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北大
编辑:空山新雨 识别码:23-723828 1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9-30 16:05:25 来源:网络

第一篇:北大

北大、浙大、北交大校长履新后迎来第一批毕业生

大学新校长 毕业季吐心声

王恩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院士。2013年3月22日起,担任北京大学校长 时间:2013年7月10日

地点:2013年研究生毕业典礼

秉持奋进、坚持、奉献三品质 今天,同学们即将告别母校,迈上人生新的征程。看到身着毕业礼服、信心满满的你们,我也感到非常荣耀和自豪。

对于今年毕业的研究生,我总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四年前我曾担任研究生院院长,和同学们接触很多,知道大家都很出色、很活跃,也很辛苦、很坚定。我知道,你们常为了得到更准确的实验数据而通宵达旦,也曾为完成浩大的学位论文而闭关静思;我也知道,你们不只是爱学习、会读书的“研究僧”,你们也热爱生活,不仅在“五四”体育场奋勇争先,在“十佳歌手”的舞台一展歌喉,也会时不时游走于各大购物网站秒杀淘宝,还不顾H7N9禽流感的风险排队去买康博斯的鸡腿饭;我还知道,你们不仅在未名BBS上或潜水、或灌水,每日关注微博、微信的好友动态,也时时关心母校点点滴滴的发展,常给校长信箱写信建言献策。在燕园生活的尾声,你们通过了学位论文最为苛刻的考验,也经历了今年就业市场最为严峻的挑战。湖山为铭,燕园是证。这些为大家所共同拥有的青春记忆,必将随着未来岁月的风雨洗礼而更加清晰、更加深刻。

在这里,我先和大家分享三个故事。第一个故事叫“奋进”

在1987年的今天,有一位你们的师兄,主动放弃了留在中央机关工作的机会,选择到湖南的一个贫困县扎根。他就是北大建国以来第一位村官吴奇修。在北大学习期间,吴奇修跟着老师到各地开展农村经济调查。作为一名在农村长大的孩子,他被沿海地区和贫困地区发展的巨大差距深深触动了。他说:“经济学是经世致用之学,我们学了这些知识后,能不能为这些最需要得到帮助的农民做些什么呢?”

吴奇修回到基层工作后,一些猜疑和非议随之而来。有人说,是不是成绩不好,被发配回来了?还有人说,是不是读书读傻了?吴奇修既不争辩,也不解释,踏踏实实埋头苦干。他一直在农村扶贫帮困,后来又到偏僻闭塞的南部山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他团结带领村民艰苦创业,在7年时间里使贫困落后的小山村变成了全省小康示范村、全国文明村。

在北大,像吴奇修这样的校友还有很多。我建议大家读读他们的事迹,从中可以感触到一代代北大人青春奋进的时代脉搏。今年,北大又有330位博士和硕士毕业生选择到西部和基层建功立业。学校对此十分欣慰。在未来的日子里,母校会一直关注大家、支持大家、帮助大家!只有奋进的青春,只有沉潜到深处的青春,才能经得起时间的淬炼,最终放出夺目的光芒!

第二个故事叫“坚持”

前不久,在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联合举办的2013年度“数学发展前沿”研讨会上,一位默默无闻20多年的北大校友引起了国际数学界的高度关注。他,就是北大数学系1978级校友张益唐。怀着破解尖端难题的梦想,他在博士论文中探讨了代数几何领域最难攻破的“雅可比猜想”。为此,他耗费了多年心血,却因博士论文未能发表,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他一度做过临时会计、餐馆帮手和送外卖的服务员,后来在北大校友的帮助下,在一所大学谋得一份非固定编制的助教工作。

在现实社会中,张益唐校友的境况在一般人看来无疑是失败的,甚至是潦倒的。但他 1 自己却从不以为意,在为生计奔波劳碌的同时,依然执着地思考那个让他着迷的数学问题。如今,张益唐因为对解决“孪生素数猜想”这一世纪难题做出了突破性贡献而一举成名,但他的内心仍如过去一样淡定。他说:“我的心很平静。我不大关心金钱和荣誉,我喜欢静下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和张益唐一样,俞敏洪(微博)、李彦宏等众多优秀校友都在历经创业艰辛之后开辟了崭新的天地。在未来追逐梦想的人生道路上,同学们可能会遇到很多未曾想到的困难,遭遇很多无法预料的羁绊,甚至忍受很多难以忍受的痛苦。怎么办?想想张益唐校友的故事。要淡定,要坚持。就如《中国合伙人》里面所说,“梦想是什么?梦想就是一种让你感到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只有坚定梦想,才能坦然面对甚至懂得享受你所遇到的艰难困苦。

第三个故事是“奉献”

上世纪60年代,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先后研制成功。举国振奋,举世震惊。这一伟大成就的取得离不开我们的校友、“两弹元勋”邓稼先十余年如一日的坚守和辛劳。在人迹罕至的西北边陲从事如此艰苦卓绝的事业,那真有一种壮士一去不复还的悲壮。我时常在想,是什么支撑着邓稼先度过了一场又一场风沙呼啸、见证了一次又一次生离死别,突破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从回忆邓稼先的文章中,我读到了一个细节:在一次地下试验前的检测中,某个关键的信号突然测不到了,危险性极大。人们纷纷劝邓稼先回去,但他严肃地拒绝道:“不,这里就是战场,我不能走!”

往往在千钧一发的时刻,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品格。邓稼先这种大无畏的精神背后,饱含着一代科学大家的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之后,邓稼先的挚友杨振宁先生在纪念他的文章里动情地写下这样一段话:“邓稼先的一生是有方向、有意识地前进的。没有彷徨,没有矛盾。如果他再次选择人生的话,仍会走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能这样估价自己一生的人不多,我们应为稼先庆幸!”

想想邓稼先,想想无数舍弃“小我”而换来“大我”的北大先贤!人生在世,不要问自己从这个世界带走了什么,而要问自己给这个世界带来了什么。“奉献”的人生,远比“拥有”的人生更广阔、更精彩!

奋进、坚持、奉献,这既是人生的三个阶段,也是人生的三重境界。只有激情奋进的青春,只有坚持不懈的青春,只有无私奉献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回忆。

同学们,母校的梦想、老师们的梦想,是为国家和民族培育最优秀的人才。期待着北大的学子,能以更加博大的胸怀和包容的精神,成为伟大时代宏伟事业的缔造者和推动者!

临行之际,作为校长,我想把自己很喜欢的三句话送给大家,作为毕业的礼物。第一句“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林则徐语)

人生如登山,如远航。跋山涉水,极限莫过于登顶珠穆朗玛和完成环球航行。就在过去一年,我校黄怒波校友继2010年、2011年两次登顶珠峰后,第三次问鼎世界之巅;而我们另一位校友郭川历经海上近138天、超过21600海里的艰苦航行,创造了40英尺级帆船单人不间断环球航行的世界纪录。

在生活中,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完成如此壮举,但我想,每个人心中都应该拥有属于自己的巅峰和彼岸。攀登与航行的意义,不在于前进的速度,而在于旅途之中排除万难,持之以恒,不断战胜精神世界和体力极限的一次次自我超越。第二句“高怀见物理,和气得天真” 这十个字,是两年前这个季节2011届物理学院本科毕业生送给我他们时任院长的礼物。同学们告诉我,他们费了好大的心思想给我一份礼物作为留念。他们想象我的样子,就写下了这句话。实在不敢当。但我确实非常喜欢,一直把它挂在办公室里。这短短两句话,何尝不是我们为人处世的参照?只有虚怀若谷、凝神静思,才能洞察事物的真理;只有心平气和、2 淡泊明志,才能领悟天地的精髓。走出校园,同学们将面临一个复杂的社会,梦想的“丰满”往往一时敌不过现实的“骨感”。棱角也许会被磨平,梦想也许会遇到羁绊,但学生时代的朝气、淳朴、率真千万不能丢弃。希望大家宠辱不惊,百折不挠,不计较一时的得失,“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最后一句是《道德经》里的一句话“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可能都会有不同的梦想。你们可能梦想着能有一个好offer,能早一点发一篇核心期刊文章,能遇到一个心爱的伴侣,或者能在北京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买上一套房。有这样的想法很正常。人的一生,既要有宏大追求,也要有细微事务,再伟大的人,也要过日子。不扫一屋者,何以扫天下?作为校长,我现在每天仍然提醒自己想些小事,最好做一两件具体的事,这样的一天我才会感到踏实。我坚信一个大家都知道的道理:积小成大,积少成多。

但同时,我们也要牢记生命中还有一些更重要的东西对于民族国家的责任,对于天下道义的担当。请大家记住总书记回信中引用的那句欧阳修的名言,“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要将志向放得更高一些,眼光放得更远一些,将个人的梦想融入团队、集体乃至国家的梦想;同时,也要将步子迈得更稳一些,基础打得更扎实一些,在一点一滴的努力和进步中,日积月累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我知道,典礼结束后,同学们还会到校园的各个景点拍照留念。今天,我想为你们推荐一个地方就在法学院凯原楼西侧的石板路上,镶嵌着7块印有足迹的铜砖。这是法律系77级校友为纪念他们入学30周年而给母校留下的足迹。在这串足迹旁边的石碑上,刻着这样一句话:“走了很长的路走到这里,又走了很长的路走到今天;我们在这里重新集结,吹响号角,走向明天。”

亲爱的同学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将以北京大学博士、硕士毕业生的身份,开启人生新的旅程。

林建华:2013年6月26日任浙江大学校长,研究领域为无机固体化学和无机材料化学。时间:2013年6月29日

地点:浙大2013届学生毕业典礼 修好学业、事业、家庭三门课 亲爱的同学们:

六月烟雨下江南,栀子花开到荼蘼,大家从此迈出校门。明天,无论你走在异域求学的路上,还是踏上事业的旅程,母校都祝福你,健康快乐、鹏程万里!

同学们,在今天这个重要的时刻,我想与大家分享校门内外的感受,只愿今后你们青春的梦想能更高地飞扬!

走出校门,你会发现学习远未结束,而是刚刚开始。我们将终尽一生的光阴和心血,修读学业、事业、家庭这三门必修课。

校门内我们讲人才培养,校门外更看重人格养成;校门内我们重视专业,校门外更需要通才;校门内我们追求真理,校门外更重视伦理;校门内我们强调精英教育,校门外还需要有平民意识;校门内你在逻辑中寻找答案,校门外你将在忙乱中寻找问题;校门内你在课程中学习将来如何大有作为,校门外你将在碰撞中领略什么是君子有所不为;校门内你在熟悉中学习表达,校门外你将在陌生中学习倾听;校门内你在精准中学习公平,校门外你将在宽容中学习吃亏;校门内你的成绩离不开细致,校门外你的成就需要格局。

同学们,在社会这所更大的学校中践行青春的梦想,你需要训练自己的智慧。人生的智慧有三个层次:底层是学习和接受知识的能力,所谓知道;中间层是掌握物尽其用的做事能力,所谓做到;最高层是悟透自己和别人想要什么的能力,所谓悟道。很多人学了一辈子,只把时间精力花在了最底层。在每一天忙碌过后,如果你想把世界看得更真切,你就要常常训练自己,把目光从热闹处移开,把身体从喧嚣中移开,放目光更长远,让心灵更宁静,因为,选择做正确的事远胜于只会把事情做对!

明天走出校门,稚嫩终将远去,我们期待身边的亲友感受到成熟,而成熟首先意味着责任。对家庭尽责,因为你曾许下承诺,给他们幸福;对同事尽责,因为彼此相依才有机会实现梦想,要学会关爱和支持,浇灌信赖之花。在将要担当起的诸多责任中,最需要的是对自己负责。在这个充满碰撞的时代,意志容易被怀疑摧毁,利益与道德饱受纠结,爱与尊重变得更加艰难,彼此的真诚和相拥,却从没有像当下这样如此稀缺,而焦虑已经成为城市中的流行病。

傅雷先生在翻译《约翰·克利斯朵夫》时曾写下献辞:“真正的光明绝不是永无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真正英雄绝不是永无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成熟就是“在你要战胜外来之敌前,先要战胜你内在的敌人”。同学们,流淌着“求是”血脉的我们,一定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我们以此为家国负责,因为我们今天所做的事情,都可能正在改变历史的进程。人生岂能尽善尽美,但求问心无愧。

走出校门,在寻找自己未来事业的过程中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最为重要。人生贵在坚持,赢在心态。如果你有兴趣,其实不必为起点的高低而过多忧虑。达尔文说:“存活下来的物种,不是那些最强壮的种群,也不是那些智力最高的种群,而是那些对变化做出最积极反应的物种。”兴趣是激发每个人积极反应最持久的内在因素。当有兴趣在时,你的内心会视困难为挑战,你会主动探索,你会自我驱动,你会不自觉地快马加鞭。

今天,我很荣幸站在这里,第一次以校长身份,向你们致以由衷的祝贺与祝福。相识之日却是分别之时,求是园满满的离愁别绪,也有我的一丝淡淡遗憾情怀。庆幸的是我们拥有共同的荣耀,此生,浙大血脉已将你我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岁月渐行渐远,记忆却从此变得鲜活,你们青春自信的生命如此灿烂,求是创新的血脉永远澎湃着浙大人的心海,让我们坚信未来!

宁 滨: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学科博士生导师,2013年4月起再次出任北京交通大学(微博)校长。

时间:2013年7月5日

地点:2013届本科生毕业典礼 心怀个人、交大、国家三梦想 亲爱的毕业生同学们:

今天,将会成为你们生命中一个难忘的日子。对于学校来讲,每年的这个时节,校园里总是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处处洋溢着青春的热情。近一个月来,一场场精彩的毕业晚会,构成爱与欢乐的盛宴;一群群身着学位服、班服拍照的同学,挥洒着年轻人独有的浪漫;一篇篇知行帖子,装满了同学们对母校的无限眷恋、对师长的深切情谊、对同窗的纯真友谊。有别离,有伤感,更有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

我时时因这些所见所闻而心生羡慕与感动,在你们的身上,我感受到了青春的活力,更感受到了同学们在伟大时代里将要放飞理想的激情与对成就事业的渴望。

四年前,你们带着梦想走进交大,成为红果园的新主人;今天,你们即将带着自信与期待告别母校,踏上新的征程。四年来,我们共同见证了祖国的强盛与发展,目睹了母校的变化与进步。“辽宁舰”的远航、蛟龙的深潜、天宫“神十”的太空遨游、天河二号的登顶,让我们为祖国的发展而骄傲和自豪。母校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目标的确定、国家首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成功入选,平谷新区建设序幕的拉开、学生活动服务中心的投入使用,都使我们对母校的进步和美好远景而倍感欣慰。

四年来,交大校园留下了你们刻苦学习的身影、年轻矫健的步伐。你们在这里收获了 4 知识、收获了友情、收获了爱情,更收获了成熟与自信,为明天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为你们感到骄傲!

此时此刻,我和大家谈谈我对“梦”的理解与思考。首先,要“心中有梦”。有梦想才有目标,有希冀才会有奋斗。当前,社会各界谈论最多的一个词,非“中国梦”莫属。“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也是每一位青年学子的梦。青年人有没有梦想,有没有梦想引导行动,从某种意义上决定了国家的前途乃至世界的格局。你们作为一代知识精英,一定要“心中有梦”、敢于担当。梦就是理想,就是奋斗的目标。在人生的每一个关键时刻,每一个新的起点,我们更要认真思考,反复盘问自己“梦在何处,路在何方”。

只有“心中有梦”,才能规划好自己的人生,才能在生活的航程中不迷失方向、不放纵自己、不碌碌无为;只有“心中有梦”,才能抓住机遇,勇敢地面对一切挑战,不畏艰难、不怕挫折、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其次,要“梦系祖国”。“中国梦”是具体的,“心中有梦”以后,你还应该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己梦想的内涵。这其中个人的志趣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的梦想要与祖国的发展乃至人类的命运相结合。我们要秉承中华民族始终保有的“家国天下”情怀,梦系祖国、梦系人类命运,才能迸发出超越个体的巨大力量。

国家的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刻:经济结构调整、创新驱动战略实施、政治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你应该对此有思考、有行动、有贡献。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着一系列严峻考验:气候变暖、能源危机、粮食安全、第三次工业革命、新一轮科技革命。对此,你能做的是什么?作为新一代的中国青年,应该有所作为。当你为就业而困惑时,你可曾想过,国家发展过程中,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有那么多事情需要做,却没有人做或做不好?为什么又有那么多人无事可做?同学们,面对着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面对着日益加重的雾霾现象,你可曾少一点儿抱怨,多想想自身的责任,能否从自身做起,践行低碳生活理念,绿色出行?希望你们能把个人优势和志趣与祖国发展、人类命运结合起来,让梦想更加充实,更有价值。

最后,要“为梦而搏”。当你确立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就要为梦想而脚踏实地地艰苦奋斗、努力拼搏。这个过程是漫长的、艰难的、具体的。特别是当前,社会上的“浮躁”和“功利”现象比较严重,更是对我们的一种考验。你们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会遇到诸多的不适应和挑战。社会这个舞台更大,情形更加复杂、困难更多,而且,社会对青年人的宽容性远不如学校。希望你们遇到任何困难都不要气馁,不要放弃自己的理想,而要坚定地前行、不断地攻坚克难,使梦想成真!

不要看到希望才去坚持、去努力,因为只有坚持下去,才会看到希望,才会梦想成真!成功的背后往往是辛勤的汗水和苦涩的泪水。在奋斗中,要能抵得住诱惑、守得住底线。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一举成名”和“一夜暴富”,都是不靠谱的神话。要想做大事,先要做小事。把小事做好,才能成大事。要善于沟通、善于合作。

同学们,个人有梦,国家有梦,交大也有梦。作为交大的师生,我们的梦想是早日跻身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培养更多的精英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建设添砖加瓦。

今天,你们即将远行,你们寻梦、追梦、圆梦的人生旅程不会孤单,交大梦的实现少不了你们的身影,“中国梦”的实现将融入你们的贡献。梦想就在前方,母校、同学、亲友和师长都在默默地关注你们,为你们祝福,期待着你们用坚持不懈的努力去追梦、用智慧和汗水去圆梦。

(文章源自相关大学官网,标题为编者所加)(北京青年报)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分享到:

第二篇:北大

北京大学2009年本科生“学术希望之星”策划书

一、活动意义

百年北大,学术为先。在五四运动九十周年纪念即将到来之际,为了献礼伟大祖国诞辰六十周年,弘扬北京大学优良的学术传统,鼓励同学们发扬在学术和科研领域勇于攀登、不断进取的精神的宗旨,北京大学学生会将于2009年春季学期举办北京大学本科生“学术希望之星”评选活动,评选出十五名“学术希望之星”,成为北京大学具有卓越研究能力的本科生的杰出代表。

二、活动组织机构

北京大学本科生“学术希望之星”评选活动,是在北京大学教务部和共青团北京大学委员会(学生课外活动指导中心)共同指导下,由北京大学学生会主办的活动。

指导单位:北京大学教务部

共青团北京大学委员会(学生课外活动指导中心)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学生会 支持单位: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

三、活动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本届北京大学本科生“学术希望之星”评选活动将本着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由北京大学学生会主办、北京大学医学部学生会协办。第二条 本次评选活动共分为文科、理科、医学三组,共产生十五名“学术希望之星”。其中文科、理科组分别六名,医学组名。第三条 本次活动中文科、理科两组的评选在北京大学本部进行,医学组的评选在北京大学医学部进行。医学组评选参照本部评选办法,由医学部学生会在医学部团委的指导下具体负责执行,医学组初评及终评均在医学部进行。

第二章 资格和报名

第四条 资格

北京大学本科生“学术希望之星”的参选者,必须为北京大学注册在籍的全日制在读本科生(见具体要求4),并凭借本科在读阶段的研究成果和发表作品参加“学术希望之星”评选。

(一)参选者应满足以下具体要求: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品行端正,能以大学生行为准则严格要求自己;

2、热心学术活动,善于独立思考,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对所属领域内的学术思想有自己的见解;

3、本专业学业成绩优良,无警告及以上处分;

4、注册在籍的全日制在读本科生包括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考古文博学院、经济学院、艺术学院、政府管理学院、法学院、外国语学院、历史学系、社会学系、马克思主义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元培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哲学系、光华管理学院、信息管理系、工学院、物理学院、数学科学学院、心理学系、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应用文理学院等27个院系及北京大学医学部2008年7月5日前仍在校就读的本科生。

(二)参选作品应符合下列要求:

1、思想内容积极进步,符合时代和社会主潮。

2、逻辑严密,符合正式论文写作格式和要求。

3、内容真实可信,不得抄袭舞弊,虚报谎报。引用材料必须详细清楚注明出处(包括材料所在页码,书名,作者,出版时间)。如出现任何抄袭舞弊、虚报谎报的情况,经组委会调查属实,组委会有权立即取消其参选资格,公布调查结果,并交由学校相关部门处理。

4、研究范围不限。若作品涉及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知识和研究方法,作者应在适当位置注明其主要研究的学科。

5、个人作品必须由辅导老师监督完成,在上交材料中应附辅导老师评语和意见,并由老师签名。

6、凡获“学术希望之星”奖项的研究成果和发表作品不可以再参加以后的各届“学术希望之星”评选,同一参赛者可以凭借其他成果或作品参加以后的“学术希望之星”评选。第五条 报名

本次评选活动的报名方式采取院系推荐与个人申报相结合的形式。

(一)院系推荐报名

每个院系可根据本院系情况推荐若干名参选者,人数不限。

院系推荐的参赛者须在2008年5月17日24:00前填写并发送电子版报名表至指定邮箱xueshustar@gmail.com报名,并于5月17日24:00前打印报名表、签字,经过院系团委审查并盖章,连同学术成果证明所需书面材料一并交至校学生会办公室。上报组委会前,院系推荐的参赛作品应由院系团委及学生会确保其真实性和原创性,在报名表相应位置填写推荐原因并加盖公章。报名以上交书面材料并收到回执为准。

(二)个人申请报名 以个人名义报名的参选者,须在2008年5月17日24:00前填写并发送电子版报名表至指定邮箱xueshustar@gmail.com报名,并于5月17日24:00前打印报名表并签名,连同学术成果证明所需书面材料一同交至北京大学学生会办公室(北京大学26楼)。

两种报名方式的书面材料受理时间为5月15日、16日、17日,每天下午2:00—5:00,过期不予补报。报名以上交书面材料并收到电子邮件回执为准。第六条 所要提交的材料包括: 申报表(填写完整)

学术成果的复印件(注明为何种索引收录及影响因子(SCI),或收录刊物的名称及级别)

录稿通知的复印件 发明制作的详细资料 获奖证书的复印件 所著的著作原版

第三章 评选委员会及监督委员会的组成

第七条 “学术希望之星”评选活动设评选委员会、研究生评审团和专家评审团三个评选机构。

第八条 本次大赛评选委员会由北京大学学生会组成并代为执行职责(医学组评委会由医学部学生会组成并代为执行职责,由大赛评委会及医学部团委监督),严格按照评分标准操作评选流程,并接受监督委员会全程监督。研究生评审团由评选委员会按照研究生评审团组成规则邀请相应领域的在校研究生组成,名单全校公示,接受监督委员会全程监督。专家评审团由评选委员会按照专家评审团组成规则邀请校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组成,名单全校公示,接受监督委员会全程监督。

第九条 评审团组成原则

(一)专家评审团组成原则

1、回避原则:本届参选者的导师或导师组成员,必须回避。

2、相关领域原则,根据“学术希望之星”参选者的研究领域,邀请专家组成评审团。

3、公示原则,专家评审团成员名单全校公示,接受监督。

4、专家评审团分人文社科、理工科、医科三组(其中医学组由医学部评委会邀请产生),每组专家人数不少于6人。

(二)研究生评审团组成原则

1、推荐原则:当专家评审团个别专家无法参与初评时,可由该专家推荐指定一名同领域研究生代替其参与初评。

2、回避原则:本届参选者的科研合作者或论文、著作的联合作者,必须回避。

3、公示原则,研究生评审团成员名单全校公示,接受监督。

4、研究生评审团分人文文科、理工科、医科三组(其中医学组由医学部专家推荐产生)。

第十条 评选监督委员会由北京大学学生会常代会组成并执行监督职责。

第四章 评奖标准及办法

第十一条 初评标准

(一)学术论文:

1、SCI收录的论文,(15+3×影响因子)分/篇,影响因子以2007年SCI期刊影响因子数据为准。

2、EI,ISTP,ISR,以及SSCI收录的论文分为三等(由评选委员会评定),一等30分/篇,二等23分/篇,三等15分/篇。外围论文或在其他国际核心刊物收录的论文也为分三等(由评选委员会评定),一等25分/篇,二等18分/篇,三等10分/篇。

3、在国内核心刊物收录的论文10分/篇,在一般刊物收录或收入学术性文集的论文5分/篇。

4、在国家级报刊的学术、科研、理论版收录的论文分为三等(由评选委员会评定)。一等10分/篇,二等8分/篇,三等5分/篇。

5、以上是参评者为第一作者的情况下的评分。若参评者非第一作者,且第一作者不是该参赛者的导师,则评分从80%开始按10%递减,即第二作者按80%记分,第三作者70%,以此类推。若第一作者为参赛者导师,则评分从90%起按10%递减记分,即第二作者按90%记分,第三作者按80%记分,以此类推。

(二)学术著作:

1、学术专著分为三等(由评选委员会及研究生评审团评定、专家评审团审定),一等30分/部,二等23分/部,三等15分/部。

2、古籍校注、中文编译分为三等(由评选委员会及研究生评审团评定、专家评审团审定)。一等15分/部,二等10分/部,三等5分/部。

3、以上是参评者为唯一作者的情况下的评分,如果是多人合编的情况,按照参评者的贡献度折算出相应的分值(由评选委员会及研究生评审团评定、专家评审团审定)。其余情况不算。

(三)科技发明,制作和论文等比赛获奖情况:

1、作为主要作者参加国际性比赛获奖的,一等奖30分/项,二等奖20分/项,三等奖15分/项,其余情况不算,以下类推。

2、作为主要作者参加全国性比赛(如挑战杯等)获奖的,一等奖20分/项,二等奖15分/项,三等奖10分/项。

2、省、市级比赛一等奖15分/项,二等奖10分/项,三等奖5分/项。

3、北京大学校级比赛一等奖10分/项,二等奖8分/项,三等奖5分/项。

(四)参与本科生科研基金项目:

1、参与本科生科研基金项目,并且结题材料通过教务部审查者,计10分/项。

2、多人共同参与本科生科研基金项目的,各人均计为10分/项。

(五)以上标准为原则性的,如遇到未列出的情况时以评选委员会的评定为准。以下情况不予计分,但在相同情况下优先考虑:

1、未被刊物收录的会议论文(ISTP收录文章除外)

2、书评、介绍性和综述性文章(ISR收录文章除外)

3、参与编写的教材类内容

4、非学术性的编著、校译作品

注:同一项学术成果获得多个奖项的,不参加重复计算,按以上标准中的最高分值记取。

第十二条 终评办法(一)“学术希望之星”评选分人文社科组、理工科组和医科组,经评选委员会、专家评审团及研究生评审团评定,人文社科组、理工科组分别从初评产生前十名进入终评,医科组从初评产生前六名进入终评。(二)评选办法

1、“学术希望之星”终评采取自我陈述和答辩形式,分为文科、理科、医学三场分别进行(其中,人文社科、理工科两场在校本部进行,医学组终评在医学部进行,医学部可根据其实际情况调整终评形式)。人文社科组和理工科组分别产生四名“学术希望之星”,医科组产生两名“学术希望之星”。

2、每位参选者提交一项参评成果,由专家评审团根据所提交成果,并综合考虑其它因素进行评选。

3、每位参选者在13分钟时间内完成答辩,其中对参评成果的自我陈述5分钟,对专家评审团的集中答辩8分钟。(医学组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三)终评评分办法

1、参选者的终评总得分由两部分相加组成:一部分为相应领域各位专家根据参选者自我陈述及答辩情况所打分的平均分,另一部分为初评分数。

2、具体评分标准及所占比例:

(1)规范性(20分):主要根据参选者的思维逻辑性、参选作品的学术规范性进行评定;

(2)创新性(30分):主要根据参选者的思维敏锐程度、观点独到程度进行评定;

(3)现实性(30分):主要根据参选作品选题和内容与现实是否接轨、是否着眼于现实问题的解决并具有一定可操作性进行评定;(4)临场表现(20分):主要根据参选者在自我陈述和答辩过程中的口才、思路、风度、应变能力进行评定;

(5)初评得分:参赛者初评得分的30%将计入终评总得分。

2、按照以上计算方法得出的总分即为参选者本次“学术希望之星”评选的最终成绩,每组参选者将按照最终成绩由高到低选出相应人数当选本组“学术希望之星”。

3、若出现分数持平的情况,则由专家评审团相应领域的专家小组讨论决定名次,或应专家要求进行二次陈述,直到决出本组全部“学术希望之星”。

第五章 公示

第十三条 本届评选活动公示内容及时间

1、评选委员会组成,时间:初评前公示一周

2、研究生评审团组成,时间:初评前公示一周

3、评选监督委员会组成,时间:初评前公示一周

4、初评结果,时间: 初评结束后公示一周

5、专家评审团组成,时间: 初评、终评前各公示一周

6、终评暨“学术希望之星”结果,时间:终评结束后公示一周 第十四条 公示办法

1、北京大学学生会网站;

2、北京大学三角地橱窗展板;(获奖者及其作品简介)

3、北大未名BBS学生会版公示。

第六章 授 奖

第十五条 举行北京大学本科生“学术希望之星”颁奖典礼,颁发获奖证书。第十六条 编辑和发行《北京大学本科生“学术希望之星”纪念册》,表彰获奖者的学术成果及贡献。

第十七条 制作展板陈列在三角地橱窗,介绍并表彰获奖者的学术成果及贡献。

第七章 获奖者权利和义务

第十八条 获奖者有获得证书、奖金以及相关荣誉的权利。

第十九条 获奖者有义务接受评选委员会安排,配合公示、宣传和颁奖典礼等事宜;获奖者有义务递交项目实施报告、感谢信、简历(含个人照片)和学术成果。

第八章 附 则

第二十条 本评奖实施细则由北京大学本科生“学术希望之星”评选委员会负责修订、解释。

第二十一条 本评奖最终解释权归北京大学学生会所有。第二十二条 本评奖实施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四、活动实施阶段

(一)宣传报名阶段(2009年4月30日——2009年5月17日)

(二)初评阶段(2009年5月17日——2009年5月24日)

(三)终评阶段(2009年5月25日——2009年6月1日)

北京大学学生会

2009年4月

第三篇:北大感悟

北大感悟

2008是中国非凡的一年,在神州大地上发生了百年一遇的1’10湖南雪灾;5’12震惊中外的汶川大地震;8’08精彩绝伦的北京奥运会;9’09损失惨重的世界金融危机;9’25鼓舞人心的神七飞天…..就在这年的8月30日,我来到了深圳西丽大学城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前身为北京大学深圳商学院)上“北京大**商管理总裁班”的课程,能来到北大上课,总算是圆了儿时的梦想(虽然不是北京本部),这个以前常常听到无数遍的名字,那可是中国千万学子孜孜以求的目标和梦想的地方,来到北大,亲身感受了北大“兼容并包”、“敢为人先”、“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的校风;领略了学院领导的风采:海闻院长的睿智和志向远大,先后提出了“培养中国未来商业领袖”、“争创世界一流商学院”等宏伟目标和口号;张永宏副院长饱览群书、博学多才、极力倡导终身学习;魏炜副院长顶尖独特的“商业模式设计”;樊纲博士对宏观经济走势精准判断等等。北大除了自身拥有顶尖和豪华师资外,还联合了世界顶级商学院管理教授和知名金融机构负责人、成功企业家和管理实战专家给我们上课,如在证券金融行业颇有威望的金岩石博士;金博士的经典名句是“经营预期,创造交易”;对中国和世界经济增长、宏观政策走向颇有研究的张平博士,他画出的宏观经济曲线图绝对值钱;与魏炜副院长在“重构商业模式”“魏朱合璧”的朱武祥博士,他俩的精髓是“商业模式就是构建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商业模式是企业战略的战略”等等。。。北大的老师授课是理论加案例相结合,课堂上老师和学生的互动比较多,学生的参与度越高,学习热情就高,学习效果更好,有些老师用同学的公司作为案例分析,诊断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心得:通过理论学习,她给了我一套系统的理论体系;通过案例教学,她给了我一条分析问题的思路。

我于2008年11月又报读了“金融证券与资本运营总裁083班”的课程;2009年11月报读了“未来领袖企业EMP班。”在学习过程中给我留下比较深刻的课程是在EMP班,陈桦教授执教的“管理实战模拟”沙盘演练,整个课程,所有同学全员参与,过程紧张刺激,充满悬念,结果很具有戏剧性;通过学习,获益良多,其中对我最有影响的关键词句是: “领导力就是影响力”;“做领导就是做选择”;“态度决定成败”; “一切的根源都是因我而发生”;“企业的成功不是个人的成功,而是组织的成功”; “成功企业首先提出愿景,二是定好战略,三是选好人才”等等。在学习的过程中,从同学的身上,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学到了同学成功的宝贵经验;来北大上课,除了学到公司管理和金融投资的知识外,最大的收获还是认识和结交了一班老师和同学,我们一起上课,一起讨论,一起吃饭,一起分享,已经成为好朋友,这份师生、同学、朋友的感情是一笔无价的财富。

2009年,世界金融危机还未消除,国际经济动荡不安,对中国及中国企业既是挑战更是机会,在此背景下,海闻院长提出了把北大汇丰商学院打造成“商界军校”,成为企业家终身学习的平台,为中国在二十一世纪的伟大复兴培养中国未来的商业领袖。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让我们努力学习!携手 共创!让我们伟大的中国屹立于世界之巅!

第四篇:北大校长

北大校长:鼓励学生多学些“没用”的东西

北大校长王恩哥看重“师资力量及专业设置”,他说,“好老师和好专业,对大学至关重要”。

在川大校长谢和平看来,每个人都有差异,教育就是要启发每个人的潜质和能力,一个好学校就是可以让每个人都成才的高校,读什么大学并不能决定一个人未来的高度,但却要为未来发展奠基,激发出潜能。

对于好大学,浙大校长林建华特别增加了“制度、评价体系”这个因素,因为“好的制度和评价体系是成就好大学的必要保障”。

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自写了“能培养好学生”、“最适合自己的”两个指标放在了前面,“就像医院把病人治好就是好医院一样,好大学也应该是能培养好学生的大学”,但好学生却绝不等于能找到工作,或能考高分的学生。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大学?昨日,由成都石室中学主办的“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大学—对话名校校长特别访谈”在石室中学文庙校区举行。北京大学校长王恩哥、浙江大学校长林建华、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等四所知名大学的校长齐聚石室中学,和师生们共同寻找答案

四位校长给好大学排指标

就业率、学生成绩都靠后

什么样的大学才是好大学?国际上对大学进行排位时,常用指标包括:科研成果和科研环境、知名度及榜单排名、师资力量及专业设置、学生成绩及社团活动、就业率、校风学风及文化底蕴等六项,而在4位大学校长心目中,这些指标又孰重孰轻?

昨日,4位校长先完成了一个特殊“作业”,对自己心目中的好大学进行描述,除了以上6个指标外,校长们还可自写指标,并对它们排序。虽然校长们对“好大学”的认识各有不同,但“就业率”、“学生成绩”似乎都是他们不那么看重的指标。

北京大学校长王恩哥的排序最为“老实”,6个指标中,他最看重“师资力量及专业设置”,他说,“好老师和好专业,对大学至关重要”。目前,北京大学正试点“小班课”,一个班仅15人,每个学生都能实现一对一的教学,课堂不是老师的一言堂,而是思维迸发的讨论场景,这对老师的素质和能力要求更高了。

相比起来,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的答案则更为简单,他只选择了4个项目,但却增加了“每位学生都可以优秀”这个要素,在他看来,每个人都有差异,而教育就是要启发每个人的潜质和能力,一个好的学校就是可以让每个人都成才的高校,读什么大学并不能决定一个人未来的高度,但却要为未来发展奠基,激发出潜能。

浙江大学校长林建华思考的时间最长,对于好大学,他特别增加了“制度、评价体系”这个因素,因为“好的制度和评价体系是成就好大学的必要保障”,而就业率的指标只是“良好的内部结构的外在呈现”,他把这一点放在了最后。

履新不久的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是4位校长中唯一一名60后,他并没有按常理出牌,他自写了“能培养好学生”、“最适合自己的”两个指标放在了前面,“就像医院把病人治好就是好医院一样,好大学也应该是能培养好学生的大学”,但好学生却绝不等于能找到工作,或能考高分的学生,因此,他也把就业率、学生成绩这两点排在了最后。

学生们眼中的好大学

调查100位学生

校风文化底蕴最重要

什么样的大学才是好大学?家长、学生们也各有看法。石室中学向校内100位学生和100位家长分别发放了问卷调查。同样是6个指标,家长、学生的答案却和校长们大相径庭。

综合100位学生的回答,排在前两位的分别是“校园学风和文化底蕴”、“师资力量、专业设置”,而综合家长们的答案,选择“师资力量、专业设置”以及“就业率”两项指标的最多。

“学生们很务虚,家长们很务实”,石室中学校长田间说,在如此复杂的需求下,建一所人人满意的好大学确实不易。但在他看来,大学的功能首先是育人,要培养一个正直、善良、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其次才是培养“人才”,他需有自由独立的思想、天马行空的创意、逆流而上的意志、推动社会进步的精神,有着蓬勃的生命力。

北大校长王恩哥接受成都商报专访:

在大学里多学些“没用”的东西

昨日,北京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恩哥在蓉参加了由成都石室中学主办的“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大学—对话名校校长特别访谈”,他是这次活动的主要访谈嘉宾之一。

在参加这次活动之前,针对北大校长的“北大梦”、他的教育理念等多个话题,王恩哥接受了成都商报记者的采访。

谈教育理念

致力综合素质培养

不希望培养技术精情商低的人

去年3月22日,王恩哥就任北大校长时讲话提到,每所大学都要有自己的梦想,作为北大校长的“北大梦”是什么呢?

王恩哥表示,做学校当然要做最好的学校,最好的学校没有标准,也不是说好的学校都是一个标准,但好的学校一定会不一样。“我希望,将来总会有这样一拨北大人,代表这个国家,对人类的文明传承进步,起到推动作用。”

身为北大校长,王恩哥有自己的教育理念。

他表示,北大会给学生们提供基本的通识教育。最近他听哲学系的主任说,哲学系的学生要学一年的计算机课程,有学生抱怨,他们学习文史哲,就是不想碰理科的东西,但在北大没有办法,得学习这方面的课程。反过来,北大许多学理科的学生,也要学习许多人文知识。这也是北大跟很多学校很不一样的地方。这样的全方位教育,对于学生们来说是很有益处的,北大的学生,从一个专业毕业后不一定从事该专业,这样的学生很多,比如物理学院的学生,比例大概80%,他们最后不一定从事物理专业,但他们依然在各个领域,都会有自己事业的发展。

王恩哥认为,人最重要的是综合素质,北大致力于追求培养这种综合素质人才。“至少是我个人的理念,不希望培养技术精专、情商低下的人。既要学有所长,又有很高情商,这样的人才会走得更远,发展更好。”

谈大学学习

不要只针对短暂目标

要更多学习感兴趣的事

去年5月,杨振宁和莫言在北大进行了一场科学与文学的精彩对话。王恩哥在一次给学生们的演讲中提到,当时他也在对话现场,很受启发。他认为科学和人文是从不同的角度更好地观察、发现和理解世界。他引用爱因斯坦的话说:“物理给我知识,艺术给我想象力,知识是有限的,而艺术所开拓的想象力是无限的。”

今年3月,王恩哥鼓励学生们“在大学里多学些‘没用’的东西”等话语在北大学子的微信圈热传。王恩哥笑着表示,这是在一次“学生茶座”上,他与学生们交流时说过的话。他解释说:“有用的是什么?就是有目的性的东西。比如你到食堂,你要拿碗和筷子,很清楚用它们做什么。而无用是相对的,一开始不知道有什么用,但也许将来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比如说物理学中的电子,最先发现它时,大家都觉得没什么用。但现在,电子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大学里,学生们学习不要只针对眼前的事、短暂的目标,而是要更多地学习自己喜欢、感兴趣的事。”

谈校友故事

北大对成功无固定标准

不是官大钱多就是成功

就任北大校长后,王恩哥在一些演讲、讲话和致辞中,多次提到两位校友的故事。通过这两位校友的故事,王恩哥希望向学子们、校友们,传递什么样的信息呢?

一位校友是北大元培学院2010届毕业生赵贇,他在完成两年全职支教,正计划投入新生活之际,不幸患上重病,贫寒的家庭因此陷入了困境。这引起了北大人的关注,全球北大校友都向赵贇伸出援手。

王恩哥告诉成都商报记者,这件事让他很感动,校友们对于赵贇的帮助完全是自发的,体现了仁爱之心。而北大学子爱国家、爱社会、爱学校、爱同学,这是北大悠久的历史传统。

另外一位校友,则是前段时间以卓越的科研成就,引起全球学者关注的张益唐。张益唐为破解世纪难题“孪生素数猜想”作出里程碑式贡献。1978年,作为恢复高考后北大数学系录取的第一批学生,张益唐进入北大。在北大,他打下了坚实的数学基础,奠定了对数论研究的浓厚兴趣。但在此后几十年里,张益唐经历了旁人难以想象的困厄与磨难。他将代数几何领域最难攻破的“雅可比猜想”作为博士论文方向,为此耗费多年心血,却因论文成果未能发表而难以就业。他做过临时会计、餐馆帮手和送外卖的服务员,最终在北大校友的帮助下,在一所大学中谋取了一个助教工作。

对此,王恩哥的解读是:这也许是北大培养人独到的地方。对于一个人的成功,没有什么固定统一的标准,不是挣钱多、当官大,才是成功,北大不会给出这样的标准。像张益唐就是一个很优秀的人,他多才多艺,文学艺术修养非常高,而且他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并且坚定自己的信念,即使是在餐馆送外卖,也从未放弃对学术的挚爱和对梦想的追求,而且坚信自己所做的事是有意义的。

谈来蓉目的 希望能和年轻人

更多一些交流接触

2006年,北大重开“平民学校”,北大的食堂师傅、保安、楼长等,都有了在北大学习的机会。北大校园里先后有500余名保安考取了大专或本科学历。

王恩哥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北大校门愿为所有优秀的学生、人才敞开,今年,北大又加入了edX项目,即将最优秀的课程放在网络上,让更多有志于学习的人,都能平等而自由地享受北大丰富的学术资源。

王恩哥很少接受媒体采访,为什么这次会到成都,参加石室中学的活动并接受媒体采访?

对此,王恩哥表示,他主要是冲着中学而来。“我对自己有一个要求,就是时间再忙,也要争取每年走访全国各地的某一所中学,主要是为了能更多地跟年轻人见见面、更多一些交流接触。如果交流中能给中学生们一些思考和帮助,大家也算是交了朋友吧。”(成都商报记者 饶颖 摄影记者 鲍泰良)

名校校长答热点

【关于招生】

自主招生还是看成绩,偏才、怪才难以打通求学路?

校长回应:北大成立“考试研究院”,专门研究如何选才;川大启动“双特生”计划,破格录取特长生

几年来,石室中学都是北大校长实名推荐制和清华领军计划的试点学校,可在该校校长田间的记忆里,每年他推荐上北大清华的人“实际都是本就能考上清华、北大的人”,真正的偏才、怪才却难以通过自主招生进入大学。

为什么中学校长不能用这些推荐名额推荐偏才、怪才?田间说,为了保证公平,大学也会为中学的推荐设限,“如果连续几年推荐的学生高考本就考不上,大学可能取消中学的推荐资格”。中学只好选成绩好的学生推荐。

对于自主招生问题,校长们如此回应—

北大校长王恩哥说,北大招生是多样化考察学生,有很多渠道,但高考仍是目前招生相对公平公正的方式。去年,北大成立了“考试研究院”,就是希望在一个新的情况下,思考如何选择适合北大的学生。

谢和平则给出了川大的自主招生模式,2007年,川大启动了“双特生”计划,对于有特长的学生可以破格录取。而这种特长的判定就是通过面试。该校自主招生的笔试成绩占4成左右,面试成绩则占6成,如果学生足够优秀,有特别的潜质,面试成绩会很高,足以保证他们进入大学。针对校内学生,如果表现出某方面特长,学校也会配以导师,助他成长。他认为,这样的制度设计,还是能确保招到并培养好特殊人才的。

浙大目前实施的是“三位一体”的招生模式,即:“会考+高考+平时成绩”的综合招生模式。林建华说,未来的中国急需一批具有创新力的人才,而这样的人才从大学开始培养已经晚了,改革高考制度,更重要的是传导到中小学,改变目前的应试教育状态,让孩子们能从小在自由的环境中成长。

徐飞说,一个时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之所以伟大,是它提供了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可能性,而不是千军万马去挤独木桥。具体到西南交大,就是“以人为本”,考核的环节能省则省,获得了省级一些奖项的就能免笔试,直接进入面试环节,而面试环节则全程录像,保证绝对公平。

北大在京招生比例超过四川,如何实现教育公平?

校长回应:去年北大有10%学生来自边远山区

说到教育公平,石室中学一位女生站起来向王恩哥发问,“北大在北京的招生分数和四川的差距太大了,怎么体现教育公平?您的孩子如果读北大,你能保证他和其他的学生享受同样的待遇吗?”

王恩哥笑着说,“我进入北大时,孩子已从北大毕业,我不知道孩子是否在学校得到了照顾,但我感觉我的孩子还是成长得很好的”。

针对北大招生的问题,他直言,教育公平是北大追求的,在国外,即使哈佛、剑桥等名校招收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孩子的比例也不高。但根据北大的统计,去年该校有10%的学生来自边远山区,“这个比例已经非常高”。

【关于应试教育】

中学生压力太大,如何破解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的应试教育困局?

校长回应:应改革考试模式,着力培养孩子情商

前段时间,衡水中学“超级高考工厂”的教学模式引发全国质疑。对于应试教育,校长们也有诸多感受。

谢和平说,中国的孩子们从幼儿园开始,记忆功能不断被开发,但想象功能开发却不够。这和考试模式有关,孩子们的考题中大多有准确答案,而真正好的模式应该是大多没有准确答案。他很看好未来中国的教育改革,认为随着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一定会传导到中小学,改变目前的应试模式。

林建华说,决定一个人成功的主要因素不是智商而是情商,情商是我们的教育最应该关注的。通过考题,这些可学不来。

“人生不是短跑,而是一场马拉松。”徐飞说,情商的高低才是决定最后胜出的关键,包括:良好的自我情绪控制能力、坚韧的毅力以及强大的自我激励能力。在目前的招生考试制度下,考生们应学会调整情绪,培养情商。

【关于出国热】

国内高校如何应对出国热?

校长回应:现在很多学生已争着回国,更多的机会在中国

近年来,出国热愈发高涨。国内高校如何应对留学热?

对此,王恩哥说,在他回国那个年代,留学生确实是生怕回国,但现在,很多学生一毕业就急着回国,“回去晚了就没机会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更多的机会在中国。对于留学热,他觉得那是不同学生的不同选择,对于北大的教育,他很有自信,“即使国际上排前10位的高校,也有很多北大学子在那里任教授”。

“我们尊重每个家长的自由选择,但同时我们也有自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留在国内”,徐飞也表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大学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现在是中国家长们选择最丰富的时代,但有识之士会看好中国。

【关于创富】

毕业创富,如何培养富翁不培养土豪?

校长回应:要让学生有社会责任感,这样的富才有高贵的灵魂

新尚集团董事长唐立新是石室校友,这些年来,他通过设立奖学金、直接捐款等方式,在多所学校捐资助学,有四川“首善”之称。昨日,在论坛上,他也被师弟、师妹们问到了创富和社会责任的问题。唐立新说,学生时代的学习对他的成功至关重要,为此,他才会回归教育,帮助更多的孩子成才,这也是企业家的社会责任。

对于创富,王恩哥说,有统计表明,北大所有的校办企业产值占全国所有高校校办企业总价值的50%以上。很多人会惊叹,一般创富是理工科类院校的专长,为何这个创富榜上却是北大排第一?这体现了北大自由、创新的氛围。

徐飞说,富翁谁都想当,但如果只说钱,这无疑是把富这个词异化了,即使发财了也是个“土豪”,大学不仅应该培养学生的创富能力,更要让学生懂得享受精神财富,懂得社会责任,这样的富才有高贵的灵魂。(制图 王雪 成都商报记者 汪玲 摄影记者 鮑泰良)

第五篇:北大研修班

北京大学中学骨干教师综合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第一期)

学习小结

2013年6月13日至18日,我校组织了29名骨干教师赴北京大学,进行为期一周的“骨干教师综合能力提升”高级研修。

一、行程和学习内容 6月13日周四

上午6:30在深圳市第二高级中学集合,统一前往机场,乘坐航班 CZ3151(8:30-11: 35)前往北京。

下午参观北大校园,熟悉学习环境 6月14日周五

上午 9:00-12:00专题讲座:《大国战略与中国宪政改革》,授课人:包万超,地点:北大正大国际中心7-301 下午 14:30-17:30专题讲座:《个人礼仪及形象魅力塑造》,授课人:李兴国,地点:北大正大国际中心7-301 6月15日周六,全天自主调研,学员根据自身学习需要选择到相关单位调研 6月16日周日

上午 9:00-12:00专题讲座:《古代交友之道与现代人际交往》,授课人:程郁缀,地点:北大正大国际中心7-301 下午 14:30-17:30专题讲座:《当前中国的社会稳定与公共安全》,授课人:于建嵘,地点:北大正大国际中心7-301 6月17日周一

上午 9:00-12:00专题讲座:《走进音乐世界》,授课人:朱汉城,地点:清华大学蒙民伟楼

下午 14:30-17:30专题讲座:《社交媒介崛起背景下的危机管理与媒体应对》,授课人:邱锐,地点:北大理科五号楼 269教室

6月18日周二

上午 8:00-12:00参观考察:北京二中 下午 14:30-17:30专题讲座:《语言艺术与公共演讲能力》,授课人:辛青峰,地点:北大理科五号楼269教室

6月19日周三,返回深圳

二、心得体会

这次骨干教师综合能力提升研修,众多知名专家和日程非常紧张的课程,使大家觉得不虚此行!

这些天来,先后有七位知名专家学者讲课,包括通识课(主要是教育教学理论)和专业课,学员之间的交流课题研究,听课、评课和辨课等,很紧张、很辛苦、很充实、很快乐。

(一)、对基础教育有了新的认识

中国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知识体系”,强调的是“学会”,而国外很多国家的基础教育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质疑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能力体系”,强调的是“会学”。中国这种“知识导向性教育”教学模式,侧重于让学生学到更多更难的知识,忽略了“能力导向性目标”教学目标下所注重培养的兴趣、好奇心和探究能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持续学习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基础教育的定位应该是为将来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追求可持续去“异化”的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会学”而不仅是“学会”,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这与我们深圳二高的“用尊重的教育培养受尊重的人”的教育理念是一致的。

(二)、教师的专业发展 几位知名学者的讲座,论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内容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师质量、实施素质教育,而教师专业发展是实现以上目标的关键和前提;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精神,专业精神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内涵;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有良好的职业态度和高尚的职业精神;教师专业发展要通过对自己的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制定发展目标和规划以及具体的保障措施;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利于教师自我完善和人生价值的实现,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地位和社会地位,也是实现教育公平和实施素质教育的保证。因此,作为教师应该自觉的进行专业发展,为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教师是离幸福最近的职业”。因为教师面对的是天真活泼,灵动可爱的学生。教师幸福的表现在:一是满意,即对自己满意、对工作满意、对生活满意;二是享受,即享受生命,享受工作,享受生活。

(四)、教师的表现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因此教师本身也是隐性的课程资源。“幸福的教师才能教出幸福的学生”,因此教师的生存状态和对待学生的态度对学生造成的影响巨大。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成功的前提和关键,关系重于传授,心态重于知识,身教重于言教。

(五)、中国的社会环境过分注重人际关系,四书五经的儒家文化就是人际关系,谋人之术,教人如何做官,“学而优则仕”,因此,要想在中国做成事,必须首先学会与人搞好关系。由于中国文化的单一性和不够宽容,对于性格怪癖情商较低的人在中国就很难立足和发展。而“天才”不是“全才”,“天才”往往是一些除了他擅长和喜欢的方面有过人之处外,在其它方面往往有缺陷的人,由于其它方面的“熄火”,才能够让他们把更多的兴趣和精力集中在感兴趣事情上,他们是上帝造人时只开了一部分窗户的人。牛顿、爱迪生、乔布斯就是这样的人。而一个七情六欲兼备,兴趣爱好广泛的人很难成为真正的天才。西方文化对人的个性的宽容成就了牛顿等一批科学巨人和怪人。这就启示我们:做一个教师对学生不要狂妄和求全责备,要对学生的天赋和个性满怀敬畏之心和宽容仁爱之心,保护学生的天性、灵性、求知欲、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敢于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若如此,则是教育幸甚民族幸甚也!

(六)、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学习知识是一件苦差事和功利性的事,为了学习枯燥的知识要苦思冥想,为了学习要“头悬梁锥刺股”,有道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而学习的目的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田中粟”。显而易见,这种传统的观念对我们今天的教育的影响是消极的,成为我们当下的教育“挥之不去的梦魇”。令人痛心疾首!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是与生俱来的,热爱学习是孩子的天性,成功的教育就是保护学生的天性和灵性,让学生充满兴趣的学习。因此教师的使命首先是尊重生命,其次是呵护生命,然后是培育生命。

最后,参加研修的全体骨干教师,真心感谢学校领导给予这次研修提升机会,恳切希望学校把这样的机会扩展给更多的老师,使更多老师能够把研修的巨大收获应用到教学实际中,在新课程的教学改革中发挥更多更大的作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