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评价体系
编辑:心旷神怡 识别码:23-1040191 1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6-18 13:10:28 来源:网络

第一篇: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评价体系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评价体系

张晓 山东省菏泽家政职业学院

摘要:高职高专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科学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对专业建设与发展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在市场调研、理论分析及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该体系建立的意义、应遵循的原则、需注意的问题、主要指标及实施的保障。

关键词: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 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 评价体系

准确把握高职高专教育的内涵,紧密结合老年服务行业需求,建立一套既反映高职高专教育特点,又符合老年服务行业人才需求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对推进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发展,培养社会急需的高端技能型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 建立老年与服务管理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意义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高端技能型人才”。具体到老年与服务管理专业,就是以老年服务行业的实际需求为依据,培养适应该行业具体岗位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这便不同于本科院校培养的学术型研究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必然要求在人才培养评价的指标与评价方式上也要有所不同。但目前,我国很多高职高专院校,还是以本科院校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评价为参考依据,符合高职高专教育本质及老年服务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相对欠缺。而评价体系是评价工作的出发点与依据,建立科学完备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对该专业的建设与发展起着指导作用。

当前社会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而老年与服务管理专业更是如此。高职高专院校是培养一线应用性老年服务业人才的摇篮,没有符合该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就会导致人才培养的盲目性,易引发培养目标的错位与偏差,造成市场急需该专业高技能人才却没有合适人选,而大批该专业高职毕业生又找不到工作的局面。因此,该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建立,是老年服务行业发展的需求,也是解决学生就业问题的必然要求。

二. 建立老年与服务管理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原则

高职高专老年服务与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建立,既要符合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又要结合行业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还要便于评测。总体看来,该评价体系的建立应遵循下述几点原则:

(一)应用性原则 高职高专教育是以服务为宗旨,为社会培养动手型、应用性人才。因此,该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建立,不论是培养定位、专业设置、人才规格、培养方式、师资建设,还是培养质量等评价项目及其具体评价指标,都应紧扣高职高专教育的宗旨,坚持应用性原则。

(二)综合性原则

该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全面性一是表现为指标体系的完整性,即包含了所需考虑的因素,无疏漏指标; 另外,指标体系中各指标间要独立,即各指标具有不可包容性和不可替代性,且没有重复指标。

(三)可比性原则

在该人才培养评价体系中,各指标应有稳定的数据来源,要能体现不同评价对象某一方面的共同本质,在同质的前提下经过量的比较,确定其质的差异性。

(四)灵活性与可操作性原则

该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建立,应充分考虑各种外在因素的变化及其影响,要具有足够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易于各高职高专院校及相关评估部门运用。同时,要求每一评价指标在实际操作中尽量具有实际测量性。

三.建立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一)做好评价前预备工作

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评价方式是标准参照,而非常模参照。即评价时,是考察被评价者达到评价标准的程度,并非与他人比较。因此需要事先制定出一套相应的能力标准与评价项目,建立新的评价指标体系,且不同地区、不同高职院校、不同专业设置都应有其自身特色,因此可将评价内容与开设课程相结合,减少重新制定评价指标体系所带来的工作量,亦使评价内容与人才培养方案相一致,同时使教师更容易接受与推进学生质量评价体系。

就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而言,首先,应确定该专业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能力标准,在制定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一方面要确定此类专业人才应具备的能力标准,同时还要明确每门课程的能力标准,并与专业标准一致。教师根据课程标准里学生应该达到的能力标准来评价学生学习效果。

(三)评测项目及其指标的确立应体现高职高专教育本质

高职高专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各评测项目及观测点的确定要遵循职业教育的宗旨,注重对实践教学、产学研结合情况以及“双师型” 教师队伍建设观测的力度,人才培养定位要强调应用性,人才培养质量要强调操作性和实用性。

(四)评测项目及其指标的确立要以老年服务行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为依据 评价体系要想有助于老年服务行业高端技能人才的成功培养,则评价体系中各评价项目及其指标的确立就应以老年服务行业对人才的实际要求为出发点,走实践教学的桥,拓成功就业的路。四.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高端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主要指标及说明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主要指标及说明在充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经行业专家的多次论证,结合多年的人才培养实践,我们总结出一套既遵循高职高专教育本质又符合老年行业发展特点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主要包含以下方面:

(一)人才培养定位

以高端技能型人才为人才培养定位;人才培养充分体现高技能型应用性人才特点;符合老年行业服务性强的特点。

(二)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规格

每年进行有关人才数量、质量规格和服务面向的人才需求预测和职业岗位要求调研;根据岗位需求开展专家论证;依据市场需求预测和岗位需求进行专业设置和调整;人才培养规格符合岗位需求。

(三)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

课程体系不断调整,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突出;实践课与理论课比例不低于1:1;课程体系与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现代化教学模式使用率>80%;师生互动良好,学生对教师教学满意度>80%;必修实践课开出率达100%。

(五)教学管理

有健全的教学监控和学生监管体系;有严格的管理规章制度;各主要教学环节有明确具体的质量标准和相关人员工作规范,且实施效果好;每年一次毕业生跟踪调查和新生素质调研。

(六)人才培养质量

职业技能资格考试通过率>90%;毕业生当年年底平均就业率>90%;用人单位对学生职业素质满意率>80%;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评价称职率>80% 五.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实施的保障

高职高专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实施需要政策的引导、社会的配合与学校的支持,主要应确保以下几个方面:

(一)评价队伍要合理

评价队伍既要有深谙高职高专教育内涵的学者,更要有具备老年服务与管理行业一线实践经验的专家,且行业专家应占较大比重。

(二)用人单位的评价要重视 通过对生产第一线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的实际能力和工作表现进行追踪调查,深入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为今后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客观依据。

(三)部分专业课程或实践能力改由社会评价

部分专业课程或实践能力方面的要求,尤其是涉及证书考试的课程,应与社会接轨。像上岗证书、特定行业的从业许可证书等证书,应直接通过社会上相关的职业资格考试和技能等级考试而获得。

(四)以形成性评价代替终结性评价

对高职高专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评价既要注重对毕业生质量的评测,也要注重人才培养过程中各重要环节的评测,尤其要注重对校企互动的观测,了解校企互动的深度及效果等。此外,还要实行不定时评测,对人才培养的各环节进行突袭性评测,防止造假行为的存在,保障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王红.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之有效途径[ 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_,6:64-66 [2]冷余生.从质量争议看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现状和任务[J].高等教育研究.202_(3):25 [3]万方秋,唐左.高职院校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2_(1)[4]刘炳德.树立高职人才教育理念构建高职人才培养体 系 [J].中国林业教育,202_(2)

[5] 张娟.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质量评价探析.现代农业科学.202_(6):107-109.[6]朱宝贵.高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现状研究.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_(3).[7]赵居礼.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_.[8]梁修荣.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实践初探.科学咨询.202_.13.

第二篇: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

为了适应人口老龄化对养老护理、老年心理等专业化服务的迫切需求,必须加快老年专业人才的培养。目前,全国只有北京、天津、湖南、山东、安徽等近20个省市的30余所院校开设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每年培养的人才仅有千余人,人才供应远远满足不了老龄事业的发展需求。

据有关资料显示,截至202_年底,我国老年人口已达1.85亿,且以年均近千万的速度“跑步前进”。202_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202_年达到4.37亿,占总人口30%以上,我国将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随着中国老龄化的不断加剧,高龄老人和需要护理型老人逐年增加。北京市日常生活需要照料的老年人就有约24.4万人,老年人口预计202_年将达到340万人,未来5年将有47万老人需要护理型照顾,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和失能老人以年均100万的速度增长,养老人才稀缺难求。

根据测算,我国现在共需要养老护理员1000万人,而目前全国养老机构的职工人数只有22万人,其中取得职业资格的仅有2万多人。这直接影响中国养老服务质量和养老机构的发展。现阶段养老院的岗位主要缺两类人才,一类是基础护理类人才,另一类就是高端管理类人才。

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和社会认可度呈逐年上升态势。毕业生可胜任各级政府老年工作管理部门、相关科研机构政策法规的制定以及各项研发与管理工作;还可胜任各级各类养老机构、养老社区管理服务、老年人管理咨询服务和心理测评部门、老年服务中介组织、老年工作培训基地、各类老年康复保健机构咨询服务与管理等工作。有创业意愿的毕业生还可创立小型养老院,实现自主创业的梦想。

统计信息(数据统计截止日期:202_年12月30日)

1.该专业202_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350-400人。

2.该专业202_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性别比例:男13%,女87%。

3.该专业202_年全国高考招生文理科比例:文科69%,理科31%。

4.该专业近两年全国就业率区间:202_年(85%-90%),202_年(90%-95%)。

第三篇:老年服务与管理人才培养方案

老年服务与管理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面向各类养老服务行业及其相关产业单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备老年服务的理论知识,从事养老服务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掌握老年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熟悉老年方面的政策法规,了解老年事业管理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全面的知识结构,较强管理规划和组织能力,良好职业素养和创业精神,能胜任老年服务与老年事业管理工作的高级复合型应用型专业人才。

二、主要课程:

老年学概论、社会学概论、管理学、护理人际沟通、老年心理学、老年常见病的预防和护理、老年护理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护理要理、常用护理技术、中医基础理论、康复治疗基本理论和技术、老年膳食营养、养老机构经营与管理、老年产业市场营销学、诊断学基础、老年政策与法规等。

三、就业方向:

面向各级老龄工作委员会、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各级养老服务中心等以老年人为服务对象的部门,从事养老机构的行政管理、护理管理,老年社会管理、老年事业管理工作;从事养老服务评估、老年人健康评估工作;从事老年产业开发、老年产品开发工作等。

四、家政学专业学制:

二年成人中专

职业资格学习类目

养老护理员、家政服务员,营养配餐员、插花艺术、保健按摩师、艾炙理疗师

第四篇: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调查报告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调查报告

————专业发展

一、调查小组人员:四川文理学院管理系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

组长——孟银

杜佳、孟银、曾惠、秦怡

二、调查范围:四川省达州市相关机构

三、调查方法:

1、上网收集我国及世界老龄化现状;

2、走访附近的福利院;

3、电话访问达州市周边县、镇的福利院的管理制度和从业人员工作状况;

4、电话访问我校本专业毕业并从事专业职务的师兄、师姐;

5、调查访问达州市区老人现状生活状况以及对社会养老的看法;

6、问卷调查我校大学生和外校大学生(网络)对我国老龄化、老年人以及对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看法。

四、专业介绍:

老年服务与管理是培养具备老年社会工作、老年护理保健、老年服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熟悉老年方面的政策法规,能胜任老年人服务与管理工作岗位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专业核心能力:老年人服务与管理的专业技能。

五、就业面向: 就目前老龄产业的发展,各级老龄委、老年福利机构、社区、非政府组织等以老年人为服务对象的部门。

六、专业现状: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是世界上总人口和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202_年2月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发改委、民政部等联合下发的《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中显示我国目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超过1.49亿,占我国总人口的11%以上,占世界老年人口的20%。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社会上对养老服务需求也显著提高,因此,必须依靠社会,大力发展老年服务业。我国老年服务业发展却相对滞后,养老资源匮乏,202_年9月21日,全国老龄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公布我国现有各类老年福利机构38097个,床位153.5万张,养老机构床位占老年人口的比重仅为0.84%,与发达国家养老床位数为老年人口总数的3%~5%相比,床位欠缺720万,人员缺少180万。而据民政部门统计,有3250万的老年人需要长期护理,显然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七、专业前景:

老年服务与管理方面的人才已成为我国紧缺人才,全国目前只有少数几所院校开办相关专业,远不能满足老龄化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掌握老年生活护理、老年心理护理、老年康复保健与疾病照护的高级老年护理人才、老年健康咨询指导人才、老龄产业经营与管理人才已经成为老年服务业人才需求的热点,培养合格的老年服务业专门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速,老年服务和管理设施改善,人才需求越来越现代化、国际化,为适应和满足老年事业的发展,我国必须加大力度培养老年服务专业人才。以下为目前我国专业人员发展优势: 1.按职业要求、职业资格、职业标准进行教育和培训;

2.专门技术培训占总课时的40%以上,有利于对实用技术的掌握,实训教学设施建设分门别类、专业化强、设施先进; 3.教学方法灵活,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教学效果好; 4.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全国养老护理员中级职业资格证。

八、政府支持:

今年两会多位代表委员提出我国老龄化趋势日渐严重,并且建议,在下一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都应加大对老龄化因素的考量,统筹设计,未雨绸缪。代表除了提出我国老龄化的严重趋势,专业人员和技术缺口外,还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夏涛委员说:“很多人在争论养老金双轨制问题,从全局看,更堪忧的是养老保险覆盖面偏窄,保障水平不高。我国老人70%在农村,广大农民养老水平还很低。做好全民养老是更艰巨的任务。” “在某种程度上,很多老人被现代化丢下了,农村老年人面临的‘现代化困局’尤为明显。”全国人大代表潘雪红说,电脑不敢开,网络不会用,短信不会发,取款机不敢使„„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使得原本慢生活节奏的老年群体日益被边缘化。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为我国老龄化发展减少了阻力,同时也为老龄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九、专业人员现状:

老年服务与管理是对于中国而言是一个比较年轻的专业,从体制、课程、专业人员、就业方面都不成熟,也不成系统,所以这一切都需要我们学习和从事这个专业的人员去探索去完善。同时也表明了,老管这条路不仅仅需要国家政府和社会的支持,还需要在职和在读的专业人员的努力开发,不断的改进和完善。据调查结果我们发现:

1、在我校毕业的师兄师姐在从事我专业职务的比例来看,逐年有增加的趋势。从她(他)们从业的方向来看,他们一般在福利机构、康疗院、老年保健业,老年产品等行业工作,另外也有人涉及开发社区养老这些方面。因为在校时他们是学习不光服务,更有管理,我院开展专业课程比较广泛,各个领域都有涉及,但并不是每个领域都很精通,他们基本是选择在某一个领域深究。在大学里他们也积极的培养了自己综合的能力,所以目前出去工作的师兄师姐们都是从事与老年管理相关的工作,但是由于这个行业范围也没有规范,所以他们负责的工作也比较广泛,除了负责院方的一般工作外(包括宣传、服务、策划、老人日常活动、与家属沟通和整理老人资料),他们还负责开发和完善相关机构的制度,比如从我专业毕业的一名师兄在成都市工作,他发现老人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同样重要,但当时该院缺乏对老年人心理方面的部门,因此他向院方提出建设性的建议,该院经考虑接纳了他的意见并成立了心理疗养部并交与其负责。另外,师兄师姐他们针对目前护工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有待提高的情况,他们经常策划和组织为工作机构培训护理人员。

2、通过调查和以前在各福利机构的实习经验我们发现:目前在老年机构的护理人员普遍素质不够高,不管是从专业素质或道德素质方面来讲(无贬义),她们的水平都比较低。她们一般是30到50岁的中年妇女组成,她们普遍的文化水平不高,而且大部分是因为生活压力才选择这个“又苦、又累、又脏”的职业,她们对这样行业并没有基本的、正确的认识,比如说她们对的疾病认知水平不高,并不是很了解该怎样对这些老人进行专业护理,只是觉得这是苦活,更别说让她们主动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当然院方也做过专业的护理培训,但是由于年龄和文化水平有限,只能对其进行最基本的护理培训(劳力方面),没什么技术和专业可言,因此效果甚微。上诉情况将的是市级福利院福利院的状况,福利院在选人的时候至少还是选择有一点知识水平的人,或者曾从事过类似职业并有经验的人员。但是对于县镇的福利机构的护理员,一般都是在周边地区的农村妇女,她们对于干“粗话”可能没有太大的异议,但是对于专业知识会比较难以接受,因此护理工作开展就更加困难,同样也为老人的健康带来了隐患。

虽说,专业已得到重视,但是,由于此为新兴专业,从上面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不管是专业发展还是就业方向都没有的到规范和具体化,专业发展现状欠佳,对人才的吸引力都较小。

十、调查结果:

(一)福利机构:目前四川地区的福利机构制度还不够完善。我小组人员在4月2日对达州周边地区的福利院进行了电话访问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政府已经开始重视老龄化现象,并且在采取相关措施,因此在达州周边县镇地区都开始成立福利院,但不管是从设施或管理方面都有待完善。硬件方面有些也不及市区的福利院,但我们针对当地发展状况分析,首先,要考虑当地的经济状况,其次,要考虑老人的承受能力(入住老人不光是“三无”老人,还包括自费老人),这些方面的限制都为老龄化的进步增加了阻力。另外,人员方面包括以下机构方面:

1.一般大学生都不愿意从市区“发放”到县镇地区工作,不管从待遇或工作环境都没法太吸引人;

2.乡镇福利机构的管理人员都是从乡镇干部中选拔的,管理人员的年纪都在四十五岁左右及以上;

3.护理人员的文化层次参差不齐,不过普遍不高; 4.福利机构入住对象大部分为五保户,少部分是代养老人; 5.各乡镇福利机构也有较高的服务好老人的意识,但是护理人员这种意识却不高;

6.各机构的制度都是根据政府制定的制度加以修改运用的,很少结合地方特色,管理人员也缺乏创新意识;

7.各机构有意识注意护理人员的培训,但一般培训的次数较少且质量不高;

小组观点:国家政府方面,首先应加大对乡镇福利机构的硬件设施的投资,并追踪落实,不搞形式主义。其次应当授权各乡镇福利机关自主创新经营,结合地方特色,完善地方养老机构。各乡镇机关首先还应该适当的调整管理人员的年龄结构,管理人员的结构层次应该是35至45岁之间,最多不应该超过50岁,也可以适当培养中途辍学的知识分子向专业人员方面发展;其次,应该加大老年养老方面的宣传,孝文化不应该被人遗忘,将家庭养老和国家养老相结合,让老年人更好的安享晚年,这需要改变有些人们现有的关于赡养老人方面的无关自己的想法,补回缺失的孝文化刻不容缓;最后,福利机构还应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培训,从而更好的给老年人提供温馨的养老生活,要让护理人员认识到为今天的老人服好务就是为他们明天的安享晚年奠基基础。

4月3日,我小组人员进行走访调查,其中包括对市区老人进行访谈和对达州河市福利院走访调查。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来,老人对社会福利里入住的老人持同情心理,他们普遍认为,和儿子媳妇住在一起很幸福;同时他们认为去福利院的老人不是没人管就是和儿子媳妇关系处理的不好而逼不得已去福利院的。另外,他们认为在福利院住的不自在,不管是出行、饮食等都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思,显得很不方便。由此可以看出,老人的“养儿防老”这种传统的养老观念(家庭养老)比较严重。然而在河市调查中我们发现,社会养老观念更加不入人心,我们在问路过程中,只有10%的人知道河市福利院的地址,由此可见,政府的宣传还不到位。由于河市福利院才建成,还没开放,也没有相关的负责人,我们只观察到了福利院的建筑风格和大致结构。整个福利院建在镇边缘,四周环境较好,可是就目前状况来看,交通极为不方便;另外福利的内部结构比较人性化,居住条件好,也有娱乐场地,但是项目略显单调;根据该福利院的规模来看,小组人员进行计算得知,该院最多容纳100户老人。小组观点:

1.政府对社会养老这方面已经较为关注,但是关注的力度还不够,宣传力度也不够;

2.政府应加大对老年养老机构的修建力度,不仅要考虑城区老人,也要关注城区周边的无力修建福利院的乡镇的乡镇老人; 3.老年人居住的环境应该更为人性化,宜空气清晰,交通较为便利; 4.去福利院的交通应当比较便利,方便老人出行,老年的房间设置宜简洁,方便老人行走;

5.老年人的娱乐活动方式宜遵循简单多样化的原则;

(二)大学生问卷调查

十一、分析——招生不理想的原因:

(一)宣传力度不够

我国老龄化现象日趋严重,并且近几年也暴露出来不少问题,目前来看,国家政府已经开始重视。但是由于各种媒介的宣传力度不够,很多人都不了解、甚至不知道本专业,更不要说要求更多人从事这个专业。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在百度、谷歌、搜狗等大型搜索引擎网站都很难找到与我国老年化得相关资料,作为现代社会重要的宣传媒介的网络媒体和社会媒体也很少关注和我国老龄化,更别说做出相关报道和大力的宣传。并且在社会中也很少有人关注社会老龄化,仿佛自己还未老就事不关己,等自己老那一天再说吧,因此在口头信息传播这一方面也很缺乏。从我们问卷调查中可以发现,我们在校大学生,很少有人了解老年服务与管理这个专业,听到第一反应就是惊讶,第二反应是不可理解,因此我们在做调查问卷之前,在问卷前首先介绍了我们专业。由此可以看出,学院对此新兴专业的宣传力度还不够。

(二)传统思想

1.在中国,老人大部分都有老人落叶归根思想,他们心里一直认定的是传统的养老方式,认为“养儿防老”,自己呆在自己家里,和儿女呆在一起才是最符合常理的养老方式,就算关系不好也不愿意去。另外他们认为,到福利院、养老院等地方不是没有儿女就是被儿女抛弃了,是一种耻辱,他们不愿意去承受。

2.中国的孝文化一直都被社会和人民所推崇,中国是一个传统思想比较重的国家。不光是老人认为儿子不让自己在身边养老是不孝,很多中年人都认为,把父母送去福利院是一件很不孝的事,在加上中国人面子思想严重,很多人为了不受人唾弃都不愿意承认社会养老的事实。

3.社会认同家庭养老。如今大部分人都认为社会养老不如家庭养老,但社会养老又必将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那么在这种人们的意识和社会形态发生冲突的时候,人们必将会向社会发展趋势妥协。可目前的状况是,人们很难意识到自己思想的错误,他们一致认为家庭养老是随符合价值理念的方式。所以目前的状况是要改变人们的思想是件非常漫长的事。

(三)认识不正确

① 在老人看来,福利院就是一起旧社会的大锅饭,很难照顾个人,并且觉得福利院的设施条件非常不好,饮食不好。这实际上,老人只是在他们的意识形态里为老人下了这样一个定义,或许他们年轻的时候看到的福利院存在这种情况。但是现在,他们对福利院的制度和管理都不了解,就这样盲目的相信自己的错觉。作为我们服务的主要群体,他们这样的看法为老年产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力。必将他们的思想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他们的下一代,然而大部分子女还是尊重老人,不会强迫老人住进福利院。

② 在一般从事其他工作的大众来说,如果说是从事老年服务与管理的工作,他们的第一反应是“苦、脏、累”,他们认为只有没有那些没有文化水平的人会去从事此类“苦力活”,他们都认为自己难以承受。而且目前我国从事这方面的护工待遇不高,她们和护士的差别是极大的,而且她们工作量和工作性质确实和护士很很大差距,不公平的待遇也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另外,老人身体状况比较脆弱,还是需要具有一定相关知识的人员,否则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因此很多人不愿意冒这个险。③ 大学生有很多同学知道但是不太了解这个专业或这个专业的相关行业,然而他们对其也不抱支持态度,他们认为,此专业前景很大,但是路途会很艰苦,会花费很多时间不一定有好的结果,有同学表示“这是一个新兴的专业,新的事物必定会需要‘革命烈士’的鲜血铺路,然而我们却没有那个时间和精力去走这条漫长而遥遥无期的路”,有人表明前景和前途是两码事。大学生都是比较有素养,对老人等弱势群体都抱有同情态度,他们愿意在空闲的时候做义工为老人服务,或是在路途中遇到乞讨的老人会伸出援手,但是,他们不愿意长期从事与老人相关的工作,因为现在的生存压力很大,此类行业工资过低以致很多人无法维持基本生活,而且部分同学还有这个行业就是“服侍老人起居”的错误观念,综上所述,更多的大学生表示不想冒这个险。

④ 对于中小学,更是没有这方面的意识,根本不懂得老龄化是什么,更不要说有意识去关注。如果等到他们到我们这样的年龄,才认识到我国老年化原来都这样严重了,如果我们早一点了解就好了。可是,这又能说明什么呢?也只有徒其伤悲,苦恼为什么这么多人不认识状。(四)福利院门槛高

据调查和查找资料发现,在我国公办的福利院(有编制的),在一个市区一般只有一个。在从业者的角度来说,要进入这样的福利一般需要“膀子硬”,“关系户”先进,“你自己找的和关系送进去的,不一样,有关系的,比你轻松,比你挣的多,而你就只能干活” 对于从业人员来说,这样提高门槛更是打击了其自信心。对于一个在学校里就承受了较多的社会、身边环境的压力的本专业大学生,出来工作还要面对如此不公的待遇,还不如转行算了,这样又为国家流失了一批本来就很少的专业人员。另外,对于这种公办福利院,一般要排着队才能进去,能进去的不是有钱的就是有关系的。由此可见,不是说大众对福利机构失去信心,对这样的公办福利院他们还是抱有希望的,他们还是愿意相信,国办的不管从设施还是人员素质都会有所区别于其他私营的。

(五)形式主义严重

虽然我国老龄化已经非常严重了,国家和政府也开始重视,福利机构和社会大众也开始有了意识,但是对于大多数人和机构而言,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开展的一系列活动都过于形式化,只图场面,只讲形式,只顾完成指标,不在乎有没有为老人和社会牟利。就像现在的房地产市场一样,以前为了看GDP增长,大力发展房地产市场,现在出现问题都难以遏制,这难道不是一个血淋淋的例子吗?这样只能使更多的热血青年失去信心,抱着满腔的热血想为老年事业做贡献,却被形式主义所掩埋,最后只有转行,期待形式好的时候在从事本专业。

(六)发展现状欠佳

202_年入学时全国只有4所高校开设了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并且都是专科,其中两个一专两个二专,其中,只有我院是本科院校。目前在我国经过两年时间有20所高校开展了此类专业,由此可见,虽然有所发展,但发展是相当缓慢的。从我院的的发展情况来看,从成立此类专业来看,毕业后从事本专业的人员甚微,几乎不到10%的比例,而且历年招生情况都不理想,而且出现断流现象(招生情况欠佳),可见形势是相当的严峻啊。

(七)从业人员少,而且工资很低

“我们管理整个楼层的老人,晚上要起来好几次查看老人情况,白天要打扫,还要注意看有没有老人外出太久,一个楼层两个人换班,每个月只有几百的工资,不过还好我们看护的老人都还基本能自理”,“我们一般就是护理不能自理的老人,白天黑夜都会给他们吃喝拉撒的护理,我们的工资很低,几百块,我们可以多护理几个老人那样工资会高点”,“我告诉你,你住在养老院,就得二十四小时工作,你说工资高?前三个月二百,以后就四百,(有的也许能稍高一些)不签和同,没有任何保险。当你值班后才有半天休息。你说工作轻松?瞎说,早上五点半起来打水送水,然后打饭,送饭,打扫卫生等等,一直到晚饭结束晚上六点半左右才能休息一会,要是晚上有事你都得去干,不管多晚......”调查中,有人这样描述专业人员现状,虽然,我相信此人的说法有一些偏激,但我们也不可否认这样的事实可能存在,我相信很多人看到这个报道,都会对此失去信心,因为这样的待遇确实让人有些望而生畏。

十二、解决方案:

1.通过社会媒体大力宣传:网络、新闻、会议、社会宣传、机构宣传、开展专业活动。另外还可以利用好社工、义工这块的资源,她们涉及面积广,可以大范围的辐射,对宣传有很大促进作用。政府不仅要重视宣传,更要加大专业力度;

2.从小学教育抓起,从小树立意识,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不管是小朋友、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我们都不能忽略。人大代表提出:“传统看待老年人的观点应当被颠覆:老年人不只是被赡养者,他们还可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创造者。”我们必须让更多的人改变这种传统的思想,让正确的思想深入人心; 1.国家大力支持不仅要包括国办福利院的发展,更要鼓励和支持私营福利院的发展,同时帮助其不断规范化,并且要通过各界力量支持开办养老机构,发展社会力量;

3.降低各类福利院的门槛,不管是入住的老人还是从业人员都要秉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4.提高从业人员待遇,让更多的人劳有所值,鼓励其积极性,让更多的人看到希望。同时,这样也为高校扩大招生开辟了道路。

十三、针对达州提出解决方案

(一)现状(资料显示):达州市现已建成老年公寓5个,敬老院148个。随着我市人口老龄化迅猛发展,养老问题日益突出。从202_年起,达州市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已超过7%,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已达到9%以上,到202_年老年人口比重将达到10.13%,至202_年老年人口比重将达到15.2%左右,总量超过103万人。目前,我市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家庭,90%左右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仍是与子女或亲属一起共同生活。人口老龄化步伐加快,老年人口高龄化、高龄老人丧偶率上升、家庭空巢化增多,生活不能自理的人数增加,老年人对社会照料服务的需求将日益大增。我市现有农村和城市低保独生子女户236866户,独生子女死亡或伤残家庭888户,随着这部分独生子女父母(以及无子女的夫妇)逐步进入老年社会,在年老需要人照顾时,如果子女因为就业或是其他原因不能与父母住在一起,必然依靠老年公共服务体系给予救助。现阶段,我市基层老年服务网络薄弱,专业工作人员缺乏,老龄工作资源严重不足,大力发展社区、农村老年公寓(或敬老院)显得迫在眉睫。

(二)小组建议

1、针对上述资料供小于求的的情况来看,但又要在不违背人们意识形态的情况下,达州市应大力发展社区养老,不脱离家庭养老的情况下在社区周边建立养老服务设施,在社区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服务,让老人既不离家也可享受服务;

2、针对达州市周边县镇还有很多农村老人,农村老人家庭养老思想更为严重,建议在镇周边建立福利院,从城到乡慢慢辐射到农村老人,从而发展乡村养老院,那样老人也不至于离家太远,也可以养老,并且可以使更多老人受益。河市做为一个镇在城区和周边乡镇建立了福利院是很值得鼓励的;

3、加强老年福利机构与学校和社会的合作,多开展建立社会志愿者服务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为老服务活动;

4、为达州市福利机关培训更多的老人护理人员和管理的专业人员;

5、加大宣传:根据达州地方特色宣传养老新思想思想,宣传福利院的结构设施的建立;

7、建立“只租不卖”养老机构,据资料显示:天津市成立了类似的养老机构,不过根据达州地区的情况,我们这个“只租不卖”和其大不相同,我们应旨在利用这种机构改变人们的传统思想,有人对养老机构有所畏惧,这种养老机构你就像租房子一样,专门为老年人设计的,能够给老年人提供家政服务、医疗保健和饮食服务等,是集中式的居家养老、社会化养老的创新模式使老人不出门即可就医。你可以先试着住一个月,你满意就可以继续租,不满意可以走人,解除了老人和子女的后顾之忧。

十四、小组人员希望专业发展:

扩大宣传范围、对象:老年人,中老年人,青年人

分析:1,老人是专业人员主要的服务对象,老人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后代——孝文化理解

2,中老年人一般为家中之主,他们的观点影响着老年人和青少年的行为。我们的工作,必须要靠这一代承上启下的人配合。另外他们一般掌握家庭的财政大权,他们小至影响家庭老人养老,大到可以影响社会养老(投资)。

3,青少年是最有潜力的一代,要让他们明白我国老龄化的严重性,以便为以后老龄化发展奠定基础,另外,老龄社会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然而我国现在最缺专业人才,因此青少年的正确认识可以为以后专业发展奠定基础。对专业人员发现的想法:

1、我们作为专业的开发者,我们的思想对后来人员有极大的影响,首先我们必须努力完善自身,学好专业知识,提高综合能力,为其起好带头作用;

2、努力参加实践,丰厚专业材料,为专业以后招生奠定良好的基础。加大宣传,可以用行动感染身边的人,我们的优秀可以成为宣传的题材,我们还可以利用网络等其他方式进行宣传;

3、人大代表指出“老年人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现在有些社区把老人组织起来,让比较健康的照顾比较不便的老年人。政府、社区可以建立促进老人发挥作用的平台和联动机制。” 小组希望,专业人员以后能开发与老人“再从业”的相关行业,来提高老人的价值,让老人,老有所得。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 执笔人:孟银 202_.4.10

第五篇: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工作总结1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工作总结

--------张

时间匆匆而过,开学已经一月了。一月以来,心里真是感触很深。通过这一月多的工作、学习和锻炼,可以说使自己的思想认识从很大程度上有了一个飞跃,所做的每一项工作,与学校各位领导的正确领导、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密切配合是分不开。在此我向大家对我的关心、对我工作上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想谈谈一月多来的感受,同时对自己存在的问题进行检查剖析,请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帮助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改正缺点和不足,提高工作水平,更好的做好本职工作。

一、本月思想收获:我觉得做为一名基层管理者必须要有责任心。

刚接受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这项工作的时候,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这种压力一方面来自学校领导对我的信任和照顾,另一方面的压力来自我自己,主要是觉得自身工作经验不足,来干这样一个工作性质和过去完全不一样的工作,怕自己干不好。但是,从我内心来说,我还是充满了信心,我所在的综合组在全校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声誉,是一个团结的、有战斗力的团体,所以我想既然组织上安排我来这里工作,首先我要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这是做好学校交给我的各项工作任务,确保稳定完成各项任务的首要前提。有压力才有动力,才有紧迫感。所以我想我既然接受了这项任务,就必须要对学校领导负责、对学生负责。一个月的工作实践证明,综合组的全体老师对我的工作非常支持,尤其是学校领导班子的成员更是对我的工作给于了多方面的大力协助和支持,这一切都让我非常感动。

二、本月主要工作。

2月7日------2月10日。

1、准备开学工作。

2、制定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长期)。新生思想稳定工作。2月13日------2月17 日。

1、外出考察。教务处李主任带领我、魏静、马光远一行四人到咸阳职业技术学院、陕西银杏老人中心、西安汽车科技学院、西安市未央区老人护养、陕西银行学校、陕西工运学校,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考察学习,我和陕西银杏老人院、西安市未央区老人护养中心、陕西工运学校的各位行业专家,就老年服务于管理专业建设、课程开设、教师资源共享、中级护理员资格证考试、学生学历升高、联办等事宜进行了商讨,初步达成口头协议,西安市未央区老人护养中心护工部王琴部长愿意来我校就护理专业学生转型,做动员讲座;陕西工运学校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系鲍丽萍主任,愿意成为我校的客座教师,负责学生中级护理员资格证考试事宜;陕西银杏老人院的陈佩娜院长希望我们现在就把学生送去实习,她们急需懂护理专业,又懂得老年人心理、有一定组织才能、善于和老年人沟通的护理工作者。

2、总结考察情况,就此次考察的各种情况向校级领导一一作了汇报。2月20日----2月24日。

1、在学校的安排下,我和张宝善同志到彬县敬老院进行考察调研,与何伟院长进行了商讨,初步拟定09护理专业转型培训课程内容。

2、在学校杨校长的安排下,我们就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训室建设、实训设备的型号、单价、数量、总金额做了详细的计划,并绘制老服专业室平面图。

3、同时我们对改革发展示范校的项目建设方案做了详细的阅读、研究分析、找出不足进行修改。2月27日-----3月2日

1、修改完善改革发展示范校的项目建设方案以及任务书,并做了详细的修改说明。2、09级护理专业学生回校报到,修改完善《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短期人才培训实施方案》,就学生报到要求、班主任工作安排、教室安排、培训时间、培训教师、培训目的、培训内容都做了详细的说明。

3、德育课。就赴台学习的所见所闻,尤其是传统教育、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进行了讲述,使学生明白我们学习传统文化教育势在必行。

4、日常工作。检查督促学生打扫卫生,参加新校区行政会议,组织护理专业学生早操等。

三、工作反思:

一个月以来,虽然做了不少工作,但是工作方法不得力,没有技巧,经常是工作起来没有头绪,往往事半功倍,今后要加强工作方法技巧锻炼,及时请教各位领导,提高工作效率。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评价体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