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周年祭
三周年祭
母逝三年,守孝即尽,为了忘却的纪念,我当再奠诗文以虔诚悼念,是为《母亲逝世三周年祭》:
呜呼哀哉,十方神圣!阿弥陀佛,三界仙众!
家母赵慈,身系农妇。讳名吉然,不幸有余;
备尝艰辛,屈辱交加。冷暖炎凉,苦命挣扎;
举家顶梁,功勋盖世。一代良母,德钦万载;
心性坚贞,志存高远。倔强自持,松柏耐寒;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嚼得菜根,永固乾坤;
香草美人,不及项背。凤凰娇贵,岂媲洁质?
不染污泥,千里挑一。不落风尘,国家根基;
贤哉吾母,世所难容。天夺其魄,地抢其魂;
横祸骤降,造化无语。神怨人怒,三载沉浮;
疾萃呼儿,奔命寻母。界分阴阳,两不相顾;
母丧泰山,子孝千钧。灵犀相通,丝连梦境;
娘五十一,玉殒命绝。三十儿女,悔恨长嗟!
爱之愈深,疏之遐弥。情何以堪,反差殊极?
命比纸薄,心比天高。半生奋斗,终作徒劳;
世事昏昧,错判忠奸。凶人横暴,屈杀贤能;
遍身罗绮,从不养织。饱食终日,何事稼衣?
高贵低贱,天命多舛。长寿夭殇,运数无常;
我娘悲怆,竟无福享。咱妈痛楚,不得善终?
积德不存,积善难留。世情险毒,地愧天羞;
母走绝路,我骂鬼神。千百日夜,啮指心痛;
时时刻刻,百般谴责。今已三载,一切了结;
母若含冤,游魂归何?母若为神,谁佑生者?
祈告苍冥,为母消灾。敬呼地母,荫护贤妣;
魂飘华夏,归去来兮。神游人间,兴衰更替;
既已为神,职守天庭。香火旺盛,享祭万方;
若还为鬼,转生为人。跻身上流,尽享天年;
各界正果,乐善好施。菩萨心肠,大慈大悲;
神圣仙佛,但行好事。众愿所归,皆大欢喜;
三年祭母,不再哭泣。日月长在,歌以咏志;
母亲安息,儿将再起。天国韶乐,慈母仙逝;
三年孝止,重振家风。从此忘却,文字记念;
神灵有知,各守正道。鸿运开头,邪祟避躲;
三年难满,否极泰来。欣欣向荣,兑现母志;
家道复兴,儿孙传承。万象更新,与德偕行;
三年过兮,慈母碑立。三年过兮,苦尽甘来;
三年过兮,必彰儿志。三年过兮,改天换地;
乌飞兔走,岁月如流。光阴荏苒,后嗣延寿;
我报母恩,一生心祭。心心相印,一脉相继;
天长地久,母子相依。地久天长,母子相知;
天全地成,母子同心。地成天全,母子同声;
日月星辰,水火金木。土地母亲,与天同寿;
千秋万载,母亲万岁。尚祈尚飨,祭文完毕。
《母亲逝世三周年祭》与原来的《祭母文》不同,少了伤感,多了希冀,是为了真正化悲痛为力量,而今迈步从头越,让生者摆脱母亲逝世的阴影,开始新的生活,此实为“三年明志”之文也。
第二篇:父亲三周年祭
父亲三周年祭
每次听到<父亲>这首歌,耳边就会回荡起婉转凄凉的唢呐声,思绪也被拉回到那撕心裂肺的日子,我的眼泪也禁不住悄然而下......父亲在世的时候我没出过门,现在却成了漂泊在外的异乡人.父亲生于上世纪二十年代,他与那个年代的所有人一样都经历了很多生活的磨难和长期的饥饿.父亲在他十三岁的时候就先后失去了双亲,祖父的死他没有详细说过.我们常听到的是他母亲离开人世的情景,那是一个寒冬的夜晚,他母亲的眼前突然一片模糊接着就什么也看不见了.家里只有父亲一个人,喊天天不应叫地地无声,年少的父亲只好拉扯着他的母亲去十几里的地方看病.他们穿着单薄的衣衫浑身打着哆嗦在冰天雪地漆黑不平的小路上摸索着.结果可想而知,眼睛没治好回到家里不久母亲就去世了.失去双亲的父亲从此就无依无靠流离失所......每次讲到这里父亲总是看着远方若有所思,然后叹息道:“归根到底,还是饿死的!”每次听到这里我都饱含眼泪心如刀割.“黄河泛滥,蝗虫满天,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就是当时河南黄泛区的真实写照.父亲早已欲哭无泪了,走投无路的父亲为了生存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生养他的家乡,从祖籍河南沿着铁路漫无目的的到处漂泊,孤苦伶仃境遇凄惨.他讨要过饭,卖过苦力,烧过焦炭,下过煤窑.去过兰州到过青海.最后在渭北的一个矿区落了脚.自我懂事起就知道家里很穷,记得每次开学父亲都要四处借钱给我们交纳学费.父亲靠他一人微薄的工资养活着我们一家几口.但他从不怨天尤人,每逢歇班就拉一架子车煤翻山越岭一百多里换些玉米,高粱之类的杂粮添补家里的生活.尽管不富裕,但在父亲的辛劳下我们从没有挨过一顿饿.父亲是一名共产党员,虽然不识字,但他的思想很开通.他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带着我们全家到最贫穷偏僻的农村插队落户.在单位他是领导,因工作出色年年出席县里的劳模大会.可以说他自始至终都保持着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是他做人的准则.父亲有两个姐姐都在早年失散,听父亲说解放前就被人贩子卖了.父亲为此一直寝食不安,长期寻找也没有音信,直到改革开放初期才通过老家取得联系,相见时两个姐姐已是满头白发步履蹒跚,几年后也相继去世了.父亲是个闲不住的人,退休后与朋友合伙开了一个煤矿.他办事认真公平,一丝不苟,深得众人的信赖.对矿上的工人也像对自己家人一样.工人大部分来自四川,他们时常到我们家里,逢年过节给父亲捎些土特产,父亲和他们聊聊家常,问他们有什么需要帮忙的,而后就是喝酒吃饭,宛如亲戚一般.父亲办矿以后家里的经济也逐渐好了起来,先后给我们成了家.他退休前的单位因转产而集资,父亲听说后坐卧不安,第二天就急忙跑到单位不容分说就捐了款.父亲是个好人,认识他的人都这样说.父亲生前常谈起自己的愿望,他说有时间准备到外面转转,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但他的愿望还没来得及实现就轰然地永远离开了我们.父亲也是最残忍无情的,他走的那么急,一句话也没给我们留下.竟然没有给他的子女留下报答的机会.没有给他的儿女留下任何一点的拖累.羊羔跪乳,乌鸦反哺.我拿什么回报你---我的父亲!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逝者已矣,其情难忘!
第三篇:母亲三周年祭
母亲三周年祭
丙申猴年腊月十五,伯母过世,匆忙中赶回去奔丧。出殡时堂弟的祭文真真切切、生动感人!遗憾的是母亲下葬时,自己没能写下只言片语以祭拜她老人家在天之灵!
这几天都在梦里见到母亲,慈爱有加。这是提示自己母亲三周年快到了。
母亲一生辛勤操劳,任劳任怨,爱人,善待人!爱人如己,爱学生如子女。爱家人、爱亲戚朋友、爱村上的人、更爱学生。与人为善,善待所有人。
母亲原名何清芬(出嫁后改名何秀琴),因姊妹中排行第三(两个哥哥、两个姐姐,同父异母的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小名三妹。1939年1月5日(农历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十五)生于四川省重庆市江北县双溪公社朝阳八队杨柳冲(现在的重庆市江北区郭家沱街道大坝村十四社)长江岸边。202_年3月13日(农历二零一四年二月十三)病逝于陕西省礼泉县西张堡乡沿村七家沟,享年七十八岁。安葬于泔河南岸,从此头枕西安城,脚蹬唐王陵。
母亲自幼丧母,在哥哥提供学费、姐姐负责吃穿的全力资助下,完小毕业后,在村办小学教书育人。
母亲年轻时,在她姨妈家偶遇父亲(父亲那时刚转业到民生造船厂,是姨夫爷的徒弟),两人相识、相爱再结为夫妻。国家经济困难时期,父母响应国家号召,辞去公职,回到陕西关中父亲老家,投身农业生产建设。
那几年天旱,粮食减产、甚至绝收,大家食不果腹。母亲和父亲刚从四川回来时,没有分到口粮,吃饭是最大问题。父母亲穷而有志,自力更生,辛勤劳作。
当时生产队派有专人看守地里的庄稼,并严禁任何人携带任何可盛装粮食的器具下地(防止有人从地里夹带粮食回家)。村人见外来的川妹子没吃的,就网开一面任由母亲去收获过后的地里、捡拾掉落在麦秸丛中的麦穗、麦粒,母亲起早贪黑,只要天色看得见,就能看到她弯着腰在地里忙着,硬是一颗一颗、一粒一粒的拾了一口袋。靠着这些麦子,加上一切找得到的、可以充饥的物品一家人才勉强熬到生产队分下来不多的口粮。母亲一生勤俭,从不浪费一粒粮食。后来粮食充足了,有时有一点剩饭,母亲也不会倒掉。遇到讨饭的,母亲总是拿出吃的、喝的让其吃饱、吃好。遇到需要帮助的,母亲都竭力相助。
我开始上学那年,村上学校扩大规模、师资不足,凭借在娘家时有从教经验的优势,再加上一位本家叔叔的推荐,母亲又回到了她热爱的讲台,教小学一年级,一教就是几十年(教出沿村几代人)。她曾荣获“礼泉县先进教师”的称号(全乡只有几个人),后来如愿从民办教师转办为公办老师,退休时的职称是“小学特级教师”。她教的学生长大后多都亲切地称呼她“何老师”。母亲何老师教学生兢兢业业、尽心尽力,这是她回馈乡亲当年恩情的最好方法!
农村的老师除了日常的教学工作,还要在休息时间忙地里的农活(要多比别人付出最少多一倍的辛劳)。(父亲靠在民生造船厂的机加
工手艺,在外给别人修自行车,农活、家务都不管)农活、教学和家务、都是母亲一个人操劳,没有一天休息。
母亲育有三子,她一直想有个女儿(记得自己小时候有段时间母亲很想过继一个女儿)。三兄弟中自己最小,母亲希望自己能像女孩子一样细心。母亲对待别人家的女儿,像对自己的女儿。关中媳妇生小孩后都要回娘家住一个月叫“在娘家坐满月”,最小的表弟出生时、姑姑在娘家坐满月是在我家,一个外甥出生时、堂姐在娘家坐满月也是在我家……。缺少母爱、没在娘家坐过满月的母亲,把自己浓浓的母爱给了别人的女儿。母亲对媳妇更像对待自己的女儿、婆媳间没有过矛盾或纠纷,村上都夸母亲对媳妇好。
母亲对人好、大方,与人打交道从不让人吃亏,亲戚朋友都愿意跟她来往。早些年伯父大儿媳的弟弟来走亲戚,他姐姐一家人都不在家,母亲招待他在家里吃饭;前些年村上一个年轻人从外面回来,他家人不在家,母亲也招呼他来我家吃饭……。母亲跟人和睦相处,没有跟人红过脸。母亲善待所有人,也包括对自己不好的人。对于言、行不敬者、(嘲笑她不会算账的)唯利是图者……,她都一笑了之。母亲凡事都积极去做,从没见过她抱怨。她看的开、拿的起、放的下。我想她相信“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也相信“一 命,二 运,三 风水,四 积德,五 读书,六 名,七 相,八 敬神,九 交贵人,十 养生”。这才是最值得我学习的。
母亲只身嫁来关中后,只回过三次娘家,第一次是自己一岁时的1969年,第二次是自己上初中时的1982年,第三次是在1995年。
关中人心底里瞧不起外地人,免不了的歧视,多少委屈,多少不理解,多少次需要亲人的帮助时,既不能去(千里之外的)娘家倾诉,也无法寻求(远在千里的)兄弟姐妹们帮忙,她自己给自己宽心,自己想办法解决。从不抱怨,这是母亲性格中最坚韧的一面。
“外婆家”、“舅舅家”我基本没有概念,小时候“亲戚”一词对我来说就是(新城)姨婆家、(东寨)姑家。出嫁的女子最喜欢回娘家,小孩子最喜欢去外婆家(享不尽的疼爱、好吃的、好玩的)。对别人来说再简单不过的事,在我们家却是奢望。过年时别家妈妈带孩子高高兴兴回娘家,母亲带着我们兄弟三个只能去(新城)(父亲的)姨妈家;其它孩子欢天喜地去外婆家,我们三兄弟也只能跟着母亲去姨婆家。母亲最需要理解、帮助的时候,也只能是向(东寨)姑姑(新城姨婆的女儿)诉说。我们家跟姨婆家、姑姑家最近(姨婆爱人,姑姑、母亲都像姨婆),我们最喜欢去(新城)姨婆家、(东寨)姑家。
长大后听说:父母刚回关中时,家里穷。当时大家都吃不饱,家里来一家穷亲戚(还有三个正长身体、最会吃饭的半大小子),光是吃饭都受不了,大家对我们避而远之(现在设身处地的想想,好像也能理解。看着现在的亲戚,似乎很难想像父母亲当时的困境)。新城姨婆每次都给我们好吃的。姨婆对我们就像外婆,母亲去姨婆家有回娘家的感觉。母亲生我们兄弟时,也是姨婆照顾月子……。
母亲相夫教子,千辛万苦把三个儿子抚养成人,还帮着照看孙子孙女,一生不容易!所受所感不是一般人能够想像和承受的。母亲友善待人,勤俭持家,辛勤操劳,毫无怨言,忙无闲暇!
现在母亲在天上没有了凡间的辛劳和烦恼。母亲与列祖列宗、各位先人聊着天,享着清福,看着、保佑着她的子孙后代!
生我、养我、教我、爱我、我爱的母亲大人千古!
在此感谢上天!感谢厚地!感谢大家!感恩所有关心、帮助我们的贵人!
丁酉鸡年葵卯月
第四篇:当世颜回:杜道生先生仙逝三周年祭
当世颜回:杜道生先生仙逝三周年祭
——“复兴国学,谢谢大家”
子曰:“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这是《论语》中孔子对其弟子颜回生活状态的描述。不难看出,孔子对这位弟子品德和操守的赞赏。“箪食瓢饮”般的精神境界,在中国历代读书人心中至高精神境界的一种,也是儒家“安贫乐道”精神的一种具化。
历史的脚步发展至今天,还有颜回般的读书人吗?
202_年以前在四川师范大学读书的朋友可能都曾目睹过这样一幅画面:一个发须皆白的古稀老人,穿着已经洗得发白的中山装,手中拄着拐杖,拿着一个饭盒,慢慢地走向食堂打饭,之后再慢慢地走回那个在已经被学校弃用了的办公楼里的宿舍。刚入学不清楚的新生极有可能会把这位老人当成一个退休的老教工或者看门大爷,但川师大的老生和熟悉情况的人都知道,这位老人就是我国著名的文字学家、音韵学家杜道生老先生。
杜老出生于民国元年(1912),四川乐山人,幼时曾入私塾读书,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国学基础。18岁时至成都读高中,毕业后考入四川大学。后因四川局势动荡,杜老便只身前往北京,先后被辅仁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三所中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高校录取。自然,杜老也有机会接触到许多知名教授,如胡适、沈兼士、钱穆、闻一多等人都曾是道声老的老师。这之中,沈兼士先生对杜老的影响最大,也最为深远。“是他(沈兼士)告诉我,中国的文字学研究要以《说文解字》为基础”,就这样,杜老与《说文解字》这部书结下了一辈子的缘分。
说到《说文解字》,杜老总是能侃侃而谈,学生随便提问一个字,杜老总是能迅速而准确的说出在哪个版本的《说文解字》的第几页第几列第几个字,并能一字不差的把字的释义和他人的注解背诵出来。或许,杜老对中国文字的了解和热爱,已经超过了对自己的关注。也正是因为这份对汉字的热爱,在1982年内地掀起一股文字改革热潮之际,杜老在香港《大公报》发表了《汉字:人类心灵的几何学》一文,在学术界引起一阵轰动,杜老不仅创造性地将汉字与物质巧妙的结合在了一起,同时还呼吁汉字改革不能脱离传统,必须要保存传统,这是国家民族统一的标志。
相对于杜老在文字学、音韵学上的成就,其身上保存的中国知识分子的操守则是其备受人尊敬的更主要的原因。杜老婚姻不幸,原配去世很早,只留下了子女。杜老的长子也是川师大的教授,一门两位教授,何况杜老又是一位中国文字学领域的“国宝”级人物,学校自不会亏待。但杜老受中国传统“安贫乐道”思想影响极深,即使已经年过九旬,仍然坚持一个人住在学校一栋已经不再使用的办公楼的宿舍里。这间宿舍不足30平米,屋内除了一张老旧的上下铺、一张书写用的小桌子、一把破旧的摇椅外,再也没有任何大型家具。房间到处堆满了书,还杂乱的摆放着一些生活用品,可能最新的物品就是那个学生送的电热暖手器,这就是一位“国学大家”的全部家当。杜老每日坚持自己料理生活,每日的早饭便是一个馒头就小菜,最喜欢的小菜就是腐乳;中餐和晚餐在食堂打上一荤一素和少许米饭,回到宿舍慢慢咀嚼。杜老喜欢饮酒,但每顿为自己限量,而且必须是粮食酿造的酒。崇尚“道法自然”的杜老还有很多现代人不理解的“怪异”的行为,比如杜老从不刷碗,每次吃完饭,都是在饭盒中倒上一点热水,等待变凉以后一饮而尽,再用抹布擦拭一下即可;此外杜老从不使用洗衣粉等物品,每次只将衣服在水中浸洗一遍即可;还有从不用冰箱,只将需过夜的食物浸于冷水中降温。这些行为或许在今天的人看来不符合卫生,但杜老却认为,这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好方式。
杜老每日的做的最多的工作就是抄书,抄传统的经典著作,在用毛笔小楷工整的抄好后,用自己微薄的退休金油印出来,送给年轻的学子。这也是杜老一生坚持“述而不作”的体现,觉得很多道理前人已经说过,我们不知道是因为我们没有好好阅读前人的著作。202_年,已经96岁的杜老大病一场,住进了医院。同时杜老的大儿子也病危住院,父子二人住在对门病房,每日杜老都拄拐前来看望自己并重的儿子。最后,杜老的长子因病去世。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让杜老的心情陷入了极度的悲伤,而几个月后,这位已经跃进世间沧桑痛苦的老人走出了丧子之痛,开始重新教学生,抄书籍,履行一位“为往圣继绝学”的读书人的本分。
202_年8月,杜老因肺部原因而住院。9月8日晚,杜老感到自己时日无多,于是留下了八个字的遗言给自己的学生:复兴国学,谢谢大家。9月10日,这位一生安贫乐道的国学大家与世长辞,享年101岁。
杜老的一生,尝遍了人世间所有的苦痛,颠沛流离,中年丧妻,晚年丧子。但杜老从未改变过作为一个读书人所该保持的品德,居陋巷,食简食,衣破衣,潜心研究不为名利计。杜老仙逝三周年之际,让我们一起缅怀这位当世之颜回。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
王子涵
2013020319
联系方式:电话:***
QQ:923702919
第五篇:三周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
1.资料收集
查找呈贡新城建设以及七彩云南·第壹城的相关资料,以用于制作七彩云南·第壹城项目简介。
查找了20个国内外知名服装品牌及集团的相关。
查找了5个昆明著名商业地产的相关资料。
查找了10个国内著名购物中心的相关资料。
2资料准备
准备了本周调研项目(七彩METOWN及顺城购物中心)的相关资料,为本周五市调做准备。
准备了商业地产招商接待及谈判等方面的相关资料,以备进一步学习。 制定了关于全球著名酒店、超市、化妆品集团的资料收集、整理及学习计划。 制定了下一步关于Shopping Mall业态分布情况的了解学习及资料搜集计划。
3学习
进一步学习商业地产前期运作流程的相关知识(市场调研、项目分析、项目定位等)。 通过实地考察,进一步熟悉南亚风情第壹城A区的业态分布及租赁情况。 学习了国内外常见服装零售品牌的基本情况及所属集团。
学习如何查看CAD图纸(电梯位置,商铺划分,动线测量等)。
初步学习了市场调研已经制作调研报告的相关知识。