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福建中医学院成人教育学院20O3级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讲解
编辑:清风徐来 识别码:23-462391 1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5-12 10:29:57 来源:网络

第一篇:福建中医学院成人教育学院20O3级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讲解

福建中医学院成人教育学院20O3级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

实习医院安排名单

(共50人)

1.厦门市中山医院(1男6女)队长:吴晖芳* 副队长:汪财贵* 队员:严 明

郭娟娟* 杨燕瑜* 郑 娜* 黄美璇* 2.厦门市第三医院(4男)队长:蒋庆堂

队员:谢其众

郭仕林

郑晓曜 3.漳州市中医院(7男2女)

队长:张锦瑜* 副队长:张洪甫

队员:周伟宏

叶明辉

阮坤铨

阮崇耿

4.泉州市中医院(4男)队长:粘志超

队员:陈永坚

陈育川

郑贵才 5.泉州一八O医院(4女)队长:黄聪敏* 队员:陈秋飞* 林彬彬* 金明兰* 6.晋江市中医院(4男)队长:陈双进

队员:王晓淮

张金秋

庄景扬 7.宁德市医院(3男)队长:翁德锦

队员:李绍武

魏晨晖

8.三明中西医结合医院(2男)队长:邓瑾兵 队员:肖振兴

9.三明永安市医院(4男1女)队长:肖晓娟*

队员:陈 星

蒋凌海

詹 敏

廖日中 10.邵武市立医院(2男1女)队长:毛佳雄

队员:邱 俊

华冬梅* 11.建瓯市立医院(1男)

张世斌 12.福州市中医院(2男1女)队长:刘海凌* 队员:欧翔宇

张 扬

13.福州市第二医院(1男)

黄立峰

王辉儆陈金坤 卓采虾* 2005年11月16日

第二篇: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大学自我鉴定

大学自我鉴定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五年匆匆过去了,马上就要挥手告别校园生活。暮然回首,得失之间。惆怅与欢悦羁绊着前行的心。收获是对奋斗的馈赠,五年的点点汇集,五个春夏秋冬的孜孜以求,日以夜继的孤身书海,心领神会的倾听慧语,兢兢业业的投身事业,我学会了珍惜,懂得了追求。五年来,聆听过众位恩师循循善诱的教诲,而今我已学有小成;五年来,挥洒过青春热泪的沃土,而今已花开遍地;五年来,结识的兄弟姐妹,而今各奔前程;五年来,走过的风风雨雨,而今已成为甜蜜的往昔。在思想上,本人有良好道德修养,并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坚决拥护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关注国家的时势要闻,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使我对我们党有更为深刻的认识.!遵纪守法,爱护公共财产,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并以务实求真的精神热心参予学校的公益宣传和爱国主义活动.学习上,五年来,我不断地挑战自我,充实自己,为实现人生的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础。圆满的完成了 医用生物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局部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四大经典、外科学总论、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中西医结合妇科学、中西医结合儿科学、针灸学、推拿学等课程的学习, 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多次获得校奖学金,先后通过了

国家英语六级及计算机一级。使我具有了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掌握了中西医学基础理论和技能,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

实习中,在某某医院的临床专业实习,让我不仅具备了一定的临床基本技能,重点掌握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一些常见病的特点,诊断,鉴别及治疗原则等更为重视,为以后的临床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从中也知道了还有许多疾病我们人类是无法克服的,对它还是不了解的,所以,我更加知道自己肩上责任,还要在以后的工作中刻苦努力,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祖国的医学事业做出突出的贡献,一年的实习生活里,我得到了各位老师的肯定以及患者和家属的好评。我一直认为,患者的康复和微笑是对我辛勤工作最好的奖励。

在课余生活中,我还坚持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爱好,坚持体育锻炼,使自己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为提高自己的社会交往和各方面知识的运用能力,我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五年中,我加入了中西医结合学院团委学生会学习部,校“发陈医斋”协会临床技能实践队,这些经历,不仅增强了我吃苦耐劳、自理自立的能力,还提高了我与别人合作与交往的能力。

我是一个外向型的人,性格开朗活泼,待人处事热情大方,生活态度端正向上,思想开放积极,能很快接受新鲜事物。我最大的特点是:热心待人,诚实守信,具有创新和开拓意识,勇于挑战自我。为人处世上,我坚持严于律已,宽以待人,“若要人敬已,先要已敬人”,良好的人际关系正是建立在理解与沟通基础之上的,所以我与同学关系极其融洽。

我热爱医学事业,并立志献身于医学事业!我牢记着医学生的誓词:我自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尊师守纪,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发展。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大学五年,塑造了一个健康、充满自信的我,自信来自实力,但同时也要认识到,眼下社会变革迅速,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社会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自身还有很多的缺点和不足,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得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完善自己,改正缺点。作为一名医学专业的大学生,所受的社会压力将比其他行业更加沉重,要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五年中,在各方面我都有量的积累和质的飞跃,但我知道自己除了理论知识之外,我的经验与阅历还尚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些还需我在以后的实践工作和学习之中不断提高!我深信机遇定会垂青有准备的人,我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时刻准备着!

某某中医药大学某某某某年某月某日

第三篇:专升本”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

“专升本”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

一、学制:三年。

其中在校理论学习2.5年,毕业实习半年。

二、学习形式:业余学习。

根据生源情况,安排集中授课形式。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基础厚、口径宽、能力强的能从事中西医临床医疗、科研工作的高层次中西医结合人才。要求学生通过本专业的学习,系统掌握中西医基础理论和中西医临床诊疗技能,能运用中西医理论和方法处理临床常见病、疑难病和急危重症。

四、课程设置:

专业课开设医学免疫学、医学分子生物学、卫生法规、医学心理学、中西医内科学、中西医外科学、中西医妇科学、中西医儿科学、针灸学、中医辨证基础综合、医学科研方法。

五、学历学位:

学生学完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考试合格,发给教育部电子注册、福建中医药大学署印的本科毕业证书,国家承认其学历。毕业生符合学位授予条例者,由福建中医药大学学位委员会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第四篇: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指导性教学计划(2014版)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指导性教学计划

一、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的要求,围绕“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的理念,按照学校以培养学生较扎实的中医药理论和实践能力为主体、以较宽广的现代科学和医学知识以及创新思维为一翼、以较深厚的中医传统文化底蕴为另一翼的“一体两翼”中医药创新人才培养战略,以及《上海中医药大学学分制实施规定》,特制定本专业教学计划。

二、专业培养目标

(一)在我国中医、西医并存的背景下,为了适应经济、社会、科技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本专业培养的医学人才应系统掌握中西医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基本具备中西医各科常见疾病的诊疗能力,能够从事中西医结合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工作;具有一定的跨专业、跨学科的融通能力,富有整合中西医学两者优势的创新精神,为今后进一步从事中西医结合的教育、科研、对外交流工作打下一定基础。

(二)学习内容以中、西医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及临床诊疗基本技能为重点,掌握一定的预防、康复、心理学知识,并了解一定的社会科学和其他领域的自然科学知识;重视科学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加强获取相关专业学术信息及其分析处理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知识自我更新和自我发展的潜能。

(三)努力体现“勤奋、仁爱、求实、创新”的校训,不断加强体现中医药院校特色的人文及通识教育,强化医学伦理、医患沟通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等环节的教学,重视包括中国传统健身锻炼方法以及中医特色养生的保健手段在内的体质培养,保持人才发展的平衡性和可持续性。

三、指导性修业年限 修业年限为5年(允许延长至7年)。

四、课程设置与基本要求 [课程设置] 课程结构分为两大类:即必修课类与选修课类。必修课程: 通识必修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类、英语或日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医学伦理学;

中医基础与专业课程:医古文、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临床经典导读、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针灸学、中医文献检索(含循证医学概论)、小学期中医临床实践; 西医基础与专业课程:正常人体解剖学、医用化学、生物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病理学(含病理生理学)、药理学、预防医学、西医诊断学、影像诊断学、西医内科学(含西医内科学研究进展)、西医外科学总论、西医外科学各论; 中西医结合课程:中西医结合导论、中西医结合儿科学、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社区预防医学实践、中西医综合实践、临床技能训练及实习。选修课程:选修课程占总学分的20%,学生可以根据学习兴趣,选择不同课程,完成学分。通识选修课程:开设思想与政治、人文与社会、自然与科技、文化传承与发展、人生与价值观、外语与跨文化交流等课程模块,并设置了各模块最低修读要求。限制性选修课程:开设专业基础类、专业类课程模块,并设置了各模块最低修读要求。任意选修课程:专业类任意选修课程。[基本要求]

1、中西医并重的课程体系:围绕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目标,建立集现代科学基本知识、中医基础及临床、西医基础及临床、哲学社会科学、外语计算机基本工具类知识、学生人文及身心素养教育等为一体的中西医结合教育课程体系。

2、德育及文化素质教育:贯彻德育为本的原则,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系统开设思想政治教育、行为科学教育课程,同时积极运用形势报告、专题讲座、参观考察等教学方式,组织相关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素质教育,并进行考核。诸如在课余举办系列讲座、专题报告,向学生开列各类推荐书目,指导学生阅读,定期举办学生艺术节、学术节、传统保健体育节和开展各类社团活动等。

3、“早临床、多临床”的实践教学模式: 小学期见习——初步了解中西医医学基础。学生从第一学年专业学习开始,每年在小学期(第三学期)期间由指导教师带领,通过中医特色人文社会实践课程、中医社区服务及健康教育宣讲活动、中医诊法技能训练、临床护理实践、预防医学实践、内科综合实践等教学内容,逐年递进,引导学生认识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增强临床实践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临床知识的意识和能力。课程临床见习——深入体验中西医医学。在临床各科理论课学习阶段,教师将采用床边教学、操作示范、临床案例讨论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临床常见疾病的认识,培养学生

初步的专业实践、临床思维能力和操作技能。毕业临床实习——进入专业实践。在达到进入临床实习基本条件后,学生将进入毕业实习阶段。毕业临床实习包括临床科室轮转、选科实习和毕业加强实习(自主选择1-2个学科)、跟师实践(老中医学术经验整理总结)、临床综述或临床观察研究等。通过实际的临床工作,培养学生对常见病进行基本中西医诊治和初步临床研究的能力。临床技能训练——强化中西医临床技能。学生在进入专业学习过程中,教师将通过临床带教、专题讲座等形式开展临床技能实训课程,并加强客观化的临床技能考核等方法,进一步强化和规范临床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4、早期介入科学研究训练:学校建立本科生自主设计性实验课程。自主设计性实验全部按照科研课题要求进行立项、开题和结题答辩,并以教学、科研单位学科骨干为主建立了学生自主设计性实验导师库,为所有本科生实验小组配备了专门的科研导师。通过早期科学研究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积极进取的创新精神,以及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

5、古汉语和外语、计算机等其他教学环节(1)通过医古文、古汉语基础的系统学习,使学生有能力阅读和理解中医古典医籍,为进一步提高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诊疗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2)在专业课程中开展了双语课程教学,在选修课中开设医学英语、中医英语系列限选课程,构建“递进式医学英语系列课程群”。外语教学要求学生除了通过外语课程教学的要求外,选择英语学习的需参加国家大学英语四级水平考试并达到学校规定的成绩要求,选择其他外语语种应达到学校规定的合格要求。(3)计算机教学除注意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外,还加强了计算机技术在增强学生信息检索能力方面的教育。

6、教学方法: 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将根据教学内容等实际情况,采用课堂讲授,小组讨论、床边教学、模拟示范、技能实训、社会实践,以及采用以问题为中心(PBL)的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全力推进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教学改革。

7、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环节 通过中医药专业科研工具类课程及实验类课程体系改革、科学创新基本能力训练互动系统及相关资源库建设、课外科研创新能力拓展训练模块等三个方面构建科研创新能力培养途径,并由“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神农杯课外科技作品大赛”、“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与“KAB创业基

础课程”、“科学商店”共同组成了“一个计划、一门课程、一个商店、两个大赛”五位一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环节。

8、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完善学生校际交流平台,扩大课程学习学分互认范围,拓展校际交流与合作。推出优秀学生境外医学院校考察和交流学生计划,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一部分优秀学生脱颖而出,为学生强化国际交流能力提供更多机会。

五、教学安排和时间分配(见表格)年级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第五学年 军训、入学教育2周(含在教学周内)第一学期 第一学期 第一学期 毕业实习26周第一学期 教学14周 教学14周 教学14周(含轮转、科内培教学14周 考试1周 考试1周 考试1周 训、出科考核等)教考试1周 第二学期 第二学期 第二学期 学第二学期 教学14周 教学14周 教学14周 教学14周 考试1周 考试1周 考试1周 安 考试1周 第三学期 第三学期 毕业实习26周第三学期 排 第三学期 教学4周 教学4周(含轮转、科内 教学4周 教学4周 实践4周 实践4周 培训、出科考核机动1周 实践4周 机动2周 机动2周 等)机动2周 合计 40周 40周 40周 41周 46周

六、成绩考核及学位授予 采用随堂考试、床边考试、作业、实验报告考核、PBL评价等形成性评价与期末考试、计算机考试、学习报告等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种考核手段。毕业实习期间,各科实习结束后,必须进行成绩考核,重点考核学生的临床基本思维能力、实践操作技能、职业态度及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毕业实习后期,撰写毕业论文,并组织答辩。根据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考试成绩合格、达到规定的学分者准予毕业。同时达到规定的绩点要求,各类综合考试、毕业论文合格,并达到学校规定的国家大学英语考试四级的合格分数线(其他语种外语达到学校规定的合格要求)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工作条例》的规定,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七、指导性教学进程 见附表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指导性教学进程 学时分配 各学年学分分配 课程 课程 课程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理论实验 指导分类 学分 学时 一 二 三 四 五 讲授 见习自学 3 42 39 3 08.042.0.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 3 3 42 39 3 08.037.0.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42 39 3 308.025.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5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 5 70 64 6 08.041.0.5 通 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识 1 1 14 14 08.057.0.1 形势与政策

(一)必 1 1 14 14 08.057.0.2 形势与政策

(二)修 05.011.0.1 英语

(一)3.5 课 通 56 14 3.5 70 05.002.0.1 日语

(一)程 识 05.011.0.2 英语

(二)教 56 14 3.5 70 3.5 05.002.0.2 日语

(二)育 35 06.011.0.1 计算机应用基础 5 70 35 5 课 21 08.031.0.1 医学伦理学 1.5 1.5 21 * 程 1.5 43 19 9 29.5 455 377 35 合计(10门)思想与政治 4 通 人文与社会 8 识 自然与科技 6 选 修 文化传承与发展 10 课 人生与价值观 5 程 外语与跨文化交流 7 合计 40 14 8 8 01.021.0.3 中医基础理论 8 112 90 专 7 8 01.031.0.3 中医诊断学 7 98 90 6.5 03.091.0.3 中药学 91 6.5 91 业 03.094.0.2 方剂学 5 70 70(14)5 基 6 6 01.111.0.2 正常人体解剖学 6 84 57 21 7 01.161.0.1 组织胚胎学 28 14 3.5 49 3.5 础 7 01.151.0.1 生理学 63 14 6 84 6 01.121.0.1 医用化学 30 12 3 42 3

5.5 课 01.121.0.2 生物化学 5.5 77 59 18 5 70 56 14 5 01.133.0.2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 6 84 70 14 01.171.0.1 病理学 6 4 56 40 12 4 4 03.022.0.1 药理学 3 42 36 6 01.094.0.2 中医临床经典导读 3 4 56 44 01.191.8.1 预防医学 4 12 147 3 72.5 1015 824 44 27.5 38 4 合计(14门)(14)09.011.0.1 中西医结合导论 2 28 25 3 2 09.033.0.1 西医内科学 7 98 78 14 6 7 3 52 36 12 4 09.021.0.6 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进展 3 7.5 15 10 09.031.0.1 诊断学基础 7.5 105 80 2.5 3 09.031.0.2 影像诊断学 2.5 36 33 专 12 4 09.051.0.3 西医外科学总论 5 5 70 54 12 4 业 09.051.0.4 西医外科学各论 5 5 70 54 5 09.021.0.3 中医内科学

(一)5 70 67(12)3 课 09.021.0.4 中医内科学

(二)5 70 67(12)3 5 09.041.0.1 中医外科学 6 84 67 14 3 6 09.075.0.1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 5 70 52 12 6 5 09.065.0.1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5 70 52 12 6 5 5 02.035.0.1 针灸学 5 70 52 12 6 115 45 63 893 717 61 18 合计(13门)(24)01.201.0.1 普通心理学 2.5 36 33 3 2.5 2.5 01.202.0.1 医学心理学 2.5 36 33 3 2.5 01.192.0.1 医用统计学 2.5 36 36 5 01.071.0.1 医古文 5 70 63 7 限 01.041.0.1 中国医学史 33 3 2.5 36 选 2.5 3.5 01.141.0.1 医学细胞生物学 35 14 3.5 49 专 业 01.144.0.1 医学遗传学 36 2.5 36 2.5 2.5 基 01.211.0.1 实验中医学

(一)36 2.5 36 2.5 础 03.024.0.1 中药药理学 33 3 2.5 36 2.5 课 01.121.0.5 生化与临床 35 2.5 35 01.101.0.2 内经选读 52 4 4 56 4 01.091.0.2 伤寒论选读 52 4 4 56 4 01.061.0.2 金匮要略选读 52 4 4 56 4

01.051.0.2 温病名著选读 4 56 52 4 01.081.0.2 中医各家选读 4 56 52 4 4 48.5 686 633 14 39 13.5 2.5 18 14.5 合计(15 门)09.091.0.2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 5 70 40 12 18 5 09.081.0.3 37 6 6

3.5 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学* 3.5 49 限 * 09.141.0.3 37 6 6

3.5 中西医结合眼科学* 3.5 49 选 *

专 04.028.0.1 35 21 4 推拿学 4 56 09.193.0.1 44 12 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 4 56 业 4 课 12.041.0.2 44 9 3 4 康复医学 4 56 09.182.0.3 36 16 4 4 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 4 56 37 19 9 28 392 273 82 合计(7门)4* 10.005.0.7 护理理论与实践 4 2周2*

10.006.0.1 中医诊法技能训练 2 28 28 小

2* 10.007.0.1 人文社会实践 2 28 28 学 2 10.004.0.1 中医信息检索* 2 28 28 *期 1.5* 10.025.0.1 医患沟通技能训练* 1.5 实 4*

10.009.0.1 中内实践

(一)4 2周 践

4* 2周 10.008.0.8 社区预防医学理论与实践 1.5 21 10.025.0.2 临床技能实训* 1.5 21 * 11 10.009.0.8 中西医内科综合实践 11 *6周 1 10.010.0.5 方剂学临床应用考试 1 * 8 33 9.5 15.5 合计 48 科室轮转 48 2 10.002.0.2 岗前培训 2 毕 2 10.304.0.1 基础理论考试 2 业 1 10.302.0.3 技能考试 1 实 1 10.301.0.3 病例程序考试 1习1 10.303.0.4 综述 1 3 10.310.0.8 中医经典与临床 3 58 合计 58

注:

1、学分分配左上角者为第一学期开设,右下角者为第二学期开设,“*”者为第三学期选课周开设。

2、英语、日语需选定一个语种并完成相关教学要求。

3、通识选修课程中课程的具体名称与代码每年予以公布。通识选修课程人文与社会模块包含艺术类课程。各 学 年 计 划 学 分 各学年学分分配 应修 分配 课 程分类 门数 学分 总学时 学分 比例 一 二 三 四 五 通识必修课程 10 29.5 455 29.5 19 9 1.5 通 4 思想与政治 识 8 人文与社会 教 19.9% 6 自然与科技 育 通识选修课程 40 10 文化传承与发展 课 5 人生与价值观 程 7 外语与跨文化交流 必

27.5 38 3 4 72.5 1015 专业基础课 14 修 135.5 38.7 % 专 业 课 45 18 13 63 893 课 6 6 6 体 育 课 5 18 实 2 军事理论与军训 2 2 践 111 31.7% 8 9.5 15.5 小学期实践 33 课 毕业实习58 58 限 14 专业基础课 686 15 48.5 选 29 9.7% 15 专 业 课 392 7 28 课 5 5 任选课 毕业总学分350

第五篇: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宣传片解说词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宣传片解说词 电视专题片

高歌奋进踏新程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

建设纪实

引子

在百舸争流的湘江西岸,在层林尽染的麓山南坡,在优雅宽阔的湖南中医药大学校园里,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建设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在中国中医药发展进程中闪烁着光芒。

率先发展

早在1993年,湖南中医药大学就开全国中西医结合教育之先河,筹办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1994年经湖南省教委批准,设立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正式定名为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制5年。现有教师83人,在校学生1439人。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懈的探索,不断的实践,使湖南中医药大学的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建设成果斐然。

以中医基础加西医基础和中西医结合临床为主体的“两个基础、一个临床”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中西医结合本科人才培养的办学特色,并在全国20余所院校推广应用。

该专业在2002年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学科,2003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点,2007年被批准为中西医结合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8年成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09年成为国家级第五批特色专业建设点,中西医结合临床课程教学团队成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00

3年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单位。

汇聚精英

为了适应特色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的要求,本专业采取人才引进与教师外聘相结合、学历教育与岗位培训相结合的措施,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

高学历、高职称、年轻化,是该专业教师队伍的显著特点。现有教授30名、副教授30名、讲师21名,其中博士23名、硕士48名。

专业负责人何清湖教授,是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湖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他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外科临床、中西医结合教育及其研究,具有较丰富的中西医结合教学研究和管理经验,在中西医结合教育、中西医结合男科学、中医文献研究等领域具有较大的学术影响力。

中西医结合学院为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还制定了教师培养计划,帮助年青教师充实专业知识,优化知识结构。

夯实基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近五年来,学校投入1000余万元用于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教学条件建设。

目前,学校可供该专业教学的实验室面积近60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200名学生进行实验,能满足基础课程实验教学、临床技能训练的需要。中西医结合学院自有实验室3个,面积近10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1675万元,实验课开出率100%。

为确保临床教学质量,学校确定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附属第二中西医结合医院等4所医院为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共

有病床1980张。另外还在江门五邑中医院、深圳南山人民医院等6所医院开辟了实践基地。

学校图书馆馆藏中西医结合专业图书资料约20万册,学院拥有本专业图书文献约10万册,为专业教学和科研提供了保障。

规范管理

中西医结合是一个新兴学科,湖南中医药大学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和完善,在规章制度、师资队伍、临床教学基地、课程教材体系、教学研究、学生科技创新等方面建立了整套的规范,保障了专业建设的顺利进行。

学校成立了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建设委员会,在学校的统一管理下,实行大学——专业委员会——院系三级专业管理体系,设置相应的管理和教学机构;制定了适应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计划、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践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经常举办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等,加强教学督导与质量监控。

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积极组织第二课堂活动,举办“中西论坛”50多期,支持、鼓励学生更多地参与社会实践、临床医疗、科技活动等。近几年来,该专业学生在全国和湖南省大学生科技竞赛中均取得了良好成绩。

科研挺进

凭借多年来的努力,该专业的科研工作卓有成效。

该专业通过教学教改课题申报与实施,加强了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研究与探索,近五年来获教研项目共17项,其中国家课题1项,部省级课题3项;获湖南省教学成果奖6项;主编(副主编)学术专著136部,教材18部;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教育教改论文17篇。

该专业围绕中西医结合生殖系统疾病研究、中西医结合教育体系研究和实践等四个主要研究方向,开展相关科研工作。近五年来共承担科研项目87项,其中国家级20项,部省级32项;获得科研经费999.5万元;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13篇;获部省级科学奖励二等奖6项、三等奖2项。该专业的分子病理实验室已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科研实验室。

效益显著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建立与发展,实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学校作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对全国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我国第1版中西医结合专业行业首批16本规划教材中,该校主编5本、副主编9本;由何清湖教授为策划人与总协调的中西医结合基础规划教材编纂出版也已完成。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开办,缓解了中西医结合人才青黄不接的矛盾。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已有13届共1764名学生毕业,总就业率达95%以上,考研录取率达25%,该专业已成为湖南省的“热门专业”。其他形式和层次的办学也随之带动,陆续开办了全日制自考、二级学院本科、成人本科教育及专升本等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

奋力扬帆

好风凭借力 扬帆正有时。

湖南中医药大学进一步明确了以“为社会培养一批社会急需的高素质中西医结合实用性人才”的目标,继续实行“两个基础、一个临

床”的培养模式,完善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当好全国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排头兵”。

福建中医学院成人教育学院20O3级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讲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