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借助辩证法对屠呦呦教授获得诺贝尔奖的几点思考
编辑:风月无边 识别码:23-686319 1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9-10 16:20:40 来源:网络

第一篇:借助辩证法对屠呦呦教授获得诺贝尔奖的几点思考

借助辩证法对屠呦呦教授获得诺贝尔奖的几点思考

S315050041 付裕晖

自然辩证法角度分析屠呦呦获奖原因 屠呦呦 Vs 黄晓明

如何看待屠呦呦“三无”学者的身份 由此延伸的两点思考

2015年10月5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委员会秘书伦达尔在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来自爱尔兰、日本和中国的3位科学家共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其中,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为我国摘取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医学科学最高奖项,同时也引发了热议,其它暂且不表,下面本人尝试就这一事件利用本人仅知的部分自然辨证法相关理论做一些粗浅的分析,如有不当恳请交流指正。

一、从自然辩证法角度分析屠呦呦获奖原因

中药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医相关理论是我国千百年医疗实践的宝贵财富,然而在此之前,我国的中医药事业并没有得到世界的一致认可,这也是为什么我国屡屡与诺贝尔医学奖项无缘。归其原因,私以为是我国中医事业缺乏标准化建设。对于西方人来说,数字和指标是非常重要的,西医就是建立在数字统计学分析基础之上的。而中医和西医的最大区别就恰恰在于:西医讲求具体指标,而中医讲求“因人而治”,缺乏可通约性,常常以个人经验为主,并没有建立健全完善的统计学分析体系,而如果所做的研究缺乏数字依据的支持,西方人是不太可能认可的。故而,时至今日,中医还没有完全走上世界舞台。

而屠呦呦对青蒿素的发现就是我国中医药为世界人民做出的重大贡献,同时标志着我国中药事业为国际认可的里程碑,其发现过程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对科学发现的影响。青蒿熬水可以治疗疟疾的事实早已被广泛记载传播,许多单位均做过青蒿的抗疟筛选,都因无效而与幸运无缘。而屠呦呦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她在采用传统方法未果之后,通过对中医药文献的反复研究及参考西方萃取方法对青蒿素的提纯方式思路的改变,细心的想到其抗疟成分可能是热不稳定的,通过冷萃取法得到了没有被热破坏的青蒿素,最终得到抗疟效果极好的青蒿素。青蒿和青蒿素,一字之差便是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此前的科学家受困于中药提纯常规方法的限制,人为的将中医和西医划上鸿沟,中医和西医就其理论、研究手法、起效时间、治标治本等等来说的确是对立的,然而单纯的将二者对立是一种狭隘的思想,如此次青蒿素的发现,便是运用西方萃取对中医药进行定量提取,同时此举也是对西医临床的重大贡献,二者互相促进,是统一的整体,中医不破坏药物原始成分基础上,讲究医疗综合效果的做法值得西医学习;西医的精确诊疗、有的放矢的治疗及技术也值得中医借鉴。这里体现了对立与统一的思想。

不但如此,所有特点的医学包括中医、西医、蒙医、藏医等都可以相互借鉴融合,形成有益于人类减轻病痛的统一的医学体系。这样才能更好的造福全人类。

二、屠呦呦 Vs 黄晓明

当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新闻与黄晓明的奢华婚礼新闻相撞的时候,在当下中国引发了一片热议。

首先,私以为,将屠呦呦教授与黄晓明并列谈知名度、曝光率甚至引申到对青少年的教育层面本身不具有太大的意义。因为把追求真理的科学家和追求曝光度的明星放在一起,然后比较哀叹科学家的曝光度为什么不如明星,这本身就存在问题。二人追求的本质不同,一是真理,一是知名度。明星更多的是台前,相比下,科学家更多的是幕后默默无闻的研究,太多的曝光对于从事学术研究的科学家来说并不一定是一件让人愉快的事情。科学家的包装或者说是关注点更多的是针对学术的而不是针对民众的。所以,所谓的哀叹科学家知名度不如明星这命题本身就没有特别大的讨论价值,我们更多的应该关注由此引发的其它内容。

其次,谈到篇幅或者报道情况,明星结婚篇幅铺天盖地其实无可厚非,因为对于一般的老百姓来说,得了诺贝尔奖的屠呦呦当然值得鼓舞和敬佩,但实际上作为普通人并不能切身理解科学家的辛苦和可贵;然而结婚是所有人都经历或者见识过的,同时黄晓明是为人所熟知的。社会舆论本就是更关心大家更熟悉的事情,娱乐新闻也正是人们普遍的精神娱乐之一,所以并不适合像某些人或媒体一样上升到家国危机甚至中国梦是否实现的层次上。

再次,很多人讨论屠呦呦和黄晓明的收入,黄晓明的一场秀可能价格上便超过了屠呦呦教授多年的收入,然而这些都是价格层面,也就是事物的表面,往深一点看,这便是对价值与价格的思考。对此,马克思曾给出一个标准,即社会平均劳动时间。在这个理论下,屠呦呦单位时间内解决的是人类社会关于生存的问题,而黄晓明解决的是满足经济基础或者基本温饱条件后的上层建筑精神需求的娱乐问题。一个是生存层面,一个是娱乐层面,“自然,屠呦呦教授所做的事情价格应该更高。”这是大家给出的论调,但是为什么,黄晓明的资产、收益远远高于屠呦呦教授呢,这看似无法解释然而却可以用经济学的一些理论进行理解——在充分竞争条件下,商品的价格主要取决于使用价值和供求关系:使用价值方面,例如,同类产品中质量较好的可以有较高的价格,又例如,对于奢侈品,其价格往往取决于其给人们在荣誉感、自我满足感等心理方面带来的效用,而不完全取决于其本身的物质意义上的使用价值,明星的出场与演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是奢侈品,那么黄晓明的或者说是明星高收入就可以从价值角度解释通了。

然而,对于黄晓明等明星的高收入问题(价格)解释通之后,不妨回到二人或者说是两个层面的价值问题上。无论人们对于明星的追求多么狂热,多么一掷千金,冷静下来面对孩子的教育,谈及屠呦呦教授时用的是更为崇敬的姿态,科学家的曝光度和收入水平虽然不如明星,但论影响深远则是明星难以望其项背。百年后,屠呦呦很可能依旧会被留在教科书,而黄晓明也许30年后就少有人知了。从这个角度看,在深远的影响力层面上体现了屠呦呦教授的社会与人生价值。

综合的说,黄晓明为首的明星和屠呦呦教授为首的科学家都对社会创造了价值,价值是多元性的,他们都为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做出了不懈的努力,都是值得人们敬佩与学习的,每个人的追求不同,只要是在合理合法范围内为梦想不懈努力就都是为了中国梦实现迈出了一步,只是步伐或大或小罢了。

三、如何看待屠呦呦“三无”学者身份

现年85岁的屠呦呦教授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科学院、工程院两院院士头衔,故被称为“三无科学家”。也正是这样一位“三无”的科学家实现了我国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零的突破,这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思考。

2011年,屠呦呦获得了拉斯克临床医学奖,被视为离诺贝尔奖仅一步之遥。这意味着,五年前屠呦呦便已经获得了国际上的认可,而五年间,屠呦呦仍然只保留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的身份,没有院士头衔。不禁让大家思考,中国的院士评定制度怎么了?

有业内学者分析,屠呦呦迟迟得不到院士头衔,原因之一是其在青蒿素发现过程中的关键性贡献至今仍有争议,其次,屠在业内的声誉不高,未得到包括当年从事青蒿素研究的同事的支持。

归根到底,我认为是诺贝尔奖评定并不认可集体成就,而强调从集体研究中界定发挥决定性作用的个人这一主要矛盾,中国的学术界更强调集体的作用,又或者说,大家都不愿“屈居人后”,由于这一原因错失诺贝尔奖已经不是首次了,参与实验的人员和集体彼此间是对立与统一的,统一于同一个实验项目的进行,又对立于成为获奖成员的需求。这一矛盾导致我国的科研成果总是归属不清,同时中国科学界又过于注重学术贡献以外的问题。

鲁白认为,屠呦呦在青蒿素提取中实现了关键的一步,是因为她提出的乙醚提取法才让人们找到了有效单体。“虽然有很多人参与,但是这个最关键的一步是她做的,而诺贝尔奖也是看谁做了最关键的一步。”这与我国学术界评奖观点是有所出入的,对传统学术界评定指标进行冲击与否定,随后认识到问题的中国学术界对此进行调整完善出更适合中国国情的评价指标,实现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前进,即否定之否定规律,表明了事物的发展不是直线式前进而是螺旋式上升的。

四、由此延伸的两点思考

除了以上三个热议的话题外,还有两个点戳中了本人,在此与大家进行交流分享。

其一,刚得知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时,本人的第一个本能反应是核对屠呦呦教授的国籍,当看到“中国籍”三字时长舒了一口气。实在是因为屠呦呦教授之前已经有八位华裔美籍人士获得了诺贝尔奖,然而,都只不过是华裔。看起来似乎不借助国外的培养,不改变国籍,中国人没有得诺贝尔奖的希望一样。而屠呦呦教授没留过学,没有博士学历,照样做出世界级的成绩,让全球为之瞩目。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但是科学家是有国界的!这在一个层面上表示,我们中国自己是可以培养出最优秀的科学家的,这圆了我们多年的诺奖情节,这意义却又已不止于一个奖项,这是国际对中医科学的认可,这充实了我们不断发展的中国梦。

其二,屠呦呦教授是位女性,同样作为一名工科女生,众多的实例诠释着女性在中国科学界甚至工科行业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女性从事科研工作甚至找工作都要受到更多的掣肘,即使女科学家干得很出色,在评选职称时也会受到歧视。然而,中国的首例诺贝尔医学奖的获得者屠呦呦女士对此给予了一记响亮的回击,也希望此举能真正有效的引发中国科学界及众多相关单位对于启用及培养人才的思考。

第二篇: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

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等3人获得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是首位获得诺奖科学类奖项中国人。85岁的屠呦呦与另外两名美日科学家William C.Campbell、Satoshi mura分享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屠呦呦生于1930年12月30日生,是我国著名的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1980年聘为硕士生导师,2001年聘为博士生导师。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2011年9月,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这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级最高级大奖。该奖项的颁奖词写道:“屠呦呦的这一发现,缓解了亿万人的疼痛和苦恼,在100多个国家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尤其是儿童的生命。”

据世卫组织2009年的统计数据,世界上约有2.5亿人感染疟疾,将近100万人因感染疟原虫而死亡,如果没有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那么2.5亿疟疾感染者中将有更多的人无法幸存下来。

拉斯克基金媒体负责人此前接受法晚记者采访时评价称:“屠呦呦教授是一个很优雅的人,总是保持笑容。她领导的团队将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转化为最强有力的抗疟疾药,使现代技术与传统中医师们留下的遗产相结合,将其中最宝贵的内容带入21世纪。”

美国主流媒体也曾对屠呦呦的研究成果予以高度评价。《纽约时报》援引世界卫生组织的评论说,这种药物是消灭这种疾病的“首要疗法”。

屠呦呦课题组搜集了808味可能抗疟的中药,1971年10月4日,经历了多次失败后,在实验室里,屠呦呦终于成功提取到青蒿中性提取物,获得对鼠疟、猴疟疟原虫100%的抑制率。

人物: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植物化学研究人员

2011年,屠呦呦接受了美国《临床研究期刊》的专访,她表示,在经过了那么多次的失败之后,当时自己都怀疑路子是不是走对了,当发现青蒿素正是疟疾克星的时候,那种激动的心情也是难以表述的。屠呦呦称,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植物化学研究人员,但作为一个在中国医药学宝库中有所发现,并为国际科学界所认可的中国科学家,她为此感到自豪。

诺贝尔医学奖得主约瑟夫·戈尔斯坦曾说,“生物医学的发展主要通过两种不同的途径,一是发现,二是发明创造。”屠呦呦表示,“很荣幸,这两条路我都走了”。

因为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屠呦呦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据了解,前些年屠呦呦曾几次被提名参评院士,但均未当选。

提名理由★

屠呦呦从中医古籍里得到启发,通过对提取方法的改进,首先发现中药青蒿的提取物有高效抑制疟原虫的成分,她的发现,在抗疟疾新药青蒿素的开发过程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由于这一发现在全球范围内挽救了数以百万人的生命,屠呦呦今年获得医学科学领域重要的大奖——拉斯克奖。

简介:屠呦呦,出生于1930年,药学家。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取得显著成绩,带领课题组人员发现和研制了新型抗疟疾药青蒿素。2011年9月获得拉斯克奖的临床医学研究奖。

言论:“在青蒿素发现的过程中,古代文献在研究的最关键时刻给予我灵感。我相信,努力开发传统医药必将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治疗药物。”

2011年9月23日,纽约。本拉斯克奖颁奖典礼被安排在一个酒会上举行,在这个轻松的西式社交场合,屠呦呦的些许拘谨看起来反而别有风度。捧起奖杯,面带微笑地让记者拍照,然后照着讲稿发表获奖感言,“在青蒿素发现的过程中,古代文献在研究的最关键时刻给予我灵感。”这位80岁的女科学家声音清脆,带着浓浓的江浙口音,“我相信,努力开发传统医药,必将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治疗药物。”

从1600多年前的中医古籍里得到启发,屠呦呦最初的发现,让青蒿素成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一线抗疟药,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拉斯克基金会为此奖励她25万美元的奖金。

沉默 作为一个有66年历史的科学大奖,拉斯克奖在中国并没有太大的名声。然而,“诺贝尔奖的风向标”这个说法却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不难理解,在拉斯克奖颁奖之后,屠呦呦的名字在中国很快就广为人知,人们都对这个“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中国人”充满期待。再后来,她又被形容为“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的中国人”。

屠呦呦对自己的突然出名似乎做好了准备,她对公众随之而来的强烈关注保持着超乎寻常的顽强抵抗。在纽约领奖之后,她一直坚持对媒体一言不发,唯一的一次露面,是11月15日在她所在单位举办的“2011年科技工作大会”上。这个听起来稀松平常的会议,其实只有一个主题——表彰屠呦呦。会上授予她“中国中医科学院杰出贡献奖”,并奖励给她所领导的青蒿素研究团队100万元人民币。

“青蒿素的成绩属于科研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这也是标志着中医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屠呦呦的讲话始终保持一致的“腔调”,在纽约的颁奖典礼上和在北京的表彰大会上,她都是这么说的。

然而对于屠呦呦的“低调”,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她从来没有承认过别人的工作,现在的致谢被认为是缺乏诚意的。”不论是面对如今的“火爆”,还是多年以来同行之间的争议,屠呦呦都只做一件事——沉默。

对屠呦呦而言,迟来的拉斯克奖不仅是一个巨大的荣誉,它另一个意义也许更重要——为她坚守了几十年的沉默做一个注脚。即使如此,在获奖之后,屠呦呦仍然一如既往地用沉默来回应一切。在《中国新闻周刊》记者仅有的一次与她的电话交谈中,屠呦呦并不正面回答任何问题。她说去看她的那本书就够了,“这是‘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化工出版社出版,绿皮的,吴阶平作序,宋健题词。” 《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作为科学家的屠呦呦,只愿意用这本260页厚的学术著作来与世界对话,对于更多其他的,她似乎无话可说。

屠呦呦的名字本身并不“沉默”,呦呦,是鹿鸣的声音,典出《诗经》。打开《青蒿及青蒿类药物》一书,第一页就是那句诗:“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这个名字和这种植物,两千多年前就以奇特的方式联系在一起,为一个科学家的故事增添了几分令人遐想的诗意。然而,这个故事的开始,却与战争有关。

攻关 文革期间的1969年,各项科研工作都已停顿的中国中医研究院(现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接到一项特殊任务——参加一个代号为“523”的战备项目。当时正值越南战争,耐药的恶性疟在越南流行,引起双方部队严重的非战斗性减员,中国在越共的请求下开始在军内开展抗疟药的研究,并成立了“全国疟疾防治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代号“523办公室”)。屠呦呦毕业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又有从事中医药研究工作的经验,当时在大多数学术权威都被打倒的情况下,38岁的她被委任为组长,负责重点进行中草药抗疟疾的研究。

耗时3个月,从包括各种植物、动物、矿物在内的2000多个方药中整理出640个,再从中进行100多个样本的筛选,最终选出的胡椒“虽然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84%,但对疟原虫的抑杀作用并不理想”;而“曾经出现过68%抑制疟原虫效果”的青蒿,在复筛中因为结果并不好而被放弃。

其后,屠呦呦在重新复习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时,发现其中记述用青蒿抗疟是通过“绞汁”,而不是传统中药“水煎”的方法来用药的,她由此悟及用这种特殊的方法可能是“有忌高温破坏药物效果”。据此,她“改用低沸点溶剂,果然药效明显提高”。经过反复试验,最终分离获得的第191号青蒿中性提取物样品,显示对鼠疟原虫100%抑制率的令人惊喜的结果”。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不要说知识产权了,即使以个人的名义发表研究的结果也是要冒很大的政治风险。1972年3月,按照523办公室的安排,屠呦呦以研究小组代表的身份报告了青蒿中性提取物的实验结果,她报告的题目是:“用毛泽东思想指导抗疟中草药工作”。当时全场振奋。在其后的临床观察中,屠呦呦不仅带头试服,还亲自携药去海南昌江疟区现场,验证治疗效果。在她报告了“30例青蒿抗疟全部有效”的疗效总结后,掀起了全国对青蒿抗疟研究的高潮。屠呦呦所在的中药研究所继续进行青蒿活性成分的研究工作,最终分离提纯出抗疟有效单体,并命名为青蒿素。在此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青蒿提取物中,由云南药物研究所用汽油从当地的青蒿变种大头黄花蒿中提取的青蒿素,在临床试验中展示了极好的抗疟疗效。之后,上海无机化学所的周维善研究小组测定了青蒿素的化学结构,并发现了其抗疟机理。

在《青蒿及青蒿类药物》一书中,有一页印制粗糙的新药证书复印件,那是中国新药审批办法实施以来的第一个新药证书——(86)卫药证字X-01号。这份由中国中医研究院申报获批的证书上,并没有屠呦呦的名字。

争议 拉斯克奖引发的疑问是:为什么青蒿素没有拿到国内的科技大奖,反而先拿到了国外的大奖? 科学界主流的答案是:没法确定奖项的归属。1978年,“523”项目的科研成果鉴定会最终认定青蒿素的研制成功“是我国科技工作者集体的荣誉,6家发明单位各有各的发明创造”。在这个长达数页的结论中,只字未提发现者的名字。当年大协作的“523”项目以“胜利完成”而告终,然而后来的几十年中却争议不断,屠呦呦则被很多人认为“不够淡泊名利”“个性执拗”。

2009年,屠呦呦编写的《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一出版,就因为引文署名的细节而招致批评:未能充分肯定其他研究小组和研究成员的作用。反对者认为,屠呦呦夸大了自己在“523”项目中的作用。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早在拉斯克奖颁发之前就高度评价过屠呦呦的研究工作。他提到:“我们作为无争议方试图和屠呦呦交流也有一定困难,不理解她把中医研究院的原始材料至少有段时间收藏在自己家,不愿给我们看。” 但查过一些相关的非公开资料后,他还是得出结论:屠呦呦在青蒿素的发现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因为她的研究组第一个用乙醚提取青蒿,并证实了青蒿粗提物的高效抗疟作用。

《科学》杂志的网络报道称,“拉斯克奖重新点燃了一个争议:是否应该把研发出强有力的抗疟药物——这个文化大革命期间政府的一个大规模项目的成果——归功于一个人。”

在拉斯克奖颁奖期间陪同屠呦呦的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疟疾研究室研究员苏新专认为,从青蒿到抗疟药,各种各样人的贡献肯定少不了,但拉斯克奖并没有颁给整个组织,这是因为“作为一个鼓励科学发现的奖项,拉斯克奖倾向于只授予最初始的发现者”。

在拉斯克奖评审委员会的描述里,屠呦呦是一个靠“洞察力、视野和顽强的信念”发现了青蒿素的中国女人。

第三篇:获得诺贝尔奖的屠呦呦是谁

获得诺贝尔奖的屠呦呦是谁?她为什么饱受争议?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5日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屠呦呦从中医古籍里得到启发,通过对提取方法的改进,首先发现中药青蒿的提取物有高效抑制疟原虫的成分,她的发现,在抗疟疾新药青蒿素的开发过程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由于这一发现在全球范围内挽救了数以百万人的生命,屠呦呦今年获得医学科学领域重要的大奖——拉斯克奖。

简介:屠呦呦,出生于1930年,药学家。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取得显著成绩,带领课题组人员发现和研制了新型抗疟疾药青蒿素。2011年9月获得拉斯克奖的临床医学研究奖。

言论:“在青蒿素发现的过程中,古代文献在研究的最关键时刻给予我灵感。我相信,努力开发传统医药必将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治疗药物。”

文/苌清

2011年9月23日,纽约。本拉斯克奖颁奖典礼被安排在一个酒会上举行,在这个轻松的西式社交场合,屠呦呦的些许拘谨看起来反而别有风度。捧起奖杯,面带微笑地让记者拍照,然后照着讲稿发表获奖感言,“在青蒿素发现的过程中,古代文献在研究的最关键时刻给予我灵感。”这位80岁的女科学家声音清脆,带着浓浓的江浙口音,“我相信,努力开发传统医药,必将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治疗药物。”

从1600多年前的中医古籍里得到启发,屠呦呦最初的发现,让青蒿素成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一线抗疟药,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拉斯克基金会为此奖励她25万美元的奖金。

沉默

作为一个有66年历史的科学大奖,拉斯克奖在中国并没有太大的名声。然而,“诺贝尔奖的风向标”这个说法却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不难理解,在拉斯克奖颁奖之后,屠呦呦的名字在中国很快就广为人知,人们都对这个“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中国人”充满期待。再后来,她又被形容为“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的中国人”。

屠呦呦对自己的突然出名似乎做好了准备,她对公众随之而来的强烈关注保持着超乎寻常的顽强抵抗。在纽约领奖之后,她一直坚持对媒体一言不发,唯一的一次露面,是11月15日在她所在单位举办的“2011年科技工作大会”上。这个听起来稀松平常的会议,其实只有一个主题——表彰屠呦呦。会上授予她“中国中医科学院杰出贡献奖”,并奖励给她所领导的青蒿素研究团队100万元人民币。

2011年9月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来自:腾讯国际新闻)

“青蒿素的成绩属于科研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这也是标志着中医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屠呦呦的讲话始终保持一致的“腔调”,在纽约的颁奖典礼上和在北京的表彰大会上,她都是这么说的。

然而对于屠呦呦的“低调”,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她从来没有承认过别人的工作,现在的致谢被认为是缺乏诚意的。”不论是面对如今的“火爆”,还是多年以来同行之间的争议,屠呦呦都只做一件事——沉默。

对屠呦呦而言,迟来的拉斯克奖不仅是一个巨大的荣誉,它另一个意义也许更重要——为她坚守了几十年的沉默做一个注脚。即使如此,在获奖之后,屠呦呦仍然一如既往地用沉默来回应一切。在《中国新闻周刊》记者仅有的一次与她的电话交谈中,屠呦呦并不正面回答任何问题。她说去看她的那本书就够了,“这是‘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化工出版社出版,绿皮的,吴阶平作序,宋健题词。”

《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作为科学家的屠呦呦,只愿意用这本260页厚的学术著作来与世界对话,对于更多其他的,她似乎无话可说。

屠呦呦的名字本身并不“沉默”,呦呦,是鹿鸣的声音,典出《诗经》。打开《青蒿及青蒿类药物》一书,第一页就是那句诗:“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这个名字和这种植物,两千多年前就以奇特的方式联系在一起,为一个科学家的故事增添了几分令人遐想的诗意。然而,这个故事的开始,却与战争有关。

攻关

文革期间的1969年,各项科研工作都已停顿的中国中医研究院(现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接到一项特殊任务——参加一个代号为“523”的战备项目。当时正值越南战争,耐药的恶性疟在越南流行,引起双方部队严重的非战斗性减员,中国在越共的请求下开始在军内开展抗疟药的研究,并成立了“全国疟疾防治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代号“523办公室”)。屠呦呦毕业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又有从事中医药研究工作的经验,当时在大多数学术权威都被打倒的情况下,38岁的她被委任为组长,负责重点进行中草药抗疟疾的研究。

屠呦呦虽身患结核等慢性疾病,还曾经因为在条件较差的实验室工作,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但她仍坚持工作,无论到野外采集标本,还是在室内进行实验研究,都积极主动地完成。图为屠呦呦在美国拉斯克奖颁奖典礼。

(来自:腾讯国际新闻)

耗时3个月,从包括各种植物、动物、矿物在内的2000多个方药中整理出640个,再从中进行100多个样本的筛选,最终选出的胡椒“虽然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84%,但对疟原虫的抑杀作用并不理想”;而“曾经出现过68%抑制疟原虫效果”的青蒿,在复筛中因为结果并不好而被放弃。

其后,屠呦呦在重新复习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时,发现其中记述用青蒿抗疟是通过“绞汁”,而不是传统中药“水煎”的方法来用药的,她由此悟及用这种特殊的方法可能是“有忌高温破坏药物效果”。据此,她“改用低沸点溶剂,果然药效明显提高”。经过反复试验,最终分离获得的第191号青蒿中性提取物样品,显示对鼠疟原虫100%抑制率的令人惊喜的结果”。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不要说知识产权了,即使以个人的名义发表研究的结果也是要冒很大的政治风险。1972年3月,按照523办公室的安排,屠呦呦以研究小组代表的身份报告了青蒿中性提取物的实验结果,她报告的题目是:“用毛泽东思想指导抗疟中草药工作”。当时全场振奋。在其后的临床观察中,屠呦呦不仅带头试服,还亲自携药去海南昌江疟区现场,验证治疗效果。在她报告了“30例青蒿抗疟全部有效”的疗效总结后,掀起了全国对青蒿抗疟研究的高潮。

2011年9月24日,80岁高龄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领取了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称的美国拉斯克奖。(来自:腾讯国际新闻)

屠呦呦所在的中药研究所继续进行青蒿活性成分的研究工作,最终分离提纯出抗疟有效单体,并命名为青蒿素。在此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青蒿提取物中,由云南药物研究所用汽油从当地的青蒿变种大头黄花蒿中提取的青蒿素,在临床试验中展示了极好的抗疟疗效。之后,上海无机化学所的周维善研究小组测定了青蒿素的化学结构,并发现了其抗疟机理。

在《青蒿及青蒿类药物》一书中,有一页印制粗糙的新药证书复印件,那是中国新药审批办法实施以来的第一个新药证书——(86)卫药证字X-01号。这份由中国中医研究院申报获批的证书上,并没有屠呦呦的名字。

争议

拉斯克奖引发的疑问是:为什么青蒿素没有拿到国内的科技大奖,反而先拿到了国外的大奖?

科学界主流的答案是:没法确定奖项的归属。1978年,“523”项目的科研成果鉴定会最终认定青蒿素的研制成功“是我国科技工作者集体的荣誉,6家发明单位各有各的发明创造”。在这个长达数页的结论中,只字未提发现者的名字。当年大协作的“523”项目以“胜利完成”而告终,然而后来的几十年中却争议不断,屠呦呦则被很多人认为“不够淡泊名利”“个性执拗”。

屠呦呦在查阅资料。(来自:腾讯国际新闻)

2009年,屠呦呦编写的《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一出版,就因为引文署名的细节而招致批评:未能充分肯定其他研究小组和研究成员的作用。反对者认为,屠呦呦夸大了自己在“523”项目中的作用。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早在拉斯克奖颁发之前就高度评价过屠呦呦的研究工作。他提到:“我们作为无争议方试图和屠呦呦交流也有一定困难,不理解她把中医研究院的原始材料至少有段时间收藏在自己家,不愿给我们看。”但查过一些相关的非公开资料后,他还是得出结论:屠呦呦在青蒿素的发现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因为她的研究组第一个用乙醚提取青蒿,并证实了青蒿粗提物的高效抗疟作用。

《科学》杂志的网络报道称,“拉斯克奖重新点燃了一个争议:是否应该把研发出强有力的抗疟药物——这个文化大革命期间政府的一个大规模项目的成果——归功于一个人。”

在拉斯克奖颁奖期间陪同屠呦呦的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疟疾研究室研究员苏新专认为,从青蒿到抗疟药,各种各样人的贡献肯定少不了,但拉斯克奖并没有颁给整个组织,这是因为“作为一个鼓励科学发现的奖项,拉斯克奖倾向于只授予最初始的发现者”。

在拉斯克奖评审委员会的描述里,屠呦呦是一个靠“洞察力、视野和顽强的信念”发现了青蒿素的中国女人。

简历:

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省宁波市;1948年,进入宁波效实中学学习;

1950年,进入宁波中学就读高三;

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

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后改名为北京医科大学,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

1955年,分配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至今;

1959-1962年,参加卫生部全国第三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

1979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副研究员;

1985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

个人荣誉:

1958年,被评为卫生部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

1978年,青蒿素抗疟研究课题获全国科学大会“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

1979年,青蒿素研究成果获国家科委授予的国家发明奖二等奖;

1984年,青蒿素的研制成功被中华医学会等评为“建国35年以来20项重大医药科技成果”之一;

1987年,被世界文化理事会授予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状;

1992年,双氢青蒿素被国家科委等评为“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奖”;

1997年,双氢青蒿素被卫生部评为“新中国十大卫生成就”;

2009年,获第三届(2009)中国中医科学院唐氏中药发展奖;

2011年9月,青蒿素研究成果获拉斯克临床医学奖。

2015年10月,诺贝尔医学奖。

名字由来

【屠呦呦的名字源自《诗经》[心]】“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屠呦呦,1930年生于浙江宁波。1977年,首次以“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名义撰写的论文《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青蒿素》发表于《科学通报》,引起世界各国的密切关注,研究成果斩获诸多大奖。

第四篇: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国际影响

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国际影响

世界卫生组织

充分肯定了青蒿素奇的疗效。该组织“全球疟疾规划”协调员安德烈亚·博斯曼在10月8日接受中国《环球日报》记者采访时说:“青蒿素是消灭疟疾的 ‘首要疗法’,在全球普及的15年取得了重大成果。

进入21世纪,困扰人类的不再是基础的温饱问题,疾病是威胁生命的第一大杀手。其中,由寄生虫引发的疟疾极具传染性,严重时可威胁患者生命。当今,在贫困的非洲地区,每年都有大量民众染上疟疾。但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随着青蒿素在全球普遍推广,疟疾新增感染人数下降37%,死亡率下降60%,可折算为620万人的生命被拯救。

美国:

10月6日“美国之音”报道称,来自中国的屠呦呦与分别来自日本、爱尔兰的科学家分享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她对疟疾治疗所作的贡献。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诺贝尔科学领域的奖项。

“美国之音”还介绍了屠呦呦的简历,称她是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2011年,她因创制抗疟药青蒿素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临床研究奖,成为拉斯克奖设立65年来首位获奖的中国科学家。据报道,屠呦呦家乡宁波的报纸曾刊文希望以名人故居的形式保护屠呦呦的居所。

据《侨报》报道,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教授宋晓东表示,“一早听到屠呦呦获得2015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消息,作为中国人他尤其感到兴奋和骄傲”。宋教授认为,屠教授及其团队当年从中医中药中的发现非常了不起,希望有更多国内杰出的工作得到国内、国际的认可。这一次的获奖对广大专心致志、持之以恒工作的科技人员是极大的鼓励,也能鼓励中国思考和探讨科技创新和评价体系。

而美国联邦农业部华裔科学家白晋和对《侨报》记者表示,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有两方面意义。一是屠呦呦成为首位获得这一殊荣的中国人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这是在完全的中国教育体制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学人实现零的突破,这对中国学者的激励与此前获得诺贝尔奖的杨振宁、李政道、朱棣文等大不相同;二是中国学者在最近20年内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或将出现大爆发,不会再如现在这样只是零星有几个,而是会每年或每几年都有几位,间隔也不会再像现在这么久,而是会连续出现。

美联社10月6日的电讯中,对原本在国内默默无闻的屠呦呦的获奖极为关注:“在中国,屠呦呦并无因她在上世纪70年代初的发现而赢得多么大的公众赞誉,也没有当选科学院院士,但人们对她的获奖表示热烈祝贺。”

《纽约时报》10月8日的电讯中称,屠呦呦研发的青蒿素现在已经是标准抗疟治疗方案的一部分。“自从奎宁在几个世纪前被发现之后,中药青蒿素被广泛推崇为治疗热带疾病疟疾的最伟大进步。”《纽约时报》网站10月10日刊文指出:“中国传统医学遭到了尤其严厉的批判。中国一些著名的文学家(例如鲁迅),对其讽刺批评,把它当作中国弊病的典型之一。他们说,中医的理论不清晰,治疗效果未经证实;最重要的是,在一个开始把科学奉为灵药的国家,它是不科学的。” 该文认为,中医药和基于科学数据研究方法的西医理论仍有较大差距,但显然不能排斥中国传统中医的价值,屠呦呦的研究成果已经说明了这一点。

对此,美国趣味科学网站10月17日也刊文指出: “屠呦呦在青蒿素研究方面的突破性工作,可被视为全球对中药药理活性成分进行的广泛科学研究的冰山一角。”该文认为,诺奖授予屠呦呦,是对中国中草药通过现代生物医学转变为强效药物的承认。值得关注的是,美国趣味科学网站全面分析了屠呦呦获诺贝尔奖这一事件的意义,结合当今医学和医药事业的发展,引发了关于传统医学和医药的思索及呼吁。该网站直截了当地说:“世界任何地区的传统医药知识都不曾受到关注。”中医药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门类,是当今唯一仍在发挥作用的中国传统科学,但同样未被国际医学界所正确认识、理解和首肯,也未被全世界所完全认可。显然,这是令人遗憾的。”

英国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也在10月6日引用屠呦呦获诺贝尔奖后的感想:“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给世界的礼物。”

新加坡

《联合早报》刊文道,屠呦呦获奖消息一出,迅速成为全中国的舆论热点,除了官方予以祝贺,社交媒体更是为此“炸开了锅”,网友们情绪多是喜悦、振奋、骄傲,认为这是一个 里程碑。

日本

《朝日新闻》10月5日电讯中强调了屠呦呦的“中国本土色彩”:“屠呦呦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之后一直在中国工作。”

《日本经济新闻》于10月6日指出: “虽然此前也曾有海外华人学者获得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但并无中国籍科学家获奖。这是中国人首次获得为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作出直接贡献的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堪称实现了中国政府和学术界的夙愿。”屠呦呦成了中国摘取诺贝尔科学领域奖的第一人。

《读卖新闻》10月18日电讯中的评论,屠呦呦获诺贝尔奖,预示着中国当代科技已开始改变落后面貌。

韩国

韩联社10月8日文章,原题:中国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引人瞩目,中国正全方位促使中医药现代化 随着85岁的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中国政府未来对中医药发展的支持力度也将更大。

以屠呦呦获奖为契机,中国政府正在研究中医药现代化的振兴方案。目前主持中医药现代化研究课题的中国社科院陈其广研究员表示,国家正在研究振兴中医药和强化中医医疗服务管理的方案,未来中医药必将成为中国重要的国家战略产业。

中国政府推进中医药走向世界已经有60年,此前每隔5年就制订一次中医药发展计划。今年5月,最新的5年发展规划开始施行。中国还与美国合作设立共同研究机构,就中医药对癌细胞的影响等6个重大课题展开研究。

现在不少中国大医院都开设专门的中医诊疗科室,积极展开中西医结合治疗。受此次屠呦呦获诺奖的鼓舞,中国中医界正准备大展宏图。北京大学教授饶毅表示,以中国古代医书古方为基础研发的抗疟疾药堪称中医对世界的一大贡献,这成为世界认识中医宝库的一大契机。同样受到鼓舞的还有韩国传统医学界。大韩医师协会评论认为,此次获奖是中国长期重视发展中医药的结果。

香港:

10月6日香港《星岛日报》首先认为屠呦呦获诺贝尔奖是对中国科学界是巨大的鼓舞,期冀中国将有更多科学家获诺奖,且获奖者不止一个,因为这是与中国的经济发展现状相匹配的。持相似观点的日本外交学者网站,则在撰文中引用了李克强总理的原话,强调屠呦呦获得诺奖,是中国科技繁荣进步的体现,是中医药对健康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体现。该文还乐观地预测,“中国科学界将再攀高峰。”而关于屠呦呦所获诺贝尔奖中的“传统中医元素”。

《南华早报》10月8日的报道中透露,古代药学家葛洪(曾著书提及青蒿素)隐居地的当地官员称,将恢复宋代的药材市场,以此促进灿烂的传统中药文化。该报认为,这说明屠呦呦获奖的另一大作用,是向世界提醒,不能忘了中国传统医学乃至中国传统文化。

其他外媒

普遍认为这是中国当代科技步入世界前沿的标志性事件,中国科技在古代就已十分发达,以“四大发明”享誉全球。英国现代科技专家李约瑟曾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大力肯定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活字印刷术的出现,对世界科技发展和历史进程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十七八世纪以后,尤其是近现代,中国科技发展明显滞后。“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的1977年后,中国才开始大力发展科学技术。自上世纪90年代经济取得飞速发展以来,中国的科研资金投入增大,科研设备也采用了最尖端产品。进入本世纪以来,中国科研人员的论文数量骤增,论文数仅次于美国,跃居世界第二。”本次屠呦呦获奖是中国科技实力迅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参考文献

[1]朱建平, 林明欣.屠呦呦获诺奖的启示:中医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J].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6, 38(1):38-45.[2]屠呦呦.坚持对青蒿素的深入研究开发 为人类保健事业作更大的贡献[C].国际传统医药大会.2004.[3]屠呦呦.青蒿素——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J].青春期健康:家庭文化, 2016(1):6-7.[4]水清浅.外媒如何评说屠呦呦获奖[J].文化交流, 2015(12):8-12.[5]白剑峰.屠呦呦获奖是一针醒脑剂[J].人人健康, 2015(22).

第五篇:屠呦呦获诺贝尔奖

屠呦呦获诺贝尔奖

2015-10-05凤凰博报

一华独秀

屠呦呦获诺贝尔奖

为何中国网友第一个反应是核实其国籍?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与另外两名海外科学奖分享了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国庆假期尚未结束,天大的喜讯传来——中国又出了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她是个巾帼,是首个获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中国女科学家。

北京时间10月5日下午17时30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名单揭晓,来自中国的女药学家屠呦呦获奖,她也是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女士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她是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发现者,在2011年获得拉斯克奖临床医学奖。屠呦呦于1930年12月30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祖籍宁波鄞县(今宁波鄞州区)。父亲给她起名“呦呦”,源自中国古籍《诗经》中的诗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萍”。

虽然到目前为止,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华裔也不少,但是内地学者和科学家获得该奖的目前只有两个,一个是屠呦呦,一个就是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莫言。至此,中国内地学者和科学家在诺奖上可谓文理兼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影响和意义应该更大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几十年来,中国有资格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文学家其实不少,像茅盾、沈从文、老舍、曹禺、鲁迅等等。在科学研究方面,像钱学森、竺可桢、钱三强、邓稼先、李四光、华罗庚、陈景润等科学家学者都被认为是最有资格获得诺奖的,但由于历史和国际政治等原因都未能如愿。几十年来年,中国人一直有一种诺奖情结,就像奥斯卡奖情结一样。如今这一情结被打破和变成现实。屠呦呦获诺奖的消息一公布,网友炸锅并热议不止。许多人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她是哪一国的国籍?”纷纷去百度去核实她的身份。待确证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的科学家,这才放心舒了一口气。其实这也是国内网友一直以来的诺奖情结的体现。

从网友核实屠呦呦国籍的行为看,也从侧面说明了,大众对自己的科学家的陌生和缺乏关注和了解,这一现象应该引起重视。

相信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和科技文化的大发展,以及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以后会有更多的中国人会敲开诺奖大门获得该奖项,对中国人来说,再也不会有什么诺奖情结。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是有国界的!屠呦呦在中医研究方面做出突出贡献,并被国际科学界认可并受诺奖嘉奖,这意义已不止于一个奖项,这是国际对中医科学的嘉奖,是中医在国际上越来越被认可并发挥重大作用的体现。

我们期待更多的中国人获得诺奖,但我们不是为了一个单纯的诺奖苦苦守候,我们是希望通过这个奖项,让土生土长的中国科技文化冲破偏见,走向国际,这也是软实力的体现。---------------------附:

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生,药学家,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在北大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学习。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毕业后曾培训中医两年半,并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前后分别晋升为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1980年聘为硕士生导师,2001年聘为博士生导师。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2011年9月,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这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级最高级大奖。屠呦呦曾获奖荣誉:

2011年:葛兰素史克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 2011年:拉斯克奖临床医学奖 2011年:中国中医科学院杰出贡献奖 2012年:中国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 2015年:哈佛大学医学院华伦?阿尔波特奖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屠呦呦多次落选院士 曾被称为“三无”科学家

因为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屠呦呦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无博士学位和留洋背景是“文革”前的历史条件所致,落选院士则值得探究。据了解,前些年屠呦呦曾几次被提名参评院士,但均未当选。、像屠呦呦这样做出国际认可的重大科学贡献而落选院士的,在我国并非个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比袁隆平晚一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的中科院上海系统所研究员李爱珍,享誉海内外的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饶毅…… 这些人是因为学术水平不高、科学贡献不大而落选院士吗?答案显然不是。从上述几位“落选院士”的治学为人风格中,人们或许能得到一些启示。袁隆平至今仍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一年到头大部分时间扎在水田里研究超级水稻;李爱珍数十年如一日呆在实验室里搞研究,如果不是因为她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恐怕还不为社会所知;屠呦呦除了“不善交际”,还“比较直率,讲真话,不会拍马,比如在会议上、个别谈话也好,她赞同的意见,马上肯定;不赞同的话,就直言相谏,不管对方是老朋友还是领导”(屠呦呦的老同事李连达院士语,笔者注);饶毅则是出了名的“敢讲话”,研究之余还在自己的博客和国内外媒体上撰文,批评中国科技体制的弊端、教授不听讲座的浮躁学风等。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四川大学副校长魏于全、中国农大原校长石元春、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杨宝峰,虽然因涉嫌学术造假而屡遭检举、质疑,却依然稳坐院士的宝座;相当比例的政府高官和企业高管,顺风顺水地当上了院士,风光于政、学、商诸界。

作为“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两院院士的评选无异于风向标、指挥棒,具有无可替代的引领、示范作用。其评选是否客观、公正,不仅事关院士群体自身的尊严和公信力,更影响着广大科技人员的努力方向和工作热情,甚至海外留学人员的来去选择。默默工作、不善交际、敢讲真话、贡献卓著的落选院士,涉嫌造假、擅长公关、有权有钱的却顺利当选、风光无限。两相比照,向社会传递了怎样的信号?给公众造成了怎样的印象?

是该检讨、改进两院院士的评选标准、方法和程序的时候了。(本文刊发于2011年10月人民网)---------------------

屠呦呦:人物故事

2011年9月,我国在生物医学领域写下新篇章,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誉的拉斯克奖得主名单在美国纽约诞生,一位81岁的中国女药学家赫然在列,填补了华人十年未获此奖的空白,也造就了第一位在中国独立完成研究的获奖者。以“抗疟神药”拯救千万人生命,自己却安守清贫默默耕耘,她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在中华科技史上书写下又一段传奇。传奇的锻造者,名叫屠呦呦,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青蒿素研发中心主任。寸草心,几度寒暑报春晖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诗经?小雅》的名句寄托了屠呦呦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作为一名药学专业学生,屠呦呦考入北大医学院时就和植物等天然药物的研发应用结下不解之缘。从1955年进入中医研究院(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来,她几十年如一日,埋首于深爱的事业中,将一份份漂亮的成绩单回馈给党和人民。屠呦呦入职时正值中医研究院初创期,条件艰苦,设备奇缺,实验室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的屠呦呦身体很快受到损害,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除了在实验室内“摇瓶子”外,她还常常“一头汗两腿泥”地去野外采集样本,先后解决了中药半边莲及银柴胡的品种混乱问题,为防治血吸虫病做出贡献;结合历代古籍和各省经验,完成《中药炮炙经验集成》的主要编著工作。屠呦呦最引人瞩目的成就是发现青蒿素,作为防治疟疾的一线药物,“它每年在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拯救了成千上万的生命,并且在与疟疾这种致命疾病的持续战斗中产生了长远的医疗福利。”拉斯克基金会如是说。

为什么屠呦呦可以在平凡岗位上大有作为?或许我们可以从她说过的一句话中找到答案:“一个科技工作者,是不该满足于现状的,要对党、对人民不断有新的奉献。” 传承者,古代医书淘到金

1971年10月4日,一双双眼睛紧张地盯着191号青蒿提取物样品抗疟实验的最后成果。随着检测结果的揭晓,整个实验室都沸腾了:该样品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时间追溯到1967年5月23日,我国紧急启动“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项目,代号为“523”。项目背后是残酷的现实:由于恶性疟原虫对氯喹为代表的老一代抗疟药产生抗药性,如何发明新药成为世界性的棘手问题。临危受命,屠呦呦被任命为“523”项目中医研究院科研组长。要在设施简陋和信息渠道不畅条件下、短时间内对几千种中草药进行筛选,其难度无异于大海捞针。但这些看似难以逾越的阻碍反而激发了她的斗志:通过翻阅历代本草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甚至连群众来信都没放过,屠呦呦终于在2000多种方药中整理出一张含有640多种草药、包括青蒿在内的《抗疟单验方集》。可在最初的动物实验中,青蒿的效果并不出彩,屠呦呦的寻找也一度陷入僵局。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呢?屠呦呦再一次转向古老中国智慧,重新在经典医籍中细细翻找,突然,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的几句话牢牢抓住她的目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一语惊醒梦中人,屠呦呦马上意识到问题可能出在常用的“水煎”法上,因为高温会破坏青蒿中的有效成分,她随即另辟蹊径采用低沸点溶剂进行实验。追梦人,求索之路无止境

成功,在190次失败之后。1971年,屠呦呦课题组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1972年,该成果得到重视,研究人员从这一提取物中提炼出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这些成就并未让屠呦呦止步,1992年,针对青蒿素成本高、对疟疾难以根治等缺点,她又发明出双氢青蒿素这一抗疟疗效为前者10倍的“升级版”。

青蒿,南北方都很常见的一种植物,郁郁葱葱地长在山野里,外表朴实无华,却内蕴治病救人的魔力。正是如青蒿一样的科学追梦人,大爱在左,奉献在右,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生命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绿意盎然,让不同地域、种族的人一起吮吸现代科技的芬芳。

2011年9月,屠呦呦青蒿素研究成果获拉斯克临床医学奖。

借助辩证法对屠呦呦教授获得诺贝尔奖的几点思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