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谈在小学有效开展航模训练
编辑:梦回江南 识别码:23-978215 1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4-27 19:27:30 来源:网络

第一篇:谈在小学有效开展航模训练

内容摘要:

内容提要:组织学生进行课外科技活动,航模是广州地区学校特别是小学开展时间比较长、参与度比较大的一个项目。由于小学生对于航模处于感兴趣的群体比较大,一般都比较容易发动和开展。但航模本身的设备多样性、材料的易损耗性却给我们科技工作者提出了不得不面对的实际问题。如何提高训练效果、优化活动形式,是提高训练成绩的必由之路。我校在航模方面已经基本形成了常态化、并且形成一定梯度的活动形式。现就小学里开展航模方面的有效训练结合我们的做法做简单的论述。

我校近3年以来,在科技竞赛特别是航模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计有市“2+1工程”遥控模型飞机团体一等奖、市第二届“威露士杯”青少年航空模型冠军赛小学组手掷模型飞机项团体一等奖、08年广州青少年航模比赛小学组二等奖。主管训练的黎东明老师也07、08连续两年被评为市航模优秀辅导员。现在学校在航模方面已经基本形成了常态化、并且形成一定梯度的活动形式。现就如何在小学里开展航模方面的有效训练进行简单的论述。

一、有效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

1、注意以点带面,形成氛围;

由于航模训练等科技类训练,都离不开器材,器材的来源都要学生自行购买,所以开始时候学生都比较犹豫,这时候老师就要多想办法,一方面先让学生了解活动的好处和得到什么样的提高,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你的训练活动当中来,另一方面,根据学生比较听话的特点,通过班主任的推荐,也比较容易容易招纳一部分学生。比如四年级某班,开始只有一两个学生报名参加,后来让班主任推荐几名,再通过一两次比赛,在升旗礼上进行颁奖,学生看到了回去一说开,后面就比较多学生也跟着报名进来学习。

2、发挥科技小社团的优势,形成合力;

我校在本学期通过组织科技小社团,固定在周二下午进行社团的活动。在活动中,老师有机结合比赛来进行航模方面的培训。每次均要求学生带齐工具、按时参加活动。

由于来参加的都是对科技比较感兴趣的学生,但大都比较好动,教师不但要求能教会学生自行拼装,以及求教会学生掌握实践放飞、利用风能等方面的技能,还要做好内容上趣味性、知识性上的平衡,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通过社团的活动,学生能够对参加航模制作及放飞的规范有了比较好的认识,都能比较配合老师开展相关的训练,也对插嘴、乱动器材等个人不良习惯有所改善。

3、注意渗透相关的航模知识;

小学生本身就对航模方面比较有兴趣,一说到可以自己动手拼装和进行户外放飞实践,一般都好兴奋的。但小学生兴趣持续性不强,对单一的某项训练容易厌烦,需要老师根据实际不断进行强化和调整。如果单单停留在为比赛而进行短期训练的层面上,学生就觉得没啥好学的,自然 就降低了参与的积极性。比如有次参加一个半导体收音机比赛,训练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反复操作,提高熟练程度,后来该学生也取得了好成绩,不过比赛后他还跟我说到底收音机能收音的原理是什么,这个给我提醒了,学生关注的不仅是技能,还有原理的掌握,这个才能真正让他们能够独立思考问题的解决办法,这个才是激发他们不断尝试的动力。

4、适当指导,加强动手能力的提高;

在参加航模训练的学生当中,相当部分是二三年级的学生,这部分学生比较认真,但动手能力稍弱,在涉及某些拼装操作比较慢和效果不理想。我特意安排高年级跟低年级一起坐,让他们带一带。老师适当可以帮一帮,比如粘超能胶水、嵌装泡沫等,其他都尽量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教师在讲授时注意不要太快,将比较复杂的操作分解,尽量让全部学生跟上进度。

二、提高技能,师生共同提高

1、教师要与时俱进;

2、结合实际,定好位

每个学校情况不同,现在航模比赛项目较多,器材价格也相差好大,科技老师要给学生选择好训练的项目。好像十来块的泡沫弹射飞机,虽然拼装要求不高,但能够比较好地训练到学生辨别风向、风力,还可以锻炼学生修理器材的能力,是比较实用的一个项目。

3、让学生养成爱惜器材的习惯

虽说航模器材有些比较便宜的,但像其他学校那样专门拨一笔器材经费,这样训练不会有生命力。因为学校不可能每个学期都负担起航器材费用,所以我会通过发动学生自购器材,并且训练过程中有目的让学生养成严谨、不乱放飞的习惯,有效避免器材的随意损坏,减少不必要支出。

第二篇:农村小学航模有效训练的实践

农村小学航模有效训练的实践

航模是一个广大中小学生参与热情高、涉及范围广、影响力大的综合实践活动项目。但由于航模设备的多样性、材料的易损性等特点,严重阻碍了它的发展,特别是在农村小学经费有限、师资缺乏、学生认识不够的情况下开展航模训练更是带来诸多的不易。如何激发学生的热情、提高训练的效率和优化活动的形式是关键,这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摸索前进。

一、因地制宜、注重选择

天平中心小学现有8个班级,学生448人,教师27人。学生主要来自当地农村以及外地民工子女。大部分家庭条件并不宽裕,家长思想比较保守,总希望自己的子女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和这些家长打交道听的最多的是“我孩子的语文、数学成绩怎么样?”他们甚至把科学、英语都遗忘到了角落,更不懂航模为何物,在他们眼里航模就是一个“劳心劳肺又劳财”的玩意。因此,在这种环境下,注重择人与择项就显得尤为重要。

1、择人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那人的选择就是良好开端的关键。在工作中,我校坚持学生主动参与和家长支持相结合的原则开展航模训练。一开始,学生把航模看作是一种“玩具”,参与的热情很高。班主任一组织报名,学生各个踊跃参加,人满为患,特别是男同学尤其的多,这反而增加了辅导员选人的难度。辅导员有必要对上报学生进行筛选,可以从班主任那了解学生的特点,选择那些比较听话,动手实践能力强、学有余力的学生。

航模的训练离不开器材,对于器材的准备主要以学生自负为主,同时学校承担部分费用。涉及到经费的问题能够得到家长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一开始,我们就给有意向参加的学生下发告家长书,让家长了解航模对于学生的积极作用,参加航模训练需要准备材料的价格等,争取得到家长的支持与理解。

2、择项

办学条件的有限性是制约航模各类项目有效开展的瓶颈。农村小学的航模辅导员大多是科学教师兼任的,我校也不例外。绝大多数辅导员对于航模知识只有一些模糊的认识,水平有限,同时教师课务重,辅导的精力不足。

开展有效的航模训练首先在航模项目选择上与辅导员的能力相结合,做到量

力而行。其次,航模材料的易损性以及部分材料的昂贵制约了它的发展。比如,线控飞机每个单价是180元,对学生来说,线控飞机训练难度大,操作容易出现失误,导致飞机垂直坠地而“机毁人亡”。因此,我校在航模训练的选择上注重那些实惠、易做、便于普及的项目。如“橡筋双翼飞机”、“东风一号火箭”等。

二、关注细节、注重习惯

“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用在航模制作上可谓恰如其分。在航模培训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行为习惯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1、开源节流、注重节约

让有限的经费,有限的材料,发挥它最大的价值。在培训初期,辅导员对参加训练的学生不够了解,更不清楚谁适合那个项目。因此,我校组织参与的学生进行一次小测试。每位学生一套直线留空飞机模型材料(相对其它项目,它的价格是最便宜的,每套1.4元)。我们让学生根据说明书介绍,对材料进行打磨与组装。结果学生制作出来的模型或还不成形,或是打磨厚薄不均,成果自然是伪劣产品。一次测试,尽不知不觉花费了40多元。我们还发现有的学生不小心把某个部分削坏了,他就会悄悄的从另一套材料中“偷”出一个,结果第二套材料也是“缺兵少将”。因此,辅导员在培训初期需加强对学生勤俭教育,让每一个学生懂的,再小的一部分材料也有它独特的作用,需要爱护、珍惜它。

2、善于反思、总结经验

“失败是成功之母”,但必须加上一个前提:操作者善于对失败进行反思、总结。航模的制作过程难免遇到挫折,这就需要辅导员和学生分析失败的原因,寻找解决的策略。我校航天项目有两个:东风一号和小力士。为学生培训前,我参加了省航模培训班,专家重点介绍了东风一号的制作情况。回来后,我与学生首先研制东风一号,试飞的成功率达到100%,效果非常好。小力士和东风一号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我们就依样画葫芦,结果一试飞,小力士火箭简直就像鞭炮,降落伞与机身全部脱离,直接坠落到地。回收火箭后发现,由于小力士发射器助推力比东风一号的猛,发射器反喷的火花使降落伞粘在一起。当火箭升至最高点时,在弹出降落伞的瞬间,由于弹力过大,而连接降落伞与机身的弹性绳子又太短,一绷就断,导致试飞失败。通过对试飞失败的分析,我们对小力士进行了改装。小力士发射器与降落伞之间的花泥进行了重加工,再花泥的中间挖出一个槽,使发射器反喷的火力其中在中间的槽中,避免将降落伞烧坏,而在降落伞与机身连接处更换弹力更强,长度适中的绳子。经过一系列的改进,小力士最终发射成功。

三、模拟训练、注重天时地利

1、选好时间

航模训练极易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如风力、风向、能见度等,因而放飞的时间安排应体现灵活性。根据航模各项目飞行特点和比赛的要求,对于风向的把握是非常关键的。如“红星号”飞机模型要求在一定的范围飞行,飞行过程角度不能偏斜超过90度,这样的比赛要求,模型在顺风条件下更合适。而对“手掷直线”比的是模型留空时间,这样的规则,逆风飞行更加有利。但不管顺风或逆风飞行风力都不能太强,否则无法正常训练。

2、选好地点

航模比赛一般选择室外进行,因此训练时就应该让学生习惯室外的场地。让学生学会辨别风向,掌握放飞的正确姿势。由于航模极易损坏,场地一般选择在草坪上进行。考虑到学生的安全,场地应尽量远离教学楼,同时为了便于模型的回收,场地尽量的空旷。

实践中学习,学习中成长。点点滴滴总结我们的得失,让航模训练更精彩、更有效。

第三篇:浅谈在小学如何有效开展“三生教育”

浅谈在小学如何有效开展“三生教育”

保山市隆阳区金鸡乡中心学校 赵倩(赵倩,女,汉族,大学专科,1986年8月生于云南保山,现供职于保山市隆阳区金鸡中心小学,小学一级教师,通讯地址:保山市隆阳区金鸡乡金鸡街15号,邮编:678004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21554035@qq.com)

摘要:所谓“三生教育”是指在各级各类学生中实施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简称“三生教育”),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激发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最终达到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目标过程。“三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程,是德育工作的基本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三生教育;生命;开展

对一个人而言,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有了生命,生存的本领,生活的方式直接决定着生命的价值,这三者之间,互为条件,互相依存。我们每个人都有认识诠释这个“三生教育”的责任和义务。一个小生命从孕育到呱呱落地,成长,无不经历一个艰辛的历程,可以说人的生命是来之不易的,至此我们可以随意抛弃生命,是对家庭、社会不负责任的表现,是个人道德自私的恶果。

一直以来,我希望身边的每一张可爱的脸都绽放笑容,希望每个小小的身躯都健健康康,希望每一颗稚嫩的心灵都纯净善良„„这一切,寄予着老师的心愿、家长的期盼、社会的希望;这一切,更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追求的教育本质。老师是引领学生寻找生命、生存、生活真谛的重要角色,是他们心中的偶像,是天真的他们学习的榜样。只有老师尊重了自己的生命、懂得了生存的意义、找寻着生活的真谛,才有资格、有能力将这一切教给他们,才做得到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三生教育”的开展,让我对自己的生活也有了一次反思,当我想去教会学生的时候,我真地会问自己:我行吗?虽然懂得一条条的大道理,但有时我也会责怪自己为什么做不到,这也许就是对生命、生存、生活的内涵认识和实践得不够吧。所以我很高兴能和学生们在“三生教育”中有一次新的成长,能有机会让自己丰富生活的意义,和可爱的学生们一起去认识人生的价值,学会热爱生活、奋斗生活、幸福生活。

生命在爱中孕育、在爱中诞生,要做好生命教育更不能缺少了爱。和学生相处的每一天,总是会遇到很多的“意外”情况,这时,我不会一味的责备和谩骂,而是及时地抓住时机对他们进行生命教育,用爱去唤醒他们偶尔沉睡的安全意识和自护意识,从而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对生命有了重视。除了说教,我想最好的就是引用案例去影响他们,激发起心中的惊叹、同情与爱心,就能使他们对生命有一份敬畏和认识到生命的脆弱、可贵。当然,方法很重要,在懂得道理的基础上,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就是实现生命教育的有效手段之一,这样不仅能引导他们如何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还能促进他们主动、健康、积极地发展生命、提高生命质量和生存意识。

仔细看看“三生教育”的名称——生命、生存、生活,意识到了这三者的顺序不可以颠倒,这是一个生命存活意义的体验过程,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人生长路。作为教师的我扮演着太重要的角色,掌握着育人的能力。既然“三生教育”为我搭建了一个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平台,那么在教学中我们该怎样才能引导好学生善待生命、学会生存、享受生活呢?

一、教育内容贴近生活,达成情感共鸣。教师对学生所实施的教育影响要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远离学生实际的教育往往让学生“高不可触,无所适从。”例如:教育学生要热爱祖国,热爱家乡,与其大讲特讲怎样学习“战斗英雄壮烈殉国,科学家严谨工作以‘智’尽忠。”还不如从身边取材,让他知道如何爱护校园花草,主动捡起废纸,一笔一画写好每一个字,做好每一个题,这些都是爱国、爱家的表现,真真切切。只有学生能看见,可触摸,才谈得上从教育中产生共鸣,才能深入人心。我校从以下三方面来实施:

①故事引入,唤起良知。对于小学生学生,形象思维还占主导,他们对艰深晦涩的道理很难懂,对空洞的说教不感兴趣。就算明白一些道理也是“死”的。他们更爱听故事,讲故事。我就从身边发掘教育资源,用故事的方式让其从中感悟,从中理解,从中产生共鸣,产生内化,激活良知。

②从小事入手,重视习惯养成。“三生教育”关注的是人类发展面临的普通问题,关注个体生命、生存、生活的基本问题,因此,应该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入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开展教育,从人生的起点上逐步构建个体成长的基础。让学生重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形成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如果是好习惯,将会终身受益。习惯养成均从小事入手,从细节入手,贵在坚持。

例如:“五个做到”每天做到按时起床,按时睡觉,不管是不是假期;每天做到按计划做作业、看书,每天做到早晚各打扫一次宿舍和教室卫生;每天做到按时上课、上自习、不迟到、不早退;每天做到锻炼身体一小时。

通过从生活小事做起,注重各环节的要求,坚持形成习惯,有条理、严谨的学习、生活、锻炼、娱乐、工作的品格将受益终身。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所说:播下一种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我期望的收获是健康的、积极的、美好的,理所当然应播下正确的行动。

③学习明理,指导行为。要使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必须解决认识问题,没有对人类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规律的认识,对自我生命和他人生命生老病死规律的认识,对其它物种生命存在及发展规律的认识就难以树立正确的生命观,领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没有对生存及提高生存能力的意义认识,没有对生存知识及生存规律的认识,就难以形成生存技能、发展技能和创造技能;没有对生活知识,生活其谛的认识和理解,长大后,就不可能处理好收入与消费,学习与休闲,工作与生活的关系,也就不可能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更谈不上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健康发展。要提高认识,就是要学习好,理解好,实践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知识。包括书本知识及生活中的学问。

二、展现生活,情感体验。生命是一个体验过程,现在不少学校为了学生安全,千方百计保护学生,活动少了,作业多了,他们忘记了生命来源于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学生生命体的活力来源于对生命的体验过程,一味追求分数的“至高无上”,这是对生命个体的漠视,缺少在生活中体验的过程,再鲜艳的花朵都会枯萎,再有活力的生命都会枯竭。我认为可以这样进行体验教育:

①亲自动手,体验过程之乐。通过一系列的课内外实践活动,让学生获得生活体验,掌握生存技能,强化生存意志,获得生活乐趣。例如:组织学生栽蔬菜、种土豆、南瓜等,这样既让学生亲近大自然,亲近了社会,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体验了“劳动的艰辛”“收获的喜悦”,也让学生认识到了合作的重要,集体的力量。②创设情境,情感内化。例如:以班级为单位,每位学生怀里兜着篮球(可变型),模拟母亲怀孕时的生理变化,并按照要求做出各种动作,如弯腰提水、走路、睡觉、捡东西等。

要求学生细心体会种种困难,并以之与真实情况作比较,把自己的体会和今后自己该改进的地方写成一篇小短文,并付诸于行动。体会母亲在孕育生命的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更加了解妈妈在怀孕期间的生理和心里变化,学会感恩父母、回报社会。

③利用机会,主题教育。“三生教育”的基本途径是学校、家庭、社会的有机统一,为此我整合一切教育资源,利用机会,进行主题教育,如:当我从电视、报刊、网络信息等看到漠视生命而随意轻生的人,因犯罪而被叛刑或处决的人,给家人,社会带来了巨大痛苦和灾难,我就从当事人及他人的感受中,让学生感同身受,抓住机会,及时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让学生深化对生命意义的认识,生命所承载的使命,懂得有意义的生命对自己及他人的重要。

三、回归生活,磨砺成长。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这是“三生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生命只有回归生活才能感悟到价值,挖掘生命的潜力,才能感悟到生存本领,才能学会生活技能,才能提高生活质量,可以从两个方面去努力:

①模拟演练,深化认识。在社会生活背景下的模拟,即在教师的组织下让学生在一定情境中进行的练习。例如:安全教育中,面对地震、火灾、暴徒等逃生自救的演练。

②社会实践,增长才干。人的才干来源于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体现。所以,“三生教育”效果的好坏,学生参与的社会实践机会的多少就显得很重要。在工作中,我校结合实际,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全面了解自我,认识社会,开阔视野,拓展知识,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学真知,做真人,长真才。

作为一名教师,育人的根本就是要使学生有健康的心智,有实践能力(包括生存能力、生活能力)、创意能力、富有爱心和责任感。我认为对学生来说,物质贫困固然可怕,但是精神贫困更为可怕。物质贫困孩子上不了学,政府都在资助,但是精神平困却是资助不了的。我们要通过“三生教育”,使我们的教育精神不流失,提高学生的精神素质。提高他们的能力,健全他们的心智。

总之,只有理念更新了,才会用心地去想办法,才会结合实际地去紧扣“三生教育的本质”,才会去丰富“三生教育的内涵。”才能培养出现阶段社会所需的合格人才。参考文献:

[1] 高慎英,小学校本课程开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_.49.[2]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10.

[3] 罗崇敏,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存教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2_.[4] 赵世豪,以热爱学生为核心提高教师素质[J].教育前沿 202_年01期

[5] 陶晴,对“三生教育”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J].昆明学院学报 202_年01期

[6] 彭美祯,“三生教育”的探索[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2_年Z5期

[7] 唐少华,在课堂上教师要公平地服务每个学生[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2_年Z5期

[8] 李思熳,“三生教育”教学法初探[J].人力资源管理 202_年02期

(曾在云南省“三生教育”“九个一”征集评选“三等奖”;

第十届全国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与优秀教育教学论坛评选“一等奖”)

第四篇:翠竹小学航模特色课程开展情况

为推进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发展学生业余兴趣,为引导我校学生积极参与科技活动,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我校大力推动航模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对航模的兴趣,获取一些航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领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

我校刘爱民校长说:航空模型运动中蕴涵着启迪性和创造性,青少年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学到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智慧也在不断进行思考和创造中得到启发和升华。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我校的航模课程得到了顺利的推广。

1、课时安排:

航模活动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因此,在课时的安排上,我校将航模课程与综合实践课程活动相整合。这样,不但解决了航模课程的课时问题,还进一步丰富了综合实践课程的内容,保证了航模活动在我校的全面推广。

2、课程设置:

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在航模课程的设置方面,我校也做了精心安排:

一、二进行折纸飞机的制作和放飞比赛;三年级学习橡皮筋动力飞机的组装和试飞,同时掌握一定的放飞技巧;四五年级则学习木制手掷(弹射)飞机打磨与组装、了解飞机的各部分构造和作用。

我校科技辅导员潘涛老师主要负责航模课程的开发和教学,他认为:航模作为一种科技活动,不是单纯的作为一种娱乐项目,而是在制作过程中,能锻炼同学们动手操作能力,还能激励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从小树立航空航天的理想。另一方面,同学们在安装模型、放飞模型的过程中,要克服各种困难,最后获得成功的喜悦。

3、特长生培养:

在航模课程的基础上,我校选拔优秀学生组建航模社团,利用每周三两节课的社团活动时间,组织社团的学生学习与飞行有关的简单的空气动力学知识,进行飞机模型的飞行校正技巧和遥控飞机操控技巧训练,为参加区、市级比赛培养和选拔人才。

4、活动开展:

我校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航模比赛活动,在每年一度的科技节和综合运动会上,我校都会安排形式多样的航模比赛活动,给爱好航模运动的同学以展示自我的机会。我校四年级董璇同学在去年的市航模比赛中获二等奖,比赛结束后,董璇同学说:通过参加这次活动我收获了很多,不但锻炼了毅力、掌握了很多航模的知识,同时也锻炼了我的临场发挥能力,让我知道遇到特殊情况要冷静对付。

第五篇:开展航模的意义

开设航模的意义

进入21世纪,人们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提高青少年的整体素质,其中科技素质是重要内容之一。平日里,许多学生都有强烈地想多了解一些科技知识的愿望,不少学生会对飞机、火箭、卫星等航空航天方面的知识感兴趣,他们总喜欢问:“老师,飞机比空气重为什么还会飞?”“莱特兄弟的飞机为什么只飞了12秒?”“我们能不能自己做飞机模型?”显然,老师口头的简单解释已远远满足不了他们的渴求。他们需要的是去做、去飞、去体验……他们是幸福的一代人,出生在世纪之交,恰逢我国神州飞船飞天成功,举国上下航天热情高涨,英雄杨利伟、聂海胜等,“神州五号” “神州六号” “神州七号” “神州九号”的航天壮举激荡着每一位同学的心。平时的那些科技迷们更是喜欢围着老师问个不停,恨不得他们也能立刻飞上天。我们开设了航模兴趣小组,张开怀抱吸引了这些具有强烈“飞天”梦的学生。让他们在实践中去,让学生“愿学、知学、好学”。

“儿童的智慧,出在他的指头上。”用这句话来概括青少年科技模型制作的意义再合适不过了。传统的“书本教育”固然重要,但是对开发青少年智力和培养创新能力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青少年渴望用自己的双手去实现心中的梦想。航模运动是一项在全国范围内深受青少年喜欢的运动。航模的制作和试飞,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细致入微的观察力,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锻炼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能为学生的知识应用和个人才能的展示与发展提供自由的活动空间,更能为现代科技的普及与应用创造条件。为使更多的学生从中受益,进一步发扬学生动手参与、制作应用的科技热情。我们通过常规活动和比赛的锻炼,使学生找到能充分发挥其潜能、磨练其意志、培养其能力的崭新天地。

谈在小学有效开展航模训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