会议开完以后,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泡沫时间将经验是资产泡沫 还是政策抛锚资本市场在两次调整指数在3000点,这个时候到现在中国实体经济至少增长18%,因此以3000点乘于18%,202_年中国资本[4.60-1.92%]市场3500到3600点对应市盈率24到25倍,看不出资本市场有任何泡沫,当然创业板除外。

在房地产市场当中202_到07年整个商品房供应是27一平米,城市人口增长1.6亿人,考虑到北京市场09年最疯狂一年,所售商品房19万套,现房7万,期方12万套,对一些生活在北京的外地人,7万套房能多少人?我们将见证是政策泡沫还是资产价格泡沫,这是我们三个猜想。两个建议是什么,第一不要迷信政府,尽管次贷危机对我们政府信心大大增强使我们对市场信心大家脆弱但是人类有史以来只有市场经济才是行得通,有效持续方式,所以不要因为次贷危机或者经济危机,金融危机增强对政府的迷信和极度否则怀疑市场,政府除了提供公共产品并不能提供其他产品,另一个建议是不要以为消灭富人可以解决穷人的问题,消灭富人只能让穷人更穷,这是我三个假想和两个建议。

第四篇:第六届中国地产金融年会齐鲁峰会

会盟齐鲁 论道泉城 取法圣贤 创举当世

第六届中国地产金融年会

齐鲁峰会

时间:202_年6月18日 地点:山东 济南 主办方:济南市政府 承办方:

中国地产金融年会于202_年创始于北京

由新地产、思源经纪和中国民生银行联合主办

议 程

主要议程

8:30-8:55 嘉宾签到落座

9:00-9:05 嘉宾介绍 陶红兵 思源经纪总经理 9:08-9:17 欢迎致辞 张建国 济南市长 9:20-9:30 开幕致辞 邹世平副市长

或李洪海 清河中心主任

9:30-10:00 主题演讲

王新文 济南规划局局长 演讲题目 济南整体规划介绍

10:00-10:20 主题演讲

朱中一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演讲题目 当前房地产市场现状分析和应对策略

10:25-10:45主题演讲

聂梅生 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 演讲题目 中国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运动

10:45-10:55 茶歇时间

11:00-11:20 主题演讲

陈淮 中国城乡建设经济研究所所长 演讲题目 房地产调控政策的调整与延续

11:25-11:45 主题演讲

刘伟 北京大学副校长

演讲题目 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及二线城市经济发展

11:50-12:10 主题演讲

任志强 华远集团董事长

演讲题目 房地产调控下的中国楼市走向

12:30-13:45 自助午餐(喜来登大酒店一楼,鲁厅、燕韩厅)

14:05-14:25 主题演讲

孟晓苏 中房集团理事长

演讲题目 征收物业税的四步走

14:25-14:45 主题演讲

袁昕 清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主题题目 城市改造与新区建设中的规划要点思考

14:50-15:10 主题演讲

李善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员 演讲题目 新区建设中的经济与产业布局

15:15-15:30 茶歇时间

15:30-16:20 高端对话之一

对话主题 从一线到二线:价值的转移还是泡沫的转移? 对话主持人 张文豪 《地产》主编

拟邀对话嘉宾 任志强 华远集团董事长

丁长峰 万科华北区域总经理 严家荣 金地集团华北区总经理 李 捷 北京首开仁信置业总经理 张 勇 鑫苑中国董事长 柴志坤 天鸿地产董事长

张长征 北大资源集团副总裁

叶天放 民生银行地产金融事业部市场总监

16:30-17:20 高端对话之二 对话主题 滨河新区产业定位与城市综合体建设 对话主持人 高策顾问 李国平

拟邀对话嘉宾 袁相平北大资源山东地产总经理

张吉法 济南天鸿地产副总经理 闫 颖 中国重汽房产总经理 曾 诚 鑫苑山东置业总经理

高剑青 万达济南公司总经理

规划局或清河中心领导

17:30 会议结束

18:00-20:00 晚宴时间(喜来登大酒店一楼鲁厅和燕韩厅)

第五篇:梦想,一步一脚印——第六届亚洲华人体验教育年会成功举行

梦想,一步一脚印——第六届亚洲华人体验教育年会成功举行

202_年12月13日至15日,为了一个美好的约定和一个共同的梦想,来自大陆、澳门、香港和台湾的230多位体验教育推动者、创新者和践行者,汇聚在澳门特别行政区,参与一年一度的亚洲华人体验教育工作者的盛会。本次会议由澳门体验教育学会主办,台湾亚洲体验教育学会、广东青年历奇教育学会和香港历奇辅导学会合办,并得到了澳门教育暨青年局、澳门基金会的支持,以及中葡职业技术学校、鲍斯高青年村机构和青年圆梦协会的协助。中国大陆体验教育工作者代表团共有94人,他们来自学校、企业、社会组织等系统,由广东青年历奇教育学会会长、广东青年职业学院杨成副教授担任团长。

虽然是首次承办年会,但澳门体验教育学会的伙伴们为此做出了精心的策划、安排和筹备,为两岸四地的工作者们搭建了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在这里,大家见到了许多老朋友,结识了更多的新朋友。通过20多场各具特色的工作坊和4场主题演讲,大家在这里畅谈多年坚持的梦想、讲述在追逐梦想的精彩故事,描绘体验教育之路的每一个脚印。开幕式演讲嘉宾、香港历奇工作先行者李德诚老师认为:最重要的体验,不是在课堂和训练场,而是在生命与生活中。体验工作者要怀着一颗孩童的心去全情投入,积极探索;怀着一颗连结的心共学共创;怀着一颗平静的心,聆听自己的声音;怀着一颗同甘共苦的心,学会承担,敢于牺牲;怀着一颗盼望的心,等候和坚持梦想;怀着一颗宽恕的心,放下包袱,释怀自己,祝福彼此;怀着一颗超越的心,将体验转化为生命的改变。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很远。亚洲华人体验教育会议就像一个家庭聚会,联系着与会的每一个人,他们血脉相连,他们梦想相连,他们一起出发,他们一起用心推动亚洲华人体验教育。

12月13日下午,在四地合办机构及全体参会者的见证下,澳门体验教育学会理事长郑智明先郑重地把大会的旗帜移交给下一届的主办方代表——台湾体验教育的先行者、亚洲体验教育学会前会长谢智谋博士手中。第七届亚洲华人体验教育会议将于202_年12月12日至14日在台北举行。我们期待着台北再聚!

第六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演讲实录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