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高速铁路接触网重点设备施工及技术指导意见
编辑:蓝色心情 识别码:23-535804 1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6-21 03:41:28 来源:网络

第一篇:高速铁路接触网重点设备施工及技术指导意见

高速铁路接触网

重点设备施工及技术指导意见

技术指导意见

一、接触线

1.主要技术性能及规格应满足《电气化铁道用铜及铜合金接触线》(TB/T2809-2005)的技术要求,时速200km/h及以上正线采用120 mm²或150 mm²锡铜或镁铜合金线;时速160-200km/h可采用120 mm²银铜合金线。

2.铜合金接触线表面应清洁、光滑,不应有硬弯、扭曲、折边、锈蚀、裂纹、毛刺、擦伤;沟槽应是均匀无扭曲;在双沟内无折边、剥片和锐利的刃口等与良好工业产品不相称的任何缺陷。

3.每个线盘只允许圈绕一根接触线,在线盘上应用箭头指明放线方向,并注明收盘张力和放线张力的建议值。

4.按照规定数量送部抽样检验。

二、承力索

1.主要技术性能及规格应满足 TB/T3111-2005 《电气化铁道用铜及铜合金绞线》的技术要求,正线采用截面为95mm²或120mm²的铜镁合金承力索。

2.铜合金绞线中单根铜合金线不允许有接头且承力索在约定的制造长度内不得有焊接头。3.按照规定数量送部抽样检验。

三、附加导线

1.尽量不采用正馈线、加强线、供电线电缆设计,困难情况下必须使用电缆尽量采用架空电缆安装。

2.回流线尽量不使用针式绝缘子进行安装;架空地线尽量不从硬横梁上跨越整个站场股道,避免断线时搭在承力索上。

3.供电线采用变电所到接触网一根线,避免接头或“T接”上网;设计应从远期考虑,采用双支供电线、采用铜质绞线或加大截面。

4.产品抽样检验合格。

四、接触网钢支柱及吊柱

1.格构式钢柱主要技术性能及规格应满足TB/T2921.1-2008《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钢支柱 第1部分:格构式支柱》的要求,下锚柱高度高于其他中间柱500mm。

2.不采用分节式格构式钢柱,采用一体化钢柱。3.钢柱热浸镀锌均匀无锈蚀、主副角钢无弯曲。4.锌层应与金属基体结合牢固,应保证没有剥落或起皮现象,按GB/T2694-2003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锤击试验后,锌层不凸起、不剥离。

5.吊柱采取方型结构并有防底座滑动措施。6.吊柱安装限界不得侵入本线或邻线列车限界,根据速度需要不得侵入受电弓的动态包络线。

7.站场中锚吊柱容量加大,连接螺栓相应增大。

五、H型钢柱

1.H型钢柱其主要技术参数符合TB/T2921.4-2008《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钢柱 第四部分 H型钢柱》中的相关要求。

2.H型钢柱应整根制作,不允许拼接,即中间不允许有横向或斜向焊缝。

六、绝缘子

1.棒式瓷绝缘子的绝缘距离不小于1400mm;悬式瓷绝缘子的绝缘距离不小于1600mm;纵向下锚、分段绝缘、绝缘锚段关节和重污区、隧道口的接触网采用硅橡胶绝缘子,且绝缘距离不小于1600mm。

2.一般不使用针式绝缘子,困难情况下采用针式绝缘子应用同材质缠绕后并进行十字交叉绑扎。

3.厂家提供的绝缘子机械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出具试验报告。

七、关节式电分相

1.电分相位臵应设臵在线路纵坡平缓、且列车通过速度较高的地段,应避免设臵在6‰以上的大坡道上,应避免设臵在车站列车出站加速区段或区间限速低速区段。

2.电分相施工前,应组织铁路局运输、机务、工务、电务、供电部门现场核实确认安装位臵后,方能组织实施。3.列车通过电分相采用自动断电过分相方式,按设计安装地面电磁感应装臵,并测量电磁感应强度是否满足要求。

4.依据《铁路技术管理规程》要求,按规定距离在两个方向设臵“T断”、“断”、“合”、“DH合”标志。

八、分段器

1.使用具备引弧功能的消弧型分段绝缘器,宜采用两段空气绝缘式分段绝缘器,主绝缘爬距不小于1600mm。

2.厂家提供分段器各项出厂试验报告。

九、整体吊弦

1.线夹材质采用铜镍硅或硅青铜。

2.施工单位计算好长度,压接端子与吊弦线间的压接由厂家出厂前进行压接。

3.整体吊弦宜采用可调式安装。

十、隔离开关

1.根据铁道部《关于高铁接触网隔离开关全面纳入供电远动的通知》(运装供电电„2010‟2791号)要求,供电线上网处设臵隔离开关,连同分相(关节式分相)、绝缘锚段关节隔离开关纳入供电远动系统控制。改变供电运行方式的隔离开关应设臵负荷隔离开关。

2.瓷柱绝缘距离达到1400mm以上,额定电流1250A以上。

3.抽样检查开关机械强度,并检查传动机构连接部件焊接情况,由厂家出具拉力试验报告。

4.安装前进行高压试验并出具试验报告。

十一、电连接

1.采用软铜绞线进行安装,正线电连接软铜绞线截面积应与接触网载流能力匹配,否则应增设电连接,电连接线夹采用螺栓式连接。

2.线岔非支延长一跨落锚时需在下锚跨距内设一组电连接,防止转换柱腕臂受流。

十二、避雷器

1.采用带有过电压脱落装臵的氧化锌避雷器,上网引线处与脱落器间加装一组肩架对引线进行悬挂,防止引线烧断后搭接在接触网上。

2.施工单位提供安装处的支柱型号,厂家提供所有类型肩架安装图。

3.安装前进行高压试验并出具试验报告。

十三、补偿装臵

1.站场采用防断不防窜中心锚结时,采用棘轮补偿。2.桥上下锚采用棘轮补偿。

3.隧道内锚臂强度符合设计要求,转向滑动灵活无卡滞,非支带电部分与隧道壁的绝缘距离不小于350mm。

4.承力索、接触线下锚不采用锥套式线夹,采用楔型线夹。

十四、接触网支撑装臵 1.采用旋转腕臂结构。

2.采用腕臂支撑,严禁使用铁线上网。3.各部螺栓均有防松措施。

4.定位线夹采用硅青铜或铜镍硅材质。5.镀锌层均匀无锈蚀,敲击不脱落。

6.上下行间支撑错开并安装方式相反,两线间腕臂及定位管距离大于2.0米,以保证V型天窗的需要。

7.承力索座内嵌铜垫块或加预型保护条,并在设计中明确承力索座的各部厚度。

8.定位器与定位支座的连接等位线为软铜绞线,不得断股及散股。

十五、电缆及电缆头

1.电缆及电缆头电压等级要符合接触网27.5KV单相工频要求,并纳入建设指挥部统一采购,不得将采购权下放到下属项目部或施工单位,产品应为国内、国际有良好运行业绩的知名品牌。

2.电缆头采用预制式安装,由生产厂家进行现场安装,现场安装时注意天气及工艺标准。

3.厂家提供日常检查注意事项及标准资料。4.出具耐压试验及泄漏试验的报告。

十六、接触网器材管理 1.接触网器材供应商应是铁道部高速、客专相应的认定企业,并具有相应良好的供货业绩,所供器材的名称、种类、型号、规格应与认定书一致。

2.接触网承力索、导线应按部规定进行抽样送检,并出具检测报告。

十七、供电段设计

1.结合劳动资源整合需要,生产设施按以下原则优化:接触网、电力工区合建;牵引变电所、电力(变)配电所合建;给水、管道工区合建;有条件下以上专业工区应全部合建,合理选择工区建设所在地。

2.当新建铁路里程超过250公里,应设臵设备检修、抢险基地,配备适度设备检测试验、施工和抢险机具。

3.非安装设备中安排接触网检修作业车(带检测)、汽车、照明设备、工器具、检测仪器。

4.各工区按专业分别配臵必要备品备件。

施工工艺指导意见

施工单位确定后,由建设指挥部组织机务处、所属供电段、设计院、施工单位、施工监理单位进行施工技术交底。

一、接触网放线

1.承力索、接触线必须采用恒张力放线,由厂家提供线盘绕线张力,放线张力不小于线盘绕线张力,银铜导线最小架线张力不宜小于8kN,镁铜、锡铜导线最小架线张力不宜小于工作张力的70%。

2.为克服线索初伸长的影响,放线后进行超拉。⑴坠砣超拉法:铜合金承力索超拉张力一般为额定张力的1.5倍,时间为3小时。银铜接触线超拉张力一般为额定张力的1.8倍,时间为5小时。镁铜、锡铜接触线超拉张力一般为额定张力的1.5倍,时间为168小时。

⑵额定张力超拉法:铜合金承力索、接触线架设后,在额定张力张拉4周,镁铜、锡铜接触线张拉6周。

3.超拉完毕后方准安装悬挂。

4.放线时使用放线滑轮,严禁使用S钩,安装悬挂时禁止踩踏导线。

5.接触线平直度应满足受流要求,不得有扭面、硬弯、波浪弯等缺陷出现。

二、支柱、基础及埋入杆件施工

1.首先对杯基外观检查,施工单位提供混凝土强度报告,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对杯基进行清理干净后方进行立杆,立杆后混凝土灌注符合施工标准。

2.锚拉基、H型钢柱基础、硬横梁直钢柱基础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螺栓布臵符合要求并不得锈蚀,混凝土强度符合要求。

3.立杆后各螺栓紧固并带有副帽,垫片不超过三块,支柱(等径圆杆除外)不得扭面并符合挠度标准。

4.隧道内打孔时不得打在缝隙中;采取化学埋入杆件时,要清理孔内灰尘后进行安装;抽样检查,由施工单位出具拉拔力试验报告。

5.硬横梁施工时各部螺栓紧固,横梁具有一定的负驰度,吊柱安装垂直,腕臂底座下有防滑措施,且不得侵入本线及邻线的垂直、水平限界和受电弓动态包络线。

三、中心锚结

1.防窜不防断接触线中心锚结线夹压接必须牢固,回头符合施工标准。

2.接触线中心锚结线夹比相邻吊弦高出20mm左右。3.中心锚结线夹与接触线、承力索、中心锚绳接触面应涂电力复合脂。

四、悬挂安装

1.施工人员不得踩踏接触线,悬挂安装符合施工工艺和设计标准。

2.各部螺栓紧固,有色金属螺栓严格使用标准力矩进行紧固。

3.腕臂露头符合标准,并满足上下行2.0米的V停安全距离。

4.腕臂支撑、定位管支撑垂直斜腕臂。5.定位坡度在1/5~1/10。6.整体吊弦布臵符合设计要求,整体吊弦的长度采用吊弦计算软件计算,工厂化整体预制,软件应考虑预留驰度及因竖曲线引起的预留驰度增减量因素,载流环压接由厂家出厂前压接。导高、结构高度符合设计标准,相邻吊弦导线高差≤5mm,导线坡度控制在≤2‰,定位点两侧第一吊弦处接触线高度应相等,相对该定位点的接触线高度施工偏差为±10mm,但不得出现“V”形。

7.限位定位器止钉间隙为10mm左右。

8.各零部件均不得侵入受电弓动态包络线。200km/h区段受电弓动态抬升量为160mm,左右摆动量直线区段为250mm,曲线区段为300mm;200~250km/h区段,受电弓动态抬升量按200mm,左右摆动量直线区段为250mm,曲线区段为350mm。

五、电连接

1.电连接安装地点符合设计标准。

2.电连接线夹应砂除腐蚀面后涂刷导电膏,使用扭力扳手按照标准力矩进行紧固。

3.电连接如采用盘圈方式,盘圈为三圈,并在受力后不得偏斜、下垂或低于导线。

4.供电线上网电连接按照门型安装,避免接头或“T接”上网。

六、补偿装臵 1.棘轮补偿缠绕钢绞线符合安装标准,棘轮垂直不偏斜,弹簧补偿刻度牌与当地、当日的环境温度所对应的a 值相同,或测量补偿绳伸缩长度a 值是否符合补偿绳a 值安装曲线。

2.坠砣上下滑动不卡滞,坠砣块完整,安放整齐,其缺口相互错开180度,重量符合张力补偿要求,允许误差不超过2%。

3.滑轮补偿的补偿绳不得擦双环杆。4.棘轮、滑轮转动处应涂油。

七、锚段关节(含关节式分相)

1.锚段关节两支抬高及水平距离符合运行要求,下锚抬高不小于500mm,下锚支在下锚跨内严禁形成负驰度。

2.关节式分相过渡平滑,转换柱至下锚逐步抬高,符合安装工艺,中性区长度满足设计要求。

八、隔离开关

1.隔离开关安装工艺符合标准,闭合成“一”字,打开成90度,触头接触良好。

2.操作机构转动灵活,金属构架热浸镀锌无锈蚀,各部螺栓紧固。

3.远动通道稳定,远程操作可靠。

4.带地刀的开关分合瞬时绝缘距离满足要求。5.开关引线驰度符合要求,不得过紧或过松,在温度急剧变化时均能满足运行需要。

九、避雷器

1.安装前进行耐压试验,技术标准符合要求。2.上网引线处与脱落器间加装一组肩架对引线进行悬挂,防止引线烧断后搭接在接触网上。

十、线岔

1.线岔始触区内无线夹。

2.线岔非支延长一跨落锚时需在下锚跨距内设一组电连接,防止转换柱腕臂受流。

十一、电缆及电缆头

1.采用预制式电缆头,现场预制时有专门的监理进行检查。

2.预制安装时,要采取必要的防雨、防尘、防腐蚀措施,安装完毕后现场进行绝缘试验,天气湿度大时禁止进行现场预制安装,施工监理部门应重点进行监督。

第二篇:探讨高速铁路接触网关键施工技术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探讨高速铁路接触网关键施工技术

探讨高速铁路接触网关键施工技术

摘要:接触网是高速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的重要设备,其运行状态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铁路的运营安全,而接触网的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是影响其运行状态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分析了高速铁路接触网工程施工定测技术、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腕臂结构尺寸计算及装配技术、状态检测技术等高速铁路接触网关键施工技术。

关键词:高速铁路;接触网;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U238文献标识码: A

正文:随着经济发展的要求,铁路运输的速度也在不断的提高,接触网是保证高速铁路正常运行的保证,接触网可以向机车提供持续的电力,所以接触网是整个机车供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更为关键的是接触网是没有后备的,一旦接触网受损,整个线路就会停运,因此高速接触网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整个铁路运输的安全和效益。所以一定要加强铁路接触网施工技术的研究,保证高速铁路的安全运行。

1高速铁路接触网工程施工定测技术

高速铁路接触网工程施工定测,主要是指施工单位在接触网工程开工前,按照有关施工设计文件要求对线路中心线、基准标高、接触网纵向跨距和横向位置进行复核、定位的测量。

在高速铁路工程招标时,业主就已明确接触网基础工程是划入土建标或是电气化标。根据其划分不同,电气化施工单位进行定测的方法也不一样,一般分为两种情形:一是接触网基础工程由土建单位负责施工;二是接触网基础工程由电气化施工单位负责施工。

当接触网基础工程由土建单位负责施工时,其基础位置由土建单位按照接触网专业的技术要求和相关规定进行定测和施工,电气化施工单位只对已施工的基础位置进行复核测量、确认。复核测量时请土建单位进行交桩(设计确定的线路中心线、基准标高、起测点等)配合,根据设计文件确定的起测点按图复核基础平面布置和标高即可,发现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不满足设计文件要求或不符合施工规范规定的情况,向业主提报复核资料,由土建单位负责处置。

当接触网基础工程由电气化施工单位直接负责施工时,其基础位置由电气化施工单位负责定测。在这种方式下,铁路路基、桥梁、隧道工程一般业已完工,其定测的方法与前述方法有较大的区别。定测时由路基、桥梁、隧道施工单位进行交桩,以确定线路的设计中心线、基准标高、起测点等,再根据接触网工程平面图和相关技术规范、标准的规定,采用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等光学精密仪器进行逐点测量、定位,并按规定予以标识。

特别注意的是,不论轨道工程是否已经铺轨或整道,都不能以其现状的线路中心和轨道标高作为接触网工程定测和检查验收的依据,而必须统一到所有专业都共同遵循的设计线路中心和基准标高上来。

2高速铁路接触网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2.1路基基坑开挖

在一般的接触网基础工程施工中,基坑开挖都是采用人工开挖方法,通常采用镐、锹、铲等工具进行开挖。但这种施工方法显然不适合高速铁路接触网工程基坑开挖。

根据高速铁路路基的特点,要求在接触网基坑开挖时必须确保路基的密实度不受破坏,且所开挖的基坑形状应规则,技术尺寸应满足设计要求。一般情况下基础开挖采用钻孔开挖法,钻孔开挖法:对于基础设计图外型为圆型的接触网基础来说,其基坑的开挖方法可采用钻孔开挖法。该方法主要是利用有高强度旋转钻孔功能的机具,沿着接触网基础图的外型尺寸线进行钻孔开挖,确保形成的基坑规范,坑壁平整,不破坏路基。对于方型基础,如果经济上允许,也可采用钻孔开挖法。

2.2基础的制作

在基坑尺寸满足设计要求后,应尽快进行接触网基础的制作。虽然基础的结构形式较多,如杯型基础、阶梯型基础、桩型基础等,但由于大多是钢筋混凝土基础,其施工方法与普通的钢筋混凝土基础一样。

2.3桥隧部分接触网基础工程施工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在高速铁路电气化工程中,桥隧部分接触网基础施工一般是由站前施工单位按照电气化专业提供的设计文件要求同步进行基础制作或预埋件的预埋,四电单位进场后依照设计文件进行预留基础符合要求后,即可进行施工。

3高速铁路接触网腕臂结构尺寸计算及装配技术

腕臂是接触网支持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速铁路接触网腕臂一般采用旋转平腕臂与斜腕臂固定连接方式,即将平腕臂与斜腕臂通过组合承力索座固定连接起来,具有不可调性和较好的稳定性,如哈大线、秦沈线的安装方式。这就对支柱原始状态的测量、腕臂结构的计算和加工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普通的测量方法和计算手段已不能满足工程需要,必须加以改进。

3.1腕臂计算原始数据的测量

测量要素包括支柱的侧面限界、标高、横线路方向和顺线路方向的倾斜度、曲线区段的外轨超高(取设计值)等参数。测量除配置常规的工具外,要求使用水准仪、经纬仪、激光测距仪等精密仪器,测量精度应控制到毫米。测量结果经过必要的技术处理作为腕臂计算的原始数据。

3.2腕臂结构尺寸计算方法

由于腕臂安装精度要求高,且一般情况下工期都较紧,因此,传统的人工计算方法完全不能满足工程需要,而必须进行腕臂装配计算软件的开发,或对已有计算软件进行修改、升级,利用计算机进行计算。计算时将原始数据和相关计算参数存入数据库,再依据提示输入每一组腕臂的计算条件进行计算,并将计算结果按照工程需要的格式打印出来。

3.3腕臂的加工、预配与安装

腕臂的预配必须实行工厂化预配。按照微机计算结果,在装配车间对材料进行选型、测量、标记、下料、加工、预配,并对预配尺寸进行复核,确认无误后进行包装、编号,再集中运到施工现场,依序安装。

腕臂安装的方法较多,一般采用轨道安装车或汽车安装车进行安装,个别地方也可人工直接安装,一次安装到位,一般不必进行调整。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安装完毕应当进行现场复核,确认满足技术要求。

4高速铁路接触网整体吊弦计算及预配技术

.在目前的高速铁路接触网中,因机械强度高、耐腐蚀性能耗、使用寿命长、施工方便等原因,铜合金绞线制成的整体吊弦逐步替代了传统的环节吊弦。整体吊弦有压接式和螺栓可调式两种类型。只有准确计算出整体吊弦的长度,才能使整体吊弦的预制安装一次成功。

4.1技术特点

高速铁路接触网吊弦一般采用了不可调载流,它两端作永久固定,加工一次成型,一次安装到位,不可调整,故在悬挂弹性和受流方面都体现出了更好的优越性,突出了接触网设备“高可靠,少维修”的技术要求。整体吊弦施工技术及工艺要求严格:

(1)对原始数据的采集精度要求高,必须采用精密仪器进行原始数据检测;

(2)对整体吊弦计算的速度和准确度要求高,必须有计算机进行计算;

(3)对整体吊弦的制作精度要求高,必须进行工厂化精加工。

4.2施工方法

整体吊弦的施工方法主要是:目前根据我国铁路建设要求来看,一般在站前轨面还未成型时,业主就要求我们四电工程进场施工,在这种情况下单纯的采用一个激光测距仪进行承力索高度测量已不能满足施工精度要求。而是要根据成型的CPⅢ精测网采用激光测距仪、经纬仪、水准仪等测量仪器配合使用进行原始数据的精确采集:建立数据库,编制专用计算程序:输入原始数据与计算条件,经计算机分析计算后打印实际所需的计算结果:根据结果进行工厂化精加工,误差为±1.5mm,并对预配结果进行复核、编序、包装等:用安装作业车进行现场安装,并对安装结果进行检测以确保达标。

5高速铁路接触网状态检测技术

高速铁路接触网检测技术可分为两部分:一是施工全过程的静态检测;二是工程竣工后的动态检测。检测的依据或标准包括高速铁路牵引供电工程的设计文件、施工技术规范、验收标准、行业通用标准,以及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等。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5.1高速铁路接触网静态检测技术

接触网静态检测是指在接触网工程的各道工序施工完毕后,对接触网设备各部分在静止状态下的空间位置及电气性能进行的符合性检查。检测的程序与施工程序一致,只是检测的手段和方法与普通铁路有所不同,由于其施工精度要求较高,必须采用更为准确的全站仪、水准仪、经纬仪等精密仪器进行检测,如对支柱的倾斜度、腕臂和硬横梁的安装位置、定位器的坡度、导线的高度与拉出值、导线的坡度与平直度、线岔处的线间距与高差、锚段关节处线间距与高差、电分相处的线间距与高差等内容的检测。

5.2高速铁路接触网动态检测技术

接触网动态检测是指在接触网工程全部竣工后,用接触网检测车等专用检测设备在不同的运行速度下对接触网与受电弓的弓网关系进行的符合性检查。检测内容主要包括接触线高度、拉出值、定位器坡度、网压、弓网接触压力、冲击加速度、离线率、弹性和车体振动等技术指标。对检测设备而言,普通的检测车或其他检测设备已不能满足高速接触网动态检测要求,而应当开发高速接触网专用检测车。首先是其运行速度能达到高速行车的要求;其次是其检测系统应能满足在高速运行状态下信号采集的安全性和准确性;第三是应认真研究弓网运行的动态特性,每个阶段检测的侧重点不同,检测时先低速后高速,一般可按照每30~50km/h的速度差逐步提高试验速度,如可按30、60、90、120、170、220、270km/h等速度值进行试验,最终达到或超过设计时速。通过动态检测获得的各项技术指标来决定高速铁路接触网工程是否可以投入试运行。

6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铁路运输的要求还会更高,高速接触网技术也会更加的发达,所以我们要不断紧跟时代的发展,加强对接触网施工技术的研究,保证接触网施工的安全和稳定性,这不仅能保证铁路运输的安全性,更会增加巨大的社会收益,保证我国经济稳定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彦水.武广铁路客运专线350km时速接触网施工关键技术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探讨[J].铁道标准设计, 2010(1):184-186.[2]汪自杰.时速250km以上电气化接触网施工技术探讨[J].铁道建筑技术,2009(3).[3]鲍叔仁.浅析既有电气化铁道接触网施工的方法[J].电气化铁道,2009(3).------------最新【精品】范文

第三篇:接触网施工

接触网施工

新建铁路阜阳至六安线接触网施工必须达到设计文件技术参数及《铁路电力牵引供电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在此基础上为打造全路标准示范线,特强调以下标准,请施工、监理单位遵照执行。

一、基坑开挖

1、基坑开挖前必须按施工图纸进行基坑坑形设计,各部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允许偏差0~+30。

二、基础浇制

1、基础模型板与地面衔接良好,基础螺栓应用框架固定,浇制过程中不能位移,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小于50 mm。

2、浇制时,基坑水应排干,或采取有效措施。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大于2.5m时,应设置斜槽或竖向吊桶。

3、基础平整、规则,露出地面一般200mm,并保证距邻线轨平面不大于600mm。站台上露出地面一般100mm。

三、基础帽

1、基础帽混凝土的抗压极限强度应不小于设计值,基础帽应将基础螺栓和钢柱底座及混凝土法兰盘全部遮盖。

2、基础帽表面平整有棱角,表面光洁,成形美观,无积水坑。

四、埋入锚杆、拉线

1、锚杆与地面夹角为45°,拉线坑深为2.5m。

2、锚板选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锚杆必须进行防腐处理。

五、混凝土支柱

1、曲线外侧和直线上的支柱受力后应向田野侧倾斜:腕臂柱(含桥支柱)外倾斜率为0~0.5%,软横跨混凝土支柱外倾斜率为0.5~1%。曲线内侧支柱、两侧悬挂支柱、安装隔离开关支柱、硬横梁支柱受力后横线路方向,均应直立,允许偏差0~0.5%。

2、腕臂柱应垂直于线路中心线,允许偏差不得大于3°。

3、腕臂柱埋深符合设计要求,允许误差+50mm。

4、锚柱在顺线路方向应直立,允许向拉线侧倾斜不超过1%,严禁向下锚侧倾斜。其它支柱顺线路方向均应直立。

5、横腹式预应力混凝土支柱外表面光洁平直,不应有麻面和粘皮。

6、支柱翼缘不得有裂纹。

六、接地线与接地极

1、接地线地面部分涂防锈漆,地下部分涂防腐油,连接牢固可靠,连接处除锈涂电力复合脂。

2、施工后严格检查接触网支柱接地线是否平直,无明显弯曲,防锈漆无脱落和漏涂现象,埋入地下部分不小于1m。防腐油无脱落和漏涂现象,镀锌地线的镀层应完好。

3、接地极埋入地下部分不小于0.6m,地面部分涂防锈漆,地下部分涂防腐油,连接牢固可靠,连接处除锈涂电力复合脂。

七、钢支柱

1、各焊接点必须牢固无裂纹。

2、主角钢及斜撑不允许有弯曲现象。

3、整体防腐性能好、光滑,无锌溃积存,无毛刺,镀锌层均匀。

4、对接成一整体的钢柱,连接螺栓必须由下往上穿。

5、顺线路方向:除锚柱外所有支柱均应直立,允许施工误差±0.5%;锚柱顶部应向拉线侧倾斜,其斜率不超过柱高的1%。横线路方向:13M钢柱外倾斜率为0.5%~1%,15M钢柱外倾斜率为1%~2%;两侧悬挂钢柱及硬横梁应为中直。

6、钢柱整正应采用厚薄不同的铁垫块,每块面积不得大于100×50㎜2,铁垫块应放在主角钢下,垫块数不得大于3片。不允许4个主角钢都有垫块。

八、桥钢柱

1、桥钢柱与桥墩台之间可用厚薄不同的铁垫块进行调整,用垫块调整时垫块数量不得超过3块,总厚度不超过30mm,但桥接腿、底座与桥钢柱之间不得加铁垫块。

2、桥钢柱锚栓螺纹须完好,埋入无锈蚀。砂浆表面平整、无脱落现象。

3、桥钢柱预留基础顶面高程应满足设计要求,允许偏差±50㎜。

4、桥钢柱预埋螺栓顺线路方向中心线应与线路中心线平行,垂直线路方向中心线应与线路中心线垂直,两个方向的允许偏差不得大于3°。

九、硬横梁

1、同组硬横粱支柱顺、横线路方向均应直立、两支柱中心连线应垂直于正线中心线,偏角不大于2°。

2、硬横梁各梁段的结合部位要密贴,组装时不得有垫块。

3、硬横梁本体应平直,且同组硬横梁的两支柱中心距离应符合横梁跨长。

4、横梁与支柱连接应牢固可靠,横梁安装后应呈水平状态或略有负弛度。

十、软横跨

1、两支柱中心线连线应垂直于正线,允许偏差不大于3°。

2、横向承力索,上下部固定绳应处于同一铅垂面内,线索状态良好,不得有断股、散股和接头。承载后,其上、下部固定绳应呈水平状态,允许有负弛度,5股道及以下最大负弛度不大于100mm;5股道以上最大负弛度不大于200mm。

3、固定角钢安装高度应符合规定,允许偏差±20mm,固定角钢应水平。

4、横向承力索与上部固定绳间最短吊弦长度为400~600mm。

5、下部固定绳距工作支接触线的距离正线为400mm,侧线为300mm,允许偏差±50mm。

6、软横跨上的承力索和接触线应处于同一铅垂面内(直链型)。

7、位于站台上的软横跨绝缘子裙边应与站台边对齐。股道间横向电分段绝缘子位于两股道中间。

8、调整完毕后,杵头杆螺纹外露20~100mm。

9、安装于V型联板上的双耳楔型线夹的凸面分别朝向两边,螺栓销、大头销应保证从上向下安装,开口销掰开角度不小于60°。

10、软横跨直吊线应处于铅垂状态,受力无松弛,斜拉线处于受力状态,并保证定位器坡度。

11、同一垂面的绝缘子串应对齐,节点1、2上、下部固定绳处绝缘子串距支柱≥700m。

十一、支柱装配

1、线夹与线索接触面应平滑、平整。

2、腕臂无弯曲,承力索悬挂点距轨面的高度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20mm。

3、双线路腕臂安装高度及连接螺栓紧固力矩应符合设计要求,腕臂无下符。

4、安装腕臂的套管双耳与承力索座的中心距离为250~300mm,外露尺寸不小于200~300mm,开口销掰开角度不小于60°。

5、底座与支柱要密贴,底座槽钢呈水平。顶端管帽封堵良好,螺纹外露部分均涂防腐油。

十二、定位装置

1、定位器在平均温度时应垂直线路中心线,温度变化时偏移量与接触线在该点的伸缩量应一致,其偏角最大不得大于18°。定位器倾斜度应保证定位线夹处导线工作面与轨面连线平行。

2、定位管安装定位器后应呈水平状态,在平均温度时应垂直线路中心线。定位管,允许抬头不大于150mm/m;反定位允许低头不大于150mm/m。其外露尺寸正定位100~200mm;反定位200~300mm。定位线夹处的导线应与轨面平行,斜拉线保持顺直。

十三、承导线架设

1、定位点两侧的第1根吊弦高度宜与悬挂点等高,施工允许偏差为±10mm,但不得出现“V”字形。

2、正线工作支改变方向时,其与原方向的水平夹角不宜大于4°,困难时不宜大于6°;接触线非工作支改变方向时,其与原方向的水平夹角不宜大于6°,困难时不宜大于8°。站线工作支改变方向时,其与原方向的水平夹角不宜大于6°,困难时不宜大于8°。接触线非工作支改变方向时,其与原方向的水平夹角不宜大于8°,困难时不宜大于10°。

3、接触线应平滑过渡,无扭面、弯曲、裂纹、硬伤等现象。

4、接触线上各部线夹安装应垂直于受电弓,螺母紧固,螺栓穿向统一,防松螺母、垫片安装齐全、规范,螺母扭矩符合规定。

5、承力索倒入承力索座时,正定位时承力索放入靠支柱侧;反定位时承力索放入靠支柱的外侧;另一线槽内安装一根与承力索材质、规格相同的且长度为120mm的副线,副线两头应绑扎牢固,不得有散股。在承力索座处的中锚绳与承力索平行,且承力索中心锚结绳倒入靠支柱侧承力索座槽内。

6、承力索线材应绞接均匀、紧密,无散股、断股。

7、承力索、接触线接头、补强1个锚段不超过4个,接头距悬挂点应不小于2m,两接头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80m。

十四、中锚安装

1、接触线中心锚结线夹安装于距定位点1200-2500mm范围内,中心锚结线夹在直线区段应端正,曲线区段应与导线倾斜度一致。

2、中锚线夹安装应铅垂于受电弓平面,接触线中心锚结辅助绳应处于拉紧状态。

3、中心锚结处接触线高度应比相邻吊弦点高出20~60mm。

4、中心锚结范围内不得有接头,中心锚结线夹安装端正,螺栓紧固、有油、锚结绳不得有散股、断股。

十五、锚段关节

1、锚段关节两悬挂各带电部分之间及转换支柱处,两接触线的水平距离为450mm。垂直距离:三跨、四跨两转换柱为500mm,五跨两内转换柱为150mm,两外转换柱为500mm。允许误差不超过10%。

2、锚柱下锚拉线应在下锚悬挂的延长线上,在线间距≤6.5m处下锚,要否满足建筑限界要求,并尽量满足拉线方向要求。

十六、吊弦

1、吊弦线应绞接均匀、紧密,无断股、散股。

2、定位点距第一根吊弦间距为4m,其余间距应均匀分布,但最大间距不超过10m,吊弦间距误差不超过±500mm。

3、站场各股道吊弦安装在同一断面内。

4、吊弦在承力索与导线间应垂直安装,在任何温度下应处于铅垂状态,整个跨距内吊弦均应处于受力状态。

5、吊弦位置正确,布置均匀,长度符合设计要求,允许误差为±3mm。

6、承力索端的吊弦留回头在100~200mm之间。

十七、电连接

1、横向电连接采用TRJ-95软铜绞线,在距承力索电连接线夹两端部100mm处采用同型承力索的单股铜线将承力索与电连接线绑扎,绑扎长度50mm,外端留头50mm,横向电连接安装于距定位点2m左右。

2、道岔、关节电连接采用TRJ-95软铜绞线,道岔电连接为双电连接,关节为单电连接,在距承力索电连接线夹两端部100mm处采用同型承力索的单股铜线将承力索与电连接线绑扎,绑扎长度50mm,双电连接时两电连接间距为300~500mm(两绑扎线外侧),电连接安装点距悬挂点10m左右。

3、股道电连接为TRJ-95软铜绞线单电连接,电连接安装于距定位点5m左右。

4、电连接线安装正确、接触良好、线夹内无杂物,电连接线夹和被连接导线的接触面光洁有导电膏,电连接线夹应垂直于轨平面,且接触线电连接线夹处导高应与最近整体吊弦处导高相等。

5、电连接线应光洁、紧密,无断股、散股及松动现象。

6、隔离开关引线距分段绝缘器的两端不小于1.5m。

7、隔离开关的两条引线应直接和电连接相连,引线与瓷裙的距离不得小于150mm,距接地部分不得小于450mm,引线距带电导线的高度不应小于400mm。

十八、分段绝缘器

1、分段绝缘器框架无变形、扭曲、裂纹等现象。分段绝缘器两导流板带电部分的空气绝缘距离不小于300mm。

2、分段绝缘器中心应与受电弓中心重合,允许偏差150mm。

3、分段绝缘器悬挂高度比相邻吊弦处导线高20~30mm,站线时抬高10mm。

十九、分相

1、电分相一般设置在进站信号机外不小于300m处。

2、分相标示牌安装位置正确,字迹清楚,稳固可靠,考虑反向行车条件。

二十、隔离开关

开关托架呈水平状态,瓷柱垂直,传动杆垂直与操作机构轴线一致,导电部分触头表面平整清洁,并涂有中性凡士林油。

二十一、避雷器

肩架呈水平状态,两极棒水平,并在一条直线上。二

十二、附加导线

附加导线肩架与支柱密贴并呈水平状态。二

十三、补偿装配

1、拉线在楔型线夹外的回头外露长度为500mm,端头用φ1.6mm软态不锈钢丝绑扎3圈,端部外露50mm,拉线回头与本线用φ1.6mm软态不锈钢丝绑扎100mm,施工允许偏差±10mm,绑扎应密实整齐而不重叠,回头应平顺。

2、下锚角钢安装水平。

3、补偿装置的安装及a、b值应符合安装曲线的规定,在最高温度下,b值应保持在200~800mm范围内。

4、坠砣数量及张力符合设计要求,坠砣应标注其本身重量,叠放整齐,坠砣块缺口互呈180°。坠砣抱箍应安装在坠砣串中部。

5、补偿绳状态良好,无断股、散股和接头,承力索补偿绳与接触线双环杆间应由足够的安全距离,确保不摩擦。

6、在站台支柱应避免设置为下锚柱,若不能避免时应提前绝缘,拉线应设红白相间的防护套管。

第四篇:初探高速铁路隧道内接触网预埋槽道施工技术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初探高速铁路隧道内接触网预埋槽道施工技术

初探高速铁路隧道内接触网预埋槽道施工技术

摘要:本文以长昆客专湖南段为例,首先论述了隧道内接触网预埋槽道施工技术,然后提出了施工控制要点和常见问题及防范措施,最后阐述了相关工程经验及展望。

关键词:高速铁路;隧道;接触网;预埋槽道;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 U238 文献标识码: A

高速铁路隧道内接触网预埋槽道的施工质量, 关系到高铁运营的安全性, 也容易影响到施工企业的工程成本。接触网施工之前应该制定详细的实施细则和质量控制措施, 接触网槽道施工时应该结合实际情况, 选择相对成熟的施工工艺,借鉴成功的施工经验。并且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工艺流程, 进行严格的动态控制与质量复核。

隧道内接触网预埋槽道施工技术

1.1 槽道的选型

长昆客专湖南段根据槽道的作用及安装位置不同,分为A1-

2、C1-

2、D1-

2、F1-4、G1-2和K1-2不同种类以及由以上槽道构成的组合槽道(主要有2.5m、3.0m弧形、2 5m 直形以及1.5m 弧形槽道等),采用德国生产的HTA52/34-Q型槽道。

1.2槽道组装加工

首先采用模具定位的方式进行定位,模具应采用线切割的方式加工而成,确保定位的高精度,一副模具同时固定3种形式:长3m弧形槽道中心距为400mm和600mm;长2.5m弧形槽道中心距为400mm和600mm;长1.5m弧形槽道中心距为400mm和600mm。模具由底板(3根纵向槽钢)和支撑板(3块横向支撑板和1块档板)组成,使用时把2根槽道安放到模具上,其中槽道的一端与模具的基准面对齐,对长度为1.5m弧形槽道槽用3根截面为4-6mm厚,宽度40mm的扁钢或选用φ22的园钢与2根槽道进行焊接;对长度为2.5m和3.0m弧形槽道槽用4根截面为4-6mm厚,宽度40mm的扁钢或选用φ22的园钢与2根槽道进行焊接;对特殊尺寸的槽道要采用二副模具组合进行焊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接,每相距500mm用截面为4-6mm厚,宽度40mm的扁钢(或选用φ22的园钢)与2根槽道进行焊接(见图1和图2)。

图1 槽道成组模具示意图

图2 槽道成组模具实物图

1.3槽道组环向接地钢筋焊接

槽道组焊接好后,再用φ16或以上的钢筋与扁钢(或与φ22的园钢)焊接,焊接要求参照综合接地系统有关要求执行,此钢筋与二衬中的环向接地钢筋可靠焊接。

1.4槽道与台车安装定位准备

按设计要求的位置,在台车模板上每根槽道位置上开3个定位孔(槽道两端及中部各一个)。开孔原则:结合槽道预留台车模板布置图进行优化,尽量减少模板开孔数量。

1.5台车开孔

开孔前按照设计施工图的开孔位置和尺寸在台车上进行定位测量(复核设计里程及槽道的位置)、划线,按要求开矩形孔,开口尺寸参照《隧道内预埋接触网槽道通用图》,开孔完成后孔的四周要及时进行修边、剔除毛刺,并复测各孔位的中心尺寸,保证其中心位置一致。

1.6槽道定位

在台车表面涂脱模剂,将槽道组吊装到台车,放置于已开好的定位孔处,将槽道固定点位置的填充物剔除,每根槽道使用3个T型螺栓放入预留定位孔内,水平旋转90度,拧紧螺栓,使槽道与台车模板表面密贴,完成定位安装。

1.7台车就位

将台车移动到指定位置就位,顶升模板。如果二衬网片钢筋影响槽道位置,须拨移网片钢筋,严禁折断或弯曲槽道上的锚钉,保证槽道正确定位;槽道组上的接地钢筋与二衬钢筋网中的环向接地钢筋进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行焊接。将接地钢筋从二衬底部引出,并做好标识和保护,对接地钢筋要使用电桥测试仪进行贯通性测量。

1.8二次衬砌浇注,脱模

脱模前先将T型螺栓螺母松开后,旋转90度取出螺栓,然后收回模板脱模。

1.9槽道安装误差的检测

①槽道嵌入混凝土误差≤5mm;

②槽道在混凝土中的倾斜误差≤3mm;

③一组槽道间距极限偏差±4mm;

④槽道垂直线路偏转施工误差±10mm,PW、AF槽道垂直线路偏转施工误差±5mm;

⑤隧道接触网槽道预留台车模板图中未注明的施工误差均为±10mm。

槽道施工完成后,要及时进行检测。并按照施工图在槽道组中心位置处划出线路中心线和里程线,线长宜≮200mm;线条清晰、醒目,作为验收测量依据。

1.10槽道标识及保护

槽道标识要在隧道壁槽道对应位置,距底板1.2m处将编号、线路里程、槽道类型标识完整,字迹清晰,醒目。

槽道施工完成后,及时清除覆浆和滞留物,加强保护措施,并防止其它设施对槽道的损坏。

施工控制要点.1 槽道里程、位置、型号偏差的控制

施工前对槽道里程、位置以及型号进行确定是高速铁路隧道接触网槽道施工的重点。因为至少会有一组槽道分布在每板衬砌当中, 所以设计时很容易出现各种漏错问题。施工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应该对此进行严格的核对, 并报送到设计院进行重新审核, 在合格以后方可施工。在槽道施工过程中, 需要对嵌入施工误差、倾斜施工误差、平行误差以及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施工误差等进严格控制。另外, 还应该控制好两组槽道倾斜施工误差、槽道组间距误差、垂直线路方向误差以及纵向里程误差等。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2 其它方面的施工注意要点

预埋槽道的锚杆与钢筋网发生冲突时, 绝对禁止将锚杆切断, 应该对钢筋进行适当的调整;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对槽道预埋位置进行确定, 槽道应该避开施工缝, 并保持一定的距离;槽道内的发泡填充物不能随便剔除, 只有在检测或试验安装阶段才能剔除;施工时要对预留槽道的型号、里程以及组间距进行精确复核;接地钢筋与槽道焊接时, 至少要有一处采用Φ16 的L 型钢筋进行焊接;混凝土浇筑时, 需要对预埋槽道进行严格的检查和校核, 如果发现槽道出现变形或移位等问题, 应该马上进行纠正, 进行混凝土振捣施工时,要避免振捣器碰触到预埋槽道, 避免发生变形及移位现象;拆模之前需要将T 型螺栓拧开, 避免脱模时将槽道带起或引起槽道松动变形。常见问题及防范措施

3.1 两根槽道间距超标,达到报废程度;两根槽道只看见1根,另1根隐约可见,嵌入严重超标。

防范措施:台车模板上开设符合设计要求的槽道定位孔,做到孔边齐整、无遗留焊碴;使用槽道成组模具控制槽道间距不超标;台车上必须使用T型螺栓固定槽道,且保证槽道与台车模板密贴

3.2两根槽道端头不齐。

防范措施:必须使用槽道成组模具控制槽道相对位置。

3.3弧形槽道严重“八”字;直型槽道不水平。

防范措施:使用槽道成组模具控制好槽道相对位置;台车上用T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型螺栓固定时,确保弧形槽道中心线与隧道中心线垂直,直形槽道水平。

3.4槽道拉坏,变形严重,槽道已无法在原设计位置预埋。

防范措施:二衬脱模前,必须先将固定槽道的T型螺栓取出,防止出现将槽道强行拉出二衬混凝土的问题(脱模前取出T型螺栓为施工控制工序)。

3.5槽道防腐层被破坏。

防范措施:严禁使用点焊法固定槽道于台车模板上,必须在台车按要求开孔后用T型螺栓固定;严禁使用氧焊法烧除槽道填充物。

3.6槽道安装时型号错误;漏埋槽道等。

相关工程经验及展望

(1)从技术性能、安全性能、使用性能、施工工艺、控制工程总工期等各方面,预埋槽道方案具有充分优势,是隧道内接触网悬挂方案中的姣姣者。

(2)槽道的设计应结合隧道断面尺寸及接触网的特殊要求,如标准隧道断面和开挖隧道断面、供电方式、下锚方式等。

(3)为节约槽道的材料成本,可根据线路的不同等级设计各种类型槽道的长度,使之适用于所在线路。

(4)槽道预埋技术已在武广高速铁路、郑西高速铁路等工程中实施,已获得成功的运营经验,并将形成高速铁路隧道内接触网悬挂方案的成功模式。

结束语

铁路事业飞速发展,技术工艺不断革新,必然要出现各种问题、难题,需要各方同业人士共同努力解决,尤其是各个专业设计单位在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四电与土建并存的工程中统筹设计,在满足功能要求的情况下逐渐简化施工程序,优化设计,为施工方提供便利,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 郭建钢. 浅谈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四电接口施工技术[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5): 198 - 201.

[2] 秦志斌. 大岭山隧道出口端埋设接触网预埋槽道技术[J]. 山西建筑,2010(18): 331 - 333.

[3] 朱海斌. 客运专线站后预留接口施工管理与控制技术[J]. 铁道建筑技术,2011(1): 50 - 55.

[4] 韩恩索,王明泉. 石太铁路客运专线四电接口工程设计、施工配合与管理[J].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2009(6):36 - 39.

[5] 蔡西阳.“四电集成”在客运专线修建中的应用[J].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9(3): 127 - 129.

------------最新【精品】范文

第五篇:接触网施工安全措施

兰新铁路甘青段接触网改造工程

接触网施工作业单项安全措施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铁九局兰新铁路甘青段项目部电务作业队

2012年4月13日

接触网施工安全措施

依据中铁九局兰新铁路项目部要求,我项目将于2012年4月16日-18日在嘉峪关站至酒泉站区间K731+479-K735+405进行接触网改造施工,为保证施工中的行车设备和人身安全,消灭行车交通事故和职工责任死亡事故,按期完成接触网改造工程,特制定安全措施如下:

1、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管理网络,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

2、认真贯彻执行《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施工技术操作安全规程》及公司颁《安全生产管理标准》等有关规定。坚持以预防为主,防管结合,强化预控预测工作。

3、针对各道工序制定相应的安全生产措施。施工前做好技术交底,使每个施工人员熟悉施工标准、施工环境、运输特点及既有设备状况等,做到人人心中有数,确保人身、设备和行车安全。

4、占用线路施工作业,必须要点封闭线路后方可施工,严格执行《铁路行车线上施工技术安全规则》及兰州铁路局其他规定。

5、停电改造施工应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每次作业前,施工负责人应主持召开安全技术交底会,特别要强调安全操作程序,负责填写各种施工记录,并跟班作业。每次作业后,检查作业现场,设备状态,确认无影响送电或行车障碍时,方可下令撤除。

6、电化改造施工时,作业人员应遵守安全规则,服从命令,不得擅自作业。宣布作业结束后,不得再进行作业;作业中应相互监护、提醒、监督;施工人员对错误命令有权拒绝执行,紧急情况可先采取果断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7、在车站设作业防护员与施工负责人用报话机保持紧密联系,确保联系畅通。供电管理中心配合人员在车站要令,向施工单位作业防护员传令,再由施工单位作业防护员给施工负责人传令。现场由供电管理中心配合人员接挂地线。

8、车站防护员应了解作业地点、范围、内容、作业区段的地形特点、防护岗的设置与联系方法,并将作业地点及时准确地通知值班员,时刻与车站值班员联系。

9、电化改造施工时,必须取得电调命令并严格执行,遵守作业时间。停电作业应遵守如下规定:

(1)停电作业应有停电工作票,作业应由施工负责人负责执行,作业人员必须听从负责人的指挥,确保至少两人在一起,不准单独作业。

(2)按协议要求,提前提报施工计划,包括内容、占用线路、影响范围、停电时间、施工负责人等,要求供电管理中心派员配合停电要点、接地施工。

(3)供电管理中心配合人员负责联系停电命令的申请,停电倒闸、验电、接地,确认接触网及附加线上无电后,再通知现场施工,施工中服从供电管理中心配合人员的领导。

(4)接到已停电通知后,首先应用验电棒验电,确认无电后再安装接地线,并做好防护措施,然后才能开始作业。接地线由不小于25平方毫米的软铜线制成,安装时,先接接地端,然后接挂在接触网导电部件上,拆除接地线的步骤与安装时相反。安装接地线应由两人进行,一人监护,一人作业,二人均应戴安全帽,上杆作业要扎安全带,接地线安装必须牢固、可靠,不得侵入限界,不得利用支柱作为临时接地线的回路。

(5)所有施工人员必须听从指挥,做到专人专令、专人指挥。所有参加作业人员都必须配戴安全帽。(6)停电区段要有防止邻线感应电和触电的措施,任何人或物体不得侵入带电体两米的限界。

(7)施工封闭点结束之前,现场负责人要认真组织检查既有设备有无变化,防止点毕开通后出现打弓、跑弓及送电后打火的现象。

10、施工中使用机械设备时,需遵守该设备的使用安全守则,有必要时,施工负责人应与机械设备操作人员一同在施工前到现场确定施工方案,施工中加强施工人员与机械操作人员的联系,确保施工及设备安全。

中铁九局兰新铁路甘青段项目部电务作业队

二0一二年四月十三日

高速铁路接触网重点设备施工及技术指导意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